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肤

主营介绍

  • 主营业务:

    智能发电、智能电网、智能配电、智慧用电等领域,提供以继电保护、自动化、电力电子等技术为核心的产品、技术咨询及系统解决方案。

  • 产品类型:

    电网自动化、电厂及工业自动化、其他

  • 产品名称:

    电网自动化 、 电厂及工业自动化 、 其他

  • 经营范围:

    电力系统自动化及继电保护装置、电力系统安全稳定控制、高压直流输电控制、调度自动化、配网自动化、发电厂自动化控制系统、仿真培训系统、电力电子装备、轨道交通、集成变电站、工业自动化及清洁能源利用等领域的产品研究、开发、生产和销售等业务。

主营构成分析

报告期
报告期

加载中...

营业收入 X

单位(%) 单位(万元)
业务名称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成本(元) 成本比例 主营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加载中...
注:通常在中报、年报时披露 

主要客户及供应商

您对此栏目的评价: 有用 没用 提建议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1.50亿元,占营业收入的11.64%
  • 公司(1)
  • 公司(2)
  • 公司(3)
  • 公司(4)
  • 公司(5)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公司(1)
4636.70万 3.59%
公司(2)
3637.24万 2.82%
公司(3)
2740.00万 2.12%
公司(4)
2221.75万 1.72%
公司(5)
1774.72万 1.38%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2.82亿元,占营业收入的9.24%
  • 公司(1)
  • 公司(2)
  • 公司(3)
  • 公司(4)
  • 公司(5)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公司(1)
7509.74万 2.46%
公司(2)
5909.13万 1.94%
公司(3)
5390.40万 1.77%
公司(4)
4786.32万 1.57%
公司(5)
4589.58万 1.50%

