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肤

主营介绍

  • 主营业务:

    生物基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

  • 产品类型:

    氨基酸系列产品、维生素系列产品、生物基新材料单体、其他产品

  • 产品名称:

    L-丙氨酸 、 DL-丙氨酸 、 β-丙氨酸 、 L-缬氨酸 、 D-泛酸钙 、 D-泛醇 、 肌醇 、 1,3-丙二醇 、 丁二酸 、 苹果酸 、 熊果苷

  • 经营范围:

    生物工程技术开发、转让;精细化工产品(除危险品)、工业设备、仪器仪表生产、销售;食品添加剂生产、销售。(在许可证有效期内经营)

运营业务数据

最新公告日期:2024-08-28 
业务名称 2024-06-30 2023-12-31 2022-12-31 2021-12-31 2020-06-30
专利数量:授权专利(个) 11.00 62.00 - - -
专利数量:授权专利:其他(个) 5.00 35.00 - - -
专利数量:授权专利:发明专利(个) 4.00 16.00 - - -
专利数量:授权专利:外观设计专利(个) 0.00 0.00 - - -
专利数量:授权专利:实用新型专利(个) 2.00 11.00 - - -
专利数量:授权专利:软件著作权(个) 0.00 0.00 - - -
专利数量:申请专利(个) 34.00 72.00 - - -
专利数量:申请专利:其他(个) 15.00 21.00 - - -
专利数量:申请专利:发明专利(个) 16.00 42.00 - - -
专利数量:申请专利:外观设计专利(个) 0.00 0.00 - - -
专利数量:申请专利:实用新型专利(个) 3.00 9.00 - - -
专利数量:申请专利:软件著作权(个) 0.00 0.00 - - -
产量:氨基酸产品(吨) - 7.87万 - - -
销量:氨基酸产品(吨) - 7.72万 - - -
氨基酸产品产量(吨) - - 6.42万 4.90万 -
氨基酸产品销量(吨) - - 5.94万 4.79万 -
L-丙氨酸产量(吨) - - - - 1.11万
L-丙氨酸销量(吨) - - - - 1.27万
DL-丙氨酸销量(吨) - - - - 323.00
DL-丙氨酸产量(吨) - - - - 381.36
β-丙氨酸产量(吨) - - - - 789.99
β-丙氨酸销量(吨) - - - - 666.63

主营构成分析

报告期
报告期

加载中...

营业收入 X

单位(%) 单位(万元)
业务名称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成本(元) 成本比例 主营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加载中...
注:通常在中报、年报时披露 

