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肤

主营介绍

  • 主营业务:

    工业信息安全产品及工业物联网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 产品类型:

    工业安全通信网关设备产品、工业安全态势感知设备产品、智能档案柜及控制类产品

  • 产品名称:

    工业安全通信网关设备产品 、 工业安全态势感知设备产品 、 智能档案柜及控制类产品

  • 经营范围:

    计算机软件研发、销售,计算机及配件、电子产品(国家有专项规定的除外)、LED灯具、通信终端设备研发、生成、销售;五金、交电、仪器、仪表、通用机械销售;智能移动密集架、数字化档案产品、射频识别(RFID)产品、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IC卡及IC卡读写机产品的研发、生成、销售;物联网的技术开发、技术服务、技术转让。(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运营业务数据

最新公告日期:2024-04-26 
业务名称 2023-12-31 2022-12-31 2019-12-31 2018-12-31 2017-12-31
专利数量:授权专利(个) 37.00 - - - -
专利数量:授权专利:其他(个) 1.00 - - - -
专利数量:授权专利:发明专利(个) 7.00 - - - -
专利数量:授权专利:外观设计专利(个) 2.00 - - - -
专利数量:授权专利:实用新型专利(个) 0.00 - - - -
专利数量:授权专利:软件著作权(个) 27.00 - - - -
专利数量:申请专利(个) 37.00 - - - -
专利数量:申请专利:其他(个) 0.00 - - - -
专利数量:申请专利:发明专利(个) 9.00 - - - -
专利数量:申请专利:外观设计专利(个) 3.00 - - - -
专利数量:申请专利:实用新型专利(个) 0.00 - - - -
专利数量:申请专利:软件著作权(个) 25.00 - - - -
销售收入:工业信息安全产品(元) - 2.29亿 - - -
销售收入:智能档案柜及控制类产品(元) - 3681.80万 - - -
信息安全加密产品销量(件) - - 6349.00 5188.00 3973.00
信息安全加密产品产量(件) - - 5370.00 5802.00 4596.00
智能档案柜及控制类产品销量(件) - - 4712.00 4121.00 9006.00
工业信息安全产品销量(件) - - 5.62万 5.07万 3.69万
工业安全态势感知设备销量(件) - - 3.17万 1.54万 7683.00
工业安全通信网关设备销量(件) - - 1.82万 3.01万 2.52万
工业安全通信网关设备产量(件) - - 1.72万 3.09万 2.73万
工业安全态势感知设备产量(件) - - 3.09万 1.68万 7981.00
智能档案柜及控制类产品产量(件) - - 5451.00 3928.00 9428.00
合计销量(件) - - 6.10万 5.48万 4.59万
工业信息安全产品产量(件) - - 5.35万 5.35万 3.98万
合计产量(件) - - 5.89万 5.75万 4.93万

主营构成分析

报告期
报告期

加载中...

营业收入 X

单位(%) 单位(万元)
业务名称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成本(元) 成本比例 主营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加载中...
注:通常在中报、年报时披露 

主要客户及供应商

您对此栏目的评价: 有用 没用 提建议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8838.85万元,占营业收入的31.30%
  •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零八一电子集团四川力源电子有限公司
  • 四川锐思拓科技有限公司
  • 浪潮集团有限公司
  • 南京沁智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3515.54万 12.45%
零八一电子集团四川力源电子有限公司
1618.93万 5.73%
四川锐思拓科技有限公司
1550.44万 5.49%
浪潮集团有限公司
1077.48万 3.82%
南京沁智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1076.46万 3.81%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8748.74万元,占总采购额的43.68%
  • 艾睿(中国)电子贸易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
  • 南京国业科技有限公司
  • 龙芯中科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安徽华印机电有限公司
  • 北京天视润辰智能系统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艾睿(中国)电子贸易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
2459.72万 12.28%
南京国业科技有限公司
2075.54万 10.36%
龙芯中科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1643.21万 8.21%
安徽华印机电有限公司
1496.02万 7.47%
北京天视润辰智能系统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1074.25万 5.36%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1.35亿元,占营业收入的50.72%
  •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零八一电子集团四川力源电子有限公司
  • 航天信息股份有限公司北京航天金卡分公司
  •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福建中科智与科技有限公司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7603.18万 28.60%
零八一电子集团四川力源电子有限公司
1932.28万 7.27%
航天信息股份有限公司北京航天金卡分公司
1716.33万 6.46%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377.63万 5.18%
福建中科智与科技有限公司
852.24万 3.21%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1.20亿元,占总采购额的42.82%
  • 南京国业科技有限公司
  • 深圳市信利康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
  • 龙芯中科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合肥市东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安徽华印机电股份有限公司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南京国业科技有限公司
4006.86万 14.29%
深圳市信利康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
2776.24万 9.90%
龙芯中科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2258.36万 8.05%
合肥市东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1580.41万 5.64%
安徽华印机电股份有限公司
1386.30万 4.94%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1.14亿元,占营业收入的37.03%
  • 客户一
  • 客户二
  • 客户三
  • 客户四
  • 客户五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客户一
3746.37万 12.12%
客户二
2030.97万 6.57%
客户三
1934.62万 6.26%
客户四
1876.11万 6.07%
客户五
1859.47万 6.01%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1.16亿元,占总采购额的47.71%
  • 供应商一
  • 供应商二
  • 供应商三
  • 供应商四
  • 供应商五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供应商一
4022.06万 16.56%
供应商二
2651.99万 10.92%
供应商三
1948.83万 8.02%
供应商四
1752.21万 7.21%
供应商五
1215.18万 5.00%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1.19亿元,占营业收入的45.16%
  • 客户一
  • 客户二
  • 客户三
  • 客户四
  • 客户五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客户一
3537.61万 13.45%
客户二
2692.76万 10.24%
客户三
2404.54万 9.14%
客户四
1662.18万 6.32%
客户五
1579.65万 6.01%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7737.00万元,占总采购额的48.88%
  • 供应商一
  • 供应商二
  • 供应商三
  • 供应商四
  • 供应商五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供应商一
2552.96万 16.13%
供应商二
2364.40万 14.94%
供应商三
1326.65万 8.38%
供应商四
934.06万 5.90%
供应商五
558.93万 3.53%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1.47亿元,占营业收入的58.57%
  •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南京合为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 东方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山东安控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南京捷安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6170.55万 24.60%
南京合为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3189.56万 12.71%
东方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2007.71万 8.00%
山东安控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1775.15万 7.08%
南京捷安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1549.99万 6.18%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6522.63万元,占总采购额的58.95%
  • 深圳市信利康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
  • 上海博玖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北京神州数码有限公司
  • 深圳市斯贝达电子有限公司
  • 无锡市金赛德电子有限公司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深圳市信利康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
2299.47万 20.71%
上海博玖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1385.32万 12.41%
北京神州数码有限公司
1192.94万 10.94%
深圳市斯贝达电子有限公司
955.58万 8.69%
无锡市金赛德电子有限公司
689.32万 6.20%

