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肤

主营介绍

  • 主营业务:

    精密冲压模具和金属结构件研发、生产和销售。

  • 产品类型:

    精密模具、金属结构件

  • 产品名称:

    汽车冲压模具 、 其他冲压模具 、 汽车冲压件 、 数控钣金件 、 其他结构件

  • 经营范围:

    研发、产销:汽车五金模具、汽车零部件、五金模具、新能源金属制品、钣金件、五金配件、组装件及通用机械设备、教学用具、实验设备、家具、机器人、自动化设备、机械手;货物进出口、技术进出口。(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运营业务数据

最新公告日期:2023-04-25 
业务名称 2022-12-31 2021-12-31 2020-12-31 2019-12-31 2018-12-31
其他精密模具库存量(套) 113.00 71.00 - - -
汽车制造业-汽车精密金属结构件库存量(件) 1.90亿 7199.67万 - - -
汽车精密模具库存量(套) 548.00 282.00 - - -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精密结构件库存量(件) 1647.32万 1631.01万 - - -
金属制品业-精密结构件库存量(件) 3384.39万 2184.98万 - - -
密结构件库存量(件) - 1631.01万 - - -
汽车精密汽车零部件及配件——精密冲压模具库存量(套) - - 137.00 83.00 -
通信设备制造业——通信设备精密冲压模具;金属制品业——其他精密冲压模具库存量(套) - - 19.00 23.00 -
通信设备制造业——通信设备金属结构件库存量(件) - - 1254.62万 199.06万 -
金属制品业——其他金属结构件库存量(件) - - 1895.07万 2754.04万 -
汽车零部件及配件——金属结构件库存量(件) - - 3248.40万 - -
精密模具库存量(套) - - - 106.00 87.00
金属结构件库存量(件) - - - 4596.00万 2219.72万

主营构成分析

报告期
报告期

加载中...

营业收入 X

单位(%) 单位(万元)
业务名称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成本(元) 成本比例 主营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加载中...
注:通常在中报、年报时披露 

主要客户及供应商

您对此栏目的评价: 有用 没用 提建议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22.95亿元,占营业收入的53.52%
  • 客户1
  • 客户2
  • 客户3
  • 客户4
  • 客户5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客户1
7.41亿 17.27%
客户2
5.81亿 13.54%
客户3
5.62亿 13.11%
客户4
2.07亿 4.83%
客户5
2.05亿 4.77%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6.02亿元,占总采购额的17.30%
  • 供应商1
  • 供应商2
  • 供应商3
  • 供应商4
  • 供应商5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供应商1
2.27亿 6.52%
供应商2
1.39亿 3.99%
供应商3
1.18亿 3.41%
供应商4
5945.80万 1.71%
供应商5
5822.80万 1.67%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9.52亿元,占营业收入的40.15%
  • 客户1
  • 客户2
  • 客户3
  • 客户4
  • 客户5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客户1
2.74亿 11.56%
客户2
2.59亿 10.92%
客户3
1.74亿 7.33%
客户4
1.46亿 6.18%
客户5
9874.69万 4.17%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2.75亿元,占总采购额的14.05%
  • 供应商1
  • 供应商2
  • 供应商3
  • 供应商4
  • 供应商5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供应商1
6564.84万 3.35%
供应商2
6147.53万 3.14%
供应商3
5797.11万 2.96%
供应商4
4704.11万 2.40%
供应商5
4304.28万 2.20%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8.30亿元,占营业收入的45.13%
  • 客户1
  • 客户2
  • 客户3
  • 客户4
  • 客户5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客户1
3.00亿 16.32%
客户2
2.05亿 11.16%
客户3
1.17亿 6.34%
客户4
1.16亿 6.30%
客户5
9188.82万 5.00%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1.84亿元,占总采购额的14.52%
  • 供应商1
  • 供应商2
  • 供应商3
  • 供应商4
  • 供应商5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供应商1
5371.85万 4.23%
供应商2
4267.41万 3.36%
供应商3
3131.09万 2.46%
供应商4
2972.44万 2.34%
供应商5
2706.46万 2.13%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7.01亿元,占营业收入的43.88%
  • 客户1
  • 客户2
  • 客户3
  • 客户4
  • 客户5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客户1
2.19亿 13.74%
客户2
2.05亿 12.83%
客户3
1.05亿 6.59%
客户4
8705.20万 5.45%
客户5
8418.30万 5.27%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1.41亿元,占总采购额的13.45%
  • 供应商1
  • 供应商2
  • 供应商3
  • 供应商4
  • 供应商5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供应商1
3428.61万 3.28%
供应商2
3073.03万 2.94%
供应商3
2656.09万 2.54%
供应商4
2552.80万 2.44%
供应商5
2342.03万 2.24%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3.03亿元,占营业收入的40.83%
  • 佛吉亚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马勒
  • 奥钢联
  • 深圳市中兴康讯电子有限公司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佛吉亚
8729.78万 11.7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6860.88万 9.26%
马勒
5633.89万 7.60%
奥钢联
4718.02万 6.37%
深圳市中兴康讯电子有限公司
4313.69万 5.82%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5837.31万元,占总采购额的13.26%
  • 广州金源行金属有限公司
  • 上海华峰铝业股份有限公司
  • 浦项(佛山)钢材加工有限公司
  • 上海敬虹实业有限公司
  • 上海庆峦实业有限公司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广州金源行金属有限公司
1514.40万 3.44%
上海华峰铝业股份有限公司
1352.47万 3.07%
浦项(佛山)钢材加工有限公司
1197.13万 2.72%
上海敬虹实业有限公司
937.39万 2.13%
上海庆峦实业有限公司
835.92万 1.90%

