换肤

主营介绍

  • 主营业务:

    医药流通。

  • 产品类型:

    商品销售、产品销售、仓储物流

  • 产品名称:

    商品销售 、 产品销售 、 仓储物流

  • 经营范围:

    批发中成药和饮片及中药材、化学药制剂及原料药、抗生素、生物制品及生化药品等、麻醉药品和第一类(含原料药)第二类精神药品、蛋白同化制剂和肽类激素、医疗用毒性药品(注射用A型肉毒毒素、蟾酥粉、注射用三氧化二砷),麻黄素原料药(小包装);组织药品生产;销售医疗器械(I类、II类及III类);预包装食品销售(含冷藏冷冻食品)、特殊食品销售(保健食品、婴幼儿配方乳粉);药品和医疗器械之互联网及信息服务(信息服务为第二类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进出口业务及化妆品、日用百货、汽车、电子产品、计算机软件及辅助设备、家用电器、卫生用品等销售;会议服务、技术服务、技术开发等与前述业务相关咨询服务和计算机系统服务;机械设备租赁等。

运营业务数据

最新公告日期:2024-03-21 
业务名称 2023-12-31 2022-12-31
专利数量:授权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国药物流有限责任公司(项) 8.00 5.00
专利数量:授权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国药集团北京医疗科技有限公司(项) 2.00 -
专利数量:授权专利:软件著作权:国药物流有限责任公司(项) 4.00 5.00
专利数量:授权专利:软件著作权:国药集团北京医疗科技有限公司(项) 7.00 -
专利数量:授权专利:发明专利:国药物流有限责任公司(项) - 1.00

主营构成分析

报告期
报告期

加载中...

营业收入 X

单位(%) 单位(万元)
业务名称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成本(元) 成本比例 主营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加载中...
注:通常在中报、年报时披露 

主要客户及供应商

您对此栏目的评价: 有用 没用 提建议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5.16亿元,占营业收入的9.24%
  • 国药控股北京有限公司
  •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 国药控股沈阳有限公司
  • 国药乐仁堂医药有限公司
  • 国药控股广州有限公司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国药控股北京有限公司
1.30亿 2.32%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1.03亿 1.85%
国药控股沈阳有限公司
1.03亿 1.84%
国药乐仁堂医药有限公司
9177.99万 1.64%
国药控股广州有限公司
8879.52万 1.59%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8.48亿元,占营业收入的8.42%
  • 国药乐仁堂医药有限公司
  • 国药控股沈阳有限公司
  •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 国药控股广州有限公司
  • 广州医药有限公司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国药乐仁堂医药有限公司
2.45亿 2.43%
国药控股沈阳有限公司
1.90亿 1.88%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1.47亿 1.46%
国药控股广州有限公司
1.44亿 1.43%
广州医药有限公司
1.23亿 1.22%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4.22亿元,占营业收入的8.73%
  • 国药乐仁堂医药有限公司
  • 国药控股沈阳有限公司
  •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 国药控股广州有限公司
  • 广州医药有限公司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国药乐仁堂医药有限公司
1.22亿 2.53%
国药控股沈阳有限公司
9708.59万 2.01%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7398.86万 1.53%
国药控股广州有限公司
7029.36万 1.45%
广州医药有限公司
5852.78万 1.21%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6.59亿元,占营业收入的7.68%
  • 浙江省医药工业有限公司
  • 国药乐仁堂医药有限公司
  •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肿瘤医院
  • 国药控股广州有限公司
  • 国药控股北京有限公司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浙江省医药工业有限公司
1.51亿 1.76%
国药乐仁堂医药有限公司
1.41亿 1.64%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肿瘤医院
1.32亿 1.54%
国药控股广州有限公司
1.20亿 1.40%
国药控股北京有限公司
1.15亿 1.34%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3.15亿元,占营业收入的7.65%
  •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肿瘤医院
  • 国药乐仁堂医药有限公司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 国药控股广州有限公司
  • 浙江省医药工业有限公司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肿瘤医院
7139.58万 1.73%
国药乐仁堂医药有限公司
6672.73万 1.62%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6135.46万 1.49%
国药控股广州有限公司
6026.74万 1.46%
浙江省医药工业有限公司
5565.29万 1.35%