董事会经营评述

  一、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2023年公司着力拓展行业市场,深挖场景需求,一方面凭借公司多年积累的技术优势、完善的智能制造能力和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围绕新型电力系统、新一代电力调度安全、配网自动化、国产化替代等行业及市场方向,积极探索新业务需求,在国产化平台通用产品、数字化供电所仓储解决方案等业务实现业绩突破;另一方面报告期内公司持续保持较高的研发投入水平,开展前瞻性技术研发,在国产嵌入式平台、可信密码管理平台、微网能源管理系统等方向取得技术进展和项目积累,在产品开发测试、品质管控和工艺提升等方面努力实现客户需求,搭建工业信息安全整体解决方案、能源管理平台方案、数字化智能仓储一体化解决方案等... 查看全部▼

  一、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2023年公司着力拓展行业市场,深挖场景需求,一方面凭借公司多年积累的技术优势、完善的智能制造能力和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围绕新型电力系统、新一代电力调度安全、配网自动化、国产化替代等行业及市场方向,积极探索新业务需求,在国产化平台通用产品、数字化供电所仓储解决方案等业务实现业绩突破;另一方面报告期内公司持续保持较高的研发投入水平,开展前瞻性技术研发,在国产嵌入式平台、可信密码管理平台、微网能源管理系统等方向取得技术进展和项目积累,在产品开发测试、品质管控和工艺提升等方面努力实现客户需求,搭建工业信息安全整体解决方案、能源管理平台方案、数字化智能仓储一体化解决方案等多项技术及应用平台,为公司后续市场开拓及业务发展提供坚实基础。
  1、市场开拓初见成效,营业收入稳步增长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8,235.87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6.22%;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674.67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140.26%;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900.44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158.43%。报告期末,公司总资产为108,562.31万元,较报告期初减少0.67%;归属于母公司的所有者权益为95,618.06万元,较报告期初减少1.24%。
  报告期内公司加速国产化平台通用设备产品化进程,基于国产CPU平台开发生产的通用计算机板卡及设备实现批量供货,工业信息安全产品营业收入较上年增长2.75%;同时公司加大市场推广力度,挖掘成熟产品行业场景需求,数字化供电所仓储解决方案及智慧环境控制系统项目取得市场突破,智能档案柜及控制类产品营业收入较上年增长27.81%。
  其次公司面向国产化替代、微网能源管理等新业务方向,以及电力信息安全新场景需求,持续加大业务拓展力度,加强底层及前瞻技术研发,扩充并优化公司人员架构,销售、研发、管理费用持续增长,同时报告期内公司基于对国产化平台通用产品及其他业务产能需求增量的合理预期,扩充产能,直接人工及制造费用较上年同期增长35.96%,对公司净利润产生较大影响。
  2、研发费用增速放缓,现金流净流出收窄
  公司上市后面向新型电力系统、新能源、配网自动化、行业信创等业务机会,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力度,扩充研发团队规模,研发费用高速增长。报告期内,公司秉承持续发展稳健经营的态度,加强对产品需求及行业发展的研判,合理管控研发项目投入及研发团队配置,研发费用增速由2022年20.48%放缓为2023年6.09%。
  报告期内公司积极改善经营性现金流状况,加强客户管理,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27,791.54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0.52%;加强供应商管理,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20,478.94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24.07%。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由2022年-11,660.38万元收窄至2023年-3,943.97万元。
  3、加大市场开拓力度,优化产品结构
  报告期内,公司加大市场开拓力度,销售费用较上年同期增长53.96%。一方面,公司配合客户持续深挖电力、能源、通信等典型工业场景信息安全需求。针对于国家等保2.0标准要求,全面使用安全可信产品和服务,保障关键基础设施安全,公司自主研发的可信管理平台、可信软件基、可信密码卡及模块系列产品,实现了服务器、工作站等计算环境,通信设备、边界设备等网络与设备安全;同时针对《国调中心关于进一步加强调度自动化系统运维行为管控的通知》(调网安(2020)32号),研发新一代移动运维网关平台,采用自主可控的全国产化软硬件设计,集用户管理、授权认证管理、综合审计为一体,满足变电站电力监控系统全方位运维接入场景。
  另一方面,公司加大标准化产品及成熟决解方案在行业市场的宣传拓展力度,优化产品结构,通过展会、广告、投标、网络搜索等推广形式实现客户积累及业绩突破,报告期内公司以国产化标准计算机产品切入信创产业链,实现基于国产CPU平台开发生产的通用计算机板卡及设备批量供货,以公司成熟档案一体化解决方案适配数字化供电所仓储需求,实现多地区部署实施,与龙芯中科、麒麟信安、浪潮集团、朗新科技等行业上下游知名企业建立稳定合作关系。
  4、保持高水平研发投入,提升核心竞争力
  报告期内,公司仍保持较高研发投入水平,研发人员总数较上年同期增长10.76%,研发费用占当期营业收入比为22.79%,新增授权发明专利7项,新增登记的软件著作权27项。公司围绕嵌入式底层开发平台、软硬件信息安全技术、微网能源管理等核心技术方向开展项目及产品研发工作,实现基于国密算法的配网安全通信网关平台、可信计算技术在电力调度安全中的应用、便携式运维网关在电力监控系统中的应用、智慧库房数字一体化管控平台、EMS能源管理平台等一系列研发结果及项目产出。
  5、扩充产能,加速募投项目建设
  伴随工业信息安全加速建设、“双碳”背景下主配网信息化需求增加、以及“2+8+N”行业信创体系的持续推进,公司结合市场发展趋势,基于对国产化平台通用产品等业务产能需求增量的合理预期,报告期内公司完成鹤壁生产中心产线搭建,组建生产、管理团队,实现产能扩充。
  报告期内公司加速募投项目建设,先后完成“研发中心建设项目”、“营销中心和服务体系建设项目”建设,其中“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围绕泛在电力物联网技术、边缘计算技术、安全操作系统技术及工业互联网信息安全应用平台等课题,共设立并完成47项研发项目,直接或间接贡献25项专利、51项软件著作权,实现了零信任技术、可信计算技术、终端安全检测与响应技术、微网能源管理系统技术等行业技术突破及核心技术积累,工业信息安全网关、主机加固及可信验证软件平台等产品项目研发为公司带来有效的业绩支撑。“营销中心和服务体系建设项目”建设周期内公司完成包括销售商务、售前售后、客户管理在内的营销服务体系搭建,在泰州公司建设公司产品展厅及产品演示环境,针对郑州、南京、北京三地销售中心进行场地、人员、设施扩建扩充,增设深圳、成都、樟树销售办公网点,有效补足公司在营销组织架构及资源配置上的缺失,实现公司在电力、能源、金融、交通等方向上的业务拓展。“国产自主可控平台建设项目”报告期内已基本完成土地建设,将按照计划于2024年结项投入使用。
  6、加强信息化建设,提高管理水平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加强生产及管理信息化建设,推进企业数字化转型,实施部署产品生产周期PLM、企业资源管理系统ERP、生产系统MES、仓储管理WMS等系统的应用,升级销售、研发、财务系统软件,提高部门间交流效率,优化客户及供应链管理体系,提升公司管理水平及研发制造能力。报告期内公司积极优化管理架构,完善人员培训、薪酬、绩效考核和激励机制,将公司目标、部门目标、员工目标实现有机的统一,有效提升团队凝聚力和企业核心竞争力。
  
