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肤

主营介绍

  • 主营业务:

    制造和销售烧碱、氯及氯制品,以及聚氯乙烯塑料树脂与制品。

  • 产品类型:

    烧碱、氯及氯制品、聚氯乙烯塑料树脂与制品

  • 产品名称:

    烧碱 、 二氯乙烷 、 液氯 、 氯乙烯 、 聚氯乙烯

  • 经营范围:

    许可项目:危险化学品生产;危险化学品经营;用于传染病防治的消毒产品生产;货物进出口。(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具体经营项目以相关部门批准文件或许可证件为准)一般项目:化工产品生产(不含许可类化工产品),化工产品销售(不含许可类化工产品),化工机械设备、包装材料的批发、佣金代理(拍卖除外),消毒剂销售(不含危险化学品),普通货物仓储服务(不含危险化学品等需许可审批的项目),仓储设备租赁服务,非居住房地产租赁。(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

运营业务数据

最新公告日期:2024-04-16 
业务名称 2023-12-31 2022-12-31 2021-12-31 2020-12-31 2019-12-31
库存量:氯产品(吨) 6.20万 - - - -
库存量:烧碱产品(吨) 1.35万 - - - -
库存量:聚氯乙烯产品(吨) 6340.00 - - - -
聚氯乙烯产品库存量(吨) - 4040.00 3610.00 2170.00 1730.00
烧碱库存量(吨) - 1.51万 6420.00 5020.00 2520.00
氯产品库存量(吨) - 3.31万 1.44万 1.42万 1.44万

主营构成分析

报告期
报告期

加载中...

营业收入 X

单位(%) 单位(万元)
业务名称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成本(元) 成本比例 主营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加载中...
注:通常在中报、年报时披露 

