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务。
电力、蒸汽、储能业务、环保及其他
电力 、 蒸汽 、 储能业务 、 环保及其他
火力发电;热力生产和供应;企业自有资金投资;仪器仪表修理;电力电子技术服务
营业收入 X
业务名称 | 营业收入(元) | 收入比例 | 营业成本(元) | 成本比例 | 主营利润(元) | 利润比例 | 毛利率 | |
---|---|---|---|---|---|---|---|---|
加载中...
|
客户名称 | 销售额(元) | 占比 |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31.39亿 | 73.03% |
东莞市豪丰环保投资有限公司 |
7499.66万 | 1.74% |
粤海永顺泰(广州)麦芽有限公司 |
7196.57万 | 1.67% |
中储粮油脂工业东莞有限公司 |
6059.46万 | 1.41% |
东莞超盈纺织有限公司 |
5821.98万 | 1.35%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元) | 占比 |
---|---|---|
中海石油气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广东分公司 |
10.01亿 | 29.18% |
伊泰能源供应链服务(深圳)有限公司 |
6.70亿 | 19.52% |
广东中煤进出口有限公司 |
5.74亿 | 16.73% |
广州珠江电力燃料有限公司 |
4.77亿 | 13.90% |
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煤炭经营分公 |
3.33亿 | 9.71% |
客户名称 | 销售额(元) | 占比 |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36.09亿 | 74.85% |
粤海永顺泰(广州)麦芽有限公司 |
8800.70万 | 1.83% |
中储粮油脂工业东莞有限公司 |
6535.32万 | 1.36% |
中粮(东莞)粮油工业有限公司 |
6024.87万 | 1.25% |
东莞超盈纺织有限公司 |
5654.71万 | 1.17%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元) | 占比 |
---|---|---|
中海石油气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广东分公司 |
9.30亿 | 20.78% |
伊泰能源供应链服务(深圳)有限公司 |
7.99亿 | 17.85% |
广东中煤进出口有限公司 |
6.76亿 | 15.12% |
国能销售集团有限公司华南销售分公司 |
5.37亿 | 12.01% |
广州珠江电力燃料有限公司 |
4.63亿 | 10.36% |
客户名称 | 销售额(元) | 占比 |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26.12亿 | 66.42% |
粤海永顺泰(广州)麦芽有限公司 |
8711.42万 | 2.22% |
中粮(东莞)粮油工业有限公司 |
7893.16万 | 2.01% |
中储粮油脂工业东莞有限公司 |
6966.44万 | 1.77% |
东莞超盈纺织有限公司 |
6853.43万 | 1.74%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元) | 占比 |
---|---|---|
国能销售集团有限公司华南销售分公司 |
9.81亿 | 26.64% |
伊泰供应链金融服务(深圳)有限公司 |
9.63亿 | 26.17% |
广东中煤进出口有限公司 |
9.10亿 | 24.73% |
山东高速物流集团有限公司潍坊分公司 |
2.67亿 | 7.25% |
中远海运散货运输有限公司 |
1.72亿 | 4.67% |
客户名称 | 销售额(元) | 占比 |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23.11亿 | 58.83% |
中粮(东莞)粮油工业有限公司 |
9220.18万 | 2.35% |
东莞超盈纺织有限公司 |
7166.36万 | 1.82% |
中储粮油脂工业东莞有限公司 |
6366.51万 | 1.62% |
粤海永顺泰(广州)麦芽有限公司 |
6239.57万 | 1.59%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元) | 占比 |
---|---|---|
