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肤

主营介绍

  • 主营业务:

    从事各类精密光学元组件、光纤器件研发、生产和销售。

  • 产品类型:

    精密光学元组件、光纤器件

  • 产品名称:

    平面光学元件 、 球面光学元件 、 模压玻璃非球面透镜(Aspheric Lens) 、 光学组件 、 钒酸钇(YVO4) 、 镀膜光纤器件 、 准直器(Collimator) 、 声光器件(AO-Device) 、 高功率隔离器 、 扩束镜 、 合波分波组件 、 各类定制化光学装配件等

  • 经营范围:

    光电元器件与光电模块研发、生产和销售。自营和代理各类商品和技术的进出口,但国家限定公司经营或禁止进出口的商品和技术除外。(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运营业务数据

最新公告日期:2024-03-21 
业务名称 2023-12-31 2022-12-31 2021-12-31
库存量:光纤器件(Pcs) 7190.00 - -
库存量:精密光学元组件(Pcs) 193.86万 - -
光纤器件库存量(Pcs) - 1.62万 7.30万
精密光学元件库存量(Pcs) - 410.80万 210.54万

主营构成分析

报告期
报告期

加载中...

营业收入 X

单位(%) 单位(万元)
业务名称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成本(元) 成本比例 主营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加载中...
注:通常在中报、年报时披露 

主要客户及供应商

您对此栏目的评价: 有用 没用 提建议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2.12亿元,占营业收入的62.39%
  • 客户一
  • 客户二
  • 客户三
  • 客户四
  • 客户五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客户一
8282.39万 24.39%
客户二
4095.29万 12.06%
客户三
3100.60万 9.13%
客户四
2918.00万 8.59%
客户五
2793.19万 8.22%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3299.38万元,占总采购额的33.01%
  • 供应商一
  • 供应商二
  • 供应商三
  • 供应商四
  • 供应商五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供应商一
851.33万 8.52%
供应商二
786.96万 7.87%
供应商三
743.65万 7.44%
供应商四
463.60万 4.64%
供应商五
453.84万 4.54%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2.10亿元,占营业收入的61.03%
  • 客户一
  • 客户二
  • 客户三
  • 客户四
  • 客户五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客户一
8053.34万 23.41%
客户二
4505.75万 13.10%
客户三
3363.90万 9.78%
客户四
2552.96万 7.42%
客户五
2517.40万 7.32%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4189.03万元,占总采购额的34.47%
  • 供应商一
  • 供应商二
  • 供应商三
  • 供应商四
  • 供应商五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供应商一
1018.84万 8.38%
供应商二
906.12万 7.46%
供应商三
845.83万 6.96%
供应商四
751.70万 6.19%
供应商五
666.54万 5.48%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1.86亿元,占营业收入的61.57%
  • 客户一
  • 客户二
  • 客户三
  • 客户四
  • 客户五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客户一
4821.70万 15.93%
客户二
4742.89万 15.67%
客户三
4329.34万 14.30%
客户四
2572.28万 8.50%
客户五
2171.33万 7.17%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3316.15万元,占总采购额的31.65%
  • 供应商一
  • 供应商二
  • 供应商三
  • 供应商四
  • 供应商五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供应商一
944.72万 9.02%
供应商二
748.50万 7.14%
供应商三
560.61万 5.35%
供应商四
552.83万 5.28%
供应商五
509.49万 4.86%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7378.71万元,占营业收入的59.63%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与海思光电子有限公司
  • Lumentum Operations
  • II-VI集团
  • 深圳市星汉激光科技有限公司
  • 武汉锐科光纤激光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与海思光电子有限公司
3566.63万 28.83%
Lumentum Operations
1111.48万 8.98%
II-VI集团
962.50万 7.78%
深圳市星汉激光科技有限公司
911.88万 7.37%
武汉锐科光纤激光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826.23万 6.68%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1359.05万元,占总采购额的35.03%
  • 深圳市华晟新光精密科技有限公司
  • 上海瀚宇光纤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Corning Incorporated
  • 长飞光纤光缆股份有限公司
  • 成都光明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深圳市华晟新光精密科技有限公司
359.39万 9.26%
上海瀚宇光纤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320.53万 8.26%
Corning Incorporated
276.91万 7.14%
长飞光纤光缆股份有限公司
213.03万 5.49%
成都光明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189.18万 4.88%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8977.97万元,占营业收入的50.15%
  • II-VI集团
  • 武汉锐科光纤激光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Lumentum Operations
  • 深圳市亚美斯通电子有限公司
  • Fabrinet Co.,Ltd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II-VI集团
2479.13万 13.85%
武汉锐科光纤激光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2191.90万 12.24%
Lumentum Operations
1792.77万 10.01%
深圳市亚美斯通电子有限公司
1406.58万 7.86%
Fabrinet Co.,Ltd
1107.58万 6.19%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1801.87万元,占总采购额的33.82%
  • 上海瀚宇光纤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Corning Incorporated
  • 深圳市创鑫激光股份有限公司
  • Schott AG与肖特(上海)精密材料
  • 光奥科技(武汉)有限公司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上海瀚宇光纤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460.67万 8.65%
Corning Incorporated
400.90万 7.53%
深圳市创鑫激光股份有限公司
358.55万 6.73%
Schott AG与肖特(上海)精密材料
346.78万 6.51%
光奥科技(武汉)有限公司
234.96万 4.41%

董事会经营评述

  一、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报告期内,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宏观经济环境,公司以成立十周年为契机,坚持既定发展战略,聚焦主营业务,加强技术创新,按照年度经营计划稳步推进各应用领域的业务布局,为实现公司的高质量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一)主要经营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33,991.14万元,较上年同期基本持平;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4,165.59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28.72%;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3,641.89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24.14%。
  报告期末,公司总资产108,673.21万元,较报告期初增加6.95%;归... 查看全部▼