董事会经营评述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一)行业发展情况
  1、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业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1-6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324.8万辆和1,323.9万辆,同比分别增长9.3%和9.8%;其中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1,128.1万辆和1,126.8万辆,同比分别增长8.1%和8.8%。特别是新能源汽车,2023年1-6月产销分别完成378.8万辆和374.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2.4%和44.1%,市场占有率达到28.3%。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分析指出,我国汽车市场在经历过一季度促销政策切换和市场价格波动带来的影响后,在中央和地方促消费政策、轻型... 查看全部▼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一)行业发展情况
  1、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业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1-6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324.8万辆和1,323.9万辆,同比分别增长9.3%和9.8%;其中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1,128.1万辆和1,126.8万辆,同比分别增长8.1%和8.8%。特别是新能源汽车,2023年1-6月产销分别完成378.8万辆和374.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2.4%和44.1%,市场占有率达到28.3%。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分析指出,我国汽车市场在经历过一季度促销政策切换和市场价格波动带来的影响后,在中央和地方促消费政策、轻型车国六实施公告发布、多地汽车营销活动、企业新车型大量上市的共同拉动下,叠加车企半年度节点冲量,市场需求逐步恢复,上半年累计实现较高增长。展望2023年下半年,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表示,宏观经济的温和回暖逐渐向汽车市场传导,新能源汽车和汽车出口的良好表现有效拉动了市场增长,且伴随政策效应持续显现,汽车市场消费潜力将进一步释放,有助于推动行业全年实现稳定增长。
  2、光伏逆变器和储能行业
  2023年上半年,全国光伏新增并网7,842万千瓦,同比增长154%,其中集中式光伏发电3,746万千瓦,同比增长234%,分布式光伏发电4,096万千瓦,同比增长108%。截至2023年6月底,全国光伏发电装机容量达到4.7亿千瓦,其中集中式光伏2.72亿千瓦,分布式光伏1.98亿千瓦。随着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快速增长,电力系统对各类调节性资源需求迅速增长,新型储能项目加速落地,装机规模持续快速提升。截至2023年6月底,全国已建成投运新型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超过1733万千瓦/3580万千瓦时,平均储能时长2.1小时。2023年1-6月,新投运装机规模约863万千瓦/1772万千瓦时,相当于此前历年累计装机规模总和。从投资规模来看,按当前市场价格测算,新投运新型储能拉动直接投资超过300亿元人民币。
  近年来,国家出台了《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新型储能项目管理规范(暂行)》《“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以及进一步推动新型储能参与电力市场、科学优先调用和加强储能标准化工作的一系列政策文件,始终坚持市场主导、政策驱动,强调统筹规划、多元发展,鼓励创新示范、先行先试。随着政策体系逐步完善和市场环境不断优化,多种示范引领带动效果凸显,新能源的发展进入了快车道。
  3、通信设备制造业
  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的数据,2023年上半年通信业整体运行平稳,各项主要指标保持较好增长态势,5G、千兆光网、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网络连接用户规模持续扩大,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较快增长。新兴业务收入持续较快增长。三家基础电信企业积极发展IPTV、互联网数据中心、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兴业务,上半年共完成新兴业务收入1,880亿元,同比增长19.2%,在电信业务收入中占比为21.6%,拉动电信业务收入增长3.7个百分点。其中云计算和大数据收入同比分别增长38.1%和45.3%,物联网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5.7%。截至6月末,我国移动电话基站总数达1,129万个,比上年末净增45.2万个,其中5G基站总数达293.7万个,占移动基站总数的26%。
  (二)公司主营业务和主要产品
  报告期内,公司的主营业务和主要产品未发生重大变化,主要包括新能源汽车精密冲压模具和金属结构件、燃油汽车精密冲压模具和金属结构件、储能设备精密冲压模具和金属结构件、通信设备及其他精密冲压模具和金属结构件等。
  (三)公司主要经营模式
  报告期内,公司的主要经营模式未发生重大变化。
  1、销售模式:根据公司所处行业定制化生产的特点,公司采用直接面向客户的直销模式,不存在经销、代销情形。
  2、生产模式:公司的生产模式属于非标准产品的定制化生产,采用“以销定产”的生产模式,根据客户提供的订单情况,结合机器的运行能力进行生产计划排期。
  3、采购模式:公司根据客户订单和客户的需求预测制定生产计划,并按照生产计划以及适度的库存组织原材料采购;同时公司也会结合原材料市场供应以及价格波动状况、公司的当前库存状况以及资金充裕程度对采购计划进行适度调整。公司已与主要原材料供应商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原材料供应渠道稳定。公司的主要原材料包括钢材、铝材、铝型材等大宗商品,大部分原材料市场供应充足。
  (四)公司所处行业地位
  公司拥有领先的模具制造技术和精密冲压技术,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模具出口重点单位、中国重点骨干模具企业和广东制造业企业500强,并建立了广东省汽车大型零部件模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能够为汽车、储能光伏、通信等行业的客户提供一体化解决方案。
  围绕公司重点布局新能源赛道的战略规划,公司将重点发展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和储能光伏等业务板块的客户,加快新能源相关产品的开发,同时坚持以技术创新为驱动,不断扩大精密冲压模具技术的领先优势,以精密冲压模具为切入点,结合金属结构件批量化、自动化及精益化的生产管理优势,进一步优化公司产业布局,丰富公司的产品类型,促进业务快速增长。

