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经营情况概览
今年以来,面对错综复杂的外部环境,本行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经济思想金融篇,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接受中央巡视、开展党纪学习教育为契机,深入践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坚持党建引领,加快推进智能化风控、现代化布局、数字化动能、多元化结构、生态化基础“五化”转型,迎难而上、积极作为,在巩固增强经济回升向好中有效发挥主力军、压舱石作用,主要经营指标稳健运行,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
上半年,集团各经营板块协同发力,资产、资本、资金动态平衡,“强优大”核心指标保持稳健,展现出较强的经营韧性。实现营业收入4,204.99亿元,净利润1,712.96亿元,年化平均总资产回报率...
查看全部▼
一、经营情况概览
今年以来,面对错综复杂的外部环境,本行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经济思想金融篇,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接受中央巡视、开展党纪学习教育为契机,深入践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坚持党建引领,加快推进智能化风控、现代化布局、数字化动能、多元化结构、生态化基础“五化”转型,迎难而上、积极作为,在巩固增强经济回升向好中有效发挥主力军、压舱石作用,主要经营指标稳健运行,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
上半年,集团各经营板块协同发力,资产、资本、资金动态平衡,“强优大”核心指标保持稳健,展现出较强的经营韧性。实现营业收入4,204.99亿元,净利润1,712.96亿元,年化平均总资产回报率(ROA)和年化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ROE)分别是0.75%和9.53%,计划首次实施中期现金分红511.09亿元,分红比例30.0%。发行国内首单TLAC非资本债券,资本充足率19.16%;不良贷款率1.35%,较年初下降0.01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218.43%,上升4.46个百分点,全口径拨备余额9,542.37亿元,风险抵御能力进一步增强。
资产保持稳定增长,服务实体质效持续提升。突出主责主业,靠前对接落实各项宏观经济政策,统筹用好投融资总量和结构、增量和存量,更加精准有效地满足实体经济金融需求。境内分行人民币贷款增加1.74万亿元,增长7.1%;人民币债券投资增加1.09万亿元,境内主承销债券7,695.33亿元,均保持市场领先。扎实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加强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薄弱环节的优质金融服务,投向制造业贷款增长13.0%,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增长14.7%,绿色贷款增长13.7%,普惠贷款增长21.5%,均高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加强对“两重”“两新”“三大工程”1等领域服务,积极落实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有力支持保交房。着力促消费、扩内需,个人消费贷、经营贷和卡透支合计增加3,040.14亿元。支付便利化和适老化服务水平显著增强,“您身边的银行、可信赖的银行”品牌价值持续提升。
安全防线扎紧扎牢,各类风险总体可控。坚持对风险“早识别、早预警、早暴露、早处置”,统筹发展和安全,遵循“主动防、智能控、全面管”路径,深化“五个一本账”1管理,坚决守住安全发展底线。继续开展资产质量攻坚,更多运用投行思维盘活存量、用好增量,房地产、地方政府债务、中小金融机构等重点领域风险得到有效管控,带动资产质量整体保持稳定。完善集团风险内控体制机制,扩大风险官配备,“三道防线”耦合力不断增强。加快企业级智能风控平台建设,强化集团网络安全统筹管理。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抓好安全生产,控源头、治隐患、防汛情,业务保持连续平稳运营,有效保障客户和员工生命财产安全。
改革转型提速加力,高质量发展后劲不断增强。坚持守正创新,深入实施集团发展规划,促进长板更长、短板补齐、底板更牢、新板更多。深化GBC+基础性工程,全面落地“分田到户、按户考核”2机制,全行对公、个人和普惠客户数分别增加78.8万户、893.2万户和46.3万户。推出银行业首份金融基础设施服务方案,完善产业基金客户管理体系,金融合作生态内涵不断丰富。分层分类跟踪分析客户资金流向,推进负债降成本、优结构,人民币存款余额32.39万亿元,增加5,570.10亿元,稳定性显著提升;个人金融资产余额(AUM)21.77万亿元。
依托全球金融服务网络,积极服务人民币国际化,上半年跨境人民币业务量4.75万亿元。“数字工行”(D-ICBC)建设持续推进,发布手机银行9.0版本,深化千亿级大模型技术建设与赋能,已在金融市场、信贷风控、网络金融等领域数十个业务场景落地应用,新动能新优势加快培育。
二、讨论与分析
1.经济金融及监管环境
2024年上半年,全球经济增长动能偏弱,通胀具有粘性,地缘政治冲突、国际贸易摩擦问题频发,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有所分化,潜在金融风险还需关注。
中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生产稳定增长,需求持续恢复,就业物价总体稳定。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5.0%,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3.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7%,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人民币计价)同比增长6.1%,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0.1%。
积极的财政政策适度加力、提质增效。统筹用好超长期特别国债、地方政府专项债和中央预算资金,为推进投资领域提质增量提供资金保障。稳健的货币政策灵活适度、精准有效。人民银行年初降准0.5个百分点,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
设立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保障性住房再贷款等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引导信贷结构调整优化;完善市场化利率形成和传导机制,引导5年期以上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下行0.25个百分点,推动社会融资成本稳中有降。
货币信贷总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6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305.02万亿元,同比增长6.2%;社会融资规模存量395.11万亿元,同比增长8.1%;人民币贷款余额250.85万亿元,同比增长8.8%。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稳定。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7.1268元,比上年末贬值0.6%。
监管政策提升前瞻性、精准性、有效性和协同性,助力金融强国建设。制定出台《防范化解金融风险问责规定(试行)》,促进金融风险防范化解;推动银行业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提升科技金融服务能力,深化制造业金融服务,强化金融支持绿色低碳发展;加大对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的金融支持;
进一步优化支付服务,提升支付便利性;建立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优化调整个人住房贷款政策,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商业银行总资产平稳增长,信贷资产质量基本稳定,风险抵补能力整体充足。
6月末,商业银行本外币总资产370.02万亿元,同比增长7.3%;不良贷款余额3.34万亿元,不良贷款率1.56%,拨备覆盖率209.32%;资本充足率15.53%。
三、业务综述
1.公司金融业务
本行聚焦国家所需、金融所能、工行所长、客户所盼,充分发挥服务实体经济的主力军作用,优化公司信贷布局,增强信贷结构与实体经济的适配性,加大公司信贷投放力度,重点领域融资支持精准有力。6月末公司类贷款余额175,156.67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3,704.63亿元,增长8.5%。获评《欧洲货币》“中国最佳企业银行”,连续4年蝉联《财资》“中国最佳项目融资银行”。
坚持以客户为中心,提升公司客户营销服务的体系化、专业化、数字化、生态化水平,推动加快形成“大中小微”相协调的客户结构,打造高质量公司客户生态。6月末,对公客户1,284.71万户,比上年末增加78.84万户。
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深入开展“春苗行动”,加大支持科技型企业全生命周期融资力度。组建总行科技金融中心,强化“股贷债保”联动,加大专精特新贷款投放力度,激发科技创新对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引领作用。
6月末,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余额3.1万亿元,比年初增量近4,000亿元。
支持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实施制造业金融服务专项行动。以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项目为重要着力点,持续加大对投向制造业贷款特别是中长期贷款的投放力度,助力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助力培育新质生产力。6月末,投向制造业贷款余额4.4万亿元,比上年末增加超5,000亿元,投向制造业贷款及投向制造业中长期贷款的余额、增量均保持同业第一。推动房地产健康发展。做好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项目对接,着力做好“保交房”金融服务。积极参与制定地方国有企业收购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相关方案,靠前服务保障性住房建设、城中村改造和“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三大工程”。一视同仁满足不同所有制房地产企业和房地产项目的合理融资需求,助力房地产市场长远健康发展。
普惠金融本行围绕实体经济需求,持续推动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做深做精普惠金融大文章。6月末,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27,073.78亿元,比年初增加4,796.26亿元,增长21.5%;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客户193.0万户,增加46.3万户;上半年新发放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平均利率3.40%。加强科技赋能,深化数字发展。将线上化、智能化、集约化作为普惠金融主攻方向,加强数据、科技资源投入与整合应用。持续迭代升级信用类“经营快贷”、抵押类“网贷通”和交易类“数字供应链”三大产品体系,依托信用类产品“小额e贷”加速客户扩面、下沉。发挥个人手机银行普惠专版焕新动能,提升触达效率和客户体验,助力普惠客户服务覆盖率持续提升。优化综合服务,凸显普惠温度。连续七年开展“工银普惠行”品牌专项活动,推动普惠金融服务进园区、进企业、进市场。完善“信贷+”服务模式,深化跨条线协同联动,持续做好普惠客户开户、结算、代发、融资、咨询等综合服务。依托“环球撮合荟”平台持续提供高质量、线上线下一体化的产品推介、供需对接、融资支持等服务。完善智能风控,守牢风险底线。探索更加适合普惠金融特点的智能风控模式,加强普惠“1(客户)+N(产品)”风险监测,强化前中后台联防联控,推动形成精准、高效、快速的风险识别和响应机制,风险管理质效持续提升,资产质量保持基本平稳。在工信部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等机构主办的“2023第六届中国数字普惠金融创新成果”评选中,本行“经营快贷2.0—基于开放、融合、智能的新一代数字普惠信用贷款平台”获创新成果奖,“基于卫星遥感和人工智能技术的智能化涉农信贷服务”和“‘环球撮合荟’构建全球中小企业智慧生态社区”获优秀案例奖。
