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尚国潮

i问董秘
企业号

600738

主营介绍

  • 主营业务:

    专业市场管理、商贸百货零售和新消费新零售业务。

  • 产品类型:

    专业市场管理、商贸百货零售、商业管理、新零售业务

  • 产品名称:

    专业市场管理 、 商贸百货零售 、 商业管理 、 新零售业务

  • 经营范围:

    一般项目:日用百货销售;集贸市场管理服务;企业总部管理;企业管理;商业综合体管理服务;物业管理;住房租赁;非居住房地产租赁;租赁服务(不含许可类租赁服务);信息咨询服务(不含许可类信息咨询服务);供应链管理服务;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以自有资金从事投资活动(除许可业务外,可自主依法经营法律法规非禁止或限制的项目)。

运营业务数据

最新公告日期:2025-04-30 
业务名称 2025-03-31 2024-09-30 2024-06-30 2023-06-30 2022-12-31
专业市场管理毛利率(%) 81.30 77.49 78.55 - -

主营构成分析

按行业分

Created with Highcharts 4.1.7
专业市场管理
商贸百货零售
商业管理
其他业务
新零售业务

按地区分

Created with Highcharts 4.1.7
杭州地区
兰州地区
南京地区
2025-03-31
2024-12-31
2024-09-30
2024-06-30
2024-03-31
2023-12-31
2023-09-30
2023-06-30
2023-03-31
2022-12-31
2022-09-30
2022-06-30
2022-03-31
2021-12-31
2021-09-30
2021-06-30
2021-03-31
2020-12-31
2020-09-30
2020-06-30
2019-12-31
2019-06-30
2019-03-31
2018-12-31
2018-09-30
2018-06-30
2018-03-31
2017-12-31
2017-09-30
2016-12-31
2016-06-30
2015-12-31
2015-06-30
2014-12-31
2014-06-30
2013-12-31
2013-06-30
2012-12-31
2012-06-30
2011-12-31
2011-06-30
2010-12-31
2010-06-30
2009-12-31
2009-06-30
2008-12-31
2008-06-30
2007-12-31
2007-06-30
2006-12-31
2006-06-30
2005-12-31
2005-06-30
2004-12-31
2004-06-30
2003-12-31
2003-06-30
2002-12-31
2002-06-30
2001-12-31
2000-12-31
业务名称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成本(元) 成本比例 主营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按行业专业市场管理1.24亿69.68%2312.10万42.77%1.01亿81.47%81.30%
商贸百货零售2986.70万16.83%1761.56万32.59%1225.14万9.93%41.02%
商业管理1050.38万5.92%826.25万15.28%224.13万1.82%21.34%
其他业务999.38万5.63%452.52万8.37%546.86万4.43%54.72%
新零售业务343.62万1.94%53.59万0.99%290.03万2.35%84.40%
按地区杭州地区1.04亿58.72%2016.59万37.30%8402.05万68.11%80.64%
兰州地区4967.87万28.00%2675.69万49.49%2292.18万18.58%46.14%
南京地区2356.30万13.28%713.74万13.20%1642.56万13.31%69.71%
注:通常在中报、年报时披露 

主要客户及供应商

您对此栏目的评价: 有用 0 没用 0 提建议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6.09亿元,占总采购额的48.34%
Created with Highcharts 4.1.7
  • 河北辰诚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 深圳卓翼时空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绍兴市柯桥区大香林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 湖南新合作实业投资有限公司
  • 温州森茂鹿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 其他
客户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河北辰诚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2.50万 19.85%
深圳卓翼时空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1.14万 9.04%
绍兴市柯桥区大香林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9400.00 7.48%
湖南新合作实业投资有限公司
9400.00 7.46%
温州森茂鹿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5700.00 4.51%

