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肤

主营介绍

  • 主营业务:

    智能电网设备业务、新能源充换电业务和储能业务。

  • 产品类型:

    智能电网设备、新能源充换电、储能业务

  • 产品名称:

    智能电气成套开关设备 、 智能电表 、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 、 充电桩 、 换电系统 、 新能源场站运营 、 储能业务

  • 经营范围:

    智能型高低压电气成套设备、环网开关设备、柱上开关设备、电线电缆、冷、热缩电缆附件、硅橡胶、绝缘材料、绝缘制品、电力变压器、交直流充电设备、风力发电设备、电力自动化产品、继电保护装置、电子电器产品生产、销售、研发及技术咨询;承装(修、试)电力设施三级(承装(修、试)电力设施许可证有效期至2025年8月9日);电力设备防腐除锈;电力工程施工;配电自动化设备研制开发、生产、销售及技术咨询服务;自动化系统集成销售;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研发、生产、销售、技术服务及维护管理;充电站建设;新能源汽车充电服务;市区包车客运;汽车租赁。(需凭资质经营,未取得资质前不得经营);道路普通货物运输;太阳能光伏发电;维修服务;能效优化与管理;电力运维及智能化改造;光伏逆变器、风能变流器、储能双向变流器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储能电池、BMS电池管理系统、EMS能量管理系统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电化学储能设备的研发和生产、集成供货及安装、服务、调试和运维;电化学储能、光伏、风电等可再生能源发电、存储系统解决方案设计、服务和咨询(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运营业务数据

最新公告日期:2024-04-26 
业务名称 2023-12-31 2022-12-31 2021-12-31 2020-12-31 2019-12-31
库存量:仪器仪表制造(台) 3.13万 - - - -
库存量:储能业务(台) 1.00 - - - -
库存量:充电桩制造(台) 4012.00 - - - -
库存量:输配电及控制设备(台) 211.00 - - - -
仪器仪表制造库存量(台) - 2.96万 2.13万 4.43万 6.95万
输配电及控制设备库存量(台) - 810.00 118.00 295.00 441.00
充电桩制造库存量(台) - 2813.00 2205.00 854.00 1679.00
锂电隔膜制造库存量(平方米) - - 0.00 3808.61万 5503.75万

主营构成分析

报告期
报告期

加载中...

营业收入 X

单位(%) 单位(万元)
业务名称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成本(元) 成本比例 主营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加载中...
注:通常在中报、年报时披露 

主要客户及供应商

您对此栏目的评价: 有用 没用 提建议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6.64亿元,占营业收入的56.81%
  • 第一名
  • 第二名
  • 第三名
  • 第四名
  • 第五名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第一名
5.45亿 46.59%
第二名
4146.39万 3.55%
第三名
3248.74万 2.78%
第四名
2356.17万 2.02%
第五名
2198.78万 1.88%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1.48亿元,占总采购额的16.75%
  • 第一名
  • 第二名
  • 第三名
  • 第四名
  • 第五名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第一名
4109.80万 4.65%
第二名
3314.06万 3.75%
第三名
2623.15万 2.97%
第四名
2483.12万 2.81%
第五名
2274.02万 2.57%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5.11亿元,占营业收入的43.85%
  • 第一名
  • 第二名
  • 第三名
  • 第四名
  • 第五名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第一名
3.98亿 34.15%
第二名
3051.33万 2.62%
第三名
2975.18万 2.55%
第四名
2776.36万 2.38%
第五名
2507.91万 2.15%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1.31亿元,占总采购额的20.14%
  • 第一名
  • 第二名
  • 第三名
  • 第四名
  • 第五名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第一名
3704.13万 5.72%
第二名
2626.42万 4.05%
第三名
2275.82万 3.51%
第四名
2264.21万 3.50%
第五名
2179.74万 3.36%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2.47亿元,占营业收入的22.96%
  • 第一名
  • 第二名
  • 第三名
  • 第四名
  • 第五名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第一名
7154.60万 6.66%
第二名
5239.03万 4.88%
第三名
4957.95万 4.62%
第四名
3707.75万 3.45%
第五名
3610.79万 3.36%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1.35亿元,占总采购额的16.92%
  • 第一名
  • 第二名
  • 第三名
  • 第四名
  • 第五名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第一名
3066.02万 3.85%
第二名
2978.88万 3.74%
第三名
2926.78万 3.68%
第四名
2335.48万 2.93%
第五名
2161.78万 2.72%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1.13亿元,占营业收入的13.32%
  • 第一名
  • 第二名
  • 第三名
  • 第四名
  • 第五名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第一名
4088.16万 4.84%
第二名
2407.40万 2.85%
第三名
2129.80万 2.52%
第四名
1339.16万 1.58%
第五名
1291.20万 1.53%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7579.69万元,占总采购额的13.81%
  • 第一名
  • 第二名
  • 第三名
  • 第四名
  • 第五名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第一名
3426.72万 6.24%
第二名
1805.51万 3.29%
第三名
929.40万 1.69%
第四名
737.83万 1.34%
第五名
680.24万 1.24%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2.31亿元,占营业收入的24.89%
  • 第一名
  • 第二名
  • 第三名
  • 第四名
  • 第五名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第一名
9266.44万 10.00%
第二名
5733.95万 6.19%
第三名
2907.03万 3.14%
第四名
2861.64万 3.09%
第五名
2291.82万 2.47%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1.44亿元,占总采购额的19.66%
  • 第一名
  • 第二名
  • 第三名
  • 第四名
  • 第五名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第一名
4795.81万 6.56%
第二名
3650.37万 4.99%
第三名
2088.13万 2.85%
第四名
2023.22万 2.77%
第五名
1818.79万 2.49%

