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肤

主营介绍

  • 主营业务:

    石化及化工新材料、民用涤纶长丝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等。

  • 产品类型:

    石化及化工新材料、聚酯化纤

  • 产品名称:

    成品油 、 乙烯 、 丙烯 、 苯 、 对二甲苯(PX) 、 乙二醇 、 PTA 、 EVA 、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 、 丙烯腈 、 甲基丙烯酸甲酯 、 环氧乙烷 、 POY 、 FDY 、 DTY

  • 经营范围:

    一般项目:新材料技术研发;新材料技术推广服务;新兴能源技术研发;生物基材料技术研发;生物化工产品技术研发;资源再生利用技术研发;电子专用材料研发;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工程和技术研究和试验发展;生物基材料制造;电子专用材料制造;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制造;合成纤维制造;热力生产和供应;生物基材料销售;石油制品销售(不含危险化学品);化工产品销售(不含许可类化工产品);成品油批发(不含危险化学品);专用化学产品销售(不含危险化学品);新型膜材料销售;合成材料销售;生态环境材料销售;电子专用材料销售;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销售;合成纤维销售;煤炭及制品销售;以自有资金从事投资活动;企业管理咨询;非居住房地产租赁;物业管理(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限分支机构经营发电业务、输电业务、供(配)电业务

运营业务数据

最新公告日期:2024-08-30 
业务名称 2024-06-30 2023-12-31 2022-12-31 2021-12-31 2020-12-31
产能:MMA(吨/年) 34.00万 - - - -
产能:丙烯腈(吨/年) 104.00万 - - - -
产能:再生聚酯纤维(吨/年) 60.00万 55.00万 - - -
产能:涤纶长丝(吨/年) 355.00万 355.00万 - - -
产量:化纤(吨) - 277.58万 - - -
产量:石化及化工新材料(吨) - 1569.83万 - - -
销量:化纤(吨) - 274.29万 - - -
销量:石化及化工新材料(吨) - 1916.71万 - - -
产量:其他石化及化工新材料(吨) - 1136.09万 - - -
产量:涤纶丝(吨) - 259.24万 - - -
产量:炼油产品(吨) - 433.74万 - - -
销量:其他石化及化工新材料(吨) - 1491.90万 - - -
销量:涤纶丝(吨) - 257.70万 - - -
销量:炼油产品(吨) - 424.81万 - - -
化纤产量(吨) - - 223.33万 222.17万 201.97万
化纤销量(吨) - - 218.54万 221.04万 201.37万
石化及化工新材料产量(吨) - - 532.76万 293.97万 283.51万
石化及化工新材料销量(吨) - - 721.22万 432.83万 359.66万
PTA销量(吨) - - - - 152.88万
切片产量(吨) - - - - 13.63万
切片销量(吨) - - - - 12.60万
涤纶长丝产量(吨) - - - - 188.34万
涤纶长丝销量(吨) - - - - 188.77万
热电-外供汽产量(吨) - - - - 352.70万
热电-外供汽销量(吨) - - - - 342.70万
PTA产量(吨) - - - - 152.72万

主营构成分析

报告期
报告期

加载中...

营业收入 X

单位(%) 单位(万元)
业务名称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成本(元) 成本比例 主营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加载中...
注:通常在中报、年报时披露 

