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肤

主营介绍

  • 主营业务:

    热电联产、抽水蓄能、生物质发电、储能和综合能源服务,以及能源、环保行业相关的投资业务等。

  • 产品类型:

    电、蒸汽、大宗商品

  • 产品名称:

    电 、 蒸汽 、 原油 、 铝 、 铜 、 白银 、 菜油 、 棉花 、 沥青 、 汽油 、 柴油 、 混合芳烃 、 轻循环油

  • 经营范围:

    电力电量、热量、灰渣的生产及其咨询服务。(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运营业务数据

最新公告日期:2024-04-23 
业务名称 2023-12-31 2022-12-31 2021-12-31 2020-12-31 2019-12-31
产量:电(千瓦时) 16.94亿 - - - -
产量:自产蒸汽(吨) 443.26万 - - - -
销量:外购蒸汽(吨) 209.46万 - - - -
销量:电(千瓦时) 14.95亿 - - - -
销量:自产蒸汽(吨) 390.10万 - - - -
专利数量:授权专利(个) 36.00 - - - -
专利数量:授权专利:发明专利(个) 1.00 - - - -
专利数量:授权专利:软件著作权(个) 8.00 - - - -
专利数量:授权专利:实用新型专利(个) 27.00 - - - -
外购蒸汽销量(吨) - 221.81万 239.39万 211.09万 239.93万
电产量(千瓦时) - 13.43亿 11.45亿 11.04亿 10.17亿
电销量(千瓦时) - 11.89亿 10.06亿 9.76亿 8.80亿
自产蒸汽产量(吨) - 356.41万 341.37万 307.68万 351.71万
自产蒸汽销量(吨) - 324.59万 321.72万 285.61万 315.80万

主营构成分析

报告期
报告期

加载中...

营业收入 X

单位(%) 单位(万元)
业务名称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成本(元) 成本比例 主营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加载中...
注:通常在中报、年报时披露 

主要客户及供应商

您对此栏目的评价: 有用 没用 提建议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3.96亿元,占营业收入的39.58%
  • 宁波大千纺织有限公司
  • 宁波维科嘉丰物资有限公司
  • 东吴期货有限公司
  • 万向资源(舟山)有限公司
  • 宁波智宸贸易有限公司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宁波大千纺织有限公司
1.03亿 10.31%
宁波维科嘉丰物资有限公司
8406.53万 8.39%
东吴期货有限公司
7670.82万 7.66%
万向资源(舟山)有限公司
6707.69万 6.70%
宁波智宸贸易有限公司
6527.37万 6.52%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1.97亿元,占营业收入的47.23%
  • 万向资源(舟山)有限公司
  • 宁波大千纺织品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宁波供电公司
  • 江苏省江海浪油集团有限公司
  • 宁波麦芽有限公司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万向资源(舟山)有限公司
6707.69万 16.10%
宁波大千纺织品有限公司
5292.01万 12.70%
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宁波供电公司
3227.20万 7.74%
江苏省江海浪油集团有限公司
2369.91万 5.69%
宁波麦芽有限公司
2085.24万 5.00%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5.57亿元,占营业收入的50.62%
  • 宁波维科嘉丰物资有限公司
  • 上海浙石期货经纪有限公司宁波营业部
  • 宁波大千纺织品有限公司
  • 东吴期货有限公司
  • 宁波申科华诚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宁波维科嘉丰物资有限公司
1.44亿 13.05%
上海浙石期货经纪有限公司宁波营业部
1.11亿 10.11%
宁波大千纺织品有限公司
1.09亿 9.93%
东吴期货有限公司
1.07亿 9.74%
宁波申科华诚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8580.94万 7.79%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1.47亿元,占营业收入的36.72%
  • 宁波大千纺织品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宁波供电公司
  • 宁波麦芽有限公司
  • 金光食品宁波有限公司
  • 宁波冠中印染有限公司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宁波大千纺织品有限公司
5628.35万 14.02%
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宁波供电公司
3823.70万 9.52%
宁波麦芽有限公司
2250.84万 5.61%
金光食品宁波有限公司
1879.74万 4.68%
宁波冠中印染有限公司
1161.96万 2.89%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3.65亿元,占营业收入的47.20%
  • 宁波大千纺织品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宁波供电公司
  • 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汇星贸易公司
  • 金光食品(宁波)有限公司
  • 宁波麦芽有限公司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宁波大千纺织品有限公司
1.08亿 14.03%
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宁波供电公司
9737.86万 12.60%
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汇星贸易公司
7684.10万 9.94%
金光食品(宁波)有限公司
4197.46万 5.43%
宁波麦芽有限公司
4022.45万 5.20%

