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肤

主营介绍

  • 主营业务:

    锦纶6切片和纺丝的生产、销售。

  • 产品类型:

    切片、锦纶丝、纺织印染布

  • 产品名称:

    切片 、 锦纶丝 、 纺织印染布

  • 经营范围:

    一般项目:新材料技术研发;合成纤维制造;合成纤维销售;面料印染加工;面料纺织加工;服装制造;化工产品生产(不含许可类化工产品);化工产品销售(不含许可类化工产品);合成材料制造(不含危险化学品);合成材料销售;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货物进出口;技术进出口;进出口代理。(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

运营业务数据

最新公告日期:2024-08-20 
业务名称 2024-06-30 2023-12-31 2022-12-31 2021-12-31 2021-06-30
境外营业收入(元) 2.83亿 - - - -
境外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 76.94 - - - -
产量:化工行业(吨) - 17.26万 - - -
产量:化纤行业(吨) - 7.27万 - - -
产量:纺织印染行业(吨) - 1347.00 - - -
自用量:化工行业(吨) - 6.16万 - - -
自用量:化纤行业(吨) - 5230.00 - - -
销量:化工行业(吨) - 11.46万 - - -
销量:化纤行业(吨) - 6.80万 - - -
销量:纺织印染行业(吨) - 1297.00 - - -
产能利用率:锦纶6切片(%) - 91.00 84.00 - -
产能:设计产能:锦纶6切片(吨) - 18.50万 18.50万 - -
化工行业产量(吨) - - 16.95万 17.70万 -
化工行业自用量(吨) - - 5.70万 7.00万 -
化工行业销量(吨) - - 10.46万 10.92万 -
化纤行业产量(吨) - - 7.13万 8.11万 -
化纤行业自用量(吨) - - 3876.00 3218.00 -
化纤行业销量(吨) - - 6.50万 7.94万 -
纺织印染行业产量(吨) - - 1719.00 1915.00 -
纺织印染行业销量(吨) - - 1710.00 1913.00 -
纺织印染行业自用量(吨) - - - 0.00 -
切片产量(吨) - - - - 9.06万
切片销量(吨) - - - - 5.22万
纤维丝产量(吨) - - - - 4.15万
纤维丝销量(吨) - - - - 3.87万

主营构成分析

报告期
报告期

加载中...

营业收入 X

单位(%) 单位(万元)
业务名称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成本(元) 成本比例 主营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加载中...
注:通常在中报、年报时披露 

