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及主营业务情况说明
素质教育:“双减政策”出台后,各教育培训企业纷纷转向非学科培训业务,提供人文、美术、研学、科学、编程等素养类业务,提升学生综合素养能力。近年来,教育部陆续颁发《教育部等十三部门关于规范面向中小学生的非学科类校外培训的意见》、《校外培训行政处罚暂行办法》、《校外培训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等法规,促使教培行业进一步规范化运作。公司严格按照法规政策要求开展业务,公司非学科产品体系覆盖了幼小至高中全年龄段:幼少段,公司依托“昂立少儿成长中心”和“昂立智立方个性化成长中心”,重点打造以“人文、科学、语言”为主的实践创造营及课后托管业务,报告期末,幼少...
查看全部▼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及主营业务情况说明
素质教育:“双减政策”出台后,各教育培训企业纷纷转向非学科培训业务,提供人文、美术、研学、科学、编程等素养类业务,提升学生综合素养能力。近年来,教育部陆续颁发《教育部等十三部门关于规范面向中小学生的非学科类校外培训的意见》、《校外培训行政处罚暂行办法》、《校外培训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等法规,促使教培行业进一步规范化运作。公司严格按照法规政策要求开展业务,公司非学科产品体系覆盖了幼小至高中全年龄段:幼少段,公司依托“昂立少儿成长中心”和“昂立智立方个性化成长中心”,重点打造以“人文、科学、语言”为主的实践创造营及课后托管业务,报告期末,幼少段在读人次约3万;中学段,公司依托“昂立青少年发展中心”、“昂立智立方个性化成长中心”和“昂立新课程”,打造实践创造营、科创竞赛、生涯规划、AI个性化产品发展的OMO产品体系,报告期末,中学段在读人次约3.5万。公司在持续构建素质素养类非学科产品矩阵的同时,大力发展学校课后服务业务,在科创、研学等素质教育领域与多家学校达成深度合作。此外,公司积极组建并系统运营科创业务,打造“昂立科创学院”和“Hello科学”科创品牌。
职业教育: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2022年修订)》、《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赋能提升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5年)》、《关于加快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重点任务的通知》等政策的陆续出台,我国职业教育从政府单一主体走向多元主体参与、从规模扩张走向内涵发展,由参照普通教育办学模式向企业参与、专业特色鲜明的类型教育转变。在相关政策法规鼓励支持、产业升级调整、职场环境变化和科技应用推广等多种因素的推动下,中国职业教育近年来保持较快增长速度。公司积极发展职业教育,依托原有职业领域资源及品牌优势,聚焦“智能制造、数字电商、智慧康养”等专业群建设,重点向中高职院校提供“筹设咨询、托管办学、产教融合、专业共建”等服务。同时,公司还积极开展各类管理培训、技能培训和企业定制化培训及社工类培训业务,并依托现有的教育资源,推进职业类资格招录、学历提升等培训业务的发展。
国际与基础教育:随着国家教育改革向纵深推进,各地政府高度重视基础教育的均衡和特色发展,同时社会对国际化人才的接受程度越来越高,中国的国际化人才需求持续旺盛,预计留学市场未来将保持缓和增长趋势。公司聚焦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重点以“托管运营、合作办学”等业务模式,向学校输出具有国际视野及科技特色的优质课程、教学人才及服务、整体运营服务,并提供前沿科技实验室等基础设施建设服务等。公司托管办学的学校通过采取双师课堂和专家集中授课的方式,辅导学生参与科创活动,并已取得50余项全国科创竞赛获奖成绩。此外,公司依托英美等海外学校及教育基地资源,推出出国前后端服务,包括科创、暑期夏令营、留学咨询、语培与标化考试辅导等。公司英国肯辛顿公学(Kensington Park School)平稳有序经营,学术表现大幅提升,约20%毕业生已被英国G5名校录取,并且学校已顺利招募并交付两期中国学术夏校游学,进一步加强了学校中英协同合作。
成人教育:随着社会对个体学历背景、通识技能、综合素质需求的逐渐增强,终身学习理念更加深入人心。近些年,社会发展节奏加快、就业竞争加剧,专升本、考研、考公、考证等学员报考规模持续提升。“双减政策”出台后,成人教育业务成为诸多教育培训企业的热门赛道,多家教育培训企业先后加码包括考研、自考、考证等在内的成人教育培训赛道。公司积极探索布局“考研、专升本、考证”等细分赛道,以上海为中心逐步向陕西、湖北等区域拓展,组建多支精益化纵队协同推进各赛道产品,审慎验证各产品的运营模型。
二、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2024年7月,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三中全会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必须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健全新型举国体制,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充分体现了国家对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和教育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2024年是公司“3+3”发展战略的开局之年,公司围绕“谋势、破圈、爬坡、建业”的经营方针,通过全力推进入口打法、加强组织能力和教师队伍建设、提升产品力及教学质量、强化校区运营管理等业务举措,并通过加强业务统筹协作,提升内部协同运营效率,严控成本费用,精益管理创新项目,推动公司业务快速高质量发展。
2024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65亿元,同比增长38.86%;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712.41万元;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717.54万元;2024年上半年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43亿元,同比增长27.01%。
(一)坚持战略调整,初步形成双曲线战略框架
2024年上半年,公司继续战略调整转型,重点聚焦K12素养教育为主的第一曲线业务,积极分形创新,同时以“B2B2C”为抓手精益拓展第二曲线业务,形成双曲线战略架构。
