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低压电池业务、回收业务和储能业务。
低压铅酸电池、再生铅、锂电池
低压铅酸电池 、 再生铅 、 锂电池
蓄电池及零部件的制造、销售;废旧蓄电池的回收、加工;汽车零部件生产、销售;塑料制品、橡胶制品加工、销售;高技术绿色电池及新能源电池的技术研发、制造及服务;企业管理咨询服务。
业务名称 | 2024-06-30 | 2023-12-31 | 2023-08-31 | 2023-06-30 | 2022-12-31 |
---|---|---|---|---|---|
专利数量:授权专利(个) | 90.00 | - | - | - | - |
专利数量:申请专利(个) | 193.00 | - | - | - | - |
产能:铅酸电池:境内(KVAH/年) | 3500.00万 | - | - | - | - |
产能:铅酸电池:境外(KVAH/年) | 500.00万 | - | - | - | - |
产量:汽车低压铅酸电池(KVAH) | 1934.00万 | - | - | - | - |
废物处理量:废旧铅酸电池(吨) | 29.70万 | - | - | - | - |
销量:汽车低压铅酸电池(KVAH) | 1901.00万 | - | - | - | - |
产量:低压铅酸电池(KVAH) | - | 3523.05万 | - | - | - |
产量:再生铅(吨) | - | 55.77万 | - | - | - |
产量:锂电池(KWH) | - | 8.86万 | - | - | - |
销量:低压铅酸电池(KVAH) | - | 3460.32万 | - | - | - |
销量:再生铅(吨) | - | 55.89万 | - | - | - |
销量:锂电池(KWH) | - | 10.45万 | - | - | - |
废物处理量:废旧铅酸电池破碎(吨) | - | 70.00万 | - | 35.00万 | 67.00万 |
专利数量:授权专利:铅酸电池平台(项) | - | 108.00 | - | - | - |
专利数量:授权专利:锂电池平台(项) | - | 131.00 | - | - | - |
专利数量:申请专利:铅酸电池平台(项) | - | 128.00 | - | - | - |
专利数量:申请专利:锂电池平台(项) | - | 210.00 | - | - | - |
营业收入: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 | - | - | 7.00 | - | -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率(%) | - | - | 40.00 | - | - |
销量:蓄电池(KVAH) | - | - | - | 1623.00万 | - |
再生铅产量(吨) | - | - | - | - | 51.90万 |
再生铅销量(吨) | - | - | - | - | 51.52万 |
铅酸蓄电池产量(KVAH) | - | - | - | - | 3174.52万 |
铅酸蓄电池销量(KVAH) | - | - | - | - | 3220.53万 |
锂电池产量(KWH) | - | - | - | - | 14.41万 |
锂电池销量(KWH) | - | - | - | - | 8.18万 |
营业收入 X
业务名称 | 营业收入(元) | 收入比例 | 营业成本(元) | 成本比例 | 主营利润(元) | 利润比例 | 毛利率 | |
---|---|---|---|---|---|---|---|---|
加载中... |
客户名称 | 销售额(元) | 占比 |
---|---|---|
第1名 |
1.42亿 | 2.75% |
第2名 |
1.20亿 | 2.33% |
第3名 |
1.14亿 | 2.20% |
第4名 |
9541.18万 | 1.85% |
第5名 |
6968.89万 | 1.35%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元) | 占比 |
---|---|---|
第1名 |
6.06亿 | --% |
第2名 |
3.97亿 | --% |
第3名 |
3.48亿 | --% |
第4名 |
2.23亿 | --% |
第5名 |
2.13亿 | --% |
客户名称 | 销售额(元) | 占比 |
---|---|---|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9544.88万 | 4.07% |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5136.19万 | 2.19% |
神龙汽车有限公司 |
5071.64万 | 2.16% |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分公司 |
4763.49万 | 2.03% |
山东五征集团有限公司 |
4346.58万 | 1.85% |
客户名称 | 销售额(元) | 占比 |
---|---|---|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1.88亿 | 4.06% |
神龙汽车有限公司 |
1.06亿 | 2.29% |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分公司 |
8673.31万 | 1.88% |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8311.66万 | 1.80% |
山东五征集团有限公司 |
7868.54万 | 1.70%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元) | 占比 |
---|---|---|
