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肤

主营介绍

  • 主营业务:

    风力发电设备制造。

  • 产品类型:

    风力发电设备

  • 产品名称:

    常规陆塔 、 大直径分片式陆塔 、 低风速柔性高塔 、 海塔 、 单桩 、 群桩 、 导管架 、 海上升压站等风电设备及相关零部件

  • 经营范围:

    一般项目:风力发电机组及零部件销售;风力发电技术服务;海上风电相关装备销售;海上风电相关系统研发;金属结构制造;金属结构销售;海洋工程装备制造;海洋工程装备销售;新能源原动设备制造;新能源原动设备销售;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以自有资金从事投资活动。(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许可项目:货物进出口;技术进出口。(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具体经营项目以相关部门批准文件或许可证件为准)

运营业务数据

最新公告日期:2024-04-27 
业务名称 2023-12-31 2022-12-31 2021-12-31 2020-12-31 2019-12-31
库存量:新能源发电(千千瓦时) 0.00 - - - -
库存量:金属制品业(吨) 7.95万 - - - -
金属制品业库存量(吨) - 7.74万 11.82万 4.37万 5.68万

主营构成分析

报告期
报告期

加载中...

营业收入 X

单位(%) 单位(万元)
业务名称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成本(元) 成本比例 主营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加载中...
注:通常在中报、年报时披露 

主要客户及供应商

您对此栏目的评价: 有用 没用 提建议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21.93亿元,占营业收入的50.71%
  • 客户一
  • 客户二
  • 客户三
  • 客户四
  • 客户五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客户一
9.75亿 22.55%
客户二
3.91亿 9.04%
客户三
3.02亿 6.98%
客户四
2.98亿 6.90%
客户五
2.27亿 5.24%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14.14亿元,占总采购额的52.03%
  • 供应商一
  • 供应商二
  • 供应商三
  • 供应商四
  • 供应商五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供应商一
5.52亿 20.33%
供应商二
2.95亿 10.84%
供应商三
2.29亿 8.42%
供应商四
1.70亿 6.26%
供应商五
1.68亿 6.18%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18.29亿元,占营业收入的35.83%
  • 客户一
  • 客户二
  • 客户三
  • 客户四
  • 客户五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客户一
4.57亿 8.96%
客户二
3.90亿 7.63%
客户三
3.76亿 7.36%
客户四
3.56亿 6.98%
客户五
2.50亿 4.90%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21.59亿元,占总采购额的58.03%
  • 供应商一
  • 供应商二
  • 供应商三
  • 供应商四
  • 供应商五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供应商一
7.94亿 21.34%
供应商二
4.40亿 11.84%
供应商三
4.36亿 11.72%
供应商四
2.62亿 7.04%
供应商五
2.26亿 6.09%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17.11亿元,占营业收入的38.39%
  • 客户一
  • 客户二
  • 客户三
  • 客户四
  • 客户五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客户一
7.21亿 16.19%
客户二
2.64亿 5.92%
客户三
2.57亿 5.76%
客户四
2.51亿 5.62%
客户五
2.18亿 4.90%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22.08亿元,占总采购额的56.56%
  • 供应商一
  • 供应商二
  • 供应商三
  • 供应商四
  • 供应商五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供应商一
12.15亿 31.11%
供应商二
3.93亿 10.07%
供应商三
2.26亿 5.80%
供应商四
1.94亿 4.98%
供应商五
1.79亿 4.60%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9.93亿元,占营业收入的29.86%
  • 第一名
  • 第二名
  • 第三名
  • 第四名
  • 第五名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第一名
3.41亿 10.24%
第二名
1.93亿 5.81%
第三名
1.60亿 4.81%
第四名
1.56亿 4.69%
第五名
1.43亿 4.31%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15.01亿元,占总采购额的65.44%
  • 第一名
  • 第二名
  • 第三名
  • 第四名
  • 第五名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第一名
7.06亿 30.78%
第二名
2.96亿 12.88%
第三名
2.35亿 10.23%
第四名
1.43亿 6.25%
第五名
1.22亿 5.30%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10.68亿元,占营业收入的63.28%
  • 客户一
  • 客户二
  • 客户三
  • 客户四
  • 客户五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客户一
3.96亿 23.48%
客户二
1.92亿 11.39%
客户三
1.85亿 10.99%
客户四
1.67亿 9.91%
客户五
1.27亿 7.51%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9.18亿元,占总采购额的62.93%
  • 供应商一
  • 供应商二
  • 供应商三
  • 供应商四
  • 供应商五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供应商一
2.75亿 18.85%
供应商二
2.38亿 16.32%
供应商三
1.48亿 10.14%
供应商四
1.44亿 9.88%
供应商五
1.13亿 7.73%

