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肤

主营介绍

  • 主营业务:

    航空、航天等领域用碳纤维的研制与批产

  • 产品类型:

    碳纤维、碳纤维织物

  • 产品名称:

    碳纤维 、 碳纤维织物

  • 经营范围:

    高性能碳纤维、织物、复合材料及相关产品的开发、制造、销售、技术服务、技术咨询;自营和代理各类商品及技术的进出口业务,国家限定企业经营或禁止进出口的商品和技术除外。(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运营业务数据

最新公告日期:2024-04-23 
业务名称 2023-12-31 2022-12-31 2021-12-31 2020-12-31 2019-12-31
库存量:新材料制造业(KG) 4.84万 - - - -
新材料制造业库存量(KG) - 3255.34 5277.01 1.42万 1.76万

主营构成分析

报告期
报告期

加载中...

营业收入 X

单位(%) 单位(万元)
业务名称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成本(元) 成本比例 主营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加载中...
注:通常在中报、年报时披露 

主要客户及供应商

您对此栏目的评价: 有用 没用 提建议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5.59亿元,占营业收入的99.98%
  • 客户A
  • 客户Q
  • 客户K
  • 客户V
  • 客户ZF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客户A
4.93亿 88.30%
客户Q
5952.20万 10.65%
客户K
340.39万 0.61%
客户V
216.98万 0.39%
客户ZF
15.40万 0.03%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2.04亿元,占总采购额的50.83%
  • 供应商1
  • 供应商2
  • 供应商3
  • 供应商4
  • 供应商5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供应商1
4615.59万 11.48%
供应商2
4560.77万 11.34%
供应商3
4390.95万 10.92%
供应商4
4143.11万 10.30%
供应商5
2729.60万 6.79%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7.85亿元,占营业收入的98.51%
  • 客户A
  • 客户Q
  • 客户K
  • 客户V
  • 客户ZA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客户A
6.53亿 81.93%
客户Q
1.28亿 16.10%
客户K
169.74万 0.21%
客户V
118.71万 0.15%
客户ZA
92.74万 0.12%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4.00亿元,占总采购额的38.05%
  • 供应商1
  • 供应商2
  • 供应商3
  • 供应商4
  • 供应商5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供应商1
1.21亿 11.50%
供应商2
9708.94万 9.24%
供应商3
6525.98万 6.21%
供应商4
6040.00万 5.75%
供应商5
5621.97万 5.35%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4.09亿元,占营业收入的99.26%
  • 客户A
  • 客户Q
  • 客户B
  • 客户V
  • 客户P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客户A
3.28亿 79.59%
客户Q
4692.08万 11.39%
客户B
3053.09万 7.41%
客户V
212.96万 0.52%
客户P
139.81万 0.34%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3768.28万元,占总采购额的62.10%
  • 供应商1
  • 供应商2
  • 供应商3
  • 供应商4
  • 供应商5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供应商1
1661.26万 27.38%
供应商2
915.47万 15.09%
供应商3
504.62万 8.32%
供应商4
462.62万 7.62%
供应商5
224.31万 3.70%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3.88亿元,占营业收入的99.61%
  • 客户A
  • 客户Q
  • 客户B
  • 客户V
  • 客户K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客户A
3.39亿 87.00%
客户Q
3744.83万 9.61%
客户B
918.85万 2.36%
客户V
147.12万 0.38%
客户K
100.66万 0.26%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2771.00万元,占总采购额的70.37%
  • 供应商1
  • 供应商2
  • 供应商3
  • 供应商4
  • 供应商5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供应商1
1337.48万 33.97%
供应商2
705.72万 17.92%
供应商3
319.18万 8.11%
供应商4
299.82万 7.61%
供应商5
108.81万 2.76%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2.32亿元,占营业收入的98.85%
  • 客户1
  • 客户2
  • 客户3
  • 客户4
  • 客户5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客户1
1.78亿 76.06%
客户2
2591.31万 11.05%
客户3
1715.73万 7.32%
客户4
699.74万 2.98%
客户5
336.40万 1.43%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2344.57万元,占总采购额的77.44%
  • 供应商1
  • 供应商2
  • 供应商3
  • 供应商4
  • 供应商5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供应商1
1166.27万 38.52%
供应商2
481.17万 15.89%
供应商3
324.55万 10.72%
供应商4
310.04万 10.24%
供应商5
62.53万 2.07%