河南豫光金铅股份有限公司 |
6.57亿 | 19.38% |
河南豫光合金有限公司 |
4.92亿 | 14.52% |
汕头市东盈塑胶实业有限公司 |
1.64亿 | 4.85% |
安阳市豫北金铅有限责任公司 |
1.47亿 | 4.35%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华北化工销售分 |
1.03亿 | 3.04% |
客户名称 | 销售额(元) | 占比 |
---|---|---|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9461.59万 | 4.68% |
神龙汽车有限公司 |
4712.68万 | 2.33% |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4628.83万 | 2.29% |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4415.18万 | 2.18% |
浙江远景汽配有限公司(吉利) |
3529.39万 | 1.74% |
客户名称 | 销售额(元) | 占比 |
---|---|---|
神龙汽车有限公司 |
8962.02万 | 2.26% |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8889.06万 | 2.24% |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7671.17万 | 1.93% |
深圳市永兴行实业有限公司 |
6275.78万 | 1.58% |
上海通用东岳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6038.13万 | 1.52%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元) | 占比 |
---|---|---|
河南豫光金铅股份有限公司 |
11.55亿 | 32.87% |
湖北金洋冶金股份有限公司 |
2.48亿 | 7.05% |
济源市万洋冶炼(集团)有限公司 |
1.66亿 | 4.73% |
河南豫光合金有限公司 |
1.58亿 | 4.49% |
汕头市东盈塑胶实业有限公司 |
1.54亿 | 4.37% |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及主营业务情况说明 报告期内,公司继续围绕“绿色铅酸电池循环产业链”和“新能源锂电池循环产业链”开展业务,不断完善产业布局,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推进绿色低碳发展,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 公司主营业务包括汽车低压电池业务、回收业务和储能业务等。 (一)汽车低压电池业务 1、行业发展情况 2024年上半年,根据中汽协公布的全国汽车产销数据:产销量分别完成1389.1万辆和1404.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9%和6.1%。其中:乘用车产销累计完成1188.6万辆和1197.9万辆,同比分别增长5.4%和6.3%;商用车产销累计完成200.5万辆... 查看全部▼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及主营业务情况说明
报告期内,公司继续围绕“绿色铅酸电池循环产业链”和“新能源锂电池循环产业链”开展业务,不断完善产业布局,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推进绿色低碳发展,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
公司主营业务包括汽车低压电池业务、回收业务和储能业务等。
(一)汽车低压电池业务
1、行业发展情况
2024年上半年,根据中汽协公布的全国汽车产销数据:产销量分别完成1389.1万辆和1404.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9%和6.1%。其中:乘用车产销累计完成1188.6万辆和1197.9万辆,同比分别增长5.4%和6.3%;商用车产销累计完成200.5万辆和206.8万辆,同比分别增长2%和4.9%。
新能源车市的继续走强,推动自主品牌和乘用车市场实现增长。1-6月,新能源汽车产销累计完成492.9万辆和494.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0.1%和32%,市场占有率进一步提升,达到35.2%。中国品牌乘用车销量为741.9万辆,同比增长23.9%,市场份额上升8.8个百分点,达61.9%。新车出口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态势,出口量达到279.3万辆,同比增长30.5%。尽管受外部不利环境影响,新能源汽车出口增速有所放缓,但其他类型的新车出口快速增长,有效提升出口销量和新车市场的整体增速。
维护替换市场方面,汽车电池产品的升级和整车电气架构及智能化的升级带动了单车载电量和价值量的增长,进而有利于行业规模进一步增长。其中,乘用车启停电池进入集中更换周期,商用车加装驻车空调电池也成为越来越多车主的选择。
海外市场方面,全球汽车市场规模继续稳步增长,新车市场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态势。部分车企放缓了新能源汽车的投放节奏,新能源和新势力品牌的快速布局,为全球汽车市场带来了更多的变化和活力。智能化和自动驾驶技术取得了快速发展,智能化、舒适性和高性能等产品卖点受到越来越多的消费者的青睐。国内汽车产业链企业纷纷出海布局,上下游企业的紧密合作推动了中国汽车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汽车“新四化“进一步发展,电动化、智能化的快速升级在新能源纯电动领域催生了对12V锂电的市场需求。