董事会经营评述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及主营业务情况说明  公司所属行业为医药行业,医药行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行业需求具有一定的刚性特性。一方面随着中国社会老龄化程度逐步加深,健康管理意识增强,医疗需求稳步提升,医药和医疗健康服务市场仍有较大发展空间;另一方面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不断深化,一系列重要政策先后出台,市场环境发生深化变革,带量采购政策提质扩面,DRG付费模式(即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付费)和集采联动推进,医保控费仍是医改主旋律,市场增速呈现放缓趋势,医药流通企业面临新的变革及挑战,从原有的商贸物流服务进入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新阶段,国家不断出台的一系列医药发展相关政策有利地支持和引导医药流通... 查看全部▼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及主营业务情况说明
  公司所属行业为医药行业,医药行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行业需求具有一定的刚性特性。一方面随着中国社会老龄化程度逐步加深,健康管理意识增强,医疗需求稳步提升,医药和医疗健康服务市场仍有较大发展空间;另一方面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不断深化,一系列重要政策先后出台,市场环境发生深化变革,带量采购政策提质扩面,DRG付费模式(即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付费)和集采联动推进,医保控费仍是医改主旋律,市场增速呈现放缓趋势,医药流通企业面临新的变革及挑战,从原有的商贸物流服务进入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新阶段,国家不断出台的一系列医药发展相关政策有利地支持和引导医药流通行业高质量发展,为具备核心竞争力、规范化运作的企业提供了更好的发展机遇。
  公司主营业务为医药流通。随着医药改革逐步深入,医药政策叠出,区域医疗诊疗稳定发展,公司紧抓市场机遇,深化创新服务,坚持管控提效及合规发展,报告期内,公司核心业务保持稳定增长,主营业务收入和净利润稳步提升。

  二、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2024年是“十四五”战略发展的关键年头,在当前医药流通行业集中度提升,药品、高值耗材集采继续提速扩围,医保国谈常态化,DRG付费模式和集采联动推进,落实合规监管等政策推动下,流通行业上、下游对中间环节的供应链服务提出了更高要求。公司从夯基固本、转型创新、科技强企、管控提效及防控风险等方面深度谋划、统领布置、紧抓落实,持续推动公司战略向纵深推进,加速企业价值重塑,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
  (一)2024年上半年总体经营情况
  公司以“药械流通”为主业,涵盖全国药品分销、医药零售、医药工业、口腔学术服务、医药物流等多个业务板块。
  2024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为247.57亿元,同比增加2.55%;归母净利润为10.01亿元,同比增加1.62%。
  (二)2024年上半年各业务板块经营情况
  1.深耕主业、牢固根基,夯实业绩压舱石
  (1)北京区域医疗直销方面
  报告期内,公司在北京医疗直销市场面临集采、价格管理、合规监管等诸多压力下,迎难而上、危中寻机,多角度推进区域直销业务发展,捍卫北京市场领先地位。一是紧盯增量,持续跟进带量采购、国谈及其他新品上市的机会。二是服务转型,由单纯药品销售向提供医药解决方案转型。三是提供更优质的准入服务,与战略厂家深度合作开发北京市场。
  (2)麻精药业务方面
  报告期内,公司麻精药品业务发展稳健。公司持续提升对麻药客户的专业化学术服务水平;积极推进“大麻药”战略,提升麻药供应链管理能力,拓展市场发展空间,巩固在麻精特药领域的渠道优势和龙头地位;推动数字化升级,完善系统,形成数字力量,助力麻药及营销项目开展。
  (3)全国医药分销方面
  报告期内,公司不断稳定商务、零售渠道;持续加强与供应商的沟通,满足供应商多种供应链服务需求。
  (4)工业板块发展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工业板块聚焦营销体系转型,坚持合规运营,不断提升质量管理水平,受政策、市场环境变化及营销模式转型的影响,报告期内公司工业板块主营收入及利润出现同比下滑态势,公司将积极应对市场变化,持续推进产品布局优化。
  2.发挥特色、助力转型,蓄力战略新动能
  子公司国药前景持续推进“保存量、扩增量,抓市场、提质量”的业务发展思路,围绕“无痛、牙周、感控、正畸”四条产品主线,不断优化公司产品结构,并借助互联网优势,为客户提供更加专业化的服务。
  子公司国药新特药房不断拓展新网点布局,报告期内新增门店2家,同时不断拓宽经营范围,开拓采购渠道持续引进新品,优化成本,充分发挥协同效应。
  3.科技强企、价值重塑,培育发展新动能
  (1)产学研结合循序突破。公司依托与中国药科大学的联合研究中心平台,已启动多个项目的研发工作。不断提升企业竞争力和持续发展能力。
  (2)创新型企业建设有力推进。子公司国药物流持续扩展公司科技创新水平,提升科技创新实力。
  (3)数字化转型助力发展。报告期内,公司数字化转型工作有序推进。公司年初制定“双模式、三阶段”的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即稳步推进的整体转型模式与加速特色业务领域创新的亮点模式相结合,实施数字化转型建设。
  (三)加强内部管理提升,为高质量发展护航
  1.加强运营管控,强化内控建设,做好风险监测和预警。报告期内,公司持续完善内控体系建设,通过强化内控组织建设,不断优化公司关键流程管控机制,形成闭环管理,提升重大风险防控能力。
  2.强化合规管理,防范合规风险。报告期内,公司持续完善以基本制度为核心,专项制度及具体指引为支撑的合规管理制度体系;全面加强子公司合规管理工作,不断提升全级次公司的合规管理水平;持续推动合规管理与企业经营的深度融合,防范合规风险。
  3.加强人事管理,激发人才队伍活力。报告期内,公司继续深化人事制度改革,不断完善选人用人工作程序,全力打造全方位、多元化的培训体系,多措并举强化后备人才培养,促进员工不断提升专业技能和知识水平,激发员工干事创业的活力。
  (四)党建引领促发展,务实笃行建新功
  报告期内,公司党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导,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深入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公司夯实基层组织基础,推进党建标准化建设,准确把握党风廉政建设新特征,让全面从严治党在基层落地生根。

