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营介绍

  • 主营业务:

    液晶显示器光学引擎及光源、显示设备配件、电子及电器零部件品、模具、电子零件材料、胶粘制品开发、生产、销售。

  • 产品类型:

    背光显示模组、背光显示模组零部件、偏光片

  • 产品名称:

    背光显示模组 、 背光显示模组零部件 、 偏光片 、 精密结构件 、 导光板

  • 经营范围:

    液晶显示器光学引擎及光源、显示设备配件、电子及电器零部件品、模具、电子零件材料、胶粘制品开发、生产、销售;绝缘材料、五金材料销售;液晶显示器光学膜研究、生产、制造;提供电子技术服务、技术咨询、技术培训及自行开发技术的转让;自营和代理各类商品和技术的进出口,但国家限定公司经营或禁止进出口的商品和技术除外;物业服务;房屋租赁。(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运营业务数据

最新公告日期:2024-04-26 
业务名称 2023-12-31 2022-12-31 2021-12-31
产量:背光显示行业(kpcs) 37.71万 - -
销量:背光显示行业(kpcs) 37.48万 - -
产能:背光显示模组(kpcs) 5.17万 - -
产能:背光零部件(kpcs) 52.82万 - -
产量:背光显示模组(kpcs) 3.13万 - -
产量:背光零部件(kpcs) 34.58万 - -
销售收入:背光显示模组及零部件(元) 19.75亿 - -
销量:背光显示模组及零部件(kpcs) 37.48万 - -
产能利用率:背光显示模组(%) 61.00 - -
产能利用率:背光零部件(%) 70.00 - -
产能:在建产能:背光显示模组(kpcs) 9649.20 - -
背光显示行业产量(kpcs) - 55.73万 -
背光显示行业销量(kpcs) - 34.42万 -
背光显示模组产量(KK) - - 46.93
背光显示模组零部件产量(K) - - 179.31

主营构成分析

报告期
报告期

加载中...

营业收入 X

单位(%) 单位(万元)
业务名称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成本(元) 成本比例 主营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加载中...
注:通常在中报、年报时披露 

主要客户及供应商

您对此栏目的评价: 有用 没用 提建议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18.40亿元,占营业收入的85.05%
  • 京东方
  • TCL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深圳市鸿岸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群创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苏州璨鸿光电有限公司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京东方
14.85亿 68.66%
TCL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2.19亿 10.14%
深圳市鸿岸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5670.37万 2.62%
群创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4212.32万 1.95%
苏州璨鸿光电有限公司
3642.00万 1.68%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2.98亿元,占总采购额的19.98%
  • 明尼苏达矿业制造(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 爱思开迈克沃高科技材料(苏州)有限公司
  • 上海弘名电子有限公司
  • 深圳市鸿岸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河南盈硕半导体照明科技有限公司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明尼苏达矿业制造(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9764.10万 6.56%
爱思开迈克沃高科技材料(苏州)有限公司
6374.99万 4.28%
上海弘名电子有限公司
4929.22万 3.31%
深圳市鸿岸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4378.70万 2.94%
河南盈硕半导体照明科技有限公司
4306.84万 2.89%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19.76亿元,占营业收入的89.53%
  • 京东方
  • 群创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TCL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苏州璨鸿光电有限公司
  • 天马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京东方
17.70亿 80.18%
群创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6368.65万 2.89%
TCL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6161.81万 2.79%
苏州璨鸿光电有限公司
5694.45万 2.58%
天马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2416.09万 1.09%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3.15亿元,占总采购额的20.46%
  • 明尼苏达矿业制造(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 爱思开希高科技材料有限公司
  • 台龙电子(昆山)有限公司
  • 河南盈硕半导体照明科技有限公司
  • 隆达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明尼苏达矿业制造(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9101.31万 5.91%
爱思开希高科技材料有限公司
6755.67万 4.38%
台龙电子(昆山)有限公司
6216.57万 4.03%
河南盈硕半导体照明科技有限公司
4796.28万 3.11%
隆达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4662.09万 3.03%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27.09亿元,占营业收入的93.27%
  • 京东方
  •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苏州璨鸿光电有限公司
  • 群创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南京中电熊猫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京东方
24.12亿 83.05%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9413.07万 3.24%
苏州璨鸿光电有限公司
9254.55万 3.19%
群创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9249.64万 3.18%
南京中电熊猫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1794.05万 0.62%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3.78亿元,占总采购额的18.43%
  • 爱思开希
  • 赛的可电子(香港)有限公司
  • 明尼苏达矿业制造(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 隆达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苏州天禄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爱思开希
1.05亿 5.13%
赛的可电子(香港)有限公司
7325.42万 3.58%
明尼苏达矿业制造(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7270.84万 3.55%
隆达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6785.86万 3.31%
苏州天禄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5855.65万 2.86%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23.55亿元,占营业收入的95.51%
  • 京东方
  • 群创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苏州璨鸿光电有限公司
  •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乐金化学(南京)信息电子材料有限公司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京东方
21.57亿 87.48%
群创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1.01亿 4.10%
苏州璨鸿光电有限公司
4507.15万 1.83%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3157.39万 1.28%
乐金化学(南京)信息电子材料有限公司
2034.39万 0.82%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3.30亿元,占总采购额的19.88%
  • 爱思开希高科技材料(苏州)有限公司
  • LG
  • 苏州天禄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赛的可电子(香港)有限公司
  • 明尼苏达矿业制造(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爱思开希高科技材料(苏州)有限公司
7839.80万 4.72%
LG
7537.66万 4.54%
苏州天禄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6865.22万 4.14%
赛的可电子(香港)有限公司
6040.59万 3.64%
明尼苏达矿业制造(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4716.25万 2.84%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22.71亿元,占营业收入的95.41%
  • 京东方
  • 茶谷产业株式会社
  • 群创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苏州璨鸿光电有限公司
  • 深圳市兆纪光电有限公司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京东方
20.70亿 86.97%
茶谷产业株式会社
1.07亿 4.48%
群创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4917.66万 2.07%
苏州璨鸿光电有限公司
2462.65万 1.03%
深圳市兆纪光电有限公司
2042.47万 0.86%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3.91亿元,占总采购额的24.48%
  • LG电子
  • 苏州天禄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深圳日东光学有限公司
  • 东贝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赛的可电子(香港)有限公司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LG电子
9161.64万 5.74%
苏州天禄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8347.29万 5.23%
深圳日东光学有限公司
8202.07万 5.14%
东贝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7439.45万 4.66%
赛的可电子(香港)有限公司
5911.65万 3.71%