主要客户及供应商

您对此栏目的评价: 有用 没用 提建议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255.48亿元,占营业收入的18.19%
  • 客户1
  • 客户2
  • 客户3
  • 客户4
  • 客户5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客户1
91.57亿 6.52%
客户2
69.81亿 4.97%
客户3
44.85亿 3.19%
客户4
25.92亿 1.85%
客户5
23.33亿 1.66%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444.63亿元,占总采购额的35.68%
  • 供应商1
  • 供应商2
  • 供应商3
  • 供应商4
  • 供应商5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供应商1
105.19亿 8.44%
供应商2
103.07亿 8.27%
供应商3
94.95亿 7.62%
供应商4
83.85亿 6.73%
供应商5
57.57亿 4.62%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86.98亿元,占营业收入的13.63%
  • 客户1
  • 客户2
  • 客户3
  • 客户4
  • 客户5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客户1
25.02亿 3.92%
客户2
18.11亿 2.84%
客户3
15.82亿 2.48%
客户4
14.41亿 2.26%
客户5
13.61亿 2.13%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156.78亿元,占总采购额的22.06%
  • 供应商1
  • 供应商2
  • 供应商3
  • 供应商5
  • 供应商4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供应商1
41.10亿 5.78%
供应商2
34.65亿 4.88%
供应商3
30.23亿 4.25%
供应商5
27.22亿 3.83%
供应商4
23.57亿 3.32%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55.79亿元,占营业收入的10.79%
  • 客户1
  • 客户2
  • 客户3
  • 客户4
  • 客户5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客户1
15.43亿 2.99%
客户2
12.57亿 2.43%
客户3
11.06亿 2.14%
客户4
9.46亿 1.83%
客户5
7.27亿 1.40%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88.87亿元,占总采购额的17.37%
  • 供应商1
  • 供应商2
  • 供应商3
  • 供应商4
  • 供应商5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供应商1
20.37亿 3.98%
供应商2
19.40亿 3.79%
供应商3
19.03亿 3.72%
供应商4
15.91亿 3.11%
供应商5
14.15亿 2.77%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27.86亿元,占营业收入的12.24%
  • 客户1
  • 客户2
  • 客户3
  • 客户4
  • 客户5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客户1
7.76亿 3.41%
客户2
5.66亿 2.49%
客户3
5.26亿 2.31%
客户4
4.60亿 2.02%
客户5
4.58亿 2.01%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79.07亿元,占总采购额的28.93%
  • 供应商1
  • 供应商2
  • 供应商3
  • 供应商4
  • 供应商5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供应商1
29.14亿 10.66%
供应商2
22.05亿 8.07%
供应商3
10.74亿 3.93%
供应商4
10.44亿 3.82%
供应商5
6.70亿 2.45%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23.23亿元,占营业收入的9.33%
  • 河南能源化工集团采购有限公司
  • ASIF TEXTILES
  • 青岛嘉德瑞工贸有限公司与太仓中瑞贸易有限
  • 江苏德赛化纤有限公司
  • 山东朗晖石油化学股份有限公司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河南能源化工集团采购有限公司
8.75亿 3.51%
ASIF TEXTILES
3.70亿 1.49%
青岛嘉德瑞工贸有限公司与太仓中瑞贸易有限
3.66亿 1.47%
江苏德赛化纤有限公司
3.61亿 1.45%
山东朗晖石油化学股份有限公司
3.52亿 1.41%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73.08亿元,占总采购额的37.76%
  • 中国石化化工销售有限公司华东分公司与中国
  • SABIC ASIA PACIFIC P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 MARUBENI CORPORATION
  • 上海国际商务有限公司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中国石化化工销售有限公司华东分公司与中国
30.75亿 15.89%
SABIC ASIA PACIFIC P
11.59亿 5.99%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10.74亿 5.55%
MARUBENI CORPORATION
10.36亿 5.35%
上海国际商务有限公司
9.65亿 4.98%

