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肤

主营介绍

  • 主营业务:

    专注于通信电源、新能源电源和工控电源等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 产品类型:

    通信电源、工控电源、新能源电源、其他电源、技术开发服务

  • 产品名称:

    通信电源 、 工控电源 、 新能源电源 、 其他电源 、 技术开发服务

  • 经营范围:

    一般经营项目是:经营进出口业务(法律法规禁止的项目除外、限制类项目须取得许可后方可经营);许可经营项目是:电力电子技术产品、通信电源及系统、DC-DC电源模块、军用电源、航空航天电源、工业控制电源、不间断电源(UPS)、光伏控制器和离并网逆变器、风电转换控制器、新能源汽车车载充电机、新能源汽车车用DC-DC转换器、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包括交直流、直流充电桩。集中式充电站(柜)、超级电容充电系统)研究、开发设计、技术推广、技术咨询、技术转让、生产制造、销售;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建设、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运营。电动汽车充电服务、售电服务;房屋租赁;物业管理;提供电源及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的测试、认证服务。(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运营业务数据

最新公告日期:2024-08-27 
业务名称 2024-06-30 2023-12-31 2023-06-30 2022-12-31 2021-12-31
产能:工控电源(台) 64.00万 - - - -
产能:新能源电源(台) 4.00万 - - - -
产能:通信电源(台) 109.00万 - - - -
产量:工控电源(台) 35.96万 50.92万 23.94万 101.42万 57.30万
产量:新能源电源(台) 2.00万 3.13万 1.14万 5.77万 7.90万
产量:通信电源(台) 61.22万 185.37万 83.02万 187.96万 223.71万
销量:工控电源(台) 38.71万 52.51万 27.40万 99.61万 59.28万
销量:新能源电源(台) 1.86万 3.82万 1.73万 5.63万 8.21万
销量:通信电源(台) 61.66万 190.95万 90.42万 180.26万 228.28万
其他电源业务营业收入(元) 2829.57万 - - - -
其他电源业务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 -15.11 - - - -
工控电源业务营业收入(元) 8804.38万 - - - -
工控电源业务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 -1.56 - - - -
新能源电源业务营业收入(元) 3714.18万 - - - -
新能源电源业务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 -0.81 - - - -
通信电源业务营业收入(元) 2.52亿 - - - -
通信电源业务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 -45.93 - - - -
产能:其他电源(台) 23.00万 - - - -
产量:其他电源(台) 13.13万 23.51万 - - -
销量:其他电源(台) 13.65万 22.55万 - - -
专利数量:授权专利:实用新型专利(项) 6.00 - - - -
专利数量:计算机软件著作权(项) 26.00 - - - -
专利数量:发明专利(项) - 6.00 - - -
专利数量:实用新型专利(项) - 5.00 - - -
专利数量:软件著作权(项) - 22.00 - - -
产量:其他(台) - - 13.19万 39.07万 70.22万
销量:其他(台) - - 12.61万 40.03万 71.60万

主营构成分析

报告期
报告期

加载中...

营业收入 X

单位(%) 单位(万元)
业务名称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成本(元) 成本比例 主营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加载中...
注:通常在中报、年报时披露 

