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肤

主营介绍

  • 主营业务:

    财富管理与机构业务、投资银行业务、投资与交易业务、资产管理业务。

  • 产品类型:

    财富管理与机构业务、投资银行、投资与交易、资产管理

  • 产品名称:

    财富管理与机构业务 、 投资银行 、 投资与交易 、 资产管理

  • 经营范围:

    证券经纪;证券投资咨询;与证券交易,证券投资活动有关的财务顾问;证券承销与保荐;证券自营;证券资产管理;融资融券;证券投资基金代销;金融产品代销;为期货公司提供中间介绍业务;证券投资基金托管业务;股票期权做市;上市证券做市交易。

运营业务数据

最新公告日期:2024-04-17 
业务名称 2023-12-31 2023-09-30 2023-06-30 2023-03-31 2022-12-31
经营机构:营业部数量(个) 181.00 180.00 180.00 180.00 183.00
新三板:新三板持续督导挂牌公司家数(家) 72.00 - 73.00 - 76.00
融资融券:融资融券余额(元) 573.19亿 - 528.75亿 - -
融资融券:期末维持担保比例(%) 253.92 - - - -
股票质押:待购回余额:自有资金融资规模(元) - - - - 56.60亿

主营构成分析

报告期
报告期

加载中...

营业收入 X

单位(%) 单位(万元)
业务名称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成本(元) 成本比例 主营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加载中...
注:通常在中报、年报时披露 

董事会经营评述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的情况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迈出坚实步伐。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召开,对金融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出新的更高要求,吹响了建设金融强国的号角。资本市场全面深化改革持续深入推进,市场枢纽作用进一步提升。
  证券行业的经营业绩受资本市场变化影响较大,呈现明显的波动性和周期性特征。2023年末,上证指数收于2,974.93点,下跌3.70%;深证成指收于9,524.69点,下跌13.54%。两市全年成交额212.2万亿元... 查看全部▼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的情况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迈出坚实步伐。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召开,对金融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出新的更高要求,吹响了建设金融强国的号角。资本市场全面深化改革持续深入推进,市场枢纽作用进一步提升。
  证券行业的经营业绩受资本市场变化影响较大,呈现明显的波动性和周期性特征。2023年末,上证指数收于2,974.93点,下跌3.70%;深证成指收于9,524.69点,下跌13.54%。两市全年成交额212.2万亿元,同比减少5.5%。据中证协统计,全行业145家证券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059.02亿元,同比增长2.77%,实现净利润1,378.33亿元,同比减少3.14%。截至2023年末,行业总资产为11.83万亿元,净资产为2.95万亿元,净资本为2.18万亿元,分别较上年末增长6.92%、5.85%、4.20%。
  根据中证协公布的证券公司会员经营业绩排名,近年来,公司净资产、净资本、营业收入、净利润等主要指标排名行业前列。报告期内,公司继续保持行业领先的市场地位,各项主要业务实现稳健发展。财富管理、投行等传统优势业务市场地位稳固,投资与交易、资产管理等业务进步明显,业务发展更加均衡,为客户提供综合金融服务的能力进一步提升。
  公司保持境内券商最高的国际信用评级,并获得央行、证监会、沪深交易所、《中国证券报》《证券时报》等机构和权威财经媒体授予的“金牛证券公司”“数字化转型全能君鼎奖”等近百个奖项。

  二、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公司向个人、机构客户提供全方位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并自营相关金融产品的投资与交易业务,主要业务如下:
  财富管理与机构业务,为个人和机构客户提供证券及期货经纪、证券投资顾问、证券投资咨询、融资融券、代销金融产品、股票质押式回购、约定购回、行权融资、资产托管等全价值链财富管理服务。
  投资银行业务,为企业客户提供包括股票承销保荐、债券承销、并购重组财务顾问、新三板挂牌推荐等金融服务。
  投资与交易业务,从事权益类、固定收益类、衍生类产品、其他金融产品的交易和做市业务、私募股权及另类投资业务等。
  资产管理业务,根据客户需求开发资产管理产品并提供相关服务,包括集合、单一、专项资产管理及私募股权基金管理等。