相对于传统内燃机车型,纯电动汽车中的电动制动器、电动助力转向、高级驾驶辅助系统等设备对低压母线和12V电池提出了更高的性能需求。智能化方面,纯电动汽车的低压电池内部配备BMS,完成电池管理、网络管理、故障诊断、低压状态下OTA软件升级等工作,以及满足整车各种工况下的低压电路功率和能量需求。同时,随着节能减排政策的趋严,24V锂电驻车空调电池在传统内燃机不工作的情况下,可以满足商用车大部分日常用电需求;48V锂电启停系统,采用了更高效、更节能的电机系统,排放和油耗均得到一定程度优化。
2、业务发展情况
公司作为汽车低压电池行业的领军企业,凭借卓越的产品品质赢得了市场的广泛好评,构建了多品类、差异化的产品矩阵。这一矩阵主要包括汽车低压铅酸电池和汽车低压锂电池两大类别,涵盖400多个品种与规格,能够全面满足内燃机车型、纯电动车型以及其他各类车型的产品需求。
(1)汽车低压铅酸电池
公司汽车低压铅酸电池产品类别丰富,涵盖了车用起动电池、启停电池、新能源汽车辅助电池、商用车驻车空调电池、房车电池等多种类型,在规模、销量以及市场份额方面,公司连续多年保持全国领先地位。
公司汽车低压铅酸电池产品主要采用以下三种销售模式:一是对主机厂直接销售的模式,公司已与全球200多家汽车生产厂家建立了稳定的供需关系,并通过定向联合开发和提供精准的售后服务,确保产品质量及性能充分满足客户的需求。二是“经销+自营+承包”相结合的销售模式,公司拥有庞大的经销网络,通过利用“优能达”体系,与覆盖全国主要地市的2000余家经销商、遍布全国的超11万家终端门店和维修点达成了合作关系,海外经销商网络建设也在日趋完善,现有客户数量已超200家;公司还建立了兼顾销售和管理职能的自营销售体系,在全国主要城市设立了270多家销售分支机构,在做好服务当地经销商的同时,针对零售客户开展自营直销业务;此外,公司根据区域特点,对部分省份采取销售承包制,充分激发销售团队的积极性与创造力。三是线上销售模式,公司大力发展线上2B及2C直销业务,积极拓展线上电商平台销售渠道,已与“途虎”、“天猫”、“京东”和“拼多多”等知名电商平台达成合作,打造“线上下单、线下送货”的“服务型”销售体系,并积极探索汽修连锁渠道电池配送合作模式,使线上线下充分融合,不断提升优化电商渠道线下服务质量,适应零售客户新型消费观念。
报告期内,公司汽车低压铅酸电池产销量继续保持良好增速,上半年累计生产1934万KVAH,同比增长19.4%,上半年累计销售1901万KVAH,同比增长17.1%,市场份额稳步提升。
(2)汽车低压锂电池
公司汽车低压锂电池产品包括12V电池、24V电池、48V电池等。
公司汽车低压锂电池主要采用对主机厂直接销售的模式,公司凭借领先的技术水平、优异的产品品质和多年来与主机厂的良好合作关系,已取得全球多家主机厂的低压锂电项目定点,通过与主机厂联合开发、定点开发,进行汽车低压锂电池产品的配套销售。同时,根据市场特性,公司还利用国内维护替换市场渠道,以经销模式进行24V驻车空调电池的销售,上半年已签约70家锂电认证店。
报告期内,公司主要进行12V/24V/48V低压锂电产品的研发及项目推进,共完成12个项目定点。为保障已定点项目的产品交付和未来市场需求,公司新能源低碳产业园项目(一期)已于2023年7月开工建设,目前,产业园建设工作正按规划有序进行,首条生产线预计2024年底进行调试工作。
(二)回收业务
1、行业发展情况
近年来,监管部门制定了“生产者责任延伸制”、“新固废法”、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等相关方面的政策和法律法规,规范了废旧铅酸电池和锂电池的回收和再生利用,为再生资源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今年上半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快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的意见》,该文件表示,要加强废旧电池的循环利用,实施废旧电池回收利用行业规范管理,推行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促进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体系的进一步完善。
再生铅市场的原料供给矛盾仍相对突出,随着国内多地再生资源产业园的产能逐步有效释放,持证废旧电池回收商户和企业的数量逐步增加,阶段性的加剧了行业竞争态势,回收竞价模式较为普遍,废旧电池回收价格持续攀升。不规范回收、非法转运和处置废旧电池的现象时有发生,导致再生铅行业的原料供应持续偏紧,废旧电池供需缺口扩大,部分再生铅企业减产较为明显。
锂电回收方面,锂电池下游市场体量大,产品迭代较快,推动了废旧锂电池市场的不断增长。受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的影响,退役动力电池逐步进入规模性放量阶段,加之“以旧换新”政策的推动,锂电回收行业的原材料供应实现了增长。今年上半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公示的符合废旧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的白名单企业有156家,但据相关数据统计,动力电池回收企业总数超过了10万家。据公开资料显示,具有白名单资质的企业,在环保和合规等方面需要进行更大的成本投入,导致在采购价格方面缺乏竞争力。大量的不规范“小作坊”导致动力电池回收市场的价格高企。
