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肤

主营介绍

  • 主营业务:

    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电站投资运营及智能管理业务。

  • 产品类型:

    风机及相关配件销售、风电场发电、电站产品销售

  • 产品名称:

    风机及相关配件销售 、 风电场发电 、 电站产品销售

  • 经营范围:

    一般项目:发电机及发电机组制造;发电机及发电机组销售;海上风电相关系统研发;海上风电相关装备销售;风力发电技术服务;风电场相关系统研发;风电场相关装备销售;光伏设备及元器件制造;光伏设备及元器件销售;太阳能发电技术服务;光伏发电设备租赁;新能源原动设备制造;新能源原动设备销售;工程管理服务;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技术进出口;货物进出口;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信息技术咨询服务;业务培训(不含教育培训、职业技能培训等需取得许可的培训)。(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许可项目:建设工程施工(除核电站建设经营、民用机场建设);发电业务、输电业务、供(配)电业务。(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具体经营项目以相关部门批准文件或许可证件为准)(以上项目不涉及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

运营业务数据

最新公告日期:2024-08-31 
业务名称 2024-06-30 2023-12-31 2023-06-30 2022-12-31 2022-06-30
电站运营营业收入(元) 9.75亿 - - - -
发电量:在运营的新能源电站(千瓦时) 27.35亿 40.16亿 20.11亿 28.59亿 -
装机容量:在运营的新能源电站(吉瓦) 2.71 2.56 1.67 1.50 -
订单数量:新增订单:风电机组(吉瓦) 9.73 - 7.58 - -
销量:风电机组:对外(吉瓦) 4.01 - 3.45 - -
产量:1.5MW-2.XMW(台) - 18.00 - - -
产量:3.XMW-5.XMW(台) - 1034.00 - - -
产量:6.XMW以上(台) - 779.00 - - -
销量:1.5MW-2.XMW(台) - 18.00 - - -
销量:3.XMW-5.XMW(台) - 999.00 - - -
销量:6.XMW以上(台) - 644.00 - - -
装机容量:在建(MW) - 3300.00 - - -
销售收入:风机及相关配件(元) - 235.17亿 - - -
业务收入:电站运营(元) - 14.99亿 8.33亿 13.36亿 -
装机容量:在建(GW) - - 4.02 2.15 -
销售收入:风电机组及相关配件(元) - - 94.49亿 - -
1.5MW-2.XMW产量(台) - - - 21.00 -
1.5MW-2.XMW销量(台) - - - 36.00 -
3.XMW-5.XMW产量(台) - - - 1416.00 -
3.XMW-5.XMW销量(台) - - - 1280.00 -
6.XMW以上产量(台) - - - 323.00 -
6.XMW以上销量(台) - - - 301.00 -
风机对外销售容量(MW) - - - - 3450.00

主营构成分析

报告期
报告期

加载中...

营业收入 X

单位(%) 单位(万元)
业务名称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成本(元) 成本比例 主营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加载中...
注:通常在中报、年报时披露 