主要客户及供应商

您对此栏目的评价: 有用 没用 提建议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5.61亿元,占营业收入的28.97%
  • 客户1
  • 客户2
  • 客户3
  • 客户4
  • 客户5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客户1
1.74亿 9.00%
客户2
1.72亿 8.88%
客户3
7863.33万 4.06%
客户4
7768.87万 4.01%
客户5
5851.78万 3.02%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3.90亿元,占总采购额的33.81%
  • 供应商1
  • 供应商2
  • 供应商3
  • 供应商4
  • 供应商5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供应商1
1.50亿 13.01%
供应商2
8716.60万 7.56%
供应商3
6846.67万 5.94%
供应商4
4349.30万 3.77%
供应商5
4063.98万 3.53%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4.68亿元,占营业收入的33.01%
  • 客户1
  • 客户2
  • 客户3
  • 客户4
  • 客户5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客户1
2.18亿 15.37%
客户2
9720.92万 6.85%
客户3
5966.37万 4.21%
客户4
4858.21万 3.42%
客户5
4477.11万 3.16%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2.55亿元,占总采购额的29.30%
  • 供应商1
  • 供应商2
  • 供应商3
  • 供应商4
  • 供应商5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供应商1
1.10亿 12.65%
供应商2
4528.93万 5.20%
供应商3
3648.25万 4.19%
供应商4
3225.36万 3.71%
供应商5
3090.46万 3.55%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3.85亿元,占营业收入的40.38%
  • 客户1
  • 客户2
  • 客户3
  • 客户4
  • 客户5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客户1
1.90亿 19.90%
客户2
8726.16万 9.15%
客户3
4425.48万 4.64%
客户4
3838.54万 4.02%
客户5
2551.50万 2.67%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1.99亿元,占总采购额的30.89%
  • 供应商1
  • 供应商2
  • 供应商3
  • 供应商4
  • 供应商5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供应商1
5138.31万 7.96%
供应商2
4981.86万 7.72%
供应商3
3398.71万 5.26%
供应商4
3240.66万 5.02%
供应商5
3184.82万 4.93%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3.06亿元,占营业收入的62.79%
  • 巴斯夫
  • 江西天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诺力昂化学品(宁波)有限公司
  • 绍兴众昌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Prinova Group LLC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巴斯夫
1.93亿 39.58%
江西天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3929.56万 8.06%
诺力昂化学品(宁波)有限公司
3529.94万 7.24%
绍兴众昌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2439.82万 5.01%
Prinova Group LLC
1411.79万 2.90%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2.33亿元,占营业收入的64.60%
  • 巴斯夫
  • 江西天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诺力昂化学品(宁波)有限公司
  • 绍兴众昌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Prinova Group LLC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巴斯夫
1.61亿 44.63%
江西天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2694.00万 7.47%
诺力昂化学品(宁波)有限公司
2267.93万 6.29%
绍兴众昌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1218.58万 3.38%
Prinova Group LLC
1020.95万 2.83%