  三、核心竞争力分析
  公司自1994年成立以来,秉承“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特区精神,依靠“国企体制、市场化机制”,从地方性单一经纪牌照公司,发展壮大成为拥有内地及中国香港市场证券业务全牌照的全国性大型综合类证券公司。目前,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主要包括:
  (一)深圳“双区”建设和国资国企综改试点中的区位优势
  目前,深圳市处在“双区”建设、“双区”叠加、“双改”示范的重大战略机遇期,将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科技创新、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金融创新、国际及港澳专业服务等领域大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唯一一家本地国资控股的头部券商,公司具备良好的业务专业能力和客户基础,区位优势较为明显。
  公司发挥本土优势,植根粤港澳大湾区,成为为深圳打造全球创新资本形成中心、金融创新中心和金融科技中心提供综合金融服务的标杆企业,保持深圳国资国企的领军地位。公司打造产业服务和企业服务双向推进的服务模式,加大对全产业链综合金融服务的推进力度,持续提升服务深圳“双区”建设的深度和广度,以综合服务为产业升级和企业发展提供金融支撑,在服务大湾区企业高质量发展上坚持当好“排头兵”。截至2023年底,公司累计服务大湾区企业IPO92家、再融资98家,融资规模超1,200亿元;服务93家大湾区企业发行各类债券540只,发行规模超6,000亿元;为大湾区超600万客户提供财富管理服务。
  (二)实力强劲的股东背景
  公司前六大股东均为实力强劲的央地两级国有企事业单位,国有股东持股占比合计超80%,构成支持公司稳定发展的“基本盘”。近年来,公司与国资国企的协同成效较为明显,成立了服务深圳“双区”建设和综改试点的领导小组及专项工作小组,大力提升对国资客户的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公司积极与深圳市多个行政区及其他部分城市开展战略合作,与多家国企、大型企业集团、金融机构建立了良好的业务合作关系。
  (三)突出的市场化能力及业务创新能力
  公司具有市场定位准确、客户服务能力强的优势,在经营中具备较强的前瞻性及市场敏感性,善于迅速把握市场机遇。
  公司是行业前八家创新试点证券公司之一,首创了“银证通”“金天利”等众多具有示范效应的业务模式。
  当前,公司坚持一手抓传统优势业务转型,一手抓创新业务发展。公司财富管理转型不断深化,秉承“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构建“国信鑫投顾”“国信鑫智投”“国信鑫优选”“国信鑫私享”“国信鑫享传承”等财富管理系列品牌,形成了基于市场多层次需求的财富管理服务;面向机构和高净值客户,提供定制化综合金融服务,串联起财富管理、资产管理、投资银行服务链条,实现“全价值链财富管理”。公司获得首批个人养老金代销展业资格,发挥投研优势,践行普惠金融,为投资者提供专业养老财富管理服务。公司致力于抓住全面注册制落地实行的机遇,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推动科技创新,为符合注册制要求的企业提供专业的投资银行服务,同时积极响应国家产业发展战略,并以注册制全面实施、科创板设立、创业板改革以及北交所设立为契机,为新兴产业、创新创业企业提供高质量、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支持,助推国家战略新兴产业发展和实体经济转型升级。公司坚持推进业务协同发展,着力强化区域协同、产业协同,形成“三投联动”赋能的产业协同模式,管理效能持续提升,综合服务能力不断增强。
