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肤

主营介绍

  • 主营业务:

    电动轻型车动力电池业务、储能电池、特种车动力电池、汽车起动启停电池等多品类电池的研发、生产、销售。

  • 产品类型:

    铅蓄电池、锂离子电池

  • 产品名称:

    铅蓄电池 、 锂离子电池

  • 经营范围:

    高性能电池的研发、生产、销售;锂离子电池、燃料电池及其他储能环保电池、新型电极材料的研究开发、生产、销售;货物进出口和技术进出口(国家限定公司经营或禁止进出口的商品和技术除外)。(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运营业务数据

最新公告日期:2024-08-29 
业务名称 2024-06-30 2023-12-31 2023-06-30 2022-12-31 2021-12-31
专利数量:授权专利(个) 176.00 358.00 181.00 662.00 -
专利数量:授权专利:发明专利(个) 54.00 94.00 30.00 108.00 -
专利数量:授权专利:外观设计专利(个) 3.00 5.00 1.00 10.00 -
专利数量:授权专利:实用新型专利(个) 114.00 254.00 150.00 519.00 -
专利数量:授权专利:软件著作权(个) 5.00 5.00 - 25.00 -
专利数量:申请专利(个) 252.00 638.00 - - -
专利数量:申请专利:发明专利(个) 82.00 223.00 - - -
专利数量:申请专利:外观设计专利(个) 1.00 10.00 - - -
专利数量:申请专利:实用新型专利(个) 162.00 398.00 - - -
专利数量:申请专利:软件著作权(个) 7.00 7.00 - - -
铅蓄电池销售收入(元) 201.37亿 - - - -
产量:铅蓄电池(KVAh) - 1.30亿 - - -
产量:锂电池(GWh) - 0.43 - - -
销量:铅蓄电池(KVAh) - 1.25亿 - - -
销量:锂电池(GWh) - 1.40 - - -
铅蓄电池产量(KVAh) - - - 1.12亿 -
铅蓄电池销量(KVAh) - - - 1.00亿 -
锂电池产量(Gwh) - - - 1.86 -
锂电池销量(Gwh) - - - 1.99 -
专利数量:授权专利:其他(个) - - - 0.00 -
铅蓄电池产量(kVAh) - - - - 1.02亿
铅蓄电池销量(kVAh) - - - - 9264.92万
锂电池产量(GWh) - - - - 1.30
锂电池销量(GWh) - - - - 1.61

主营构成分析

报告期
报告期

加载中...

营业收入 X

单位(%) 单位(万元)
业务名称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成本(元) 成本比例 主营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加载中...
注:通常在中报、年报时披露 

