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肤

主营介绍

  • 主营业务:

    新能源汽车及核心三电(电池、电驱、电控)、传统汽车及核心部件总成的研发、制造、销售及服务。

  • 产品类型:

    汽车

  • 产品名称:

    新能源汽车 、 传统燃油车

  • 经营范围:

    制造、销售:汽车零部件、机动车辆零部件、普通机械、电器机械、电器、电子产品(不含电子出版物)、仪器仪表;销售:日用百货、家用电器、五金、金属材料(不含稀贵金属);房屋租赁、机械设备租赁;经济技术咨询服务;货物进出口(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

运营业务数据

最新公告日期:2024-05-06 
业务名称 2024-04-30 2024-03-31 2024-02-29 2024-01-31 2023-12-31
产量(辆) 3.18万 3.49万 3.60万 4.55万 5.37万
产量:其他车型(辆) 5864.00 8181.00 3749.00 6761.00 1.33万
产量:新能源汽车(辆) 2.60万 2.67万 3.23万 3.87万 4.04万
销量(辆) 3.39万 3.75万 3.52万 4.14万 5.45万
销量:其他车型(辆) 5996.00 9800.00 4954.00 4559.00 1.23万
销量:新能源汽车(辆) 2.79万 2.77万 3.03万 3.68万 4.21万
产量:新能源汽车:赛力斯汽车(辆) 2.34万 2.44万 - - -
销量:新能源汽车:赛力斯汽车(辆) 2.49万 2.50万 - - -
产量:新能源汽车:赛力斯(辆) - - 3.07万 3.18万 2.97万
销量:新能源汽车:赛力斯(辆) - - 2.81万 3.10万 3.15万

主营构成分析

报告期
报告期

加载中...

营业收入 X

单位(%) 单位(万元)
业务名称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成本(元) 成本比例 主营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加载中...
注:通常在中报、年报时披露 

主要客户及供应商

您对此栏目的评价: 有用 没用 提建议
前1大客户:共销售了28.66亿元,占营业收入的8.27%
  • 深圳市长鹏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深圳市长鹏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
5.54亿 1.60%
前1大客户:共销售了37.55亿元,占营业收入的11.39%
  • 中邮普泰汽车销售服务(深圳)有限公司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中邮普泰汽车销售服务(深圳)有限公司
10.16亿 3.08%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23.21亿元,占营业收入的10.83%
  • 客户一
  • 客户二
  • 客户三
  • 客户四
  • 客户五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客户一
6.85亿 3.20%
客户二
4.16亿 1.94%
客户三
4.08亿 1.90%
客户四
4.07亿 1.90%
客户五
4.06亿 1.89%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19.97亿元,占总采购额的11.95%
  • 供应商一
  • 供应商二
  • 供应商三
  • 供应商四
  • 供应商五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供应商一
8.60亿 5.15%
供应商二
3.15亿 1.89%
供应商三
2.91亿 1.74%
供应商四
2.70亿 1.62%
供应商五
2.60亿 1.55%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19.37亿元,占营业收入的12.24%
  • 客户一
  • 客户二
  • 客户三
  • 客户四
  • 客户五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客户一
5.27亿 3.33%
客户二
3.85亿 2.43%
客户三
3.60亿 2.28%
客户四
3.44亿 2.18%
客户五
3.21亿 2.03%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12.82亿元,占总采购额的10.01%
  • 供应商一
  • 供应商二
  • 供应商三
  • 供应商四
  • 供应商五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供应商一
3.96亿 3.09%
供应商二
2.72亿 2.12%
供应商三
2.50亿 1.95%
供应商四
1.90亿 1.48%
供应商五
1.73亿 1.35%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12.95亿元,占营业收入的13.26%
  • 宜昌市新世纪汽车销售有限公司与湖南东风小
  • 湖北三环盛通汽车有限公司
  • BURGAN INTERNATIONAL
  • 苏州小康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
  • 乌鲁木齐威康腾龙商贸有限公司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宜昌市新世纪汽车销售有限公司与湖南东风小
2.97亿 3.04%
湖北三环盛通汽车有限公司
2.83亿 2.89%
BURGAN INTERNATIONAL
2.58亿 2.64%
苏州小康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
2.46亿 2.52%
乌鲁木齐威康腾龙商贸有限公司
2.12亿 2.17%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12.41亿元,占总采购额的--
  • 四川建安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长安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北京首钢冷轧薄板有限公司与首钢京唐钢铁联
  • 重庆联恒钢材加工有限公司
  • 沈阳航天三菱汽车发动机制造有限公司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四川建安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3.63亿 --%
中国长安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3.23亿 --%
北京首钢冷轧薄板有限公司与首钢京唐钢铁联
1.97亿 --%
重庆联恒钢材加工有限公司
1.89亿 --%
沈阳航天三菱汽车发动机制造有限公司
1.69亿 --%

