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肤

主营介绍

  • 主营业务:

    锂离子电池研发制造业务。

  • 产品类型:

    消费类电池、电动汽车电池类、储能系统类、其他

  • 产品名称:

    消费类电池 、 电动汽车电池类 、 储能系统类 、 其他

  • 经营范围:

    一般经营项目是:软件开发及销售;锂离子电池、蓄电池、蓄电池组的实验室检测、技术咨询服务;兴办实业(具体项目另行申报);国内商业、物资供销业;货物及技术进出口;普通货运。(以上项目均不含法律、行政法规、国务院决定规定需前置审批及禁止项目),许可经营项目是:电池、充电器、仪器仪表、工业设备、自动化设备及产线的研发、制造、销售;电子产品的研发、制造、销售;储能电池及储能系统的研发、制造、销售;工业防护用品、劳动防护用品等研发、生产、销售;移动基站、通信设备、电子触控笔的研发、生产和销售;锂离子电池材料、高性能膜材料、电解液材料的研发、生产、销售;光伏发电设备租赁;供冷服务;供电业务;发电业务、输电业务、供(配)电业务。

运营业务数据

最新公告日期:2024-08-30 
业务名称 2024-06-30 2023-12-31 2022-12-31 2021-12-31 2020-12-31
出货量:动力电池(GWh) 8.33 11.66 - - -
动力电池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 19.58 - - - -
动力电池营业收入(元) 62.01亿 - - - -
产量:工业制造业(个) - 11.65亿 - - -
销量:工业制造业(个) - 11.62亿 - - -
工业制造业产量(个) - - 11.65亿 10.90亿 9.16亿
工业制造业销量(个) - - 11.58亿 10.75亿 9.10亿

主营构成分析

报告期
报告期

加载中...

营业收入 X

单位(%) 单位(万元)
业务名称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成本(元) 成本比例 主营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加载中...
注:通常在中报、年报时披露 

主要客户及供应商

您对此栏目的评价: 有用 没用 提建议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228.76亿元,占营业收入的47.81%
  • 第一名
  • 第二名
  • 第三名
  • 第四名
  • 第五名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第一名
115.37亿 24.11%
第二名
35.45亿 7.41%
第三名
29.24亿 6.11%
第四名
24.64亿 5.15%
第五名
24.05亿 5.03%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138.22亿元,占总采购额的40.55%
  • 第一名
  • 第二名
  • 第三名
  • 第四名
  • 第五名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第一名
61.67亿 18.09%
第二名
36.47亿 10.70%
第三名
16.97亿 4.98%
第四名
14.73亿 4.32%
第五名
8.38亿 2.46%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297.70亿元,占营业收入的57.07%
  • 第一名
  • 第二名
  • 第三名
  • 第四名
  • 第五名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第一名
149.26亿 28.61%
第二名
52.74亿 10.11%
第三名
35.36亿 6.78%
第四名
33.12亿 6.35%
第五名
27.23亿 5.22%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209.11亿元,占总采购额的44.75%
  • 第一名
  • 第二名
  • 第三名
  • 第四名
  • 第五名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第一名
84.12亿 18.00%
第二名
51.07亿 10.93%
第三名
49.65亿 10.62%
第四名
13.11亿 2.81%
第五名
11.16亿 2.39%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217.76亿元,占营业收入的58.29%
  • 第一名
  • 第二名
  • 第三名
  • 第四名
  • 第五名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第一名
109.85亿 29.40%
第二名
35.17亿 9.41%
第三名
34.28亿 9.18%
第四名
20.15亿 5.39%
第五名
18.30亿 4.90%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144.17亿元,占总采购额的46.81%
  • 第一名
  • 第二名
  • 第三名
  • 第四名
  • 第五名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第一名
56.41亿 18.32%
第二名
53.63亿 17.42%
第三名
12.11亿 3.93%
第四名
11.56亿 3.75%
第五名
10.45亿 3.39%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184.87亿元,占营业收入的62.26%
  • 第一名
  • 第二名
  • 第三名
  • 第四名
  • 第五名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第一名
95.66亿 32.22%
第二名
30.26亿 10.19%
第三名
21.55亿 7.26%
第四名
20.14亿 6.78%
第五名
17.27亿 5.82%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120.83亿元,占总采购额的59.79%
  • 第一名
  • 第二名
  • 第三名
  • 第四名
  • 第五名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第一名
47.68亿 23.59%
第二名
41.93亿 20.75%
第三名
14.14亿 7.00%
第四名
9.45亿 4.67%
第五名
7.62亿 3.77%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170.06亿元,占营业收入的67.38%
  • 第一名
  • 第二名
  • 第三名
  • 第四名
  • 第五名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第一名
77.80亿 30.82%
第二名
36.54亿 14.48%
第三名
22.29亿 8.83%
第四名
18.40亿 7.29%
第五名
15.04亿 5.96%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109.68亿元,占总采购额的69.92%
  • 第一名
  • 第二名
  • 第三名
  • 第四名
  • 第五名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第一名
50.56亿 32.23%
第二名
38.44亿 24.51%
第三名
12.62亿 8.05%
第四名
4.05亿 2.58%
第五名
4.00亿 2.55%