  公司把握国家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总体要求,主动创新求变,抢占发展先机。2023年,公司获得交易所债券做市商、科创50ETF期权主做市商、北交所做市商、信用联结票据创设机构、信用风险缓释工具核心交易商及凭证创设机构等多项新业务资格,业务布局进一步拓宽。公司推出自选债券做市业务,打造“自营+私募”混合做市服务新模式;助力发行全国首单央企融资租赁公司绿色明珠债、首单工程机械类经销商-终端客户分期保理ABS等。一批新业务、新产品加速落地,业务规模稳步增长。
  (四)领先的金融科技水平
  公司秉承“技术引领业务、以客户为导向”的理念,以“加快金融科技创新,做好数字金融大文章,助力金融强国建设”为己任,以“创新驱动、科技引领,打造世界一流投行信息技术”为公司金融科技战略愿景,以“数字化”“智慧化”“敏捷化”“生态化”为战略方向,综合应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交易技术等新兴技术,打造金融科技核心竞争力,持续优化体系建设,提升业务效率,为客户提供个性化、定制化、智能化的金融服务,助力公司高质量发展。多年来,公司各类信息系统持续保持安全稳定运行,得到了行业及客户的肯定。
  自主掌控和科技创新已成为公司IT文化的DNA,打造“国信金太阳”手机证券、“企明星”上市公司综合服务平台和极速交易科技平台等一批明星产品,为公司实现经营战略目标提供技术支撑。财富管理领域,强化以金太阳APP为中心的生态建设,构建了一站式多渠道一体化的综合财富管理平台。机构业务领域,打造了覆盖客户全生命周期的一站式综合服务解决方案,高效响应机构客户的个性化需求。价值投资领域,建成三大投资平台,形成“衍生品+做市+投资”的数字化体系。投行固收领域,整合投行业务智能平台,全面提升数字化投行服务能力。研究服务领域,建设覆盖研究管理、研究服务、智能研究的智慧投研体系,助力研究服务进入发展快车道。风控合规领域,构筑主动风险管理防控机制,助力集团级风险防控能力提升。金融科技领域,公司以“云计算大后台”建设基础架构基座,为业务长远发展奠定基础;构建人工智能等六大金融科技平台,实现各业务领域AI赋能100%覆盖;创新尝试数据赋能经营决策、探索区块链在证券行业的实践应用;围绕云原生技术体系和BizDevOps(业务、开发、运营一体化)工作体系,自主建成数字化技术平台、云原生智能研运一体化平台,打造敏捷高效的新一代自主研发模式,提升金融科技交付能力。数据治理和数据安全领域,公司积极探索数据治理与业务管理、技术实践的深入应用,在数据标准、数据质量、数据安全、数据模型等方面进行融合打通,构建数据治理生态化体系,切实保障公司和客户数据的安全、合规、可靠。网络信息安全领域,公司建立了完善的管理保障体系和技术保障体系,实现了运行管理的“全流程、全过程、全覆盖”管控,确保信息系统的可控、能控和在控。
  (五)稳健经营的理念
  公司自成立以来,始终秉持稳健经营理念,坚持依法合规运作。公司建立了科学、稳健的经营决策体系,重大事项决策均采用集体决策机制。公司成立了资产负债委员会、风险控制委员会、金融科技委员会等专业委员会,由董事长或经营管理层成员担任委员会主任,由业务部门负责人、合规风控等相关人员担任成员。公司针对各重要业务线设置了相应的业务管理委员会,如投资银行委员会、资产管理委员会、财富管理委员会等。公司坚持风险可控下追求合理收益的风险管理理念,贯彻全面性、有效性、制衡性的基本原则。在长期的业务发展中,公司建立健全了包括组织体系、授权体系、制度体系、防火墙体系、技术防范体系、监控体系、监督与评价体系在内的内部控制体系。公司建立多层次的内部控制机构,内控制度覆盖各项业务的日常运行,对违规行为实行严格问责。公司对流动性风险、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等实施精准管理,在风险可测、可控和可承受的范围内稳健开展各项业务。公司完善风险导向的内部审计体系,把风险、合规管理制度建设及实施情况纳入大内控体系监督评价范畴,构建了合规、风控、法务、稽核等高效协同的联合监督机制,形成了稳健经营、守法合规的国信特色。公司首批入选中国证监会“白名单”证券公司。