董事会经营评述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及主营业务情况说明  (一)所属行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2017版),公司所处行业为C26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根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产品和服务指导目录》(2016版),公司主要产品属于“生物产业之生物制造产业”领域;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2018)》,公司所处的行业为“生物产业”。  生物制造是利用生物体机能进行物质加工与合成的绿色生产方式,被认为具有引领“第四次工业革命”潜力,其市场规模将达到万亿元级别,是世界各国竞争的焦点。我国同... 查看全部▼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及主营业务情况说明
  (一)所属行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2017版),公司所处行业为C26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根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产品和服务指导目录》(2016版),公司主要产品属于“生物产业之生物制造产业”领域;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2018)》,公司所处的行业为“生物产业”。
  生物制造是利用生物体机能进行物质加工与合成的绿色生产方式,被认为具有引领“第四次工业革命”潜力,其市场规模将达到万亿元级别,是世界各国竞争的焦点。我国同样把生物制造列为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手段之一。近年来,生物制造底层技术与关键核心技术研发不断取得突破,正在进入快速产业化阶段,物质转化、能量利用效率大幅度提高,新产品开发速度和生产过程的绿色环保水平大幅度提升。
  合成生物学是在工程学思想的指导下,利用基因编辑、代谢工程、生物工程、化学合成和计算机模拟等技术进行生命设计与合成再造的新兴交叉学科。伴随着基因合成、基因编辑、基因组测序等底层核心技术不断取得突破,合成生物学技术亦取得不断进步。合成生物学将“自下而上”的正向工程学策略与“自上而下”的系统生物学理念相结合,开启了生命科学研究中可定量、可计算、可预测及工程化的新范式,开创了全新的科学研究模式。
  (二)行业发展情况
  1.合成生物学推动行业快速发展
  在合成生物技术的推动下,全球生物制造产业发展速度迅猛,目前已取得了数量众多的优质产业化成果,广泛应用于化工、饲料、材料、食品、能源等许多重要的工业制造领域。《中国合成生物学产业白皮书2024》显示,全球合成生物学市场规模从2018年的53亿美元增长到2023年的超过170亿美元,平均年增长率达27%。预计全球合成生物市场在可见的未来仍将保持较快发展势头,在2028年将成长为体量达到近500亿美元的全球型市场。国家发展改革委《“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指出,要提升生物经济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欧洲《工业生物技术2025远景规划》提出向生物技术型社会华丽转身,力争于2025年实现生物基化学品替代传统化学品10%~20%,其中化工原料替代6%~12%,精细化学品替代30%~60%。
  2.新质生产力促进产业升级
  在合成生物学的基础上,研发人员可以利用基因合成、基因编辑、途径组装与优化、细胞全局优化等技术,创建全新的细胞工厂,突破原有生物系统的限制,创造出更加符合产业化的新型生物系统,加速科技成果的工业化进程。随着合成生物学等的不断进步,生物制造产业的关键核心技术不断取得突破,部分生物制造技术已经实现工业化与产业化。
  生物制造是新质生产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代表了传统制造业向更加绿色、高效、智能的转型。它能够在降低资源消耗和环境影响的同时,提供高附加值的产品,进而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成为新质生产力的驱动因素。
  未来,随着合成生物学等新技术的突破,其将进一步与生物制造产业渗透融合,成为生物科技领域基础研究转化为实际社会经济效益的关键科学技术,为生物制造行业带来全新的发展机遇。