董事会经营评述

  一、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2023年,公司在面临复杂多变的全球经济环境、行业变革和技术进步等多重挑战下,坚守能源保供重任,发扬自身优势,有效应对挑战,实现了经营工作的平稳推进。秉持“三提两优”发展战略,遵循“三二三”发展规划,公司扎实推进转型升级,展现出国有企业在新时代的责任担当与创新活力。报告期内,公司入选浙江省国资委评选的“浙江国有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十大案例”、宁波市国资委合规风控示范单位。
  1、坚持党建引领,凝心聚力创未来
  报告期内,公司紧紧围绕中心工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刻领会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扎实开展主题教育工作,... 查看全部▼

  一、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2023年,公司在面临复杂多变的全球经济环境、行业变革和技术进步等多重挑战下,坚守能源保供重任,发扬自身优势,有效应对挑战,实现了经营工作的平稳推进。秉持“三提两优”发展战略,遵循“三二三”发展规划,公司扎实推进转型升级,展现出国有企业在新时代的责任担当与创新活力。报告期内,公司入选浙江省国资委评选的“浙江国有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十大案例”、宁波市国资委合规风控示范单位。
  1、坚持党建引领,凝心聚力创未来
  报告期内,公司紧紧围绕中心工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刻领会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扎实开展主题教育工作,建强特色品牌,通过抓实“规定动作”、创新“自选动作”和转化学习实效,以“红色精神”推动“绿色发展”,“绿动甬能”党建品牌案例荣获浙江省2023年度“国企党建创新案例”。公司党委聚焦理论学习,用好调查研究,从“日常调研”“针对性调研”“主题调研”三个维度,因地、因企制宜开展实地调研,着力解决公司实际难题。同时,公司通过党建引领切实抓好选贤任能、强基固本、育才聚才、清廉治企等各项工作,为公司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证。
  2、紧抓“三项”安全,合规运营防风险
  生产安全方面,报告期内公司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严格压实安全生产责任,着力构建“文化引领、责任落实、风险管控、基础扎实”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切实推进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整治行动和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廉洁安全方面,报告期内公司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按照“三不腐”工作要求,紧紧围绕公司中心任务,聚焦重点领域,精准施治,严纪律、强作风,推动防范治理腐败问题常态化、长效化;运营安全方面,公司高度重视风险管理工作,逐步探索适合公司发展实际的合规管理体系,以“大风控”体系建设为抓手,筑牢公司高质量发展根基。
  3、推进提质增效,助力存量增活力
  报告期内,公司围绕传统能源、绿色能源、投资贸易三大业务板块开展提质增效工作,着力推进对标一流提升行动,稳步扎实推进经营工作,深耕精细化管理,不断提升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础。传统能源板块,标杆企业较好发挥引领作用,金华宁能积极开拓用户产能,开展新建管线及煤场扩容工作;津市热电基本实现满负荷运营,并已启动一炉一机扩建工作;明州热电1#机组完成改造,提升了机组供热灵活性。绿色能源板块,朗辰新能源两大电化学储能项目建成投运,波威重工风光储充一体化项目完成首台风机安装工作;临高生物质完成试运行工作;状元岙抽蓄项目完成预可研编制;中营抽蓄项目通过可研阶段三大专题报告评审。投资贸易板块,金通租赁混改成果显现,利润创新高;宁电投资通过强化行业政策研究,充分发挥战略引领作用;物资配送积极探索新业务模式,不断完善供应链体系。
  4、积极主动谋划,开拓增量焕新颜
  公司着力塑造以朗辰新能源、甬能综能、甬创电力等企业为引领的综合能源开发体系,打造风光储充低碳(零碳)、生物质气化绿色供热、节能降耗等“三大产业”,发挥投资贸易、融资租赁“两大触角”作用。随着报告期内项目的陆续落地,“三大产业”稳步推进:朗辰新能源浙江友联绿色智慧能源项目顺利开工建设,安徽定远县双创产业园25MW/100MWh储能项目完成项目公司设立工作;甬创电力首个生物质气化示范项目完成工程建设,春晓分公司生物质气化供热项目进入实施阶段;甬能综能成功中标首个节能改造投建管运一体化运营示范项目——市行政中心能源托管项目;“两大触角”发挥重要作用:报告期内公司完成潜江瀚达70%股权的收购工作,进一步夯实了热电联产基本盘;融资租赁助推实现综合能源项目新突破。
  此外,公司不断加深与央企、行业龙头的交流与合作,报告期内公司并购中船重工旗下阜南生物质90%股权以及宝泉岭生物质90%股权,为公司生物质板块提质增效增添新动力,奠定后续生物质气化项目推广应用的良好基础;同时公司与北京国电电力有限公司、浙江浙能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在国能三发的基础上进一步合作成立国能(浙江北仑)发电有限公司,进一步推动央地合作取得新进展。
  5、持续研发投入,加强创新赋动能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加强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开展合作,强化新技术的自主研发,探索产业数字化提升之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有效助力公司转型升级。2023年公司研发投入4,009.01万元,共有36项专利获得授权,其中发明专利1项,软件著作权8项,实用新型专利27项。下属子公司明州热电获评“高新技术企业”,金华宁能获评“浙江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甬能综能获评“浙江省科技中小企业”及“宁波市创新新锐企业”等。同时公司与中船重工(上海)新能源有限公司积极开展战略合作,寻求生物质气化绿色低碳供热新突破。
  6、夯实管理基础,效能提升促发展
  报告期内,公司对绩效考核、法务风控和投资管理等方面的10个管理办法进行了修订完善,并根据独立董事改革要求修订了《独立董事工作制度》,有效完善了公司内控体系建设;完成工控网络安全管理平台、综合行政管理平台和全面预算系统并投入使用,提升了网络安全预警能力和应急处置能力,同时智慧能源平台、大“ERP”平台等项目有序推进中,不断推进公司数字化、智能化管理提升工作;加强融资管理、创新融资模式,完成融资租赁、供热收费收益权专项资产支持专项计划(ABS)及超短期融资券的决策工作,为进一步降低资金成本提供新途径。
  
