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肤

主营介绍

  • 主营业务:

    供热运营服务、供热领域节能改造服务和节能产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

  • 产品类型:

    供热运营服务、节能改造服务、节能产品

  • 产品名称:

    烟气余热回收装置 、 气候补偿器 、 变频控制设备 、 变频风机控制柜 、 分时分区控制柜 、 锅炉控制柜 、 混水泵变频控制柜 、 DCS控制柜 、 区域供热集中监控系统 、 热计量产品 、 多功能能源信息采集器 、 水源热泵烟气余热深度回收利用系统 、 维修报修系统 、 自动水力平衡系统 、 无线室温 、 固定室温 、 智能云网关 、 管道无线温压 、 掌上供热小程序 、 能耗分析模块

  • 经营范围:

    一般项目: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对外承包工程;热力生产和供应;专业设计服务;建筑材料销售;建筑装饰、水暖管道零件及其他建筑用金属制品制造;信息系统集成服务;五金产品制造;五金产品零售;机械电气设备销售;智能仪器仪表制造;智能仪器仪表销售;计算机软硬件及辅助设备零售;计算机软硬件及辅助设备批发;软件开发;人工智能基础软件开发;信息咨询服务(不含许可类信息咨询服务);房地产咨询。(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许可项目:建设工程施工;建设工程设计;特种设备安装改造修理;基础电信业务;第二类增值电信业务。(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具体经营项目以相关部门批准文件或许可证件为准)(不得从事国家和本市产业政策禁止和限制类项目的经营活动。)

运营业务数据

最新公告日期:2021-06-17 
业务名称 2020-12-31 2019-12-31 2018-12-31
供热运营服务产量(百千焦) 466.00亿 428.09亿 410.50亿

主营构成分析

报告期
报告期

加载中...

营业收入 X

单位(%) 单位(万元)
业务名称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成本(元) 成本比例 主营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加载中...
注:通常在中报、年报时披露 

主要客户及供应商

您对此栏目的评价: 有用 没用 提建议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1.29亿元,占营业收入的13.34%
  • 客户1
  • 客户2
  • 客户3
  • 客户4
  • 客户5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客户1
3329.09万 3.44%
客户2
2628.02万 2.72%
客户3
2561.02万 2.65%
客户4
2352.14万 2.43%
客户5
2036.22万 2.10%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4.42亿元,占总采购额的60.67%
  • 供应商1
  • 供应商2
  • 供应商3
  • 供应商4
  • 供应商5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供应商1
2.78亿 38.17%
供应商2
7713.20万 10.60%
供应商3
3139.66万 4.31%
供应商4
2991.30万 4.11%
供应商5
2535.28万 3.48%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1.35亿元,占营业收入的15.55%
  • 客户1
  • 客户2
  • 客户3
  • 客户4
  • 客户5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客户1
3550.26万 4.08%
客户2
2821.61万 3.24%
客户3
2614.99万 3.00%
客户4
2377.81万 2.73%
客户5
2178.30万 2.50%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4.09亿元,占总采购额的63.09%
  • 供应商1
  • 供应商2
  • 供应商3
  • 供应商4
  • 供应商5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供应商1
2.82亿 43.52%
供应商2
7893.05万 12.18%
供应商3
2357.26万 3.64%
供应商4
1310.17万 2.02%
供应商5
1122.95万 1.73%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1.23亿元,占营业收入的15.62%
  • 客户1
  • 客户4
  • 客户5
  • 客户3
  • 客户2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客户1
3110.51万 3.94%
客户4
2571.04万 3.25%
客户5
2352.50万 2.98%
客户3
2252.92万 2.85%
客户2
2060.06万 2.61%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3.97亿元,占总采购额的60.83%
  • 供应商1
  • 供应商2
  • 供应商3
  • 供应商4
  • 供应商5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供应商1
2.40亿 36.79%
供应商2
6524.01万 9.99%
供应商3
3606.93万 5.52%
供应商4
3410.00万 5.22%
供应商5
2155.74万 3.30%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7101.96万元,占营业收入的16.27%
  • 石家庄北站项目
  • 龙湖大方居项目
  • 金隅土桥项目
  • 冠海冠城园项目
  • 石家庄绿地项目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石家庄北站项目
1783.73万 4.09%
龙湖大方居项目
1483.92万 3.40%
金隅土桥项目
1373.53万 3.15%
冠海冠城园项目
1246.55万 2.85%
石家庄绿地项目
1214.23万 2.78%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1.24亿元,占营业收入的16.29%
  • 石家庄北站项目
  • 龙湖大方居项目
  • 金隅土桥项目
  • 冠海冠城园项目
  • 石家庄绿地项目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石家庄北站项目
3028.53万 3.98%
龙湖大方居项目
2557.96万 3.37%
金隅土桥项目
2493.48万 3.29%
冠海冠城园项目
2288.60万 3.02%
石家庄绿地项目
1991.47万 2.63%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3.45亿元,占总采购额的69.86%
  • 北京市燃气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石家庄新奥燃气有限公司
  • 西安秦华天然气有限公司
  • 北京中建九鼎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 北京安然兴达燃气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北京市燃气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2.48亿 50.23%
石家庄新奥燃气有限公司
6833.45万 13.84%
西安秦华天然气有限公司
1128.32万 2.28%
北京中建九鼎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948.94万 1.92%
北京安然兴达燃气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782.86万 1.59%

