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肤

主营介绍

  • 主营业务:

    玻璃纤维深加工制品、玻璃纤维复合材料以及高性能玻璃纤维、高性能玻璃纤维增强基材的制造和销售。

  • 产品类型:

    玻璃纤维及制品、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制品、其他

  • 产品名称:

    增强砂轮网片 、 增强砂轮网布 、 玻璃纤维自粘带 、 土工格栅及坯布 、 玻璃钢制品

  • 经营范围:

    玻璃纤维纱、织物及制品、玻璃钢制品、其他产业纤维的织物及制品、建筑及装饰增强材料的设计、生产、销售、安装;防腐保温工程、环保工程的施工;自营和代理各类商品及技术的进出口业务。(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一般项目:集成电路设计;集成电路制造;集成电路销售;集成电路芯片设计及服务;集成电路芯片及产品制造;集成电路芯片及产品销售(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

运营业务数据

最新公告日期:2024-04-23 
业务名称 2023-12-31 2022-12-31 2021-12-31 2020-12-31 2019-12-31
库存量:玻璃纤维及制品(吨) 1.08万 - - - -
库存量: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制品(吨) 8304.00 - - - -
玻璃纤维及制品库存量(吨) - 1.46万 8156.00 9226.00 1.15万
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制品库存量(吨) - 2984.00 1897.00 854.00 -
玻璃钢制品库存量(吨) - - - - 442.00

主营构成分析

报告期
报告期

加载中...

营业收入 X

单位(%) 单位(万元)
业务名称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成本(元) 成本比例 主营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加载中...
注:通常在中报、年报时披露 

主要客户及供应商

您对此栏目的评价: 有用 没用 提建议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8.14亿元,占营业收入的47.38%
  • 第一名
  • 第二名
  • 第三名
  • 第四名
  • 第五名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第一名
6.29亿 36.61%
第二名
5701.06万 3.32%
第三名
5083.41万 2.96%
第四名
4088.05万 2.38%
第五名
3624.56万 2.11%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4.01亿元,占总采购额的31.24%
  • 第一名
  • 第二名
  • 第三名
  • 第四名
  • 第五名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第一名
1.57亿 12.22%
第二名
9866.27万 7.69%
第三名
7737.03万 6.03%
第四名
3694.00万 2.88%
第五名
3103.66万 2.42%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3.58亿元,占营业收入的24.81%
  • 第一名
  • 第二名
  • 第三名
  • 第四名
  • 第五名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第一名
1.63亿 11.32%
第二名
7461.77万 5.17%
第三名
5316.81万 3.69%
第四名
4113.01万 2.85%
第五名
2569.32万 1.78%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2.32亿元,占总采购额的23.67%
  • 第一名
  • 第二名
  • 第三名
  • 第四名
  • 第五名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第一名
5726.67万 5.85%
第二名
5472.96万 5.59%
第三名
4660.08万 4.76%
第四名
3776.07万 3.86%
第五名
3534.08万 3.61%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3.32亿元,占营业收入的22.19%
  • 第一名
  • 第二名
  • 第三名
  • 第四名
  • 第五名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第一名
2.17亿 14.47%
第二名
3377.48万 2.26%
第三名
3016.30万 2.01%
第四名
2778.59万 1.86%
第五名
2396.25万 1.60%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2.31亿元,占总采购额的20.51%
  • 第一名
  • 第二名
  • 第三名
  • 第四名
  • 第五名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第一名
6016.14万 5.35%
第二名
4508.69万 4.01%
第三名
4403.88万 3.91%
第四名
4135.38万 3.68%
第五名
4014.23万 3.57%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6.62亿元,占营业收入的39.60%
  • 第一名
  • 第二名
  • 第三名
  • 第四名
  • 第五名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第一名
4.48亿 26.82%
第二名
9496.46万 5.69%
第三名
5902.65万 3.53%
第四名
3064.19万 1.83%
第五名
2893.91万 1.73%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3.39亿元,占总采购额的27.07%
  • 第一名
  • 第二名
  • 第三名
  • 第四名
  • 第五名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第一名
1.12亿 8.91%
第二名
9092.85万 7.26%
第三名
5156.57万 4.11%
第四名
4611.02万 3.68%
第五名
3896.80万 3.11%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8805.20万元,占营业收入的8.95%
  • 第一名
  • 第二名
  • 第三名
  • 第四名
  • 第五名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第一名
2244.06万 2.28%
第二名
1814.83万 1.84%
第三名
1763.59万 1.79%
第四名
1512.11万 1.54%
第五名
1470.61万 1.49%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1.55亿元,占总采购额的21.77%
  • 第一名
  • 第二名
  • 第三名
  • 第四名
  • 第五名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第一名
3897.36万 5.46%
第二名
3621.13万 5.07%
第三名
3416.35万 4.79%
第四名
2574.08万 3.61%
第五名
2030.22万 2.84%