主要客户及供应商

您对此栏目的评价: 有用 没用 提建议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8.69亿元,占营业收入的73.37%
  • 第一名
  • 第二名
  • 第三名
  • 第四名
  • 第五名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第一名
5.70亿 48.13%
第二名
1.61亿 13.61%
第三名
7377.65万 6.23%
第四名
3337.48万 2.82%
第五名
3056.17万 2.58%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1.81亿元,占总采购额的27.10%
  • 第一名
  • 第二名
  • 第三名
  • 第四名
  • 第五名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第一名
5164.94万 7.75%
第二名
4101.42万 6.15%
第三名
3394.27万 5.09%
第四名
3124.58万 4.69%
第五名
2279.96万 3.42%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6.69亿元,占营业收入的73.78%
  • S客户
  • Weidmuller Interface
  • 新华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Adtran Networks SE与A
  • 深圳比特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S客户
4.39亿 48.42%
Weidmuller Interface
1.31亿 14.44%
新华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5188.29万 5.72%
Adtran Networks SE与A
2477.91万 2.73%
深圳比特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2243.60万 2.47%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4.90亿元,占营业收入的76.45%
  • S客户
  • Weidmuller Interface
  • 新华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Adtran Networks SE与A
  • 深圳比特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S客户
3.26亿 50.83%
Weidmuller Interface
9183.97万 14.32%
新华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3445.28万 5.37%
Adtran Networks SE与A
1943.88万 3.03%
深圳比特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1856.42万 2.90%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1.14亿元,占总采购额的31.42%
  • 大联大投资控股公司
  • S客户
  • 文晔科技(香港)有限公司
  • 深圳市渝源电器有限公司
  • 深圳市鸿泰达实业有限公司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大联大投资控股公司
3862.91万 10.64%
S客户
2677.96万 7.37%
文晔科技(香港)有限公司
2063.11万 5.68%
深圳市渝源电器有限公司
1542.28万 4.25%
深圳市鸿泰达实业有限公司
1265.20万 3.48%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10.66亿元,占营业收入的74.08%
  • S客户
  • Weidmuller Interface
  • Ericsson AB
  • 新华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锐捷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S客户
5.82亿 40.47%
Weidmuller Interface
2.50亿 17.37%
Ericsson AB
9846.10万 6.84%
新华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8556.80万 5.95%
锐捷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4960.18万 3.45%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2.64亿元,占总采购额的26.11%
  • S客户
  • 大联大投资控股公司
  • 深圳市渝源电器有限公司
  • 文晔科技(香港)有限公司与深圳市安富华科
  • 深圳市鸿泰达实业有限公司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S客户
8816.01万 8.72%
大联大投资控股公司
5992.27万 5.93%
深圳市渝源电器有限公司
4788.27万 4.74%
文晔科技(香港)有限公司与深圳市安富华科
3810.34万 3.77%
深圳市鸿泰达实业有限公司
2973.45万 2.94%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10.33亿元,占营业收入的72.31%
  • S客户
  • Weidmuller Interface
  • Ericsson AB
  • 新华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锐捷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S客户
6.95亿 48.64%
Weidmuller Interface
1.34亿 9.36%
Ericsson AB
8122.90万 5.68%
新华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7764.81万 5.43%
锐捷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4577.39万 3.20%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3.56亿元,占总采购额的28.51%
  • S客户
  • 大联大投资控股公司
  • 深圳市渝源电器有限公司
  • 文晔科技(香港)有限公司与深圳市安富华科
  • 新晔电子(香港)有限公司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S客户
1.60亿 12.79%
大联大投资控股公司
7321.17万 5.86%
深圳市渝源电器有限公司
5118.81万 4.10%
文晔科技(香港)有限公司与深圳市安富华科
3858.99万 3.09%
新晔电子(香港)有限公司
3335.73万 2.67%

