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经营简要分析财务业绩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九个月,本集团实现净利润2,152.62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60%。年化平均总资产回报率为0.69%,同比下降0.07个百分点;年化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0.79%,同比下降0.60个百分点。实现基本每股收益0.56元,同比增加0.01元。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九个月,本集团实现营业收入5,402.12亿元,同比增长1.29%。利息净收入4,377.96亿元,同比增长0.96%。净利息收益率为1.45%。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616.53亿元,同比下降7.65%。业务及管理费1,563.54亿元,同比增长0.60%;成本...
查看全部▼
(一)季度经营简要分析财务业绩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九个月,本集团实现净利润2,152.62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60%。年化平均总资产回报率为0.69%,同比下降0.07个百分点;年化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0.79%,同比下降0.60个百分点。实现基本每股收益0.56元,同比增加0.01元。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九个月,本集团实现营业收入5,402.12亿元,同比增长1.29%。利息净收入4,377.96亿元,同比增长0.96%。净利息收益率为1.45%。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616.53亿元,同比下降7.65%。业务及管理费1,563.54亿元,同比增长0.60%;成本收入比28.94%,同比下降0.20个百分点。信用减值损失1,310.46亿元,同比增加14.70亿元。
资产负债截至2024年9月30日,总资产435,532.93亿元,比上年末增加36,803.04亿元,增长9.23%。发放贷款和垫款总额246,882.99亿元,比上年末增加20,736.78亿元,增长9.17%。发放贷款和垫款总额(不含应计利息)按业务类型划分,公司类贷款143,294.23亿元,个人贷款87,516.75亿元,票据贴现11,435.72亿元,境外及其他贷款4,033.72亿元。金融投资132,521.66亿元,较上年末增加20,384.53亿元,增长18.18%。
总负债405,430.04亿元,比上年末增加35,668.82亿元,增长9.65%。吸收存款298,363.29亿元,比上年末增加9,378.61亿元,增长3.25%。吸收存款(不含应计利息)按期限结构划分,定期存款168,641.29亿元,活期存款117,356.06亿元,其他存款7,467.02亿元;按业务类型划分,公司存款101,533.16亿元,个人存款184,464.19亿元,其他存款7,467.02亿元。
股东权益30,102.89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134.22亿元,增长3.92%。其中普通股股本3,499.83亿元,其他权益工具4,600.00亿元,资本公积1,734.17亿元,盈余公积2,739.53亿元,一般风险准备5,325.16亿元,其他综合收益602.11亿元,未分配利润11,536.42亿元。
资产质量截至2024年9月30日,不良贷款余额3,248.36亿元,比上年末增加240.76亿元;不良贷款率1.32%,比上年末下降0.01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302.36%,比上年末下降1.51个百分点。
县域金融业务1截至2024年9月30日,县域发放贷款和垫款总额97,322.81亿元,较上年末增加9,563.28亿元,增长10.90%。县域吸收存款129,403.38亿元,较上年末增加6,086.63亿元,增长4.94%。
重点领域业务持续加大服务实体经济力度,截至2024年9月30日,制造业贷款余额3.32万亿元,较上年末增加3,730亿元,增长12.64%;绿色信贷业务余额4.94万亿元,较上年末增加8,957亿元,增长22.12%;普惠金融领域贷款余额4.59万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0,111亿元,增长28.22%;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3.17万亿元,较上年末增加7,149亿元,增长29.08%。
其他资料截至2024年9月30日,按照《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计算的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8.05%、13.48%、11.42%。2024年第三季度流动性覆盖率日均值为126.65%。
收起▲
一、业务综述
1、五篇大文章
本行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全面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制定贯彻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跟进落实方案,以高质量金融服务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扎实做好“五篇大文章”,坚持当好服务乡村全面振兴的国家队和主力军,当好服务实体经济的主力银行。本行科技金融服务体系逐步完善,绿色金融服务模式日益丰富,普惠金融服务质效持续提升,养老金融业务加快发展,数字金融服务能力不断深化。
科技金融本行积极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机制,为科技创新汇聚更多金融活水。围绕国家科技战略布局,加快打造和持续完善“科技金融服务中心—科技金融事业部或专职团队—科技金融专业支行”三个梯度...