主要客户及供应商

您对此栏目的评价: 有用 没用 提建议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170.58亿元,占营业收入的61.24%
  • 单位一
  • 单位二
  • 单位三
  • 单位四
  • 单位五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单位一
49.06亿 17.61%
单位二
47.26亿 16.97%
单位三
29.57亿 10.61%
单位四
24.06亿 8.64%
单位五
20.63亿 7.41%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48.94亿元,占总采购额的17.85%
  • 单位一
  • 单位二
  • 单位三
  • 单位四
  • 单位五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单位一
14.58亿 5.32%
单位二
10.34亿 3.77%
单位三
8.57亿 3.13%
单位四
8.07亿 2.94%
单位五
7.37亿 2.69%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188.67亿元,占营业收入的61.35%
  • 单位一
  • 单位二
  • 单位三
  • 单位四
  • 单位五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单位一
61.52亿 20.01%
单位二
53.17亿 17.29%
单位三
32.60亿 10.60%
单位四
25.35亿 8.24%
单位五
16.02亿 5.21%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46.10亿元,占总采购额的24.34%
  • 单位一
  • 单位二
  • 单位三
  • 单位四
  • 单位五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单位一
13.93亿 7.36%
单位二
9.71亿 5.13%
单位三
8.83亿 4.66%
单位四
6.89亿 3.64%
单位五
6.74亿 3.56%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164.37亿元,占营业收入的61.26%
  • 单位一
  • 单位二
  • 单位三
  • 单位四
  • 单位五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单位一
40.64亿 15.15%
单位二
38.92亿 14.51%
单位三
32.12亿 11.97%
单位四
32.01亿 11.93%
单位五
20.67亿 7.70%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52.69亿元,占总采购额的23.00%
  • 单位一
  • 单位二
  • 单位三
  • 单位四
  • 单位五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单位一
17.23亿 7.52%
单位二
12.18亿 5.32%
单位三
9.80亿 4.27%
单位四
6.86亿 3.00%
单位五
6.62亿 2.89%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14.60亿元,占营业收入的57.34%
  • 大唐集团
  • 南方电网
  • 中节能
  • 国家电投
  • 粤水电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大唐集团
4.54亿 17.82%
南方电网
2.85亿 11.19%
中节能
2.68亿 10.54%
国家电投
2.31亿 9.09%
粤水电
2.22亿 8.70%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7.01亿元,占总采购额的33.47%
  • 南京高精传动设备制造集团有限公司
  • 湘潭电机股份有限公司(含子公司湖南湘电动
  • 惠柏新材料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 ThyssenKrupp Rothe E
  • 江苏中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南京高精传动设备制造集团有限公司
4.15亿 19.83%
湘潭电机股份有限公司(含子公司湖南湘电动
7537.68万 3.60%
惠柏新材料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7486.79万 3.57%
ThyssenKrupp Rothe E
7322.08万 3.50%
江苏中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6225.72万 2.97%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21.91亿元,占营业收入的41.35%
  • 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大唐集团有限公司
  • 华润电力控股有限公司
  • 广东省粤电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4.77亿 9.01%
中国大唐集团有限公司
4.73亿 8.93%
华润电力控股有限公司
4.57亿 8.62%
广东省粤电集团有限公司
4.36亿 8.24%
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
3.47亿 6.56%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13.16亿元,占总采购额的29.61%
  • 南京高精传动设备制造集团有限公司
  • 湘潭电机股份有限公司(含子公司湖南湘电动
  • 惠柏新材料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 南通蓝岛海洋工程有限公司
  • 浙江成如旦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南京高精传动设备制造集团有限公司
8.89亿 20.01%
湘潭电机股份有限公司(含子公司湖南湘电动
1.14亿 2.56%
惠柏新材料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1.05亿 2.37%
南通蓝岛海洋工程有限公司
1.04亿 2.35%
浙江成如旦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03亿 2.33%