董事会经营评述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一)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我国坚持把保障能源安全放在首位。持续巩固新能源高质量跃升良好态势。保持能源生产能力合理弹性,强化储备能力建设,坚守安全生产底线,有效应对能源安全风险挑战,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用能需求。  公司始终坚持积极有力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深入践行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坚定不移落实双碳目标,着力加强供需协同,强化系统消纳,保持清洁能源高质量较快发展势头。公司业务所处行业基本情况如下:  (二)集中供热行业基本情况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技术... 查看全部▼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一)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我国坚持把保障能源安全放在首位。持续巩固新能源高质量跃升良好态势。保持能源生产能力合理弹性,强化储备能力建设,坚守安全生产底线,有效应对能源安全风险挑战,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用能需求。
  公司始终坚持积极有力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深入践行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坚定不移落实双碳目标,着力加强供需协同,强化系统消纳,保持清洁能源高质量较快发展势头。公司业务所处行业基本情况如下:
  (二)集中供热行业基本情况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技术进步及经济社会发展,供热作为城市的公用市政基础设施,是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之一,直接关系到社会公众的利益和城市的优质发展。供热紧系民生,同时承担着减少能源消耗及污染物排放的社会责任。政府与主管部门高度重视供热的节能降碳和清洁能源替代等方面。近年来,国家陆续出台了多项政策,以促进供热行业发展,降低供热成本,改善供热服务质量,减少能源消耗和排放,实现经济、环保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1.集中供热发展阶段
  在早期,集中供热主要应用于寒冷地区或需要大规模供热的城市。此阶段的集中供热主要采用简单的锅炉供热方式,供热管网规模较小,覆盖范围有限。
  随着城市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对供热需求的增长促使集中供热逐渐扩展。供热管网得到扩建和完善,新的供热设施陆续建成,覆盖范围扩大。随着技术的发展和能源的变革,集中供热逐渐实现了技术升级。传统的煤炭锅炉逐渐被清洁能源或高效能源所取代,供热管网也实现了智能化管理和优化调控。
  近年来,随着智能技术的普及和应用,集中供热也进入了智能化发展阶段。通过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集中供热系统可以实现远程监控、智能调度和优化运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供热服务质量。
  2.清洁供热发展情况
  清洁供热是指因地制宜使用清洁化能源(热源),直接或者通过高效输配管网为热用户提供安全、绿色、经济热能的供热方式,其实质是热能的生产、输配及使用的全过程实现节能清洁环保。清洁供热以“安全、高效、清洁、低碳、经济、智能”为特征。推动供热产业清洁转型,既与改善民生息息相关,也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路径。
  清洁能源主要指天然气、电、地热、生物质、太阳能、风能、空气能等能源。热用户涵盖工业、农业及建筑等所有生产、生活场所。清洁供热深度应用物联网、大数据及人工智能,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打通供热“源—网—户”三个环节,降低供热能耗,实现精准供热。减少污染物排放总量和排放强度,减少雾霾,打赢蓝天保卫战。
  3.区域发展情况
  供热地区是按照供热分界线划分的,我国供热分界线位于秦岭和淮河一带,秦岭淮河一带以北属于北方供热地区。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升,南方地区对于冬季采暖需求日益强烈,集中供热呈现向南发展趋势。
  (三)集中供冷行业基本情况
  2023年度,我国高温日数创下了自 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的最高纪录。由于夏季高温现象变得越来越普遍和严重,负荷不断增加,为了应对高温天气带来的不适,全国多个城市开始探索“区域集中供冷”方案。目前集中供冷在大型建筑群、商业综合体、办公楼、医院、学校等场所得到广泛应用。
  随着我国“东数西算”工程逐步落地,数据中心成为新型基础设施节能降耗的关键环节,也是社会促进降碳增效的有力抓手。近年来,我国数据中心规模不断壮大,推进数据中心绿色化转型升级势在必行。集中供冷可以有效防止因过热导致的硬件故障,从而提高整个数据中心的可靠性与运行效率。作为数据中心降温、降耗的重要组成,其因具有能源利用效率高、维护管理方便、环境影响小等优点而被广泛利用。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创新,集中供冷系统逐步实现了技术升级。新型制冷设备、智能控制系统、高效冷却设备等被引入到供冷系统中,提高了系统的能效、稳定性和智慧化程度。近年来,随着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普及和应用,集中供冷进入了智能化发展阶段。智能供冷系统可以实现对能源的智能管理和优化调控,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供冷服务质量。
  (四)综合能源服务和供应基本情况
  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指出,立足我国能源资源禀赋,坚持先立后破,有计划分步骤实施碳达峰行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目标。报告强调了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通过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和增长,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
  综合能源服务旨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成本以及减少环境影响。在国家发展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对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确保国家能源安全和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其不仅是为用户提供多种能源产品和服务,还是能源供应、能源管理、节能服务和智能化系统等多个方面的融合体。
  公司不仅能够提供标准化的能源解决方案,还能根据客户的具体需求,量身定制能源解决方案,包括能源使用优化以及设备更新等方面。通过与客户密切合作,实现能源供应的智能化管理和优化配置,从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企业的能源成本,为客户提供更加环保、高效和可持续的能源解决方案,为国家能源安全和生态文明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
  