主要客户及供应商

您对此栏目的评价: 有用 没用 提建议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98.84亿元,占营业收入的20.70%
  • 单位一
  • 单位二
  • 单位三
  • 单位四
  • 单位五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单位一
38.12亿 7.98%
单位二
25.33亿 5.31%
单位三
18.79亿 3.94%
单位四
9.90亿 2.07%
单位五
6.69亿 1.40%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154.77亿元,占总采购额的43.05%
  • 单位一
  • 单位二
  • 单位三
  • 单位四
  • 单位五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单位一
92.24亿 25.66%
单位二
24.27亿 6.75%
单位三
14.50亿 4.03%
单位四
13.23亿 3.68%
单位五
10.53亿 2.93%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87.00亿元,占营业收入的20.77%
  • 客户一
  • 客户二
  • 客户三
  • 客户四
  • 客户五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客户一
37.21亿 8.88%
客户二
17.82亿 4.25%
客户三
13.68亿 3.27%
客户四
13.01亿 3.11%
客户五
5.28亿 1.26%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114.22亿元,占总采购额的35.09%
  • 供应商一
  • 供应商二
  • 供应商三
  • 供应商四
  • 供应商五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供应商一
55.91亿 17.18%
供应商二
23.97亿 7.36%
供应商三
13.16亿 4.04%
供应商四
12.01亿 3.69%
供应商五
9.18亿 2.82%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71.05亿元,占营业收入的18.35%
  • 客户一
  • 客户二
  • 客户三
  • 客户四
  • 客户五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客户一
22.41亿 5.79%
客户二
18.99亿 4.90%
客户三
16.15亿 4.17%
客户四
9.18亿 2.37%
客户五
4.32亿 1.12%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108.88亿元,占总采购额的34.51%
  • 供应商一
  • 供应商二
  • 供应商三
  • 供应商四
  • 供应商五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供应商一
51.33亿 16.27%
供应商二
22.52亿 7.14%
供应商三
13.67亿 4.33%
供应商四
11.05亿 3.50%
供应商五
10.31亿 3.27%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60.77亿元,占营业收入的17.31%
  • 客户A
  • 客户B
  • 客户C
  • 客户D
  • 客户E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客户A
20.17亿 5.75%
客户B
15.23亿 4.34%
客户C
12.16亿 3.46%
客户D
10.40亿 2.96%
客户E
2.82亿 0.80%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87.81亿元,占总采购额的34.02%
  • 供应商A
  • 供应商B
  • 供应商C
  • 供应商D
  • 供应商E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供应商A
37.51亿 14.53%
供应商B
18.10亿 7.01%
供应商C
13.98亿 5.42%
供应商D
10.18亿 3.94%
供应商E
8.04亿 3.12%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25.37亿元,占营业收入的17.07%
  • 爱玛集团
  • 循环科技
  • 雅迪集团
  • 台铃车业
  • 上海豫光金铅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爱玛集团
9.16亿 6.16%
循环科技
5.57亿 3.75%
雅迪集团
5.57亿 3.75%
台铃车业
3.46亿 2.33%
上海豫光金铅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1.60亿 1.08%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344.50亿元,占总采购额的31.12%
  • 循环科技
  • 江苏新春兴再生资源有限责任公司
  • 安徽华铂再生资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万洋集团
  • 洛阳永宁有色科技有限公司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循环科技
124.20亿 11.22%
江苏新春兴再生资源有限责任公司
65.10亿 5.88%
安徽华铂再生资源科技有限公司
62.70亿 5.67%
万洋集团
52.90亿 4.78%
洛阳永宁有色科技有限公司
39.60亿 3.58%