查看全部▼
一、业务综述
1、五篇大文章
本行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全面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制定贯彻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跟进落实方案,以高质量金融服务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扎实做好“五篇大文章”,坚持当好服务乡村全面振兴的国家队和主力军,当好服务实体经济的主力银行。本行科技金融服务体系逐步完善,绿色金融服务模式日益丰富,普惠金融服务质效持续提升,养老金融业务加快发展,数字金融服务能力不断深化。
科技金融本行积极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机制,为科技创新汇聚更多金融活水。围绕国家科技战略布局,加快打造和持续完善“科技金融服务中心—科技金融事业部或专职团队—科技金融专业支行”三个梯度的立体化专业服务网络。针对科技型企业技术含量高、创新能力强、轻资产、高风险等特征,建立并持续优化专属信贷服务体系,匹配差异化信贷支持政策。
打造全生命周期产品矩阵,积极研发专属信贷产品,力争生命周期全覆盖、额度需求全覆盖、典型客群全覆盖。创新推出新兴产业赋能贷,探索“贷款+外部直投”业务模式,构建科技金融“政金企、产学研、投服创”生态圈。截至2024年6月末,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余额达2.63万亿元。
绿色金融本行将绿色金融作为三大战略之一,不断完善适应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低碳发展要求的治理架构、服务体系和风控机制,推动绿色金融高质量发展。完善多层次政策体系,持续将绿色低碳要求纳入信贷政策指引,优化行业信贷政策,引导绿色资金投向。完善绿色金融重大项目库机制,聚焦清洁能源、基础设施绿色升级、节能环保等重点领域,加大绿色信贷投放。积极承销发行绿色债券,开展绿色债券投资,深化与国家绿色发展基金合作,创新ESG主题理财产品,完善多层次、立体化绿色金融服务体系。截至2024年6月末,绿色信贷余额超4.8万亿元。
普惠金融本行全面实施“三农”普惠战略,着力提升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水平。健全具有农业银行特色的“三农金融事业部+普惠金融事业部”双轮驱动普惠金融服务体系,完善敢贷、愿贷、能贷、会贷长效机制,提高普惠金融服务质效。聚焦小微企业、涉农经营主体及重点帮扶群体,加大信贷支持力度,持续推动普惠贷款增量扩面。强化科技赋能,创新完善“小微e贷”线上产品体系,迭代升级“普惠e站”线上服务渠道,为广大普惠客户群体提供专业化、特色化、便捷化金融服务。截至2024年6月末,本行普惠金融领域贷款余额4.51万亿元;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3.06万亿元,信贷支持443万户普惠型小微企业。
养老金融本行立足客户全生命周期,前瞻性、系统性布局,发挥集团合成协作力量,为银发和备老两大客群提供差异化产品供给和全方位服务,打造养老金融特色银行。支持多层次、多支柱养老金体系建设,截至2024年6月末,本行实体社保卡、电子社保卡、医保码用户数分别达2.72亿、1.43亿、7,201万户,三项业务均居行业前列;年金客户数量及业务规模平稳增长,个人养老金业务账户数量、累计缴存金额均居行业第一梯队。优化养老服务金融,推进网点适老化服务建设,截至2024年6月末,已完成2万余家网点的适老化改造。加大养老产业金融支持力度,逐步建立起包含信贷、投资、租赁的多元化养老产业金融服务体系。
数字金融本行持续深化数字化转型,加快构建科技引领、数据赋能、数字经营的智慧银行新模式,不断提升数字金融服务质效。完善“农银惠农云”数字乡村平台功能,有序拓展涉农场景及智慧园区等重点领域金融场景,扩充手机银行校园、医疗、出行等高频场景服务,金融数字服务生态持续健全。丰富完善“农银e贷”线上贷款产品体系,推进“惠农e贷”“惠农网贷”等产品创新,持续优化办贷流程,金融服务的多样性、普惠性、可及性有力提升。
持续沉淀高质量数据资产,不断深化标签中心、决策引擎等数据服务应用,高效推进分布式核心建设、容灾工程、网络与信息安全等关键领域工作,数据和科技支撑进一步夯实。
截至2024年6月末,“农银e贷”余额突破5.1万亿元,其中“惠农e贷”余额超1.4万亿元;个人掌银月活客户数达2.31亿户。
2、公司金融业务
报告期内,本行坚守服务实体经济主力银行定位,自觉融入国家战略,深刻把握新质生产力内涵,扎实做好“五篇大文章”,加大对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信贷投放;深入推进数字化经营,优化线上线下场景经营服务体系;坚持以客户为中心,围绕客户多元化金融需求,提升综合金融服务水平和客户满意度,推动公司金融业务高质量发展。截至2024年6月末,境内公司类贷款和票据贴现余额合计152,716.96亿元。上半年,境内公司存款(含保险公司)日均余额11.9万亿元,增量居同业首位。截至2024年6月末,本行拥有公司银行客户1,156.62万户,其中有贷款余额的客户60.09万户,比上年末增加7.86万户。
贯彻落实制造强国战略。围绕新型工业化重点任务,强化政策支持和资源保障,优化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加大先进制造、产业转型升级、工业绿色发展、产业链供应链等领域金融供给,积极支持企业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截至2024年6月末,制造业贷款余额(按贷款投向)超3.2万亿元。其中,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1.41万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990亿元,增速达16.4%;电子及通信设备、计算机、医药、航空航天设备等高技术制造业领域贷款较上年末增加581亿元。
服务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发挥全渠道、全产品、多牌照优势,全面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等国家区域发展战略,2024年上半年新增对公贷款7,855亿元。