  二、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公司主要从事热力供应、蓄冷储能、智慧节能等相关业务。围绕国家双碳战略目标,逐步向冷热联供、综合能源服务、可再生能源利用转型,以节能降碳技术为支撑,重点布局新能源技术、储能技术、多能耦合综合能源应用等相关领域。
  2023年是我国落实“双碳”战略,加快推进能源体系清洁低碳转型的关键期,公司坚持稳健经营,各项工作围绕公司发展战略有序开展,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及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均有所增长。2023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68亿元,较上年提升11.10%。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母净利润为9623.61万元,较上年提升30.37%。
  (一)公司业务简介
  公司始终坚持绿色发展理念,以做“中国暖通节能运营领跑者、中国综合能源服务供应商、中国绿色能源及新技术应用者”为使命。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以为客户提供优质的综合能源服务为目标,为客户提供冷、热、储的投资运营服务。
  公司业务应用多能耦合节能技术,同时将数字系统、智能控制系统贯穿能源体系,从能源使用、能源监测、能源调控等环节全链条数字化、智能化覆盖。依托公司供热、供冷、数字化技术优势及运营经验,为客户用能端提供诊断、设计、投资、改造、运营等一站式节能服务。综合客户所在行业特性、外部环境资源禀赋情况和节能减排标准,利用高效节能环保设备,提升客户能源使用效率,减少能源成本和碳排放,从而实现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主要业务模式
  公司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企业、首批经国家发改委备案的节能服务企业。采用 EMC(合同能源管理)、BOT(建设-运营-移交)等服务模式,为客户提供优质的冷、热供应及综合能源服务。
  EMC(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合同能源管理模式为节能服务行业特有的经营模式,具有节能效率高、降低客户节能改造风险等优势。公司根据客户的经营特点和外部环境状况,在充分了解客户节能需求的基础上,为客户提供节能诊断服务以及定制化的节能系统方案,并对客户的用能系统进行投资改造等;改造建设完成后,用能系统由公司运营管理,通过改造后的节能效益双方共同分享并取得投资收益。
  BOT(建设-运营-移交)模式:公司与业主方签订合同,针对冷、热、蒸汽等能源供应项目,进行设计、投资建设并在一定时期内对建设项目享有经营权,依据合同约定在运营期内通过收取运营费用回收投资并获取投资收益。运营期结束后,公司将该项目移交给业主方。
  (三)公司主要业务类别
  公司提供冷热供应及智慧节能服务,主要业务类别包括:
  1.集中供热业务
  我国人口众多,部分地区人口密集度高,用热面积庞大。为满足这一需求,公司向用户提供供热服务,同时为部分用户提供生活热水。为了应对能源转型的趋势,公司正在积极推进能源侧转型升级,重点引入地热能、空气能、污水能等新能源,逐步替代传统的能源供热方式。这一转型不仅减少对有限资源的依赖,还能降低供热成本,并显著降低碳排放。