董事会经营评述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一)行业情况  公司深耕电源行业逾20年,随着“十四五”规划的推进、国家“双碳”战略的深入实施、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成为新经济增长的重要抓手,国家对新能源发电、储能、新能源汽车、移动通信网络、轨道交通等电源应用行业的持续性投入,我国电源行业基本保持快速增长态势。公司以定制为特色,从事各类电源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业务。按照产品的具体应用领域划分,公司的业务涵盖了通信电源、新能源电源、工控电源和其他电源。  1、通信电源  通信电源是整个通信运行系统的关键基础设备,在通信行业得到了广泛地运用,主要用于为基站通信设备、光通信设备、宽带通信设备、程控和网络交换机、... 查看全部▼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一)行业情况
  公司深耕电源行业逾20年,随着“十四五”规划的推进、国家“双碳”战略的深入实施、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成为新经济增长的重要抓手,国家对新能源发电、储能、新能源汽车、移动通信网络、轨道交通等电源应用行业的持续性投入,我国电源行业基本保持快速增长态势。公司以定制为特色,从事各类电源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业务。按照产品的具体应用领域划分,公司的业务涵盖了通信电源、新能源电源、工控电源和其他电源。
  1、通信电源
  通信电源是整个通信运行系统的关键基础设备,在通信行业得到了广泛地运用,主要用于为基站通信设备、光通信设备、宽带通信设备、程控和网络交换机、服务器、环境及监控设备等设备提供电源保障。通信电源作为通信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终端为通信行业应用客户,因此受通信行业的影响较大,其发展状况和未来发展趋势与通信行业的发展密切相关。
  (1)我国通信业平稳发展
  通信行业目前处于5G商用部署与规模应用并向5G-A演进阶段,新一代通信技术处于预研阶段。
  从国家政策引导情况看,据工信部表示,我国将加强5G融合应用标准体系建设,持续推动5G-A、5G轻量化等技术演进和产品研发。加快6G技术研究,开展技术试验,强化技术储备,深化交流合作。
  从2024年上半年通信行业发展情况看,据工信部发布的《2024年上半年通信业经济运行情况》显示,2024年1-6月份,通信行业呈现平稳运行态势。电信业务量收保持增长,新兴业务收入保持两位数增长,5G、千兆光网、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有序推进。
  从5G基站建设情况看,我国5G基站建设超目标完成。据工信部发布的《“十四五”信息通信行业发展规划》要求到2025年我国5G基站达到364.00万个。截至2024年5月末,5G基站总数达383.7万个,比上年末净增46万个,占移动基站总数的32.4%。
  从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兴业务收入增长情况看,2024年1-6月份,三家基础电信企业积极发展IPTV、互联网数据中心、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兴业务,共完成业务收入2279亿元,同比增长11.4%。其中云计算和大数据收入分别同比增长13.2%和58.6%。
  随着通信行业的稳步发展,通信电源系统的需求将进一步扩大,从而推动市场规模的持续增长。据中国电源学会预计,2025年我国通信电源市场规模有望达到218亿元。
  (2)数字经济蓬勃发展
  云计算、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物联网、万物互联等新兴领域的发展,数字经济迅速发展,数字应用场景的落地离不开算力的有效支撑,数据中心作为高性能算力的核心载体,价值逐步凸显。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2—2027年中国数据中心建设市场需求预测及发展趋势前瞻报告》显示,2023年中国数据中心市场规模约为2407亿元,同比增长26.68%。中商产业研究院分析师预测,2024年中国数据中心市场规模将达3048亿元。
  服务器主要功能是计算和存储,是数据中心的重要节点,将直接受益于数据中心规模的扩张。未来伴随着数据中心对存储容量需求的不断上升,将对服务器电源提出更高要求,小尺寸、高功率的电源产品的需求将持续攀升。根据赛迪顾问发布的《2023-2024年中国服务器市场研究年度报告》显示,2023年中国服务器市场规模达到1764.3亿元,同比增长6.8%。未来三年,预计中国服务器市场销售额将以7.9%的复合增长率继续增长,到2026年市场规模将达到2219.8亿元。服务器市场稳健增长,作为必需配套产品的服务器电源市场也将随之稳健增长。
  2、新能源电源
  (1)新能源汽车车载电源
