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经营情况分析
2024年前三季度,本行积极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市工作安排,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创新求变、转型突破”的工作基调,加快推进转型创新,持续夯实发展基础,规模效益实现稳健增长。
业务规模稳健增长。报告期末,本行资产总额6,681.30亿元,较上年末增加633.14亿元,增长10.47%;贷款总额3,324.80亿元,较上年末增加322.86亿元,增长10.76%,占资产总额比例49.76%,较上年末提升0.13个百分点。负债总额6,227.32亿元,较上年末增加597.40亿元,增长10.61%;存款总额4,359.77亿元,较上年末增加378.99亿元,增长...
查看全部▼
一、经营情况分析
2024年前三季度,本行积极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市工作安排,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创新求变、转型突破”的工作基调,加快推进转型创新,持续夯实发展基础,规模效益实现稳健增长。
业务规模稳健增长。报告期末,本行资产总额6,681.30亿元,较上年末增加633.14亿元,增长10.47%;贷款总额3,324.80亿元,较上年末增加322.86亿元,增长10.76%,占资产总额比例49.76%,较上年末提升0.13个百分点。负债总额6,227.32亿元,较上年末增加597.40亿元,增长10.61%;存款总额4,359.77亿元,较上年末增加378.99亿元,增长9.52%。
经营效益稳步提升。2024年前三季度,本行实现营业收入94.85亿元,同比增长4.26%;实现净利润34.23亿元,同比增长15.32%;基本每股收益0.66元,同比增长11.86%;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年化)11.96%,同比提高0.11个百分点。
资产质量持续改善。报告期末,本行不良贷款率1.23%,较上年末下降0.03个百分点;关注类贷款占比1.12%,较上年末下降0.26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312.74%,较上年末提高9.16个百分点。
收起▲
一、经营范围与经营模式
经依法批准与登记,本行的经营范围为:人民币业务:吸收公众存款;发放短期、中期和长期贷款;办理国内结算;办理票据贴现;发行金融债券;代理发行、代理兑付、承销政府债券;买卖政府债券;从事同业拆借;提供担保;代理收付款项及代理保险业务;提供保管箱服务;办理地方财政信用周转使用资金委托存贷款业务;证券投资基金销售。
外汇业务:外汇存款;外汇贷款;外汇汇款;外币兑换;国际结算;同业外汇拆借;外汇票据的承兑和贴现;外汇借款;外汇担保;结汇、售汇;资信调查、咨询、见证业务。经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等审批机关核准的其他业务。
本行在银行业监管部门批准的经营范围内,向客...
查看全部▼
一、经营范围与经营模式
经依法批准与登记,本行的经营范围为:人民币业务:吸收公众存款;发放短期、中期和长期贷款;办理国内结算;办理票据贴现;发行金融债券;代理发行、代理兑付、承销政府债券;买卖政府债券;从事同业拆借;提供担保;代理收付款项及代理保险业务;提供保管箱服务;办理地方财政信用周转使用资金委托存贷款业务;证券投资基金销售。
外汇业务:外汇存款;外汇贷款;外汇汇款;外币兑换;国际结算;同业外汇拆借;外汇票据的承兑和贴现;外汇借款;外汇担保;结汇、售汇;资信调查、咨询、见证业务。经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等审批机关核准的其他业务。
