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性能高分子新材料研发、生产和销售。
改性塑料、智能照明相关产品
改性塑料 、 智能照明相关产品
生产和销售改性塑料(原料为新料),塑料制品、化工制品(不含危险化学品)、金属制品、精密模具、精密零组件;从事上述产品的批发和进出口业务(不涉及国营贸易管理商品,涉及配额、许可证管理商品、涉及行业许可管理的,按国家有关规定办理申请);设立研发机构,研究和开发上述产品。(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业务名称 | 2024-06-30 | 2023-12-31 | 2022-12-31 | 2021-12-31 | 2020-12-31 |
---|---|---|---|---|---|
改性塑料产品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 | 13.47 | - | - | - | - |
智能照明相关产品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 | 17.77 | - | - | - | - |
产量:改性塑料(吨) | - | 11.59万 | - | - | - |
销量:改性塑料(吨) | - | 11.54万 | - | - | - |
专利数量(项) | - | 9.00 | 17.00 | - | - |
专利数量:发明专利(项) | - | 2.00 | 3.00 | - | - |
产能利用率:改性塑料(%) | - | 57.94 | 59.93 | - | - |
专利数量:实用新型专利(项) | - | 7.00 | 12.00 | - | - |
产能利用率:智能灯具(%) | - | 58.03 | 84.42 | - | - |
产能利用率:智能灯带(%) | - | 26.72 | 33.47 | - | - |
产能:在建产能:改性塑料(吨) | - | 12.00万 | - | - | - |
产能:设计产能:改性塑料(吨) | - | 20.00万 | - | - | - |
产能:设计产能:智能灯具(套) | - | 300.00万 | - | - | - |
产能:设计产能:智能灯带(米) | - | 1000.00万 | - | - | - |
改性塑料产品产量(吨) | - | - | 11.98万 | - | - |
改性塑料产品销量(吨) | - | - | 11.94万 | - | - |
产能:改性塑料(吨) | - | - | 20.00万 | - | - |
产能:智能灯具(套) | - | - | 300.00万 | - | - |
产能:智能灯带(米) | - | - | 1000.00万 | - | - |
专利数量:外观设计专利(项) | - | - | 2.00 | - | - |
改性塑料行业产量(吨) | - | - | - | 12.89万 | 11.42万 |
改性塑料行业销量(吨) | - | - | - | 12.94万 | 11.85万 |
营业收入 X
业务名称 | 营业收入(元) | 收入比例 | 营业成本(元) | 成本比例 | 主营利润(元) | 利润比例 | 毛利率 | |
---|---|---|---|---|---|---|---|---|
加载中... |
客户名称 | 销售额(元) | 占比 |
---|---|---|
第一名 |
1.19亿 | 7.16% |
第二名 |
1.07亿 | 6.44% |
第三名 |
3844.13万 | 2.31% |
第四名 |
3698.95万 | 2.22% |
第五名 |
3355.24万 | 2.01%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元) | 占比 |
---|---|---|
第一名 |
5676.62万 | 4.77% |
第二名 |
5639.69万 | 4.74% |
第三名 |
4822.30万 | 4.05% |
第四名 |
3696.21万 | 3.10% |
第五名 |
2834.41万 | 2.38% |
客户名称 | 销售额(元) | 占比 |
---|---|---|
第一名 |
1.42亿 | 7.68% |
第二名 |
1.02亿 | 5.51% |
第三名 |
8523.91万 | 4.62% |
第四名 |
6849.70万 | 3.71% |
第五名 |