  作为新能源汽车的重要零部件之一,新能源汽车车载电源的产业化和市场增长源自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蓬勃发展。一般而言,一辆新能源汽车(包括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需配备一套车载电源,因此我国新能源汽车的产销量变化趋势代表着新能源汽车车载电源的市场规模发展趋势。
  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前景广阔,将带动上游新能源汽车车载电源行业持续快速增长。2023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持续快速增长,其中新能源商用车呈现快速增长趋势。中汽协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958.7万辆和949.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5.8%和37.9%,市场占有率达到31.6%。2024年1-6月,新能源汽车发展延续良好态势。据中汽协发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1-6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492.9万辆和494.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0.1%和32%。
  2024年,作为新能源商用车领域政策与规划目标迈向实现的重要过渡阶段,商用车新能源化进程进一步提速,市场呈现较好的增长态势。在“双碳”目标及汽车“新四化”浪潮推动下,以及换电、超充等补能技术的落地,我国新能源商用车渗透率不断提升。据中汽协发布的相关数据显示,2024年1-6月,国内新能源商用车销量约22万辆,同比增长约120%,累计渗透率达到15%。
  (2)充电桩
  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是新能源汽车的配套产业,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迅速发展直接推动和促进了充电桩、充电站等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的兴起和发展。
  近年来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情况持续改善,但是距离工信部要求2025年实现车桩2:1的政策目标和2030年实现1:1远期理想状态仍有发展空间。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5月底,全国充电基础设施总量达992万台,同比增长56%。根据公安部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6月底,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2472万辆,车桩比为2.49:1。
  根据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长城证券产业金融研究院数据统计:基于中国新能源发展情况与充电桩配套建设进程,对中国充电桩市场空间进行测算,预计2025年中国充电桩市场空间将达到729.12亿元。
  3、工控电源
  工控指的是工业自动化控制,通过综合运用机械系统、电气控制系统、传感器系统、信息管理系统及网络系统等技术,使工厂的生产和制造过程更加自动化、效率化、精确化,并具有可控性及可视性。工业自动化设备能有效提高生产制造的效率和可靠性,减少生产过程对人工的依赖。工控电源作为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中的核心零部件,直接影响到系统运行的效率和可靠性。
  现代制造业对产品一致性、精度和效率的要求越来越高,机器替代人工的进程加速,制造业工控需求持续提升。全球和中国工业自动化需求提升将助推工控市场规模稳步增长,为工控电源行业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市场基础。根据中国工控网统计,我国自动化及工业控制市场规模总体呈波动上升趋势,具有一定的周期性。据中国工控网数据,2015—2022年我国工控行业市场规模从1,399亿元增至2,643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9.5%,预计到2025年我国工控行业市场规模将达3,227亿元。整体来看,工控行业市场规模存在较大的增长空间。工控行业市场规模稳步增长,为工控电源行业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公司是一家以定制电源为特色的研产销一体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公司的产品广泛应用于通信、新能源、工控等领域,为相关设备实现电能转换、稳定供电的关键模块和核心组成部分。经过逾20年的持续研发创新,公司构筑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体系,涵盖了电力电子转换、软件控制和结构工艺等技术领域。