  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技术研发优势
  公司凭借对技术研发的高度重视和持续投入,已经形成了独立的核心技术体系。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积累,公司完成了模块化模具设计数据库系统开发、汽车覆盖件冲压模具先进设计制造技术研究与开发、汽车覆盖件冲压成型模具制造技术等一体化技术及应用开发、智能化大型复杂模具设计、制造成套技术与装备的开发和应用研究等前沿技术研究项目,熟练掌握了高性能数控铣削加工技术、翻孔内攻牙技术、整体冲压成型技术、多工步级进冲压技术等技术。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及控股子公司已取得专利超过500项,其中发明专利26项。
  特别是在新能源汽车和动力电池领域,公司拥有行业领先的超高强度钢板和铝镁合金模具成型技术、自冲铆(SPR)技术、热融自攻丝技术(FDS)技术、拼焊板技术、模拟仿真技术等,能够为不同的客户提供多样化的汽车轻量化和电池箱体解决方案。
  (二)客户资源优势
  公司以“顾客的要求至上,满足顾客要求第一”为服务宗旨,凭借领先的技术研发实力、丰富的生产经验和优秀的质量控制体系,公司生产的产品得到了客户的高度认可并建立了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关系。公司已经与广汽埃安、吉利汽车、比亚迪、宁德时代、亿纬锂能、华为、新能安、EnphaseEnergy、Larsen、FENECONGmbH等国内外知名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并与本特勒、佛吉亚、法雷奥、马勒、延锋等世界知名的汽车零部件企业保持了长期的合作关系,已经成为广汽集团、比亚迪、一汽大众、蔚来汽车、吉利汽车、戴姆勒、小鹏汽车等整车厂商的一级供应商。
  (三)管理优势
  公司贯彻以技术和流程为主导的管理模式,已经建立健全了技术、设计、生产、销售和服务等方面的管理体系,具有快速的组织反应能力和较强的精细化管理能力,可以高效合理地配置公司资源,能够迅速响应客户需求,及时为客户大批量供应优质产品。此外,凭借严格的供应商筛选制度,公司与大部分供应商均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并在长时间的合作过程中形成了良好的默契,供应商能快速响应公司的需求,在较短时间内为公司提供合适原材料,对公司生产周期与成本的控制有着重要作用。
  (四)质量优势
  多年来,公司一直立足于国际市场,以国际先进标准对企业运营中的各个环节进行严格要求,逐步建立了与国际接轨的产品生产质量监督体系。公司先后通过了IATF16949汽车行业质量管理体系、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AS9100航空航天防卫质量管理体系等相关体系认证,并在借鉴国际企业先进管理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公司特点形成了一套科学、严格、高效的管理体系,实现了公司各部门的高效运行,保证了公司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公司优质的产品质量及良好的售后服务已赢得了国内外客户广泛赞誉,荣获“广汽埃安的优秀合作奖”、“新能安的供应优秀奖”、“欣旺达的战略合作伙伴奖”、“亿纬锂能的联合创新奖”、“德赛西威的特别贡献奖”等。
  (五)人才优势
  经过多年的沉淀和积累,公司拥有成熟稳定的核心管理团队和经验丰富的技术研发团队,已经成为公司稳健经营和发展的基石。公司始终坚持“人才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理念,通过校企合作等多种方式,进一步优化人才结构,落实人才发展,大力实施人才培养计划,建立和完善培训体系,并建立与市场相适应的选人用人、业绩考核、收入分配等具有持久吸引力的激励约束机制,实现公司可持续发展。
  (六)区位优势
  优秀的供应商必须具备快速反应能力,合理的生产基地布局有利于更好地服务客户。公司在东莞、广州、常熟、天津、宁波、宜宾、马鞍山、墨西哥蒙特雷等地区拥有生产基地,产品覆盖了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北美等产业集群,可以有效地降低产品的运输费用、缩短供货时间、及时了解客户的需求并迅速调整相应的生产工艺、提前获取新款产品的开发情况和快速调整研发方向,为客户实现就近配套,进一步提高公司的业务能力和盈利能力。

