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及主营业务情况说明 (一)公司所属行业的情况说明 上半年,国民经济运行延续回升向好态势,工业生产、进出口增速加快,社会物流总额稳中有增,物流市场供给恢复加速,结构调整持续推进,行业景气保持回升,企业预期稳中向好,物流整体运行态势良好,铁路运输业、航空运输业、装卸搬运业和邮政快递业业务活动预期指数达到54%以上。但从经济运行看,国民经济循环呈现“消费<投资<服务业工业<出口”的基本格局,这是一种典型的“内需不足、供给旺盛”的表现,国内有效需求不足、社会预期偏弱,经济稳定向好的基础尚不牢固。部分行业企业生产经营较为困难,重点领域隐患较多,房地产、地方债务、产业链供应...
查看全部▼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及主营业务情况说明
(一)公司所属行业的情况说明
上半年,国民经济运行延续回升向好态势,工业生产、进出口增速加快,社会物流总额稳中有增,物流市场供给恢复加速,结构调整持续推进,行业景气保持回升,企业预期稳中向好,物流整体运行态势良好,铁路运输业、航空运输业、装卸搬运业和邮政快递业业务活动预期指数达到54%以上。但从经济运行看,国民经济循环呈现“消费<投资<服务业工业<出口”的基本格局,这是一种典型的“内需不足、供给旺盛”的表现,国内有效需求不足、社会预期偏弱,经济稳定向好的基础尚不牢固。部分行业企业生产经营较为困难,重点领域隐患较多,房地产、地方债务、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等问题突出;国内大循环不够顺畅,经济运行还面临不少风险挑战。在房地产行业衰退、消费疲软的背景下,投资意愿降低、企业利润下降、失业率增加,仍然是目前经济相对低迷的核心矛盾,并导致大宗商品市场面临严峻形势。
具体到仓储物流行业,从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与中储股份联合建立的中国仓储指数来看,2024上半年,自3月份指数冲高回落后,虽然6月份为48.5%,较上月回升0.1个百分点,但仍然运行在收缩区间内,市场目前活力不足。
(二)公司主营业务情况说明
公司以强化能力建设为核心,实施“两商两网三支撑”的业务战略。两商是指仓储物流基础设施供应商、专业物流运营商。两网是指仓储网络、运输网络,即:推进实体仓储网络布局,打造中储智仓物流服务平台,形成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仓储网络;围绕运输形成以中储智运为核心的智慧运输网络。以仓储物流基础设施提供商的角色,面向集团内外提供多样化、多层次的仓储设施服务。以专业物流运营商的角色,依托智慧运输网络,面向集团内外提供高覆盖、高效精准的智慧运输服务;协同实体仓储网络、智慧运输网络,完善仓储、运输、商贸、金融服务体系,围绕钢铁、有色、橡塑、煤炭等产业,打造产业服务平台,面向产业链上下游提供大宗商品综合服务。三支撑是指形成完整的资产经营策略和全周期评价体系,通过仓储物流设施投资与开发,持续优化资产结构;通过物流技术创新,以科技赋能促进供应链转型升级;通过发展相关细分领域物流,释放仓储、运输网络产能。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包括:
1.仓储物流基础设施综合服务
围绕中国物流集团仓储物流基础设施服务的战略目标,公司持续完善实体网点布局;以完整的资产经营理论基础,通过自营、出租、商业化经营等多种方式,获取资产价值最大化收益;提升仓储服务能力,持续优化大宗商品仓储物流运营效率质量;履行国家使命,结合释放仓储物流网络产能的现实需要,积极参与国家物资储备,发展冷链物流,推动消费品物流向基于信息化、自动化技术的分拣、加工、包装中心等方向延伸。其细分业务包括:
仓储综合服务。发货铁路专用线、产业链上下游资源等优势,依托于仓库(含库房、货场)提供进出库装卸、保管、场地出租和加工、运输等其他“仓储+”增值服务。公司在全国20多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投资运营了物流园区,仓储网络覆盖了北京、上海、天津、江苏、山东、湖北、湖南、广东、四川、河北、河南、陕西、山西、辽宁等地,仓储业务品种覆盖黑色金属、有色金属、塑化、橡胶、生活物资、快消品等。依托仓储资源优势,发展“仓储+”生态圈的仓储、加工、短途配送+干线运输、分拣、包装、质检、保税、集配、进口清关、金融、信息服务等一体化及个性化增值服务。
期现货交割服务。公司是一家同时拥有海内外主要期货交易所交割库资质的企业,与上海期货交易所、大连商品交易所、郑州商品交易所、广州期货交易所建立了长期密切合作关系,是国内重要的期货交割库运营企业。截止2024年上半年,公司运营期货交割品种28个,核定期货交割库容294.89万吨,并通过控股子公司英国HenryBath&SonLimited(简称“HB公司”)使业务延伸至世界主要经济区域。公司拥有现货仓储的资源优势,连接国内与国际两大有色金属交易所的渠道优势,结合“中国放心库”品牌和LMEshield系统,依托货代、检验、金融服务等功能模块专业化能力,为大宗商品期货与现货转换提供支持,形成了一系列涉及金融衍生品的服务功能,能够为客户提供低风险、高质量服务。
国际货代服务。公司在上海、广州、天津、青岛、大连等地不仅建有大型的仓储物流基地,并且设有完整的港口货运代理服务体系。针对进口货物,可以提供报关报检,港口业务代理,短途货运,提货入库,分拨配送,加工包装,代理销售等服务。针对出口货物,可以提供租船订舱、提货配送、入库验收,检品包装,装箱集港,缮制单证,清关退税等服务。公司主要货运代理货物包括:矿石、煤炭、金属材料、粮食、食糖、化肥、橡胶、塑料、纸浆、面纱、木材、汽车、工程设备等。
2.大宗商品供应链服务
重点围绕钢铁、有色、橡塑、煤炭产业,聚焦产业供应链,以“仓储+”网络生态群为基础,发展集贸易、物流、金融为一体的供应链集成服务,搭建供应链一体化服务平台,服务大宗商品流通体系建设,打造以仓储物流园区为核心的中储特色的圈式供应链。其细分业务包括:
钢超市平台。主要围绕钢材生产厂和下游客户,实现钢铁在线交易,聚焦线下交付。“钢超市”平台通过汇集下游需求订单,实现向上游集中采购。“钢超市”平台依托公司及间接控股股东中国物流集团的仓储基础设施网络和租赁仓库产生的集聚效应,为钢铁流通领域供应链上下游企业提供仓储保管、流通加工、运输配送、货运代理、现货市场等仓储+综合物流服务,为园区赋能,确保货物线下高效、安全的交付。
易有色平台。聚焦有色金属相关大宗商品的供应链和产业链,以交易为纽带,连接行业资源,通过保价、点价、均价等价格管理手段,围绕价格波动为客户提供包括商品购销在内的全流程风险管理服务、以风险管理服务为基础的顾问式采购服务,和以信息服务、仓储物流服务、简单加工服务等为一体供应链集成服务。易有色平台与公司有色金属仓储网点布局相互配合,实现商贸与物流协调发展,将铜、铝、铅、锌、镍、钴、硅铁等主要经营品种与行业资源密切连接,打通全国市场,促进全国统一、公开、透明有色金属市场形成。
3.智慧运输平台建设与运营
公司以中储智运平台为核心,构建覆盖全国的干线运输网络,通过规模化、组织化手段科学调度物流资源,有效提升社会整体物流效率。中储智运整合货主企业、司机、运输公司等社会运力资源,通过核心智能配对数学算法模型,将货源精准推荐给返程线路、返程时间、车型等最为契合的货车司机,实现货主与司机的线上交易,为货主企业降本增效,为货车司机降低车辆空驶率,减少找货、等货时间及各种中间费用,实现社会物流效率与发展质量的“双向提升”。依托网络货运平台整合的资源及真实物流业务场景,在掌握供应链环节中核心物流数据的基础上,升级打造基于数字信用的数字供应链平台,构建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数字供应链生态体系,解决供应链运转过程中的关键“信用”问题,帮助重点产业提升物流、供应链数字化水平。
公司在重要的物流节点城市建立了全国运输服务网络,形成了强大的货源优势和专业化货运能力。160余条铁路专用线可实现铁路全国联网运输,为客户提供铁路整车、集装箱、棚车运输物资的到发、中转、直拨等服务。中储智运网络货运平台注册车辆达300多万辆,可实现全国干线支线公路运输。依托中储在内陆、港口部分物流基地及公铁水多式联运共享交易平台,打通公路、铁路、水路、航空等综合运输通道,实现多式联运上下游企业间的互联互通与资源共享,为客户提供全程定制化物流方案及“一次委托、一单到底、一次收费”的国内、外多式联运服务。
二、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上半年,公司上下贯彻落实国资委和中国物流集团的部署和要求,围绕工作目标和年度计划,团结一心,锐意进取,奋力拼搏,实现营业收入3,045,861.42万元,比上年同期减少9.05%;发生营业成本2,958,666.83万元,比上年同期减少9.20%。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37,760.54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98.8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4,856.28万元,比上年同期减少18.41%。
本报告期,公司重点工作如下:
(一)聚焦主业转型,生产经营持续优化
1.仓储物流基础设施运营。
实现收入10.22亿元,同比减少0.95亿元,减幅8.48%。上海地区持续深化“区域一体化”,围绕期货交割和大宗商品供应链业务,推动智慧仓储“数智运营”,完成收入2.42亿元,扣除交储因素后实现利润9862万元,同比增长7.5%。无锡公司紧盯市场,围绕铝等多品种,以多元化营销策略,合理布局现有库容,完成收入7327.57万元,利润2431.3万元,吞吐量265.02万吨,其中,铝产品吞吐87.54万吨,不锈钢吞吐165.24万吨。
2.大宗商品供应链。
实现收入110.13亿元,同比减少44.29亿元,减幅28.68%,旨在退出低质量贸易的业务整顿取得成效。中储钢超实现收入24.49亿元,利润2041万元。舞钢、武安、佛山网点吞吐量8.59万吨,乐从、舞阳网点与中储智运开展一体化服务合作。诚通商品销售15.3万吨,实现收入64.8亿元,利润1874万元。落实大客户战略和差异化战略,做实风险管理服务,实现经营质效稳步提升。
3.智慧运输平台建设与运营。
中储智运实现营业收入183.03亿元,利润总额1.01亿元,首次“半年破亿”。上半年,中储智运强化“智能配对与数字供应链”大会战落地,加强新疆出疆棉、氧化铝、木材等运输业务,着重开发西藏、川藏和钦北防地区业务,集中力量发展国际班列等多式联运业务。渠道业务上线交易货主4442家,4家合资公司完成交易额16.06亿元;运费预付总金额26.1亿元,服务费收入801万元,同比增长17%;运费通放款金额2.57亿元,同比增长149.63%。
(二)聚焦市场开拓,营销体系日臻完善
上半年,公司积极发挥市场营销引领作用,不断加快市场营销体系和能力建设。我们强化政府沟通,努力让政策红利转化为发展实效,其中,与武汉市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石家庄物流中心项目获中央预算支持,中储智运入选国资委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企业。我们深化客户合作,以总对总优势,拓展与中石油、中石化等国资央企和地方龙头企业的仓储物流合作。我们加大市场开拓,组织召开多式联运“一单制”试点推进会,编制集团《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实施方案》报交通部。应急物流与国储局以救灾物资监测为起点的全程物流试点落地;与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建立对接小组。深度分析冷链物流市场,调研轿铁物流、华商储备中心等上下游企业和机构,深化与首衡集团等头部企业合作。
(三)聚焦深化改革,活力动力不断涌现
一是加强战略管理。评估总结公司战略完成情况,重点关注目标与实际执行差距,通过系统分析提升完成率,确保公司战略与集团整体发展协同。
二是推进专项行动。聚焦转型升级、科技创新等90项改革措施,纵深推动改革深化提升行动。中储股份获评国资委2023年“双百行动”专项考核“优秀”企业。
(四)聚焦“平台+实体”,网络布局步伐加快
上半年,中储智运重点开发业财一体化、风控系统、大数据中台等系统,完成数字供应链商贸系统产品化建设,迭代更新TMS、WMS、CMS、YMS智慧仓储系统功能,推动多式联运系统升级,积极改造智能客服AI大模型在线客服系统,推进“AI+物流”应用。中储钢超累计用户2750家,获得钢铁仓储系统运维开发权限后,迅速启动融合研发,升级贸易管控系统底层框架。中储易有色完成三期项目需求调研,新增注册用户125家,较去年底增长7%。中储智仓更新迭代仓储系统功能,获评集团2024年重大科技项目。
山西综合物流园累计完成投资3亿元,达到总投资的85%,中国储运(郑州)物流产业园项目累计完成投资7.3亿元,达到总投资的98%,洛阳综合物流产业园累计完成投资5.2亿元,达到总投资的98%.