董事会经营评述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及主营业务情况说明
  低碳环保是当今全球发展的主旋律,清洁能源是从能源供给侧实现低碳环保的重点发展领域。2024年上半年,行业整体保持快速稳健发展,在政策支持和技术创新的推动下,呈现规模化、国际化和快速迭代化等趋势。在这一背景下,明阳智能以创新清洁能源、造福人类社会为使命,以做全球清洁能源智慧化、普惠制的领导者为愿景,致力于打造清洁能源全生命周期价值链管理与系统解决方案的供应商。公司通过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目前已发展成为国内领先、全球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智慧能源企业集团。公司坚守高端装备和自主创新不动摇,坚定执行风光储氢一体化布局和新能源电站滚动开发的总体思路,坚... 查看全部▼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及主营业务情况说明
  低碳环保是当今全球发展的主旋律,清洁能源是从能源供给侧实现低碳环保的重点发展领域。2024年上半年,行业整体保持快速稳健发展,在政策支持和技术创新的推动下,呈现规模化、国际化和快速迭代化等趋势。在这一背景下,明阳智能以创新清洁能源、造福人类社会为使命,以做全球清洁能源智慧化、普惠制的领导者为愿景,致力于打造清洁能源全生命周期价值链管理与系统解决方案的供应商。公司通过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目前已发展成为国内领先、全球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智慧能源企业集团。公司坚守高端装备和自主创新不动摇,坚定执行风光储氢一体化布局和新能源电站滚动开发的总体思路,坚定深耕海上和海外两个市场,取得了良好的成绩。
  (一)公司主要产品及解决方案
  (1)风电机组制造
  明阳智能风电整机制造板块包括大型风力发电机组及其主要核心部件研发、生产、销售等业务。公司针对世界各地不同风况和气候条件,包括低温、沙尘、台风、盐雾、高原等严酷环境,研发和设计了适应不同特殊气候条件的陆上和海上风机,形成了“覆盖当前,着眼未来”的多产品布局,包括单机功率覆盖1.5-11MW系列陆上型风机,以及单机功率覆盖5.5-22MW系列海上型风机。此外,公司创新性地提出漂浮式风机的概念,研发出推动人类文明走向远海的“黑科技”。从全球首台MySE5.5MW抗台风漂浮式风机到MySE7.25MW深远海漂浮式海上风机,漂浮式风机跨越到了“双一百”,攻克了离岸100公里、水深100米的深水区;再到16.6MW的全球独创单体容量最大漂浮式风电平台“明阳天成号”,公司不断突破海上风电的技术“边界”。每个系列的风机又包含不同叶轮直径,适应不同地域、不同自然环境的风况特点。在同一叶轮直径基础上,公司根据不同环境条件推出了常温型、低温型、超低温型、宽温型、高原型、海岸型、抗台风型、海上型等系列机组。公司目前是国内风力发电行业产品品类最为齐全,布局最具前瞻性的领军企业之一。
  (2)新能源电站发电业务
  在新能源电站运营环节,公司通过建立新能源电站智能管理大数据平台,对新能源电站运行数据进行实时监测与分析,并结合物联网、云存储及大数据分析等前沿技术,重点打造远程监控、在线状态监测、远程故障诊断与修复、风/光功率预测、视频监控等系统,实现新能源电站运营全过程的透明化管理。目前公司在运营新能源电站遍布全国各个区域,已经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成熟业务形态。同时公司建立了完整的后市场服务价值链核心团队,覆盖新能源电站的基础定检、运维、优化等高端服务板块。在保障新能源电站运营的前提下,通过提升新能源电站发电量,从而实现提升公司运营新能源电站的发电收入。
  (3)新能源电站产品销售
  在新能源电站环节,公司基于“滚动开发”的轻资产运营理念,以“开发一批、建设一批、转让一批”为主要的经营模式。通过对新能源电站进行“滚动开发”,实现“风资源溢价”、“风电产品销售”和“EPC价值”等多重价值量的兑现。
  (4)其他业务
  除以上主营业务外,公司围绕新能源领域进行了相关的拓展,具体包含:光伏业务、新能源电站EPC业务以及配售电业务。
  打造风光两翼的一体化布局,公司在光伏领域持续推进HJT光伏电池和组件业务、Topcon光伏组件业务和钙钛矿新型光伏电池研发项目。
  新能源电站EPC业务是借助于公司自主形成的新能源电站设计经验,通过承建第三方业主的风电场或者光伏电站,从而实现EPC业务收入。
  配售电业务主要包括售电业务和配电业务。在售电业务上,公司下属售电公司通过电力交易平台向发电主体批发购电,获得电价差收益;另一方面,售电公司通过为用户提供电力需求侧管理服务获得调峰收益。在配电相关业务上,公司主要开展智慧化增量配电网项目服务。配电公司通过公开投标、政府优选等方式获取增量配电网的经营权,建设区域内220kV、110kV、35kV、10kV的供电线路及变配电设施完成区域组网。公司向协议用电企业供电并收取电费,同时为其提供需求侧管理、综合节能等能源效率管理服务与电力运维服务。