董事会经营评述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2023年,全球经济整体呈现弱复苏态势,同时,新科技的发展和创新为全球经济带来了崭新的机遇,气候变化和环保问题仍是全球主要国家政府高度关注的话题,“绿色经济”在未来的经济增长中仍将扮演重要的角色。公司围绕“智慧电力+新能源”战略开展业务。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未发生重大变化。  (一)智能电网设备业务  根据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2023年电网工程完成投资额为5275亿元,同比增长5.4%。国家电网公司表示,2024年将继续加大数智化坚强电网的建设,预计电网建设投资总规模仍将超过5000亿元。从存量市场来看,电网升级改造工作的深入推进,为公司智能电气成套设备业... 查看全部▼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2023年,全球经济整体呈现弱复苏态势,同时,新科技的发展和创新为全球经济带来了崭新的机遇,气候变化和环保问题仍是全球主要国家政府高度关注的话题,“绿色经济”在未来的经济增长中仍将扮演重要的角色。公司围绕“智慧电力+新能源”战略开展业务。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未发生重大变化。
  (一)智能电网设备业务
  根据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2023年电网工程完成投资额为5275亿元,同比增长5.4%。国家电网公司表示,2024年将继续加大数智化坚强电网的建设,预计电网建设投资总规模仍将超过5000亿元。从存量市场来看,电网升级改造工作的深入推进,为公司智能电气成套设备业务、智能电表业务带来了持续稳定的市场空间。从增量市场来看,新能源充换电系统、数据中心等新型设备的接入,拉动电网扩容的需求,同时虚拟电厂等新型业态的规模化发展,均将大幅带动配电设备采购量的提升。公司智能成套开关设备、智能电表及变压器等配网设备还将迎来更大的潜在市场机遇。
  自2021年国家提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以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等各部委及各地政府陆续出台多项政策支持国家电力系统的升级转型。2023年3月,国家能源局发布了《关于加快推进能源数字化智能化发展的若干意见》。同年7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国家乡村振兴局联合发布了《关于实施农村电网巩固提升工程的指导意见》。2024年2月,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了《关于新形势下配电网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一系列相关政策均指向电力设备以旧换新,以及能源系统向数字化、智能化方向转型的长期发展趋势。
  在智能电网设备业务领域,公司涉及的产品主要包括智能电气成套开关设备及智能电表、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等,同时为客户提供集电气设备研发生产制造、电气工程整体设计、工程施工、运行维护于一体的城市、社区供电解决方案的全产业链服务。在智能电气成套开关设备领域,公司是东北地区少数具备中压气体绝缘开关制造能力的企业,同时也是国内少数具有C-GIS智能环网柜核心部件的生产加工能力及安装资质的企业,公司研制的电气化、自动化和数字化产品及解决方案在行业内处于领先地位;在智能电表、用电信息采集系统领域,子公司南京能瑞是国内研发制造智能电表、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主流厂家之一,是国内泛在电力物联网的主流供应商。
  (二)新能源充换电业务
  根据中汽协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为958.7万辆和949.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5.8%和37.9%,呈高速增长态势,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为31.6%。截至报告期末,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为2041万辆。同时根据中国充电产业联盟数据显示,我国充电基础设施累计达859.6万台,同比增加65%,车桩比约为2.37:1。一方面,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仍有较大上升空间,另一方面,目前的车桩比较1:1的远期规划仍有较大差距。预计未来几年,行业仍将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同时,在构建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的宏观规划之下,随着液冷、超充、智能柔性充电等新技术的快速普及,存量市场仍有较大的汰换空间。