  一、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报告期内,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宏观经济环境,公司以成立十周年为契机,坚持既定发展战略,聚焦主营业务,加强技术创新,按照年度经营计划稳步推进各应用领域的业务布局,为实现公司的高质量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一)主要经营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33,991.14万元,较上年同期基本持平;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4,165.59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28.72%;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3,641.89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24.14%。
  报告期末,公司总资产108,673.21万元,较报告期初增加6.95%;归属于母公司的所有者权益90,277.33万元,较报告期初增加2.68%;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每股净资产6.98元,较报告期初增加2.65%。
  (二)主要业务回顾
  1、加强各应用领域业务布局,推进公司战略落地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33,991.14万元,其中主营业务收入33,960.71万元,较上年同期基本持平。
  主营业务收入按产品分类,其中精密光学元组件业务实现收入28,310.07万元,同比增长1.30%,光纤器件业务实现收入5,650.65万元,同比下降12.50%。
  主营业务收入按产品主要应用领域分类,其中光通信领域实现收入12,169.14万元,同比下降28.25%;光纤激光领域实现收入18,391.00万元,同比增长16.53%;科研、生物医疗、消费类光学、半导体设备及其他应用领域合计实现收入3,400.57万元,同比增长104.53%。
  主营业务收入按地区分类,其中境内收入为27,027.16万元,同比增长5.97%;境外收入为6,933.56万元,同比下降22.10%。
  报告期内,受光通信下游客户去库存影响,海外电信侧、传统数据中心侧的需求阶段性放缓,公司光通信领域收入下降;工业激光下游需求稳步复苏,收入恢复增长;公司积极开发生物医疗、AR、车载、半导体设备等领域的业务,开拓高端光学模组产品在半导体设备、生物医疗的应用并取得销售订单的增长。为持续拓展各应用领域市场,公司积极参加了国内外多场光电行业展会,把握行业最新技术动态和市场需求动态,努力拓展优质客户,公司亦加快在产业链上下游的业务布局,在合肥设立控股子公司开展功能晶体材料与器件建设项目;在南京设立分公司进行AR纳米压印衍射波导片的产品技术开发;公司推进收购北美GouMax公司事项,扩展并完善光电测试模块、仪器/设备领域中的业务布局。通过系列举措进一步延伸公司产品线,拓宽业务增长空间。
  报告期内,公司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较上年同期下降28.72%,主要是由于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基本持平,但新增关键生产设施的投入使用增加了折旧、摊销等固定成本支出,尚未有效发挥规模效应;并且继续加大研发投入所致。
  2、聚焦技术创新突破,持续加大研发投入
  公司始终公司高度重视技术创新和研发投入,紧跟行业技术发展趋势及高端元器件国产化进程,积极进行光学光电子行业的技术研究和前瞻布局,持续进行新技术、新产品的开发与应用。
  报告期内,研发投入3,415.01万元,占公司营业收入10.05%。一方面,公司继续加强五大类核心技术平台的建设,完善核心技术体系的垂直整合能力,围绕客户需求开发光通信、光纤激光领域的高端、高性能精密光学元器件产品,丰富AR、智能驾驶等领域的光学产品研发布局和技术储备;另一方面,围绕提升生产效率、产品良率,保持生产工艺的迭代升级、加大对生产过程自动化改造的研发投入。通过持续的研发投入加深技术护城河,保持公司在精密光学研发及制造领域的竞争优势,促进公司可持续发展。
  报告期内,研发方面主要取得以下成果:
  (1)在工艺、技术方面
  报告期内,公司继续对生产工艺进行优化突破,持续推进生产技术的自动化,以提升生产效率。
  解决了光纤激光放大器中的噪声控制和功率优化问题,可为市场提供高峰值功率、具有良好空间模场的1.5um波段激光器;解决了光学元件的吸收问题,满足高功率应用中降低元件温升的要求;解决了衍射元件分束器的设计问题和工艺制作问题,可为市场提供小尺寸低成本分束元件;解决了微透镜阵列的光刻加工工艺问题,可为市场提供高性能激光光斑匀化器;解决了布拉格光栅的波分复用制作工艺,可为市场提供单片式多波段锁模元件;解决了端帽光纤的包层功率剥除问题,可为市场提供千瓦级光纤线模块;解决了光纤透镜的制造工艺问题,可为市场提供集成式的光纤透镜器件;解决了光波导的生产和可靠性问题,可为市场提供用于近眼显示的光学元件;解决了红外线光斑产生和匀化的问题,可为市场提供激光传感发射模组;解决了微透镜阵列的光刻加工工艺问题,可为市场提供高性能激光光斑匀化器;继续推进多项自动化和视觉检测技术,应用于公司各个产品线,解决了体布拉格光栅产品的核心指标自动测试工艺问题,有效提升了柔性生产能力,降低了产品成本。
  (2)在产品方面
  激光锁模布拉格光栅产品,继续量产爬坡中;生物医疗精密光学镜头组装产品已通过认证实现量产交付;几何光波导产品实现小批量生产,应用于AR可穿戴设备近眼显示系统中;激光雷达发射模组产品进行送样验证,应用于智能驾驶领域。
  在知识产权方面,报告期内,公司新提交申请14项专利,其中10项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共拥有81项专利,其中9项发明专利,72项实用新型专利。报告期内,公司获评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
  3、加强资金管理,提升资金使用效益
  针对募集资金,公司严格按照《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1号——规范运作》等相关法规及公司《募集资金管理制度》的规定,对募集资金实行专户存储,规范募集资金的管理与使用。报告期内,为提高募集资金使用效率,公司使用部分暂时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
  报告期内,公司在泰国、合肥设立子公司,在南京设立分公司,面对新设立境内外分/子公司等业务变化,业务部门持续增强综合能力以助力公司的业务发展和经营计划的落地实施,建立财务共享中心,会计核算及财务管理工作由母公司财务部统筹,资金调拨及支付由母公司统一管理,母公司通过预决算系统及财务报告系统对子公司的财务情况进行审核与监控。
  4、加强公司内控制度建设,规范公司治理
  报告期内,公司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监管规定,结合外部环境、企业自身经营情况、公司治理要求,全面梳理公司各个业务模块和流程,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和体系,对《重大信息内部报告制度》《董事会战略与可持续发展委员会议事规则》《公司章程》《股东大会议事规则》《董事会议事规则》《独立董事制度》《关联交易管理制度》《对外担保管理制度》《信息披露事务管理制度》《董事会审计委员会议事规则》《董事会提名委员会议事规则》《董事会薪酬与考核委员会议事规则》《董事会秘书工作细则》《募集资金管理制度》《投资者关系管理制度》《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所持公司股份及其变动管理制度》等16项制度进行修订完善,提高了公司经营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促进公司规范运作和健康发展。
  5、强化资本市场管理,积极保护投资者权益
  报告期内,公司认真贯彻保护投资者权益的要求,高度重视投资者关系管理,根据公司《投资者关系管理制度》从各个维度开展了投资者关系管理和维护工作;通过业绩说明会、机构调研会议、券商策略会、投资者热线电话及上证e互动平台等多种渠道和方式,积极与投资者互动交流,及时、准确向投资者传递公司经营发展信息,促进投资者对公司价值的认同,并通过向管理层反馈来自资本市场的信息,进一步提升公司治理的透明度。
  报告期内,公司召开了3次业绩说明会,开展线上语音文字交流、线下实地调研等多种形式的投资者关系活动180多场次,累计参与机构约1062家次。公司参与了福建证监局协同福建省上市公司协会、中证中小投资者服务中心、深圳市全景网络有限公司举办的“心系投资者,携手共行动——拥抱全面注册制改革,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2023年福建辖区上市公司投资者网上集体接待日暨上市公司治理交流活动”活动,以及华福证券投教基地组织的“走进上市公司”活动。公司通过业绩说明会、网上集体接待日活动以及上证e互动等线上渠道累计回复投资者问题近百个。
  6、持续完善ESG体系建设,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
  公司在2023年发布第二份EGS报告,并同步调整了董事会专门委员会的架构,将“战略委员会”升级变更为“战略与可持续发展委员会”,修订了《董事会战略与可持续发展委员会议事规则》,将可持续发展,以及环境、社会及公司治理(ESG)等相关议题列入委员会工作职责,从公司顶层治理架构将ESG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嵌入到公司管理决策体系中,完善公司的治理体系与可持续发展能力,并持之以恒地将可持续发展理念灌输到公司经营生产的“毛细血管”中。
  公司以ESG报告作为向资本市场展示公司积极正面形象的窗口,有助于加强公司在资本市场的声誉和公信力,提升股东、客户、员工对公司的认同,公司 ESG评级由BBB上升为A。
  二、报告期内公司所从事的主要业务、经营模式、行业情况及研发情况
  (一)主要业务、主要产品或服务情况
  1、主营业务
  公司是专业从事各类精密光学元组件、光纤器件研发、生产和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光电子元器件是信息系统最前端的光电感知部件,广泛应用于各领域,从传统的光学传感、照明、通信、激光、能量检测、信息存储、传输、处理和显示,到生物医疗、消费类光学、汽车、航空航天、量子通信、半导体等行业的生产和应用,存在于日常生活和经济活动的大部分领域。公司的产品主要应用于光通信、光纤激光等领域,部分应用于科研、生物医疗、消费类光学、半导体设备等领域。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未发生重大变化。
  2、主要产品