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加强政策保障,配置专项信贷资源,积极满足科技创新、绿色低碳、产业基础再造工程等领域民营企业的融资需求,支持民营企业参与国家发改委投贷联动优质民间投资项目。截至2024年6月末,民营企业贷款余额6.24万亿元,较上年末增加7,867亿元,增长14.4%。
推进数字化转型。持续推进对公客户营销管理系统建设,围绕精准链式营销、商机管理、重点客群价值提升、智能管户等,迭代升级一批数字化营销管理工具。加快政府、交通、旅游、养老、消费金融的场景布局,不断丰富线上信贷、交易银行等产品应用。
交易银行业务本行持续完善以账户和支付结算为基础的交易银行体系。聚焦重点领域、重点行业、重点客户,加强产品创新,加快线上渗透,深化差异化综合营销,以场景带动流量,推动交易银行业务高质量发展。
深化科技赋能,加强线上线下协同,持续优化对公开户流程。适应市场新业态、新需求,创新系统性、集团性客户一点对接、全国开户新模式,着力提高企业账户服务水平。截至2024年6月末,本行对公人民币结算账户达1,417.82万户,上半年对公人民币结算业务量达464.18万亿元。
持续创新“农银睿达”司库产品体系。推出“农银睿达”掌上司库,助力企业提升管理效能、运行效率;强化“票据通”综合服务能力,构建全链条、智能化的票据服务;打造银企直联新模式,实现银企间高效对接。截至2024年6月末,本行交易银行业务活跃客户数达361.48万户。
机构业务本行坚持以客户为中心,推进智慧场景建构,提升对客服务效能,推动机构业务高质量发展。截至2024年6月末,本行拥有机构客户72.55万户,较上年末增加3.81万户。
政府金融领域,深化智慧政务服务,推进政务服务向县域基层延伸,自主研发的“智县”平台已在31省(自治区、直辖市)630县上线使用,助力县域政府履职效能提升、营商环境优化、公共服务供给。
财政社保领域,为中央和地方预算单位提供优质高效的金融保障,连续2年在财政部中央国库集中支付代理银行和国家医保局医保码运营渠道专项评价中均排名首位,连续14年获评财政部中央非税收入收缴优秀代理银行。
民生服务领域,智慧校园合作学校超3.2万家,智慧医疗合作医院超6,300家。
金融同业领域,第三方存管系统签约客户超7,772万户,较上年末增加513万户。
投资银行业务本行坚持服务实体经济导向,围绕客户多元融资需求,不断做优“融资+融智”“商行+投行”服务方案。上半年实现投行收入100.84亿元。
加强产品创新,服务客户多元融资需求。深耕银团贷款、并购贷款服务场景,支持基础设施建设、新兴产业等重点领域大额融资需求,银团贷款规模2.98万亿元;服务产业链整合与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并购贷款规模超2,300亿元。承销发行市场首单股权类资产担保债务融资工具、市场首批“两新”(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债券,助力重点领域投资建设和技术升级。
加快数字化转型,提升投行服务质效。上线“农银思享平台”2.0版,升级访问路径、提升线上交互体验、拓展核心功能;增设“普惠专区”功能板块,为普惠用户提供一站式免费线上融智服务。
3、个人金融业务
本行持续深化零售业务“一体两翼”(以客户建设为主体,坚定不移推进“大财富管理”和数字化转型)发展战略,着力以创新、科技和服务为驱动,锻造客户精细化服务能力,深耕大财富管理和数字化转型,升级零售业务高质量发展的动力引擎。持续加大个人信贷投放力度,满足居民多元融资需求。深化养老、乡村振兴、新市民服务等民生领域金融供给,延展服务边界,提升服务温度。本行连续三年荣登全球“零售银行品牌价值排行榜”榜首。
客户经营坚持从客户差异化需求出发,沿循分层分群策略主线,融合线上线下服务渠道,做深做细客户精细化服务。截至2024年6月末,本行个人客户总量8.71亿户,保持同业第一。
深入推进客户7星级分层服务和“6+N”客群(六大战略客群和N个特色客群)经营融通互补,一体满足客户“金融+非金融”需求。
持续深化科技赋能,开拓企业微信、智能外呼等渠道建设应用,结合掌银搭建客户多元化金融场景,引入AI技术赋能线上服务全流程,识客更加精准、产品和服务更加适配、客户体验更加智慧便捷。
积极转变线下服务方式,主动延展服务边界,依托“乡村振兴全场景营销服务平台”、“走进企业”等工具,将优质产品和服务送到客户身边;做好新市民服务,打造新市民服务特色网点,推广骑手卡、小微商户卡等新市民专属产品,发行量市场领先。
大财富管理坚持以平台化、专业化、综合化、普惠化理念发展大财富管理,争做客户身边的财富管家、行业发展的重要驱动者。截至2024年6月末,本行个人客户金融资产规模21.18万亿元,位居同业前列;上半年,境内个人存款日均余额17.5万亿元,增量居同业首位。
发挥平台优势,与集团内、外财富机构广泛合作,推动优质服务链接更多客户。建设覆盖总行、分行及网点的多层级投研团队,在市场洞察、机构合作、产品遴选、客户服务等多领域,汇聚更加强大的专业力量。
大力推广资产配置,根据客户需求和风险偏好,综合提供“存款+财富管理+其他产品/服务”财富成长方案,陪伴客户财富增长、穿越周期。积极优化产品布局、降低财富投资门槛,推广“低波悦享”理财、专属商业养老保险、债券基金和低总价贵金属等产品,推动财富管理走到更多客户身边。
个人贷款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聚焦惠民生和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持续加大个人信贷投放力度。截至2024年6月末,境内个人贷款余额86,520.93亿元,较上年末增加5,921.78亿元,居同业领先。
坚决贯彻落实各项房地产金融支持政策,积极适应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的新变化,助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2024年上半年,个人住房贷款投放3,096亿元。
服务“扩内需、促消费、惠民生”,优化消费金融服务,持续加大个人消费贷款营销投放力度。截至2024年6月末,含信用卡在内的个人消费贷款余额1.20万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634亿元。
