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肤

主营介绍

  • 主营业务:

    调味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 产品类型:

    调味品类、天然提取物调味料、香辛料、风味清汤

  • 产品名称:

    排骨味王调味料 、 大骨浓汤调味料 、 牛肉味调味料 、 鸡粉 、 炒粉料 、 海鲜调味料 、 鲜菇素调味料 、 海鲜素调味料 、 干贝素调味料 、 益鲜素调味料 、 主味素调味料 、 鲍鱼素调味料 、 白胡椒粉 、 五香粉 、 蚝油 、 辣椒酱 、 咖哩调味料 、 排骨酱 、 清鸡汤 、 翅皇汤 、 鲍皇汤 、 白汤

  • 经营范围:

    许可项目:调味品生产;食品生产;食品经营;食品互联网销售;茶叶制品生产;饮料生产(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具体经营项目以相关部门批准文件或许可证件为准)一般项目:食品经营(仅销售预包装食品);食品进出口;网络技术服务;计算机系统服务;数据处理服务;物联网技术服务;食品互联网销售(销售预包装食品)(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不得在《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禁止外商投资的领域开展经营活动)。

运营业务数据

最新公告日期:2024-04-30 
业务名称 2024-03-31 2023-12-31 2023-09-30 2023-06-30 2022-12-31
经销商数量(个) 794.00 789.00 784.00 763.00 -
经销商数量:境内(个) 790.00 785.00 780.00 759.00 -
经销商数量:境外(个) 4.00 4.00 4.00 4.00 -
库存量:固体饮料(吨) - 0.00 - - -
库存量:复合调味粉(吨) - 986.68 - - -
库存量:天然提取物调味料(吨) - 1.54 - - -
库存量:酱类调味品(吨) - 43.29 - - -
库存量:风味清汤(吨) - 1.22 - - -
库存量:香辛料(吨) - 3.78 - - -
库存量(吨) - 1036.51 - - -
合计库存量(吨) - - - - 946.19
固体饮料库存量(吨) - - - - 1.94
复合调味粉库存量(吨) - - - - 853.49
天然提取物调味料库存量(吨) - - - - 3.02
酱类调味品库存量(吨) - - - - 81.55
风味清汤库存量(吨) - - - - 0.91
香辛料库存量(吨) - - - - 5.28

主营构成分析

报告期
报告期

加载中...

营业收入 X

单位(%) 单位(万元)
业务名称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成本(元) 成本比例 主营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加载中...
注:通常在中报、年报时披露 

主要客户及供应商

您对此栏目的评价: 有用 没用 提建议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1.02亿元,占营业收入的16.07%
  • 第一名
  • 第二名
  • 第三名
  • 第四名
  • 第五名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第一名
3089.82万 4.89%
第二名
2547.86万 4.03%
第三名
1675.44万 2.65%
第四名
1508.06万 2.39%
第五名
1333.51万 2.11%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4.33亿元,占总采购额的73.32%
  • 第一名
  • 第二名
  • 第三名
  • 第四名
  • 第五名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第一名
1.70亿 28.84%
第二名
1.30亿 22.04%
第三名
1.01亿 17.08%
第四名
1738.93万 2.94%
第五名
1432.03万 2.42%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6661.68万元,占营业收入的11.96%
  • 第一名
  • 第二名
  • 第三名
  • 第四名
  • 第五名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第一名
1555.40万 2.79%
第二名
1552.00万 2.79%
第三名
1510.48万 2.71%
第四名
1101.65万 1.98%
第五名
942.15万 1.69%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3.37亿元,占总采购额的72.05%
  • 第一名
  • 第二名
  • 第三名
  • 第四名
  • 第五名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第一名
1.24亿 26.49%
第二名
9244.01万 19.79%
第三名
7210.04万 15.43%
第四名
2510.50万 5.37%
第五名
2319.46万 4.97%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6649.16万元,占营业收入的12.11%
  • 第一名
  • 第二名
  • 第三名
  • 第四名
  • 第五名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第一名
1656.07万 3.02%
第二名
1388.12万 2.53%
第三名
1312.72万 2.39%
第四名
1235.26万 2.25%
第五名
1057.00万 1.93%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2.43亿元,占总采购额的59.85%
  • 第一名
  • 第二名
  • 第三名
  • 第四名
  • 第五名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第一名
7872.39万 19.40%
第二名
6134.22万 15.12%
第三名
5265.94万 12.98%
第四名
2659.34万 6.55%
第五名
2354.00万 5.80%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6174.95万元,占营业收入的14.69%
  • 第一名
  • 第二名
  • 第三名
  • 第四名
  • 第五名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第一名
1799.00万 4.28%
第二名
1451.64万 3.45%
第三名
1058.18万 2.52%
第四名
998.98万 2.38%
第五名
867.15万 2.06%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1.46亿元,占总采购额的49.41%
  • 第一名
  • 第二名
  • 第三名
  • 第四名
  • 第五名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第一名
5495.69万 18.66%
第二名
3457.59万 11.74%
第三名
2607.64万 8.85%
第四名
1498.63万 5.09%
第五名
1491.44万 5.06%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5289.92万元,占营业收入的12.55%
  • 第一名
  • 第二名
  • 第三名
  • 第四名
  • 第五名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第一名
1442.09万 3.42%
第二名
1037.09万 2.46%
第三名
974.75万 2.31%
第四名
935.42万 2.22%
第五名
900.57万 2.14%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1.98亿元,占总采购额的56.59%
  • 第一名
  • 第二名
  • 第三名
  • 第四名
  • 第五名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第一名
6033.13万 17.24%
第二名
4820.71万 13.77%
第三名
3544.37万 10.13%
第四名
2896.39万 8.28%
第五名
2508.81万 7.17%

