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研发与制造、批发与零售业务。
营养补充剂、感冒药、抗病毒抗感染、抗肿瘤
葡萄糖酸锌口服溶液 、 钙铁锌口服液 、 复方葡萄糖酸钙口服溶液 、 阿莫西林胶囊 、 双黄连口服液 、 人促红素注射液 、 布洛芬颗粒 、 朴雪牌铁维生素B12口服液 、 注射用头孢曲松钠 、 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
药品生产,药品经营;食品生产,食品经营;生产、销售制药机械、日用化学品、劳保用品、饲料添加剂、消毒产品、生物有机质、有机化学原料(不含危险化学品);生产、销售医疗器械;纸质品制造,卫生用品销售;销售化工产品(不含危险品);兽药生产;包装、印刷品印刷;按直销经营许可证从事直销;货物或技术进出口(国家禁止或涉及行政审批的货物和技术进出口除外);从事医药以及医药机械方面的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普通货物运输;旅游业务经营;企业投资管理、咨询与调查;粮食收购;房屋、场地租赁;弱电工程设计及施工;信息系统集成服务;软件和信息系统运行维护服务;专用设备修理;检验检测服务。(依法需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具体经营项目以相关部门批准文件或许可证件为准)
业务名称 | 2024-06-30 | 2023-12-31 | 2023-06-30 | 2022-12-31 | 2021-12-31 |
---|---|---|---|---|---|
专利数量:授权专利:发明专利(个) | 8.00 | - | - | - | - |
专利数量:授权专利:外观设计专利(个) | 1.00 | - | - | - | - |
专利数量:授权专利:实用新型专利(个) | 1.00 | - | - | - | - |
会员数量:医药商业(人) | 247.00万 | - | - | - | - |
门店数量:DTP专业药房:直营(家) | 15.00 | - | - | - | - |
门店数量:中医馆:直营(家) | 5.00 | - | - | - | - |
门店数量:取得双通道资格门店:直营(家) | 9.00 | - | - | - | - |
门店数量:取得门诊统筹资格门店:直营(家) | 161.00 | - | - | - | - |
门店数量:直营(家) | 389.00 | - | - | - | - |
医药商业营业收入(元) | 49.86亿 | - | - | - | - |
医药商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 | -5.49 | - | - | - | - |
产量:双黄连口服液(支) | - | 1.91亿 | - | - | - |
产量:复方葡萄糖酸钙口服溶液(支) | - | 3.51亿 | - | - | - |
产量: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袋) | - | 2.24亿 | - | - | - |
产量:布洛芬颗粒(袋) | - | 2.21亿 | - | - | - |
产量:朴雪牌铁维生素B12口服液(支) | - | 6539.00万 | - | - | - |
产量:注射用头孢曲松钠(支) | - | 7635.00万 | - | - | - |
产量:葡萄糖酸锌口服溶液(支) | - | 3.80亿 | - | - | - |
产量:钙铁锌口服液(支) | - | 4.55亿 | - | - | - |
产量:阿莫西林胶囊(粒) | - | 22.40亿 | - | - | - |
销量:双黄连口服液(支) | - | 1.78亿 | - | - | - |
销量:复方葡萄糖酸钙口服溶液(支) | - | 3.01亿 | - | - | - |
销量: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袋) | - | 2.01亿 | - | - | - |
销量:布洛芬颗粒(袋) | - | 2.08亿 | - | - | - |
销量:朴雪牌铁维生素B12口服液(支) | - | 6967.00万 | - | - | - |
销量:注射用头孢曲松钠(支) | - | 6884.00万 | - | - | - |
销量:葡萄糖酸锌口服溶液(支) | - | 3.13亿 | - | - | - |
销量:钙铁锌口服液(支) | - | 4.33亿 | - | - | - |
销量:阿莫西林胶囊(粒) | - | 20.04亿 | - | - | - |
专利数量:申请专利(个) | - | 45.00 | - | - | - |
专利数量:申请专利:发明专利(个) | - | 25.00 | - | - | - |
产量:重组人促红素注射液(支) | - | 1833.00万 | - | - | - |
销量:重组人促红素注射液(支) | - | 1660.00万 | - | - | - |
专利数量:实用新型专利(个) | - | - | 1.00 | - | - |
专利数量:发明专利(个) | - | - | 1.00 | - | - |
销售收入:医药商业(元) | - | - | 52.75亿 | - | - |
双黄连口服液产量(支) | - | - | - | 2.08亿 | - |
双黄连口服液销量(支) | - | - | - | 2.07亿 | - |
复方葡萄糖酸钙口服溶液产量(支) | - | - | - | 3.83亿 | - |
复方葡萄糖酸钙口服溶液销量(支) | - | - | - | 3.69亿 | - |
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产量(袋) | - | - | - | 1.54亿 | - |
