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肤

主营介绍

  • 主营业务:

    钢铁产品的生产和销售。

  • 产品类型:

    工商业、建筑业、运输修理

  • 产品名称:

    中板 、 线材 、 螺纹钢及元钢 、 钢坯 、 电工钢板 、 厚板 、 热轧卷板 、 冷轧卷板 、 金属制品 、 焦化产品 、 运输修理 、 建筑安装

  • 经营范围:

    黑色金属冶炼和锻压加工、销售;金属制品加工、销售;电缆电线制造、销售;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生产、销售(不含危险化学品和易制毒化学品);煤焦油、煤焦酚、粗苯、煤焦沥青、焦化萘、蒽油、洗油、硫磺、氧、液氧、氮、液氮、氩、液氩、脱酚油、硫酸(凭有效许可证经营);通用设备制造、安装维修、销售;压力容器制造;工业油品检测;起重机械安装维修;道路普通货物运输;一类汽车维修(大中型客车维修,大中型货车维修,小型车辆维修,危险货物运输车辆维修);仓储(不含危险品)及租赁服务;货物进出口(凭进出口备案登记证经营);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和维修;仪器仪表制造和维修;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技术咨询服务(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运营业务数据

最新公告日期:2024-04-27 
业务名称 2024-03-31 2023-12-31 2023-09-30 2023-06-30 2023-03-31
产量:冷轧钢材(吨) 53.30万 269.47万 204.55万 128.67万 -
产量:热轧钢材(吨) 192.78万 816.72万 615.80万 399.27万 -
销量:冷轧钢材(吨) 55.35万 269.64万 205.35万 126.67万 -
销量:热轧钢材(吨) 187.98万 811.89万 587.01万 381.31万 -
产量:中厚板(吨) - 248.46万 - - -
产量:优特钢带(吨) - 60.07万 - - -
产量:冷轧板卷(吨) - 88.46万 - - -
产量:热轧板卷(吨) - 270.03万 - - -
产量:电工钢(吨) - 120.95万 - - -
产量:线材(吨) - 72.86万 - - -
产量:钢筋(吨) - 225.37万 - - -
销量:中厚板(吨) - 248.89万 - - -
销量:优特钢带(吨) - 61.83万 - - -
销量:冷轧板卷(吨) - 87.38万 - - -
销量:热轧板卷(吨) - 269.48万 - - -
销量:电工钢(吨) - 120.43万 - - -
销量:线材(吨) - 71.77万 - - -
销量:钢筋(吨) - 221.74万 - - -
产量(吨) - 1086.19万 - - -
销量(吨) - 1081.53万 - - -
营业收入(元) - 420.14亿 - - -
营业收入:冷轧钢材(元) - 117.47亿 - - -
营业收入:热轧钢材(元) - 302.67亿 - - -
产量:铁(吨) - - - 492.20万 -
产量:钢(吨) - - - 543.68万 -
产量:钢坯材(吨) - - - 527.94万 -
冷轧钢材产量(吨) - - - - 65.88万
冷轧钢材销量(吨) - - - - 67.16万
热轧钢材产量(吨) - - - - 204.85万
热轧钢材销量(吨) - - - - 195.98万

主营构成分析

报告期
报告期

加载中...

营业收入 X

单位(%) 单位(万元)
业务名称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成本(元) 成本比例 主营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加载中...
注:通常在中报、年报时披露 