另一方面,废旧动力锂电池成本倒挂现象时有发生。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飞速增长,但欧美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放缓,且具有更大锂材使用量的纯电动车型占比明显下降,锂材库存总体居于高位,碳酸锂市场持续偏弱运行,相关数据显示碳酸锂今年以来的累计跌幅超10%。
整体而言,我国再生资源行业规模逐年扩大,但在绿色发展中遇到的困难仍旧较多,回收秩序仍需进一步完善。
2、业务发展情况
公司积极打造“绿色铅酸电池”及“新能源锂电池”两个循环产业链,实现主营产品汽车低压电池从研发、生产、销售到回收再利用的产业闭环。目前,绿色铅酸电池循环产业链布局已基本完成,公司废旧铅酸电池回收处理能力已达86万吨/年,已基本形成一个铅酸电池工厂配套一个再生铅工厂的全国布局,保障了汽车低压铅酸电池主要原材料铅的稳定供应;新能源锂电池循环产业链布局在持续完善中。
公司积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落实生产者责任延伸制,从回收、转运、再生处理等环节不断规范和促进行业的绿色和可持续发展。公司在回收环节对销售的电池产品执行“销一收一”政策;在废旧电池处理和再生环节,采用先进的再生技术、高标准和绿色的环保工艺。废旧电池经过自动破碎分选、低温和连续熔炼、精炼,产出精铅及铅合金等产品。
公司再生铅产品主要采用内供与外销两种销售模式,目前产品大部分自供;同时,公司在保障自身原材料供应的基础上,持续开发新型合金产品以及铅附产品,针对外部铅酸电池生产厂家积极开展外销业务。
报告期内,公司继续推进锂电池采购渠道及回收网点的建设,锂电回收工厂二期项目正在推进中。
(三)储能业务
1、行业发展情况
自“双碳”目标提出以来,受益于储能政策体系不断完善、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全球市场需求旺盛、市场机制和储能标准加快建设等因素,上半年储能产业延续增长的态势。与此同时,储能行业在发展中也面临其他问题:锂电池主要原材料价格大幅下降,产业内价格竞争加剧;全球范围内,锂电池储能电站安全事故时有发生;密集扩产、投产的背景下,总体产能相对过剩等;这些问题进一步导致储能市场的盈利改善进展缓慢。随着储能产业的不断发展,行业规范和政策有望不断完善,新能源储能行业有望进一步健康发展。
据相关数据统计,2024年上半年全国储能项目装机共计14.40GW/35.39GWh,已达到2023年全年装机规模的69%,国内工商业储能延续了高增长的态势。海外市场方面,能源转型、可再生能源占比规划提升、AI快速发展等促进了市场对储能产品的需求。户外用电需求不断提升,便携式储能有望成为下一个重要细分领域。
2、业务发展情况
公司储能产品有集装箱式储能、户用储能和便携式储能产品,可广泛应用于发电侧、电网侧及用电侧,用于调峰、调频、削峰填谷以及其他商业应用等场景。公司在储能产业链的布局已覆盖储能电芯制造、BMS(电池管理系统)产品开发、EMS(能源管理系统)产品开发、集成式储能产品等。
工商业储能方面,公司不断创新,自研项目均顺利推进,并完成了3个销售项目的验收。户用储能和便携式储能方面,公司系列产品布局已基本完成,正继续完善北美、欧洲等重点区域的布局及市场拓展,依托海外B端渠道和线上销售网络,加强与海外渠道商、运维服务商等商业伙伴的合作。
二、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上半年,外部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持续上升,国内经济结构调整持续深化等给公司经营带来了新的挑战,公司继续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将2024年作为以提升经营质量为目标的“业务年”,以业务发展为核心,通过贯彻落实新一年“十大关键举措”,实现了汽车低压铅酸电池销量的继续增长,国内主机配套市场、国内维护替换市场及海外市场三大核心市场销量均实现增长,市场份额稳步提升;汽车低压锂电池、储能电池等业务持续推进,不断推动产业向新、向绿转型升级。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52,670.47万元,同比增长15.24%;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1,374.48万元,同比增长11.89%,其中扣除非经营性损益的净利润为34,223.95万元,同比增长39.94%。
公司各主要业务领域发展情况如下:
1、汽车低压铅酸电池业务
报告期内,汽车产业变革加速,行业“内卷”严重,竞争环境不断恶化,传统车企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转型升级的压力与挑战。公司作为汽车零部件配套商,在面对一系列的市场变革之下,继续保持战略定力,以“做大做强铅酸电池业务,夯实行业领先地位”为目标,通过优化国内主机配套市场客户结构、提高国内维护替换市场渠道资源价值转化和售后服务质量、加快海外市场渠道拓展等举措,实现了汽车低压铅酸电池销量的持续增长,市场份额继续提升。上半年,公司汽车低压铅酸电池销量同比增长了17.1%,其中铅酸类新能源汽车辅助电池销量同比增长了近40%。
(1)国内主机配套市场
报告期内,我国汽车产销量均实现稳步增长,其中新能源汽车继续保持较快增长,中国自主品牌乘用车市场份额超六成,以燃油车为主要产品的合资品牌市场销量大幅下滑,“价格战”持续蔓延,降价压力倒挤至上游供应商。在这样的形势下,公司通过持续跟进待量产项目,提升现有配套份额、加大高端乘用车、自主乘用车及新能源车企的开发力度等方式,在国内主机配套市场的销量实现了较大增长,跑赢国内汽车行业增速,市场份额得到全面提升;同时,客户结构得到不断优化,上半年公司乘用车配套市场销量在公司配套市场总销量的占比较去年同期提升了5个百分点。在燃油车方面,公司时刻把握主机厂客户动态,密切跟踪已定点未量产项目的开发进度,积极推动车型的换代、切换及新车型导入,共实现了30款车型的量产供货,在一汽大众、东风日产、起亚、东风本田、广汽本田、陕汽重卡等主机厂的份额有所提升;新获主机厂项目定点33个,其中包括华晨宝马、一汽大众、长安福特等主机厂的新项目定点,为未来销量的持续增长奠定了坚实基础。在新能源汽车方面,公司继续紧抓市场机遇,新获定点项目10个,包括广汽乘用车、上汽乘用车、吉利、小鹏、长安汽车等项目,同时持续关注已定点项目的产品开发及量产情况,完成了8个定点项目的量产导入,零跑、智己、哪吒、上汽等车型实现供货。报告期内,公司新能源汽车辅助电池销量同比增长近40%。