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销量(袋) | - | - | - | 2.93亿 | - |
布洛芬颗粒产量(袋) | - | - | - | 2.01亿 | - |
布洛芬颗粒销量(袋) | - | - | - | 1.96亿 | - |
拉西地平片产量(片) | - | - | - | 2.17亿 | - |
拉西地平片销量(片) | - | - | - | 2.12亿 | - |
注射用盐酸罗沙替丁醋酸酯产量(支) | - | - | - | 178.00万 | - |
注射用盐酸罗沙替丁醋酸酯销量(支) | - | - | - | 204.00万 | - |
葡萄糖酸锌口服溶液产量(支) | - | - | - | 4.05亿 | - |
葡萄糖酸锌口服溶液销量(支) | - | - | - | 4.08亿 | - |
重组人促红素注射液(CHO细胞)产量(支) | - | - | - | 1166.00万 | - |
重组人促红素注射液(CHO细胞)销量(支) | - | - | - | 1097.00万 | - |
钙铁锌口服液产量(支) | - | - | - | 4.10亿 | - |
钙铁锌口服液销量(支) | - | - | - | 3.73亿 | - |
阿莫西林胶囊产量(粒) | - | - | - | 17.72亿 | - |
阿莫西林胶囊销量(粒) | - | - | - | 20.57亿 | - |
双黄连口服液产量(盒) | - | - | - | - | 1199.00万 |
双黄连口服液销量(盒) | - | - | - | - | 1209.00万 |
复方磺胺甲噁唑片产量(盒) | - | - | - | - | 3684.00万 |
复方磺胺甲噁唑片销量(盒) | - | - | - | - | 2862.00万 |
复方葡萄糖酸钙口服溶液产量(盒) | - | - | - | - | 4682.00万 |
复方葡萄糖酸钙口服溶液销量(盒) | - | - | - | - | 4865.00万 |
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产量(盒) | - | - | - | - | 1894.00万 |
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销量(盒) | - | - | - | - | 1841.00万 |
拉西地平片产量(盒) | - | - | - | - | 680.00万 |
拉西地平片销量(盒) | - | - | - | - | 641.00万 |
注射用青霉素钠产量(支) | - | - | - | - | 7734.00万 |
注射用青霉素钠销量(支) | - | - | - | - | 1.05亿 |
葡萄糖酸锌口服溶液产量(盒) | - | - | - | - | 2380.00万 |
葡萄糖酸锌口服溶液销量(盒) | - | - | - | - | 2867.00万 |
重组人促红素注射液产量(支) | - | - | - | - | 864.00万 |
重组人促红素注射液销量(支) | - | - | - | - | 766.00万 |
钙铁锌口服液产量(盒) | - | - | - | - | 560.00万 |
钙铁锌口服液销量(盒) | - | - | - | - | 523.00万 |
阿莫西林胶囊产量(盒) | - | - | - | - | 5401.00万 |
阿莫西林胶囊销量(盒) | - | - | - | - | 5974.00万 |
营业收入 X
业务名称 | 营业收入(元) | 收入比例 | 营业成本(元) | 成本比例 | 主营利润(元) | 利润比例 | 毛利率 | |
---|---|---|---|---|---|---|---|---|
加载中... |
客户名称 | 销售额(元) | 占比 |
---|---|---|
第一名 |
5.43亿 | 3.53% |
第二名 |
3.89亿 | 2.53% |
第三名 |
3.48亿 | 2.26% |
第四名 |
2.85亿 | 1.85% |
第五名 |
2.64亿 | 1.71%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元) | 占比 |
---|---|---|
第一名 |
5.10亿 | 4.48% |
第二名 |
3.30亿 | 2.90% |
第三名 |
3.27亿 | 2.87% |
第四名 |
3.23亿 | 2.84% |
第五名 |
3.09亿 | 2.71% |
客户名称 | 销售额(元) | 占比 |
---|---|---|
第一名 |
4.70亿 | 3.41% |
第二名 |
4.64亿 | 3.37% |
第三名 |
3.54亿 | 2.57% |
第四名 |
3.08亿 | 2.24% |
第五名 |
2.87亿 | 2.08%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元) | 占比 |
---|---|---|
第一名 |
3.77亿 | 3.64% |
第二名 |
3.29亿 | 3.17% |
第三名 |
3.13亿 | 3.02% |
第四名 |
2.70亿 | 2.61% |
第五名 |
2.68亿 | 2.58% |
客户名称 | 销售额(元) | 占比 |
---|---|---|
第一名 |
5.41亿 | 4.25% |
第二名 |
3.84亿 | 3.01% |
第三名 |
2.80亿 | 2.20% |
第四名 |
2.14亿 | 1.68% |
第五名 |
1.76亿 | 1.38%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元) | 占比 |
---|---|---|
第一名 |
3.48亿 | 3.57% |
第二名 |
3.02亿 | 3.10% |
第三名 |
2.92亿 | 2.99% |
第四名 |