董事会经营评述

  一、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2024年,政府以“消费促进年”为主线,激发消费潜能,培育壮大新型消费,稳定和扩大传统消费,推进服务消费品质升级。国家统计局公布的GDP同比增长5.0%,国民经济总体回升向好,聚集性消费持续复苏,在居民收入增长叠加扩内需、促消费等政策的驱动下,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持续提升,消费热点亮点明显增多,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5%,消费逐渐成为经济增长的最主要推动力。国家重点培育壮大新型消费,支持新业态新模式健康发展,打造数实融合消费新场景,激发数字消费活力。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6,602.44万元,同比下降24.35%;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 查看全部▼

  一、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2024年,政府以“消费促进年”为主线,激发消费潜能,培育壮大新型消费,稳定和扩大传统消费,推进服务消费品质升级。国家统计局公布的GDP同比增长5.0%,国民经济总体回升向好,聚集性消费持续复苏,在居民收入增长叠加扩内需、促消费等政策的驱动下,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持续提升,消费热点亮点明显增多,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5%,消费逐渐成为经济增长的最主要推动力。国家重点培育壮大新型消费,支持新业态新模式健康发展,打造数实融合消费新场景,激发数字消费活力。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6,602.44万元,同比下降24.35%;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7,255.25万元,同比下降12.21%;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1,443.62万元,同比下降3.15%;基本每股收益0.10元,同比下降9.09%。
  2024年,公司在运营管理建设方面取得显著成效,杭州、南京专业市场出租率维持高位,采批及物流双平台建设成效明显,商户活跃度与交易量双升。商贸零售业务平稳向好,积极盘活资产,招商工作高质量推进,自营酒店建设有序开展,主营板块营业收入稳中有增,公司整体运营稳健有序。
  (一)深化全渠道融合,加速数字化赋能
  杭州环北专业市场位于杭州凤起路黄金商圈核心区,报告期内出租率约为96.5%;南京环北专业市场坐落于南京市商业繁华地段夫子庙商圈,报告期内出租率约为95.6%。专业市场在践行数智化管理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智慧园区平台建设,加速采批及物流双平台建设,“丽达通”与“丽潮购”平台试点运营成效显著,商户活跃度与交易量双升。改造升级市场硬件,优化配套设施,提升服务能力更好地满足商户与客户的多样化需求,打造优质营商环境;积极搭建展示展销平台,举办“春(秋、冬)季采批节”、“夏日夜市”、“年末特卖会”、“下游市场推介交流会”等活动,增强商户间资源共享与销售合作。两大专业市场在物流、企划、运营等方面,依托各自的优势资源,开展学习互鉴、业务协同等多方位联动;积极开展实地考察及同行交流,精准把握行业趋势,贯彻“让商户走出去,把客户带进来”的理念;不断探索多元化定位,引入品类集合店、连锁饮品等业态。在新媒体布局方面,专业市场利用公众号、抖音、小红书等平台矩阵扩增宣传半径,推广话题传播及增长品牌影响力,助推商户实现资源共享与销售提级;多举措提升市场获客能力和资产效率,完成全年经营指标。本期专业市场管理营业收入41,922.68万元,毛利率为76.10%。
