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肤

主营介绍

  • 主营业务:

    水泥熟料、水泥、特种水泥、混凝土、骨料等建材产品的生产制造和销售。

  • 产品类型:

    熟料、水泥、砂石骨料、混凝土、环保处置

  • 产品名称:

    熟料 、 水泥 、 砂石骨料 、 混凝土 、 环保处置

  • 经营范围:

    建筑材料、五金交电(不含进口摄录像机)、金属材料(不含贵金属)、化工产品(不含危险品);普通机械、汽车配件、日用百货、服装鞋帽、针纺织品、办公用品、装潢材料、劳保用品、钟表眼镜、黄金首饰、文体用品、电脑耗材、通讯器材、家俱设计、制作、发布代理国内外各类广告业务,工艺美术品,计算机及其辅助设备(涉及安全信息产品除外),场地租赁,冬季供暖。

运营业务数据

最新公告日期:2024-04-25 
业务名称 2023-12-31 2022-12-31 2021-12-31 2020-12-31 2019-12-31
库存量:水泥(吨) 32.76万 - - - -
库存量:熟料(吨) 144.20万 - - - -
库存量:砂石骨料(吨) 13.21万 - - - -
产能:商品混凝土(立方米) 60.00万 - - - -
产能:水泥(吨) 2000.00万 - - - -
产能:水泥熟料(吨) 1800.00万 - - - -
产能:环保协同处置各类危固废(吨) 64.00万 - - - -
产能:砂石骨料(吨) 1800.00万 - - - -
水泥库存量(吨) - 18.90万 12.06万 9.72万 -
熟料库存量(吨) - 134.10万 58.20万 54.83万 -
砂石骨料库存量(吨) - 11.26万 10.20万 9.89万 -
混凝土库存量(方) - - 0.00 0.00 -
水泥、熟料库存量(吨) - - - - 35.89万

主营构成分析

报告期
报告期

加载中...

营业收入 X

单位(%) 单位(万元)
业务名称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成本(元) 成本比例 主营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加载中...
注:通常在中报、年报时披露 

主要客户及供应商

您对此栏目的评价: 有用 没用 提建议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5.59亿元,占营业收入的8.74%
  • 客户A
  • 客户B
  • 客户C
  • 客户D
  • 客户E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客户A
2.03亿 3.17%
客户B
1.11亿 1.74%
客户C
1.04亿 1.62%
客户D
7232.86万 1.13%
客户E
6928.67万 1.08%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10.66亿元,占总采购额的17.01%
  • 供应商A
  • 供应商B
  • 供应商C
  • 供应商D
  • 供应商E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供应商A
3.59亿 5.73%
供应商B
2.33亿 3.71%
供应商C
1.91亿 3.04%
供应商D
1.43亿 2.27%
供应商E
1.41亿 2.26%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5.57亿元,占营业收入的7.81%
  • 客户A
  • 客户B
  • 客户C
  • 客户D
  • 客户E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客户A
2.45亿 3.43%
客户B
1.12亿 1.58%
客户C
7379.51万 1.03%
客户D
6454.63万 0.90%
客户E
6142.64万 0.86%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16.03亿元,占总采购额的23.92%
  • 供应商A
  • 供应商B
  • 供应商C
  • 供应商D
  • 供应商E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供应商A
5.87亿 8.75%
供应商B
4.66亿 6.95%
供应商C
2.58亿 3.85%
供应商D
1.65亿 2.47%
供应商E
1.28亿 1.90%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7.46亿元,占营业收入的8.97%
  • 客户A
  • 客户B
  • 客户C
  • 客户D
  • 客户E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客户A
1.96亿 2.35%
客户B
1.69亿 2.03%
客户C
1.54亿 1.85%
客户D
1.31亿 1.57%
客户E
9684.32万 1.16%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24.52亿元,占总采购额的40.38%
  • 供应商A
  • 供应商B
  • 供应商C
  • 供应商D
  • 供应商E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供应商A
8.35亿 13.75%
供应商B
7.42亿 12.21%
供应商C
4.80亿 7.91%
供应商D
2.01亿 3.31%
供应商E
1.94亿 3.20%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7.00亿元,占营业收入的11.14%
  • 客户A
  • 客户B
  • 客户C
  • 客户D
  • 客户E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客户A
1.74亿 2.76%
客户B
1.59亿 2.53%
客户C
1.37亿 2.19%
客户D
1.24亿 1.98%
客户E
1.06亿 1.68%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10.16亿元,占总采购额的34.94%
  • 供应商A
  • 供应商B
  • 供应商C
  • 供应商D
  • 供应商E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供应商A
4.56亿 15.68%
供应商B
1.91亿 6.55%
供应商C
1.41亿 4.85%
供应商D
1.17亿 4.01%
供应商E
1.12亿 3.85%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4.55亿元,占营业收入的6.14%
  • 客户A
  • 客户B
  • 客户C
  • 客户D
  • 客户E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客户A
9936.93万 1.34%
客户B
9681.09万 1.31%
客户C
9021.48万 1.22%
客户D
8442.48万 1.14%
客户E
8380.57万 1.13%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10.91亿元,占总采购额的39.23%
  • 供应商A
  • 供应商B
  • 供应商C
  • 供应商D
  • 供应商E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供应商A
4.14亿 14.89%
供应商B
3.02亿 10.88%
供应商C
1.70亿 6.11%
供应商D
1.13亿 4.06%
供应商E
9147.51万 3.29%