董事会经营评述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公司需遵守《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4号——创业板行业信息披露》中的“LED产业链相关业务”的披露要求  (一)行业所属分类  公司以“成为半导体显示行业首选合作伙伴”为愿景,已发展成为半导体显示面板重要零部件背光显示模组的一站式综合方案提供商,具备光学设计、导光板设计、精密模具设计、整体结构设计和产品智能制造能力。公司的主要产品包括背光显示模组及导光板、精密结构件、光学材料等背光显示模组的相关零部件,可广泛应用于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桌面显示器、车载屏幕、医疗显示器及工控显示器、VR等终端产品。  根据中国证监会《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的分类标... 查看全部▼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公司需遵守《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4号——创业板行业信息披露》中的“LED产业链相关业务”的披露要求
  (一)行业所属分类
  公司以“成为半导体显示行业首选合作伙伴”为愿景,已发展成为半导体显示面板重要零部件背光显示模组的一站式综合方案提供商,具备光学设计、导光板设计、精密模具设计、整体结构设计和产品智能制造能力。公司的主要产品包括背光显示模组及导光板、精密结构件、光学材料等背光显示模组的相关零部件,可广泛应用于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桌面显示器、车载屏幕、医疗显示器及工控显示器、VR等终端产品。
  根据中国证监会《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的分类标准,公司所在行业为大类“C制造业”中的C39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二)法律法规、行业政策
  为促进我国半导体显示行业配套组件行业持续、健康发展,国家相关部门陆续出台了《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关于扩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培育壮大新增长点增长极的指导意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及政策,上述政策的陆续出台,将半导体显示行业上升到国家战略发展的高度,为公司所处行业提供了有利的政策支持。公司主要产品背光显示模组作为半导体显示行业重要组成部分,亦属于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环节之一,受国家产业政策支持,为公司所处行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三)行业发展情况
  1、国内液晶显示行业发展带动背光显示模组行业发展
  随着消费者对高品质显示体验的需求增加,液晶面板市场保持稳定增长。尤其是随着4K、8K等高清大屏、高密度颜色显示技术的推广,液晶显示器市场规模逐渐扩大。据预测,到2025年,中国液晶面板制造商的总产能有望达到105亿平方英寸,支撑产品市场规模达到305亿美元。
  辰宇咨询-报告显示,2023年全球背光模组市场销售额达到了1988亿元,预计2030年将达到3429亿元,年复合增长率(CAGR)为8.0%(2024-2030),背光显示模组作为液晶显示器件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液晶显示器件行业的竞争格局对背光显示模组行业会产生较大的影响。
  全球液晶显示行业曾经被三星、LG等大型跨国公司长期主导,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处于领先地位,相应的背光显示模组企业主要集中在中国台湾、日本和韩国。近年来,我国加大了对液晶显示行业的重视程度,出台了多项扶持政策鼓励投资,国内厂商建立了多条液晶面板生产线,促进了国内液晶显示行业的发展。我国液晶显示行业在发展过程中,涌现出一批具有竞争力的液晶显示面板生产企业,如京东方、华星光电、深天马等。
  LCD为非发光性的显示装置,需要借助背光源才能达到显示的功能。背光源性能的好坏除了会直接影响LCD显像质量外,背光源的成本占LCD模块的3-5%,所消耗的电力更占模块的75%,是LCD模块中相当重要的零组件。高精细、大尺寸的LCD,必须有高性能的背光技术与之配合,因此当LCD产业努力开拓新应用领域的同时,背光技术的高性能化(如高亮度化、低成本化、低耗电化、轻薄化等)亦扮演着幕后功臣的角色。