主要客户及供应商

您对此栏目的评价: 有用 没用 提建议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5.21亿元,占营业收入的18.48%
  • 福建凯邦锦纶科技有限公司
  • 福建恒申寰宇新材料有限公司
  • 江苏衣道科技有限公司
  • 苏州旭光聚合物有限公司
  • 云南长坤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福建凯邦锦纶科技有限公司
2.05亿 7.28%
福建恒申寰宇新材料有限公司
1.03亿 3.64%
江苏衣道科技有限公司
7731.62万 2.74%
苏州旭光聚合物有限公司
7585.67万 2.69%
云南长坤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5988.81万 2.13%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20.97亿元,占总采购额的80.19%
  • 中国石化化工销售有限公司江苏分公司
  • 湖北三宁集团有限公司
  • 福建申远新材料有限公司
  • 福建天辰耀隆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中国平煤神马集团尼龙科技有限公司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中国石化化工销售有限公司江苏分公司
10.35亿 39.59%
湖北三宁集团有限公司
4.03亿 15.39%
福建申远新材料有限公司
3.03亿 11.58%
福建天辰耀隆新材料有限公司
2.27亿 8.66%
中国平煤神马集团尼龙科技有限公司
1.30亿 4.97%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5.13亿元,占营业收入的17.61%
  • 福建凯邦锦纶科技有限公司
  • 晓星国际贸易(嘉兴)有限公司
  • 安徽中天纺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苏州旭光聚合物有限公司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福建凯邦锦纶科技有限公司
2.21亿 7.57%
晓星国际贸易(嘉兴)有限公司
9253.95万 3.18%
安徽中天纺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8309.78万 2.85%
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6025.77万 2.07%
苏州旭光聚合物有限公司
5652.00万 1.94%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20.06亿元,占总采购额的62.07%
  • 中国石化化工销售有限公司江苏分公司
  • 福建申远新材料有限公司
  • 福建天辰耀隆新材料有限公司
  • 湖北三宁集团有限公司
  • 湖北三宁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中国石化化工销售有限公司江苏分公司
12.00亿 37.13%
福建申远新材料有限公司
2.83亿 8.74%
福建天辰耀隆新材料有限公司
1.82亿 5.63%
湖北三宁集团有限公司
1.76亿 5.44%
湖北三宁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1.66亿 5.13%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5.36亿元,占营业收入的16.15%
  • 福建凯邦锦纶科技有限公司
  • 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杭州本松新材料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苏州旭光聚合物有限公司
  • 江苏衣道科技有限公司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福建凯邦锦纶科技有限公司
2.56亿 7.71%
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8221.43万 2.48%
杭州本松新材料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7909.24万 2.38%
苏州旭光聚合物有限公司
6933.01万 2.09%
江苏衣道科技有限公司
4959.28万 1.49%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24.43亿元,占总采购额的82.15%
  • 中国石化化工销售有限公司江苏分公司
  • 福建申远新材料有限公司
  • 湖北三宁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福建天辰耀隆新材料有限公司
  • 绍兴东升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中国石化化工销售有限公司江苏分公司
13.23亿 44.49%
福建申远新材料有限公司
4.89亿 16.43%
湖北三宁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3.15亿 10.60%
福建天辰耀隆新材料有限公司
2.51亿 8.45%
绍兴东升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6511.14万 2.18%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3.74亿元,占营业收入的15.92%
  • 福建凯邦锦纶科技有限公司
  • 杭州本松新材料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苏州旭光聚合物有限公司
  • 江苏衣道科技有限公司
  • 四川恒创特种纤维有限公司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福建凯邦锦纶科技有限公司
1.50亿 6.37%
杭州本松新材料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7388.01万 3.14%
苏州旭光聚合物有限公司
6426.83万 2.74%
江苏衣道科技有限公司
4643.74万 1.98%
四川恒创特种纤维有限公司
3987.99万 1.70%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15.36亿元,占总采购额的72.27%
  • 中国石化化工销售有限公司江苏分公司
  • 福建申远新材料有限公司
  • 福建天辰耀隆新材料有限公司
  • 湖北三宁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Fibrant(shanghai)che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中国石化化工销售有限公司江苏分公司
8.83亿 41.57%
福建申远新材料有限公司
2.32亿 10.92%
福建天辰耀隆新材料有限公司
2.09亿 9.82%
湖北三宁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1.88亿 8.84%
Fibrant(shanghai)che
2377.32万 1.12%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5.91亿元,占营业收入的19.79%
  • 福建凯邦锦纶科技有限公司
  • 杭州本松新材料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苏州旭光聚合物有限公司
  • 福建丰帝锦纶有限公司
  • 四川润厚特种纤维有限公司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福建凯邦锦纶科技有限公司
2.72亿 9.10%
杭州本松新材料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8664.81万 2.90%
苏州旭光聚合物有限公司
8265.23万 2.77%
福建丰帝锦纶有限公司
8207.71万 2.75%
四川润厚特种纤维有限公司
6769.12万 2.27%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18.66亿元,占总采购额的62.16%
  • 中国石化化工销售有限公司江苏分公司
  • 湖北三宁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福建天辰耀隆新材料有限公司
  • 湖南岳化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平煤神马集团尼龙科技有限公司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中国石化化工销售有限公司江苏分公司
8.12亿 27.05%
湖北三宁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3.73亿 12.44%
福建天辰耀隆新材料有限公司
3.63亿 12.08%
湖南岳化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1.72亿 5.73%
中国平煤神马集团尼龙科技有限公司
1.46亿 4.86%