  2023年1月,工信部等八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组织开展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先行区试点工作的通知》;同年5月,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快推进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更好支持新能源汽车下乡和乡村振兴的实施意见》;6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构建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的指导意见》;7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印发了《关于促进汽车消费的若干措施》。政策上明确要加强新能源汽车配套设施建设,鼓励大功率充电、智能有序充电、“光储充放”一体站等新技术推广应用,提升充电服务保障能力,落实构建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引导地方政府加大行业扶持力度。
  在新能源充换电业务领域,公司主要从事充换电设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业务,同时在优势区域开展充电场站运营业务。公司具备“双高新”及“双软”资质,拥有多项核心技术的知识产权,可为电网公司、新能源汽车制造商、新能源车主、充电设施运营商提供完整的解决方案,是国内少数具备充电设施的设计、制造以及电力安装施工于一体的全资质企业。
  (三)储能业务
  由于储能系统可以提高能源利用率和电网稳定性,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高质量发展,因此储能作为关键技术,在构建以新能源为主的新型电力系统过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报告期内,各式储能技术不断涌现,碳酸锂价格大幅下行,进一步拉动社会资本投资意愿。根据国家能源局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报告期末,全国已建成投运新型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达31.3GW/66.87GWh,平均储能时长2.1小时。报告期内,新增装机规模约22.60GW/48.70GWh,同比增长超过260%。“十四五”以来,新增新型储能装机直接推动经济投资超1千亿元,带动产业链上下游进一步拓展,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新动能”。
  据EESA统计,2023年我国储能领域政策密集出台,共发布361条相关政策。其中,配储类相关政策共26项,补贴类政策共45项,规划类政策共32项,电价及电力市场政策共87项,其他类政策共171项。截至报告期末,我国累计23个省份出台了“十四五”新型储能装机规划,合计装机目标超70GW。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再次强调,要提高电网对清洁能源的接纳、配置和调控能力,发展新型储能。在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的大背景下,当前储能行业仍处于政策鼓励期,行业仍处于快速增长期。
  在储能业务领域,公司主要从事储能变流器、储能模组PACK、储能系统等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依托公司在电力行业长期积累的电力电子技术、电气设备制造管理的成熟经验、相通的市场渠道资源,公司自2021年下半年以来积极布局储能业务,目前已形成包含储能变流器、储能模组PACK、储能系统等在内的研发、设计、生产制造能力,为发电侧、电网侧、用户侧用户提供成熟的多场景储能解决方案。
  