目前,公司形成了素质教育、职业教育、国际与基础教育和成人教育四大板块并行的业务格局。素质教育板块,公司继续聚焦“非学科业务”主战场,全力推进入口打法,提升产品力和教学质量,强化校区运营并分类管理,充分发挥业务潜能。职业教育板块,公司持续推动业务整合及优化,明晰了“托管+咨询规划+实施服务”发展路径,以“产教融合”为发展基调,通过院校托管、产业学院共建、投资运营等方式,为中高职院校提供普职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等系列服务。国际与基础教育板块,公司重组业务及组织架构,提升运营效率,释放管理红利,大力发展C端业务,加强核心能力建设,筑牢产品护城河,逐步形成“语培+留学”双轮驱动的C端业务发展模式。成人教育板块,公司开展“考研、专升本、考证”等相关培训业务,通过多城市、多产品、多渠道叠加,加大成人教育领域的拓展力度,以促进业务增长。
(二)强化组织能力,加强教师队伍和干部队伍建设
2024年上半年,公司加强组织能力建设,通过制定、修订和优化一系列管理规章,强化作风建设、提升协同合作。公司重视人才队伍建设尤其是教师队伍建设,大力引进和培养优秀教学师资人才,提升教师队伍质量和数量,打造有利于教师成长的良好生态环境,系统提高教师队伍的组织能力;公司强化团队建设、进一步加强干部队伍建设,通过出台《干部任期管理制度》、《总部职能管理合伙人方案》,激活干部队伍活力,增强干部队伍流动性,以支撑、匹配公司业务高质量发展。
此外,为提升管理效率,加强事业部日常经营管理与决策的民主性、科学性和规范性,发挥集体智慧,公司在各独立运营的事业部建立执委会,全面推行事业部执委会制度。
2024年上半年,公司继续严格控制人力成本,通过每季度初滚动各事业部预估人工成本、每月对人工成本执行情况追踪分析等方式,加强人工成本动态管控,进一步降低人力成本、提升人均产能,持续提高人力健康度。
(三)加强校区运营,精益化管理提升运营效率
2024年上半年,公司强化校区运营和精益化管理,并计划于下半年出台《校区运营管理手册》及相应的校区运营合伙人方案,实行校区分类管理,充分发挥校区潜能,提升公司经营效率。同时,公司组织了“校长班”培训项目,加强校长梯队建设,进一步提升校区精益运营能力。
此外,为加强公司总部与事业部的管理协同,整体提高运营效率,发挥集约化管理效能,提高协同工作效率,公司租赁了新办公场地,实现集成办公,充分释放协同效应,助力经营战略落地,推动业务高质量转型发展。
2024年下半年,公司将继续遵循“谋势、破圈、爬坡、建业”的经营方针,全力推进入口打法、提升产品力和教学质量、加强教师队伍和干部队伍建设、强化校区运营管理、注重精益管理和提质增效、关注业务价值和业务健康度,通过增强公司核心竞争力实现业务持续快速高质量发展。
三、风险因素
1、政策法规风险
“双减政策”出台后,公司全面推进传统学科培训业务向素质素养类非学科转型,目前,非学科培训也属于强监管行业,受法规、政策影响较大。公司将持续关注相关政策动态并合规开展相关业务。
2、市场环境风险
因业务转型之需,公司大力发展素质教育、职业教育、国际与基础教育和成人教育等业务,同时大量竞争对手涌入这类行业,公司面临市场竞争的风险。
3、经营管理风险
“双减政策”出台后,公司进行了一系列业务调整及组织变革,对调整后的新业务、新业态,可能存在由于认知不足或风险评估不充分等因素而带来的经营管理风险。
四、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1、良好的品牌形象及口碑
公司深耕上海地区40年,拥有多年品牌和客户积累,受众客群广泛,有较高的客户认可度和信任度。历年来公司荣获“中国十大品牌教育集团”、“最受喜爱的教育培训机构”、“最具号召力品牌”、“教育行业公益企业”、“公信力教育品牌”、“杰出品牌形象奖”、“上海品牌”、“重点保护商标”等多项荣誉。公司持续聚焦“精品教育资源优化整合和多元化分布”,构筑具有包容性、精准性和领先能力的“昂立教育”品牌。同时,公司在战略转型、业务调整的过程中,依法合规经营,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坚持保障学员和员工的基本权益,得到社会的良好评价。公司从教育本心出发,服务国家发展大局,促进学员全面发展,力争成为受人尊敬、值得信赖的中国一流教育服务企业。
2、丰富的教育资源及产品品类
公司具有开展各类教育服务业务的扎实基础,构建了丰富的教育服务产品矩阵,面向C端用户提供完善的覆盖幼儿段至成人全年龄段的教育服务的产品体系,满足不同类型、不同年龄段学员的多元化学习需求;面向B端学校、机构等提供优质的教学课程、教学人才及服务、整体运营服务等业务,赋能B端学校及机构等提升教学服务品质。公司旗下“创意智造科创课程(产品)”荣获“2023年度产品创新奖”、“Hello科学大科创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体系(产品)”获得“2023年度数字化先锋奖”。
3、统筹运营管理的教学中心
公司统筹推进线下网点布局,拥有遍布上海核心区域的学习中心网络,持续根据市场需求拓展校区,完善线下网络,满足更多用户的需求。同时公司进一步推进校区产品综合化及环创升级,为学员提供更加多元、优质的学习体验和教学服务,有效保证教学质量。
4、持续的迭代升级和创新能力
公司在四十年的发展历程中持续跟进市场变化,升级业务和产品体系,以满足不断变化的客户需求。公司的创新思维一直贯穿业务模式创新、管理创新、课程创新、教学创新、组织创新等多个方面。特别是近几年来,公司加快非学科产品创新研发,并持续迭代布局OMO产品,持续关注人工智能科技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与发展。公司日积月累形成的产品研发能力、管理能力、创新能力和应变能力,正不断锻造公司持续稳定经营的核心竞争力。
5、敏捷的应变能力和抗风险能力
公司具备教学产品和运营模式的快速搭建和设计能力,能够及时跟踪政策和市场需求的变化,形成快速反应能力,有助于保障公司运营的敏捷应变能力。“双减政策”给公司主营业务带来重大影响与冲击,公司经营团队沉着应变,快速调整业务结构,积极开展创新的产品业务,优化组织架构与校区布局,调整资产结构,降本增效,确保现金流安全,为公司战略转型提供了良好的保障。
收起▲
一、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2023年是全面贯彻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亦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同时,教育部等部门陆续出台《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意见》、《关于实施新时代基础教育扩优提质行动计划的意见》、《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赋能提升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5年)》等一系列文件,充分体现了对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和教育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2023年,公司坚定实施调整转型战略,大力推进素质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及国际与基础教育相关业务有序发展。公司通过加强...