董事会经营评述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公司需遵守《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3号——行业信息披露》中非金属建材相关业的披露要求  玻璃纤维是一种性能优异的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具有轻质、高强度、耐高温、耐腐蚀、隔热、阻燃、吸音、电绝缘等特性以及一定程度的功能可设计性,是传统材料的理想替代材料,其优异的产品性能及可设计性决定其下游应用广泛,是复合材料的最佳增强材料,广泛应用于建筑材料、基础设施、交通运输、电子电器、石油化工、冶金、航空航天、国防军工、新能源、环境保护、储罐、体育器材以及耐用消费品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一方面,技术、管理水平的提升以及规模化生产... 查看全部▼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公司需遵守《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3号——行业信息披露》中非金属建材相关业的披露要求
  玻璃纤维是一种性能优异的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具有轻质、高强度、耐高温、耐腐蚀、隔热、阻燃、吸音、电绝缘等特性以及一定程度的功能可设计性,是传统材料的理想替代材料,其优异的产品性能及可设计性决定其下游应用广泛,是复合材料的最佳增强材料,广泛应用于建筑材料、基础设施、交通运输、电子电器、石油化工、冶金、航空航天、国防军工、新能源、环境保护、储罐、体育器材以及耐用消费品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一方面,技术、管理水平的提升以及规模化生产使得玻璃纤维成本中枢下降,替代性价比提升;另一方面,技术进步带来创新产品的出现,不断提升玻璃纤维的性能,拓展其应用场景,使得行业需求兼具总量增长和结构优化的双重特性。目前已形成上游玻纤产业及下游玻纤增强复合材料产业完整的产业链,已成为世界规模最大的玻纤生产国。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7.19亿元,较上年增加19.22%,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6,625.73万元、7,001.62万元、3,879.75万元,分别较上年同期增长67.96%、64.65%、6.41%。
  根据中国玻璃纤维工业协会《中国玻璃纤维及制品行业2023年度发展报告》(CFIA-2024),2023年是经济恢复发展的第一年,也是中国玻璃纤维及制品行业发展历程中极不寻常、极不容易的一年。受房地产下行、地方债务危机等问题影响,各大玻纤应用细分市场需求增长普遍不及预期,供需失衡问题持续困扰行业。在此背景下,2023年我国规模以上玻璃纤维及制品制造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同比降低9.6%,利润总额同比下降51.4%,行业亟待新质生产力提升,转型发展之路任重道远。2023年行业整体经济运行概况如下:
  1、产能产量情况
  (1)玻璃纤维纱:产量增速明显回落
  经中国玻璃纤维工业协会(以下简称“协会”)统计,2023年我国玻璃纤维纱总产量达到723万吨,同比增长5.2%,与2022年相比增速回落5个百分点。受整体市场需求复苏缓慢及产能供需持续失衡影响,自2023年以来行业多数在建或拟建池窑建设项目纷纷延迟投产,巨石集团、重庆国际等企业在投产池窑新线的同时关停多条老线,部分球窑及中小坩埚拉丝生产企业则采取不同程度减产措施,促使行业整体在产产能规模在年内实现由增转降,玻纤纱总产量增速自下半年开始显著放缓。