坚持深耕普惠金融,优化完善信贷产品,精准实施差异化政策,加大批发零售、农林牧渔、物流运输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信贷支持力度。截至2024年6月末,包括惠农e贷在内的个人经营类贷款余额2.36万亿元,较上年末增加5,315亿元。
银行卡业务加速推进借记卡业务数字化转型及创新,推出定制借记卡服务。开展加油、商超等日常生活场景的消费促销活动,持续做好各项减费让利措施。截至2024年6月末,本行存量借记卡10.96亿张。
优化信用卡产品线,推出银联尊然白金卡、万事达全球支付白金卡、Visa全球支付白金卡(奥运版)等产品。强化重点客群渗透,布局文旅和线上场景,提升信用卡客群精细化管理水平。加大消费信贷投放,聚焦汽车、家装家电、手机数码等重点消费领域,开展以旧换新主题营销服务;举办“千城万店农行汽车节”、“农行家装节”等专项营销活动;推进新能源汽车下乡,创新推广惠农分期产品。上半年实现信用卡消费额11,130亿元,同比增长3.3%。
私人银行业务完善金字塔型专业服务体系,开展“双百领航”私行中心标杆建设,实现对全国重点城市全覆盖。推进支行级财富管理中心下沉,县域私行客户数较上年末增长12%,管理县域私行客户资产突破万亿元。培养以私人银行家、金牌财富顾问等为代表的私行核心人才,提升财富顾问队伍专业服务水平。着力构建私行客户家企综合金融服务生态,家族信托规模新增超200亿元,为专精特新等中小微企业提供公私联动服务,新拓近万名私行企业家客户。持续提升公益金融服务,举办“壹慈善公益之旅”慈善信托客户活动,私行公益信托已累计帮助1.7万名受益人。
截至2024年6月末,本行私人银行客户数24.75万户,管理资产余额2.85万亿元。
4、资金业务
资金业务包括货币市场业务和投资组合管理。本行坚持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支持绿色低碳发展,在保障全行流动性安全的基础上灵活调整投资策略,资产运作收益保持同业较高水平。
货币市场业务加强货币政策研究和市场流动性预判,综合运用拆借、回购、存单、存放等融资工具,优化短期资产配置结构,在确保流动性安全的前提下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切实履行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职责,高效配合做好稳健货币政策传导。上半年,本行人民币融资交易量达106.99万亿元。
投资组合管理截至2024年6月30日,本行金融投资128,535.09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6,397.96亿元,增长14.6%。
交易账簿业务持续提升银行间市场债券做市份额。加大银行间债券市场做市报价力度,绿色债券、乡村振兴债、小微债等债券的报价只数和做市交易量稳步增长。积极服务债券市场对外开放,债券通业务保持市场领先。
动态调整债券交易组合。上半年,国内债券市场收益率震荡下行。本行结合市场走势,灵活调整组合仓位,提升组合盈利水平的同时严控市场波动的影响。
银行账簿业务优化市场利率中枢下行背景下的投资策略,综合考虑债券市场走势和组合管理需要,合理把握投资节奏。统筹资产收益和风险防控,增强投资业务经营质效。
保持政府债券投资力度,优化信用债投资结构。参与超长期特别国债投资、增加政府债券配置,支持国家重大战略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助力交通运输和产业园区等基础设施建设,地方政府债和国债投资规模保持同业前列。以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为导向,积极开展信用债投资,支持绿色产业和新基建、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融资需求。
5、资产管理业务理财业务
截至2024年6月末,本集团理财产品余额18,024.75亿元,其中本行748.12亿元,农银理财17,276.63亿元。
本行理财产品报告期内,本行存续理财产品均为非保本、公募理财产品。截至2024年6月末,本行理财产品余额748.12亿元,较上年末减少231.78亿元。
资产托管业务成功营销130余只产业基金,产业基金托管数量突破千只,落地2只公募REITs;新中标18只企业年金单一计划,新营销一批类年金托管项目,养老目标基金托管规模保持市场领先。保险资金托管规模突破7万亿元,公募基金托管规模增加2,486亿元,银行理财托管规模增加2,663亿元,重点产品竞争力获得新提升。
荣获《中国基金报》英华奖“优秀ETF托管人”。
截至2024年6月末,本行托管资产规模166,338.07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0.8%。
贵金属业务上半年,本行自营及代理黄金交易量3,059.62吨,自营及代理白银交易量7,574.79吨,交易量保持行业前列。
稳健发展贵金属租借业务,进一步加大优质产用金企业支持力度,积极满足珠宝首饰企业黄金备货需求,大力支持绿色矿山企业高质量发展。
代客资金交易持续宣导汇率风险中性理念,为企业提供远期、掉期、期权等汇率避险产品,助力外贸质升量稳。上半年,本行代客结售汇及外汇买卖交易量2,653.28亿美元。
稳健发展柜台债券(债市宝)业务。上半年分销各类债券超300亿元,支持国家重大战略、加大服务实体经济力度。持续优化系统功能,为广大个人、企业和金融机构投资者提供兼具安全性、流动性、收益性的金融产品。
代理保险业务丰富代理保险产品体系,持续提升服务能力,切实满足客户多元保险保障需求。代理保险业务健康发展,代理保费、手续费收入均处于同业领先地位。积极推进商业养老保险代销业务,上半年代理销售长期养老属性保险保费192亿元。
代销基金业务把握市场形势,积极布局债券类、货币类基金,加强权益类基金储备,推动创新型基金发行,不断丰富基金产品线,实施基金新发与持续营销并重的经营策略。开展“金领雁”财富管理专业化培训,推进人才队伍建设。上半年代销公募基金销量1,490.38亿元,同比增加327.51亿元。
代理国债业务上半年,本行代理发行储蓄国债8期,实际销售194.77亿元,其中代理发行储蓄国债(凭证式)4期,实际销售77.04亿元;代理发行储蓄国债(电子式)4期,实际销售117.73亿元。
6、网络金融业务
本行坚持“金融为民”的服务宗旨,不断完善数字化服务渠道,持续做大线上流量规模,纵深推进数字化转型。