董事会经营评述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一)结合宏观经济数据与行业指标变化说明行业发展状况、公司经营情况与行业发展是否匹配,如公司情况与行业情况存在较大差异,应当分析原因。  2023年以来,由于房地产开发投资呈负增长,基建投资虽有增长但对水泥需求支撑不足,水泥需求端压力较大;供需失衡致使水泥行业竞争加剧,水泥价格下降明显,加之煤炭价格仍高位震荡,水泥行业效益显著下降。  2023年,针对环境形势和困难局面,公司在坚定保持主业生产经营精细化、高效率、效益中心、长短结合的同时,“一主两翼”各项目咬紧目标,扎实落地,总体继续保持了“稳中有进,全面提升”的良性态势。2023年度,公司主产品水泥和熟料累... 查看全部▼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一)结合宏观经济数据与行业指标变化说明行业发展状况、公司经营情况与行业发展是否匹配,如公司情况与行业情况存在较大差异,应当分析原因。
  2023年以来,由于房地产开发投资呈负增长,基建投资虽有增长但对水泥需求支撑不足,水泥需求端压力较大;供需失衡致使水泥行业竞争加剧,水泥价格下降明显,加之煤炭价格仍高位震荡,水泥行业效益显著下降。
  2023年,针对环境形势和困难局面,公司在坚定保持主业生产经营精细化、高效率、效益中心、长短结合的同时,“一主两翼”各项目咬紧目标,扎实落地,总体继续保持了“稳中有进,全面提升”的良性态势。2023年度,公司主产品水泥和熟料累计销售 2,145.47万吨,同比增长11.00%;实现营业收入63.97亿元,同比下降10.3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7.44亿元,同比下降21.56%;扣除非经常损益的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 6.34亿元,同比下降 43.03%。全年公司总体经营情况与行业趋势基本一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等因素影响的经营业绩略优于行业平均变动,产品毛利率及人均效率等指标继续保持行业较优水平。
  报告期内,公司建材主业规模与效率继续保持坚韧增长,新项目建设有序推进,贵州都匀上峰生产线顺利投产,资源配置、产品匹配、资产配套系列项目有序开展;各基地生产线工艺指标优化明显,成本控制取得成效,主产品水泥制造成本同比下降15.6%,主业毛利率继续保持行业领先水平;产业链延伸翼的环保业务、光储新能源业务和智慧物流业务以锻造新质生产力为目标,由内向外拓展创新,以资源整合促市场,以技术研发促增长,光储新能源项目陆续建成投运,集团化供应链与生态链效率效益稳步提升。新经济股权投资翼聚焦光储新能源、半导体产业链优质标的稳健推进,晶合集成项目已成功上市发行,中润光能上市已经深交所审核过会;总体公司资产结构和产业结构稳步优化,主业高质量升级发展的同时新项目哺育壮大,新发展模式助力上峰业务持续成长。
  (二)报告期内对行业或公司具体生产经营有重大影响的国家行业管理体制、产业政策及主要法规等变动情况及其具体影响,并说明已经或计划采取的应对措施。
  2023年,水泥行业面临了多项政策调整。这些政策主要围绕环境保护、能源节约以及行业结构调整等方面。主要政策如下:
  2023年4月27日,浙江省发布《浙江省水泥玻璃行业产能置换实施细则》:通用水泥熟料项目置换比例由 1.5:1调整至 2:1,白色特种水泥熟料项目置换比例减半,其他特种水泥熟料比例同通用水泥熟料。
  2023年6月16日,生态环境部发布关于公开征求《关于推进实施水泥行业超低排放的意见(征求意见稿)》提出,到 2025年底前,重点区域取得明显进展,50%左右的水泥熟料产能完成改造;到2028年底前,重点区域水泥熟料生产企业基本完成改造,全国力争80%左右水泥熟料产能完成超低排放改造。