  分品种看,各类无碱玻璃纤维纱(含高模量及超细纱)总产量约为687.4 万吨,同比增长约6.5%;中碱玻璃纤维纱总产量约为34.8万吨,同比下降16.1%;而耐碱、高强、低介电、异形、复合、本体彩色及高硅氧、石英、玄武岩等各类高性能及特种玻纤纱(不含高模量及超细纱)总产量约为9.8 万吨,同比增长约11.3%。
  2、玻璃纤维制品:整体市场需求增长不及预期
  (1)电子用玻璃纤维毡布制品
  经协会统计,2023 年我国玻璃纤维电子纱总产量为78.8 万吨,同比下降约2.2%。电子用玻纤毡布制品市场需求并未出现快速反弹,整体表现略有增长,但难以消化前期快速扩张的产能供给,因而导致电子纱及电子布价格全年长期处于较低水平。市场需求整体平淡,一方面受中美芯片及科技战影响,全球消费电子升级换代步伐放缓,加之人们对于微型计算机、移动手机、家电零售等电子电器产品消费欲望降低,另一方面则是由于下游产品升级换代,电子产品逐渐趋于小型化,带动电子用玻纤毡布制品不断向轻薄化方向发展,市场更加注重产品品质提升而非产能扩张。
  (2)工业用玻璃纤维毡布制品
  经协会统计,2023 年我国玻璃纤维工业纱总产量为74.4万吨,同比增长7.9%。除建筑用中碱网格布市场需求出现明显下降外,各类工业用玻璃纤维毡布制品在建筑节能、道路土工、电气绝缘、安全防护、环保过滤、化工防腐、装饰装修、农牧养殖、户外遮阳等诸多领域市场需求基本保持稳中有增。其中,新能源及储能建设、新能源汽车生产及各类生产生活用绝热保温、安全防护用各类工业织物制品,增速较快。通过与气凝胶、石墨烯等新型材料复合,玻璃纤维工业织物制品不断塑造新功能新优势,拓展新应用新市场。
  (3)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制品
  经协会统计,2023 年我国玻璃纤维增强纱总产量为570 万吨,同比增长6.0%,其中普通热固纱、风电高模纱和热塑纱产量分别达到292万吨、114万吨和164万吨。
  经协会测算,2023 年我国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制品总产量规模约为672 万吨,同比增长4.8%。
  玻璃纤维增强热固性复合材料制品总产量规模约为322 万吨,同比增长约7.3%。其中风电用复合材料制品市场需求虽不及预期,但与2022 年相比仍有一定幅度的增长。此外汽车、能源、化工等领域用热固性复合材料需求保持稳中有增。
  玻璃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制品总产量规模约为350 万吨,同比增长约2.6%。其中,汽车用热塑性复合材料市场继续保持一定增长,但家电用热塑性复合材料市场不及预期,同时各类连续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发展仍相对较为缓慢。
  3、行业经效情况,营收与利润:出现大幅下滑
  2023年规模以上玻璃纤维及制品制造企业(不含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制品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同比降低9.6%,利润总额同比下降51.4%,达到97 亿元。在产量继续保持增长的背景下,主营收入出现近两位数的同比下降,反映出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已经势在必行。前期在“新材料”外衣掩盖及对下游市场过度乐观预估下,全行业产能重复建设和无序扩张问题一度失控。自2022 年下半年以来,行业虽采取一定产能调控措施,但受房地产下行和地方债务危机持续影响,全年风电、汽车、电子及出口等细分市场需求虽有所增长但幅度较小,难以缓解因前期产能过快增长而导致的供需失衡问题。
  