董事会经营评述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1、全球风电增速持续,成长空间广阔。全球风电市场在2023年突破第一个TW里程碑,预计到2030年全球年度新增装机量目标调高至320GW,累计装机总容量超过3TW。  根据全球风能理事会(GWEC)于本月最新发布的《2024全球风能报告》,2023年全球风电市场呈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有54个国家实现新的风电装机,全球新增装机量116.6GW,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50%。截至2023年底,全球累计风电装机容量1021GW,突破了第一个TW(1000GW)的里程碑,同比增长13%。    根据GWEC报告,要实现“COP28”(第28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所设定... 查看全部▼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1、全球风电增速持续,成长空间广阔。全球风电市场在2023年突破第一个TW里程碑,预计到2030年全球年度新增装机量目标调高至320GW,累计装机总容量超过3TW。
  根据全球风能理事会(GWEC)于本月最新发布的《2024全球风能报告》,2023年全球风电市场呈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有54个国家实现新的风电装机,全球新增装机量116.6GW,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50%。截至2023年底,全球累计风电装机容量1021GW,突破了第一个TW(1000GW)的里程碑,同比增长13%。
  
  根据GWEC报告,要实现“COP28”(第28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所设定的“2030年前将全球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容量增加两倍”以及“将全球升温控制在工业化前水平的1.5℃以内”的目标,风电行业需要将年新增装机量从当前的117GW提升至2030年的至少320GW。到2030年,全球风电安装总容量达到3.5 TW(3500GW)。为实现这一目标,GWEC在报告中强调并呼吁各方在投资、供应链、系统基础设施和公众共识等关键领域加强合作,共同为风电的持续增长创造条件。
  2、GWEC上调2024-2028年全球装机增长预测,预计未来5年复合增长率(CAGR)接近10%。
  
  尽管2023年的全球装机容量水平是历史上最高的,为适应全球政策环境及新兴市场的发展前景,GWEC报告对2024-2028年的增长预测进行了上调,预计未来5年的CAGR接近10%。根据此预测,2024年全球新增装机量将达到130GW,未来五年内可能新增791GW的装机容量,相当于平均每年新增158GW。
  2024-2028年,全球海上风电装机容量预计将增加138 GW,年装机容量预计为27.6 GW。到2028年,预计全球每年海上风电市场新增装机量达37.1 GW,是2023年的三倍,全球新增装机容量中海上风电的份额将从目前的9%增加到20%。
  3、2024-2028年的全球海上风电市场GAGR预测提升至28%(过去5年为14.8%)。中国和欧洲在短期内继续主导增长,美国和亚太地区的新兴市场将从2026年开始获得相当大的市场份额。
  
  2023年,全球新增海上风电装机容量为10.8GW,同比增加24%,成为新增海上风电装机量第二高的年份。其中:中国市场新增装机量6.3GW、欧洲市场新增海风装机3.8GW。截至2023年底,全球海上风电累计装机容量达到75.2GW,其中:中国市场达到38GW,欧洲市场达到34.3GW(43%在英国、24%在德国)。中国和欧洲在短期内继续主导增长,预计在2024-2025年全球市场份额中将超过85%。
  美国和亚太(除中国)地区等新兴市场将从2026年开始获得相当大的市场份额,截至2028年,中国和欧洲以外地区的年新增装机量可能会占到全球总装机量的20%以上。
  4、欧洲海风年度装机量将在2030年达到31.4GW,反超陆风,为全球海上风力发电市场增长提供动力。
  2023年,欧洲新增风电装机总量为18.3 GW,其中陆上风电装机达14.5 GW,海上风电装机为3.8 GW,欧盟27个成员国新增风电装机量占比高达88%,德国成为欧洲最大的风电装机国,海上风电占比达21%,荷兰、英国、法国、丹麦和挪威为主要新增海上风电装机国,土耳其、塞尔维亚等非欧盟国家也有相当规模的新增风电装机。
  