董事会经营评述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公司严格遵守《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4号——创业板行业信息披露》中的“锂离子电池产业链相关业务”的披露要求。
  根据IDG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达到6.2亿部,较去年同期增长6.5%。其中,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约为7,000万台,同比增长5%,显示出回暖迹象。根据IDC的最新预测,全年出货量有望达到12.4亿部,同比增长4%。2024年第二季度,全球智能手机销量连续第三个季度同比增长,恢复趋势延续。此外,智能手机作为目前最适合承载端侧AI的载体,AI手机有望带动长短期换机动... 查看全部▼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公司严格遵守《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4号——创业板行业信息披露》中的“锂离子电池产业链相关业务”的披露要求。
  根据IDG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达到6.2亿部,较去年同期增长6.5%。其中,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约为7,000万台,同比增长5%,显示出回暖迹象。根据IDC的最新预测,全年出货量有望达到12.4亿部,同比增长4%。2024年第二季度,全球智能手机销量连续第三个季度同比增长,恢复趋势延续。此外,智能手机作为目前最适合承载端侧AI的载体,AI手机有望带动长短期换机动力。根据IDC数据,预计2024年新一代AI手机的出货量将达到1.7亿部,约占整体智能手机出货量的15%。
  Canalys的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全球个人电脑市场出货量约为1.23亿台,同比增长5%,环比提升达到15%,市场呈现出积极复苏的迹象。2024年第二季度,全球个人电脑市场蓄力增长,台式机和笔记本的出货量达6,280万台,同比增长3.4%。笔记本(含移动工作站)的出货量达5000万台,同比增长4%。个人电脑市场增长势头强劲,连续三个季度实现增长。根据Canalys调查显示,笔记本电脑系统的更新可能会带动笔记本电脑设备在接下来几个季度中更新加速。此外,大模型技术革新为个人电脑市场发展带来颠覆性机会。AIPC带来用户工作效率、使用体验提升的同时,也对笔记本电脑硬件端提出了全新的要求,AIPC在电池、续航、散热等配置也将带来升级变化。
  在可穿戴设备市场,IDC的报告显示,2024年一季度全球可穿戴出货量1.1亿台,同比增长8.8%;2024年第一季度中国可穿戴设备市场出货量达到3,367万台,同比增长36.2%。AIoT(人工智能物联网)产业、元宇宙概念和消费者对健康理念的持续发展,为智能穿戴设备市场带来了新的增长点。根据IDC预测,2024年可穿戴设备将会进一步增长,预计全年出货量将达到5.597亿台,同比增长10.5%。
  新能源领域,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全球电动汽车电池装车量达到430GWh,同比增长36.9%。2024上半年我国动力电池累计装车量203.3Gwh,累计同比增长33.7%。其中三元电池累计装车量62.3Gwh,占总装车量30.6%,累计同比增长29.7%;磷酸铁锂电池累计装车量141Gwh,占装车总量69.3%,累计同比增长35.7%。2024年6月新能源乘用车零售渗透率提升至49.1%,展望下半年,渗透率有望持续稳定增长,叠加各新能源汽车品牌新产品发布,整体增速有望保持。根据韩国调研机构SNEResearch发布的数据,2024年1-6月公司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合计7.5GWh,同比增长62.4%,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市占率为2.1%,排名第十位。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统计的数据显示,2024年1-6月公司国内新能源乘用车装车量位列第四位。
  根据高工产研储能研究所(GGII)调研统计,2024年上半年中国储能锂电池出货量116GWh,同比增长41%。其中一季度出货量40GWh,二季度出货量76GWh。GGII预计2024年全年储能锂电池出货量超240GWh,其中电力储能将成为2024年增长最主要驱动力。
  上述数据表明,公司所在行业在2024年上半年市场整体有所回暖,且后续有望保持行业复苏/增长趋势,从长期来看,智能手机、个人电脑、可穿戴设备以及动力、储能领域均展现出积极的增长趋势和发展潜力。
  (二)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治理回顾
  回顾2024年上半年,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国内外市场需求、能源、原材料价格等不稳定的背景下,公司在董事会以及管理层的带领下,采取多种措施应对多变的局势,推动公司生产经营活动持续健康地发展:
  (1)公司治理方面,董事会根据国内外经济环境和行业发展趋势,制定公司的经营计划及投资方案,带领公司管理层从市场拓展、新产品研发、产能扩张、自动化推进和管理创新等方面开展系列工作并取得了良好的成果,实现了经营业绩的持续稳步增长。
  (2)业务方面,公司积极加大研发投入,创新消费电池和动力电池产品技术,积极开拓市场,通过丰富的产品品类以及业内领先的产品技术以满足客户对产品和技术方面的需求,为国内外大客户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夯实与客户的合作关系,不断提升公司在各业务领域的市场份额,巩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3)产能方面,公司积极围绕客户需求进行产能布局,按照就近配套的原则,增加客户黏性,降低运输成本,提高供货能力以及优化利润水平。
  (4)原材料方面,通过投资参股等方式积极布局上游原材料,并通过与供应商签订长期合作协议等方式优化自身采购成本,降低生产成本,提升自身的盈利能力。此外,公司还与终端客户形成价格联动机制,以应对不稳定的原材料价格。