  随着中国大陆高世代线产能持续释放及韩国龙头厂商三星和LG陆续关停LCD产线的影响,全球LCD产能快速向中国大陆集中。全球液晶显示屏产能随之逐渐向中国大陆地区转移,这一趋势带动了国内背光显示模组行业的发展。中国在全球消费电子产品和LCD产业中的地位日益凸显,为国内背光模组企业带来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与此同时,全球汽车产品的热度不断升温,使得车载显示产品在该领域内的需求也呈现出迅猛增长的趋势。
  2、2023年汽车行业在销售和技术方面均呈现出积极的发展态势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数据,2023年我国汽车销量达到了2606.3万辆,同比增长10.6%。这是连续第九年销量超过2000万辆,显示出我国汽车市场的强大潜力和活力。
  在乘用车市场中,国产高端品牌乘用车的表现尤为突出。销量达到451.6万辆,同比增长15.4%,增速超过整体乘用车市场增速4.8个百分点,市场占比提升至17.3%。这反映了消费者对于国产高端品牌的认可和接受度在不断提升。
  综上所述,2023年汽车行业在销售和技术方面均呈现出积极的发展态势。销售市场的持续增长和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崛起,为行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同时,数字化营销的深入发展也为汽车企业带来了新的营销思路和手段。在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的不断变化,汽车行业将继续保持创新和发展的态势。
  作为汽车电子的重要组成部分,车载显示市场也迎来了自身发展的新浪潮,2023年,全球车载显示面板市场呈现稳步增长的趋势。据相关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全球车载显示面板前装市场出货量约为8734万片,同比增长约0.6%。其中,中国市场的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达到了378.8万辆和374.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2.4%和44.1%。这一增长趋势预示着车载显示市场在未来几年内将持续扩大。
  3、各类面板显示技术预计未来将长期共存
  液晶显示屏应用范围涵盖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显示器、车载、工控、智能家居及穿戴、健康医疗等万物互联人机交互使用领域,市场规模巨大,可以同时容纳LCD、Mini LED、Micro LED及OLED等在内的多种技术。显示产品使用场景丰富,各种显示技术在色彩对比度、亮度、可靠性、使用寿命、功耗、生产成本等各方面各有所长,预计未来将长期共存。
  目前,LCD显示技术凭借产业链配套成熟、生产良率高和低成本的优势,仍是主流的显示技术。产业链各环节主流厂家积极布局Mini LED、OLED及Micro LED等新型显示技术,以获得更优的对比度、色域、功耗等性能,其中:OLED显示技术目前主要应用于手机市场,Mini/MicroLED受技术和工艺影响,尚处于技术和应用突破阶段。
  4、行业发展压力与机遇并存
  2023年,我国经济基本面呈稳中向好的态势。不过,公司所属半导体行业的发展与下游消费需求变化密切相关,受到外部宏观环境、全球供应链结构性变化、消费市场需求波动、市场竞争加剧等因素的影响,虽然行业逐步回暖,行业发展仍需承压前行。
  行业发展也存在诸多机遇。随着下游客户逐季度去库存,行业将迎来结构性复苏,行业环境得到改善。半导体显示应用范围涵盖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显示器、车载、工控、智能家居及穿戴、健康医疗等万物互联人机交互使用领域,随着物联网(IoT)和人工智能(AI)技术的发展,以及5G网络的普及,对于高性能、低功耗的显示屏需求将持续增长。特别是在智能家居、健康医疗等领域,对于高分辨率、高可靠性的显示屏需求日益增加,应用场景快速发展为产业升级与需求带来了机遇。
  (四)公司行业地位
  公司为背光显示模组的一站式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具备全面的技术实力,包括光学设计、导光板设计、精密模具设计、整体结构设计以及产品智能制造等。多年来,凭借先进的技术实力和卓越的产品质量,公司已发展成为国内领先的背光显示模组制造商之一,稳固了市场地位。同时,公司积极进军汽车电子领域,不断加强车载显示技术的研发和应用。
  公司依托多年积累的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以多样化的产品种类、高额的研发投入和大规模生产模式为基础,成功与全球知名的半导体显示面板制造商,如京东方、群创光电、华星光电、深天马、惠科等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此外,公司的产品还广泛应用于华为、联想、惠普、戴尔、华硕及小米等知名消费电子企业,以及海微科技、华安鑫创、航盛电子、马瑞利等Tier1一级供应商和包括蔚来、哪吒、一汽、吉利、福特等整车厂,实现了广泛的市场覆盖。
  