  在欧洲,预计2024-2028年将建成超过42GW的海上风电容量,预计其中44%的份额安装在英国,德国15%,波兰11%,荷兰8%,法国6%,丹麦5%。
  
  在“俄乌冲突”爆发后,欧洲正在加速发展可再生能源,以实现能源安全。根据报告预测,欧洲陆上风电的新增装机量相对稳定,而海上风电的新增装机量从2026年开始呈现明显增长,特别是在2029年和2030年,预计将出现急剧增加,预计到2030年预计年新增海上装机量将达到31.4GW,反超陆上风电。
  从2023年开始,欧洲大陆已经开始将其雄心勃勃的目标转变为行动。英国政府于2024年3月宣布将提供8亿英镑用于支持第六轮差价合约分配(CFD AR6)中的海上风电,预计将采购约4-6GW的海上风电。根据GWEC报告,2024年将是全球海上风电拍卖创纪录的一年,预计将有超过60GW的海上风电容量通过拍卖和租赁流程。
  5、未来5年全球(除中国)海风基础结构的80%以上为单桩产品;从当前至2030年,全球(除中国)海上风电基础结构产能缺口逐步拉大。
  据公开信息,2024-2028年,欧洲等海外市场的海上风电基础结构需要的单桩产品将占据80%以上的市场份额。尽管未来风电基础将向深远海发展,导管架和浮式基础的市场份额预计会逐年有所增加,近5年内单桩仍是海上风电基础结构的主流产品。
  根据GWEC2023年的报告预测,在2023-2030年海上风能需求和供应分析中发现,欧洲、亚太(除中国)和北美地区都将在近年内陆续出现产能不足的情况,特别是欧洲在2027年后将出现明显的产能缺口。目前,全球主要发达经济体海上风电海工产品的主要产能集中在欧洲及本公司,除中国地区外,全球海上风电基础结构的产能满足率不到 70%。
  欧洲从2024-2030年预计新增装机100GW,且2026年以后需要量逐年增长明显,即使欧洲主要海工企业在2026年以前完成扩产,总体产能满足率仅维持在不到 60%,不升反降;产能扩张速度仍无法满足市场需求的增长速度。
  
  二、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公司主要从事风电装备产品的生产和销售,新能源投资开发、建设和运营业务。在风电装备制造板块,公司主要生产及销售塔筒、管桩、导管架、浮式基础、过渡段等风电产品。
  公司从十年前蓬莱海工基地的建设开始,积极布局除传统陆上风电产品的“第二增长曲线”,即海外海上风电装备,在近年间得到了良好的成果转化,欧洲订单持续放量。公司在本年迎来了“两海战略”的新阶段,针对全球发达国家海上风电市场高技术标准、高质量要求、高附加值的特点,不断进行市场迭代及产品迭代,力争在未来3~5年,达到全球主要发达经济体海上风电市场份额第一。同时,公司正在积极布局未来的“第三增长曲线”,与国际头部浮式基础解决方案提供商合作,积极研发下一代浮式基础产品。公司将依托于盘锦新基地,建设自有的船舶制造基地,打造自有专业运输船队,搭建全球物流体系,成为打通生产、运输的一站式产品解决方案提供商。
  