  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1、持续的自主创新能力
  公司自成立以来,始终高度重视研发及创新,积累了雄厚的技术优势,坚持依靠持续的技术创新为客户提供更加完善的产品和服务。公司在消费类锂离子电池模组、汽车动力类锂离子电池模组和储能类锂电池的研发方面,处于国内同行业领先水平。
  2、领先的电源管理系统研发能力
  公司在BMS研发方面处于国内领先水平,拥有丰富的经验,公司通过自主研发掌握了基本充放电保护、电池参数智能管理、电池保护模块温度调节、数据传输、电池安全保护监控和多电芯平衡等方面的核心技术,自主研发的电源管理系统可用于公司产品手机电池、笔记本电脑电池、汽车及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系统上,得到客户的一致认可。
  3、优秀的锂离子电池模组整体开发与制造能力
  公司作为国内第一批从事锂离子电池模组生产的企业,拥有一批长期从事锂离子电池模组设计开发的高管和业务骨干。公司的研发设计团队对锂离子电池模组行业的市场变化趋势、技术进步、公司生产能力、上游原材料性能及下游需求有深刻的理解和把握。为了更好的引导和实现客户的锂离子电池模组使用需求,达到锂离子电池模组整体开发设计的最佳化,公司与客户的合作从客户产品的研发阶段就已经开始。在与客户的合作研发过程中,公司参考客户新产品的外观及内部结构、产品能耗指标、使用环境模拟指标、产品的通讯参数等因素,进行锂离子电池模组的开发与设计配合,在以上各方面引导客户对其产品进行优化设计。公司深耕锂离子电池模组制造领域多年,长期服务于全球领先的电子厂商,积累了丰富的制程管理经验,拥有完善的质量管控体系,严格把关产品生产过程中的程序和质量,并将成品进行严格质量检测,以保障出厂产品的质量。
  4、强大的锂离子电芯研发与制造能力
  公司在先进锂离子电芯的研发投入了大量的资金,配备了先进的实验设备和研究团队。公司在电芯材料、结构设计、性能测试等多方面的创新研究拥有大量专利技术并实施严格的质量管理体系,确保产品性能卓越,满足市场对高性能电芯的不断增长需求。公司目前掌握了先进的“超充”技术,该技术能在短短10分钟内将电池充电至80%,显著提升了充电效率。此外,公司还研发了高功率电芯技术,进一步增强了电池的性能。公司投入了大量资源进行安全技术的研究与创
  新,确保了电池在各种极端条件下的安全性。未来,公司将依托于现有客户,努力提升电芯自供率,持续提升公司盈利能力和市场占有率。
  5、先进的自动化水平
  为了顺应工业发展趋势和潮流,把握工业4.0的发展机遇,公司将全面打造智能化工厂,开拓智能制造领域,推动智能制造领域业务的布局和发展。推行产线自动化、智能化有利于降低人工成本、提升产能、稳定品质、节能减排、提升产品盈利能力,提高市场竞争力。目前,公司的自动化水平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6、快速响应优势
  公司依托强大的设计研发能力、高效的采购管理系统、良好的配套生产能力、灵活的生产组织管理体系,辅以自主研发的多项自动化生产设备和合理的产线规划,提升了生产效率,有效缩短了多批次产品转线生产的切换时间,增强了对各类订单的承接能力,使公司能够快速响应客户需求,根据订单快速组织生产并及时交货。
  7、优质客户资源
  经过多年的经营与发展,公司积累了大量的优质客户资源,对客户需求有着深刻的理解和认识。随着公司业务领域不断大规模拓展,产品性能不断提升,公司市场覆盖全国和海外主要区域,客户群体逐年扩大,与全国乃至全球领先的消费类电子厂商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报告期内,公司在服务好老客户的同时,重点开拓了动力电池领域的优质客户,为公司未来持续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公司面临的风险和应对措施