主要客户及供应商

您对此栏目的评价: 有用 没用 提建议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39.50亿元,占营业收入的12.20%
  • 客户一
  • 客户二
  • 客户三
  • 客户四
  • 客户五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客户一
10.99亿 3.40%
客户二
10.57亿 3.26%
客户三
8.82亿 2.72%
客户四
5.19亿 1.60%
客户五
3.93亿 1.22%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34.40亿元,占营业收入的22.04%
  • 第一名
  • 第二名
  • 第三名
  • 第四名
  • 第五名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第一名
10.41亿 6.67%
第二名
6.74亿 4.32%
第三名
6.14亿 3.93%
第四名
5.78亿 3.70%
第五名
5.33亿 3.41%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35.07亿元,占营业收入的10.40%
  • 第一名
  • 第二名
  • 第三名
  • 第四名
  • 第五名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第一名
10.39亿 3.08%
第二名
9.70亿 2.88%
第三名
5.66亿 1.68%
第四名
4.79亿 1.42%
第五名
4.53亿 1.34%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16.42亿元,占营业收入的10.03%
  • 中船重工物资贸易集团广州有限公司
  • 山西焦煤集团国际贸易有限责任公司
  • 武汉市金储物资贸易有限公司
  • 新余晋拓贸易有限公司
  • 黄石山力兴冶薄板有限公司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中船重工物资贸易集团广州有限公司
5.12亿 3.13%
山西焦煤集团国际贸易有限责任公司
3.08亿 1.88%
武汉市金储物资贸易有限公司
2.90亿 1.77%
新余晋拓贸易有限公司
2.77亿 1.69%
黄石山力兴冶薄板有限公司
2.56亿 1.56%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19.57亿元,占营业收入的10.93%
  • 中冶南方(新余)冷轧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
  • 中船重工物资贸易集团广州有限公司
  • 武汉市金储物资贸易有限公司
  • 浙江赤道工贸有限公司
  • 黄石山力兴冶薄板有限公司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中冶南方(新余)冷轧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
6.36亿 3.55%
中船重工物资贸易集团广州有限公司
3.95亿 2.21%
武汉市金储物资贸易有限公司
3.78亿 2.11%
浙江赤道工贸有限公司
2.80亿 1.56%
黄石山力兴冶薄板有限公司
2.68亿 1.50%

董事会经营评述

  一、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2023年,是公司加入宝武大家庭的第一年,也是钢铁行业形势复杂严峻的一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外部形势,公司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坚持新发展理念,积极融入宝武发展大局,以“四化”为方向引领,以“四有”为经营纲领,坚持“三极新钢、数智新钢”发展方略,通过“降费用、控投资、拓市场、尽招标、强考核”等方式践行算账经营,狠抓降本增效,保持定力、直面挑战,全力抓好生产经营,高位推进科技创新和管理变革,持续优化品种结构,夯实基础管理,生产经营经受住了市场风浪的冲击,稳住了生产经营的基本盘,高质量发展态势愈加突显。
  报告期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11.43亿元,同比下降28.14%... 查看全部▼