  三、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战略先发优势
  公司成立二十多年来,始终坚持专注在风电装备制造领域深耕,通过追求更优的市场、更高的品质获得长远发展。公司多年来通过对不同市场、不同产业链环节进行持续、审慎、充分的调研,不断进行产品迭代和市场迭代,在行业多个发展转折期到来前,先发做出战略判断,领先于友商开拓新市场和新产品,从中国市场走向海外市场,从陆风产品转型到海上产品,战略定力和执行力保持极强。
  公司自 2019年率先成功开拓欧洲海风市场,通过与国际客户的紧密协作,在营销服务优化、技术工艺升级、品质管控改善、运输方案设计等方面取得长足进步,去年开始连续斩获多个海外项目订单,目前是亚太区唯一实现海工产品交付欧洲市场的供应商。在夯实和强化欧洲市场优势的基础上,公司同步着手在深远海浮式风电基础和全球物流体系建设方面深度布局,与全球头部的科研机构和物流方案设计机构建立战略合作关系,构建新的业绩增长曲线。
  在产业链布局上,公司部署国内蓬莱、唐山、盘锦主要出口海工基地的同时,积极布局欧洲、北美、东南亚等海外基地,规划设计全球产能300万吨以上。以欧洲为基础构建全球战略营销体系,在欧洲、北美、日韩等地设置多个常设驻外机构,建立覆盖全球海风主要开发地域的营销服务网络。
  (二)设备设施领先优势
  随着风机大型化和深远海发展趋势,叠加海外项目的高交付标准需求,对供应商的场地规模、港口条件、设备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海工产品的制造需要生产和存储的区域面积足够大且靠近码头,公司蓬莱海工基地已拥有 57万平方米的海上风电塔架、单桩基础、深远海导管架专业化制造基地,制造车间建筑面积超过 20万平方米。正在建设的盘锦和唐山基地占地规模更大、码头设施条件更优。优良的海港码头是将风电装备产品运往全球,支撑海上风电未来发展的突破口。蓬莱大金港具备深水良港和对外开放口岸资质这两项稀缺条件,对于海上风电出口形成强壁垒。公司蓬莱海工基地作为全球单体产能最大的风电海工基地兼风电母港,拥有已投用对外开放泊位3个,包括2个10万吨级泊位,1个3.5万吨级风电安装专用凹槽泊位,码头区域自然水深10~16米,是国内优质的深水码头。
  先进的设备具备优异的加工精度和运行稳定性,是为客户提供高质量产品的基础保障。公司蓬莱海工基地经过多期技改升级,做到领先于产品迭代之前进行技术工艺和设备升级。公司仅在蓬莱基地已先后斥巨资购置包括1000吨龙门吊、进口卷板机和三丝焊机、全自动铣边机在内的全套先进设备,有效满足了欧洲风电海工项目对产品质量以及生产和发运效率的更高要求。同时,基于风电海工未来十年的发展趋势,公司已启动在唐山和盘锦基地配备更先进、满足更高交付标准的生产设备和配套设施。
  (三)对标国际标准的技术工艺持续创新能力
  风电海工装备的技术壁垒正在逐步攀升,工艺质量攻关叠加技术创新能力成为公司国际化发展的最大倚仗。公司作为业内最早为海外客户提供风电装备的中国企业,为满足国际客户的高质量标准要求和严苛的认证体系,多年下来积累了对标国际质量标准的管控能力。
  公司作为最早为海外提供海风装备的企业,率先突破了众多工艺质量难关,在超难的工艺水准和近乎苛刻的标准要求下,实现了多个从0到1的突破,积累了独有的技术创新能力,形成了执行欧洲海工项目的批量化交付体系。
  (四)优质的海外客户资源优势
  公司自 2019年进入欧洲海风市场以来,在海外市场开拓、国际客户质量审核、项目持续交付过程中,积累了优质的欧洲主流客户资源。凭借着过硬的综合竞争实力,公司已成为全球风电装备制造产业第一梯队企业,并树立了良好的品牌知名度。公司产品出口全球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包括英国、德国、法国、日本、韩国、越南、意大利、智利、挪威、芬兰、印度、加拿大、澳大利亚等,通过自身过硬的产品质量和完善的服务体系赢得了优质的信誉和市场口碑。在保持现有欧洲市场竞争实力的同时,公司正在欧洲、北美、东南亚等地区不断拓展和和接受新的海外客户认证,公司在手海外订单全球排名领先。
  (五)全球化人才梯队优势
  公司通过外引内培建立了一支具备国际化视野的高素质管理团队及技术过硬的产业工人队伍,全球化人才梯队日趋完善。公司自2018年开始建设欧洲本土销售团队,现已在欧洲当地配备资深销售人员数十名,深入匹配欧洲主要能源企业业主及大客户需求;同时,公司正在海外其他多个地区搭建更为完善的业务和管理团队,助力公司全球化战略的有效实施。
  
