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肤

主营介绍

  • 主营业务:

    卫星导航和卫星通信终端设备研发、制造、销售和技术服务。

  • 产品类型:

    卫星导航产品、卫星通信产品

  • 产品名称:

    卫星导航接收机产品 、 卫星导航组件产品 、 专用测试设备产品 、 卫星通信天线产品 、 卫星通信组件产品

  • 经营范围:

    电子产品研发、生产、销售;软件开发、销售,电子产品技术咨询、技术转让;货物及技术进出口;房屋租赁;企业管理服务。(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运营业务数据

最新公告日期:2024-08-28 
业务名称 2024-06-30 2023-12-31 2022-12-31 2021-12-31 2020-12-31
专利数量:授权专利(个) 22.00 22.00 - - -
专利数量:授权专利:其他(个) 0.00 0.00 - - -
专利数量:授权专利:发明专利(个) 5.00 4.00 - - -
专利数量:授权专利:外观设计专利(个) 0.00 0.00 - - -
专利数量:授权专利:实用新型专利(个) 9.00 4.00 - - -
专利数量:授权专利:软件著作权(个) 8.00 14.00 - - -
专利数量:申请专利(个) 11.00 43.00 - - -
专利数量:申请专利:其他(个) 0.00 0.00 - - -
专利数量:申请专利:发明专利(个) 3.00 9.00 - - -
专利数量:申请专利:外观设计专利(个) 0.00 0.00 - - -
专利数量:申请专利:实用新型专利(个) 0.00 14.00 - - -
专利数量:申请专利:软件著作权(个) 8.00 20.00 - - -
产量:卫星导航(台/套) - 2197.00 - - -
产量:卫星通信(台/套) - 4609.00 - - -
销量:卫星导航(台/套) - 1946.00 - - -
销量:卫星通信(台/套) - 1887.00 - - -
卫星导航产量(台/套) - - 4376.00 4502.00 2087.00
卫星导航销量(台/套) - - 3113.00 3961.00 1794.00
卫星通信产量(台/套) - - 5701.00 3374.00 1475.00
卫星通信销量(台/套) - - 3367.00 3317.00 1615.00

主营构成分析

报告期
报告期

加载中...

营业收入 X

单位(%) 单位(万元)
业务名称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成本(元) 成本比例 主营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加载中...
注:通常在中报、年报时披露 

主要客户及供应商

您对此栏目的评价: 有用 没用 提建议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2.61亿元,占营业收入的78.64%
  • 第一名
  • 第二名
  • 第三名
  • 第四名
  • 第五名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第一名
1.56亿 47.21%
第二名
5371.45万 16.21%
第三名
2320.79万 7.00%
第四名
1578.00万 4.76%
第五名
1145.98万 3.46%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7558.09万元,占总采购额的29.46%
  • 第一名
  • 第二名
  • 第三名
  • 第四名
  • 第五名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第一名
2081.83万 8.12%
第二名
1752.82万 6.83%
第三名
1588.77万 6.19%
第四名
1210.36万 4.72%
第五名
924.31万 3.60%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3.95亿元,占营业收入的82.48%
  • 第一名
  • 第二名
  • 第三名
  • 第四名
  • 第五名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第一名
1.96亿 40.90%
第二名
1.13亿 23.67%
第三名
4259.91万 8.90%
第四名
2399.04万 5.01%
第五名
1917.95万 4.00%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1.02亿元,占总采购额的28.66%
  • 第一名
  • 第二名
  • 第三名
  • 第四名
  • 第五名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第一名
2696.60万 7.58%
第二名
2438.26万 6.85%
第三名
1916.50万 5.39%
第四名
1624.90万 4.57%
第五名
1522.34万 4.28%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4.06亿元,占营业收入的85.30%
  • 第一名
  • 第二名
  • 第三名
  • 第四名
  • 第五名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第一名
2.13亿 44.83%
第二名
9647.87万 20.28%
第三名
5023.07万 10.56%
第四名
2344.84万 4.93%
第五名
2241.26万 4.71%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6430.22万元,占总采购额的28.79%
  • 第一名
  • 第二名
  • 第三名
  • 第四名
  • 第五名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第一名
2445.60万 10.95%
第二名
1422.55万 6.37%
第三名
966.95万 4.33%
第四名
927.83万 4.15%
第五名
667.29万 2.99%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3.94亿元,占营业收入的93.05%
  • 客户3
  • 客户1
  • 客户2
  • 客户A2
  • 客户7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客户3
1.42亿 33.53%
客户1
1.10亿 25.97%
客户2
6727.39万 15.90%
客户A2
6042.98万 14.28%
客户7
1426.91万 3.37%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8260.54万元,占总采购额的46.06%
  • 供应商3
  • 供应商1
  • 供应商6
  • 供应商2
  • 供应商5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供应商3
3142.25万 17.52%
供应商1
2474.06万 13.79%
供应商6
1075.52万 6.00%
供应商2
909.35万 5.07%
供应商5
659.36万 3.68%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2.53亿元,占营业收入的89.24%
  •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
  • CHINA USAT SATELLITE
  •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
9120.00万 32.22%
CHINA USAT SATELLITE
6151.63万 21.73%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4158.57万 14.70%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3691.98万 13.03%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2141.44万 7.57%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5433.65万元,占总采购额的44.98%
  •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北京神州海通科技有限公司
  • 深圳中铭安防科技有限公司
  • 河北东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
2264.45万 18.75%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1976.01万 16.36%
北京神州海通科技有限公司
420.00万 3.48%
深圳中铭安防科技有限公司
392.00万 3.25%
河北东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381.19万 3.16%