董事会经营评述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一)概述  公司是一家全球领先、全产业链垂直整合并已深入布局新能源、新材料业务的能源化工企业。公司在新能源、新材料、石油炼化与聚酯化纤领域深耕多年,具备多样化的烯烃制取工艺,逐步形成了一个全产业链垂直整合的化工综合体。依托炼化一体化、醇基多联产、丙烷产业链项目构建的“大化工”综合化学原材料供应平台,向新能源、新材料、电子化学、生物技术等多元化产业链条延伸的“1+N”产业布局。  从产业链上下游关系来看,上游的炼化板块是下游聚酯化纤产业、新材料产业的基础原材料保障平台。盛虹炼化1600万吨/年的炼化一体化项目所产出的乙烯、丙烯、PX、苯、醋酸乙烯、乙二醇、... 查看全部▼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一)概述
  公司是一家全球领先、全产业链垂直整合并已深入布局新能源、新材料业务的能源化工企业。公司在新能源、新材料、石油炼化与聚酯化纤领域深耕多年,具备多样化的烯烃制取工艺,逐步形成了一个全产业链垂直整合的化工综合体。依托炼化一体化、醇基多联产、丙烷产业链项目构建的“大化工”综合化学原材料供应平台,向新能源、新材料、电子化学、生物技术等多元化产业链条延伸的“1+N”产业布局。
  从产业链上下游关系来看,上游的炼化板块是下游聚酯化纤产业、新材料产业的基础原材料保障平台。盛虹炼化1600万吨/年的炼化一体化项目所产出的乙烯、丙烯、PX、苯、醋酸乙烯、乙二醇、苯酚、丙酮等石化原料,基本可以满足下游PET、聚酯化纤、丙烯腈、环氧乙烷、EVA、环氧丙烷等产品的原料需求。
  公司目前拥有1600万吨/年炼化一体化装置、240万吨/年的甲醇制烯烃(MTO)及70万吨/年的丙烷脱氢(PDH)装置,实现了“油头”“煤头”与“气头”三种烯烃制取工艺路线的全覆盖。通过“油、煤、气”差异化、多样化的原料来源布局,使得公司在成本综合控制、应对周期波动风险、新产品研发及下游高端石化产品的工艺路线选择等方面拥有了更多的选择性和可能性;充分发挥规模经营优势,降低行业周期性波动造成的经营风险,更好地实现抗周期、跨周期稳健发展。
  (二)从事的主要业务板块介绍
  1、石化及化工新材料
  公司石化及化工新材料生产基地位于“国家七大石化基地”之一的连云港徐圩新区,经营主体包括盛虹炼化、斯尔邦石化、虹港石化。其中,斯尔邦石化、虹港石化被评为国家级“绿色工厂”。
  (1)炼化业务
  盛虹1600万吨/年炼化一体化项目作为公司“1+N”战略产业布局的核心原料供应平台,于2022年12月顺利打通全流程并全面投产。项目拥有目前国内单体规模最大的常减压装置,加工能力1600万吨/年,主要产品包括110万吨/年乙烯,280万吨/年对二甲苯,190万吨/年乙二醇,30万吨/年醋酸乙烯,40万吨/年苯酚,25万吨/年丙酮等基础化工产品。
  (2)新能源新材料业务
  斯尔邦石化是公司化工新能源新材料经营主体,目前已形成乙烯、丙烯及其衍生精细化学品协同发展的多元化产品结构,拥有甲醇制烯烃产能(MTO)240万吨/年,系全球单套最大的醇基多联产装置;丙烷脱氢装置(PDH)产能70万吨/年;同时拥有104万吨/年丙烯腈、30万吨/年EVA、34万吨/年MMA、30万吨/年EO及其衍生物等精细化工产品。随着斯尔邦石化第四期26万吨丙烯腈装置投产,丙烯腈总产能跃居全球首位;同时,斯尔邦石化也是EVA行业的龙头企业。
  2、聚酯化纤
  公司分别在苏州和宿迁建立化纤生产基地,拥有涤纶长丝产能355万吨/年。产品以差别化DTY为主。其中,再生聚酯纤维产能约60万吨/年,位居全球首位。聚酯化纤板块经营主体国望高科被评为国家级“绿色工厂”。
  公司根植错位竞争战略,主攻超细纤维、差别化功能性纤维的开发和生产,被誉为“全球差别化纤维专家”。公司牵头成立国家级的先进功能纤维创新中心,建成拥有完整自主知识产权、世界领先的生物基PDO单体、PTT纤维和循环再利用聚酯纤维产业链。
  (三)主要产品及经营模式
  报告期内,公司主要业务包括石化及化工新材料、涤纶长丝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等。
  1、石化及化工新材料
  (1)生产工艺
  公司的成品油及石化化工品生产工艺流程主要包括常压蒸馏、减压蒸馏、延迟焦化、加氢裂化、加氢精制、催化重整等。