查看全部▼
一、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2023年是全面贯彻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亦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同时,教育部等部门陆续出台《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意见》、《关于实施新时代基础教育扩优提质行动计划的意见》、《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赋能提升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5年)》等一系列文件,充分体现了对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和教育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2023年,公司坚定实施调整转型战略,大力推进素质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及国际与基础教育相关业务有序发展。公司通过加强各业务之间的协作,统筹促进各业务之间的融合,提升内部协同运营效率,提高产品力、增强市场渠道、强化校区运营管理等措施推动公司业务持续健康发展。
2023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66亿元,同比增长27%;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88亿元;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58亿元;2023年度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43亿元。
(一)坚定实施调整转型战略,双曲线战略框架初步形成
2023年,公司按照“调整、增强、壮大、发展”的经营方针,重点聚焦K12素养教育为主的第一曲线业务,积极分形创新,同时以“B2B2C”为抓手精益拓展第二曲线业务,初步形成双曲线战略架构。
2023年,公司坚持深化调整转型战略,在素质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和国际与基础教育四大板块并行的业务格局下,聚焦“非学科业务”主战场,一方面优化业务打法,强化季度战役,推进入口班打法;另一方面全面排摸、调整存量校区,深挖校区潜能,并根据市场需求适度增加校区规模,统筹推进各业务板块校区的合理布局。此外,公司继续以用户为导向,推进校区环创升级,加强品牌识别和学员体验感。同时公司通过进一步优化产品线,稳步提升相关业务转型健康度。公司积极推动现有职业教育业务的整合及优化,以“产教融合”为发展基调,通过院校托管、产业学院共建、投资运营等方式,为中高职院校提供普职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等系列服务。报告期内,职业教育业务进一步明晰了“托管+咨询规划+实施服务”发展路径,进一步推进职业教育业务稳步开展。公司逐步推进成人教育业务,开展“考研、专升本、考证”等相关培训业务,通过多城市、多产品、多渠道叠加,加大成人教育领域的拓展力度,促进业务快速增长。公司进一步夯实国际与基础教育业务,深化长三角和珠三角区域的业务布局,在强化B端能力的同时逐步向C端延伸,业务保持平稳增长。年内推动了国际教育相关业务团队的整合,提升了运营效率。
(二)强化统筹部署,推进协同发展
为进一步加强协同和整合效应,配合业务转型,公司构建了“专班制、纵队化”的管理体系,全面推进业务协同,放大业务价值,提升管理效能。
针对K12非学科业务板块,公司继续通过“非学科工作专班”,与各相关事业部形成统一“联合体”,强化各事业部之间的协同配合,共同发力拓展非学科培训业务。“非学科工作专班”已在产品、运营、校区、教学、市场等各方面产生聚合效应。同时基于公司整体战略发展考虑,为抓住市场机会,集中多方优势形成合力,公司报告期内完成了“幼少段”和“小学段”两大业务的整合,将小学生事业部与素质事业部合并为少儿事业部,进一步促进公司幼少段素质教育业务资源整合,实现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针对海外学校、院校合作业务、国际C端业务、机构/公司业务等业务板块,公司以“专班+纵队”组织模式成立B2B2C工作专班、搭建B2B2C业务运营框架,推动B端业务抢抓窗口期项目发展机会、整合资源放大业务价值、更细颗粒度经营管理,推进各业务单元快速突破业务瓶颈,快速形成业务协同机制、业务闭环、组织能力建设,提升资源复用及供应链交付效率,实现经济效益。
(三)推进人员队伍建设,提升产品力
2023年,为贯彻产品和教学驱动管理理念,公司积极储备教学师资人才队伍,并成立教师委员会,以教师职业生涯发展周期为主线,配合公司业务经营节奏,在选、育、用、留各个环节持续改进,打造教师成长良好生态,系统提高教师队伍的组织能力。公司在不断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及服务能力的同时还持续打磨、迭代、完善产品体系,不断提升产品力,提高学员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公司严格控制人力成本,2023年下半年启动人工成本管控工作,每季度初滚动各事业部预估人工成本,总部每月进行人工成本执行分析,通过人工成本动态管控,进一步降低人力成本、提升人均产能,持续提高人力健康度。
此外,基于经营节奏,公司组织执行了“建业者”培训项目,深度赋能战略共识,加速各业务战略落地推进,为业务发展储备了关键岗位的管理人才。同时,公司还积极开展新教师师训、新员工培训、导师创造营等工作,进一步推动完善公司人才发展体系,助力公司人才队伍建设。
(四)加强数字化建设,提升运营效率
2023年,公司进一步完善各类业务运营管理系统,进一步细化各应用端的需求,减少重复资源投入,推进重点业务板块的相关系统优化升级及切换上线。同时还不断推进相关流程标准化管理,提高运营效率,提升公司精益化管理能力。年内公司还积极推动整体信息安全系统的升级改造工作,进一步强化系统安全。
2024年,公司将继续遵循“谋势、破圈、爬坡、建业”的战略部署,在推进业务高质量发展的同时,持续关注业务价值和业务健康度,进一步注重精益管理和提质增效,持续细化内部运行机制,打磨教学师资人才队伍,优化校区环创,为客户提供一流的教学服务体验。
二、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2023年,我国教育培训行业仍处在转型中,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及出国留学等细分赛道升温,非学科培训以更加规范、健康的运营方式成为学校教育的有益补充。
