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肤

主营介绍

  • 主营业务:

    汽车发动机废气再循环(EGR)系统、新能源板块、精密零部件板块。

  • 产品类型:

    汽车零部件、精密机加工

  • 产品名称:

    EGR系统产品 、 精密零部件产品 、 天然气喷射气轨总成 、 驱动电机铁芯产品

  • 经营范围:

    汽车零部件的开发、生产、销售、技术服务;通用机械、电气机械及器材、仪器仪表、通信设备(不含卫星电视广播地面接收设施和发射装置)及电子产品、五金交电、建筑用材料、装饰装修材料的销售。(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许可项目:货物进出口;技术进出口;进出口代理(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具体经营项目以审批结果为准)

运营业务数据

最新公告日期:2024-04-22 
业务名称 2023-12-31 2022-12-31 2021-12-31 2020-12-31 2019-12-31
库存量:汽车零部件行业(件) 8209.74万 - - - -
汽车零部件行业库存量(件) - 1.21亿 - - -
汽车零部件行业库存量(台套) - - 1.15亿 1.09亿 9892.11万

主营构成分析

报告期
报告期

加载中...

营业收入 X

单位(%) 单位(万元)
业务名称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成本(元) 成本比例 主营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加载中...
注:通常在中报、年报时披露 

主要客户及供应商

您对此栏目的评价: 有用 没用 提建议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11.91亿元,占营业收入的65.17%
  • 客户一
  • 客户二
  • 客户三
  • 客户四
  • 客户五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客户一
4.95亿 27.12%
客户二
4.05亿 22.17%
客户三
1.21亿 6.60%
客户四
1.13亿 6.18%
客户五
5659.54万 3.10%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7.65亿元,占总采购额的45.61%
  • 供应商一
  • 供应商二
  • 供应商三
  • 供应商四
  • 供应商五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供应商一
3.16亿 18.83%
供应商二
1.94亿 11.58%
供应商三
1.71亿 10.18%
供应商四
4222.21万 2.52%
供应商五
4197.50万 2.50%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7.71亿元,占营业收入的67.14%
  • 客户一
  • 客户二
  • 客户三
  • 客户四
  • 客户五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客户一
3.65亿 31.80%
客户二
2.43亿 21.19%
客户三
6992.69万 6.09%
客户四
6286.70万 5.47%
客户五
2972.10万 2.59%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3.53亿元,占总采购额的41.62%
  • 供应商一
  • 供应商二
  • 供应商三
  • 供应商五
  • 供应商四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供应商一
1.65亿 19.44%
供应商二
5384.84万 6.34%
供应商三
5197.60万 6.12%
供应商五
4658.52万 5.49%
供应商四
3589.48万 4.23%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4.37亿元,占营业收入的47.03%
  • 客户一
  • 客户二
  • 客户三
  • 客户四
  • 客户五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客户一
2.08亿 22.38%
客户二
7405.34万 7.97%
客户三
6628.43万 7.13%
客户四
4954.63万 5.33%
客户五
3929.49万 4.23%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1.98亿元,占总采购额的32.27%
  • 供应商一
  • 供应商二
  • 供应商三
  • 供应商四
  • 供应商五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供应商一
7482.18万 12.22%
供应商二
3701.25万 6.05%
供应商三
3282.69万 5.36%
供应商四
2679.74万 4.38%
供应商五
2608.76万 4.26%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2.40亿元,占营业收入的41.52%
  • 客户一
  • 客户二
  • 客户三
  • 客户四
  • 客户五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客户一
1.12亿 19.42%
客户二
4106.70万 7.10%
客户三
3241.33万 5.61%
客户四
2887.67万 5.00%
客户五
2536.12万 4.39%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8422.88万元,占总采购额的23.14%
  • 供应商一
  • 供应商二
  • 供应商三
  • 供应商四
  • 供应商五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供应商一
2480.93万 6.82%
供应商二
1754.07万 4.82%
供应商三
1679.50万 4.61%
供应商四
1283.89万 3.53%
供应商五
1224.49万 3.36%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1.74亿元,占营业收入的42.78%
  • 客户一
  • 客户二
  • 客户三
  • 客户四
  • 客户五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客户一
5785.67万 14.23%
客户二
3961.33万 9.74%
客户三
3724.45万 9.16%
客户四
2006.43万 4.94%
客户五
1915.50万 4.71%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4620.92万元,占总采购额的19.30%
  • 供应商一
  • 供应商二
  • 供应商四
  • 供应商五
  • 供应商三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供应商一
1172.05万 4.89%
供应商二
978.29万 4.09%
供应商四
895.41万 3.74%
供应商五
848.97万 3.55%
供应商三
726.20万 3.03%