上半年,公司国内主机配套市场销量同比增长约14%,其中乘用车配套市场销量同比增长约27%。
(2)国内维护替换市场
报告期内,公司继续强化后市场渠道建设,提升渠道质量和销售分子公司运营能力,搭建高质量的售后服务体系,推动服务商、经销商赋能转型。一是继续加强渠道建设。公司继续依托“优能达”体系,不断完善销售渠道建设,提升市场覆盖率。截止报告期末,公司累计完成了3400多家“优能达”服务商及11万多家“优能达”终端商的建设,渠道的市场响应速度和服务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二是提升渠道管理能力。公司不断优化与提升经销商管理模式,开展了经销商专营核查工作,识别异常专营情况,提高专营经销商的核心竞争力;同时,公司继续提升销售分公司的管理运营质量,通过对分公司管理运营质量进行评级,树立标杆效应,细化识别在管理及运营过程中存在的不足,进行针对性提升与改善。三是继续开展品牌差异化运营及推广工作。公司针对四大品牌的不同定位,继续深化品牌差异化运营,在全国范围内累计建设了225家骆驼“优店”,并开展“品牌一条街”建设工作,计划在全国25个省62个地市建设92条街道,以“点--店--街区”的形式,不断完善乘用车渠道网络建设;同时,公司还开展了AGM电池以旧换新、DF城市运营商、天鹅&华中经销商成长等活动,并通过开展会销及沙龙等方式,提升维护替换市场销量。上半年,公司共开展会销及沙龙活动合计370多场,“骆驼”“DF”“天鹅”“华中”四大品牌上半年销量均实现增长,其中“天鹅”和“华中”品牌销量同比增长超40%。四是产品策略始终保持高度的市场敏感性。维护替换市场面对的是广大消费者,公司致力于精准捕捉并快速响应市场需求的微妙变化,通过对消费者趋势、行业动态等信息的收集与分析,不断推出适应性新品上市及对现有产品的迭代升级,确保产品满足当前市场需求,并引领未来消费趋势。上半年,公司完成了140个新品上市,并完成了驻车空调电池等产品的迭代升级。五是提升电商销售模式时效性。公司通过优化服务商管控模式、售前及售后客服指标等,线上网单交付的时效性得到大幅提升,服务质量得到进一步优化,上半年,公司完成线上订单超20万单,同比增长约10%。六是开展数字化转型。公司将数字化与业务深度融合,通过数字技术的应用,优化业务流程、提升运营效率、增强市场竞争力,包括“优能达”系统的持续稳定运行、四大品牌运营活动实施、渠道网络终端下沉、电商业务拓展等工作。公司利用数字化手段,密切跟踪运营管理及业务变革,持续优化软件系统功能,打造营销、会员、订货、服务融合平台,促进销售业务数智化转型与业绩提升。
上半年,公司国内维护替换市场销量同比增长了11%,市场份额持续稳步提升。
(3)海外市场
报告期内,地缘政治风险不断升高,对全球经济和贸易带来不利影响,公司海外业务面临着较大的风险与挑战。在这样的形势下,公司积极应对,建立了风险监控、预警及管控机制,不断提升风险应对及防范能力,同时,紧抓全球市场机遇,积极践行国际化战略,继续完善组织架构与人员配置,加大市场拓展力度,产品销量得到大幅提升。一是大力拓展海外主机配套业务。公司重新梳理了海外主机配套业务拓展思路,聚焦全球主流客户,进行专人管理与定向开发,上半年公司获得了7个海外配套项目定点,包括上汽(泰国)、长安(泰国)、奇瑞(印尼)、三一(印尼)、宝马(美国)、本田(美国)、马来宝腾等项目。二是继续加大海外维护替换市场的开发力度。公司针对海外不同区域的产品特点、客户需求等情况进行了专项调研,并制定了适用于海外不同区域的营销策略与产品清单,为后期市场拓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公司持续开展海外驻点工作,加强售前与售后服务,加深与老客户的合作,提升现有客户销量;公司继续加大市场走访力度,积极开发新客户与空白市场,上半年公司累计开发新客户33家,对销量的提升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公司依托马来西亚工厂的本土优势,在马来西亚市场推行“渠道+”方案,对马来西亚市场渠道进行整体摸排,并制定了详细的拓展与优化方案,积极开发空白渠道,强化薄弱渠道。三是利用网络营销推动销量增长。公司继续利用网络营销等手断提升海外市场销量,上半年公司通过网络营销与38个客户达成合作,客户数量较去年同比增长72%,累计成交额同比增长271%。四是开展海外品牌推广工作。公司积极开展品牌共创会及海外商标管理工作,上半年共参与了4次展会,包括澳大利亚AAAE汽车售后市场博览会、135届春季广交会、2024年泰国曼谷国际改装车及配件展和2024年德国斯图加特电池展,深化了与海外同行及客户的交流与合作。
上半年,公司海外市场销量同比增长约79%。
2、汽车低压锂电池业务
报告期内,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公司紧抓市场机遇,加快转型升级的步伐,不断拓展汽车低压锂电市场。一是积极推动已定点项目量产及供货量提升。公司密切跟踪已定点项目进展,持续推进项目开发及量产,实现了6个项目的量产供货,包括吉利领克、吉利英伦、福田戴姆勒等多款车型;同时,积极推动已量产项目供货量的提升,实现了吉利极氪、赛力斯、吉利领克、小鹏等多款车型供货量的大幅提升,产品销量实现显著增长。二是大力开发新项目定点。公司通过积极进行产品开发及客户对接,上半年共完成了24家客户的技术对接,累计通过16家客户工厂审核,共获得了12个12V锂电项目定点,包括北汽新能源、东风岚图、吉利极氪、吉利领克、吉利SMART、赛力斯等多个知名车企及小鹏等造车新势力的多款车型的项目定点。三是不断强化供应链管理能力。公司持续推进供应链管理体系建设,强化海内外供应商的开发与管理,完成了11家海外供应商的考察及9家海外供应商的准入审核,积极打造全球化的供应链管理体系。
