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肤

主营介绍

  • 主营业务:

    工业互联网核心硬件及软件技术的研发、生产与销售。

  • 产品类型:

    工业级网络通信产品、操作系统及工业软件、工业级边缘控制服务器、大数据网络服务及工业互联网+解决方案

  • 产品名称:

    自主可控工业以太网交换机与通信设备 、 TSN时间敏感网络产品 、 Intewell工业互联网操作系统 、 MaVIEW(Management of Virtualized Industrial Engineering Workbench)工业控制编程平台 、 嵌入式系统基础软件平台 、 边缘通用控制器 、 智能交通服务器 、 电力服务器 、 通信网络服务 、 通信行业信息化应用产品及解决方案 、 行业数据中台与信息化应用

  • 经营范围:

    生产电子产品;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推广、技术服务;计算机系统服务、计算机图文设计、制作;销售计算机、软件及辅助设备、电子产品;货物进出口、技术进出口、代理进出口;组织文化艺术交流活动(演出除外);承办展览展示活动;经济信息咨询;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代理服务。(企业依法自主选择经营项目,开展经营活动;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依批准的内容开展经营活动;不得从事本市产业政策禁止和限制类项目的经营活动。)

运营业务数据

最新公告日期:2024-04-23 
业务名称 2023-12-31 2022-12-31 2021-12-31 2020-12-31 2019-12-31
库存量:工业网络通信(台) 2.23万 - - - -
工业级网络通信产品库存量(台) - 5.07万 2.40万 3.19万 -
工业级边缘控制服务器库存量(台) - 634.00 488.00 12.00 -
工业互联网设备及配套软件库存量(台) - - - 3.19万 -
防务及工业互联网产品库存量(台) - - - - 1.57万

主营构成分析

报告期
报告期

加载中...

营业收入 X

单位(%) 单位(万元)
业务名称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成本(元) 成本比例 主营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加载中...
注:通常在中报、年报时披露 

主要客户及供应商

您对此栏目的评价: 有用 没用 提建议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1.65亿元,占营业收入的14.22%
  • 客户28
  • 客户3
  • 客户91
  • 关联方D
  • 客户117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客户28
4805.11万 4.13%
客户3
3907.21万 3.36%
客户91
3216.95万 2.77%
关联方D
2339.62万 2.01%
客户117
2266.04万 1.95%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8402.27万元,占总采购额的11.89%
  • 关联方A
  • 供应商122
  • 供应商99
  • 供应商105
  • 供应商23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关联方A
3133.86万 4.43%
供应商122
1491.34万 2.11%
供应商99
1294.42万 1.83%
供应商105
1262.22万 1.79%
供应商23
1220.43万 1.73%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2.45亿元,占营业收入的22.16%
  • 客户1
  • 客户3
  • 客户117
  • 客户140
  • 客户141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客户1
9113.59万 8.25%
客户3
8677.88万 7.86%
客户117
2397.06万 2.17%
客户140
2164.65万 1.96%
客户141
2119.85万 1.92%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1.53亿元,占总采购额的22.18%
  • 供应商2
  • 供应商101
  • 关联方A
  • 供应商108
  • 供应商99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供应商2
4147.57万 6.02%
供应商101
3788.10万 5.50%
关联方A
3653.92万 5.30%
供应商108
1972.25万 2.86%
供应商99
1721.24万 2.50%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1.77亿元,占营业收入的18.80%
  • 客户1
  • 客户4
  • 客户28
  • 客户76
  • 客户117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客户1
6224.08万 6.61%
客户4
3883.21万 4.13%
客户28
2703.18万 2.87%
客户76
2623.49万 2.79%
客户117
2258.30万 2.40%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1.07亿元,占总采购额的20.12%
  • 供应商2
  • 供应商1
  • 供应商92
  • 供应商77
  • 供应商23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供应商2
3192.66万 6.01%
供应商1
2734.63万 5.15%
供应商92
1829.69万 3.44%
供应商77
1587.28万 2.99%
供应商23
1342.50万 2.53%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1.49亿元,占营业收入的27.86%
  • 客户1
  • 客户4
  • 客户81
  • 客户28
  • 客户91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客户1
5259.53万 9.83%
客户4
3136.92万 5.86%
客户81
3033.35万 5.67%
客户28
1762.34万 3.29%
客户91
1713.55万 3.20%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8617.07万元,占总采购额的21.06%
  • 供应商2
  • 供应商1
  • 供应商10
  • 供应商4
  • 供应商62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供应商2
2589.81万 6.33%
供应商1
2269.36万 5.55%
供应商10
1446.38万 3.53%
供应商4
1171.70万 2.86%
供应商62
1139.82万 2.79%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2.31亿元,占营业收入的28.25%
  • 客户4
  • 客户1
  • 客户77
  • 客户81
  • 客户76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客户4
7697.55万 9.43%
客户1
5228.14万 6.41%
客户77
3499.38万 4.29%
客户81
3444.18万 4.22%
客户76
3184.47万 3.90%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9966.76万元,占总采购额的22.35%
  • 供应商23
  • 供应商1
  • 供应商2
  • 供应商62
  • 供应商10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供应商23
2509.24万 5.63%
供应商1
2483.23万 5.57%
供应商2
1959.03万 4.39%
供应商62
1629.21万 3.65%
供应商10
1386.05万 3.11%