董事会经营评述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公司需遵守《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3号——行业信息披露》中的“汽车制造相关业务”的披露要求本公司所处行业为汽车零部件行业。自成立以来,公司主要从事汽车零部件产品的生产、研发、销售及服务,通过自主研发及上下游并购,现主要聚焦发动机废气再循环(EGR)系统、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马达铁芯和汽车精密零部件等产品,主要赋能商用车、乘用车、新能源汽车等下游市场,与汽车行业发展紧密相关。同时,公司业务还涉及航空航天精密制造等领域。  1、公司所处汽车行业发展情况  2023年,我国汽车产销量双超3000万辆,分别完成3016.1万辆和3009.4万辆,同比分别... 查看全部▼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公司需遵守《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3号——行业信息披露》中的“汽车制造相关业务”的披露要求本公司所处行业为汽车零部件行业。自成立以来,公司主要从事汽车零部件产品的生产、研发、销售及服务,通过自主研发及上下游并购,现主要聚焦发动机废气再循环(EGR)系统、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马达铁芯和汽车精密零部件等产品,主要赋能商用车、乘用车、新能源汽车等下游市场,与汽车行业发展紧密相关。同时,公司业务还涉及航空航天精密制造等领域。
  1、公司所处汽车行业发展情况
  2023年,我国汽车产销量双超3000万辆,分别完成3016.1万辆和3009.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1.6%和12%,产销量均创历史新高,产销总量连续15年居全球第一。其中:商用车市场企稳回升,产销量回归400万辆;乘用车市场延续良好增长态势,产销量均突破2600万辆,为稳住汽车消费基本盘发挥重要作用;新能源汽车继续保持快速增长,产销量均突破900万辆,市场占有率超过30%,成为引领全球汽车产业转型的重要力量。
  (1)商用车市场情况
  受宏观经济稳中向好、消费市场需求回暖因素影响,加之各项利好政策的拉动,商用车市场谷底回弹,实现恢复性增长。2023年,商用车产销分别完成403.7万辆和403.1万辆,同比分别增长26.8%和22.1%。
  从细分车型产销情况来看,与上年同期相比,重型货车增幅最为显著,其中2023年我国天然气重卡市场以“12连增”、累计销售史上最高的15.2万辆、全年销量同比增长3倍成为重卡市场中表现最亮眼的细分领域。
  (2)乘用车市场情况
  2023年国内车市的良好表现,离不开乘用车市场的恢复和增长。2023年,国内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2612.4万辆和2606.3万辆,同比分别增长9.6%和10.6%,国内乘用车销量已连续9年超过2000万辆。
  (3)新能源汽车市场情况
  在汽车电动化、低碳化、智能化、网联化发展方向上,中国市场已走在全球的前端,继续深化演进,长远来看,行业整体面临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尤为瞩目的是,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连续9年位居世界第一,产销量占全球比重超过60%。
  2023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百花齐放,成效卓越,产销量分别达958.7万辆和949.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5.8%和37.9%,我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达到31.55%,从5%到超过30%仅用四年。其中,纯电动汽车销量668.5万辆,同比增长24.6%,插电式混动汽车销量280.4万辆,同比增长84.7%,纯电动车和插电混动汽车销量屡次突破历史新高,迎来了新的发展阶段,持续呈现“传统燃油车高端化、新能源车全面化”的发展态势。同时,插电式混动汽车逐步受到用户认可,渗透率及增长率快速提升。
  2、公司所处航空航天精密制造领域发展情况
  2024年3月,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将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巩固扩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等产业领先优势,加快前沿新兴氢能、新材料、创新药等产业发展,积极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增长引擎。商业航天、低空经济被定位为我国未来的新增长引擎。
  商业航天已稳居世界航天经济的核心地位,各国相继出台相关政策和卫星计划,争夺在商业航天领域的领导地位。我国在政策层面上积极推进卫星互联网业务准入制度改革,完善卫星互联网全产业链布局。我国在技术层面上不断提升火箭发射能力和卫星制造水平,GW星座和G60星链发星加速,华为Mate60pro等5G卫星双模手机加快卫星通信在智能终端的应用。我国已着手构建自己的低轨卫星通信网,拟在近地轨道建立由2.6万颗卫星组成的网络,覆盖整个地球。同时,全球经济形势复杂多变、军事竞争态势正在发生历史性的变化,对武器装备提出了新的要求,着力在无人僚机、蜂群无人机、察打一体无人机、无人轰炸机、高空巡逻无人机、超音速无人机等布局。无人机的市场呈现井喷式发展,市场需求量日益增长。
  3、公司所处的行业地位情况
  对于汽车行业来说,探索和实践科技创新,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不仅是适应和引领市场变化的需要,更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公司秉承“创无止尽、绿动未来”的企业发展理念,发挥企业质量优势、品牌优势、规模优势和营销优势,在带动零部件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为下游国内各大整车、发动机厂、电机厂家提供高附加值、高品质的汽车零部件产品和更为全面的系统解决方案。同时,为适应汽车行业高质量发展的趋势,公司不断丰富产品结构,通过自主研发及上下游并购,现已形成发动机废气再循环EGR系统产品、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铁芯、汽车精密冲压零部件等核心产品技术,在商用车、乘用车、新能源汽车领域拥有丰富的技术储备和应用经验,逐步筑高壁垒。
  隆盛科技、隆盛新能源、微研精工各自所辖的EGR系统业务板块、新能源业务板块、精密零部件业务板块已成为公司未来业务快速增长的稳定驱动力;同时,公司还积极响应国家政策的号召,控股子公司微研中佳积极围绕航天卫星、商业卫星、无人机等的精密零件及成套组件开拓业务,成为公司现有业务基础上新的增长引擎。目前,公司及主要控股子公司的客户主要以汽车行业内的头部整车及头部一级零部件供应商为主。公司及全资子公司微研精工、隆盛新能源均属于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同时,公司还是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微研精工则是江苏省专精特新企业。
  4、公司所处行业的主要政策
  本公司所处行业为汽车零部件行业,汽车产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型产业,政府通过一系列政策支持和引导,鼓励并支持国内汽车零部件企业的发展,逐步形成一批有规模、有实力、有国际竞争力的零部件企业,提升汽车零部件企业的技术研发和自主创新能力。同时,公司业务还涉及航空航天精密制造等领域。
  