  公司供热系统搭配公司自主研发的数字化管控平台,从热源,管网,用户全流程覆盖,并利用先进技术实现供热系统的智能化控制,以确保供热温度稳定的同时,最大程度地实现节能减排目标,为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2.蓄冷储能业务
  公司蓄冷储能业务致力于为客户提供高效、可靠的供冷解决方案。公司专业技术团队根据客户的需求和场地情况,提供定制化的供冷方案,结合储能技术,以确保实现最佳的供冷效果和能源利用效率。从供冷系统设计、设备选型和安装到后期运营维护全方位服务,为客户提供可持续的解决方案,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和系统的长期稳定运行。
  3.智慧节能服务
  公司节能改造服务致力于帮助用户实现能源节约、减排和环保的目标。通过全面评估和分析供能系统和设备,制定定制化的节能改造方案,以提高设备能效、优化供热系统运行并引入数智化控制系统为主要手段。具体业务包括:
  一是根据现有设备的状况和性能,提出设备升级和优化建议,以降低能源消耗;
  二是对供热系统进行优化调整,减少能源浪费和损耗,实现能源最佳利用;
  三是引入数智化控制系统和能源管理系统,实现智能监控和精细化管理,提高系统运行的自动化程度。
  (四)公司主要产品及用途
  1.数字信息化管控系统
  习近平总书记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要建立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数字中国。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构建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绿色环保等一批新的增长引擎。
  公司数字信息化管控系统通过对能源系统的各个独立子系统进行采集、传输和决策,实现对供能系统的有效遥测和控制。这一系统不仅实现了经营数据全面化、管理过程信息化、生产控制智能化、运营数据可视化、能耗管控精细化等多方位、多维度监测,还能够实现源、站、网、户、储等各环节的最优配置,以及对用电、用水、用热、用冷等多源用能的综合智慧协同管控,实现数字化、可视化管理。
  未来,公司将进一步引入数字孪生技术,以实现更广泛的人工智能管控,提高系统的智能化水平和管理效率。公司数字信息化管控系统示意所示:
  2.集装箱装配式冷站
  集装箱装配式冷站拥有传统机房的功能,包括排水、照明、通风、消防和防水等。其安全可靠,可置于室外,具有高保温和高防水性能,且内部温度可控,可有效减少建筑空间占用。该冷站采用模块化集成设计,便于移动搬迁,可重复利用,从而降低了投资成本,并且能够高效运行,为供冷系统的建设和运营提供了更加便捷和灵活的解决方案。
  3.智慧节能技术
  在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大力发展绿色低碳经济。推进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城乡建设发展绿色转型。公司室温控制系统、气候补偿系统、烟气余热回收系统、分布式变频二级泵系统及水力平衡系统等多项自主知识产权节能技术广泛应用于公司合同能源管理项目,以供能需求作为基本出发点,研发切实可用、具备实际效果的节能技术和节能产品,切实解决供能过程及客户用能中存在的问题,不断提升供能品质,保证服务质量。
  