  公司产品主要包括精密光学元组件、光纤器件两大类,具体如下:
  (1)精密光学元组件
  精密光学元件及组件是各类光纤器件和光模块的基础,通过光学元件的不同组合,可使光纤器件、光模块实现不同的特定功能。公司生产的精密光学元组件产品主要包括平面光学元件、球面光学元件、模压玻璃非球面透镜、光学组件等。
  此外,公司精密光学元组件还包括钒酸钇(YVO4)等产品。
  (2)光纤器件
  在光通信与光纤激光领域,所应用到的光纤器件包含有源光纤器件与无源光纤器件。公司的产品仅涉及无源光纤器件。公司的光纤器件产品主要包括镀膜光纤器件、准直器、声光器件及其他光纤器件等。
  公司生产的其他光纤器件,包括高功率隔离器、扩束镜、合波分波组件、各类定制化光学装配件等产品。
  3、产品应用领域
  公司产品的应用领域以光通信、光纤激光为主,其他应用领域包含科研、生物医疗、消费类光学、半导体设备等。
  (1)光通信领域
  光通信通常指光纤通信,即以光作为信息载体的通信方式,是现代通信的支柱之一,主要应用为电信网络领域和数据通信/云计算领域。光通信产业链及公司产品在产业链所处位置的情况如下:
  公司的精密光学元组件、光纤器件产品,处于光通信产业链的上游,精密光学元组件是制造光纤器件的基础,光模块又由光学元组件、光纤器件封装而成。例如,光收发模块(光模块的一种,所示)中,其主要构成包括滤光片、偏振分束器(PBS)、消偏振分束器(NPBS)、棱镜、透镜、非球面透镜等各类光学元件,以及环行器、准直器、合波分波组件、光复用器等光纤器件。光电子元器件的指标水平和可靠性决定了光模块、光设备的光学性能和可靠性,因此光学元组件、光纤器件构成了光通信产业的基础性支撑。
  (2)光纤激光领域
  激光装备在先进制造业的应用包括切割、焊接、测量、打标等工艺,可提高工业加工速度,优化加工质量,实现对传统加工工艺的替代升级。激光器是激光装备的关键功能部件,是激光的发生装置,工业领域应用的激光器种类较多,其中,光纤激光器已成为激光技术发展主流方向和激光产业应用的主力军。光纤激光器主要由光学系统、电源系统、控制系统、机械结构等部分组成。
  在光纤激光器中,其关键的光纤器件包括泵源、隔离器、声光器件、合束器等,公司产品在光纤激光器泵源中的应用情况如下:
  在光纤激光器中,精密光学元组件、光纤器件的技术水平决定了光纤激光器输出的激光功率水平和性能参数,直接影响激光器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因此光电子元器件对于光纤激光器的制造具有重要意义。
  (3)其他领域
  公司生产的光电子元器件除应用于上述领域外,近年来陆续拓展科研、生物医疗、消费类光学、半导体设备等领域的应用,具体如下:
  ①科研
  在科研领域,公司主要为国内知名高校、中国科学院下属科研机构及其他科研机构提供各类定制化精密光学元器件产品,应用于上述科研机构客户开展的研究项目中,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在量子信息科研方面的应用。
  量子信息技术是世界科学技术具有代表性的前沿领域之一,可以突破现有信息技术的物理极限,在信息处理速度、信息容量、信息安全性、信息检测精度等方面均能发挥重大作用,显著提升信息获取、传输和处理能力。当前量子信息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主要包括量子计算、量子通信、量子测量等。公司作为科研机构客户的供应商,为我国量子计算、量子通信领域重大科研项目提供了精密光学元组件产品。例如,在当今世界量子计算科研领域前沿的18光量子比特纠缠,和20光子输入60×60模式干涉线路的玻色取样量子计算项目,以及我国自主研发的量子计算原型机“九章”和“九章二号”中,均使用了公司的产品,产品涉及(二向色镜)、HWP(半波片)、filter(滤光片)、PBS(偏振分束器)、BS(即NPBS,消偏振分束器)、YVO4等精密光学元组件,相关科研项目的成果已在《Nature》《Science》《Physical Review Letters》等学术杂志上发表。2023年,“九章”量子计算原型机相关科学元器件实物和原始资料已被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
  ②生物医疗
  目前,公司的滤光片、偏振分束器、透镜、模压玻璃非球面透镜、窗口片、准直器、光学镜头等精密光学元组件,已应用于内窥镜系统、流式细胞仪、DNA测序仪、拉曼光谱仪、眼科OCT等生物医疗器械和设备。生物医疗器械和设备中的精密光学系统及元器件的质量,决定了设备的成像质量,是实现功能的关键组成部分。我国目前已成为全球生物医疗器械和设备的重要生产基地,且高技术、高附加值设备的占比将逐渐扩大,公司未来也将进一步受益于生物医疗器械和设备市场、技术的发展。
  ③消费类光学
  a.在AR领域,公司开发的棱镜组合、模压玻璃非球面透镜、几何光波导组件等精密光学元组件,应用于AR设备中。同时公司正在进行AR纳米压印衍射波导片及光机模组的产品技术开发,逐步实现从光学元件、组件到光机模组的垂直整合能力。AR是新一代的信息通信技术的关键领域,借助近眼显示、感知交互、渲染处理、网络传输、内容制作等技术,构建身临其境与虚实融合沉浸体验。其中精密光学是AR应用的关键支撑技术之一。目前,AR的技术及应用处于发展初期,具有产业潜力大、技术跨度大、应用空间广的特点,未来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b.在智能驾驶领域,公司主要向部分激光雷达客户提供镀膜光纤线、透镜、窗口片、柱面镜等精密光学元组件,同时激光雷达发射模组、光纤激光器等产品研发项目也在稳步推进中,上述产品主要应用于激光雷达光路传输系统,不同客户及不同产品的项目进度略有不同,部分产品已有小批量交付。激光雷达是车辆安全和智能化的核心高端传感器,随着国家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的推进,将给激光雷达光学元器件行业带来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④半导体设备
  报告期内,公司为半导体设备领域客户提供了精密光学元件、光学模组等产品应用于半导体设备精密光学系统中。精密光学系统是半导体设备的重要组成,覆盖半导体制造全流程,对于制造工艺以及良率控制有重大影响,为半导体设备的核心零部件系统。我国正加速半导体设备国产替代进程,相关领域技术、产品的研究开发及量产将为精密光学市场带来更多的业务发展机会。
  (二)主要经营模式
  1、盈利模式
  公司主要从事各类精密光学元组件、光纤器件研发、生产和销售,面向光通信、光纤激光、科研、生物医疗、消费类光学、半导体设备等领域的客户,为客户提供定制化产品,满足客户特定需求,获得收入、现金流和利润。同时由于公司在光学薄膜技术、精密光学技术等方面处于行业领先水平,部分客户会委托公司对其产品进行镀膜、切割等加工处理,公司以此获得加工服务收入。
  公司采用定制化业务模式,下游应用领域主要为光通信、光纤激光等领域,而部分同行业公司存在提供标准化产品的情况,下游应用领域较广,不仅包含光通信与光纤激光领域,还包含消费类光学、汽车、家用&移动设备、能源、生命科学以及半导体设备等领域。
  2、采购模式
  公司采购的内容主要包括原材料(基片、光纤线、特种玻璃、工装夹具、五氧化二钽等)、辅料(抛光粉、金刚砂等)、设备(各类光学加工设备、检测设备等)。对于原材料和辅料,在保证安全库存的基础上,公司采购部门根据订单情况统一安排采购计划,并向合格供应商下达采购订单,到货后经质量检验部门检验合格后入库。公司的主要采购流程如下:
  3、生产模式
  公司的生产模式主要为自主生产模式。在自主生产模式下,由于精密光学元组件、光纤器件产品的功能具有多样性,公司的生产采用“按单生产为主、预测为辅”的模式。公司主要根据下游客户对产品的具体指标要求,进行定制化生产、柔性化制造,尽可能提高生产设备的利用率;同时对于部分订单稳定、连续性强、生产周期较长的产品,销售部根据客户提供的信息做年度、季度预测,生产部根据预测制定生产计划。光纤器件生产过程中,除少部分领用自制的精密光学元组件、光纤器件半成品外,大部分所需的原材料为直接外购。
  公司生产模式除了自主生产模式外,还存在委外加工模式。公司向接受委托加工企业提供精密光学元组件、光纤器件生产所需的主要原材料,由接受委托加工企业自行采购生产所需的辅材或其他材料。接受委托加工企业按照公司要求的工艺流程、技术参数指标组织生产,产成品所有权归属于公司。公司与接受委托加工企业签署相关合同,并根据合同约定支付加工费。
  4、销售及营销模式
  (1)生产制造产品的销售模式
  公司制造产品的销售模式为直接销售。公司与大客户深度合作,在下游客户产品研发阶段即开始介入参与,根据客户提供的产品规格指标要求进行产品开发,样品经客户测试认证通过后,进行大批量生产供货。
  公司的直接销售包括普通销售及VMI销售两种模式,具体情况如下:
  ①普通销售模式
  在新客户开发方面,公司主要通过参加展会进行宣传推广,公司在展会后会与新客户进行进一步接洽,推动后续打样、批量供货工作。公司拓展客户的其他方式还包括自主拜访潜在客户、原有客户介绍、产品市场口碑影响、行业内推荐、客户主动接洽、网站宣传等。
  在存量客户合作方面,公司主要面向光通信、光纤激光等领域的客户。公司一般以协议方式进行销售,客户与公司进行阶段性议价后,根据具体产品需求签署相关订单。
  ②VMI销售模式
  报告期内,公司的部分产品,采用VMI销售模式。公司根据个别客户的需求预测,将产品送至其指定的VMI仓库,完成入库。客户根据实际需求,至VMI仓库提货。公司根据客户定期的提货情况进行对账,确认当期领用存货的数量与金额,以客户领用金额确认当期销售收入,未领用的货物仍为公司所有。同时,公司会根据VMI仓库管理系统中库存的实时变化及存货量要求,适时进行补货,确保VMI仓库中产品的库存量持续符合客户要求。
  公司所生产制造产品的销售流程如下:
  (2)产品加工的销售模式
  由于公司在光学薄膜技术、精密光学技术等方面处于行业领先水平,部分客户会委托公司对其产品进行镀膜、切割等加工处理。加工模式下,客户提供待加工的半成品光纤线、柱面镜等,由公司进行镀膜、切割等进一步加工,公司根据原材料品质、加工损耗率、工艺难度等因素收取加工费用,产品作价与原材料价格波动不直接相关,加工完成后公司根据协议约定收取加工服务费并确认产品加工收入。
  5、研发模式
  (三)所处行业情况
  1.行业的发展阶段、基本特点、主要技术门槛
  (1)行业的发展阶段:
  公司专注于研发、生产和销售精密光学元组件、光纤器件等产品,业务涵盖光通信、光纤激光、科研、生物医疗、消费类光学、半导体设备等领域。其中,光通信、光纤激光等主要业务领域,均属于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向制造强国、科技强国转型过程中的重要发展领域。国家正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而新质生产力,核心要义是以科技创新驱动生产力向新的质态跃升。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在全球深入发展,各领域对信息通信网络的依赖不断增强,夯实5G、数据中心、算力网络、千兆光网等信息基础设施成为国际共识,光通信技术已成为国际高科技知识产权竞争的焦点和制高点。同时,随着先进制造技术及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国家产业技术的升级换代,高功率激光器作为先进制造业的关键技术也将进一步实现对传统制造技术的替代。