  二、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1、热电联产行业
  随着工业生产的发展以及节能和环保工作的深入推进,采用热电联产是经济、合理地利用能源、节约能源的有效途径。为了加快建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国务院、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相继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指导意见》、《关于因地制宜做好可再生能源供暖相关工作的通知》、《关于推进电力源网荷储一体化和多能互补发展的指导意见》、《“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等一系列文件,支持清洁能源热电联产的发展,鼓励加快生物质发电向热电联产转型升级,生物质发电补贴也优先支持生物质热电联产项目,推动垃圾发电企业向热电联产方向发展,促进热电联产行业向绿色化、集中化方向转型。
  2、电力行业
  根据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公布的《2023-2024年度全国电力供需形势分析预测报告》显示,2023年全国全社会用电量9.22万亿千瓦时,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6.7%,增速比2022年提高3.1个百分点;各季度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分别增长3.6%、6.4%、6.6%和10.0%,同比增速逐季上升,其中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与城乡居民用电量分别达1278亿千瓦时、60700亿千瓦时、16700亿千瓦时及1350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1.5%、6.5%、12.2%及0.9%。从电力供应来看,截至2023年底,全国全口径发电装机容量29.2亿千瓦,同比增长13.9%;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容量15.7亿千瓦,占总装机容量比重首次突破50%,达到53.9%。全国规模以上电厂发电量8.91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2%。其中,水电同比下降5.6%,火电同比增长6.1%,风电同比增长3.7%。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全国电力供需总体平衡,电力保供取得好成效。
  3、储能行业
  根据《2024年中国新型储能产业发展白皮书》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储能累计装机功率约为83.7GW,新增装机量约26.6GW。其中:新型储能新增装机量约21.3GW,是2022年新型储能新增装机量的3.6倍,约占2023年储能新增装机的80.3%;抽水蓄能新增装机量约4.9GW,约占2023年新增装机总量的18.3%;蓄热蓄冷新增装机量约0.38GW,约占2023年新增装机总量的1.4%。从项目数量来看,2023年新增投运的新型储能项目中,电源侧投运储能项目共173个,占比约26.4%;电网侧投运储能项目共132个,占比约20.1%;用户侧投运储能项目共335个,占比约53.5%。各地继续对新型储能的商业模式进行探索,2023年独立储能参与相关电力市场和新能源租赁的机制进一步完善,但仍然存在电能量市场价差小、新能源企业租赁意愿不强、租赁价格较低等问题。
  4、综合能源服务
  综合能源服务是能源行业低碳转型的有力抓手,也是提升能源效率、降低用能成本的重要途径。能源综合服务目前在我国仍处于起步阶段,随着经济形势变化、服务对象范围扩大,综合能源服务的需求将越来越广泛,市场潜力也将随之逐渐释放出来。在“十四五”期间,国家相继出台了《“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十四五”公共机构节约能源资源工作规划》、《关于促进新时代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呈现出鼓励多能互补一体化发展思路、关注产业规划等特点,为综合能源服务市场发展提供了更加完善的政策机制和市场环境。
  