董事会经营评述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及主营业务情况说明  (一)公司所属行业情况  (1)卫星导航行业  时间、位置信息是重要的战略资源,我国必须具有自主可控的授时、位置服务能力。北斗系统具备授时、定位、导航等功能,构成了我国重要的时空基础设施,使我国摆脱了依赖国外系统的状况,开启了我国时空体系独立自主的新时代。国家的国防、公共安全、能源、电力和金融等具有重要战略性地位的领域,必须要建立起基于北斗卫星导航的应用体系,确保国家安全和经济安全。  根据我国对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发展规划,2020年已建成覆盖全球的卫星导航系统。当前,北斗卫星应用技术呈现出从单一导航系统应用向多系统兼容应用转变,从以导航应用为... 查看全部▼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及主营业务情况说明
  (一)公司所属行业情况
  (1)卫星导航行业
  时间、位置信息是重要的战略资源,我国必须具有自主可控的授时、位置服务能力。北斗系统具备授时、定位、导航等功能,构成了我国重要的时空基础设施,使我国摆脱了依赖国外系统的状况,开启了我国时空体系独立自主的新时代。国家的国防、公共安全、能源、电力和金融等具有重要战略性地位的领域,必须要建立起基于北斗卫星导航的应用体系,确保国家安全和经济安全。
  根据我国对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发展规划,2020年已建成覆盖全球的卫星导航系统。当前,北斗卫星应用技术呈现出从单一导航系统应用向多系统兼容应用转变,从以导航应用为主,向导航与移动通信、互联网等融合应用转变;从以终端应用为主,向产品与服务并重转变的三大发展趋势,并不断拓展出新的北斗应用领域,推动产品性价比不断提高,使北斗应用产品形成规模化快速发展。
  2023年12月26日,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与远征一号上面级成功发射第五十七颗、五十八颗北斗导航卫星。本次任务是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建设新阶段以来首次在轨备份中圆地球轨道卫星发射。卫星入轨后在提升北斗三号空间星座稳定性和可靠性的基础上,将进一步降低北斗三号系统运行风险,对确保系统各类服务连续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2024年5月,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发布的《2024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发展白皮书》显示,2023年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总产值达到5,36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09%。北斗系统已进入规模化应用新阶段,终端用户达到2,500万台/套,全面融入电力、通信、交通运输等国家重要基础设施建设。
  2023年8月,长沙市制造强市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长沙市加快北斗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提出紧抓北斗三号全球系统建成的重大机遇,立足长沙北斗产业核心优势,加快北斗核心技术创新及产业化转化,深化北斗产品及服务规模化应用,推动北斗产业集聚集群发展,助推长沙数字经济发展进入全国一流梯队,助力全球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建设。
  2023年9月,重庆市经济信息委、市发展改革委印发《重庆市加快推进北斗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3—2025年)》,提出到2025年,我市将形成覆盖芯片、模块等上下游各环节的北斗产业生态,力争产业规模达500亿元,整体发展水平进入国内先进行列,成为全国重要的北斗创新成果转化地、产业发展集聚区和规模化应用示范区。
  2023年11月,据中国民航报消息,包含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标准和建议措施的《国际民用航空公约》附件10最新修订版正式生效。这标志着北斗系统正式加入国际民航组织(ICAO)标准,成为全球民航通用的卫星导航系统。
  当前,北斗卫星应用技术呈现出从单一导航系统应用向多系统兼容应用转变,从以导航应用为主向导航与移动通信、互联网等融合应用转变,从终端应用为主向产品与服务并重转变的三大发展趋势,并不断拓展出新的北斗应用领域,推动产品性价比不断提高,使北斗应用产品形成规模化快速发展。
  卫星导航产品具有抗干扰、高精度、高动态、高温差的性能,因此在导航天线、微波变频、信号处理与信息处理等技术领域要求较高。
  (2)卫星通信行业
  卫星通信终端设备行业发展的主要逻辑为,上游卫星制造、卫星发射等基础设施的发展,使得卫星通信流量收费不断下降,降低了卫星通信终端设备的使用成本,终端设备出现快速增长的需求。具体而言,一方面全球通信卫星在不断地发射升空,另一方面卫星制造订单向高通量或者传统加高通量的混合类型方向发展,这将带来数十倍的带宽供应。
  另外,低轨卫星亦是近年来卫星行业最重大的变化,对传统卫星行业的市场格局、移动通信领域的市场格局和人们的生活方式产生重要影响。具体而言,以大量低轨道的卫星,组成卫星星座网络,对地面以蜂窝状网络覆盖,提供卫星通信服务,相比同步卫星网络,可提供通信延迟更低、通信带宽更大、通信覆盖更好的通信服务。
  2023年7月,长征二号丙/远征一号S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成功将我国卫星互联网技术试验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3年11月,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及远征三号上面级,成功将卫星互联网技术试验卫星CX-20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我国加速布局低轨卫星互联网星座,近年来出台多项政策措施,鼓励、推动卫星互联网在各行业规模化应用。