机构金融业务密切银政合作,以金融实践助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积极服务国家机构改革,跟进对接省级及以下新设机构金融服务需求,提供高质量金融服务。扎实开展中央财政直接支付、授权支付,连续六年获财政部中央财政国库集中支付代理银行考评“双优”评级。深耕“金融+民生”重点领域,聚焦服务乡村全面振兴,“数字乡村”综合服务平台覆盖区县超千个,“数字供销”平台服务各级供销社超200家。配合推动社保经办服务拓面提质,累计建成“社银一体化网点”近5,000家。构建同业合作生态圈,共同服务实体经济。在服务实体、防控风险、金融高水平开放、数字化转型等领域,与全国性金融基础设施等各类重点金融机构深化全方位、深层次合作。
结算与现金管理业务在简化开户流程、减免基础结算费用等方面采取一系列改进措施,更好服务市场主体提高运营效率、降低成本,满足企业金融服务需求。做好大中客户司库服务,提供司库金融服务、司库咨询服务、司库数智平台服务三位一体的工银司库服务体系,为企业财务数字化转型提供金融支撑和创新动力。整合境内外优质资源,巩固“工银全球付”服务优势,助力企业开拓全球市场。构建互联互通的场景生态,推进“财资管理云”和银企互联业务发展,拓展场景化、数字化服务,实现中型客户规模化增长。持续探索结算金融数字化转型,实施对公客户线上线下一体化运营。重点建设财资数字化、收款分账、商品交易、公共服务等场景生态,构建对公账户及账户信息服务、对公支付结算、收付款管理、流动性管理、对公客户AUM、结算金融互联六大板块结算金融产品体系,打造开放、共享、融合的结算金融生态。6月末,对公结算账户1,469.69万户,比上年末增加95.89万户;全球现金管理客户12,157户,“工银全球付”客户10,201户。上半年,对公结算业务量1,254万亿元。获评《亚洲银行家》“中国最佳企业跨境司库项目”“中国最佳现金管理银行”“中国最佳交易银行”等奖项。
投资银行业务加快推进“价值投行”高质量发展,以客户需求为中心,强化全市场资金响应,推动“资金+服务”转型。获评《环球金融》亚太区“最佳投资银行”,公司金融顾问服务规范被全国金融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评为企业标准“领跑者”。
聚焦战略新兴、科技创新、绿色产业发展,通过“并购+”全流程服务积极支持国家重点战略。本行牵头完成的并购交易数量继续位列路孚特“中国参与交易财务顾问榜单”中国区首位及“中国参与出境并购交易财务顾问榜单”首位。
优化产业投资基金全流程服务,优化多元化股权投融资服务,完善股权估值服务,丰富“贷款+外部直投”的业务模式,优化“一级市场+二级市场”“融资+融智”的多维度、多层次的权益性业务体系,深化企业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助力盘活存量资产,高效对接政府和企业需求,扩大有效投资、降低债务风险。持续拓展资产证券化及公募REITs全场景服务,推动实体企业降杠杆、稳投资、补短板。发挥集团行业研究、风险控制和金融科技等优势,为客户提供管理咨询、交易顾问、财务与风控顾问、信息服务等多种顾问咨询服务,赋能客户发展提质增效。债券承销业务继续保持市场领先地位,上半年境内主承销债券项目1,059个,规模合计7,695.33亿元。承销制造业债券41只,为发行人募集资金921.00亿元。精准支持绿色发展、乡村振兴、民营经济等重点领域,承销各类ESG债券66只,为发行人募集资金2,411.63亿元;承销乡村振兴、小微、三农债券14只,为发行人募集资金1,096.67亿元;承销民营非金融债券25只,为发行人募集资金555.48亿元。
票据业务聚焦服务“五篇大文章”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发挥票据业务优势,推出“专精特享贴”“科技创享贴”“康养票据”“兴农贴一点通”等创新服务,支持重点战略、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发展。上半年,票据贴现业务量17,040.02亿元,持续保持市场领先地位。
2.个人金融业务
上半年,本行积极应对外部市场、政策、监管等环境变化,深化实施“第一个人金融银行”发展战略,以打造“人民满意银行”为主线,不断深化GBC+基础性工程,聚焦支付结算、财富管理、个人贷款三大领域,夯实风险管控与客户生态基础,全面推动个人金融业务高质量发展。
加强政策传导,优化消费环境。围绕“工享生活、消费焕新”主题,以汽车、家电、耐用消费品等大宗消费场景为主要发力点,通过贷款利率优惠、分期减息或免息、刷卡返券等措施惠客利民,助力居民消费提升。
围绕提升支付服务便利性,推动外卡收单商户扩展至20万户,发放“零钱包”153万个,承建境外来宾支付服务中心21家。围绕个人商户金融需求,持续提供“助经营”“解困境”“降成本”“享实惠”四大系列专属服务。深化落实个人住房贷款新政,强化因城施策、政策传导,优化保交楼按揭贷款延期还款政策,保护借款人合法权益。转换增长动能,布局调整稳步推进。个人存款方面,坚持日均导向、量价协同,围绕客户“备投、备付、备还”等场景,吸引和沉淀低成本活期资金。个人贷款方面,制定二手房交易全流程服务方案,推动二手房贷款稳定增长,加快房抵组合贷款拓展,更好满足个人住房、经营、消费需求。中间业务方面,围绕优化产品供给、降本增效,提升财富管理和支付结算客户覆盖面。夯实发展基础,生态体系持续完善。面向全量个人客户,加强“智慧大脑”精准化营销,加快业绩计量系统建设,优化客户服务营销体系,夯实客户经营基础。强化GBC联动,开展代发服务提级、金融社保卡拓展及服务提效等活动。围绕县域、Z世代、长辈等客群,加快批量化、集群化获客,提升服务触达成效。优化个人客户权益体系,推出“工银礼享家”个人客户增值服务品牌,优化客户手机银行服务体验。守牢风险底线,提高合规经营能力。统筹发展和安全,持续完善个人金融智能风控体系。推进数字贷后系统升级,建立“个贷智探”资产质量穿透监测和分级管理机制,不断优化风险监测模型,推动风险的量化识别和精准管控。6月末,个人客户达到7.49亿户,比上年末增加893万户。个人金融资产余额21.77万亿元,保持行业领先地位。获评《财资》“中国最佳数字财富管理体验”“中国最佳风险管理项目”。
私人银行业务强化服务实体,企业家服务实现破局。成功于上海落地科创企业股权激励贷,为服务科创型企业高管、推动科技企业创新发展提供助力。“企业家加油站”突破1,200家,累计举办各类活动超4,000场。升级“工银e企+”智慧运营平台,引入地理位置信息技术,积极拓展企业家服务。
推动多元配置,资产配置服务体系更趋均衡。结合客户需求推出“科创”“青山”“普善”等主题产品,投向先进制造业、专精特新、清洁能源、生态环保、慈善事业等领域。推出“股票型家族信托”,慈善信托服务模式持续升级,稳步推进家庭服务信托综合顾问业务发展,家业服务生态进一步完善。获评《亚洲私人银行家》“最佳私人银行”“最佳企业家客户服务”、《财资》“中国年度数字私人银行”、《专业财富管理》“亚洲最佳数字私人银行”。6月末,私人银行客户29.6万户,比上年末增加3.3万户,增长12.6%;管理资产3.41万亿元,增加3,436亿元,增长11.2%。
3.银行卡业务。
助力扩内需、促消费。以多样产品加大融资支持,发力汽车、家装、综合消费、信用卡账单、商户等分期产品,加大贷款投放力度。以多维促销提升消费活力,聚焦百姓高频刚需消费场景,开展“爱购新春一条龙”“爱购88惠民”“爱购全球”等系列促销活动。全面推进e生活7.0建设,打造覆盖美食、车主、康养、宠物、跨境等多维度的非金融生态,完善线上线下、境内境外、行内行外一体化运营体系;全面优化权益体系建设,为客户打造“一键查权益”全新体验。提升支付便利性。围绕机场口岸、酒店、景区、购物、餐饮等场景加强外卡受理环境建设。优化外卡内绑移动支付产品,跨境电商外卡受理国内首家实现零的突破。上半年受理外卡收单交易额75.7亿元,同比增长119.9%。6月末,银行卡发卡量12.43亿张,比上年末增加1,303万张,其中,借记卡发卡量10.91亿张,信用卡发卡量1.52亿张。信用卡透支余额7,120.49亿元。上半年银行卡消费额9.93万亿元,其中,借记卡消费额8.87万亿元,信用卡消费额1.06万亿元。
4.资产管理业务
积极发挥资产管理业务在客户拓展、资产配置、服务实体、资金循环等方面的功能性作用,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和财富管理需求增长提供更具适应性、竞争力和普惠性的金融供给。产品端,通过提升理财、基金、保险、养老等金融服务的专业性,打造“工银资管”品牌,满足客户财富保值增值需求;投资端,充分发挥综合化子公司的牌照优势,通过加大对高端制造、专精特新、普惠小微、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等领域的投资支持力度,助力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
理财方面,小微、县域、养老等客群实现较快增长,加大科技创新、先进制造、低碳转型、循环经济等重大战略和重点领域支持力度,首发“科技金融债券指数”,落地绿色金融主题理财产品。持续丰富“稳鑫智远”产品货架,加快理财定投功能推广,打造普惠且可持续的费率模式,推动理财服务线上线下融合并广泛融入民生场景。基金方面,上半年新发布局主动权益型、被动指数型、债券型、公募REITs等多个类型产品,积极服务客户多样化的投资需求。业内首批发行中证A50ETF及联接基金,成功发行业内首只雄安概念的公募REITs产品。保险方面,大力开拓保险资产管理产品的发行业务,持续加强多元投资能力和项目挖掘能力,实现保险资管第三方业务规模、产品数量和客户数量的持续增长。
理财业务6月末,理财产品余额19,545.18亿元,其中工银理财理财产品余额17,463.04亿元。
5.资产托管业务
助力培育新质生产力,金融基础设施功能日益强化。上半年新增托管公募基金76只,新增托管公募REITs产品2只,获选集成电路、新能源等领域的多只产业基金托管资格。6月末,本行保险资产托管规模7.6万亿元,公募基金托管规模4.2万亿元,均保持行业第一。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上半年新增多家客户QFI托管委任,承接大型金融机构QDII基金类产品托管。跨境托管规模比上年末增加1,671.4亿元,增长25.7%。获评《亚洲银行家》“中国最佳大型托管银行”、《财资》“中国最佳托管银行”“中国最佳保险托管银行”等奖项。6月末,托管业务总规模(不含资金监管类业务)24.5万亿元,其中资管产品营运外包业务规模2.7万亿元。
6.养老金融业务
组建养老金融部,完善养老金融委员会并下设养老资产配置专委会,进一步形成完善的养老金融工作推动机制。印发《推动养老金融发展行动方案》,做深做精养老金金融、养老服务金融和养老产业金融。养老金金融方面,独家支持养老保险全国统筹系统建设,完善线上线下社保服务生态,推动社保卡跨省通办。推动养老金受托、账管、托管、投管业务发展。积极准备个人养老金全国范围内开放,深度参与人社部制度完善,个人养老金开户和缴存额市场双第一。6月末,集团各项养老金管理规模4.46万亿元。养老服务金融方面,打通堵点,稳步推动老年人支付便利并获监管认可;
开展养老金融特色网点生态体系建设,深化网点适老环境改造,提升适老服务体验,强化养老场景生态运营,丰富养老金融产品权益;建设养老金融社区平台,完善养老规划,引入养老社区场景,打造积累型和适合老年客群风险偏好的财富产品体系。养老产业金融方面,印发投融资支持养老产业意见,完善投向,提升综合服务能力,持续加大普惠养老专项再贷款支持力度;建设“银发产业云”平台,支持养老机构信息化建设。
7.金融市场业务
货币市场交易.
人民币方面,切实履行人民银行公开市场一级交易商职责,参与各类货币政策工具操作,积极向市场融出资金,协助维护银行间市场平稳运行。
持续加强政策研究与货币市场走势研判,合理摆布融资期限、业务品种、交易对手及押品结构,持续提升资金运作效率。加强交易对手准入动态管理机制,严格落实各项风险防控措施,确保资金安全。
外币方面,在保障流动性安全基础上灵活开展各项外汇货币市场运作,提高外币资金运作效益。持续做好中国外汇交易中心银行间外币拆借报价行工作。
投资业务人民币债券方面,发挥国有大行金融服务主力军作用,不断巩固和拓展政府债券投资优势,为经济建设提供有力资金支持。持续做好绿色发展、先进制造业、科技创新等重点领域企业债投资,资产质量和投资收益保持较好水平。外币债券方面,加强利率及信用利差走势研判,动态调整投资组合结构,稳健开展外币债券投资。稳步推进“南向通”债券投资交易,积极活跃离岸人民币债券市场。
8.代客资金交易。
代客结售汇和外汇买卖业务方面,持续开展风险中性理念宣导,大力推广第三方担保模式下外汇衍生业务,助力中小微企业降低套期保值成本。
不断优化线上交易渠道功能,扩大客户基础和线上活跃度。加强结售汇币种创新和产品创新,新增澳门元、巴西雷亚尔、印尼卢比远期结售汇业务,满足客户多元化、个性化的避险需求。
柜台债业务方面,面向柜台市场投资者发售中国进出口银行绿色金融债券,以及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柜台地方政府债券,助力绿色金融与地方建设。境外机构投资者银行间市场交易方面,积极服务来自全球超过60个国家和地区境外机构投资者客户,充分满足客户深入参与中国银行间市场投资交易需求。
资产证券化业务上半年,本行发行1单不良贷款资产证券化项目,发行规模2.04亿元。
9.贵金属业务
丰富贵金属实物产品供给。聚焦老百姓“买金容易卖金难”的痛点,推进黄金回购网点建设,满足客户实物变现需求。开发“钱币一克金”系列、“胜算在握”县域特色产品等,满足客户多样化购金需求。
助力贵金属产业链高质量发展。丰富黄金租借中期品种,优化期限结构,更好满足产业链企业用金需求。围绕服务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开拓新能源、新材料、人工智能等新兴贵金属应用行业的白银租借业务。
上半年,本行代理上海黄金交易所清算额、黄金租借规模在场内占比均保持第一地位。蝉联上海黄金交易所“金融类优秀会员一等奖”“最佳产品推广贡献机构”等奖项。
四、风险管理
1.全面风险管理体系.