  三、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业务情况
  1、主营业务
  报告期内,公司主要从事热电联产、生物质发电及供热、抽水蓄能、综合能源服务以及能源、环保行业相关的投资业务等。
  2、经营模式
  公司从事热电联产及生物质发电业务的企业分布在国内多个国家级、省级经济开发区内,主要以燃煤、天然气和生物质为原材料,主要产品为电和蒸汽;
  公司开展抽水蓄能、储能、综合能源服务的企业以项目开发、建设、运营以及为客户提供综合能源服务为主要经营模式。
  公司业绩主要来源于热电联产和投资收益。
  
  四、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1、全国性区域布局优势
  依托本土、发挥优势,公司作为宁波国有控股能源上市公司,自1995年成立至今,长期致力于本地能源项目的投资建设和经营管理,保障了宁波城区、北仑区核心区域及奉化区、余姚市部分区域的集中供热需求,逐步搭建以热力管网建设运营、热电企业投资运营为主的传统能源体系,为公司实现国内一流的区域低碳(零碳)智慧综合能源服务商这一发展目标打下良好基础。
  立足宁波、放眼全国,目前公司能源类项目从宁波城区及周边部分区域向外拓展至浙江省金华市、江西省上饶市及丰城市、安徽省安庆市及阜阳市、湖南省常德市、海南省临高县、湖北省潜江市、黑龙江省鹤岗市,分别布局在国家级开发区浙江金西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安徽阜南经济开发区,国家级化工园区湖北潜江经济开发区以及省级开发区江西丰城循环经济产业园、安徽望江经济开发区、湖南津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地,七省十地格局助力公司以点带面绿色发展。
  2、一体化产业格局优势
  公司积极响应“双碳”背景下促进转型升级,围绕综合能源发展定位,形成“产”“储”“销”协同发展一体化格局,以传统能源热电联产(煤炭、天然气)为基础,大力发展绿色能源,形成生物质发电供热、抽水蓄能、电化学储能、综合能源服务等新能源产业矩阵,同时公司还拥有热力供应、煤炭和生物质采购、运输等能源产业链公司。一体化产业格局进一步增强公司抗风险能力,同时也能挖掘新的利润增长点,使公司更具竞争优势。
  3、多元化项目拓展优势
  公司积极发挥内驱动力,以朗辰新能源、甬创电力和甬能综能为抓手,锚定“风光储充、生物质气化、节能降耗”三大业务,积极发挥投资业务、融资租赁业务“两大触角”作用,在综合能源、绿色环保等板块中深度挖掘优质投资标的,探索和获取行业经验和经营模式,稳步推进公司能源产业结构改革和转型升级。另外公司强化外部协同联动,积极主动与能源行业龙头企业寻求合作,通过参股、收购兼并等多种方式构建产业投资联系,同时以产业园区、大型基地建设为切入点,进一步加速公司综合能源项目开发。
  4、产学研科技创新优势
  公司高度重视技术研发,以市场为导向,结合公司发展定位,组建了研发中心,同时强化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交流,加快技术革新进程,建立联合开发、优势互补、成果共享、风险共担的合作机制。公司先后与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宁波诺丁汉大学、济南锅炉集团有限公司、中船重工(上海)新能源有限公司等行业领先的技术团队签订合作协议,积极与浙江大学等高校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其中“社区(园区)区域综合能源系统低碳设计与优化的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获得宁波市科技局专项科研资金,“多源工业有机固废协同热转化清洁处置技术研发及工程示范”项目成功申报浙江省2022年度“领雁”研发攻关计划。
  5、专业化人才储备优势
  公司始终重视人力资源的培养与建设,积极推进人才储备,经过近几年“走出去”战略实施,公司锻造了一批具备独立在异地业务开拓与管理能力的业务先锋,他们不仅在宁波总部积累了深厚的行业知识与专业技能,更在走出宁波、走向外地的过程中提升了跨区域协调、应对复杂局面以及创新解决问题的能力,他们能够深入理解不同地域的市场环境、政策法规及行业动态,有效对接并整合各地资源,为公司在广阔的国内市场构建竞争优势。这种人员布局,使得公司能够在保持宁波总部核心团队稳定、技术过硬、结构合理、管理规范的基础上,拥有一支能在不同地域迅速扎根、高效运作的外派团队。
  与此同时,公司持续通过激励改革和管理创新,调整和完善薪酬福利制度、职业发展通道以及远程协作机制等,确保公司人才得到充分的激励与支持,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与高效率。这种内外兼修的人才策略,使得公司在强化宁波本地人才队伍建设的同时,成功构建了一支遍布全国各地、具有高度适应性和战斗力的业务开发与运营团队,有力驱动了公司在全国市场的深度布局与稳健发展。