  二、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1、报告期内,公司及全资子公司从事高性能、特种玻璃纤维及制品、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研发、制造、销售,公司系中国玻璃纤维制品深加工基地,航空特种玻纤布定点生产企业等,一步法连续毡、二元高硅氧等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在产品种类、质量、规模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2、公司主要业务模式分为采购模式、生产模式、营销模式。
  (1)采购模式
  公司主要通过比价采购的方式选择供应商,建立了对供应商的考核与评价机制,与主要原料供应商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实现合作共赢。
  (2)生产模式
  公司的主要生产模式是以销定产,以拉动式为主的柔性生产方式。
  (3)营销模式
  公司产品采用“外销+内销”模式、“直销+代销”模式,直销为主,少量代理为辅。
  
  三、核心竞争力分析
  公司目前从事的玻璃纤维及其深加工制品、复合材料制品具有如下竞争优势:
  1、产业优势:公司围绕新能源、新材料、节能减排等战略新兴产业方向,坚持集中优势资源发展主导产业。公司产品属于新材料领域,符合国家产业政策鼓励方向,是国家和行业政策中明确的重点发展领域。公司玻璃纤维深加工制品、玻璃纤维复合材料及高性能、特种玻璃纤维及增强基材产品均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2、技术平台与产品优势:公司拥有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省级工程技术中心,系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拥有健全的研发体系及成熟的研发队伍。公司现有产品中砂轮网片的技术、质量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一种砂轮网片自动化成型、捡拾与检验一体化生产线专利获得第二十四届中国专利优秀奖;纺织型玻纤深加工制品整体技术水平达到国内领先水平;玻璃纤维复合材料自动化、智能化工艺技术的应用将会进一步提高产品的核心竞争力;高模量玻璃纤维、玻纤连续毡、二元组分高硅氧等高性能玻纤技术填补国内空白,玻纤连续毡生产工艺获得第十九届中国专利优秀奖、中国好技术称号。公司不断加大技术创新,持续改进生产工艺,优化生产流程,强化现场管理,多措并举,提高产品质量,减少能源损耗,有效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
  3、专利优势:公司持续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运用。在专利成果方面,“一种砂轮网片自动化成型、捡拾与检验一体化生产线”获得第24届中国专利优秀奖,市内仅我公司一家获得此殊荣;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拥有有效专利114件,报告期内新增授权专利17件,新申请专利35件并获得受理。
  公司(含合并报表范围内子公司)近三年取得授权专利明细:
  公司(含合并报表范围内子公司)近三年已申请专利明细:
  44、资源优势:公司一直积极开展与高校、协会、科研院所的产学研合作,在产品、技术、市场、人才等方面协同创新、优势互补,推动产业上下游紧密合作,加快科技创新和技术孵化,形成了上下游一体化全产业链生产体系,不断促进产业规模化和智能化发展。
  5、核心管理团队优势:公司根据玻纤行业的特点,组建了具有丰富管理经验、责任心和进取心的核心管理团队,公司生产、营销、技术等关键岗位的高级管理人员积累了多年的管理经验,对玻纤行业以及上下游行业有着深刻的理解。公司通过制定管理制度和经营方针,建立各种机制推动业务和管理的进步,并严格应用在技术研发、内部管理等方面,以保证生产经营的规范性。
  6、品牌优势:在长期的国内外市场开拓过程中,公司产品凭借着齐全的规格、稳定的质量和良好的信誉,在国内外玻纤玻钢市场中享有较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公司“鼎”牌玻纤产品为中国名牌产品,公司“鼎”牌商标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公司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积极深入了解客户需求,为客户提供个性化专业化的服务,完善售后服务体系,建立客户满意度评价机制,在客户中树立了良好口碑,品牌优势不断提升。
  
  四、主营业务分析
  1、概述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7.19亿元,较上年增加19.22%,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6,625.73万元、7,001.62万元、3,879.76万元,分别较上年同期增长67.97%、64.65%、6.41%;其中:玻璃纤维及制品实现营业收入77,990.69万元,同比减少11.39%;玻璃钢制品实现营业收入85,822.21万元,同比增加78.64%。
  