  二、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公司秉持“智慧电力+新能源”双轮驱动战略,致力于成为中国智慧电力和绿色能源的引领者。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未发生重大变化,主要分为智能电网设备业务、新能源充换电业务和储能业务。
  (一)公司主要产品
  1、智能电网设备
  ①智能电气成套开关设备
  公司具备从产品核心部件到成套开关设备的研发、整体生产制造能力,主要包括智能环网开关产品的集成设计与研发生产,40.5kV及以下C-GIS智能气体绝缘环网开关柜、40.5kV及以下智能环保气体绝缘环网开关柜,10kV固体绝缘环网开关柜、10kV空气绝缘环网开关柜、40.5kV及以下GIS轨道交通专用设备、40.5kV-10kV智能中压开关柜、0.4kV智能低压开关柜及箱式变电站等系列产品,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冶金化工、轨道交通、电气化铁路、城市地铁、市政建设、港口建设、厂矿企业等领域。
  ②智能电表、用电信息采集系统
  产品主要包括单相与三相智能电表、采集器、集中器、专变采集终端、智能配变终端、智能感知设备、电水热气信息采集等电力需求侧管理产品,是泛在电力物联网的重要组成部分,适用于电力行业各种用户的计量、监测、控制、管理和信息采集,达到同类产品的领先水平。公司研发的基于5G、NB-IOT、LoRa、HPLC物联网通信技术的智能电表、采集传感器、营配融合终端,让智能电表及用电信息采集传感器以更低功耗、更安全及稳健的方式实现智能互联,加快智慧城市建设。
  2、新能源充换电
  ①充电桩
  新能源充电设施系列产品主要包括电动汽车充换电设备、电动自行车充换电柜、船用充电设备(岸电桩)、光储充一体化充换电站和新能源智慧运营平台,其中,电动汽车充电设备包含交流充电桩,直流一体式充电桩,分体式充电桩、直流充电堆、移动式充电桩等充电设备;电动自行车充换电柜包括社区充电柜、外卖和快递用换电柜等;智慧云平台则是将所有充电设施通过以太网或4G、5G通讯方式,实现设备互联互通,开放API接口,实现平台之间的数据打通。
  ②换电系统
  公司充换电项目组紧跟国家新能源的发展,推出了S13重卡智能换电系统、S16乘用车换电站的充电系统、S15交流有序充电系统等产品。
  ③新能源场站运营
  公司通过向公共交通、物流园区、工业园区、高速服务区、大型居民小区等场景提供集中式大功率快速充电服务获取充电服务收入。
  充电场站运营业务方面,公司致力于成为全国领先的“新能源集中式快充网运营商”,子公司南京能瑞是国内主流充电桩运营商之一,在江苏、河南等区域运营的充电场站数量共计241座。
  3、储能业务
  公司主要面向发电侧、电网侧、工商业用户侧储能需求,为客户提供多场景储能解决方案,打造除电芯之外的全套解决方案,公司储能产品涵盖储能模组、储能风冷PACK、储能液冷PACK、1000V电池簇、1500V电池簇、1000V储能系统、1500V储能系统、储能变流器(PCS)、电池管理系统(BMS)、能量管理系统(EMS)、智慧运维云平台等。
  (二)经营模式
  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模式未发生重大变化。
  1、运营模式
  公司采取“集团总部+产业子公司”相结合的运营模式,集团总部统筹负责公司的战略制定、资本运作、营销管理、财务管理、人事管理,各产业子公司负责根据公司的战略目标和年度经营目标制定其年度运营计划,集团总部以年度目标责任书的形式考核各子公司的年度计划完成情况,考核指标包括业绩完成状况、新产品研发完成情况、安全生产等。公司的运营管理模式充分结合了集中管控与充分授权的各自优势,既保证了各产业板块在集团统一战略部署下开展业务,又给予了各产业板块相对的自主经营权,这一运营模式是公司实现“智慧电力+新能源”的总体发展战略的强有力保证。
  2、销售模式
  公司的业务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销售设备或提供服务,一类是资产运营。对于智能电网设备、充换电设备、储能系统的销售,以直销为主,通过投标、商务谈判方式获取订单。主要客户包括国内电网公司、工商业企业、新能源汽车整车厂、社会充电运营商以及新能源车辆使用者等。在具体实施时,公司根据用户订单设计、生产和配置符合用户需求的产品,就具体项目的有关特殊技术要求签订技术协议和商务合同。对于充换电场站运营业务,公司在战略布局区域积极开发合适的停车场站,然后投建并运营充换电场站,面向公交、物流、工业园区、大型居民小区等用户提供集中式大功率快速充电服务,通过接入第三方平台或者自行组织线下营销活动,吸引更多的充电车辆,提高单桩日充电次数,进而提升运营收益。
  3、研发模式