  四、主营业务分析
  (一)概述
  公司通过总部下设机构以及下属分公司、营业部从事财富管理与机构、投资银行、投资与交易、资产管理等业务;通过全资子公司国信弘盛、国信期货、国信资本、国信香港分别开展私募基金管理、期货、另类投资和境外金融服务等业务。
  2023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73.17亿元,同比上升9.08%;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4.27亿元,同比上升5.57%。

  五、公司未来发展的展望
  (一)证券行业的发展趋势和竞争格局
  在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引领下,中国经济正处在从总量扩张向结构优化转变、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新时代。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需要金融体系进一步深化改革,也需要涌现更多高质量发展的证券公司。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证券行业正面临向财富管理转型、跨境业务投入加大、机构业务持续拓展、行业供给侧改革加剧等发展趋势。
  1.财富管理转型不断加快
  我国居民财富模式变化为券商经纪和财富管理业务转型带来契机。我国居民存款保持较高增长,但风险偏好较低,资产主要集中在现金、银行存款和储蓄型保险上;同时,高净值人群不断扩大。高净值人群倾向稳中求进,风险偏好更高,随着高净值人群资产的快速增长,财富管理的需求日渐增多。
  未来,证券公司将通过资管子公司、基金公司加大财富管理转型,为居民资产配置创造相协调的市场环境和生态,不断丰富资本市场的产品供给,创设稳健、低波动产品,并通过财富渠道销售发展投顾业务,吸引居民特别是高净值人群加大权益类投资的占比。
  2.机构业务拓展空间广阔
  机构投资者规模扩张和结构调整为证券公司增加了新的服务需求。近年来,机构投资者流通市值占比逐年增加,增量资金主要来自于公募基金、险资、银行理财和私募基金。资本市场机构投资化趋势持续提升,未来ETF、衍生品、FICC等业务发展壮大有助于券商持续拓展机构业务。
  机构客户作为专业化的投资者,券商研究服务是吸引机构客户的主要途径;同时,机构客户交易需求多元,比如,私募客户关注收益互换工具,而公募、银行理财子则对多市场和多品种有更多的要求,为机构持续构建一站式综合交易服务,有助于进一步提升客户黏性。未来,券商将致力于通过研究、交易、资本中介等职能形成业务闭环,持续构建机构服务生态吸引机构客户。
  3.跨境业务投入需要加大
  随着市场无风险利率的下行,国内高收益资产不足,“走出去”成为国内券商重要战略拓展方向。随着我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推进,券商加大跨境业务的投入,帮助企业“走出去”,同时积极拓展海外高收益资产,有助于打开新的盈利模式。尤其是“一带一路”国家发展可能复制我国过去经济转型历程,结合相关历史经验,推动综合金融服务和资产挖掘成为后续国内券商重要布局和业务拓展方向。
  4.行业供给侧改革加剧
  当前我国证券行业牌照众多,但竞争力不强,通过兼并收购发挥规模优势有现实必要性。目前,全国证券公司超过140家,特别是中小券商数量多,但竞争力不强,严重依赖牌照提供的通道服务;同时,证券行业公司间产品差异较小,业务同质化严重,行业产能过剩,内耗式竞争严重。中国证监会表态支持头部证券公司通过业务创新、集团化经营、并购重组等方式做优做强,打造一流投资银行,预计未来头部券商将加大并购重组做大做强,部分中小券商将发挥差异化特色,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二)公司发展战略
  作为资本市场的参与者和建设者,公司在服务实体经济、创新驱动发展等国家重大发展战略过程中,业务空间不断拓展,发展模式不断优化,管理效能不断提升。公司坚持不断提升自身发展质量,持续助力更好发挥资本市场枢纽功能,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助力金融强国建设。在整体战略上,公司坚持“对外一个国信、对内一个客户”理念,全力实施“一个打造、两翼驱动、六大推进、八大支撑”(即“1268”)工程,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一个打造”,即公司的战略愿景是“打造全球视野、本土优势、创新驱动、科技引领的世界一流综合型投资银行”。“两翼驱动”,即将夯实资本硬实力与提升管理能力作为驱动公司发展的两翼;夯实资本硬实力就是要积极扩大资本规模和境内外影响力,为实现公司行业地位的跨越提供坚实支撑;提升管理能力就是要以加强管理体系和管理能力建设为主线,夯实管理基础,优化管理流程,推动管理创新,全面提升管理现代化水平,不断增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公司的发展目标是“六大推进”,即推进“全价值链财富管理”“积极稳健型投行服务”“多平台价值投资”“全方位研究服务”“金融科技驱动发展”“多渠道国际化发展”六大业务主线。