  (三)公司主营业务及发展情况
  1.主营业务及主要产品
  公司是一家以合成生物技术为核心,通过生物制造方式,主要从事生物基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截至目前,公司主要产品包括氨基酸系列产品(丙氨酸系列、L-缬氨酸、异亮氨酸、色氨酸、精氨酸)、维生素系列产品(D-泛酸钙、D-泛醇、肌醇)、生物基新材料单体(1,3-丙二醇、丁二酸)和其他产品(苹果酸、熊果苷)等,可广泛应用于中间体、动物营养、日化护理、功能食品与营养、植物营养等众多领域。经过多年的创新发展,公司已经成为全球领先的生物基产品制造企业。
  2.主要产品市场情况
  (1)公司氨基酸产品市场情况
  精准营养、低蛋白质饲粮及豆粕减量替代推广,氨基酸需求进一步增长。精准营养是指根据动物的具体生长阶段、健康状况和生产性能,提供最适宜的营养配比。精准营养可提高饲料转化率,使动物最大限度地利用营养物质,减少饲料成本,同时降低动物排泄物中的氮和磷含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对促进我国养殖产业的优质、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2021年以来农业农村部先后发布《猪鸡饲料玉米豆粕减量替代技术方案》《饲用豆粕减量替代三年行动方案》,引导和鼓励养殖业减少对传统饲料原料尤其是豆粕的依赖。主要目标优化饲料原料结构,减少玉米和豆粕的使用量,促进替代性饲料原料的研发和应用,如合成氨基酸的应用,同时提高饲料利用效率,降低养殖成本。为满足豆粕减量带来的氨基酸缺口,氨基酸需求或将持续保持增长。
  公司的氨基酸系列产品包括丙氨酸系列、L-缬氨酸、异亮氨酸、色氨酸、精氨酸等,L-丙氨酸是公司销量最多的丙氨酸产品,主要用作生产新型绿色螯合剂MGDA、维生素B6以及食品添加剂等。公司以可再生葡萄糖为原料厌氧发酵生产L-丙氨酸的关键技术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目前公司L-丙氨酸的市场份额全球第一。公司利用人工合成酶生物催化生产β-丙氨酸产品,有效降低了产品成本,具有绿色、高转化率优势,目前主要应用于生产维生素B5及保健品领域。公司采用自产的L-丙氨酸通过生物酶催化制备DL-丙氨酸产品,主要用作食品调味剂,远销日本、韩国及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
  L-缬氨酸、异亮氨酸均是支链氨基酸,在促进蛋白质合成、维持动物正常代谢和健康、机体组织修复、维持机体氮代谢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被广泛应用于饲料、医药、食品等行业。
  色氨酸对人和动物的生长发育、新陈代谢起着重要作用,被称为第二必须氨基酸。色氨酸参与调控蛋白质的合成、脂肪代谢,同时与其他物质,如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的代谢调控也有着非常紧密的关系,被广泛应用于动物营养、功能食品营业、医药等领域。
  精氨酸具有广泛的生物学功能。精氨酸是一种多功能的半必需或条件性必需的碱性氨基酸,在肌肉蛋白质合成、肠道免疫调控、伤口修复等生理过程中都发挥重要作用,是水产和家禽的必需氨基酸。目前,精氨酸已经广泛应用于动物营养、医药保健、个人护理等领域。
  (2)公司维生素系列产品市场情况
  维生素是人和动物为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而必须从食物中获得的一类微量有机物质,在人体生长、代谢、发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主要用于饲料、医药、化妆品及食品饮料领域。
  D-泛酸钙亦称维生素B5,是人体和动物体内辅酶A的组成部分,参与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的代谢作用,有利于各种营养成分的吸收和利用,是人体和动物维持正常生理机能不可缺少的微量物质,被广泛应用于饲料添加剂、医药、日化、食品添加剂等众多领域。
  D-泛醇,是泛醇的右旋异构体。泛醇经皮肤组织吸收后,醇羟基被氧化,转化为泛酸,泛酸是合成辅酶A最重要的原料,而辅酶A是体内代谢的重要物质(比如三羧酸循环、脂类代谢等)。因此,泛醇转化为泛酸后,可促进人体蛋白质,脂质,糖类代谢,以及保护皮肤和粘膜,改善毛发光泽,是一种优异的皮肤与头发保护剂,主要用于化妆品行业液体制剂的添加剂和营养增补剂、食品、医药等领域。
  肌醇,也称为环己六醇,外观为白色结晶粉末状,无臭,味甜,有多个同分异构体。肌醇在动物、植物、微生物体内广泛存在,是人类、动物、微生物的必需营养源。目前,肌醇已经广泛应用于动物营养、食品饮料、医药、化妆品等领域。