2024年上半年,本行坚持管住人、管住钱、管好防线、管好底线“四管齐下”,强化“五个一本账”管控,持续优化完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完善风险官管理机制,在总行部门和各机构配备风险官,强化履职监督。加强防线建设,优化全面风险管理评价机制,压实一道防线风控职责,提升全面风险管理成效。持续开展风险隐患排查,完善风险应对预案和管理措施,稳妥应对全球市场波动和外部冲击影响。强化信息科技与网络安全风险防控,加快推进企业级智能风控平台建设,提升风险前瞻预警能力。强化新兴领域风险防控,加强投融资业务合作机构风险管理,做好产品全生命周期的风险管理。
2.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管理
本行持续加强信用风险管理制度体系建设。高标准运行“三道口、七彩池”智能信贷风控体系1,“入口关”加强投融资规划引领,强化客户准入管理,做好资产配置与风险前瞻研判;“闸口关”突出组合维度结构性管理,做好全口径投融资业务风险监测和预警闭环管理,持续提升存续期管理质效;“出口关”完善风险资产经营管理机制,加强全流程合规管理,推进落实风险资产再生计划。持续夯实信用风险管理的制度基础,修订流动资金贷款、固定资产贷款等信贷产品制度,优化完善福费廷、信用证等国内贸易融资业务管理与政策配套;强化境内外子机构非标合作机构管理,严格名单制管理及限额管理,对非标合作机构开展动态监测、定期风险评价,持续加强存续期合作管理。开展机构信贷运营分析诊断,加强关键人员履职监督,压实管理责任。
准确把握投融资业务布局和方向,强化信用风险管理。公司信贷业务方面,持续引导全行优化信贷行业结构,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科技创新、数字经济等领域支持力度,积极支持交通、新型城镇化等领域“十四五”在建重大工程及补短板项目,深入挖掘和培育绿色信贷市场,围绕城乡融合、农业产业链、农业现代化等领域支持城乡联动发展;深入贯彻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围绕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中部地区崛起、东北全面振兴、西部大开发等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持续完善差异化区域信贷政策;坚持审慎稳健的境外信贷资产布局策略,围绕服务共建“一带一路”和高水平对外开放,做好优质中资“走出去”和外资“引进来”企业金融服务。个人信贷业务方面,严格客户资质准入,加强贷款真实性调查,防范多头共债风险,持续提升个贷业务集中处理运营质态;不断夯实贷后管理制度基础,构建数字贷后“两大基础支撑”+“四大板块功能”,优化个贷风险监测机制,推进线上、线下一体化催收工作,有效提升风险防控能力。围绕房地产、地方债务和中小金融机构等重点领域,前瞻研判、主动施策,做好信用风险管理。房地产领域,认真贯彻落实宏观调控政策及金融监管要求,积极推动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落地见效,一视同仁满足不同所有制房企合理融资需求,促进金融与房地产良性循环;统筹做好新增融资投放和存量风险防范化解,积极应对房地产市场变化,持续优化新增融资投向,做好房地产领域风险管控,推动房地产投融资业务高质量稳健发展;积极稳妥做好保交房金融支持,依法保障住房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地方债务领域,严格执行国家各项法规和监管政策规定,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做好金融支持化债工作。中小金融机构领域,深化风险联防联控机制建设,严格落实客户准入管理,加强存续期监管政策跟踪与客户风险监控,防范风险交叉传染。
深化投融资管理数字化转型,以数字技术赋能管理决策与业务运营。完善投融资数字化运营管理指标体系建设,推进信用风险监控预警平台转型升级,优化分层分类监测预警机制。统筹推进投融资运营管理平台标准化建设与个性化创新,积极探索人工智能、大模型等先进技术的业务应用场景,投产“制度通”信贷制度服务平台、“文书通”报告自动生成等系统功能,落地法人客户、普惠业务监测管理视图等数字化产品,不断提升信用风险监控预警智能化水平。“融安e防”信用风险监控系统获《亚洲银行家》“亚太区最佳信用风险技术实施”。
信用风险分析6月末,本行不考虑任何担保物及其他信用增级措施的最大信用风险敞口490,576.44亿元,比上年末增加24,533.88亿元。按照五级分类,6月末正常贷款269,280.35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6,777.60亿元,占各项贷款的96.73%;关注贷款5,341.65亿元,增加514.60亿元,占比1.92%,上升0.07个百分点;不良贷款3,753.50亿元,增加218.48亿元,不良贷款率1.35%,下降0.01个百分点。6月末,公司类不良贷款2,959.31亿元,比上年末增加31.86亿元,不良贷款率1.69%,下降0.12个百分点。个人不良贷款794.19亿元,增加186.62亿元,不良贷款率0.90%,上升0.20个百分点。本行持续推进行业信贷结构优化调整,加大实体经济发展支持力度。制造业贷款比上年末增加2,287.57亿元,增长9.7%,主要是投向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大型炼化等高端制造业龙头骨干企业和重点项目;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贷款增加2,161.44亿元,增长6.0%,主要是聚焦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积极支持高速公路、铁路、港口、机场等重点项目建设;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贷款增加1,803.62亿元,增长10.5%,主要是投向新型城镇化、水利设施等领域重大工程,以及城市公共事业、环境整治等民生领域。
本行持续强化各行业融资风险管理,提升不良资产处置质效,做好重点领域风险防范化解,贷款质量总体稳定。
贷款减值准备变动情况6月末,贷款减值准备余额8,198.86亿元,其中以摊余成本计量的贷款减值准备8,185.73亿元,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贷款减值准备13.13亿元。拨备覆盖率218.43%,比上年末上升4.46个百分点;贷款拨备率2.95%,上升0.05个百分点。
逾期贷款3,733.66亿元,比上年末增加429.42亿元。其中逾期3个月以上贷款2,500.63亿元,增加268.75亿元。
重组贷款根据《商业银行金融资产风险分类办法》要求计量的重组贷款和垫款1,185.79亿元,比上年末增加358.56亿元,其中逾期3个月以上的重组贷款和垫款76.21亿元,减少9.54亿元。
大额风险暴露管理本行严格按照监管规定有序开展大额风险暴露管理各项工作,进一步健全大额风险暴露管理体系,完善大额风险暴露管理相关系统建设,加强大额风险暴露限额管理,不断提升大额风险暴露管理水平。
借款人集中度6月末,本行对最大单一客户的贷款总额占资本净额的4.1%,对最大十家单一客户的贷款总额占资本净额的21.2%;最大十家单一客户贷款总额10,178.95亿元,占各项贷款的3.7%。
3.市场风险.
2024年上半年,本行持续深化集团市场风险管理。结合资本新规和最新管理实践,持续完善市场风险管理制度体系;扎实推进资本新规落地实施,全面实施市场风险新标准法资本计量,提升金融市场业务风险前瞻防控能力;有效传导集团风险偏好,应用资本新规计量成果,持续完善并审慎核定市场风险限额方案;
深化市场风险管理系统应用,建立健全模型库及管理机制,持续提升市场风险智能化管控水平。
4.交易账簿市场风险管理.
本行持续加强交易账簿市场风险管理和产品控制工作,采用风险价值(VaR)、压力测试、敏感度分析、敞口分析、损益分析、价格监测等多种方法对交易账簿产品进行计量管理。
5.汇率风险管理
上半年,本行积极应对环境变化和市场波动,坚持汇率风险中性原则,通过货币兑换、套期保值等方式主动调整外汇敞口规模和币种结构,提升集团外汇资产负债币种匹配度,加强资本金保值管理,将集团汇率风险控制在合理水平。
6.4.4银行账簿利率风险本行坚持稳健审慎的利率风险偏好,前瞻把握货币政策周期与市场预期变化,完善利率风险管理策略动态调控机制,持续优化资产负债利率敞口与久期错配结构;强化对国内外货币、债券、信贷等市场利率波动的预判处置能力,持续提升利率风险数字化管理水平,巩固当期收益与长期价值平衡、协调、可持续的高质量经营成效。
6.流动性风险
本行坚持稳健审慎的流动性管理策略,推动流动性风险管理机制和系统不断升级,流动性风险监测、计量、管控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持续提升。加强境内外、表内外、本外币流动性风险管理,优化多层级、多维度的流动性监测和预警体系,提升集团流动性风险防范和应急能力。加大资金监测力度,保持合理充裕的流动性储备,流动性和客户支付平稳有序。报告期内,集团流动性平稳运行。
7.流动性风险分析
本行综合运用流动性指标分析、流动性缺口分析等多种方法和工具评估流动性风险状况。
6月末,人民币流动性比例55.7%,外币流动性比例83.5%,均满足监管要求。贷存款比例80.9%。
净稳定资金比例旨在确保商业银行具有充足的稳定资金来源,以满足各类资产和表外风险敞口对稳定资金的需求。净稳定资金比例为可用的稳定资金与所需的稳定资金之比。2024年二季度末,净稳定资金比例128.26%,比上季度末下降1.20个百分点,主要是可用的稳定资金小幅减少所致。
2024年第二季度流动性覆盖率日均值133.65%,比上季度上升7.04个百分点,主要是合格优质流动性资产增加所致。合格优质流动性资产主要包括现金、压力条件下可动用的央行准备金以及符合监管规定的可纳入流动性覆盖率计算的一级和二级债券资产。
6月末,1个月内的流动性正缺口有所减小,主要是相应期限到期的买入返售款项有所减少所致;1至3个月的流动性负缺口有所减小,主要是相应期限到期的存放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款项及拆出资金增加所致;3个月至1年的流动性负缺口有所扩大,主要是相应期限到期的卖出回购款项增加所致;1至5年的流动性正缺口有所扩大,主要是相应期限到期的金融投资增加所致;5年以上的流动性正缺口有所扩大,主要是相应期限到期的客户贷款及垫款增加所致。上半年,本行资金平稳充裕,资产负债保持均衡稳健发展,各期限现金流合理适度,流动性运行安全平稳。
8.内部控制与操作风险.
内部控制
本行持续优化内部控制机制,强化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统筹贯通,聚焦重点风险部位和关键控制环节,不断增强内部控制的适应性与支撑力。完善重点业务与管理领域的制度、流程、系统,提升过程控制能力;健全数据资产管理架构和数据治理体系,加固数字化基座;加强各类检查监督集约协同和发现问题贯通整积极加强合规文化建设,持续优化合规治理架构,强化合规风险一道防线履职,深入推进合规经理机制建设,建立健全合规管理各项制度。推进境外合规管理体系(OCM)在境外机构的落地实施,落实境外合规全要素管控要求,加强对境外机构防范金融犯罪、第三方管理、气候风险等新兴合规主题的集团统筹管理。
加大合规资源保障,强化关键岗位合规人员准入管理,开展常态化、系统化和多样化的合规培训。持续提升集团合规管理信息化水平,引入人工智能等技术优化完善合规管理工具,做实做精新产品、新制度、新业务的合规审查,做好重点领域合规检查,保障集团稳健发展。
9.操作风险管理
本行积极对标落实监管操作风险计量和管理新规要求,修订完善操作风险管理基本政策,细化操作风险损失数据采集标准,夯实操作风险损失数据质量,持续优化操作风险管理系统,提升操作风险管控水平。健全案防长效机制,持续深化重点领域案件风险治理,深入开展案件警示教育,强化员工异常行为网格化智能化管控机制,压实排查管控主体责任。报告期内,本行操作风险管控体系运行平稳,操作风险整体可控。
10.法律风险
本行持续加强法律风险管理,提升法律风险管理水平和防控能力,保障依法合规经营。落实新法新规要求,常态化开展法律风险监测分析,支持保障业务创新稳健发展,强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法律风险防控。广泛开展法律培训和普法活动,提升集团员工依法合规意识。
11.洗钱风险。
本行严格遵循中国及境外机构驻在国(地区)反洗钱法律法规,认真履行反洗钱法定义务和社会责任。践行“风险为本”理念,突出“联防共治”主线,反洗钱三道防线协同履职。强化洗钱风险评估与管控,推进“尽调—分类—管控”流程一体化建设,提升反洗钱系统数智化水平,优化可疑交易监测管理体系。加强反洗钱培训和队伍建设,持续加大对综合化子公司和境外机构管理力度,集团反洗钱管理质效不断提升。
12.声誉风险.
本行深入落实集团声誉风险管理制度要求,持续完善全集团、全流程声誉风险管理体系,不断优化声誉风险工作机制,提升声誉风险管理质效。加强声誉风险管理常态化建设,压实管理主体责任,深化风险源头防控,开展专业培训及应急演练,不断提升综合应对处置能力。组织推进具有影响力的传播活动,提升本行品牌形象,品牌价值和网络影响力处于市场领先地位。报告期内,本行声誉风险处于平稳可控范围。
13.国别风险.
本行严格按照监管要求,结合业务发展需要,面对更趋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持续加强国别风险管理。密切监测国别风险敞口变化,持续跟踪、监测和报告国别风险;及时更新和调整国别风险评级与限额;落实监管最新要求,根据国别风险管理实践,修订本行相关制度办法;不断强化国别风险预警机制,积极开展国别风险压力测试,在稳健推进国际化发展的同时有效控制国别风险。
14.信息科技与网络安全风险.
本行统筹发展与安全,坚持把防控信息科技与网络安全风险作为金融科技工作的重要主题,以高水平安全服务高质量发展。持续优化信息科技与网络安全管理制度,建立专班机制统筹提升集团网络安全防护能力,加强信息系统生产运行保障,完善信息系统应急预案并开展应急演练,筑牢安全生产运行基础。报告期内,整体风险处于可控范围。
五、展望
今年以来,全球经济复苏趋势分化,全球主要经济体的通胀整体向合意水平回归,但通胀压力依然较大,叠加“大选年”的政策影响,主要央行的降息步伐开始分化,全球金融环境不确定性持续。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延续回升向好态势,宏观政策效应持续释放,新动能新优势加快培育,为我国金融业提供良好的经营发展基础。
下半年,本行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坚持战略传承与创新相结合,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锚定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现代金融机构的目标,巩固“扬长补短固本强基”战略布局,不断拉长长板、补齐短板、加固底板、锻造新板,进一步支持实体经济,守牢安全底线,提升发展质效,全面提升服务中国式现代化的能力。
本行将把改革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围绕服务实体经济的主力军、维护金融稳定的压舱石、建设强大机构的领头雁、做专主责主业的标杆行发展定位,全面推进“五化”转型,加强智能化风控,完善现代化布局,增强数字化动能,健全多元化结构,夯实生态化基础。围绕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加大对国家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金融支持力度,做专制造业金融等主责主业,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打造工行特色金融基础设施,形成新的比较优势,不断做优做强,实现质的有效提升、量的合理增长、险的精准防控、规的严格恪守,以高效能改革支撑高质量发展、促进高水平安全,为国家、股东、社会创造更大的价值回报。
收起▲
(一)季度经营简要分析
截至报告期末,本集团的主要经营情况如下:
2024年一季度,实现净利润880.62亿元,同比下降2.98%。年化平均总资产回报率0.76%,年化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0.06%,分别下降0.13和1.16个百分点。
营业收入2,198.43亿元,同比下降3.41%。利息净收入1,614.01亿元,下降4.16%。年化净利息收益率(NIM)1.48%。非利息收入584.42亿元,下降1.25%,其中,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393.42亿元,下降2.83%。业务及管理费456.85亿元,增长0.60%。成本收入比20.78%。计提各类资产减值损失600.75亿元...