  2023年6月26日,生态环境部提出《关于全面实施水泥行业超低排放改造的意见》,其中提到到2025年,完成8.5亿吨水泥熟料产能清洁生产改造。推动原料替代,在保障水泥产品质量前提下,提高含钙、镁废渣资源替代石灰石比重,提高矿渣、粉煤灰工业废物掺加比例,降低熟料系数。
  2023年8月22日,工信部等八部门发布《关于印发〈建材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的通知》,其中方案提到以水泥、平板玻璃、建筑卫生陶瓷、玻璃纤维等行业为重点,分年度发布节能降碳技术目录、应用指南;有序推进水泥行业超低排放改造,以水泥窑、墙体材料隧道窑协同处置技术改造等项目建设为契机,鼓励企业在水泥、混凝土、墙体材料、预拌砂浆、固废陶粒轻骨料和机制砂石等产品中提高消纳产业废弃物能力,逐步拓展和拓宽可消纳固废的品种。支持特种水泥、快凝材料等优化产能布局,支持骨干企业以水泥、玻璃、陶瓷、玻璃纤维、石膏制品等为重点,联合建立研发机构和绿色工业园区,实施差异化水泥错峰生产,并加强监督执法。
  2023年10月18日,生态环境部发布《关于做好2023—2025年部分重点行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报告与核查工作的通知》,要求水泥、电解铝和钢铁行业企业要求碳排放报告核查工作于每年9月30日前完成。
  2023年 11月 24日,生态环境部发布公开征求《关于做好水泥和焦化企业超低排放评估监测工作的通知(征求意见稿)》意见的通知。此举旨在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关于推进实施水泥行业超低排放的意见》等要求,按照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的原则,做好水泥企业超低排放评估监测。
  2024年 4月3日,生态环境部发布关于公开征求《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指南水泥熟料生产》、《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查技术指南水泥熟料生产》意见的通知。这是继发电行业和电解铝行业第三个对外征求意见的行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核查技术指南。
  报告期内,公司按政策指引推动产业升级和高质量发展,严格执行各项环保政策、行业错峰生产等相关规定,制定了以“高效低耗、绿色低碳”为主线的《上峰低碳发展行动路线图》,并进行一系列超低排放技改和提质增效技改项目,积极推进水泥窑协同处置项目建设,响应绿色制造体系建设,布局光伏新能源、加大环保投入对生产区域进行环境改善、矿区边坡采取绿化治理等,提升产业综合竞争力,持续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
  (三)针对周期性非金属建材产品(主要指水泥、建筑石材、石灰、石膏及相关制品、玻璃、混凝土等产品,下同),应当披露所在细分行业或主要产品区域的市场竞争状况、公司的市场地位及竞争优势与劣势等情况。
  公司在行业中为中等规模,但公司不同体制的主要股东相对稳定地构成了独特的混合所有制机制,以及由此孕育出高效、务实、灵活与规范、坚韧、稳健相融合的独特风格文化,是长期以来公司可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基础。在与行业龙头在各地的竞合中体现了较好的“补位”战略,在部分产能与资源集中区域则发挥了较好的竞争优势。
  经过多年努力,公司积累了一定的成本领先优势。公司净资产收益率和毛利率、人均营收等相关运营指标保持行业上市公司领先。同时,公司已在华东、西北、西南三大区域积累了丰富的资源和一定的经营品牌基础,形成了行业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布局基础。