主要客户及供应商

您对此栏目的评价: 有用 没用 提建议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18.96亿元,占营业收入的38.77%
  • 科思创聚合物(中国)有限公司
  • 上海联恒异氰酸酯有限公司
  • 上海巴斯夫聚氨酯有限公司
  • 韩华化学(宁波)有限公司
  • 浙江鸿基石化股份有限公司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科思创聚合物(中国)有限公司
7.65亿 15.65%
上海联恒异氰酸酯有限公司
5.23亿 10.69%
上海巴斯夫聚氨酯有限公司
2.21亿 4.52%
韩华化学(宁波)有限公司
2.04亿 4.17%
浙江鸿基石化股份有限公司
1.83亿 3.74%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29.51亿元,占总采购额的81.28%
  • 鄂尔多斯市君正能源化工有限公司
  •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上海赛科石油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 Mitsubishi Corporati
  • 宁波璟达化工有限公司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鄂尔多斯市君正能源化工有限公司
11.67亿 32.15%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9.22亿 25.40%
上海赛科石油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4.67亿 12.87%
Mitsubishi Corporati
2.10亿 5.79%
宁波璟达化工有限公司
1.84亿 5.07%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21.54亿元,占营业收入的33.32%
  • 科思创聚合物(中国)有限公司
  • 上海联恒异氰酸酯有限公司
  • 上海巴斯夫聚氨酯有限公司
  • 浙江鸿基石化股份有限公司
  • 上海荃顺贸易有限公司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科思创聚合物(中国)有限公司
8.21亿 12.70%
上海联恒异氰酸酯有限公司
5.40亿 8.36%
上海巴斯夫聚氨酯有限公司
3.07亿 4.74%
浙江鸿基石化股份有限公司
2.85亿 4.42%
上海荃顺贸易有限公司
2.00亿 3.10%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29.93亿元,占总采购额的57.86%
  •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鄂尔多斯市君正能源化工有限公司
  • 上海赛科石油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 宁波璟达化工有限公司
  • 舟山铭兴贸易有限责任公司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9.49亿 18.35%
鄂尔多斯市君正能源化工有限公司
8.52亿 16.47%
上海赛科石油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7.25亿 14.01%
宁波璟达化工有限公司
2.60亿 5.03%
舟山铭兴贸易有限责任公司
2.07亿 4.00%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25.80亿元,占营业收入的35.98%
  • 科思创聚合物(中国)有限公司
  • 新湖控股有限公司
  • 上海联恒异氰酸酯有限公司
  • 上海巴斯夫聚氨酯有限公司
  • 揭阳市广泰发实业有限公司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科思创聚合物(中国)有限公司
8.62亿 12.03%
新湖控股有限公司
7.01亿 9.78%
上海联恒异氰酸酯有限公司
4.64亿 6.48%
上海巴斯夫聚氨酯有限公司
3.34亿 4.65%
揭阳市广泰发实业有限公司
2.18亿 3.04%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38.06亿元,占总采购额的66.12%
  •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山东中信工贸有限公司
  • 鄂尔多斯市君正能源化工有限公司
  • 上海赛科石油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 山东中信能源有限公司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10.36亿 17.99%
山东中信工贸有限公司
9.76亿 16.96%
鄂尔多斯市君正能源化工有限公司
8.14亿 14.14%
上海赛科石油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7.64亿 13.27%
山东中信能源有限公司
2.16亿 3.76%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26.76亿元,占营业收入的37.03%
  • 科思创聚合物(中国)有限公司
  • 新湖控股有限公司
  • 上海联恒异氰酸酯有限公司
  • 上海福临贸易有限公司
  • 上海巴斯夫聚氨酯有限公司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科思创聚合物(中国)有限公司
8.43亿 11.67%
新湖控股有限公司
5.93亿 8.20%
上海联恒异氰酸酯有限公司
4.91亿 6.79%
上海福临贸易有限公司
4.11亿 5.69%
上海巴斯夫聚氨酯有限公司
3.38亿 4.68%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38.24亿元,占总采购额的67.32%
  •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上海赛科石油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 山东中信工贸有限公司
  • 中科惠瑞实业投资(上海)有限公司
  • 阳谷祥悦金属有限责任公司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11.62亿 20.46%
上海赛科石油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9.89亿 17.41%
山东中信工贸有限公司
7.43亿 13.08%
中科惠瑞实业投资(上海)有限公司
6.16亿 10.84%
阳谷祥悦金属有限责任公司
3.14亿 5.53%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23.78亿元,占营业收入的35.19%
  • 科思创聚合物(中国)有限公司
  • 上海道宽贸易有限公司
  • 上海联恒异氰酸酯有限公司
  • 上海巴斯夫聚氨酯有限公司
  • 青岛盛泰丰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科思创聚合物(中国)有限公司
7.03亿 10.40%
上海道宽贸易有限公司
5.14亿 7.60%
上海联恒异氰酸酯有限公司
4.74亿 7.01%
上海巴斯夫聚氨酯有限公司
3.50亿 5.18%
青岛盛泰丰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3.38亿 5.00%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32.71亿元,占总采购额的59.79%
  •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上海赛科石油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 山东中信工贸有限公司
  • 青岛保税区中兖贸易有限公司
  • Mitsubishi Corporati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11.03亿 20.16%
上海赛科石油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8.65亿 15.80%
山东中信工贸有限公司
7.46亿 13.64%
青岛保税区中兖贸易有限公司
3.23亿 5.90%
Mitsubishi Corporati
2.35亿 4.29%

董事会经营评述

  一、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2023年,公司以“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协同发展沪桂生产基地,实现统筹营销的开发叠加和联动效益,稳中求进,推升公司高质量发展”为经营方针,以“持续推进精益生产,确保本质安全,践行绿色发展,聚焦新材料开发,提升数字化智能化管控水平”为指导思想,以“组织精益生产,推行智能制造,推进数字化建设;广西新建装置实现持续、可靠、平稳运行,产销平衡;落实工业互联网+安全生产建设,创建安全五星工厂;构建新发展格局,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加快钦州HPPO项目建设”作为年度重点工作来抓。公司上下克服经济下行、市场行情疲软以及竞争加剧等因素影响,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以及勇于... 查看全部▼

