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肤

主营介绍

  • 主营业务:

    医药批发、医药零售、医药“互联网+”业务以及医药第三方物流服务业务。

  • 产品类型:

    医药产业

  • 产品名称:

    医药批发 、 医药零售 、 医药“互联网+” 、 医药第三方物流服务业务

  • 经营范围:

    许可项目:第三类医疗器械租赁;药品批发;药品零售;药品进出口;第三类医疗器械经营,食品销售;道路货物运输(不含危险货物);化妆品生产;第二类增值电信业务(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具体经营项目以审批结果为准)一般项目:专业设计服务;物业管理;非居住房地产租赁;小微型客车租赁经营服务;装卸搬运;人工智能硬件销售;智能机器人销售;智能物料搬运装备销售;信息技术咨询服务;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专用化学产品销售(不含危险化学品);化工产品销售(不含许可类化工产品);体育用品及器材批发;体育用品及器材零售;教学专用仪器销售;实验分析仪器销售;第二类医疗器械租赁;第一类医疗器械销售;第二类医疗器械销售;货物进出口;信息咨询服务(不含许可类信息咨询服务);食品销售(仅销售预包装食品);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销售;婴幼儿配方乳粉及其他婴幼儿配方食品销售;保健食品(预包装)销售;国内货物运输代理;普通货物仓储服务(不含危险化学品等需许可审批的项目);家用电器销售;会议及展览服务;日用百货销售;日用化学产品销售;消毒剂销售(不含危险化学品);化妆品批发;化妆品零售;劳动保护用品销售;眼镜销售(不含隐形眼镜);电子产品销售;玻璃仪器销售;服装服饰批发;服装服饰零售;劳务服务(不含劳务派遣);住房租赁(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

运营业务数据

最新公告日期:2024-08-30 
业务名称 2024-06-30 2023-06-30 2022-12-31
全流域医疗器械业务销售收入(元) 19.14亿 - -
零售业务营业收入(元) 12.47亿 - -
零售业务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 3.50 - -
销售收入:医美类产品(元) - 4300.00万 -
销售收入:特医食品类(元) - 1400.00万 -
销售收入:血液制品:境内(元) - 3.30亿 -
销售收入:医疗器械(元) - - 33.87亿

主营构成分析

报告期
报告期

加载中...

营业收入 X

单位(%) 单位(万元)
业务名称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成本(元) 成本比例 主营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加载中...
注:通常在中报、年报时披露 

主要客户及供应商

您对此栏目的评价: 有用 没用 提建议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22.56亿元,占营业收入的9.09%
  • 江苏省人民医院
  • 中健之康供应链服务有限责任公司
  • 南京市鼓楼医院
  • 江苏省中医院
  •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江苏省人民医院
5.74亿 2.31%
中健之康供应链服务有限责任公司
5.07亿 2.04%
南京市鼓楼医院
4.82亿 1.94%
江苏省中医院
3.61亿 1.46%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
3.32亿 1.34%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28.30亿元,占总采购额的--
  • 阿斯利康(无锡)贸易有限公司
  • 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
  • 上海医药分销控股有限公司
  • 国药控股分销中心有限公司
  • 华润广东医药有限公司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阿斯利康(无锡)贸易有限公司
9.30亿 --%
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
6.01亿 --%
上海医药分销控股有限公司
5.31亿 --%
国药控股分销中心有限公司
4.02亿 --%
华润广东医药有限公司
3.66亿 --%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22.21亿元,占营业收入的10.06%
  • 中健之康供应链服务有限责任公司
  • 江苏省人民医院
  • 南京市鼓楼医院
  •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江苏省中医院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中健之康供应链服务有限责任公司
5.41亿 2.45%
江苏省人民医院
5.18亿 2.35%
南京市鼓楼医院
4.21亿 1.91%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4.01亿 1.82%
江苏省中医院
3.39亿 1.54%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20.29亿元,占总采购额的--
  • 中健之康供应链服务有限责任公司
  • 阿斯利康(无锡)贸易有限公司
  • 上海医药分销控股有限公司
  • 国药控股分销中心有限公司
  • 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中健之康供应链服务有限责任公司
5.11亿 --%
阿斯利康(无锡)贸易有限公司
4.31亿 --%
上海医药分销控股有限公司
3.74亿 --%
国药控股分销中心有限公司
3.64亿 --%
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
3.49亿 --%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23.30亿元,占营业收入的12.43%
  • 中健之康供应链服务有限责任公司
  • 江苏省人民医院
  • 南京市鼓楼医院
  •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中健之康供应链服务有限责任公司
6.13亿 3.27%
江苏省人民医院
5.23亿 2.79%
南京市鼓楼医院
4.30亿 2.29%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4.04亿 2.16%
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
3.60亿 1.92%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22.00亿元,占总采购额的--
  • 中健之康供应链服务有限责任公司
  • 安徽省阜阳市医药有限公司
  • 康德乐(上海)医药有限公司
  • 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
  • 上海医药分销控股有限公司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中健之康供应链服务有限责任公司
7.35亿 --%
安徽省阜阳市医药有限公司
3.90亿 --%
康德乐(上海)医药有限公司
3.63亿 --%
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
3.59亿 --%
上海医药分销控股有限公司
3.52亿 --%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15.79亿元,占营业收入的8.76%
  • 江苏省人民医院
  • 南京市鼓楼医院
  •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
  • 江苏省中医院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江苏省人民医院
4.14亿 2.30%
南京市鼓楼医院
3.12亿 1.73%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3.01亿 1.67%
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
2.95亿 1.63%
江苏省中医院
2.58亿 1.43%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18.26亿元,占总采购额的--
  • 阿斯利康(无锡)贸易有限公司
  • 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
  • 国药控股分销中心有限公司
  • 葛兰素史克(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 上海医药分销控股有限公司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阿斯利康(无锡)贸易有限公司
5.79亿 --%
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
3.39亿 --%
国药控股分销中心有限公司
3.14亿 --%
葛兰素史克(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3.05亿 --%
上海医药分销控股有限公司
2.90亿 --%