2.72亿 | 2.79% |
第五名 |
2.65亿 | 2.71% |
客户名称 | 销售额(元) | 占比 |
---|---|---|
第一名 |
3.97亿 | 3.68% |
第二名 |
3.33亿 | 3.09% |
第三名 |
2.11亿 | 1.96% |
第四名 |
1.92亿 | 1.78% |
第五名 |
1.43亿 | 1.33%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元) | 占比 |
---|---|---|
第一名 |
2.58亿 | 3.07% |
第二名 |
2.43亿 | 2.89% |
第三名 |
2.33亿 | 2.77% |
第四名 |
2.28亿 | 2.70% |
第五名 |
2.25亿 | 2.67% |
客户名称 | 销售额(元) | 占比 |
---|---|---|
第一名 |
7.15亿 | 6.05% |
第二名 |
3.85亿 | 3.26% |
第三名 |
3.37亿 | 2.85% |
第四名 |
2.25亿 | 1.90% |
第五名 |
2.01亿 | 1.70%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元) | 占比 |
---|---|---|
第一名 |
3.03亿 | 3.36% |
第二名 |
2.40亿 | 2.66% |
第三名 |
2.18亿 | 2.42% |
第四名 |
1.92亿 | 2.14% |
第五名 |
1.90亿 | 2.12% |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及主营业务情况说明 公司专注于医药健康产业,主要从事医药研发与制造、批发与零售业务,是集医药研发、制造、销售于一体的国内大型高新技术医药企业。报告期内,公司所从事的主要业务、所属行业发展情况等均未发生重大变化,公司业务主要分为医药工业和医药商业两大板块。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情况 根据中国上市公司协会最新发布的《中国上市公司协会上市公司行业统计分类指引(2023年版)》,本公司精准定位于医药制造业(C27),这一行业作为国家经济命脉与民生福祉的关键支柱,其发展与国民经济增长步伐紧密相连,居民生活质量的提升亦直接促进了药品消费需求的增长。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 查看全部▼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及主营业务情况说明
公司专注于医药健康产业,主要从事医药研发与制造、批发与零售业务,是集医药研发、制造、销售于一体的国内大型高新技术医药企业。报告期内,公司所从事的主要业务、所属行业发展情况等均未发生重大变化,公司业务主要分为医药工业和医药商业两大板块。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情况
根据中国上市公司协会最新发布的《中国上市公司协会上市公司行业统计分类指引(2023年版)》,本公司精准定位于医药制造业(C27),这一行业作为国家经济命脉与民生福祉的关键支柱,其发展与国民经济增长步伐紧密相连,居民生活质量的提升亦直接促进了药品消费需求的增长。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24年1-6月,规模以上医药制造企业实现营业收入为12,352.7亿元,同比下降0.9%;营业成本为7,148.2亿元,同比增长0.9%;利润总额为1,805.9亿元,同比增长0.7%。
报告期内,医药行业迎来了政策与市场双重驱动。一方面,国家持续加码对创新药物的扶持力度,通过一系列利好政策降低市场准入壁垒,推动创新药在临床应用中的比例显著攀升;另一方面,仿制药领域的质量与疗效一致性评价工作深入实施,不仅确保了带量采购的广度与深度拓展,还有效净化了市场环境,促使企业实现规模化生产,显著降低了总体运营成本,提升了行业竞争力。
此外,多项医改新政的密集落地,如新版医保目录的实施、零售药店纳入门诊统筹管理、异地就医直接结算范围的扩大、基层医疗体系的全面升级、中医药传承创新的战略部署、处方药网络销售限制的放宽,以及健康消费促进政策的深入实施等,共同为医药行业开辟了广阔的市场蓝海,激发了新的增长点。
尤为值得关注的是,面对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剧、城镇化水平持续攀升以及医疗保障体系的日益完善,国民对于药品消费的刚性需求将持续放大,为医药行业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此背景下,我国医药行业展现出强大的韧性与潜力。
(二)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情况
1.主营业务与产品
公司医药研发与制造业务涵盖化学原料药、化学制剂、生物制剂、中药、保健品等产业领域,公司拥有1802个药品批文和132个保健品批文。公司产品聚焦消化类、呼吸类、抗感染类、心脑血管类、抗肿瘤类等治疗领域,主要产品包括复方葡萄糖酸钙口服溶液、哈药牌钙铁锌口服液、葡萄糖酸锌口服溶液、人促红素注射液、阿莫西林胶囊、双黄连口服液、朴雪牌铁维生素B12口服液、注射用头孢曲松钠、祛风骨痛凝胶膏、拉西地平片。报告期内医药工业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38.77%。
2.公司经营模式
(1)医药工业经营模式
(a)生产模式:公司兼有销售订单拉动和安全库存推动两种生产模式,既能够基于市场需求提前规划,生产并存储部分产品库存及时满足客户需求,同时留存部分产能以应对市场波动和提供客户额外的个性化服务,生产组织方式采用自产为主、委托生产为辅,动态平衡供需关系。产品生产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要求组织生产,在药品的整个生产制造过程中,质量管理部门对原料、辅料、包装材料、中间产品、成品进行全程检测及监控,对生产过程进行有效的监督管理,确保产品质量安全。报告期内,面对日趋复杂的市场环境,公司始终秉承“为大众健康提供良心好药,持续提升人民健康水平”核心使命,满足人民群众的用药需求。