  (3)公司生物基新材料单体市场情况:
  生物基材料是指用可再生的原料通过生物转化获得绿色可再生的化工原料,然后再进一步转化为各种高附加值的化工产品或生物新材料,欧盟委员会联合研究中心对98种新兴生物基材料及其对应的化石基材料进行了对比分析表明,新兴生物基产品的全生命周期温室气体足迹比石化基材料平均降低了45%。由于绿色生产、环境友好、资源节约等特点,生物基材料已成为快速成长的新兴产业。
  公司的生物基新材料单体包括生物基丁二酸,1,3-丙二醇等。1,3-丙二醇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可用于多种药物、新型聚酯PTT、医药中间体及新型抗氧剂的合成,是生产不饱和聚酯、增塑剂、表面活性剂、乳化剂和破乳剂的原料。丁二酸,也称为琥珀酸,是重要的有机合成原料与有机合成中间体,可用于生产生物基PBS、BDO(1,4-丁二醇)、丁二酸酐、丁二酰亚胺及其衍生物等产品,同时也可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农业等领域,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公司采用生物法生产的1,3-丙二醇、丁二酸,符合“碳中和”的发展理念,具有原料为可再生材料、成本较低、过程绿色环保等众多优点,具有较强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4)其他产品市场情况
  苹果酸是一种天然有机酸,应用领域涉及食品饮料、化工、医药、饲料等行业。在食品饮料领域,由于苹果酸口感接近天然果汁,且产生的热量较低,苹果酸已成为继柠檬酸、乳酸之后,用量排第三位的食品酸味剂,同时可用于食品保鲜和除臭。在化工领域,苹果酸可用作除垢剂、荧光增白剂的合成原料,在工业清洗剂、树脂固化剂、合成材料增塑剂等领域均有应用。而其作为三羧酸循环的重要枢纽之一所具有的多种生物活性,如抗氧化、抗炎、抗疲劳等,则拓展了其在医药、化妆品、饲料添加剂等领域的应用。
  二、核心技术与研发进展
  1.核心技术及其先进性以及报告期内的变化情况
  (1)公司管理团队将技术研发与创新作为企业不断向前发展的持久生命力,在原有核心技术的基础之上,技术研发人员紧跟前沿技术发展动态,保持着对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的持续开发,并形成了一系列核心技术集群。
  (2)核心技术先进性
  公司突破厌氧发酵技术瓶颈,构建了以可再生葡萄糖为原料厌氧发酵生产L-丙氨酸的微生物细胞工厂,在国际上首次成功实现了微生物厌氧发酵规模化生产L-丙氨酸产品,同时具备较强的生物制造技术工艺升级和迭代能力,大幅降低能源消耗及产品成本,有效拓展了下游应用领域,促进了产品的规模化应用。
  公司发酵法生产L-缬氨酸采用高效的发酵菌株进行厌氧发酵,在关键技术、工艺流程、生产设备等方面与发酵法L-丙氨酸产品有着诸多共通之处,相较而言,公司厌氧发酵生产L-缬氨酸技术能耗低,葡萄糖转化率相对较高,杂酸产生少,通过直接浓缩结晶获得较高纯度的产品,具有良好的竞争优势。
  在“碳中和”成为全球共识的当下,公司年产5万吨生物基丁二酸及生物基产品原料生产基地项目的成功实施,符合了环境友好的发展要求,以“生物制造”应对“白色污染”的策略,展现了生物制造在解决环境问题中的潜力,成为公司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积极践行社会责任的又一成功范例。
  1,3-丙二醇作为PTT等高性能聚酯纤维的重要原料,其市场需求随着纺织行业的发展而不断增长,但1,3-丙二醇到下游PTT的聚酯纤维产业发展却一直受制于国外化工巨头美国杜邦的技术垄断,特别是1,3-丙二醇的生物法合成,一直未能实现有效的大规模产业应用。公司在生物法1,3-丙二醇的研发和量产方面取得的成功,不仅技术上实现了突破,还有效解决了长期依赖进口原材料的问题,为国内PDO-PTT产业链的独立自主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不仅能满足国内市场需求,还能增强国内纺织化纤产业的整体竞争力,为中国乃至全球的纺织化纤工业带来深远的影响。
  公司坚持“以可再生生物资源替代不可再生石化资源,以绿色清洁的生物制造工艺替代高能耗高污染的石化工艺”的发展路径,应用生物制造技术工艺,替代了传统化学合成工艺的重污染生产方式,实现发酵过程二氧化碳零放排,符合“碳达峰”、“碳中和”的节能减排和绿色环保的发展理念。
  2.报告期内获得的研发成果
  公司高度重视技术创新和自主知识产权积累,报告期内,公司新增发明专利4项,新增实用新型专利2项。
  3.研发投入情况表
  4.在研项目情况
  5.研发人员情况
  6.其他说明