  2023年3月,重庆《关于加快推进以卫星互联网为引领的空天信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重庆要加快推进卫星互联网建设应用、北斗规模应用、遥感融合应用,推动空天信息全产业链发展;到2027年,在全国率先构建空天地一体化、通导遥深度融合的空天信息服务体系,成功创建卫星互联网产业创新中心,全面建成北斗和卫星互联网综合应用先行区,引进培育一批科技型龙头企业,开发一批战略性核心产品,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空天信息产业基础设施主阵地、原始创新策源地、产业发展集聚地、应用服务新高地。
  2023年11月,为贯彻落实《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以卫星互联网为引领的空天信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升以卫星互联网为代表的未来产业发展能级,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研究起草了《重庆市空天信息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3-2027年)(征求意见稿)》。
  2023年5月,成都市经信局市新经济委《2023年成都市卫星互联网与卫星应用产业建圈强链工作要点》正式印发,成都正抢抓卫星互联网与卫星应用产业发展机遇,深入推进产业建圈强链,加快打造全国领先的“卫星+”产业发展高地和创新应用标杆城市。并提出,全年力争实现卫星互联网与卫星应用产业产值突破140亿元,同比增长30%,初步构建关键核心技术突出、产业全链条协同发展的产业生态的发展目标。
  2023年7月,上海市松江区委书记程向民在举行的“高质量发展在申城·松江区”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上海松江加快开辟新领域新赛道,打造低轨宽频多媒体卫星“G60星链”,实验卫星完成发射并成功组网,一期将实施1296颗,未来将实现一万两千多颗卫星的组网。
  2023年10月,上海市人民政府印发《上海市进一步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行动方案(2023-2026年)》的通知,其中提到,布局“天地一体”的卫星互联网。
  2023年11月,2023成都·卫星互联网与卫星应用产业发展大会在蓉举办,活动现场发布了《成都市卫星互联网与卫星应用产业发展规划(2023-2030年)》,为成都加快建设天地一体、泛在智联的新型基础设施,打造全国领先的卫星互联网与卫星应用标杆城市提供了“路线图”。该规划表示:以卫星应用为牵引、以整星制造为支撑,加快向价值链高端延伸,打造卫星互联网与卫星应用科技创新政策源地、高端制造聚集地、应用场景示范地和产业生态新高地。
  2023年11月,上海市人民政府印发《上海市促进商业航天发展打造空间信息产业高地行动计划(2023-2025年)》,其中明确:“到2025年,以商业航天跨越式发展为牵引,围绕卫星制造、运载发射、地面系统设备、空间信息应用和服务等环节,加强卫星通信、导航、遥感一体化发展,推动空天地信息网络一体化融合。探索星箭一体新模式,构筑技术驱动新格局,建设数智制造新高地,开拓应用示范新场景,引领长三角区域空间信息一体化发展,为航天强国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2024年5月,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广州市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规划的通知,其中提出,建设全国领先的工业互联网。支持跨行业、特定行业、特定场景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实现工业大数据汇聚和挖掘,打造高端工业软件服务体系。稳步推进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国家顶级节点(广州)扩容增能和二级节点建设,加快国家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广东分中心建设,深化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在船舶、高端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家居等行业的重点应用,构建高效稳定的标识注册和解析服务能力。依托5G网络和工业互联网,促进工业企业设备、系统、平台之间的互联互通和数据共享,加速行业规模应用。布局新一代信息通信网络,抢先部署下一代互联网等传输类基础设施建设,做好南沙国际IPv6根服务器及根解析服务体系的运营工作,提升IPv6网络性能和服务能力。推动5G、光网、移动物联网和低轨卫星互联网通信有机融合,实现空天地通信一体化覆盖。
  卫星通信产品具有高对准精度、高跟踪精度、高性价比、跨专业融合设计的性能,因此在天馈设计、射频及微波、传动结构及力学仿真分析、惯性导航及伺服跟踪等技术领域要求较高。
  (3)电子对抗
  电子对抗(也称电子战)是利用电磁能和定向能以控制电磁频谱,削弱和破坏敌方电子设备的使用效能,同时保护己方电子设备正常发挥效能而采取的措施和行动,通过侦察和反侦察手段、电子干扰和反干扰手段、电子进攻和防御手段进行对抗,从而获得在电磁频谱中的优势。现代战争中作战双方的对抗已不再是单一装备间的对抗,而是装备体系间的对抗、各种作战力量组成的系统整体对抗。由于现代战争主要依靠自动化指挥系统进行辅助指挥控制,战场上的信息采集、传输和利用主要依靠电磁频谱和军用电子信息装备。由此可见,对于电磁频谱的争夺便显得尤为重要,电子对抗正逐渐成为现代信息化战争的关键、信息作战的核心。
  随着我国逐渐由军事大国走向军事强国,对于自身“海、陆、空、天”多维一体综合防御需求也相应提升,而以电子进攻、电子防护、电子支援等为主要目的的电子对抗装备,将得到重新认识与重点发展。
  公司电子对抗产品主要包括末端防御类产品、电子进攻类产品、训练及试验类产品,均属于军用电子对抗行业,主要运用于各个领域及平台的末端防御、电子进攻、训练及试验。电子对抗已成为现代信息化战争的关键之一,国内外近年正逐步加强对于电子对抗装备部署的重视,全球电子对抗行业正步入新一轮“创造性需求”。
  (二)主要业务情况