广东中煤进出口有限公司 |
12.20亿 | 33.89% |
伊泰供应链金融服务(深圳)有限公司 |
8.06亿 | 22.38% |
国能销售集团有限公司华南销售分公司 |
7.70亿 | 21.39% |
中海远运散货运输有限公司 |
2.17亿 | 6.03% |
广州港新港港务分公司 |
8568.72万 | 2.38% |
客户名称 | 销售额(元) | 占比 |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19.69亿 | 56.88% |
中储粮油脂工业东莞有限公司 |
5171.58万 | 1.49% |
粤海永顺泰(广州)麦芽有限公司 |
5096.72万 | 1.47% |
东莞超盈纺织有限公司 |
4755.16万 | 1.37% |
中粮(东莞)粮油工业有限公司 |
4055.42万 | 1.17%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元) | 占比 |
---|---|---|
神华销售集团有限公司华南销售分公司 |
6.75亿 | 41.03% |
广东中煤进出口有限公司 |
3.93亿 | 23.91% |
伊泰供应链金融服务(深圳)有限公司 |
3.46亿 | 21.05% |
中远海运散货运输有限公司 |
6901.10万 | 4.19% |
广州港新港港务分公司 |
6692.71万 | 4.07% |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公司需遵守《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3号——行业信息披露》中电力供应业的披露要求 2024年,电力行业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能源电力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及“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弘扬电力精神,攻坚克难,经受住了年初大范围极端严寒以及夏季多轮高温、台风等考验,统筹做好保供电、促转型、稳投资、优服务等各项工作,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美好生活提供了坚强电力保障。全国电力供应安全稳定,电力消费平稳较快增长,电力供需总体平衡,电力绿色低碳转型持续推进。 (一)全国电力供需形势 根据中电联发布的《2... 查看全部▼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公司需遵守《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3号——行业信息披露》中电力供应业的披露要求
2024年,电力行业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能源电力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及“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弘扬电力精神,攻坚克难,经受住了年初大范围极端严寒以及夏季多轮高温、台风等考验,统筹做好保供电、促转型、稳投资、优服务等各项工作,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美好生活提供了坚强电力保障。全国电力供应安全稳定,电力消费平稳较快增长,电力供需总体平衡,电力绿色低碳转型持续推进。
(一)全国电力供需形势
根据中电联发布的《2024-2025年度全国电力供需形势分析预测报告》,从电力消费需求来看,全国全社会用电量9.85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8%。电力生产供应方面,截至2024年底,全国全口径发电装机容量33.5亿千瓦,同比增长14.6%。包括风电、太阳能发电以及生物质发电在内的新能源发电装机达到14.5亿千瓦,首次超过火电装机规模;2024年,全国全口径非化石能源发电量同比增长15.4%,全口径非化石能源发电量同比增量占总发电量增量的比重超过八成,达到84.2%电力行业绿色低碳转型成效显著。
(二)广东电力供需形势
2024年,广东省全社会用电量912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3%。广东省最高统调负荷1.57亿千瓦,同比增长6.3%。截至2024年底,广东电网统调装机容量2.23亿千瓦,同比增长15.5%,其中中调装机容量1.61亿千瓦,地调装机容量0.62亿千瓦;全省发受电量合计885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8%。