  四、主营业务分析
  1、概述
  报告期内,公司坚定实施“新两海”战略,成效显著,海外海工产品成为驱动公司盈利能力提升的核心动力,尤其在进入壁垒强、附加值高的欧洲海上风电市场,公司业务突飞猛进,2023年在欧洲市场取得订单份额位居前列,已跻身成为全球海风装备一流供应商,与多家全球头部能源开发商签订海工项目订单,收获了良好的国际品牌信誉。以此为带动,公司在日韩、北美、东南亚等地的业务开拓进展顺利,项目覆盖面日益扩大。
  2023年是公司向“海外海上”业务转型升级的关键期,公司通过优化产品和市场结构,主动降低收益率低、回款条件差的陆上产品规模,大幅提升更高技术标准、更高收益水平的海外海工产品销量;同时,公司在新海工基地设计与建造、全球物流体系构建、深远海前沿产品合作开发以及国际化人才队伍建设上取得阶段性成果,进一步夯实了公司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壁垒。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43.25亿元,同比下降 15.30%;主要是对部分存在风险的国内陆上产品项目进行了主动去化,而海外产品实现收入达 17.15亿元,占比达到全年总收入的40%,同比2022年提升了104.63%,带动公司总体毛利率、净利率均实现提升。2023年,公司实现归属母公司净利润 4.25亿元,同比下降5.58%,主要为四季度利润减少的影响。因某海外项目设计方案变更、项目所在地天气因素及特殊不可抗力等导致项目执行时间延长,客户项目总成本有所增加,公司与客户基于对未来合作的长远规划,经双方友好协商,减少本项目的结算金额,对公司第四季度净利润影响约9100万元。尽管公司承担了项目部分新增成本,该项目最终收益仍显著高于报告期内其他项目。该项目因特殊时期出现以上情况,公司目前执行中的其他项目均无以上问题。同时,阜新彰武风场转固,形成的折旧摊销及相关财务费用合计约1600万元。
  本报告期,公司毛利率23.44%,同比提高 6.72个百分点。由于公司海外业务占比快速提高、海外客户回款优质,及公司对国内业务加强回款管理、有效防范减值风险,截至2023年底,公司经营性现金流净额 8.09亿元,同比提升620.76%;公司资产总额 102.25亿元;净资产 69.14亿元,同比增长6.26%;资产负债率32.38%,下降9.83个百分点,资产结构进一步优化。
  (1)出海进程加快,海外业务收入占比大幅提升,出口业务成功转向海工产品主导。
  2023年,公司出口发运总量同比增长超过60%,出海进程加速,出口产品贡献收入占总收入比重从2022年的近17%上升至近40%,提高了23个百分点。出口业务由海工产品主导,海外海工年发运量近10万吨,销量同比提升超过4000%;收入同比提升超过4300%。
  报告期内,海外海工和国内海工贡献收入合计占风电板块收入约51%,相较上一年提升17个百分点,首次超过陆上产品。
  (2)2023年成功实现海工产品向欧洲的大批量交付;多个海外订单将在2024年建造和交付。
  公司作为亚太区唯一实现向欧洲交付海上风电基础结构的供应商,在2023年迎来了海工规模化出口元年,全年向欧洲累计发运海上风电海工产品合计近 10万吨,制造并交付了目前全球海上风电最大单桩:最大直径10米、最大单重2014吨、最大板厚115毫米。
  2024年,公司出口欧洲的发运量和项目范围进一步增加,将向法国、丹麦、英国、荷兰等地的多个海上风电场项目交付包括单桩、海塔、过渡段等多类型海工产品。