  公司围绕“智能电网+新能源”领域,积极布局前沿技术,持续开发具有核心技术优势的产品,智能电表、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新能源充换电设备等产品围绕数字化、智能化、轻量化等方向持续迭代,储能系统及相关重要设备围绕高安全、高效率、低成本进行持续探索。公司产品研发以客户需求为导向,基于技术平台和产品平台,实现产品的高效研发,并通过产品生命周期管理(PLM)系统进行信息化管理。公司产品研发主要划分为研发立项、产品开发、中试实验、产品量产四个阶段,每个阶段都会一次决策评审。立项阶段,基于市场调研和公司业务规划,公司会评估产品研发的必要性、产品方案、研发投入、研发计划。产品开发阶段,研发项目组会按照研发计划进行项目打样,结合样品的实际测试数据进一步优化产品方案。中试试验阶段,为产品量产前做准备,评估是否符合量产线作业,亦会对产品做细微调整。产品量产阶段,研发项目组会将各类成果交接生产部,并陪产一段时间,保证顺利量产。
  4、采购模式
  公司拥有完善的供应链管理体系,针对不同的设备及物料采取不同的采购模式。对于大型生产设备、生产线以及年采购金额较大的物料,公司通常采用公开招标形式,经过审核,确定符合条件的中标厂家。对于一般性物料,通常采用询价采购模式,向潜在供应商或发出询价通知书让其报价,通过内部价格评审比较,最终选择符合采购需求,质量服务相等,且报价符合预算内的最匹配供应商,节约采购时间和费用。
  5、生产模式
  公司主要采用“以销定产”的定制化经营模式,生产经营围绕客户的订单展开,在签订销售合同后,根据合同安排采购和下达生产任务,实行按单生产,以降低经营风险。此外,目前公司拥有部分稳定客户,形成标准产品,为应对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因素的不利影响,根据计划进行预投生产,能够很好的控制成本并及时交付。另外,公司也在积极跟进市场趋势,推出主打产品,进行标准化生产,也有利于公司品牌形成与传播。
  (三)主要的业绩驱动因素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69亿元,与去年同期相当;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2550.62万元,同比下降47.45%。报告期内,公司获取订单总额为16.70亿元,同比增长11.8%。未来随着订单的陆续交付,将会对公司业绩产生积极的影响。报告期内,公司主要业绩驱动因素如下:
  1、外部驱动因素:产业政策刺激,市场更趋成熟,经济性提升
  近年来,电力设备及新能源行业政策频出,在国家顶层设计及行业规范指引下,市场更趋成熟。同时伴随科技技术的进步及上游成本的下降,新能源行业整体经济性持续向好,下游投资热情的提升拉动储能系统、充换电设备等产品的市场需求。
  2、内部驱动因素:公司市场竞争力的逐步提升
  产品及研发方面:报告期内,公司围绕行业发展趋势和技术特点,经过研发人员大量的研发试验和生产技术人员持续不断的工艺调试,技术及产品持续迭代更新。其中智能电网设备板块,公司研发并推出了国网物联表、国网22版集中器和22版专变终端等产品。充换电设备板块,公司研发并推出了轻卡充换电机,欧标7kW交流充电桩,及大功率液冷超充桩等21款产品。报告期内,公司的K1A一体单枪充电机/K1C一体双枪充电机产品荣获“江苏精品”认证证书。储能设备板块,公司完成了液冷PACK的研发,推出了面向工商业用户的标准化储能产品,包括215kWh、1.075MWh、2.15MWh、3.354MWh、5MWh等不同规格的储能系统。报告期内,公司针对高可靠性、高安全性、智能化、网联化、模块化、高精度计量、海量数据的采集存储开展新技术研究16项;公司合计申请知识产权50项,其中发明专利15项。
  产能方面:报告期内,公司常州生产基地一期项目已建设完成并顺利投产,储能模组、PACK产线均已顺利投运,年产能4GWh。报告期内,公司对长春生产基地及南京生产基地进行了大规模的升级改造,持续深化智能化、数字化建设工作,通过大范围应用物联网技术打造端对端平台,对工业级软件进行定制化开发和再应用,实现整个工厂的无人化智慧运行,进一步提升公司智能制造水平。
  市场方面:报告期内,根据不同区域的特定属性,因地制宜的调整营销策略,实现销售资源的高效利用,夯实主要业务区域的优势地位,进一步加强在优势区域内的核心销售资源转化,中标长春地铁4个项目、合计金额为9124万元。报告期内,公司新建13座充电站,共计164台充电桩,充电功率11335kW;改造11座充电站,共计203台充电桩,充电功率13419kW。
  综合服务能力方面:报告期内,公司全资子公司南京能瑞旗下实验室“丰瑞电力检测(南京)有限公司”取得CNAS国际互认检测认可资质,以及CMA第三方检测认证资质。实验室具备充电桩试验、电磁兼容试验、环境试验3大领域96项对外检测能力。公司已构建完整的产品技术解决方案、工程建设、运维运营资质等专业能力,本次检测资质的获取,将进一步助力公司更好地为客户提供一站式服务,提升公司品牌价值。
  