(三)电力市场交易形势
根据广东电力交易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发布的《广东电力市场2024年年度报告》显示,一年来,广东电力市场建设持续“领跑”,全年交易规模达6176.2亿千瓦时(全国第一),其中市场直接交易电量3948.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5%;交易主体多元丰富,涵盖火电、核电、风电、光伏、新型储能、抽水蓄能等,全省市场主体近10万家;市场结构日趋均衡,发电侧市场集中度指数(HHI)平均值 1302,用电侧市场集中度指数(HHI)平均值 412;降本增效作用显著,全年市场降低工商业用户成本达325亿元,折合度电5.3分;绿电交易电量72.6亿千瓦时,分布式光伏参与绿电交易突破1亿千瓦时,充分满足企业绿电消费需求。整体来看,广东电力市场交易活跃、竞争充分、公平有序、清洁低碳的特征愈发凸显。
二、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公司需遵守《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3号——行业信息披露》中电力供应业的披露要求
2024年是我国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攻坚之年,是公司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年。这一年,我们共同见证了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的胜利召开,喜迎伟大祖国成立75周年、广州开发区建区40周年及公司上市30周年。这一年,我们以奋斗者的昂扬姿态披荆斩棘,全力推动区域能源绿色低碳发展。全年完成上网电量65.03亿千瓦时,同比下降9.30%;售汽量421.01万吨,同比增长6.76%。实现营业收入42.99亿元,同比下降10.86%;实现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67亿元,同比下降43.15%。截至2024年12月31日,6、7号机组连续安全生产运行6904天,8、9号机组连续安全生产运行6424天。我们在能源领域精耕细作、昼夜奋战、拼搏争先,主要完成了几件大事:
(一)在筑牢能源主业根基中交出优异的“发展答卷”。
公司始终践行“发展是第一要务”,深度构建“电、热、氢、储”绿色能源版图,持之以恒大抓项目,在重点项目这个“主战场”上比高低、论英雄,实现电能“强基”、光伏“加瓦”、热能“添砖”、氢能“开花”、储能“添彩”的跨越式发展,主业的综合实力迈上了新台阶:煤电、气电装机2.04GW,集中式光伏装机1.05GW,总装机容量达3.09GW;储能装机0.36GWh;清洁能源占比超2/3。汕头550MW光伏项目于2024年12月31日并网投产。这不仅是亚洲地区最大的渔光互补项目,更是全体员工用智慧与汗水推进区域能源发展的真实记录,更标志着公司向低碳、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迈出了坚实的步伐。一年来,恒运储能公司以投资运营、产品制造、科技创新为主线,全力开拓用户侧、电网侧、电源侧储能业务共计31个储能项目,总容量368MWh,生产305.7MWh储能产品,实现产值近2亿元,为打造“国内先进储能综合服务商”迈出坚实步伐。公司参股的现代氢能科技(广州)有限公司首批40台广州-龙岩合作氢能环卫车顺利交付,这是公司、现代汽车、福龙马集团三方深入合作的生动实践,也是广州与龙岩对口合作走深走实的具体体现。
(二)在奋发有为、真抓实干中交出提质的“经营答卷”。
2024年11月,公司成功引入国内头部央企中海油集团入股东区气电项目、白云气电项目,创新性打造央地国企联合发展新模式,通过股权深度合作建立稳固可靠的“朋友圈”,为公司未来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同时,我们全力以赴争创一流电厂,持续优化调整发电策略,深挖发电侧内部潜能,高质量发好电、供好热、保民生,努力实现良好的经济效益。对标先进电厂,优化运行方式,全力抓好机组安全经济运行。热能集团公司累计投资建设供热管网106千米,向康师傅、宝洁、安利等140多家用户供应蒸汽,并践行“走出去”战略。稳定的电力热力供应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贡献了重要的国企力量。
(三)在科技赋能、智慧引领中交出创新的“科技答卷”。