四是进一步提升制造能力。公司通过产能爬坡、工艺改进与优化,不断提升生产制造水平,生产设备稳定性得到加强,进一步降低了制造成本,提升了产品质量。
上半年,公司低压锂电类产品营收同比增长137%。
3、回收业务
报告期内,公司再生铅业务持续面临行业整体产能过剩、废旧电池采购价攀升、市场乱象丛生等压力,公司从加强渠道建设、优化经营模式、调整销售结构等多个方面开展业务,不断提升再生铅业务持续经营能力。报告期内,公司持续开展铅酸电池回收渠道建设工作,建立了以“回收促销售、销售促回收”的双向促进战略模式,推进购销一体化体系建设;同时,制定了稳定回收资源及价格的机制,提升回收资源的稳定性。面对市场的不断变化,公司积极应对,不断优化经营模式,根据市场行情变化,实时调整原材料采购策略,有效控制废旧铅酸电池采购成本,上半年,公司废旧铅酸电池破碎处理量约29.7万吨,同比减少约14.70%,但公司积极调整生产节奏和产品结构,再生铅业务盈利水平得到显著提升。
报告期内,公司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和市场需求,充分发挥自身供应链体系的优势,通过打通锂电回收经营模式,构建回收渠道,全面优化废旧锂电池的回收与再生工作。上半年,公司完成了锂电回收项目的部分设备调试、产成品试制等工作,积极开展锂电池回收渠道建设和“购销一体化”布局,加强主机厂与电池厂渠道开发,建立稳定的主机厂及电池厂废料采购渠道;继续整合自有回收资质资源,完成回收网点升级工作。
4、产品开发与技术
报告期内,公司继续坚持以市场和产品为导向的研发机制,不断完善研发平台建设,持续提升研发项目管理能力,在产品技术与生产工艺上,不断创新与优化,进一步提升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上半年,公司完成专利申请193个,累计授权专利90个。截止报告期末,公司拥有的有效专利数量为1190个,其中发明专利数量为170个。
(1)铅酸电池板块
报告期内,公司不断提高铅酸电池产品的研发技术,提升产品品质,继续推进AGM/EFB启停电池、驻车空调电池、新能源汽车辅助电池等产品的迭代开发。上半年,公司完成了华晨宝马AGM电池项目的开发,产品生产线已顺利通过了Final-PZS审核;完成了大众EFB电池开发项目,顺利获得德国大众BMG认可;完成了驻车空调电池的迭代升级以及S系列新项目的开发;完成了新能源辅助电池迭代项目的开发,并进行了推广与实施。在生产工艺优化方面,完成了AGM电池化成工艺优化项目和深循环配方负极优化改进项目,并在全国各个生产基地进行推广;完成海外出口产品工艺优化项目,大幅提升了公司海外产品的竞争力。
(2)锂电池板块
报告期内,公司继续推进低压锂电池12V/24V/48V平台产品的开发,不断优化产品工艺与性能,保持低压锂电技术与工艺的领先水平。上半年,公司完成了高功率型全极耳大圆柱电池的阶段性开发,全新的外观结构设计,可保障电池高温存储性能;有效整合新能源研发资源,继续推进数字化建设,搭建数字化项目管理平台,目前平台各模块已全面上线,实现了项目研发全面数字化管理,大幅提升了管理效率;积极推进仿真平台的建设,完成BMW项目电池寿命仿真模型搭建,高水平完成客户要求;加快推进软件算法平台的建设,实现仿真到算法的跨越,在SEV算法上取得重大突破,填补国内行业空白。
报告期内,公司继续推进液冷集装箱系统的开发和户用储能BMS的迭代研发,重点进行了船用动力电池系统平台建设项目、L2.5代液冷集装箱预研项目和中型EMS预研项目的研发,并取得重大进展。
(3)回收板块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推进再生铅工艺的升级及标准化,不断提高资源再生利用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继续推进4BS工艺开发,在部分再生铅工厂进行试生产跟踪及项目总结评审;完成了醋酸铅工艺开发工作,并进行验收;完成了自制宽铅带工艺开发项目的性能测试,已通过评审进入批量生产阶段。此外,公司开展多个铅产品和副产品的工艺优化项目,加强再生铅副产品的开发与利用,完成了合金产品改进方案。
报告期内,公司开展了梯次利用工艺路线研发和产品标准制定,搭建了梯次利用平台,已具备锂电回收梯次利用分选能力;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三元前驱体产品正在持续研发中。同时,公司开展了三元湿线法的调试优化工作,完成了浸出产线、萃取产线和MVR产线的各项调试优化工作,为后续批量生产做好技术准备。
5、储能业务
报告期内,公司不断提升市场开发能力,加大市场拓展力度,在船舶动力电源市场取得重大突破,签订1个船舶储能项目,目前正在进行船舶动力电源系统产品CCS认证和ZC认证工作。同时,公司持续加强供应链管理,健全储能业务安全保障机制,持续提升技术开发、系统集成和供应链整合优势,提高核心竞争力。工业储能方面,公司进行了多款产品的研发、迭代升级,新签订了5个储能项目,完成了3个项目的主体验收工作。户用储能方面,公司完成高压和低压储能全系列产品开发,以及一体机储能产品布局基本完成;公司多款储能产品已取得欧洲、北美、大洋洲、非洲产品认证资质,并陆续销往欧洲、北美和非洲等多个国家。
三、风险因素
1、宏观经济风险
全球供需、经济波动、政治冲突等因素成为宏观经济及政策的重要影响因素。新环境下,能化、工业原材料、运费等涨价明显,全球贸易成本上升,全球经济增长速度进一步放缓。公司的业务遍布全球,未来国际局势变化、宏观经济波动、国家政策调整等,都会对公司的业务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
风险管理措施:公司持续关注宏观经济及政策变化、行业及市场变化,不断加强对相关信息的收集和分析,及时制定针对性的应对举措,不断优化经营管理策略,推进材料体系、系统结构、商业模式、管理措施等方面的创新,积极应对宏观经济变化带来的挑战。