  五、公司关于公司未来发展的讨论与分析
  (一)行业格局和趋势
  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印发的《“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十四五”时期现代能源体系建设的主要目标是:
  (1)能源保障更加安全有力。到2025年,国内能源年综合生产能力达到46亿吨标准煤以上,原油年产量回升并稳定在2亿吨水平,天然气年产量达到2300亿立方米以上,发电装机总容量达到约30亿千瓦,能源储备体系更加完善,能源自主供给能力进一步增强。重点城市、核心区域、重要用户电力应急安全保障能力明显提升。
  (2)能源低碳转型成效显著。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五年累计下降18%。到2025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20%左右,非化石能源发电量比重达到39%左右,电气化水平持续提升,电能占终端用能比重达到30%左右。
  (3)能源系统效率大幅提高。节能降耗成效显著,单位GDP能耗五年累计下降13.5%。能源资源配置更加合理,就近高效开发利用规模进一步扩大,输配效率明显提升。电力协调运行能力不断加强,到2025年,灵活调节电源占比达到24%左右,电力需求侧响应能力达到最大用电负荷的3%~5%。
  (4)创新发展能力显著增强。新能源技术水平持续提升,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取得阶段性进展,安全高效储能、氢能技术创新能力显著提高,减污降碳技术加快推广应用。能源产业数字化初具成效,智慧能源系统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十四五”期间能源研发经费投入年均增长7%以上,新增关键技术突破领域达到50个左右。
  (5)普遍服务水平持续提升。人民生产生活用能便利度和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电、气、冷、热等多样化清洁能源可获得率显著提升,人均年生活用电量达到1000千瓦时左右,天然气管网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城乡供能基础设施均衡发展,乡村清洁能源供应能力不断增强,城乡供电质量差距明显缩小。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大力发展绿色低碳经济:推进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城乡建设发展绿色转型;落实全面节约战略,加快重点领域节能节水改造;完善支持绿色发展的财税、金融、投资、价格政策和相关市场化机制,推动废弃物循环利用产业发展,促进节能降碳先进技术研发应用,加快形成绿色低碳供应链;建设美丽中国先行区,打造绿色低碳发展高地。要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扎实开展“碳达峰十大行动”;提升碳排放统计核算核查能力,建立碳足迹管理体系,扩大全国碳市场行业覆盖范围;深入推进能源革命,控制化石能源消费,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加强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和外送通道建设,推动分布式能源开发利用,提高电网对清洁能源的接纳、配置和调控能力,发展新型储能,促进绿电使用和国际互认,发挥煤炭、煤电兜底作用,确保经济社会发展用能需求。