  二、报告期内公司所从事的主要业务、经营模式、行业情况及研发情况说明
  (一)主要业务、主要产品或服务情况
  公司是专注于工业互联网领域的高新技术企业,致力于工业信息安全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基于RISC架构计算机和Linux裁剪操作系统的嵌入式技术,先后搭建了PowerPC、ARM、MIPS、LoongArch+Linux架构的嵌入式技术平台,是国内较早将嵌入式技术应用于工业互联网信息安全领域的公司之一。产品主要包括工业信息安全和智能档案柜及控制类设备,应用于电力、能源、金融和交通等领域。报告期内公司主要业务及产品情况如下:
  1、工业信息安全类产品
  随着以5G、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一代科技革命向新兴技术领域的加速推进,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将迎来新的挑战。报告期内,公司面向工业信息安全市场需求,先后推出了基于国产化平台网络通信设备、新一代配网自动化加密终端、工业网络安全一健停控系统、多合一融合网关、移动运维网关等信息安全核心产品,在工业互联网、能源领域得到广泛运用。
  2、国产化平台通用产品
  在“数字中国”建设战略目标背景下,信创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国家不断出台相关政策对行业发展进行支持,引导加速信息产业技术创新和高质量发展。公司凭借底层嵌入式技术基础、国产化电力专用设备开发经验以及智能制造能力,与上游国产处理器厂商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切入信创产业链,报告期内公司持续完善国产自主可控嵌入式平台的搭建,实现多款基于国产处理器通用设备及基础板卡的研发、生产,包括基于龙芯3A5000/3C5000通信网关平台、基于龙芯3A5000标准计算机板卡及设备,基于瑞芯微RK3568通信网关平台、基于飞腾E2000QSD-WAN设备等产品,已在政府、企业试点应用。
  3、智能档案柜及控制类产品
  报告期内,公司利用传感控制技术、RFID技术、嵌入式技术、信息接入平台以及数据集中分析处理等物联网相关技术应用,研发出智慧库房数字一体化管控平台、新一代智慧档案环境一体化管控平台等系列智慧仓储及环境控制解决方案。报告期内,公司根据国网数字化供电所仓储建设要求,适配公司智慧档案一体化管理平台,将供电所中包含的实物管理、存储设备管理、库房环境管理、库房安全防范管理等多种功能集中于一体,打造数字化供电所仓储解决方案。并在全国多地区部署应用。
  (二)主要经营模式
  1、研发模式
  公司依据客户需求和行业技术发展,研发模式主要分为项目定制型研发及以产品和技术为导向的前瞻性研发为主的二种模式开展技术研发工作,具体情况如下:
  (1)定制型研发:因行业中领先的客户对产品的定制化程度要求较高,且在行业内有示范效应,因此,公司为更好地服务于该类客户,采用定制型研发模式。公司定制型研发模式基于多年积累的底层技术,以客户的需求为导向进行专项研发。公司在与客户进行充分沟通的基础上,对客户的需求模型进行分析。分析过程包括立项、设计、实施、验证、发布等阶段,确保客户的需求得到快速响应。
  (2)前瞻性研发:公司时刻跟踪相关行业的最新需求、技术方向与技术规范,并通过自身广泛的市场调研、数据分析、总结行业经验等手段,预判市场对产品的需求。在完成预判后实施前瞻性方向研发,以求占领市场先机。
  2、采购模式
  公司采购的主要原材料包括芯片、存储器、控制系统配件、结构件、电源、PCB板卡及其他元器件等。公司制定了《采购管理制度》等一系列采购制度及办法,并定期进行供应商审核,建立合格供应商名录,在合格供应商范围内进行询价比价、竞价谈判等,并对采购价格进行跟踪监督。公司的采购分为订单式采购和备货式采购两种方式:订单式采购模式是指根据订单所需的原材料数量进行相应采购的模式;备货式采购模式是指根据采购原材料的市场行情、获取难度和预计未来供应数量等情况来进行判断采购的模式。由于公司所采购的部分芯片和存储器等原材料当前采购周期较长,因此需进行适当滚动备货以保证生产需求。
  3、生产模式
  根据公司经营模式、客户需求及产品特点,公司采取“以销定产、适量备货”的模式进行生产。公司的生产流程包括产品设计及批量生产,其中产品软硬件设计开发由公司技术研发中心独立自主完成,包括产品电路原理图的设计、PCB板的布线设计、嵌入式操作系统的移植裁剪、驱动程序及应用软件的开发、机械结构及工业外观工艺设计等。开发完成后,生产制造中心会同研发中心对样机进行功能、性能、稳定性、电磁兼容性和可生产性等各项指标进行测试改进,并在产品各项性能指标通过内部测试及第三方检测机构检测后进行小批量试生产。试生产合格后,公司对器件、软件、生产工艺及测试流程进行固化,进入可批量生产阶段。在正式批量生产阶段,公司生产制造中心对生产所需的全部原材料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进行SMT焊接、插件、程序灌装、测试、组装、烤机、整机老化、终验、包装、发货等过程。
  4、销售模式
  公司对外销售的主要产品以软硬件一体化的形态进行,软件为公司主要产品的必要组成部分,与硬件部分相互发挥作用。公司销售方式为直接销售,获取订单的方式主要有招投标和商业谈判两种方式,客户主要为工业互联网领域的技术服务商与设备提供商,该类客户采购公司产品并进行系统集成或二次开发后,直接销售给对工业信息安全及物联网化程度要求较高的电力、能源、金融、交通等行业的最终用户。内部通过“ERP企业资源管理系统”和“CRM客户管理系统”,建立了完整高效的销售业务流程,实现对日常销售业务的全面管理和监控。
  (三)所处行业所处行业情况
  1.行业的发展阶段、基本特点、主要技术门槛
  (1)所属行业及行业的发展阶段
  公司是专注于工业互联网领域的高新技术企业,主要致力于工业信息安全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应用于电力、能源、金融和交通等领域。公司所处的行业属于“I65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1)工业信息安全
  随着以5G、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一代科技革命向新兴技术领域的加速推进,工业信息化、自动化、网络化、智能化系统在提升效率的同时,低防护联网工业控制系统数量在快速增加,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将迎来新的挑战。关键基础设施的安全保障不断提高,将进一步促进和加快工业信息化安全的优化升级,推动信息安全行业健康、持续、快速发展,国家对工业互联网以及工业信息化安全等产业越来越重视,随着《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条例》、《“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等一系列信息和网络安全相关政策及行业指导文件的出台,我国信息安全市场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在政策环境与市场需求的共同作用下,工业信息安全将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和空间,工业信息安全产业也迎来快速增长期。
  2)电力信息化
  在“双碳”目标的背景下,能源是“主战场”,电力是“主力军”。电力信息化的实现包括发电、输变电、配电、用电等环节在内的电力生产、传输、消费全过程的自动掌握和调度、以及实现对电力系统规划、设计、建设、生产运行、电力营销和电力企业人财物、协调办公、综合业务等方面的信息化管理。