(b)采购模式
公司采购模式在持续深耕与创新中不断优化,通过对供应链物料流、资金流及信息流的全面研究,精准运用招标采购、集中采购及战略采购等多种方式,有效控制成本并提升采购效率。增设供应商管理模块,进一步加强合规管理能力,启动供应商分级管理,旨在全面优化供应商体系,精选并深化与优质战略供应商的合作,共同推动供应链的稳定与高效。同时,通过信息化手段管理物料需求与采购订单,精准控制库存,有效降低了资金占用,实现了供应链管理的高效与低成本,为企业的长远发展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基础。
(c)销售模式
公司顺应国家医药政策及医药行业发展趋势,以市场为导向,优化组织结构,重塑并建立适合业务发展的销售事业部,在保证产品适应各类场景供应的情况下,全面满足零售终端、医疗终端和电商平台的业务发展需求。同时,顺应快速增长的全民健康需求以及保健品购物方式由传统线下向线上转化发展的趋势,依托已有的产品批文储备与品牌势能,并充分发挥电商的灵活性与效率,在电商全域全面布局保健品业务。报告期内,公司持续完善电商全渠道布局,尤其是自运营店铺的布局,全面覆盖传统电商、兴趣电商、内容电商和线上分销渠道业务。
(2)医药商业经营模式
(a)医药批发业务经营模式
公司医药批发业务主要通过哈药集团医药有限公司药品分公司、哈药集团医药有限公司新药特药分公司开展,依托已经建立的药品配送平台,充分发挥批零一体化渠道、销售网络、自建物流等方面的优势,针对医疗客户、商业客户开展全方位的药品配送和增值服务。公司根据客户需求从上游供应商(医药生产企业)采购商品,经过验收、存储、分拣、物流配送等环节,将药品销售给下游客户,低温商品实现全程冷链运输,保障药品质量。
公司医药批发业务以纯销业务为主,调拨业务为辅,批发业务配送的商品品种广泛,主要是药品、医疗器械、保健品、中药饮片等,公司与国内外知名药品生产企业建立了稳定的业务合作关系,拥有稳定的购进渠道,利用现代化物流储运手段,实现对终端医疗及商业分销两大渠道的覆盖。目前配送网络已从黑龙江省内拓展到吉林、内蒙古等省外市场。
(b)医药零售业务经营模式
公司医药零售业务主要通过哈尔滨人民同泰医药连锁有限公司、哈药集团医药有限公司新药特药分公司商店开展,公司利用现有的营销网络、经营品种和物流配送能力,以直营连锁方式开展零售业务,利润主要来自于医药产品购销差价。
公司积极打造标准化、专业化的门店经营模式,拥有“人民同泰”“新药特药”等零售品牌。近年来公司积极发展DTP专业药房、院边店,增强药事服务能力。公司依托自身丰富的品种结构开展多平台相结合的营销模式,通过旗下连锁直营门店及线上B2C、O2O等形式开展经营,提供“网订店取”、“网订店送”的便利服务,打造“医药+互联网”健康服务平台,为广大消费者购买放心药品提供便利的服务渠道,满足各渠道消费者的购药需求。
(三)公司所处的行业地位
国内医药产业发展环境和竞争形势错综复杂,医药研发、医疗保障等政策面临重大调整,药品集中采购步入常态化、制度化,生物医药行业同质化竞争严重,研发、人力、生产等各项成本快速上涨,整个医药行业发展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报告期内,公司主要产品所处行业地位未发生较大变化,稳中有增。公司产品管线丰富,具有行业领先优势。在消化类、呼吸类、抗感染类、心脑血管类、抗肿瘤类五大领域以及老年人用药、儿童用药及大健康产品三大方向上形成了比较完善的产品布局。公司核心产品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制剂、补钙补锌系列营养补充剂、双黄连口服液等呼吸系统类产品在各自细分领域位居行业前列。
(四)报告期内主要的业绩驱动因素
报告期内,公司根据市场情况,积极调整产品营销战略方向和销售组织架构,持续梳理产品,重塑产品定位并优化资源配置、优化业务模式由重分销模式向重终端推广模式转型,强优势补短板,紧密跟踪市场动态,结合市场环境与行业趋势制定营销策略,增强了产品市场竞争力,实现了业务与产品策略的双重优化,公司通过对重点产品的市场深耕,提高公司毛利率,有效推动了业绩的增长。
公司结合发展策略,加强渠道建设,强化品牌营销、通过精细化管理、标准化运作、多产品复产等,在实现营销突破同时,进一步夯实高质量发展根基,把稳工业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努力巩固恢复向好趋势,通过产销高效协同、合理资源配置、深度挖掘资源优势等方式,积极开展产品二次开发、产品复产上市和新产品立项工作,提高产品在终端的表现。
在保健品业务方面,公司积极发掘市场机遇,关注健康品需求的增长,报告期内公司聚焦电商全渠道建设,提升铺货率和渗透率及渠道质量,并进行营销创新,实现传统电商、兴趣电商、内容电商协同高效触达转化和拉新,从而实现线上保健品业务的增长。
二、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一)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情况回顾
报告期内,我国医改继续向纵深推进,围绕三医协同出台了一系列重要政策,包括:带量采购提质扩面、挂网药品价格治理、深入推广三明医改经验、加强基层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加大医保基金监管力度等。在各种政策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医院终端用药规模受到管控,品种结构发生调整,价格总体水平下调,医药行业继续处于深度调整阶段,医药企业的经营压力仍然很大。但从另一方面看,随着人口老龄化、医疗保障制度不断完善、国家实施健康消费促进政策等,医药健康消费潜力很大,医药行业的发展前景仍然乐观。