  (四)结合披露的宏观环境、行业特性、消费需求及原材料等信息,详细说明公司生产经营所处行业的周期性、季节性和区域性等特征。
  水泥行业发展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基础设施建设和房地产行业等紧密相关,发展规律具有周期性特点,但近年来供给侧改革、产业集中度提升及能耗环保控制等相关因素使产能供给得到有效控制,新增市场也得到严格控制,总体走向成熟市场平稳趋势。
  但国内各区域市场周期特点仍有明显的差异,尤其是季节气候因素和生产施工环境条件因素使北方的季节性淡旺季周期相对明显,而南方除传统春节冬歇外季节性淡旺季波动逐渐平缓,总体周期性特征呈淡化趋势。
  (五)主要产销模式,并列表说明不同销售区域或者细分产品的生产量、销售量、库存量等经营性指标情况,并披露该等指标的同比变动情况,以及在主要销售区域或者细分产品的毛利率变动趋势及其原因。
  水泥属于基础原材料行业,是区域性产品,其销售半径受制于运输方式及当地水泥价格,公司的水泥销售模式根据销售对象的不同,建立了多渠道、多层次的销售网络,同时公司正在通过自有网络平台和物流贸易供应链平台推广销售终端产品。
  2023年公司生产熟料1,585.76万吨,比上年增长3.94%;实际外销熟料467.25万吨,外销量比上年增长4.89%;熟料销售毛利率为20.11%,比上年下降12.75个百分点,主要是产品销售价格下降,影响整体毛利率下降。
  2023年公司生产水泥 1,687.10万吨,比上年增长11.58%;销售水泥 1,678.22万吨,比上年增长12.83%;水泥销售毛利率为25.38%,比上年下降2.22个百分点,主要是产品销售价格下降,且西部子公司水泥销售毛利率低于华东沿长江区域子公司。
  2023年公司生产骨料1,326.78万吨,同比下降17.74%;销售骨料1,324.83万吨,同比下降17.81%;骨料销售毛利率为70.72%,比上年下降8.01个百分点。
  (六)针对周期性非金属建材产品,应当披露相关产品的产能、产能利用率、成品率(如适用),以及在建产能及其投资建设情况等。鼓励公司结合市场供求情况,在年度报告中披露下一年度的产能利用率调整计划。
  截止本报告期末,公司水泥熟料年总产能约 1,800万吨,水泥年总产能约2,000万吨,年余热发电能力约86MW,商品混凝土年总产能约60万方,骨料年总产能约1,800万吨,环保协同处置各类危固废年总产能约64万吨。水泥熟料的产能利用率各区域差别较大,实际运转率主要根据当地错峰生产政策随时调整。
  (七)主要产品的原材料和能源及其供应情况,报告期内主要原材料和能源的价格出现大幅波动的,应当披露其对公司生产经营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公司主产品的主要原材料为石灰石、砂岩、工业废渣等,公司熟料生产基地均拥有丰富的主原料石灰石资源储备,价格无大幅波动;砂岩等辅助原料部分基地有自备矿山资源,另有部分基地外购,价格一般对总成本变动影响较小;在各型号水泥产品生产过程中通常会大量消化周边重工业产生的各种废渣、矿渣、粉煤灰等,从而变废为宝实现资源的综合利用,价格视所在区域处理能力的变化有一定波动;主要能源为煤炭和电力,电力主要由属地供电局供应,各区域存在峰谷电价差区间;针对煤炭采购,公司建立了长期稳定的供应渠道。同时,公司在不断优化采购管理方式,拓展渠道,减少中间环节,集中采购量统一谈判,降低采购成本,发挥集中效益,所需原燃材料、辅助材料、备品备件等也充分运用电子采购交易平台等渠道进行集中采购,产业互联网和工业智能化的应用正在助力公司向智能化制造经营方向全面升级发展。
  报告期内,公司主要原燃料煤炭价格较去年有所下降,有利于公司主产品制造成本的下降,同时公司通过采用替代燃料、节煤降耗、工艺改进等方式降低单位产品的煤耗,同时通过拓展煤炭采购渠道,与长期合作供应商签订保供协议,灵活调整库存和结算方式等措施尽量缓解成本压力,基本保障了总体生产经营稳定。
  