  为实现公司总体战略愿景和业务规划,公司将重点实施“八大支撑”,即重点实施金融控股战略、非有机增长战略、客户服务战略、金融科技领先战略、内部管控战略、人才优先战略、深耕深圳本土战略、国资国企协同发展战略等八大战略支撑。
  与此同时,进一步落实党建责任、完善公司治理、提升管理效能、加强战略协同、夯实人才支撑、强化风险管控、提升运行保障、鼓励创新发展、推进文化建设、履行社会责任等十大战略保障,发挥券商综合金融服务功能,服务产业科技高质量发展,以此确保公司“十四五”战略规划目标顺利实现。
  (三)2024年度公司经营计划
  2024年,公司将继续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决策部署,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要求,全力以赴完成各项经营管理任务,不断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一是坚持立足主责主业,提升主要业务发展质量。直面降佣降费、融资收紧、重点领域存在风险等方面的影响,补足各项业务短板,不断提高展业质量。二是继续深化合规管理,严格落实金融监管要求。把合规管理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把各项监管要求落到实处,身体力行维护资本市场健康发展。三是牢牢守住风险底线,切实保障业务稳健发展。将防范化解风险作为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保障各项业务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稳健发展。四是大力推动科技赋能,加快数字化转型的步伐。加强金融科技建设与创新,以科技赋能为各项业务的长远发展蓄足后劲。五是不断强化协同赋能,提高综合化服务的能力。进一步提升协同服务水平,更好地挖掘和满足客户的全方位服务需求。六是持续促进人才赋能,打造专业化的干部队伍。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为各项重点工作的落地落实提供组织保证。七是有效加强管理赋能,增进精细化运营的水平。在成本管控、运营服务、生产经营等方面加强精细管理,为实现各项任务目标做好支持保障。
  (四)公司各业务线的创新及风险控制
  1.报告期内业务创新情况
  2023年,公司积极把握资本市场和证券行业改革创新的发展机遇,稳步推动新资格申请、新业务拓展。报告期内,公司获得交易所债券做市商、科创50ETF期权主做市商、北交所做市商、信用联结票据创设机构、信用风险缓释工具核心交易商及凭证创设机构等多项新业务资格;推出自选债券做市业务,打造“自营+私募”混合做市服务新模式;助力发行全国首单央企融资租赁公司绿色明珠债、全国首单经销商分期出表型ABS等。公司各相关业务加速推进,继续开创公司在新市场、新客户、新品种等方面的业务新局面,助力中国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
  2.业务创新的风险控制情况
  公司将创新业务一并纳入多层次、全方位的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体系中,确保风险可控。公司制定并实施了《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新产品新业务管理办法》,对创新业务的筹备、业务评估与决策、业务开展及后续管理进行要求。
  在经营创新类业务时,公司始终坚持合法合规、制度先行、流程优先的原则,在业务开展之前制定一系列完备的管理制度、业务流程和风控制度,确保创新业务有条不紊地开展。事前,内控部门全面参与每项创新业务,业务筹备之初介入业务研讨,进行合规论证,商定业务方案,对风险予以识别分析;业务开展后,业务部门和内控部门各自独立进行持续监控和报告,确保各项风控措施落到实处。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