董事会经营评述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及主营业务情况说明  药品流通行业是国家医药卫生事业和健康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系人民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重要行业。该行业努力提升药品供应保障服务能力、流通效率和质量安全,为服务医疗卫生事业和满足人民健康需要发挥重要支撑作用。在我国庞大的人口基础上,随着人口老龄化、城镇化、医疗消费升级、生活方式及消费观念变化等,医疗消费的需求旺盛且相关费用将持续稳定增长,药品及大健康产品流通市场需求和活力不断扩大,市场规模迎来不断增加的态势。同时随着医改的不断深化,我国居民的用药便利性也得到较大程度改善,为扩充药品流通市场提供了重要动力来源。  行业的产业链上游是药品及医疗器材的生产... 查看全部▼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及主营业务情况说明
  药品流通行业是国家医药卫生事业和健康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系人民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重要行业。该行业努力提升药品供应保障服务能力、流通效率和质量安全,为服务医疗卫生事业和满足人民健康需要发挥重要支撑作用。在我国庞大的人口基础上,随着人口老龄化、城镇化、医疗消费升级、生活方式及消费观念变化等,医疗消费的需求旺盛且相关费用将持续稳定增长,药品及大健康产品流通市场需求和活力不断扩大,市场规模迎来不断增加的态势。同时随着医改的不断深化,我国居民的用药便利性也得到较大程度改善,为扩充药品流通市场提供了重要动力来源。
  行业的产业链上游是药品及医疗器材的生产厂商,其产品主要有七大类(西药类、中成药类、中药材类、医疗器械类、化学试剂类、玻璃仪器类以及其它类);产业链中游为医药流通企业,主要负责产品的采购、仓储、管理和销售;产业链下游是医药产品的终端消费市场,包括医院、社区诊所等医疗机构,以及零售药店、医药电商等直接面对终端消费者的零售商。
  我国药品流通行业实行政府部门主管和行业协会自律组织相结合的监管体制。行业主管部门为商务部,行业监管部门包括国家发改委、国家卫健委、国家医疗保障局、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下辖的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行业协会自律组织包括中国医药商业协会和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
  根据商务部市场运行和消费促进司于2023年8月发布的《2022年药品流通行业运行统计分析报告》,全国药品流通市场销售规模稳中有升。统计显示,全国七大类医药商品销售总额27,516亿元,扣除不可比因素同比增长6.0%,增速同比放缓2.5个百分点。其中,药品零售市场销售额5,990亿元,扣除不可比因素同比增长10.7%,增速同比加快3.3个百分点。药品批发市场销售额为21,526亿元,扣除不可比因素同比增长5.4%。
  在医改政策驱动下,中国医药行业深刻变革,整体增速放缓,市场竞争激烈,结构调整力度空前,转型升级速度加快。其中,药品流通市场格局、竞争环境、渠道布局以及供应链关系都发生较大变化,行业渠道向终端下沉明显,批发企业的分销调拨收入显著下降,行业毛利率整体回升,同时分级诊疗、医保控费、限制辅助用药、药价动态调整等医改政策实施对行业发展具有深刻影响。行业规模效应逐渐凸显,全国性和区域性龙头企业销售增速普遍高于行业平均水平,行业集中度逐步提高。