报告期内,公司积极应对市场变化,积极践行“为大众健康提供良心好药,持续提升人民健康水平”使命,对未来五年发展战略迭代升级,全面加强党的领导,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以高质量、健康发展为目标,树立一个核心、明确一条主线,依托六大支撑,打响六场歼灭战,推进“八大体系”建设,聚焦八项重点工作,稳扎稳打,以哈药愿景、使命、价值观重塑为支撑,全面推进公司战略规划落地。为此公司重点推进了以下工作:
1.在产品营销方面
(1)公司根据市场情况,积极调整战略方向,由商务思维向终端思维倾斜。优化完善业务模式,通过精细化管理、标准化运作等,实现营销突破。
(2)重塑公司营销组织架构,根据市场发展情况,结合产品属性,完善、优化对应事业部及销售团队。加强专业人员的销售效能管理,不断优化和提升最小单位效能,为公司营销目标管理提供坚强的管理支撑。
(3)抓住政策和产品升级的机遇,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借助老产品二次开发、潜力产品的挖掘,充分开拓市场,触达终端形成互动粘性,提升产品竞争力。
(4)报告期内聚焦消化类、呼吸类、抗感染类、心脑血管类、抗肿瘤类等品类,围绕大单品策略进行全域营销推广,抢占相应市场份额。
(5)结合市场情况,制定产品策略,适配业务发展,明确产品重点推动计划,提升产品渗透,与重点客户共赢。
(6)公司以重点品种为依托,积极跟进和参与多地区的集中采购,在提供性价比高、质量过硬,百姓用的起的良心好药的优质产品同时,扩大公司品牌影响力。
2.在产品管线建设方面
公司以国家医药产业政策为导向,结合公司战略规划,研发体系聚焦心脑血管、消化代谢、呼吸系统、抗感染、抗肿瘤五大领域,老年人用药、儿童用药和大健康产品三大方向,基于确认的品类品牌定位,全面梳理产品管线,形成产品矩阵地图,开展研发六项歼灭战,积极探索产品研发新路径,全面丰富公司产品线,加快提升产品竞争力。
(1)持续推进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工作进程,报告期内注射用头孢曲松钠、注射用盐酸罗沙替丁醋酸酯和复方磺胺甲噁唑片3个品种已通过一致性评价,4个一致性评价品种在审评阶段,多个在研产品均快速有序推进。
(2)持续推进化学药的研究进程,研发有成本竞争力或技术差异化优势的仿制药品种,报告期内公司有数十个产品处于研究阶段,涉及消化代谢、呼吸系统等多个治疗领域,目前在研项目均按计划正常开展。同时持续完善研发项目管理流程,提高研发质量管理水平,加快推进项目进程。
(3)推进老产品二次开发项目,报告期内有约20项老产品二次开发项目处于研究阶段。
(4)加快推进具有前瞻性、有技术壁垒的研发技术平台建设,用于满足患者需求、消费者需求的产品管线建设,根据产品研发情况,公司建设了缓控释、连续流等8个创新技术平台,同时应用相关创新技术开发产品。
(5)加强产品知识产权管理,报告期内公司获得8个发明专利和1个外观设计专利和1个实用新型专利。
3.在生产运营方面
(1)制定“抗生素产业链规划”、“化学药产业链规划”、“生物药产业链规划”,逐步实现“原料药+制剂”、“中药材种植+中药制剂”一体化,在保持规模化优势基础上兼具柔性和稳定供应。
(2)完善生产运营PSQDC指标体系,推动指标分解与管理,提升基础数据质量、数据分析及数据应用的专业能力,不断通过管理创新提高生产运营效率。
(3)持续导入精益生产理念,开展精益人才培养,减少企业生产所占用的资源、降低企业管理和运营成本,助力企业降本增效。
(4)招标采购工作通过强化内控管理、重塑服务导向,精准市场洞察、策略性应对涨价趋势,构建供应商生态、深化合作与交流等多维度优化,实现了采购效率与效益的双重提升,为公司的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5)持续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健全质量管理制度。公司持续完善从研发、生产到产品上市全流程管控,以高标准、严要求进行全方位产品质量管控。不断强化企业安全主体责任监督,持续强化产品质量安全风险防控管理,确保产品质量安全。紧跟药品监管趋势,升级质量审计模式,促进质量管理常态化,通过持续加强内部审计管理,确保质量管理体系持续高效改进,保证药品安全、有效、质量可控。跟进法规落实,持续优化质量管理体系。
(6)持续完善EHS管理体系,开展专业能力培训,不断提升管理水平。建立了完善的EHS管理责任体系、绩效考核体系,确保实现管理目标。动态开展风险分级管理,强化风险过程控制。加强各层级EHS监督检查及隐患排查,确保体系高效运行。
4.在人才选拔和培养方面
公司始终高度重视人才选拔和培养,在人才选拔方面,按照德才兼备、群众公认、注重实绩的原则选拔后备干部,开展人才能力素质测评,建立人才梯队,并根据公司发展及人才需求变化,定期调整和优化后备干部队伍结构,为公司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在人才培养方面,完善员工培训体系,按照业务条线建立培训课程,提升培训的专业性和有效性,加快人才培养效率,同时,实施管培生培养计划,通过集中培训、基层实践、定岗培养,助力管培生成长,较好满足了公司发展和人才队伍建设要求。
5.在医药商业方面
报告期内,公司医药商业紧密围绕经营目标,紧跟行业发展趋势,发掘市场需求,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医药商业通过“服务质量提升年”活动,全面提升服务及经营质量;坚持以党建为引领,开展党建与经营业务融合,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竞争力。批发板块持续提升营销力,基本盘业务稳健运营,以价值创造为关键抓手,寻增量、拓市场推动服务转型升级;零售板块持续优化商品结构,提升门店运营管理,完善会员权益和精准运维;医疗板块突出中医药优势,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稳定增加患者量;物流业务持续提升运营效率,降低作业成本,提高配送网络覆盖力。