  三、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产品与解决方案优势
  公司深耕电网行业十余载,一直坚持差异化的竞争策略,在智能电网设备、新能源充换电、储能等领域积累了深厚的产品技术、工程服务及综合解决方案等交付能力。
  1、在智能电网设备业务领域,智能电气成套开关设备方面,公司生产的电气开关柜、箱式变压器等产品荣获知名品牌称号,是国家电网多年一级供应商,连续多年被评选为优质供应商,拥有多项知识产权专利证书。公司多年深耕电力领域,提供集电气设备科研开发、生产制造、电气工程整体设计、工程施工、运行维护于一体的城市、社区供电解决方案的全产业链服务。
  2、在新能源充电基础设施业务领域,公司已构建完整的充电桩产品技术解决方案、工程建设、运维运营资质等专业能力,积累了丰富的投资建设及运营经验。公司产品覆盖各大小功率的交流、直流充电等各系列产品,拥有智能快速非车载直流充电机、NRKJ9200交流充电桩等多个高新技术产品,通过公司打造的充电智慧云平台进行连接、运营,为客户提供不同业务场景的可定制化的解决方案。
  3、在储能产品及解决方案业务领域,公司注重储能自有核心技术的研发,侧重于储能系统的整体集成和PCS双向储能变流器的自主研发和生产,拥有储能变流器、储能模组PACK、储能系统等在内的研发、设计、生产制造能力,产品及技术对标国内一线储能品牌。
  (二)技术研发创新与人才优势
  核心技术创新优势是公司可持续增长的重要支撑。公司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升级,高度重视技术创新研发能力,并获得了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称号。公司凭借多年来在电网行业积淀的研发和生产经验,已建成高效的技术研发与创新体系,不断实现公司产品技术和业务的迭代升级。公司拥有一批富有专业知识和科研创新能力强、素质优良、经验丰富的专业技术人才,并与华北电力大学、南京大学等有关重点高校形成产学研联盟,以行业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并建立江苏省研究生工作站,依托高校的人才和技术优势,为公司的发展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持,努力实现合作共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三)优秀的营销团队及客户资源优势
  经过多年的在电网行业沉淀和优化,公司已组建了一支了解客户需求、富有能力、积累了丰富的客户资源和销售渠道的优秀营销团队。公司通过实施积极的“大客户”营销战略,针对外部市场的新形势和新变化,能够迅速做出调整和布局,通过建设和完善营销服务网络,不断强化、扩大公司的市场覆盖,显著提升公司的市场竞争力。
  (四)先进的智能制造及协同优势
  公司目前拥有三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两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一个智能开关研究发展中心和两个智能电网产品研发中心,分别在长春、南京、杭州、常州拥有四大生产研发制造基地,均拥有现代化的高标准厂房,建有多条先进的智能化、自动化生产流水线,配套有较为齐全的国内外先进生产检测仪器设备,拥有高效的智能生产制造能力,同时各个产业基地通过发挥各自的技术及区域优势可以在全国范围内形成市场协同优势。
  