(五)聚焦资源整合,整体效能逐步释放
公司优化总部部门职责,以战略投资、市场开发、运营管控、评价监督为主线,实施业务管控,切实提高总部运转效率,逐步推动从管理型总部向经营型总部转变。区域重组方面,深化天津地区整合工作,在开发新业务的同时妥善处理历史遗留问题。
(六)聚焦“两个途径”,核心能力更加凸显
提升期货交割能力。一是推进集团化管理,研究上期所提升交割库质量三年行动计划,召开专题会部署总体工作,从组织机构、管理体系等多个方面着力推动总部变革,提高总部资源统筹和营销能力;开展仓储业务检查,与上期所成立联合巡查组,以更高标准开展仓储巡查机制建设。二是强化能力建设,深化与四大期货交易所合作,组织天津、山东5家单位申报成为聚氯乙烯集团交割库分库,推进山东、天津、上海单位申请聚乙烯、聚丙烯集团库资质,推进与上期所数据对接项目,完成货主、仓库基础信息和入库单据数据上传与联调,搭建appid分层框架。截至6月底,系统内交割仓库运营单位21家,交割品种27个,核定库容约294.89万吨。与年初相比,全系统7家单位(大场、洛阳、巩义、天津新港、南京、无锡、成都天一)获批上期所扩容、扩点、新增资质;4家单位(河南南阳寨、南京、天津新港、塘沽)获批郑商所扩容。上半年,交割品种新增1个(氧化铝),核定库容增加15.5万吨。三是深化国际合作,赴英国会晤国际商品期货交易所管理团队、召开海外子公司HB集团全球管理层大会,与HB集团共同拜访上期所,至香港参加LME亚洲年会系列活动,将有助于中储打造国际一流大宗商品期货交割库运营商。
推进“中国放心库2.0”建设。开展“中国放心库”活动月活动;完成大连分公司等4个园区仓储业务检查;强化输出管理仓库事前审批和日常检查。此外,上海地区、中储智运等单位“中欧班列”运行稳定;青州公司在“货兑宝”平台注册用户725家,在线开单率90%;青岛公司完成数字化仓库改造,搭建数字仓库系统,提升仓储服务效率;成都公司与员工一对一、向客户面对面地交流放心库服务承诺和核心内涵。伴随“单证数字化、流程可视化、园区物联化、服务集成化、业务平台化”深入实施,“中国放心库”品牌形象全面提升。
(七)聚焦基础管理,风险管控全面强化
公司持续开展亏损企业治理、法人压减、民企挂靠等专项工作;完成北京中物工贸注销工作;做到民企挂靠专项排查全覆盖、无盲区、无死角。
加强成本管控,按集团成本费控工作要求,从分类、同比等角度找寻压控点,对公司成本费用构成及可压控点开展分析,编制公司成本费控工作方案。同时,与年审机构合作,基于青州叉车作业模式,形成业务操作流程。
完善风险管控,启动合规、风控、内控一体化管理体系建设调研,相关部门赴11家单位调研重点业务领域流程框架,形成一体化管理指南和重要业务领域流程指引初稿。完善法治建设,发布2024年度风险偏好陈述书,完成中储重大风险事件报告。
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实施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落实2024“隐患攻坚年”实施方案,严格落实安全检查整改,特别是“四不两直”安全监督;布置消防安全专项检查、安全大检查等工作,系统85个现场作业点发现的冬春消防各类隐患278项全部整改完成;组织“安全生产月”等活动,努力实现事故起数持续下降,重大事故隐患动态清零,重大安全风险可控。
加强数字化管控体系建设,全面推进集团ERP系统、OA系统、智慧法务等系统应用与推广;推进中储易有色和中储钢超与集团ERP对接,上半年完成数据接口研发与部署;资金结算系统迭代升级,CFCA电子签章系统应用于集团司库等5套信息系统。
上半年补充新生力量,系统单位到岗应届毕业生58人;丰富职业培训,组织38名干部骨干参加清华大学脱产培训。
三、风险因素
1.全球经济风险:未来几年,经济不确定性将持续存在,经济和技术鸿沟将不断扩大。受利率冲击对经济活动产生的负面影响,预计2024年通胀数据和经济需求均会疲软。
2.经营风险:地缘政治发展态势也会对公司经营造成一定风险,因为它们影响大宗商品价格、通货膨胀、全球商品和服务贸易以及资金流动。
3.城市规划政策风险:随着城市扩容,公司部分原有物流用地受拆迁、交通限行影响较大,而新的物流用地取得及原址开发是否可达预期存在一定程度不确定性。
4.要素成本风险:除了物流用地紧缺之外,劳动力等各项生产要素成本持续攀升,资源要素成本压力继续增大,再加上在环保、设备维护、改造等方面的投入,可能造成行业盈利空间不断缩小。
5.业务转型风险:按照“十四五”规划,公司将在主导战略性业务的同时,将积极推进特色业务和创新业务的开展,通过转型升级、资本运作等途径和手段,努力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可能存在影响公司阶段性经营成果,出现转型速度较慢或转型效果未达预期的风险。
四、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1、资源优势
公司拥有37条专用线,累计长度28公里,具备公、铁运输转换的重要条件;公司天津、青岛、上海等地区分子公司拥有靠近港口的优势,无锡、南京等地区分公司拥有货运码头,有利于形成水、公、铁运输方式的转换及联运。
公司拥有固定式起重设备(龙门吊、行车、葫芦吊等)373台,流动式起重设备14台,叉车356台,剪切生产线17条,装载机8台。
公司多年来积累了相当规模的客户资源,服务客户包括生产企业、贸易商、终端用户等,涉及产业链上下游;随着中储智运快速发展,公司在运输、仓储实现了有机互动,为业务稳定发展提供了保证。
2、业务优势
公司是一家同时拥有国内外主要期货交易所交割库资质全牌照的企业,在国内期现货品种中,铜、铝、镍、白银、橡胶等均占有较高市场份额;截至2024年6月末,公司控股子公司英国HenryBath&SonLimited(简称“HB公司”)有色金属业务量在LME排名第5,库存占LME全球交易3%。
超过60年的底蕴使公司拥有完整的质量管理体系、成熟的物流运营队伍,由此形成的成熟的物流服务能力,是公司参与市场竞争的独有优势,也是转型的基础保证。近年来,公司的贸易、金融与物流结合越来越紧密,品种在向熟悉的仓储品种集中,模式上与仓储物流能力相互支撑,也相互促进了业务网络的扩张。控货能力、物流效率已经成为公司贸易、金融业务开展的核心竞争力。
3、技术优势
公司能够紧跟市场的变化,不断对产品和业务进行创新与完善。中储智运科技赋能持续发力,技术研发能力稳步提高,重点开发了业财一体化、风控系统、大数据中台、用户行为分析等系统。上半年,中储智运将AI技术嵌入到实际业务场景中,在提升交互体验的同时,推动产业优化升级,实现生产力的有效飞跃。上半年完成物流指数网新一轮优化,对平台数据资产的价值进行评估、量化,为客户数字化经营管理提供支撑,充分发挥平台数据的经济价值和战略价值,以全方位数字化服务提升客户体验。
4.品牌优势
中国物流集团作为综合物流领域“国家队”,肩负着“服务现代流通、保障国计民生”的职责使命。公司作为中国物流集团的控股子企业,具有良好的品牌优势。同时近年来打造“中国放心库”、“中国放心库2.0”及“中国仓储指数”等一系列措施,品牌信誉进一步增强。其中,公司《“中国放心库2.0”转型升级方案》将通过单证数字化、流程可视化、园区物联化、服务集成化、业务平台化“五化”建设,赋予中国放心库新的内涵。
5.人才优势
公司拥有具备国际视野、经营管理能力、战略思维的高级管理团队,以及熟悉大宗商品供应链业务的核心业务团队。近些年,侧重专业对口院校、双一流院校引进应届大学毕业生以及有专业工作经验的优秀人才引进,持续强化人才梯队建设。
收起▲
一、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2023年是二十大开局之年。一年来,中储深入学习贯彻二十大报告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持续在学懂弄通悟透抓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现代流通体系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上下功夫,积极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企业负责人会议、集团工作会议部署要求,围绕使命责任推动战略调整,围绕功能定位开展重组整合,着眼高质量发展全力加快综合物流转型,着眼市场化机制统筹改革深化提升行动,以党建引领企业发展,在企业发展中展现担当。生产经营稳中有进,主要经营指标完成年度预算,经营性利润创出历史新高,责任使命担当与企业价值创造携手并进,再上台阶。 2023年度,公司实现...