  一、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2023年,公司以“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协同发展沪桂生产基地,实现统筹营销的开发叠加和联动效益,稳中求进,推升公司高质量发展”为经营方针,以“持续推进精益生产,确保本质安全,践行绿色发展,聚焦新材料开发,提升数字化智能化管控水平”为指导思想,以“组织精益生产,推行智能制造,推进数字化建设;广西新建装置实现持续、可靠、平稳运行,产销平衡;落实工业互联网+安全生产建设,创建安全五星工厂;构建新发展格局,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加快钦州HPPO项目建设”作为年度重点工作来抓。公司上下克服经济下行、市场行情疲软以及竞争加剧等因素影响,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以及勇于担当的精神,全面落实各项措施,全力确保公司生产经营安全稳定运行,顺利完成任务。
  (一)高度重视安全环保工作。(1)公司紧紧围绕安全生产主题,牢固树立全员安全意识,推动“人人关注安全、重视安全、参与安全”氛围,引导全员自觉履行岗位安全职责,提升管控能力。(2)完善岗位安全责任履职考核机制,优化考评标准,严格按照岗位安全责任清单、工作清单进行履职情况考核评估。(3)高度重视HSE投入保障,持续加大HSE实际投入。动态实施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运用HAZID、HAZOP等安全风险分析方法,有效辨识风险,全面应用BOW-TIE分析工具对中高风险进行安全屏障分析,形成风险分级管控清单,落实管控措施。不断提升装备水平和本质安全度,实现化工项目全生命周期安全管理。(4)认真执行国家各项环保管理要求,严格做好总量控制和减排,有效识别和落实最新环保法律法规要求,确保公司环保工作的执行力。(5)严格按照五星工厂的标准规范,抓好落实,全面改善现场状况,营造安全绿色的生产环境,不断提高安全意识和安全管理水平。
  (二)生产运行稳定高效。(1)公司克服原料价格上涨、产品价格疲软、下游装置负荷波动等不利因素,通过优化日常生产运行管理,灵活采购销售,加强下游企业的沟通协调,实现稳生产、降成本、保品质。广西钦州生产基地顺利由试生产转入正式运行,各装置、条线攻坚克难、积极配合,高效解决存在的问题,生产负荷、产品产量质量稳步提升。(2)对各装置的检维修是生产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上海和钦州两个基地分别顺利完成年度大修,各部门通力协作、落实责任,通过精心准备,严控过程,规范验收,实现了“准备好、停车好、检修好、开车好”的大修目标。通过本次大修,消除了装置运行中存在的故障与隐患,改善了设备状况,提高了设备装备技术水平,优化了现场管理,提高了装置的本质安全,为生产装置的“安稳长满优”运行奠定了基础,满足了上下游产品链的供应。(3)公司持续狠抓节能减排工作,通过项目化管理,节能减排工作取得稳定成效,已实施的节能项目运行基本稳定,正在发挥应有的作用。尤其是通过推进技术改造,进一步降低单耗,为公司2023年节能降碳作出积极努力。(4)公司加强对工艺纪律的日常检查管理和考核,对重要装置和单元进行HAZOP分析,强化APC投用率管理,严格变更管理等有力措施,不断提高本质安全,确保装置“安稳长满优”运行。
  (三)市场实时动态优化。(1)强化市场分析,依据效益优先原则,动态调整策略,根据不同的目标市场进行差异化营销,努力实现效益最大化。(2)时时关注原料采购市场信息,通过综合比较市场价格,及时调整采购策略,进行趋势性采购,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努力降低成本。(3)严控经营风险,确保资金安全。严格执行内控管理制度,通过SAP等系统工具严格执行授信管理制度,执行票据白名单制度等措施,严控资金风险。
  (四)持续推动管理的高质量发展。(1)广西钦州30万吨/年烧碱、40万吨/年聚氯乙烯项目顺利投产运行,广西钦州双氧水法环氧丙烷(HPPO)及聚醚多元醇一体化项目开工,公司“走出去”战略迎来“开花结果”,公司将继续在钦州发展项目,并放眼海外,通过一体化经营等多种手段和措施,推进产业链的优化和延伸。(2)依据公司发展规划及生产经营实际需要,推进结构调整,合理配置人力资源,积极开展人才引进和招聘工作,强化研发力量的储备;坚持“招引育”与“选用留”两手抓,多方位加强人才队伍建设。(3)结合业务特点,推动财务管理转型,加快公司数字化建设进程,积极开展时效利润模型搭建,通过动态管理实现效益最大化。
  2023年化工行业形势不容乐观,处于周期性底部。在这样的背景下,公司聚焦高质量发展,紧扣高端化、智能化和绿色化发展原则,践行“上海-广西”双基地发展战略,统筹谋划各项工作、积极应对市场变化等诸多外部因素的挑战,顺利完成全年生产任务和预算目标。
  