  一、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2023年,是公司加入宝武大家庭的第一年,也是钢铁行业形势复杂严峻的一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外部形势,公司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坚持新发展理念,积极融入宝武发展大局,以“四化”为方向引领,以“四有”为经营纲领,坚持“三极新钢、数智新钢”发展方略,通过“降费用、控投资、拓市场、尽招标、强考核”等方式践行算账经营,狠抓降本增效,保持定力、直面挑战,全力抓好生产经营,高位推进科技创新和管理变革,持续优化品种结构,夯实基础管理,生产经营经受住了市场风浪的冲击,稳住了生产经营的基本盘,高质量发展态势愈加突显。
  报告期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11.43亿元,同比下降28.14%;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98亿元,同比下降52.43%。
  (一)主业发展更有韧性。报告期,面对异常严峻的外部形势,公司动态调整生产经营策略,加速推进主业经济从总量增长向结构优化转变,全力稳住钢铁“基本盘”,发挥主业“压舱石”作用。坚定不移贯彻落实“新十五字”方针,全方位加大降本增效工作力度,对冲钢价下跌带来的效益影响。公司动态优化生产组织,持续做大效益品种,开展降低铁钢比攻关;按照利润导向,优化金属流向,调整品种结构,超越自我、跑赢大盘。
  公司推动高品质、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提质扩容,开发新产品50余个,获市级以上科技奖项5个。成功轧制无取向电工钢领域世界最薄、厚度仅为0.08mm宽幅超薄“手撕硅钢”,填补国内多项技术空白,0.1mm、0.15mm规格硅钢实现批量化生产,高牌号硅钢占比由28%提升至42.68%,0.1mm硅钢吨钢售价超过10万元;成功研发并试生产9Ni钢,打破国内只有少数企业能够生产深冷环境韧性最好钢质材料技术垄断局面,船板、容器板、桥梁板市场占有率进入全国前三,为新钢品牌扬名“出圈”作出重要贡献。
  发挥产销研实体化协同优势,强化以利润为导向、以用户为中心的营销理念,全力开拓用钢市场,积极发展终端用户。公司产品快步进入核心“供应圈”,先后中标省高速公路、青洲柳江特大桥、中石油广西石化炼化一体化项目等省内外重点工程,公司产品成功打入比亚迪、加西贝拉等国内外知名品牌企业核心供货圈,成为2023年唯一荣获比亚迪特别贡献奖钢铁企业。
  (二)改革创新更加活跃。报告期,公司着力发挥改革先行探路、引领示范、辐射带动作用,按照“管理极简、效能极致”原则,推动机构再精简、管理再优化;敢为人先、勇闯新路,实行钢轧一体化、产销研实体化,企业改革进入“onemi”时代,形成产销研勇闯市场“多兵种”“合成化”作战优势;启动全员绩效管理改革,实施“一人一表”全员赛马,推进“271”强制分布法;打破传统机制束缚和管理藩篱。
  (三)管理基础更加稳固。举全公司之力打造双基管理升级版,将创建精益产线作为公司“一号工程”,推进从现场标杆向管理标杆转变,精益产线覆盖率100%;持续强化对标找差,各项指标全面进位赶超。
  (四)项目建设更加有力。报告期,公司以项目建设为依托,加快推进转型升级步伐,先后完成厚板线集中操控改造、硅钢产线CA1、CA2连退机组升级改造等一批重点建设项目;加紧实施高炉低碳富氧,4#、5#烧结机超低排放改造等重点建设项目;积极筹划建设新高炉、中板线升级改造、新能源汽车硅钢等重大项目。实施设备智能运维平台(一期)、铁前集控及智能管控、1580热轧线智慧工厂等一批智能化项目,公司2024年初标财系统将实现全覆盖。确保项目干一个、成一个、见效一个。