  ①宏观经济与地缘政治风险:面对日益复杂的国际环境,全球宏观经济持续增长面临较大挑战。若未来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及市场需求下滑,将影响锂离子电池行业的发展,进而对公司的经营业绩和财务状况产生不利影响。
  公司在印度、越南、摩洛哥与匈牙利等国家都设有或在建生产基地,若是出现极端地缘政治干预导致无法在当地继续经营,将会对公司业绩和财务状况产生影响。
  ②市场竞争风险:公司在消费类锂电池、动力电池以及储能电池领域具有竞争优势,但受所处行业存在新入局者的影响,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未来,随着竞争的不断加剧,行业参与者在保持竞争地位、获取客户订单以及提升盈利水平等方面将受到一定影响。公司如果未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形势下挖掘业务优势,完善自身业务布局,保持产品竞争力,未能及时跟进客户产品研发及配套生产的需求,或竞争对手主动大幅降价,公司可能出现竞争力下降,盈利能力下滑的风险。
  ③行业波动风险:公司专业从事锂电池电芯、模组、PACK的研发、设计、生产及销售,公司所属锂离子电池行业与下游消费类电子产品、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的市场需求密切相关。锂离子电池及其下游行业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继续保持较快增长,但是如果经济环境、政策环境出现不利变化,都将对锂离子电池行业产生较大影响,导致公司经营业绩发生波动。
  ④产品和技术更新风险:公司目前拥有的产品和技术在国内同行业中处于领先水平,但电子产品以及新能源汽车电池技术更新快、研发周期长、市场需求多变,相关产品、技术的生命周期持续缩短。如果公司不能保持技术创新,不能及时准确把握技术、产品和市场的发展趋势并实现技术和产品的升级,将削弱已有的竞争优势,从而无法及时的进行技术和产品的升级换代,现有的技术和产品将面临被淘汰的风险,对公司的经济效益及发展前景造成不利影响。
  四、主营业务分析
  报告期内公司主要从事锂离子电池研发制造业务,主要产品为锂离子电池电芯及模组,属于绿色环保能源领域。锂离子电池产业作为新能源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受到全球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扶持,且广泛应用于手机、笔记本电脑、可穿戴设备、动力工具、电动汽车、电动两轮车、储能系统等领域。公司业务还涵盖精密结构件、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电池回收、实验室检测等多个领域。公司目前已成为国内锂能源领域设计研发能力最强、配套能力最完善、产品系列最多的锂离子电池模组制造商之一,已成功进入国内外众多知名厂商的供应链,未来发展前景广阔。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239.18亿元,同比增长7.57%;实现归属母公司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8.10亿元,同比增长119.27%。在市场竞争日益白热化的态势下,欣旺达精耕细作,积极配合国际国内客户需求,市场份额逐步攀升,客户认可度和满意度进一步提高,公司核心竞争力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提升,已成为全球领先的锂电池生产厂商。