  二、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截至2023年底,我国现有PVC生产企业73家,较上年增加2家,PVC现有产能为2881万吨(其中包含聚氯乙烯糊状树脂148万吨),产能净增长71万吨,其中年内新增91万吨,退出20万吨。2023年PVC产量约2120万吨,开工率约为74%,和上年基本持平。平均PVC生产规模约为39万吨/年。近20年来,我国是全球PVC产能、产量及消费快速增长的国家,目前我国PVC产能、产量均占当前全球总量的45%左右。我国PVC在相关产业政策调控下,近年来保持平稳增长。
  截至2023年底,我国现有烧碱企业167家,新增6家,退出2家,总产能4841万吨。新增产能213万吨,退出产能30万吨,产能新增量基本趋于常规水平。我国烧碱产能分布较为稳定,产能主要集中在华北、西北和华东三个地区。其产能占全国总产能近80%。2023年烧碱产量持续提升,总产量超过4100吨,同比增长3.5%。近几年,我国烧碱企业平均规模持续提升,产能在50万吨及以上规模的企业数量和产能占比持续增加,产能低于30万吨规模的企业数量有所下降。
  “碱氯平衡”是氯碱行业重点关注的问题,也是保证烧碱稳定供给,支持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在由大至强的发展过程中,我国PVC树脂正朝着专用化、高端化和差异化方向发展,不断通过标准与服务积极与下游加工应用相适配,不断提高专用树脂市场占有率,我国的PVC及其下游应用进入新一轮的发展周期。
  我国经济的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将从终端需求拉动烧碱消费增长。新型城镇化和消费升级将拉动基础设施和配套建设投资,促进建材、家电、服装及日用品等需求增加,进而整体拉动烧碱产品需求增长。此外,随着新能源领域不断发展,锂电池正极材料前端、水处理以及回收电池处理对烧碱需求量将持续增加。
  
  三、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业务情况
  (一)主要业务范围:公司主要制造和销售烧碱、氯及氯制品,以及聚氯乙烯塑料树脂与制品。现公司主要产品年生产能力:烧碱102万吨、二氯乙烷72万吨、液氯60万吨、氯乙烯20万吨、聚氯乙烯48万吨。
  (二)经营模式:公司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发展扩大优势业务为主线,加快推进落地新兴业务,不断优化完善产品结构,积极实施“走出去”的既定发展战略。随着钦州基地30万吨/年烧碱、40万吨/年聚氯乙烯项目顺利投产并转入正式运营,形成上海、广西双基地发展模式,进一步增强产业竞争优势。公司在上海化工区充分发挥上下游产业链的协同效应,与国际化工公司紧密合作,在化工区建立了装置配套、管道输送的一体化运营模式。一体化产业链模式主要以赛科公司乙烯产品为龙头,公司的氯碱产品为基础,德国巴斯夫、科思创、美国亨斯迈公司异氰酸酯、聚异氰酸酯和聚碳酸酯等精细化工为中间体和涂料、胶粘剂等精细化工产品为终端的、较为完整的化工原料、中间体、产品和废弃物的互供共享的一体化产业链。具体产业链结构如下:公司为园区主体MDI/TDI/PC等装置提供原料氯和烧碱,并利用乙烯原料,二次用氯,消化副产品氯化氢气体,制造二氯乙烷。为此,公司在化工区配套建设了72万吨烧碱和72万吨二氯乙烷装置,所生产的液氯主要供应化工区下游。充分实现资源的高效转化,形成在资源、成本、安全环保等方面的核心竞争优势,在化工园区采用通过氯气管道、烧碱管道隔墙式供应模式,既保证了供应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又使物流成本归零。一体化商业模式提高了公司长期稳定生存和发展的能力,也为下游客户获得长期稳定可靠的氯碱产品供应提供了保障,真正体现了互利共赢。同时,公司低温乙烯罐投入运营,使得公司采购乙烯原料更为多样灵活,提升了公司主要原料的稳定供应能力。公司在广西钦州园区实现与上海华谊广西钦州一体化基地其他企业之间物料互相供给,并建设配套五万立方米低温乙烯储罐、国投港口建化盐及盐仓、循环水站、空压站、变配电所等公用工程设施。产品更贴近终端消费市场,重点布局华南及东南亚市场,进一步拓展公司销售范围,优化了产品区域结构和产业链结构。
  