  二、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报告期内,公司积极应对市场需求及竞争形势的变化,继续夯实组织管理能力,高质量拉动业务增长,提升企业整体增长力,巩固市场竞争优势。在营业收入方面,报告期内公司氨基酸系列产品销售规模持续提升,保持产销两旺市场行情,同时公司新产品1,3-丙二醇、丁二酸、苹果酸、色氨酸、精氨酸等产品按计划投向市场,经营规模进一步扩大。在利润方面,缬氨酸产品需求持续增长,但随着行业内新产能增加,市场竞争加剧,导致缬氨酸产品价格较去年同期下降,对公司利润产生影响;同时,公司经营规模持续扩大,并不断布局新产品投向市场,相关费用较去年同期有所增加,公司整体利润较去年同期减少。
  公司报告期内重点工作开展情况如下:
  (一)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打造高效开放式研发体系
  公司高度重视技术创新与研发工作,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引进高端研发人才,完善公司合成生物研发平台建设。报告期内,公司继续加强华恒合成生物研究院的人才引进、组织建设和研发体系建设,持续提升已基本建成的三大研发及研发管理中心/平台:系统与合成生物中心、发酵与酶工程中心和知识产权中心,同时,加强自主研发创新与产学研合作的紧密结合,形成高效运转的开放式研发体系。
  (二)持续丰富产品矩阵,增强综合竞争能力
  报告期内,公司新产品1,3-丙二醇、丁二酸、苹果酸、色氨酸、精氨酸开始陆续按计划投入生产,公司产品矩阵持续丰富。公司依靠在行业内的标杆效应,目前已在化工、医药及保健品、食品添加剂、动物营养等众多下游市场积累了一批优质客户资源,为1,3-丙二醇、丁二酸、苹果酸、色氨酸、精氨酸的市场推广奠定了良好基础。随着上述新产品投向市场,公司客户结构将进一步升级,综合竞争能力亦将逐步增强。
  (三)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升组织能力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全面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升整体组织能力。通过外部引进和自我培养相结合的方式,强化关键岗位人才建设,核心岗位人才满足率进一步提升。同时,公司加强内部培训学习力度,包括在线培训、研讨会、工作坊以及跨部门轮岗等多种形式,提升了员工的专业技能和领导力,增强团队整体素质和协作能力。此外,为了适应市场变化和公司长远发展,公司持续优化组织和流程,提高运营效率。
  (四)启动数字化建设项目,提升管理效率
  报告期内,公司启动新的数字化项目建设,打造强有力的底层数据处理能力,实现和加强业财融合,规范数据资产管理,整合公司的主要业务流程,减少部门间的信息孤岛,提高运营效率,实现公司管理流程的标准化、自动化,为公司数字化转型奠定坚实的数字技术基础。
  目前,公司业务遍布全球,数字化转型的建设有助于提升业务效率和创新能力,满足不同地域市场的特定需求,提升公司对国际市场的洞察力,更好地服务国际客户,为全球客户提供了更多的价值。
  (五)持续推进生产基地卓越制造项目,建设全球一流生物制造能力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推进生产基地卓越制造(HPAM)项目,加强日常管理工作,持续优化工艺流程,降低制造成本,提升产品质量,缩短公司产品开发和制造的周期,实现建立全球一流生物制造能力的目标,赋能公司在合成生物行业的快速布局,增强公司核心竞争力,提升抗风险能力,推动公司持续、稳定、快速发展。