  近年来,国家产业政策不断支持基础共性技术的研究,也有力推动了光电子元器件所在光学行业的技术进步和突破,缩短了与国际先进水平的距离,越来越多产业链关键产品实现了国产化,使我国的光学光电子产业从关键光电子元器件到下游各终端产品实现了整体的技术提升,行业的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公司的精密光学元组件、光纤器件产品作为上述科技产业的基础,面临良好的产业发展态势和市场前景。
  从公司主要的下游应用领域光通信、光纤激光市场情况来看:
  ①光通信领域
  在光通信领域,公司产品下游的主要应用场景为电信市场和数通市场,电信市场主要包括通信运营商的骨干网、城域网等传输网市场,以及如固网/无线接入的接入网市场。数通市场主要面向互联网云厂商等数据中心,主要应用场景是数据中心内部以及数据中心之间的互联。
  2023年,虽然因为全球经济增速放缓、运营商、云计算厂商资本开支缩减及下游去库存等因素导致全球光模块市场经历阶段性波动,但从长期来看,随着国内大力发展以5G、大数据、云计算、千兆光网等为代表的数字经济,以及依托于算力网的人工智能技术及相关应用的跨越式发展,作为信息通信、算力网络基础设施重要组成和关键承载底座的光模块、光器件等光通信市场迎来新的增长机遇。
  根据LightCounting在2023年10月的分析预测,受到产业链去库存的影响,全球光模块市场预计在2023年下降6%,但受益于人工智能对于算力网络需求的增长,预计2024年以太网光模块的销售额将增长近30%,所有其他细分市场也将恢复或继续增长,尽管增长幅度较小。整体来看,全球光模块市场预计未来5年将以16%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增长。
  a.电信侧接入网方面,由于RAN(无线接入网络)和FTTx部署的正常周期性之外的库存过剩,2023年光接入网市场有所下降。随着中国市场结束10G PON部署周期,而北美和欧洲在政府资助项目的推动下逐步增加10G PON部署,FTTx网络的PON销售将保持稳定。25G和50G PON未来有望提供新的增长动能。无线前端(Wireless Fronthaul)增速较慢,因为中国的5G网络部署已接近完成。但随着未来6G部署的开始,该细分市场将在2026-2027年恢复增长。LightCounting预计,到2028年,接入网市场的年复合增长率(CAGR)将达到9%。
  在城域网、骨干网等传输网方面,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飞速发展及“东数西算”等构建全国一体化算力网工程的推进建设,云计算需求和数据流量呈现指数级增长,对网络带宽提出了更高要求。提升光传输系统单波速率与传输距离、提高光纤通信系统带宽利用率,以满足不断增长的网络流量需求,成为运营商和设备商的共同追求。传统100G无法满足算力网络业务的新需求,骨干网和城域网将升级到400G,100G/200G和OXC/ROADM将在城域接入网广泛部署。400G技术作为下一代骨干网的核心承载技术,具备更高传输速率、更大带宽、更好扩展性等优势,能够满足大数据中心和通信网络日益增长的需求,提供更多的数据传输通道,更好地支持高密度集成和低能耗解决方案。
  b.数通侧以太网光模块市场集中,下游大型云计算厂商采购计划的调整,是造成波动的主要原因,对经济衰退的担忧也会影响着ICP和CSP的资本开支。根据LightCounting在2023年9月的预测,2023年以太网光模块的全球销售额将下降5%,但由于人工智能集群对400G和800G光连接的需求非常强劲,光器件对于数据中心和全球其他网络基础设施至关重要,LightCounting大幅提高了对未来2~3年400G/800G光模块销量的预测,从而将2024年—2025年的市场年增长率提高到30%左右。
  ②光纤激光领域
  a.全球激光器市场随着激光技术的不断革新以及工业应用的不断拓展,全球激光器销售收入总额近年来呈现良好的上升趋势。根据Laser Focus World数据,2017-2021年,全球激光器市场规模从138亿美元增长至185亿美元,复合年均增速约为7.6%。
  在激光器六大类下游行业应用中,“材料加工与光刻类”以及“通信和光储存类”的激光加工设备尤为明显。其中,材料加工与光刻类的激光加工设备,因其相较于传统材料加工与材料刻蚀具有更高效、环保,且具有低能量耗用以及无噪声污染的优势,替代效应明显。根据Laser Focus World数据,在全球激光器销售总额持续增长的大环境下,激光设备用于材料加工与光刻的总额占全球激光器下游应用的占比最高,一直占据40%左右的份额,而应用于材料加工方面的激光器主要是工业激光器。
  受益于激光技术的推广及应用和下游旺盛需求的驱动,全球激光设备市场呈现出高速增长的态势。现代制造业对自动化、智能化生产模式的需求日益增长,激光设备需求激增。与此同时,半导体、面板、新能源汽车等新兴制造业对激光设备的需求也越来越大,激光切割、激光焊接、激光打标装备继续保持对全球激光加工市场最大的贡献率,其中激光焊接装备的贡献率提升显著。
  数据源自:Laser Focus World随着全球制造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其高端工业领域对激光设备的需求激增,亚太地区激光行业市场份额迅速增长,激光新的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展,以及应用程度的加深,预计未来几年激光产业还将继续保持增长。在全球激光市场的稳步增长以及我国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先进制造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作为激光加工设备的核心部件,工业激光器元器件行业将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据Industry Perspective预测,2020年全球工业激光器市场规模为51.57亿美元,预计2021年至2026年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1.3%,2026年整体市场规模可达88.08亿美元。
  b.中国激光器市场中国激光器行业发展迅速、竞争优势明显,在全球激光器市场中所占的比重也持续提升。根据Laser Focus World,2021年中国激光器市场规模同比增长18.2%至129亿美元,到2022年,中国激光器市场规模达到147.4亿美元。中国目前已经成为全球第一大激光器市场,2021年占比接近70%。在我国各类激光器市场占比中,光纤激光器占比超50%。
  随着中国本土激光行业的发展,国内光纤激光器厂商崛起、国产替代不断深化,中国本土光纤激光器厂商在国内光纤激光器市场份额进一步提升。
  国产光纤激光器逐步实现由依赖进口向自主研发、替代进口到出口的转变,到目前国产化浪潮崛起,国内光纤激光器企业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并实现了国产光纤激光器功率和性能逐步提高的状态,中国企业在国内光纤激光器市场的份额不断提升,继续抢占国外厂商的市场。根据中国激光杂志社、维科网激光的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光纤激光器市场整体销量稳中有升,但大多数企业营收及利润率呈现持平或下降的趋势,整体规模下降至122.6亿元,同比减少1.8%。预计2023年整个市场将会恢复正增长,到135.5亿元,同比增长10.5%。此外,国家正推进新一轮大规模设备更新,有助于加快激光加工设备的推广和应用,工业激光产业面临良好的发展态势。
  高功率光纤激光器的研发和产业化是产业链协同进步的结果,需要泵浦源、隔离器、合束器等核心光电子元器件的支撑,用于高功率光纤激光器的光电子元器件作为其研发和生产的基础和关键部件,高功率光纤激光器市场不断扩大也带动了上游光电子核心元器件的市场需求。同时,随着国产光纤激光器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实现进口替代已成为必然趋势,在全球的激光器市场份额也将不断提高,这也为本土光电子元器件厂商带来巨大的机遇。
  (2)行业的发展特点:
  光学光电子行业是融合光学、电子、材料、半导体等多学科交叉的复合型高科技行业,具有产品品种多样、应用领域广泛、制造工序复杂的特点。光电子元器件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下游应用领域的需求,下游应用领域市场规模扩大以及对光电子元器件技术水平要求的提升,不断促进、推动光电子元器件行业的发展。近年来,随着有关部门陆续出台相关产业政策,鼓励光电子元器件及下游各应用行业的发展,极大拓展了光电子元器件下游应用领域的发展空间,推动了光电子元器件需求的增长,提高了光电子元器件行业的整体技术水平,为光电子元器件企业的发展注入了市场动力。
  (3)行业的主要技术门槛:
  精密光学元组件、光纤器件制造工序复杂,涉及多个学科交叉,对工艺诀窍的积累要求较高,公司在高功率激光光学薄膜的制备、精密光学元组件的加工、玻璃非球面透镜的模压成型、光纤器件、衍射光学元件的制作等方面已形成自主掌握的核心技术,公司产品涉及的领域对于可靠性要求非常高,新进入的厂商往往需要较长的时间进行工艺摸索和导入,对新进入者有较高的技术壁垒和生产工艺经验。
  2.公司所处的行业地位分析及其变化情况
  公司处于光通信、光纤激光产业链上游,公司基于核心技术开发的精密光学元组件、光纤器件产品已在光通信以及光纤激光等领域得到了产业化应用,助力我国光电子元器件国产化的进程。在光通信领域,公司的精密光学元组件和光纤器件应用于光收发模块、动态可调模块(如WSS模块)等各类光模块与子系统,最终应用于电信网络、数据中心等信息网络设施,助力光通信系统向更高传输速率和带宽容量发展,支撑5G等通信技术和大型数据中心技术的迭代升级。在光纤激光领域,公司生产的精密光学元组件以及镀膜光纤器件、准直器、声光器件等光纤器件产品,已应用于光纤激光器的量产。公司产品具有较高的激光损伤阈值,是高功率光纤激光器的重要元器件,助力高功率激光器技术的创新发展。此外,公司的偏振分束器(包括偏振分束器型干涉堆)、消偏振分束器、滤光片、镀膜光纤线等多款产品,是国家相关科研项目的关键元器件,公司的相关产品已应用在包括当前世界量子信息科研前沿的18光量子比特纠缠等科研项目中,相关科研成果已在《Nature》《Science》《Physical Review Letters》等杂志上发表。
  公司与下游行业的知名厂商均建立了合作关系,公司的数据中心用CWDM滤光片、应用于WSS模块的光学元件、非球透镜管帽、高功率镀膜光纤线等产品,在细分领域具有较高的市场影响力。
  3.报告期内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情况和未来发展趋势
  公司主要产品为精密光学元组件、光纤器件,属于光学光电子行业。光电产业被认为是21世纪全球经济发展的四大支柱产业之一,包括光通信、激光、光学镜头、光电显示、光存储等多个细分子行业,涵盖信息光电子、能量光电子、消费光电子、军事光电子等几大领域,其中光电子器件是本行业的关键。公司按产品应用领域主要分属于光通信行业、光纤激光行业及其他新兴科技领域。
  (1)所处行业新技术的发展情况和未来发展趋势:
  ①光电子元器件向复杂膜系、小型精密化发展,推动下游光电系统技术升级