查看全部▼
(一)季度经营简要分析
截至报告期末,本集团的主要经营情况如下:
2024年一季度,实现净利润880.62亿元,同比下降2.98%。年化平均总资产回报率0.76%,年化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0.06%,分别下降0.13和1.16个百分点。
营业收入2,198.43亿元,同比下降3.41%。利息净收入1,614.01亿元,下降4.16%。年化净利息收益率(NIM)1.48%。非利息收入584.42亿元,下降1.25%,其中,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393.42亿元,下降2.83%。业务及管理费456.85亿元,增长0.60%。成本收入比20.78%。计提各类资产减值损失600.75亿元,下降7.61%,其中,贷款减值损失596.98亿元,下降7.22%。
报告期末,总资产476,000.27亿元,比上年末增加29,029.48亿元,增长6.49%。客户贷款及垫款总额(不含应计利息)273,701.60亿元,增加12,836.78亿元,增长4.92%,其中,境内分行人民币贷款增加12,334.71亿元,增长5.06%。从结构上看,公司类贷款174,224.20亿元,个人贷款88,668.22亿元,票据贴现10,809.18亿元。投资122,333.85亿元,增加3,837.17亿元,增长3.24%。
总负债437,234.12亿元,比上年末增加28,029.21亿元,增长6.85%。客户存款350,350.80亿元,增加15,139.06亿元,增长4.52%。从结构上看,定期存款201,882.87亿元,活期存款141,119.67亿元,其他存款2,332.38亿元,应计利息5,015.88亿元。
股东权益合计38,766.15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000.27亿元,增长2.65%。
按照贷款质量五级分类,不良贷款余额3,708.88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73.86亿元,不良贷款率1.36%,与上年末持平。拨备覆盖率216.31%,上升2.34个百分点。
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13.78%,一级资本充足率15.18%,资本充足率19.21%,均满足监管要求。
收起▲
一、业务综述
公司金融业务
围绕服务实体经济,优化公司信贷布局,合理扩大资金供给总量,精准灌溉实体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增强信贷结构与实体经济的适配性,促进信贷投放精准直达。不断优化客户结构,以中部客户为突破,推动体系化营销向纵深发展,加快构建“大中小微个”协调的客户结构。2023年末,公司类贷款161,452.04亿元,比上年末增加23,182.38亿元,增长16.8%;公司存款162,099.28亿元,增加15,387.74亿元,增长10.5%;对公客户1,205.9万户,增加136.6万户。
巩固制造业领域的信贷优势,围绕制造强国、科技强国战略,服务重点产业链关键核心技...
查看全部▼
一、业务综述
公司金融业务
围绕服务实体经济,优化公司信贷布局,合理扩大资金供给总量,精准灌溉实体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增强信贷结构与实体经济的适配性,促进信贷投放精准直达。不断优化客户结构,以中部客户为突破,推动体系化营销向纵深发展,加快构建“大中小微个”协调的客户结构。2023年末,公司类贷款161,452.04亿元,比上年末增加23,182.38亿元,增长16.8%;公司存款162,099.28亿元,增加15,387.74亿元,增长10.5%;对公客户1,205.9万户,增加136.6万户。
巩固制造业领域的信贷优势,围绕制造强国、科技强国战略,服务重点产业链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积极支持先进制造业优质企业。实施制造业金融服务强基工程,与工业和信息化部共同启动金融支持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专项计划。投向制造业贷款余额3.8万亿元,比上年末增加8,288.70亿元,增长27.3%。
持续优化科技金融专业机构建设,设立总行科技金融中心,初步形成总分支网点四级联动的专业服务体系。深入开展“春苗行动”,加大力度支持科技型企业融资。强化“股贷债保”联动,加大专精特新贷款投放力度,激发科技创新对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引领作用,助力“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余额2.7万亿元,比上年末增加9,484.05亿元,增长54.1%。
不断加大金融支持民营企业力度,持续提升民营企业金融服务水平。召开民营企业座谈会,发布《金融支持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全行范围组织开展支持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五个一”系列活动,举办民营企业高管金融研修班。
推进绿色金融全面领先发展。制定《关于推动全行绿色金融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绿色金融政策、布局、产品、风控、管理、研究、组织等七大体系提档升级。2023年末金融监管总局口径绿色贷款近5.4万亿元,比上年末增加近1.4万亿元。
着力服务好高水平对外开放和“一带一路”重大战略、重点领域。举办金融助力优化外商投资营商环境论坛,发布外商投资企业全球服务方案,为超12万户外商投资企业来华展业兴业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围绕战略资源保供、服务中国制造“走出去”、支持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绿色低碳发展等领域,大力支持中资企业布局境外优质资源、先进制造业企业用好境内境外两个市场,推动标志性基建工程落地。2023年,本行蝉联《环球金融》“最佳一带一路银行”、《财资》“最佳项目融资银行”。
普惠金融
本行以客户需求为导向,持续提升普惠金融服务的覆盖面、可得性和满意度,助力缓解小微客群融资难题。2023年末,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22,277.52亿元,比年初增加6,774.36亿元,增长43.7%;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客户146.7万户,增加45.1万户;全年新发放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平均利率3.55%,切实降低融资成本。
2023年,本行获评《金融时报》(中国)“年度最佳普惠金融服务银行”,普惠金融“融资+融智+融商”综合服务模式连续三年获评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业态创新服务示范案例”,数字普惠产品“种植e贷”创新案例获评《银行家》(中国)“年度普惠金融服务创新优秀案例”。
产品体系更加适配。成立数字普惠中心,完善数字普惠发展模式。打造开放申请、提款灵活的新一代经营快贷,实现信用类数字化产品焕新升级,普惠金融服务能力和覆盖面显著提升。优化“网贷通”办理流程,推进抵押登记系统直联,提升办理效率,创新推出“个人e企快贷”等场景,扩大对个体工商户的信贷支持。聚焦供应链重点领域,打造定制化融资方案,助力稳链固链强链。在标准化产品体系下,精准聚焦区域、客群特色,加大分行特色场景创新,提高小微客群服务的针对性和适配性。
渠道运营更加高效。积极打造线上线下一体化的小微客户服务模式,让普惠金融服务触手可及。线上打造手机银行普惠专版主阵地,提供一站式普惠金融专属服务渠道;线下强化网点普惠金融服务能力,加强网点普惠服务覆盖。
风控体系更加健全。发挥科技风控效能,建立健全“1(客户)+N(产品)”多维度信用风险防控体系,打造以“数据驱动、智能预警、动态管理、持续运营”为特征的全流程风险管理体系。坚持数字风控与专家治贷相结合,强化线上线下交叉验证,有效识别风险,做到“主动防、智能控、全面管”,夯实普惠金融可持续发展根基。
综合服务更有温度。完善“融资+融智+融商”综合服务体系,打造与小微企业伴生伴长的良好生态。推进“工银普惠行”“走万企提信心优服务”等系列活动,推广“环球撮合荟”“兴农撮合”平台,提供产品推介、供需对接、融资支持等一站式服务。
机构金融业务
银政合作彰显大行担当。助力国家财政体制改革,配合中央预算单位推进代理财政预算一体化系统上线;安全高效服务财政资金流转,做好代理财政国库集中支付业务。“智慧政法”政法案款资金管理平台全年上线各级政法机关客户超200家,累计上线超400家。强化社保合作主办行基础,境内“社银一体化网点”超4,000家,网点数量居同业首位。
同业协作服务实体经济。深化打造具有工商银行特色的金融同业联合体,共同助力实体经济。助力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顺利完成首批新增港股通交易日跨境资金清算,与中国信托业保障基金有限责任公司构建全面合作关系。创新服务中小企业融资需求,新增签约票据经纪业务企业客户连续5年市场排名第一。联合重点财产保险公司试点推广十大行业企业风险管理服务方案,支持企业防范化解生产经营风险。深化与京沪深证券交易所战略合作,积极参与资本市场改革创新建设,打造专属商投互动服务模式。
推进数字金融同业合作。推进数据分析、数据安全、数字化转型咨询、数据平台等数字化相关项目同业输出,上线兴农通APP票据经纪功能,丰富“智慧大脑”“码上赢”数字化平台第三方存管获客场景,持续赋能金融同业数字化转型。
结算与现金管理业务
坚持深化结算金融数字化转型,以优化对公账户服务为抓手,不断提升结算金融服务的深度和广度,切实助力小微企业高质量发展。积极响应落实国家降费让利政策,稳步推进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支付手续费降费让利,2023年惠及小微企业及个体工商户超1,044万户,切实彰显大行担当。
融合金融科技能力,打造企业财资一站式、综合化、数字化服务方案;完善司库信息系统,助力企业提升资金管理水平、防范资金管理风险;丰富财资管理云服务,打造差异化、矩阵式财资管理服务体系;助力国企深化改革,司库服务向地方国企客群延伸,已与数百家省市国企开展司库服务合作。
深度参与跨国企业海外财资中心建设,内外联动助力中资企业“走出去”,依托全球网络布局、境内外一体化科技系统和专业服务团队,为客户提供全球财资综合性解决方案。
2023年末,对公结算账户1,373.8万户,比上年末增加145.5万户。现金管理客户202.7万户,全球现金管理客户11,563户。
投资银行业务
聚焦战略新兴、科技创新、绿色产业发展,通过“并购+”全流程服务积极落实国家重点战略。2023年,本行牵头完成的并购交易数量保持路孚特交易财务顾问榜单第一名,获评《环球金融》“中国最佳并购银行”。
以多元化股权融资支持科创企业高质量发展,完善“股贷债保”联动的金融服务支撑体系。丰富权益性融资产品,优化“分行+子公司”“一级市场+二级市场”“融资+融智”的多维度、多层次的权益性业务体系,强化企业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
助力盘活存量资产,高效对接政府和企业需求,为扩大有效投资、降低债务风险、服务实体经济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支撑。拓展企业资产证券化全场景服务,优化“REITs+”全流程服务,作为项目安排人落地全国首单“一带一路”资产证券化项目。
拓展重组顾问服务模式,丰富产品“工具箱”,助力企业提升经营质效,有效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整合集团行业研究、风险控制和金融科技等优势资源,为客户提供财务顾问、风控顾问、管理咨询等专业顾问咨询服务;依托“融安e信”大数据风控平台助力客户实现风险早识别、早预警。
债券承销业务持续巩固规模领先优势,全年境内主承销各类债券2,711只,规模合计2.08万亿元。主承销绿色债券、可持续发展挂钩债券、社会责任债券等各类ESG债券95只,规模合计1,128.75亿元。为20家境外客户主承销熊猫债券33只,规模折合人民币214亿元。
票据业务
通过“工于制成”“工银兴农贴”“工银i绿贴”等产品服务,加大对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绿色发展等重点领域和“专精特新”“乡村振兴”等重点战略的票据融资服务力度。通过灵活利率策略、加快周转交易、搭建票据购平台等经营创新,推动票据业务转型发展。
2023年,票据贴现业务量27,167.41亿元,比上年增长23.2%,继续保持市场首位。获评上海票据交易所2023年度“优秀综合业务机构”“优秀贴现机构”“优秀交易机构”“优秀结算机构”“优秀创新产品合作机构”等多个奖项。