董事会经营评述

  一、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新能源汽车行业是全球汽车产业升级转型和绿色发展的主要方向,也是国家形成新质生产力,推动产业升级及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代表。2023年,中国汽车产销量首次双双突破3,000万辆大关,中国份额占全球汽车销量的比重超过30%,其中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占全球新能源比重超过60%。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规模连续九年位居世界前列,让中国汽车产业走上了世界舞台中心。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优异表现得益于国家将新能源汽车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多措并举支持企业创新研发,电池、电机、电控为代表的三电技术和智能座舱、智能驾驶等智能化技术的突破和发展应用,为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驱... 查看全部▼

  一、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新能源汽车行业是全球汽车产业升级转型和绿色发展的主要方向,也是国家形成新质生产力,推动产业升级及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代表。2023年,中国汽车产销量首次双双突破3,000万辆大关,中国份额占全球汽车销量的比重超过30%,其中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占全球新能源比重超过60%。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规模连续九年位居世界前列,让中国汽车产业走上了世界舞台中心。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优异表现得益于国家将新能源汽车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多措并举支持企业创新研发,电池、电机、电控为代表的三电技术和智能座舱、智能驾驶等智能化技术的突破和发展应用,为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驱动力,提升了用户对“中国制造”的认知和信任。中国新能源汽车产品以高科技、高品质属性,改变了全球汽车产业的竞争格局,形成了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新质生产力。在新能源汽车产业蓬勃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挑战,技术更新迭代加速,用户对智能化的需求多样化等挑战。技术变革和需求变革的叠加,对车企响应变化的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
  面对挑战,公司始终保持战略定力,向下扎根、向上生长,以内部的确定性迎战外部的不确定性,坚定不移地规模化研发投入将高质量的创新成果转化为新质生产力,以技术领先实现品质飞跃。公司以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实现创新引领,以全面能力建设实现高质量成长,将科技成果转化为企业效益。2023年陆续推出AITO问界M5智驾版、新M7及M9,并迅速占领市场,全年新能源汽车销量、营业收入均创历史新高。2023年,公司营业收入358.42亿元,同比增长5.09%;新能源汽车销量15.09万辆,同比增长11.75%。公司通过持续的高强度研发投入,锻造技术创新基因、打造了以M9为代表的AITO问界系列科技豪华汽车产品,以卓越产品力筑牢企业根基,创造品牌向上势能,取得了“突围战”阶段性胜利,并为公司赢得长期高质量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一)科技创新,以核心技术构建新质生产力
  公司通过持续研发投入形成了深厚的技术积累,拓宽“技术领先”的企业护城河,为公司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2023年,公司研发投入44.38亿元,占营业收入12.38%,同比增长42.90%。据中汽信科统计,在2023年汽车发明专利公开量榜单中,公司公开专利数量为1,244件,同比增长达到407.76%,增速排名自主整车企业第一。
  在平台开发方面,公司自主创新打造了具备不断迭代升级能力的模块化智能魔方平台。该平台是集底盘、车身、动力、软件、安全于一体的跨域融合智能多变的平台,适用于全系列、全尺寸车型;动力可兼顾超增、纯电、超混,是行业里率先能够兼容这三种动力形式的平台,真正做到如魔方般超强功能组合及拓展。
  在动力技术方面,围绕提升效率和NVH性能优先,公司自主研发的超级增程系统,运用了大流量低压冷却EGR、高能定向点火、扁线定子绕组、强制油冷、高精度IGBT结温估算等行业领先技术,具有“智能、高效、无感”三大核心亮点,可满足不同级别车型的搭载需求,具有高度适配性。公司产品获2023年度“中国心”十佳新能源动力系统和第二届世界十佳混合动力系统殊荣。在纯电领域,公司成功研发了高集成电驱七合一总成,高效、紧凑的设计提升了能源和空间的利用效率,提高了整车的性能和续航里程。
  (二)以新提质,新质生产力支撑高质量发展
  1、科技豪华树创新标杆,助推品牌向上