  步入“十四五”时期,药品流通行业在过去十年取得跨越式发展后将迈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创新引领、科技赋能、布局均衡、运行规范、安全高效的现代药品流通体系逐步构建。针对外部环境变化,医药流通行业企业既要保持战略定力,不断强化核心竞争力,又要根据外部环境变化趋势做适应性调整。相关企业正日益注重对现代物流软硬件投入(提高运营效率)、推进全品类布局(药品+医疗器械+健康产品)、向产业链上下游延伸(工商一体化、批零一体化、供应链延伸服务)等。
  药品流通行业呈现如下运营特点:
  1、行业集中度持续提升
  近年来,我国药品流通行业向头部或区域龙头企业集中的趋势越发明显。从销售情况看,大型药品批发企业销售持续增长、增速放缓。2022年,前100位药品批发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6.7%,增速下降2.4个百分点。其中,4家全国龙头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8.7%,增速下降3.1个百分点;前10位企业同比增长8.0%,增速下降3.2个百分点。中国医药集团有限公司是首家主营业务收入超过5,000亿元的大型药品流通企业;第2~4位的上海医药集团、华润医药商业集团、九州通医药集团主营业务收入均超过千亿元。从市场占有率看,2022年,药品批发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前100位企业占同期全国医药市场总规模的75.2%,同比提高0.7个百分点(其中前10位企业占57%,同比提高0.2个百分点);前100位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占同期全国药品批发市场总规模的96.1%。
  2、专业化服务持续拓展
  2022年,行业不断提升专业化服务水平,积极拓展医疗器械、第三方医药物流等业务,推动多业态协同联动,强化业务一体化管理。药品批发企业积极开展医院院内物流管理、智慧后勤、创新支付、云仓后台服务支持等供应链服务,开设新特药输注中心、建设“医+药”健康服务平台,为医疗机构提供多场景、多模式的专业化服务,为患者提供治疗和用药便利。药品零售企业围绕患者和消费者健康需求,持续提升专业服务能力,提供多元健康服务。
  3、网络销售管理趋于规范
  2022年,《药品网络销售监督管理办法》《药品网络销售禁止清单(第一版)》《关于做好〈药品网络销售监督管理办法〉贯彻落实工作的通知》《互联网诊疗监管细则(试行)》等一系列医药监管政策与规章相继实施,促进了药品网络销售、医药电商的规范发展。药品流通行业线上线下融合发展,B2B、B2C、O2O市场模式加速创新,医药电商交易规模持续增长,进入发展“快车道”。
  (一)公司主要从事业务
  公司立足于大健康产业发展,目前在药品流通行业以数字化和现代供应链体系建设为基础,以健康消费需求订单为导向,打造以药品、医疗器械、大健康产品流通业务为主业的集成化供应链,从上游生产企业采购产品并协助开展市场开发及项目推广等服务,然后再批发给下游的经销商、医院、药店等或通过自有多模式零售服务直接销售给消费者。公司在报告期内的业务还包括医药“互联网+”业务和医药第三方物流服务业务。公司市场覆盖苏皖闽鄂等地及云南部分地区,业务覆盖近70个城市,在区域市场积累了丰富的医药商业运作经验、资源和品牌知名度。公司现居2023年国内医药流通行业规模排名第6位、2024年《财富》中国500强第318位,曾荣获“全国医药流通创新示范企业”称号,是第一批“全国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示范企业”。