董事会经营评述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公司主营业务为高性能碳纤维及织物的研发、生产、销售。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未发生变化。  碳纤维是一种含碳量高于90%的无机纤维,具有质轻、高强度、高模量、导电、导热、耐高温、耐腐蚀、抗冲刷及溅射等特点,是一种应用前景广阔的战略性新材料。碳纤维很少直接应用,大多是经过深加工制成中间产物或复合材料使用。碳纤维制备的复合材料具有高比强度、高比模量、抗疲劳、耐腐蚀、可设计性强等优点,容易制造大型结构和整体结构,是满足先进装备结构高性能化与轻量化要求的理想结构材料,并能结合使用环境实现结构功能一体化,可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海洋工程、新能源装备、工程机械等领域。作为... 查看全部▼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公司主营业务为高性能碳纤维及织物的研发、生产、销售。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未发生变化。
  碳纤维是一种含碳量高于90%的无机纤维,具有质轻、高强度、高模量、导电、导热、耐高温、耐腐蚀、抗冲刷及溅射等特点,是一种应用前景广阔的战略性新材料。碳纤维很少直接应用,大多是经过深加工制成中间产物或复合材料使用。碳纤维制备的复合材料具有高比强度、高比模量、抗疲劳、耐腐蚀、可设计性强等优点,容易制造大型结构和整体结构,是满足先进装备结构高性能化与轻量化要求的理想结构材料,并能结合使用环境实现结构功能一体化,可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海洋工程、新能源装备、工程机械等领域。作为先进复合材料的代表,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发展及应用程度体现了一个国家先进材料技术的发展水平与层次,而高性能碳纤维是碳纤维复合材料发展与应用的前提与基础。
  据赛奥碳纤维技术《2023年全球碳纤维复合材料市场报告》,近年来全球航空航天市场迅速回暖,2023年需求量为2.2万吨,同比增长9.45%,接近2019年需求水平。2023年航空航天市场销售额为19.01亿美元,同比增长19.41%,航空航天市场以占复材数量总量的19.1%,贡献了总收入的62.8%。作为碳纤维所有应用场景中最具附加值的市场,技术密集、资本密集是航空航天用碳纤维行业的典型特点,有着很高的进入门槛,也将面临着愈发激烈的竞争。
  公司是我国航空航天用高端碳纤维核心供应商,所产的宇航级高性能碳纤维系列产品,在基础研发、技术要求、工艺规范等方面与一般民用产品有所不同,是航空航天高端碳纤维应用高技术壁垒和高起点竞争的体现。公司通过自主设计的柔性化产线,持续的研发投入,不断完善产品谱系和产品工程化能力,更好的满足用户设计选型与批产需求。在国内率先走通高精尖装备全流程、全周期严苛的“积木式”验证流程,性能、质量、结果均超出预期,实现了我国航空关键主干材料从跟踪仿制到自主创新的转变。随着产品谱系的进一步完善和以ZT9H为代表的新一代碳纤维产品的持续供应,已实现从跟跑、并跑到个别应用领域领跑的水平,践行了重大装备关键材料自主保障的承诺,极大增强了重点领域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
  客户需求的阶段性变化节奏持续到报告期内,为保障后续大量、稳定供货,公司在报告期内完成了三期项目原丝线不同品种的原丝在百吨线、千吨线和三期项目的氧化碳化线的验证工作,但对报告期内的生产和供货产生了一定影响。报告期内,公司持续推进交付能力提升工作。公司紧跟设计所、主机厂及相关科研院所的业务需求,着眼未来,继续加大研发投入,不断强化自主创新能力,持续优化内部管理体系,为做好重点领域的供货提供了更充足的产能和有力的组织保障。报告期内,公司不断加大用户及市场开拓力度,取得了新的进展。ZM40X完成工程化制备后,在航空、航天领域形成销售,ZM40J、ZT8E及织物等产品积极拓展应用场景并形成销售。
  报告期末,客户需求已稳步回升,以ZT9H为代表的新一代碳纤维产品和ZT7H高性能碳纤维产品继续供应客户亟需,公司根据不同用户需求,丰富高性能碳纤维的产品谱系。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高性能ZT9H碳纤维目前已通过某重大应用领域的考核验证和评审,满足了重点客户批产供货需要,打通了进一步扩量的路径,巩固了公司在国内宇航级碳纤维领域的先发优势,增强了客户粘性优势,为提升我国重点领域的产业链、供应链安全作出了应有贡献。近两个月以来,公司产品交付数量明显增加,展现出显著复苏的势头。公司正在按工作节点层层推进、步步为营、久久为功,坚决打赢全年交付任务攻坚战、决胜战。