  (3)陆续拿下“独家供应”、“超大单重”等高质量订单,2023年海外签单量同比增长超50%;已投储备订单充足且进一步扩容。
  2023年从欧洲市场累计拿下的海上风电单桩总量全球领先,总签单量相较2022年同比增长超50%,根据订单交付周期,预计将在2024-2026年陆续交付到英国、法国、德国、丹麦、荷兰等国家和地区。
  公司与德国某头部能源公司签署的独家供应协议,需交付单桩总数达105根,包揽该风电场全部基础结构需求;公司与欧洲某能源公司签署的锁产协议中,单桩最大单重达2700吨。已签署订单的技术标准更高、供应规模更大,这是对公司建造能力和品质管控的最有效认可。
  与此同时,公司正在参与的欧洲、日韩、美国等地多个海工项目的总需求量超过300万吨,涉及管桩、导管架、浮式基础等多系列海工产品,预计在2024-2027年度陆续拿到开标结果。
  (4)布局“蓬莱+唐山+盘锦”三大出口海工基地,覆盖“全球海工全系产品”。
  (a)全球最大单桩制造与出口基地——蓬莱海工基地
  蓬莱基地在 2023年历经多次技改升级,经过海工出口项目制造和运输的有效实战,完成包括技术、工艺、装备、物流等多模块的系统升级建设,具备全球一流海工基地建造条件,现已成为供应欧洲海上风电标准的全球最大单桩建造基地,受到欧洲主流风电开发商和整机厂的高度认可,多批次海外客户到现场开展调研,已通过多项国际国内技术认证。
  (b)大金战略新要地——曹妃甸海工超级工厂,预计2025年3月建成投产。
  唐山曹妃甸基地是公司采用世界上最先进的设备设施和全球首创的超大分段全室内建造模式,打造具备全类型超大风电、油气海工基础批量生产能力的世界级超级工厂。
  项目占地1300余亩,全线对标建造全球海上风电未来十年的前沿产品,重点布局深远海超大型导管架和浮式基础产品制造产线。在设备设施布局方面,由公司独创超大容积工厂设计方案,厂房设计高65米、单跨宽70米、长410米;全套设计打破行业加工能力极限、革新产品建造工艺。厂区最大单台吊机起重能力达3000吨,核心设备100%由欧洲进口。
  为满足后续海外单桩订单和深远海项目订单的生产交付需要,曹妃甸海工超级工厂将加快建设进度,预计于2025年3月建成投产。
  (c)构建全球物流体系,海上风电装备特种运输船只建造基地——盘锦海工基地
  为配合全球化战略布局,公司着力搭建配套的全球化物流体系。由公司独创设计并自行负责建造的海上风电装备特种运输船,设计型宽51米、总长240米、载重量50000吨以上、吃水深度8米。该船只基于海风装备运输的专属需要和长远规划而设计建造,运输效率明显高于目前市场上使用的大型运输船,后续将为公司在海外海上产品特别是深远海产品运输上提供更为经济便捷的解决方案。
  公司将在2025年陆续交付两艘海上风电装备特种运输船,未来规划将形成由10~20艘不同吨级超大型运输系列船型组建的自有运输船队。
  (5)储备深远海技术,积极推进新一代海工产品(浮式基础、导管架)研发和投标工作。
  公司与全球头部的浮式基础方案设计公司合作研发新一代浮式基础产品,合作范围包括从设计、建造、运输、组装的全流程。同时,公司受邀参与和推进多项欧洲浮式基础和导管架项目的投标。
  (6)新能源发电项目有序扩容,成为推动公司业绩提升的新增长点。
  报告期内,阜新彰武西六家子250MW风电项目实现并网发电,全年发电超过4亿度,贡献收入1.32亿元。该项目所处区域风力资源丰富,2024年将对公司业绩产生积极贡献。
  唐山曹妃甸十里海250MW渔光互补光伏项目完成备案,预计在2024年年中启动建设,力争年内建成。此外,公司在河北省新增纳入储备库的新能源开发项目规模合计1GW。
  