董事会经营评述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公司需遵守《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4号——创业板行业信息披露》中的“通信相关业务”的披露要求  (一)所属行业  公司长期坚持在工业网络通信、面向工业人工智能应用的“软件定义控制”等技术领域进行探索和行业应用,工业网络通信产品、智能控制器、工业操作系统、智能控制工具软件等主要产品和技术应用于重点工业行业,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  (二)行业发展状况  当前我国工业互联网已经从起步探索阶段转向快速推进阶段,工业以太网、边缘计算、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工业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关键技术研发和产业化进程加快。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就 2023年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情... 查看全部▼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公司需遵守《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4号——创业板行业信息披露》中的“通信相关业务”的披露要求
  (一)所属行业
  公司长期坚持在工业网络通信、面向工业人工智能应用的“软件定义控制”等技术领域进行探索和行业应用,工业网络通信产品、智能控制器、工业操作系统、智能控制工具软件等主要产品和技术应用于重点工业行业,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
  (二)行业发展状况
  当前我国工业互联网已经从起步探索阶段转向快速推进阶段,工业以太网、边缘计算、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工业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关键技术研发和产业化进程加快。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就 2023年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情况的新闻发布,我国工业互联网已进入规模化发展新阶段,预计2023年核心产业规模达1.35万亿元,工业互联网融入49个国民经济大类,覆盖全部工业大类,全国各地工业互联网“百城千园行”活动方兴未艾,推动万余家企业供需对接,带动投资超1700亿元。
  工业智能化成为工业互联网发展的新趋势,加快人工智能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全面赋能新型工业化,对于我国发展新质生产力、建立现代化产业体系、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024年3月,工信部在新闻发布会中提出,要加快推动以大模型为代表的人工智能赋能制造业发展,2024年开展“人工智能+”行动,促进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推动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
  1. 工业网络通信是工业智能化发展的基础设施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兴起,产业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不断加速,全球已进入数字经济快速发展期。而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工业经济深度融合的新型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的核心载体,工业互联网正成为数字经济创新和产业数字化的关键支撑。工业网络承载着数据的实时采集、传输和处理,是工业互联网产业数字化和智能化的基础设施,工业智能化依赖于网络传输的灵活、高效、实时、可靠与安全等各方面性能全面提升,促使网络传输从传统以太网进阶为稳定性、时效性更高的TSN传输,在国内设备大规模更新的市场环境下,TSN、高性能自主可控网络设备市场规模将保持快速增长。而新质生产力和通用人工智能技术大发展也为工业网络的高实时、高可靠、高带宽技术需求提供了有力支撑,为工业网络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行业环境。
  2. 工业操作系统是工业智能化的核心引擎
  工业操作系统在推动工业领域的智能化转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2024年1月,工信部等七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指出面向新一代移动信息网络、类脑智能等加快软件产品研发,发展下一代操作系统,构筑安全可靠的数字底座。
  工业操作系统提供统一高效的资源管理和调度,实现对工业设备的全面控制,实时采集设备数据,进行深度分析和处理,获取精确的设备运行状态、生产效率、质量控制等关键信息,为企业实现智能化决策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工业操作系统作为工业智能化的核心引擎,集成通用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通过提供统一高效的资源管理、智能化决策优化、强大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以及开放可扩展的架构,为工业领域的智能化转型提供了强大的支持。随着工业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工业操作系统将在未来继续发挥更大的作用,推动工业智能化向更高水平发展。
  3. 人工智能全面赋能新型工业化,促进核心工业领域高质量发展
  当前,以智能化为核心的新一轮科技产业变革兴起,人工智能技术与社会各领域不断融合已经是大势所趋,正逐步改变现有产业形态、商业模式和生活方式。2024年,“人工智能+”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中,并把“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列为 2024年政府工作任务的首项,在深入推进数字经济创新发展方面,深化大数据、人工智能(AI)等研发应用,开展“人工智能+”行动,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2024年3月,北京市经信局发布《北京市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2024-2026年)》,提出将打造人工智能创新应用示范,积极推动高校、科研院所、新兴研发机构构建工业人工智能大模型,推进人工智能技术在制造业垂类细分领域的创新应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工智能是引领这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具有溢出带动性很强的“头雁”效应。借助移动互联网、大数据、超级计算、传感网、脑科学等新理论新技术驱动,人工智能正呈现出深度学习、跨界融合、人机协同、群智开放、自主操控等新特征,进而对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国际格局等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当前,第四次工业革命与我国推进新型工业化形成历史性交汇,作为第四次工业革命的通用性目的技术、战略性主导技术,人工智能必将对我国新型工业化发挥巨大驱动作用。
  展望未来,人工智能产业将保持高速增长发展态势,逐步迈入深度赋能垂直行业和前沿领域的新阶段,通用人工智能与其他前沿领域的融合创新有望发挥关键作用,孕育催生未来产业新模式新业态,基于大模型、大数据、大算力技术,赋能新型工业化,培育新质生产力。
  