  近年来,国产碳纤维领域重复性、同质化建设导致行业竞争日趋激烈,目前我国从事碳纤维复合材料研制及生产的单位较多,但能够生产符合航空航天标准的高性能碳纤维企业屈指可数,绝大多数碳纤维厂家处在亏损边缘。公司所产碳纤维主要用于航空航天领域,该领域作为国家大力扶持的重点发展方向,近年来发展迅速,并取得了较大突破,为促进高端碳纤维复合材料进一步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波音2024年发布的《民用航空市场展望》认为,未来20年中国将需要8830架民用飞机,中国将成为世界最大航空客流市场,从而推动单通道客机交付的增长,且未来中国将拥有全世界最大的宽体机队。根据中国商飞发布的市场预测,至2040年,中国航空市场将新增9084架50座以上的飞机,总价值高达1.4万亿美元。其中,主力机型为120座级以上单通道喷气客机,占比高达69.3%;250座级以上双通道喷气客机数量达1836架,届时中国航空市场将成为世界第一,客机数量将高达9957架,机队占比高达22%。考虑大飞机先进性、使用特点、技术水平和制造成本等因素,主承力结构使用复合材料已是大势所趋,且向着复合材料结构的整体化、大型化、制造装配自动化方向发展。此外,我国民航局发布数据显示,到2025年,低空经济市场规模将达1.5万亿元,到2035年有望达3.5万亿元,在以eVTOL(电动垂直升降飞行器)为代表的低空飞行器结构中,碳纤维复合材料以远超其他材料的优异性能,在低空飞行器领域的应用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必将助力低空飞行领域的发展。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需求的持续增长,低空飞行器的发展前景广阔,将为碳纤维复材带来新的增长驱动力。
  下半年,公司着眼长远发展和不同用户需求,聚焦航空航天领域主业同时积极跟踪中高端新兴领域的应用,加大不同应用场景的开拓,积极推动与客户的原产品供货合同续签及新订购合同的签署工作,在客户未完成最终合同审批前,公司根据与客户的备产约定组织批产,积极响应客户需求,圆满完成用户下达的生产交付任务,不断提高用户满意度和忠诚度;坚持“技术向纵深发展,应用向纵横发展”的思路,加强关键核心技术自主研发,牢牢把握发展与创新的主动权,提高产品研发及应用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提升经济效益;面对新形势和新要求,对现有流程和制度进行系统梳理、再造和优化,降低综合成本,建立健全合规组织架构,全面提升公司自身的风险防控能力,有效防范和化解经营风险,夯实可持续、高质量发展根基;探索产业链协同,集聚先进生产要素,发展新质生产力,为产业化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报告期内,公司瞄准未来需要,加大研发投入,锻造新质生产力,为公司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奠定扎实基础。通过持续的自主创新和突破,在设计、人才、技术、装备保障等方面,公司具备较强的持续竞争力和高质量发展能力,主要如下:
  1.持续的研发创新及产业化队伍优势。公司实际控制人为国内碳纤维行业领军人物,具备整合研发、技术资源的能力,获得了较高的市场及社会认可度。企业属于双科学家领衔的科技创新型公司,拥有稳定的自主培养的高性能碳纤维研发及产业化团队,团队核心成员曾长期在中科院山西煤化所从事碳纤维研究工作,并承担了多项国家课题;在产业化发展过程中培养机械、设备、上浆剂、复合材料等专业技术型与管理型人才,形成涵盖碳纤维全产业链的人才梯队。团队先后承担和圆满完成了多项国家重大课题任务,先后获得国家“航空高性能碳纤维创新团队”和“江苏省双创团队”等多个荣誉称号。团队熟悉碳纤维研发生产全流程及关键设备的设计、调试,能精准对接客户需求,且长期在科研生产一线工作,能有效缩短研发及调试生产时间,为未来研发更高级别碳纤维和加速产业化打下深厚的技术基础,对带动销售、占领市场有着积极作用和重要意义。
  2.不断提升的技术及装备自主可控与平台化发展优势。公司在碳纤维基础研究方面有较为全面、深入和系统的积累,同时结合工程化实践经验,能将碳纤维制备转化和设备、工艺的对应关系进行有机结合,是国内率先完成高强和高模碳纤维理论研究和工程化实践的单位,在碳纤维理论研究、技术创新和产品工程化等方面具有深厚的积累。公司关键核心生产设备采用自主研发、自主设计和自主监造的方式,其稳定性和先进性较为突出。核心硬件设备完全由公司自主设计和国内制造;生产自动控制系统软件、应用软件系公司联合国内企业自主研发设计,关键设备、产品生产技术及工控平台等实现自主可控,并先后经过三期大型工程的检验、迭代,形成了自主化、自动化、智能化的极大优势。公司积极发挥自主可控优势和产业链“源头型”牵引作用,通过拥有的多个人才攻关、研发创新、产业化发展平台和高端应用牵引,不断集聚各类优势创新资源,与创新链、产业链相关领军单位形成了强强联合、协同稳定的战略合作关系,有望为公司后续全面、长远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3.持续巩固的市场先发优势。中简科技作为专业的碳纤维产品生产商,专注于高性能碳纤维产品的研发和生产,致力于完成高性能碳纤维国产化目标,从技术等级、应用水平、装备水平等方面表现出较强的核心竞争力。公司ZT7系列碳纤维产品已经率先稳定批量在航空、航天领域应用多年,支撑了高端装备的研制及批产需要;以ZT9H为代表的新一代碳纤维在某领域新需求牵引下已经率先稳定批量供货,是现阶段国内唯一一款已经工程化应用的第三代碳纤维产品,成为继ZT7H后持续引领国内高性能碳纤维技术创新的高端产品,实现了首次与世界先进水平并驾齐驱,并在部分指标及应用方面形成了超越,满足了高端产业链批产供货需要,打通了进一步扩量的路径,巩固了公司在国内宇航级碳纤维领域的先发优势,为提升我国重点领域的产业链、供应链安全作出了应有贡献。其他用户基于该产品的自主可控、可设计性(对标于美国新一代碳纤维HM50,强度高于T800,模量高于T1100)等特点,表现出了高度关注。以此高端应用为牵引,公司正在革新生产效率,完善产品谱系,加大市场开拓力度,开发适用性更广的系列产品。在主力产品的有力牵引下,进行多方位、多梯次布局,进一步丰富系列产品的应用场景。