  (二)聚焦精细化运营,全面提升服务效能
  亚欧商厦位于兰州中山桥核心商圈,在商业市场“内卷”环境下,积极探索多元化的创新发展路径,深挖甘肃本地商旅需求,通过数智化手段连接、触达商圈消费者,坚持围绕以经营流量提升商业价值为核心,积极盘活商铺资源、优化购物动线、丰富业态品类、增加柜位坪效。报告期内亚欧商厦新引进小米之家、三星手机、科沃斯等零售品牌,满足年轻化客群和旅游群体的消费体验。在品牌调整与优化方面,全年共招调近60个品牌,为商场注入了新的活力。会员运营方面,通过一系列精准营销策略,全年会员消费额、会员消费笔数、会员招新人数均呈上升态势,会员体系的活跃度与忠诚度得到显著提升。同时,亚欧超市优化线上线下融合的零售模式,积极调改以适应市场需求变化。本期商贸百货零售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2,281.34万元,毛利率为43.93%。
  亚欧商管充分发挥亚欧国际优质的物业条件与区位优势,盘活存量资产,持续提升运营服务水平,高质量推进招商工作;全面推进自营城际酒店项目施工工作,以高标准、高质量、严要求做好工程管理和设施设备采购工作,整体进度已完成约60%。报告期成功引入知名商业银行,自持物业全年实现96%的出租率,全年度商户运营良好,品牌运营管理呈良性发展。本期商业管理业务实现营业收入4,203.48万元,毛利率为16.20%。
  (三)探索新兴零售模式,创新营销增长路径
  报告期内,公司新零售业务主要分为运营业务及服务业务。运营业务包括电商、物流和仓储等,依托自身在采购渠道管理、运营管理以及数字化应用等方面的优势,建立全渠道供应链体系,提升运营管理水平;服务业务主要为广告传媒业务,通过视频制作、广告代理等方式,描绘客户产品的消费人群画像,为客户精准输出内容营销,实现品效合一。本期新零售业务实现营业收入2,639.16万元,毛利率为36.34%。
  (四)施行“提质增效重回报”方案,维护公司股东权益
  报告期内,为维护公司价值及股东权益,公司于2024年2月20日披露了《丽尚国潮关于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再次回购股份暨公司“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的公告》,并于2024年4月30日发布《丽尚国潮关于股份回购实施结果暨股份变动的公告》,公司通过集中竞价方式已累计回购股份7,278,466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96%,已支付金额为3,107.32万元(不含交易费用)。
  (五)控股股东再推亿元增持计划,彰显公司未来发展信心
  公司控股股东元明控股基于对公司未来持续稳定发展的信心和长期投资价值的认可,公司于2024年12月11日披露了《关于控股股东增持计划的公告》,计划拟增持数量不低于公司目前总股本的1.00%,不超过公司目前总股本的2.00%,增持总价不高于7,613万元。
  (六)深耕人才队伍建设,强化企业文化精神
  报告期内,公司通过外部引用专业人才与内部培养提升相结合的方式,建立专业、高效、符合现阶段企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队伍。积极推动中高管与员工培训计划,提升培训深度与频次,打造适配公司战略发展的培训体系。同时加强总部和子公司及子公司之间联系,经验共享,形成合力,组织开展团队建设活动,提升员工幸福感、增强团队凝聚力。
  