查看全部▼
一、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2023年是二十大开局之年。一年来,中储深入学习贯彻二十大报告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持续在学懂弄通悟透抓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现代流通体系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上下功夫,积极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企业负责人会议、集团工作会议部署要求,围绕使命责任推动战略调整,围绕功能定位开展重组整合,着眼高质量发展全力加快综合物流转型,着眼市场化机制统筹改革深化提升行动,以党建引领企业发展,在企业发展中展现担当。生产经营稳中有进,主要经营指标完成年度预算,经营性利润创出历史新高,责任使命担当与企业价值创造携手并进,再上台阶。
2023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726,608.01万元,比上年同期减少12.39%;发生营业成本6,533,614.05万元,比上年同期减少13%。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78,656.70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2.8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32,084.49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012.44%。本年度,公司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726,608.01万元,同比减少12.39%。
本报告期,公司重点工作如下:
(一)生产经营逆势而进,三大板块实现突破发展
1.仓储物流基础设施运营
实现营业收入237,354.87万元,同比增长1.16%。上海地区深化“区域一体化”,推动期货交割规模发展,发挥功能集聚作用,完成收入52,420.24万元,同比增长18%;工业硅、橡胶等品种保持领先地位,铝锭、锌锭、镍铁等入库量大幅增长。无锡公司实施精准营销,稳定核心客户、开发新客户,完成收入18,082.88万元,利润5,801.36万元;实现吞吐量682.95万吨,再创历史新高,其中铝产品246.25万吨,不锈钢411.99万吨;金属市场保持95%以上的出租率。河南公司发挥资源联动、功能综合优势,夯实有色、白色、黑色业务基础,实现吞吐量221.09万吨;发展国际货代、干仓配、多式联运轻型业务,提升运营能力;完成收入31,055.00万元,利润1,289.00万元。天津公司集装箱多式联运完成拆装箱量5.28万标箱、吞吐量20.35万标箱,保障天津地区公司完成收入40,889.84万元,利润2,138.00万元。
2.大宗商品供应链
严格落实退出低质量贸易。通过内部专业化重组,缩减贸易资质、集中资源,充分发挥专业管理团队能力;调整管控方式,实施正面清单制度,以书面方式明确每家供应链企业的业务品种、模式、供应链集成方式;对正面清单进行动态管理。实现收入2,838,795.39万元,同比减少30.89%。中储钢超推进网点建设,完成舞钢、武安设点建库;以聚集工业材资源为重点,发挥整合功能优势,与园区加工客户深度融合,实现中卷板吞吐量81.67万吨;以服务制造业为方向,开展“仓储+运输”一体化服务;紧盯制造业客户小批量、多批次、快交付需求,打造加工集群、零售卖场集群;发挥区域协同优势,助力客户业务多区域联动,完成收入745,855.68万元。诚通商品实现收入1,183,056.30万元,利润3,763.33万元;销售铜10.61万吨、镍1.58万吨、锌7.39万吨、铝3.33万吨、铅5.38万吨、硅铁1.17万吨、钴550吨;围绕上述品种,诚通商品做实风险管理服务,对下游客户保价、点价、均价等占比达到68%;落实大客户战略,夯实终端客户基础,厂家直采占比97%,终端客户占比85%以上。京津冀供应链加大逾期款清欠力度,逾期金额降至4300万元;围绕集运站台搭载公铁联运,强化煤矿-站台-港口-终端的供应链集成能力,实现煤炭销售580万吨,成为中煤集团、神华集团2023年度主要供应商。
3.智慧运输平台建设与运营
实现收入361.39亿元,同比增长9.22%;成交单数867.96万单,同比增长20.18%;成交吨位4.22亿吨,同比增长36.19%;利润总额1.05亿元,突破亿元大关,同比增长76.54%。“智能配对与数字供应链”大会战取得实效,通过算法筛选返程司机推送货源、系统交互引导司机报价,货主自主摘单增幅281.82%,自主摘单率82.26%;推进数字供应链项目56个,上线验收、开发实施10个。智运进一步创新业务模式,发展鲅鱼圈、锦州港多式联运业务,长江沿线水运业务,新疆国际班列业务;围绕川藏滇藏青藏公路拓展西藏市场,弥补市场空白;加强渠道商建设,提高渠道商综合开发能力,渠道交易量完成153.7亿元。研发推广生态圈产品,油气品上线“挽留配油”,配油23.12万单,同比增长49%;货物保障服务提供调差功能,投保233.8万单,同比增长49%;参考司机核桃信用分,扩大优质司机预付比例,预付129万单,同比增长49%;ETC通行费完成14.33亿元,获得进项税额4040.65万元;运费贷放款5.1万单,放款金额3.25亿元;上线单次司机人身意外保险、水运配油产品。引入“智能外呼”“智能接待”机器人,提高客服效率,机器人日均成功接待1656条。
(二)“十四五”规划完成修订,明晰主业发展方向举措
公司高度重视“十四五”战略修订工作。我们召开战略研讨会,咨询外部专家,征求基层单位、独立董事和集团意见,广泛吸纳各方建议,确保“十四五”战略能够顺应趋势、措施得当。新战略强化政治担当增强使命意识,立足集团历史方位,从流通产业的短板弱项和中储资源禀赋出发,提出国内领先、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仓储物流基础设施供应商和专业物流运营商的目标,以及“两商两网三支撑”的业务战略;明确推进实体网络布局,打造中储智仓物流服务平台,形成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仓储网络,面向集团内外提供多样化、多层次的仓储设施服务;形成以中储智运为核心的智慧运输网络,完善仓储、运输、商贸、金融服务体系,打造产业服务平台,面向产业链上下游提供多样化集约化的综合物流和供应链服务;明确仓储物流基础设施综合服务、大宗商品供应链、智慧运输平台建设与运营三大板块相互支撑相互赋能、协同发展;强调加快发展冷链物流,以数字化建设为抓手创新性打造数字化环境下仓储物流基础设施服务、大宗商品供应链、智慧运输等的核心功能。
(三)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全面启动,公司使命更清晰任务更明确
2023年“双百行动”专项考核中公司被评为标杆,三年行动高质量收官获集团肯定,中储智运入选创建世界一流专精特新示范企业。
在新一轮国企改革启动后,公司认真领会改革总要求的“变”与“不变”,以及物流集团以提高综合物流领域核心竞争力和增强畅通经济循环核心功能为重点,切实发挥在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上的科技创新、产业控制、安全支撑作用,着力解决高质量发展瓶颈问题和重组整合企业独有难题的整体思路,制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实施方案,围绕聚焦主责主业加快转型升级、完善科技创新体系、推进整合重组、提升公司治理效能等11个方面形成97项改革举措。我们按照国资委、物流集团价值创造行动要求,围绕世界一流企业“产品卓越、品牌显著、创新领先、治理现代”的内涵特征,对标先进找差距、补短板、强弱项,形成9个方面25项任务;围绕“专业突出、创新驱动、管理精益、特色明显”的世界一流专业领军示范企业创建目标,形成中储智运7方面51项任务;围绕真正按市场化机制运营的目标,继续开展“双百行动”,形成4个方面50项任务。统筹推进各专项行动,力求取得实效。
(四)线上平台持续迭代升级,线下基础设施项目有序推进
中储智运重点推进智慧多式联运系统、仓储管理系统、商贸管理系统、园区管理系统、业财一体化系统、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大数据中台等项目研发;完成数字供应链平台主体功能框架的开发、发布上线,实现商贸管理系统CMS与TMS、WMS系统互联互通;开发数字产品,优化物流指数网、司机信用分模型;注册会员数达到201万个,本年新增19.1万个。中储钢超重点推广仓储软件远程开单功能,优化订单购物车、交易记录查询功能;新增注册用户166家,较去年底增长6.8%,累计用户2619家。中储易有色新增注册用户128家,累计1714家;完成一期项目全业务全品种上线应用、供应链管理系统升级和物流管理系统验收上线,已基本形成统一的数字化风险管控体系。中储智仓开展司机在线服务平台研发,升级仓储管理系统,完成仓储数据汇总升级项目,实现仓储数据与中资特种物流平台数据对接。
山西综合物流园累计完成投资2.86亿元,达到总投资的81%。一期正在推进规划验收工作;二期已完成主体结构施工,正在进行安装工程施工。郑州物流产业园累计完成投资7.29亿元,7月份已完成竣工验收,正在进行结算审核工作。洛阳综合物流产业园累计完成投资5.16亿元,达到总投资的79%。四标段已完成竣工备案,正在进行结算审核工作。
(五)内部资源重组基本完成,整合综合效应逐步显现
我们以组织跟随战略为原则,推动实施内部资源重组,按照综合仓储平台、专业公司前端的格局,调整组建区域公司、专业公司。区域重组方面,山东地区完成青岛分公司、胶州公司、山东中储合并,河南地区完成南阳寨、洛阳、巩义合并,沈阳地区完成沈阳有限、铁西、东站、物流中心合并,天津地区完成新港、陆通、塘沽合并。专业化重组方面,注册成立中储钢超供应链科技公司,将钢材业务整合到中储钢超平台;整合有色金属贸易业务,打造统一的易有色平台;整合天津有限、天津经销、廊坊公司贸易业务,组建京津冀供应链一体化服务平台。
