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鼎新材

i问董秘
企业号

002201

主营介绍

  • 主营业务:

    玻璃纤维深加工制品、玻璃纤维复合材料以及高性能玻璃纤维、高性能玻璃纤维增强基材的制造和销售。

  • 产品类型:

    玻璃纤维及制品、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制品、其他

  • 产品名称:

    增强砂轮网片 、 增强砂轮网布 、 玻璃纤维自粘带 、 土工格栅及坯布 、 玻璃钢制品

  • 经营范围:

    玻璃纤维纱、织物及制品、玻璃钢制品、其他产业纤维的织物及制品、建筑及装饰增强材料的设计、生产、销售、安装;防腐保温工程、环保工程的施工;自营和代理各类商品及技术的进出口业务。(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一般项目:集成电路设计;集成电路制造;集成电路销售;集成电路芯片设计及服务;集成电路芯片及产品制造;集成电路芯片及产品销售(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

运营业务数据

最新公告日期:2024-08-31 
业务名称 2024-06-30 2023-12-31 2022-12-31 2021-12-31 2020-12-31
专利数量:授权专利(件) 5.00 17.00 15.00 - -
销量: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制品(吨) - 4.14万 - - -
销量:玻璃纤维及制品(吨) - 6.81万 - - -
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制品销量(吨) - - 2.42万 1.41万 3.55万
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制品产量(吨) - - 2.53万 1.51万 3.59万
玻璃纤维及制品销量(吨) - - 8.56万 10.11万 9.70万
玻璃纤维及制品产量(吨) - - 9.21万 10.00万 9.47万
产量: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制品(吨) - 4.68万 - - -
产量:玻璃纤维及制品(吨) - 6.43万 - - -
专利数量:申请专利(件) 5.00 35.00 13.00 - -

主营构成分析

按行业分

Created with Highcharts 4.1.7
玻璃纤维和玻璃钢制品制造
其他业务收入

按产品分

Created with Highcharts 4.1.7
玻璃纤维及制品
玻璃钢制品
其他业务收入

按地区分

Created with Highcharts 4.1.7
中国大陆
中国大陆以外国家、地区
2024-06-30
2023-12-31
2023-06-30
2022-12-31
2022-06-30
2021-12-31
2021-06-30
2020-12-31
2020-06-30
2019-12-31
2019-06-30
2018-12-31
2018-06-30
2017-12-31
2017-06-30
2016-12-31
2016-06-30
2015-12-31
2015-06-30
2014-12-31
2014-06-30
2013-12-31
2013-06-30
2012-12-31
2012-06-30
2011-12-31
2011-06-30
2010-12-31
2010-06-30
2009-12-31
2009-06-30
2008-12-31
2008-06-30
2007-12-31
2007-06-30
2006-12-31
2005-12-31
2004-12-31
业务名称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成本(元) 成本比例 主营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按行业玻璃纤维和玻璃钢制品制造5.51亿96.86%4.04亿97.06%1.47亿96.31%26.75%
其他业务收入1787.21万3.14%1222.28万2.94%564.93万3.69%31.61%
按产品玻璃纤维及制品3.14亿55.24%2.09亿50.22%1.05亿68.88%33.55%
玻璃钢制品2.37亿41.62%1.95亿46.85%4200.51万27.43%17.73%
其他业务收入1787.21万3.14%1222.28万2.94%564.93万3.69%31.61%
按地区中国大陆3.69亿64.89%2.82亿67.75%8745.55万57.11%23.68%
中国大陆以外国家、地区2.00亿35.11%1.34亿32.25%6567.33万42.89%32.86%
注:通常在中报、年报时披露 