董事会经营评述

  一、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在2023年,市场经济虽然逐步回暖,国内外宏观经济环境仍处于复杂且充满挑战的状态,导致整体消费市场表现乏力,消费者的信心有所降低。在此背景下,我司所处的调味品细分领域,由于其在食品行业中相对于酱油醋等基础调料的市场份额较小,加上不断有新的竞争者涌入赛道,行业竞争压力显著增大,整体态势表现为一种“弱复苏伴随强劲分化的格局”。  尽管面对如此不利的市场条件,公司始终保持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坚定地聚焦在咖喱肉风味复调这一双核心的战略定位上,致力于成为该领域的领军者。为了实现这一战略目标,公司在内部启动了深层次的改革进程,同时加强精细化管理,旨在通过降低成本、提升效率以及不... 查看全部▼

  一、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在2023年,市场经济虽然逐步回暖,国内外宏观经济环境仍处于复杂且充满挑战的状态,导致整体消费市场表现乏力,消费者的信心有所降低。在此背景下,我司所处的调味品细分领域,由于其在食品行业中相对于酱油醋等基础调料的市场份额较小,加上不断有新的竞争者涌入赛道,行业竞争压力显著增大,整体态势表现为一种“弱复苏伴随强劲分化的格局”。
  尽管面对如此不利的市场条件,公司始终保持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坚定地聚焦在咖喱肉风味复调这一双核心的战略定位上,致力于成为该领域的领军者。为了实现这一战略目标,公司在内部启动了深层次的改革进程,同时加强精细化管理,旨在通过降低成本、提升效率以及不断创新产品和业务模式等多元手段来巩固并增强自身的竞争优势,在艰难的市场环境中持续前行并寻求突破。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3,214.98万元,同比上升13.45%;实现归属于上市股东的净利润为3,109.23万元,较上年同期上升124.73%,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3,855.87万元,较上年同期上升69.74%。截止2023年12月31日,公司总资产62,804.32万元,较上年同期上升0.12%;归属于上市股东的所有者权益为55,727.93万元,较上年同期上升3.72%。
  
  二、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福建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的通知》,特别指出“提档升级特色现代农业与食品加工、冶金、建材、文化四大优势产业……打造“六四五”产业新体系。”及《福建省“十四五”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规划的通知》中指出“按照“产业集聚化、产线智能化、产品高端化”的思路,加快发展食品加工、冶金、建材、特色轻工等传统优势产业,以提档升级为主线,以智能化、绿色化为主攻方向,不断提高资源优化配置能力和专业化协作分工水平,提升质量品牌和发展层次,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福建制造基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规划,国家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在促进消费的同时改善人民生活品质,推动居民消费升级;在政策和消费升级等多种因素的驱动下,调味品行业市场因消费需求进一步多样化。安全卫生、产品质量、方便快捷、食品添加剂是消费者重点关注的领域,吃的安全、吃的健康是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基本要求。
  调味品行业从细分产业发展情况来看,生产复合调味料产品的企业占调味品企业总数的百分八十以上;近些年因为产业升级、外卖外食餐饮业的发展,正逐渐步入快速增长阶段,渗透率有着巨大提升空间。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调味料市场规模达到5133亿元,2025年市场规模达7881亿元。疫情使餐饮消费从外食转向家庭烹饪场景,提升了C端调味品需求,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中国调味品企业在疫情期间仍能实现收入逆势增长,调味品产业市场规模存在一定的发展空间。
  近年来随着国内的消费升级,复合调味品行业发展迅猛,市场规模达1786亿元。B端餐饮连锁化趋势对复合调味品需求、C端家庭人口数量缩小带来的“核心家庭化”等原因,导致了“做饭不经济”现象。此外,越来越多九零后、零零后作为“烹饪小白”对复合调味品的需求较大,这些都为巨大市场增量作出贡献。复合调味品行业是一片蓝海,市场发展前景广阔。
  