(六)聚焦核心功能核心能力建设,加快综合物流转型取得实效
持续推进“中国放心库2.0”建设,完善仓储服务功能,打造“仓储+”生态圈。强化数字创新应用;开展中国放心库活动月;启用“中欧班列-上海号”中储场站;建设“中储上海IOC智慧化融合管理中心”;设计加工制作双钩、单钩旋转电磁吊,提升中储钢超物流装备技术能力;研究场地库房堆放效能,推行设备强制例检,提高无锡公司作业质效。去年,公司“陆港一体”大宗物资多式联运示范工程被授予“国家多式联运示范工程”称号。持续巩固期货交割优势。上线全仓登上海项目,完成20号胶首单登记;通过上期所智慧化交割仓库评审;加强新品种业务知识学习,规范业务流程,建立运作体系。
(七)基础管理有效提升,企业根基底盘不断夯实
公司开展法人压减、亏损企业治理、民企挂靠等专项工作,“一对一”对亏损子企业采取扭亏措施,完成两户法人单位、4户吊销未注销企业工商注销,做到民企挂靠专项排查全覆盖、无盲区、无死角。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严格落实集团安全工作部署,制定实施《中储安全管理强化年实施方案》《中储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行动方案》。加强财务管理,清理系统低效银行账户,加强在用账户直联授权覆盖,细化管理提高资金归集率;继续推进大额资金集中支付,规范考核体内资金拆借行为;压降融资担保规模,融资担保(合同)总额降至22.54亿元;优化债务结构,带息负债平均成本降至2.85%;调整四大行用信方式由担保向信用转变,实现授信担保结构优化;完善法治建设,大力推进法治央企建设任务,严格第一责任人履职;推动合规风控内控一体化管理,完成系统制度废止34项、修订56项、新立88项,启动合规内控风控一体化体系建设,规范管理业务流程;将风险防控放在突出位置来抓,坚持底线思维,强调稳健经营;完善风险预警机制,跟进年度风险偏好陈述书指标执行落实情况;持续加强合规管理,排查风险隐患,积极维权打击“假冒国企”行为。
全面完成系统单位班子换届工作,结合换届推动干部年轻化;完成566人招聘,补充新生力量;与清华大学经管学院合作,组织首批为期1个月、40人参加的中储系统高级管理人员和优秀青年干部培训班,取得良好反响。
二、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一)中国宏观经济及物流行业整体企稳回升。2023年是三年疫情后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面对供给冲击及预期转弱的多重压力,中国依托超大规模国内市场和供应链产业链体系完整齐全的突出优势,展现出较强的发展韧性。我国物流业总体保持复苏态势。2023年,全国社会物流总额352.4万亿元,同比增长5.2%。物流业总收入13.2万亿元,同比增长3.9%,均实现平稳回升。
(二)仓储行业保持良好运行态势。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和中储股份于2014年底联合建立了中国仓储指数,2016年1月6日由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正式公开发布。从中国仓储指数来看,2023年整体保持在50%以上的扩张区间,显示仓储行业整体保持良好运行态势,随着市场需求恢复,仓储业务活动更加活跃,行业整体经营状况有所好转。
(三)物流行业动能转换趋势显现。制造业升级、消费新业态、新能源“新三样”等重点领域的需求贡献率稳中有升,电商物流、即时物流等细分领域保持较快增长,成为行业发展亮点。
产业融合创新日益深化。随着产业逐步迈向中高端,供应链物流需求释放带动供给能力提升,产业供应链与物流服务链深化融合空间巨大。
(四)物流需求结构调整加快。物流业增长动力正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转换。从产业领域看,全年装备制造物流保持良好回升态势,增速高于全部工业物流2个百分点,特别是汽车、智能设备等领域物流总额增速超过10%,比上年有所加快。从产业业态来看,电商物流、线上服务等新业态仍保持较快增长。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短板领域不断补强。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等物流相关固定资产投资额同比增长超过10%,物流基础设施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
总体来看,当前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依然明显,物流市场潜力较大。随着各项稳经济、促增长、优结构的政策逐步落地见效,宏观经济运行整体相对稳定,微观主体投资意愿稳中趋增,对市场预期基本向好,未来物流运行有望延续企稳向好的发展态势。预计仓储行业将延续平稳向好发展态势。但也要看到我国经济仍需面对国内结构调整和国际需求偏弱等挑战,物流需求也将由规模扩张向存量结构调整转型,物流市场有待优化升级,物流企业要坚持创新发展理念,深刻融入实体经济供应链服务环节,以高效能物流服务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三、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业务情况
公司以强化能力建设为核心,实施“两商两网三支撑”的业务战略。两商是指仓储物流基础设施供应商、专业物流运营商。两网是指仓储网络、运输网络,即:推进实体仓储网络布局,打造中储智仓物流服务平台,形成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仓储网络;围绕运输形成以中储智运为核心的智慧运输网络。以仓储物流基础设施提供商的角色,面向集团内外提供多样化、多层次的仓储设施服务。以专业物流运营商的角色,依托智慧运输网络,面向集团内外提供高覆盖、高效精准的智慧运输服务;协同实体仓储网络、智慧运输网络,完善仓储、运输、商贸、金融服务体系,围绕钢铁、有色、橡塑、煤炭等产业,打造产业服务平台,面向产业链上下游提供大宗商品综合服务。三支撑是指形成完整的资产经营策略和全周期评价体系,通过仓储物流设施投资与开发,持续优化资产结构;通过物流技术创新,以科技赋能促进供应链转型升级;通过发展相关细分领域物流,释放仓储、运输网络产能。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包括:
(一)仓储物流基础设施综合服务
围绕中国物流集团仓储物流基础设施服务的战略目标,公司持续完善实体网点布局;以完整的资产经营理论基础,通过自营、出租、商业化经营等多种方式,获取资产价值最大化收益;提升仓储服务能力,持续优化大宗商品仓储物流运营效率质量;履行国家使命,结合释放仓储物流网络产能的现实需要,积极参与国家物资储备,发展冷链物流,推动消费品物流向基于信息化、自动化技术的分拣、加工、包装中心等方向延伸。其细分业务包括:
仓储综合服务。发货铁路专用线、产业链上下游资源等优势,依托于仓库(含库房、货场)提供进出库装卸、保管、场地出租和加工、运输等其他“仓储+”增值服务。公司在全国20多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投资运营了物流园区,仓储网络覆盖了北京、上海、天津、江苏、山东、湖北、湖南、广东、四川、河北、河南、陕西、山西、辽宁等地,仓储业务品种覆盖黑色金属、有色金属、塑化、橡胶、生活物资、快消品等。依托仓储资源优势,发展“仓储+”生态圈的仓储、加工、短途配送+干线运输、分拣、包装、质检、保税、集配、进口清关、金融、信息服务等一体化及个性化增值服务。
期现货交割服务。公司是一家同时拥有海内外主要期货交易所交割库资质的企业,与上海期货交易所、大连商品交易所、郑州商品交易所、广州期货交易所建立了长期密切合作关系,是国内重要的期货交割库运营企业。截止2023年,公司运营期货交割品种28个,核定期货交割库容281万吨,并通过控股子公司英国HenryBath&SonLimited(简称“HB公司”)使业务延伸至世界主要经济区域。公司拥有现货仓储的资源优势,连接国内与国际两大有色金属交易所的渠道优势,结合“中国放心库”品牌和LMEshied系统,依托货代、检验、金融服务等功能模块专业化能力,为大宗商品期货与现货转换提供支持,形成了一系列涉及金融衍生品的服务功能,能够为客户提供低风险、高质量服务。
国际货代服务。公司在上海、广州、天津、青岛、大连等地不仅建有大型的仓储物流基地,并且设有完整的港口货运代理服务体系。针对进口货物,可以提供报关报检,港口业务代理,短途货运,提货入库,分拨配送,加工包装,代理销售等服务。针对出口货物,可以提供租船订舱、提货配送、入库验收,检品包装,装箱集港,缮制单证,清关退税等服务。公司主要货运代理货物包括:矿石、煤炭、金属材料、粮食、食糖、化肥、橡胶、塑料、纸浆、面纱、木材、汽车、工程设备等。
(二)大宗商品供应链服务
重点围绕钢铁、有色、橡塑、煤炭产业,聚焦产业供应链,以“仓储+”网络生态群为基础,发展集贸易、物流、金融为一体的供应链集成服务,搭建供应链一体化服务平台,服务大宗商品流通体系建设,打造以仓储物流园区为核心的中储特色的圈式供应链。其细分业务包括:
钢超市平台。主要围绕钢材生产厂和下游客户,实现钢铁在线交易,聚焦线下交付。“钢超市”平台通过汇集下游需求订单,实现向上游集中采购。“钢超市”平台依托公司及间接控股股东中国物流集团的仓储基础设施网络和租赁仓库产生的集聚效应,为钢铁流通领域供应链上下游企业提供仓储保管、流通加工、运输配送、货运代理、现货市场等仓储+综合物流服务,为园区赋能,确保货物线下高效、安全的交付。
易有色平台。聚焦有色金属相关大宗商品的供应链和产业链,以交易为纽带,连接行业资源,通过保价、点价、均价等价格管理手段,围绕价格波动为客户提供包括商品购销在内的全流程风险管理服务、以风险管理服务为基础的顾问式采购服务,和以信息服务、仓储物流服务、简单加工服务等为一体供应链集成服务。易有色平台与公司有色金属仓储网点布局相互配合,实现商贸与物流协调发展,将铜、铝、铅、锌、镍、钴、硅铁等主要经营品种与行业资源密切连接,打通全国市场,促进全国统一、公开、透明有色金属市场形成。