  二、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公司需遵守《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4号——创业板行业信息披露》中的“LED产业链相关业务”的披露要求
  (一)主营业务及主要产品
  公司为半导体显示面板重要零部件背光显示模组一站式综合方案提供商,集光学设计、导光板设计、精密模具设计、整体结构设计和产品智能制造于一体。公司的主要产品包含背光显示模组、导光板、精密结构件、光学材料等相关零部件,广泛应用于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桌面显示器、车载屏幕、手机、医疗显示器及工控显示器等终端产品。
  1、背光显示模组
  (1)TFT-LCD背光显示模组产品
  液晶显示面板主要由背光显示模组与液晶屏幕构成,其中背光显示模组提供亮度适中、均匀分布的面状光源;液晶屏幕将背光显示模组发出的光线经过偏振、明暗调节及颜色混合形成图像。
  (2)Mini-LED背光显示模组产品
  背光显示模组因技术原理和结构不同而分为传统背光模组和Mini-LED背光模组两大类型。与传统背光模组相比,Mini-LED背光模组具有高色域、高对比度和高亮度等显示效果的优势。
  Mini-LED即次毫米发光二极管,是芯片尺寸介于50-200μm之间的LED器件,不仅体积较小,而且显示性能佳、响应速度快、寿命长、对比度高,并且在像素密度和功耗上较传统LCD都有明显的优势。
  报告期内,公司重点开发拓展车载背光显示模组市场,公司车载背光显示模组保持了良好的增长态势。基于现有车载市场对显示屏的需求及要求提高,公司成功设计开发完成防窥、曲面、超薄、超窄、异形等各式车载应用背光产品。公司车用Mini-LED背光产品已经成功与众多Tier1供应商及整车厂展开合作,Tier1供应商主要包括:海微科技、华安鑫创、航盛电子、马瑞利、延锋伟世通、弗吉亚、华勤电子、亿卡通、歌乐电子、豪恩科技、长信科技、好帮手、三旗通信、富赛电子、德赛集团、创维电子、宏景电子等。品牌及整车厂主要包括:蔚莱、哪吒、一汽、东风,上汽、长安、长城、江淮、吉利、福特、电咖等。同时公司也与主要面板厂商及终端生产企业就笔记本电脑和 VR等消费电子领域用的Mini-LED背光产品开展合作开发和生产。
  2、主要背光显示模组零部件
  (1)导光板
  导光板为背光显示模组的核心部件,其光学结构设计决定了背光显示模组的均匀度和辉度,从而决定了液晶显示面板的画面质量。因此,导光板的设计能力是背光显示模组厂商的核心竞争力,体现了行业内各厂商的技术水平。
  导光板主要功能为引导光线的传播方向,控制光线的整体分布,实现功能性发光。通过疏密不同、大小不同的扩散点图案设计,光源所发出的光以端面照光的方式进入导光板,当光线在底面碰到扩散点时会往各个角度扩散,进而使整个导光板面均匀发光。
  (2)精密结构件
  精密结构件主要包括精密注塑件及冲压件,为背光显示模组用前框、后壳、框架及背板等零部件,具有遮光、反射、承受载荷、固定零部件、外观装饰及保护产品内部器件不受外力破坏等作用。
  (3)其他背光显示模组零部件
  其他背光显示模组零部件主要包括反射片、扩散片、棱镜片等光学材料,以及胶粘类产品。
  ①反射片
  反射片为附有镀层材料的光学材料,一般置于背光显示模组的底部,主要用途是将透过导光板漏到下面的光线再反射回去,重新回到面板侧,从而达到减少光损失,增加光亮度的作用。
  ②扩散片
  扩散片主要由三层结构组成,包括最下层的抗刮伤层、中间的透明PET基材层和最上层的扩散层。光线经过导光板传导后,从最下方的抗刮伤层入射,然后穿透高透明的PET基材层,再经分散在扩散层中的扩散粒子散射后,形成均匀的面光源。
  ③棱镜片
  棱镜片主要由三层结构组成,最下层的为具有一定雾度的入光面,中间层为透明 PET基材层,最上层的出光面为微棱镜结构,其工作原理为通过折射、全反射、光累积等过程来控制光强分布,使散射的光线向正面集中,并可减少光线的损失,提升整体辉度和均匀度,对背光显示模组起到增加亮度和控制可视角的效果。
  ④胶粘类产品
  胶粘类产品应用于背光显示模组中,起到粘接、固定、密封、防尘、隔音、绝缘、联线外接等各方面作用。胶粘类产品可替代传统的螺丝、卡簧等机械式紧固器件,用以完成其他器件之间的物理连接和固定,可使背光显示模组向更加轻薄化的趋势发展。
  3、Mini-LED相关产品及服务