  三、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业务情况
  (一)公司的主营业务
  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专注于调味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调味品类主要产品包括排骨味调料、海鲜味调料、骨汤味调料、牛肉味调料、鸡鲜味调料、餐饮菜式调料等六大类产品。
  (二)主要产品及用途
  调味品类:复合调味粉主要包括排骨味王调味料、大骨浓汤调味料、牛肉味调味料、鸡粉、炒粉料、海鲜调味料等产品;天然提取物调味料主要包括鲜菇素调味料、海鲜素调味料、干贝素调味料、益鲜素调味料、主味素调味料、鲍鱼素调味料等产品;香辛料主要包括白胡椒粉、五香粉等产品;酱类主要包括蚝油、辣椒酱、咖哩调味料及排骨酱等产品;风味清汤主要包括清鸡汤、翅皇汤、鲍皇汤、白汤等产品。
  (三)公司经营模式
  1)采购模式
  公司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根据销售计划和生产计划及原材料库存情况、安全库存和经济采购量等因素,依据即时市场调查情况确定供应商,从而进行原辅材料的采购。对于主要原材料供应商,公司与其签订年度采购合同,对采购数量、金额和质量等进行约定,以达到保质、保量、按时供货。公司设有专人跟踪主要原材料市场价格波动情况,在参考往年市场价格情况下进行大宗采购从而降低采购成本。
  2)生产模式
  公司采取以销定产的生产模式。生产管理中心根据营销中心提供的月度销售计划,并结合产品库存量制定月度生产计划,各生产车间根据生产计划安排生产,生产完毕经质量控制部检验合格后办理入库。
  3)销售模式
  公司销售渠道以流通渠道为主,电商渠道、商超渠道、餐饮渠道、工业渠道和海外渠道为辅。公司流通渠道、餐饮渠道、海外渠道主要采取经销商代理制,对部分经销商采取分渠道、分品牌、分品项操作。电商渠道在公司自营同时,大力开拓授权经销商。公司主要客户为各地调味品、食品批发商,采用买断式销售方式。经销商向公司购买产品后,自行组织人员进行销售,其主要销售对象和场所包括超市、餐饮企业和农贸市场等。此外公司在工业渠道和部分餐饮渠道采用直销模式,公司直销客户为食品加工企业和餐饮、酒店等。
  
  四、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品牌优势
  经过20多年发展,“安记”在复合调味粉领域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品牌影响力,其中排骨味王系列产品市场占有率位居同类产品前列,天然提取物调味料、风味清汤产品在国内高档餐饮业得到广泛运用。公司商标2005年、2008年和2011年连续三次荣获福建省著名商标,2005年获中国名牌,2011年获中国驰名商标。
  (二)拥有先进的生产设备
  公司拥有自主研发设计的多条全自动生产线,生产出风味独特的粉类调味品,该生产线为目前国内领先的生产设备之一。公司通过对关键工艺的参数设计,提高了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在投料、配比、混合、干燥、包装等方面实现了机械化、自动化和连续化,使生产技术水平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
  (三)产品研发能力
  公司设有专门的研发中心,进行信息收集、数据分析、分析检验、工艺设计等工作,对调味品的口味、生产工艺和流程等进行研发。目前公司拥有21项专利(包括在审中)。公司作为行业领先企业,是《排骨粉调味料》行业标准(SB/T10526-2009)独家起草单位、《海鲜粉调味料》行业标准(SB/T10485-2008)第一起草单位、《牛肉粉调味料》行业标准(SB/T10513-2008)主要起草单位之一、《调味品分类》国家标准(GB/T20903-2007)主要起草单位之一。
  (四)销售网络优势
  公司多年来持续进行渠道建设,销售网络已覆盖了全国绝大部分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经销网络,辐射全国的各大批发农贸市场、连锁超市和便利店。为了迎合消费方式的变化和销售渠道的多样化,同时开拓线上和社区团购、抖音、快手社交新型社交网络的新零售渠道,构建了新型的营销网络体系。
  