  三、风险因素
  1.政策风险
  随着带量采购的进一步推进,药品流通环节的利润空间进一步压缩。分级诊疗、医保支付改革持续成为医改重心,医保控费大趋势让医药产业中下游持续承压,控费政策的影响逐步从药品扩展至医疗器械。如麻醉药品、一类精神药品政策一旦发生变化也将对公司收益产生较大影响。
  2.市场风险
  市场主要竞争者或新进者削弱了公司的相对优势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影响公司的市场竞争力,影响公司的长远发展。公司面临转型升级的压力越来越大。
  3.应收账款风险
  在公立医院综合改革、部队医疗改革、分级诊疗逐步实施等影响下,医疗终端货款回笼周期延长,公司的资金成本和资金压力有增加风险。

  四、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1.规模及商业网络优势
  公司已经实现北京地区等级医院的100%覆盖,并覆盖超过4700家的基层医疗机构。其中,公司在二、三级医院的销售居于区域首位,具有强大的北京地区医疗终端覆盖及服务能力。
  公司零售直销业务已经覆盖全国500强连锁药店和众多单体药店,直接渠道覆盖超3万多家门店,渠道延伸可覆盖22万余家终端药店。公司持续加强与零售连锁的深度合作,打造零售服务新模式,缩短医药流通环节,助力品牌制药企业深入零售终端,实现区域精准营销。
  2.全品类产品优势
  公司经过多年的商业资源积累,在药品、医疗器械、耗材等多个领域均有丰富的品种资源,与上千家国内外上游供应商保持多年的稳定合作关系,整体经营品规上万个。
  3.专业服务能力优势
  公司为上下游客户提供增值服务,不断提升供应链价值,并为终端医疗机构改善诊疗服务能力提供支持。公司通过与重点供应商的合作,向临床治疗提供最新产品,同时为北京等级医院和基层医疗提供“互联网送药到家”等服务,线上线下业务加速融合,服务水平不断提升。
  4.麻精药品市场领先优势
  在麻醉药品、一类精神药品全国性批发业务中,公司一直保持着领先的市场份额,并在行业中有着良好的信誉和声誉,在推动行业整体发展中发挥了良好的作用,多年来公司坚持传递关爱癌痛患者的“无痛化”用药理念,在改善临床用药理念、提升合理用药水平、增强医疗机构依法依规管理和使用药品等方面,履行着行业领军的使命和责任。公司麻精药品业务覆盖31个省政级区域,辐射50000余家全国麻精医疗客户。
  5.特色业态优势
  公司血液制品业务在北京地区及全国医药市场的一级商中保持明显优势。公司分销的血液制品产品齐全、已经覆盖北京地区所有二、三级医院,市场份额占比较高、具有良好的行业信誉。
  公司进口保税业务依托公司口岸优势,成为了国药控股在北方区域的进口保税分销服务平台。公司借助母公司国药控股的全国最大药品分销专业网络,协助进口供应商实现对经销商的精准覆盖,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服务支持。
  6.精益化管控及合规优势
  公司坚持精益化管理,实施各项降本增效措施,确保良好的管控效率。同时始终坚持合法合规开展经营和管理,严格贯彻执行合规经营要求,致力于将合规经营作为核心竞争力的建设方向。
  7.国药品牌优势
  公司依托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的品牌实力,在央企控股医药类上市公司中享有一定的品牌知名度,在业界的口碑及影响力日益提升。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