  三、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公司竞争优势
  1.技术创新优势
  自成立伊始,公司始终秉持“技术立司、科技兴司”的发展理念。坚持技术创新打造公司新质生产力。目前,公司的技术储备路径逐步向新能源和数字化技术领域转变,以节能技术发展为支撑,大力推进新能源技术、储能技术和综合能源技术的研发。公司积极推动低碳绿色能源科研成果的转化落地,与清华大学、华北电力大学、林业大学等高校合作,针对新型绿色低碳供能设备、控碳降碳、碳封存、碳捕集、绿色燃料、氢能等技术,展开专项课题研究。
  其次,公司通过并购或与新能源高科技企业合作,实施实体项目,应用新技术和产品。公司与高效热泵、光伏、储能、高效机房以及智慧能源管控等高科技企业展开深度合作,引入能源行业的前沿技术。
  此外,公司还自主研发科研项目,结合企业拥有的四千万平方米供能面积的运营经验,研发了综合能源智慧管控系统、多能耦合绿色能源系统、余热深度回收系统等多项节能降碳技术成果,为双碳目标全力助跑。
  报告期内,在数字化能源管理方向完成3项课题研究:供能系统无人值守系统、综合能源管理数字孪生平台、智慧供热管控平台优化升级;在供热系统新技术方向完成4项研究:板式烟气余热回收装置的项目应用、基于BIM的装配式能源站、物联网智慧调节系统、供热系统试验台的建设等。
  报告期内,公司能源数字化管理平台、综合供热系统取得软件著作登记,同时公司燃气锅炉与空气源耦合供热的控制方法及蓄冷技术、节能技术等相关专利已获申请受理。目前公司“能源侧及储能端”技术储备已逐步完备,配合公司数字化、智慧化系统,对能源侧、储能端和供给侧进行监测及调控,实现多能耦合,智慧供应。
  2.业务布局优势
  (1)地域布局面向全国
  目前公司已在天津、河北、辽宁、青海、新疆、陕西、湖北、广东等地设立子公司及分支机构,并重点布局于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成渝和华中地区,形成了覆盖全国的市场网络。目前,公司的业务重心逐步从传统居民用户向工业用户、公共建筑领域客户转移,逐步转向新基建、新公建和新工业三大赛道,不断拓宽发展路径。公司还注重在技术研发和创新上的投入,深度研究符合政策和市场的新技术,以提升竞争力并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在未来,公司将不断完善服务体系,实现业务的持续增长和可持续发展。
  (2)业务布局纵深发展
  公司持续以资本市场的手段进行新能源领域内的横纵向拓展,以并购、新设或混合所有制等方式拓展,以上下游产业链延申进行纵向发展。开拓公司赛道,保持核心竞争力。公司积极布局能源领域,在用能领域内深入研究新能源相关技术,以多能耦合手段实现绿色能源利用,在供给侧拓展整体业务布局,逐步转向冷热联供、综合能源服务、多能耦合能源中心等方面拓展业务范围。
  报告期内,公司与重庆市北碚区人民政府签订战略合作框架性协议,双方以“创建绿色低碳城市能源供应管理体系”为目标,围绕城市公共建筑、新城区开发、产业园区开发等领域,通过开展节能改造、绿色及可再生能源新技术应用,综合能源管理,多能耦合绿色能源站建设等方面的投资,实现降本增效、节能减排,提升城市产业服务质量,助力产业低碳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绿色低碳转型。
  报告期内,公司使用自有资金收购广州泰阳公司,本次收购使得公司进军南方供冷市场,对公司整体战略布局意义深远,双方优势互补,进一步提升公司在行业中的核心竞争力。
  报告期内,公司与中能建地热有限公司和隆基乐叶光伏科技有限公司分别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布局新能源领域,充分发挥各自技术、市场、人才、管理、品牌等方面的优势,推动资源共享与整合,达成“优势互补、互惠共赢、共同发展”的目标。