  光电子元器件位于光学光电子产业链的上游。其中,光学元件是现代光学和光电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已经成为下游光通信等高科技产业领域的关键元件。滤光片、偏振片、反射片等各类光学元件的技术突破,已逐渐成为现代光学及光电系统加速发展的主因。精密光学元组件的制备涉及材料研究、镀膜技术、精密冷加工、光胶工艺、关键装备及无损检测等一系列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装备。
  a.光学元件的膜系设计日趋复杂化,对光谱控制能力和精度越来越高。光学元件在控制光束过程中,需要在光学元件表面镀制不同材料、不同膜层的薄膜,光学薄膜主要由介质或者金属分子蒸发形成。基于光的干涉效应,可依托光学薄膜得到各种光学特性,包括减少或增加表面反射、实现光谱调控等功能;也可在一定波段内实现高反射而在相邻波段内实现低反射,以达到分色、合色的目的,可以使不同偏振状态的光束具有不同的传播特性,以达到偏振分离、偏振转换的功能。
  目前光学薄膜领域中,绝大多数属于多层膜系统,其光学特性与膜系的层数、各膜层的材料、厚度和折射率有关,随着光学元件应用范围扩大,薄膜对光谱吸收、位相及偏振状态的变化不断提出新的要求,膜系设计也日趋复杂。光学元件的镀膜层数目前已可达百层以上,膜系结构复杂,层数较多,工艺实现也更加困难,体现了当今世界光学行业的前沿技术水平。特别是投影显示和光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出现了许多新型的光学膜系结构,膜系的波长定位可达到1nm甚至0.1nm以下。精密光学元组件向复杂膜系发展,对光谱控制能力和加工精度越来越高,有力支撑了下游光电系统技术的创新。
  b.光学元件的精密、超精密光学加工关键技术不断突破。光学元件的加工精度主要包含两个方面,即形状精度、表面光滑程度。加工精度的不足会降低光束质量,增加无用信号甚至产生错误信号,随着激光、光通信等技术的发展,光学元件的精密、超精密加工技术快速提升。世界各国都把大型光学元件高效超精密加工技术列为研究重点,甚至组成跨国合作研究联合攻关。“高精度光学元件”作为精密超精密加工关键技术已被列入科技部“十三五”先进制造技术领域科技创新专项规划重点突破。
  精密模压技术是一种高精度光学元件加工技术,引发了光学玻璃零件加工方法的重大变革,自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发成功至今已不断技术进化了20余年,成为国际上最先进的光学元件制造技术方法之一。模压玻璃非球面技术克服了传统精密加工技术在成本、效率、批量化生产等方面的缺陷,以及避免了树脂注塑成型透镜在折射率、热稳定等性能的不足,使光学仪器缩小了体积和重量,节约材料,降低成本,且改善了光学仪器设备的性能,提高了光束质量。模压玻璃非球面透镜的模压成型技术综合了玻璃材料、超精密模芯加工、镀膜、模压成型工艺及成型仿真等诸多领域的先进技术,涉及光学、热力学、物理学、材料科学等多个学科,欧美日等发达国家的技术和装备代表了行业先进水平,我国也将相关技术研究列为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模压玻璃非球面透镜已日益小型化、精密化,目前光通信领域应用的产品直径甚至已达1.0mm。随着设备的改进、模压工艺的优化、高性能模具的制备技术提升,未来将有更多光学元件由精密模压成型技术加工完成,将在高精度光栅、微小阵列元件、3D手机曲面屏、车载光学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c.光电子元器件向小型化、集成化方向发展。近年来,随着新材料、新工艺和新产品在不断涌现,光电子元器件行业正面临一个迅速发展的时期,同时,下游应用领域的需求也推动着光电子元器件不断朝着小型化、集成化的方向发展,例如,在光通信领域,5G、数据中心、AI算力网络等应用的爆发式增长要求光电子元器件向小型化、集成化、高速率、低功耗方向升级,对于满足高速率标准的、更集成化、更小型化的半导体光模块的需求大幅增加。微透镜阵列、全息透镜、DOE、Diffuser等新型光学元件也越来越多地应用在各种光器件中,使光器件更加小型化、阵列化和集成化,并且能够实现普通光学元件难以实现的微小、阵列、集成、成像和波面转换等新功能,而光子晶体、微光子、微纳光电、微腔激光器等技术将为光器件集成化演进奠定坚实基础。
  ②光电子器件技术突破对光通信产业向高速率、长距离、大容量、低成本方向升级和变革产生深远影响
  光电子元器件技术的发展推动着光通信系统向高速率、长距离、大容量和低成本方向不断发展。例如,20世纪90年代,光放大器应用于光通信中对光信号的直接放大,补偿光路传输损耗,奠定了光通信长距离传输的基础。波分复用器件可以使单根光纤中传输几十甚至上百个波长的光,以充分利用光纤的有效带宽。21世纪以来密集波分复用(DWDM)系统的商用,极大地扩展了光通信传输的容量。基于波长选择开关(WSS)的ROADM系统的应用,可使光通信网络传输节点实现全光交叉连接,在云计算领域可将数以百计的数据中心连接形成大型云网络。
  因此,在光电子元器件技术的支持下,光通信的传输速率已从40Gbit/s、100Gbit/s向400Gbit/s飞跃,甚至已达到了1Tbit/s,传输容量从10Mbit/s到几十Tbit/s,跨距已可实现从200km到5,000km的提升。
  ③光电子元器件向更高的抗激光损伤阈值发展
  激光技术是光学光电子的重要分支,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与原子能、半导体、计算机并称为20世纪新四大发明之一,深刻影响了科学、技术、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和变革。通过激光技术实现更高的功率和光束质量,是激光领域最为活跃的研究方向之一,其技术演进涉及薄膜、光学加工、胶合、器件设计和检测等光学光电子多方面技术环节。
  在强激光系统中,光电子元器件的光学薄膜具有重要作用。光学薄膜即使出现十分微小的瑕疵,也会导致输出光束质量的下降,甚至引发激光系统的瘫痪。激光光学薄膜的抗损伤阈值是整个激光系统向高能量、高功率方向发展的关键瓶颈,也是影响激光系统使用寿命的决定性因素之一,是当今高功率激光技术的研究热点之一。高功率激光光学薄膜的制备是一个工艺环节冗长、复杂的系统工程,包括薄膜设计理论、高纯原材料控制、光电子元器件表面超精密加工、膜厚控制、检测技术等内容,涉及多学科交叉。作为激光技术发展的支撑基础,我国目前已逐步攻克了高抗损伤阈值薄膜的关键技术难题,建立了应用基础研究、关键技术攻关与工程应用的生态链。
  激光系统对光电子元器件的精密加工也具有较高要求。光电子元器件的光学加工精度不足,会降低其抗激光损伤阈值,光学元件的超光滑加工技术也成为当代科技前沿的关键技术之一。为了适应强激光的需求,提升光学元件的面形和表面粗糙度,先后出现了浴法抛光、浮法抛光、离子束抛光等先进的抛光技术。同时,在光学元件组合中出现了不使用任何胶水而达到光学元件牢固结合的键合技术,进一步提升了光学元件的抗损伤阈值和激光器的功率水平,体现了较高的光学加工水平。
  近年来激光技术科研创新也十分活跃,在基础科学和前沿科学方面的应用广泛。在工业应用中,随着光学薄膜、光学加工、高端器件等关键技术的突破,工业领域应用的激光器功率水平得以不断提升,近年来单模光纤激光器的功率已扩展到15-20 kW的水平。高激光损伤阈值的光学元件及光电子器件技术成为当今科学研究的重点领域之一。科技部《“十三五”先进制造技术领域科技创新专项规划》提出,针对大功率激光器制造,要提升激光晶体/光学晶体等激光器关键功能部件的国产化水平,光电子元器件生产制造水平的提升已成为大功率激光器国产化的重要支撑。
  ④新型光电子技术的进步与应用,促进新兴科技领域蓬勃发展
  当前,新一代信息技术正加速与个人穿戴、交通出行、医疗健康、生产制造等领域集成融合,催生智能硬件等新兴科技产业的蓬勃发展,这些科技产业的发展应用离不开的光学光电子技术的突破。工信部等部门发布的《虚拟现实与行业应用融合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6年)》中提出,要重点发展阵列与衍射光波导等器件,加快近眼显示向高分辨率、大视场角、轻薄小型化方向发展。
  传统的光电子元器件(如透镜、反射镜、棱镜等)是基于光的反射与折射特性,而衍射光学是基于光的衍射原理工作。基于衍射光学技术的光电子元器件,是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在基片上刻蚀产生台阶型或连续浮雕结构,形成同轴再现、具有极高衍射效率的光学元件。20世纪70年代集成电路的革命性发展,促进了光波长级别的衍射光学元件得以设计生产并实际应用。衍射光学元件在AR、智能驾驶、智能座舱、激光投影显示、生物医疗、光通信、数据存储和消费娱乐等多个领域得到了应用,如在AR眼镜(头显设备)中,衍射光学元件显著减少了AR眼镜(头显设备)光学系统的重量和体积,拓宽了光谱范围和出瞳口径,解决大视场设计导致的大畸变以及大视场带来的尺寸和重量增加等问题,使AR眼镜(头显设备)具有更高的性价比。
  衍射光学是在计算全息的基础上,光学与微电子学技术相互渗透与交叉的产物,在推进常规光学元件和传统光学加工技术变革方面具有创新意义。现有加工衍射光学元件的技术方法较多,包括光刻法、薄膜沉积法、金刚石车削法、准分子激光加工法等,但现有方法仍需解决综合解决成本、加工周期、加工精度以及批量化生产要求等技术问题。因此,衍射光学元件等新型光电子元器件的高精度、低成本、批量化加工制备需求,推动了光电子元器件技术的不断进步,随着先进制造技术进一步发展,如电子束光刻、聚焦离子束刻蚀、激光直写和纳米压印等加工工艺陆续应用于光学元件加工领域,推动衍射光学元件的像素尺寸进入亚波长时代,同时新型光电子技术的进步与应用也促进新兴科技领域的蓬勃发展。
  (2)所处行业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情况和未来发展趋势:
  光学光电子行业因其处于科技创新的前沿阵地,应用十分广泛,是许多国家重大战略项目实施的关键所在。近年来,基于光的技术在一系列广泛的产品领域中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应用,进一步扩大了光子学公司的机会。这种增长得益于原材料以及激光器、传感器、光学器件和其他光子学组件的发展。尽管目前其规模还比较小,但基于几个大趋势,包括自动化程度的提高以及数字化和云计算的爆发,光子学组件市场将迅速扩张。