个人金融业务
2023年,本行深化实施“第一个人金融银行”战略,围绕客户“赚钱、借钱、花钱、管钱”需求,构建财富管理、消费金融、支付结算、账户管理服务新生态,以建设个人客户“主支付账户—主财富账户—主关系账户”为主线,加快业务运营模式转型。
加快经营转型。推动从“做业务”向“做客户”转变,围绕客户需求整合服务资源、创新服务产品、优化服务流程,通过为客户创造价值,实现银行价值。构建分层分群全量客户服务体系,抢抓县域、新市民、个人养老金、Z世代等新市场、新机遇,拓宽批量获客源头,打造专属产品,提供专属服务,培育专属品牌。深入推动个人金融板块数字化转型,运用数字化技术手段服务客户、赋能员工。服务客户方面,打造“智慧大脑”营销策略统筹中枢,提升面向全量客户的营销服务精准性,深入实施“极智体验”项目,通过建立客户问题发现和解决的管理闭环,有效提升客户满意度和体验感;赋能员工方面,打造数字个金智慧经营平台(DIMO)、“营销通”个人客户经理工作平台等,提升工作效率和效果。
推动业务高质量发展。持续完善客户资金循环生态,加快个人存款产品创新,打造重点客群专属存款、理财等产品,更好地满足不同客群的差异化服务需求。面对房地产市场供需关系发生重大变化的新形势,因城施策积极满足居民刚性及改善性住房需求,积极稳妥做好存量房贷利率调整有关工作。聚焦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大宗消费等领域,加大个人经营和消费贷款投入力度。围绕大学生入学、求学、毕业不同阶段需求,创新推出商业助学贷款业务。
聚焦创造客户价值。以客户资产保值增值为目标,加强投研能力建设,构建开放式产品货架,全面推广财富社区,推广智能资产配置服务,形成线上线下一体化经营格局,满足客户个性化、陪伴式财富管理需求,打造“工银财富”品牌。推出“灵通账户”服务品牌,提供涵盖智慧开户、智慧管户、智慧防护的账户全生命周期服务,完善特色借记卡及个性化定制服务流程,三方支付、工银信使等基础结算产品渗透率稳步提升。
获《亚洲银行家》“亚太最佳财富管理银行”“最佳数字化品牌项目”,《金融界》“杰出零售银行”“杰出财富管理银行”等奖项。2023年末,个人客户7.40亿户,比上年末增加1,980万户。个人金融资产总额20.71万亿元,其中,个人存款165,655.68亿元,增加20,202.62亿元,增长13.9%。个人贷款86,536.21亿元,增加4,189.96亿元,增长5.1%。代理销售基金4,197亿元,代理销售国债522亿元,代理销售个人保险974亿元。
私人银行业务
加强客户服务全旅程建设,推进客户分层分群服务,构建“研、选、销、管”全链路产品服务生态。打造企业家客群服务新范式,发布“伙伴同行家企欣荣”企业家伙伴银行服务体系,已完成约900家“企业家加油站”挂牌。实现家族信托提级晋位,联合合作机构创新发布“君子伙伴慈善信托服务生态圈”2.0版本(DAF模式),荣获上海市人民政府“年度上海金融创新奖”。联合合作机构创新推出“颐养天年”系列养老特殊目的家族信托服务,解决客户在养老保障领域的痛点需求,推进家族办公室综合顾问服务落地。
获评《亚洲银行家》《财富管理》“中国最佳私人银行企业家客户服务”,英国《金融时报》“中国最佳大数据分析及人工智能私人银行”。
2023年末,私人银行客户26.29万户,比上年末增加3.69万户,增长16.3%;管理资产3.07万亿元,增加4,431亿元,增长16.9%。
银行卡业务2在“GBC+”框架下深入推进商户营销基础性工程,持续扩大商户金融服务覆盖面,提供一揽子综合服务,商户总量突破1,200万户,收单交易额达4.5万亿元,服务质效显著提升。开展“惠享亿万客户携手千万商家扩内需促消费”行动,围绕居民衣食住行文体游娱开展“工银爱购”促销活动500余项,支持打造全国金融机构首家挂牌落地的文旅驿站,聚焦汽车、家装等大宗消费加大信贷支持力度,助力扩内需、稳增长。
构建工银e生活6.0平台型生活服务新生态。与优质头部平台跨界合作打造“品质外卖、餐饮美食、旅游出行、精品畅购、商超便利、主题乐园、数字观影、车主生活”八大生态、“办公生活、社区生活、场景生活”三大生活圈,实现B端C端互促,丰富权益服务体系做好客户回馈。
强化产品创新。创新研发港、澳、珠跨境乘车码,境内外同步发行时尚澳门主题卡,研发投产“中老铁路”线上购票APP收单项目。支持大运会、亚运会支付受理环境搭建,创新推出“绑外卡”产品,保障境外来华人士移动支付便利性,提供安全高效、多元便利的支付环境。
2023年末,银行卡发卡量12.30亿张,比上年末增加1,088万张。其中,借记卡10.77亿张,信用卡1.53亿张。信用卡透支余额6,897.31亿元。
2023年,银行卡实现消费额20.84万亿元。其中,借记卡消费额18.60万亿元,信用卡消费额2.24万亿元。
资产管理业务
积极把握发展机遇,全面提升投资管理与研究能力,从产品和投资两端共同满足客户多元化的金融需求。产品端,通过提升理财、基金、保险、养老等金融服务的专业性,打造“工银资管”品牌,满足客户财富保值增值需求。理财方面,发挥理财普惠优势更好满足投资者多元需求,新市民、乡村居民和个体工商户等普惠金融重点客群增长较快;基金方面,积极发挥业务种类齐全、产品体系丰富、中长期投资业绩优秀的综合优势,积极服务客户多样化的投资需求,加强投资者陪伴;保险方面,大力开拓保险资产管理产品的发行业务,持续加强多元投资能力和项目挖掘能力,积极提升客户需求响应质效。投资端,本行充分发挥理财、基金、保险等综合化子公司的牌照优势,以渠道销售、项目推荐、风险管控、考核评价为重点,通过加大对高端制造、专精特新、普惠小微、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等领域的投资支持力度,贯彻新发展理念,助力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
理财业务
2023年末,理财产品余额18,570.56亿元,其中工银理财理财产品余额16,074.77亿元。有关工银理财的业务发展情况请“业务综述—综合化经营及子公司管理”。
资产托管业务
产品结构持续优化,创新托管科创100ETF、中证2000ETF、北证50指数等宽基指数基金及央企ETF、信创主题ETF等主题型指数基金,托管全市场首单新能源REITS产品,债券通“南向通”托管规模和客户数量持续领先同业。2023年末,本行保险资产托管规模7.0万亿元,公募基金托管规模3.7万亿元,养老金托管规模2.8万亿元,均保持行业第一。
加快服务创新,举办工银托管创新合作论坛,宣传托管业务“融合共赢、构建生态”的理念与服务,开启平台化、生态化发展新局面。获评《亚洲银行家》“中国最佳托管银行”、《中国基金报》“公募基金25年基金托管示范银行”和《证券时报》“杰出资产托管银行天玑奖”等奖项。
2023年末,托管业务总规模(不含资金监管类业务)21.9万亿元,其中资管产品营运外包业务规模2.4万亿元。
养老金业务
养老金融布局有序推进。持续完善顶层设计,加强统筹推动,在年金客户“织网补网”“民政+养老+金融”、手机银行养老金融专区等场景生态建设上取得积极成效。
加强年金营销能力建设。成功中标多家大型企业年金受托管理和账户管理资格;积极开展分层营销,推动大中小客户协同发展。个人养老金试点稳步落地,首批通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个人养老金信息管理服务平台、个人养老金银行保险行业信息平台新版系统对接验收,在业内率先实现业务全流程闭环管理。
数字化转型取得新成效。业内率先推出手机银行养老金融全景服务视图,实现了“三支柱”养老资产的统一展示。持续提升养老金受托投资监控系统服务能力,优化“工银e养老”使用体验。
2023年末,受托管理年金基金5,541亿元,管理企业年金个人账户1,314万户,托管年金基金13,781亿元。受托管理企业年金基金规模、管理企业年金个人账户数量和托管年金基金规模继续稳居银行同业首位。蝉联《证券时报》“养老金融天玑奖”,获评《第一财经》“年度养老金融机构”等奖项。
金融市场业务货币市场交易
人民币方面,切实履行人民银行公开市场一级交易商职责,高效配合做好稳健货币政策传导,积极加大对市场金融机构资金支持力度。科学制定融资策略,合理摆布融资期限、品种及交易对手结构,持续提升资金运作效率。全面深化数字转型,充分发挥自主研发优势,完成人工智能机器自动询价、智能交易助手等功能运行上线,实现在智能化交易、业务全流程风险控制等领域的进一步突破。持续加强系统功能与制度体系建设,前瞻性做好交易对手信用状况监测和研判,切实做好风险应对预案,严格落实各项风险防控措施,确保资金安全。
外币方面,加强外汇货币市场资金流动性与利率变动研判,在保障流动性安全的前提下,灵活摆布融资期限与币种,提高外币资金使用质效。
作为银行间外币拆借市场报价行,积极参与中国外汇交易中心结算直通项目等业务创新,持续保持境内外汇货币市场领先地位。2023年,持续获评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最佳外币拆借报价行”“最佳外币拆借会员”“最佳外币回购会员”等多项荣誉。
投资业务
人民币债券方面,坚持服务实体经济本源,发挥国有大行金融服务主力军作用,不断巩固政府债券投资优势,为经济发展提供有力资金支持,持续做好绿色发展、先进制造业、科技创新等重点领域企业债投资。
外币债券方面,稳健开展外币债券投资,动态调整债券投资组合结构,稳步提升组合安全性和收益性,进一步加大对先进制造、科技创新、绿色金融等领域的支持力度。积极活跃离岸市场,稳步推进“南向通”债券投资交易。本行连续三年获评《财资》“亚洲G3债券最佳投资机构中资银行类第一名”,市场影响力持续提升。
代客资金交易
代客结售汇和外汇买卖业务方面,加强外汇风险中性宣导,通过线上线下多种方式向涉外企业普及风险中性理念与汇率避险产品,助力增强避险意识和汇率风险管理能力。加大中小微企业支持,多家分行落地辖内首笔第三方担保项下中小微企业汇率避险业务,有效降低客户业务办理门槛和交易成本。加快产品服务创新,新增7个币种现钞结售汇服务,为成都大运会、杭州亚运会等重大赛事提供优质金融服务支持;推出电子交易平台人民币外汇期权服务功能和智能询价交易功能,优化客户体验。
柜台债业务方面,首批参与中国进出口银行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面向中小金融机构客户发行上海清算所柜台债,发售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支持高标准农田建设”等主题金融债券、绿色债券,以及3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柜台地方政府债券,助力构建多层次债券市场体系,积极支持绿色金融、农业发展与地方建设。获评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柜台流通式债券业务优秀承办机构”和“地方债柜台业务优秀承销机构”,银行间市场清算所股份有限公司“优秀柜台债券业务参与机构”。
境外机构投资者银行间市场交易方面,积极服务全球超60个国家和地区的境外机构投资者客户,满足客户深入参与中国银行间市场投资交易需求。获评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全球通业务优秀结算代理机构”“国际化业务卓越贡献机构”和债券通有限公司“跨境认购创新奖(承销商)”。
资产证券化业务
2023年,本行共发行8单资产证券化项目,均为不良贷款证券化项目,发行规模合计59.66亿元。
贵金属业务
提升贵金属实物产品普惠性,推出新版小规格平价如意金条,降低购金门槛;把握年轻客群偏好,开发“哈利-波特”二期产品;把握区域特色,开发“大美四川-旅行熊猫”系列产品,荣获“幸福天府-成都礼物”特别奖金奖。
提升面向公司和机构客群的贵金属服务。围绕服务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巩固对贵金属产业链实体企业的金融服务支持,向石油炼化、光伏、新材料等贵金属新兴应用行业拓展原料融货服务。积极服务黄金同业租借需求,稳步推进积存金银银合作,进一步满足城乡市场客户资产配置需求。
2023年,本行代理上海黄金交易所清算额、黄金企业租借和同业租借规模在场内占比均保持第一地位,蝉联上海黄金交易所“金融类优秀会员一等奖”“最佳产品推广贡献机构”等奖项。
金融科技坚持“科技驱动、价值创造”,加快推进科技强行、数字工行建设。夯实安全生产运营基础,提升创新技术驱动能力,深耕D-ICBC数字生态,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打造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的新引擎。
2023年,本行在金融监管总局全国性银行信息科技监管评级中获评银行业第一,持续保持同业领先。5项科技成果获得人民银行金融科技发展奖,其中银行金融级联机数据库转型建设项目获得一等奖。获《亚洲银行家》“国际最佳流程自动化项目”“国际最佳数据管理项目”“中国最佳银行即服务技术”,《银行家》(中国)“金融创新卓越机构”“金融科技创新优秀案例”等多项金融科技奖项。AI大模型建设成果获评人民银行《金融电子化》“2023年金融信息化10件大事”榜首,是银行业中唯一入选的大模型技术创新应用。首家唯一获得国家金融科技认证中心金融数字化能力成熟度最高等级认证。
夯实安全生产运营基础积极应对复杂多变外部形势和技术革新带来的新挑战,坚守安全生产底线,深化生产运维转型,全面提升网络安全防护能力,推进数据安全技术能力建设,全行信息系统可用率持续保持在99.99%以上高水平,为数字化转型提供坚实支撑。