报告期内,医药商业实现营业收入498,552.84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5.49%;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3,519.18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1.84%;毛利率9.08%,较上年同期下降0.29%。直营门店389家,其中DTP专业药房15家、取得双通道资格门店9家,取得门诊统筹资格门店161家;中医馆5家;会员人数247万人,会员销售占比约78%。
6.在保健品销售方面
基于公司布局健康全领域,并将保健品业务识别为重点增长引擎的发展战略,报告期内公司基于重点品种优势发展有竞争力的全面的产品组合,大单品策略成果显著;持续在线上渠道布局多元化电商平台和多元化营销联动,包括布局兴趣电商和内容电商等重点新渠道,实现长期稳定增长。
(二)下半年经营计划
2024年下半年,公司将继续以公司发展战略为指引,全面落实并扎实推进相关工作,为此公司将在以下方面重点开展工作:
1.在产品营销方面
公司围绕战略发展方向,通过深入梳理产品,全面收集各类产品的实际销售需求信息,从批文与产品双维度进行分析,并结合市场容量与发展趋势进行适配发展策略制定,与各事业部的发展策略精准匹配,筛选具有复产价值的产品,扩大品类销售市场、提升对应产线产能、丰富公司产品矩阵、完善产品发展布局,提升公司竞争能力、实现业务持续发展。
公司持续进行品牌建设,建设品牌发展矩阵、丰富品种品牌管线、强化品牌传播升级、促进品牌声量回升、推动包装品牌升级、全面提升品牌形象。其中:C端树立品牌形象,打造大健康全品类;B端补充渠道覆盖,高效触达终端市场;D端强化科普教育,有效赋能各类群体;私域端建立客户集群,培育忠实消费者。这一系列举措将共同构成了产品品牌营销建设的完整闭环,推动公司持续发展。
公司持续进行产品矩阵优化,通过竞品间对比、渠道间对比、品规间对比,优化区域产品结构布局,合理的价值链驱动向终端发展,促进各业务条线的发展布局:零售提高深度、流通扩大广度、处方提升高度、电商强化速度、保健拓展广度、控销控制密度。
公司持续完善团队建设,逐步落实战略计划,建立健全各类管理手册,着眼于销售体系向终端转型的新趋势,以销售结果为导向,加强销售过程动作管理,确保业务链条上的所有人员都能为纯销负责。打造荣誉文化、明确多劳多得、优化绩效考核,为所有团队提供明确的行动指南和评估依据,确保大家有章可循、有据可依,激活一线人员的工作热情、提升工作效率,从而提升终端产出。
2.在产品管线建设方面
依据公司战略发展规划,研发聚焦心脑血管、消化代谢、呼吸系统、抗感染、抗肿瘤五大领域,老年人用药、儿童用药和大健康产品三大方向。制定了短、中、长期规划,逐步完成从“仿创结合、以仿为主”,向“仿创结合、以创为主”的战略过渡。2024年下半年公司一是继续推进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工作,预计有部分产品将通过仿制药质量与疗效一致性评价,其他在研项目均按计划继续推进;二是根据公司产品管线规划,立足重点布局领域,积极推进产品立项,开展创新药探索性研究,继续充实产品储备。三是开展精细化管理,推进在研项目的顺利开展,下半年预计多个项目进入关键里程碑阶段;四是完善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持续开展专利管理、专利申请等相关工作。
3.在生产运营方面
一是优化产业基地布局,整合资源配置,逐步实现“原料药+制剂”一体化,在保持规模化优势基础上兼具柔性和稳定供应;二是进一步完善供应链体系,不断提升内外部资源整合能力,构建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努力成为响应迅速、应变敏捷,高效一流的组织体系,保质保量、低成本、高效率持续稳定的满足市场需求;三是从市场端评估具有潜力的产品,结合产品成本情况进行复产研究,丰富产品结构,提高产能利用率;四是在医药工业深入开展PSQDC三级指标建设工作,提升基层管理能力,导入精益管理理念,全面推广精益成熟度体系,指导企业逐步向精益生产转型;五是为提高产线效率与柔性、降低产品成本,保证产品质量、节约劳动用工、提高全员劳动生产率,逐步实现重点生产线自动化、数字化;六是持续落实《招标和采购管理办法》,通过战略谈判、集中招标、供应商引进等多重措施,降低采购成本。
4.在人才建设方面
公司根据业务发展需要,持续开展社会招聘及校园招聘,完善外部招聘人才质量标准,不断提高人才招聘质量;定期开展后备干部培训,强化后备干部综合考评,进行后备干部库动态管理;实施管培生培养,搭建“校、师、课”培养体系,完善员工培训、人才发展管理制度,形成人才培养管理机制;加强内训师培养与队伍建设,逐步建立内部师资库,形成分享氛围;逐步建立和完善岗位课程体系,持续提升课程质量。同时,持续优化完善激励机制,建立激励导向的薪酬绩效系统,有效激励员工创效。
5.在保健品销售方面
公司2024年主要计划为线上与线下并举、国内与跨境并进。哈药健康科技将进一步扩大品牌认知、发展线上品牌声量、提升品牌认同,完善品类品种布局,建设产品梯队,夯实公司在液体营养保健品市场和钙制剂市场的领导地位并引领品类发展,聚焦电商全渠道建设,实现传统电商、兴趣电商、内容电商的协同发展,从而实现线上保健品业务的整体增长。GNC中国业务计划持续由自有团队经营核心渠道,同时加强经销体系建设,并基于GNC九大产品管线核心品种的布局进行营销创新,进一步释放GNC品牌势能,不断收获跨境细分品类的领导地位,从而实现市场份额的增长和行业地位的提升,赢得更广阔的增长空间。
三、风险因素
1.行业政策风险