董事会经营评述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及主营业务情况说明  1、主营业务  公司作为领先的新型电力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以“让电力更安全、更智能、更高效、更清洁”为使命,专注于智慧发电及新能源、智能电网、智慧配电、智慧用电、新型储能等领域,提供继电保护、自动化与控制系统、电力电子、一二次融合、智慧物联等产品及解决方案。先后参与1000kV特高压工程、三峡工程、西电东送、青藏铁路、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张北风光储输、白鹤滩水电站、三峡乌兰察布新一代电网友好绿色电站等国家重点示范工程的建设。产品遍及全国并远销80多个国家及地区,市场份额稳居行业前列。  为输变电领域提供从1000kV特高压到10... 查看全部▼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及主营业务情况说明
  1、主营业务
  公司作为领先的新型电力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以“让电力更安全、更智能、更高效、更清洁”为使命,专注于智慧发电及新能源、智能电网、智慧配电、智慧用电、新型储能等领域,提供继电保护、自动化与控制系统、电力电子、一二次融合、智慧物联等产品及解决方案。先后参与1000kV特高压工程、三峡工程、西电东送、青藏铁路、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张北风光储输、白鹤滩水电站、三峡乌兰察布新一代电网友好绿色电站等国家重点示范工程的建设。产品遍及全国并远销80多个国家及地区,市场份额稳居行业前列。
  为输变电领域提供从1000kV特高压到10kV低压全系列的保护、自动化产品及解决方案,如继电保护、变电站自动化、直流输电控制保护、安全稳定控制及保护、调度自动化、继电保护信息及运维系统、智能运检,并在上述领域积累了丰富经验和技术底蕴,处于国际先进行列。
  在新能源发电领域,围绕新型电力系统需求、服务清洁能源开发利用,提供安全稳定、并网友好、灵活调控的升压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一二次设备集成,以及可实现无人值守、远程控制、智慧运维的新能源集控系统解决方案;在传统能源发电领域,提供自主可控的电力保护、电气自动化、过程自动化、仿真培训等整体解决方案与服务,持续促进节能减排,提升发电领域的智能化和智慧化水平。
  为国内外供电企业、大型行业客户的智能配电及智慧能源服务,提供一二次融合装备、智能终端、电力调配自动化系统、综合能源管理及设备运维管控系统等全系列产品、整体解决方案及配套服务,实现“源-网-荷-储”一体化运行管理。
  面向钢铁冶金、石油化工、轨道交通、港口、园区等行业供用电领域,提供供用电系统智能保护与控制、综合能源、物联安全等整体解决方案与服务;面向工商业等终端用电领域,基于AI与物联网的系列产品与解决方案,提供用电的检测、预警、优化、维护等数字化综合服务,协助用户打造立体的用电安全管理体系,持续提升用户用电的安全、智能水平。
  为解决大规模新能源与高比例电力电子设备接入系统后产生的弃风弃光增加、调控方式复杂、安全稳定裕度下降、宽频振荡多发等系列问题,开发适应新型电力系统快速发展的多场景解决方案,持续开展新型储能系统、源网荷储协控与稳定系统、抽水蓄能计算机监控系统、分布式调相机综合控制系统、新能源绿电制氢优化控制系统、数字孪生与仿真分析系统等新技术研究与应用。
  2、行业情况
  2024上半年以来,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新动能加快成长,高质量发展取得新进展,GDP同比增长5.0%。2024上半年,全社会用电量累计4.66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1%。全国主要发电企业电源工程建设投资完成3441亿元,同比增长2.5%。全国发电装机容量约30.7亿千瓦,同比增长14.1%,其中,风电装机容量约4.7亿千瓦,同比增长19.9%;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约7.1亿千瓦,同比增长51.6%。全国新增发电装机容量1.5亿千瓦,同比增长14%,其中,新增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10248万千瓦,同比增长30.7%,新增风电装机容量2584万千瓦,同比增长12.4%。电网工程建设投资完成2540亿元,同比增长23.7%。
  建立现代能源体系、推动能源高质量发展是“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中的重要内容。近年来,新能源与信息技术日益紧密融合,社会生产生活方式加快转向低碳化和智能化,能源体系正在进入非化石能源主导的崭新阶段。加快构建现代能源体系是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内在要求,也是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
  随着能源变革加速,风电、光伏及储能行业迎来高速发展期。风电和光伏作为新增装机主力,已成为推动清洁能源转型的关键。随着相关政策的不断推出,要求全面推进风电、光伏发电建设和高质量发展,有序推进风电和光伏发电集中式开发,加快推进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建设,全面推动新型电力技术应用和运行模式创新,加快信息技术和能源技术融合发展,提升能源全产业链数字化、智能化水平,电力行业绿色低碳转型趋势持续。
  为深入贯彻落实“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电网公司锚定“双碳”目标,建设新型能源体系,促进能源清洁低碳转型。通过强化创新驱动,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落实电力体制改革部署,不断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新型电网,满足美好生活用电需要。在落实“十四五”电力规划的基础上,推进“十五五”电网规划,统筹做好大电网的发展规划,加快特高压和主网架建设;强化配电网建设,提高可靠性和承载力;提升电网数字化智能化水平,推进电网基础设施智能化改造和智能微电网建设,提高电网对清洁能源的接纳、配置和调控能力。
  随着“双碳”战略持续推进,终端能源电气化转型已逐步成为社会各界共识。2022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等十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电能替代的指导意见》提出,“十四五”期间,进一步拓展电能替代的广度和深度,努力构建政策体系完善、标准体系完备、市场模式成熟、智能化水平高的电能替代发展新格局。随着相关政策的不断出台,持续推进电能替代,不断提升终端用能清洁化、低碳化水平,促进清洁能源消纳,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二、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报告期内,公司董事会和经营团队积极应对外部环境变化,持续技术创新,加强市场销售及产品开发管理,在运营管理、客户服务、风险控制、文化建设多方面推动改进与提升,实现营业收入34.77亿元,同比增长21.18%;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4.24亿元,同比增长19.24%。
  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产品市场稳定拓展:
  二次设备产品在各应用领域市场份额稳步提升:
  1、智能电网领域,持续深耕电网,挖掘细分领域市场需求,营业收入稳定增长。产品及技术创新方面,公司持续跟踪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新技术发展动态,打造高水平研发平台,保持技术领先优势。报告期内,在保护自动化方面,加强精益运营管理,中标蒙西卜尔汉图500kV输变电二次设备(包含保护、自动化、辅控、直流屏、电能量采集等)集成项目、南方电网批量保护设备小型化示范工程等多个项目。在电网安全稳定控制、电力设备智能运维方面,顺利投运华北西电东送1000kV横山-洪善特高压项目安全稳定控制系统,中标宁夏220kV月牙湖等多个安全稳定控制系统项目,提升电网风险抵御能力,为国家大电网安全稳定运行保驾护航;稳步推进新一代集控站建设,深化新一代集控功能,持续获得用户实践好评;中标多个地调保护信息管理主站和子站、继电保护在线监视与诊断等项目,持续扩大市场份额。
  2、智慧发电及新能源领域,紧抓行业发展周期,重点开拓新能源市场,持续加强产品创新,快速扩大业务规模。新能源方面,受益于清洁能源的快速建设,并持续提升自身供应链管理能力和新能源一二次设备的集成能力,持续扩大市场占有率。中标首个涵盖智慧风场的广东大唐勒门I海上风电扩建项目、海南大唐儋州海上风电项目,进一步提升公司在海上风电项目的竞争力;中标北京天润河南杞县风电、三一重能新疆塔城风电、河北沣北丰宁光伏、天津静海中旺2GW光伏等多个新能源发电项目,中标中广核新能源2024年综合自动化设备框架等多个框招项目,新能源市场持续突破。分布式能源领域,中标阜阳临泉县渔光互补分布式光伏项目、阳光电源2024年度分布式光伏综合自动化系统框招项目等。分布式调相机领域,中标京能国际通辽科尔沁区138万千瓦生态治理风电基地调相机项目、内蒙古能源突泉县百万千瓦风储基地调相机EPC总承包等多个调相机项目,打造新能源场站无功电压主动支撑能力建设的示范场景。传统发电方面,持续深耕市场保持市场占有率,积极跟踪新建项目进程。中标国能常州电厂扩建、国家电投贵州金元织金电厂、大唐华银株洲电厂扩建等火电项目;中标阿坝500kV巴拉水电站、黄冈紫云山抽水蓄能电站、雅砻江二滩水电站等水电项目;中标辽宁徐大堡核电一期工程、广西防城港核电220kV开关站等核电项目;积极开拓国际市场,中标尼日利亚OM三期单循环燃机项目。工业控制方面,自控可控DCS/PLC产品在水电方向持续稳定发展,在50Mvar新能源分布式调相机方向实现了批量应用,在氢燃机控制、火电灵活性改造、国际RTU方向实现了首次应用。仿真方面,持续加强技术创新和市场开拓,积极跟进传统仿真和行业数字孪生项目,中标大唐汕头南澳海风数字孪生系统、国电肇庆400MW(F)级燃气热电联产仿真系统、三峡光储场站群实时数字运维仿真系统等多个项目。
  3、智慧用电领域,持续加强产品创新,积极拓展智慧用电新业务与新模式。基于钢铁冶金、石油石化、轨道交通等高耗能企业的智慧制造、节能减排、数字化转型等需求,公司提供完整的智慧用电产品和解决方案,提升客户的电气化、智慧化、数字化水平,并中标多个国内外项目,在企业电力、综合能源市场持续取得突破和提升。中标南山集团、新疆天龙矿业、酒泉钢铁、东华钢铁等的综合自动化和集控系统,及西安、济南、深圳等多条地铁的电力自动化系统等多个项目,提升了客户的智能化水平及综合节能水平;中标山西晋钢产业园、河南豫联园区、陕西商南示范园区等的整体智能供电系统,助力企业和园区高效清洁发展;在数字化用电方面,实现了用电安全、能耗监测系列产品的技术升级及批量应用,并完成了自研能碳管理系统的发布,支撑客户降碳、节能需求。
  一二次融合配电产品:受益于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以及自主可控技术的替代趋势,环保型、自主可控成套开关设备及新能源开关设备需求稳定增长,同时加快向电网外行业及地市局域配网市场方向拓展。新产品与技术方面,加快产品升级,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新产品研发均取得阶段性进展,环保型开关设备在多个市场区域获得认可并开展挂网试运行,并持续开展源网荷储的协调优化调度技术研究。积极响应电网公司配电设备自主可控需求,南方电网安全可控成套开关设备领先完成批量供货,国家电网自主可控配电终端已完成3个品类4个型号产品的标准化开发,并开展挂网准备。配电主站方面,开展自主可控的功能验证,并扩展业务应用场景,实现了自动成图与电网一张图的融合应用,已在重庆区域进行了应用。持续推广企业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应用,中标多个钢铁、煤气田项目。
  电力电子产品:主营产品竞争力持续提升,前瞻布局领域稳步突破。SVG产品核心竞争力持续提升,紧跟新能源快速发展机会,持续中标华能集团、中广核集团等框架招标项目;并在细分领域多元化拓展,短流程炼钢电弧炉治理领域再获突破,中标目前国内SVG单体容量最大(超200Mvar)——湛江钢铁新建零碳示范工厂无功补偿及电能质量治理项目;海外市场快速拓展,印度市场持续中标。次同步及宽频领域保持领先地位,中标并完成了大唐神头电厂次同步抑制项目,中标冀北清三营宽频振荡抑制等重点项目,实现了在新能源应用领域的首次突破。直流融冰领域,中标贵州500kV盘州变LCC型直流融冰装置,实现了在直流融冰电源领域的技术突破。中标南网科技大容量海上风机一体化电源扩容项目,采用“搭积木式”模块化结构设计思路,大幅缩短交付和投运时间。
  储能产品:坚持技术引领、创新发展的理念,持续交付高质量工程,实现储能系统价值。以“产品全栈自研、系统全域支撑”为目标,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推动构网型控制、高压级联储能系统、高安全储能集成等先进技术的研究及工程应用。“大容量高压级联储能技术研究及应用”和“高安全锂电储能系统集成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两项科技成果通过鉴定,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前者可实现高压级联储能系统的高效安全一体化集成,并能增强储能变流器对交流保护的适应性和谐波抑制能力,后者提升了储能电站健康状态判别能力、系统安全性及容量利用率。公司储能产品在源网荷侧各场景应用并中标多个项目:电网侧中标蓝天电厂百兆瓦时独立储能电站;传统电源侧中标国能宁海高压级联式44MW/40MWh火储联合调频电站并实现敏捷交付;新能源侧中标华电集团大洋光伏电站20MW/20MWh储能项目;用户侧中标塔牌集团20MW/40MWh及10MW/20MWh储能电站。
  新产品新技术研发,坚持技术研发创新和研发管理体系建设。报告期内,公司持续围绕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在源、网、荷、储四大关键领域的分布式能源、变速抽蓄、构网型柔直/储能、宽频振荡控制/抑制、源网荷储协调控制、柔性输电、分布式调相机、静止同步调相机、新型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大电网安全稳定控制、电网智能运维、沙戈荒一体化调控、电能质量治理、智慧配电网、一二次融合、智慧用电、工业控制等相关技术方面持续发力,致力于推动电力行业的转型升级与可持续发展。在自主可控方面,持续跟踪研究和应用操作系统、数据库、大模型、可信计算等关键技术。承担国家和大型企业的重大科技项目和专项研究均取得进展。持续加强与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交流与合作,在电网故障机理演进、大电网安全防御技术、电化学储能安全技术等方向深入推进。
  风险控制管理方面,持续完善与优化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根据战略规划和经营目标制定风险管控原则,构建法务、合规、内部控制、风险管理、审计督察协同运作机制,进一步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报告期内,完善重大项目履行风险预警机制,持续加大应收账款管理工作,进一步完善客户信用评价体系,针对重点业务领域优化合规行为准则,并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宣贯和培训,强化全体员工的风险防控和合规意识。
  企业文化建设方面,将ESG理念融合到企业发展中,持续贯彻“文化先导、战略聚焦、风控护航”的管理方针,围绕绿色低碳环保、践行社会责任、优化公司治理、重视员工福祉等核心价值开展了文化建设。通过助力绿色电力项目、运作公益基金会、举办公司30周年庆暨家属自豪日活动、“同心健步走,共筑百年梦”健步走比赛、四方馆演讲、质量研讨会、创新大赛活动等多种形式,不断增强员工对企业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更进一步转化为企业发展的内在驱动力,助力实现公司战略目标,推动公司绿色可持续地、高质量地发展新质生产力。