  1、主要产品
  公司的主要产品为通信电源、新能源电源、工控电源和其他电源等,具体情况如下:
  (1)通信电源
  通信电源作为通信供电网络的关键模块,发挥着为通信设备和系统提供稳定供电,确保通信网络正常运行的核心作用。公司目前拥有约7,000款产品,产品种类齐全,充分覆盖通信领域的客户需求,单模块功率从几瓦到4,000W全覆盖,类型覆盖满足全球安规认证要求的基站电源、POE电源、CPCI电源、无线产品电源、服务器电源、系统电源、光网络电源、嵌入式电源、直流远供电源等,效率最高达97%,多款产品取得80Plus钛金牌认证。
  (2)新能源电源
  新能源电源主要包括新能源汽车车载电源和充电桩两类产品。新能源汽车车载电源是新能源汽车“三电”系统的关键零部件,核心功能是将动力电池组或氢燃料电池电堆的电能进行转化,主要产品包括车载充电机(OBC)、车载DC/DC转换器、双向车载充电机、助力转向电源、车载电源集成产品(CDU)、氢燃料电池DC/DC变换器等。充电桩是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的核心组成部分,核心功能是对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组进行充电,主要产品包括便携式充电机、交流充电桩、直流充电桩及其核心功率模块等。
  (3)工控电源
  工控电源的作用主要是应用于工控设备中为PLC、现场数字量及仪表等提供稳定供电,是工控设备的关键基础零部件。公司的工控电源主要包括AC/DC导轨电源、DC/DC导轨电源、UPS导轨电源等。
  (4)其他电源
  公司其他电源产品主要包括模块电源,以及光伏/储能电源、特种电源、激光电源和轨道交通电源等。
  2、报告期内公司业务概况
  报告期内,受所处行业波动及市场需求不足的影响,公司经营业绩面临挑战与压力。公司在深耕通信电源领域的同时,积极向多品类业务延伸,稳步增加研发投入,进一步巩固研发技术能力优势地位。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1,112.05万元,同比下降35.87%;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845.21万元,同比下降141.14%。
  (1)通信电源
  报告期内,公司通信电源业务收入25,178.73万元,同比下降45.93%,占当期营业收入61.24%。公司通信电源产品包括网络基础设施配套相关电源产品、服务器电源等,自成立以来已积攒了一批优质的客户资源,覆盖了行业主流的大型通信设备厂商。公司在维护现有网络基础设施配套相关电源产品的市场地位基础上,积极布局服务器电源等领域。
  网络基础设施配套相关电源方面,鉴于5G基站建设目标即将完成、客户定制化需求提升及提升公司产品竞争力等因素,公司不断迭代产品技术,在研产品具备小体积、高功率、高效率、数字化等特点,并实现了小批量交付。多个通信电源全国产化项目已处于研发验证阶段,可满足低成本需求和实现自主可控。
  服务器电源方面,受益于公司采用DSP数字化设计,产品具有高功率密度、绿色化、智能化、可在线升级的特点;单机功率范围为550W到3200W之间,通过并联冗余设计,可覆盖更高功率范围;部分产品采用第三代半导体器件,达到80PLUS钛金效率要求,实现更为优秀的节能减排的效果。目前公司标准化服务器电源产品已实现小批量交付,部分全国产化产品正处于研发验证阶段。公司已获得部分厂商的准入,后续将持续深耕服务器电源国产替代市场,随着国内服务器厂商对配套零部件全国产替代的需求增长趋势逐步显现,公司服务器电源将迎来重要发展机遇。
  (2)新能源电源
  报告期内,公司新能源电源业务收入3,714.18万元,同比下降0.81%,占当期营业收入9.03%;公司新能源电源主要包括车载电源、充电桩、氢燃料电池DC/DC变换器等。
  车载电源方面,公司一直致力于高性价比拓扑结构、电磁兼容优化设计、结构布局、磁集成技术等方面的研发,公司的优势市场集中于新能源商用车领域,且可满足多种应用场景的需求,如新能源中重卡、轻卡、微卡、微面、专用车、环卫车、工程机械、客车等。目前,新一代高功率密度车载800V高压平台DC/DC变换器项目已研发验证完成,已具备小批量生产交付能力,有望进一步巩固公司在新能源商用车领域的市场地位。
  充电桩方面,主要产品包括交流充电桩、直流充电桩、一体式和分体式充电桩等多种产品类型。公司作为较早进入充电桩领域的企业之一,持续加大对大功率充电桩技术的研发投入,积极对标市场需求,推出高稳定性、高防护性、高性价比的具有市场竞争优势的充电桩产品。
  为满足不同应用需求,公司研发了不同功率等级的充电桩产品,其中360kW大功率充电桩已批量供货,480KW大功率液冷超充项目已进入型式试验阶段,560kW大功率充电桩项目处于研发验证阶段;30KW小直流充电桩处于研发验证阶段。同时,为拓展海外市场,公司积极拓宽产品矩阵,在已有的欧标产品的基础上,加快北美标准等其他地区标准的充电桩产品的研发认证工作,已有2款美标产品分别处于研发验证阶段、型式试验阶段。
  氢燃料电池变换器方面,公司紧跟氢燃料电池变换器整体功率密度不断迭代的趋势,同时高度关注氢燃料电池变换器作为动力系统的关键部件,对实现燃料电池与整车高压之间的解耦作用,持续投入研发资源。公司最新的氢燃料电池变换器凭借领先的功率密度及完善的功能,可以覆盖大多数应用场景,目前已向多家业内头部企业送样并通过认证。