  三、公司面临的风险和应对措施
  针对行业及公司目前的发展环境及所处阶段,公司未来发展展望及面临的风险与应对措施分析如下:
  一、产品价格与毛利率变动的风险
  公司碳纤维产品主要销售给国内航空航天领域的部件生产商,公司与下游客户通过协商方式确定产品价格,该价格一旦审定后,除因国家政策性调价、订货量大幅提升等因素影响外,产品价格将在一定期限内保持稳定。结合历史调价情况看,公司与主要客户价格调整以采购量提升为前提,但仍需综合考虑预期采购量、产品交付计划、公司产能情况、产品不可替代性、同行业毛利率水平等因素后协商确定,价格调整条件较为严格。
  未来,随着公司产品应用于航空航天更为广泛的场景,公司在签订合同时需要与客户协商确定产品销售价格。公司自设立以来一直致力于高性能碳纤维产品的研发工作,在此期间公司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形成了具有自主核心技术的高附加值产品。公司主营业务毛利率与航空航天用高性能碳纤维行业高技术壁垒、高产品附加值等行业特征相吻合。公司毛利率水平受下游审价政策变动、原材料价格、人工成本、燃料及动力价格、产能利用率、产品价格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近年来,公司持续加大项目投入,导致公司的固定资产规模快速增加,千吨线及三期项目新生产线的建设投产,带来固定资产折旧增加,如果下游客户需求出现波动,可能会出现收入不及预期、产能闲置等情形,进而影响公司的综合毛利率,对公司业绩造成影响。
  公司将切实分析市场变化情况,紧盯客户需求,将持续耕耘具有高技术壁垒的应用领域,并着眼更广阔的应用场景与发展方向,继续开发具有高技术门槛和具有持续竞争力的产品,向市场输入高附加值的产品与服务,以更完善的产品谱系和具备竞争力的产品,提升议价能力;同时加强公司内部管理,强化产品生产成本控制,不断优化公司管理流程,提高整体效率,以达到降低公司运营成本的目的,从而降低因价格波动带来的毛利率变动风险。
  二、客户相对集中风险
  我国航空航天行业高度集中的经营模式导致上游供应商企业普遍具有客户集中的特征。公司是国内大型航空航天企业集团的主要碳纤维供应商,生产的高性能碳纤维已通过航空航天客户验证及规模应用。公司近三年来自于前五名客户的销售收入占同期公司营业收入的比例较高。公司与主要客户形成了密切配合的战略合作关系,且这些客户对公司产品具有较高依赖性。与此同时,公司积极研发新产品、拓展新客户、开拓新市场,减少客户集中度高的潜在不利影响,但如果现有客户需求受国家政策变化而大幅下降,则较高的客户集中度将对公司的经营产生一定影响。公司将从客户对碳纤维应用场景设计需求出发,积极研发新产品,保持既有客户粘性优势,同时完善产品谱系,满足不同
  客户不同需求,提高市场覆盖面。
  三、股权分散的风险
  截止报告期末,公司实际控制人杨永岗和温月芳合计控制公司股权的比例为21.79%,股权比例相对较低。
  公司将加大与具有产业协同效应的投资者的沟通,研究资本市场工具的运用,进一步优化股东结构,使公司股权结构相对稳定,保障公司长期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