智能掌上银行发布掌上银行9.2版,以数据为驱动,优化用户旅程,打造养老服务生态,提供普惠、便捷的金融服务。截至2024年6月末,掌上银行月活跃客户数(MAU)达2.31亿户,较上年末增加1,828万户,保持可比同业领先。
完善智能掌银体系。发布掌银英文版,向境外来华客户提供账户查询、转账、跨境汇款、信用卡还款、手机充值、外汇牌价等服务;适配国产鸿蒙系统,发布掌银鸿蒙版。
打造养老专属服务。构建“养老专区”,整合社保、企业年金、个人养老金入口,提供一站式养老金服务。拓展养老金融服务,推出养老待遇测算、养老缴费等功能。
持续赋能乡村振兴。建设乡村振兴频道,提供乡村好店、家电换新等特色服务;升级掌银乡村版,惠农专区开设惠农大讲堂,集中宣传金融产品、惠农政策和反诈等知识。
截至2024年6月末,掌银乡村版月活跃客户数突破4,000万户。
企业线上银行升级企业金融服务平台。上线转账智能录入、跨行速汇等功能,不断优化交易流程;推出智能问答小助手,帮助解决客户日常使用问题。
迭代升级企业掌银。优化转账、明细查询等高频交易操作流程,强化登录、跳转外部链接等功能安全把控,实现企业客户业务功能一站式办理。
优化“薪资管家”。智能识别员工卡号,优化人事、考勤、薪税、福利、报销等配套解决方案,升级电子工资单、薪资专区功能。
智慧场景金融持续优化场景金融服务。校园领域,升级校园缴费、教学教务等功能,提升学校信息化建设水平。食堂领域,推出食堂包月订餐、菜谱评价等服务,助力企业餐饮高效管理。政务领域,优化社保医保服务,支持医保码移动支付。出行领域,聚焦绿色出行,新增电单车充电桩扫码缴费服务。
提升开放金融服务能力。拓宽消费场景贷款办理渠道,支持通过合作平台实现贷款产品全流程输出。深化医保移动支付合作,提供医保统筹账户、医保个人账户、个人自费账户联动支付功能。
数字人民币工程落地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业务。作为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项目首批参与银行,积极开展货币桥系统开发工作,助力货币桥项目顺利进入最小可行化产品阶段;与境外商业银行合作推进试点,为多家企业办理货币桥跨境交易支付结算。
推进场景建设和产品创新。对接试点地区政府及企业需求,推进数字人民币在非税缴费、公积金缴纳、社保、供应链融资发放等领域应用。发挥数字人民币智能合约产品优势,提升金融服务水平,赋能政府及企业数字化管理。
7、跨境金融服务
本行积极服务国家高水平对外开放,以高质量跨境金融服务助力“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议”(RCEP)及共建“一带一路”、人民币国际化、自由贸易试验区和海南自贸港建设。上半年,境内分行国际结算业务量10,723亿美元,国际贸易融资(含国内证项下融资)业务量685亿美元。截至2024年6月末,境外分、子行资产总额1,750亿美元,上半年实现净利润4.43亿美元。
精准有力服务外贸实体经济。服务贸易投资便利化,新增2家贸易外汇收支便利化试点行,上半年办理贸易便利化业务25万笔,同比增长54%。支持新业态发展,上半年办理新型离岸国际贸易、海外仓、市场采购、外贸综合服务、保税维修等新业态相关国际结算业务188亿美元。上线货币桥功能,积极开展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业务试点。推广“农银跨境撮合通”服务平台,累计入驻境内外企业419家。加大对小微外贸企业融资支持,推动建立“中小微企业+出口信保+当地政府+农业银行”风险共担机制,2024年上半年出口信保融资业务同比增长31%。加强农业合作金融支持,优化完善涉农客户跨境金融营销机制,上半年境内分行累计办理涉农贸易融资48亿美元。
重点区域跨境金融服务提质增效。支持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和企业“走出去”,上半年共办理涉及共建“一带一路”国际结算、贸易融资业务合计1,637亿美元。服务RCEP区域内跨境贸易投资,上半年境内机构服务RCEP区域国际结算业务量1,172亿美元。推动自贸分账核算(FT)业务发展,上半年自由贸易账户项下国际结算业务量681亿美元,同比增长30%。在海南和广东横琴成功投产运行多功能自由贸易账户体系。
积极拓展外资机构客户。举办“开放共赢携手共进”粤港澳大湾区机构客户交流会等营销活动,落地多项债券发行承销、债券通交易对手及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间参等合作项目。
有序推动跨境人民币业务发展。上半年跨境人民币结算量1.72万亿元,其中,跨境贸易和直接投资项下人民币结算量7,954亿元。
境外子行中国农业银行(卢森堡)有限公司中国农业银行(卢森堡)有限公司为本行在卢森堡注册的全资控股子公司,注册资本2,000万欧元。业务范围包括国际结算、公司存款、银团贷款、双边贷款、贸易融资、外汇交易等批发银行业务。截至2024年6月末,中国农业银行(卢森堡)有限公司总资产为0.59亿美元,净资产0.25亿美元,上半年实现净利润85万美元。
中国农业银行(莫斯科)有限公司中国农业银行(莫斯科)有限公司为本行在俄罗斯注册的全资控股子公司,注册资本75.56亿卢布。业务范围包括国际结算、公司存款、银团贷款、双边贷款、贸易融资、外汇交易等批发银行业务。截至2024年6月末,中国农业银行(莫斯科)有限公司总资产为3.29亿美元,净资产1.23亿美元,上半年实现净利润704万美元。
此外,本行在英国拥有中国农业银行(英国)有限公司,股本1亿美元,目前正在履行关闭程序。
8、综合化经营
本行已搭建起覆盖基金管理、证券及投行、金融租赁、人寿保险、债转股和理财业务的综合化经营平台。上半年,本行六家综合化经营附属机构围绕集团整体发展战略,聚焦主责主业,不断强化用人机制、客户服务、风险控制、系统建设等基础能力,协同集团做好“五篇大文章”,综合金融服务质效进一步提升。
农银汇理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农银汇理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于2008年3月,注册资本人民币17.50亿元,本行持股51.67%。公司业务性质:基金募集、基金销售、资产管理。主要基金产品有股票型、指数型、混合型、债券型、货币型和FOF型基金。截至2024年6月30日,农银汇理总资产49.25亿元,净资产46.16亿元,上半年实现净利润1.17亿元。
农银汇理着力提升投研能力,完善产品布局,改进营销服务,推动各项业务平稳发展。