(三)智慧运输平台建设与运营
公司以中储智运平台为核心,构建覆盖全国的干线运输网络,通过规模化、组织化手段科学调度物流资源,有效提升社会整体物流效率。中储智运整合货主企业、司机、运输公司等社会运力资源,通过核心智能配对数学算法模型,将货源精准推荐给返程线路、返程时间、车型等最为契合的货车司机,实现货主与司机的线上交易,为货主企业降本增效,为货车司机降低车辆空驶率,减少找货、等货时间及各种中间费用,实现社会物流效率与发展质量的“双向提升”。依托网络货运平台整合的资源及真实物流业务场景,在掌握供应链环节中核心物流数据的基础上,升级打造基于数字信用的数字供应链平台,构建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数字供应链生态体系,解决供应链运转过程中的关键“信用”问题,帮助重点产业提升物流、供应链数字化水平。
公司在重要的物流节点城市建立了全国运输服务网络,形成了强大的货源优势和专业化货运能力。160余条铁路专用线可实现铁路全国联网运输,为客户提供铁路整车、集装箱、棚车运输物资的到发、中转、直拨等服务。中储智运网络货运平台注册车辆达300多万辆,可实现全国干线支线公路运输。依托中储在内陆、港口部分物流基地及公铁水多式联运共享交易平台,打通公路、铁路、水路、航空等综合运输通道,实现多式联运上下游企业间的互联互通与资源共享,为客户提供全程定制化物流方案及“一次委托、一单到底、一次收费”的国内、外多式联运服务。
四、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1.资源优势
公司仓储网络覆盖亚洲、欧洲、美洲等世界主要经济区域,在国内20多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投资运营了物流园区,形成了立足中国、服务全球的仓储物流服务能力,能够为中外企业的全球化经营提供物流支持。中国实体网络覆盖北京、上海、天津、江苏、山东、湖北、湖南、广东、四川、河北、河南、陕西、山西、辽宁等地,拥有土地面积近600万平米,年吞吐能力6000万吨。公司拥有37条专用线,累计长度28公里,具备公、铁运输转换的重要条件;公司天津、青岛、上海等地区分子公司拥有靠近港口的优势,无锡、南京等地区分公司拥有货运码头,有利于形成水、公、铁运输方式的转换及联运。公司拥有固定式起重设备(龙门吊、行车、葫芦吊等)368台,流动式起重设备31台,叉车397台,剪切生产线17条,装载机8台。成规模的实体物流资产和网络布局是中储形成品牌优势、取得经营资质、获得客户认可的基本保证,也是拓展供应链业务的坚实基础。
公司多年来积累了相当规模的客户资源,服务客户包括生产企业、贸易商、终端用户等,涉及产业链上下游;随着中储智运快速发展,公司在运输、仓储实现了有机互动,为业务稳定发展提供了保证。
2.业务优势
公司是国内唯一一家同时拥有海内外主要期货交易所交割库资质全牌照的企业。在国内期现货品种中,铜、铝、镍、白银、橡胶等均占有较高市场份额,交割仓库数量以及期货品种市场占有率均处于国内领先地位;截至2023年末,公司控股子公司英国HenryBath&SonLimited(简称“HB公司”)有色金属业务量在LME排名第六,库存占LME全球交易4%。
超过60年的底蕴使公司拥有完整的质量管理体系、成熟的物流运营队伍,由此形成的成熟的物流服务能力,是公司参与市场竞争的独有优势,也是转型的基础保证。近年来,公司的贸易、金融与物流结合越来越紧密,品种在向熟悉的仓储品种集中,模式上与仓储物流能力相互支撑,也相互促进了业务网络的扩张。控货能力、物流效率已经成为公司贸易、金融业务开展的核心竞争力。
3.技术优势
公司拥有中储智运、中储智科、中储京科等专业物流科技企业,在智慧仓储、智慧运输、数字供应链、物联网等领域积累了大量技术经验,形成一系列适用产品,拥有一批发明专利和软件著作权,培养了一支有经验、有技术、有传承,长期服务于大宗商品流通领域的技术队伍。
4.品牌优势
中国物流集团作为综合物流领域“国家队”,肩负着“服务现代流通、保障国计民生”的职责使命。公司作为中国物流集团的控股子企业,具有良好的品牌优势。同时近年来打造“中国放心库”、“中国放心库2.0”及“中国仓储指数”等一系列措施,品牌信誉进一步增强。其中,公司《“中国放心库2.0”转型升级方案》将通过单证数字化、流程可视化、园区物联化、服务集成化、业务平台化“五化”建设,赋予中国放心库新的内涵。
5.人才优势
公司拥有具备国际视野、经营管理能力、战略思维的高级管理团队,以及熟悉大宗商品供应链业务的核心业务团队。近些年,侧重专业对口院校、双一流院校引进应届大学毕业生以及有专业工作经验的优秀人才引进,持续强化人才梯队建设。
五、报告期内主要经营情况
2023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726,608.01万元,比上年同期减少12.39%;发生营业成本6,533,614.05万元,比上年同期减少13%。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78,656.70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2.8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32,084.49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012.44%。
六、公司关于公司未来发展的讨论与分析
(一)行业格局和趋势
2023年,全球经济呈现低增长、中通胀、高债务的特点。世界经济虽表现出强大的韧性,能够维持稳定发展态势,但面临挑战仍然较多,复苏乏力,未能真正恢复至疫情前水平。地缘政治、大国竞争、地区冲突、自然灾害、气候变化等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和冲击越发明显,深层次矛盾和结构性问题也日益凸显。
从国内环境看,2023年我国经济总体回升向好,4个季度的国内生产总值同比、环比均为正增长,经济规模也在逐季扩大。我国构建新发展格局也取得了新的进展,国内大循环主体作用增强,2023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47.1万亿元,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达50.3万亿元,内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111.4%,比上年提高25.3个百分点。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进一步提升,面对外需收缩等不利影响,我国加力推动外贸稳规模、优结构,出口实现正增长,国际市场份额保持总体稳定。国内国际循环相互促进,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显现,内需扩大拉动进口,同时出口促稳提质也带动国内相关产业发展,为经济整体好转提供助力。总的来看,全球经济“三高一低”态势仍将持续。我国正处于疫情后经济恢复关键期、新旧动能转换关口期、外部环境深刻变化调适期的“新三期”叠加阶段。面对外部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依然较多,国内需求仍显不足的情况,中央政治局在会议提出一系列要求和部署,可以看出中国经济政策将保持稳健和进取的平衡,加大力度支持实体经济发展,进一步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二)公司发展战略
“十四五”是中储战略调整期,公司将以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更好服务国家战略,坚持市场化运作,坚持创新驱动,坚持底线思维为基本原则,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历次全会和二十大精神,立足集团历史方位,守正创新,于新格局中勇担新使命,承担起仓储物流基础设施综合服务(含冷链)、大宗商品供应链服务、智慧运输平台建设与运营的使命任务;以产业供应链为导向、以客户需求为中心、以仓储及运输网络为依托、以物流服务为保障、以商贸服务为引擎、以金融服务为支撑,拓展基于大数据的信息服务,创新发展圈式供应链,打造线上线下互通、天网地网融合、服务协同共生的供应链一体化服务平台,构建产业供应链生态圈。
(三)经营计划
2024年,公司经营计划为营业收入720.7亿元,营业成本716.2亿元(该经营计划并不构成公司对投资者的业绩承诺,请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为完成上述经营计划,公司在董事会的领导下,将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严格贯彻稳的总基调,稳字当头开展生产经营。
仓储物流基础设施运营。上海地区充分发挥五大中心作用,统筹资源配置,提升管理效能;利用中欧班列优势,开发多式联运业务;推进智慧化交割仓库建设,引领系统交割仓库规模化集团化发展。无锡公司继续巩固华东地区大宗商品集散地的市场地位,挖掘客户需求提高客户粘性。河北公司要推进栾城公司货运、五金市场落地运营;跟进塑化、化肥客户和焦煤交割库设库需求,加快京畿及冀中南区域布局;延伸冷链服务链条,向肉类、食品等品种拓展。河南公司重点围绕地方产业,保持白糖等品种领先地位,发挥洛阳铁路专用线、巩义铝产业聚集区交付优势,培育有色,重塑黑色。青岛公司继续推动“四主三育”产品线、保税业务和货代专业化发展,打造“中储场站”品牌。青州公司在做好大客户维护、确保货源充足基础上,加大场外仓单等新业务新模式开发。广州公司要积极整合珠三角港口群及周边仓储资源,延伸市场半径,优化客户结构,提升全程服务能力。成都公司加大与系统单位协同联动,完善服务功能,在重点品种上形成规模优势实现效益提升。天津公司继续强化期货交割业务,依托天津港发展港口物流业务。