  二、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公司需遵守《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4号——创业板行业信息披露》中的“通信相关业务”的披露要求
  公司致力于工业网络技术和智能控制技术的研究,历经二十年,自主研发了 AUTBUS总线技术、工业操作系统、工业智能控制编程平台软件等工业互联网底层技术,在工业领域推动软件定义控制技术和工业网络全 IP化,实现工业化和信息化技术的融合。公司产品分为三类:①工业网络通信;②工业操作系统及相关软件服务;③智能控制器及解决方案。
  (一)所从事的业务
  1、工业网络通信
  工业通信是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中机器与机器之间的信息传输过程,工业通信网络相当于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的神经系统,实现管理层、控制层和现场设备层之间各种信息和指令的传输,工业以太网交换机作为实现数据交换和传输的网络设备,是构成工业通信网络的核心设备。
  公司较早进入工业以太网通信领域,在国内工业通信厂商中居于领先地位。公司的工业通信产品已在智能电网、核电、风电、能源、石油化工、轨道交通、高速公路、水利水电、防务、智能制造等行业中获得广泛的应用和实施。
  2、工业操作系统及相关软件服务
  公司工业操作系统及相关软件服务主要包括鸿道(Intewell)工业操作系统、MaVIEW(Management of Virtualized Industrial Engineering Workbench)智能控制工具软件、工业互联网大数据服务云平台等。
  操作系统是覆盖在硬件上的第一层软件,用于管理、调度计算机硬件与软件资源。按照不同运行环境可分为桌面操作系统、嵌入式操作系统。2024年 1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门发布关于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指出要发展下一代操作系统,构筑安全可靠的数字底座。鸿道(Intewell)工业操作系统,以防务领域“道”操作系统为基础,继承了防务操作系统高可靠、高安全的特性与技术积累,基于微内核架构设计,具备微秒级的强实时响应性能,多业务并发处理能力,提供全实时、实时扩展以及虚拟化等多种构型,支持实时和非实时业务混合运行,适用于工业母机、半导体设备、智能机器人、工程机械、轨道交通、风电控制、汽车电子、医疗器械、智能电力等行业的实时数据采集、控制管理、多业务融合、边缘计算、云边协同等多种应用场景,是机器世界控制驱动、控制管理、信息交互、任务协同等应用及工业人工智能的承载平台,实现控制、计算和数据采集的融合统一。
  MaVIEW智能控制工具软件是支持软件定义的底层工业编程工具软件,具有多业务融合结构,支持PLC控制、高速运动控制、机器视觉、人机交互、数据库、边缘计算、协议网关管理等业务融合,通过工具软件配置手段,在一个硬件平台上实现多种业务应用。同时支持在线编程:无需本地安装和配置,工程自动备份;多人协同:多级别权限管理,方便跨部门协作;集中化规模部署:应用一键部署,实时数据高效安全获取。MaVIEW运行环境 RTE以及开发环境IDE均为东土科技自主研发,并支持国产操作系统,从根源保证了控制系统的安全可靠。
  工业互联网大数据服务云平台,是基于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机器视觉等前沿技术在工业数据中台等工业现场进行大数据分析与模型推理,服务于智能制造、智慧园区、智慧化工等领域的生产过程执行、设备管理、园区管理、人员融合定位、安全管控应用场景,协同内部资源与合作伙伴为客户提供物联服务、工业大数据服务、人工智能服务、数字孪生服务、协同研发服务应用生态。
  3、智能控制器及解决方案
  公司智能控制器及解决方案主要产品包括应用于各种工业场景的智能控制器,以及在数字工厂、能源矿山、工程装备、化工安全生产、防务等领域的智能控制与工业互联网解决方案。
  智能控制器提供边缘侧的数据采集、存储、模型分析等大数据处理,以软件定义控制代替传统控制方式,实现工业视觉、AI大模型等人工智能技术在工业领域的行业应用,是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着力于工业领域的硬件载体。智能控制器支持多标准协议兼容,提供远程控制实现数据采集提升工业场景整体运行效率,可下沉到工业控制现场,将传统的控制系统方案解耦,通过软件定义的方式实现控制功能,可以便捷地接入现场智能终端,目前已在工业、城市及防务等不同领域构建软件定义控制和功能的网络化解决方案。
  解决方案产品为智能控制及工业互联网产品与技术在数字工厂、工程装备、化工安全生产、特种领域等无人化少人化工业场景下的行业应用,包括工业互联网+数智化工安全生产管理平台、数字化智慧健康工厂、化工安全生产定位监管平台等。
  (二)经营模式
  1、工业网络通信与智能控制器
  (1)采购模式
  公司长期在工业通讯制造领域形成的供应链优势,能保障更及时的交付和更稳定的成本优势。公司具有专业的采购平台,在合格供方的管理、质量控制方面形成了稳定的管理体系;及时掌握市场供应动态,根据业务需求动态评估渠道供应能力,针对紧缺原材料预判采购计划。
  供方管控方面,公司经过技术、商务、资质等资料的收集和评审,由研发、质量、采购、工艺组成的供方考评团队组织审核方可导入;在合作期间,针对商务优势、交付达成、技术协助、日常配合等进行评级,同时每年会进行不定期抽查审厂确保供货质量可控,同时根据综合考评结果动态更新合格供应商名录。