  “十四五”期间,国家电网投资总额将达到2.23万亿元。根据《南方电网“十四五”电网发展规划》,南方电网建设将规划投资约6,700亿元,两网合计投资超过2.9万亿元。电网领域投资规模始终维持较高水平。以坚强智能电网为基础,将先进信息通信技术、控制技术与能源技术深度融合应用,建设清洁低碳、安全可靠、泛在互联、高效互动、智能开放为特征的智慧能源系统。同时以互联网技术为手段加快推动电网智能化升级,加快“大云物移智链”技术在能源电力领域的融合创新,不断提升电网自动化、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水平,构建智慧能源信息支撑体系。促进“源网荷储”协调互动,有力支撑分布式能源、电动汽车、储能等各种能源设施的灵活便捷接入,支撑各类可调节负荷资源,参与电力系统调节,为各种新型能源设施提供便捷服务。
  电力行业正处于这样一个从“简单的可再生能源替代”转向“更为复杂的综合系统”的关键拐点,特别是新型电力系统的建设,会加速电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推动电力物联网、能源互联网、智能配电网建设,特别是在电网数字化升级改造过程中,各环节数字化需求不断提升。同时多种新型电力能源承载、智能化调度需求等对整体能源配售平台、新型电力负荷管理调度系统(虚拟电厂)和智能终端替换需求增加,也对电力信息化在新的场景和产品应用中提出了新的要求,带来了新的发展机会。
  3)信创行业
  “信创”即信息技术应用创新,旨在针对硬件及云等基础设施、基础软件、应用软件、网络安全等IT产业链核心技术产品进行自主研发,为我国经济发展、社会运转构建安全可控的信息技术支撑,避免核心技术受制于人。国家已明确提出“数字中国”建设战略,并逐步落实“2+8+N”信创应用体系。
  信创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国家不断出台相关政策对行业的发展进行支持,从政策层面引导加速信息产业技术创新和高质量发展。国务院印发的《“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中明确指出到2025年行政办公及电子政务系统要全部完成国产化替代。2022年9月底国资委下发79号文,全面指导国资信创产业发展和进度,政策要求到2027年央企国企100%完成信创替代,替换范围涵盖芯片、基础IT硬件、基础软件、操作系统、中间件等领域。随着中国数字经济规模不断扩大,各领域对信息技术软硬件的依赖程度不断加深,国家为了实现核心技术自主可控,信创产品和技术将渗透至更多核心业务场景,自2023年开年以来,信创产业整体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行业普遍预期中国信创行业将迎来新一轮发展机会。
  (2)所属行业基本特点
  1)新一代信息技术促进新兴业态安全技术研发
  以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风起云涌,加速IT和OT技术全方位的融合发展。与此同时,工业互联网等新兴业态的安全环境复杂多样,安全风险呈现多元化特征,安全隐患发现难度更高,安全形势进一步加剧。这一系列的技术和形势的变化,将促进威胁情报、态势感知、安全可视化、大数据处理等新技术在工业信息安全领域的创新突破。
  2)工业信息安全产业链上下游加速协同互动
  工业信息安全保障工作的重要性、复杂性和及时性需要工业企业、工控系统厂商、安全企业、研究机构、行业主管部门等参与方进行紧密配合。未来工业信息安全厂商与工控系统厂商、IT系统集成商将针对工业领域各行业的生产运营特征,加快开展多层次、多维度的合作,形成有效的业务安全实践,共同打造协同发展的生态系统。
  3)工业信息安全行业向定制化方向发展
  工业信息安全领域,产品定制化越来越明显,在特定领域,如电力、能源、交通、铁路、国防、航天,产品形态、需求、性能各不相同,不同客户有着不同需求,从而导致定制化需求越来越高。同时,由于信息安全产品和服务的国产化势在必行,而国产芯片性能与国外先进产品有一定差距,通过定制化可以更好地弥补国产芯片的短板。
  4)新型电力系统带来电力信息化技术革新
  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由于新能源存在间歇性、波动性、随机性等特点,对电网系统调节提出了更新的要求,为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源、网、荷、储各方面需要全面性变革新型电力系统是以新能源发电为供应主体,坚强智能电网为基础平台,以先进信息数字技术、统一开放市场机制为支撑,实现源网荷储智能互动,多种能源系统融合协调。特别是发电侧因新能源接入比例高,电网侧(输、变、配电)数字化转型需要数据采集的深度下沉,配网侧接入的电气设备数量和种类不断丰富,IOT设备将会大幅增加,随机冲击性负荷大规模接入等对电网的平衡协调调度能力提出新的挑战。
  电力信息化是涉及电力行业的软件开发、信息系统集成服务、数据处理及储存以及集成电路设计、信息安全等多个方面。通过新一代信息及通信技术对传统电力系统的基础性功能进行补充,同时使其具有较高的信息化、自动化及交互性水平,增加电力行业内部数据与信息交互时的安全性以及运行高效性。
  5)信创产业是数字经济、信息安全发展的基础。
  信创技术的核心在于实现信息技术的自主可控,注重技术创新,不断升级,以适应新的需求和市场变化,通过整合硬件、软件、服务等多个领域的技术,国产化底层技术架构已基本形成,信创产业主要产品已经从“基本可用”向“好用易用”跨越。信创技术创新体系和数字安全屏障将愈发坚实,并在标准建设、生态建设和行业应用等多领域成果显著,产业全价值链正在形成。信创技术的高附加值不仅体现在其所带来的经济效益,还在于其对我国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通过将新兴信息技术应用于各个行业以提高我国信息化建设的自主可控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3)技术门槛
  信息安全行业属于技术密集型产业,产品研发和技术创新均要求企业具备较强的技术实力、研发资源。信息安全的核心技术是安全攻防技术,包括攻击技术和防御技术。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安全威胁的不断演进,安全攻防技术呈现快速迭代的特点,这需要行业内的企业进行持续的技术创新并准确把握技术的发展趋势。
  此外,不同行业、不同用户对信息安全产品的技术需求也不尽相同,行业内的企业只有在充分了解用户需求的基础上,才能研发出适合用户真实需求的产品和解决方案。既要满足数据的安全性、可靠性、完整性,又要保证工业控制数据的实时性。在很多工控场景中,设备要求7*24小时不间断工作,对设备的稳定性和适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业需要储备相应的技术经验,只有不断地进行技术创新和产品迭代,才能适应不同的工业信息安全需求。
  工业信息安全行业也属于人才密集型行业,不仅需要传统的信息安全技术专业,而且需要工业硬件设计、FPGA设计、操作系统、驱动及行业应用等专业学科知识,需要有跨专业的技术、管理人才。高水平的安全攻防人才、软件设计开发人才、市场营销人才及运营管理人才需要在长期技术研发和市场竞争中培养,再加上多年的行业应用经验,才能够在行业中立足并建立竞争优势。
  2.公司所处的行业地位分析及其变化情况
  公司专注于工业互联网信息安全领域,经过十多年的技术投入和积累,已构建了“云涌嵌入式技术开发平台”、“可信计算”、“密码技术”、“零信任安全”为主的技术积累,一方面公司紧跟工业互联网安全产业发展趋势,迅速响应市场需求,持续发力边缘计算、信息安全、物联网安全等行业的机会。另一方面,积极响应国家对关键核心领域技术及产品自主可控要求,瞄准“等保2.0”及国家信息技术创新产业政策的落地需求,积极践行国家网络信息安全战略方针。
  公司所处的行业上游为电子元器件、集成电路芯片、机械结构件等行业,下游行业是行业终端客户和系统集成客户。
  (1)与上、下游行业的关联性