不断加大科技、绿色、乡村振兴等领域投资力度,有效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截至6月末,农银汇理资产管理规模2,568.84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37.09亿元;拥有公募基金83只,规模1,860.25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91.59亿元。
9、金融科技
报告期内,本行不断深化应用金融科技前沿技术,深入推进信息化建设“十四五”发展规划实施,定期评估实施成效,持续提升科技支撑和赋能水平。
聚焦金融科技创新积极应对技术变革加速演进,加快推进新一代技术体系转型,打造面向未来的数字新基建与IT架构底座,深化金融科技应用,赋能业务经营高质量发展。
大数据技术应用方面,投产首批13个数据湖场景试点,实现大数据底座的存储、计算、批量服务和实时服务的统一上云入湖。
人工智能技术应用方面,加快以AI技术为驱动的智慧银行建设,密切跟踪大模型技术趋势,持续完善AI软硬件支撑体系,稳妥推动AI+应用场景落地。
云计算应用方面,持续推进云原生能力建设,基于PaaS部署的应用比例达到88.7%。
网络安全技术应用方面,推动技术防护体系升级,完成云安全防护工具推广,实现云上云下一体化防护;加快零信任、物联网安全等新技术推广,积极应对新挑战。
网络技术应用方面,“端到端可视化SRv6网络建设”项目入选中央网信办IPv6技术创新和融合应用试点优秀成果。
物联网应用方面,持续推进线上、线下数据融合,稳步拓展物联网金融场景创新应用。
增强业务连续性保障水平本行信息系统在交易量较快增长和技术栈转型切换等多重挑战下始终保持平稳运行,分布式架构相关的技术运营体系更加完备。
持续高标准加强容灾体系建设。优化容灾架构,提升区域级容灾能力。
常态化开展应急演练,强化应急能力。完成重要信息系统“同城+异地”联合切换演练,技术切换效率更高、业务接管时间更长。
深化一体化生产运维平台应用。面向分行全面推广配置、监控自动化等功能,提升分行生产运行一线的技术运营能力。
信息系统在持续高位运行的压力下保持平稳运行。核心系统工作日日均交易量达15.57亿笔。手机银行日交易量峰值达13.84亿笔,创历史新高。核心系统主要业务时段可用率达到100%。
4.3.10人力资源管理和机构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报告期内,本行围绕“两大定位”和“三大战略”,持续优化组织机构。
升格数字化业务运行中心(合肥)为二级部,企业级集约运营体系建设稳步推进。
加强数字化风控中心(重庆)人员配置,进一步提升全行风险防控集约化、智能化水平。
持续完善三农金融事业部组织架构,优化雄安新区、科技企业聚集区域的经营机构布局,加强对实体经济的服务能力。
加强综合化经营及境外机构队伍建设,深化集团一体化、本外币一体化经营。
二、风险管理
2024年上半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内外部形势,本行不断完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统筹好发展与安全,牢牢守住风险合规底线。完成集团风险偏好与全面风险管理策略更新,增强风险管理的主动性。围绕国家战略,持续调整优化信贷结构,加强重点领域信用风险管控,提升数字化风控能力。强化市场风险数字化管控,不断提升市场风险管理系统智能化水平。落实监管新规要求,健全操作风险管理体系,升级操作风险管理系统,优化操作风险管理工具。
1、信用风险
本行始终坚持审慎稳健的经营策略,完善风险防范、预警和处置机制,加强重点领域风险防控,严格风险分类管理,夯实风险管理基础,资产质量稳定向好。截至2024年6月末,本行不良贷款率1.32%,较上年末下降0.01个百分点;关注类贷款率1.42%,与上年末持平;逾期贷款率1.07%,较上年末下降0.01个百分点,风险前瞻指标持续向好;逾期不良比81.02%,较上年末下降0.28个百分点,风险分类较为审慎;拨备覆盖率303.94%,保持较强的风险抵补能力。
紧密围绕国家战略,持续调整优化信贷结构。制定年度信贷政策指引、三农和普惠金融信贷政策指引,大力支持乡村振兴、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创新、绿色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现代服务业等重点领域,提升信贷结构与国家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适配性。
持续完善信用风险制度体系。落实监管要求,修订流动资金贷款、固定资产贷款、个人信贷、小微企业信贷业务、表外业务等管理办法。完善信贷产品创新审批流程、后评价和退出管理机制。
加强重点领域信用风险管控。统筹做好房地产新增投放和存量风险防范化解,全力支持保障性住房等“三大工程”建设,落实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要求,扎实推进保交房工作,精准满足房地产项目合理融资需求。强化房地产项目精细管理,“一户一策”稳妥推进房地产风险防范化解。严格执行国家关于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的各项法规和监管规定,稳妥化解融资平台、隐性债务风险,加强新增融资管理,严守不新增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红线。加强个人业务贷前客户准入,做好真实性调查,严格开展押品评估,从源头做好风险管控工作。
提升数字化风控能力。探索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的多场景应用,完善不同类型客户风险识别模型和预警指标体系,提升数字化监控和集中作业,强化风险“识别、预警、核查、处置”全链条管理。
加大不良资产处置力度。坚持立足自主清收,综合运用各类处置方式,加强不良资产精细化处置管理,不断提升处置质效。
金融资产风险分类本行根据《商业银行金融资产风险分类办法》要求,制定风险分类管理制度。本行根据金融资产类别、交易对手类型、产品结构特征、历史违约情况等信息,结合资产组合特征,明确了各类金融资产的风险分类方法,对于零售资产主要采用脱期法,对于非零售资产主要采用模型法。分类流程遵循“横向平行制衡、纵向权限制约”的原则,按流程、权限运作;基本程序包括分类初分、分类认定、分类审批。