  二、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一)水泥建材业务
  1、主要业务
  公司多年来主要专注于从事水泥熟料、水泥、特种水泥、混凝土等建材产品的生产制造和销售。近年来,公司充分应用已有资源向相关产业延伸,骨料、水泥窑协同处置环保业务成为公司重要新业务,同时公司正在向与基础设施产业链相关的“光储充”新能源、智慧物流等业务拓展升级。
  2、主要产品及用途
  水泥品种主要包括PO42.5级水泥、PO52.5级水泥和油井特种水泥等,广泛应用于铁路、公路、机场、水利工程、油井等基础设施或大型重工业设施项目,以及城市房地产开发建设和农村市场,公司的混凝土和骨料也应用于上述各类建筑工程和建筑设施。水泥熟料是水泥的半成品,公司部分水泥熟料直接销售给水泥粉磨企业。
  3、经营模式
  公司采取总部为投资和战略管控中心、区域为市场经营中心、各个子公司为生产成本中心的运营管控模式,实现了权责清晰、运转高效的运营模式。
  水泥属于基础原材料行业,是区域性产品,其销售半径受制于运输方式及当地水泥价格,公司的水泥销售模式根据销售对象的不同,建立了多渠道、多层次的销售网络,同时公司正在通过自有电商平台和物流贸易供应链平台推广销售终端产品。
  公司的主要原燃材料为煤炭、石灰石、砂岩等,并需要稳定的电力供应,公司主要原料均有充足储备或建立了长期稳定的供应渠道,目前生产所需原燃材料、辅助材料、备品备件等也充分运用电子采购交易平台等渠道进行集中采购,产业互联网和工业智能化的应用正在助力公司向智能化制造经营方向全面升级发展。
  4、公司所处行业地位
  公司是中国建材联合会认定的全球建筑材料上市公司百强企业,2023年度综合实力居全球建筑材料上市公司综合实力第99位;中国水泥协会发布2023年中国水泥上市公司综合实力排名,公司综合实力排名第10位;中国水泥网公布的公司水泥熟料产能规模居行业第14位,综合竞争力居行业第四位,成长竞争力居行业第三位。公司在浙江、安徽、江苏、宁夏、新疆、内蒙古、贵州、广西、江西等9个省份拥有约50多家子公司,具备水泥熟料年产能约1,800万吨,水泥年产能约2,000万吨,拥有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产线十三条。2006年公司被国家发改委、国土资源部、中国人民银行联合认定为国家重点支持水泥工业结构调整大型企业(集团)60强企业。
  (二)水泥窑协同环保处置业务
  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置危废、固废是符合国家产业支持政策和充分利用资源实现产业升级的创新型环保产业,也是中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环境下企业落实绿色低碳发展的务实行动。公司在发展规划中明确了以水泥窑协同处置为企业高质量升级发展的重要方向。公司子公司安徽上峰杰夏环保有限公司和宁夏上峰萌生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水泥窑协同处置危固废和危废填埋场等系列项目均已建成投产,可以解决周边城市污泥、垃圾和危废、固废等处置消化难题,通过对危固废“资源化、无害化、减量化”提升企业“碳中和”质量,在创造经济效益新增长点的同时进一步体现公司的社会效益价值。
  (三)光储新能源业务
  为响应国家“双碳”战略决策,积极推动能源结构与产业结构双调整,公司通过布局光伏发电及储能等可再生能源与节能低碳技术措施,提升水泥产业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耗成本,提升核心竞争力;公司以各项目基地为基础,依托区位优势特点及自身对绿色能源的需求场景,与新能源行业专业技术领先企业及院校等合作开发智慧能源系统平台,培育光储新能源升级产品,力求为耗能工商业企业及园区提供清洁低碳、安全稳定、便宜高效的智慧能源解决方案及相应光储微网项目服务。
  (四)公司业务变化
  公司在专注做好水泥建材主业的同时,结合内外总体环境形势,逐渐拓展了水泥窑协同处置环保、智慧物流、光伏储能等相关产业,收缩和逐渐退出房地产业务,适度开展了新经济产业股权投资业务,但目前水泥建材主业占营业收入比重仍超过90%,全年主要业务和经营模式等未发生重大变化。
  (五)主要的业绩驱动因素
  公司主业业绩驱动主要受水泥和水泥熟料产销量、销售价格及生产成本的影响。公司主业分布在华东、西北、西南三大区域,各区域市场需求受宏观经济和固定资产投资等因素影响具有一定周期性波动;供给端受供给侧改革和行业调控政策以及错峰生产、环保等政策因素影响较大;产品价格和销量对区域市场供需变化较为敏感;公司生产成本主要受煤炭、电力价格和原材料采购成本影响较大。
  