优化提升集团网络安全防御能力。持续健全网络安全统筹管理机制,丰富威胁情报库,提高漏洞威胁感知能力,强化互联网攻击源处置,常态化开展有效性验证。加强网络安全团队及攻防能力建设,积极推动安全攻防靶场优化升级,并与国家级实验室分布式靶场开展联合创新。积极开展全集团网络安全专项排查加固,完善勒索病毒攻击等网络安全预案,提高集团网络安全防护整体水平。
打造领先的生产运维和灾备保障体系。强化面向业务视角的板块化运维服务能力建设,提升全链路端到端监控、灾备高可用等级对标等生产运维能力,升级运维工具架构,扎实推进生产运维转型。全面升级灾备保障体系,提升重要业务系统同城高可用和异地灾备接管实战能力,推进异地自主可控灾备云平台建设,全面提升核心业务场景容灾能力。
完善数据安全管理体系。健全数据安全管理制度,强化数据安全组织保障,形成上下一体、总分联动、分工明确的数据安全管理组织架构。优化数据安全技术管理框架,强化数据安全技防体系,完善数据安全技术平台,沉淀标准化的数据安全技术能力。持续推进数据安全分类分级贯标能力建设,开展数据安全风险评估和应急演练,加强培训和宣传,提升全行数据安全保护意识。
提升创新技术驱动能力
坚持科技自立自强,迭代升级ECOS技术生态,统筹推进关键核心技术领域攻关,加快前沿技术研究成果向业务价值转化,全方位赋能数字化转型,以高质量科技支撑全行经营发展。
升级弹性可靠的云和分布式技术体系。积极推动全集团云化基建部署,云上节点数量超过20万,业务容器数量超过14万,规模持续保持行业领先。全量客户信息和个人账户全面迁移至“云+分布式”自主可控平台,实现零售板块全面架构转型,全行核心系统超80%的业务量基于开放平台单轨运行,平稳应对全年多次业务高峰和复杂场景的真实考验。
推进新技术平台支撑能力建设和场景应用。建成同业首个全栈自主可控的千亿级AI大模型技术体系,率先实现在多个金融业务领域创新应用。
强化企业级数据中台和大数据平台技术能力建设,构建实时数据仓库能力,优化数据权限管控,全面提升大数据资源时效性和实用性。持续推进机器人流程自动化(RPA)技术的平台建设和业务应用,应用范围覆盖37个业务条线。建设13个综合型数字员工以及1000余个流程自动化数字员工,智能增效超过3万人年,助力员工减负赋能。
加快前沿技术研究成果的应用探索。探索隐私计算在跨机构场景的应用,联合金融同业实现基于该技术的银行间资金流水核验,并获监管机构好评。发布《量子计算金融应用研究报告》,积极探索金融行业量子计算应用,并联合头部企业开展合作创新,在外拓业务终端试点量子密钥分发和加密功能,提升金融数据传输安全。
深耕D-ICBC数字生态建设持续深化科技、数据、业务“煲汤式”融合,扎实推进数字工行(D-ICBC)建设,一系列数字化创新成果相继上线并取得积极成效,“数字工行”对全行转型与创新发展的赋能效应更加突显。
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持续完善科技创新机制,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深化科技基础治理,不断提升金融创新响应效率和供给能力,激活释放全行科技创新活力。2023年,本行金融科技投入272.46亿元;金融科技人员3.6万人,占全行员工的8.6%。
完善科技创新机制。持续优化“揭榜挂帅”机制,做好关键业务和技术领域攻关项目遴选和评审,针对全行影响力显著的科技项目和数字化转型典型优秀项目进行专项评选奖励,突出实干实绩导向,发挥标杆示范效应。持续完善产品管理机制,落实全面风险管理要求,提升全集团产品目录覆盖率,构建常态化运营机制,健全科技内部闭环的体验提升机制,提高研发体验问题解决率。
深化科技和数据基础治理。加强全行产品管理和需求管理,组织开展低效产品和功能退出,形成需求整合提升方案。深入推进研发运营一体化建设,提高应用版本“一键部署”能力,建设应用运维人员一站式投产工作台,投产效能显著提升。完善科技设备资源基础性管理,形成科技设备资源管理基础性提升方案。开展数据资产盘点和确权,持续扩充数据资源,深化数据治理,夯实数字化管理基础。推进探索金融科技伦理建设,印发《金融科技伦理管理办法》,把科技伦理要求贯穿于技术应用、创新研发等科技活动全过程,提升新形势下的科技管理有效性。
加强科技数据人才队伍建设。持续优化科技人才结构,依托“科技菁英”招聘品牌及集中培养机制,带动基层金融科技职能加速向创新研发与营销服务支持转型,加强高质量科技供给能力。持续改善科技人才发展环境,积极开展科技人才定向支持等交流项目,着力打造顶尖科技人才队伍。持续提升科技人才专业能力,围绕“数字化转型和金融科技”两个主线,聚焦领军人才和骨干人才,统筹部署人才分层培养方案。推动数据人才培养与业务发展深度融合,全集团数据分析师9,375人,覆盖各个专业条线及境内外机构,形成了初中高级梯次分布、专兼职有机结合的数字化人才基础;通过建模大赛、数据菁英、跨界交流、产学研融合、体系化训战结合等方式,组建“数据+业务+应用”的分析师柔性团队,深化数业融合,赋能业务发展。
网络金融
本行围绕“数字工行”(D-ICBC)建设目标,加快打造与现代化经济体系相适应的数字金融服务体系,以搭平台、提能力、拓场景、建生态为主线,创新数字金融发展新模式。2023年,数字化业务占比99.0%。
强化数字金融新基建,深化核心平台建设
“最好手机银行”再上新台阶。以智能、至简、人性化为方向,创新推出个人手机银行9.0版,围绕大财富、全融资、促消费、强智能、优体验五个领域,打造全景式数字金融服务体系。业界首创家庭财富、“人企合一”普惠融资、环抱式首页、3D贵金属展厅等服务,数字化创新动能持续增强。创新消费、乡村、便民、跨境四大场景,升级权益中心2.0,打造客户权益一站式查询使用新体验。2023年末,个人手机银行客户5.52亿户,移动端月活2.29亿户,客户规模与活跃度保持同业领先。
开创开放银行生态新局面。依托企业网上银行和手机银行打造“融E云”对公数字金融服务平台,面向专属客群推出专精特新服务专区、普惠专区等服务,为客户提供涵盖金融与经营多场景融合的生态服务。2023年末,企业网上银行客户1,512万户,企业网上银行月均活跃客户617万户,客户规模和活跃度同业第一。构建“融E聚”开放金融服务平台,立足用户视角提升基础服务能力,推出开放银行服务新门户,契合平台型客户需求形成综合化服务方案,满足客户多元化金融需求,提供一体化、综合化金融服务。
“双轮驱动”助力线上服务乡村振兴。构建以工银“兴农通”APP、手机银行“兴农通”版为主体的线上触达服务体系,助力金融服务下沉。
面向县域乡村客户提供专属贷款、大额存款等金融服务,累计服务活跃客户超1.6亿户。推出种植e贷、县域专属存款、大额存单等特色产品,为超35万家农业经营主体提供“兴农撮合”服务。联合中国供销集团和各级供销社,将金融融入农资贸易、农产品销售等供销核心业务场景。
搭建“定点帮扶消费专区”,助力乡村产业振兴。
境外网络金融稳步发展。投产手机银行大湾区服务专区,实现身份互认、场景共享、资金互通。在9个国家和地区投产“跨境e发薪”业务,境外网络金融服务覆盖43个国家和地区。创新推出境外个人手机银行8.0、境外企业网银极智版,为境外机构拓展本地市场提供更多选择。
培育数字经营新动能,提升企业级数字化能力2深化远程银行服务智慧升级。“智慧服务中心”建设提质,同业率先实现大模型技术在座席助手等场景落地,保障成都大运会、杭州亚运会等重点时期多语言服务,全年服务量21.5亿笔,接听率和智能分流率同业领先。“数字运营中心”建设提速,建成微信生态、智能外呼、短信外拨等亿级触客平台,打造同业最全新媒体矩阵,覆盖业内主流高流量平台。
“经营赋能中心”建设提效,全年智能外呼量超7亿,智能外呼规模最大、覆盖更广;积极推动新媒体内容生产、客户体验分析、线上风险防控、员工业务支持等能力升级,赋能业务发展与品牌宣传。
强化服务工作统筹推动,实现客户服务品质提升。打造客户回声、员工心声“双声”企业级数字化体验管理平台,持续提升客户体验的数字化管理能力和水平。深化投诉问题根源治理与在线集中处理,优化产品体验,强化远程客服在线投诉处理能力,实现客户服务评价提升。聚焦解决客户“急难愁盼”问题,开展手机银行全员体验活动,围绕注册登录、账户管理、转账汇款、刷脸认证等重点功能,进一步打磨流程设计,着力提升客户体验。
数字化运营体系建设初见成效。打造数字化时代线上知客、获客、活客、价值转化一体化链条,构建数字化触客矩阵,基于个人手机银行、企业手机银行和网上银行、企业微信等平台,运用数字化新工具,围绕客户生命周期,分层推进全量客户拉新、留存、促活、防流失,围绕长尾客户开展集约化、线上化、规模化维护,围绕财富、信用卡、三方支付、代发、普惠小微等重点客群深化联合运营,助力客户金融资产价值增长,让数字金融服务触及更多客户。
持续提升线上平台数字化风控水平。强化线上欺诈交易风险防控,建立电子银行客户限额分级管理体系,提升个人客户限额管控精准性,实施企业网银支付限额动态管理;完善线上交易风险智能化识别机制,深化设备指纹新技术应用,推广企业网银人脸识别功能,有效防范线上欺诈交易风险,保护客户资金安全。夯实合规风险管理,实现洗钱高风险个人客户线上渠道联动控制,完善APP个人信息保护政策,实施电子银行系统客户信息保护加固。
打造数字开放新生态,全力服务实体经济2服务数字产业,聚焦交易市场保证金管理、产供销一体化支付结算、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融资等需求,创新汽车产销、产业链平台、要素资源市场等行业解决方案。服务数字民生,深化与头部网络货运平台和知名生活服务平台合作,为货运司机、快递小哥、外卖骑手等新市民群体提供薪资代发、普惠贷款、信用卡、医保社保、日常缴费、专属权益等贴心服务。服务数字政务,紧跟数字政务建设步伐,提供细分场景综合金融服务方案,服务场景涵盖“一码通城”“全网通办”“智慧城市”“智慧政法”“智慧文旅”等领域,助力政务数字化智能化水平提升。服务数字教育,聚焦教育市场数字化转型需求,创新“教育云”综合生态服务方案,将“收、缴、对、清”等金融服务嵌入到校园报名、考试、食宿、后勤等学业和生活场景,强化教育缴费监管,缓解学校对账压力,丰富家长支付方式,服务中小学幼各类学校超3.1万所,覆盖超1,200万家长缴费客群。
数字人民币试点推广取得佳绩。推动业务创新,实现数字人民币线上缴纳税款,完成全市场首单上海清算所大宗商品清算通数字人民币清结算服务,围绕预付消费场景推出智能预付管家产品,落地基于数字人民币智能合约的供应链金融服务方案,支持商户一码通付,持续扩大数字人民币发薪规模,打造数字人民币SIM卡硬件钱包等产品。证券行业数字人民币应用场景创新试点获第二届首都金融创新激励项目一等奖。2023年,有效数字人民币个人钱包新增1,585万个,对公钱包新增134万个,新增数字人民币商户门店数271万户。
网点建设与服务提升
扎实推进网点优化调整。在强化网点准入管理、保持总量稳定基础上,巩固网点规模竞争优势,加大县域乡镇地区网点布局,科学推动低效密集扎堆网点疏解,持续优化网点布局结构。2023年完成670家网点优化调整,向服务供给相对不足的城市重点区域新投入网点52家,向县域地区投入网点57家,新增覆盖15个空白县域,网点县域覆盖率提升至86.9%,网点资源与地区社会经济资源匹配度稳步提高。深化低碳、适老网点建设,完成整体装修网点1,045家,实现网点常靓常新,持续改善网点硬件设施和服务面貌。2023年末,本行营业网点15,495个,自助银行21,023个,智能设备76,203台,自动柜员机53,745台,全年自动柜员机交易额45,870亿元。
有序推进农村普惠金融服务点建设。以党建、政务、农产品产销等为切入点,与县乡政府、村委会、头部大型企业、当地企业、个人商户等五类合作方开展生态共建,累计建成农村普惠金融服务点4,760家,覆盖全国1,523个县。全年为乡村客户办理业务332.3万笔,开展反电信诈骗、爱惜征信、消费者权益保护及基础金融知识宣传5.1万场,服务客户134.7万人次,切实提升乡村金融服务水平。
持续提升网点服务水平。充分发挥物理渠道资源规模优势,深化“工行驿站+”公益惠民服务内涵,丰富惠民服务功能。全年新打造“工行驿站+”政务、生活、财富、公益、幸福、普惠等各类生态化网点6,156家,累计超1.1万家。组织1.55万家工行驿站有序扩增便民服务供给,服务户外劳动者、中高考生、老年人等重点人群,全年累计组织开展“志愿暖春-你我同行”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盛夏关爱三重奏”系列主题活动、“工银爱相伴-情暖重阳节”等各类活动9.5万场,惠及社会公众1,200万余人次。本行20家营业网点获评中国银行业协会“银行业营业网点文明规范服务百佳示范单位”,获评数量位列同业第一。
加速全渠道布局,促进渠道协同。深入推进本行数字金融核心服务平台建设,构建智能、泛在、融合的渠道体系。加快“中国工商银行客户服务”微信公众号建设,粉丝数超1亿户;升级打造云网点2.0,形成“网点的线上门店”“客户的掌上网点”,年访问量超12亿次;发布“工小征、工小程”对客数字员工,全面覆盖手机银行、远程银行、网点等线上线下渠道,全年服务客户9.6亿人次。进一步推进线上平台、物理网点、远程客服、客户经理间服务协同,实现“一点接入、全渠道响应”一致体验。
深化数字赋能开创运营服务新局面。加快网点运营改革,客户全旅程服务建设全面推进,线上预约、到店识别引导服务全行推广;账户开销户、外汇汇款、遗产继承等网点难点业务实施场景化改造与流程重构,为解决客户“疑难急杂”问题提供有力工具。加快智能技术赋能业务运营,加速运营领域数字人、大模型等新技术应用,首个基于大模型的网点员工智能助手正式上线,提升网点效能,全年运营领域智能处理业务量3.2亿笔,比上年增长14%。现金运营数字化转型成效初显,在200余家网点试点应用个人开销户、存取款等场景实物集中交付服务模式,全行推广本外币新钞、零钞线上预约业务,全面推广任务驱动金库作业新模式。