  公司坚持软件定义汽车,自主掌握汽车产业智能化、电动化核心技术,以安全为底座,以智慧重塑豪华,探索“传统豪华+科技豪华”的“新豪华”概念,以新质生产力推动品牌向上。以M9为代表的AITO问界高端智慧新能源汽车系列产品,覆盖增程和纯电两大技术路线,在安全、智能、舒适、空间等领域具备诸多亮点,以行业领先的智能驾驶、智能座舱、智慧底盘、智慧增程等科技属性打造极致产品力,赢得了用户喜爱。伴随着长期坚定研发投入带来的技术价值释放,新质生产力赢得用户认可。据三方统计数据,AITO问界位列2023年12月中国市场豪华品牌销量榜第六名。
  2、发挥链主企业领航作用,集约集聚共创优质生产力
  汽车产业的智能化和电动化正在重塑汽车供应链体系,公司以集成化供应链生态体系理念,聚合行业优质资源,充分发挥供需双方技术创新、产业链生态、资本资源等核心优势,分别与多家行业头部企业建立“共信、共创、共赢”的战略合作关系,持续发展智能电动汽车生态链,高效推进供应商本地化建厂。公司精准匹配产品需求,优化资源流转效率,向品质化、联盟化、集成化供应体系发展,形成高质量、敏捷、柔性零部件交付能力。
  公司入选国家工信部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推进全产业链实现端到端的信息流、产品流、资金流的精准、高效管控,有效提升全产业链的运营效率。此外,公司供应链数字化系统,入选重庆市一链一网一平台项目试点示范单位。
  3、打造高品质硬核产品,让用户安心、放心
  公司的精品战略,从产品全生命周期各个环节确保产品的高品质。公司建立了研发质量体系、投产质量体系、量产质量体系、供方质量体系、市场质量体系五大体系关键流程,借助数字化质量手段,确保产品设计、投产、实物、魅力和服务五大质量。公司的智慧工厂在全链智能化、工艺柔性化、低碳可持续等方面全球领先,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和全自动机器人等实现焊接、涂胶、喷涂等关键工序100%自动化,提升了生产效率,保障了品质高一致性。
  整车交付前经过8个质量门,硬件监测内容涵盖材料、零部件、系统及整车;软件监测内容包括自动驾驶、人机界面、AR-HUD等测试项目,每台车均完成辅助驾驶、绝缘检测、强化路试、电磁射频等动静态监测超3,200项,自动化监测近1,000项,采用先进的数字化和智能化质量手段,实现质量自动化,保障产品质量和安全。AITO问界M5位列J.D.Power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新车质量研究主流插电混动市场第一名。
  (三)组织创新,为新质生产力发展强内力
  1、党建引领,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
  公司秉承“党建强、发展强”的理念,始终坚持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工作中以业务助推、员工服务、志愿者服务为抓手,在企业文化、组织建设、企业发展方面切实推动党建融入生产经营,生产经营激活党建,形成非公企业党建经营互融互促新格局。集团党委与19家单位达成共建合作,在信息技术方面助推5G智慧工厂快速落地,在就医、子女入学等方面解决员工急难愁盼问题。公司各党支部、全体党员积极响应集团党委号召,开展“精兵强将,党员先行”、“人人抢做推介官”等活动,成立“攻坚先锋队”、“党员突击队”20余支,在研发、生产、供应链、销服、质量等方面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2、组织变革,打造高素质人才队伍
  公司深化组织变革与人才机制管理创新,基于业务和功能打造“5大业务+5个赋能平台”的组织架构,以目标导向建立“使命驱动+能力驱动”型人才队伍,用量子思维构建全心全意为用户服务的生态组织,打造出一个充满活力和战斗力的组织。
  公司紧跟数字化、智能化、低碳化的发展趋势,进一步实现精细化管理,进一步优化流程,提升对用户的响应速度。公司积极推进系统化人才队伍建设,持续提升员工能力,促进公司员工成长发展和价值发挥。此外公司坚持“结果导向”的差异化激励机制,落实经营责任。
  报告期内,公司继续回购股份1.05亿元,累计回购总额2.05亿元。回购的股份将用于2024年员工持股计划,进一步提高员工的凝聚力、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动公司关键里程碑任务的达成。
  3、关爱员工,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公司致力于构建充满关爱和温暖的工作环境,提升员工的幸福感和归属感,打造充满凝聚力的企业氛围。公司建立健全员工福利保障体系,关注女性员工、困难员工特殊需求,积极开展关爱与帮扶活动。包括但不限于定期开展心理健康知识讲座,每周三开设“健康服务室”,邀请医院专家为员工提供一对一健康咨询服务;为哺乳期女员工专设“母婴室”和专属的哺乳假,提供更加舒适和私密的环境;公司为困难员工设立了互帮互助互济基金,解决困难员工实际需要。
  (三)践行ESG理念,加速新质转型和绿色增长
  公司积极响应国家碳达峰、碳中和重大战略目标,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共建美丽中国的责任担当。公司发展基本法明确了绿色低碳发展路线,围绕绿色设计、绿色采购、绿色制造、绿色物流、绿色营销和回收利用,打造绿色低碳产品。
  报告期内,公司结合每个制造基地的特点,因地制宜制定节能降耗措施,开发绿色低碳能源,利用厂房屋面投入大量资源推进光伏建设,积极推广可再生能源使用;依托“工业互联网+绿色低碳”应用场景,公司建设了碳管理数字化平台,打通供应链管理、能源数字化监测、碳排放管理等系统,实现了企业碳排放、整车碳足迹、供应链碳追溯和碳信息披露等功能。
  公司通过提升生产效率、余能利用、多能互补等一系列措施,积极降低能耗和提高能效。冲压车间采用全自动冷冲压技术冲压线,循环利用再生电流,有效减少70%的电力;焊装车间选用高效低能耗的焊接设备,提高劳动效率和产能,降低输入功率节省电能;优化涂装空压站非生产时间参数,降低非生产时间的涂装压缩空气压力,从而减少能耗,全方位打造绿色节能工厂。
  