大宗商品供应链。强化业务评审、信用评价、合同履行、绩效评价等全流程管理。中储钢超尽快完成组织搭建、人员遴选;完善生产服务型物流枢纽建设、运营相应指标规范,打造生态样板;加快产业聚集区和厂边库布局,形成以生产服务型物流枢纽+品牌直营为核心的经营体系。诚通商品稳定上下游战略合作关系;扩大优势品种规模,提高行业影响力。京津冀供应链积极向煤炭上游资源端靠拢,着力解决煤炭运输的流程管控、物资调拨等问题;外贸继续扩大钢铁出口、锰矿进口,做强汽车业务。
继续攻坚“智能配对与数字供应链”大会战,以智能配对为重点,促进平台货主运力开放,挖掘数据价值;加强行业解决方案研发,结合客户业务场景推动供应链项目落地,构建符合行业需求的核心能力。做好铁路公司、铁路站点、水运港口等资源整合,以公水联运为突破口带动铁运、班列、海运资源形成合力。升级货物保障服务、提高运费预付比例、优化水运油气品,通过网络货运平台、数字供应链平台资源集聚、数据共享、业务联通效应,打磨创新生态产品,构建物流生态网络体系。持续优化智能算法、搭建全新模型,升级物流指数相关产品,为客户提供货运流量流向分析、运价指数、运价预测、咨询报告等综合数据服务。
(二)加快实体网络+数字平台建设,着力发展新质生产力,筑牢持续发展基石。
做好洛阳综合物流产业园四标段、郑州物流产业园、智运全国运营中心、石家庄物流中心5号楼库、廊坊库房加固及消防升级、山西综合物流园二期等在建项目、库内项目管理,全力推动成都、鄂州、武汉、西安、青岛等项目落地。加大科研投入,努力发展新质生产力。
加强中储智运数据产品化研究与应用,优化物流指数网,上线司机信用分优化模型,加强信用分应用;完善货主信用评价指标体系。梳理数字资产,形成数据资产目录,明确产品化方向。探索AI技术应用。做好数字供应链平台V3.0、智慧多式联运系统V3.0,通过搭建物流中台,建设产品化能力,智慧仓储管理系统V3.0、智慧园区管理系统V3.0、智运物联2.0、业务中台项目V2.0等平台系统开发。提高中储钢超订单处理、财务结算等的自动化水平,与钢厂、客户系统无缝链接,改善供应链协同平台服务效率;升级物流装备技术,提高综合物流服务;深入挖掘数字资源潜能,为银行资金的进入开辟通道。推进易有色三期项目,优化供应链管理系统、交易订单管理系统、物流运输管理系统和客户端app,完善客户信用管理等功能。加大中储智仓投入,迭代升级仓储管理系统,提升仓储运营能力和智慧化水平;建设在线服务平台、司机服务平台;利用智能算法、人工智能、数据分析等前沿技术丰富完善园区业务场景,建设资产管理平台和IOT智慧物联平台,扩大IOT设备应用场景,提升设备对接效率。
(三)聚焦综合物流转型,持续增强核心功能提高核心竞争力
持续打造中国放心库,高水平推动仓储精益化、开展质量管理,不断提升作业能力;高标准开展内部控制建设,严格复核审批盘点程序,为“存货不会短少、单据真实有效、盈余货物返还、服务优质高效”的公开承诺提供流程层面保障。加大物流园区、大宗商品仓储环节物联网设备应用的探索实践;以信息技术为手段,改进各功能板块流程衔接效率,使整体流程更加客户化,更具准时交付的能力,为“单证数字化、流程可视化、园区物联化、服务集成化、业务平台化”建设提供技术层面支撑。
持续巩固期货交割库核心优势。公司全力以赴做好期货交割的运营、管理,围绕品种特点,完善设施功能满足仓储条件,保障物资安全性;严格按照指引开展出入库、质量检验、仓单注册与注销、资料报送与信息公开等业务活动,提高业务规范性。加强从业人员培训,熟悉期货基本知识,明确权利和责任,严格考核标准和奖罚机制。要开展期货标杆库建设,加快智慧化交割仓库研究实施推广;建立业务总部,由公司实施统一、标准化管理,深化与期交所的合作关系。做实改革深化提升、对标一流价值创造、“双百”、创建世界一流专精特新示范企业、亏损企业治理、提质增效等专项行动,通过行动开展切实提高综合服务能力,强化核心功能,改善经营质量。
(四)完成系统机构调整融合,形成组织单纯人事精简的组织体系
在西安、南京、咸阳资产的基础上,继续推动钢铁板块向中储钢超归并;适时组建橡塑供应链平台。高起点、高标准建立中储供应链集成功能与商业模式,形成前台、中台、后台规范有效的风险管理与运营架构。继续实施仓储物流类企业的区域重组,为落实仓储基础设施投资战略、实现区域化布局打下体制基础,形成责任主体。要以管理集约、经营资源协同、更大程度发挥优秀团队作用为目标,稳步实施重组企业的内部融合工作,综合考虑企业定位、产品线和区域市场特点,结合实际构建经营管理体系。
要持续聚焦产品聚焦区域,做窄赛道做深市场,推动整合,使公司资源向战略性业务集中,服务能够更加紧贴市场,客户关系能够更加紧密稳固,市场风险预判能够更加准确,研发创新能够更加符合需求变化。
(五)构建灵活高效的管理机制和市场化经营机制,激发企业发展活力动力
落实国资委2023-2025“双百行动”部署要求,形成以科学分类为前提、以配齐建强董事会为突破口、以精准有效授权为核心、以合规风控体系为保障、以全面加强党的领导为统领的界面清晰的治理型管控新模式。完善沟通渠道,加强培训调研,为外部董事科学参与决策、发挥咨询作用提供支撑。梳理优化授权分权体系,调整和细化各层级权限,以放权为导向,根据下属企业类型、风险重要性和风控有效性实施差异化管控,调整总部与下属不同类型企业的业务权限边界,形成既能满足对重大风险的管理,又能确保基层经营灵活性和运营效率的权责清单,尽最大努力激发各业务单元人才和资源创效潜能。
(六)持续夯实基础管理,不断提升综合管理水平
加强战略管理。在系统组织重组基础上,按照专业公司、培育平台、资源平台等不同功能定位,指导各单位编制本企业战略,承接公司战略任务,细化四大业务方向在各地区、各领域的落地措施。加强投资管理。明确投资的业务战略定位,细化从资产获取、资产经营到资产处置退出的全周期管理模型;建立战略投资地图,储备投资项目库;完善投资管理体系,形成总部、基层单位分工协作的工作机制;以完备的政策信息、经济技术信息为基础,优化投资管理流程,改善投资效率;增强投资专业队伍力量,根据投资全周期管理需要,培养引进相关专业人才,扩大专业队伍规模。加强财务管理。优化预算考核体系,通过全面预算与战略的紧密衔接,保障战略落地;完善预算考核评价,区分业绩存量、增量,考虑业绩质量,提高全面预算管理效果。加强风险管理。聚焦关键业务、重点领域,以风险为导向、合规为底线、内控为抓手,开展好风险内控合规一体化建设,编制完成覆盖全业务价值链的风险数据库、合规数据库以及重点业务流程指引,把风险管理和合规管理要求嵌入业务流程,形成全面全员全过程全体系的风险防控机制,提升内控体系有效性,保障公司和员工依法合规开展经营活动,实现“强内控、防风险、促合规”的管控目标。加强安全管理,提高政治站位,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凿实安全生产责任;严格实施安全管理,严格执行存储装卸、电器火源等管理规范,严格设置配备维护安全设施及器材;落实安全监督职责,开展好安全管理强化年、重大事故隐患排查专项整治工作。加强数字化管控体系建设,上线新OA、采购、智慧法务等系统,升级资金结算系统,完成供应链业务逆向流程与BIP系统集成。
(七)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保障
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持续推进主题教育,以理论认同坚定理想信念,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持续完善公司治理机制,发挥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作用,确保各治理主体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协调运转、有效制衡。坚持党管干部原则,按照“对党忠诚、勇于创新、治企有方、兴企有为、清正廉洁”选人用人标准,做好领导干部培养选拔;花大力气进行后备队伍建设,搭建青年人才发现平台、培训平台、锻炼平台,持续完善选用机制,着力破除论资排辈和求全责备,确保优秀年轻干部有为有位。按照“八个到位”要求,强化组织建设,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
(四)可能面对的风险
1.全球经济风险:未来几年,经济不确定性将持续存在,经济和技术鸿沟将不断扩大。受过去18个月的利率冲击对经济活动产生负面影响,预计2024年通胀数据和经济需求均会疲软。
2.经营风险:地缘政治发展态势也会对公司经营造成一定风险,因为它们影响大宗商品价格、通货膨胀、全球商品和服务贸易以及资金流动。
3.城市规划政策风险:随着城市扩容,公司部分原有物流用地受拆迁、交通限行影响较大,而新的物流用地取得及原址开发是否可达预期存在一定程度不确定性。
4.要素成本风险:除了物流用地紧缺之外,劳动力等各项生产要素成本持续攀升,资源要素成本压力继续增大,再加上在环保、设备维护、改造等方面的投入,可能造成行业盈利空间不断缩小。
5.业务转型风险:按照“十四五”规划,公司将在主导战略性业务的同时,将积极推进特色业务和创新业务的开展,通过转型升级、资本运作等途径和手段,努力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可能存在影响公司阶段性经营成果,出现转型速度较慢或转型效果未达预期的风险。
收起▲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及主营业务情况说明 (一)公司所属行业的情况说明 上半年,国民经济延续恢复态势,向好因素累积增多。但国际环境依然复杂严峻,国内需求仍显不足,经济回升内生动力还不强。全国社会物流总额160.6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4.8%,比1-5月提高0.3个百分点,二季度环比提高1.6个百分点,年内物流需求累计增长整体呈回升态势。综合来看,供应链上下游向常态化运行轨道回归,物流运行整体呈企稳趋好的发展状态。 公司所属细分行业为仓储物流行业。仓储物流是我国物流行业中承上启下的重要环节,是社会商品流通的必不可少的环节。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和中储股份于2014年底联合建...