董事会经营评述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公司主要产品为锦纶6切片、锦纶丝以及纺织印染布。其中锦纶6切片除部分供给内部使用外,通过自产自销的经营模式主要针对下游市场的民用纺丝、工程塑料等行业的应用供给。  锦纶6切片是以己内酰胺为原料加入部分助剂,在一定的工艺条件下通过聚合等步骤而制成的高分子化合物,广泛应用于民用纺丝、工程塑料等领域。公司生产的锦纶6切片主要包括民用纺丝级切片、工业用纺丝级切片、改性基料切片和注塑级切片四大类。  锦纶丝是由锦纶6切片通过熔融、挤压、卷绕等物理加工工序后成型。公司锦纶丝可应用于织带、花边、制纱和各种喷气、喷水织机作经、纬纱及经编机、纬编机、梭织机用纱等领域。公司生... 查看全部▼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公司主要产品为锦纶6切片、锦纶丝以及纺织印染布。其中锦纶6切片除部分供给内部使用外,通过自产自销的经营模式主要针对下游市场的民用纺丝、工程塑料等行业的应用供给。
  锦纶6切片是以己内酰胺为原料加入部分助剂,在一定的工艺条件下通过聚合等步骤而制成的高分子化合物,广泛应用于民用纺丝、工程塑料等领域。公司生产的锦纶6切片主要包括民用纺丝级切片、工业用纺丝级切片、改性基料切片和注塑级切片四大类。
  锦纶丝是由锦纶6切片通过熔融、挤压、卷绕等物理加工工序后成型。公司锦纶丝可应用于织带、花边、制纱和各种喷气、喷水织机作经、纬纱及经编机、纬编机、梭织机用纱等领域。公司生产的锦纶丝规格型号较多,其中包含五类特色纤维:锦纶高强纤维“达强纶”、锦纶环保色纺纤维“达丽纶”、锦纶冰爽纤维“达酷纶”、锦纶抗菌纤维“达洁纶”、锦纶高吸湿导汗纤维“达爽纶”。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62,036.39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7.98%;实现归属母公司的净利润-1,036.91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79.55%;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086.51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78.57%。
  1、主营业务有所增长,亏损大幅收窄
  2024年上半年,根据市场需求变化以及原材料价格波动,公司抓住机遇,适时加大生产和销售力度,优化产品结构,扩展海外业务加大出口,带动产品价格上涨幅度大于成本上涨幅度,致产品毛利增加。本期毛利相较去年同期增幅较大,亏损幅度大幅收窄,公司经营业绩有所改善。报告期内,公司境外营收28,337.04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76.94%。
  2、完成向特定对象发行股份并变更公司控股股东及实控人
  2024年1月29日,公司向特定对象发行新增股份158,441,886股在深交所上市,本次发行完成后,公司总股本由528,139,623股增加至686,581,509股;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发生变更,控股股东由青岛昌盛日电新能源控股有限公司变更为福建力恒投资有限公司,实际控制人由李坚之变更为陈建龙。
  3、完成公司全称及简称变更
  2024年6月,公司完成公司名称及证券简称的变更,公司中文名称由“广东新会美达锦纶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广东恒申美达新材料股份公司”;证券简称由“美达股份”变更为“恒申新材”;英文名称由“GUANGDONGXINHUIMEIDANYLONCO,LTD.”变更为“GuangdongHighsunMeidaNewMaterialsCo,Ltd.”;英文简称由“MEIDA”变更为“H-Tech”。
  4、积极提升企业品牌知名度及市场影响力
  2024年上半年,公司荣获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颁发的“2023年度先进会员企业科技进步奖”;公司“尼拉”品牌同质异构复合弹性聚酰胺纤维入选中国纤维流行趋势;公司成为中国合成树脂协会理事单位。公司通过参与各类行业会议,长期保持对公司品牌的推广,有力提升公司在市场的品牌知名度。

  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1、技术和研发优势
  公司重点围绕再生锦纶、高强纤维两个项目展开技术研发,目标是实现公司产品转型升级。公司完成“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项目高品质原液着色聚酰胺纤维产业化技术开发课题,项目成果通过鉴定,整体技术达国际先进水平,获得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绿色纤维认证”,再生锦纶、绿色纤维的研发,为公司聚焦节能、低碳绿色化发展提供支撑。高强加捻丝市场开发及扩产工程项目,锦纶66高强丝产业化研发项目按照计划有序展开,将高强纤维产品扩大到产业应用领域。
  公司积极开展医用领域专用锦纶功能材料的研发攻关,开发37.5°温湿调控抗菌细旦锦纶丝,进一步开发具有永久抗菌和温湿调控功能的医护人员专用内衣着装。依托公司组建的广东省新型聚酰胺6功能纤维材料研究与应用企业重点实验室获广东省科技厅立项。相关研发工作的开展,将拓宽公司现有聚酰胺产品应用领域,继续保持公司研发创新实力领先地位,增强公司竞争力,并为公司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一定的技术支撑。
  2、产品结构齐全、质量稳定
  公司为国内少数具有从己内酰胺聚合到锦纶6切片、锦纶丝和纺织印染布全产业链布局的锦纶生产企业。公司生产的锦纶6切片主要包括民用纺丝级切片、工业用纺丝级切片、改性基料切片和注塑级切片四大类。
  公司生产的锦纶丝规格型号较多,其中包含五类特色纤维:锦纶高强纤维“达强纶”、锦纶环保色纺纤维“达丽纶”、锦纶冰爽纤维“达酷纶”、锦纶抗菌纤维“达洁纶”、锦纶高吸湿导汗纤维“达爽纶”。公司多元化的产品规格紧贴市场步伐,迎合广大客户的不同需求,与此同时,也确保了客户满意度的稳定性。公司所生产的锦纶切片质量稳定,可纺性、改性及注塑性能优良;生产的锦纶长丝具备较高的织造稳定性与染色均匀性。
  3、市场优势
  公司本部位于广东腹地,交通运输便利,区内是国内传统纺织集中地;子公司常德美华位于湖南境内,辐射浙江、江苏、福建等三大纺织强省,而南面接壤广东,地理辐射面广;子公司南充美华位于四川境内,该区域包含大量新兴织造厂家。三地工厂打造了牢固的铁三角行业辐射带。
  目前,公司在浙江、江苏、福建、广东等国内主要销售区域设立了若干销售处。公司各销售处负责人均具有锦纶行业丰富的专业技术经验和销售经验,与竞争对手相比,能更好地实现客户关系维护、销售货款回笼及客户意见处理。经过多年来的诚信经营,通过为客户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和满意的服务,公司积累了大批优质客户,“锦帆牌”、“美达牌”已经成为国内一线品牌,拥有较高的市场知名度。公司客户分布下游不同行业,如:注塑、汽车、电子、地毯、超纤、织带、花边、无缝内衣、经纬编、机织、针织、包覆纱、织袜等,丰富的客源资源为公司的发展提供了强而有力的保证。
  4、营销和客户资源优势
  与行业内其他产业链较长的企业相比,公司专注于锦纶6切片及锦纶丝,所有产品的市场化水平均较高,因此建立自主的营销网络和客户资源体系尤为重要。
  公司是国内率先成套引进锦纶6设备技术的生产厂家,已形成以高分子聚合为龙头,以纤维新材料为主体的产业结构布局。悠久的历史使得公司对行业下游营销网络和客户资源有较深的积累,后续发展过程中,公司产品的定位与多家主流客户相契合,并与之建立了稳定的业务关系,在此过程中,随着行业的整体向好,随着行业各环节的产能扩张,公司产品的市场需求进一步增加,在此过程中,公司建立了较为完整的市场营销体系和客户管理制度。