  二、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2023年中国汽车行业在复杂的宏观环境中呈现“低开高走,逐步向好”趋势。年初受春节假期提前、部分消费提前透支等因素影响,汽车消费恢复相对滞后。随着国家及地方一系列促消费、稳增长政策的持续推进,以及车企推出具有吸引力的新品,市场需求逐步释放,呈现良好发展态势。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2023年中国汽车产销量累计完成3,016.1万辆和3,009.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1.6%和12%,产销量创历史新高。
  在政策和市场的双重驱动下,我国新能源汽车高速发展。2023年我国新能源汽车继续保持快速增长,产销量为958.7万辆和949.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5.8%和37.9%,增速远超行业预期,市场占有率达到31.6%,同比提升6个百分点,成为引领全球汽车产业转型的重要力量。
  2023年全国乘用车市场价格段销量结构走势持续上行,高端车型销售占比提升明显。2023年国内生产的高端品牌乘用车销量为451.6万辆,同比增长15.4%。其中,35-40万元以及50万元以上车型的销量增幅最大。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与汽车产业的深度融合发展,汽车的智能化水平不断提升,汽车已成为移动智能终端。2023年汽车智能化呈现出蓬勃的发展态势,智能驾驶技术、车联网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和应用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消费者对智能化汽车的需求不断增加,为行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三、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业务情况
  公司是以新能源汽车为核心业务的技术科技型汽车企业,业务涉及新能源汽车及核心三电等产品的研发、制造、销售及服务。报告期内,公司主销车型如下:
  AITO问界M9,全景智慧旗舰SUV,百变空间满足用户的全场景出行需求。12处关键部位采用2000MPa热成型钢,9000吨一体化压铸技术,整车铝合金体积超80%,超硬核车身结构,又轻又安全;增程和纯电双能源动力;整车长度达5230毫米,却拥有灵活转向能力;同时全系标配闭式空气悬架和CDC可变阻尼减震器,软硬动态调节,连续操控更稳定。75英寸AR-HUD具备业界最高清2K分辨率,AR实景融合;二排投影巨幕,32英寸超大画幅。智能交互矩阵大灯,实现多场景智慧灯语。搭载ADS2.0融合感知系统,实现540°的全范围覆盖,助用户自信面对多种复杂路况。
  AITO问界新M7,豪华智驾中大型SUV,具有大智慧、大空间、大舒适、超安全等特点。搭载高阶智能驾驶系统,能够自主看懂复杂路况,让出行舒心又安心。超大车内空间,座椅姿态多变,提供头等舱座椅般享受。按照C-NCAP2021五星安全标准和中保研“Good”评级安全标准开发,超强车身,A柱、B柱采用“潜艇级”超强热成型钢,电池采用耐冲击防爆技术,守护出行安全。
  AITO问界M5智驾版,搭载高阶智能驾驶系统、鸿蒙智能座舱3.0系统。全车27个感知硬件,软硬协同成为高阶智能驾驶的新典范,畅享“人机共驾”体验。全铝合金底盘配合前双叉臂后多连杆独立悬架,簧下重量减轻30%。整车线条简洁有力,优异的汽动设计助力续航提升,增程版CLTC综合续航超过1400km、纯电版CLTC纯电续航超过600km。
  