  (二)公司经营模式
  公司目前的经营模式包括医药批发、医药零售、医药“互联网+”以及医药第三方物流服务。
  1、医药批发
  该类业务是指公司从国内外供货商采购产品,收到订单后及时安排物流配送服务,协助开展市场服务。业务服务对象主要包括医院、社区卫生机构、连锁药房及单体药店、乡镇卫生院、诊所等非公立医疗机构,以及商业分销企业。在巨大的医药市场需求下,公司借助信息化技术以及智能化、自动化手段,持续完善药品供应链体系建设,依托区域性集团化企业的地缘优势,为医疗机构提供医药批发服务和标准化、专业化、个性化与增值化的综合药事服务解决方案,为上游供应商提供多维度增值服务,在销售市场不断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由于中国的医院占药品销售终端最大比重,且医院纯销方式符合“两票制”的医改政策方向和渠道扁平化趋势,故医院纯销业务仍将是我国医药商业重要的发展模式,也是公司未来药品批发的主要流通模式。
  2、医药零售
  公司零售业务由社会零售药房和特药药店组成,截止报告期末,公司拥有百信药房等10家区域品牌连锁机构,零售门店合计549家。
  社会零售药房业务终端分布在苏皖闽等三省八市,主要通过直营店和部分加盟店连锁形式销售处方药、非处方药及医疗器械、相关健康产品等。零售业务管理平台下的零售门店总数417家,其中定点医保资质门店占比超90%,回春、泰和生、广济、童恒春、张泰和等百年老字号在当地乃至海外都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公司零售业务以客户健康需求为导向,强化药学服务水平,切实做好会员管理与服务,探索多模式医药零售业务,打造“南京医药健康管理”零售品牌。结合“互联网+”发展趋势,在医药电商、会员健康管理、慢病管理等方面积极布局并持续实践。
  公司发挥集团化供应链平台优势,持续拓展主营新特药的特药药店业务,包括开设自有DTP药房、院内院边专业化药房和连锁药店,强化批零一体资源协同发展并提供专业化服务,积极布局医疗机构处方外流市场。该类药店合计132家,网点分布在公司批发业务覆盖的苏皖闽鄂云等省份的相关城市。
  在体现行业发展趋势的“2022-2023年度中国药店价值榜”中,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南京医药国药有限公司入选百强企业,子公司安徽天星大药房连锁有限公司、南京医药合肥大药房连锁有限公司均入选精锐企业。
  3、医药“互联网+”
  公司采取自营及依托第三方平台的方式,O2O和B2C电商业务在零售业务管理平台进行推广复制,同时公司同步推动立足中药代煎代熬业务的“互联网+中药药事服务”平台和实现供应链协同服务的批发业态B2B电商平台建设,发挥公司品牌影响力及区域资源优势,积极开发并实施以客户为核心、以健康管理服务为特征的线上线下一体化的电子商务营销模式。结合医药“互联网+”业务开展,公司积极探索实践南京医药电子处方共享平台项目和患者服务平台(含DTP云药房业务平台)项目,努力提升在健康管理服务方面的能力及水平。其中,患者服务平台以患者药学服务为中心、以专业化管理为导向,为患者建立健康档案以持续关心其病情发展,提供在线咨询、医患互动、在线续方、送药上门等专业疾病管理服务,同时融合远程下单配送服务、冷链药品配送管理、电子处方管理、药学知识库及智能呼叫中心等众多业务管理模块,提升药店服务质量和运营效率。
  4、医药第三方物流服务
  公司以社会化健康服务为导向,以信息技术为依托,以三级仓储网络(总部所在区域的中央物流中心、子公司所在区域的物流中心及卫星仓库)的现代物流设施及设备为基础,以符合新版GSP要求的药品保障体系为核心,整合资源,降低供应商物流成本,以提供快捷、规范的药品物流综合服务(含入库、存储、出库、配送及相关物流增值服务)实现业务增收。