  三、核心竞争力分析
  1、独特机制优势
  机制是公司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础。公司主要股东相对稳定,控股股东专注、精细的浙商务实精神与第二、三大股东央企、国企等不同体制的严谨规范特点相融合,形成了公司“高效务实+规范稳健”的独特机制文化,自 2013年重组上市后,公司保持了稳健发展,相关运营效率指标保持行业上市公司前列;同时公司内部控制规范透明,财务稳健,信息化程度高,公司实施的员工持股计划形成了良好激励机制,进一步激发了团队信心,成为公司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础。
  2、政策鼓励优势
  2006年12月国家发改委、国土资源部、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发布《关于公布国家重点支持水泥工业结构调整大型企业(集团)名单的通知》,公司被列入重点支持企业。对列入重点支持的大型水泥企业开展项目投资、重组兼并,有关方面应在项目核准、土地审批、信贷投放等方面予以优先支持。
  公司近年来响应号召对解决“卡脖子”问题科技创新领域进行股权投资的项目及“双碳”时代背景下对“光伏+储能”业务等新领域的投资符合国家鼓励发展的投资范围,得到了系列产业政策的支持。
  3、区域布局及资源积累优势
  公司国内制造基地主要布局在沿长江经济带地区,拥有较好的市场基础和较大的产品需求、稳定而充足的石灰石资源保障、沿江沿海优越便捷的物流条件,成为公司业务稳固的核心基础;近年来公司在西北新疆、宁夏、内蒙古等地区,以及南部的贵州、广西等地展开布局,并掌握了充足优良的石灰石资源储备,为下一步增量发展打开了空间。
  4、技术与经验优势
  上峰水泥已有46年水泥专业化发展历史,也是国内最早投入新型干法水泥工艺生产与研究的企业之一,公司工艺先进,设备精良,高效稳定,各熟料生产线均配备了余热发电系统,自动化控制程度较高,掌握和具备了多项环保与节能先进技术,多条生产线配备了水泥窑协同处置系统。公司管理团队具有多年水泥专业化管理经历,对水泥及相关产品生产制造与管理控制具有丰富的技术经验,近年来公司专业营运效率指标如主要产品毛利率、人均营收等保持同行业上市公司前列。
  5、品牌优势
  上峰水泥品牌已有40多年以上的市场传播积淀,在市场上拥有较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公司强调精确的工艺控制和严格的品质管理,曾先后获得国家级重点新产品、浙江省著名商标、浙江名牌产品等多项称号,2009年“上峰”水泥品牌被国家工商总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
  