本行对承担信用风险的金融资产实行五级分类和十二级分类相结合的管理模式。对非零售信贷资产,主要实施十二级分类管理,通过对客户违约风险和债项交易风险两个维度的综合评估,审慎反映信贷资产风险程度。对零售信贷资产实行五级分类管理,主要根据信贷资产本息逾期天数及担保方式,由系统自动进行风险分类。对非信贷资产实行五级分类管理,主要考虑金融资产类别、交易对手类型、逾期天数等因素,真实反映风险状况。
2、市场风险
2024年上半年,本行制定金融市场业务风险管理策略,优化全行市场风险管理要求和交易投资业务的准入标准,合理调整市场风险管理限额。扎实推进市场风险管控平台建设,提升市场风险管理系统智能化水平,优化市场风险计量模型和系统,进一步完善市场风险资本要求计量功能。做实市场类业务压力测试,前瞻性防范极端市场变动对金融市场业务的影响。
本行市场风险限额分为指令性限额和指导性限额。本行将所有表内外资产负债划分为交易账簿和银行账簿。交易账簿包括本行为交易目的或规避交易账簿其他项目风险而持有的金融工具、外汇和商品头寸,除此之外的其他各类头寸划入银行账簿。
交易账簿市场风险管理本行采用压力测试、风险价值(VaR)、限额管理、敏感性分析、久期、敞口分析等多种方法管理交易账簿市场风险。
本行定期开展压力测试,以评估极端市场风险情况下本行交易账簿面临的最大损失。
压力测试情景包括单因素情景、多因素组合情景和历史情景三种情景。市场风险压力测试通过定量分析利率、汇率及其他市场价格变动对本行资产价格和损益的影响,揭示极端情景下本行投资与交易业务存在的薄弱环节,提升本行应对极端风险事件的能力。压力测试结果显示,报告期内本行市场风险压力损失总体可控。
交易账簿风险价值有关情况。
银行账簿市场风险管理本行综合运用限额管理、压力测试、情景分析和缺口分析等技术手段,管理银行账簿市场风险。
利率风险管理报告期内,本行密切关注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和市场利率走势,实施稳健的银行账簿利率风险管理策略,强化资产负债期限结构摆布和久期管理,将利率风险敞口控制在合理水平。持续优化内外部定价机制,着力提升量价协同水平,保持资产负债稳健、可持续增长。启动利率风险智慧实验室项目,提升利率风险数据质量,优化客户行为量化分析。报告期内,压力测试结果显示本行各项利率风险指标均控制在监管要求和管理目标范围内,银行账簿利率风险水平整体可控。
汇率风险管理2024年上半年,本行定期开展外汇风险敞口监测、汇率敏感性分析和压力测试,持续完善汇率风险计量,灵活调整交易性汇率风险敞口,保持非交易性汇率风险敞口稳定,全行汇率风险敞口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
本行面临的汇率风险主要是美元兑人民币汇率产生的敞口风险。2024年上半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累计贬值441个基点,贬值幅度0.62%。截至2024年6月末,本行表内表外金融资产/负债外汇负敞口58.02亿美元。
3、流动性风险流动性风险管理治理架构
本行流动性风险管理治理结构由决策体系、执行体系和监督体系组成。其中,决策体系包括董事会及其下设的风险管理与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高级管理层;执行体系包括全行流动性管理、资产和负债业务管理、信息与科技等部门;监督体系包括监事会以及审计局、内控合规监督部、法律事务部。上述体系按照职责分工分别履行决策、执行和监督职能。
流动性风险管理策略和政策本行坚持稳健的流动性管理策略,并根据监管要求、外部宏观经营环境和业务发展情况等制定流动性风险管理政策,在确保流动性安全的前提下,有效平衡流动性、安全性和效益性。
流动性风险管理目标本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目标是:通过建立科学、完善的流动性风险管理体系,对流动性风险实施有效的识别、计量、监控和报告,确保全行在正常经营环境或压力状态下,能及时满足资产、负债及表外业务引发的流动性需求,履行对外支付义务,有效平衡资金的效益性和安全性的同时,防范集团整体流动性风险。
流动性风险管理方法本行密切关注外部经济形势、货币政策和市场流动性变化,持续监测全行流动性情况,加强资产负债匹配管理,平抑期限错配风险。稳定核心存款来源,强化主动负债工具运用,畅通市场融资渠道。健全流动性管理机制,强化资金头寸的监测预警与统筹调度,保持适度备付水平,满足各项支付要求。优化完善流动性管理系统功能,提升电子化管理水平。
压力测试情况本行结合市场状况和业务实际,充分考虑可能影响流动性状况的各种风险因素,设定流动性风险压力测试情景。本行按季度开展压力测试,测试结果显示,在设定的压力情景下,本行均能通过监管规定的最短生存期测试。
影响流动性风险的主要因素流动性风险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市场流动性的负面冲击、存款客户支取存款、贷款客户提款、资产负债结构不匹配、债务人违约、资产变现困难、融资能力下降等。
流动性风险分析报告期内,本行到期现金流安排合理,流动性状况总体充足、安全可控,各项指标均满足监管要求。截至2024年6月末,本行人民币流动性比率为80.35%,外币流动性比率为151.52%。2024年二季度流动性覆盖率均值为120.27%。截至2024年6月末,本行净稳定资金比例为131.99%,其中分子项可用的稳定资金为290,326.19亿元,分母项所需的稳定资金为219,954.71亿元。
4、操作风险
2024年上半年,本行根据内外部情况变化,审慎确定操作风险偏好和管理策略。落实监管新规要求,修订操作风险管理基本制度;开展操作风险管理专项审计,健全操作风险管理体系。升级操作风险管理系统,优化操作风险管理工具,定期评估报告操作风险情况,扎实推进新标准法实施工作。加强重要类别操作风险管理,加大IT风险、模型风险及业务连续性管理力度,为数字化转型提供支撑;健全案件风险全链条防控机制,坚持做好重点领域案件风险防控;稳步推进法律风险、外包风险管理。
法律风险2024年上半年,本行持续深化法治农行建设,推进依法治理。提升“五篇大文章”等重点领域法律服务质效,强化对县域和涉农贷款、粮食安全领域贷款、农户贷款等方面的法律支持,加强知识产权法律保护,持续深化个人信息保护相关法律工作,保障业务经营依法开展。加大诉讼清收力度,积极运用多元化纠纷解决方式提高清收质效。健全国际化综合化经营法律风险管理机制,提升集团法律风险管理能力。加强金融法治文化建设,推动全行员工尊法学法守法用法。