  三、风险因素
  1、宏观经济及行业政策的风险
  公司主要为智慧发电及新能源、智能电网、智慧配电、智慧用电及储能领域客户提供产品及服务,相关行业的发展受国际宏观环境、国家经济政策、产业发展、电力需求、电力行业投资规模及新能源装机不及预期等因素的影响。长期前景预测是积极广阔的,也会受国家产业政策、投资规模调整的影响,对公司业绩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对策:公司持续关注国家宏观经济政策、产业发展动态以及电力投资规模对电力设备行业的影响,同时进一步提升公司核心技术及产品的竞争力,提升市场份额,拓展新应用领域与范围。
  2、技术创新风险
  随着国家高质量发展战略、行业数字化转型、加快自主科技创新以及与能源技术的不断融合发展趋势,各项新技术不断涌现,若公司不能对新产品和新技术的开发保持持续创新,以应对市场新业态新模式的变化,将会对公司业务和发展前景造成一定的影响。
  对策:公司持续关注行业发展的新形势和新要求,密切跟进研究新兴产业技术,及时找准发展方向,寻求战略合作机会,引进相关资源,优化核心业务,强化技术创新,以应对行业发展需求。
  3、人才流失风险
  公司作为电力自动化领域的高科技企业,人才对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而由于行业竞争激烈,公司也面临着人才流失的风险。
  对策:公司高度重视人力资源工作,将继续完善人才引进、职业培训和激励机制。同时构建职业发展多通道,优化人才发展机制,加大对于创新业务的激励力度,持续改进和提高员工薪酬、福利等待遇,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推进员工关爱行动,保障人才队伍的稳定,提升企业凝聚力。
  4、国际环境变化的风险
  国际环境日趋复杂,全球经济滞胀风险加大,公司在境外业务受项目所在国政治、法律及监管环境影响,主要包括:政治环境变化、税收政策不稳定、汇率波动等。
  对策:公司进行资源优化,对区域或项目择优选择。聚焦海外新能源市场、矿区及工业园区的整体供电解决方案;聚焦重点区域,夯实东南亚、中东非市场。公司将主动利用外汇避险工具,有效规避和防范汇率风险;同时在签署外贸合同时,积极争取选用跨境人民币或采取远期外汇保值措施,有效降低汇兑损失,防范汇率波动风险。