  二、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
  根据《中国上市公司协会上市公司行业统计分类指引》,公司所属行业为“批发和零售业”之“零售业(F12)”。
  (二)主要业务
  本公司主要经营业务为专业市场管理、商贸百货零售和新消费新零售业务。
  1、专业市场管理
  ①专业市场管理业务
  杭州环北位于杭州凤起路黄金商圈核心区,毗邻繁华的延安路和武林路服装产业聚集带,交通便利,人流集中,商业氛围浓郁,具备天然的“人+货+场”优势。市场主要经营时尚女装、品牌男装及丝绸产品等,是杭州地区大型的服装专业批发市场,客户主要分布在浙江、河南、安徽、江苏、山东、河北、湖南等省,在行业拥有较高的知名度及美誉度。市场与全国几十家市场、商超、连锁、线上平台等保持了密切的合作关系,形成产业集群效应,已成为立足杭城、面向华东、辐射全国的专业服装采批市场。
  南京环北坐落于南京市商业繁华地段夫子庙商圈,是集服装百货批发零售为一体的服装批发市场,拥有众多的省级代理服装品牌,服装批发为主零售为辅,配套便捷物流服务,累积优质客户资源。南京环北具备独特区位优势,辐射至周边3小时经济圈,结合线上线下营销活动,为入驻商户引流。专业市场业务采用商铺租赁的经营管理模式,与从事经营的商户签订商铺租赁合同,明确规定租赁期限、租金和经营用途等。公司提供场地及物业运营管理、水电、市场环境管理等服务,并按合同约定收取物业费、广告费、管理费等。
  ②行业情况说明
  专业市场的商品具有专门性,汇集制造商、销售商和采购商,以产业集群为依托,主要包括商品交易、物流集散、信息集散和综合服务等功能。
  2024年,政府以“消费促进年”为主线,激发消费潜能,培育壮大新型消费,稳定和扩大传统消费,推进服务消费品质升级。国民经济总体回升向好,聚集性消费持续复苏,专业市场焕发新活力。新生代消费群体对服装个性化和民族国货品牌的需求增强,消费路径向线上平台倾斜,亟待传统专业市场积极转型。专业市场积极拥抱变革,在市场品牌定位、线上线下融合、私域流量沉淀、跨境贸易等方面锐意创新,注重差异化定位,着力打造“时尚+”原创国货服装品牌综合体;建立线上展示平台、直播电商和智能仓储物流配套,为商户开展多渠道销售和“一站式”服务;布局跨境贸易,融入“一带一路”战略,拓展海外市场。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24年全国限额以上单位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0.3%。专业市场作为商流、物流、资金流的重要载体整体呈现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租金和配套服务收入也将稳步增长,在智能化、多元化、品牌化转型中龙头专业市场将树立较高竞争壁垒,具备较强的抗风险能力。
  2、商贸百货零售业务
  ①百货零售及经营模式
  公司商贸百货零售业务经营主体是兰州亚欧商厦。亚欧商厦地处兰州中山桥核心商圈,是集百货零售、餐饮娱乐、酒店休闲于一体的中高端综合性商场,经营精品超市、中高端名品百货、时尚特色的轻餐饮和商务酒店。商贸百货零售业务经营模式以联营为主,自营和租赁为辅的方式经营管理。亚欧商厦经营国际国内高端美妆、服饰、珠宝等品类,例如美妆品牌兰蔻、雅诗兰黛、SKII等国际知名品牌均已入驻多年。
  ②行业情况说明
  2024年,居民消费信心持续恢复,消费者更加注重身心健康,理性消费渐成共识,悦己消费引领潮流,新的消费理念正在形成。尽管消费市场总体保持增长态势,但消费市场重现活力仍需时间,居民消费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24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87,895亿元,同比增长3.5%。2024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8,227元,比上年同期名义增长5.3%,扣除价格因素影响,实际增长5.1%。按消费类型分,2024年,商品零售额432,177亿元,同比增长3.2%;餐饮收入55,718亿元,增长5.3%。按零售业态分,2024年,限额以上零售业单位中便利店、专业店、超市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4.7%、4.2%、2.7%;百货店、品牌专卖店零售额分别下降2.4%、0.4%。商贸百货零售对于聚集性体验消费需求、推动线下消费产业等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
  公司零售百货主营地区甘肃省,2024年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505.3亿元,增长4.1%。其中,商品零售1528.1亿元,增长3.6%。
  3、新消费新零售业务
  ①新消费新零售业务模式
  公司秉着“引领时尚消费、打造美丽生态”的理念,布局新消费新零售领域,借助线上线下相融合的方式进一步深耕零售业务,实现新业务快速发展。公司新零售业务主要分为运营业务及服务业务。运营业务包括电商、物流和仓储等,依托自身在采购渠道管理、运营管理以及数字化应用等方面的优势,建立全渠道供应链体系,提升运营管理水平;服务业务主要为广告传媒业务。
  ②行业情况说明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24年要着力扩大国内需求,推动消费持续扩大。商务部确定2024年为“消费促进年”,抓好各项政策落地开花,激发有潜能的消费。重点培育壮大新型消费,支持新业态新模式健康发展,打造数实融合消费新场景,激发数字消费活力。扩大绿色消费,促进健康消费,推动国货“潮品”消费,稳定和扩大传统消费。
  