  公司上游企业主要包括电子元器件、集成电路芯片等在内的相关器件提供商以及软件提供商。上游行业厂商较多,基本处于完全竞争的市场。公司下游需求领域较广,其中公司产品主要涉及的是工业信息安全和智能档案柜及控制类产品领域。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突破性进展,各种智能设备开始逐渐普及,信息设备国产化的趋势也在不断推进,这一切带来了对信息安全产品的巨大需求。而物联网的提出和应用的不断深入更是催生了众多领域对高可靠性、高实时产品的需求,包括智能电网建设、工业制造业改造、物联网安全、新能源建设等。下游行业对本行业的发展形成强大的拉动作用。
  (2)公司系电力领域工业信息安全核心设备供应商
  凭借在工业信息安全等领域的长期积累,公司在产品研发、核心技术、产品质量、客户资源等方面逐渐建立了自己的竞争优势。在电力领域公司先后推出了基于国产化网络通信硬件平台、新一代配网自动化加密终端、工业网络安全一健停控系统、内网安全监测装置、网络安全态势感知、可信安全主机加固系统、多合一融合网关、移动运维网关等信息安全方面核心产品,在国家电网、南方电网、各发电集团得到广泛运用。公司凭借在工业信息安全领域的十多年技术积累,形成了良好的品牌效应和客户认可,目前公司已成为电力信息安全领域重要的供应商。
  (3)公司得到众多业内知名合作伙伴认可
  在自主安全可控方向,公司先后与知名国产芯片厂商龙芯、飞腾、操作系统厂商麒麟信安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目前为麒麟信安在嵌入式技术领域唯一一家战略合作伙伴。公司通过战略合作、优势互补来促进双方科技水平成长,实现国产化信息平台的快速发展。此外,公司作为中国嵌入式系统产业联盟理事长单位(公司董事长、总经理高南先生为其执行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为理事长),积极响应国家对关键核心领域技术及产品自主可控要求,瞄准“等保2.0”及国家信息技术创新产业政策的落地需求,积极践行国家网络信息安全战略方针。
  3.报告期内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情况和未来发展趋势
  针对工业数据信息安全防护的技术研究方兴未艾,5G、区块链、可信计算、零信任架构等新兴技术引领了新方向。
  (1)新一代信息技术再升级,带动“IT和OT”的融合发展
  以移动互联网5G、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边缘计算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风起云涌,加速IT和OT技术全方位的融合发展。与此同时,工业互联网等新兴业态的安全环境复杂多样,安全风险呈现多元化特征,安全隐患发现难度更高,安全形势进一步加剧。这一系列的技术和形势的变化,将促进威胁情报、态势感知、安全可视化、大数据处理等新技术在工业信息安全领域的创新突破。
  (2)可信计算保障“新基建”数据安全
  在“新基建”背景下,网络攻击从数字空间延伸到物理空间,新型基础设施以数据和网络为核心,利用主动免疫的可信计算筑牢安全防线。2021年9月1日正式实施《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条例》第十九条明确要求应当优先采购使用安全可信的产品和服务来构建关键基础设施安全保障体系。充分运用可信计算技术,构建安全计算环境和可靠的安全传输数据机制,保证程序运行可信,数据传输、存储加密和应用可信,提升数据保障能力。有序推动数据中心、信息系统和办公终端的国产化改造,推进国产正版使用,推动建设密码基础设施和支撑平台。
  (3)基于零信任架构开发数据安全技术
  零信任架构作为一种新兴安全模式,以信任评估为基础,强调动态信任,为网络信任体系的建设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零信任架构就是在不可信的网络环境下重建信任,利用零信任概念和包含组件关系,制定工作流程规划和访问策略。零信任架构是基于零信任的企业网络安全策略原则,其目的是防止数据泄漏并限制内部横向移动。零信任架构的技术的本质是构建以身份为基石的业务动态可信访问控制机制。零信任架构是一种网络/数据安全的端到端方法,关注身份、凭证、访问管理、运营、终端、主机环境和互联的基础设施。
  (4)基于信创产业机会带动新技术、新业态落地
  信创产业,即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产业,是数据安全、网络安全的基础,也是新基建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核心在于通过行业应用拉动构建国产化信息技术软硬件底层架构体系和全生命周期生态体系,信创领域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信创产品市场生态更加健全。信创产业的本质是发展国产信息产业,实现“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发展目标,同时也是国家经济数字化转型、提升产业链发展的关键。
  (四)核心技术与研发进展
  1.核心技术及其先进性以及报告期内的变化情况
  公司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泰州市首批科技瞪羚企业、泰州市十佳科技创新企业,建有江苏省企业技术中心、江苏省嵌入式系统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省可信计算密码支撑平台工程研究中心。
  报告期内,公司一方面结合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目标下的电力调度安全、配网自动化场景新需求,基于云涌嵌入式技术开发平台基础及各项底层安全技术,不断对核心技术进行迭代升级。另一方面,公司持续开展前瞻性技术研发,包括但不限于密码技术、可信计算、零信任技术应用拓展,储能及微网管理产品设计开发。
  报告期内具体技术变化与应用如下:
  微网能源管理系统技术:报告期内,公司开展新型电力系统能源管理平台的搭建,通过信息技术与电力电子变换技术,实现分布式能量高效利用和传输的电力装置,满足能源互联网对能量控制复杂性和多样性的要求,保障“源-网-荷-储”协调优化运行。公司结合边缘计算技术,按需加载不同业务应用,通过云边协同实现能效诊断、智能控制、需求响应、用能监测、智能运维、多能互补等功能,相关产品已根据客户需求进行试点测试。
  工业安全引擎技术:报告期内,公司开展一键停控系统平台的研发,通过新型停控加密卡和纵向加密认证装置的硬件升级改造,实现对纵向边界控制报文的阻断。采用SM4加解密算法,实现停控控制台生成对称密钥加密报文,再通过设备公钥证书对密钥进行加密。产品项目对边界设备的阻断管控,在威胁事件发生时能够进行有效处置阻断,及时阻断威胁事件的进一步扩散,防止事件进一步升级,对电力监控系统网络安全造成严重破坏,影响电力监控系统的稳定平稳运行。
  可信计算技术:报告期内,公司进一步完善主机加固及可信验证软件平台搭建,基于可信计算,建立服务器主动防御体系,其中通过可信引导验证、静态/动态度量和重要配置验证,结合国密SM3哈希算法,提供内核级运行控制、进程防护等安全机制,完善操作系统安全管理体系,实现服务器主动防御。本项目为凝思、麒麟等国产操作系统提供基于可信计算的程序可信检测、核心目录防篡改、移动介质权限控制、网络通信控制、核心进程防护、远程运行控制和统一集中管理。
  2.报告期内获得的研发成果
  截止报告期末,公司已拥有专利60项,其中发明专利25项、实用新型专利27项、外观设计专利8项,累计获得计算机软件著作权160项。报告期内,新增授权发明专利7项,新增登记的软件著作权27项。
  3.研发投入情况表
  4.在研项目情况
  5.研发人员情况
  6.其他说明
  