  (二)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1)以风电、光伏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持续增长
  在“双碳”目标引领下,以可再生能源为主体的新型能源体系正加速构建。根据国家能源局统计数据,2024年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不断实现新突破。2024年上半年,全国可再生能源发电新增装机1.34亿千瓦,同比增长24%,占全国新增电力装机的88%。截至2024年6月底,全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达到16.53亿千瓦,同比增长25%,约占我国发电总装机的53.8%,其中,风电装机4.67亿千瓦,风电光伏发电合计装机(11.8亿千瓦)已超过煤电装机(11.7亿千瓦)。
  2024年上半年,全国风电新增并网容量2,584万千瓦,同比增长12%,其中陆上风电2,501万千瓦,海上风电83万千瓦。截至2024年6月底,全国风电累计并网容量达到4.67亿千瓦,同比增长20%,其中陆上风电4.29亿千瓦,海上风电3,817万千瓦。2024年上半年,全国风电发电量5,08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全国风电平均利用率96.1%。
  (2)风光大基地建设加快,为十四五期间风光装机提升提供有效路径
  当前,建设风光大基地,是推动能源低碳转型,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发展目标的重要路径之一。目前,我国已成功推动三批大基地项目建设,西部、北方地区大基地项目装机规模快速增加。
  报告期内,国务院印发《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提出要加大非化石能源开发力度,加快建设以沙漠、戈壁、荒漠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合理有序开发海上风电,促进海洋能规模化开发利用,推动分布式新能源开发利用。《行动方案》同时要求到2025年底,全国非化石能源发电量占比达到39%左右。
  (3)新型能源体系建设进程加速,电力体制改革持续推进
  根据中国能源生产和消费的特点,我国明确提出要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完善新能源消纳和调控政策措施。新型能源体系的建设伴随大规模可再生能源和分布式能源接入,这对我国新型电力系统提出了更高要求。可再生能源具有随机性、间歇性、波动性等特征,如何进一步提升能源消纳能力、推进能源供给结构转型升级变得愈发重要。
  《行动方案》中明确提出,要提升可再生能源消纳能力,加快建设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外送通道,提升跨省跨区输电能力。大力促进非化石能源消费。加强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以下简称“绿证”)交易与节能降碳政策衔接,2024年底实现绿证核发全覆盖。我国正逐步建立起全国化、多功能、健全稳定的电力交易市场,提高绿电消费需求,实现新能源环境价值的工作也在持续推进。
  (4)风电海外市场潜力巨大,中国风电企业积极走向海外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
  报告期内,全球风能理事会(GWEC)发布《2024年全球风能报告》,报告指出2023年全球风电行业新增装机容量达到117GW,创历史新高。GWEC预测,未来五年全球风电新增装机容量有望从2023年的117GW增长到2028年的182GW,复合年均增长率约9.4%;其中海风新增装机规模有望从2023年的11GW增长至2028年的37GW,复合年均增长率约27.5%。
  以欧美发达国家为代表的主要能源消耗地区先后出台新规划,在加大新能源电站的建设规模的同时进一步简化新能源电站的审批手续,并给予不同程度的补贴或资金支持,为风能行业带来了新的增长机遇,同时也提出了新的挑战。在当前的全球能源转型和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大背景下,我国风电企业积极推进国际化战略,通过在海外建立生产基地、与国际合作伙伴共同开发项目等多样化的途径来扩大其全球业务。此外,通过在海外证券交易所上市,从资本市场加强中国风电企业在国际市场的渠道建设和品牌塑造,从而提升自身的国际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