医药行业受政策影响较大,政策的不确定性可能对公司经营产生影响。《“十四五”医药工业发展规划》等政策文件明确了医药工业的发展方向和重点任务,对公司的战略规划和业务布局产生指导性影响。2024年下半年,公司可能面临的政策风险包括:医保控费和支付方式改革(如DRG/DIP)直接影响药品和医疗服务的定价及企业的收益模式;国家和地方带量采购政策的落地,推动企业优化成本结构、完善商业模式、优化市场策略;政策对药品安全、质量控制和学术推广合规方面提出更高要求,推动企业在多个方面进行改进和提升;政策对供应链的稳定性和效率提出更高挑战,促使企业加强供应链的建设和管理;零售终端药店经营面临进一步困难,将带来部分产品低价甩货及处理,可能影响市场秩序;连锁药店发展自有品牌,将进一步挤占工业品牌的市场份额,企业在产品入场环节的“资源投入”将进一步增加;医药流通行业基本形成了“全国龙头+区域龙头”的行业竞争格局,随着医改政策的推进,流通环节压缩和集中度提高,将进一步加剧行业竞争压力。
应对措施:公司将密切关注政策动向,及时调整经营策略,以应对可能的政策风险。同时,也需要把握政策带来的发展机遇,推动公司持续健康发展。
2.原材料采购风险
原材料价格一直受到政策、环保、能源、安全、运输、产能等多种因素影响,若公司采购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将造成成本攀升的重大风险,公司可能面临原材料价格上涨的风险。
应对措施:寻找有共同利益基础的供应商,建立长期共赢的深度战略合作。同时,公司积极布局产业链的完善,确保质量和成本在行业内的竞争优势。
3.研发风险
医药行业具有高科技、高附加值的特点,产品研发具有高投入、高风险、长周期、低成功率的特点,从确定研发方向立项到研制、临床试验报批再到投产,都存在周期长、环节多且复杂的情况,可能出现药品上市后销售情况不达预期或药品研发失败的风险。
应对措施:关注和研判市场需求,科学立项,完善科研体系建设,强化产品研发的风险控制,降低研发风险,持续提升创新能力。
4.环保风险
2024年3月国家出台了《关于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意见》,将通过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促进绿色低碳发展,推进传统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升级和清洁生产改造,引导重点行业向环境容量大、市场需求旺盛、市场保障条件好的地区科学布局、有序转移;分单元识别突出环境问题,落实环境治理差异化管控要求。《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也已在2024年5月份正式实施,将加强对温室气体排放的控制,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未来联合监管重点事项包括覆盖的温室气体种类和行业范围确定、重点排放单位名录确定、碳排放配合总量设定和分配等;制定年度排放报告编制和技术审核管理办法等。
随着国家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从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的转变进一步深入,这些都对企业践行节能降碳,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应对措施:公司始终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贯穿生产经营中,已将绿色发展做为规划目标,不断探索、践行节能降碳新路径。公司目前正在持续调整产线布局,不断优化生产组织,提高生产效率,强化节能减排降碳新技术及新工艺应用,加大节能设备更新,逐步实现能源管理信息化的同时,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
四、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报告期内,公司积极推进体系建设,全面提升品牌形象,促进各项改革措施有效落实,不断提高公司核心竞争力。公司竞争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品牌优势
公司作为拥有70多年历史的制药企业,多年来累积了丰富的品牌资产。公司积极实施多品牌战略,充分发挥品牌势能,助力打造中国医药健康产业标杆形象。经过多年的品牌经营与维护,目前公司持有的“哈药”、“三精”、“世一堂”、“盖中盖”、“朴雪”、“护彤”、“渭必治”、“泻利停”等多个公众认知度高、形象丰富的品牌。报告期内,公司不断优化品牌定位,通过强化品牌形象提升品牌辨识度,不断提升用户体验、清晰传递品牌理念,从而实现产品差异化,以满足消费者需求。公司拥有母子品牌矩阵、且各子品牌资产在相关细分市场具备相当的竞争能力与增长潜力,公司不断赋能母子品牌,根据自身优势充分提升其市场影响力及品牌价值,构成公司核心竞争力。
报告期内,公司获得“中国品牌500强”、“2023年度中国化药企业百强”、“2023-2024中国药品零售市场畅销品牌”、“中国品牌百名优秀企业家奖”等多项殊荣。公司还建立了“哈药健康”品牌,以全新的年轻化形象以及多维度数字化营销进一步加速了大健康领域的全面布局,在电商渠道品牌名列前茅。
(二)产品优势
公司经过多年的发展,形成了从化学原料药到化学制剂、中成药、生物制药的全产业链布局,提供以患者为中心的多元化产品,形成公司的核心竞争优势。公司拥有丰富的产品资源,产品聚焦消化类、呼吸类、抗感染类、心脑血管类、抗肿瘤类五大治疗领域,为患者提供从预防到治疗的全周期健康解决方案。其中独家产品71个,在产在销的209个品规进入2023年国家医保目录,96个品规进入2018版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为公司利用品牌优势和产品资源提升市场竞争力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保健品方面,公司不断拓展主要产品线,健康科技目前主要经营的品类有液体营养(哈药健康品牌、三精养润等)、骨骼关节健康(盖中盖系列品牌)、女性健康及外表管理(朴雪品牌)、全家膳食营养(哈药健康品牌),尤其液体营养的市场占有率位居行业前列,为公司利用品牌优势和产品资源提升市场竞争力提供了有力的保障;GNC中国目前在跨境保健品形成以营养包为代表的九大产品管线布局,对重点品种不断进行产品创新保证其市场优势地位。