  (五)安全环保更加扎实。强化“安全第一、违章为零”安全观,严格落实中国宝武等上级主管部门督导检查要求。全力呵护生态环境,提高经济“含绿量”,全面实施超低排放改造;启动及完成涉及有组织排放、无组织排放、清洁运输等30个超低排放改造项目。规范固体废弃物管理流程,确保流向可追溯,跟踪无死角,处置无害化,管理全闭环;强化节能增效攻关,实施节能项目32个,公司自发电比例继续提升。
  
  二、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2023年,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地缘政治冲突加剧,保护主义、单边主义上升,外部环境对我国发展的不利影响持续加大。面对异常复杂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国家加大宏观调控力度,财政政策加力提效,货币政策精准有力,经济总体回升向好,GDP同比增长5.2%,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圆满完成,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钢铁行业由于供给强于需求、成本重心实际下移幅度小于钢价降幅,运行呈现“需求减弱、价格下降、成本高企、利润下滑”的态势,提质增效难度加大。行业特点如下:
  (一)钢铁生产强于消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1-12月全国粗钢、钢材产量分别为10.19亿吨、13.62亿吨,粗钢产量同比持平、钢材产量同比增加5.2%。粗钢表观消费量约9.4亿吨,同比下降。钢材消费结构发生变化,绿色低碳驱动的新能源用钢等钢铁新需求增长,汽车、造船、家电等传统用钢需求提质。前11个月,我国钢筋、线材(盘条)产量分别同比下降2.2%、0.4%,电工钢、不锈钢产量同比增长14.6%、13.3%。
  (二)钢材出口有所增长。据海关总署数据,1-12月全国累计出口钢材9026万吨,同比增加36.2%;1-12月全国累计进口钢材765万吨,同比下降27.6%。钢材出口增长是企业按照市场化原则积极参与国际竞争的体现,缓解了国内外市场阶段性供需矛盾。中国钢铁坚持以满足国内需求为主的定位,不鼓励普通产品出口,保持一定比例高附加值产品出口。
  (三)钢材价格同比下降,进口铁矿石价格仍居高位。前11个月,中国钢材价格指数(CSPI)平均值为111.48点,同比下降9.83%。其中,长材指数平均值为114.89点,同比下降11.07%;板材指数平均值为111.51点,同比下降8.73%。从原燃料端看,前11个月,我国进口铁矿石10.8亿吨、同比增长6.2%,进口均价为每吨112.4美元、同比下降3.8%,降幅比钢价降幅小6个百分点。
  (四)企业效益同比下降,行业盈利水平持续低位。前11个月,中钢协会员钢铁企业营业收入5.98万亿元,同比下降0.25%;营业成本5.64万亿元,同比增长0.55%;利润总额788亿元,同比下降23.92%;平均销售利润率1.32%,同比下降0.41个百分点;亏损面40.22%,同比下降5.43个百分点。从月度数据看,重点统计会员钢铁企业虽各月均保持盈利,但利润水平持续低位,销售利润率在工业行业中排名靠后。
  (五)加大节能环保投资,钢企环境绩效持续提升。前11个月,重点企业节能环保类投资443亿元,比上年增加6%;钢协会员企业吨钢耗新水同比下降1.88%,外排废水总量、化学需氧量排放量、氨氮排放量、二氧化硫排放量、颗粒物排放量和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同比下降9.69%、11.83%、11.92%、10.11%、6.76%和5.14%,钢铁行业环保投入加大、环境绩效提升,为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做出了贡献。
  