  (3)工控电源
  报告期内,公司工控电源业务收入8,804.38万元,同比下降1.56%,占当期营业收入21.42%。公司工控电源主要包括AC/DC导轨电源、DC/DC导轨电源、UPS导轨电源等。公司紧抓客户需求,持续优化产品,利用产品性价比较高的优势,持续维护与现有优质客户的合作关系,在产品定制过程中不断深化战略合作关系,以实现业务持续稳定发展。公司研发的PROTOPDC/DC系列和PROTOPUW系列电源,已经量产,相对于其他系列产品,体积缩小,效率提高,功能多。特别是UW系列,可以实现85-550Vac宽范围输入,适用于恶劣输入环境。
  (4)其他电源
  报告期内,公司其他电源业务收入2,829.57万元,同比下降15.11%,占当期营业收入6.88%。公司其他电源产品主要包括模块电源,以及光伏/储能电源、特种电源、激光电源和轨道交通电源等。对于目前收入占比不高的潜力行业,公司一直秉承顺势赋能的理念,充分利用自身的技术优势,解决客户的痛点,积极培育新的业务增长极。公司对特种电源保持持续的研发投入,研究技术标准,搭建知识平台,输出相应的技术规范、测试标准和流程体系,将为特种电源的后续发展奠定坚实的研发基础。现特种电源有30余项产品已处于研发验证阶段。
  (三)主要经营模式
  1、盈利模式
  公司凭借自身的技术研发实力和良好的品牌信誉,为客户定制开发并销售性能稳定、品质可靠的通信电源、新能源电源和工控电源等产品,从而获得产品销售收入和技术开发服务收入以实现盈利。
  2、研发模式
  公司所处行业为技术密集型行业,产品技术要求不断发展变化,客户需求具有定制化、多型号的特点,相关产品设计方案主要由公司自主研发制定。因此,公司十分重视新产品的设计与研发,始终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创新为原则的研发理念,在长期的研发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新产品研发管理模式和战略,建立了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的研发模式。
  3、采购模式
  公司主要采取“以销定采为主、适量储备为辅”的采购策略,实行以供应商管理部、采购订单履行部和采购商务部组成的采购中心,计划部协同完成的采购模式。计划部结合订单需求、生产计划所需用料预算和材料库存等情况,拟定出物料需求计划,传递至上述采购中心,由采购中心的各部门按各自职能具体执行采购工作。此外,采购中心与供应商保持紧密联系,及时对市场供应交付环境进行分析,预计供应市场出现供货紧张时,公司会进行适当的战略性储备。
  4、生产模式
  公司的生产计划主要采取“以销定产”模式,根据客户订单需求情况,进行生产调度、管理和控制。此外,公司采用自主生产与外协加工相结合的生产模式,对于技术含量较高、生产工艺复杂度较大、知识产权保护性较强的工序环节,公司一般自主完成;对于经公司生产验证且工艺较为成熟的部分SMT和插件等工序,委托外协厂商按照公司的工艺流程及工艺文件进行加工生产。
  5、销售模式
  公司产品销售主要采取直销模式,没有采用经销模式的情况。公司的直销模式可以减少与客户沟通的中间环节,能够更深入、更快捷地把握客户的需求,为客户提供个性化、定制化的产品;同时,直销模式也有利于客户资源管理、技术交流、订单执行、交付实施、货款回收等业务活动的开展。
  公司产品具有高度定制的特点,主要是供应客户用作其系统集成设备或终端应用的配套组件或功能部件,若客户要求,公司向客户交付产品时会贴上客户的品牌标签。
  在具体销售执行环节,公司对部分客户的销售的采取VMI寄售模式,即公司将产品送到客户指定的中转库内,并根据客户生产消耗及时补充中转库存,在生产领用前货物的所有权归公司,生产耗用后控制权转移到客户。公司每月根据生产耗用情况与客户进行结算。
  (四)市场地位
  公司致力于成为全球领先的电源解决方案供应商,深耕电源行业逾20年,持续高额的研发投入,打造了一支超过400人的研发团队,拥有30项发明专利,构筑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体系,包括电力电子、软件控制、结构工艺三大技术平台。公司是国家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是广东省新能源车载DC-DC转换器及充电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深圳市市级研究开发中心(技术中心),并获得2014年度广东省优秀自主品牌和第五届深圳市自主创新百强中小企业的荣誉。
  公司凭借强大的研发实力和技术优势、良好的质量表现在业内树立起良好的品牌形象,积累了优质的客户群体。在通信电源领域,公司客户以国内外大型通信设备厂商为主;在新能源电源领域,公司拥有国内知名新能源汽车集成厂商和整车厂商客户;在工控电源领域,公司与国际领先的工业联接解决方案供应商魏德米勒等客户建立了良好的长期合作关系。
  1、产品或业务适用的关键技术或性能指标情况
  2、公司生产经营和投资项目情况
  变化情况
  本报告期内公司主要产品的产量、销量较上年同期下降主要系存量订单减少所致。
  3、通过招投标方式获得订单情况
  4、重大投资项目建设情况