  五、报告期内主要经营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3,214.98万元,同比上升13.45%;实现归属于上市股东的净利润为3,109.23万元,较上年同期上升124.73%,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3,855.87万元,较上年同期上升69.74%。截止2023年12月31日,公司总资产62,804.32万元,较上年同期上升0.12%;归属于上市股东的所有者权益为55,727.93万元,较上年同期上升3.72%。
  
  六、公司关于公司未来发展的讨论与分析
  (一)行业格局和趋势
  《2022—2023年中国调味品行业商业洞察及发展潜力研究报告》对中国调味品行业整体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对2022—2023年中国调味品行业发展趋势进行预判。报告预计,2022年中国调味品市场规模将达到5133亿元,2025年市场规模将达7881亿元。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中国调味品企业在疫情期间仍能实现收入逆势增长,调味品行业市场规模存在一定的发展空间。
  近年来随着国内的消费升级,复合调味品行业发展迅猛,市场规模达1786亿元。B端餐饮连锁化趋势对复合调味品需求、C端家庭人口数量缩小带来的“核心家庭化”等原因,导致了“做饭不经济”现象。此外,越来越多九零后、零零后作为“烹饪小白”对复合调味品的需求较大,这些都为巨大市场增量作出贡献。复合调味品行业是一片蓝海,市场发展前景广阔。
  消费细分推动调味品市场向多元化发展,各种形态、程度、菜式和用途的复合调味料分类不断丰富。在激烈竞争中,二三线品牌巧妙利用细分市场,建立竞争优势,如火锅底料的川味和非辣等多样化选择。同时消费者购物行为的变化推动了调味品产业向线上渠道转变,由于线上渠道具备精准营销和资源优化的优势,厂商们面临着在多元化渠道中寻找平衡的挑战,必须及时调整策略以适应这一新的市场环境。
  消费者在选购调味品时关注产品质量、品牌形象和产品健康情况。食品安全是食品企业的经营底线。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在消费升级的大环境下,消费者已经在性价比之外,关注到调味品的产品安全、企业品牌等因素。并且,基本随着现代生活大众越趋注重饮食健康理念,消费者的饮食需求一方面向着低盐、低油、低糖的方向发展,另一方面也向辣味、酸味等复合味道演进。调味品企业正在积极适应消费者的新需求,布局具有健康理念的调味品,开拓增长新赛道。
  (二)公司发展战略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规划,国家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在促进消费的同时改善人民生活品质,推动居民消费升级;在政策和消费升级等多种因素的驱动下,调味品行业市场因消费需求进一步多样化。安全卫生、产品质量、方便快捷、食品添加剂是消费者重点关注的领域,吃的安全、吃的健康是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基本要求。
  因此,公司将继续坚守调味品行业,继续坚持聚焦肉风味复合调味粉、咖喱、即食酱料等衍生的SKU,构造在消费者心智中的知名调味品品牌。通过渠道、品牌、产品以及供应链的优化升级,力求让满足消费者日益丰富的需求和更加方便快捷的购买方式。
  (三)经营计划
  (一)坚持咖喱肉味复调双头部战略,深入挖掘各渠道潜力,资源重点聚焦
  着重对肉味复调产品需求的深挖,通过全力建设餐饮直销渠道,发掘更多需求真实匹配的客户,真正让产品被市场看到和接受;继续夯实咖喱的领导地位,通过拓展社区新零售、O2O、海外电商业务等有效提升市场占有率;针对运营端口,将更多关注样板市场打造,同时对经销商进行分级管理,让资源利用率最大化;针对业务团队,将优化团队激励方案,通过合理的考核机制促使业务团队更加聚焦于渠道专业化建设,更好地打造有针对性的渠道单品;针对定制服务,将继续以提供预制菜完整解决方案为切入点,探索出符合公司能力和市场需求的销售模式。
  (二)推进生产部门成本再梳理,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价格竞争优势
  继续推进生产部门各环节的人员、材料、能源、设备等的成本再梳理,逐步引入高效的生产管理系统(MES)和智能化生产线,收集分析和处理反馈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信息,使生产制造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得到更加精细化管理,进而减少生产过程中的各项成本,辅助优化升级测价模型,制定更有竞争力的产品价格;制定配套详细可行的管理规则,分步骤有重点地对生产部门管理人员和一线员工进行培训,提高员工专业程度的同时降低人工成本。