本行在银行业监管部门批准的经营范围内,向客户提供公司及个人银行产品和服务,并从事资金业务,业务和网络主要集中在山东省,辐射天津、河南、河北,拥有16家村镇银行。通过不断推出创新金融产品并提供高效优质服务,在中小型企业客户领域及县域金融、零售金融领域拥有了成功的经验和相对的竞争优势,已迅速发展成为山东省具有相当规模和实力的商业银行。本行的业务渠道主要包括传统银行网点和电子银行渠道,其中电子银行渠道包括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电话银行、微信银行和自助银行等。本行的收入主要来源于利息收入、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和投资收益。
二、行业发展情况
2024年以来,我国经济保持了回升向好态势,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主要宏观指标符合预期。金融机构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坚决贯彻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加大金融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坚持稳字当头、稳健发展,加大数字化转型推进力度,创新完善产品服务体系,增强全面风险管理能力,提升合规内控水平,持续加大对实体经济金融服务质效。整体来看,银行业总资产平稳增长,资产质量整体稳定,风险抵补能力整体充足,经营管理水平不断提升。
三、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2024年上半年,本行积极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主动融入地方经济发展大局,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创新求变、转型突破”的工作基调,加快推进转型创新,夯实发展基础,实现规模、效益、质量均衡协调发展。
资产负债稳健增长。立足主责主业,持续加大对实体经济的信贷支持力度,报告期末,资产总额6,475.44亿元,较上年末增长7.06%;贷款总额3,266.39亿元,较上年末增长8.81%,占资产总额比例50.44%,较上年末提升0.81个百分点。聚焦金融“五篇大文章”,科创、绿色、普惠贷款增速分别达到31.84%、43.84%、9.44%,均高于贷款平均增速。负债总额6,032.96亿元,较上年末增长7.16%;存款总额4,231.53亿元,较上年末增长6.30%,占负债总额比例70.14%,保持较高水平。经营效益稳步提升。深耕客群经营,提升客户综合服务能力,多渠道拓宽盈利来源。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64.12亿元,同比增长5.53%,其中非息收入20.11亿元,同比增长27.51%;实现净利润23.46亿元,同比增长15.73%。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2.66%,较上年同期提高0.03个百分点;成本收入比24.86%,较上年下降1.56个百分点,降本增效成效显现。
资产质量持续改善。树牢全面风险管理理念,坚持审慎经营,加强重点领域风险管控,资产质量指标平稳向好。报告期末,不良贷款率1.24%,较上年末下降0.02个百分点;关注类贷款占比1.14%,较上年末下降0.24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309.25%,较上年末提高5.67个百分点;拨贷比3.84%,较上年末提高0.01个百分点。
四、风险因素
报告期内,本行无新增的风险因素。
五、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本行始终坚持“服务城乡居民、服务中小企业、服务地方经济”的市场定位,主动融入地方经济发展脉络,坚持审慎稳健经营,固守本乡本土,专注主责主业,打造特色优势,形成了具有自身特点的核心竞争力。
1.股权结构多元均衡,公司治理科学高效。经过多年发展,形成了包括境外战投、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和个人的多元均衡的股权结构,在健全有效的“四会一层”法人治理架构基础上,不断完善适应自身发展的决策科学、执行高效、监督有效的公司治理机制,为稳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公司治理根基。