  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研发技术优势
  1、经验丰富、专业领先的技术研发团队
  公司自成立以来高度重视研发工作,建立了一支经验丰富、专业领先的技术研发队伍,主要核心技术人员均为多年从事电源产品研发的行业专家,技术团队稳定,且不断增加新的骨干人员。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拥有研发人员477人,占公司员工总数的29.32%;拥有本科及以上的研发人员241人,占研发人员数量的50.52%。报告期内,研发费用5,274.54万元,占当期营业收入12.83%。经验丰富、专业领先的技术研发团队及持续不断的研发投入,是公司先进技术水平的有力保障。
  2、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平台
  经过二十余年的技术沉淀,依托于公司管理层的带领、技术研发团队的努力及持续不断的研发投入,公司建立了电力电子转换、软件控制、结构工艺等先进技术平台,并掌握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相关核心技术。截至2024年6月30日累计获取发明专利30项(其中1项同时获得了PCT国际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65项,外观设计专利5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153项。报告期内,公司及全资子公司新增实用新型专利6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26项。凭借技术平台的优势,公司得以围绕具体的行业应用需求,不断快速研发新产品和升级技术,保持公司产品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3、“以市场为导向、以创新为原则”的新产品研发管理模式和战略
  在长期的研发实践中,公司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创新为原则,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新产品研发管理模式和战略。公司对技术研发持续高投入,建立了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的研发模式,提高市场需求、产品生产环节等对产品开发的促进作用,强化团队合作的研发理念。公司在对市场需求深度分析的基础上制定了新产品研发战略,一方面,面向国内市场的需求,增加产品研发力度,不断替代国外进口产品;另一方面,面向国际市场,以能适应全球市场的标准化产品为研发目标,确保研发成果能够标准化生产并能全球通用。同时,公司坚持“生产一代、开发一代、预研一代”的科研方针,保持研发工作的连续性和前瞻性,进一步提升公司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4、公司荣获的技术水平方面认可
  公司技术研发和创新能力突出,是国家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通过了广东省新能源车载DC-DC转换器及充电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深圳市市级研究开发中心(技术中心)的认定,并获得2014年度广东省优秀自主品牌和第五届深圳市自主创新百强中小企业的荣誉。
  (二)技术平台优势
  公司经过逾20年的持续研发创新,形成了相对完备的核心技术体系,拥有电力电子转换、软件控制、结构工艺等核心技术平台。长期的业务合作和研发经验积累,使公司能够深刻理解不同领域客户的应用特点,并将平台化技术与不同行业应用的差异化需求快速结合,满足下游客户多元性的产品和解决方案需求,公司致力于提供高效率、高功率密度、简洁化的供电架构及电源解决方案,设计聚焦于电路拓扑归一化、软件平台化,并通过研究软件算法、大力投入数字化设计,精简硬件电路,在实现电源高可靠性的同时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减小尺寸。