自助渠道服务功能及场景持续扩展,在全行网点智能柜员机推广电子社保、税收缴费、智慧医保、信用报告、数字人民币等银政联动业务,打造客户身边的“政务服务大厅”;加快智能终端适老化服务改造,实现老年客户登录后自动切换大字版界面,并将老年客户高频使用功能放置首页,显著降低老年客户使用自助设备门槛。
扎实做好大运会、亚运会金融服务保障。作为成都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和杭州第19届亚运会银行类独家官方合作伙伴,通过建设赛事侧全功能网点、流动银行车、新型货币兑换机、专属客服热线、手机银行专区、专属APP金融服务专区等线上线下多层次、立体化的服务保障渠道,圆满完成两大国际性赛事期间现金兑换、外卡受理、数字人民币等业务的服务支持保障工作,实现赛事期间“零差错、零投诉、零舆情”。
二、风险管理
全面风险管理体系
全面风险管理是指通过建立有效制衡的风险治理架构,培育稳健审慎的风险文化,制定统一的风险管理策略和风险偏好,执行风险限额和风险管理政策,有效识别、评估、计量、监测、控制或缓释、报告各类风险,为实现集团经营和战略目标提供保证。本行在全面风险管理中遵循的原则包括全覆盖、匹配性、独立性、前瞻性、有效性原则等。
董事会及其专门委员会、监事会、高级管理层及其专业委员会、风险管理部门和内部审计部门等构成本行风险管理的组织架构。
2023年,本行坚持“风控强基”,深化落实“五个一本账”要求,推进全面风险管理迭代升级和落地实施,强化风险管理顶层设计,完善全面风险管理规定等制度体系,建立完善风险官管理机制,压实风险管理三道防线职责,提升全面风险管理成效。全面排查各类风险隐患,持续提升境外机构和子公司风险数据穿透管理能力,完整动态反映集团风险全貌。强化数字化转型全过程风险防控,加速推进企业级智能风控平台建设。强化新兴领域风险防控,加强投融资业务合作机构风险管理,做好产品全生命周期的风险管理。
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管理信用风险是指因借款人或交易对手未按照约定履行义务从而使银行业务发生损失的风险。本行信用风险主要来源包括:贷款、资金业务(含存放同业、拆放同业、买入返售、企业债券和金融债券投资等)、应收款项、表外信用业务(含担保、承诺、金融衍生品交易等)。
本行严格遵循信用风险管理相关监管要求,在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的领导下,贯彻执行既定的战略目标,实行独立、集中、垂直的信用风险管理模式。董事会对信用风险管理有效性承担最终责任。高级管理层负责执行董事会批准的信用风险管理战略、总体政策及体系。高级管理层下设的信用风险管理委员会是本行信用风险管理的审议决策机构,负责审议信用风险管理的重大、重要事项,并按照信用风险管理委员会章程开展工作。各级信贷与投资管理部门负责本级的信用风险牵头管理工作,各业务部门按照职能分工执行本业务领域的信用风险管理政策和标准。
按照贷款风险分类的监管要求,本行实行贷款质量五级分类管理,根据预计贷款本息收回的可能性把贷款划分为正常、关注、次级、可疑和损失五类。为实行信贷资产质量精细化管理,提高风险管理水平,本行对公司类贷款实施十二级内部分类体系。本行对个人信贷资产质量实施五级分类管理,综合考虑借款人的违约月数、预期损失率、信用状况、担保情况等定性和定量因素,确定贷款质量分类结果。
持续优化投融资运营机制,“入口关”完善客户准入管理,“闸口关”从组合、集中度等维度重构存续期管理体系,“出口关”突出不良资产处置环节合规风险治理,全方位赋能“三道口、七彩池”智能信贷风控体系建设。深化信用风险基础制度管理,完善金融资产风险分类管理架构,推进综合化子公司统一投融资风险限额管理体系建设,细化表外业务风险管理要求。持续深化信贷领域廉洁风险专项治理,坚持信贷全口径一体整治,全面覆盖各类投融资业务。
准确把握投融资业务布局和方向,强化信用风险管理。公司信贷业务方面,持续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创新、数字经济、智能制造等领域支持力度,积极支持“十四五”在建重大工程及补短板项目,围绕城乡融合、重点县域基础设施、涉农产业链、农业现代化等领域支持城乡联动发展;深入挖掘和培育绿色信贷市场,全面推进绿色贷款、绿色债券、绿色理财、绿色租赁等各类绿色投融资业务发展;围绕服务京津冀、大湾区、长三角、成渝经济圈等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持续完善差异化区域信贷政策。个人信贷业务方面,严格把好贷款“入口关”,结合产品特点规范个人贷款业务要求;抓好个人住房贷款风险防控,严格落实真实“客户、交易、抵押、房价、首付”等实质风险防控关键环节;加强个人贷款押品管理,推广应用押品“线上评估”功能;不断提升贷后管理精细化水平,围绕监测、催收、处置等重点工作,持续迭代升级监测模型策略,推进贷后管理数字化转型升级。
认真贯彻落实“房地产金融16条”等宏观调控政策,保持房地产融资合理适度,促进金融与房地产良性循环;统筹做好新增融资投放和存量风险防范化解,积极应对房地产市场变化,做好房地产领域风险管控,持续优化新增融资投向,推动房地产投融资高质量稳健发展。严格执行国家关于地方债务管理的各项法规和监管政策规定,严守依法合规和不发生区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针对中小金融机构,结合金融资产风险分类新规、资本新规对其影响,增强常态化监控能力,严防风险外溢。
全面推进信用风险管理数字化转型,探索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的多场景应用,推进多维度、可视化的风险监测预警体系建设,投产投融资运营管理平台、零售信贷智能风控平台等多个数字化项目,提高系统对管理决策的智慧辅助能力。
信用风险分析2023年末,本行不考虑任何担保物及其他信用增级措施的最大信用风险敞口466,042.56亿元,比上年末增加51,394.99亿元。
本行持续推进行业信贷结构优化调整,加大力度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贷款比上年末增加4,347.84亿元,增长13.8%,主要是有力支持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地区重点交通项目以及西部地区交通建设补短板项目;租赁和商务服务业贷款增加4,028.70亿元,增长21.3%,主要是涉及投资与资产管理、企业总部、园区及商业综合体管理服务等领域客户融资需求增加;制造业贷款增加4,015.83亿元,增长20.6%,主要是投向新一代信息技术、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大型炼化等高端制造业龙头骨干企业和重点项目;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贷款增加3,824.45亿元,增长31.6%,主要是着力提升与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的适配度,加大清洁能源转型融资支持力度,煤电保供和清洁能源领域实现均衡增长;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贷款增加2,111.96亿元,增长14.0%,主要是投向新型城镇化、水利设施等领域重大工程,以及城市公共事业、环境整治等民生领域。
本行持续强化各行业融资风险管理,提升不良资产处置质效,做好重点领域风险防范化解,贷款质量总体稳定。
市场风险
市场风险是指因市场价格(利率、汇率、股票价格和商品价格)的不利变动而使银行表内和表外业务发生损失的风险。本行面临的市场风险主要包括利率风险和汇率风险(包括黄金)。市场风险管理是指识别、计量、监测、控制和报告市场风险的全过程,市场风险管理的目标是根据全行风险偏好将市场风险控制在可承受范围之内,实现经风险调整的收益最大化。
本行严格遵循市场风险管理相关监管要求,实行独立、集中、统筹的市场风险管理模式,形成了金融市场业务前、中、后台相分离的管理组织架构。董事会承担对市场风险管理实施监控的最终责任;高级管理层负责执行董事会批准的市场风险管理战略、总体政策及体系;高级管理层下设的市场风险管理委员会是本行市场风险管理的审议决策机构,负责审议市场风险管理的重大事项,并按照市场风险管理委员会工作规则开展工作;各级风险管理部门负责本级的市场风险牵头管理工作,各业务部门按照职能分工执行本业务领域的市场风险管理政策和标准。
2023年,本行持续深化集团市场风险管理。结合监管新规和最新管理实践,完善市场风险管理制度体系,修订市场风险管理规定等核心制度文件;有效传导集团风险偏好,核定2023年度集团市场风险限额方案,优化交易策略、细化限额监测、强化预警和风险提示,多措并举提升境内外机构限额管控水平;扎实推进资本新规落地实施,夯实集团市场风险新标准法资本要求并表计量能力,积极推进资本新规市场风险内部模型法实施工作;深入开展市场风险管理系统优化,建立健全模型库及管理机制,持续提升市场风险管理系统智能化水平。
交易账簿市场
风险管理本行持续加强交易账簿市场风险管理和产品控制工作,采用风险价值(VaR)、压力测试、敏感度分析、敞口分析、损益分析、价格监测等多种方法对交易账簿产品进行计量管理。
汇率风险管理
汇率风险指外汇资产与外汇负债之间币种结构不平衡产生的外汇敞口因汇率的不利变动使银行发生损失的风险。汇率风险管理目标是将汇率变动对本行财务状况和股东权益的影响控制在可承受范围内。本行主要通过限额管理和风险对冲等方式管理汇率风险。本行按季度进行汇率风险敏感性分析和压力测试,高级管理层和市场风险管理委员会按季度审阅汇率风险报告。
2023年,本行密切关注市场形势变化,坚持汇率风险中性原则,积极运用限额管理和风险对冲等多项组合管理措施,提升集团外汇资产负债币种匹配度,将集团汇率风险保持在合理水平。
银行账簿利率风险
银行账簿利率风险指利率水平、期限结构等不利变动导致银行账簿经济价值和整体收益遭受损失的风险。
银行账簿利率风险管理
本行建立了与系统重要性、风险状况和业务复杂程度相符合的银行账簿利率风险管理体系,并与本行总体发展战略、全面风险管理体系保持一致。本行银行账簿利率管理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基本要素:健全的风险制度体系;有效的风险治理架构;完备的风险管理策略、政策和流程;全面的风险识别、计量、监测、控制和缓释;健全的内控内审机制;完备的风险管理系统;充分的信息披露与报告。
本行严格遵循银行账簿利率风险管理相关监管要求,在法人和并表层面实施银行账簿利率风险管理,建立了权责明确、层次分明、框架完备的银行账簿利率风险治理架构。董事会承担银行账簿利率风险管理的最终责任;高级管理层承担银行账簿利率风险管理的实施责任;总行资产负债管理部负责银行账簿利率风险的牵头管理,其他各部门和各机构按职能分工执行银行账簿利率风险管理政策和标准;内部审计局、总行内控合规部等部门承担银行账簿利率风险管理的审查和评估职责。
银行账簿利率风险管理的目标是根据本行的风险管理水平和风险偏好,在可承受的利率风险限度内,实现经风险调整后的净利息收益最大化。本行基于风险偏好、风险状况、宏观经济和市场变化等因素制定银行账簿利率风险管理策略,并明确管理目标和管理模式。基于利率走势预判和整体收益、经济价值变动的计量结果,制定并实施相应管理政策,统筹运用利率风险管理调控工具开展风险缓释与控制,确保本行实际承担的利率风险水平与风险承受能力、意愿相一致。本行基于管理策略和目标制定银行账簿利率风险管理政策,明确管理方式和管理工具。通过制定或调整表内调节与表外对冲的利率风险管理方式,灵活运用资产负债数量工具、价格工具以及衍生工具进行管理调控,以及综合运用限额管理体系、经营计划、绩效考评和资本评估等方式开展利率风险管控评估等,实现对各业务条线、分支机构、附属机构以及利率风险影响显著的产品与组合层面利率风险水平的有效控制。
本行银行账簿利率风险压力测试遵循全面性、审慎性和前瞻性原则,采用利率风险敞口计量法和标准久期法,计量不同压力情景下利率敞口变化对整体收益和经济价值的影响。本行结合境内外监管要求、全行资产负债业务结构、经营管理情况以及风险偏好,考虑当前利率水平及历史变化趋势、资产负债总量和期限特征、业务发展战略及客户行为等因素设置银行账簿利率风险压力测试情景,按季度定期实施压力测试。
2023年,本行坚持稳健审慎的利率风险偏好,前瞻把握货币政策周期与市场预期变化,完善利率风险管理策略动态调控机制,持续优化资产负债利率敞口与久期错配结构;强化对国内外货币、债券、信贷等市场利率波动的预判处置能力,持续提升利率风险数字化管理水平,巩固当期收益与长期价值平衡、协调、可持续的高质量经营成效。
银行账簿利率风险分析
利率敏感性分析假设市场整体利率发生平行变化,并且不考虑管理层为降低利率风险而可能采取的风险管理活动。
利率缺口分析
2023年末,一年以内利率敏感性累计正缺口33,539.47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3,023.11亿元,主要是一年以内重定价或到期的客户贷款及垫款增加所致;一年以上利率敏感性累计正缺口2,824.08亿元,减少10,831.70亿元,主要是一年以上重定价或到期的客户存款增加所致。
流动性风险