  化工新材料产品主要以原油、甲醇、丙烷为核心原料,依托大炼化、MTO、PDH主体装置,生产乙烯、丙烯等烯烃产品,再以烯烃为中间产品最终生产丙烯腈、甲基丙烯酸甲酯、EVA、EO及其下游衍生物等。
  (2)采购模式
  成品油及石化化工产品和化工新材料产品的主要原料包括原油、煤炭等大宗商品,以及甲醇、丙烷、醋酸乙烯等大宗基础化工原料。以年度及月度为节点制定采购计划,主要分为长约方式及现货方式两种,同时,根据装置运行的实际需要及原材料市场供需情况,每月滚动制定次月具体采购和库存管理规划,并通过现货采购方式进行补充,以提高采购灵活性并更好的控制采购成本。
  (3)销售模式及结算模式
  销售模式以直销方式为主。其中,对于大型客户及存在良好发展潜力的优质客户,一般采取直接销售的方式保证与优质客户之间实现直接对接、直接沟通,更好的响应客户需求。对于中小客户,也通过现货、中短期订单直销及贸易商等多种方式进行销售。
  结算模式主要采取款到发货的模式,在收到客户支付款项或票据时安排发货。对于少部分合作期间较长、信用水平较好、风险可控的客户,经内部审核通过后也可适当给予客户一定的信用周期,并由营销团队进行持续的信用风险评估和款项催收。
  (4)盈利模式
  公司主要将产品销售给下游各个应用领域的客户从而获得利润。公司通过采用国际先进的工艺技术设备、完善的公用工程配套、规模化生产效应、精细化生产管理等方式,提升生产效率、提高产品质量的稳定性,降低产品生产成本,提升企业盈利水平。同时,随着盛虹炼化一体化项目投产,公司也积极拓展下游化工产品类别,提高产品附加值,从而持续满足下游客户需求,进一步扩大企业整体盈利水平。
  2、聚酯化纤
  (1)生产工艺
  公司的涤纶长丝产品主要采取熔体直纺生产工艺和切片纺生产工艺两种方式生产。熔体直纺工艺以聚合物熔体为原料,直接经过纺丝工艺生产涤纶长丝,可降低物料损耗及能耗,适合规模化生产长丝产品。切片纺工艺采用聚酯切片干燥和再熔融方式生产长丝产品,具有开工灵活的特点,适用于研发新产品和小批量生产拥有高附加值的功能性、差异化化纤产品,如再生纤维、双组份弹性纤维及海岛丝等产品。
  (2)采购模式
  原生丝主要原材料为PTA和MEG,再生丝主要原材料为塑料瓶片。公司建立健全采购流程,并严格按照采购流程进行采购。
  基于对宏观经济及市场情况的判断,综合合格供应商的报价情况、结算模式等因素,凭借自身的规模优势,公司与供应商签订长期框架协议,一般采用月度定价方式,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原材料的价格波动风险。同时,根据生产计划进行微调,通过增加临时订单作为对长期协议采购方式的有益补充。
  (3)销售模式及结算模式
  产品销售区域以国内市场为主,同时向包括韩国、土耳其、越南、巴基斯坦、意大利等30余个国家和地区进行销售。
  内销业务采用直销方式,通过统一的销售平台实现对外销售,一般采用款到发货的结算模式,对于少量采购量大、信用好的内销客户以及外销客户会给予一定的信用账期。统一的销售平台与重要客户建立了长期稳定、合作共赢的战略伙伴关系,签订长期框架合同,并根据市场行情以每日报价进行结算。
  外销业务亦采用直销方式,主要由外贸部门统一对外销售。境外客户以邮件形式进行询价沟通,公司向其报价,在双方确认价格之后签订合同。海外销售主要采用以信用证为主、电汇和托收结算为补充的收款方式,回款的安全性能够得到保证。
  (4)盈利模式
  通过采购PTA、MEG或者塑料瓶片等原材料加工为涤纶长丝产品,并将产品销售给下游客户用于生产纺织品的形式实现盈利。公司通过规模化生产和精细化管理来提升生产效率、降低产品成本,同时提高产品功能化率、差异化率,提升产品附加值,进而提升企业整体盈利水平。
  (四)报告期内公司经营举措
  2024年上半年,公司坚持稳中求进经营总基调,持续做强产业核心竞争优势,深化下游发展,以差异化、技术创新、高附加值、绿色环保为导向,“强链、延链、补链”,着力布局新能源、新材料和绿色低碳产业,全面提升管理水平,实现了公司发展总体平稳、质量向好、优势累积、保泰持盈的良好局面。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28.34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10.4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19亿元;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总资产2,024.30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350.62亿元。