  二、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一)继续推进风机大型化和轻量化,进一步降低风机制造成本
  风机大型化和轻量化有利于提高发电效率,降低单位成本,对提升整体经济效益具有显著的积极影响。在此基础上,公司风电整机的市场认可度和竞争力不断提升。截至目前,明阳智能已下线MySE18.X-20MW海上风电机组、143米海上风电叶片、MySE11-233陆上风电机组等大兆瓦风电产品。
  报告期内,公司继续积极推动全行业风机大型化进程,实现风机对外销售4.01GW,对应实现风机及相关配件销售79.22亿元。报告期内,公司风机新增订单9.73GW。中国风能专业委员会公布的2023年国内风机厂商装机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明阳智能以294.1万千瓦新增装机容量进一步巩固了在海上风电的领军地位,占据全国海上风电新增装机容量的40.9%。
  (二)继续推进新能源电站滚动开发,提升公司可持续发展能力
  新能源电站滚动开发是公司的重要战略之一。公司通过风光储氢的一体化布局,提升自身新能源电站的开发和运营能力,从而进一步提高公司自建自营新能源电站的收益能力;在适当时机对外转让部分风电项目公司的股权,提高资本的流动性和灵活性,实现轻资产的运营模式。
  报告期内,公司共实现电站运营收入9.75亿元。随着公司新能源电站“滚动开发”的商业模式逐渐成熟,电站销售业务对公司盈利能力的贡献也逐步形成稳定规模。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在运营的新能源电站装机容量2.71GW。报告期内,公司在运营的新能源电站共实现发电量27.35亿千瓦时。此外,公司还在电站资产证券化领域继续进行深入探索,将公司新能源电站“滚动开发”模式推进到下一个发展阶段。
  (三)光伏、储能、氢能产业相融,推进公司风光储氢一体化布局
  报告期内,公司以智慧能源应用场景创造牵引需求,推动新能源技术高端化、产业生态化、应用场景化,探索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应用场景和实现路径,形成新能源整体解决方案。通过持续加大对光伏产业、电力电子储能产业和氢能产业的投入,以实现平衡可再生能源的间歇性和不稳定性,从而提高能源整体利用效率和电网的稳定性。随着公司风光储氢一体化布局的持续完善,通过技术和商业模式的创新,结合风光储氢整体电站的设计理念和实施能力,实现风光储氢协同效应,逐步达成风光两翼一体化布局的产业集团宏伟蓝图。
  (四)产业与资本双轮驱动,探索多元融资模式
  公司为响应国家政策号召,深化产业与资本融合,通过开展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有效盘活存量资产,促进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报告期内,中信建投明阳智能新能源封闭式基础设施证券投资基金正式获得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准予注册的批复(文号:证监许可〔2024〕969号)。该项目已成为全国首单获批的陆上风电公募REITs及首单民营企业风电公募REITs。发行基础设施公募REITs是公司实现新能源电站“滚动开发”的重要模式,通过产业与资本双轮驱动,提升公司资产运营模式及商业模式,进一步打造全球领先的智慧能源产业集团,实现能源绿色、普惠和智慧化。