  三、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业务情况
  (一)公司主要业务情况。公司是一家集钢铁冶炼、钢材轧制及延伸加工于一体的大型钢铁联合企业,公司拥有普钢、金属制品、化工制品产品系列,产品结构合理、品种齐全,形成了板材为主,特色鲜明的产品结构,是我国重要优质板材生产基地。近年来,公司持续加大产品研发,成功开发了海洋工程用钢、低温移动式罐车用钢、高牌号冷轧电工钢、稀土钢等几十类高端产品,公司产品广泛应用于油气装备、航空、铁路、汽车家电、造船、海洋工程、建筑、桥梁高建结构、工程机械、新能源等领域及国家重点工程,产品远销美国、欧盟、日本、东南亚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
  (二)公司经营模式。公司按照“管理极简、规模极致、消耗极限”原则,坚定不移落实“降费用、控投资、拓市场、尽招标、强考核”新十五字方阵,加快推进企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步伐,做强精尖特,锚定双一流,打造精品硅钢和高品质厚板全球双一流示范企业。报告期内,公司主要通过向客户提供钢铁精品、钢铁技术服务,获取业务收入,公司的经营模式未发生重大变化。
  
  四、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报告期,是公司融入中国宝武发展大局的第一年,公司实际控制人变更为中国宝武,在中国宝武的赋能和加持下,公司体制机制、品种结构、科技研发、产品服务等方面的优势更加凸显。核心竞争力详细情况如下:
  (一)体制机制。加入中国宝武后,公司由省属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变为央企控股上市公司,公司充分依托中国宝武的股东资源平台和产业优势,通过全面对标找差促进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产业协同。按照“三极新钢、数智新钢”方略,持续推进改革创新、组织优化、流程再造,推行以大厂制、大事业部制为标志的组织变革,不断提升组织运行效率。强化绩效目标管理,以“一人一表”绩效完成度为评价的主要依据,实行优胜劣汰。构建多层次多维度激励体系,探索实施超利分成、股权激励计划,激发组织内生动力和干事创业热情。
  (二)品种结构。公司坚持精品战略,不断优化调整品种结构,拥有硅钢薄板、厚板特钢、金属制品三大精品钢材生产体系,具备年产1000万吨级粗钢生产能力,优质板材生产能力达到700万吨/年,形成了冷热轧薄板、电工钢、中厚板、特厚板系列板材精品基地,厚度覆盖0.15mm-380mm。产品结构合理、规格齐全,服务客户能力强,产品组合应对风险能力强。公司产品广泛应用于工程建筑、交通运输、石油石化、机械制造、家电、汽车、桥梁、船舶制造、核电、航空航天等领域。公司产品先后斩获“卓越钢铁企业品牌”“江西名牌产品”4个、“金杯优质产品”3个。
  (三)科技研发。公司以科技创新为驱动,主力产品加速迈向中高端,新钢产品竞争力显著增强。公司借助国家认可实验室、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江西省钢铁研究所、江西省船用钢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西省能源用钢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西省高品质电工钢工程研究中心等科技创新平台,整合发挥公司、中国宝武等内外部科研资源,重点聚焦高性能、高品质、高附加值产品研发与生产,开发新产品248个。在科技创新保障措施的带动下,获省部级科技奖励16项、授权发明专利69项;完成科技成果评价6项,其中国际领先3项、国际先进3项;承担省部级以上科技项目19项,其中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项;牵头参与起草国家及行业标准27项。
  (四)产品服务。公司坚持以客户需求为导向,形成以华中、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为中心,辐射全国、线上线下联动的产品营销服务网络。整合统筹内外部营销资源,实施营销业务集中统管,推进产销研实体化运行,围绕技术研发、生产制造、营销服务环节,持续优化产销研为客户提供高效、精准、贴身服务能力。
  