  1、深化“1+N”产业布局,打造世界一流的能源化工产业集群
  报告期内,公司深入贯彻“1+N”发展战略,全面拓展布局,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各项要求,以三头并举的大化工平台为依托,聚焦新能源新材料领域,不断完善产业链和产品链,全力打造世界一流的能源化工企业。2024年7月,美国《化学与工程新闻》(C&EN)发布2024年全球化工企业50强名单,东方盛虹首次上榜,位列榜单第22位。
  依托作为核心原料供应平台的炼化一体化项目,公司持续推进高新产品的研发和生产。发挥大化工平台规模化、多样化的原材料优势,结合自主研发创新,公司已在众多新能源新材料领域形成自己独特的优势和特点,筑牢企业高质量产业转型的根基。在高附加值聚烯烃材料及精细化工品领域,公司丙烯腈总产能104万吨/年,成为全球最大产能;MMA产能34万吨/年,国内产能排名第一;POSM多元醇项目顺利实现中交,项目建设持续推进。在光伏新材料领域,公司坚持技术优势引领,同步推进EVA+POE的产业布局。公司光伏级EVA持续保持行业龙头地位,百万吨EVA项目顺利推进;同时10万吨/年POE工业化装置也已经于2023年底进入全面建设阶段。在新能源新材料方面,EC/DMC、超高分子量聚乙烯,PETG聚酯新材料等项目已陆续建成投产。在绿色低碳材料领域,公司回收利用废旧塑料瓶片来生产再生聚酯长丝,真正实现废物循环利用。目前产能规模达到约60万吨/年,是再生聚酯纤维行业的龙头企业。此外公司生物基PTT纤维、二氧化碳制绿色甲醇等绿色化学产品也均处于行业领先地位,积极践行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
  2、重视可持续发展,构建绿色安全环保和谐企业
  绿色发展是公司高质量发展的底色,公司秉承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可持续发展理念,拓展节能减碳路径,从过程减碳到源头减碳,探索“源头—过程—末端”的“全过程减碳”,全方位深耕绿色技术,创新打造绿色产业链,通过技术创新突破,为产业绿色低碳转型打开通道,发展绿色生产力。
  公司不断加码相关领域技术创新,打造世界一流的“绿色”生产体系,通过创新驱动绿色低碳发展,突破了多项“卡脖子”技术,实施了一大批节能、节水、减排技术改造项目,实现了绿色车间、绿色园区、国家级绿色工厂等各产业板块全覆盖。报告期内,公司在石化行业内率先使用核电蒸汽,预计每年可减少碳排放约96.6万吨。随着EC/DMC装置一次性开车成功,公司实现了“二氧化碳-绿色甲醇-锂电池新材料”绿色负碳产业链的贯通。此外,公司有序推进生物基纤维、可再生纤维等“低碳”、“零碳”项目;探索以二氧化碳为重要原料的碳捕集纤维产业化进程,走出一条以资源综合利用为纽带,互联互通、共生共赢的绿色低碳发展新模式,打造一流的全链条“绿色、低碳、循环”生产体系,助力“双碳”目标加快实现。
  3、坚持人才发展战略,完善激励机制
  公司建立全新人才战略规划,紧密结合产业发展方向,把战略布局和人才布局相统一,面向前沿技术攻关,并结合与国际一流高校、大院大所的外部资源合作,探索开放式的人才培养机制和使用机制。为贯彻实施公司的人才战略规划,吸引和保留优秀人才的同时,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共推出四期员工持股计划,彰显了公司及员工对公司价值的认同,也进一步完善了公司的激励约束机制。
  4、加快技术创新平台建设,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
  以产业需求牵引技术突破,以科技创新赋能产业发展。公司紧抓技术创新,深化数智融合应用,发挥“1+N”多元化产业格局带来的创新平台效应,深度赋能企业数智化转型,推动创新成果迅速转化为高质量新质生产力。公司着力探索人工智能、数字孪生、大数据等前沿技术的创新实践和产业化应用,全力构建“数字互联、研发创新、量质并举、生态协同”的智能化体系,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创新打造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盛虹模式”。