流动性风险是指本行无法以合理成本及时获得充足资金,用于偿付到期债务、履行其他支付义务和满足正常业务开展的其他资金需求的风险。引起流动性风险的事件或因素包括:市场流动性重大不利变化、存款客户支取存款、贷款客户提款、债务人延期支付、资产负债结构不匹配、资产变现困难、经营损失和附属机构相关风险等。
流动性风险管理
本行流动性风险管理体系与本行总体发展战略和整体风险管理体系相一致,并与本行的业务规模、业务性质和复杂程度等相适应,由以下基本要素构成:健全的风险制度体系;有效的流动性风险管理治理结构;完善的流动性风险管理策略、政策和程序;有效的流动性风险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完备的管理信息系统。本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的治理结构包括:由董事会及其专门委员会、总行资产负债管理委员会和总行风险管理委员会组成的决策体系,由监事会、内部审计局和总行内控合规部组成的监督体系,由总行资产负债管理部、各表内外业务牵头管理部门、信息科技部门、运行管理部门及分支机构相关部门组成的执行体系。上述体系按职能分工分别履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的决策、监督和执行职能。
流动性风险管理的目标是:通过建立健全流动性风险管理体系,实现对集团和法人层面、各附属机构、各分支机构、各业务条线的流动性风险进行有效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确保在正常经营条件及压力状态下,流动性需求能够及时以合理成本得到满足。本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策略、政策根据流动性风险偏好制定,涵盖表内外各项业务以及境内外所有可能对流动性风险产生重大影响的业务部门、分支机构和附属机构,并包括正常和压力情景下的流动性风险管理。流动性风险管理策略明确流动性风险管理的总体目标和管理模式,并列明主要政策和程序。流动性风险管理政策具体结合本行外部宏观经营环境和业务发展情况制定,有效均衡安全性、流动性和收益性。本行充分考虑可能影响本行流动性状况的各种宏微观因素,结合外部经营环境变化、监管要求、本行业务特点和复杂程度,定期按季度或专题实施压力测试。
2023年,本行坚持稳健审慎的流动性管理策略,集团流动性平稳运行。加大资金监测力度,保持合理充裕的流动性储备,流动性和客户支付平稳有序;推动流动性风险管理机制和系统不断升级,流动性风险监测、计量、管控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持续提升;加强境内外、表内外、本外币流动性风险管理,优化多层级、多维度的流动性监测和预警体系,提升集团流动性风险防范和应急能力。
操作风险
操作风险管理
操作风险是指由不完善或有问题的内部程序、员工和信息科技系统以及外部事件所造成损失的可能性,包括法律风险,但不包括策略风险和声誉风险。本行可能面临的操作风险损失类别包括七大类:内部欺诈,外部欺诈,就业制度和工作场所安全,客户、产品和业务活动,实物资产的损坏,IT系统,执行、交割和流程管理。其中,外部欺诈,执行、交割和流程管理是本行操作风险损失的主要来源。
本行严格遵循操作风险管理相关监管要求。董事会、监事会、高级管理层及其操作风险管理委员会分别承担操作风险管理决策、监督、执行事项,各相关部门按照其管理职能分别承担操作风险管理“三道防线”职责,形成紧密衔接、相互制衡的操作风险管理体系。各机构、各部门履行第一道防线职能,承担本机构、本专业的操作风险管理的直接责任;内控合规部门、法律事务、安全保卫、金融科技、财务会计、运行管理、人力资源等分类管理部门以及信贷与投资管理、风险管理等跨风险管理部门共同履行第二道防线职能,承担管理责任,分别负责操作风险牵头管理、某类操作风险分类管理以及跨信用和市场风险的操作风险管理;内部审计部门履行第三道防线职能,承担监督责任,负责操作风险管理有效性的监督。
2023年,本行围绕监管重点和操作风险形势,对标金融监管总局操作风险管理要求,结合本行管理需要,完善操作风险损失数据采集标准,重构操作风险管理系统,夯实操作风险损失数据质量,稳步推进资本新规操作风险标准法达标项目,统筹做好操作风险与控制自评估工作,持续提升操作风险管控水平。健全案防长效机制,压实案防主体责任,深化重点领域案件风险治理,优化案件考核机制,激发自查自纠内生动力,持续深入开展案件警示教育。强化员工异常行为网格化智能化管控机制,压实排查管控主体责任,深化异常行为专项治理。报告期内,本行操作风险管控体系运行平稳,操作风险整体可控。
法律风险
法律风险是指由于银行经营管理行为不符合有关法律法规、行政规章、监管规定及其他相关规则的要求,提供的产品、服务、信息或从事的交易以及签署的合同协议等文件存在不利的法律缺陷,与客户、交易对手及利益相关方发生法律纠纷(诉讼或仲裁),有关法律法规、行政规章、监管规定及其他相关法律规则发生重要变化,以及由于内部和外部发生其他有关法律事件而可能导致法律制裁、监管处罚、财务损失或声誉损失等不利后果的风险。
本行基于保障依法合规经营管理的目标,始终重视建立健全法律风险管理体系,构建事前、事中和事后法律风险全程防控机制,支持和保障业务发展创新与市场竞争,防范和化解各种潜在或现实的法律风险。董事会负责审定法律风险管理相关战略和政策,承担法律风险管理的最终责任。高级管理层负责执行法律风险管理战略和政策,审批有关重要事项。总行法律事务部是负责集团法律风险管理的职能部门,有关业务部门对法律风险防控工作提供相关支持和协助,各附属机构和境内外分行分别承担本机构法律风险管理职责。
2023年,本行持续加强法律风险管理,提升法律风险管理水平和防控能力,保障集团依法合规经营和业务健康发展,整体运行平稳有序。贯彻落实新法新规,推动完善业务制度、协议文本及系统建设。顺应金融监管新要求,深入推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法律风险防控化解。常态化监测法律风险,不断健全总、分行纵向联动和横向协调机制,将法律风险防控有机融入业务谈判、产品设计、合同签订等各环节,进一步提高风险防控的前瞻性、主动性和针对性。优化法律工作跨境协调与管理机制,强化境外机构法律风险管理,加强涉外法律人才培养,持续妥善应对国际化经营发展中的跨境法律问题。完善电子签约系统功能设计与管理机制,进一步提升电子签约系统风险控制能力与易用性,有效防控违规用印造成的操作风险、法律风险和声誉风险。持续加强授权管理、关联方管理和商标管理工作,不断提高风险管控制度化、系统建设精细化水平。着力强化诉讼案件应对处理,依法维护本行权益,避免和减少风险损失。积极做好协助执行网络查控工作,为有权机关提高执法办案效率、构建社会诚信体系等发挥积极作用。广泛开展法律培训和普法活动,提升集团员工依法合规意识。
洗钱风险
洗钱风险是指银行在开展业务和经营管理过程中提供的产品和服务被用于洗钱、恐怖融资、扩散融资及其他洗钱上游犯罪活动,进而导致银行遭受损失的可能性。任何洗钱风险事件或案件的发生都可能带来严重的声誉风险和法律风险,并导致客户流失、业务损失和财务损失。
本行严格遵循中国及境外机构驻在国(地区)反洗钱法律法规,认真履行反洗钱法定义务和社会责任,主动适应新时期反洗钱形势,以“风险为本”原则为指导,以“一个基本框架、四大管理支柱”为着力点,不断完善集团反洗钱治理架构,优化客户尽调机制,强化洗钱风险评估与管控,深化数字化反洗钱生态体系建设,加强反洗钱监督检查及审计,推进反洗钱培训和队伍建设,逐步形成契合国际标准、具有本行特色的反洗钱管理模式,反洗钱管理质效进一步提升。报告期内,本行洗钱风险处于可控范围。
声誉风险
声誉风险是指由银行行为、从业人员行为或外部事件等,导致利益相关方、社会公众、媒体等对银行形成负面评价,从而损害品牌价值,不利正常经营,甚至影响到市场稳定和社会稳定的风险。声誉风险可能产生于银行经营管理的任何环节,通常与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和流动性风险等交叉存在,相互作用。良好的声誉对商业银行经营管理至关重要。本行高度重视自身声誉,将声誉风险管理纳入公司治理及全面风险管理体系,防范声誉风险。
本行董事会审议确定与本行战略目标一致且适用于全行的声誉风险管理政策,建立全行声誉风险管理体系,监控全行声誉风险管理的总体状况和有效性,承担声誉风险管理的最终责任。高级管理层负责领导全行的声誉风险管理工作,执行董事会制定的声誉风险管理战略和政策,审定声誉风险管理的有关制度、办法、操作规程,制定重大事项的声誉风险应对预案和处置方案,确保声誉风险管理体系正常、有效运行。本行建立了专门的声誉风险管理团队,负责声誉风险的日常管理。
2023年,本行深入落实集团声誉风险管理制度要求,持续完善全集团、全流程声誉风险管理体系和工作机制,提高声誉风险管理质效。加强声誉风险管理常态化建设,深化风险源头治理,有效维护本行声誉形象。对于社会聚焦问题,及时回应社会关切。组织推进具有影响力的传播活动,提升本行品牌形象,网络影响力处于市场领先,声誉价值名列前茅。报告期内,本行声誉风险处于可控范围。
国别风险
国别风险是指由于某一国家或地区政治、经济、社会变化及事件,导致该国家或地区债务人没有能力或者拒绝偿付银行债务,或使银行在该国家或地区的商业存在遭受损失,或使银行遭受其他损失的风险。国别风险可能由一国或地区经济状况恶化、政治和社会动荡、资产被国有化或被征用、政府拒付对外债务、外汇管制或货币贬值等情况引发。
本行严格遵循国别风险管理相关监管要求,董事会承担监控国别风险管理有效性的最终责任,高级管理层负责执行董事会批准的国别风险管理政策,总行风险管理委员会负责国别风险管理相关事项集体审议。本行通过一系列管理工具来管理和控制国别风险,包括国别风险评估与评级、国别风险限额、国别风险敞口监测以及压力测试等。国别风险评级和限额每年至少复审一次。
2023年,面对更趋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本行严格按照监管要求,结合业务发展需要,持续加强国别风险管理。密切监测国别风险敞口变化,持续跟踪、监测和报告国别风险;及时更新和调整国别风险评级与限额;不断强化国别风险预警机制,积极开展国别风险压力测试,在稳健推进国际化发展的同时有效控制国别风险。
信息科技与网络安全风险
信息科技与网络安全风险是指在各项信息科技活动中,由于自然因素、人为因素、技术漏洞和管理缺陷产生的操作、法律和声誉等风险,主要涉及科技治理、网络与信息安全、创新研发、生产运营、业务连续性、科技外包等领域。本行将信息科技与网络安全风险纳入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立并持续强化三道防线联防联控的长效工作机制。
2023年,本行统筹发展与安全,坚持把防控信息科技与网络安全风险作为金融科技工作的重要主题,以高水平安全服务高质量发展。持续提升网络安全防护能力,加强信息系统生产运行保障,开展网络安全专项排查加固,完善网络安全应急预案,筑牢安全生产运行基础。强化数字化转型风险防控,关注数字化环境下的新兴风险和传统风险的新形态。报告期内,整体风险处于可控范围。
三、展望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也是工商银行40年再出发的第一年。本行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定走好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锚定金融强国建设目标,聚焦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现代金融机构建设愿景,坚持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发挥高效能改革“关键一招”作用,着力提供高品质服务,切实当好服务实体经济的主力军和维护金融稳定的压舱石。
本行将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坚持战略传承与创新相结合,巩固“扬长补短固本强基”四大战略布局,深化第一个金、外汇首选、重点区域、城乡联动等重点战略实施,不断拉长长板、补齐短板、加固底板、锻造新板;着力推进现代化布局、多元化结构、生态化基础、数字化动能、智能化风控“五化转型”,奋力打造清廉的、现代的、稳健的、数字的、在您身边值得信赖的工行。
本行将围绕服务中国式现代化,扎实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积极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城中村改造等“三大工程”建设,加大对国家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服务力度,做专制造业等主责主业,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布局未来打造工行特色金融基础设施。
本行将坚持内涵式高质量发展,推动实现质的有效提升、量的合理增长、险的精准防控,打造更加健康干净的资产负债表、平衡协调可持续的利润表。坚持做强做优,巩固第一大行地位,平衡好价值创造、市场地位、风险管控、资本约束关系,提升运营效率和抗风险能力,增强全球布局能力和国际竞争力,加快打造强大金融机构。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