  四、公司未来发展的展望
  (一)环境形势分析
  2024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关键之年,是深入实施“十四五”规划的攻坚之年。随着年初万亿增发国债对应的新增基建项目陆续落地,基建投资将保持增长。但房地产行业进入深度调整阶段,虽然基础设施建设保持稳中有增的发展态势,但难以弥补下降空间,从供给层面看,水泥产能严重过剩,通过采用能耗强度和总量的“双控”、排放的总量和强度“双控”的方式,加快行业低效产能切实有效地加速出清和提高集中度水平来调整产业结构,是保持行业中长期健康发展关键。2024年水泥市场预计需求偏弱且产能总量仍处高位,供需关系边际改善不明显,行业企业将面临着较大的经营压力。
  (二)总体发展规划
  公司总体战略目标是:立足建筑材料基础产业,发挥灵活高效的机制优势,充分优化整合资源,凝聚品牌文化与人才团队,努力创造效益,提升综合价值,实现高效、优质、可持续发展,成为令人信赖与尊重的基建领域产业集团。
  作为民营企业主导,行业龙头、大型国企参股的混合所有制企业,独特而明显的效率机制优势、多年积累的丰富资源优势、专业化成本领先优势等使公司具备了综合竞争力的基础。在制造业面临着转型升级发展的总体形势下,公司将顺势而为,深耕细作,专注提升主业竞争力,同时在产业链延伸翼以锻造新质生产力为目标,加快发展协同处置环保和新能源、智慧物流等升级业务,培育持续发展的新引擎;适当投资布局新经济财务投资平衡补充,内抓存量、外拓体量,走高质量发展之路,不断提升公司总体价值。
  (三)2024年经营计划
  2024年,公司将继续聚焦“一主两翼”发展战略,围绕水泥建材主业,深耕产业链延伸翼和新经济股权投资翼,形成稳定的三角形态。具体如下:
  1、主业投资端
  继续围绕水泥及熟料产业链自身的产品结构优化、资源匹配充足、配套设施完善目标稳妥建设相关项目,重点对水泥及商混产业链匹配配套项目做好论证研究后投入建设。
  结合上峰低碳行动路线图,围绕降本增效及安全环保要求对存量生产线投入升级改造,超低排放陆续完成技改,确保各生产线工艺能耗及效率水平保持行业领先。
  完成各生产线资源充足保障基础工作,加大投入,在铜陵、怀宁、宁夏、新疆等地打造一批绿色矿山;对码头、皮带廊等配套设施加大技改投入力度,夯实各基地配套竞争力。
  2、产业链延伸翼
  继续重点拓展基建产业链相关的骨料、环保、光伏储能新能源、智慧物流等业务。
  骨料业务方面,充分整合资源,积极开拓市场,抓住机遇继续保持产能及效益的充分发挥;增强与水泥及商混业务的协同力,稳步提升业务总规模,形成对主业及公司业绩结构的有力支撑。
  水泥窑协同处置环保业务方面,加快产能上量,推进怀宁处置项目建设,拓展周边市场及重点客户;积聚专业技术人才,加大科研投入,积累技术创新无形资产资源,拓展产品服务类别和渠道,提升环保业务的核心技术创新能力和独立品牌价值。
  在光伏储能新能源方面,加快布局体系内及基地周边光伏及储能电站,提升新能源电力出力总规模,开发应对针对高能耗工商业的低碳智慧能源集成系统,在为主业节能减碳降本的同时,培育“低碳”时代的高效能源服务和低碳集成产品;整合光、储、充、碳及智慧综合能源产业链资源,积累专业化人才团队储备,形成新能源技术应用的高效整合能力,为产业延伸扩展奠定专业化发展基础。
  在物流方面,依托集团内部物流贸易的大量需求和现有基地水运物流码头资源,充分发挥上融物流资源集中效益,以信息数据资源平台建设为基础,推动物流贸易业务向智慧物流产业升级拓展,继续完善智慧物流平台。
  3、新经济股权投资翼
  在投资翼方面,加强与专业机构和行业领军研究部门的紧密合作,在严控预算、严控风险、严挑细选的前提下,适度开展半导体产业链、光储新能源、低碳环保等新经济产业优质标的的投资。
  4、生产经营计划
  全年生产经营计划保持稳中有增。各区域把握市场趋势,灵活应对,生产技术中心指导各区域应用行业先进技术开展节能降耗提效工作,各基地作为成本中心围绕成本预算目标做好降本控费各项基础工作。