  3.运营管理优势
  公司经历三十余年的实践与探索,形成了科学全面且可复制的运营管理体系,公司运营团队确保高质量服务并实施质量管控措施,持续改进运维流程及方案以适应市场需求和技术变化。同时保持生产运营及服务信息化,使得运营管理精准高效。
  公司按照国家标准实行工程质量管理。通过不断吸收、改进先进技术,研发更加符合客户需求及国家政策要求的技术,建立了一套完整的质量管理体系,同时公司自主提升能源使用标准,公司通过了能源管理体系认证、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及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确保了公司供能、节能服务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公司坚持统筹发展与安全的思想,围绕安全生产监管全流程打造责任链条,完善安全生产工作机制,狠抓落实。同时为提升公司日常安全管理效率,公司打造“安全生产可视化管控平台”,以信息化手段充分推动安全管理数字化升级。通过借力信息化手段,实现集团对分子公司,及企业内部决策层、管理层和执行层的“一盘棋”管理,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权责清晰、履责不漏”的安全生产工作格局。全面从严从细排查风险隐患,守住安全生产底线,保障公司及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
  4.核心团队优势
  公司拥有一支专业稳定的管理团队,核心管理人员均为业内专家,共同创业30余年。公司管理团队拥有丰富的行业经验,能够准确把握市场趋势和竞争态势,制定符合国家、行业发展的企业战略规划。其次,管理人员具备良好的领导能力和团队管理技巧,能够激发员工的潜力,提升团队的凝聚力和执行力,以目标为导向,凝聚关键资源、激发团队斗志,自上而下确定并完成经营发展目标。
  5.用户服务优势
  针对能源管控和节能改造方面,公司以自身运营经验及技术储备为客户提供专业化的能源管理建议,帮助客户优化能源利用,降低能源消耗和费用,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同时公司拥有一支专业化的运维团队,提供高质量的维修和保养服务,及时响应维修请求,确保供能系统稳定运行。
  6.经营模式优势
  公司经营模式较为多样、灵活,紧随市场需求。有合同能源管理模式(EMC)、投资模式(BOT)、收购模式(BOO)、政府委托管理模式(GOT)、企业委托管理模式(EOT)等多种模式,能有效满足客户市场需求。未来公司也将根据项目的具体特点进一步优化创新适用的商业模式,让更多的相关主体共同参与,共同受益。
  7.品牌与客户优势
  公司立足主业积极创新,在业内享有较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公司具备先进的供能技术,能够提供高效能源利用和环保供能解决方案,同时公司不断进行研发投入,持续技术创新,保持品牌竞争力和技术领先地位。
  (二)公司专利情况
  公司始终紧跟国家政策,秉承绿色、低碳发展理念。在冷热供应、新能源及数字化供能领域深入研究探索,并取得多项专利技术。目前公司拥有专利78项,软件著作权80项。目前正在申请专利17项,主要包括边缘计算、新能源、节能及蓄冷等多方面。
  (三)公司特许经营权情况
  二级控股子公司天津新能源获得天津市东丽区地热井勘探项目探矿权证,该探矿权有效期限为三十年。未来将在项目确定区域内利用深层、浅层地热能,采用地源热泵技术,建设分布式能源中心,为城市综合体夏季供冷、冬季供热。目前该项目稳步推进中,部分区域已于2023年度开始运营。
  