  二、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2024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上半年,在全体股东的关心支持和公司董事会的正确领导下,公司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紧紧围绕公司“十四五”战略规划和“价值发现、批零协同、药械相长、适度延伸、数字赋能”发展思路,着力提升运营质量,增强发展内生动力,扎实推进企业高质量发展。
  (一)、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2024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为272.32亿元,同比微降0.41%;剔除上年同期不可比因素后营业收入同比增幅约3%;权益净利润为3.11亿元,同比增长0.87%;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为3.05亿元,同比增长1.50%。公司继续保持稳中求进的发展态势。
  (二)持续完善公司治理体系建设,强化投资者回报,稳步落实国企改革各项工作
  报告期内,公司根据监管法规并结合企业实际,完成对公司章程涉及法人治理结构、重大事项决策权限等五大方面多项条款修订;完成公司独立董事工作制度的制定,以进一步规范独立董事行为并充分发挥其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公司多渠道加强投资者关系维护,近五年每年的每股派发现金红利及年分红总额逐年提高,2023年度利润分配共计派发现金红利超2亿元。同时,公司积极推进公司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相关工作,目前正处于证券监管机构审核过程中。
  公司稳步落实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创一流及对标一流提升行动。开展企业情况摸底,梳理参与改革范围企业清单,精确梳理纳入改革范围企业。合理编制国企改革工作台账,细化各项改革路径,确保台账可衡量、可检验、能办事。
  (三)持续打造渠道竞争优势,强化供应链管理协同能力
  公司在报告期内继续完善医药流通市场网络布局,南京医药随州有限公司完成工商登记,填补湖北地区又一空白市场。公司推进业务板块资源整合,强化江苏省级平台聚合功能,将原组织机构中相关机构改名为江苏业务中心,推进江苏区域药品批发类企业业务一体化工作,整合初显成效。
  公司继续增进与上游战略供应商交流互访,报告期内开展重点合作项目59项。加快创新药、国家集采品种、国谈品种引进,上市新药引进率达84.31%,新药累计销售同比增长131.11%;国谈品种引进率达95.87%,累计销售同比增长24.74%;第九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品种引进率达95.2%。
  (四)多措并举优化业态结构,有序推进物流建设项目
  公司结合经营发展实际,推动强链补链项目实施,主要围绕医药及医疗器械市场网络布局、医药零售发展、医药供应链产业链能力延伸、营销药品管线建设等方面系统推进。
  报告期内,公司零售业务整体实现营业收入12.47亿元,同比增幅3.5%,零售电商B2C自营业务增幅达202.3%,O2O业务增幅达26.5%。公司零售平台强化零售营运标准化建设,提升门店基础管理水平。
  医疗器械业务加强决策及流程管控。报告期内,公司全流域医疗器械业务实现销售19.14亿元,整体保持平稳态势。同时,公司强化对医疗器械业务统一规范化运行,提升营运质量。公司进一步聚焦骨科高值耗材、IVD以及大健康产业相关细分行业,持续考察调研医疗器械项目,为向上游适度延伸做好项目储备。
  公司持续推进南京医药南京物流中心(二期)项目、南京医药中央物流一体化项目、福建同春生物医药产业园一期项目等重点物流建设项目。加快物流标准化建设,以中央物流中心为试点,建立物流标准化作业流程;梳理信息系统需求,为物流数字化建设提供依据。
  (五)数字化转型项目落地实施
  数字化转型是实现南京医药“十四五”战略规划目标的关键环节,《南京医药“十四五”数字化转型战略规划纲要》获评中国医药商业协会“2023全国医药行业数字化转型标杆案例”。报告期内,数字化中台技术底座建设完成开发环境、预发环境及生产环境部署等工作;业务中台迁移完成应收账款新底座迁移、生产环境Oracle数据库及技术底座部署、技术底座性能测试及功能测试等工作;南药混合云建设完成专属云招标工作;数据治理咨询提交大部分交付成果,取得预期成效。
  数字物流项目开展物流信息系统供应商合作伙伴调研。数字供应链持续推进医疗机构药事服务项目和中药药事服务业务,供应商服务平台建设完成立项。零售数字化转型完成立项、招标等相关工作,零售数字化(第一期)项目确定项目组织架构、沟通机制、工作计划等。数字运营继续推进折让管理系统、信用管理系统、应收账款系统上线。
  南京医药申报的案例《基于智慧供应链的医药流通共享协同平台建设》入选第五届(2023年)全国智慧企业创新实践案例。在第四届江苏省大数据开发与应用大赛决赛中,“南京医药数字化场景-智慧供应链”案例荣获“数据要素×行业典型案例”。
  (六)强化风险管控,坚持合规经营,统筹安全与发展
  公司进一步夯实完善审计垂直一体化管控体系,在巩固深化2021-2023年风险管理工作成果基础上,结合外部监管要求、围绕公司战略重点,持续推动各层级公司内部控制体系不断完善、各级管理人员风险意识不断增强、内控风控与日常经营管理不断融合,完成三年风险专项整治“回头看”,同时有序推进南京医药合规管理体系建设,不断优化风险防控体系。
  公司认真贯彻《药品管理法》《药品经营和使用质量监督管理办法》《医疗器械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等法律法规要求,落实质量工作常态长效管理,有效防范药械质量安全风险。2024年是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工作的启动之年,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要求,全面落实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部署各项安全生产专项工作,建立系统性隐患排查整治机制,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全力确保企业安全生产落到实处。
  (七)持续提升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效能
  报告期内,公司党委持续在学思想、悟思想、用思想上下功夫,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学习走深走实走心。坚决贯彻“三重一大”事项决策制度,科学规范企业决策行为。南药智慧党建系统正式推广运行,全方位覆盖日常党务工作,以标准化、规范化促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不断增强。持续推进南京医药“杏林春暖”党建品牌建设,努力提升党建品牌价值。充分发挥企业内刊、微信公众号等宣传阵地作用,树立正向引导,支持企业高质量发展。