5、声誉风险
2024年上半年,本行稳步推进声誉风险全流程管理,强化声誉风险事前防控,完善协同联动机制,组织开展声誉风险专项排查和多层级专业培训,提升集团声誉风险管理质效。强化重要时点、重要事项的舆情监测报告和预警防控,及时妥善化解声誉风险。
6、国别风险
本行运用国别风险评级、限额管控、敞口监测、准备计提及压力测试等工具手段对国别风险进行管理。2024年上半年,本行根据外部形势变化,修订国别风险管理办法,制定国别风险限额管理策略,合理设定国别风险限额,加强国别风险监测。
7、风险并表.
2024年上半年,本行持续优化集团风险并表管理体系,推动集团风险管理一体化建设。指导子公司“一司一策”修订2024年风险偏好陈述书和风险管理政策,明确业务准入标准,规范业务退出及止损机制,优化风险偏好和限额指标设置。督导子公司制定或修订交易人员行为管理制度办法,推动子公司完善交易行为管理机制。加强子公司风险管理系统建设,上线子公司风险指标功能模块,实现风险限额量化指标自动监测预警,有效提升风险穿透管理智能化水平。
收起▲
(一)季度经营简要分析
财务业绩
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三个月,本集团实现净利润708.39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77%。年化平均总资产回报率为0.69%,同比下降0.13个百分点;年化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1.39%,同比下降1.21个百分点。实现基本每股收益0.19元,同比下降0.01元。
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三个月,本集团实现营业收入1,860.21亿元,同比下降1.76%。利息净收入1,445.35亿元,同比下降0.74%。净利息收益率为1.44%。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290.37亿元,同比下降10.79%。业务及管理费472.04亿元,同比增长1.67%;...
查看全部▼
(一)季度经营简要分析
财务业绩
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三个月,本集团实现净利润708.39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77%。年化平均总资产回报率为0.69%,同比下降0.13个百分点;年化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1.39%,同比下降1.21个百分点。实现基本每股收益0.19元,同比下降0.01元。
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三个月,本集团实现营业收入1,860.21亿元,同比下降1.76%。利息净收入1,445.35亿元,同比下降0.74%。净利息收益率为1.44%。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290.37亿元,同比下降10.79%。业务及管理费472.04亿元,同比增长1.67%;成本收入比25.38%,同比增加0.86个百分点。信用减值损失556.11亿元,同比减少9.02亿元。
资产负债
截至2024年3月31日,总资产421,572.79亿元,比上年末增加22,842.90亿元,增长5.73%。发放贷款和垫款总额238,636.00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2,489.79亿元,增长5.52%。发放贷款和垫款总额(不含应计利息)按业务类型划分,公司类贷款141,883.92亿元,个人贷款86,027.11亿元,票据贴现5,973.34亿元,境外及其他贷款4,189.48亿元。金融投资124,878.53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2,741.40亿元,增长11.36%。
总负债391,580.56亿元,比上年末增加21,819.34亿元,增长5.90%。吸收存款310,605.09亿元,比上年末增加21,620.41亿元,增长7.48%。吸收存款(不含应计利息)按期限结构划分,定期存款168,556.53亿元,活期存款130,146.44亿元,其他存款7,458.18亿元;按业务类型划分,公司存款115,437.04亿元,个人存款183,265.93亿元,其他存款7,458.18亿元。
股东权益29,992.23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023.56亿元,增长3.53%。其中普通股股本3,499.83亿元,其他权益工具5,200.00亿元,资本公积1,734.24亿元,盈余公积2,735.69亿元,一般风险准备4,564.17亿元,其他综合收益374.23亿元,未分配利润11,810.76亿元。
资产质量
截至2024年3月31日,不良贷款余额3,153.25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45.65亿元;不良贷款率1.32%,比上年末下降0.01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303.22%,比上年末下降0.65个百分点。
县域金融业务1
截至2024年3月31日,县域发放贷款和垫款总额93,986.03亿元,较上年末增加6,226.50亿元,增长7.09%。县域吸收存款132,140.70亿元,较上年末增加8,823.95亿元,增长7.16%。
重点领域业务
持续加大服务实体经济力度,截至2024年3月31日,制造业贷款余额33,256亿元,较上年末增加3,737亿元,增长12.66%;绿色信贷业务余额48,154亿元,较上年末增加7,667亿元,增长18.94%;普惠金融领域贷款2余额43,925亿元,较上年末增加8,098亿元,增长22.60%;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30,353亿元,较上年末增加5,770亿元,增长23.47%。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