主要客户及供应商

您对此栏目的评价: 有用 1 没用 7 提建议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8.14亿元,占营业收入的47.38%
Created with Highcharts 4.1.7
  • 第一名
  • 第二名
  • 第三名
  • 第四名
  • 第五名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第一名
6.29亿 36.61%
第二名
5701.06万 3.32%
第三名
5083.41万 2.96%
第四名
4088.05万 2.38%
第五名
3624.56万 2.11%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4.01亿元,占总采购额的31.24%
Created with Highcharts 4.1.7
  • 第一名
  • 第二名
  • 第三名
  • 第四名
  • 第五名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第一名
1.57亿 12.22%
第二名
9866.27万 7.69%
第三名
7737.03万 6.03%
第四名
3694.00万 2.88%
第五名
3103.66万 2.42%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3.58亿元,占营业收入的24.81%
Created with Highcharts 4.1.7
  • 第一名
  • 第二名
  • 第三名
  • 第四名
  • 第五名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第一名
1.63亿 11.32%
第二名
7461.77万 5.17%
第三名
5316.81万 3.69%
第四名
4113.01万 2.85%
第五名
2569.32万 1.78%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2.32亿元,占总采购额的23.67%
Created with Highcharts 4.1.7
  • 第一名
  • 第二名
  • 第三名
  • 第四名
  • 第五名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第一名
5726.67万 5.85%
第二名
5472.96万 5.59%
第三名
4660.08万 4.76%
第四名
3776.07万 3.86%
第五名
3534.08万 3.61%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3.32亿元,占营业收入的22.19%
Created with Highcharts 4.1.7
  • 第一名
  • 第二名
  • 第三名
  • 第四名
  • 第五名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第一名
2.17亿 14.47%
第二名
3377.48万 2.26%
第三名
3016.30万 2.01%
第四名
2778.59万 1.86%
第五名
2396.25万 1.60%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2.31亿元,占总采购额的20.51%
Created with Highcharts 4.1.7
  • 第一名
  • 第二名
  • 第三名
  • 第四名
  • 第五名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第一名
6016.14万 5.35%
第二名
4508.69万 4.01%
第三名
4403.88万 3.91%
第四名
4135.38万 3.68%
第五名
4014.23万 3.57%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6.62亿元,占营业收入的39.60%
Created with Highcharts 4.1.7
  • 第一名
  • 第二名
  • 第三名
  • 第四名
  • 第五名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第一名
4.48亿 26.82%
第二名
9496.46万 5.69%
第三名
5902.65万 3.53%
第四名
3064.19万 1.83%
第五名
2893.91万 1.73%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3.39亿元,占总采购额的27.07%
Created with Highcharts 4.1.7
  • 第一名
  • 第二名
  • 第三名
  • 第四名
  • 第五名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第一名
1.12亿 8.91%
第二名
9092.85万 7.26%
第三名
5156.57万 4.11%
第四名
4611.02万 3.68%
第五名
3896.80万 3.11%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8805.20万元,占营业收入的8.95%
Created with Highcharts 4.1.7
  • 第一名
  • 第二名
  • 第三名
  • 第四名
  • 第五名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第一名
2244.06万 2.28%
第二名
1814.83万 1.84%
第三名
1763.59万 1.79%
第四名
1512.11万 1.54%
第五名
1470.61万 1.49%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1.55亿元,占总采购额的21.77%
Created with Highcharts 4.1.7
  • 第一名
  • 第二名
  • 第三名
  • 第四名
  • 第五名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第一名
3897.36万 5.46%
第二名
3621.13万 5.07%
第三名
3416.35万 4.79%
第四名
2574.08万 3.61%
第五名
2030.22万 2.84%