  (二)公司发展战略
  立足传统能源基础优势,加快新能源和油气产业战略布局,着力打造风光储充低碳(零碳)、生物质气化绿色供热、节能降耗减碳“三大产业”,构建区域绿色综合能源全产业链体系,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目标,努力建设成为国内一流的区域低碳(零碳)智慧综合能源服务商。
  (三)经营计划
  1、聚力经营提效,推动产业蓄能实现新跨越
  热电联产、绿色能源及其它业务领域积极推行转型升级与市场拓展策略。以节能减排为核心,充分利用专业技术优势,采取“以点带面”方式拓宽增值业务范围,由单一热电供应角色转型为综合性能源服务供应商;着重扩大生物质供热市场规模,系统性加强生物质燃料的集中管控,并敏锐捕捉电力市场改革机遇,积极探索电化学储能电站的商业化盈利模式;充分发挥投资平台触角功能,与战略合作伙伴开展更多维度的投资合作,实现产业间的深度协同效应;产业链公司配合主业强化配置,多元化拓展外销业务。
  2、聚力项目落地,推动投资聚能实现新跨越
  通过提升对外投资能力实现做大做强,并进一步强化对外资源获取能力,加快从传统能源为主导转型为绿色能源为主导。积极推进自建重大项目落地,力争与央企建立更多联系渠道,探求多方向合作机会;以朗辰新能源、甬能综能和甬创电力三大平台公司为抓手,多方向、有选择、统筹协同地拓展区域低碳项目。
  3、聚力机制改革,推动发展活力实现新跨越
  深化市场化机制、“三项制度”及数字化三大改革。推进新能源企业混改,提高国有资本投资和运营效率;全面落实任期制与契约化管理,确保经理层刚性兑现退出,优化中层与员工队伍,构建利润导向、市场对标、差异化薪酬体系,并探索形成与混合所有制改革有机结合、符合企业市场化运作方向的职业经理人制度;建成数字化保障体系,全方位支持国有企业深度变革。
  4、聚力要素配置,推动管理效能实现新跨越
  强化人才队伍、资本运作、财务资金、项目全周期及合规风控管理。畅通人才内部流动,并以市场化手段加强人才储备;产融互动实现上市公司资产价值稳健增长;加强资金集约化管理,提高资金运营效率,并灵活应用多种融资工具,有效控制综合融资成本;强化项目开发投资、工程建设及生产运营全周期管理能力;运用全面风险管理专项审计手段,并通过动态监控核心风险、发布预警、落实应对措施的方式,进一步完善合规管理机制体制建设。
  (四)可能面对的风险
  1、宏观经济波动风险:当宏观经济下行时,工业生产热力、电力需求减少,热负荷、电负荷的减少使得热电联产机组供热量及发电利用小时数下降,直接影响到热电厂的生产经营以及盈利能力,同时对新能源、储能的开发也会带来风险。
  2、政策风险:发电企业的销售电价面临政策调整的风险,电价政策改革会影响公司经营的收入和业绩;新能源业务竞争激烈,从而可能引起新能源项目的投资收益率降低;随着生态环境保护法规政策的逐步落实,环保投入和费用支出也相应增加,或将相应影响公司生产效益。
  3、市场风险:电力市场方面,华东电网的电力供求关系和浙江省内外入电特高压线路的建设会在一定程度上对公司的上网电量产生影响,从而给公司带来一定的市场风险;公司投资板块受资本市场和经济环境的影响较大,如果资本市场及经济环境出现较大变化将对投资收益产生影响。
  4、环境风险:极端天气会导致公司下游客户用气需求下降及妨碍设备正常运行;生物质料产量受环境因素影响较大,对生物质公司生产成本产生一定风险。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