  公司自成立以来,持续专注于卫星应用技术领域相关产品的研发及制造,是一家卫星导航和卫星通信终端设备研发、制造、销售和技术服务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主要产品包括卫星导航、卫星通信、电子对抗等系列产品。公司卫星导航产品主要为基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导航终端设备以及核心部件产品,如卫星导航接收机、组件、专用测试设备等,目前主要应用于国防军事领域;卫星通信产品主要为卫星通信天线及组件、卫星通信相控阵天线及组件,目前主要应用于海事、航空等市场;电子对抗产品主要为雷达对抗,包括末端防御类产品、电子进攻类产品、训练及试验类产品,均属于军用电子对抗行业,主要运用于各个领域及平台的末端防御、诱骗、训练及试验。
  公司始终坚持走军民并重的发展路线,以技术自主创新为根基,以持续研发投入为保障,建立了完善的研发体系和强大的科研团队,通过多年的发展,已完全掌握了卫星导航和卫星通信终端设备的核心技术,积累了丰富的项目经验和质量管理经验,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赢得了客户的广泛认可。公司业务范围涵盖军品业务和民品业务,为国防、航空、海洋渔业等多个领域客户提供终端产品和技术服务。
  (三)主要产品及其用途
  公司主要产品包括卫星导航、卫星通信、电子对抗系列产品。
  (四)主要经营模式
  1、采购模式
  公司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物流采购管理制度,制订了《外部提供过程、产品和服务控制程序》《供应商管理规范》等文件确保采购产品符合规定要求。
  公司的采购模式根据采购物料的标准化水平可以分为以下两种情况:①物料采购:公司生产所需的电子元器件、外购模块、结构件、印制电路板等,由公司向供应商提出技术要求指标后直接进行采购;②外协采购:公司生产所需的PCBA、筛选物料、三防处理、第三方实验等工序,由公司向供应商提供设计图纸、相关工艺规范,由相关外协厂商加工后进行采购。
  公司对供应商准入设置了较为严格的管理程序,首先,由采购部根据采购产品技术标准和生产需要,通过对产品的质量、价格、供货期等条件进行比较,预选合格供方并按“供方评价准则”的要求,对供应商进行背景调查、资质审核等,如无异常,需填写《新增供应商申请表》并经相关负责人批准后,方可进行物料采购工作;其次,对试用五次以上,质量、价格、交期等配合无异常的供应商,公司将安排质量部会同组织设计部、生产部、采购部等部门对该供应商进行合格供方评定评价,评定通过的供应商将纳入公司合格供方管理;第三,为保证采购产品的质量以及采购渠道的稳定,公司根据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制定了《合格供方名录》,并定期对名录进行系统化管理。公司主要原材料会同时与2家以上供应商保持稳定的业务关系,以减少原材料意外断供风险;最后,新供应商需根据《供应商管理规范》通过技术研发部参数遴选、样品试用、采购部价格评审和总经理审核后方可录入《合格供应商名录》,每年采购部会定期与质量、技术、生产等部门沟通原材料质量、供应商响应速度等情况,对供应商名单进行维护和调整。
  2、生产模式
  公司主要产品生产模式为非标定制型和标准货架产品两种,生产部门依据项目计划下发的生产订单和技术部门输出文件,组织科研生产工作。其中,对于产品组成部分中非公司专业范围的部分模块组件和部分加工制造工序,公司采用外购、外协的方式委托合格供方按照设计、技术、工艺要求完成。生产部门在所有物料齐套后在公司内完成后续的钳装、电装、电路调试、软件嵌入、整机试验和验收交付等环节。
  具体而言,公司产品的生产模式主要分为定制产品生产和标准产品生产两种类型。
  (1)定制产品的生产模式:该类产品主要是军品和部分定制化开发的民用产品,是按照用户的设计要求进行定制开发的,产品的功能、性能以及环境适应性等都要符合用户提出的设计要求,因此每种产品在方案设计、模块设计、原材料的选择以及工艺设计等方面都会有所不同,个性化特征明显。此外,该类产品基本都是按用户订单进行生产,产品最终需通过用户的签收或验收。
  (2)标准产品的生产模式:该类产品主要是民用产品,是公司通过市场需求分析论证或者对标行业标准研发的,并且已经完成设计和生产定型的通用标准型产品,产品的功能、性能指标以及生产工艺均已固化,可以满足公司市场需求分析的普遍性用户需求。在生产安排方面,公司将根据市场需求情况或者用户订单情况下达生产计划,组织安排生产。
  3、销售模式
  (1)军品销售模式
  公司主要通过客户比选的方式获取订单。具体而言,公司通过客户的合格供应商审查程序成为其合格供应商后,积极了解和响应客户的项目进展及配套需求,利用公司的技术和服务优势,参与客户产品型号的整机/系统研发,为其研发符合定制需求的产品。另外,客户也可直接从合格供方目录里选择几家单位,主动通知、邀请参与比选,进行方案、技术、样机评选,选出供应方。
  (2)民品销售模式
  公司主要通过参加展会和参与竞标的方式获取订单:
  ①参加展会:由于卫星通信的展会较为集中,行业中的客户参加频率较高,为公司获取相关客户信息获取了有效的渠道。通过参加展会以及此后及时跟进行业用户、集成商、渠道商和运营商的相关需求,并进行相应的产品推介,可有效的为公司带来相关产品订单;
  ②参与竞标:客户不定期会组织招标项目,公司亦积极参与相关项目的竞标以获取相关产品订单。
  4、研发模式
  公司采用自主研发的模式开展产品研发和技术创新。由于卫星导航产品与卫星通信产品之间的差异性,公司卫星导航研发中心和卫星通信研发中心都成立了各自的总体设计、微波射频、结构传动、软件设计、PCB设计、项目管理等专业科室,总体设计室负责产品的总体设计和技术状态管理,项目管理室负责项目的进度管理和资源协调,其他各科室负责产品各组成单元的设计实现。
  军品主要以定制化开发为主,公司以市场为主导、技术做支撑,通过与各需求单位充分的沟通交流,收集梳理项目信息,在项目可行性分析论证通过之后,再按照军品研制流程开展产品的方案设计、详细设计、物料采购、外协加工、制造组装、调试验收等工作,提前布局研发满足总体设计技术要求的合格产品,以备在客户需求确定后及时随系统完成各项试验验证,考核设计的正确性和符合性,并经过初样、正样等多个阶段的迭代,最终完成产品的设计定型和生产工艺定型。
  民品开发以市场化运作为主,在充分的行业分析和市场调研的基础上,按照行业标准或者对标国际同行先进产品来确定开发产品的品种、规格、技术要求以及目标售价,通过多次迭代设计完成产品的设计定型,再通过小批量试产完成生产工艺定型,产品投入市场后再根据用户的反馈进行产品的升级改进或者降成本改进。
  技术创新研发方面,公司通过参加国内外展会、组织交流会、参与预研课题等方式及时了解和把握卫星导航、卫星通信的行业和技术发展趋势,根据需要确定预研课题,并投入一定的人力、资金开展研究工作,致力于为后续的工程化实现和保持公司技术先进性奠定良好的基础。
  (五)公司所处的市场地位