  三、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核心竞争力分析
  1、技术积累优势
  公司专注于工业互联网信息安全领域,自成立之初就十分重视嵌入式底层技术平台的搭建工作,先后搭建了基于PowerPC+Linux、ARM+Linux、MPIS+Linux和LoongArch+Linux架构的嵌入式技术平台,该平台在硬件上涵盖了从微小系统的MCU到超强计算能力的多核CPU,从通信接口、加解密算法的FPGA实现到工业控制系统、软件系统底层相关的操作系统移植、驱动程序再到硬件无关的安全中间件、工控协议解析等,已构建了较为完善的“云涌嵌入式技术开发平台”。在该平台上进行新的项目开发,只需要提取相应的模块进行技术迭代,对新加入部分进行调试和验证。通过此平台,新产品的研发效率、可靠性和一次成功率大大提高。
  公司经过多年的技术积累、技术迭代和人员培养,研发能力得到极大的提高,加上公司在工业互联网信息安全领域多年积累的经验、对工业信息安全架构、多协议接口、嵌入式低功耗特性、高自主可控等工业场景需求有较为领先的技术和经验优势。正积极参与电力能源、铁路交通、智慧城市的合作机会,涉及边缘计算、物联网安全、零信任、可信计算等多项新兴安全技术,再加上完整的生产质量配套体系、长期稳固的高效供应链关系,保证了公司的快速市场响应能力。
  2、客户资源优势
  工业互联网领域,尤其是电力领域对工业信息安全产品的实时性、可靠性要求较高,要求设备提供商必须具备较强的研发能力、较高的品质保证能力、严格的生产管理及丰富的生产经验。一旦得到行业领先用户的认可,就容易形成较强的先发优势。公司凭借多年的技术积累、客户渠道拓展、优质的产品质量和服务、以及良好的品牌建设,积累了大量客户资源,如国电南瑞、东方电子、许继电气、国电南自、烽火通信、浪潮集团等企业。
  公司通过自主创新的研发平台和专业的产品质量能力,在工业信息安全领域形成了良好的口碑和声誉,得到了行业领先用户的认可,同时形成了较强的示范效应,为公司的持续经营和业绩增长带来了可靠的保障。
  3、市场快速反应优势
  公司长期专注工业信息安全等领域,通过不断的技术积累和技术迭代,以及与行业领先客户的长期合作,形成了对行业的深刻理解,能够把握行业需求趋势,洞悉前沿技术发展方向,持续保持前瞻性研发。
  公司基于自主研发形成的“云涌嵌入式技术开发平台”,经过多年的研发积累,逐步构建了工业信息安全、智能档案柜及控制类产品的技术池,该技术池中储备的技术具有功能模块化、高可拓展性等特点,可以根据客户的需求以及客户所处行业领域的技术标准,通过构建模块快速组合,实现产品的模块化开发,提高产品开发效率,高效地满足定制化产品的要求。
  公司凭借较强的技术研发能力,与核心的芯片厂商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这些厂商有前沿产品或未来技术储备产品推出之前,均会第一时间给公司样品进行测试性研究,因此公司会第一时间了解到技术的更新和发展,并且能够在应对客户需求时,充分得到上游厂商技术支持。
  综上,公司凭借对行业的深刻理解、雄厚的技术积累和较强的研发实力,以及产品平台化、功能模块化的开发模式,可对工业信息安全领域最新标准作出快速反应,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开发并生产出符合客户要求的各类产品。
  4、管理和服务优势
  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以研发人员为核心,构建工程师文化。公司鼓励研发人员保持创新能力,以技术创新和项目节点为研发的考核重点,同时在北京、郑州、南京、成都、深圳等地设有研发中心或分子公司,采用异地、纵向配合的管理模式,实现低成本、高效的管理效果。
  自公司成立以来,已累计销售数十万台设备,在不同的工业现场稳定运行。公司研发、售后时刻与客户保持高效沟通,提供全天候服务支持。
  (二)报告期内发生的导致公司核心竞争力受到严重影响的事件、影响分析及应对措施
  