  三、风险因素
  1、公司业务受到全球经济发展周期性影响的风险。公司业务的主体为风机制造和新能源电站建设运营,作为风电整机产品的主要生产商和解决方案提供商,公司业务存在受到全球经济发展周期性的影响导致经营情况出现阶段性波动的风险。
  2、光伏业务开拓不及预期的风险。目前公司光伏业务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需要进行进一步的资本投入和团队建设,可能存在业务发展规模和经营业绩有时间差而导致短期不及预期的风险。
  3、海外市场拓展进度不及预期的风险。公司正在积极的开拓海外市场。但海外业务所面临的商务环境与国内相差较大,需要经验丰富的团队和专业技术支持。公司海外业务的发展可能存在因种种因素而导致进展不及预期的风险。

  四、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领先的行业地位
  公司始终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以高端装备制造业为核心,以推进清洁能源普惠制为己任,坚持创新引领、自主研发,推动公司业务围绕风机制造、新能源电站开发运营全面发展。公司凭借在新能源技术创新、零碳应用场景打造和高端装备制造绿色中转型的出色表现,在“2023年全球新能源企业500强”中居第33位。在国际权威风电行业媒体公布的年度“全球最佳风电机组”评选结果中,公司凭借三项全球金奖、两项全球第二,以及多个“全球最佳”的成绩领跑行业,并蝉联全球创新产品入选榜单最多的风电企业,展现了公司研发团队科技创新和自主研发的强大实力,同时也彰显出全球市场对公司风电产品的高度认可。明阳智能风机产品连续三年斩获金奖,以硬核创新研发实力引领全球大风机技术发展。
  公司在陆上和海上风电领域均已进行了长期且深厚的技术积累,具有低成本、高稳定性、高发电量等特性的MySE系列风机技术路线已经获得了市场的一致认可。海上风机方面,报告期内,公司发布了全球单体容量最大的16.6MW漂浮式风电平台“OceanX明阳天成号”,实现多项全球首创。陆上风机方面,公司陆上超大单机容量风电机组MySE11-233获得2023年度“全球最佳陆上风电机组(5.6MW以上)”银奖。
  公司打造了海上风电智能运维规划系统、基于大数据平台的故障预警模型、离线故障预警模型、健康度管理平台等智慧运维新模式,可为客户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定制化整体解决方案与智慧运营服务。
  同时,公司坚持以客户为中心,在生产基地布局方面提供“公司-客户零距离”服务,在全国完成了一系列生产基地的建设,保证了产品、备件等资源能够在生产交付和后市场运维服务中实现低成本运输和快速响应。
  (二)强大的核心技术研发能力
  公司是国内风机大型化的先行者,具有产品更新快、成本更低、发电量更高、技术路线优势更加明显的先发优势。公司风机技术路线历经了十余年实践积累和数次升级,具有模块化设计、结构紧凑、效率高、发电性能优异、防腐性能优良、工程施工便捷、易维护等优点。
  在技术创新方面,公司先后攻克了叶片用碳纤维拉挤板新材料与新工艺、混凝土预制件材料创新技术、机械传动新系统设计、海洋能源和海洋工程系统技术、智慧化数字化创新应用、风机智能控制监测与故障识别诊断等技术。在量产机型方面,公司已经形成了3MW到16MW级全系列的MySE系列风机产品谱系。在新机型研发方面,公司将进一步推动风机单机容量提升和标准化、轻量化制造,以及海上漂浮式风机的研发和技术储备。
  针对能源立体融合开发过程中存在的数据孤岛问题,报告期内,明阳智能凭借在“海上风电安全高效开发成套技术和装备及产业化”项目中做出的贡献获得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凭借在“超大容量风电能量转换系统的高性能服役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中做出的贡献获得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1)机组大型化和轻量化技术
  公司通过研发,克服了机型在不断大型化、轻量化过程当中,面临的诸如风机传动链稳定性、发电机载荷稳定性等问题。公司陆上风机机型单机功率正在以3MW、4MW主力机型向5MW、6MW、7MW、8MW机型推进。海上风机机型单机功率从5.5MW到6.45MW已经迭代到8MW、11MW、12MW和更高的18MW、22MW机型。
  同时,MySE系列风机搭载了先进智能控制技术和状态运维技术,该技术一方面使得机组具有运行状态智能化监测及预测功能,即可对机组的亚健康状态和可靠度进行预测,保证机组健康稳定运行;另一方面,该技术可以智能化的安排运维计划,即根据检修项目任务池、运维人员情况、检修工时等信息,再结合机组健康状态、气象预测数据,通过大数据智能算法模型排布出一个损失电量最少的时间段作为建议维护时间,提升发电量。
  (2)海上风电技术
  目前公司的MySE系列风机依靠成熟可靠的结构设计,相对于同行业有着明显的尺寸和重量优势。MySE系列风机配备有全密封的机舱设计与高效热能交换器,保证机组具有优异的海上防腐性能;同时能使很多不可开发的海上风电资源变成可开发资源,最大限度地满足业主的经济性需求。