  三、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业务情况
  报告期内,本公司主要经营业务为专业市场管理、商贸百货零售和新消费新零售业务。
  
  四、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公司深耕专业市场管理、商贸百货零售,积极探索新零售业务,持续挖掘、提升核心竞争力。截至2024年年底,公司经营场所均为自有物业,地理位置优越,均位于省会城市核心商圈,资产质地良好,抗风险能力强,具有显著的竞争优势。
  (一)先发优势
  公司深耕专业市场管理、商贸百货零售,多年来,专业市场历经升级改造,成交额稳居全国同类市场前列,先发优势显著,借助巨大的商流、物流、信息流等资源优势,储备充足优质客户资源,形成产业聚集效应。
  (二)区位优势
  公司经营场所主要分布于长三角的杭州、南京地区及甘肃兰州地区。经营场所均位于核心商圈,人流集中,商业氛围浓郁,有利于公司获取更多优质资源,也有利于增强公司盈利能力。全球贸易电商化已大势所趋,杭州城市定位为长三角经济中心城市,依托产业、交通、物流、科技等优势,抢抓数字经济战略机遇,优化新电商发展环境。公司将发展重心转向杭州,将更便于利用区位优势融合线上线下业务,拓展新零售产业链。
  (三)管理优势
  公司深耕百货零售行业多年,具有较强的运营能力,在供应链管理、成本控制上积累了丰富经验,并持续提升及优化,在区域市场上的竞争力也持续提升。同时,公司积极拓展与深化和各大品牌的合作,持续强化招商能力,与供应商建立了稳定良好的合作关系。
  (四)配套服务优势
  杭州环北内设有省际物流专线44条,省内物流专线18条,物流业务覆盖全国28个省区及直辖市,空运可以发往全国各地,场内多家快递公司驻点,此外还有城市快运承接往返杭州其他服装市场及周边服装加工基地的短途运输业务,形成了一套立体化、多渠道、高时效的物流配套服务体系。南京环北积极引进周边3小时经济圈内集中性零售市场的采购拿货班车停靠至市场,拓展经济圈内集中性市场客源,了解市场需求,帮助商户建立下游销售渠道,发展新采购商,稳固老采购商。
  
  五、报告期内主要经营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6,602.44万元,同比下降24.35%;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7,255.25万元,同比下降12.21%;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1,443.62万元,同比下降3.15%;基本每股收益0.10元,同比下降9.09%。
  