查看全部▼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及主营业务情况说明
(一)公司所属行业的情况说明
上半年,国民经济延续恢复态势,向好因素累积增多。但国际环境依然复杂严峻,国内需求仍显不足,经济回升内生动力还不强。全国社会物流总额160.6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4.8%,比1-5月提高0.3个百分点,二季度环比提高1.6个百分点,年内物流需求累计增长整体呈回升态势。综合来看,供应链上下游向常态化运行轨道回归,物流运行整体呈企稳趋好的发展状态。
公司所属细分行业为仓储物流行业。仓储物流是我国物流行业中承上启下的重要环节,是社会商品流通的必不可少的环节。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和中储股份于2014年底联合建立了中国仓储指数,2016年1月6日由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正式公开发布。从中国仓储指数来看,2023年6月份为50.7%,连续五个月位于50%以上的扩张区间,显示仓储行业仍保持良好运行态势,随着经济运行有所趋稳,市场供需均有改善,仓储需求稳中有增,业务活动更加活跃,预计后期仓储行业仍将保持平稳向好运行态势。
(二)公司业务战略以及细分板块业务模式的说明
中储为国内仓储物流行业的头部企业,是全国百强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示范企业、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示范企业、5A物流企业,在国资委“双百行动”专项考核中被评为优秀。公司下属中储智运是国内知名的网络货运平台,平台注册专业运力超过304万,是国家发改委、工信部、中央网信办“共享经济典型平台”,交通运输部重点联系道路运输企业,全国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示范企业,全国首批5A级网络货运平台,全国首批200家创建世界一流专精特新示范企业之一。
1、业务战略
公司以强化能力建设为核心,实施“两商两网三支撑”的业务战略。两商是指仓储物流基础设施供应商、专业物流运营商。两网是指仓储网络、运输网络,即:推进实体仓储网络布局,打造中储智仓物流服务平台,形成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仓储网络;围绕运输形成以中储智运为核心的智慧运输网络。以仓储物流基础设施提供商的角色,面向集团内外提供多样化、多层次的仓储设施服务。以专业物流运营商的角色,依托智慧输运网络,面向集团内外提供高覆盖、高效精准的智慧运输服务;协同实体仓储网络、智慧运输网络,完善仓储、运输、商贸、金融服务体系,围绕钢铁、有色、橡塑、煤炭等产业,打造产业服务平台,面向产业链上下游提供大宗商品综合服务。三支撑是指形成完整的资产经营策略和全周期评价体系,通过仓储物流设施投资与开发,持续优化资产结构;通过物流技术创新,以科技赋能促进供应链转型升级;通过发展相关细分领域物流,释放仓储、运输网络产能。
(1)仓储物流基础设施综合服务
围绕中国物流集团仓储物流基础设施服务的战略目标,进一步完善实体网点布局;以完整的资产经营理论基础,充分利用金融创新工具,实现资产可持续经营;通过自营、出租、商业化经营等多种方式,获取资产价值最大化收益;提升仓储服务能力,持续优化大宗商品仓储物流运营效率质量;履行国家使命,结合释放仓储物流网络产能的现实需要,积极参与国家物资储备,发展冷链物流,推动消费品物流向基于信息化、自动化技术的分拣、加工、包装中心等方向延伸。
(2)大宗商品供应链服务
重点围绕钢铁、有色、橡塑、煤炭产业,聚焦产业供应链,发展圈式供应链,搭建供应链一体化服务平台,致力于成为服务大宗商品流通体系建设、以仓储物流园区为核心的中储特色的产业链供应链链长。
(3)智慧运输平台建设与运营
以中储智运为核心构建覆盖全国的干线运输网络,通过规模化、组织化手段科学调度物流资源,有效提升社会整体物流效率。
2、细分板块业务模式
(1)物流业务主要模式
公司物流业务主要是围绕大宗商品和生活物资提供单一及综合物流服务。主要业务模式包括:仓储业务,智慧物流业务,加工业务,现货市场业务,国际货代业务等。
仓储业务。主要依托于仓库(含库房、货场)提供进出库装卸和保管服务,以及部分库房和货场场地出租服务。品种覆盖黑色金属、有色金属、塑化、橡胶、生活物资、快消品等。中储股份是一家同时拥有海内外主要期货交易所交割库资质的企业,与上海期货交易所、大连商品交易所、郑州商品交易所、广州期货交易所建立了长期密切合作关系,是国内重要的期货交割库运营企业。盈利模式主要为向客户提供物资保管、物资装卸、场地租赁、期货交割等服务获取收入。
智慧物流业务。公司所属中储南京智慧物流科技有限公司依托数字物流、供应链基础设施打造智慧物流生态系统。其中网络货运平台发展货主企业、承运人使用,货主企业通过委托平台承运,向公司支付运费,形成平台的物流运输收入,包括汽运、水运以及多式联运业务,其盈利模式为通过运力资源整合,提供优质的物流基础设施服务,通过差价获得利润;公司在网络货运的基础上衍生生态服务,包括运费预付、货物保障服务、运费贷、油气品、车后服务等产品,形成增值服务收益;公司基于数字供应链平台,为客户提供数字供应链产品及解决方案,其盈利模式为系统开发部署收入及供应链SaaS平台业务流量收入等。
现货市场业务。主要是指依托商品现货交易经营场所的出租,盈利模式主要是向客户收取租金及物业管理服务收入。
国际货代业务。主要是为客户提供代理报关报检、租船订舱、存储中转、短途运输等一系列的“门到门”综合物流服务。盈利模式主要是向客户提供货运代理服务获取收入。
加工业务。主要依托仓储基础设施,为客户提供钢材等大宗商品的剪切、加工等定制化服务。盈利模式主要为向客户提供加工服务获得收入。
(二)商品流通业务主要模式
商品流动环节业务品种主要是钢材、有色、塑化、煤炭等大宗生产资料。
有色金属业务。通过保价、点价、均价等价格管理手段,围绕价格波动为目标客户提供包括商品购销在内的全流程风险管理服务和综合物流服务,盈利模式主要是在提供风险管理和综合物流服务的同时获取商品购销收入。
钢超市业务。主要围绕钢材生产厂和下游客户,实现钢铁在线交易,聚焦线下交付。“钢超市”平台通过汇集下游需求订单,实现向上游集中采购,再销售给下游。“钢超市”平台依托公司及间接控股股东中国物流集团的仓储基础设施网络和租赁仓库产生的集聚效应,为钢铁流通领域供应链上下游企业提供仓储保管、流通加工、运输配送、货运代理、现货市场等仓储+综合物流服务,为园区赋能,确保货物线下高效、安全的交付,盈利模式主要是在提供综合物流服务的同时获取商品购销收入。
除此之外,中储还经营煤炭保供、塑化产品、钢材工程项目销售配送、矿产品进出口代理等业务。主要依托我公司系统内仓储、货代、智慧运输等优势开展的商品购销,其盈利模式主要是在提供综合物流服务的同时获取商品购销收入。
需要说明的是,中储股份上述业务模式并不是单一割裂的,商品流通业务也为公司引入了大量的物流业务资源。作为国内重要的供应链集成服务提供商,中储股份充分利用自身仓储物流优势,借助业务数字化智能系统,为客户提供采购、运输、仓储、加工、分拨配送、国际货代等“门到门”综合物流服务。
二、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2023年上半年,中储股份深入学习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企业负责人会议、集团2023工作会议部署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高举“一个中国物流”旗帜,围绕使命责任加快战略调整,围绕功能定位推进专业化整合,着眼高质量发展全力推动综合物流转型,着眼市场化机制统筹实施改革深化,公司生产经营稳中有进,主要经营指标完成均衡预算,经营性利润创出历史新高。
2023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348,794.85万元,同比减少13.59%;发生营业成本3,258,310.76万元,同比减少13.97%。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8,988.93万元,同比减少57.0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8,209.56万元,同比增长1.35%。2023年上半年,公司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345,299.24万元,同比减少13.62%。其中,仓储业务收入38,465.24万元,同比增长0.48%;进出库收入30,751.09万元,同比增长34.94%;配送运输业务收入1,694,646.64万元,同比增长8.20%;集装箱业务收入5,583.71万元,同比增长38.55%;现货市场收入8,494.48万元,同比增长7.28%;国际货代收入10,566.54万元,同比增长62.98%,商品流通业务收入1,534,685.19万元,同比减少30.50%。
本报告期内,公司重点工作如下:
(一)坚决贯彻落实推动综合物流转型部署,业务整体稳中有升结构持续优化
1、仓储物流
上海地区采用“营销端-运营端”协同机制,升级区域一体化服务;发挥保税与非保税联动优势,深化有色金属客户价值;多点协作,优化库区作业成本;实现收入2.12亿元,利润总额9,013万元,同比增长91%。无锡公司加大仓储重点客户开发,实现吞吐量350.79万吨;以优质服务增强配送客户粘性,实现运量30.61万吨;完成市场招商,摊位出租率达到98%;实现收入9,645.46万元,利润总额3,558.9万元。青岛地区企业整合后,梳理现有业务、资源,加强业态链条模式创新,实现收入8,004.00万元,利润总额1,100.00万元。南阳寨分公司实现吞吐量36.9万吨,橡胶、消费品保持较快增长;国际货代从零起步,取得开门红;实现收入8,027.76万元,利润总额1,011.21万元。