  在光通信领域,光通信网络系统已经成为国家战略新兴产业和新一代通信网络的关键基础设施,被列入了《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十四五”国家信息化规划》《“十四五”信息通信行业发展规划》《“双千兆”网络协同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年)》《基础电子元器件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年)》《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门关于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算力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关于深入实施“东数西算”工程加快构建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的实施意见》等国家战略规划、发展计划中。围绕光波处理和传输的各类光电子元器件构成了光通信系统的技术基础。具体而言,光有源器件实现了光通信系统中光信号与电信号之间的转换,被称为光传输系统的心脏;光无源器件实现了光路的连接、分路、交换、隔离、合路、控制等,可改变光信号的传播特性。在上述精密光学系统中,光电子元器件是直接实现光波切割、分离等功能的基本单元。在数字经济的浪潮下,随着5G应用、大数据、云计算、千兆光网、AI算力网的推进建设,万物互联时代的到来,依托超高速、大容量、长距离、低延时的光通信承载底座构建的构建高速泛在、集成互联、智能绿色、安全高效的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将发展出更加丰富的应用场景需求,如AR、VR、MR等可穿戴设备、汽车智能驾驶有望接力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智能手持设备,成为下一代消费级电子产品重要增长极,由此带来的对光电子元器件的需求,有望保持较高增长态势。
  在工业激光领域,高端激光装备面向航空航天、高端装备制造、电子、新能源、新材料、医疗仪器等国家重大需求。根据科技部规划,我国将重点实现高性能激光器及光电子元器件的国产化与产业化。光电子元器件是高性能激光器的基础,其应用了减反膜、反射膜、滤光膜等光学薄膜技术,同时隔离器、合束器、声光调制器等器件也是高性能激光器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高端光电子元器件是支撑高性能激光器制造技术发展的关键环节之一。激光工业发展迅速,全球市场规模将持续增长。
  近年来,全球精密光学发展迅速,在航空航天、生命科学及医疗、半导体设备、无人驾驶、生物识别、AR/VR、科研等领域已被广泛应用。随着上述市场领域的快速发展,对精密光学产品需求进一步增加,为精密光学行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市场前景。
  在光学科研领域,有许多前沿技术和研究方向,其中量子信息科研是其中一个重要方向。光电子元器件是量子信息科研及产业化的基础,量子通信已被纳入“十四五规划”培育发展战略性产业,量子通信可从根本上、永久性地解决信息安全问题;量子计算可实现高速并行计算,有利于解决人工智能等新兴科技对计算能力的要求。在量子信息处理过程中,主要涉及信息的初始化、传递、操控和读取等四个部分,因此偏振分束器(PBS)、干涉堆、消偏振分束器(NPBS)、标准具等光电子元器件,作为量子信息系统的关键元器件,在我国量子信息科研及产业化发展战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生物医疗领域,光学被广泛应用于检测、成像、诊断、治疗和研究等方面。光学检测因无创性和精准性等特点,已经成为医学诊断领域定性和定量判断的最重要的技术之一,精密光学元件及镜头是许多高端生物医疗器械的核心组成部分。其中,医疗影像诊断作为精密光学元件的重要应用领域,已逐步从辅助手段成为现代医学最重要的临床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其相关器械的需求量将逐步扩大。在B端,随着医疗水平提高,医疗设备升级迭代,对光学仪器内的光电子元器件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十四五”医疗装备产业发展规划》中明确要发展新一代医学影像装备,推进智能化、远程化、小型化、快速化、精准化、多模态融合、诊疗一体化发展,开展产业基础攻关行动,攻关3D视觉系统中高速光学元件等关键核心元器件及医疗机器人用光学镜头、导光率内窥镜光纤、高分辨率柔性光纤传像束等关键零部件。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是全球最具潜力的医疗器械市场,产品普及需求与升级换代需求并存,近年来增长速度较快。在C端,随着光电子技术及通信技术的新突破,数字医疗得到了迅速扩张和采用。并且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生活理念和消费理念的不断升级,小型可穿戴式生理数据监测设备,在近年来看到了新的市场前景。在过去,因为探测光源和分析系统的掣肘,其所能实现的测量精度和效率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提升。但随着微纳加工技术的进步,将微型光谱仪等先进传感器件内嵌到手机、手表以及其它可穿戴设备中,实现快速灵敏的生命体征监测将变为一种可能。根据医疗统计机构Evaluate MedTech发布的《Medtech World Preview 2022》数据显示,预计2023年全球医疗器械市场规模约为5991亿美元,到2028年将增长至7538亿美元,复合增长率为4.7%。随着人们对健康问题关注的增加,以及生物医学光子学的发展,生物医疗设备市场迎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也推动着配套生物医疗光电子元器件行业发展壮大。
  在消费类光学领域,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突破,并加快与5G、AR的结合,技术迭代、体验升级催生出的新应用场景和商业模式,促进AR硬件技术和产业生态不断走向成熟。目前AR设备种类繁多,先进程度和应用场景不尽相同,虽然当前的AR设备主要面向企业市场,售价高、销量低,而面向消费者的AR设备还尚未获得市场的普遍欢迎。根据亿欧智库研究数据,2023年全球及中国的AR设备出货量将分别达到50万台和24万台,而预计到2027年,这两个数字将飙升至1500万台和750万台,全球AR设备出货量的复合增长率预计为135.9%,而中国更是以138.6%的复合增长率领跑全球。中国的AR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出货量在全球的占比逐年攀升,有望成为全球最大的单一市场。未来,随着光学、显示等领域的技术突破,AR将进一步打开消费级市场。同时,AR产业已被列为数字经济重点产业并进入“十四五”国家规划布局,毋庸置疑,随着5G、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万物互联的时代的到来,AR技术与行业应用的融合也将逐步加速,AR设备渗透率将进一步提升。精密光学元器件、光学系统作为AR设备实现优质成像效果和良好用户体验的核心组件,发展出较多类型,但每种类型均未成熟。随着阵列光波导、衍射光波导等AR设备光学元器件相关技术的发展和进化,以及应用软件、内容的丰富,设备的体积、成像问题及用户体验感也将逐渐改善,AR显示设备向更轻、更薄、更智能的方向发展。
  当前,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发展,汽车与能源、交通、信息通信等领域有关技术加速融合发展,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成为汽车产业的发展潮流和趋势,带有鲜明跨界融合特征的智能网联汽车(智能汽车、自动驾驶、车路协同)应运而生,成为全球产业发展方向。智能驾驶、智能座舱将是实现汽车智能网联的关键应用,汽车通过搭载先进传感器等装置、运用人工智能和5G通信等新技术,持续提升智能化水平,汽车不仅能够满足消费者的出行需求,也成为办公、娱乐的新场所。根据Yole发布的《2023年全球车载激光雷达市场与技术报告》,全球汽车激光雷达市场预计将从2022年的3.32亿美元增长到2028年的46.5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55%。激光雷达是智能驾驶技术的核心感知器件,感知作为智能驾驶的先决条件,其探测精度、广度与速度直接影响智能驾驶的行驶安全。激光雷达与光模块技术同源,激光雷达主要由发射模块、接收模块、主控模块以及扫描模块构成,激光雷达的光学设计将直接影响光斑的质量、测量距离和测距精度等性能,因此需要精密的光学元器件使得激光器和探测器能够实现更好的光电转换过程。尽管激光雷达最终技术路径尚未确定,但透镜、滤光片、窗口片、准直器等产品作为基础光学元器件,可适用于不同的激光雷达方案中。随着国家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的推进,将给光电子元器件行业带来更广阔的市场空间,同时也推动着车载光学行业技术革新。
  先进制程半导体设备仍为“卡脖子”环节,我国亟需在先进制程半导体设备寻求国产替代。该类设备设计较为复杂,零部件技术指标要求较高,产业链涉及较广,其中光学系统作为最重要的组成之一。伴随半导体产业的不断发展,集成电路线宽不断缩小;光刻与量检测等光学设备出货量快速增长,设计也愈发复杂精密。光学设备的半导体光学元件市场规模快速扩大,生产门槛也大幅提高,逐渐形成了单独的半导体光学产业链,主要产品包括:光源、工业相机/传感器、精密光学加工元件、光学部件、其他光学元件、光学仿真软件等。目前我国头部光学厂商已具备一定工业级超精密光学加工能力,随着国内半导体行业快速发展、设备自主可控比例提升,半导体设备光学系统具有巨大的国产替代空间。
  光电子元器件是下游各应用领域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实施自主可控战略的主战场之一,部分高端芯片、元器件的国产化率仍较低,仍需依赖向国外供应商采购,对高端、关键元器件技术的突破和国产化,也将是我国产业发展的重点。随着国家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5G移动通信、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高端装备与先进制造、智能网联汽车等新技术、新产业的蓬勃发展,我国光电子元器件产业将迎来战略机遇期。
  (四)核心技术与研发进展
  1.核心技术及其先进性以及报告期内的变化情况
  公司凭借在光学光电子领域深厚的技术沉淀,突破并掌握积累了多项核心技术,建立了“光学薄膜类技术”、“精密光学类技术”、“模压玻璃非球面类技术”、“光纤器件类技术”、“衍射光学类技术”五大类核心技术平台,涵盖了光电子元器件制造的主要环节,形成了从光学元件到光纤器件的垂直整合能力和紧密联系的技术体系,能够为光学光电子各领域客户定制各类精密光学元组件与光纤器件。
  公司目前掌握的核心技术均为自主研发技术,核心技术的主要产品技术指标均达到行业先进水平。
  报告期内获得的研发成果公司十分重视研发投入、技术创新和自主知识产权积累,报告期内,公司共提交14项专利申请,其中10项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共拥有81项专利,其中9项发明专利,72项实用新型专利。
  2.报告期内获得的知识产权
  3.研发投入情况
  4.在研项目情况
  1、由于四舍五入原因,上表中分项之和与合计项之间可能存在尾差。
  2、公司在研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根据项目整体规划、项目实施情况等因素适时进行调整。
  3、第8、9、10、11、19、20、21、27、28、29项为2023年新立项的研发项目。
  5.研发人员情况
  6.其他