  (三)优化产品研发体系,强化工艺研发流程管理,挖掘新老产品活力
  推动产品创新中心改革,优化产品研发体系,继续坚持“储备-研发-投产”的理念,始终服务于实现咖喱肉味复调双头部战略目标。通过产品部门和研发部门紧密配合,从用户需求出发,匹配整体调味品市场需求趋势来制定产品策略。其中,尤其将围绕连锁型餐饮市场和小餐饮市场进行深入研究,进而对老品进行优化迭代,对新品进行研发创新;强化工艺研发流程管理,让研发环节更加科学有效可控,让研发能更加贴近公司实际能力和市场实际需求,持续稳定不断赋予新老产品活力。
  (四)加快数字化转型,为生产经营提效
  2024年公司将加大数字化建设投入。继续以数字化转型为导向,重构BI系统、升级商旅业务平台、配合生产部门引进MES系统等。深入挖掘各应用系统数据及生产过程底层数据采集,使数据价值化,为企业生产经营分析提供数字支持和决策依据。逐步实现信息化向数字化的转型,加快生产经营各环节数字响应速度。通过数字化的建设,减少运营决策成本、提高产品交付效率,让业务管理模式逐步系统化、数字化。
  (五)推动设备和环境改造,成就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严格坚持高质量生产,继续对设备和厂房进行升级改造,并根据体系要求,对员工进行全方位多角度培训与考核,将标准化作业融入到日常管理中,并通过日常考核的方式切实提高一线员工的职业素养,让员工从上到下形成食品安全文化的氛围;同时,随着国家对于环境保护和食品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公司加大投入引进环保设备,提升污水处理能力并实时监测污水处理情况,在保证生产效率的同时兼顾环境保护等的要求,切实履行企业的责任。
  (六)坚持全方位学习体系和提升人才梯队建设,筑牢公司发展基石
  打造以管培生培养为核心的“启航班”、中层人才培养的“领航班”以及高层代理人培养的“远航班”,完善人才供应链体系,培养具备高度专业素养和强大执行力的骨干力量;明确晋升通道、建立激励机制,科学合理地设计职业发展通道,打破晋升壁垒,为员工提供广阔的职业发展空间,稳定人才队伍与向心力;继续坚持以BRC/HACCP为基础框架,持续夯实生产管理体系,通过定期内训学习、不定期外聘专家,让一线员工们对生产流程、质量控制标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有效提高了生产效率与产品质量;继续紧跟公司销售发展战略,开展专业化、实战化的培训课程,使销售人员掌握丰富的产品知识,提升销售技巧与服务意识,为公司产品的市场推广提供了有力支持。
  (七)深化供应链建设,加强管理创新提质增效
  公司将在现有基础上,通过数字赋能、管理创新,向高端化、智能化和绿色化新质生产制造业转型,从而推动供应链体系各环节高效运转。实现供应链信息体系实时共享与智能分析,建立存货高效周转和生产精益管控的长效机制;同时,公司将不断完善采购管理体制,通过标准化和规范化的采购流程,不断加强对供应商准入管理、品质管理、交付管理的要求,提高外部协作效率和交付质量,多措并行提质增效。我们将与供应商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共同应对市场宏观政策的变化,实现互利共赢。
  (四)可能面对的风险
  (1)食品安全控制风险
  食品安全愈发受到社会公众和监管机构的关注,虽然公司已经建立了一套严格、完善、科学的评估与检验监督机制,并有效实施,同时主要供应商也均按公司要求建立了良好的质量控制体系,但影响食品安全的因素较多,采购、运输、生产、储存、销售过程中均可能产生涉及食品安全的随机因素。因此,公司仍然存在质量安全控制潜在风险。
  (2)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
  公司原材料中,胡椒、花椒、茴香、姜黄等农产品以及白糖、味精、肉味香精、淀粉、I+G、盐等比重较大。农产品价格受种植情况、天气状况及病虫害等因素影响较大,不同年份价格会有一定的波动,此外市场操纵情况的存在对农产品价格也有一定的影响;如原材料价格上涨较大,将有可能对产品毛利率水平带来一定影响。
  (3)行业景气度下降风险
  虽然市场经济的逐步回暖,但国内外宏观经济环境仍处于复杂且充满挑战的状态,导致整体消费市场表现乏力,消费者的信心有所降低。在此背景下,我司所处的调味品细分领域由于其在食品行业中相对较小的市场份额,加上不断有新的竞争者涌入赛道,行业竞争压力显著增大,整体态势表现为一种“弱复苏伴随强劲分化的格局”。
  (4)不可抗力风险
  自然灾害、战争以及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可能会对公司的财产、人员造成损害,并有可能影响公司的正常生产经营,此类不可抗力的发生可能还会给公司增加额外成本,从而影响公司的盈利水平。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