期货交割库。通过上期所智慧化交割仓库评审,参加大商所产融基地活动,密切与期交所合作关系。上半年,新港分公司、陆通公司获批广期所第二批工业硅交割仓库,核定库容1.5万吨;公司获批大商所聚氯乙烯集团交割仓库,核定库容4万吨,分库包括大场、临港、南京和广州。截止目前,系统内交割仓库运营单位19家,交割品种24个,核定库容约264.89万吨。
上海大宗商品仓单登记有限责任公司去年底正式登记成立以来,推动浦东新区仓单立法,配合上期所开展青岛、浙江、上海项目试点,完成20号胶首单上链登记,加强市场调研走访,工作全面铺开。
2、大宗商品供应链
公司保持对新增融资性贸易、空转走单等虚假贸易“零容忍”;全力推动逾期“三金”压降和清欠工作,取得一定成效。钢铁板块业务中,中储钢超成功与山西安泰、安阳钢铁达成合作;新增宝鸡、徐州两个办事处;完成钢材销售116.5万吨,其中工业材29万吨;实现收入42.77亿元,利润总额3814.42万元;宏达物流园完成吞吐量87.14万吨,新增仓储客户30家,共计117家。南京经销分公司深化板块协同融合,打造以滨江物流中心为基地的终端用材服务生态圈;钢材销售依托仓储、运输、加工全面提升服务能力,将资源向优质客户倾斜;完成收入15.29亿元,利润总额1,260.64万元。有色板块业务中,中储易有色做实对上游客户以风险管理为基础的供应链服务,长单合作量大幅增长;落实大客户战略,新开发河北庞皓电工、河北万方电缆集团、京联电缆等大型企业;实施差异化战略,围绕品种产业链供应链、大客户,开展新项目、新品种建设;实现收入55.4亿元,利润总额1,806.6万元。煤炭板块业务中,公司将煤炭供应链与系统优势资源紧密结合作为首要任务,在业务流程中搭载火车发运、公铁联运、海运等服务,累计销售数量359.72万吨,完成收入289,970.88万元,利润总额968.3万元,成为中煤、国能两大煤炭集团下水煤第一大供应商。
3、智慧运输
实现收入167.95亿元,同比增长9.14%;成交运单404万单,同比增长18.7%;成交吨位1.9亿吨,同比增长30.3%;利润总额6,446.13万元,同比增长26.21%。上半年,智运组织实施了“智能配对与数字供应链”大会战,鼓励货主开放货源,引导司机自主摘单,打造精品对流线路,智能配对率达到11.3%;推广互联互通和智慧多式联运管理系统M-TMS、智慧仓储管理系统WMS、智慧园区管理系统YMS等数字供应链产品,受理项目130个;推广油气品、货物保障服务、运费预付、ETC、临时账期、运费贷等生态圈产品;开发大型央国企,签约67家;在煤炭、钢铁基础上,重点开发石灰石、硅石、铅锌矿、焊接管道、棉纺织、化肥、建材、硅铁等品种,优化平台货物品类结构。在渠道规划基础上,完善居间、代理、服务站、合资公司角色定位;改革合资公司营销政策,调动人员积极性,进一步激发业务开发活力。
(二)系统区域整合全面启动,改革重点难点取得突破
山东地区完成区域整合,整合后的青岛地区企业拥有胶州、黄岛、保税区、临沂4个园区,将充分利用青岛港的港口优势,聚焦塑化、橡胶、有色等核心品种,延伸服务链条,强化核心竞争力,打造成为山东地区仓储、物流、期货交割等方面最具竞争力的市场主力军。河南地区完成南阳寨、洛阳、巩义合并,正在进行内部整合,将优化资源配置,调整组织架构,统一综合营销,统筹业务、人员和资产,形成一体化运营竞争优势,推动河南地区业务步入良性发展循环。沈阳地区正在进行内部整合,将结合沈阳地区产业特点,重点发展军工制造业物流、医药物流、电商供应链一体化业务。天津地区完成新港、陆通、塘沽合并,正在制定整合方案。
(三)为产业链供应链循环通畅发挥支撑带动作用
公司落实国务院保通保畅工作要求,围绕粮食、药品、煤炭等民生物资物流保障,积极组织整合运力投入重点生产物资、生活物资保障工作。报告期内,公司累计车辆运力整合1,251.3万辆,运输1.55亿吨;铁路运力整合4.17万车皮,运输量256.42万吨;船舶运力整合4.66万船,运输量3,690.2万吨。中储智运持续优化车货智能配对技术,增强多式联运服务能力,上半年平均为货主企业降低成本10%,累计为货主企业降低物流成本超80亿元,为司机减少找货时间69%,提高运输车辆利用效率近40%。
(四)线上平台持续迭代升级,着力推进数智化转型
中储智运注册会员数201万个,本年新增19.1万个;上线智慧多联TMS的国际班列、水运业务系统,支持公路、水运、内贸铁路、班列组合场景;优化业财一体化、集团客户平台、大数据中台、风控平台V2.0等重点项目功能;上线钢铁、煤炭行业供应链产品解决方案上线;继续开展供应链服务平台建设,搭建在线商城功能,优化供应链金融产品。中储钢超新增注册用户166家,较去年底增长6.8%,累计用户2,619家;优化查询功能,细化设置制单、网页订单购物车查询、审批权限功能,开通新仓储软件客户端在线查询、自主换单功能。中储易有色累计用户达到1,714家;完成二期物流管理系统、线上交易系统和客户端app的开发立项。中储货兑宝签约上线仓库1个,注册用户1,546家,本年新增用户173家;仓单融资业务试验取得阶段进展,完成“数字货卡”产品设计研发。中储云链在七家系统内单位上线,有3,200家客户使用“在线协同”;在线合同已签署项目协议,完成需求调研。
(五)重点项目有序推进
山西综合物流园累计完成投资2.32亿元,达到总投资的66%。一期正在规划验收;二期完成基础施工,正在进行主体结构施工。郑州物流产业园累计完成投资7.04亿元,一标段和二标段完成消防检测,预计7月份完成竣工验收。洛阳综合物流产业园累计完成投资5.1亿元,四标段完成竣工备案,正在进行结算准备。
(六)着力管理提升,企业基础支撑进一步夯实。
中国放心库。组织实施“中国放心库”活动月活动,持续推进“中国放心库2.0”建设,凝聚理念共识,提升业务技能,营造活动氛围,宣传品牌内涵;强化数字创新应用,推广仓储数据汇总平台、仓储管理系统、在线开单系统、安全管理信息系统使用,通过系统对接逐步实现系统内仓储数据全部覆盖。
(七)人才建设培养稳步发展
公司围绕生产经营实际,注重人才能力培养,通过不断创新培训方式,线上、线下相结合,促进员工创效水平提高。上半年为进一步强化中储青年人才能力与素质建设,在全系统范围内组织了青年员工综合能力提升培训。各类人才还通过中储网络大学累计学习54,887学时,人均学习20.9学时。在人才储备方面,公司持续在人才开发评价、流动配置、选拔使用、激励约束机制等方面进行完善。
三、风险因素
1、宏观经济风险:经济走势不乐观,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仍有存在迹象,扩内需仍需培育更多经济增长点,促投资受负债、杠杆限制,进出口受美国脱钩断链、制造业外流影响。
2、大宗商品市场风险:需求将是未来一段时期内主导大宗商品定价的核心因素,随着全球经济增速放缓,海外需求持续下行背景下,大宗商品价格或温和震荡下行。但在供给侧,极端气候风险和地缘政治风险仍威胁全球供应链的恢复,全球初级产品价格仍可能出现大幅波动。
3、城市规划政策风险:随着城市扩容,公司部分原有物流用地受拆迁、交通限行影响较大,而新的物流用地取得及原址开发是否可达预期存在一定程度不确定性。
4、要素成本风险:除了物流用地紧缺之外,劳动力等各项生产要素成本持续攀升,资源要素成本压力继续增大,再加上在环保、设备维护、改造等方面的投入,可能造成行业盈利空间不断缩小。
5、业务转型风险:公司正按照“十四五”战略推进数字化转型,存在平台研发进展较慢,运营效果不理想等转型风险。
四、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1、资源优势
公司仓储网络覆盖亚洲、欧洲、美洲等世界主要经济区域,在国内20多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投资运营了物流园区,形成了立足中国、服务全球的仓储物流服务能力,能够为中外企业的全球化经营提供物流支持。中国实体网络覆盖北京、上海、天津、江苏、山东、湖北、湖南、广东、四川、河北、河南、陕西、山西、辽宁等地,拥有土地面积近600万平米,年吞吐能力6000万吨。
公司拥有41条专用线,累计长度30公里,具备公、铁运输转换的重要条件;公司天津、青岛、上海等地区分子公司拥有靠近港口的优势,无锡、南京等地区分公司拥有货运码头,有利于形成水、公、铁运输方式的转换及联运。
公司拥有固定式起重设备(龙门吊、行车、葫芦吊等)345台,流动式起重设备29台,叉车407台,运输车辆258辆,剪切生产线16条,装载机11台。
多年来,公司积累了一定规模的客户资源,为业务的稳定和发展提供了保证。特别是中储智运的运作与原有仓储网络形成互动,为客户开发打下了良好基础。
2、业务优势
公司是一家同时拥有国内外主要期货交易所交割库资质全牌照的企业,在国内期现货品种中,铜、铝、镍、白银、橡胶等均占有较高市场份额;截止2023年6月30日,公司控股子公司英国Henry Bath&Son Limited(简称“HB公司”)有色金属业务量在LME排名第五,库存占LME全球交易2.5%。
3、技术优势
公司能够紧跟市场的变化,不断对产品和业务进行创新与完善。
中储智运重点推进数字供应链平台、智慧多联运输管理系统M-TMS(SaaS版)、智慧仓储管理系统WMS(SaaS版)、业财一体化系统、风控平台、大数据中台、集团客户平台、企业协同办公一体化平台、客户关系管理平台(CRM)等业务平台、内部运营管理系统及底层技术平台的优化,强化技术能力,进一步推动公司业务的数字化发展。同时,上半年完成物流指数网新一轮优化,为客户数字化经营管理提供支撑,充分发挥平台数据的经济价值和战略价值,以全方位数字化服务提升客户体验。
中储恒科在动态称重、智能仪表、高精度测量控制系统领域有着深厚的积淀,所研制和生产的工业称重设备、公路称重设备、铁路集装箱超偏载检测系统、智慧园区物联网系统等产品在国内有着较高的市场占有率,拥有一批核心自主知识产权,其中有效发明专利19项、实用新型专利77项,软件著作权45项。
4、市场优势
公司以60年的经验为基础,秉持“中国放心库”的诚信理念,诚信经营,获得市场广泛信赖。
5、人才优势
公司拥有经验丰富、积极进取、敢于担当的管理团队,中高层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业务水平、政治素质、综合能力等方面突出,领导能力、风险及合规意识强。公司始终将人才队伍建设作为企业发展的核心工作之一,通过对人才广泛招聘与选拔、重点培养与考察等方式,不断提升管理团队的专业能力与综合素质,通过建立与完善激励、约束机制,不断深化企业经营管理人员选拔任用制度改革,不断激发企业经营管理者活力、创造力,培养造就高素质专业化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