  三、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核心竞争力分析
  1、技术创新及产品优势
  公司自成立以来,不断加大技术创新投入,建立了一支高效的研发团队,先后被评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福建省科技小巨人领军企业、福建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福建省数字经济领域未来“独角兽”、福建省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建立了福建省院士专家工作站和福建省企业技术中心,取得了丰硕的技术创新成果。公司凭借在光学光电子领域深厚的技术沉淀,突破并掌握积累了多项核心技术,建立了“光学薄膜类技术”、“精密光学类技术”、“模压玻璃非球面类技术”、“光纤器件类技术”、“衍射光学类技术”五大类核心技术平台,涵盖了光电子元器件制造的主要环节,形成了从光学元件到光纤器件的垂直整合能力和紧密联系的技术体系,运用核心技术生产的主要产品技术指标均达到行业先进水平,能够为光学光电子各领域客户提供各类精密光学元组件与光纤器件的解决方案。
  公司基于核心技术的创新成果,开发了系列定制化精密光学元组件、光纤器件产品,广泛应用于光通信、光纤激光、科研、生物医疗、消费类光学、半导体设备等领域,公司量产的部分产品,如滤光片、偏振分束器(PBS)、消偏振分束器(NPBS)、模压玻璃非球面透镜、准直器相关产品实现了进口替代,助力了行业国产化进程。公司的数据中心用CWDM滤光片、应用于WSS模块的光学元件、高功率镀膜光纤线、非球透镜管帽等产品,具有较高的市场影响力。公司高度重视技术创新和研发投入,紧跟行业技术发展趋势及高端元器件国产化进程,积极进行光学光电子行业的技术研究和前瞻布局,持续进行新技术、新产品的开发与应用,陆续推出快轴准直镜(FAC)、波分组件(Z-block)、体布拉格光栅(VBG)、光学镜头/模组等系列新产品,丰富产品矩阵,拓宽主营业务应用领域,形成更加健全的光学解决方案能力。
  2、人才优势
  光电子元器件产品的研发、生产技术复杂度高,并且涉及材料、光学、机械、电子、计算机软件等多领域交叉学科,需要跨学科的综合技术人才、管理人才,才能保障企业的持续创新发展。公司核心技术和管理团队具有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同济大学、长春理工大学等知名院校学历背景。其中,公司董事长、总经理余洪瑞先生,曾师从于著名晶体材料学家陈创天院士,具有近三十年光电子元器件企业管理经验;公司董事、高级副总经理、核心技术人员王启平先生,具有近三十年光学薄膜领域技术积淀,擅长于基础光学、基础材料、光学薄膜等技术领域;公司董事、副总经理、首席技术官、核心技术人员GAN ZHOU博士,曾为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访问教授,擅长于激光传感、器件及系统集成领域。因此,公司资深的研发和管理团队保障了公司的持续创新能力,使公司在行业内始终处于技术领先地位。
  3、客户资源优势
  公司在光通信、光纤激光领域,积累了众多行业内知名企业和重要科研机构客户资源。在光通信领域,公司与全球主要的光模块厂商建立了合作关系,包括Lumentum、Finisar等。在光纤激光领域,公司与行业主要的光纤激光器厂商建立了合作关系,主要客户包括R客户、nLIGHT等,其中nLIGHT是世界领先的高功率半导体激光器厂商,R客户为全球知名的光纤激光器企业。
  在科研、生物医疗、消费类光学、半导体设备等领域,公司与国内知名科研机构,以及各领域的相关国内外知名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
  4、成本优势
  公司在部分产品领域具有垂直整合能力,可在技术指标达到同行业企业水平并符合客户技术指标的基础上,实现规模化、低成本的供应,使公司以一定的成本优势与同行业企业进行竞争。
  5、质量管理优势
  公司始终重视产品质量,通过硬件设施建设、工艺流程优化、管理体系提升以及员工观念更新等多方面的努力,持续提升制造水平和质量管理水平。公司通过了ISO9001:2015质量管理体系认证、ISO14001:2015环境管理体系认证、ISO45001:2018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IATF16949:2016汽车行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ISO13485:2016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体系认证,通过建立和执行严格全面的质量管理体系,为客户提供卓越的产品质量和服务。此外,公司积极建设数字化信息管理平台,引入了ERP系统、SRM系统、PLM系统、HRM系统、移动平台等先进管理工具,实现了生产经营管理全流程整合,为成本控制和产品质量的提升提供了坚实保障。
  (二)报告期内发生的导致公司核心竞争力受到严重影响的事件、影响分析及应对措施
  四、风险因素
  (一)尚未盈利的风险
  (二)业绩大幅下滑或亏损的风险
  (三)核心竞争力风险
  1、技术革新风险
  光学光电子行业是融合光学、电子、材料、半导体等多学科交叉的复合型高科技行业,具有产品品种多样、应用领域广泛、制造工序复杂的特点。若公司无法及时跟上行业技术革新的步伐,无法走在行业技术前沿,则公司的技术优势及市场竞争力、影响力存在被削弱的风险。此外,若国内外同行业其他竞争对手成功开发的新技术产品有效替代现有技术,并快速实现量产,也将对公司的产品优势和经营业绩带来较大不利影响。
  2、核心技术泄密风险
  公司在发展过程中,积累了许多尚未公开的设计、生产技术,以及生产工艺经验。在研发设计过程中,公司可能会发生研发成果内部泄密、被他人抄袭、自身被他人授权专利限制使用的风险。如果公司的核心技术受到侵害,将对公司产品的品牌形象和竞争力造成不利影响,从而可能影响公司业绩的稳定增长。同时,如果公司的工艺、技术发生泄密并被行业内竞争企业掌握,将会削弱公司的核心技术优势。
  3、核心技术人员流失风险
  光学光电子行业是技术密集型产业,因此核心技术人员对公司的技术创新和持续发展起着关键的作用,核心技术人员的稳定对公司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如果公司核心技术人员发生较大规模的流失,则将会存在对公司的正常生产经营和未来发展造成重大不利影响的风险。
  (四)经营风险
  1、差异化竞争风险
  公司采用定制化业务模式进行差异化竞争,公司提供定制化产品的下游应用领域较为集中,且与客户定制化需求直接相关,主要应用于光通信、光纤激光领域,虽然近年来公司在生物医疗、AR、智能驾驶等新兴应用领域持续增加技术储备和拓展产品应用,但这些领域的业务仍处于市场开拓阶段。若下游光通信及光纤激光行业的发展对光电子元器件产品需求量出现波动,或公司在新兴应用领域的技术研发及市场开发不及预期,则将会对公司的业绩增长造成较大不利影响。
  2、毛利率下滑的风险
  一方面,公司成熟产品可能存在毛利率下滑的情形。公司成熟产品竞争日益激烈,公司在产品定价等方面可能作出适当让利。另外一方面,公司产品结构的变动也会影响毛利率的波动,公司的产品为定制化产品,同类产品提供不同客户的规格、型号存在差异,随着技术的革新和下游市场变化,客户对产品的需求也会不断变动,同时也有部分新产品存在生产工艺复杂、加工难度大的情形,以及公司为未来业务发展新增的生产设施、设备等投入使用使得折旧、摊销等增加,规模效益未能有效发挥,进而可能导致公司毛利率有所降低。
  3、跨国经营的风险
  当今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复杂多变,公司境外市场的政治及经济环境、法律环境、贸易产业政策及国际贸易整体环境的变化存在不确定性。若公司境外客户所在国的政治环境、贸易环境恶化或实施对公司所属行业具有不利影响的政策,则境外市场业务将面临相关政策风险,进而对公司经营业绩造成不利影响。
  公司已在美国、泰国等地设立全资子公司,进一步拓展海外市场的同时也增加了公司管理及运作的难度,存在一定的经营风险。跨国企业的经营模式将增加公司经营运作、财务管理、人员管理的难度,经营运作面临不同体系的法律法规环境、经营环境的影响。若公司经营管理人员及各项制度不能适应全球化经营、跨区域管理及规范运作的要求,将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公司的经营效率和盈利水平。
  4、产品认证风险
  公司采用定制化业务模式,在该业务模式下,公司根据客户提供的产品规格指标要求进行产品开发,样品经客户测试认证通过后,才能进行大批量生产供货。公司的客户对公司产品有持续的定制化需求,主要因为精密光学元组件、光纤器件种类多样,技术要求、产品特征差异较大,未来在光通信领域以及光纤激光领域,精密光学元组件以及光纤器件的指标要求可能持续发生变化。一旦出现产品无法通过认证的情形,将对公司的经营状况和持续盈利能力造成不利影响。
  5、重大客户变动风险
  虽然通常情况下主要客户能够与公司持续发生交易,但如果部分客户自身经营需求发生不利变化,或者公司新客户、新项目的拓展进程不顺利,将对公司未来的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6、经营规模扩大引致的管理风险
  公司自成立以来,建立了较为完善的企业管理制度,业务及规模始终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公司经营规模的不断扩大,并且在美国、泰国、合肥、南京等地分别设立了分/子公司,要求公司能对市场的需求和变化做出快速反应,对公司现金管理、财务管理、流程管理、业务质量控制、人力资源管理等各方面的管理能力要求也随之提高,对公司管理团队的管理水平及防范经营风险的能力也带来了一定程度的挑战,公司存在因经营规模扩大导致的管理风险。
  7、产品质量管控风险
  公司为客户提供定制化产品,定制化产品的设计、生产、组织管理相较于标准化产品,要求公司具备更高的管理水平。而优质的产品质量是公司经营的核心竞争力,也是公司立足之本,保证产品质量的优异与稳定是公司能否长远发展的关键。若公司未来无法保证产品质量的优质与稳定,将会存在客户流失、经营业绩受到影响等风险。
  8、供应链风险
  国际贸易摩擦和地缘政治冲突形势仍不明朗,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和逆全球化思潮的抬头,一定程度上会给公司采购海外供应商的重要设备造成影响,进而影响公司生产能力的提升。
  (五)财务风险
  1、费用增加风险
  公司为未来业务发展新增的生产设施、设备等投入使用使得折旧、摊销等增加,并且研发投入持续增加,为开拓市场销售费用亦有所增长。如果公司产量未达到预期,规模效益未能有效发挥,研发项目产业化效果未达预期,市场开拓未能取得积极进展,将可能会对公司的财务状况产生不利影响。
  2、税收优惠及政策变化风险
  公司为高新技术企业,报告期内减按15%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同时公司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的所得税优惠。若未来税收优惠政策发生变化,或公司将来不能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则无法享受税收优惠,对公司未来净利润将产生一定影响。
  3、汇率波动风险
  由于公司境外销售的主要结算货币为美元,因此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波动可能会对公司的经营业绩和财务状况产生一定的影响,使公司面临一定的外汇风险。
  4、应收账款逾期与坏账风险
  公司充分评估了应收账款的回收风险,本着谨慎原则,提取了相应的坏账准备,同时部署了相应的综合措施,包括完善应收账款的催收机制,建立客户信用体系,加强客户准入管理,优化客户资源;优化财务结构,切实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如果出现未能及时收回或无法收回的情况,将对公司的生产经营和当期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六)行业风险
  1、行业竞争风险
  随着光通信、光纤激光、科研、生物医疗、消费类光学、半导体设备等下游产业规模快速扩大,全球对光学元件、器件的需求快速增长,也吸引了国内外企业的进入,竞争也日趋激烈。一方面,国内光学元器件企业数量在不断增加,另一方面,全球范围内的竞争也日趋激烈,尽管企业间以技术和产品品质竞争为主,但行业中也不乏靠低价抢占市场的企业。因此,部分通用产品激烈的竞争,也一定程度上会迫使公司做出必要的价格调整,影响公司的利润空间。如果公司不能持续进行技术升级和迭代,持续提高产品的性能和良率、提高服务质量和响应速度,实现降本增效,则可能使公司产品失去竞争力。
  2、产业政策风险
  光学元器件作为光通信网络、光纤激光器的基石,尤其是5G、高功率激光器件更是国家抢占技术制高点的必争之地,国家出台了多项政策支持我国光电产业发展,如果未来国家相关政策发生变化,支持产业发展的政策实施出现了不确定性,公司的业务发展和经营业绩可能会受到影响。
  (七)宏观环境风险
  国际、国内宏观经济形势复杂多变,外部环境动荡不安,给我国经济带来的影响加深,若未来经济景气度低迷甚至下滑,光学光电子行业的下游需求和投资也可能因此受到影响。公司主营业务产品为光电子元器件产品,主要应用领域为光通信、光纤激光等,同时积极拓展生物医疗、消费类光学等应用领域市场,若下游应用领域发展受到宏观经济形势波动的影响,或特定领域的发展对光电子元器件产品的需求量出现波动,或上述领域未来增长不及预期,则可能存在影响公司经营及业绩的风险。
  (八)存托凭证相关风险
  (九)其他重大风险