董事会经营评述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及主营业务情况说明  1、主要业务  公司坚持科技创新驱动绿色发展理念,深耕电池行业,现已形成了铅蓄电池和锂离子电池协同发展及氢燃料电池、钠离子电池等新材料电池储备发展的电池产品体系。业务范围覆盖电动轻型车动力电池业务、储能电池、特种车动力电池、汽车起动启停电池等多品类电池的研发、生产、销售。  2、经营模式  (1)研发模式  在研发方面,公司高度重视技术研发工作,通过长期积淀,现已形成“总部研究院+事业部技术中心+生产基地技术部”三级研发架构,植根铅蓄电池业务,大力发展锂电池业务,持续探索燃料电池、钠离子电池、固态电池等新型电池技术。通过不断加强整体的研发投入,... 查看全部▼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及主营业务情况说明
  1、主要业务
  公司坚持科技创新驱动绿色发展理念,深耕电池行业,现已形成了铅蓄电池和锂离子电池协同发展及氢燃料电池、钠离子电池等新材料电池储备发展的电池产品体系。业务范围覆盖电动轻型车动力电池业务、储能电池、特种车动力电池、汽车起动启停电池等多品类电池的研发、生产、销售。
  2、经营模式
  (1)研发模式
  在研发方面,公司高度重视技术研发工作,通过长期积淀,现已形成“总部研究院+事业部技术中心+生产基地技术部”三级研发架构,植根铅蓄电池业务,大力发展锂电池业务,持续探索燃料电池、钠离子电池、固态电池等新型电池技术。通过不断加强整体的研发投入,公司将持续保持行业技术领先的优势。
  (2)采购模式
  在采购方面,公司主要实行集中采购模式,由公司采购管理中心进行统一采购并统一进行供应商管理工作,包括供应商寻源与引入、采购价格政策的制订、供应商业绩评估管理、合同、订单以及采购款的统筹安排等。
  (3)生产模式
  在生产方面,公司通过加大研发投入、不断引进智能制造设备、建立针对产品全周期制造过程的信息化管理系统以提升精益化生产能力和产品技术含量,目前已具备较为完善的生产管理体系。同时,根据不同产品下游业态的不同,公司制定了备货式和订单式等差异化的生产模式。
  (4)销售模式
  在销售方面,针对动力电池存量替换市场和新车配套市场两个市场客户的不同特点,公司采取“经销+直销”相结合的销售模式。在存量替换市场,公司主要采取经销模式,利用分布全国的经销商及其覆盖的终端渠道,将产品快速、精准地销售给最终消费客户并提供便利、及时的售后服务;在新车配套市场,公司主要采取直销模式,公司直接将电池销售给整车厂商,并负责客户的日常维护。
  3、行业情况
  (1)电动轻型车市场领域
  1)电动轻型车或将成为“最后一公里”出行更具性价比方案
  随着2019年新国家标准《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的修订出台,以及排放政策、电池技术进步、产业升级和共享经济的推动下,全球电动轻型车销量迅速增长,电动轻型车成为人们安全出行的一个重要选择。特别是在“最后一公里”的消费场景中,消费者倾向于选择更具性价比的出行方案,电动轻型车由于具备价格低、安全性能更高的优势,电动轻型车的吸引力有望抬升。
  根据艾瑞咨询等机构统计:2023年全国电动两轮车产品销量约5,500万辆;根据中国自行车协会数据:2023年中国电动两轮车社会保有量达约4亿辆。
  2)铅蓄电池占据电动轻型车领域主导地位
  铅蓄电池凭借其环保、经济、可回收以及出色的温度适应性等显著优势,已经成为中国民众日常出行不可或缺的消费品。在电动轻型车领域,铅蓄电池更是占据了无可争议的主导地位。近年来,中国政府不断推出一系列政策,旨在规范和促进铅蓄电池产业的健康发展。这些政策不仅鼓励了电池产品结构的优化,还推动了整个产业的升级和产品的迭代,进一步巩固了中国在全球铅蓄电池生产领域的领先地位。
  公司是全球铅蓄电池领军企业,铅蓄电池业务不仅是公司的传统优势,更是公司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石。随着行业增速放缓、竞争压力加大,叠加高压的环保政策等,铅酸行业格局进一步整合,集中度提高。作为行业的领头羊,公司的龙头地位愈发突出。根据智研咨询的统计数据,铅酸电池市场CR2(前两大企业的市场份额之和)高达49.0%,CR6(前六大企业的市场份额之和)更是达到了77.5%。在细分市场领域,尤其是在国内电动轻型车用铅蓄动力电池市场,公司的市场占有率稳居榜首,市场份额已突破45%,充分彰显了公司在行业中的领先地位和强大的市场竞争力。
  (2)储能行业
  1)储能产业发展迅速,未来前景广阔
  随着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的提出,以光伏和风电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的战略地位日益显著,而储能技术作为支撑这些能源发展的基石,正在迅速崛起。近年来,国家政策对储能行业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预计到2025年,新型储能技术将从商业化初期迈向规模化发展阶段,具备大规模商业化应用的条件。展望2030年,新型储能技术将实现全面市场化发展,届时市场机制、商业模式和标准体系将更加成熟和完善,能够基本满足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需求。展望未来,储能电池产业将乘风破浪,迎来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期。