  (1)Mini-LED灯板
  通过缩小LED灯珠的尺寸,使面板在保持面积不变的情况下可以容纳更多的灯珠数量,从而实现高亮度的显示效果。Mini-LED背光灯板采用直下式背光设计,加上Local Dimming技术能够有效改善LCD屏幕的对比度。在设计灯板时,公司充分考虑到直下式背光的特点,通过电子电路设计合理布置灯珠和光学膜组,以确保光线的均匀性和亮度的稳定性。
  (2)Mini-LED灯板驱动设计
  驱动电路负责为LED灯珠提供稳定的电流和电压,以确保其正常工作。而控制系统则负责对整个灯板进行智能控制,例如实现Local Dimming(局部调光)功能,这项技术是指将整个背光分割成更多的独立控制区域,通过LED芯片控制单个区域灯珠的亮灭程度,以实现更高的对比度。
  (3)Micro-LED 直显设计
  将Micro-LED芯片直接作为显示像素点的设计方式,以此提供成像的基本单位,从而实现图像显示。这种设计具有多种优势,包括高亮度、宽色域、高对比度、高速响应、低功耗和长寿命等。在保证Micro-LED直显良率的情况下完成封装制程,是Micro-LED直显领域的关键。需要在保证产品性能的同时,努力降低生产成本,以推动该技术的普及。
  (二)主要经营模式
  1、采购模式
  公司设有供应链管理中心,并在各生产子公司设有当地采购部门。
  供应链管理中心负责新供应商的调研和开发工作,组织和协调新供应商的初期评审,邀请研发部门、品质部门共同成立评鉴小组,由研发部门对供应商的技术能力进行可行性评估,品质部门负责新供应商品质的评估确认,采取书面审核、样品确认及实地考核等多种手段对供应商进行评鉴。供应商评鉴合格后,将被纳入公司合格供应商资源池,随后公司与其展开合作。供应链管理中心依厂商导入、整合、淘汰的具体情况对供应商资源池进行管理。已进入公司资源池的供应商,在取得公司订单时需按照公司的规定参与招标。
  在新产品开发阶段,供应链管理中心主导原材料采购。公司研发部门从客户研发部门议定产品规格后开始进行可行性评估与反馈,出具初步的设计方案、规格、图纸及原材料清单,此时供应链管理中心开始从供应商资源池中挑选供应商进行初步询价。研发部门与客户完成设计审查后,设计并产出各零部件的图纸与规格书,供应链管理中心据此进行最终询价、议价,并按材评会的最终结果决定供应商。随后,供应链管理中心会协助研发部门进行各阶段的样品邀请,并在产品到达量产阶段后交接给当地采购部门。
  在产品量产阶段,当地采购部门主导原材料采购,供应链管理中心进行辅助。公司当地采购部门负责按照供应链管理中心制订的采购模式执行产品量产阶段材料采购工作。同时为确保原材料的品质、交货日期能持续满足需求,供应链管理中心、采购部门、研发部门、品质部门定期对供应商进行考核。对于考评未达标的供应商,供应链管理中心会持续追踪其改善进度,并将改善之后仍未达标的供应商从供应商资源池中移除,以确保原材料的品质。
  2、销售模式
  由于公司下游客户较为集中,公司通常采取主动开发潜在客户并与客户直接沟通、商务谈判的方式获取订单,即公司研发部门根据行业及市场动向研发新产品,并主动向客户进行推介;同时,客户亦根据终端市场的需求主动与公司进行对接。此外,公司需要与终端客户进行技术、商务方面的交流,取得终端客户的初步认可。
  与客户达成初步合作意向后,公司研发部门与客户进行技术交流。按照行业惯例,公司下游客户引入供应商时,其品质部门会对公司启动供应商审核程序,对公司的研发能力、生产规模、生产管理、质量控制、价格优势、工厂地点等因素进行综合评估,若公司能够达到目标客户的各项要求,则进入其合格供应商名录。同样,公司产品的终端客户也会对公司启动供应商审核程序,公司同样需要满足终端客户的要求。
  公司主要采用订单式销售的方式销售产品,具体又可分为内销、外销两种模式。内销和外销模式下,公司在产品交付并经对方验收后,根据对账单确认销售收入。
  3、生产模式
  公司研发的新产品通过客户的各项测试认证并最终认证合格后,将进入量产阶段。公司获得客户量产订单后,向生产部门及采购部门分别下达生产及采购指令,采购部门按研发部门制定的原材料清单进行采购,生产部门领料后按照研发部门制定的产品生产工艺、生产流程及技术要求进行生产。产品制造完成后,经最终检查验证及出货品质检验合格后销售给客户。
  公司的生产模式具有以销定产、交货期要求高、批次多等特点。公司设立以来,不断优化生产工艺流程、强化生产管理制度,在制造过程中秉承精益生产的理念,强化智能制造,不断提升品质控制,既实现对客户快速交货的承诺,又能保证稳定的产品质量和成本的可控性。
  