  五、报告期内主要经营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3,991.14万元,比去年同期下降1.2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165.59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28.72%。

  六、公司关于公司未来发展的讨论与分析
  (一)行业格局和趋势
  (二)公司发展战略
  公司致力于各类精密光学元组件、光纤器件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根据自身特点和优势立足于光学光电子行业,全面推进技术创新战略、多应用领域战略、智能制造战略。未来,公司将坚持技术创新战略,继续投入完善并发展现有五大类核心技术,保持技术领先性;同时将规划建设光机集成与测试类技术等,构建光电子领域全系列的元器件研发及生产技术,使公司的技术水平始终走在行业前列。公司将实施多应用领域战略,在深耕现有应用领域基础上,进一步扩大产品覆盖领域,在生物医疗、消费类光学等领域不断扩大影响力。
  (三)经营计划
  2024年,公司生产经营的总体要求及目标是:加大技术研发投入,继续保持公司在光学领域的技术优势;整合GouMax团队与公司技术团队融合,开发和生产高端光通信器件模组产品;推进关键新产品量产和泰国工厂建设;继续积极开拓海外市场,拓宽海外市场销售渠道;继续优化生产全过程管理,提升生产自动化水平和成品率,保证产品质量可靠性和稳定性,具体如下:
  1、技术研发
  技术研发是公司赖以发展的根本,也是与国内外竞争对手拉开距离优势所在。2024年,公司将持续在衍射光学领域投资,建设更加健全的衍射光学类核心技术平台。加强与GouMax技术团队合作,开发器件与模组产品,加强技术高端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另外,公司将继续提高研发项目管理水平,把有限资源投入到市场前景好,符合公司长远规划的新产品和新技术开发上来。注重知识产权保护,提高发明专利申请数量和质量。
  2、市场销售
  持续提高公司市场宣传力度,提升公司在光学领域品牌形象,提升公司整体市场影响力;继续努力建立健全美国、欧洲等海外销售点,抓住国内外市场复苏机会,提高外销比例。在光通讯领域加大销售力度,扭转光通讯销售比例下滑局面。继续加强开拓生物医疗、车载和AR领域客户,服务好已经进入供应链的客户。继续加强销售和业务发展部门自身专业素质培养,提高新产品应用的专业知识,提升业务队伍专业化水平。
  3、生产管理
  公司将继续做好公司重点新产品小批量和量产工作;按计划推进公司泰国工厂建设。在公司内部,继续贯彻“三化一稳定”策略,深入理解和实施其内在管理方法,并把管理理念推广到公司各个事业部,让公司生产水平有较大提升。继续提升质量管理水平,加强对生产设施维护和管理水平,保证安全生产和生产连续性;继续强化生产现场管理,提升生产效率,减少人为失误,提高现场管理人员主观能动性,保证完成公司部署的有关目标值。
  4、品质管控
  坚持在全公司持续督导质量为先的理念,持续强化督导现有质量体系运行,提升公司风险管控和抗风险能力;优化流程、提高效率,将公司现有的ISO9001、ISO14001、ISO45001、IATF16949、ISO13485等管理体系进行优化、融合,提炼以适合于公司的综合质量管理体系。持续建设公司可靠性测试实验室,重点管控批量生产产品质量稳定性和可靠性数字,对各种出现质量问题可以第一时间找出根本原因并持续督导有关部门加以解决,坚决杜绝类似事件再发生。
  5、人才培养和文化建设
  继续贯彻公司人才发展战略:人才是公司赖以发展的根本,要坚持以人为本。培养更多的年轻人才参与到公司发展轨道上来,让他们体会到公司发展与自己成长紧密相关,从而投入更多能量到实际工作中去,达到个人与公司双赢的结果。公司将加强内部培训和外部学习机会相结合,发展一套符合公司自身发展的人才培养方式,营造积极学习向上氛围,真正培养一支能打硬仗的队伍,这也是公司文化建设目标与方向。
  公司经营计划并不代表公司对2024年度的盈利预测,也不构成公司对投资者的业绩承诺。日常经营过程中,公司可能根据市场状况等因素作相应调整,投资者应当理解经营计划与业绩承诺之间的差异,敬请投资者对此保持足够的风险意识。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