  报告期内,公司传统核心业务持续稳固发展,消费类锂电池业务收入继续保持增长,消费类电芯业务的生产规模逐步扩大,随着自供比例的提升,将有效提升产品附加值,提高公司整体的盈利能力。
  手机数码类业务:报告期内,受到AI手机面世和换机周期的影响,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温和复苏,公司手机数码类业务在维护原有客户份额基础上积极开拓新客户,电芯在客户产品端份额进一步得到提升。2024年下半年随着消费类电子产品传统旺季的到来,需求将较上半年逐步提升,公司也将通过加大研发力度、创新产品技术、加强品质管理、严格控制成本,满足客户下半年的交付需求。
  笔记本电脑类业务:报告期内,尽管受全球经济、地缘政治的影响,但是整个笔记本电脑市场上半年行情逐步复苏,随着AIPC的到来,有望迎来新增长点。公司积极开拓和争取笔记本电脑客户份额占比,较去年同期仍实现增长。电芯进入头部品牌客户,也会进一步夯实公司在笔记本电脑客户的地位,进一步提升在行业的渗透率及占有率。笔记本电脑类业务仍将是公司重要的业务增长点。
  消费电芯业务:上半年公司消费类电芯业务销售额、出货量增长显著,业绩继续保持增长态势。在手机、笔电应用方面,公司市场份额较去年有了一定提升,新客户开拓方面有了新突破,小圆柱产品出货大幅增长。公司坚持通过产品、技术构建核心竞争力,坚持自主创新及上下游协同创新求变,驱动业务增长。上半年新产品、新技术开发及导入进展显著,并在高端产品应用方面不断取得突破。公司持续推进制造运营精益化管理及质量能力建设,提升产品品质,降低运营成本。为满足公司未来业务增长需求,公司逐步推进国内外产能的布局与扩张,越南消费类电池项目已量产,越南消费类电芯项目启动建设。
  电动汽车类电池业务:报告期内,公司动力电池业务经过前期的专注投入与深耕,技术实力和发展潜力获得了国内外众多知名车企的认可,产品成熟度和稳定性进一步得到市场批量应用验证,动力电池的管理运营体系不断通过国内外高端客户的严格审核。
  (1)业绩方面,随着全球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快速提升,2024年上半年公司动力电池出货量合计8.33GWh,出货量同比增加66.93%。实现收入62.01亿元,较去年同比增长19.58%。
  (2)在产品开发方面,公司坚持“聚焦+差异化”策略,动力电池聚焦方形铝壳电池同时布局动力大圆柱电池,覆盖了BEV、PHEV/EREV动力和储能两大应用市场,满足混动、快充/超快充、长寿命、长续航、宽温域纯电以及储能等多种应用场景需求。同时,动力电池除乘用车外,产品应用领域覆盖包括商用车、船舶、低空航空器等。在技术方面,公司在先进技术和系统集成方面持续加大研发,满足终端客户的多元化需求。1)针对BEV市场,公司推出“闪充”电池,可适配800V高压及400V常压系统,实现全面快充化,解决用户对安全、续航里程、充电时间长和成本高的焦虑。公司2024年上半年发布“闪充”电池3.0系列产品——LFP欣星驰和NCM欣星耀电池,充电倍率达到6C,全场景实现10分钟充电至80%电量。其中LFP欣星驰电池,能量密度能达到450Wh/L,结合新一代高集成系统方案,体积利用率超80%,处于行业领先水平。公司目前已具备批量量产5C电池产品能力,6C电池产品即将批量量产,下一代6-8C闪充电池开发进展顺利,持续致力于提升超快充电池的性价比。2)针对EREV和PHEV市场,公司布局涵盖100-300+km的插混电池产品。公司EREV产品面向高端市场,在快速补能、长续航和高性能基础上同时实现高安全性。3)针对商用车市场,公司布局涵盖倒短与干线运输两大应用场景。针对不同应用场景的差异化需求,积极探索快充与换电方案,快充时间≤20min循环寿命达到6,500次以上;换电循环寿命达8,000次以上,以创新的能源补给模式,提升商用车运营效率,降低运营成本,增加用户运营收入。4)针对电动汽车运营市场,公司提供长寿命低成本磷酸铁锂电池解决方案。