  五、公司未来发展的展望
  (一)行业发展趋势
  1、国家的产业政策支持
  材料工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为鼓励和支持玻纤产业的发展,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产业政策进行大力扶持,为行业发展创造了有利的市场环境。2018年11月,国家统计局发布《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2018)》,将玻璃纤维及玻纤制品列入《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目录中;2023年12月12日,《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目录(2023)》也将玻璃纤维及制品、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制品列入。2023年12月,国家发改委发布《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4年本)》,仍将超细、高强、高模、耐碱、低介电、高硅氧、可降解、异形截面等高性能及特种玻璃纤维开发与生产列入鼓励类。
  2、玻纤复合材料典范,应用于国民经济各领域
  玻纤是高性能无机非金属新材料,具有质量轻、强度高、耐高低温、耐腐蚀、隔热、阻燃、吸音、电绝缘等优异性能以及一定程度的功能可设计性,广泛应用于各工业领域。从产业链看,行业上游为矿石与化工原材料,国内可自供;中游制造企业,集中度高;下游需求端,行业增长与GDP增速关联度大,增量看细分领域需求释放。
  3、需求决定周期,供给释放弹性
  供给端、行业集高资本与高技术于一身,进入门槛高,国内外行业格局较为稳定,全球市场规模约1000万吨:2023年新增与冷修同步,边际产量增加有限,2024年景气程度决定产能投放,行业新增或可控。需求端,应用广泛且与GDP增速相关,国内经济复苏决定需求基本盘,风电装机贡献需求增量。成本利润端,企业生产规模是成本核心且是长期影响因素,而能源价格变动是成本边际的重要变量;对比头部企业来看,产品差异化、结构高端化以及布局一体化可增加产品售价,而规模、精效管理将有效降低成本。
  (二)2024年工作目标
  2024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公司将结合发展目标机产品市场开拓,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全力打好“十四五”攻坚战。公司继续与吉林大学等高校研究所保持良好的产学研合作关系,在新材料、自动化、智能制造方面开展了深入的探讨和研究,助力公司项目研发,力求将更多的优秀科技成果实施转化,将推动企业新产品或新技术快速应用,提升市场竞争能力,提高企业整体实力。公司持续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运用和工程技术人员队伍建设,根据员工技术技能、专业知识的不同需求,着眼于企业的生产经营和发展目标,激励技术人员进行职称申报,建立健全培养高级技术人才的体制机制。
  一是坚定战略不动摇。我们要坚持市场导向和顾客驱动,聚焦目标细分市场,立足国家政策鼓励开发和应用的新材料领域,做大做强、做特做优自己的拳头产品。继续大力推进风电新材料、连续毡、高硅氧等明星产品,形成高质量玻璃纤维新材料产品群;其他产品,要在稳定发展的同时,寻求更好的发展方向和更大的发展空间,实现新突破。
  二是坚持创新谋发展。加快推进格栅自动化、和砂轮网后处理设备升级改造进程;加快推进高硅氧后处理工艺技术革新和连续毡智能化生产;加快推进耐碱连续毡和涂层毡的产品工艺研发,加快更多新产品、新应用领域的市场技术开发;加强技术管理和知识产权保护,促进知识产权成果转化。以提质、降本、增效为目标,不断通过技术创新打造新的产品卖点,为顾客创造价值,构建自身发展核心优势,让“追兵”难以逾越。
  三是深化改革激潜力。加强经营团队建设,不断提升其自主管理和独立经营的素质,激发各下属公司和经营团队的内在动力与创造力;加强工程技术人员队伍建设,做好技术人员绩效管理工作,充分调动技术团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加强绩效薪酬管理,提高效率、提高薪酬水平,激发潜力和创造力;加强团队建设,营造上下同欲、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氛围,适应企业的永续发展需要。
  四是过程管理抓落地。继续深入推进卓越绩效管理模式,通过有效的过程管理,提高经营者素质,成为卓越绩效管理模式的专家和践行者。持续加强质量管理,营造质量文化,打造质量品牌;加强安全、环境和能源管理,切实履行社会责任,做卓越企业公民;
  展望2024年,公司将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坚定发展信心,坚定不移做好自己的事,用我们的勤劳和智慧,为打造产品卓越、品牌卓著、创新领先、治理现代的一流企业,不懈努力!
  (三)公司可能面临的风险因素
  1、管理风险 随着公司业务规模的扩大,对公司的运营模式、流程优化、人力资源管理及管理者素养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对策和措施:公司将加强人员的选拔和培养,通过管理信息化、制度规范化和流程优化等方式,进一步提升公司的管理水平,同时推行薪酬激励机制,最大限度地激发员工的创造性、积极性。
  2、汇率风险 未来人民币汇率变化将影响公司产品的销售价格,从而影响公司的利润,加大公司的经营风险。
  对策和措施:通过加快科技创新,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产品附加值;及时关注汇率走势,利用金融机构提供的金融工具,提高控制汇率风险能力;适时采用远期结售汇,对冲和锁定汇兑风险。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