  公司在三大技术平台方面均拥有数项核心技术,取得了相应的知识产权,并实现了产品量产,核心技术有效转化为生产力。具体核心技术如下:1、电力电子转换技术平台方面,拥有“功率变换技术”“同步整流技术”“PFC电压跟随输出电压微调控制技术”“全桥变换器的移相和有限双极性模式切换控制技术”“打嗝保护及延时保护集成技术”等;2、软件控制技术平台方面,拥有“智能监控技术”“软件应用技术”;3、结构工艺技术平台方面,拥有“PCB布局技术”“结构设计技术”。
  (三)客户资源优势
  公司致力于成为全球领先的电源解决方案供应商,凭借较强的研发能力和技术优势、良好的产品质量赢得了境内外客户良好的商业口碑,并与其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经过二十余年的持续经营,公司在通信、新能源汽车和工控等细分领域积累了优质的客户资源。在通信电源领域,公司客户以国内外大型通信设备厂商为主;在新能源电源领域,公司拥有国内知名新能源汽车集成厂商和整车厂商客户;在工控电源领域,公司与国际领先的工业联接解决方案供应商魏德米勒等客户建立了良好的长期合作关系。优质的客户资源,奠定了公司的市场地位,也为公司持续稳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公司面临的风险和应对措施
  1、市场竞争风险
  公司主营通信电源、新能源电源和工控电源业务。目前,国内电源市场已经形成了高度市场化竞争的状态。公司面临外资厂商在技术研发、品牌、资本实力等方面,以及优秀内资厂商在产品价格、销售渠道等方面的竞争压力。公司若不能持续保持核心竞争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可能存在业绩下滑的风险。
  公司将依靠先进的研发技术能力和核心技术平台,努力拓宽电源产品品类及应用领域,实现多元化经营。同时公司将加大市场营销和品牌推广力度、加强市场渠道开拓,进一步提升自身实力并巩固市场地位。
  2、产品价格及毛利率下降风险
  电源行业是一个市场竞争较为激烈的行业,随着新竞争者的不断进入、技术的更新换代以及客户需求的改变,如果公司不能及时作出适当的应对,不断实现技术创新,将在整个市场中失去竞争优势,对客户的议价能力也会不断降低,从而需要面对产品销售价格不断下降的风险。
  随着行业竞争的加剧,如果公司未来无法在技术研发和市场开拓方面保持优势,或者不能够充分控制成本以有效应对产品价格下降,则公司存在因产品销售价格下降引发毛利率下滑从而导致盈利能力下降的风险。
  公司将坚持发挥研发和创新能力的核心竞争力,不断推出更具有竞争力的产品,以技术领先的方式巩固公司的市场地位,提升公司的议价能力,从而保持产品毛利率的相对稳定。
  3、原材料采购的风险
  公司产品原材料主要包括MOS管、电感、PCB板、电解电容、集成电路等。公司直接材料占营业成本的比例较高,未来若主要原材料价格上涨,将导致公司产品成本上升,从而对公司产品毛利造成不利影响,公司存在原材料价格上涨导致盈利能力下滑的风险;若原材料出现较大的供需矛盾,发生原材料短缺或供应不及时的情形,将影响生产进度和产品的交付,对生产经营产生不利影响。
  公司将持续关注相关原材料的价格波动,拉长物料储备周期,建立远期采购体系,并引入战略供应商,降低原材料价格波动带来的经营压力。
  4、创新风险
  公司主营通信电源、新能源电源和工控电源业务。通信、新能源汽车和工控等领域技术创新活跃,对电源产品需求多样且定制化程度较高。随着通信、新能源汽车和工控等领域的发展,对电源产品的需求在不断变化和提升,客观上要求公司不断以市场为导向加大技术创新研发投入,并推出符合市场需求的技术和产品,以适应行业的快速发展。由于市场需求发展变化加快,且技术创新存在不确定性,如果公司的技术开发和产品升级不能及时匹配或契合市场需求的变化及行业发展方向,将导致公司创新失败,新产品可能无法获得市场的认可,并导致公司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公司将继续坚持以客户需求为导向,健全研发创新项目管理机制,加强项目的技术风险预判,降低研发创新的不确定性和风险。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