3640.78万 | 1.97%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元) | 占比 |
---|---|---|
第一名 |
8628.94万 | 6.24% |
第二名 |
5307.35万 | 3.84% |
第三名 |
4468.11万 | 3.23% |
第四名 |
3973.09万 | 2.87% |
第五名 |
3758.97万 | 2.72% |
客户名称 | 销售额(元) | 占比 |
---|---|---|
第一名 |
3.15亿 | 13.96% |
第二名 |
1.91亿 | 8.49% |
第三名 |
6497.11万 | 2.88% |
第四名 |
5517.24万 | 2.45% |
第五名 |
5409.79万 | 2.40%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元) | 占比 |
---|---|---|
第一名 |
8665.33万 | 4.75% |
第二名 |
7258.72万 | 3.98% |
第三名 |
5855.35万 | 3.21% |
第四名 |
5343.16万 | 2.93% |
第五名 |
5287.52万 | 2.90% |
客户名称 | 销售额(元) | 占比 |
---|---|---|
第一名 |
2.34亿 | 14.26% |
第二名 |
1.35亿 | 8.24% |
第三名 |
3824.61万 | 2.33% |
第四名 |
3035.56万 | 1.85% |
第五名 |
2565.11万 | 1.56%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元) | 占比 |
---|---|---|
第一名 |
6008.80万 | 5.20% |
第二名 |
3981.57万 | 3.45% |
第三名 |
3943.87万 | 3.42% |
第四名 |
3288.83万 | 2.85% |
第五名 |
3132.06万 | 2.71% |
客户名称 | 销售额(元) | 占比 |
---|---|---|
第一名 |
3.09亿 | 20.43% |
第二名 |
2855.77万 | 1.89% |
第三名 |
2808.72万 | 1.86% |
第四名 |
2797.89万 | 1.85% |
第五名 |
2671.71万 | 1.77%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元) | 占比 |
---|---|---|
第一名 |
4838.44万 | 4.23% |
第二名 |
3938.71万 | 3.44% |
第三名 |
3837.62万 | 3.35% |
第四名 |
3820.27万 | 3.34% |
第五名 |
3572.88万 | 3.12% |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一)公司改性塑料行业发展状况及发展趋势 改性塑料作为新型化工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已被列为我国重点科技领域之一。改性塑料是以初级形态树脂为主要成分,以能改善树脂力学、流变、燃烧性、电、热、光、磁等某一方面或某几个方面性能的添加剂或其他树脂等为辅助成分,通过填充、增韧、增强、共混、合金化等技术手段,得到的具有均一外观的材料。改性塑料企业目前我国广泛应用于中国汽车、通讯、电子电器、新能源电池、家电、医疗、轨道发展交通、精密仪器、家居建材、安防、航天大学航空、军工等诸多不同国家经济支柱性产业和新兴技术行业,家电和汽车是目前进行改性塑料最重要的下游应用服务行业。... 查看全部▼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一)公司改性塑料行业发展状况及发展趋势
改性塑料作为新型化工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已被列为我国重点科技领域之一。改性塑料是以初级形态树脂为主要成分,以能改善树脂力学、流变、燃烧性、电、热、光、磁等某一方面或某几个方面性能的添加剂或其他树脂等为辅助成分,通过填充、增韧、增强、共混、合金化等技术手段,得到的具有均一外观的材料。改性塑料企业目前我国广泛应用于中国汽车、通讯、电子电器、新能源电池、家电、医疗、轨道发展交通、精密仪器、家居建材、安防、航天大学航空、军工等诸多不同国家经济支柱性产业和新兴技术行业,家电和汽车是目前进行改性塑料最重要的下游应用服务行业。目前中国改性塑料行业企业家数众多,市场化程度较高。总体来看,国内高端改性塑料产品主要依赖进口或国际大型化工企业在国内生产;国内改性塑料企业大部分集中于模仿或技术含量相对较低的产品市场,长期以来同质化竞争较为激烈。经过多年的发展,国内部分企业在初步具备一定规模或技术能力的基础上,逐步开始拓展高端产品市场;未来,国内改性塑料行业的市场竞争预计将日趋激烈,市场集中度和行业技术水平预计将不断提高。目前,我国改性塑料行业发展主要呈以下新趋势:
1、国内企业逐步向高端发展
国内相关主管部门发布的《塑料加工业“十三五”发展规划指导意见》、《塑料加工业技术进步“十三五”发展指导意见》等相关文件,均提出了重点发展多功能、高性能材料及助剂,力争在材料功能化、绿色化及环境友好化方面取得新的突破;加快绿色、节能、高效新型加工成型工艺和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加快塑料成型装备的研发;紧紧围绕高端化,加快提升中高端产品的比例。国内改性塑料行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部分企业在初步具备一定规模的基础上,逐步开始拓展高端产品市场。
2、国内企业差异化、特色化、国际化发展
从目前改性塑料的整体市场来看,国际主要的化工生产企业占据了主要的中高端产品市场,国内企业的产品则主要集中于通用型的中低端产品市场;但是,近年来有部分国内企业通过其技术研发和市场经验的积累,逐步在一些细分高端市场形成自身的竞争优势,替代了部分进口产品,并不断开拓高端产品应用领域,持续扩大业务规模。
3、应用领域不断扩大,市场空间不断增长
随着改性塑料技术的不断提高,改性塑料的阻燃、耐候、合金化水平不断提升,应用范围的逐渐扩宽;如硬质PVC替代木材料可广泛应用于建筑、包装、家具等领域。一些工程塑料的应用已不再限于航天军用,而是普及到民用领域,如电子产品、包装材料、汽车等领域。随着电子元器件的小型化,像聚碳酸酯(PC)、聚邻苯二酰胺(PPA)等工程塑料应用日益广泛。日益严格的环保法规更是刺激了其在汽车及运输行业中的大量使用。随着改性塑料应用范围和应用量的增长,改性塑料市场需求及市场空间也将持续增长。
(二)智能照明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近几年,在国家政策、消费者对照明智能化需求上升及照明新兴技术不断研发与完善的背景下,我国智能照明行业开启加速腾飞模式。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3-2028年中国智能照明行业市场前景预测及未来发展趋势报告》显示,2022年我国智能照明市场规模为398亿元,同比增长12.4%。中商产业研究院分析师预测,2023年我国智能照明市场规模将增长至425亿元,2024年有望达479亿元。
智能照明作为智能家居场景核心元素,目前已经成为照明行业的重要发展趋势,并呈现多业态融合特点。同时,智能照明龙头均在谋求智能化转型,例如探索产品差异化、打造智能生态链、从产品提供商向全屋智能照明解决方案服务商转变。未来,智能照明渗透有望进一步提速。
(三)公司主要业务及产品应用领域
1、公司主要业务及产品应用领域
银禧科技创立于1997年,是一家集高性能高分子新材料研发、生产和销售于一体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公司始终坚持致力于成为新材料领域的领先者的企业愿景,坚持让材料改变生活的使命,坚持以客户为中心,以奋斗者为本,坚持长期主义,求真务实。经过20多年的发展,公司在东莞虎门、道滘、松山湖、珠海、苏州吴中、安徽滁州、中山和广东肇庆等建立了生产研发基地,同时公司为了完成国际化的布局,公司在越南设立生产基地。公司及子公司目前重点在高分子改性塑料、智能照明、3D打印材料、精细化工等新兴科技领域进行了产业布局。公司产品被广泛应用于汽车、家用电器、电线电缆、现代农业、轨道交通、航空航天、高端装备、新能源、通讯、电子电气和建筑装饰等行业。
通用树脂、工程树脂以及超高性能树脂三大类别材料的改性加工依旧为公司的核心业务。随着全球整个改性塑料行业低端产能竞争日趋激烈、下游客户对高端产品需求不断提升,公司在逐步加大对产品升级研发所需要的投入比例,重点在改性塑料无卤化、轻量化、绿色化、功能化等方面进行升级攻关,公司的高耐候ASA、碳纤维增强PA和PC、硅PC、防异响材料、无卤阻燃PPO、PC/ASA产品等在客户端市场上均取得较好的口碑和反响。
2、公司主要产品——高分子类新材料改性塑料产品的主要工艺流程