  四、风险因素
  (一)尚未盈利的风险
  (二)业绩大幅下滑或亏损的风险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8,235.87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6.22%;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674.67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140.26%;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900.44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158.43%。公司净利润下滑主要系以下原因所致:1、公司面向国产化替代、微网能源管理等新业务方向,以及电力信息安全新场景需求,持续加大业务拓展力度,加强底层及前瞻技术研发,扩充并优化公司人员架构,销售、研发、管理费用的增长对公司净利润水平产生较大影响;2、报告期内公司基于对国产化平台通用产品及其他业务对产能需求增量的合理预期,扩充产能,直接人工及制造费用较上年同期增长35.96%,对公司净利润产生较大影响;3、报告期内公司理财收益较上年同期减少34.20%,对净利润水平产生一定影响。
  公司主营业务、核心竞争力、其他重要财务指标未发生重大不利变化,公司业务状况稳定,所处行业并未发生重大变化,持续经营能力不存在重大风险。
  (三)核心竞争力风险
  1、技术迭代风险
  公司的核心技术主要应用于工业信息安全、智能档案柜及控制类产品,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不断创新,工业信息安全领域的技术也处于快速发展时期,导致市场需求差异化明显、客户要求逐步提高。如果本公司不能及时准确地预测和把握工业信息安全技术的发展趋势,对技术研究不断改进,将会导致公司无法在关键技术取得突破、核心技术发展停滞甚至被替代以及面临被竞争对手超越的风险。
  2、核心技术人员流失风险
  公司所处行业为人才密集型行业,核心技术是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及未来持续发展的基础。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注重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并通过自主培养等方式形成了稳定的核心技术团队。但随着行业技术不断迭代、市场竞争不断加剧、公司经营规模不断扩大,如果公司不能维持核心技术人员的稳定并不断吸引优秀技术人员,将会导致公司在研项目推迟、研发实力下降,给公司后续新产品的开发以及未来经营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3、技术研发失败风险
  公司所处行业是技术密集型行业。为保持市场领先优势、提升技术实力和核心竞争力,公司需要不断进行新技术创新、新产品研发,以应对终端客户日益增长的多样化需求。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比重较高,直接影响公司当年的净利润水平。由于对未来市场发展趋势的预测存在一定不确定性,公司可能面临新技术、新产品研发失败的风险,从而对公司经营业绩和持续经营带来不利的影响。
  (四)经营风险
  1、公司业务集中于电力行业的风险
  公司业务主要集中于电力行业,存在业务集中于电力行业的风险,具体体现为公司业务受到电力行业政策影响的风险,公司终端客户为国家电网、南方电网等,业务受电网投资规模以及相关政策影响较大。近年来,国家能源局、国家电网等陆续发布了《电力监控系统安全防护规定》、《关于加快推进电力监控系统网络安全管理平台建设的通知》、《南方电网公司建设新型电力系统行动方案》等一系列支持电力行业快速发展的政策。如果未来电力行业相关政策发生重大不利变化,导致电力行业投资规模下降,将对公司经营造成不利的影响。
  2、向非电力领域拓展存在不确定性及让利风险
  后续公司向能源、金融和交通等非电力领域拓展存在不确定性及让利风险,具体为:
  (1)对非电力领域了解不够深入、尚未形成示范效应导致拓展存在不确定的风险。
  公司以定制化为主,针对特定场景进行开发,在电力领域积累了深厚的行业经验并形成了一定的示范效应。但公司进入非电力领域时间较短,了解程度不如电力领域深刻,行业经验和技术积累较少,品牌效应尚未建立,短期内进入其他非电力领域存在一定难度,进而导致向非电力领域拓展存在不确定性风险。
  (2)存在让利的风险。
  公司在电力行业形成较强的竞争优势,但公司近几年正处于能源、金融、交通等领域的开拓初期,作为新进品牌进入新领域(特别是工业信息安全产品),需要一定的资金与时间,甚至在短期内需要采取一定的让利政策来获取新进领域的客户,因此进入非电力领域存在一定的让利风险。
  3、原材料采购风险
  公司产品的主要原材料为芯片、存储器、控制系统配件、结构件、其他元器件、电源、PCB板卡,原材料的供应和价格波动将直接影响公司的生产成本和盈利水平。公司芯片的采购金额占采购整体比例较高,芯片的供应对公司经营影响较大。公司所采购芯片的终端厂商主要为恩智浦、赛灵思、英特尔等国际知名芯片厂商,若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出现极端情况,则可能出现封锁、禁售、限售,进而导致芯片面临断供的风险。虽然国产芯片具有一定的替代性,但目前国产芯片在性能、价格等方面相较国际水平仍显不足,这也是目前国内工业互联网行业发展面临的普遍问题。国际芯片厂商的供应如受限制或发生中断,则将对公司经营造成不利影响。
  (五)财务风险
  (六)行业风险
  我国信息安全行业多年来保持了快速增长的发展态势,行业市场已颇具规模。市场规模快速增长将吸引更多竞争者进入该行业,市场竞争愈发激烈。未来,随着“云大物移智”和产业互联网等新技术和新场景的出现,部分头部安全厂商在继续巩固现有业务及市场份额优势的同时,可能跨越原有信息安全细分领域的边界,尝试整合上下游,加速实现构建完整网络安全产业生态的目标,导致信息安全市场整体竞争加剧。若公司缺乏创新意识与研发实力,不去努力夯实适应自身发展特点的核心竞争力,将无法在愈演愈烈的市场竞争中长久生存。
  公司所处信息安全产业链中上游,伴随可信计算、AI、5G等底层技术的不断发展革新,新场景新需求将不断涌现,客户对产品的创新迭代速度将有较高要求。公司需紧跟行业技术发展趋势,持续加大产品研发投入力度,不断进行产品升级迭代,以应对行业技术革新带来的风险。
  与此同时,国际关系的不确定性给行业带来较大冲击,核心技术封锁及供应链上游缺口导致的不良影响已经显现,网络安全市场应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以此来摆脱外部环境改变带来的不确定性。
  (七)宏观环境风险
  公司为高新技术企业,受相关政策鼓励扶持。公司享受的税收优惠与公司日常运营相关,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持续性。如果公司无法保证高新技术企业性质或国家相关优惠政策发生变化,可能对公司日常运营产生影响。
  (八)存托凭证相关风险
  (九)其他重大风险
  