政策引导非学科培训规范发展2023年初,教育部等十三部门印发了《关于规范面向中小学生的非学科类校外培训的意见》,要求加快规范非学科类培训,使其成为学校教育的有益补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双减以来,教育培训企业纷纷转向非学科培训业务,提供人文、美术、研学、科学、编程等素养类业务,满足学员综合素养的提升需求,市场供给繁杂,但整体看市场发展并不充分。目前,非学科培训仍是一个早期分散的市场,市场集中度较低,市场空间较大。2023年10月,教育部出台了《校外培训行政处罚暂行办法》,规范了校外培训行政处罚行为,指引校外培训合规开展。
政策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发展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2022年修订)》、《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赋能提升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5年)》等政策的陆续出台,各教育培训企业纷纷加码职业教育赛道,我国职业教育从政府单一主体走向多元主体参与、从规模扩张走向内涵发展,由参照普通教育办学模式向企业参与、专业特色鲜明的类型教育转变。2023年7月,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快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重点任务的通知》,通知指出,到2025年,建成300所左右全国性信息化标杆学校,带动建设1000所左右区域性信息化标杆学校,推动信息技术与职业院校办学深度融合。
成人教育培训成热门赛道随着社会对个体学历背景、通识技能、综合素质需求的逐渐增强,终身学习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在就业竞争加剧的背景下,专升本、考研、考公、考证等学员报考人数、规模持续提升。根据易观分析《中国考研培训行业白皮书2021》中提及,2022年考研市场规模达170亿元,2020-2022年复合增速23%,主要驱动来自考研报名人数及参培率提升。“双减”之后,成人教育业务成为教育培训机构转型的热门赛道,多家教育培训机构先后加码包括考研、自考、考证等在内的成人教育培训赛道。
出国留学规模保持增长态势随着国家教育改革向纵深推进,各地政府高度重视基础教育的均衡和特色发展,同时社会对国际化人才的接受程度越来越高,中国的国际化人才需求持续旺盛。2023年,随着出入境政策放宽,留学市场逐步回暖,留学市场已接近2019年水平,预计留学市场未来将保持缓和增长趋势。
三、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业务情况
“双减政策”出台后,公司业务调整为素质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和国际与基础教育四大板块并行的业务格局。公司持续提升产品一体化研发能力,构建自幼儿至成人全年龄段,包括素养、学历及就业等完善的产品矩阵,打造以C端培训为主,B端品牌、产品及运营输出融合发展的业务模式。
素质教育:公司严格按照法规、政策要求,全面推动传统学科培训业务向非学科业务战略转型,夯实核心业务基础,提升业务转型健康度。在“非学科工作专班”的推动下,公司逐步完善了覆盖幼小至高中全年龄段的非学科产品体系。幼少段依托“昂立凯顿成长中心”和“昂立凯顿书画中心”,聚焦“语言、科学、艺术”三大方向,致力于为幼少儿打造全方位素质成长课程,报告期末,幼少段在读人次约0.68万;小学段依托“昂立青少儿成长中心”和“智立方青少儿精英培养中心”,重点打造以“人文、科学、语言”为主的实践创造营及课后托管业务,报告期末,小学段在读人次约1.21万;中学段依托“昂立青少年发展中心”、“昂立新课程”和“昂立智立方”,打造实践创造营、科创竞赛、AI个性化产品发展的OMO产品体系,报告期末,中学段在读人次约3.33万。公司在持续构建素质素养类非学科产品矩阵的同时,大力发展学校课后服务业务,在科创、研学等素质教育领域与多家学校达成了深度合作。此外,公司积极组建并系统运营科创业务,打造“昂立科创学院”和“Hello科学”科创品牌。“昂立科创学院”积极升级运营体系,完成“素养-课题-赛事”相关产品体系迭代以及科创团队搭建;“Hello科学”完成从产品体系研发、团队搭建、校区选址和试运营。
职业教育:公司积极发展职业教育板块,依托多年在教育行业领域累积的资源及品牌优势,着力于提供城市发展所需的配套教育资源及产品。在中高职院校板块,公司聚焦“智能制造方向、数字电商方向、智慧康养方向”等专业群建设,重点向中高职院校提供“筹设咨询、托管办学、产教融合、专业共建”等服务。同时,公司还积极开展各类管理培训、技能培训和企业定制化培训及社工类培训业务。报告期内,公司新增智能制造类、计算机类、电商类、康养类等6个专业共建项目。同时,公司以优质的职业院校为合作标的,推进中高职学校的筹设咨询、托管运营业务。报告期内,公司新增1所职业院校的托管合作;新增1所高职院校咨询筹设服务。此外,公司还继续强化品牌内涵、优化渠道能力、加强产品质量,拓展产品类型,为合作客户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创造更大的业务价值,带动企业定制化业务的转型升级。公司也依托现有的教育资源,推进职业类资格招录、学历提升等培训业务的发展。
成人教育:公司探索布局成人教育领域,尤其在考研、专升本、考证及在职研究生等细分市场上崭露头角,以上海为中心逐步向陕西、湖北等区域拓展,组建多支精益化纵队协同推进各赛道产品及运营模型的验证及完善,在保证业务健康的前提下已初具规模。报告期末,成人教育在读近3,000人。
国际与基础教育:公司继续聚焦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重点发展“托管办学、合作办学、科创实验室建设与合作”等业务。此外,公司依托英美等海外学校及教育基地资源,推出出国前后端服务,包括科创、暑期夏令营、留学咨询、语培与标化考试辅导等。报告期内,国际与基础教育业务板块托管办学的三所学校的中高考成绩获得突破,受到社会公众和相关教育主管部门认可,同时通过采取双师课堂(专家线上教学+校内老师线下同步辅导)和专家集中授课的方式,指引学生积极参与科创活动并取得了全国科创竞赛近50余项获奖成绩。报告期内,基于对国际与基础教育业务的战略规划,公司收购了控股子公司育伦教育49%少数股权。报告期内,公司已完成29%股权收购的相关登记变更工作。报告期内,公司进一步推进了肯辛顿公学(Kensington Park School)平稳有序经营,逐步完善了学校运营管理机制,促进了学术及品牌力提升,同时重启中国全日制生源招募渠道,顺利招募并交付中国游学团,为学校下一步与国内资源的合作夯实基础。
四、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1、良好的品牌形象及口碑