面对能源行业的深刻变革,公司以科技创新为引擎,加速向新质生产力转型。过去一年,公司加大科技投入,并促进科技成果向生产力转化。公司下属的热能集团公司获得5项实用新型专利。恒运储能公司取得3项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授权。热能集团公司、恒运储能公司、恒运环保公司等3家企业成功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评审。
(四)在砥砺初心、坚守使命中书写忠诚的“党建答卷”。
公司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不动摇,将党建工作与公司发展经营中心工作深度融合,以“固根本、激活力、提效能、开新篇”为目标,取得可喜的新成效。公司“531能源先锋站”为主题的党建案例荣获2024年度全国企业党建创新优秀案例,已形成“1个主品牌+16个子品牌”的党建品牌矩阵,党建品牌“强基、聚力、头雁、对标、激励”作用凸显。积极构建“一馆(531能源馆)、一园(恒心园)、一站(廉洁文化站)、一廊(恒清廊)、多室(党建活动室)”立体式党建阵地格局,使得党建引领“深下去”,红色文化“活起来”。公司持续扎实地开展党纪学习教育,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将党风廉政建设进一步夯实;认真落实“一岗双责”,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学纪、知纪、明纪、守纪,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机制,营造风清气正的氛围。
公司售电业务情况
综合能源公司2024年售电量222346万千瓦时,其中中长期电量195819万千瓦时,占比88.1%;现货电量26527万千瓦时,占比11.9%。
涉及到新能源发电业务
1、控股公司广东江门恒光新能源有限公司及广东江门恒光二期新能源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广东台山海宴镇500MW渔光互补光伏项目于2023年2月实现全容量并网发电。该项目分两期建设:首期200MW项目于第八届董事会第四十次会议审议通过,详情请见公司2019年11月14日披露的《关于设立控股子公司投资广东台山海宴镇200MW渔业光伏发电项目的公告》(公告编号:2019-060);二期300MW项目于第八届董事会第四十六次会议审议通过,详情请见公司2020年10月22日披露的《关于设立控股子公司投资广东台山海宴镇300MW渔业光伏发电项目的公告》(公告编号:2020-033)。
2、2024年12月31日,广州恒运企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控股子公司汕头恒鹏新能源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潮南陇田400MW渔光互补光伏项目及汕头市光耀新能源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潮阳和平150MW渔光互补光伏项目并网发电。该项目经第九届董事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详情请见公司2021年7月21日披露的《关于向控股子公司增资建设潮南陇田400MW渔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的公告》(公告编号:2021-053)及《关于向控股公司增资建设潮阳和平150MW渔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的公告》(公告编号:2021-054)。
三、核心竞争力分析
1、产业转型升级
近年来,公司聚焦能源主业,成功剥离地产业务。同时,顺应国家能源发展战略,积极响应“碳达峰,碳中和”号召,从传统的小型燃煤机组向清洁新能源转型升级。全力做强做优做大“电、热、氢、储”四大板块,科技创新赋能,构建“能源+科技”的产业体系。
近两年来,公司投资建设了江门台山海宴500MW渔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东区2×460MW级“气代煤”热电冷联产项目及汕头潮南陇田400MW及潮阳和平150MW渔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正在建设白云2×460MW级天然气发电项目、知识城2×460MW级天然气发电项目及怀集恒丰70MW农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清洁新能源控制装机总规模已超过燃煤机组规模。此外,氢能提前布局,产融结合;储能全力打造“研发+制造+投资”储能新业态。