  物料导入方面,首先进行技术规格书确认,样品测试验证合格,由可靠性实验室出具样品测试报告,并通过小批量采购试用和量产验证合格后,方可进行后期批量供货。在物料批量供货阶段,公司会进行来料检验和不定期抽样验证把控前期供货质量,针对售后相关问题,公司进行分析处理直至物料风险完全解决。
  关于采购需求,公司进行年度需求预估,按月滚动梳理采购计划并分级审核,物料价格两级审批,同时根据生产计划的安排执行到货。针对采购策略及重大事项,公司启动采购委员会集体决策,快速面对市场变化。
  (2)生产模式
  公司生产以多品种、中小批量为主,标准品及定制化产品相结合的生产模式。根据销售订单以及市场需求预测进行资源计划。并据此对物料、人员、产能等进行短期计划及中长期规划,确保其利用率的最大化,加大自主芯片的研发力度,确保满足市场需求,保证项目交付。通过对产品形态持续优化及可制造性设计,结合生产过程中的精细化管理,运用精益生产,成组技术等手段,在不断降低产品制造成本的同时提升了柔性化生产能力,满足客户对于定制化产品的灵活性及价格竞争力的多方面需求。
  公司生产以自主生产为主,外协加工为辅的方式。通过对原材料、生产过程、检测及生产设备、产成品全流程质量管控,形成可识别、消除各种质量影响因素的全过程质量保证体系,确保交付产品的高可靠性。公司对外协厂商的制造能力、质量管控等全方面定期进行系统审核,以保证外协加工的产品质量,并对其生产的全部产品进行质检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销售。
  (3)销售模式
  公司采用“大客户战略+区域深耕+行业销售”的营销模式,面向国内、海外、防务等不同客户市场建立直销、代理分销、集成商、行业合作伙伴和电商平台相结合的销售模式。
  在工业领域,公司采取“直接销售+代理商销售”的销售模式。直接销售是指公司直接与工程项目最终用户或系统集成商签订销售合同进行销售,通过多年积累,公司已与多家大客户建立起稳定的合作关系,并通过众多重点工程项目的成功应用使公司产品受到了各行业用户的普遍认可。代理商销售是指公司与签约代理商签订销售合同进行销售,而代理商再将产品销售给最终用户或系统集成商的销售模式,通过代理商销售方式,公司可以充分利用代理商已有的客户关系扩大市场,减少销售环节的营运资金占用。
  2、工业操作系统及相关软件服务
  (1)研发模式
  公司注重产品与业务的融合创新,密切跟踪行业发展趋势及市场需求,鸿道(Intewell)工业操作系统深耕能源电力、智能装备、轨道交通、汽车电子等领域,以客户为中心,以业务为驱动,以鸿道(Intewell)操作系统为平台,与南北向生态合作伙伴联合创新,为防务装备、控制器生产商、智能装备提供商、车机厂、Tier 1等客户提供具有软硬件一体的解决方案,以及快速、贴心、定制化的技术服务。此外,公司基于操作系统对应用设备的研制特点与需求,自主研发了一整套工具软件,包括嵌入式软件自动测试环境、嵌入式软件产品验证工具、系统异常现场分析工具、自动系统试验平台、航电ICP模拟器、嵌入式实时监控软件,全面覆盖操作系统研制的生命周期,有效保障产品质量。
  MaVIEW智能控制工具软件对标国际前沿技术,结合国内工业领域行业级需求,围绕客户自主可控需求及工业智能化升级需求,对通用软件平台持续研发升级,并提供行业定制化研发服务。产品支持X86/ARM通用平台,以及龙芯飞腾等国产CPU,可进行产品化定制,也可指定专有CPU架构、操作系统进行定制,支持总线协议、工艺包的二次开发和定制。
  (2)销售模式
  公司工业操作系统产品主要客户为防务及工业领域客户,公司采取直接销售模式,与客户签订销售合同,与目标行业重点客户形成示范项目,以示范项目带动行业推广。经过 20多年的技术与行业积累,公司凭借高实时性、稳定性、安全可控、紧密结合客户需求、贴身本土服务等特点,软件产品符合国内国际行业标准,拥有广泛行业合作支撑,综合性能位列行业领先,经过国内外多家权威机构测试验证,性能指标名列前茅,产品获客户一致好评。
  3、工业互联网解决方案
  (1)采购模式
  以项目实际需求为导向与外部生态寻求合作,采购人员负责办理与生态合作的相关具体事宜,根据客户订单需求,结合报价、售后服务等因素,通过供应链生态合作部择优与业务部门推荐相结合的方式确定合作生态库。
  (2)项目管理模式
  公司以客户为中心,客户的个性化需求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建立矩阵式项目管理模式,组建以技术研发、市场营销、质量管理、售后服务人员为主的项目管理团队,完整收集、准确识别、快速响应客户的需求,不断改进产品质量和技术服务方式,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立体式综合服务。
  (3)销售模式
  工业客户通常根据项目的特点及预算等因素采用招标或者议标方式达成业务合作,公司基于核心区域、具备共同成长价值的重点客户需求,出具符合行业特性的定制化解决方案。
  1、产品或业务适用的关键技术或性能指标情况
  从事通信配套服务的关键技术或性能指标
  公司工业以太网交换机不适用上述调制解调器指标(调制解调效率、信号差错控制指标、误比特率),工业以太网交换机主要性能指标包括:
  吞吐量:达到100%线速转发。吞吐量指交换机在不丢帧情况下所能达到的最大传输速率(bit/s)。
  存储转发平均时延:小于10μs。存储转发平均时延指对于存储转发设备,从输入数据包最后一个比特到达输入端口开始,至输出端口上输出该数据包的第一个比特为止的时间间隔。
  帧丢失率:为0。帧丢失率指由于资源不足,交换机应转发但未转发的帧所占的百分比。
  时间敏感TSN特性:包括IEEE802.1AS精确时钟同步,IEEE802.1Qbv时间增强垫付、IEEE802.1Qbu/br帧抢占、IEEE802.1Qcc配置管理、IEEE802.1CB冗余。
  2、公司生产经营和投资项目情况
  变化情况
  (1)2022年下半年,为满足订单增长需求,提升产品的供应和交付能力,东土科技(宜昌)工业互联网产业园新增一条装配线,产能较上年同期增长。
  