公司在上海地区深耕30余年,拥有多年品牌和客户积累,受众客群广泛,有较高的客户认可度和信任度。历年来公司荣获“中国十大品牌教育集团”、“最受喜爱的教育培训机构”、“最具号召力品牌”、“教育行业公益企业”、“公信力教育品牌”、“杰出品牌形象奖”和“上海品牌”等多项荣誉。2023年,公司继续聚焦“精品教育资源优化整合和多元化分布”,构筑具有包容性、精准性和领先能力的“昂立教育”品牌。2023年12月,公司荣膺“2023年度科创引领企业”。公司在战略转型、业务调整的过程中,依法合规经营,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坚持保障学员和员工的权益,得到社会的良好评价。公司从教育本心出发,服务国家发展大局,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力争成为受尊敬、值得信赖的中国一流教育服务企业。
2、丰富的教育资源及产品品类
公司具有开展各类教育服务业务的扎实基础,构建了丰富的教育服务产品矩阵,面向C端用户提供完善的覆盖幼儿段至成人全年龄段的教育服务的产品体系,满足不同类型、不同年龄段学员的多元化学习需求;面向B端学校、机构等提供优质的教学课程、教学人才及服务、整体运营服务等业务,赋能B端学校及机构等提升教学服务品质。公司旗下“创意智造科创课程(产品)”荣获“2023年度产品创新奖”、“Hello科学大科创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体系(产品)”获得“2023年度数字化先锋奖”。
3、统筹运营管理的教学中心
公司统筹推进线下网点布局,拥有遍布上海核心区域的学习中心网络,持续根据市场需求拓展校区,完善线下网络,满足更多用户的需求。同时公司进一步推进校区产品综合化及环创升级,为学员提供更加多元、优质的学习体验和教学服务,有效保证教学质量。
4、持续的迭代升级和创新能力
公司在三十余年的发展历程中持续顺应市场变化,不断升级产品体系和产品力,以满足不断变化的客户需求。公司的创新思维一直贯穿业务模式创新、管理创新、课程创新、教学创新、组织创新等多个方面。特别是近两年来,公司加快非学科产品创新研发,并持续迭代布局OMO产品,持续关注人工智能科技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与发展。公司日积月累形成的产品研发能力、管理能力、创新能力和应变能力,正不断锻造公司持续稳定经营的核心竞争力。
5、敏捷的应变能力和抗风险能力
公司具备教学产品和运营模式的快速搭建和设计能力,能够及时跟踪政策和市场需求的变化,形成快速反应能力,有助于保障公司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双减政策”给公司主营业务带来重大影响与冲击,公司经营团队沉着应变,快速调整业务结构,积极开展创新的产品业务,优化组织架构与校区布局,调整资产结构,降本增效,确保现金流安全,为公司战略转型提供了良好的保障。
五、公司关于公司未来发展的讨论与分析
(一)行业格局和趋势
教育是国之大计,国家陆续出台政策持续推进我国教育高质量发展。从行业层面来看,非学科政策持续完善,引导行业规范运营;职业教育利好政策频发,产教融合及校企合作将进一步发展。随着AI、大数据、VR等技术的发展,创新品类持续增加,将为学生提供多元化、个性化的教学服务。
1、素质教育培训进入规范发展期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对人才的要求不断提高,素质教育的重要性日益突出,素质教育已成为教育行业最具潜力的新赛道之一。据交银国际《教培行业的新征途-积极转型中健康发展,强韧需求下增长可期》中提及,预计到2025年素质教育市场规模达8,000亿元-1.1万亿元,较2019年有0.7-1.3倍增长空间,主要驱动来自K9在校生参培率提升及人均报班数量潜在增加。当前素养教育市场仍处在早期分散阶段,但已出现了“AI科创+N”的行业发展势头。2023年,教育部等十八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意见》,系统部署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支撑服务一体化,推进教育、科技、人才高质量发展。海外市场上,以Duolingo和Khan Academy为代表推出的AI辅导工具已正式落地,AI+教育发展也已初具雏形。
2、政策为职业教育发展营造了良好环境
随着我国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更加紧迫,供给端职业教育的重要作用愈发凸显。《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的落地,更是将职业教育的发展带到了一个新高度,国家鼓励发展多种层次和形式的职业教育,推进多元办学,支持社会力量广泛、平等参与职业教育;鼓励职业学校在专业规划、课程设置、教材开发、教学实施等方面与企业等建立合作机制,职业教育办学主体由“单一”转向“多元”,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将继续得到深化。据弗若斯特沙利文(Frost&Sullivan,简称“沙利文”)《中国职业教育与职业培训行业投资发展趋势》中提及,2025年中国非学历职业教育培训市场规模预计3100亿元,2021-2025年复合增长率9%。《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十四五”职业技能培训规划》等政策支持也为职业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此外,中考升学政策调整等将进一步推动中职院校发展。
3、学历背景提升人群持续扩大
在经济增速趋缓的背景下,学历提升的需求持续提高,考研、考公、考证等成为主流。近三年来,学历职业教育地位显著提升,学历职业教育走向规范化和市场化,迎来发展的黄金时代。据沙利文《中国职业教育与职业培训行业投资发展趋势》中提及,中国职业教育市场规模由2018年的6,045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9,410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9.6%,增速明显;预计未来中国职业教育市场将于2024年突破万亿规模,并于2027年达到12,681亿元,自2022年至2027年的五年间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7.8%。“双减”后,越来越多的机构切入成人培训赛道。未来在需求、技术、师资等的驱动下,成人教育培训领域的产品和服务加速涌现,在教育企业发展战略中的地位也将更加凸显。随着我国进入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社会整体受教育程度加深,同时社会竞争加剧,对个体学历背景、综合素质等的要求提高,终身教育理念会更加深入人心。
(二)公司发展战略
2024年,公司将在进一步巩固各项业务的基础上,着力于发展,围绕“谋势、破圈、爬坡、建业”的经营方针,进一步促进业务优化,加强核心能力建设,扩大业务规模,实现公司高质量发展。