  2)锂电池占据电化学储能主要份额,铅炭电池成为储能重要参与者
  新型储能以电化学储能为主,磷酸铁锂电池因其高能量密度、长寿命、高循环次数、优良安全性能和成熟技术而成为市场主导。据国家能源局数据,截至2023年底,中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31.39GW,锂离子电池占90%以上。2023年新增装机22.6GW/48.7GWh,同比增超260%。
  铅炭电池重回储能主流技术选择。铅炭电池主要使用稀硫酸水溶液作为电解液,不会发生热失控、自燃爆炸情况,凭借安全性优势,有望打开人口密集地区或工业园区周边的工商业储能市场。通过对铅酸电池在负极中加入炭材料,减少铅用量的同时延长电池寿命,使电池性能得到综合提升。铅炭电池在国内外储能项目中广泛应用,目前铅炭电池储能装机容量占全部电化学储能装机的10%左右。
  (3)氢燃料电池行业
  1)氢燃料电池是理想绿色能源,政策驱动产业提速
  在“十四五+双碳”的推动下,氢燃料电池行业将高速发展,市场规模将会进一步扩大。《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提出,到2025年,基本掌握核心技术和制造工艺,燃料电池车辆保有量约5万辆,部署建设一批加氢站,可再生能源制氢量达到10-20万吨/年,实现二氧化碳减排100-200万吨/年。根据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编制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2.0》预测,到2035年氢燃料电池车保有量将达到100万辆左右,未来发展空间巨大。
  2)氢燃料电池产业链较长,产业链上游中游技术壁垒高、下游准入壁垒高
  氢燃料电池产业链涵盖从上游的制氢、氢储存与运输、氢加注等关键环节,到中游的燃料电池动力系统,包括电堆及其主要组件,再到下游的高准入壁垒应用领域如交通、军事和航天。在这一产业链中,掌握某一核心环节的技术优势并迅速扩展至整个产业链,将有助于确立显著的竞争优势。
  电堆作为氢燃料电池整车制造的核心部件,其核心原材料的生产制造技术是降低成本的关键。目前,中国已在膜电极制备、双极板、电堆组装及辅助系统等方面实现了零部件级别的自主化。依据《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2.0》,中国计划到2025年基本掌握关键技术,并在2030年完全掌握核心技术,构建完整的产业链,实现大规模推广。在“十四五”和“双循环”等国家政策的推动下,中国氢燃料电池汽车的核心技术不断取得突破,这将促进核心部件的国产化进程,加速替代进口产品。
  (4)钠离子电池行业
  近年来,我国已出台多项鼓励政策,以支持钠离子电池行业的工业化及商业化。2023年1月,工信部等六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推动能源电子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其中提出要加快研发钠电池等新型电池,加快钠离子电池技术突破和规模化应用。
  目前钠离子电池还处于产业化初期,但叠加政策推动以及市场需求,钠离子电池商业化将加速落地,未来将会作为其他品类新能源电池的有效补充。储能领域是钠离子电池未来的主要应用场景之一,已投运项目或将起到示范带动作用,助力产业化步伐提速。
  二、核心技术与研发进展
  1.核心技术及其先进性以及报告期内的变化情况
  作为一家以技术为驱动的新能源企业,公司始终将科技创新作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致力于探索以科技创新为先导的发展模式,并将技术创新视为推动企业持续进步的关键动力。公司积极拓展多元化的技术路线,并不断完善研发体系,以确保技术的先进性和实用性。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已获得了3,308项专利,其中包括844项发明专利。其中有15项专利荣获了国家级、省级的专利奖项,其中9项发明专利荣获中国专利优秀奖。此外,公司先后承担了包括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1项、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专项3项、省级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4项,进一步证明了公司在新能源领域的深厚实力和广泛影响力。
  与此同时,公司积极参与行业标准的制定工作,不仅引领行业标准化建设的方向,还致力于推动整个行业的规范发展。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共参与起草和颁布了4项国际标准、91项国家标准、47项行业标准和71项团体标准,为行业的健康发展贡献了力量。
  2.报告期内获得的研发成果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已拥有专利3,308项,其中发明专利844项。报告期内,公司知识产权申请数量为252项(其中发明专利82项)。
  3.研发投入情况表
  4.在研项目情况
  5.研发人员情况
  6.其他说明