2.组织架构扁平化,运营机制敏捷灵活。持续革新组织架构,不断完善与地方紧密对接、紧贴市场、紧贴客户、灵活高效的体制机制。在总行层面搭建了“大公司”“大零售”“大运营”的总体架构,形成了公私联动、上下联动、紧密协作的高效联合作业机制。组织架构较为扁平化,决策链条短,有利于本行提供灵活高效的服务、提高市场反应能力以及提高客户服务水平。
3.战略方向坚定,发展模式持续创新。保持战略定力,推进战略迭代升级,构建新时期兴行治行战略体系,形成了零售基石、城乡联动、绿色金融、数字化经营四大发展战略。按照六大业务板块战略定位,即“零售金融是高质量发展战略基石,县域金融是城乡一体发展抓手,普惠金融是可持续发展新引擎,公司金融是全行业务重要支柱,金融市场是全行重要利润中心,互联网金融是线上获客经营渠道”,持续创新商业模式,加快数字化转型赋能,强化人才、科技、运营、战略支撑保障,一体化推进全行各业务板块联动协同发展,提升金融综合服务能力。
4.零售金融特色明显,客群基础日益深厚。大力实施“零售基石”战略,深耕地方、扎根当地,形成了忠诚深厚的客户基础。建立了从总行、分行到支行一贯到底的大零售转型组织架构,全方位推进零售业务商业模式、体制机制、机构建设、营销渠道、产品体系等方面的转型。加快实施财富管理战略,不断丰富产品货架,构建“自营+代销”经营模式,拓宽财富中收来源。坚持科技赋能发展,优化迭代数字化精准营销平台,打造线上权益平台,不断优化各类生活服务场景。强化客户分层分群,持续创新“养老金融”“儿童金融”特色服务,获客、拓客能力显著增强。
5.普惠业务优势突出,服务质效不断提升。始终坚持普惠金融发展路径,积极做支持民营企业、小微企业、创新创业等重大方针政策的践行者,形成了独具特色、覆盖全行的普惠金融体系。按照深耕主业、做精专业的思路,持续加强银政担合作,推动小微服务向“线下+线上”模式转型升级,形成了“敢贷愿贷能贷会贷”的良好氛围,为广大中小微客户提供便利、高效的金融服务。
6.县域市场持续深耕,服务乡村振兴成效显著。多年来持续深耕县域市场,将县域板块作为全行战略增长的重要支撑,推动乡村振兴金融服务拓面提质,县域金融业务贡献度不断提高。充分发挥城乡联动效应,加快下沉金融服务,推进县域服务渠道建设,持续加强乡村振兴金融服务专属品牌建设,形成“一县一品”精品工程,搭建数智乡村服务平台,县域市场份额和品牌影响力大幅提升。
7.持续筑牢风控防线,内控合规全面夯实。坚决筑牢风控防线,逐步形成了与业务发展相适应的风险管理和内控合规体系。持续完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积极引入大数据风险管理手段,完善风险识别、计量工具和方法,风险管理水平不断提升。充分发挥内部专项检查、重点领域排查、内部审计和人民银行、监管机构、外审机构的监督检查作用,不断增强内控合规建设和案件防控能力,建立了“三内三外”“一防一控”的风控协同联防作业机制,搭建“大监督”格局,推动纪检监察、合规、内审、监事会监督贯通协同。
8.企业文化优秀鲜明,凝聚持续发展动力。积极践行“忠诚、责任、创新、效率、专业、奋斗”的核心价值观,为客户提供满意服务,为股东创造理想价值,为员工提供发展平台,为社会创造更多财富,倡导“敬业爱岗、求真务实、团结向上、勇于创新”的企业精神,并以此凝聚形成了齐鲁银行特有的家园文化。在鲜明的家园文化引领下,形成了一支专业水平较高、业务能力突出、综合素质过硬的人才队伍,具有较高的凝聚力、战斗力和执行力。
六、主要业务情况
(一)公司银行业务
本行将公司银行业务作为服务本土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战略支柱,深耕客群建设,深化转型发展,推进精细管理,经营质效保持较好水平。报告期末,公司存款余额2,159.66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27.09亿元,增幅6.25%;公司贷款(不含贴现)余额2,305.21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24.98亿元,增幅10.81%。