公司将紧跟国家政策导向,不断优化公司整体战略,全面提升核心竞争力。非学科业务将聚焦素质素养核心市场,以OMO等形式持续开拓市场,促进业务规模化拓展,提升市场占有率。职业教育业务将在巩固合作办学传统业务优势的同时,放大品牌价值,创新合作模式,突破专业共建及托管业务,做好课程产品的创新、迭代,提高业务的多样性、延伸性。成人教育业务将进一步实施“精益战略”,聚焦在校大学生及在职人群学历提升需求,逐步向全国市场迈进,实现多城市产品、销售和流量共振,持续累积新业务增长势能,培育形成公司新的增长点。国际与基础教育业务将以效益为核心,持续强化B端业务的区域拓展,同时开拓科创、暑期夏令营等业务丰富C端产品线,构建B端和C端协同发展的业务体系。
(三)经营计划
2024年,公司将继续深化素质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国际与基础教育的四大板块业务战略布局。同时,公司要以可持续增长为根本目标,将通过持续迭代、升级产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产品力;通过加强组织协同,提高组织效率,提升组织力,并以产品力提升和组织力提升为根本手段,加强精益化管理和精细化运营,关注业务价值和业务健康度,建立健康有效、可持续增长、可持续创造利润的业务体系,推动业务高质量发展。
1、业务经营计划
素质教育:公司将紧跟政策要求,保持业务调整柔性及持续迭代,进一步提升市场占有率及品牌影响力。公司将持续提升产品研发能力及服务能力,以产品运营为切入点强化一体化协同作战能力,同步提升客户体验,并积极拓展市场渠道建设,聚焦品牌定位,结合因地制宜的市场动作打造校区级市场销售能力。公司将进一步优化非学科业务打法,将入口班打法作为业务推进的关键举措,系统结合产品、教师、校区、市场等因素,全力推进四季切齐、入口班打法,稳步推进业务快速发展。
职业教育:公司将继续推动现有职业教育资源的整合及优化,以“产教融合”为发展基调,通过投资运营、咨询提升、院校托管、产业学院共建等方式,为中高职院校提供普职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等系列服务,重点发展智能制造、工业机器人、信息化、电子商务、护理康养等专业,加强产业资源合作,推动学校专业共建,打通学校与产业通路。公司还会继续强化品牌内涵、优化渠道能力、加强产品质量,拓展产品类型,为合作客户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创造更大的业务价值,带动企业定制化业务的转型升级。公司也会一如既往依托现有的教育资源,推进资格招录、学历提升、国际留学等培训业务的发展。
成人教育:公司聚焦在校大学生及在职人群学历提升需求,逐步向全国市场迈进,实现多城市产品、销售和流量共振,持续累积新业务增长势能,强化成人教育领域的核心竞争力。在职人群学历提升业务将作为重点,迭代丰富课程资源,融合线上与线下OMO产品需求强化教学效果,并完善多元渠道体系建设,依托外部引入及内部培养相结合的方式深化团队体系化建设。考证业务将跑通多元渠道运营链路,增加B端企业合作,扩充流量及提升转化,并增加产品合作院校,逐步扩展品类。公司将深入挖掘用户在考点难点上的痛点,提升教学质量,打造差异化的产品特性,以优质口碑为成人教育板块奠定坚实基础。
国际与基础教育:公司将继续聚焦长三角、珠三角、华南地区等区域,重点发展“托管办学、合作办学、科创实验室建设与合作”等业务,开拓科创竞赛、暑期夏令营等业务。其中托管办学业务将强化团队精细化运营能力,提升交付质量;合作办学业务将重点放在民办高中,以国际课程、科创为主线,形成业务合作的多元化模型,推进区域拓展;科创业务将推进实验室的迭代升级与新建,增强办学特色。此外,公司将依托英美等海外学校及教育基地资源,推进出国前后端服务,包括科创、暑期夏令营、留学咨询等。
2、经营效能提升
①提升产品力以持续改善教学质量。2024年公司要结合中长期的规划部署,系统规划、体系化运营,与一线业务紧密结合,继续坚持产品和教学驱动,通过不断升级、迭代、完善产品体系,大力加强教师教研队伍建设,以打造有竞争力的、高效的产品体系,提升教学水平及服务能力。
②加强品牌管理和市场营销工作。2024年公司将系统、科学地规划品牌建设,持续加强品牌管理,提升“昂立教育”品牌影响力。此外,公司还将应用直播等新营销媒体手段开拓创新渠道,增加流量资源,快速有效推进市场资源优化与统筹。
③强化校区布局和运营管理,提升校区健康度。2024年,公司将继续统筹优化校区布局,根据市场需求稳步拓展校区,同时,公司将进一步推进校区产品综合化和校区环创升级,提供更加多元、优质的学员体验和教学服务。公司将继续强化校区运营,对各业务事业部进行校区分类动态管理,推行事业部及校长负责制,提升校区健康度和合规性。2024年公司将定期推出校长培训班,提升校长管理能力,加强校区管理力量。
④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完善激励考核机制。2024年公司要完善骨干人才的引进机制,进一步拓展人才资源渠道,引进业务转型所需的专业人才、管理人才,提拔培养年轻骨干,同时加大力度持续推进优秀校招生统招统培体系,在公司统筹的“招、育、培”管理模式下为公司的快速高质量发展储备足够的人才。公司要续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优化绩效考评和分配机制,进一步讲考核激励与教学质量和学生家长满意度挂钩,并通过教师管理委员会进一步加强与教师队伍交流,打造有自身特色的教师队伍。公司要继续优化人力资源的动态管理,着重关注对教师人力成本占比、非教人力成本占比动态管理。公司将通过进一步完善和优化价值管理体系,扩大价值创造分享的覆盖范围,同时通过第二期股权激励计划激发核心骨干人才的创新精神和顽强斗志,推动业务目标达成。
(四)可能面对的风险
1、政策法规风险
报告期内公司积极响应国家“双减政策”,严格按照“双减政策”的相关要求,全面推进传统学科培训业务向素质素养类非学科转型。目前,非学科培训也属于强监管行业,受法规、政策影响较大。公司将在持续关注相关政策动态的同时合规开展相关业务。
2、市场环境风险
因业务转型之需,公司开始大力发展素质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和国际与基础教育等业务,同时大量竞争对手涌入这类行业,公司面临市场竞争的风险。
3、经营管理风险
“双减政策”出台以来,公司进行了一系列业务调整及组织变革,对调整后的新业务、新业态,可能存在由于认知不足或风险评估不充分等因素而带来的经营管理风险。
收起▲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及主营业务情况说明
素质教育:“双减政策”出台后,各教育培训企业纷纷转向非学科培训业务,提供人文、美术、研学、科学、编程等素养类业务,提升学员综合素养能力。目前,非学科培训市场仍是一个早期分散的市场,市场集中度较低,市场空间较大。公司严格按照法规、政策要求,推动传统学科培训业务向非学科业务战略转型,夯实核心业务基础,提升业务转型健康度。在“非学科工作专班”的推动下,公司逐步完善了覆盖幼小至高中全年龄段的非学科产品体系,幼儿段依托“昂立凯顿成长中心”和“昂立凯顿书画中心”,聚焦“语言、科学、艺术”三大方向,致力于为3-9岁儿童打造全方位素质成长课程;小学段依托“昂...