  三、公司面临的风险和应对措施
  1、宏观经济及市场需求波动风险
  公司所处行业发展与经济环境、消费市场的景气程度密切相关,当宏观经济处于上升阶段时,下游整车、通信设备等市场需求量上升,汽车模具、汽车零部件、数控钣金件等需求增加;反之,当宏观经济处于下降阶段时,供需逆转,下游整车、通信设备等市场需求量减少,汽车模具、汽车零部件、数控钣金件等需求相应减少,从而对公司的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应对措施:公司将密切关注国内外宏观经济环境、行业发展趋势和市场动态,加大人才引进和培育,并持续提升公司研发创新能力,积极拓展优质客户,扩大公司市场占有率,提高公司综合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
  2、市场竞争风险
  近年来,下游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公司所在行业的扩张和整合,行业内优秀的企业实力不断壮大,技术不断进步,导致行业竞争有所加强;同时,产业集群从欧美等发达国家进一步向中国转移,将吸引越来越多的企业进入公司所在行业,使竞争进一步加剧。
  应对措施:公司目前在核心技术、质量管理、稳定的中高端客户等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未来公司也会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及时全面地提高产品竞争力。
  3、产品出口风险
  公司主要产品所处行业的全球化采购趋势非常明显,主要出口国家为德国、日本、美国等。若未来公司产品出口主要目的地国家或地区货物贸易政策、政治经济环境发生不利的波动,将会对公司的产品出口和经营业绩构成不利影响。
  应对措施:公司将密切关注国际贸易局势的变化,积极开拓国内市场和国外市场,同时公司在墨西哥建立了生产基地,加强双边贸易,从而扩大销售。
  4、汇率风险
  报告期内,公司产品外销主要以美元、欧元、港币等国际货币结算,汇率的波动对公司的生产经营和利润水平都会带来一定的影响,因此公司存在一定的汇率波动风险。
  应对措施:公司采用及时结算的方式去减缓汇率波动对公司的影响。
  5、原材料价格波动的风险
  公司产品的主要原材料为钢材、铝材等金属材料。近年来,国际国内钢材价格、铝材价格波动幅度较大,导致公司主要原材料的采购成本相应波动。虽然公司实行“以产定购”的采购模式,也与主要客户、供应商建立了价格联动机制或共识,但如果未来原材料价格继续大幅波动,而公司不能将原材料价格波动导致的影响及时传导到下游市场,将会对公司的毛利率水平和盈利能力造成一定的影响。
  应对措施:公司实行了价格联动机制以减少原材料波动对公司的影响;加强产品研发能力,提高产品附加值,降低原材料在售价中的占比,从而减少原材料波动对公司整体效益的影响。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