  公司是一家专注于卫星导航和卫星通信终端设备研发、制造、销售和技术服务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始终坚持走军民并重的发展路线,以技术自主创新为根基,以持续研发投入为保障,建立了完善的研发体系和强大的科研团队,通过多年的发展,已掌握了卫星导航和卫星通信终端设备中的多项核心技术,积累了丰富的项目经验和质量管理经验,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赢得了用户的一致认可。通过多年的不懈努力和创新发展,公司已经在卫星导航和卫星通信终端设备制造领域成为国内主要的供应商之一,被评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优秀高新技术企业、四川省级工程研究中心和工程实验室、四川省企业技术中心、成都市企业技术中心、成都市院士(专家)创新工作站、“十三五”四川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公司所处的卫星导航、卫星通信领域的行业地位分析如下:
  (1)卫星导航产品的行业地位
  公司卫星导航产品主要应用于国防军事领域,由于国防军事领域的属国性特征,公司卫星导航产品与境外其他国家的军用卫星导航产品不存在竞争关系。
  在国内的市场地位方面,有能力研制、生产军用卫星导航设备的企业为数不多,主要可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经过多年市场和项目经验积累的军工科研院所,第二类是技术实力和生产水平不断提高的民营企业。
  同时,由于国外应用于军工行业的抗干扰、高精度、高动态卫星导航技术限制向我国出口和转让,因此国内早期自主研发主要以军工科研院所为主,其目标是开发抗干扰、高精度、高动态的军用卫星导航系统,以满足武器装备对抗干扰、高精度、高动态导航的需求。近年来,随着民营企业技术研发水平的不断提升,包括公司在内的一批具备军品科研能力的民营企业逐步进入军用导航设备市场。整体而言,目前国内的竞争格局主要呈现为以军工科研院所为主,民营军工企业技术不断提升、配套层级不断提升的态势,具体情况如下:
  公司注重技术开发,技术创新,掌握了卫星导航的多项关键核心技术。公司近年来参与了多个装备型号的研制,多款产品已经完成了定型并进入批量生产阶段。经过多年对行业的专注,公司对产品在强干扰、高动态的环境下的要求有着深刻的理解,公司产品有着工作温度范围宽、环境适应能力强;定位、测速精度高;抗过载、冲击、振动能力强;集成度高、体积小、功耗低;整机电磁兼容设计,复杂电磁环境适应性强等特点,已经广泛应用于国防武器平台,报告期内,公司卫星导航产品技术特性不断提升,产品由模块向整机配套再到系统配套的方向发展,公司的配套层级不断提升,竞争地位不断提高、竞争能力不断提升。
  同时,公司是国内少数几家自主掌握导航天线、微波变频、信号与信息处理等环节的核心技术的厂商之一,具备全国产化设计能力,不仅能研发卫星导航终端产品,还具备模拟卫星信号的设计能力,研制、开发各种卫星导航模拟测试设备。
  (2)卫星通信产品的行业地位
  在卫星通信领域,我国卫星通信尚处于行业起步阶段,由于受到资金、技术、人力资源、研发力量、品牌等方面的限制,我国卫星通信天线市场主要被日韩、欧美等国外产品所占据。由于卫星通信天线生产技术水平要求较高,目前国内具有自主天线研发和生产能力的生产厂家尚为数不多。近年来,国内有实力的卫星通信天线制造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已研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卫星通信技术及产品,且不断得到推广应用。公司从信标机、单脉冲跟踪接收机等组件研发起步,通过多年的技术投入,逐步向整机研发开拓。目前已成功研发出了涵盖机载、船载和车载多个平台,覆盖L频段、S频段、Ku频段和Ka频段等主流通信频段的动中通产品,是行业内产品系列化最完整的厂家之一。
  公司卫星通信产品主要应用于海洋、航空市场,在海洋、航空市场的行业地位情况如下:①海洋领域卫星通信产品在境内外市场上的行业地位
  在海洋领域,公司卫星通信产品主要面向国内海洋市场进行销售,境外销售的产品以零星销售为主,因此,公司卫星通信产品尚未持续性地参与到境外海洋市场的竞争当中。
  在境内,由于目前卫星通信终端的渗透率较低且用户习惯尚未形成,因此行业尚未形成稳定的竞争格局,竞争格局较为分散,业内企业较多,各自依靠自身的产品、技术和服务进行充分的市场化竞争。
  ②航空领域卫星通信产品在境内外市场上的行业地位
  在航空领域,公司的机载卫星通信产品尚未在国内民航市场拓展且中短期内无法进入“前装”市场,而国内“后装”市场尚处在试验阶段,未来发展具有不确定性,公司未来在国内市场的销售、开拓依赖于国内民航市场发展和对卫星通信需求的逐步成熟,其中,如Ka频段高通量卫星发展进程即会影响航空公司安装机载卫星通信天线设备的进程。同时,国外巨头的竞争亦会对公司未来的市场份额造成挤压。因此,虽然未来发展空间广阔,但公司未来业务拓展相应亦具有一定难度。
  最后,公司卫星通信产品的核心零部件均为自主设计生产,产品具备天线系统的兼容性和集成度高、可靠性高等特点,产品能保持对卫星信号的精确追踪,在极端条件下能够建立并保持连续可靠的卫星通信,在各种工作条件下具有稳定的信号连接和较好的性能表现,公司已掌握了卫星通信天线的核心技术。目前公司的卫星通信产品已经通过多家知名客户的认证,进入批量生产阶段。
  (3)电子对抗行业地位
  为了发展电子对抗业务板块,公司综合自身无线电技术优势与人才储备,并积极引进业内具备实际科研经验的电子对抗类技术人才,经过几年的发展,目前已具备一定的技术积累和技术优势。
  ①技术科研起步较早且成果明显:公司在电子对抗领域所涉技术与当前卫星导航、卫星通信同源且具有延伸性,因此公司已在数年前即启动了电子对抗装备相关技术科研工作。此外,为了强化在电子对抗领域的科研实力,公司在此期间不断引进行业专业人才,当前电子对抗板块核心技术人才大多曾经在国内军工集团科研院所有过从业经验。公司科研人才在通信对抗、雷达对抗、人工智能、数字系统、电子对抗测试与评估、突防防御、软件设计与开发、FPGA开发、微波射频器组件、算法仿真验证、硬件设计、天线设计等专业方面有着深厚的研究。
  ②自主技术优势推动市场竞争力:借助公司整体技术实力与在电子对抗特定领域以先发优势形成的技术储备,公司已通过公开竞标比选的方式,赢得了多个电子对抗装备型号的研制订单,且将逐渐实现产品定型及量产;与此同时,公司紧跟行业发展需求,参与多个项目论证、研究,也进一步代表着公司在电子对抗领域的技术具有明显的市场竞争力。
  二、核心技术与研发进展
  1.核心技术及其先进性以及报告期内的变化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核心技术未发生变化。
  2.报告期内获得的研发成果
  报告期内,公司获得5项发明专利、9项实用新型专利。
  3.研发投入情况表
  4.在研项目情况
  5.研发人员情况
  6.其他说明