  四、公司未来发展的展望
  未来公司将继续坚持以做“中国暖通节能运营领跑者、中国综合能源服务供应商、中国绿色能源及新技术应用者”为使命,坚持以“节能技术为支撑、节能运营为主体、节能改造为辅助”的经营理念。
  (一)智能化和数字化发展
  在公司运营方面持续深度探索高新技术与传统行业的结合应用,在能源服务领域继续深入探索数字化、信息化和 AI智能化的长足发展。随着智能技术的不断进步,综合能源服务将加大对智能化和数字化技术的应用,未来公司将继续完善公司数字化框架体系。在能源供应方面,利用智能监控设备和传感器,实时监测能源系统的运行状况和能源消耗情况。通过传感器进行数据收集,利用公司30余年运行的数据积累,配合算法,对数据进行分析管理,实现能源调控智能化和能源消耗可视化。
  在公司日常经营过程中将数字化技术应用于企业管理各个方面,提高管理效率、决策质量和企业竞争力。例如数字化技术进行人力资源管理,包括招聘、培训、绩效考核等多方面,通过人力资源信息系统和在线培训平台,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效率。同时利用数字化技术进行业务管理,包括采暖费核算、客户服务和预算管理等多方面,提升各业务部门管理效率和准确性。
  (二)可再生能源耦合
  公司未来服务将继续面向终端用户电、热、冷等多种用能需求,因地制宜、统筹开发、互补利用传统能源与新能源,优化布局建设一体化集成供能系统,通过多种能源耦合联供、能源智能微网等方式,实现多能协同供应和能源综合梯级利用,提高整个系统的一次能源利用率,实现能源的梯级利用。通过公司近年新能源项目积累,未来公司将深入多能源耦合发展领域,提高空气能、地热能、污水能、光能等可再生能源在热源结构中的比例,形成多能耦合发展格局,同时结合能源转换和储能技术实现能源的有效利用和平衡。实现更加高效、节能、环保的供能方式。
  (三)减少碳排放,加强碳资产管理
  未来公司将更加注重智能化能源管理系统的研发及应用,利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对能源系统的实时监测、智能预测和自动调控,从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同时推广节能技术和能源效率提升方案,包括能源管理咨询、节能改造等全方位服务,帮助客户降低能源消耗、减少能源浪费,减少碳排放,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双赢。注重可再生能源整合及利用,提供分布式能源解决方案,帮助客户实现清洁能源的替代及利用。通过上述措施,在减少碳排放基础上,加强对碳资产的管理和交易,使企业走上碳资产管理的良性轨道。
  (四)公司可能面对的风险及应对措施
  1.税收优惠政策变动的风险
  公司系高新技术企业,报告期内公司按 15%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享受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如公司将来未能持续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或者国家税收优惠政策发生变化,可能对公司的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应对措施:公司将积极投入研发,巩固在节能供热领域技术领先地位。同时公司也继续关注税收优惠政策,保持高新技术企业资质。
  2.业务季节性波动的风险
  公司供热运营服务收入存在较强的季节性特征。受北方采暖地区供暖时间影响,供热运营服务收入在年度内分布不均。公司供热运营业务的季节性波动会增加公司在人员配备和运营资金安排等方面的难度,可能会对公司的生产经营造成不利影响。
  应对措施:公司将利用自身技术优势,对于天气情况总体进行监测,做好对运营资金的规划。同时公司业务深入供冷及综合能源服务领域,降低公司业务季节性波动风险。
  3.技术研发风险
  公司重视技术研发工作,多年来围绕供热节能领域开展相关的技术研发。但由于技术研发工作存在不确定性,若项目研发失败或成果不及预期将浪费公司人力和资金成本,无法满足发展需求,进而对公司的盈利能力产生不利影响。
  应对措施:公司将持续保持与业内协会、研究所及高校的沟通学习,积极学习国内外先进技术,提升能源管理水平,巩固在新能源、及行业数字化领域内的技术领先,保持公司相关技术研究具备前瞻性,做好技术储备及产品开发。
  4.安全生产风险
  公司定期对暖通设施进行维修、维护,并适时对相关设施进行更新改造,但公司在经营过程中仍可能发生暖通系统破损、爆裂等设施故障,从而影响部分居民用户用热或使第三方受到重大损失从而导致公司需承担相关责任。若在公司运营过程中,出现因设备质量、人为操作或其他原因导致的偶发事故,可能使公司的正常生产经营受到不利影响。
  应对措施:公司认真落实并持续优化《安全生产标准化》制度及流程,切实执行关于国家、行业、企业安全生产方面的制度,抓好设备采购及验证工作,定期对系统进行巡检、维护、保养,保障客户用热安全。
  5.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
  近年来,供热行业竞争日益激烈。虽然供热行业存在一定的技术壁垒、资金壁垒与区域壁垒,但在国家产业政策持续激励与行业发展前景向好的吸引下,将不断有新的投资者选择进入此领域。新进入者将加剧行业竞争,从而影响公司的经营业绩。
  应对措施:公司做好现有项目日常运营,通过自身在行业市场和资本市场优势,扩大规模,提高在市场核心竞争力。
  6.经营规模扩大带来的管理风险
  公司未来仍将持续获取项目以实现业务扩张,运营管理项目数量将进一步增长,从而对公司的管理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若公司管理能力的提升未能与业务规模的扩张保持一致,或公司控制制度不能得到有效执行,将给公司带来一定的管理风险。
  应对措施:公司将以可复制模式规范经营,不断优化提升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合理地拓展项目及做好人力储备,提高项目运营效率。
  7.理财投资的风险
  金融市场受宏观经济的影响较大,理财投资可能会受到市场波动的影响,公司利用自有资金进行理财投资,存在相应风险。
  应对措施:公司将严格遵守风险投资的法律法规及执行公司有关制度,降低投资风险。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