  三、风险因素
  1、市场竞争加剧带来的风险
  我国医药商业企业不仅众多、地域分散,而且原有的药品流通市场结构、渠道布局及供应链关系都逐步发生变化,加之行业外的第三方物流企业通过收购药品经营企业以及与传统医药企业合作建设等形式,参与医药物流仓储及配送业务争夺,相关医改政策的实施也给行业发展带来深刻影响,市场竞争愈发激烈。近年来,医药流通领域的竞争态势从单纯追求市场份额竞争转向对市场快速反应能力的竞争,从企业单一领域竞争转向生产、流通全方位的供应链竞争。在医改政策引导下,流通环节压缩和集中度提高也将进一步加剧行业竞争激烈程度。
  公司将以数字化和现代供应链体系建设为基础,继续立足主业,稳固存量市场,批零业态协同、药械业务相长、产业链适度延伸、健康产品及服务多元、数字化赋能发展,顺应互联网、物联网和大数据等新技术发展趋势,积极探索实践新业态、新业务,拓展发展新空间,推动企业变革创新,努力提升企业运营质量和经济效益。
  2、下游客户账期延长的风险
  公司下游客户主要为公立医疗机构,信用程度较高,截至目前尚未发生大额无法收回的应收账款。主要下游客户中部分公立医疗机构在合同中对信用政策进行了约定,但部分公立医疗机构在商业谈判中话语权较强,加之受到医改招标政策、公共卫生事件等因素影响,下游客户的资金调拨效率和回款速度出现下降趋势。下游客户的账期存在一定的延长风险,进而会影响到公司的资金周转效率。
  公司管理层高度重视应收账款管控,修订完善并严格执行应收账款管理制度、销售客户信用管理制度,将降低应收账款作为重点管控目标。公司通过对不同类型的客户进行分类,并针对风险等级进行评分,从源头上控制客户的信用管理风险。通过运用信用管理系统,强化对下游客户的信用额度与信用期管理,加强对长账龄应收账款的梳理和催收。
  3、并购整合带来的风险
  公司将通过内生性增长结合外延式扩张助推发展,但并购整合过程中可能存在一定的法律、政策、经营风险,收购成功后对母子企业的运营、管理方面也会提出更高要求,集团化企业内部管理难度将继续加大,并购协同效应可能无法迅速达到预期或无法得到充分体现。
  公司将进一步提升集团化管控的意识和理念,强化对新设立及新并购子公司的集团化管控工作,持续建立规范完善的管控机制,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并依靠必要的管控工具和手段,努力实现管控标准体系的统一化、规范化、系统化,深化对并购企业的投后管理及业务整合,提升整合成效。