  三、公司面临的风险和应对措施
  1、行业竞争风险
  国内锦纶6切片与锦纶丝的主要下游应用集中在纺织品行业,常规产品趋于同质化,在产能充裕的情况下,锦纶企业之间的竞争激烈,利润空间受到压缩。近年来,规模较小的企业开工低迷,其生产的常规产品大多处于保本微利或亏损的状态;规模较大的企业通常在中高端差异化产品上寻求利润空间。总体上行业还伴有周期性、区域性、季节性波动的特征。
  应对措施:公司重点围绕再生锦纶、高强纤维等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锦纶产品,实现公司产品转型升级,同时公司近年来积极拓展海外市场,以此应对常规锦纶产品竞争激烈的格局。
  2、主要原材料价格波动的风险
  公司主营产品的主要原材料为己内酰胺和锦纶6切片,而锦纶6切片价格亦与己内酰胺价格相关度高。己内酰胺价格受原油价格波动影响,而原油价格波动受全球政治、经济、不可抗力等因素影响较大。
  应对措施:公司将密切关注原材料市场变化,提高原材料采购管理水平,合理控制存货储备,同时加强供应链管理,以降低成本,将原材料价格波动的影响降低到最小。
  3、机器设备成新率较低的风险
  公司生产线投产时间较早,成新率较低。若机器设备未按期维护或保养不善,可能存在设备报废、损坏从而影响生产效率或发生大额维修支出对公司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的风险。
  应对措施:公司正实施新项目,计划在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投资建设“高性能聚酰胺差异化纤维智能制造项目”,同时配套人工智能装备及智能化立体仓库等。引进最先进设备,确保长效稳定生产。
  4、环保及安全风险
  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及政府环保要求趋严,公司积极采取环保措施,加大环保投入;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生产规范进行日常管理,建立了严格的标准操作规范,但仍无法完全排除因人为操作失误或意外原因导致的环保事故或安全生产事故的风险,从而影响公司的正常经营活动。
  应对措施:公司将继续严格按照法律法规、生产规范进行日常管理,妥善处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废气等,同时在生产工艺及流程上积极探索节能减排的技术和方法。
  5、汇率风险
  报告期内,公司存在一定的外销收入,主要采用美元、欧元、日元等币种结算,汇率的波动会对公司产品外销收入和产品市场竞争力产生一定影响。
  应对措施:为规避外汇市场风险,减小汇率大幅波动对公司生产经营的影响,公司在报告期内审议通过了《关于开展外汇套期保值业务的议案》,通过实施外汇套期保值业务防范汇率出现较大波动时对公司经营业绩造成的影响。
  6、新项目实施的风险
  公司正建设新项目,项目的资金为自有或自筹资金,存在项目资金无法按期到位导致项目延期、变更或无法完成的风险。新项目已经过相关部门的备案,但尚未完成涉及该项目的能评、环评等手续,且不排除受国家或地方有关政策调整等实施条件因素发生变化而导致的项目变更、延期、中止或终止的风险。受国家政策、法律法规、行业宏观环境、市场开发、经营管理、产能及利用等方面的影响,项目可能存在未能按期建设完成、未能达到预期收益等风险,从而对公司的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应对措施:公司已对新项目做了充分的行业分析和市场调研,进行了慎重、充分的可行性研究论证,并且制定了相应的项目管理和人才建设等一系列措施,并已为该项目的实施开展相应的准备工作。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