精耕公司客群,夯实业务发展根基。丰富精准获客手段,利用营销管理平台向机构推送网点周边商机信息,新增专精特新获客地图、产业获客和园区获客等批量获客模块,上半年对公新开户1.27万户,同比增幅12.40%。强化客户精细管理,修订对公客户分类分层营销管理办法,优化客户评级体系,明确重点客户营销领域、分层营销维护要求,上半年对公活跃户11.96万户,同比增幅13.26%;对公基础户6.05万户,同比增幅11.06%,客户基础不断夯实。
聚焦服务实体,强化金融服务供给。紧盯省市级战略重点客户,拟定营销计划,梳理营销进展,匹配敏捷团队,服务重点客户资产投放。聚焦省市重大重点项目、济南市“项目深化年”重点项目、城市更新暨城中村改造等政策重点支持项目,建立营销清单,实施定期调度,推动资产业务均衡投放。聚焦产业专精,发布济南市四大产业营销指引,出台中央商务区、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等金融服务方案,助力重点产业园区资产业务营销。推进绿色金融发展战略,编制绿色金融重大项目库,创新排污权质押贷款,成立绿色金融工作小组,“低碳益贷”荣获中共山东省委金融委员会办公室、中国人民银行山东省分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山东监管局“山东好品金融·绿色金融产品”。
发力优势领域,筑牢科技金融成色。规划科技金融发展路径,首建科技金融客户经理序列,进一步理顺科技金融业务发展机制。推进科技金融扎根行动,科技金融专营机构建设持续深化,上半年新设3家科技金融中心,全行运行的科技金融中心达8家。聚焦“专精特新企业”客群,建立“一图.一表一库”营销管理体系,推动专精特新精准营销,“专精特新企业”贷款户数1,637户,较上年末增加476户;全行科技型企业一般贷款余额312.01亿元,较上年末增长31.84%。荣获“2023‘齐鲁企舞’十大科技金融先锋机构”“首届齐鲁资本力量优秀金融创新服务机构”;“科研贷”被评为“2023年度山东省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优秀金融创新产品”“山东好品金融·科技金融产品”“济南市2023年度金融创新项目”一等奖。
积极转型创新,加快交易银行业务发展。积极推进国际业务线上化建设,加入人民银行境内外币支付系统,全面启动国际业务自动化、智能化项目,实现小额服务贸易汇入汇款智能化等功能,国际业务线上交易占比超四成。积极贯彻落实监管要求,提高外汇和跨境人民币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精准施策“稳外贸、促外贸”,通过减费让利系列活动及跨境人民币政策宣传,惠企千余家。持续丰富企业财资管理服务,上线票据管理、存款管理、国际结算、融资管理等服务模块,优化收付款、薪酬管理等11项功能,适配企业资金管控需求,提升资金运营效率。持续优化资产池及泉信链产品服务,完善交易类、管理类12项功能细节,简化人工操作流程,提升线上化服务便捷性。敏捷响应资金监管场景对接,完成9个地区监管部门系统升级。
坚持多措并举,推动投行转型升级。获批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承销资格,报告期末,承分销规模超过150亿元,服务投资人家数超过60家。积极推进银团贷款业务,联合银行同业,共同支持实体经济发展。针对产业类客户的融资需求,大力发展撮合等轻资本业务。
持续深化合作,拓宽机构业务领域。进一步深化政银合作,上半年新增各类银政资质40余项,通过对接国库集中支付代理、财政社保资金专户管理、公积金缴存管理系统、住房维修资金线上缴存及专户管理等系统,为各级财政、住建、公积金等部门提供现金管理及资金监管服务。
(二)零售银行业务
本行坚持零售基石发展战略,以客户为中心,深化客户经营,加大产品创新,调优业务结构,提高服务质量,完善营销队伍建设,全面提升零售业务综合贡献。报告期末,个人存款余额2,071.87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23.67亿元,增幅6.35%;个人贷款余额866.14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9.04亿元,增幅3.47%。