董事会经营评述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1、报告期内,公司及全资子公司从事高性能、特种玻璃纤维及制品、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研发、制造、销售,公司系中国玻璃纤维制品深加工基地,航空特种玻纤布定点生产企业等,一步法连续毡、二元高硅氧等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在产品种类、质量、规模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2、公司主要业务模式分为采购模式、生产模式、营销模式。  (1)采购模式  公司主要通过比价采购的方式选择供应商,建立了对供应商的考核与评价机制,与主要原料供应商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实现合作共赢。  (2)生产模式  公司的主要生产模式是以销定产,以拉动式为主的柔性生产方式。  (3)营销模式  公司产品... 查看全部▼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1、报告期内,公司及全资子公司从事高性能、特种玻璃纤维及制品、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研发、制造、销售,公司系中国玻璃纤维制品深加工基地,航空特种玻纤布定点生产企业等,一步法连续毡、二元高硅氧等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在产品种类、质量、规模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2、公司主要业务模式分为采购模式、生产模式、营销模式。
  (1)采购模式
  公司主要通过比价采购的方式选择供应商,建立了对供应商的考核与评价机制,与主要原料供应商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实现合作共赢。
  (2)生产模式
  公司的主要生产模式是以销定产,以拉动式为主的柔性生产方式。
  (3)营销模式
  公司产品采用“外销+内销”模式、“直销+代销”模式,直销为主,少量代理为辅。
  3、行业发展情况
  玻璃纤维是一种性能优异的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具有轻质、高强度、耐高温、耐腐蚀、隔热、阻燃、吸音、电绝缘等特性以及一定程度的功能可设计性,是传统材料的理想替代材料,其优异的产品性能及可设计性决定其下游应用广泛,是复合材料的最佳增强材料,广泛应用于建筑材料、基础设施、交通运输、电子电器、石油化工、冶金、航空航天、国防军工、新能源、环境保护、储罐、体育器材以及耐用消费品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一方面,技术、管理水平的提升以及规模化生产使得玻璃纤维成本中枢下降,替代性价比提升;另一方面,技术进步带来创新产品的出现,不断提升玻璃纤维的性能,拓展其应用场景,使得行业需求兼具总量增长和结构优化的双重特性。目前已形成上游玻纤产业及下游玻纤增强复合材料产业完整的产业链,已成为世界规模最大的玻纤生产国。
  根据中国玻璃纤维工业协会《中国玻璃纤维及制品行业经济运行2024年半年报》,2024年上半年,随着产能调控持续推进和需求端季节性复苏,全行业逐步实现供需平衡和玻纤产品价格上涨,行业整体效益水平有所好转。但由于困扰行业发展的内外因素仍然存在,部分地方政府及社会资本投资玻纤热情不减,当前行业市场供需平衡基础脆弱。
  (1)产能产量情况
  ①玻璃纤维纱:产量增速持续回落
  上半年玻璃纤维纱累计产量增速继续回落,同比增速由一季度的4.8%降低至2.3%,其中自5月份起,单月玻璃纤维纱产量同比增速已经由正转负,6月份单月玻璃纤维纱产量同比增速为-0.7%。
  在经历了长时间的市场低迷之后,上半年全行业在复苏行业、恢复行业整体利润水平方面基本达成共识。为此,业内企业主动实施产能调控措施,延迟新建生产线投产计划、缩减投产规模、关停到期冷修产线等,从而使玻璃纤维纱产量增速逐步回落。在此基础上,随着二季度下游市场季节性复苏,行业整体基本实现供需平衡,各品种玻纤及制品价格陆续实现小幅上涨。
  ②玻璃纤维制品:市场需求结构深度调整
  工业用毡布制品方面:随着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过渡到高质量发展阶段,玻璃纤维工业用毡布制品市场正在发生深刻变革,进而影响广大中小玻纤及制品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一方面,上半年房地产开发投资总量为52,529亿元,同比下降10.1%,其中住宅投资39,883亿元,同比下降10.4%。受房地产市场深度调整影响,包括建筑保温用玻璃纤维网格布制品在内的建筑用玻纤制品细分市场继续保持低迷,相关企业生产经营持续承压。但与此同时,包括水利、铁路、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领域投资持续增长,能源、环保及消费电子等细分市场不断涌现新需求新应用,各类节能、绝缘、安防等功能用玻璃纤维工业用毡布制品发展迅速。
  电子用毡布制品方面:据工信部数据,上半年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生产增速较快,出口回升趋稳。其中,上半年我国移动手机总产量达到75,177万台,同比增长9.7%;微型计算机15,730万台,同比增长1.0%;集成电路2071亿块,同比增长28.9%。此外,家用电器及音像器材零售4,487亿元,同比增长3.1%。在此背景下,玻璃纤维电子用毡布制品市场供需基本保持稳定,电子布价格小幅回升。
  玻纤增强复合材料制品方面:上半年我国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制品产量同比增长达到15.2%,增速远远超过玻璃纤维纱原料同比2.3%的增速,整体市场需求仍保持相对稳定。其中,上半年我国新增风力发电装机4755亿千瓦,同比增长6.9%。上半年汽车总产量为1,396.0万辆,同比增长5.7%,其中新能源车累计产量490.3万辆,同比增长34.3%。与此同时,光伏新能源市场首次规模化使用玻纤增强复合材料,上半年仅在光伏边框环节已经有超10GW的光伏组件市场规模形成。
  (2)行业经效情况
  上半年,规模以上玻璃纤维及制品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同比下降5.4%,降幅与一季度基本持平,但与去年全年相比明显收窄。行业利润总额比去年同期下降59.7%,降幅与一季度相比收窄超过10个百分点。上半年行业销售利润率为4.03%,与一季度末相比提升近1.5个百分点,反映出行业整体利润水平仍处于严重偏低状态,但在全行业共同努力下,形势有所好转。
  随着供给端主动收缩和需求端季节性复苏,各主要玻纤纱生产企业在二季度基本实现产销平衡,虽然部分企业库存量仍比常年偏高,但在经历了一年多的供需失衡和低价竞争后,稳增长暂时成为当前行业共识。因此自3月底起,调价首先从局部小批量产品启动,进而逐步扩张到各主要品种产品价格普遍上调,再到热塑、风电等各类高端产品实现差异化价格上调。在此基础上,行业头部企业逐步实现营利,但广大中小企业,尤其是坩埚拉丝生产企业,因为产能相对分散且下游市场受到池窑类产品竞争冲击,经营仍较为困难。