  随着创新平台和配套体系建设的持续深入,公司数字化转型成果不断显现。在研发方面,公司目前下属国家先进功能纤维创新中心、盛虹石化创新中心和盛虹先进材料研究院三家创新研究院,为产业基础研究、工艺开发、工业化、产业化和产品应用开发等科研工作提供一体式的创新技术平台支持,实施从意向、预研到立项、小试、中试,再到产业化、产业化后技术支持的科研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机制,有力推动高新技术孵化落地。在产业方面,公司搭建了“CAP”协同敏态工业互联网集群,实现了应用的微服务化,打通了产业上下游生态大数据链,实现了产业合作伙伴业务互操作;建设绿色化纤维制品可信平台,搭建了从原材料到纤维制品到终端产品透明可信的可追溯平台;石化产业集团建成国内首家实现全面智能化生产和数字化操作的“智能工厂”,实现装置自控率提高至95%以上。结合产研一体的研发平台和智能化生产管理体系,公司致力于以科技创新升级传统产业,推动形成新质生产力。
  5、完善公司治理,加强与投资者沟通
  公司持续加强战略超前、决策规范、执行高效三维并举的管理机制。2024年上半年,公司着手管理提升和业务层面管理创新,依托炼化一体化优势,以产品为导向整合各生产事业部,创新生产管理流程,实现从资源结构布局到产品产线管理的全面优化。在风险防控方面,公司积极发挥内审监督作用,持续开展各类经济业务实时稽查,不断完善各职能部门、子公司的职责,形成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相互配合、相互制约的内控体系。
  公司不断完善公开、透明、多层次的投资者沟通工作,与投资者进全方位的交流,充分保证投资者的知情权,积极为机构、中小投资者的互动交流提供便利条件,维护好投资者与公司之间的长期信任关系,形成良性互动循环,树了公司诚信、合规、开放的资本市场形象。
  (五)公司所属的行业地位
  公司所处的石化及化工新材料、聚酯化纤行业属于国计民生的基础性行业,行业波动主要受上游原材料、产品供给和下游产品市场等因素影响。
  1、炼化板块
  盛虹炼化是国内三大民营炼化企业之一,拥有国内1600万吨/年单套规模最大的常减压蒸馏装置、全球规模最大的单系列对二甲苯装置。此外,项目采用的400万吨/年蜡油加氢裂化装置、3×310万吨/年连续重整装置、320万吨/年沸腾床渣油加氢装置、320万吨/年柴油加氢裂化装置、280万吨/年PX装置、4×15万吨/年硫磺回收装置也均属于国内规模较大的装置。工艺装置规模及设备的大型化,带来设备效率相应提高,有利于能量的回收和综合利用,从而可以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2、新能源新材料板块
  斯尔邦石化拥有240万吨/年MTO装置(以甲醇计),为全球单套最大的醇基多联产装置。在下游的高端烯烃衍生物中,斯尔邦石化拥有EVA产能30万吨/年,主要用于生产光伏级EVA。经过多年研发,斯尔邦石化开发出多种牌号的光伏级EVA,产品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市场份额全球名列前茅,产品质量受到下游客户的充分认可,已经覆盖了国内众多光伏胶膜领域的头部企业。
  随着第四套26万吨/年丙烯腈装置投产,斯尔邦石化丙烯腈产能升至104万吨/年,产能位居全球第一。丙烯腈下游广泛用于生产ABS、聚丙烯酰胺、尼龙66、碳纤维等产品。凭借质量稳定优异的丙烯腈产品,斯尔邦石化已经成为国内众多主流碳纤维企业的主要原料供应商。
  3、聚酯化纤板块
  公司拥有涤纶长丝年产能355万吨,差别化率超过90%,以高端产品DTY为主。公司是全球领先的全消光系列纤维生产商和细旦差别化纤维生产商。同时,公司还拥有完整自主知识产权、世界领先的生物基PDO单体、PTT纤维和循环再利用聚酯纤维产业链等。
  公司再生聚酯纤维产能约60万吨/年,聚酯再生纤维产能居于全球行业前列。公司通过专项技术攻关,率先投产自主研发的由废旧塑料瓶片到纺丝的熔体直纺生产线,不仅实现了废旧塑料的循环再利用,同时还有效地降低了生产成本。公司再生聚酯纤维已获得全球回收标准GRS认证,未来公司还将继续加大在差异化和高性能化纤产品上的研发和生产。