聚焦客户经营,精细化服务能力持续提升。为老年客群提供适配性产品,持续做好适老化服务设施改造,强化银政银企合作,推动省市人社、市民政局等部门的合作,搭建多主体共同参与建设的养老服务生态圈,积极践行养老金融。发布儿童客群营销指引,推出“儿童友好主题卡”,创新搭建研学服务机制,探索儿童金融获客新场景。上线社保客群数字展厅,开展社保卡惠民活动,持续拓宽社保卡服务领域。报告期末,本行零售客户数745.81万户,较上年末增长3.06%,人均在行资产提升4.33%。
聚焦资产投放,产品与客户需求适配性不断提升。立足服务城乡居民市场定位,全力推进产品创新和流程优化,着力满足客户衣、食、住、行等多维度的消费需求。积极响应国家各项房贷调整政策,按照人行定价自律机制要求,及时调整本行按揭贷款最低首付款比例和定价,更好支持居民刚需和改善购房需求。贯彻落实央行、金融监管总局关于调整汽车贷款有关政策的要求,汽车分期业务最高贷款比例提高至100%,为推进汽车以旧换新提供相应支持。上线齐鲁教师贷、齐鲁医护贷、齐鲁守护贷三款专属客群贷款,提高精准服务能力。根据客户消费额度需求进一步细化分层,推出最高授信额度100万元的齐鲁先锋贷。通过人工智能、数据建模等新技术,提升消费贷款产品的线上化、智能化、自动化水平,加快推动个人消费类贷款的转型发展。
聚焦财富转型,满足客户多元投资需求。持续丰富财富产品线,积极引入信托产品,弥补高净值客户资产配置短板,加强与理财子、基金、保险公司的合作力度,持续提升保险、基金等高价值产品规模,不断提升财富业务中收贡献。充分发挥内训师“传帮带”作用,实施内训师交流派驻辅导培训项目,加快内部人才培养,提升全行财富队伍专业能力。报告期末,个人金融资产余额2,805.84亿元,较上年末增长7.36%,中高端客户13.71万户,较上年末增长13.59%。
聚焦渠道协同,优化提升客户体验。打通柜面、厅堂PAD、营销管理平台营销链路,通过客户画像分析客户潜在需求,实现客户精准有效营销、厅堂设备协同及客户智能引导分流,优化配置网点资源。在客户与产品之间建立有效链接,构建客户精准营销模型,匹配适合客户需求的财富产品。丰富线上活动形式,优化活动邀请机制,定向、灵活推荐产品、活动及服务,提高产品的渗透率和转换率。
(三)普惠金融业务
本行秉承“普之城乡、惠之于民”的普惠金融服务理念,充分发挥地方法人银行的地缘优势,持续推进机构、业务、服务下沉,因地制宜加快普惠金融创新,为广大中小微企业提供综合化、一站式金融服务。报告期末,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717.39亿元,较上年末增长61.90亿元,增速9.44%,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户数超过6.9万户。
抢抓政策机遇,推进普惠业务提质增效。扶持符合区域经济发展特点、受益产业政策的行业和客群,与济南融资担保集团携手推出专项政府性融资担保贷款产品“济担-信心提振贷”,进一步提振济南市场主体信心,促进中小微企业平稳运营,报告期内,累计为3,900余户中小微企业提供贷款支持19.88亿元,居济南市银行业首位。
遵循政策导向,提升普惠客群服务能力。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金融伙伴工作机制要求,印发《齐鲁银行2024年金融伙伴工作实施方案》,围绕金融“五篇大文章”,针对辖内重要产业、重点企业和特色集群靶向发力、精准施策,把创新高质量普惠金融服务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普惠小微贷款投放上赋能增量。常态化开展政银企合作对接活动,持续拓展与产业园区、商圈市场、政府平台、商会协会的合作,推进多种渠道批量获客。
强化数字赋能,推进业务模式转型升级。围绕丰富客户标签体系、搭建客户分层分群模型、差异化产品供给,全力推进普惠业务数字化转型。开展系统、产品、流程优化共220余项,持续优化房抵e贷、轻松e贷等普惠线上重点产品,升级小e管家相关功能,持续推进普惠小微产品的线上化程度,提升客户经理操作便捷度,提升客户体验,实现小微业务数字化、场景化、智能化发展。
(四)县域金融业务