  三、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技术优势
  凭借多年积累的技术及经验,公司的产品已广泛应用于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桌面显示器、车载显示、医疗显示器及工控显示器等终端产品,是国内产品种类较为齐全的背光显示模组厂商之一。
  公司是国内自主研发导光板并实现量产的背光显示模组企业之一。目前,公司已掌握轻薄化、窄边框、异形屏及高亮度背光显示模组的相关技术并已实现量产。同时,公司加大研发投入,积极布局Mini-LED相关技术,开发出具有高度可靠性和稳定性的Mini-LED显示模块。该模块不仅实现Mini-LED显示器的高亮度、高对比度以及高色彩饱和度的卓越显示效果,更通过优化生产工艺,有效降低了制造成本,从而显著提升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同时,公司还对Mini-LED显示器的寿命和可靠性进行了全面提升,以满足广大市场对高品质显示产品的迫切需求。
  (二)整体结构设计能力
  公司为半导体显示面板重要零部件——背光显示模组的一站式综合方案提供商,产业布局涵盖背光显示模组的光学设计、导光板设计、精密模具设计等。公司通过多年的技术经验积累,具备了光学设计能力,能够独立将背光显示模组各组件尺寸、公差及性能调整至最佳效果。针对Mini LED背光领域,公司具备灯板电路设计、线路布局、信号处理、光机设计等全面开发技术能力。目前,公司已成长为同时具备背光显示模组设计、光学开发、精密结构件、光学材料及胶粘制品等材料精加工及自动化生产能力的背光显示模组、LCM模组厂商。
  (三)智能生产能力
  目前,公司已经实现笔记本电脑用背光显示模组、平板电脑用背光显示模组的自动化生产,大幅提升了笔记本电脑背光显示模组产品的良率及生产效率。公司持续增加在智能制造领域的投入,提高自动化制造的水平,以有效改善产品精度和良率,降低人力成本,实现精益化、数字化生产。
  (四)客户认证优势
  未来,集中化和头部效应将成为背光显示模组行业的发展趋势,而且产能集中化程度的提高将逐步通过下游液晶显示面板向上游背光显示模组传导。公司的下游客户为液晶显示面板厂商,液晶显示面板行业的下游厂商通常为国内外知名设备制造商,市场份额相对集中。液晶显示面板厂商与客户形成合作关系一般需经过产品认证及供应商认证,涉及到产品质量、控制体系、生产管理等多个环节,认证周期较长。因此,在现有供应体系运作良好的情况下,公司的客户一般不会轻易增加或改变其供应商的结构。同时,通过与客户紧密合作,公司对于客户的核心需求、产品变动趋势、行业最新要求理解更为深刻,有助于公司贴近客户需求,研发并生产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提高客户满意度,从而增强公司在行业内的竞争力。
  (五)规模效应优势
  凭借先进的技术和良好的产品质量,经过多年发展,公司专注中尺寸背光显示模组,已成为国内规模较大的背光显示模组厂商之一,市场地位稳固。通过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公司积累了丰富的核心技术和生产经验,有效降低了产品的制造成本,提高了产品的良品率,增强了公司的议价及盈利能力。同时,由于单一批次的终端产品需要在质量和规格上保持一致,因而头部背光显示模组厂商在获取订单的过程中存在马太效应,即产品质量高、供货速度快的厂商将一次性获取规模数额较大的订单。
  (六)持续研发优势
  公司是以研发为主导的背光显示模组企业。自设立以来,公司业务由光学材料、胶粘制品精加工逐步扩大到背光显示模组、背光显示模组零部件等产品的设计和生产,并能够根据客户的需求进行产品定制化的设计开发,提供光学性能良好、成本适中的背光显示模组整体光学解决方案。依靠在背光显示模组领域内多年积累的行业经验和渠道优势,公司持续创新并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加强技术人员培养和储备。
  