  四、公司未来发展的展望
  (一)行业格局及趋势
  (二)公司发展战略
  未来,公司将继续深入贯彻实施“智慧电力+新能源”的总体发展战略,以智慧电力产品稳步增长为基础,快速发展新能源充换电业务,并积极孵育储能业务。
  公司致力于成为能源管理综合电力服务商,把握智慧电力与绿色能源快速发展的市场机遇,在储能、充换电、一二次设备等核心产品领域持续加强研发投入,打造数字化研发、生产制造基地,围绕客户需求提供数字化、智能化的运维服务。
  (三)经营计划
  2024年,公司将重点围绕以下方向开展工作:
  1、持续加强研发与技术创新,增强核心竞争力
  技术创新是公司发展的核心动力。2024年,公司将充分利用自身在电力设备行业累积的经验,关注新型电力系统、新能源充换电领域及储能设施的建设和应用,以安全性更高、效能更优、成本更经济为研发导向,持续保持较高水平的研发投入,围绕公司主业,进一步加强新能源充换电产品、配电一二次设备、储能等产品及关键技术的研发,提高自研产品供给水平,不断提升技术团队的自主创新能力,以满足新能源市场持续涌现的需求,进一步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
  2、紧抓市场机遇,努力提升市场份额
  营销能力是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之一。2024年,公司将进一步完善营销策略,强化营销队伍建设工作,加强对销售队伍的培训,打造一支执行力强,高度专业的销售团队。继续与公司的主要客户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快速响应客户需求,提升客户满意度。进一步推进营销网点建设,建立起更为完善的销售网络管理体系。
  3、强化业务协同,提高经营效率
  进一步推动各业务间的协同发展。2024年,公司将一方面强化内部的纵向战略协同,强化各子公司对集团目标的有效承接,另一方面加强业务板块间的横向联合,在研发技术、生产制造、物流运输、市场营销等方面实现专业技能及资源的共享,通过进一步推动各业务间的协同发展,实现“1+1>2”,进一步提升公司各项业务在细分行业市场的核心竞争力。
  4、提升管理能效,激发组织活力
  进一步推进内控体系建设工作。全面梳理业务流程、管理流程和财务流程,进一步健全内控组织体系,优化内部授权及管控权限,并相应完善相关公司制度,实现公司经营风险的有效防范,提高运营管理效率,以高效稳健的内控体系支撑公司的高质量发展。
  健全价值创造激励机制。在围绕客户开展价值创造的基础之上,通过目标牵引,将员工行为与公司长期目标及核心价值观导向一致,并通过差异化业绩考核体系,实现公平、公正的价值分配,全面激发组织活力。
  (四)可能面临的风险及应对措施
  1、政策风险
  公司的智能电网、新能源充换电、储能等业务较易受到国家总体经济政策和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国家电网、南方电网以及国电投、国家能源集团、大唐电力等“五大六小”电力央企每年度的招投标总额决定了整个电力行业的景气程度,公司智能电网及新能源业务受此影响较大;新能源补贴政策的调整对公司的新能源充电桩业务亦存在较大影响。
  电网、新能源充换电、新能源电站、储能电站等是国家重要的基础设施建设,政策具有持续稳定性。公司设立战略投资部门及产业研究院,围绕公司业务研究研判政策、技术、业务模式等变化趋势,及时调整发展策略,在确保核心主业持续增长的同时,大力发展增长空间大、国家政策鼓励的储能及新能源业务。
  2、市场竞争风险
  公司的智能电网设备、新能源充换电、储能及新能源业务均属于高新技术行业,行业技术的发展趋势将对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形成直接影响。公司的研发布局不得滞后于国家电网、南方电网的技术要求,且应进行前瞻性布局。此外,国内电力系统智能化技术路线迎来重大变化,若公司无法跟进相关技术趋势,则有可能落后于其他厂家。
  面对逐步竞争加剧的市场环境,公司一方面将持续提升技术水平、增强创新能力、扩大产能规模和提高经营管理效率,提高产品竞争力,加强从整机到核心部件的研发、生产能力,通过技术升级全面提升产品核心竞争实力;另一方面,不断拓宽市场渠道,提升客户资源禀赋,促进销售增长。
  3、海外业务开拓风险
  报告期内,公司与俄罗斯联邦工商会中东代表处签订《关于“生命补给线”公路充换电建设合作备忘录》(以下简称“《合作备忘录》”),双方拟在“生命补给线”所涉路段就光、储、充、换等新能源设施建设项目展开合作。截至本报告日,公司相关领导及技术团队已完成“生命补给线”部分路段的现场踏勘工作,目前,正在与俄项目方进行商务磋商。该项目如能顺利实施将有利于公司海外业务的拓展和布局,为公司谋求新的利润增长点。但目前达成的《合作备忘录》仅为双方达成的意向性、指导性协议,未对交易具体内容作出强制性约定,该项目的正式实施尚需进一步协商谈判,如遇国际政策、市场环境等不可预计或不可抗力因素的影响,将可能会导致本次合作无法正常开展,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公司将积极沟通项目各方,尽最大努力推动该项目落地。同时,公司正在开拓多元化的、多区域的海外市场业务,以分散单一区域发展的不确定性所带来的风险。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