  二、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报告期内,受行业宏观环境持续影响,终端用户节奏减缓,项目实施节点有所调整,产品研制、量产进度不及预期,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9,975,114.93元,同比下降65.86%,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3,039,261.60元,同比下降238.51%。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净利润-54,164,685.91元,同比下降329.82%。
  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聚焦技术持续创新,落实发展战略。报告期内,公司研发费用38,691,864.05元,同比增加12.81%,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48.38%。报告期末,公司研发人员164人,占公司总人数的39.61%。
  报告期内,公司借力国际展会,推动海外市场。2024年5月、6月,公司分别受邀参加了中东迪拜国际广播电视展览会(CABSAT)、新加坡亚洲通讯展,通过此专业平台与新老客户交流分享卫星通信新产品、新技术与行业应用,公司充分展示了卫星通信领域的创新技术、产品设计和解决方案,并将卫星通信船载、机载等系列产品展出。
  卫星通信终端产品在民航机载的应用方面,报告期内,公司KA/KU双频机载卫星通信天线在波音B737-800已完成适航认证,KU单频机载卫星通信天线完成了小批量生产及交付。对于国内C919前装市场,公司积极对接并推进相关工作,已经完成技术要求对接并启动了产品研制。
  报告期内,公司承接的某国家级相控阵产品专项技术攻关及产业化项目顺利完成了项目验收。研发的多个型号产品在我国某试验卫星互联网系统中进行了在轨测试验证及首批次交付用户试用。同时公司在相控阵天线方向实现了核心技术指标优化、产品迭代升级,开展了多个客户型号对接等相关研制工作。
  报告期内,公司获得“成都市2023年度制造强市工作先进集体”、“四川天府新区2023年度优秀企业”、“2023年四川新经济企业100强”等殊荣。