2、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
公司主要产品汽车低压电池涉及的原材料包括金属与非金属商品。受全球宏观经济环境、市场供需格局及产业政策的影响,原材料商品的价格存在大幅波动的可能,公司生产周转用料、在制品等存货存在跌价风险;产品售价存在成本无法及时、有效向下游传导的风险。
风险管理措施:公司不断完善双循环产业链的建设,通过资源的循环利用,满足商品主要原材料的需求,有效减少对应商品的净风险敞口。同时,做好产能规划,提前锁定材料合同,确保物料供应,强化风险管理意识,重视风险防范,不断优化生产模式与存货管理工作。
3、环保风险
公司的产品在制造、销售、回收等环节面临的环保要求逐步提高,公司将面临一定的环保监管压力和因此产生的环保成本。
风险管理措施:公司将严格遵守业务所在地环保等政策的监管规定,加大环保投入,做好环保技术的储备与升级,在各个环节加强环保工作,积极践行生产者责任延伸制,降低环保风险。
4、市场竞争风险
随着汽车低压电池行业的不断发展,客户对于产品的性价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产业竞争格局逐步加剧,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如果未来市场的供应增速大于市场需求的增速,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公司的产品价格可能受到供需结构的影响而下降,进而造成公司营业收入和盈利水平的下降。
风险管理措施:公司致力于成为全球领先的清洁能源服务商。在研发与制造环节,加大对低碳、环保的研发与投入;在制造与销售环节,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深入细分市场,满足客户需求;在销售与回收环节,严格践行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引领行业内规范型企业,配合有关监管部门共同确保售后市场和回收市场的稳定有序。多年来,公司与国内外下游客户保持着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具有全国布局的制造与回收基地、遍布全国的经销网络以及覆盖全球主流国家的经销体系。此外,公司取得多个知名车企的新能源辅助电池项目定点,提供差异化的产品供车企自行选择,巩固公司在汽车低压电池领域的市场地位。
5、汇率波动的风险
随着公司国际化战略的纵深推进,公司海外业务占比逐步增大,如果汇率出现较大的不利波动,将对公司的经营和利润产生影响。
风险管理措施:公司密切关注全球市场动态和外汇市场走势,通过树立风险规避意识、完善风险识别和应对机制、不断优化应对风险的决策和操作流程,有效控制汇率波动风险。
四、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1、循环产业链经营优势
公司积极响应国家“双碳”目标,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实施“双轮驱动”战略,在汽车低压铅酸电池领域建成了“电池研发—生产—销售—回收再利用”的循环经济模式,同时仍在不断完善“新能源锂电池循环产业链”布局。公司率先自发履行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实现了对汽车低压铅酸电池从生产、仓储、销售到物流运输、消费、回收与处理、再利用等全部环节的信息追溯和监管。一方面,公司通过对全产业链的布局,降低了汽车低压铅酸电池生产成本波动幅度,确保了原材料供应的稳定性和产品质量;另一方面,公司采取“集成供应链”模式,实现运营中心、生产基地、采购中心和供应商之间的协同合作,能够快速响应客户需求,形成需求—计划—采购—交付的供应网链,强化集中采购,完善供应链管理体系;通过对产业链下游的渗透,公司得以更好地掌握终端市场需求及变化趋势,从而针对性地进行市场拓展,进一步提升公司的产品竞争力。
2、可持续的技术研发优势
公司始终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企业发展,不断提升技术研发水平,构建了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创新为核心驱动力,质量为基础的技术研发体系。公司采用“三位一体”的研发布局,在襄阳、武汉、美国/德国设立了研发中心,建有六大研发平台,拥有与企业同步成长的具有丰富理论与实践经验的强大研发团队,密切关注全球最先进的电池及相关产业的技术动态和发展趋势。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拥有有效专利1190个,巩固和提升了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公司拥有国家认定的企业技术中心、全国循环经济技术中心、CNAS实验室、院士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湖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多家子公司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多项产品与技术为行业内首创,在汽车低压电池及再生资源领域具备领先的技术研发和产品优势。公司先后参与了40多项国家及行业标准的制定,已建立最高等级的锂离子电池管理系统产品开发流程体系(ISO26262:2018,D级),整体达国际领先水平,并入围国家工信部“2023年新一代信息与技术融合示范项目”、“2023年中国轻工业企业科技竞争力评价百强”等,充分展示了公司的创新能力和行业领先地位。
3、卓越的产品质量管理优势