公司改性塑料产品的生产工艺流程相近,设备具有通用性,其生产工艺主要包括配料、混合、挤出、冷却、切粒、筛选、混拌、包装入库等8个生产工序
其中影响较大的是配料、混合和挤出三道工序:
(1)配料
公司严格按照产品的特有技术配方选取规定标准的原材料,包括聚合物树脂和各种添加剂。产品配方科技含量高,不同配方所制出产品的性能千差万别,一些高性能、高附加值产品可通过技术含量高的产品配方调整制作而成,因此产品配方对于改性塑料生产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
(2)混合
混合工序是在变速机械搅拌过程中,对原材料配方体系中的分散相物质进行预分散处理,如减少无机矿粉的团聚效应,促进其与基体树脂的相容,提升其在基体树脂中的分散效果;以及促进原材料的多相体系合理分布,如改善体系中不同树脂的分布状况,有利于提升挤出工序的混炼效果。
搅拌过程中,伴随机械搅拌所产生的摩擦热,以及外部加热套提供的热源,体系中的有机低分子物质能够起到桥梁作用,在分散相物质和基体树脂之间建立分子链尺度上的连接,从而有助于提升原材料配方体系的相容性和综合性能。
(3)挤出
改性塑料生产挤出工序由挤出机完成,挤出机是改性塑料核心生产设备,挤出过程是将经过高混机处理的多相体系物料在螺杆挤出机中进行混炼、塑化、分散、剪切、拉伸、脱气和造粒等一系列加工过程。该工艺的难点在于针对不同的产品,不同的功能化属性要求,对设备方案进行设计,例如对积木式螺杆的组合以及排列方式进行实验设计,对挤出机各段温度的设计和安排,以及对于挤出机上不同区段的喂料口、脱挥口和真空口的设计排布等。
(四)公司主要经营模式
1、采购模式
公司依据客户订单需求数量、库存商品与原材料情况,并预估客户未来潜在产品需求,通过比价采购、战略采购、原材料期货套期保值等多种灵活采购方式,最终确定采购数量、品种及价格,并由采购部向供应商下达采购订单。
2、生产模式
公司按照下游客户的订单实行以销定产的生产模式。为有效控制产品从接受订单到包装入库的过程、产品品质、成本、数量、交期等,以满足客户的要求,公司在SAP系统下建立了完善的《生产管制程序》:公司客户服务部根据客户的订单,将需求信息输入到SAP系统中并进行排产,生成生产指令单、领料通知单,生产部按照生产指令组织生产;公司客户服务部、技术中心、生产部、品质管理部均严格按照公司制定的《生产管制程序》相互协作,确保公司内部生产的指令流、物流、单据流的统一及生产的有序和高效。
3、销售模式
公司采用直接销售模式,具体可分为进料加工国内转厂、直接出口、国内直接销售三类。公司改性塑料产品运用的专业性、技术性强,客户对技术服务的要求较高,直销模式可减少中间环节、贴近市场并及时深入了解客户的需求,有利于向客户提供技术服务和控制产品销售风险。
公司在销售的过程中重点突出技术领先、性价比突出、服务优良的综合优势,及时跟进行业发展趋势,技术部门适时推出新产品以满足客户需要,定期与客户的产品开发部门共同探讨新产品需求态势,并快速开发出满足其要求的新产品,同时向客户推荐性能更有益、价格更低廉的新产品。
4、研发模式
改性高分子材料与未改性高分子材料的应用领域存在一定重合,客户根据不同产品或部件对材料的具体要求来选择合适的材料:在生活用品、产品包装等行业领域中,目前主要使用未改性塑料作为原材料;而在电子电器、汽车、通讯等使用场景复杂、材料性能要求较高的领域,改性塑料得到广泛应用。公司作为专业从事高分子材料研发及产业化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专注于高分子材料的改性研发,成立了以技术中心为核心的研发机制。由技术中心配合公司的产品战略,负责新产品和新原材料的开发,并根据客户的要求,负责新样品的开发;负责组织设计、维护及改进产品配方及其工艺。公司建立了《设计作业程序》、《变更管理程序》、《研发投入会计核算办法》等一系列制度,对新产品立项、评审、经费核算、研发人员绩效考核等进行规范化管理,确保了良好的研发工作运行环境。
(五)公司经营情况
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公司按照既定的发展战略,凭借公司多年累积的客户资源、产品质量、成本优势等核心竞争力,紧紧围绕发展战略规划,积极克服外部环境不利因素,通过调整产品结构、优化产品配方、提升客户满意度等方式持续拓展市场份额。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75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4.94%,公司两大类产品营业收入同比均出现增长,其中改性塑料产品较去年同期增长13.47%;智能照明相关产品较去年同期增长17.77%。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利润0.28亿元,同比上升69.98%,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0.26亿元,同比上升60.87%。业绩变动主要原因为:
1、2024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8.75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4.94%,毛利额较去年同期增加803.76万元。
2、2024年度是公司《2021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的第四个业绩考核期,该年度的业绩考核目标为“2021年-2024年营业收入累计不低于88亿元”。根据公司上半年的营收情况及下半年的营收预测,2024年营业收入难以达到业绩考核指标,按照相关会计准则,报告期对2024年股权激励费用不作摊销并冲回以前年度摊销的2024年股权激励费用,报告期摊销股权激励费用-1,879.87万元,去年同期为895.02万元,报告期股权激励费用较去年同期减少2,774.89万元。导致报告期的管理费用较去年同期减少较多。
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1、技术领先优势
改性塑料行业的下游客户需求多样且要求快速反映,对企业在行业内的经验积累和专业能力有很高的要求,公司是国内最早一批进入行业的企业,拥有大量的研发经验积累,且公司每年投入大量的资源进行产品的研发和改善,能够快速理解客户需求并做出高品质的产品,满足客户在产品研发周期和质量的要求。
2、客户资源优势
改性塑料的需求主要由消费品制造商及其一级、二级供应商决定,下游客户要评估改性塑料产品能否满足其需要需拥有很强的专业知识,因此只有实力较强的下游核心企业才具备有效评估改性塑料生产企业并选用其产品的能力,而其他实力较弱的下游企业通常采用跟随的办法采购产品以减少使用成本、降低使用风险。有实力的改性塑料生产企业需与下游核心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在消费品制造商设计新一代产品时同步开发改性塑料新产品。经过20多的发展,公司在电线电缆、汽车、智能照明、家用电器、电子电气、医疗设备、动力电池、基建材料、无人机等领域内拥有一批知名企业客户群。
3、服务优势
公司产品开发速度快,供货周期短。公司营销人员均具有较为丰富的技术知识,可以快捷准确地掌握市场动态和理解客户需求,并及时传递到公司研发部门。目前,根据公司多年累积的经验以及客户的要求,从产品订单发出到公司完成供货,省内客户严格控制在7天以内,省外客户如无特殊情况,一般在10天内完成。
公司技术服务体系完善。改性塑料产品专业性强,指标参数复杂,用户在购买产品后往往需要提供后续的技术支持服务。为保证公司服务的及时和高质量,公司建立了由技术人员、营销人员、客户服务人员协同合作的技术服务体系。营销人员重点负责新客户和重点客户的跟踪和沟通,及时掌握客户的需求,安排和协助公司技术人员解决问题;客户服务人员主要负责协调产品交期和老客户的联系。技术人员负责为客户的后续需求提供解决方案,起到了完善售后服务和巩固客户资源的作用。目前公司的核心技术产品高透光、高阻燃聚碳酸酯材料已进入国内外知名的智能照明企业供应体系,例如飞利浦、欧司朗、欧普等,为其在中国和世界各地的工厂提供产品与技术支持服务。
公司产品类别较齐全,品种丰富,为国内同行业中产品品种比较齐全的改性塑料企业,能够满足客户对产品的多样化需求。
4、成本优势
公司因其规模经营优势及与上游原材料供应商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确保了本公司能长期稳定地以相对较低的价格获得主要原材料,降低了产品生产成本。
在内部成本控制方面,公司实施精细化管理,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将成本控制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保证公司产品的竞争力,具体情况如下:
(1)建立严格的原材料采购控制体系。公司信息管理部每天收集最新的原材料市场信息并在公司内部网上通告;采购部门对供应商建立了有效的评价和采购比价控制体制。