  四、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1、全栈自研智电新能源魔方平台
  公司全栈自研的整车魔方平台通过全景安全、多元动力、百变空间、智慧引领,为用户带来“好开、好用、超安全”的智能用车体验。
  2、数智质量打造底座优势
  公司遵循“零缺陷”的质量标准,依靠技术驱动质量管理,构建全要素、全流程、全员参加的赛力斯大质量管理体系,持续提升质量的前期设计规划与事先预防能力,实现质量的统一高水准。
  3、智能制造助力产品高质量交付
  公司建立全球领先的智能制造体系,以软硬件结合、数字化工艺设计和现场制造过程相孪生的方式搭建智联工艺,关键工序百分百自动化,百分百实时在线检测,确保交付质量及效率。
  4、共生共荣的产业生态聚合力
  公司与东风、华为、宁德时代、博世等伙伴的合作更加深入,积极构建以智能电动汽车为核心、万物互联共生共荣的汽车生态体系,巩固和扩大发展优势,向新、向质、向上迈进。
  5、以“技术+”夯实人才成长基石
  公司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本的理念,不断完善人才选拔和培育体系,加强国内外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引进与培养力度,厚植智能化、电动化核心技术的人才密度持续提升,成功组建了一支“人才驱动+使命驱动”的高素质人才队伍。
  