  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产业布局超前优势
  公司在石化及化工新材料、聚酯化纤领域深耕多年,已形成烯烃、芳烃“双链”并延、协同发展的产业格局,成为国内独特的具备“油头、煤头、气头”全覆盖的大型能源化工企业。盛虹炼化一体化项目以“少油多化,分子炼油”为理念,符合目前石油炼化行业的发展趋势。同时,盛虹炼化一体化项目作为基础原料平台,具备向下游精细化工行业“强链、延链、补链”的天然先发优势,公司亦将坚定“1”个核心平台+“N”个新能源、新材料、电子化学、生物技术等多元化产业链条的“1+N”发展新格局,确保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行稳致远。
  (二)创新驱动发展优势
  公司深耕化工新材料行业10余年,具备多年的烯烃下游高附加值产品的生产与管理经验,现已发展成为国内领先的精细化工及新材料龙头企业。在光伏新材料领域,公司是国内少数几家同时掌握光伏级EVA和聚烯烃POE自主核心生产技术的企业,产品性能指标达到国际同类产品先进水平,多项新技术产品实现进口替代,填补国内空白。在高附加值新材料领域,2023年公司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13万吨/年高端材料PETG装置成功投产,彻底打破国外技术壁垒,关键核心技术已申报13项专利,进一步扩宽公司的新能源、新材料产业矩阵。
  公司多年来十分注重民用涤纶长丝产品的研究及开发工作,在多种功能性纤维生产技术上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先后攻克了超细纤维技术壁垒,建成了拥有完整知识产权、世界领先的生物基PDO单体、PTT纤维和循环再利用聚酯纤维产业链;率先投产了完全自主研发的以废旧塑料瓶片为原料的熔体直纺生产线,不仅实现了废旧塑料的循环再利用,同时还有效地降低了生产成本;积极探索以二氧化碳为重要原料的碳捕集纤维产业化进程,进一步推动绿色可持续发展创新。
  通过科技创新,公司在产品、工艺、装备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拥有481项专利,其中发明专利118项、实用新型专利356项、外观专利7项。
  (三)差异化竞争优势
  盛虹炼化一体化项目是公司的基础原料平台,具有目前国内单套规模最大的常减压装置、国内油化比最优的优势。炼化间物料优化互供,提高资源利用率,同时降低成品油收率,将成品油产量降至约30%以下,下游产品包括乙烯、丙烯、混合二甲苯、丙烷、异丁烷、异戊烷等,在产品结构及成本上具有行业竞争力。
  斯尔邦石化是公司重要的新能源新材料生产基地,具有成功运营烯烃大化工项目的经验优势。已投入运转的MTO装置单体规模位居全球现有MTO装置前列,配套的丙烯腈、MMA、EVA、EO及衍生物等装置产能在行业内名列前茅,对区域产品定价具有一定市场影响力。
  在聚酯化纤领域,公司秉承“不搞重复建设、不做常规产品、不采用常规生产技术”思路,根植错位竞争战略,以高端DTY产品为主,主攻超细纤维、差别化功能性纤维的开发和生产,产品差别化率超过90%,重点发展再生纤维绿色低碳产品,有效规避常规化纤产品激烈的市场竞争。
  (四)协同发展优势
  公司炼化、精细化工、聚酯自我配套率高,盛虹炼化一体化装置投产后,聚酯化纤上游PX和乙二醇原料基本实现自供,上下游产品结构十分合理;连云港石化产业基地园区内石化企业及公司下游产品对炼化产品消化比例高,实现石化产业链联度超过80%,化工原料就近消化率达70%,区域、产品和生产工艺的高效协同与配套优势带来了成本优势。未来,炼化、新能源新材料及聚酯业务充分联动、协同发展高性能、高附加值材料及其改性应用,为产业链进一步向下游协同发展打开了广阔的空间。
  (五)区位优势
  公司石化及化工新材料业务位于连云港石化产业基地内。连云港石化产业基地位于连云港市徐圩新区,是国内七大世界级石化产业基地之一,并列入了国家“石化产业规划布局方案”。连云港地区气候适宜,无台风影响,园区及周边配套优异,距离目标市场近,物料成本低。此外,园区紧邻海港码头,加工进口原油具有得天独厚的海运优势,运输成本低,具有显著区位优势。