  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1、产业优势:公司围绕新能源、新材料、节能减排等战略新兴产业方向,坚持集中优势资源发展主导产业。公司产品属于新材料领域,符合国家产业政策鼓励方向,是国家和行业政策中明确的重点发展领域。公司玻璃纤维深加工制品、玻璃纤维复合材料及高性能、特种玻璃纤维及增强基材产品均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2、技术平台与产品优势:公司拥有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省级工程技术中心,拥有健全的研发体系及成熟的研发队伍。公司现有产品中砂轮网片的技术、质量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一种砂轮网片自动化成型、捡拾与检验一体化生产线专利获得第二十四届中国专利优秀奖;纺织型玻纤深加工制品整体技术水平达到国内领先水平;玻璃纤维复合材料自动化、智能化工艺技术的应用将会进一步提高产品的核心竞争力;玻纤连续毡、二元组分高硅氧等高性能玻纤技术填补国内空白,玻纤连续毡生产工艺获得第十九届中国专利优秀奖、中国好技术称号。公司不断加大技术创新,持续改进生产工艺,优化生产流程,强化现场管理,多措并举,提高产品质量,减少能源损耗,有效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
  3、专利优势:公司持续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运用。在专利成果方面,“一种砂轮网片自动化成型、捡拾与检验一体化生产线”获得第24届中国专利优秀奖;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共拥有有效专利128项,其中发明专利42项、实用新型专利86项,报告期内新增授权专利5项,新申请专利5项。
  4、资源优势:公司一直积极开展与高校、协会、科研院所的产学研合作,在产品、技术、市场、人才等方面协同创新、优势互补,推动产业上下游紧密合作,加快科技创新和技术孵化,形成了上下游一体化全产业链生产体系,不断促进产业规模化和智能化发展。
  5、核心管理团队优势:公司根据玻纤行业的特点,组建了具有丰富管理经验、责任心和进取心的核心管理团队,公司生产、营销、技术等关键岗位的高级管理人员积累了多年的管理经验,对玻纤行业以及上下游行业有着深刻的理解。公司通过制定管理制度和经营方针,建立各种机制推动业务和管理的进步,并严格应用在技术研发、内部管理等方面,以保证生产经营的规范性。
  6、品牌优势:在长期的国内外市场开拓过程中,公司产品凭借着齐全的规格、稳定的质量和良好的信誉,在国内外玻纤玻钢市场中享有较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公司“鼎”牌玻纤产品为中国名牌产品,公司“鼎”牌商标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公司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积极深入了解客户需求,为客户提供个性化专业化的服务,完善售后服务体系,建立客户满意度评价机制,在客户中树立了良好口碑,品牌优势不断提升。

  三、公司面临的风险和应对措施
  1、管理风险随着公司业务规模的扩大,对公司的运营模式、流程优化、人力资源管理及管理者素养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对策和措施:公司将加强人员的选拔和培养,通过管理信息化、制度规范化和流程优化等方式,进一步提升公司的管理水平,同时推行薪酬激励机制,最大限度地激发员工的创造性、积极性。
  2、汇率风险未来人民币汇率变化将影响公司产品的销售价格,从而影响公司的利润,加大公司的经营风险。
  对策和措施:通过加快科技创新,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产品附加值;及时关注汇率走势,利用金融机构提供的金融工具,提高控制汇率风险能力;适时采用远期结售汇,对冲和锁定汇兑风险。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