  五、报告期内主要经营情况
  2023年,公司营业收入为358.42亿元,同比增长5.09%。
  
  六、公司关于公司未来发展的讨论与分析
  (一)行业格局和趋势
  汽车产业是中国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产业链长、涉及面广、带动性强、市场规模大、国际化程度高等特点。在智能高端、绿色低碳、加速出海等变革趋势下,全新的汽车产业大生态正在崛起。新能源汽车是全球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绿色发展的主要方向,也是形成新质生产力、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得益于国家前瞻性布局和行业集体精进,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将继续领跑汽车行业,为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提供新动能,为多领域高新技术的融合应用提供新通道,加快推进中国由汽车大国向汽车强国迈进。
  ——新能源汽车产业是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阵地和重要抓手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之际,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已经成为新能源汽车产业向着更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新能源汽车产业是集成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先进制造等诸多新技术的载体,是多项新技术的交汇点,是符合数字化和绿色化发展方向的新产业,更是全球发达经济体共同关注和高度重视的领域。发展新能源汽车,对于促进我国汽车业乃至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提高附加值及全球竞争力,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智能化竞争焦点确立,高端化趋势已定
  通过技术、商业模式的不断创新,中国车企在电动化转型之路上已取得初步成果,成为这场产业变革中的创新者和引领者。目前电动汽车在中国的发展已经进入了智能化时代,实现了对智能座舱、智能驾驶等全面匹配。对于中国品牌而言,要充分把握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智能化、电动化快速发展的战略机遇,依托近年来中国在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数字化等方面的积累,进一步融合前沿技术,利用中国汽车市场规模和独特应用场景优势,打通车规芯片、操作系统、电子架构、自动驾驶等核心技术从研发到应用的创新链条。同时整车企业与动力电池、信息通信、互联网、芯片等企业的强强联合,形成互为支撑的新型汽车产业生态,助力产品智能化、高端化更进一步。
  ——数智融合全链赋能,重塑汽车产业生态
  随着人工智能、5G、工业互联网等技术的发展,数字化、智能化将渗入并赋能汽车产业的全链条。智能化生产与管理、数字化研发与设计、全生命周期质量监控、个性化的定制与服务,将有效提升企业创新能力、产品质量与服务水平。同时,基于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所构建的产业大脑也将整合上下游资源,促进供应链融合发展,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重塑产业生态。
  ——竞争格局深度重塑,产业发展加速内卷
  随着电动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在全球地位进一步提升,而新能源汽车的高速发展,也促使行业加速洗牌,竞争更加激烈、竞争格局更加分化。随着新消费需求的不断涌现与技术方案的多样化,新车型密集发布,产品不断迭代,满足多元市场的同时,也加速了行业内卷。如何突破重围活下来,甚至活得更好,是所有企业均需面临的课题,领先的产品竞争力、强大的技术积累以及对用户需求的深刻理解是车企突围的基础和关键。
  ——中国汽车加速出海,海外竞争日趋激烈
  中国车企凭借强大的技术创新能力以及完善的产业链基础,产品价值已迈入全球第一梯队,尤其是新能源汽车的国际竞争力与品牌影响力日趋增强;诸多国内企业早已通过研发、建厂、合作等方式实现全球市场布局。此外,全球主要新能源区域市场产业政策、新能源补贴等的不断变化,除欧美外的新兴市场需求增长的变化,都将使得出海的中国车企面临海外市场竞争的愈加激烈化和不确定性,对企业的适时应变、策略调整能力提出了挑战。
  (二)公司发展战略
  公司以赛力斯发展基本法为指导,以新质生产力推进公司新发展,以技术为底座,以创新为动力,通过技术创新造精品,更好地践行“以用户为中心,全心全意为用户服务”的宗旨,为推动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而接续奋斗,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的汽车新篇章。
  (三)经营计划
  1、以智能电动汽车为核心业务,加快发展优质生产力。继续坚持创新驱动,夯实研发、制造、质量、销服、供应五大平台,加快科技创新成果转化,进一步夯实质量基础和质量自动化,使用户在产品全生命周期获得极致的用车体验。
  2、以动力、平台为重点技术发展方向,创建多样生态合作方式,实现技术和成本领先,最终实现技术科技生产力,支撑智能电动汽车业务健康发展。
  3、数字化智造,进一步提升柔性生产及交付能力。公司将以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为核心,运用智能化、数字化、物联网等领域领先技术以及先进的制造运营管理系统和制造工艺流程,执行严格的品控标准,以实时在线的响应方式快速精准地进行规模化定制生产,以高水平智能制造实力为高质量交付赋能。
  4、持续推进供应链本地化、系统化、集成化布局。公司将以数字化和AI的运用助力供应链质量、交付管理能力迭代升级,搭建高效协同的供应体系,确保原材料和零部件的稳定供应和质量可控。
  5、进一步完善经营合规、运行高效、风险可控、机制科学的管理体系。坚持底线不可破、红线不可碰的底线思维,以预防和控制为主,加强运营管控,强化工作效率,确保业务发展高效,为公司行稳致远提供保障和基础。
  6、推进EV、EVR全系产品抢攻海外市场。公司将抢抓海外新能源市场机遇,实施精细化管理,以EV、EVR等全系产品抢攻重点目标市场。
  (四)可能面对的风险
  1、宏观经济不确定的风险。汽车行业受整体经济发展水平影响较大,全球经济和国内宏观经济的周期性波动、产业结构调整、国际政治环境等因素使得宏观经济形势面临不确定性,消费者购买力受到一定影响,从而影响消费需求。
  2、行业政策风险。国家新的战略规划对汽车企业的新能源汽车研发能力、生产技术提出了更高要求,公司需要加大对研发和生产的投入。同时,国家、各级地方政府的补贴政策调整也会对新能源汽车的销售产生影响。
  3、市场竞争加剧风险。随着消费者的需求扩大、行业的技术进步,智能新能源汽车迎来良好的行业发展机遇,现有市场参与者扩大产能及新投资者的进入将可能使市场竞争格局日趋复杂。
  4、产业链风险。新能源汽车产业链较长,涉及原材料、零部件、整车制造等多个环节。叠加政治、经济等因素影响,未来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仍存在一些不可测风险。
  5、技术革新的风险。随着新材料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汽车产业面临技术革新、转型升级的挑战。
  6、汇率波动的风险。受贸易摩擦、贸易壁垒影响,叠加地缘政治风险,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可能产生波动。人民币汇率波动对公司的经营状况和盈利变动可能带来一定影响。
  7、可持续发展风险。双碳目标背景下,对产品全生命周期碳排放的要求逐步提高,面临制造成本增加以及出口关税、准入限制风险。
  面对上述风险,公司将关注国内外宏观政策、经济形势和市场动向,积极跟踪行业竞争态势;加大前沿技术的研发投入,掌握核心技术,优化产品结构,贯彻绿色低碳理念,开发并推出满足市场和用户需求的产品;稳定供应链,提高供应链抗风险能力,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