  (四)战略保障计划
  1、生产管控与安全环保
  各公司切实加强生产安全和环保、品质、现场、设备等基础管理工作,结合“能效领跑者”与绿色工厂目标,优化生产工艺指标,全年平均熟料煤耗目标值达到100公斤标准煤/吨以内,熟料综合电耗50~51度/吨,水泥粉磨电耗控制在29度/吨以内,余热发电30度/吨,在保障质量的基础上,优化原材料配比,持续降低制造成本。
  整改优化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区域和基地以安全考核“一票否决”为任用淘汰前提,子公司落实现场“跑冒滴漏”整改和全面清洁生产的精益管理要求;以“碳达峰、碳中和”为主线,调整能源结构,继续推行提产降耗技术改造;充分进行技术可行性分析和经济效益论证,保障生产能耗和低碳化发展水平的行业梯队位置。
  2、市场拓展与销售
  2024年销售工作将紧紧围绕“增总量、优结构、强管控、重考核”的管理思路开展,着眼全局进行销售思路的谋划,结合各区域实际情况,统筹做好各区域子公司销售工作。平衡量价关系、抓重点客户和工程,拓展不同客户市场;完善制度建设,加强基础管理,提升管控水平,做好销售队伍建设和人员考核。
  3、集采供应与物流
  继续发挥集采中心优势,扩展优化供应链渠道,紧紧围绕降低采购成本和稳定质量为目标;提高运营效率和服务意识,保持集采中心与各基地紧密衔接沟通,提高库存周转效率;与技术中心紧密配合,加强水泥混合材用原材料的采购优化;进一步改进采购管理方式,拓展渠道,减少中间环节,发挥集中效益。
  整合信息流资源,提升服务主业和保障供应链效率的能力,有效降低各基地的综合物流成本同时提升业务的广度和宽度,致力服务于供应和销售;因地制宜探索宁蒙物流供应链物流模式;优化业务模式,增加公司收益。
  4、财务管控与资金保障
  2024年公司财务融资继续按照“调结构、降成本、控风险”的要求,保障投资发展的资金需求,同时持续完善资金预算流程细节;加强财务制度建设,提升财务审核能力。提升共享中心的核算支持能力,完善财务数据分析工作;继续夯实税收基础工作,加强税收优惠政策落实与筹划工作的机制,推进税收管理工作持续进步。
  5、人力和数字化赋能
  确定人力资源工作为2024年一号工程,坚持“人效提升”的导向,围绕“组织精简、结构优化、能力进步、降本增效”的主线开展各项人力工作。重点是人力资源规划调整,组织机构精简,人力结构优化、人力资源开发与梯队人才培养,以及建立健全绩效管理等。
  按照“必要、经济”原则,围绕降本增效、强化流程、制度执行和管控、预算目标控制以及费用管控等方面,提供管控工具、分析工具和辅助决策工具,推进企业数字化建设。
  6、制度建设和内审监察
  制度建设方面,一是继续完善各项管理制度,优化管控流程,主要加强费用管控、项目管控、资金预算、采购管理等板块;二是加强制度的培训宣贯,抓制度落实,加强制度、流程执行的指导、监管和考核。
  内审监察方面,制定内控审计监察制度,明确内审组织设计及职责分工,规范工作流程,保障内审监察工作的顺利开展。保持内控审计监察工作常态化,以促进各子公司提升管理水平,增强各级管理人员的规范化意识和责任意识。
  7、党建与企业文化
  紧跟党和国家方针政策,强化对习近平系列讲话精神的学习领会,深化党建体系与企业经营管理的实践融合,正确引导意识形态对公司文化及战略管理的影响。继续完善和丰富上峰企业文化体系,整理提炼创业史故事案例等作为企业凝聚人心谋发展的理念理论基础,进一步体现成各种外在形式、行为规范,形象品牌,为企业长期的发展扩张、传承传播奠定基础。做好“争先创优”评比宣传等工作、发挥引领作用,始终确保勤奋踏实的奋斗精神和风清气正的健康氛围;做好员工帮扶、对外捐赠等特色工作,在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同时提升内部凝聚力以及外部影响力、公信力。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