  四、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上海广西双基地运营模式
  公司在上海化工区和广西钦州形成两个生产基地,两地各有分工和重点任务,又相互协同、均衡发展。
  上海化工区实施一体化商业模式,与化工区下游企业签订长期合同,合同定价采用以成本为基础,加上合理利润,对主要成本因素:电、盐、蒸汽、水、劳动力、工业品价格成本的变动情况进行调整。当原料或能源价格上涨如电价上涨时,合同价格可根据价格公式进行调整,努力消化成本上涨因素;以氯带碱,在销售氯的同时,以一定比例同步销售烧碱;化工园区通过氯气管道、烧碱管道隔墙式供应,既保证了供应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又使物流成本归零;建立合同执行风险补偿机制,在签订长期合同时,充分考虑了各种风险因素,如当客户实际采购量小于一定合同量时,合同约定要对公司进行赔偿,大大降低了公司的合同执行风险。同时,从合同对等出发,当公司供应下游的商品量低于合同约定的量时,公司也要给予下游补偿,约束双方稳定供应。一体化商业模式提高了公司长期稳定生存和发展的能力,也为下游客户获得长期稳定可靠的氯碱产品供应提供了保障,真正体现了互利共赢。
  广西基地秉承循环经济理念,实现与上海华谊广西钦州一体化基地企业之间物料互相供给,充分利用华南地区市场、物流等方面的成本优势,迎合了华南及东南亚市场对氯碱产品的需求。
  双氧水法环氧丙烷(HPPO)及聚醚多元醇一体化项目的建设,标志着公司进入新材料领域,补链广西地区聚氨酯产业,推进钦州石化产业链规划落地及产业链延伸,增强了公司核心竞争力。
  (二)技术创新进一步升级
  公司技术创新工作以耗氯及氯化氢新产品新工艺、含氯聚合物的合成及后加工、聚醚多元醇产业链三大研发方向为主线,创新项目涵盖了新产品、新工艺、技术营销、节能降耗等多个领域。
  氯化氢催化氧化制氯气产业化稳步推进;特种聚氯乙烯树脂优化升级;聚醚多元醇产业链积极开拓。公司在不断加大科研项目过程管理,进一步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及标准化建设。公司通过引进多位博士和高端成熟人才,优化科研课题组长负责制等措施,强化研发团队建设,形成了一支高学历、高技能、年轻化的研发团队。
  (三)拥有强大的营销平台
  公司是国内最早出口烧碱的企业,建有强大的国际销售平台和原盐进口平台,具有明显的先发优势。在国内贸易方面,公司处于中国经济最发达的长江中下游地区,消费和物流得天独厚。公司与上海化工区下游企业通过管道输送,运输成本优势明显,销售粘性高。广西钦州产品进一步贴近终端消费市场,公司持续推进产品差异化营销工作,重点关注高端产品市场,优化产品区域结构和客户结构。另外,公司拥有优越的物流设施和条件,在上海建有散货、危险品专用万吨级涉外码头2座,年吞吐量为500万吨。在广西钦州公司利用华谊集团与荷兰孚宝共同建设的50000吨级3个化学品泊位,以及相应的码头配套设施为公司提供良好的物流条件。
  
  五、报告期内主要经营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2.14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8.50亿元,同比上涨13.35%;利润总额8.86亿元,比上年同期减少6.18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61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6.10亿元。
  