  二、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2024年上半年,尽管市场环境充满挑战,公司依然秉承"聚焦高质量、深耕可持续"的发展理念,以优质的业绩回报股东。报告期内,公司实现了营业收入216.22亿元,同比增长0.30%;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达到11.94亿元,同比增长9.32%。
  报告期内公司的主要经营成果如下:
  1、铅蓄电池
  上半年,公司铅蓄电池业务以技术创新为推手,加快市场、产品、管理升级,进一步提升整体发展质量。通过充分发挥研发合力,公司电池产品性能得到进一步提升,并成功推出“天冠”等系列产品,满足不同下游应用场景的的消费需求。生产上,公司持续深化落地整体成本管控,持续改善产品人效。渠道上,公司深化推进数字营销模式和天能创新云商模式升级,线上线下深度融合,“人货场服”全链打通,提升整体渠道竞争力。
  尽管报告期内,面临主要原材料铅价格的持续上涨,公司通过一系列积极的应对措施,成功控制了这一波动对业绩的影响。报告期内,公司实现铅蓄电池销售收入201.37亿元。
  2、锂离子电池
  在整体产能过剩,市场需求疲软、竞争加剧的多因素叠加下,锂电行业持续阵痛。在此大背景下,公司以现有产能为基础,整合上下游资源,加快重点项目开发,加速市场开拓。报告期内,公司加快314Ah等动力电芯产品开发落地,并成功发布新一代5MWH智慧液冷储能系统,并完成多款产品认证,支撑产品销售。公司积极探索新型储能应用市场,推动调频、移动储能、源网荷储等细分市场开发。报告期内,公司与多家国内知名储能建设机构签署战略协议,并成为中兴通讯的供应商。
  3、氢燃料电池
  公司高度重视未来电池路线的技术积累及产业化落地。在燃料电池领域,公司在今年上半年加快了产品的升级迭代,涵盖了发动机系统、电堆、膜电极等多个关键部件,显著提升了公司产品的性能和可靠性,同时也为公司在氢能领域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报告期内,公司自主研发的80kW燃料电池系统在贵阳奇瑞万达工厂成功完成了样车联调联试,6月份,搭载天能氢电80kW发动机系统的整车上榜了工信部发布的第384批产品公告。天能氢电研发的大功率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入选浙江省经济和信息化厅2023年度"浙江制造精品"名单。
  4、钠离子电池
  在钠电池领域,公司同样展现出了对产业化进程的积极推动。上半年,公司不仅加快了钠电池的研发和生产步伐,还成功推出了两款具有市场针对性的产品:一是专为电动两轮车设计的天钠T2电池,该产品采用了先进的层状氧化物技术路线,确保了电池的高性能与可靠性;二是针对储能市场推出的NFPP聚阴离子系钠离子电池,满足了储能领域的不同场景需求。
  5、海外市场
  报告期内,公司正以坚定的步伐推进全球化战略,专注于海外市场的深度开发与拓展。为应对海外日益增长的需求,公司加快海外本土的生产能力建设,7月越南组装厂正式完成试生产。同时,公司的新建生产基地也在稳步推进中,首期产能规划年产1,000万只铅蓄电池。与此同时,公司正在积极构建和优化整体销售渠道,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已成功开业并运营7个国家本土办事处,已签订海外品牌经销商30余家,为公司海外业务的拓展奠定了市场基础。
  2024年上半年,公司积极参与多场国际展会,其中包括韩国首尔电动车及电池展EV TREND KOREA和2024年德国慕尼黑国际电池储能与智慧能源博览会EES EUROPE2024、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等,为进一步拓展国际市场积累基础。报告期内,公司海外销售收入1.29亿元,同比增长34.57%。