  四、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1、技术创新优势
  公司建立了完整的研发创新管理体系,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引领,研发投入占比较高,科技成果显著。同时,公司还通过与科研院校合作、设立博士后工作站、院士工作站等一系列产学研相结合的活动,开展了具有战略性、前瞻性的技术研究。经过多年发展,公司累计拥有授权的发明专利812项,软件著作权627项,先后参加了493项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等标准的起草制定和修订工作。拥有包括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等重要资质,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两项,获得包括中国专利奖金奖、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在内的国家级、省部级及全国社会科技奖172项,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4项。
  2、品牌优势
  公司作为国内电力系统二次设备制造知名品牌企业,三十年以来一直秉承科技创新和追求品质相结合的策略,在国内行业获得多项首创和第一,产品行销全国和世界多地,奠定了行业领先的地位,得到客户、合作伙伴的高度认可,赢得主流客户的信赖,品牌价值日益增强。公司的继电保护和变电站自动化等产品处在行业前列,并与电力电子产品协同发展,在构网型等技术方面发挥多专业融合优势,树立起行业领先的品牌形象。技术和品牌的加成效应,使公司在能源电力领域保持了良好的品牌影响力。公司荣获“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中国电气工业领军企业10强”、“中国电气工业100强”、“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企业竞争力百强企业”、“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示范企业”、“北京民营企业百强”、“京津冀制造业百强企业”、“北京高精尖企业百强”等多项荣誉。
  3、人才优势
  公司是技术密集型企业,技术人员占企业总人数60%以上。公司秉承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组建了一支具有专业技术背景的管理团队,培养了一批积极创新、务实进取的研发、营销、技术、生产等方面的专业人员。公司拥有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2人,另外,公司多位人才还分别获得国家级百千万人才、全国优秀首席信息官、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高端领军人才、“海英人才”创新领军人才、中国电机工程学会会士、茅以升北京青年科技奖、北京市优秀青年工程师、杰出青年设计人才、中国电力优秀青年工程师奖等荣誉。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