  五、公司未来发展的展望
  (一)公司发展战略
  风电是全球新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海上风电已成为全球主要海洋国家促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发展方向。自 2023年起,大金重工“两海战略”迎来新阶段,以“调结构”、“求质量”为发展主线,由“海上和海外市场”升级为聚焦“高技术标准、高质量要求、高附加值的全球发达国家海上风电市场”,由塔筒产品向专业海工产品升级,包括海工管桩、新一代导管架、浮式基础产品等。公司通过调结构推进高质量发展,分别从调市场结构、调产品结构、调产能结构、调组织结构四方面具体推进。
  调市场结构,从国内市场走向海外市场,具体方向上从海外和海上转为侧重海外的海上风电市场,重点为高技术标准、高质量要求、高附加值的全球发达国家海上风电市场提供优质海工产品,并力争在未来 3~5 年发展成为全球风电海工市场(除中国)份额绝对 No.1。
  调产品结构,由低端产品向高端产品转型、由塔筒产品向专业海工产品升级,包括海工管桩、新一代导管架、浮式基础产品。
  调产能结构,明确各基地目标市场定位,领先于产品迭代之前进行技术工艺、生产设施与设备升级,使硬件条件满足产能需求,为稳定交付建立基础保障。
  调组织结构,在全球范围招聘高端专业人才,建立适应海外高端风电海工产品交付能力要求的组织结构和满足欧洲标准的海洋工程类管理模式。而国内业务在运营模式、组织结构、人才结构的调整上,面对低价竞争局面,则以防风险为主,确保订单质量和结算风险可控。
  公司将坚定围绕战略目标要求,推进“调结构”各项任务落地完成,通过进一步加速海外市场拓展、加快产能升级、优化组织和运营模式促成公司总体盈利质量的实质性提升。
  (二)公司面临的风险和应对措施
  1、行业政策调整的风险
  国内新能源行业属于政策驱动型市场,政策的波动会直接导致产业的周期性变化。国家“3060”碳中和目标的提出,十四五期间陆续出台的保障政策等,促使新能源行业迎来了黄金发展时期,未来五到十年行业整体将快速发展。公司将持续提升产品竞争力,通过紧密跟踪研究产业政策,前瞻性研判政策走向,多业务板块布局,以此应对政策变化风险。
  2、国际经济环境恶化的风险
  全球经济面临着诸多的不确定性,单边保护主义抬头、海外贸易保护加剧、俄乌冲突等,各种不确定性也可能对整体经济带来无法预估的风险。如果国际经济环境恶化,可能对公司产品销售造成不良影响,进而影响公司利润水平。公司将及时研判市场趋势,深化国际化战略,提升公司抗风险能力。
  3、主要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
  公司生产所需主要原材料包括钢板、法兰等,占主营业务成本的比例较高。由于订单实际执行时存在一定的购销时间差异,如果未来上述原材料价格出现大幅波动,可能导致公司生产成本发生较大变动,从而对公司部分项目毛利率和整体经营业绩产生一定影响。公司签订销售订单前对原材料未来价格走势进行合理预判,预留合理利润空间,采用以销定产、以产定采的经营策略,采购部门根据由销售订单推定的生产计划进行采购,采购时的原材料价格能够满足销售订单的利润水平。同时,公司将加强对市场走势的动态分析和研判,加强与供应商的沟通和战略合作,尽可能锁定订单原材料采购成本,稳定原材料资源采购渠道,控制原材料采购价格的波动幅度。
  4、经营规模扩大后的管理风险
  随着公司业务的发展及全球化战略的落地,公司资产规模和业务规模都将进一步扩大,这对公司的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若公司的生产管理、销售管理、质量控制、风险管理等能力不能适应公司规模扩张的要求,人才培养、组织模式和管理制度不能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则可能引发相应的管理风险。公司将持续提升公司各方面综合管理能力,外引内培建立一支高素质管理团队,为公司发展壮大提供保障。
  5、汇率波动风险
  随着公司业务规模的扩大,以及逐渐加大对国际市场的开拓力度,公司出口销售额不断增大,面临的汇率波动风险逐步增加。未来人民币汇率及海外销售区域所在国汇率发生较大波动,可能将会对公司经营业绩产生一定的影响。公司采取了包括紧密关注汇率、及时根据汇率调整产品价格保障产品利润、开展外汇衍生品套期保值业务等措施避免或减少汇率波动风险。
  6、募投项目实施风险
  公司募集资金投资项目设计时综合考虑了行业发展状况、研发技术水平及发展趋势、公司未来业务发展方向等因素,但募投项目实施仍存在固定资产大幅增加、未能实现预期效益等风险。公司将密切关注市场变化,加强对募集资金投资项目进展的管理和监督,根据市场变化情况及时调整募集资金投资项目进度,提高募集资金使用效率和收益率,保障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顺利实施。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