查看全部▼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及主营业务情况说明
素质教育:“双减政策”出台后,各教育培训企业纷纷转向非学科培训业务,提供人文、美术、研学、科学、编程等素养类业务,提升学员综合素养能力。目前,非学科培训市场仍是一个早期分散的市场,市场集中度较低,市场空间较大。公司严格按照法规、政策要求,推动传统学科培训业务向非学科业务战略转型,夯实核心业务基础,提升业务转型健康度。在“非学科工作专班”的推动下,公司逐步完善了覆盖幼小至高中全年龄段的非学科产品体系,幼儿段依托“昂立凯顿成长中心”和“昂立凯顿书画中心”,聚焦“语言、科学、艺术”三大方向,致力于为3-9岁儿童打造全方位素质成长课程;小学段依托“昂立青少儿成长中心”和“智立方青少儿精英培养中心”,重点打造以“人文、科学、语言”为主的实践创造营及课后托管业务;中学段依托“昂立青少年发展中心”和“昂立新课程”,打造实践创造营、科创竞赛、留学咨询、AI个性化产品发展的OMO产品体系。公司在持续构建素质素养类非学科产品矩阵的同时,大力发展学校课后服务业务,在科创、研学等素质教育领域与多家学校达成了深度合作。
职业教育: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2022年修订)》、《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赋能提升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5年)》等政策的陆续出台,各教育培训企业纷纷加码职业教育赛道,我国职业教育从政府单一主体走向多元主体参与、从规模扩张走向内涵发展,由参照普通教育办学模式向企业参与、专业特色鲜明的类型教育转变。在相关政策法规鼓励支持、产业升级调整、职场环境变化和科技应用推广等多种因素的推动下,中国职业教育近年来保持较快增长速度。公司积极发展职业教育,依托原有职业领域资源及品牌优势,聚焦“智能制造、数字媒体、现代服务业”等专业群,重点向中高职院校提供“专业共建、托管办学”等服务。同时,公司还积极开展各类管理培训、技能培训和企业定制化培训及社工类培训业务。
成人教育:随着社会对个体学历背景、通识技能、综合素质需求的逐渐增强,终身学习理念更加深入人心。在就业竞争加剧的背景下,专升本、考研、考公、考证等学员报考人数、规模持续提升。“双减政策”出台后,成人教育业务成为诸多教育培训企业的热门赛道,多家教育培训企业先后加码包括考研、自考、考证等在内的成人教育培训赛道。公司积极探索布局“考研、专升本、考证”等细分赛道,以上海为中心逐步向陕西、湖北等区域拓展,组建多支精益化纵队协同推进各赛道产品,逐步验证及完善各产品的运营模型,公司成人教育已初具规模。
国际与基础教育: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际化人才需求持续旺盛,留学市场持续增长。公司聚焦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重点以“托管运营、合作办学”等业务模式,向学校输出具有国际视野及科技特色的优质课程、教学人才及服务、整体运营服务,并提供前沿科技实验室等基础设施建设服务等。此外,公司以暑期夏令营、科创课程等为突破点积极推进C端业务延伸。
二、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2023年上半年,公司继续深化战略转型,在素质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和国际与基础教育四大板块并行的业务格局下,聚焦“非学科业务”主战场,通过优化业务及产品线,加速发展素质教育、职业教育和国际与基础教育业务,通过多城市、多产品、多渠道叠加,加大成人教育领域的拓展力度。同时,公司通过加强各业务之间的协作,统筹促进各业务之间的深度融合,提升内部协同运营效率,结合产品体系及产品力提升、市场渠道增强、校区运营管理强化等措施推动公司业务持续健康发展。
2023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07亿元,同比增加17.42%;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767.15万元,同比减少17,009.50万元;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8,338.29万元,同比减少4,671.44万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1,297.16万元,同比增加39,605.16万元。
(一)深化战略转型,聚焦非学科业务
2023年上半年,公司按照“调整、增强、壮大、发展”的经营方针,进一步促进了业务优化,加强了核心能力建设,扩大了业务规模。
素质教育:报告期内,公司严格按照“双减政策”的相关要求开展素质素养类非学科业务。幼儿段,公司依托“昂立凯顿成长中心”和“昂立凯顿书画中心”,聚焦“语言、科学、艺术”三大方向,致力于为3-9岁儿童打造全方位素质成长课程,报告期末,幼儿段在读人次约5,400人;小学段依托“昂立青少儿成长中心”和“智立方青少儿精英培养中心”,重点打造以“人文、科学、语言”为主的实践创造营及课后托管业务,报告期末,小学段在读人次约9,500人;中学段依托“昂立青少年发展中心”和“昂立新课程”,打造实践创造营、科创竞赛、留学咨询、AI个性化产品发展的OMO产品体系。报告期末,中学段在读人次约2.7万人。此外,公司继续推进校区统筹及合理布局,提升校区健康发展水平,以用户为导向,推进校区环创升级。报告期内,公司扩大校区18家,新开校区11家。截至报告期末,公司上海直营教学中心有91家。
职业教育:公司继续推动现有职业教育资源的整合及优化,以“产教融合”为发展基调,通过投资运营、院校托管、产业学院共建等方式,为中高职院校提供普职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等系列服务,重点发展智能制造、工业机器人、信息化、电子商务、护理等专业,加强产业资源合作,推动学校专业共建,打通学校与产业通路。报告期内,公司新增智能制造类、计算机类等6个专业的共建项目。同时,公司以优质的职业院校为合作标的,推进职业院校的咨询、托管业务。报告期内,公司新增1所职业院校的托管合作。此外,公司还继续强化品牌、渠道、产品等业务能力,提升合作客户的服务能力及业务价值,带动企业定制化培训业务的转型升级。公司也依托现有的教育资源,推进资格招录等培训业务的发展。