报告期内,本行坚持实施城乡联动发展战略,深入推进县域金融业务发展,持续加大县域业务资源投入力度,聚焦乡村振兴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积极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县域各项指标快速增长。报告期末,本行县域支行(不含子公司)存款余额1,278.95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29.15亿元,增长11.23%;县域贷款余额985.06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19.74亿元,增长13.84%;县域客户数达到210.77万户,较上年末增加12.19万户,增长6.14%,县域金融各项指标保持快速增长。
县域服务网络持续完善。不断加快服务模式创新和服务重心下沉,报告期末,县域支行达到81家,其中一级支行67家,乡村振兴支行14家,县域覆盖率稳步提升。依托各县域支行设立60家县域普惠金融中心,配备专门县域普惠营销团队,提升县域机构发展效能。
县域特色产品提质扩量。持续推广“一县一品”工程,结合各县域产业布局和产业特色,推动批量业务落地,有效带动县乡特色产业发展,已在省内58个县域落地生根。通过对“肉羊养殖”存量客户精准画像,实现标准化线上审批,系统审批通过率达到95%,预期额度满足率达到90%,贷款余额超2.3亿元。自主研发的农户小额线上贷款产品“农户e贷”累计授信农户6,700余户,授信金额18.10亿元。
村镇银行业务规模稳步增长。坚持“小额分散”发展方向,强化“支农支小”市场定位,立足当地特色经济和市场需求,构建差异化、特色化经营模式。报告期末,16家村镇银行共有营业网点44家,资产总额164.06亿元,较上年末增长5.83亿元,增幅3.68%;贷款总额118.58亿元,较上年末增长5.79亿元,增幅5.13%,其中个人贷款占比74%,涉农贷款占比76%,户均贷款20.68万元。
(五)金融市场业务
本行在控风险、重合规的前提下,紧跟市场变化,积极把握交易机会,灵活调整业务策略,围绕优化业务架构、提高服务实体企业能力、提升市场形象等重点工作,持续推动金融市场业务稳健发展。
加强市场研判,提升投资交易水平。及时调整业务策略,加强境内外资产挖掘,加大债券波段交易力度,较好地应对市场行情。不断提高择时水平,利率债承销规模和收入增长明显。认真履行债券市场做市商职责,做市交易量同比增长显著,市场活跃度进一步提升。
深耕票据运营,持续提升服务能力。建立总分联动服务机制,拓户提质抢抓市场资源,同时通过高效、便捷的线上贴现,增加客户粘性,扩大直贴规模;发挥直转联动机制作用,加快票据流转,支持企业融资;落实人民银行再贴现政策,惠及更多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上半年,直贴同比增长96.93%,再贴现同比增长3.08%。
立足地方法人银行定位,助力企业汇率避险。发挥地方法人银行管理和服务优势,积极推广代客外汇衍生品线上化交易系统,以外汇远掉期和外汇期权产品为抓手,贯彻落实减费让利要求,提升客户服务效率,持续推广汇率风险中性理念。报告期内,业务笔数同比增长39%,交易量同比增长11%,有效助力实体企业应对汇率波动风险。
(六)资产管理业务
本行坚持资产管理业务稳健发展,不断完善体制机制,积极拓展业务范围,加强理财品牌建设,持续提升投研能力,产品体系日益完善,经营质效持续提升,市场品牌价值逐步增强。
坚持普惠发展,加强理财品牌建设。本行理财以“服务地方,普惠大众”为使命,坚持资产管理业务普惠发展路径,深耕山东市场,打造“泉心理财”资管品牌,形成泉心盈、安稳泉家、财富传家等多层次产品体系,实现产品期限全覆盖,满足投资者多元化财富管理需求,受到广大客户及社会信赖。报告期末理财规模585.70亿元。
坚持价值引导,提升理财投研和交易能力。秉承“以终为始,专业致胜,对投资者负责”的投资宗旨,坚持“稳健审慎,灵活多元”的投资风格,以专业的投资能力和值得信赖的理财服务满足投资者财富保值增值需求。报告期内,持续强化投研体系建设,加强市场研判;不断优化投资审批流程,拓展投资品种,应对日趋多变的市场环境;常态化开展投资策略分析,提升投资管理水平。坚持数字化转型,赋能理财业务全面升级。积极对标理财公司等先进同业,持续推动理财系统建设。不断提高科技赋能,实现产品销售、投资管理、运营与风控的系统全流程覆盖,投资效率、产品管理能力和客户投资体验进一步提升。被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评为“2023年度理财信息登记优秀机构”,荣获联合智评金蟾奖“理财收益先锋”等奖项。