  三、风险因素
  (一)核心竞争力风险
  1、技术更迭风险
  公司是研发与技术驱动型企业,以微生物细胞工厂为核心的发酵法和以酶催化为核心的酶法生产工艺为技术支撑,公司的业务发展起始于突破厌氧发酵技术瓶颈,在国际上首次成功实现了微生物厌氧发酵规模化生产L-丙氨酸产品。但如果未来出现革命性的新技术,且公司未能及时应对新技术的迭代趋势,公司的技术存在被替代的风险,从而对公司的市场竞争力产生不利影响。
  2、核心技术泄露风险
  公司销售的各类产品均依赖于公司长期以来研发与积累的各项核心技术与研发成果。尽管公司通过规范研发管理流程、健全保密制度、申请相关知识产权等方式,保护公司商业秘密和核心技术,但仍难以完全杜绝泄密风险。未来如果公司保密制度未能得到有效执行,或者出现重大疏忽、恶意串通、舞弊等行为而导致公司的商业秘密或核心技术泄露,将对公司的核心竞争力造成不利影响。
  3、核心技术人员流失风险
  随着近年来生物产业在国内的迅速兴起,高端技术人才日益短缺并成为同行业竞争对手竞相网罗的对象。若公司技术人员流失严重,公司内部不能保证技术团队的稳定,可能对公司的产品研发、生产经营带来不利影响。
  (二)经营风险
  1、原材料价格波动的风险
  公司主要原材料为淀粉、葡萄糖、L-天冬氨酸和氨水等,报告期内,公司的直接材料占主营业务成本的比例较高,为主营业务成本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公司生产所用的主要原材料的采购价格呈现了一定波动,未来如果主要原材料价格出现上升而公司未能采取有效措施予以应对,将对公司的经营业绩带来不利影响。
  2、安全生产风险
  公司产品的生物转化过程需要一定压力的蒸汽、各种电压等级的供电设施等,因此公司生产过程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未来随着公司资产、业务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相关设施、设备的老化,如公司不能始终严格执行各项安全管理措施,不断提高员工的安全生产能力和意识,及时维护、更新相关设施、设备,则公司仍然存在发生安全事故的风险,对员工人身及公司财产安全造成损失。在极端情况下,若公司因安全生产事故造成巨大财产损失或背负巨额赔偿义务,或者因安全生产事故被主管机关责令停产整改或被吊销有关资质、许可,则会对公司带来重大不利影响。此外,如果国家进一步制定并实施更为严格的安全生产及职业健康标准,公司面临着安全生产及职业健康投入进一步增加、相关成本相应增大的风险,可能对公司业绩产生一定影响。
  3、境外销售风险
  境外销售需遵守客户所在国家和地区的法律法规,满足当地所需的供应商资质,符合客户对产品的相关要求。如果国际政治形势、经济环境不断发生变化,抑或海外各国对华贸易摩擦不断加剧,均有可能导致公司产品境外销售出现下滑抑或成本增加,进而对公司整体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此外,公司主要的生产基地、研发、销售及管理中心在国内,如果公司不能及时掌握境外市场动态,亦将可能面临境外销售收入减少进而导致整体经营业绩下降的风险。
  4、在建项目不及预期风险
  截至本报告期末,公司在建项目包括:赤峰基地年产5万吨生物基丁二酸及生物基产品原料生产基地项目和年产5万吨的生物基1,3-丙二醇建设项目,秦皇岛基地建设年产5万吨生物基苹果酸建设项目,赤峰基地“生物法交替年产2.5万吨缬氨酸、精氨酸及年产1000吨肌醇建设项目,巴彦淖尔基地“交替年产6万吨三支链氨基酸、色氨酸和年产1万吨精制氨基酸项目”等。随固定资产增加,相应计提的折旧和摊销等增加,如上述项目不能如期产生效益或实际收益低于预期,则可能存在盈利减少的风险。
  (三)财务风险
  1、应收账款收回风险
  报告期末,公司的应收账款余额较大,虽然公司主要客户均为资信状况良好的境内外大中型企业,但是随着公司销售规模的进一步扩张,应收账款可能继续增长,如果公司不能继续保持对应收账款的有效管理,抑或客户的经营情况、财务情况、市场竞争情况发生变化,可能导致公司应收账款无法全额按时回收,不排除公司将面临流动资金趋紧的可能,对公司持续经营将产生不利影响。
  2、税收政策变化风险
  报告期内,公司享受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的税收优惠和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如果中国有关税收优惠的法律、法规、政策等发生重大调整,或者由于公司未来不能持续取得中国高新技术企业资格或不满足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的条件等,将对公司的经营业绩造成一定影响。
  (四)行业风险
  1、行业监管政策变化风险
  公司以合成生物技术为核心,专业从事生物基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公司所处行业主管部门包括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工信部、发改委和科技部等。虽然公司产品质量过硬,符合国家安全与质量标准,但未来不排除国家出台有关公司产品的限制性规定,导致公司产品的生产及使用受限,进而给公司的经营业绩及整体盈利水平造成不利影响。
  2、市场竞争风险
  报告期内,公司丙氨酸系列产品,目前行业内主要的生产企业包括丰原生化、烟台恒源等,同时亦存在部分企业涉及小规模开展L-丙氨酸业务或正在建设相关生产线的情况,L-丙氨酸行业内新增产能的竞争将加剧,可能对公司业务造成不利影响。
  L-缬氨酸主要应用于饲料及保健品领域,主要生产企业为华恒生物、韩国希杰、梅花生物和宁夏伊品,四者全球拥有较大市场占有率,公司L-缬氨酸的销售渠道有待进一步拓展,其市场份额有待提高。未来,若L-缬氨酸行业竞争加剧以及下游市场需求下降,将对公司造成不利影响。
  (五)宏观环境风险
  当前国际贸易环境多变,中美贸易摩擦前景尚未真正明朗,俄乌局势持续,个别地区提高对中国产品进口的贸易壁垒或设置了其他不合理的限制,外部环境不确定因素增大,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对中国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挑战,虽然中国经济仍保持了稳健的发展态势,但未来的增长仍面临一定的不确定性。公司将积极关注国内外形势变化和国际贸易环境的动向,在强化经营的同时做好风险防控,但仍将面临一定的经营风险和宏观经济风险。
  货币政策及汇率走势通常伴随国内外政治形势、全球经济环境的变化而改变,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公司境外销售主要以美元及欧元计价结算,若未来人民币对美元、欧元汇率发生大幅波动,可能导致汇兑损失的产生,影响公司的盈利水平。