  三、核心竞争力分析
  1、完整、自主可控的底层技术优势
  公司立足自主可控、安全可信,全力打造从研发到生产的全自主可控工业互联网产品与技术体系,核心产品完全由公司自主设计和生产制造,实现了AUTBUS总线技术、TSN网络、工业操作系统、工业智能控制编程平台软件等完整核心技术体系自主可控。公司参股投资了多个芯片公司,构建面向泛工业通信应用的自主可控TSN芯片、AUTBUS总线芯片、SDR 无线基带芯片体系。
  2、市场和品牌优势
  公司拥有数十年的行业积累与技术沉淀,基于完整的工业互联网底层技术体系,面向防务、轨道交通、电力、清洁能源、智能制造、智能建造等行业客户,提供工业网络、控制一体化产品与技术服务,满足工业场景下的多层次、多类别产品需求。公司注重市场拓展,持续在工业领域提升市场影响力。公司 2019年被工业和信息化部认定为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并于2023年 6月获得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复核通过,持续在中国工业通信及控制领域占据头部地位。公司积极与多方合作,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广泛建立合作生态,公司产品在海内外获得客户高度认可,品牌效益持续提升。
  3、行业标准与资质优势
  公司是中关村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理事长单位,是中国工业互联网核心标准的主要起草单位;先后主导制定6项国际标准、36项国家标准,参与制定2项国际标准,涉及工业通信网络、工业自动化控制等多个应用领域。公司先后承担了“汽车电子硬件抽象技术研究”、“高可靠嵌入式实时内核及验证一阶段”等 8项核高基项目,以及“工业现场用以太网交换机的研究与开发”、“基于EPA的应用系统开发”、“现场总线通信安全与可靠性技术的研究与开发”等13项863计划项目,连续多年承担国家级、市区级的大型政府研发课题。目前公司拥有4个省部级研发中心,包含2个北京市经信局的北京市企业技术中心,1个北京市科委的北京市科研级研发机构,1个湖北省数字制造产业技术研究院;承担 1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即工信部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时间敏感网络关键设备实验室。
  2023年3月,公司牵头制定的基于IPV6的工业控制总线标准AUTBUS国际标准(编号为工业通信系列国际标准IEC 61158的Type28和IEC 61784的CPF22)之6项国际标准获IEC正式发布。该技术是国际上首项全 IP工业控制协议,AUTBUS国际标准的发布标志着公司在工业互联网底层控制技术的持续突破,有助于公司构建“自主智能”的工业网络和控制体系,实现智能工业控制底层技术的统一。
  