  三、公司面临的风险和应对措施
  1、宏观经济波动风险
  公司产品及其下游涉及能源、交通、纺织、建筑、农业等国民经济中的支柱行业,与投资和消费需求紧密相关,受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较为明显。宏观环境风险形成的原因具有复杂性和多重性,如果未来全球经济发生较大波动,我国的经济增速持续放缓,则公司的经营业绩也可能会随着国内外宏观环境调整而出现波动的风险。
  2、行业政策风险
  近年来,我国化工、化纤产业发展迅猛,行业内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对我国化工、化纤产业发展推动作用明显。但与此同时,随着供给侧改革进程推进,国家有关部门对安全生产、环境保护、节能减排的要求日趋提升,行业整体监管将日趋严格。如果未来行业相关的产业政策或行业规划出现重大不利变化,将可能导致相关行业面临的市场环境和发展空间出现变化,进而对公司的经营产生一定影响。
  3、汇率波动导致的风险
  人民币的币值受国内和国际经济、政治形势和货币供求关系等多种内外部因素的影响,汇率波动将导致公司以外币计价的资金借贷活动和采购销售活动面临汇兑损益。此外,汇率波动将影响到公司与中国大陆以外地区及国家进口原材料、出口产品的价格,从而对公司的盈利能力构成影响。若未来人民币兑换其他货币的汇率与现行汇率发生较大波动,将对公司的经营业绩产生一定影响。
  为控制汇率波动风险,公司已经制定了远期结售汇及外汇期权交易内部控制制度,就汇率波动风险控制的工具、目标、决策程序、实施流程等内容做出了明确规定,以便根据汇率波动情况综合决策汇率风险管理方式。但是,通常来说在汇率大幅波动的情况下,现有风险管理方式很难完全消除汇率波动风险。同时,若相关工具的选取或汇率风险管理的实施出现重大失误,或因上述制度未能得到有效执行,均有可能导致公司面临汇率风险或出现损失。
  4、主要原材料及产品价格波动风险
  公司主要采购原油、甲醇等原材料,同时生产乙烯、丙烯、芳烃产业链中的重要化工、化纤产品。公司所处的化工、化纤行业具有一定的周期性,主要原材料及产品市场价格均有可能随着石油、天然气、煤炭等大宗商品价格波动,以及国际政治经济局势、宏观经济发展状况、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而呈现出较大幅度波动,进而可能对公司的经营情况、业绩水平稳定性产生一定影响。
  5、环保和安全生产风险
  公司主要从事化工、化纤行业相关产品的研发、生产及销售,在其日常生产经营过程中会排放废水、废气以及固体废弃物等污染物。同时,部分原材料、中间产品及产成品为易燃、易爆、腐蚀性、高温及有毒物质,属于管制范围内的危险化学品。因此,公司面临一定的安全生产、环境保护及其他突发事件风险。
  公司的主要经营管理团队具备较为丰富的行业生产、管理经验,设立了专门的HSE部负责安全及环保事项,同时制定了一系列安全生产管理、环境保护相关制度,建立了重大风险预警机制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机制。但是,仍不能完全排除因为恶劣天气、自然灾害、人员失误、设备故障等其他因素导致出现安全生产、环境保护事故,或面临其他突发事件而未能得到及时妥善处理的可能性。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