  六、公司关于公司未来发展的讨论与分析
  (一)行业格局和趋势
  全球市场贸易发展形势依旧保持复杂严峻态势,国际政治、全球经济相互交织,国际贸易不稳定、格局重组将成为新常态。在国内复苏方面,经济总体景气度改善,消费行业逐步反弹,政策从供给侧改革转向扩大内需。随着科技的不断创新突破,未来行业将更加注重创新和服务质量,促使企业转型升级为更加智能化、可持续的商业模式,为消费者提供更加便捷、高品质、个性化的绿色可持续消费体验。
  当下,消费行业企业与消费者所掌握的信息差距逐步缩小,消费行业企业将不断提高自身的社交属性,通过与消费者保持高频次的互动,构建消费圈层。为了在市场获得可持续的发展及收益,创新业务模式成为行业突破困局、拓展业务的必然趋势。
  2024年,居民消费信心持续恢复,消费者更加注重身心健康,理性消费渐成共识,悦己消费引领潮流,新的消费理念正在形成。尽管消费市场总体保持增长态势,但消费市场重现活力仍需要时间,居民消费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
  (二)公司发展战略
  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公司短期内将聚焦传统主业,致力于专业市场、百货零售业务的转型升级。专业市场方面,公司持续发力数智化转型,升级业务运营、采批系统等,实现公司管理升级和高效决策;百货零售方面,公司深度精细化运营商场,改造升级商场业态优化品类,商贸零售业务持续恢复。
  未来公司将围绕主业产业布局,从经营资产到经营用户到经营产业进行产业链升级,融合数字化等业务主体,为主业进行赋能,各类业务有效联动,形成以主业为核心的内部生态圈。
  (三)经营计划
  1、持续夯实主业,稳健增长
  2025年,公司将主动把握国家大力提振国内消费市场的有利契机,持续夯实传统主业,强化修炼内功,促进提质增效,提升核心竞争力,以商品力、服务力和营销力快速推动公司经营水平再上新台阶。在实体零售市场复苏增长的新机遇、新形势下,公司将继续深耕大消费行业,不断拓宽发展边界,关注新赛道发展机会,优化产业结构,在内生增长的同时寻求外延发展的路径,构建新发展格局。公司将整合团队资源、商户资源、仓储资源和资金支持等各类资源,有效提升客户黏性。
  对于专业市场,强化商户赋能,从经营空间到经营人群,为专业市场商户搭建客户赋能体系。优化租金结构,持续提升核心位置商铺的租金空间,做好提前布局和系统谋划。资产经营业务继续维稳维安,保持经营业绩稳定,保障一定的资产收益率。
  对于百货业务,确立升级方案,围绕新消费趋势,布局女性服饰、珠宝配饰、潮玩、特色餐饮等业态,通过亚欧商厦庞大的会员群体以及亚欧国际展示中心布局,辅以全员营销等手段,实现一定的业绩增量,针对紧迫性、必要性的改造项目,进行精准投入。
  2、持续发力新消费新零售业务
  2025年,公司加码发力新零售业务,抓住消费复苏契机,关注消费新趋势,全力拓展重要渠道资源,不断提升新零售的供应链管理能力,加强与国内外商业零售品牌的合作深度。充分利用新消费领域流量资源,实现新零售业务规模的突破,打通与百货零售业的协同链条,拓展新零售产业链。
  3、数字化转型,持续提升核心竞争力
  公司将继续实施数字化转型,加强企业精细化管理,以数字化建设为统领,驱动管理效能提升,打造统一、智能、高效的数字化平台:一是物流平台,围绕商户发货的需求,整合物流资源和服务商,降低商户物流成本;二是采批平台,以服务现有商户为定位,通过自动化和数字化的流程,提高对下游客户采购和批发的效率;三是推动数字财务体系、数字人力体系建设,同时搭建统一业务、统一数据、业财融合三大集成平台,消除信息孤岛,实现人、财、物管理高效融合,充分发挥数据应用和价值,切实提升集团管理决策和业务处理的效率。
  4、孵化和投资新业务,扩展能力边界
  集团主业与孵化业务形成协同,不断支持孵化业务的拓展需求以及未来其他孵化业务的可能。
  秉持不盲目投资、不风险投资的原则,通过跟随性投资、深入供应链、提升经营能力三个方面有效加强集团对消费品产业、企业、业务、产品等的深刻理解以及对标的企业的精准把握,降低投资风险。
  5、深耕人才队伍建设,强化人才发展战略。
  将集团长期发展战略深度融入绩效考核体系,通过精细化、科学化的考核方法,全面评估人才表现与贡献,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一套完善、公正、具有激励性的人才考核与激励机制,以促进人才发展与集团战略目标的协同实现,共创共赢。
  (四)可能面对的风险
  1、市场经营风险
  消费行业的发展与宏观经济和贸易环境相关性较为紧密。近年来受国际环境等因素影响,消费者信心和消费需求有所降低,国内消费市场运行承压。大型商场、综合超市、电子商务等其他商品流通业态是商品交易市场的有力竞争者,因此公司可能面临着其他商品流通业态竞争的风险,且随着国内外连锁商品零售企业的门店扩张,公司所在区域将面临更为激烈的市场竞争,经营受到市场环境和竞争格局的影响加大。公司可能还面临着其他同类专业市场竞争的风险。
  2、人才储备风险
  随着市场转型加速和公司业务扩张,公司可能面临专业人才、复合型人才储备不足的风险。公司将通过引进关键岗位优秀人才、强化在岗在职培训等方式,锤炼人才团队、打造高适应性、强学习能力、强执行力的人才队伍体系。
  3、跨区域管理风险
  公司子公司及参股公司逐步增多,且地域分布较广,涉及的业务类型多样,不同公司的管理水平、企业文化各不相同,从而带来跨区域远程管理的风险。公司将所有子公司视同上市公司管理,严格执行公司内部管理制度,加强子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及相关人员培训,进一步健全公司的内部控制制度。通过建立全面预算管理体系等方式,加强对子公司的集中指导与管控,优化资源,合理配置,提高经营管理协调性。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