  六、公司关于公司未来发展的讨论与分析
  (一)行业格局和趋势
  1、行业格局
  目前我国氯碱行业的布局逐渐清晰,近年来的发展格局也趋于明朗,一批具有竞争优势的企业成为该领域的领先代表。东部省份氯碱产业发展历史悠久,同时东南部沿海地区也是我国氯碱产品主要消费市场,依托下游需求支撑和相对便利的对外贸易条件,当地氯碱产业逐渐探索出与石化行业、氟化工、精细化工和农药等行业结合发展的模式;西部地区依托资源优势建设大型化、一体化“煤电盐化”项目,形成了几个大型氯碱产业集群,在我国氯碱行业整体布局中重要地位日益突出;中部地区依托自身区位特点,利用临近下游重点消费领域优势发展氯碱化工,并重点发展精细耗氯产品,形成多个具有特色氯碱精细产业园,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不同成长路径和发展特点的氯碱产业带更趋清晰。
  2、发展趋势
  我国经济将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继续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持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我国经济的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将从终端需求拉动烧碱消费增长。新型城镇化和消费升级将拉动基础设施和配套建设投资,促进建材、家电、服装及日用品等需求增加,进而整体拉动烧碱产品需求增长。此外,随着新能源领域不断发展,锂电池正极材料前端、水处理以及回收电池处理对烧碱需求量将持续增加。
  我国聚氯乙烯品种主要以通用型牌号为主,产品品种单一造成的市场竞争加剧,国内聚氯乙烯专用树脂、高端及特种树脂产品的开发仍显不足,应用领域也有待进一步拓展。未来,氯碱企业应深度开发高附加值耗碱、耗氯产品,重视聚氯乙烯新品种和专用料研发。预计将有更多的聚氯乙烯生产企业寻求差异化竞争,进入特种树脂领域,国内特种树脂有望取得持续发展;与通用型树脂同质化不同,各企业将依托自身资源优势、技术储备、设备现状和市场定位等规划产品,出现更多细分市场龙头企业;随着国内特种聚氯乙烯生产水平提高,将进一步挤占进口树脂空间,未来目标市场将进一步拓展到东南亚等区域。
  (二)公司发展战略
  以“成为氯碱相关产业链及下游新材料生产商”为定位。公司以“数字化、绿色化、高端化、全球化”为原则,坚定不移做强优势业务、突破新兴业务、发展海外业务。以发展扩大优势业务为主线,加快推进落地新兴业务,不断优化完善产品结构,积极实施“走出去”发展战略。
  1、坚持绿色发展原则。以持续打造绿色工厂为动力,通过自身创新提升与引进绿色生产工艺,共同推动企业向绿色节能方向转变,努力实现烧碱产品达到行业能效“领跑者”,成为工业碳达峰“领跑者”企业。2、加快“数字化转型”步伐。以“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为驱动。利用工业互联网、大数据分析等前沿技术,落实数字化、智能化措施,推动成为化工行业数字化领先企业。3、以高端化、全球化为导向。推进产业链提质增效,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同时探索和布局海外销售网络。4、加快构建与高质量发展相匹配的人才体系。不断优化领导班子结构,积极引进国内外高水平人才,提升优化人才“选用育留”管理体系。
  (三)经营计划
  公司将逐步形成上海本部带动和基地联动的管理模式,本部为上海化工区漕泾基地和广西钦州基地提供强大而有力的支撑,各专业部门同步做好理念转型和能力提升,切实发挥好两地的优势,公司将通过以下经营策略,实现公司持续稳定的高质量发展。
  1、守牢安全底线。安全环保是化工企业的生命线,本质安全是安全环保的核心。公司HSE工作不容丝毫松懈,需时刻保持高度的责任心,始终将安全环保工作放在第一位,通过有效措施,全力做好各项工作,牢牢守住安全环保底线,继续加强绿色低碳发展。加快设备设施自动化、数字化改造,推动高危工艺、高危环节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智能化无人,大力推进流程型企业智能巡检工作落地,结合“工业互联网+安全生产”,大力推广新技术、新工具、新方法的应用,全面提升公司安环管理数字化水平。
  2、稳定高效运行。生产系统要继续做好精心维护、精细操作、精益运行,全力挖掘生产潜力,在保证质量前提下确保产量完成。同时通过加强分析与沟通,策划生产方案安排,优化生产组合,充分发挥生产装置能力,继续不断地加大工艺和能源管理力度,还将通过数字化等手段提升设备的安全性及有效控制,力求管理出效益。
  3、优化市场运营。公司实时着眼全局,把握国内外市场节奏变化,系统化、一体化考虑市场整体演变。通过优化营销战略,提升市场竞争力,提高产品影响力和市场占有率。产品销售方面,实时紧盯市场,强化市场研究,优化销售结构,提升市场竞争,确保效益最大。原料采购方面,大宗原料采购-漕钦联动,发挥一体化采购优势,确保原料供应,努力降低采购成本。
  4、坚持技术创新。公司继续坚持技术创新,引领产品结构升级,以技术进步,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推出低成本、高质量、有市场的产品。研发工作紧贴公司发展和生产实际,继续重点以涉氯及氯化氢、特种树脂、聚醚多元醇三大研发方向为主线。
  5、强化科学管理。首先坚定数字化转型的步伐,以智能化安全生产为前提,聚焦重点工艺环节,上海和广西两基地生产都实现自主运行控制。其次人才跟上发展步伐,适应公司新项目建设和新产品开发需求。着力推进业务领域领军人才、高端人才、应用研究人才、高技能人才培养和引进工作。最后继续优化布局,持续开展各项目,通过一体化经营等多种手段和措施,推进产业链的优化和延伸。
  (四)可能面对的风险
  1、宏观经济影响。全球经济增长动能不足,地区热点问题频发,外部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我国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基础还不稳固,有效需求不足,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国内大循环存在堵点,国际循环存在干扰。
  2、环保政策趋严。随着国家对环保监察力度的增大,企业对污染的防治水平直接关系到其生产的稳定性,只有加强对废水和废气的污染防治,降低单位产品污染物排放强度,大力推进废物资源化利用,才能在日趋严格的政策环境下得到发展的机会。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