  四、主营业务分析
  1、概述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推进工业网络通信、操作系统与智能控制等工业互联网底层技术的行业导入,保持业务规模稳定增长,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116,306.86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5.28%。此外,公司加大重点行业的业务布局,在半导体设备、清洁能源、数控机床等核心工业领域开拓产品应用场景,并持续优化产品结构,产品综合毛利率较去年同期提升1.62%。
  报告期内,公司主要经营管理工作具体如下:
  (1)业务拓展与市场推广
  ①工业网络通信
  公司积极响应国产自主可控信创根技术、工业网络安全发展等国家政策,凭借二十多年的技术沉淀、丰富的产品线、广泛的案例经验,打造一网到底的工业互联网解决方案。深化轨交、能源、智能制造等重点行业的技术应用,在保持行业领先地位的同时,连续 5年订单、收入持续增长。
  在市场拓展方面,公司在轨道交通领域的行业领先优势进一步扩大,并结合操作系统、TSN和工业网络产品打造新一代列车车载系统的基础软硬件平台,为下一阶段大规模推广应用、开拓业务增长空间打下了坚实基础。在电力领域,公司与国家电网公司强强联合持续推动TSN电力行业新应用,TSN工业网络产品应用取得重大进展。在清洁能源领域,公司工业网络产品应用于多个光伏、储能网络一体化项目,报告期内产品收入增长近30%,其中光伏领域实现收入和订单翻倍式增长。此外,公司持续推进AUTBUS总线技术应用落地,报告期内首批全互联网协议(IP)化工业控制协议自动化总线(AUTBUS)系列国际标准由国际电工委员会工业测控和自动化技术委员会(IEC/TC65)正式发布。产品与解决方案通过油气管道高速总线国产化技术研发与应用项目验收,并在第 23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上重磅发布AUTBUS技术与产品解决方案,成立工业网络总线(AUTBUS)专家委员会,为下一步产业化批量推广奠定基础。
  ②操作系统及相关软件服务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迭代完善工业操作系统系列产品,与客户联合创新,在轨道交通、智能电网、机器人、数控机床、防务等领域开发多系列行业解决方案,开拓市场应用空间,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11,163.97 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2.73%。
  报告期内,受益于技术创新与市场需求的双轮驱动,公司操作系统业务在防务、能源电力、轨道交通、智能装备等行业取得重大突破,业务拓展呈现“多点开花”的局面。在能源电力行业,鸿道(Intewell)工业操作系统凭借其虚拟化、容器化、高安全的特点,为国家电网下属单位提供智能化的监控和管理手段,有效解决现存系统功能分散、集成度低、维护工作量大等问题,提升电力系统的集成化和智能化水平。在轨道交通行业,公司与轨道交通头部科研单位联合开发,结合轨道交通行业功能安全的业务需求,提供了定制化的解决方案,实现了列车运行的高效控制和安全保障。在智能装备行业,鸿道(Intewell)工业操作系统根据智能装备的高精度高速控制和多业务融合的需求,为广州数控、工业机器人领先企业等客户提供软硬件一体化的 Windows/Linux实时扩展控制解决方案,助力客户降低研发投入,促进产品的快速迭代演进。
  报告期内,鸿道(Intewell)工业操作系统通过TUV莱茵医疗软件安全认证、CMMI软件能力成熟度 3级,是目前国内唯一一家通过工业控制、汽车电子、轨道交通、医疗器械 4个行业最高等级功能安全认证的工业操作系统,产品资质能力与品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
  ③智能控制器及解决方案
  报告期内,公司不断开拓新产品市场,积极推进核心工业领域的应用项目落地,智能控制器及解决方案取得显著的商业应用效果,并战略性缩减低毛利业务,解决方案业务全面向工业领域战略性转型。
  报告期内,公司推进多个垂直行业领域的深度应用研发,在半导体设备、清洁能源、数字工厂、危化安全生产、能源矿山领域的应用场景持续取得标志性突破。在半导体设备领域,公司与头部企业持续开展应用研发与业务合作,为半导体先进制程的国产化和产能扩产赋能,在半导体晶圆加工设备控制核心领域实现产品应用。在新能源领域,公司为储能系统集成商提供电池管理系统的核心控制器及应用软件,凭借国产化、高性能、高可靠性、大存储和开放性技术特点,为新能源行业的随机性、波动性、间歇性工作特点提供更好的接入保障和安全保障。在智能建造领域,公司为建筑工地打造实时智能化调度与控制现场机械设备的控制系统,推出具备自动化无人驾系统的智能塔吊,已在广东、山西、陕西、江苏、湖北等现场真塔得到应用检验;为区域性建设、铁路建设头部客户现场提供含AI算法的全国产化智能控制器产品,融合现场通信、数据分析、协议解析、平台展示、云服务等功能,打造东土科技基于核心根技术的多业务融合方案。在5G+云化PLC方面,公司与运营商深度合作,云化PLC产品在国内家电行业头部企业智能工厂项目、某智能装备龙头企业自动化生产线项目中获应用与实施。
  报告期内,公司以行业领先的AUTBUS总线、TSN网络通信、鸿道(Intewell)工业操作系统、智能控制等工业互联网核心产品为基础,在安全生产、数字工厂、能源矿山领域为客户提供工业解决方案,赋能产业升级与高质量发展。在数字工厂领域,公司与宜化集团联合建设的新宜化工智能制造示范工厂,按照“数据+平台+模型+应用”的建设模式,以工业互联网平台为核心,打造现场感知环境、布置5G网络环境、建设数据中心,利用东土科技自主研发的智能边缘计算算法和算法组件,实现预测预警、智能提升、经营优化、生产过程优化以及科学决策的智能化、智慧化。目前公司与数十家龙头化工企业、园区展开技术合作,通过智能工厂建设思路和技术输出,助力化工产业高质量发展。在矿山领域,公司工业网络、智能控制、操作系统及综合集控信息一体化平台等全系列产品应用于某煤炭集团储配煤基地生产集控项目,实现生产管理的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融合。产品与解决方案已在西南区域获客户高度认可,并快速拓展至华中区域,形成标杆性行业应用。
  (2)技术研发与知识产权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紧密结合行业需求和发展战略,在自主可控的工业互联网底层核心技术方面持续进行研发投入,推进通用人工智能技术与鸿道(Intewell)工业操作系统、智能控制工具软件融合的应用研发,组建工业人工智能研究院,加快东土科技在工业 AI领域的布局,并取得落地应用的实质性进展。目前,公司基于NewPre 3102智能控制器开发了行业领先的工业 AI智能机器人控制系统,该系统集成了鸿道(Intewell)工业操作系统和MaVIEW智能控制工具软件,并嵌入了 AI大模型推理引擎。借助东土自主研发的语义算法,该系统能够将人类的自然语言指令转换为机器人的运动指令;同时,利用现有的大型模型的理解能力和多模态模型的环境感知能力,结合 MaVIEW内置的运动控制库,机器人能够通过大模型理解人类指令,并转换为满足高实时性要求的运动控制指令。
  报告期内,公司公司持续迭代完善鸿道(Intewell)工业操作系统系列产品,发布了Type I虚拟化产品,完成了 Intewell RTOS、Windows/Linux实时扩展、Type I/II虚拟化全系列产品的发布或迭代更新,与客户联合创新,开发储能EMS、配电自动化、变电站、手术机器人、列车及信号系统控制、轨道交通安全云、CNC数控系统及工业机器人控制等系列行业解决方案,全面覆盖工业领域客户全场景的实时操作系统需求。
  报告期内,公司承担多项政府课题,包括车载以太网通信、高可靠低时延5G增强工业网关、工业操作系统国家重点攻关任务等,为加强公司产品的核心技术攻关与产业化推广奠定了坚实基础。公司注重自主研发技术的知识产权保护,报告期内,公司及下属子公司共新增申请国内外发明专利 239项(件),共新增获得授权的国内外发明专利 160项(件)。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及下属子公司合计已申请国内外发明专利1790项(件),获得国内外授权发明专利887项(件)。
  (3)质量管理和产品认证情况
  公司作为国内工业及防务网络单项冠军企业,一直以优质的产品和服务赢得客户的信任。随着工业智能化升级和自主可控需求的增长,公司继续坚持质量至上原则,持续提升市场竞争力,加强质量文化建设,通过对全员进行质量意识培训和考核、质量标兵评选、质量回溯等方式进一步贯彻落实“质量第一,顾客满意”的公司质量方针为主线,聚焦质量提升,推进公司高质量发展。报告期内,公司加强信息化建设,上线了PLM、SRM、CRM等多个信息系统,实现内部流程的数字化和自动化管理,有效提升工作效率。促进公司内部的组织协同,进一步提高公司管理水平。
  