循环寿命达到4000次以上,快充时间≤30min,极大拓宽应用场景及应用边界,提升客户体验。5)公司在新技术方面持续投入,在持续研发固态电池、锂金属电池、硅负极高比能电池、磷酸锰铁锂电池、钠离子电池等先进电池产品,满足终端客户的未来多元化需求。公司第一代半固态电池已经完成开发,第二代半固态电池能量的电芯样品已经开始中试试验,第三代聚合物复合全固态电池已完成实验室验证,预计2025年完成产品开发。第四代全固态电池还在开发中,预计2027年完成实验室样品制作。6)公司先进的系统集成方案已实现CTP2.0技术的批量装车应用,CTP2.5/CTP3.0/CTP3.5技术的产品开发与整车深度融合的CTB和CTC等技术也在开发阶段,以适配更多车型需求,提升整车产品竞争力。7)公司储能电芯上半年出货量0.98GWh。
  (3)公司与国内主流车企及新势力头部客户合作更加深入,量产交付了多个爆款车型。同时,公司拓展了国外知名汽车厂商的合作关系。在超级快充领域,产品成熟度和稳定性行业领先,已获得多家头部客户车型定点;在换电领域,公司参与起草的换电领域首个国家标准《电动汽车换电安全要求》(GB/T40032—2021)已开始实施并应用;在商用车领域,已配套多家客户并已量产上市。公司入选“2024年中国汽车行业可持续发展案例”。公司具备完整的国际质量体系标准认证、拥有成熟稳定的国际主流车企配套经验和数据,具备全球化供应能力。
  (4)在生产制造过程控制方面,公司凭借优良的工艺管控能力和先进的生产设备制造能力,持续为客户、市场提供高安全、高可靠、高稳定的产品。与此同时,欣旺达售后市场服务已通过国家“五星售后服务”认证,为客户的市场开拓和稳定运营保驾护航。公司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于2022年通过汽车行业绿色发展指数AA级企业认证,通过创新发展和绿色发展,践行企业绿色低碳运营,助力国家“双碳”目标实现。
  储能系统类业务:报告期内,公司储能业务持续高速增长,上半年储能系统实现收入5.95亿元,较去年同比增长31.49%。
  布局方面:为了配合未来的持续扩张和产业链战略整合实施,在立足深圳、服务全球的愿景下,公司目前已在国内的广东、江苏、浙江、山东、江西、四川、湖北等省份,以及印度、越南、匈牙利、摩洛哥等国家布局多个生产制造基地。
  产学研方面:报告期内,公司基于发展需求,积极加大研发投入,开展电动汽车电芯及BMS、储能系统、新材料、氢能技术等方面研发。公司与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北京理工大学、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中南大学、松山湖材料实验室等多所国内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在电池技术、电池材料、氢能技术等多领域开展产学研合作。
  荣誉方面:截止报告期末,公司在科技创新与产业贡献方面荣获多项重量级奖项,荣膺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一等奖、产业突出贡献企业二十强及最具成长力企业二十强、《财富》中国ESG影响力榜、中国船级社(CCS)型式认可证书、中国汽车供应链百强、全球汽车供应链生态伙伴奖、中国储能产业最佳新型储能技术创新奖、中国储能产业最佳工商业储能解决方案奖、中国充换电行业十大新锐品牌、中国储能产业最佳检测认证机构奖;此外,公司赢得了众多客户的信赖与赞誉,荣获OPPO优秀质量奖、荣耀质量文化建设奖、日产汽车最佳采购伙伴奖、东风柳汽优秀供应商、上汽通用五菱新能源百万突破奖、石头科技最佳交付奖、美团骑行技术贡献奖/最佳零部件供应商/合作共赢奖、纳恩博九号最佳技术开发奖/最佳合作奖、云鲸质量卓越奖等。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