  四、主营业务分析
  1、概述
  2023年,受益于我国经济基本面呈稳中向好态势,行业逐步回暖,但受外部宏观环境、全球供应链结构性变化、消费市场需求波动、市场竞争加剧等因素的影响,行业发展仍需承压前行。同时,伴随着下游客户去库存及消费产品应用场景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
  (1)经营情况
  20.33%;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21.63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294.74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97.4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6,329.69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4.91%。
  (2)主要业绩
  2023年度,公司持续优化经营策略,聚焦主业,拓展产业链,不断开拓新客户、研发新产品、开发新市场,积极应对市场挑战。报告期内,公司重点完成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聚焦主业,持续优化产品结构;积极开拓客户资源,提升市占率
  公司产品聚焦于中尺寸背光显示模组,主要应用于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桌面显示器、车载屏幕、医疗显示器及工控显示器、VR等终端产品。报告期内,公司持续聚焦主业,重点优化产品结构、调整商务模式。凭借不断深化的供应链整合力度及持续提升的自动化、智能化水平,公司产品竞争力不断提升。2023年,公司NB产品市场占有率进一步扩大,同时分别在青岛、苏州布局、规划MNT产品线,其中2023年实现青岛MNT Inhouse生产线量产,2024年规划建设苏州MNT Inhouse生产线。客户开拓方面,公司持续深化与大客户京东方的合作,同时不断拓展新客户和新业务,2023年公司与TCL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就背光模组及配套材料和MIB模式等领域签署战略合作,实现从TPC/车载/NB/MNT/Mini等全产品线深度合作,并与天马、惠科、群创客户持续深度方案探讨,进一步巩固客户合作关系。
  2)加快拓展车载背光市场,培育新的增长点
  公司重视车载背光市场的拓展。报告期内,公司在车载背光市场获得突破。公司与京东方、吉利联合开发的超大一体窄边框产品(44.8寸)成功获得量产。在Mini LED显示方面,公司成功成为长城汽车新款车型仪表、中控+副驾车载Mini LED背光方案商及供货商,在国内车载Mini应用方面迈出关键步伐。在车载一体化方案方面,公司成功获取到奇瑞、江铃福特、东风岚图等客户认可,目前均已进入产品研发阶段,预计2024年可逐步量产。
  3)优化公司管理,助力公司发展
  报告期内,公司深化内部管理机制,对公司组织架构、运营机制等进行全面梳理,进一步完善公司内部组织架构,对岗位职责、绩效考核、薪酬机制等进行了系统优化,引进、培养、留住高密度人才,使人员配置、薪酬机制等与公司整体发展战略相匹配,为公司可持续健康发展注入新动能。
  公司将持续深耕半导体显示领域,紧抓行业发展机遇,积极应对挑战,通过深化客户合作、增强技术创新、推动自动化、数字化建设、加强人力资源体系建设,实现公司健康可持续发展。
  