  五、公司未来发展的展望
  (一)行业格局和趋势
  当前产业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不断加速,全球已进入数字经济快速发展期。而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工业经济深度融合的新型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的核心载体,工业互联网正成为数字经济创新和产业数字化的关键支撑。在国内设备大规模更新以及通用人工智能赋能垂直行业的市场环境下,高性能、自主可控网络通信产品将助力产业智能化与高质量发展,形成新质生产力。
  在工业领域,工业控制处于自动化向智能化、单一化向系统化变革的关键期,随着制造业市场竞争加剧、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升级,产品个性化、定制化、时效性需求逐步提升,制造业生产模式由大规模刚性生产转变为“多样化、小规模、周期可控”的柔性生产,工业控制需要高灵活性、可扩展性和实时性的软件定义。此外,由于柔性制造以及工业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技术应用,工业场景需要更加灵活便捷的设备接入,实现现场终端和设备的可寻址、可通信、可控制;同时需要大带宽容量网络、设备间协议互通和高阶的智能化控制,对工业现场网络控制一体化服务的能力要求更高。
  此外,当前以ChatGPT、Sora等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面向垂直场景的行业大模型涌现出来,并成为推动制造业智能化改造与数字化转型、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进而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引擎。
  (二)公司发展战略
  东土科技致力于工业网络技术和智能控制技术的研究,在工业领域推动软件定义控制技术和工业网络全IP化,实现工业化和信息化技术的融合,为全球智能化的发展贡献“中国方案”。从工业互联走向工业AI,是东土科技长期追求的企业理想。
  (三)经营计划
  2024年度,公司在新一轮大规模设备更新、深化“人工智能+”的行业应用的市场背景下,将响应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政策号召,积极探索工业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等新兴业务市场,发挥公司具有自主可控和完整的工业互联网根技术体系的优势,在已有的行业积累与技术沉淀的基础上,大力开拓工业操作系统的创新应用,并以自主可控的工业网络和承载人工智能的智能控制解决方案,在防务、轨道交通、电力电网、半导体设备、清洁能源、数字工厂、智能建造及工程装备等核心工业领域推进工业智能化、少人化和无人化。公司2024年度重点工作计划:
  1. 工业网络通信业务
  在行业拓展方面,2024年度公司继续深化工业通信产品在轨道交通、能源电网等传统领域的应用与实施,巩固行业领先优势。在轨道交通领域推进新一代融合计算、控制、通信一体化的网络产品研发与规模应用,在电力领域发挥自主可控优势,以网络+加密+安全一体化的国产化产品服务,实现网络产品在国产化改造项目中广泛运用,树立国产品牌行业标杆。在智能制造、煤炭矿山、光伏能源、石油化工等领域,努力开拓市场需求,提供高性价比、覆盖各工业场景的产品服务。
  在市场营销方面,公司根据不同行业需求制定对应产品营销方案,与头部企业深化行业大客户业务合作,由单一产品销售到提供行业解决方案,并利用从软硬件研发到设备生产的自主可控产品优势,实现业绩稳定增长。此外,公司努力开拓TSN和AUTBUS应用场景,推进TSN网络通信产品应用,打造新的业务增长点。
  2. 工业操作系统及相关软件服务
  2024年度,公司将抓住国产操作系统发展的机遇期,加速操作系统在防务、能源电力、轨道交通、智能装备等领域的垂直行业应用,构建数字工厂及智能装备标准化的通用平台,承载工业人工智能,贡献新型工业化底座力量。
  在行业应用方面,公司将继续聚焦防务、能源电力、轨道交通、智能装备等核心工业领域,通过与头部企业开展业务合作、承担重大政府课题等多种方式开拓工业操作系统应用场景。公司以鸿道(Intewell)工业操作系统助力工业客户实现从传统制造向智能制造的转型升级,提升生产自动化水平,优化资源配置,增强生产的灵活性和适应性,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为我国制造业的持续繁荣和进步贡献力量。
  在技术研发方面,公司持续推进鸿道(Intewell)工业操作系统的技术完善与迭代研发,针对不同行业用户需求,不断发展提升用户体验的开发工具,从而适应工业行业不同的应用场景;融合机器学习等人工智能技术,自动识别和处理工业现场的数据和信息,实现自动化控制和优化,加速工业人工智能应用落地;进一步完善工业大数据服务,通过数据的提取和分析,助力工业用户实现业务协同和优化,赋能工业领域迈向少人化和无人化。
  在生态合作方面,公司积极与芯片供应商、工业软件开发商、系统服务商、科研机构、工业企业等各方建立业务合作关系,致力开源开放的工业操作系统生态建设,以合作共赢的模式聚众同行、聚力创新,从而为工业领域高质量发展赋能。
  3. 智能控制器及解决方案