  五、报告期内主要经营情况
  公司主要经营情况如下:报告期,公司全年实现营业收入711.43亿元,同比下降28.14%;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98亿元,同比下降52.43%。
  
  六、公司关于公司未来发展的讨论与分析
  (一)行业格局和趋势
  2024年,钢铁行业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依然复杂严峻,机遇和挑战并存。机遇来自国内经济回升向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为钢铁发展提供的广阔空间;挑战来自有效需求不足、产能释放较快、社会预期偏弱、钢铁供给与需求的动态适配性面临挑战。
  1、宏观经济形势展望
  从外部环境看,国际局势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依然在上升。2024年美国加息周期对市场的影响将边际走弱,但受需求下降、供应链中断和大宗商品价格高企等因素影响,全球经济仍然面临高利率、高通胀的风险,增长动能不足。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预测,预计2024年全球经济增速2.9%,增速均低于3.8%的历史(2000年-2019年)平均水平。综上,世界经济前景不乐观,对钢铁消费和生产带来不利影响。一方面外需收缩将加大我国钢材出口下行压力,其对用钢行业生产的影响逐渐显现也将减少钢材间接出口;另一方面国际能源价格高位运行,钢铁生产用原燃料价格居高不下,将加大钢铁企业的成本压力。
  从国内形势看,经济回升向好,为钢铁稳增长注入新动力。当前,我国经济运行持续回升向好,2023年12月份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我国经济回升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今年经济工作要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在转方式、调结构、提质量、增效益上积极进取。随着国家抓实抓好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措施全面落地见效,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将继续为钢铁行业提供发展空间,国家产业结构优化将为钢铁行业稳增长注入新动力。
  2、国内钢铁发展趋势
  从钢材消费看,减量中有增量,下游行业用钢需求有所分化。预计房地产行业2024年新开工面积、开发投资或继续回落,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城中村改造等“三大工程”将进入加快落地阶段,对稳定建筑用钢需求发挥积极作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新型基础设施、民生领域基建投资、国家战略腹地建设将持续增强,对基建用钢形成良好支撑。汽车行业,新能源汽车产量和汽车出口量继续保持快速增长,预计2024年仍将保持稳中向上的势头。船舶行业,三大指标全面增长,继续保持向好态势,预计2024年全球航运减排进程加快将对新造船市场产生推动作用,环保新规也将使得船舶绿色改造替换需求增加。机械工业运行总体平稳,其中与房地产有关的工程机械市场依然低迷,与能源、化工、港口有关的工程机械保持增长,机床产品生产回稳向好,电工电器行业保持增长,预计2024年机械工业将延续稳中向好的态势,但外贸出口或将承压。
  从行业运行看,供需矛盾凸显,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扩大有效需求有待协同发力。高质量发展是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的增长,有效益的增长是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当前有效需求不足、产能释放较快的市场环境仍未改变。
  (二)公司发展战略
  公司以打造“精品硅钢和高品质厚板全球双一流示范企业”为发展战略目标,坚持“三极新钢、数智新钢、三有家园、绿色发展”方略,以“四化”为方向引领、“四有”为经营纲领,持续推进降本增效,不断提高核心竞争力,加快科技自立自强,持续深化改革激发活力动力,充分发挥科技创新支撑作用,加快推进企业转型升级,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
  (三)经营计划
  2024年是公司深入实施“十四五”规划攻坚之年,公司坚持战略导向,聚焦价值创造,加快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持续深化改革,不断提高核心竞争力,持续推进降本增效,加快推进企业转型升级,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
  1.做强做优钢铁主业,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强化钢铁制造能力建设。践行“四有”“四化”经营纲领,聚焦主责主业,强化算账经营,坚持以效定产,深挖钢铁主业新价值创造点。围绕年度商业计划书目标任务,各业务单元自主明确路径、细化措施,深入推进由“生产型”向“经营型”转变。
  强化市场化降本目标导向。充分利用各招标平台,实施比价采购、竞价采购,最大限度降低采购成本;强化供应商管理,严格抓好合同履约,堵塞物资采购漏洞,坚决清除不合格供应商,持续净化公司经营环境。紧紧牵住吨钢利润、产品售价“牛鼻子”,着力在发展优质用户上稳存量、扩增量,推动量价双轮驱动,抢抓高品质、高性能、高附加值产品市场。发挥销售龙头作用,以用户满意为宗旨,全方位协同对接服务用户,打造质量和服务“双一流”企业,重点提升江浙等发达省份产品市场占有率。
  2.全面深化管理变革,推进企业治理现代化。
  持续深化企业改革。将改革向基层延伸、向纵深推进,以持续的改革成效和举措,加速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以“完善治理、强化激励、突出主业、提高效率”为导向,稳妥推进子公司改革。
  夯实企业基础管理。围绕“极致效率,极致竞争力”苦练内功,向行业先进企业看齐靠拢,推动从高速度向高质量发展转变,以创建精益产线为重要载体,重点打造绩效精益、设备精益、品质精益、流程精益、现场精益、技能精益等六大精益管理,全面提升公司基础管理水平。全面管控经营风险,尤其是供销“两头”要强化“快进快出、优产快销、应收尽收”理念,坚持以销定产、现金为王;强化库存管理,最大限度地降低“两金”占用。
  3.加快转型升级步伐,培育企业发展新动能
  强化科技创新攻关。面向市场、面向“双一流”主战场,向行业最先进企业看齐靠拢,推动钢铁生产从传统制造业向高端制造业转变。聚焦轴承钢、弹簧钢、核电用钢、汽车高强钢等产品领域,推动高品质、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提质扩容。
  加快数字转型步伐。着力用数字化手段解决企业发展短板弱项,重点推动完成智慧运营管控中心、大数据中心及数据治理、1580热轧智慧工厂等一批智能制造项目,加快打造具有标杆引领价值的智能示范工厂、数字标杆车间。
  抓好工程项目建设。加快项目实施步伐,确保新钢科创中心等重点项目建成投运,启动新高炉,新能源汽车硅钢,4#、5#烧结机超低排放改造项目,全力抓住项目实施“窗口期”。严格按照“控投资”要求,严把项目审批关,抓好项目后评价工作,精准测算投入产出比。
  4.狠抓安全环保工作,打牢可持续发展基础。
  坚决守住安全底线。践行“安全第一、违章为零”安全观,树牢隐患不排查就是事故的理念,强化安全生产事故预防。强化“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理念,坚决落实“三管三必须”安全管理责任,做到责任不落实不放过,问题不解决不放过,整改不到位不放过。
  强化节能减碳环保工作。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和法人主体责任,持续深化“三治四化”,逐步推进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转变,如期实现超低排放,为2025年环保绩效创A打下坚实基础。以项目建设为依托,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发展,加快启动实施一批节能环保项目。要把节能作为最直接、最经济、最有效的降碳举措,提升能源管理水平,深度治理跑冒滴漏,提升转炉煤气回收率,持续增强能源利用效率,确保自发电量在上年基础上有新提升。
  (四)可能面对的风险。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