  四、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核心竞争力分析
  1、行业领先的技术和工艺优势
  公司建成发酵法和酶法两大技术平台,突破厌氧发酵技术瓶颈,构建了以可再生葡萄糖为原料厌氧发酵生产L-丙氨酸、L-缬氨酸等产品的微生物细胞工厂,在国际上首次成功实现了微生物厌氧发酵规模化生产L-丙氨酸、L-缬氨酸产品,同时具备较强的生物制造技术工艺升级和迭代能力,在工业菌种创制、发酵过程智能控制、高效后提取、产品应用开发环节形成了完备的技术领先优势。
  2、合成生物学领域产业布局优势
  公司掌握了与主要产品相关的一系列核心技术,涵盖菌株构建、发酵控制、分离提取、母液产物回收等生物制造的全过程。报告期内,公司高度重视技术创新和自主知识产权积累,围绕发酵法和酶法两大生产工艺,逐步开始在合成生物学领域内的其他产品布局,形成合成生物技术相关的核心技术集群。未来还将继续保持对研发的高投入,开发更多种生物基新产品,推动我国多个相关产品在生物制造领域的跨越式发展。
  3、优质稳定的客户资源优势
  公司依托技术突破和成本优势,服务于包括世界500强企业在内的多个境内外优质客户。报告期内,在境外市场,公司与市场500强企业巴斯夫、味之素、伊藤忠、德之馨等公司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在境内市场,公司与多家优质化工、制药、饲料和养殖企业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如诺力昂、华海药业、牧原股份、双胞胎集团、新希望等均与公司建立了长期业务往来。与下游知名客户的稳定合作,使公司能够及时了解和把握客户的最新需求,能够掌握行业和产品的前沿技术动态,有针对性地进行产品开发和应用领域的开拓,确保公司产品在市场竞争中保持先发优势。
  4、效益显著的成本和产业链优势
  公司厌氧发酵法规模化生产L-丙氨酸的技术突破,使得L-丙氨酸产品成本降低约50%,同时生产过程更为绿色环保,满足下游客户对原材料的绿色生态标签要求,促进了其在新型绿色螯合剂MGDA领域的规模化应用。公司采用自产的L-丙氨酸制备DL-丙氨酸,采用自产的β-丙氨酸制备D-泛酸钙,形成了自有业务的上下游产业链优势,生产成本更加低廉,亦获得了显著的成本优势,具有良好的协同发展效应。公司正复制上述协同发展效应至其他产品。
  5、绿色低碳的可持续发展优势
  不同于传统的以石油基原料为主要材料的传统生产路径,生物制造的主要原料为可再生资源,所用的原材料供应充足且容易获取,很好地解决了传统技术对不可再生石化原料的依赖问题。比如,公司发酵法L-丙氨酸生产工艺稳定,技术成熟,发酵过程无二氧化碳排放,与传统工艺相比,发酵法工艺下每生产1吨L-丙氨酸可减少0.5吨二氧化碳排放量,顺应了绿色低碳、可持续的发展理念,环境效益显著。
  6、经验丰富的人才团队和成功的产学研创新模式优势
  公司聚集了一批高水平专业研发和技术创新人员,人才储备充足,高素质的研发团队为公司持续跟踪前沿生物技术发展、快速研发满足客户需求的产品奠定了基础。同时,公司坚持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模式,与中科院天工所、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北京化工大学、浙江工业大学等科研机构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科技创新、技术咨询、人员培训等方面开展全面合作,进一步提升了公司的基础研究和产业化能力。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