  三、风险因素
  1、新产品技术替代的风险
  公司现已形成了铅蓄电池和锂离子电池协同发展、氢燃料电池及钠离子电池等新型材料电池储备发展的产品体系,应用领域涵盖动力、起动启停、储能、3C及备用。截至目前,铅蓄动力电池和锂离子电池是公司收入的主要来源,报告期内市场需求量总体稳定增长。若未来随着技术进步,其他新型电池出现重大技术突破,公司未能及时响应市场,公司将面临主要产品技术替代进而对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的风险。
  2、核心技术泄密与核心人员流失风险
  电池制造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依托于材料配方、产品结构、制造工艺等方面的核心技术及专业的研究技术人员。公司经过长期发展,积累了多元复合稀土合金技术、低温电池技术、长寿命及高比能量电池制造技术、高能量密度电芯技术等核心技术,若未来出现因人才竞争加剧导致公司核心技术人才流失、或保护措施不足导致核心技术泄密,将对公司的产品竞争力和持续创新能力产生不利影响,进而存在公司业绩受损的风险。
  3、新产品、新技术的研发风险
  公司需持续进行研发投入以保持自身行业地位及产品竞争力。由于新产品和技术的研发存在投入大、周期长的特点,且研发结果存在不确定性,如公司前期研发投入无法实现相应的技术成果,未能持续改善产品性能及降低成本,或研发速度及产业化速度不及行业内竞争对手,又或公司研发的产品或技术未符合消费者实际需求,则可能逐渐弱化公司竞争优势,使得公司产品趋于同质化从而对公司的市场地位和盈利能力产生不利影响。
  4、经销商管理风险
  报告期内,公司主要采用经销模式覆盖电动轻型车动力电池存量替换市场,截至报告期末,公司的经销商数量超过3,000家,若个别经销商未按照约定进行销售、宣传,或者未来公司管理及服务水平的提升无法跟上经销商数量增加的速度并出现对部分经销商管理和服务滞后,将对公司品牌形象和经营业绩造成不利影响。同时,如果个别经销商因自身的不合规运作而受到相关处罚,也会对公司在该地区的销售产生短期的不利影响。
  5、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风险
  公司主营的铅蓄电池产品主要原材料为金属铅及铅制品,占产品成本比例超过70%,公司产品终端销售价格与主要原材料价格存在一定的联动机制。但实际经营过程中,由于产品存在生产周期以及公司预设安全库存等因素,公司需要提前采购一定量的铅,而产品销售时所参考的铅价往往无法与铅采购价格完全对应,故存在一定的价格风险敞口。同时若铅价短期大幅波动,下游客户可能因此调整采购方案或降低采购需求,将可能对公司经营业绩带来较大不利影响。
  此外,其他原材料如塑料件、极板、锂电材料等的价格波动,也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公司的经营业绩。因此,公司存在原材料价格短期剧烈波动对短期内的利润水平造成较大影响的风险。
  6、产品质量与安全生产风险
  公司生产规模较大、生产流程较为复杂,产品质量控制涉及环节多,管理难度大,产品的生产过程不能完全排除生产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且易受到各种不确定因素或无法事先预见因素的影响,不排除由于不可抗力因素、使用不当及其他人为原因等导致的产品质量和安全问题,且由公司承担相应责任,并对公司的业务、品牌、效益造成负面影响,进而对公司盈利能力造成不利影响的风险。
  7、环境保护及职业健康风险
  公司总体生产规模较大,员工数量众多,生产过程及环境控制相对复杂,若出现因设备故障、人为操作不当、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事件导致环保设备不能有效运行,环境保护、职业健康管理等相关规定未能得到有效落实等偶发情形,将可能对环境或员工职业健康构成不利影响,并可能因此被政府有关监管部门处罚、责令整改或停产。因此,公司面临可能发生环境保护、职业健康等方面事故而遭受损失的风险,也面临因相关事故受到相关政府主管部门处罚的风险。
  8、存货管理风险
  从原材料采购到车间领用,经各生产工序间流转,进入成品库,最终到货物交付客户的过程往往决定了公司的存货规模及对营运资金的占用规模,同时经营周期内的市场环境变化也让公司面临着一定的存货跌价风险。若公司产品结构发生变化导致生产和发货周期变长,或存货管理水平无法满足企业快速发展的需求,或因市场环境发生变化及竞争加剧导致存货变现困难,则公司存货周转速度将下降,增加了营运资金占用规模和存货跌价风险敞口周期。
  9、流动性风险
  受限于融资渠道,公司主要利用自身经营积累和银行间接融资实现自身发展,报告期末本公司资产负债率为62.01%。出于节约融资成本和提高融资效率等方面考虑,公司的融资方式以短期负债为主,报告期末流动负债在负债总额中的比例为84.27%。
  如果受国家宏观经济形势、法规、产业政策等不可控因素影响,公司经营情况、财务状况发生重大变化,或因新增对外投资未达预期回报,亦或其他原因导致公司未能获得足够资金,公司将存在因授信额度收紧、融资成本大幅度提高等因素带来的短期流动性风险。
  10、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下降的风险
  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情况总体良好。若未来公司业务规模因市场需求变化、新产品替代、公司技术进步无法跟上行业发展水平等因素不再增长,亦或是公司对上游供应商的谈判能力减弱,则公司存在经营活动现金流下降的风险。
  11、行业政策风险
  公司产品主要应用于电动轻型车领域,电动轻型车在广大人民群众的绿色、便捷出行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公司存在着因行业政策发生变化带来的行业整体发展风险。
  12、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
  公司是国内电动轻型车动力电池龙头企业,该行业目前仍有部分全国性以及较多的区域性竞争性品牌。如果该等竞争性品牌通过产品、服务以及渠道创新与优化,不断扩大自身经营规模,而公司在产品、服务以及渠道上不能以有力的条件进行有效竞争,或者部分竞争性品牌实施恶性价格竞争等特殊竞争手段,公司未能进行有效应对,则公司存在着市场份额下降、经营业绩增速放缓甚至下滑的风险。
  储能行业目前产能急剧扩张,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存在行业竞争加剧的风险,如果公司在产品、服务以及渠道上不能以有力的条件进行有效竞争,公司未能有效应对行业竞争加剧,则公司存在着市场份额下降、经营业绩增速放缓甚至下滑的风险。
  13、宏观经济波动带来的风险
  公司产品目前主要应用于电动轻型车动力电池领域,电动轻型车在广大人民群众的绿色、便捷出行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其市场发展会受到宏观经济形势以及居民可支配收入等方面的影响。如果国内宏观经济形势持续不景气,居民可支配收入下降,将有可能降低消费者对电动轻型车的需求,进而给公司经营业绩带来负面影响。此外,宏观经济的剧烈波动也有可能对公司的原材料采购、固定资产投资等方面产生负面影响。
  14、税收优惠政策变动及消费税率变动的风险
  报告期内,公司及部分子公司依法享受了高新技术企业的所得税优惠,如果国家调整相关高新技术企业税收政策,或公司由于无法继续保持高新技术企业资格等原因无法继续享受相关优惠政策,则有可能提高公司的税负水平,从而给公司业绩带来不利影响。
  铅蓄电池系公司收入主要来源,自2016年1月1日起,我国对铅蓄电池产品在生产、委托加工和进口环节按4%税率征收消费税。未来,若国家上调铅蓄电池消费税率,则可能对公司经营业绩带来不利影响。
  2023年9月3日,国家税务总局发布《财政部税务总局公告2023年第43号》公告,规定自2023年1月1日至2027年12月31日,允许先进制造业企业按照当期可抵扣进项税额加计5%抵减应纳增值税税额。未来,若国家取消增值税加计抵减政策,则可能对公司经营业绩带来不利影响。