(三)研发优势
结合公司战略规划,研发体系聚焦心脑血管、消化代谢、呼吸系统、抗感染、抗肿瘤五大领域,老年人用药、儿童用药和大健康产品三大方向,积极探索产品研发新路径,全面丰富公司产品线。同时公司为进一步优化创新环境,提升研发体系效能,激发研发活力,对研发体系进行重新规划,在“中药产品开发团队”、“生物产品开发团队”的基础上,成立中药研究院和生物研究院,形成五院一部(哈药药物研究院(技术中心)、哈药新药研究院(北京生物)、哈药大健康研究院、哈药中药研究院、哈药生物研究院和股份公司科研管理部)的新组织架构,分别侧重在仿制药、创新药、OTC/保健品、中药、生物药的研究和科研综合管理,形成多元化的研发体系,实现多领域的突破和产品的持续输出。通过搭建掩味技术、缓控释制剂技术、化药原料连续流研发技术等技术平台,持续促进科技创新,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公司拥有八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两个科技型中小企业、一个国家级知识产权企业、六个省级工程技术中心、二个省级重点实验室以及一个省级工程实验室等研发平台,同时拥有“医药工程”、“中药药剂学”、“生物药物学”、“化学合成学科”、“药物化学”、“食品科学(保健食品科学)”等9个省市领军人才梯队,具备多领域、全链条的研发能力。2024年上半年,公司获批市级企业技术中心1个,获批发明专利证书8个,外观设计专利证书1个,实用新型专利1个,为公司战略发展提供更有力的支撑。
(四)质量优势
公司高度重视质量管理,以“构建合规高效的质量管理体系,追求质量卓越”为质量管理体系目标,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和先进的质量管理理念,建立了完善的质量体系,加强药品全生命周期管理,构建产品从研发、生产、销售、售后的全生命周期的立体化质量管理体系,将风险理念贯穿于质量管理的系统中,实施准确可追溯的质量管理体系,确保药品安全有效。建立了专业的药物警戒队伍,加强药物警戒管理体系建设,为公司稳健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定期开展管理体系的认证、审计,开展质量管理能力评价,确保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在人才队伍方面,公司加快人才培养与梯队建设步伐,全面强化质量、技术人才专业能力提升,不断提高全员质量意识和专业能力。
(五)营销优势
报告期内,公司围绕三大终端六大市场全面覆盖建设为发展方向,结合全渠道覆盖的发展目标,对于各业务模块进行相应定位,成立对应的销售事业部。以营销十大战略目标为行动指引;以产品、终端、渠道、团队的优化为实施路径;以稳定建设、重塑、夯基、终端、运营等完善为先期动作;以打造有凝聚力、有推广能力、可持续发展的专业市场营销及销售体系为最终目的,开展公司营销工作。截止目前公司销售网络覆盖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全国300多个城市、2800多个区县,现有合作商业客户近2000家。公司业务布局广泛,覆盖各类型终端,其中以零售终端为主,覆盖终端达60余万家,与全国超2000家终端客户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处于行业领先地位。公司拥有近千人的销售推广团队,积极践行“客户至上”的服务理念,搭建服务范围覆盖全国的药品配送体系,构建市场网络,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此外,公司开展创新推广,紧跟时下热点议题,并采用线上媒体与线下宣传相结合的形式推广产品。
(六)管控优势
公司重视全面的信息收集与深入的分析,提升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快速决策、把握机遇、规避风险的能力;合理分配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促进资源得到最优利用,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不断识别和防范潜在风险,努力降低不确定性对业务的影响,保障公司业务稳定推进;建立规范、流畅且不断改进的业务流程,减少繁琐环节,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拥有并不断优化绩效考核机制,客观评估员工工作表现,激励员工提升绩效;不断监督规章制度和工作要求的有效执行,及时发现和纠正偏差。此外,公司还具备快速应变能力,面对内外部环境的变化,能够迅速调整策略和措施,始终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
(七)人才优势
公司持续优化人才管理机制,促进人才发展。开展后备干部选拔与培养,不断强化人才发展体系和梯队建设,实现人才识别、培育发展、选拔任用和组织提升的良性循环,形成人才梯队储备机制,支撑公司业务发展,提升公司管理运营效率。同时,持续开展校园招聘,实施管培生培养计划,搭建起专业化、年轻化人才储备,激发组织活力,打造可持续的竞争优势,为公司创新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