成人教育:公司继续探索布局“考研、专升本、考证”等细分赛道,以上海为中心逐步向陕西、湖北等区域拓展,组建多支精益化纵队协同推进各赛道产品,验证及完善各产品的运营模型,已初步跑通单城拓展模型。报告期末,成人教育在读约2,500人。
国际与基础教育:公司继续聚焦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重点发展“托管办学、合作办学、科创实验室建设与合作”等业务,开拓科创竞赛、暑期夏令营等业务。此外,公司依托英美等海外学校及教育基地资源,推出出国前后端服务,包括科创、暑期夏令营、留学咨询等。报告期内,基于对国际与基础教育业务的战略规划,公司收购了控股子公司育伦教育49%少数股权,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已完成29%股权收购的相关登记变更工作。报告期内公
司进一步推进了STAR EDUCATION INVESTMENT LIMITED下属学校精益化管理工作,推进学校稳步健康运营。报告期内,肯辛顿公学(Kensington Park School)顺利完成校董会换届工作,顺利完成“英国私立学校独立监察组织ISI”年度评审,夯实了国际生源招生工作的基础。
(二)强化统筹部署,推进协同发展
为进一步加强协同和整合效应,配合业务转型,针对K12非学科业务板块,公司继续通过“非学科工作专班”,与各相关事业部形成统一“联合体”,强化各事业部之间的协同配合,共同发力拓展非学科培训业务。目前,“非学科工作专班”已在产品、运营、校区、教学、市场等各方面产生聚合效应。针对非K12业务板块,报告期内,公司成立“B2B2C工作专班”,对海外学校、院校合作业务、校外C端国际业务、机构/公司业务等进行统筹管理,通过整合资源放大业务价值,推进了各业务快速发展,形成了业务协同机制及业务闭环。
报告期内,根据业务转型需要,公司持续推动组织体系建设及人力资源调整优化工作,精简人员,严格控制人力成本,进一步提升人效,持续提高人力健康度。公司创新搭建了“专班+纵队”组织模式的非学科业务运营框架,提升了资源复用效率,提高了公司整体效能。
(三)推进数字化建设,提升运营效率
公司自主研发的CRM系统为公司运营效率提升提供助力,CRM系统集市场营销、销售跟进、用户报名付费等多项功能于一身,为管理者、销售、运营、财务、教务等多个角色提供管理操作平台,使各管理环节系统化和数字化。报告期内,公司持续推进数字化建设,进一步提升前端销售效能与资源利用效率。目前,CRM系统已应用于素质教育、成人教育业务板块的相关事业部。
2023年下半年,公司将继续遵循“调整、转型、开拓、重构”的战略部署,一方面深化校区整合与人力资源结构优化,重点关注现金流和运营效率,及时清理亏损业务,进一步降低经营刚性成本支出,同时进一步推进精益管理工作,提高业务健康度;另一方面,深化职能部门与各业务事业部的合作,在素质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和国际与基础教育四大板块并行的业务格局下,强化各业务事业部之间的协同配合,统筹协同发展。
三、风险因素
1、政策法规风险
“双减政策”出台后,公司积极响应,严格按照“双减政策”的相关要求,全面推进传统学科培训业务向素质素养类非学科转型。目前,非学科培训也属于强监管行业,受法规、政策影响较大。公司将在持续关注高中阶段学科类培训业务相关政策动态的同时积极推进高中非学科类培训业务的开展。
2、市场环境风险
因业务转型之需,公司开始大力发展素质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和国际与基础教育等业务,同时大量竞争对手涌入这类行业,公司面临市场竞争的风险。
3、经营管理风险
“双减政策”出台以来,公司进行了一系列业务调整及组织变革,对调整后的新业务、新业态,可能存在由于认知不足或风险评估不充分等因素而带来的经营管理风险。
四、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1、良好的品牌形象及口碑
公司在上海地区深耕30余年,拥有多年品牌和客户积累,受众客群广泛,有较高的客户认可度和信任度。历年来公司荣获“中国十大品牌教育集团”、“最受喜爱的教育培训机构”、“最具号召力品牌”、“教育行业公益企业”、“公信力教育品牌”、“杰出品牌形象奖”和“上海品牌”等多项荣誉。2023年上半年,公司继续聚焦“精品教育资源优化整合和多元化分布”,构筑具有包容性、精准性和领先能力的“昂立教育”品牌。同时,公司在战略转型、业务调整的过程中,依法合规经营,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坚持保障学员和员工的基本权益,得到社会的良好评价。公司从教育本心出发,服务国家发展大局,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力争成为受尊敬、值得信赖的中国一流教育服务企业。
2、丰富的教育资源及产品品类
公司具有开展各类教育服务业务的扎实基础,构建了丰富的教育服务产品矩阵,面向C端用户提供完善的覆盖幼儿段至成人全年龄段的教育服务的产品体系,满足不同类型、不同年龄段学员的多元化学习需求;面向B端学校、机构等提供优质的教学课程、教学人才及服务、整体运营服务等业务,赋能B端学校及机构等提升教学服务品质。
3、统筹运营管理的教学中心
公司统筹推进线下网点布局,拥有遍布上海核心区域的学习中心网络,持续根据市场需求拓展校区,完善线下网络,满足更多用户的需求。同时公司进一步推进校区产品综合化及环创升级,为学员提供更加多元、优质的学习体验和教学服务,有效保证教学质量。
4、持续的迭代升级和创新能力
公司在三十余年的发展历程中持续跟进市场变化,相应地升级业务和产品,满足不断变化的客户需求。公司的创新思维一直贯穿业务模式创新、管理创新、课程创新、教学创新、组织创新等多个方面。特别是近两年来,公司加快非学科产品创新研发,并持续迭代布局OMO产品,持续关注人工智能科技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与发展。公司日积月累形成的产品研发能力、管理能力、创新能力和应变能力,正不断锻造公司持续稳定经营的核心竞争力。
5、敏捷的应变能力和抗风险能力
公司具备教学产品和运营模式的快速搭建和设计能力,能够及时跟踪政策和市场需求的变化,形成快速反应能力,有助于保障公司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双减政策”给公司主营业务带来重大影响与冲击,公司经营团队沉着应变,快速调整业务结构,积极开展创新的产品业务,优化组织架构与校区布局,调整资产结构,降本增效,确保现金流安全,为公司战略转型提供了良好的保障。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