  2024年度,公司聚焦重点行业客户,积极推进智能控制产品在核心工业领域的应用项目落地;加大在半导体、储能等国产化设备控制领域的产品应用研发与业务导入,为更多晶圆制造高价值环节提供国产化解决方案,并实现产品批量应用;推进智能控制产品在桥梁监测、智能建造等少人化和无人化场景的规模应用,以基于操作系统的软件定义控制解决方案赋能工业数字化、智能化。在解决方案业务方面,公司将大力开拓工人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发挥在数字工厂、化工安全生产等领域取得多个标杆性产品优势,拓展生物医药、能源矿山等新兴业务市场,承接工业人工智能应用落地。
  在技术研发方面,依托工业人工智能研究院,系统性推进人工智能技术与操作系统、智能控制工具软件融合的应用研发,大力完善针对不同工业场景智能控制算法库,探索人工智能模型,聚焦工业人工智能技术和解决方案,提供智能化的工业自动化、数据分析和决策支持,以推动工业生产效率、质量和可持续发展的提升。
  (四)可能面对的风险
  1.公司经营风险
  公司产品应用于工业制造、电力能源、轨道交通、石油化工、冶金、防务、城市基础设施等工业领域,所处行业受宏观经济形势的影响,如国际政治经济及贸易环境持续恶化,可能导致产业链上下游市场环境变化及市场需求下降,对公司生产经营将产生不利影响。针对以上风险,公司一方面加大市场拓展力度,持续开拓产品应用场景,巩固公司的行业优势与市场地位;另一方面坚持工业互联网前沿技术探索与研发,挖掘客户需求,推进新产品新技术的推广应用,获得更大的市场增长空间。此外,公司将加强精细化管理,提升管理水平,实现降本增效,不断提升公司盈利能力。
  2.新技术研发风险
  随着工业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和深化,公司作为高新技术型企业准确把握工业互联网发展的趋势,积极进行行业内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工作。而目前公司的研发产品大部分为国家空白和急需的高技术产品,存在技术难度大,开发周期长,研发投入高等一系列技术开发风险。针对上述风险,公司通过长期技术积累和发展,培养了一支高水平的技术研发和设计团队,形成了突出的自主创新能力,并拥有了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公司将持续跟进最新行业动态及客户需求,精准研发,继续完善技术研发体系,并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的交流与合作,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紧抓市场技术趋势,充分发挥公司及下属子公司协同效应,保持公司处于技术领先水平,提高公司核心竞争力。
  3.竞争加剧,毛利率下降的风险
  在国内工业领域,工业互联网部分核心技术与高端产品存在进口依赖,公司与国际知名品牌以高性价比、本土化优势进行差异化竞争;随着国内工业互联网技术成熟、国产化政策指引以及市场环境优化,国内品牌的技术水平、产品性能和经营管理模式等方面持续提升,市场份额逐步增长,公司将面临更为激烈的行业竞争环境,从而导致公司面临产品毛利率下降的风险。对此,公司立足自主可控、安全可信业务战略,建立核心元器件、软件、硬件设备从研发到生产制造的全自主可控优势;公司加大工业互联网前沿技术与产品的研发力度,持续进行产品技术创新与性能优化,提升产品竞争力;此外公司注重质量控制,对产品研制、设计开发、采购、生产和服务过程严加管理,提供优质的售后服务,维护公司品牌形象与市场地位。
  4.管理风险
  公司围绕主营业务,通过并购进行了行业资源整合,扩大了业务领域、丰富了产品线、拓展了经营业务范围,公司的资产规模、产销规模、人员规模持续快速增长,公司管理的深度和广度进一步扩大,需要公司在资源整合、市场开拓、研发和质量管理、内控制度、组织机构等方面做出相应的改进和调整,对公司管理能力、经营能力、盈利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公司对子公司业务体系、组织机构、管理制度、企业文化等方面的整合面临一定的管理风险。针对上述风险,公司将不断完善内控机制和子公司管理制度,强化在业务经营、财务运作、对外投资等方面的管理与控制,提高公司整体决策水平和风险管控能力。紧密关注公司发展中遇到的风险,维护上市公司股东权益。
  5.应收账款的风险
  报告期末,公司应收账款净额81,343.15万元,较上年期末上升15.61%。公司给予信用账期的客户多为大型的通信、防务等行业的优质客户,客户信用良好,坏账风险较低。公司已设置信用风险控制制度,在导入新的客户及签订销售合同时,会严格考核客户信用状况,谨慎给予信用账期;对已有客户通过信用评级的季度监控以及应收账款账龄分析的月度审核来确保公司整体信用风险在可控的范围内。
  6.防务产品审价风险
  公司部分产品销售至研究所、部队或军工企业等,该部分产品需根据《军品价格管理办法》(2019年之后执行《军品定价议价规则》)、《装备采购方式与程序管理规定》相关规定向军品审价单位或部门提供按产品具体组成部分的成本及其他费用为依据编制的产品报价清单,并由国防单位最终确定审定价格;对于审价尚未完成已实际交付使用并验收的产品,公司按照与客户签订的合同价格作为约定价格确认收入,于审价完成后将相关差价计入审价当期,公司存在军品审价导致收入及业绩波动的风险。公司将持续进一步完善产品体系,提升产品性能,同时强调质量和服务保障水平,贴近客户需求,公司多采用合同价或同类产品历史价格作为部分防务产品的暂定价,确保公司防务产品审价风险在可控的范围内,以降低经营业绩出现大幅波动的风险。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