公司始终坚持“质量第一”的发展理念,把产品品质作为企业发展的生命线,按照国际标准化的质量体系进行品质管理,制定了专门的产品质量管理程序和制度,采用汽车电池质量管理3C模型,严格管控外销产品、承接项目的质量,定期进行客户回访,不断提高公司质量管控水平。公司配备了专业的产品检测设备,制定了严格的质量标准,不断推进质量管理体系建设,为实现全面质量管理提供坚实的保障。在生产过程中,公司遵循APQP流程,采用QFD、同步工程、FMEA等方法对生产过程进行分析,识别相关的管控要求,将其转换为公司标准化文件或程序,并严格执行。在成品检验中,公司针对成品库及中转库的发货要求,制定了《成品库发货标准化操作手册》《配套中转库作业指导书》,从产品状态、数量、先进先出、产品防护、运输车辆、运输交付状态等全方位实施成品管控。
公司持续开展质量管理体系改进工作,制定了滚动式的持续改进计划,质量体系绩效得到不断提升。公司通过精益求精的产品品质赢得了广大客户的信赖,已被多家主机厂授予A级供应商称号,并荣获上汽大众优秀质量表现奖、上汽通用颁发的GP-8质量改进奖、长安福特卓越质量奖及Q1证书、卡特彼勒颁发的质量银奖等荣誉。公司已获得ISO9001、IATF16949等23项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产品通过了中国船级社认证、TLC产品认证、巴西INMETRO.CONAMA以及欧盟CE认证,并荣获“湖北省第九届长江质量奖”以及首届“湖北精品”认证。
4、多品类产品矩阵的优势
公司产品涵盖汽车低压电池、储能电池及再生资源产品,打造了多品类、差异化的产品矩阵,满足内燃机车型、纯电动车型以及其他车型的各种产品要求。
汽车低压电池方面,公司推出了起动富液电池、启停EFB/AGM电池、新能源汽车辅助电池、驻车空调电池及12V/24V/48V全系低压锂电产品。在每个产品系列,均建立了从研发、生产、销售到服务的产业链。公司拥有多层次、丰富的产品矩阵,能提供铅酸和锂电两种解决方案,可以更全面的应对未来潜在的市场变化,覆盖更多客户需求,为公司创造更大的市场价值。公司通过自主开发、与车企合作开发相结合的方式,从研发设计、生产工艺到产品配置,追求产品的精益求精,打造了高品质的电池产品。公司凭借全方位、高标准的技术要求和良好的产品口碑,在车用低压电池市场赢得了众多车企的好评和青睐,这也为未来公司低压锂电业务的快速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储能产品方面,公司结合市场环境和特点,选择轻资产运营的模式,以提供集成式储能产品为主。公司有效的规避了主要原材料价格大幅逆向波动带来的风险,节约了中间费用;后续将紧跟市场趋势,积极进行更深层次的业务和产业布局。
5、完善的渠道布局和营销网络优势
公司建立了覆盖全国的销售网络,积累了大量优质的客户资源。主机配套市场方面,公司已与全球两百多家主机厂形成了稳定的供需关系,其中对部分主机厂实现了独家供货,凭借多年来与主机厂的合作经验,对汽车低压电池的应用场景和车企的需求有独到的理解,结合自身产品优势,可以提供汽车低压铅酸电池与低压锂电池,满足客户的不同需求。维护替换市场方面,公司拥有遍布全国的销售网络,在全国主要地市设有销售分支机构,合计270多家,客户群拓展至近300个城市;在全国范围内,公司推广“优能达”及“购销一体化”体系,不断提升服务水平,推动服务型销售体系的建设。目前“优能达”服务商已达3400多家,“优能达”终端商已超过11万家。公司还开展自营直销业务,建设骆驼“优店”,不断提升服务质量,进一步提升产品销量及市场份额。同时,公司不断加强线上销售及全国范围内的物流配送能力,满足了线上下单,线下交付产品的时效性。海外市场方面,公司凭借多年来积累的配套优势、产品优势,不断拓展主机配套业务,同时积极发展维护替换市场销售渠道。
6、品牌及服务优势
公司建立了规范的品牌管理体系,以“提升集团品牌价值,打造行业引领的龙头品牌”为目标,围绕两大平台开展品牌管理工作。公司拥有“骆驼”、“DF”、“华中”、“天鹅”、“CAMEL”五大汽车低压铅酸电池品牌、“骆驼能源”低压锂电池及储能业务品牌、“金洋”再生铅品牌、“骆驼养车”衍生品牌及“优能达”服务品牌,针对闭环产业链,在各层级推出对应业务品牌,赋能子品牌差异化发展,有效契合市场需求,其中“骆驼”和“金洋”品牌荣获“中国驰名商标”荣誉,“天鹅”和“华中”品牌被认定为省级著名商标。
同时,公司建立了品牌整合营销传播体系,开展线上线下全媒体、多渠道的营销推广策略。线上已建立了全媒体矩阵,对品牌和产品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信息圈,提升品牌美誉度,塑造品牌形象;线下通过电梯广告、门头广告、高炮广告等,传播品牌广告语“汽车电池选骆驼,寿命长是硬道理”,不间断的与用户进行产品沟通,使公司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公司还利用自有电商平台为消费者提供销售网点搜索、上门换电池等服务,将单纯的产品销售拓展升级为“产品+服务”的营销模式,打造“优能达”品牌终端形象,将公司线上服务和线下庞大的渠道及服务网络进行充分整合,为消费者带来更便捷、体贴的服务体验,增加品牌粘性。
7、规模及协同发展优势
公司在全国布局汽车低压电池制造与回收业务,在汽车低压铅酸电池行业的规模、销量、市场份额稳居行业前列。公司具有长期的规模化经营管理经验,在供应链管理、生产管理、质量管理、成本管理等环节拥有领先的管理体系,规模化优势显著。截至本报告期末,公司国内铅酸电池产能约3500万KVAH/年、国外铅酸电池产能约500万KVAH/年,废旧铅酸电池回收处理能力86万吨/年,并持续优化产能布局,提升领先优势。
公司已在国内各大区域与海外分别拥有多个电池生产与回收基地,在生产、销售、回收等方面规模优势与协同优势显著。生产与回收的产能相互保障充分利用;一个汽车低压铅酸电池生产基地配套一个再生铅工厂的布局模式,能快速产生协同效应;电池销售与回收渠道共用、物流共用,实行“销一收一”政策,可以降低物流成本,节约渠道费用,提升经营效率。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