  五、公司关于公司未来发展的讨论与分析
  (一)行业格局和趋势
  (二)公司发展战略
  社会已经进入了工业互联、智能制造的时代,嵌入式技术也渗透到各行各业。公司基于在嵌入式技术领域的长期积累,对工业信息安全架构、多协议接口、嵌入式低功耗特性、高自主可控等工业场景需求有较为领先的技术和经验优势。一方面,公司紧跟工业互联网安全产业快速发展的趋势,加强国内外优秀公司合作,时刻把握技术发展方向,加强嵌入式系统、操作系统、密码技术、可信计算、零信任等核心技术的研究与产品开发,通过差异化的功能设计,优化产品结构和市场布局,进一步提升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同时通过持续的研发投入和技术创新,不断构筑自主可控的安全技术体系,打造全新的云涌嵌入式技术开发平台,并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群及知识产权体系。另一方面,以智能智造为抓手,以过硬的生产质量控制,高附加值的生产能力切入到特定行业中来,未来公司将进一步的依托底层研发设计能力、优质的生产和质量控制、特有的安全定制及可靠性优势,在能源、网安、物联网领域形成云涌科技技术品牌服务商的特色。
  (三)经营计划
  2024年度,公司将持续在电力、能源领域加大投入,深度挖掘电力调度安全、配网自动化、新能源相关领域的新需求、新市场。同时积极拓展嵌入式系统在边缘计算、电力信息化、工业信息安全、微网能源管理系统、国产化替代等方向的应用,以达成新一年的公司发展目标。
  主要经营计划如下:
  1)业务发展与市场拓展计划
  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是综合性的建设,涵盖整个电网产业链六个环节及通信信息平台的整体升级优化。2024年公司将进一步挖掘电力调度安全、配网自动化、新能源相关领域的新需求,增加市场开拓力度,扩大新技术、新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巩固并扩大公司在电力行业的市场地位,为客户提供更多有价值的产品及服务。另外,公司将积极开拓其它市场,优化产品结构和多元化销售渠道,组建针对电力、新能源、信创、网安等方向的市场营销开拓团队,加强与领域优秀系统集成商的合作,积极布局相关产品市场推广计划,实现现有优势产品在新市场的快速推广。同时加大与行业协会、高校深度合作,积极参与相关核心产品及方向的标准制定,提升公司及产品的影响力。另外,国家明确“数字中国”建设战略,提出“2+8+N”安全可控体系,在政策牵引下,信创行业和相关产品在各行各业将迎来了新的产品迭代和放量的机会,“大信创”的产业趋势会进一步加速。2024年公司将依托在电力行业国产化替代的机会,完成信创产品的核心技术研发和迭代的同时,积极与CPU厂商及国产操作系统厂商建立战略合作关系,打造符合信创要求的新产品,开拓信创产品线新行业、新市场。
  2)技术创新与产品研发计划
  公司一直以来,重视技术研发和产品投入,始终坚持科技创新,通过技术积累,模块化设计,使创新技术迅速运用到公司各类产品中。2024年公司将持续推进研发体系建设,结合公司现有产品和应用方向,在行业信创、可信计算、嵌入式操作系统系统、边缘计算技术、新能源技术等方面加大研发投入,重点加强关键核心技术的研究与开发,注重新产品研发项目的储备,不断提升产品性能及优化产品结构,提高新技术、新产品市场转化的能力。同时完善从产品定位、市场分析、研发项目论证、评审、验收、客户使用情况等多层面,考核研发结果。确保公司产品技术研发快速反应和技术创新能力的持续提升,增强公司的核心竞争能力。
  其次随着公司进入新行业、新市场,结合公司的战略目标,2024年计划制定一系列科学的人力资源开发计划,包括高层次的行业顾问、高校产学研联动、专业技术研发专家团队等。持续优化团队结构,提高组织效能,重视内部人才培养,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完善内部培训、薪酬、绩效和激励机制,形成持续有效的股权激励计划方案,结合公司业务发展和员工绩效实施动态调整,激发技术员工积极性和创造力,提高整体工作效率,为公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梯队保障。
  3)生产质量与供应链管理计划
  公司坚持质量至上的管理原则,以全面质量管理为理念,力求达到质量零缺陷的目标,2024年在智能化、数字化和信息化方面,全面部署产品生产周期PLM、企业资源管理系统ERP、生产系统MES、仓储管理WMS等业务系统的应用,构筑公司研产供销一体化平台,促进生产精细化、透明化、信息化,提高产品智能制造能力。同时通过生产、采购、仓储、财务等各类管理系统的升级及优化,持续深化供应链体系建设,优化供应链中的各个环节,推动公司供应链管理迈上新台阶,提升公司整体生产管理的信息化水平。继续推进智能制造,全面推进信息化建设,实时信息沟通与信息共享,切实提升管理效率,提高公司在信息安全行业的核心竞争力,为公司长期的发展夯实基础。
  4)企业管理与人才培养计划
  公司将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意见》,全面加强内部管理,完善制度建设,规范程序,深入开展精细化管理,强化内部控制体系建设与执行。公司董事会将严格按照《公司法》《证券法》《股票上市规则》等法律、法规及规章的要求,努力履行岗位职责,进一步完善公司内部治理结构,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公司持续加强企业内部管理创新,建立以人力资源管理为导向的管理模式,聚焦重点业务统筹管理,抓住研产销关键指标,构建年度经营预算和计划实施平台,通过OKR、钉钉、ERP、CRM等数字化工具,强化目标管理和部门、岗位责任。制定科学的人力资源计划,完善人员培训、薪酬、绩效考核和激励机制,将公司目标、部门目标、员工目标实现有机的统一,实现员工和企业的共同进步,通过外部人才引进和内部人才培养,构建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最大限度的发挥人力资源的潜力,为公司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