  四、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规模渠道及商业网络优势
  公司是医药流通行业内的区域性集团化企业,业务网络覆盖苏皖闽鄂等地及云南部分地区,业务覆盖近70个城市,在区域市场积累了丰富的医药商业运作经验、资源和品牌知名度,2023年业务规模居国内医药流通业第六位、2024年《财富》中国500强第318位。公司拥有全国性的布局和物流配送能力,经营品类齐全,并且多年来在销售渠道、供应链及运营体系建设方面不断发展,在华东区域保持良好的规模、渠道以及商业网络竞争优势。依托自身竞争力、地缘优势和巨大的市场需求,公司近年来的销售增速均高于行业平均增速,销售规模持续提高,在江苏、安徽、福建和湖北四省市场占有率位居前列。
  (二)客户综合服务优势
  近年来,公司借助批零协同的渠道优势、客户资源、智慧供应链平台及现代物流优势,提升为上下游合作伙伴服务能力以争取更多合作支持。
  公司通过组建合规的专业化、规范化的综合性商业服务企业或专业服务团队,提升对上游供应商尤其战略供应商的营销服务能力;通过与上游供应商探索以技术、模式驱动上下游融合数字化供应链新模式,实现数据共享,提高工业与商业企业间的业务流程协作效率,帮助企业降本增效;通过为下游各级医疗机构客户提供标准化、专业化、个性化与增值化的综合服务解决方案,建立医疗服务终端,为客户提供服务的同时获得数据支持系统,有效整合上下游资源,重构供应链,提升产业链效率。公司将传统的医药流通服务升级为药学服务、药房管理等综合服务方案,实现了医药流通公司与患者、医院、药械生产商/代理商等多方互利共赢。公司领先的客户综合服务优势有助于提升差异化竞争能力,进一步突破行业竞争同质化局面。
  (三)仓储及物流配送优势
  公司已有物流中心51个(其中主要物流中心16个,均配备有双回路供电、自有发电、双冗余制冷系统等高可靠性用电及制冷安全保障的冷库),并持续投入开展物流设施规模扩建和现代物流管理水平升级建设,拥有全国范围内较高水平的终端配送能力、辐射周边地区的快速配送网络体系以及药品仓库的较高管理水平。
  公司母子企业拥有物流自有车辆400余辆,其中专用药品冷藏车112辆,具备车辆定位、温湿度监控、订单跟踪系统等质量保障技术,且依靠相关物流仓储管理的信息化系统、质量监管技术等对冷链全过程进行区域和集团的双重质量管控,保障了冷链药品的质量安全。公司的仓储面积、仓储量、物流配送能力、订单反应能力均居于行业内企业前列,并已开展医药第三方物流服务业务及相关物流增值服务。其中,位于南京的中央物流中心目前是江苏省内规模最大的专业化药品与医疗器械物流中心,其仓储规模、智能化水平、功能完备性等方面在行业内领先,冷库容积近10,000立方米并采用全机器人作业,满足疫苗、蛋白、生物制剂及其他二类药品的存储功能。
  公司是江苏、安徽、福建等地药品器械应急储备及解放军总后、海军药品器械战略储备定点单位。2023年2月,公司先后荣获中国医药商业协会医药供应链物流评估委员会颁发的双五星《药品经营企业医药物流服务能力认证证书》(即医药物流规模硬件能力和服务综合能力)、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颁发的“2022年中国医药供应链年度企业”称号;南京医药中央物流中心入围江苏省级重点物流基地;公司子公司安徽天星获评安徽省首家“医药物流服务综合能力五星级企业”。
  (四)信息化管理优势
  公司时刻关注新型信息技术的发展,并致力于这些新型信息技术与公司自身业务、管理、发展战略相结合的实际应用。公司以数据中心为载体,可视化运营分析、物流客户服务、患者服务以及面向供应链上下游的协同服务平台等项目在企业管理、对外服务以及模式创新上予以应用,取得良好的实际效益和成果。公司积累了丰富的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实践经验,并拥有全资的信息化子公司(江苏中健之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其属于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江苏省软件企业,具有软件著作权57项和实用新型专利8项,为公司业务经营、管理与企业发展战略的实现提供信息技术支撑和保障,也为公司科技创新、数字化建设和转型发展助力。
  (五)集成化供应链体系优势
  加强药品供应链体系建设是国内外药品流通行业发展的重要趋势。公司多年来坚持开展以社会公众的健康消费需求为订单、以药事服务管理为核心特征、以互联网和物联网技术为依托、以提供健康产品与服务为目标的集成化供应链体系建设,努力将专业化、现代化的物流服务延伸到药品生产和终端销售环节,与其它竞争者形成差异化经营。公司是全国首批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示范企业,在医药供应链服务创新及实践方面多次荣获中国医药商业协会奖项。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