  五、公司未来发展的展望
  (一)公司发展战略
  公司以“成为半导体显示行业首选合作伙伴”为企业愿景,秉承“构建价值实现的平台,追求全体员工的幸福;为生活呈现美好色彩,推动社会进步与发展”的使命,深耕半导体领域,致力于为客户提供半导体显示行业的多品类产品。公司将持续整合上下游供应链,拓展产业链条,提升公司综合实力;持续精进,重视研发投入,满足客户多元化、深层次需求,提升客户粘性;打造共赢平台,吸引和培养高精尖人才。
  (二)2024年经营规划
  2024年,压力与机遇并存。以“成为半导体显示行业首选合作伙伴”为愿景,公司将持续聚焦主营业务,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实力,实现公司可持续发展。
  1、积极进行产业布局
  公司为半导体显示面板重要零部件背光显示模组一站式综合方案提供商,将基于现有产业的链进行整合,优化业务结构,以产业相辅相成为目标,实现集群效应,提升公司综合实力。
  2、加强研发和技术创新能力
  不断的研发和技术创新能力是公司发展的基础。公司将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引进技术人才,持续精进技术和工艺。公司积极布局新技术领域,储备相关技术专利和成果,以技术推动公司发展。
  3、推进数字化建设能力
  公司将持续推进工厂数字化经营体系建设,以数据驱动来量化公司运营和管理,做到有理有据;同时,以信息化及智能化方式实现流程优化、深化管理与组织效率提升,降低经营管理风险。
  4、优化人力资源体系
  公司将持续推进人力资源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客观、数据化的人才评价体系,制定更优的薪酬管理制度,支撑人才梯队建设,吸引高密度人才的加入,打造高标准的人才团队。
  (三)可能面临的风险
  1、公司业绩波动风险
  受国际地缘政治变化、国际经贸关系变化、上游核心零部件产能受限等因素影响,导致国内外消费疲软,公司下游半导体显示行业进入阶段性低谷;下游需求萎缩导致公司收入规模降低,整体经营业绩明显下滑,出现较大波动。未来,如果行业回暖节奏不及预期或出现反复触底的情况,公司经营业绩将存在较大的波动、甚至继续下滑乃至亏损的风险。
  如果未来液晶显示行业需求出现停滞或大幅萎缩,国内背光显示模组不断增加产能或有新的竞争对手突破行业壁垒进入背光显示模组行业,将可能导致背光显示模组行业竞争进一步加剧,而如果公司在市场竞争中失利将可能导致公司产品价格不占优势或销售量大幅波动,从而对公司的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2、新增产能消化风险
  公司在合肥、重庆、滁州、广州等均设有生产基地,有多个在建项目。在项目实施及后续经营过程中,若市场需求、市场趋势发生重大不利变化,或者公司市场开拓进度滞后或效果不及预期,将导致公司新增产能存在无法及时消化的风险,进而将直接影响投资项目的经济效益和公司的整体经营业绩。
  3、客户集中风险
  报告期内,公司与京东方、群创光电、璨鸿光电、华星光电等国内知名的液晶显示面板厂商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如果上述客户因自身经营状况改变、战略调整、业务收缩,导致其自身需求降低或者对公司的采购量降低;或公司因技术不具有竞争力、产品不能满足客户定制化需求、品质事故及其他原因,导致主要客户将公司从合格供应商名单中淘汰或转向其他供应商,则公司对相关客户的销售收入将下降,并对公司的经营业绩产生较大不利影响。因此,客户构成相对集中可能给公司的经营带来一定风险。
  此外,报告期内,公司来自第一大客户京东方的销售收入较以前年度有显著降低,不过公司来自京东方的收入金额仍然较大且占比较高。未来,若京东方因自身经营状况改变、战略调整等因素导致其降低对公司的采购,或者出现影响公司与京东方的合作稳定性的不利因素,则公司对京东方的销售收入将存在下滑的风险,并对公司的经营业绩产生较大不利影响。
  4、显示技术迭代带来的风险
  公司背光显示模组产品主要应用于LCD显示领域。目前,产业链成熟、具备高良率及低成本优势的液晶显示LCD仍然是主流显示技术。未来,如果OLED、Mini LED直显、Micro LED等显示技术实现突破,良品率提升,生产成本大幅降低,在与LCD显示技术的市场竞争中不断缩小差异或取得优势,将冲击现有的LCD显示技术的主流地位。未来,如果公司在显示技术迭代过程中不能保持较高研发投入或者形成研发成果,可能会造成公司现有产品技术过时或者逐步被替代,进而对公司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5、综合毛利率下滑风险
  报告期内,公司综合毛利率有所下滑。未来本行业可能出现竞争对手不断增多或者竞争对手产能不断提升、下游行业伴随着新技术发展市场需求面临变化的情形,前述情形可能导致公司产品价格下降、盈利水平下滑。若未来公司不能持续跟随下游新型显示技术及相关产品需求开发新产品、优化产品结构、保持竞争优势,或用工成本持续上升而公司不能有效控制成本或转移成本压力、进一步提升生产效率,或者客户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则公司存在毛利率下滑的风险。
  6、汇率波动风险
  报告期内,公司存在通过进料深加工结转以及出口复进口的方式向京东方等中国境内客户销售产品的情形。上述两种模式,公司与下游客户通过美元结算,因此产品价格及货款结算受美元兑人民币汇率波动影响较为明显。未来,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出现大幅波动,而公司又未能采取有效措施规避上述风险,公司将面临汇兑损失,从而导致经营业绩下滑的风险。
  7、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
  公司生产经营采购的主要原材料包括LED、精密结构件、导光板、反射片、其他背光显示模组零部件等。未来若因市场供需或环境变化、不可抗力等因素导致上述主要原材料采购价格发生大幅波动或原材料短缺,公司的盈利水平将可能受到不利影响。
  8、关键技术人员流失、顶尖技术人才不足的风险
  关键技术人员是公司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基础,未来,如果公司薪酬水平与同行业竞争对手相比丧失竞争优势或人力资源管控及内部晋升制度得不到有效执行,公司将无法引进更多的高端技术人才,甚至可能出现现有骨干技术人员流失的情形,对公司生产经营产生不利影响。
  9、管理及内控有效性不足的风险
  随着公司业务规模不断扩大及募投项目的陆续建设,资产规模和营业收入将不断增加,对公司的管理模式、人才储备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公司管理水平、人才储备等不能适应公司规模的快速扩张,管理模式不能随着公司规模的扩大进行及时调整和完善,可能对公司未来的生产经营带来不利影响。如果公司内控体系不能随着公司的发展而不断完善,可能导致公司内部控制有效性不足的风险。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