2、区域布局优势
公司位于全国综合实力排名前列的广州开发区,是“湾顶明珠”区域的重要能源供应保障企业,公司火电可控装机容量在广州市属燃煤机组中名列第二。公司地处广州开发区负荷中心,具有优先调配的优势,区域竞争力较强。
公司还是广州市第一大供热集团。由于供热行业的区域壁垒较强,公司是目前广州开发区内唯一的供热企业,具有较强的区域竞争和专营优势,可为公司带来较为稳定的收入和现金流入。
3、热电联产优势
热电联产属于热能和电能联合生产的高效生产方式,一直是国家政策鼓励和大力推广的提高一次能源利用水平的先进生产方式。热电联产项目的优势在于能够促进节能环保,机组不仅可以发电上网,而且蒸汽还用于工业项目用汽,替代了数十台工业小锅炉。
目前公司是广州开发区内唯一的供热单位,供热用户包括了康师傅、中粮、嘉吉等多家世界大型连锁集团,为保证广州市安全可靠的能源供应发挥了重要作用。长期稳定的热用户也保证了公司可持续的经营和发展,同时在政府鼓励热电联产的政策下,节能调度机组排序得到提升,比省内同容量纯凝机组有更多的上网电量,获取经济效益方面有一定优势。
4、精细管理控制成本
公司在日常经营管理中,紧紧围绕加强生产、建设、改革、发展四大中心任务,全面推行精细化管理,近年综合供电煤耗逐年降低。在燃煤采购过程中始终坚持“把握源头,控制过程,降低成本”的采购原则,一方面主动出击,不断深化与神华、中煤、伊泰等大型煤炭生产企业以及中远海运等大型煤炭运输企业的战略合作关系,最大限度的争取低价优质的煤炭供应;另一方面积极拓展新的燃料采购渠道,努力确保燃料物资的稳定供应和成本的有效控制。
同时,公司下属电厂均紧靠华南地区最大的专业煤码头(西基煤码头),发电所需燃料全部从码头堆场直接输送到公司煤仓,这大大降低了燃料的物流成本。
四、主营业务分析
1、概述
1.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29,878.25万元,同比减少10.86%,主要是报告期内上网电价量同比下降的影响。2.报告期内公司发生营业成本368,540.56万元,同比减少10.24%,主要是报告期内燃煤价格同比下降及燃煤机组上网电量减少影响燃煤耗用量同比减少导致燃煤成本下降的影响。
3.报告期内公司发生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及财务费用合计50,765.25万元,同比增加0.96%,主要是销售代理费增加导致销售费用增加,本期计提奖金减少导致管理费用同比减少的综合影响。
4.报告期内公司发生研发投入14,609.88万元,同比增加8.19%,主要是本期分布式能源公司、恒运储能公司研发项目投入同比增加的影响。
5.报告期内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6,662.99万元,同比减少43.15%,主要是报告期内投资收益同比减少以及上网电价、供热价格同比下降所致;报告期内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6,069.23万元,同比减少57.76%,主要是:①报告期内投资收益同比减少以及上网电价、供热价格同比下降使得热电主业经营效益有所下降;②本期热电公司根据一审判决书及和解协议书补提诉讼赔款258万元作为非经常性损益扣除,较上年同期减少10,264万元的影响。
6.报告期内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144,530.28万元,同比减少182.85%,主要是报告期内偿还债券及偿还部分项目贷款等原因,使得本期借款净额(借入-归还)同比减少导致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减少的影响。
五、公司未来发展的展望
(一)公司发展战略和经营计划
1、树牢市场化意识,全力推动公司“电、热、氢、储”能源版图走深走实,让高质量发展出新出彩
夯实电能基础地位:发电方面,公司将锚定全年经营目标,制订可行的高质量发电策略,认真抓好发电机组安全生产,既要保发电、保供热,又要控费降本、增收节支;优化电煤、天然气供应保障,优化配煤掺烧。天然气供应保障方面,将以与中海油股权合作为契机,充分发挥海气价格优势,实现电力生产经营效益最大化。售电方面,公司将精心谋划电力销售及碳交易业务,细致做好电量长协交易和月度交易,科学应对两部制电价改革带来的挑战,努力实现高质量售电。
提升光能规模经济:光伏业务正在成为公司新能源发展的重要支柱。公司将在抓好江门、汕头两大集中式光伏电站的精细化管理上下足功夫,提升光伏发电效益、降低生产成本及运维成本,增强市场竞争力,打造一流光伏电站标杆;此外,加快怀集光伏70MWp项目建设,推动中山市等储备项目落地。
拓展热能市场化发展:
公司将协调建立更有效的热电联动机制,探索灵活调整供热和发电的运行策略,确保公司整体效益最大化。公司供热业务将积极践行“走出去”战略,向市场要优质的供热项目,加快推进广西等地的热电联产合作项目。
推动储能出新亮点:公司储能业务将努力实现独立储能项目开发落地,面向市场加快开拓用户侧、电源侧、电网侧储能业务,探索储能多场景应用和商业模式创新,增加市场份额,提高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通过以投带产,打响恒运储能品牌。开展智慧能源、光储充、虚拟电厂等储能+业务,拓展新的利润增长点。
发挥氢能蓄势示范:继续稳步推进区域氢能产业发展,以氢能协会为平台,与政府部门、产业链各头部企业深入对接,抓好与韩国现代合作的合资公司生产与销售,推进制氢项目筹建,开展氢能制储控技术创新工作,打造氢能示范应用的新亮点。
2、树牢市场化意识,全力夯实公司经营管理,积极为区域经济发展贡献国企力量
全面融入区域发展大局。全面融入黄埔区产业发展大局,发挥“能源+资本”优势,运用多种方式,推动公司业务新发展。统筹运用好资产重组、产业培育、价值管理等多层次资本手段,提升运营效率和投资回报水平。
抓好瘦身健体增活力。
公司将着力开源节流,杜绝铺张浪费。加强业绩考核调动广大干部职工工作积极性。持续提高财务管理精细力,既保障发展的资金需求,又加强资金管控,严防债务风险、资金风险发生。
培育人才强企新梯队。
持续深入实施人才强企战略,将各级各类人才选准、用好、育强、留住,持续构建人岗匹配的高素质国企能源铁军。加大优秀干部的培养选拔力度,加强年轻干部的公开竞聘工作。加强人才情感关怀工作,不断增强员工队伍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3、树牢市场化意识,全力增强公司安全防线与风险管控,更好地统筹发展和安全
坚决防范重大风险。公司将重点抓好“强合规、促内控、防风险”这一基础性工作。重点织密投融资风险防控网,落实好重大投融资项目事前、事中、事后的协同管理机制,扎实抓好财务风险控制管理。高度警惕“黑天鹅”和“灰犀牛”事件。
坚决筑牢安全屏障。进一步增强全员的安全意识,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抓严安全生产检查与考核,做到“高站位、提标准、全覆盖”。针对能源新业态、新情况,深入开展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整治,确保项目建设及运维、电厂运营安全可控。全面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扎实做好保密管理,严防涉密敏感信息泄露;筑牢网络安全屏障,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筑牢干部职工安全思想“防火墙”。
(二)公司面临的风险和应对措施:
1.安全环保生产风险。公司作为区域重要的电力、热力生产企业,面临一定的安全生产压力,同时随着监管部门对节能减排的工作要求日趋严格,电力热力主业的安全环保生产压力更加凸显。公司将抓严抓牢抓细安全生产、夯实安全生产根基,保障生产经营长期稳定正常开展;并积极推进能源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积极发展清洁新能源,减轻环保压力,为助力区域实现“双碳”目标作出积极贡献。
2.燃料成本波动风险。燃煤、燃气发电业务仍然是公司主营的重要组成部分。煤炭及燃气作为火电业务的主要燃料,是火力发电企业的主要成本之一。煤炭及燃气价格的变动直接影响火电企业成本支出和利润水平。若燃料价格向上波动,将增加公司燃料采购成本和采购资金占用规模,从而对公司盈利能力和经营性现金净流入产生不利影响。公司将通过科学研判燃料价格走势,加大与长协供应商的稳定合作,合理安排燃料采购,优化组织货源,稳定原材料供应,全力以赴降本增效。同时加大对日耗、库存实时情况的监测力度,加大掺烧力度,多措并举努力控制燃料成本。
3.电力现货冲击风险。随着我国电力市场化建设进程不断推进,市场主体参与数量和范围逐步扩大,各主体市场意识不断增强,多元化的市场主体格局已初步形成,市场化交易电量不断攀升,省内和省间交易品种日渐丰富,电力交易市场日趋活跃、竞争加剧。因此,参与电力市场交易机组的上网电价正在由目前的以政府定价方式为主逐步转变为以市场交易定价,售电量也正在逐步转向由市场确定。公司将加强经济形势和电力供需形势分析,做好现货交易,合理安排机组发电及检修计划,加强完善电力营销和生产管理的协调沟通机制,努力减少冲击压力。
4.新能源项目投资风险。
氢能等新能源领域目前尚处于发展初期,公司将从长期视角,顺应国家能源发展战略,充分利用相关政策,坚定信心发展新能源业务。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