  经过多年的研发,公司通过持续精进核心技术,针对中国海上的独特条件对MySE系列风机进行定制化设计,具有优异的抗台风性能。公司通过掌握海量数据,全面分析台风的风速风向、湍流强度、风切变、阵风系数、机组运行状态等,将研究成果融入到MySE系列风机的抗台性能设计中。公司研发团队通过模拟台风的工况条件,计算得出台风条件下机组的载荷情况,从而让MySE系列风机符合最严苛的台风环境条件要求。在抗台智能化方面,针对不同地区、风场甚至机位,搭载个性化的抗台控制策略,公司风机可进行智能逻辑判断,主动应对台风侵袭。
  通过多年的积累,公司已成为行业内掌握台风风场实际运行数据最多的公司,也是抗台风风机中的“第一品牌”。截至目前,公司已有超过2,000台风机在台风区域运行,这些风机先后经历了数十场不同等级的台风,最大台风等级达到18级,均安全可靠、稳定运行。
  (3)超长叶片技术
  公司一直坚持海陆叶片自主设计,具备完备的叶片气动、叶片结构和叶片载荷的迭代设计开发能力,可以自主完成新叶片型号的设计及制造,用以与自主设计的风机机型进行组合,具有独特的先发优势。报告期内,公司自主研制叶轮直径达230米的全球已下线叶轮直径最大的陆上机组叶片。机组搭载的超长叶片通过材料、工艺、结构、精益制造和智能数字“五位一体”的创新矩阵,结合多目标优化方法,可有效应对严寒、高温、风沙等极端环境条件,提高生产可靠性和结构安全性,保证优异气动效率和发电能力。此外,公司通过采用轻量化设计以及气弹稳定性分析技术,保证叶片低成本以及台风下可靠性。叶片技术的创新,是风机未来度电成本降低的核心手段之一,同时掌握整机设计技术和叶片设计技术将使公司在竞争中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4)深海漂浮式风电技术
  公司持续进行技术革新、引领行业创新,成为国内漂浮式机组开发应用的积极践行者。专注于深远海风力资源的开发利用、风机性能的优化和安全可靠性的增强等关键技术领域的研发创新,为推进漂浮式风力发电技术不断进步贡献力量。同时,公司加强技术研发投入及专业技术人员能力建设投入,在风浪数据收集、海上风机创新研发和海上风电施工方面取得了大量的技术成果和积累,围绕深海漂浮式技术与国内外优秀研究机构进行了多次技术交流合作及技术攻关,为深海台风海域提供了优良的载荷传递、结构安全、运动响应平稳的半潜式漂浮式基础解决方案,为公司海上风机走向深海提供了安全可靠、成本可控的重要基础。
  (5)新一代光伏高效电池技术
  新一代光伏高效异质结(HJT)电池技术拥有更高的转化效率,具有低衰减率、易于薄片化、低温性能以及工艺步骤少等优势。随着设备国产化以及辅材成本下降等关键节点取得不断突破,光伏HJT电池有望成为N型电池技术革命的重要参与者。
  报告期内,公司发布了全新一代“青龙”、“白虎”、“玄武”系列HJT双玻组件。加上此前公司已推出的“朱雀”系列产品,公司已发布四款高效异质结组件产品并成功投入市场。公司光伏组件产品多元应用场景灵活切换,产品荣获“TV北德产品认证”,产品实力获国际机构权威认可。
  (三)核心关键部件自研自产能力,强化自主化水平和产业链控制力
  风机零部件质量决定风机质量。公司具备叶片、齿轮箱、变频器、变桨控制系统、电气控制系统等各核心零部件的自主研发、设计、制造能力,以及进行一体化建模与模型验证研究的能力。公司掌握风机核心部件的研发、设计和制造能力,不仅可以有效控制成本,提升盈利能力,还可以从整机系统角度对风机部件进行优化设计,提高风机运行效率及可靠性,从而更好满足客户的多层次需要,保持企业的产品核心竞争力。
  供应链方面,公司持续推进供应链垂直一体化,深化供应链整合,实施积极的供应链政策。通过加强对上游供应链的管控力度,公司在有效控制质量、保证交付的前提下,成本得到进一步控制。此外,公司对关键零部件的技术储备和持续投入,使公司可向供应商输出技术,整合其生产能力深度绑定或自我配套生产能力,服务于公司的整机技术迭代,并可更好地满足公司持续的机型升级需求。
  (四)强大的创新和研发能力,持续打造技术领先优势
  通过整合全球资源,公司目前拥有国内领先的叶片设计团队、齿轮箱设计团队、发电机设计团队、核心研发仿真团队、整机研发测试团队、液压润滑冷却系统设计团队、智慧能源研发团队、智能化运维团队。公司还建立了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广东省风电技术工程实验室、广东省工程中心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并在美国硅谷、德国汉堡,以及北京、上海、深圳建立高端前沿研发中心。此外,公司与国内外知名机构ECN(荷兰的国家级能源实验室)、DNVGL(德国劳埃德船级社)、Fraunhofer(德国弗劳恩霍夫研究院)、Romax(世界顶级传动链设计商)等国际知名机构的科研合作,在气动弹性力学研究、齿轮箱设计、传动链系统设计、复杂地形风资源测算、先进控制策略开发等风电前沿技术领域突破发展。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