  三、风险因素
  (一)业绩大幅下滑或亏损的风险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9,975,114.93元,同比下降65.86%;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3,039,261.60元,同比下降238.51%,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净利润-54,164,685.91元,同比下降329.82%,主要受行业宏观环境持续影响,终端用户节奏减缓,项目实施节点有所调整,产品研制、量产进度不及预期,公司收入同比下降。未来若行业因素发生重大不利变化,公司将存在经营业绩进一步下滑的风险。
  (二)核心竞争力风险
  作为知识密集型和人才密集型企业,在未来经营过程中,定制化产品的设计、研发是否达到客户预期,技术储备是否能够应对市场竞争均依赖于公司的经验、对行业的理解和人才的积累等,如果公司未来不能对技术、产品的发展趋势做出正确判断并及时做出准确决策,有可能导致新技术的开发失败,或者新技术开发迭代速度不能达到客户或市场的预期,将会对公司的长远发展和竞争力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鉴于公司核心技术产生的收入比例较高,若未来公司核心技术落后于行业技术水平,则存在收入大幅下滑的风险。
  公司依靠核心技术开展生产经营所产生的收入比例较高,同时,公司未将卫星导航领域相关核心技术申请专利,主要通过自身保密制度和措施进行管理。基于此,核心技术是公司持续经营和保持竞争优势的基础保障,未来如果公司核心技术的信息保护措施不善或由于公司核心技术人员流失、研发团队变动等因素导致公司核心技术泄露,则会对公司持续经营能力造成不利影响。公司所处行业产品研发周期较长、资金投入较大,需要经过立项、设计、初样、正样等多个阶段的迭代,为保证公司产品的技术符合市场需求,公司往往需要提前较长时间进行产品研发规划并持续投入资金进行预研,在长时间的产品研发过程中,研发结果存在不确定性,如果公司研发失败或者研发成果无法顺利实现产业化,将会对公司的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三)经营风险
  报告期内,公司对前五大客户的销售金额占公司当期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较高。如果未来公司无法在各主要客户的供应商体系中持续保持优势,无法继续维持与主要客户的合作关系,则公司的经营业绩将受到较大影响。同时,如果客户对公司主要产品的需求产生变化或公司竞争对手产品在技术性能上优于公司,会对公司的经营业绩造成不利影响。
  由于特殊行业产品需根据客户交付的装备生产任务技术指标设计、生产,而公司承担的装备生产任务的顺利实施依赖于公司的研发技术实力和重大项目管理能力。若公司不能按照约定保证项目实施、不能按时保质完成承担的研制任务,将会对公司的后续项目承担以及公司经营业绩产生一定的影响。
  公司在经营过程中需要与竞争对手在产品设计方案、技术指标等多方面进行竞争。若公司不能有效应对市场竞争,继续保持在技术研发、产品品质等方面的优势,则可能在市场竞争过程中落选,从而会对公司的经营业绩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
  公司境外销售客户较为单一,如果未来客户需求产生变化或公司无法持续满足客户需求,将对公司境外销售收入产生不利影响。限于公司人员、资金实力等约束,公司目前尚不具备全球化的销售渠道及提供全球化的技术支持服务能力,因此,公司境外业务尚处于探索阶段,对境外市场的渠道、制度、交易惯例等了解还不够深入,境外客户拓展主要依靠行业展会中的交流、推介等方式进行,业务开拓存在较大的难度。
  公司产品应用领域和适用平台对于其所提供产品的技术性能、可靠性等方面有着较高要求。但随着公司经营规模的持续扩大,及客户对产品质量要求的提高,如果公司不能持续有效的执行相关质量控制措施,导致产品质量出现问题、下游产品性能受到影响,将对公司的品牌声誉和经营收益产生不利影响。
  (四)财务风险
  由于公司产品具有定制化的特点,公司每年根据客户的需求生产和销售具体产品,不同产品毛利率有所不同,未来,如果公司不能继续获取客户高价值含量的订单,或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或产品技术含量落后,或者产品销售价格、原材料价格、用工成本波动,则可能导致主营业务毛利率水平进一步下滑,进而可能对公司盈利能力产生一定影响。
  报告期末,公司应收账款金额较大,若不能及时收回,可能影响公司的现金流量。如果宏观经济形势、行业发展前景等因素发生不利变化,客户经营状况发生重大困难,公司可能面临应收账款无法收回而发生坏账的风险。另外,公司应收账款回款周期较长,可能面临运营效率降低和经营业绩下滑的风险。
  公司存货主要包括原材料、在产品、发出商品、库存商品、委托加工物资等,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公司按照产品需求,考虑相关原材料的采购周期等因素,会适当提前安排部分原材料的备货采购,未来若公司在项目执行过程中不能有效控制成本费用,或客户订货计划出现变动,或相关原材料市场价值大幅下跌,则将可能导致存货出现减值的风险。
  公司是知识密集型和人才密集型企业,随着经营规模的进一步扩张,公司人员数量尤其是高端研发人才的数量将进一步增加;另一方面,卫星应用行业人才较为短缺,特别是具备尖端技术设计能力和项目管理能力的复合型高端人才一般均有较高的收入预期,公司为吸引优秀人才需要不断加大人工成本开支。因此,未来人员工资水平持续上涨将导致公司成本费用不断上升,从而对公司的经营业绩造成一定不利影响。
  公司原材料主要包括芯片、电阻、电容、电感等元器件产品;PCB板、功放模块、射频模块等模块及组件产品;板材、包装箱等原辅材料及各类生产工具。报告期内,公司原材料价格较为稳定,未来主要原材料价格若出现短期大幅上涨,也将对公司的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报告期末,公司存在美元、新加坡货币资金,人民币对美元、新加坡币的汇率波动可能会对公司的经营业绩和财务状况产生一定的影响,使公司面临一定的外汇风险。
  未来如果国家调整相关的税收优惠政策或公司不能继续享受相关税收优惠政策,将对公司的经营业绩和利润水平产生不利影响。
  基于下游市场的行业特点,公司收入分布存在一定的季节性特征,公司收入的季节性分布存在一定波动性,对公司执行生产计划、资金使用等经营活动产生一定影响。因此,公司业绩存在季节性波动的风险。
  公司于2021年完成对南京荧火51.00%股权的收购,确认商誉7,911.49万元,报告期内该等商誉未发生减值。若未来宏观经济、市场环境、监管政策等发生重大变化,或南京荧火自身经营不达收购预期,公司存在商誉减值的风险,从而对公司经营业绩造成不利影响。
  (五)行业风险
  在机载卫星通信领域,国内市场尚处于发展初期,仅部分宽体机型具有空地互联功能,窄体机型作为我国民航机型的主力,大部分还未实现空地互联功能。目前宽体机均通过“前装”(即出厂前安装)方式实现机载Wi-Fi通信,设备由松下航电、霍尼韦尔提供,公司机载卫星通信天线产品主要面向窄体机型改装的“后装”市场(即出厂后改装)。公司作为卫星通信天线制造商,产品需由下游集成商集成后销售予航空公司,未来如果国内机载卫星通信市场发展进度慢于预期或业内无法形成有效的商业模式,或下游集成商在与松下航电、霍尼韦尔等国际厂商竞争中获取市场份额过小,则公司未来在国内机载卫星通信市场的扩展将受到较大影响。
  在船载卫星通信领域,公司船载卫星通信天线产品主要供各类船只于海上建立卫星通信,实现通信、联网功能,受限于通信速率、资费水平、使用习惯等因素的限制,目前船载卫星通信尚未大规模普及,渗透率较低。未来如果我国高通量卫星的建设未达预期或者用户习惯未能按预期形成,卫星通信于海洋市场的普及受阻,则会对公司船载卫星通信天线产品销售的增长产生不利影响。
  (六)宏观环境风险
  国防领域作为特殊的经济领域,主要受国际环境、国家安全形势、地缘政治、国防发展水平等多种因素影响。若未来国际国内形势出现重大变化,导致国家削减军费支出,或调整与公司产品相关的军费支出预算,则可能对公司的生产经营带来不利影响。
  公司还将面临宏观经济和行业波动、产业政策变化、市场竞争加剧等因素带来的经营风险。若未来宏观经济疲软、下游市场需求下滑、国家相关产业政策支持力度减弱、或国际先进企业和国内新进企业的双重竞争态势愈发激烈,都将对公司的生产经营产生不利影响。
  国内外宏观经济、燃料供应、气温和降水等多方面因素交织叠加,给电力供需形势带来不确定性。未来如果出现大面积限电或停电情况,可能存在导致工厂停产的风险,对公司的生产运营造成影响。