  四、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核心竞争力分析
  1、技术研发体系优势
  公司深耕电池行业多年,始终坚持以技术创新为根本,现已形成“总部研究院+事业部技术中心+生产基地技术部”的三级研发架构,不断巩固提升研发创新能力。公司不仅在主流产品铅蓄电池和锂离子电池领域中掌握了石墨烯复合材料、多元复合稀土合金、超能锰铁锂等新型材料技术,还积极面向电池新材料科技前沿,持续探索铅炭电池、纯铅电池等新型材料铅蓄电池以及燃料电池、钠离子电池、固态电池等新一代电池的前沿技术。同时,公司不断优化调整电池结构,目前已推广汇流排整体铸焊、直连的结构。公司还积极面向新结构铅蓄电池研究前沿,研发储备了管式、双极性、卷绕式、铅布水平等新型结构技术。在锂电池方面,公司采用了圆柱、方形铝壳以及软包电池多轮驱动的技术路径,以符合不同客户和不同场景的多元化需求。在氢燃料电池方面,公司在催化剂、膜电极、金属板、石墨板和仿真设计上不断探索优化,自主研发覆盖各个应用场景的多元化电堆产品。
  2、绿色智能制造优势
  依托科技创新与长期积累的制造工艺体系优势,并借助互联网、大数据实施精益化流程管理,公司打造了绿色生产和智能制造并举的制造体系。铅蓄电池方面,公司在全行业率先启动设备升级,通过自主设计、委托开发等合作方式,配置了连铸连轧、全自动化铸焊、自动机械装配、自动包叠、全水浴电池内化成等先进生产设备;锂电池方面,公司建设了高洁净度、精准湿度控制的自动化生产线,深入优化了生产自动化、智能化;同时,公司依托生产大数据和MES系统,提升了产线的柔性化、流程的精益化,引领行业精益制造水平。公司通过清洁化生产与封闭式生产,不断打造绿色车间、绿色工厂、绿色园区,多家子公司获得“绿色工厂”等荣誉,有力推动了绿色经济发展,取得了良好的社会与生态效益。
  3、市场渠道体系优势
  通过多年积累,公司已建成覆盖全国3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超过3,000个经销商的营销及售后一体化网络,并借助该网络链接40余万家终端网点。借此,公司可快速地将产品、服务及品牌理念传递给终端客户。同时,公司在浙江、安徽、河南等需求旺盛地区就近建立了生产基地,在缩短与主要消费市场的物理距离的同时,辅以高效的物流体系,运输时间大大缩短,实现对客户需求的快速响应。此外,公司的经销商网络和终端网点是公司售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消费者可以就近实现电池的检测、维修和更换。公司借助于信息化系统、经销商网络,搭建了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确保电池维护的效率及效益。
  4、铅锂协同优势
  公司通过采用“LMFP+”等多种先进材料、BMS多重保护、耐高温阻燃材料、高镍包覆型复组、储能系统等技术,显著提升了锂电产品的性能。公司同时具备铅蓄电池和锂离子电池的双技术路线,能够充分发挥铅锂协同的优势,为新能源动力电池、储能等多样化应用领域提供定制化的解决方案。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