(2)坚持对生产工艺、装备进行持续不断的技改。对产品技术配方的不断进行升级,选取最优方案,从而达到降低产品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能的效果。
(3)公司建立了对各项制造费用明细的成本监控系统,每月进行统计分析,制订改善方案,不断降低成本。
(4)公司长期坚持质量第一的方针,建立了严格的生产管理、质量管理流程,已经通过了BSIISO9001、ISO14001、IATF16949,以及SA8000、ISO45001等权威体系认证,另外公司产品拥有CQC、UL、ACS、NSF、WRAS、CCC、ISO10993、GB15593医疗、PCR等认证,所有牌号产品均有SGS出具的ROHS、卤素(除阻燃ABS)、REACH等检测报告。
三、公司面临的风险和应对措施
公司未来经营可能面对的风险及应对措施
(1)原材料供应及价格变动风险
公司原材料成本占营业成本比重一般在90%左右,主要原材料为PVC粉、其他聚合物树脂(PC、ABS、PP、PE、PA等)、增塑剂等。上述材料的采购价格与石油整体的市场价格具有一定的联动性,同期公司相应产品的市场销售价格除受国际原油价格波动影响外,还受到下游客户需求、国内其他厂商生产情况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公司原材料价格的波动并不能通过调整相应产品的市场销售价格完全转嫁给下游客户,原材料采购价格波动的风险部分要由公司承担。虽然公司对下游客户有较强的议价能力,但由于调价和工艺调整均有一定滞后性,若塑料原料价格出现短息大幅波动,仍然对公司生产成本控制造成一定压力,对公司利润产生一定影响。
公司原材料统一由采购部根据销售预估、安全库存量和原材料价格走势向国内外供应商采购,利用日常采购和战略采购相结合的方式最大限度降低采购成本,保证公司生产需求的同时快速响应客户需求。同时公司将密切关注国际原油市场波动情况,与主要供应商建立良好的长期合作关系,确保公司长期稳定的原材料供应,尽可能降低原材料价格波动对公司的影响。
(2)产品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
国内改性塑料行业市场集中度较低,长期以来存在众多的小型企业,这些企业大多数技术水平落后、生产设备简陋、产品质量较差,从而导致改性塑料低端市场呈现过度竞争和无序竞争的格局,上述企业造成的恶性竞争在一定程度上扰乱了市场秩序,加大了本公司市场开拓难度。同时,国外石化巨头依靠其在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的优势,在国内改性塑料高端领域处于主导地位;国内改性塑料行业近年产生了一批有一定竞争力的企业,其通过研发和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形成了一定的竞争力,因此,本公司将面临一定的市场竞争风险。
公司将通过资本、人才、技术等方面的持续投入,提高技术科研水平,不断推出改性塑料差异化产品来避开激烈竞争的市场领域,并通过准确把握市场发展方向及掌握一定的产品垄断权来进一步巩固和提升公司的行业地位和市场竞争能力。
(3)不能持续进行技术创新的风险
改性塑料行业的下游客户需求千差万别,其产品品种繁多、更新换代快,具有很强的潮流性和多变性,若公司未能正确把握技术发展方向,有可能无法适时开发出符合市场需求的新产品,这就要求公司不断加大科研投入研发新配方,以满足客户对提出的新功能要求。
公司把技术创新、科技进步作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驱动力,未来公司将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以保证公司技术创新能力。
(4)3D打印业务项目进展存在不确定性
近年来,公司致力研究和开发3D打印耗材,尽管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研发的部分线材已全面实现上市销售,但因3D打印技术行业自身特征,发展周期较长且整体还没有达到成熟的水平,3D打印技术应用实现全面产业化仍需较长时间,公司3D打印项目短期内难以取得较高的盈利。
公司将持续积极推动3D打印耗材的研究和开发,夯实研究成果,积极推动该项目的产业化进程。
(5)业绩补偿涉诉债权实现存在风险