  四、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核心竞争力分析
  1、技术研发优势
  (1)专业的研发团队
  经过多年的发展,公司构建了专业齐全、层次清晰、经验丰富的研发人员团队,形成了以研发总监和资深研发工程师为首、高级研发工程师和研发工程师为骨干、助理研发工程师为辅助的研发人员梯队,各个专业的技术骨干有着多年的从业经验,具有较强的技术攻关能力和丰富的工程研制经验。同时经过多年对行业的专注,研发团队还对产品在强干扰、高动态环境下的要求有着深刻的理解,有丰富的产品制造、安装调试、维护保养等应用实践经验。
  (2)核心技术优势
  卫星导航行业和卫星通信行业都属于技术密集型行业,技术创新和技术积累是公司业务全方位拓展的基础。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非常注重技术自主创新,并在卫星导航和卫星通信相关领域形成了良好的技术积累,在卫星导航领域,公司是国内少数几家已自主掌握导航天线、微波变频、信号与信息处理等环节核心技术的厂商之一,具备全国产化设计能力,不仅能研发卫星导航接收终端,还具备模拟卫星信号的设计能力,研制、开发各种卫星导航模拟测试设备;在卫星通信领域,公司已完全掌握了天馈设计、射频及微波、传动结构及力学仿真分析、惯性导航及伺服跟踪等主要环节的核心技术。同时,电子对抗领域所涉技术与当前卫星导航、卫星通信同源且具有延伸性。
  (3)技术完整性优势
  经过多年积累,公司在卫星导航、卫星通信、电子对抗领域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技术体系,核心技术覆盖了卫星导航、卫星通信、电子对抗终端设备制造的主要环节。较为完整、全面的技术积淀使公司在进行产品设计之初即可对产品设计进行整体的优化,并有能力持续优化产品设计,不仅有利于提高产品技术性能,在成本控制方面还有效避免了因部分技术依赖第三方公司而导致的成本过高、不受控的问题。
  2、质量管控优势
  公司已经建立了符合ISO9001:2008、GB/T19001-2008、GJB9001C-2017质量标准要求的质量管理体系和完善的质量管理制度,通过品质控制体系以及供应商评估与控制体系,保证质量管理覆盖产品研发、物料采购、生产调试、成品检验、交付运输和售后服务全过程,并不断加强产品的工艺技术研究和提升,确保产品制造质量稳定。公司为进一步提升产品开发过程的管控,以及规范和优化产品生产流程,建立了MES和WMS等信息化管理系统,通过持续地优化和改进,产品开发效率得到提升,产品质量得到进一步保障。
  此外,公司每年都将接受质量体系监管单位的监督审核以及用户单位的二方审核,对研发和生产过程中的不足之处不断进行改进,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有效且不断提升。
  3、客户资源优势
  公司卫星导航产品一般需要依据客户需求进行针对性地开发,需要与客户的运用载体进行配套及融合。客户对配套产品的安全可靠性要求尤其严格,该类产品一旦装备后,即融入了相应的装备或设计体系。因此,卫星导航产品一旦对客户形成批量供应,一般可在较长期间内保持优势地位。公司经过多年的发展,通过优良的产品和优质的服务赢得了众多客户的认可,积累了一批优质客户资源,建立了长期稳定的项目合作关系。同时,电子对抗产品终端用户与现有客户重叠度高,间接助力项目产品进入供应序列。
  卫星通信方面,卫星通信天线质量的稳定对卫星通信终端产品功能的正常发挥至关重要。卫星通信天线生产企业必须通过客户严格的供应商资质认定,通常需要通过相当一段时间的小批量供货测试后才能正式被认定为供应商。与此相对应的,为保证设备安全运行、标准化管理和便捷维护,客户一经确定同类设备供应商后,一般不会轻易更换。公司的卫星通信产品已经通过多家知名客户的认证,已进入批量生产阶段。
  4、卫星通信产品先动优势
  在卫星通信领域,我国卫星通信尚处于行业起步阶段,由于受到资金、技术、人力资源、研发力量、品牌等方面的限制,我国卫星通信天线市场主要被日韩、欧美等国外产品所占据。由于卫星通信天线生产技术水平要求较高,目前国内具有自主天线研发和生产能力的生产厂家尚为数不多。同时,由于目前卫星通信终端的渗透率较低和用户习惯的尚未形成,行业的发展尚需要产业链各参与方的投入和培育。公司持续对卫星通信领域进行投入,目前已形成了涵盖机载、船载和车载多个平台,覆盖L频段、S频段、Ku频段和Ka频段等主流通信频段的动中通产品体系,且在民航、海洋渔业领域积累了成熟的商业化经验,形成了一定的先动优势。未来随着高通量卫星等技术变革的推进,卫星通信的收费标准将不断降低,随着用户习惯的形成,公司将面临着良好的发展机遇。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