(七)互联网金融业务
本行不断发挥金融科技优势,积极推进数字化转型,强化电子渠道功能服务建设,持续创新数字人民币场景应用,不断提高客户服务水平,电子渠道柜面业务分流率超过89%。
扎实推进渠道功能建设,优化客户体验。持续丰富手机银行缴费、消费等高粘性生活场景,完善院校缴费服务,搭建手机银行“银企大集”,为济南市银企协会企业及零售客户提供线上交易平台,提升客户活跃度。积极开展数字化运营,实现针对新客、代发、老年等不同客群的个性化营销触达,提高精准服务能力。通过数据分析深度曝光更受客户欢迎的产品,提高界面操控质感,更符合客户使用习惯。报告期末,个人手机银行客户305.59万户,较上年末增长19.21万户,增幅6.71%;企业手机银行客户9.98万户,较上年末增长0.94万户,增幅10.40%。
加强网点智能化建设,提高客户服务效能。结合网点业务量等数据分析,持续优化智能机具布放,促进网点智能化水平提升。已开通运行智能设备(含高速存取款机)505台,自助设备314台,功能覆盖了主要且高频的产品及服务项目,满足客户日常交易需求,进一步优化流程界面,有效提升业务办理效率,促进柜面业务分流。大力实施自助设备信创改造工作,截至报告期末,开通运行235台信创设备,为下一步全面做好信创应用奠定了基础。
加快推进数字人民币项目建设,多场景应用提升支付便利化。快速推进数字人民币综合项目建设,积极拓展数字人民币应用场景,成功落地山东省首笔数字人民币创业担保贷款业务,持续推动财政资金拨付、代发工资、缴税退税等场景应用,提升支付数字化、便利化水平。报告期内,数字人民币交易金额累计超过5.5亿元。
收起▲
一、经营情况分析
2024年一季度,本行紧紧围绕中央和省市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创新求变、转型突破”的工作基调,持续推进新三年规划和数字化转型,高质量发展基础不断夯实,经营业绩稳中向好。
业务规模稳健增长。报告期末,本行资产总额6,248.47亿元,较上年末增加200.31亿元,增长3.31%;贷款总额3,176.52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74.59亿元,增长5.82%,占资产总额比例50.84%,较上年末提升1.21个百分点。负债总额5,810.20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80.28亿元,增长3.20%;存款总额4,026.14亿元,较上年末增加45.37亿元,增长1.1...
查看全部▼
一、经营情况分析
2024年一季度,本行紧紧围绕中央和省市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创新求变、转型突破”的工作基调,持续推进新三年规划和数字化转型,高质量发展基础不断夯实,经营业绩稳中向好。
业务规模稳健增长。报告期末,本行资产总额6,248.47亿元,较上年末增加200.31亿元,增长3.31%;贷款总额3,176.52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74.59亿元,增长5.82%,占资产总额比例50.84%,较上年末提升1.21个百分点。负债总额5,810.20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80.28亿元,增长3.20%;存款总额4,026.14亿元,较上年末增加45.37亿元,增长1.14%。
盈利水平稳步提升。报告期内,本行实现营业收入30.22亿元,同比增长5.53%;实现净利润11.79亿元,同比增长15.43%;基本每股收益0.22元,同比增长10.00%;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年化)12.25%,同比提高0.13个百分点。
资产质量保持平稳。报告期末,本行不良贷款率1.25%,较上年末下降0.01个百分点;关注类贷款占比1.32%,较上年末下降0.06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304.80%,较上年末提高1.22个百分点。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