因业绩补偿义务人胡恩赐、陈智勇未按《业绩承诺补偿协议》约定履行补偿义务,公司就陈智勇、胡恩赐未履行业绩补偿事宜向东莞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东莞市中级人民法院对上述案件进行了生效判决,并对陈智勇、胡恩赐采取强制执行、限制消费等措施,截至本报告披露日,根据法院判决及强制执行结果,胡恩赐应向公司支付诉讼之债合计11,074.61万元(包含判决应付现金补偿金额、应退回分红款及诉讼费用,不含延期加倍支付的利息费用),陈智勇应向公司支付诉讼之债合计6,443.61万元(包含可补偿股份2,035,028股对应价值、现金补偿金额、应退回分红款及诉讼费用,不含延期加倍支付的利息费用)。虽然公司在和胡恩赐、陈智勇的业绩补偿诉讼中胜诉,并向法院申请对胡恩赐、陈智勇强制执行,但效果甚微,涉诉债权存在难以实现的风险,后续公司将继续对对债务人进行催收,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实现涉诉债权。
(6)应收款金额较大的风险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应收账款账面价值为50,561.44万元,占流动资产比例42.41%,占总资产比例为23.50%。公司应收账款金额较大的主要原因是公司一般给予客户30~90天的信用期。公司目前大部分客户均为长期客户,经营状况良好、信誉度高,应收账款回收正常。若国家宏观经济出现波动,公司客户生产经营出现困难,公司仍面临因应收账款金额较大而出现呆坏账的风险。
主要通过“事前客户资信分析、事中流程控制、事后跟踪催收”的方法加强应收账款的控制和管理。为进一步保证应收账款的安全性,公司及公司子公司与应收账款信用保险公司签订了应收账款信用保险单合同,以减少应收账款坏账损失。
(7)项目建设及产能转移风险
公司第五届董事会第十五次会议以及2021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同意公司以自有资金及自筹资金不超过3.00亿元用于“银禧新材料珠海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建设,以自有资金及自筹资金不超过6.00亿元用于“银禧高分子新材料产业园项目”建设。公司第六次董事会第二次会议以及2023年第三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同意公司以自有资金及自筹资金不超过11.00亿元,用以更新打造“苏州银禧科创产业园项目”。
报告期内,东莞松山湖项目及珠海银禧科技项目均已完成厂房建设。未来上述项目将进行产能转移,产能转移过程中可能会新增大量固定资折旧等情况,另外苏州银禧科创产业园项目投资落实情况及未来运营中可能受到宏观经济、行业周期、政策变化、项目运营管理等多种因素影响,项目实施进度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公司将积极推进有关事项的落实,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8)核心人员流失的风险
为吸引并留住人才,公司2021年实施第一类限制性股票股权激励计划,该股权激励计划中2024年业绩考核目标为:2021年-2024年营业收入累计不低于88亿元,2021年-2023年实际累计营业收入为57.65亿,公司预计该股权激励计划2024年股权激励业绩考核难以达标,公司将回购注销激励对象(公司核心人员)所持有的相应股权激励限制性股票,由于股权激励对象获得的股权激励收益减少,存在部分核心人员流失的风险。
2024年度是公司《2021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的第四个行权期,该年度的业绩考核目标为:2021年-2024年营业收入累计不低于88亿元。根据公司2024年1-7月的实际营收情况及8-12月的营业收入预测,2024年营业收入难以达到该年度业绩考核指标,按照相关会计准则,报告期对2024年股权激励费用不作摊销。为了吸引及留住人才,经公司董事会及股东大会同意,公司实施新的一期股权激励计划暨2024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
(9)海外经营风险
为了完成国际化的布局,2024年公司在越南设立公司暨生产基地,该基地目前已建成投产。未来若该生产基地业务所在国家或地区的政治经济形势、产业政策、法律法规等发生不利变化,将可能给公司的境外经营业务带来不利影响。
公司将积极完善公司治理制度,提高管理团队的经营管理水平,熟悉在境外开展业务需要遵守所在国家或地区的法律法规,加强对子公司的管理与控制。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