  二、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公司需遵守《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3号——行业信息披露》中的“汽车制造相关业务”的披露要求(一)主营业务情况
  本公司处于汽车零部件行业,上游主要由钢材、机加工件等组成,下游主要为汽车整车或发动机、电机制造企业。公司秉承“创无止尽、绿动未来”的发展理念,凭借持续的技术研发创新,现主要聚焦在三大板块业务“汽车发动机废气再循环(EGR)系统、新能源板块、精密零部件板块”上发力。同时,公司非常重视技术研究开发,加大力度开拓航空航天制造板块,实现产品多元化布局。公司产业链图示:
  (二)公司各板块主要产品介绍
  1、EGR系统板块
  母公司隆盛科技长期致力于发动机节能减排领域,从事发动机废气再循环(EGR)系统的研发、生产和销售。EGR系统技术现可赋能轻型、中重型柴油车、非道路工程机械、乘用车混动市场以及天然气重卡等市场,2023年开启非道路工程机械T4阶段、乘用车混合动力EGR市场、天然气重卡喷射气轨总成市场新空间。
  (1)柴油商用车EGR系统产品
  公司EGR系统板块主要产品包括EGR阀、EGR冷却器、控制器、各类传感器及EGR模块化产品等,商用车、非道路工程机械应用EGR系统产品能有效降低有害气体氮氧化合物(Nox)排放。为满足不同客户对于产品使用寿命的要求,公司相继开发了扭矩电机(无刷类)EGR阀、节气门产品,较普通有刷直流电机EGR阀而言无刷扭矩电机EGR产品拥有更长的寿命及可靠性。同时,根据EGR阀取气、回气的不同位置,公司的EGR阀产品又分为高压EGR阀和低压EGR阀两种,高压EGR阀采用提升式EGR阀,用于解决高密封性、低泄漏量的问题;低压EGR阀采用蝶阀来解决低压差的问题,实现更高的EGR率。产品:
  (2)乘用车混合动力EGR系统产品
  EGR系统已成为乘用车混动车型的主要配置,公司混合动力EGR系统产品为EGR阀、冷却器及EGR系统模块等,主要针对目前市场上的高效燃油发动机、高效混动专用发动机等进行配套,主要功能是降低发动机燃油消耗以及达到抑制爆震的作用,产品:
  (3)其他能源EGR系统产品
  天然气商用车零部件:油气价差决定着天然气重卡的经济性优势,公司主要在天然气商用车上匹配天然气重卡喷射气轨总成产品、天然气重卡EGR阀产品等。
  氢燃料电池零部件:公司还为氢能源汽车的燃料电池系统匹配空气路阀件,由空气组合阀(ACV)以及空气背压阀(ECV)组成,用于实现在运行过程中调节空气路压力、启停过程中降低尾排氢浓度以及在停机后空气路封闭,空压机喘振保护等作用。
  2、新能源业务板块
  公司全资子公司隆盛新能源主要负责新能源业务板块的运营工作。公司新能源板块主要从事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和发电机马达铁芯产品的研发、生产及销售,产品覆盖新能源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等。
  电机铁芯主要包括定子、转子铁芯,是实现能量转换的主要机构,组成定子的主要有定子铁芯、定子绕组、机座等,组成转子的主要有转子铁芯、转子绕组、转轴等。定子、转子铁芯的质量与性能直接决定了驱动电机的性能、能效以及稳定性等关键指标。根据驱动电机设计和性能要求,铁芯冲裁高度、精度、尺寸、材质各不相同,公司主要生产大尺寸、高密度的中高端铁芯产品,分为感应异步电机铁芯和永磁同步电机铁芯,其中感应异步电机中定、转子铁芯均不需要插入磁钢,系无稀土材料电机。公司现已储备新能源汽车电机铁芯主流工艺技术,包括铆接叠加工艺、激光焊接工艺及粘胶工艺等。产品:
  3、精密零部件板块
  公司全资子公司微研精工负责精密零部件板块的运营工作。公司精密零部件板块专注于汽车零部件精密冲压及注塑产品的研发、生产及销售。目前公司产品主要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和燃油汽车领域,其中新能源汽车零部件领域占比公司销售额60%左右,燃油车领域占比40%左右。
  微研精工新能源产品主要包括六大板块:
  (1)新能源电驱动/电控系统,主要产品为平衡盘,电驱动屏蔽板,P档驻车齿轮组件,高压盖板,IPT盖板,控制器盖板;其中控制器盖板为公司核心技术产品,依托强大的设计仿真分析能力,公司在控制器盖板领域前端参与客户端设计,为客户将压铸件改为冲压件实现VAVE降本提供优质的技术解决方案,成功开发并量产多个优质的项目,此板块2024年依旧为公司重要的业务增长点。
  (2)新能源热管理系统,主要产品为电子水泵中核心零部件,叶轮组件,隔水套,蜗壳,绕线骨架等,在热管理系统中水泵系统主要为电池系统提供冷却循环的动力来源,其中核心零件叶轮小组件为公司核心技术产品,成熟的工艺技术可保证优质动平衡参数,保证产品高稳定、低振动的运行效果。
  (3)新能源铜排系列,公司产品从工艺技术角度来分主要包括软铜排,硬铜排,嵌件包塑类铜排以及组装类铜排,主要应用于电驱动连接的汇流排,电控的三相连接铜排,高压配电盒连接铜排,逆变器滤波器连接铜排,高压接线座连接铜排,充电机连接铜排等。公司铜排系列产品应用于新能源多个不同板块,经过多年的技术积累,公司铜排系统在2023年以及未来2-3年内将成为公司业绩增长的爆发点。
  (4)在门锁,座椅,被动安全系统,产品具备跨生命周期特点,零部件包括门锁面板,钣金支架,座椅调角器零部件,座椅钣金件,被动安全全套冲压及注塑零部件。此版本业务一直保持稳定及增长态势。
  (5)刹车系统和助力马达电机领域,主要产品为助力电机盖,新能源助力刹车系统零部件,该板块在2023年成功开发多款新项目及新客户,未来2-3年内也将为公司带来主要的业绩增长效益。
  (6)智能驾驶/智能网联/智能座舱领域:公司为头部客户企业提供屏蔽板、激光雷达安装板,智能驾驶镶件等零部件,在此版本,公司提供的零部件具备高精密、高效率的特点,与此类产品的短、频、快的发展模式完全高度匹配。未来公司将继续扩大该版本业务,为公司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及业务支持。
  燃油乘用车系统零部件,微研精工还为废气再循环系统提供核心的零部件,内外翅片,外壳等冲压件。同时在发动机领域,公司在皮带涨紧轮系列产品中,核心工艺冲压和铁件包塑均为公司自行开发,油泵和电磁阀系统中,公司核心产品精冲法兰、减震器,卡环,支撑环,油泵盖等全套产品常年占据燃油车市场的较高份额。在减震系统和刹车系统中公司核心零部件主要包括卡夹、端盖,一直处于稳定供货状态。
  4、航空航天精密制造板块
  公司控股子公司微研中佳负责航空航天精密制造板块的运营工作,主要从事航空航天产品的制作研发、精密模具工装的设计加工制造、销售各种精密加工零部件,包括但不限于大型军用无人机结构件、小型军用无人机结构件、卫星太阳翼铰链、卫星太阳翼压缩释放机构、卫星太阳翼驱动机构、卫星姿态控制机构、空气分子泵及叶片等项目的精密零件及部件。
  (三)主要经营模式
  1、采购模式
  公司采购的原材料主要包括钢材、机加工件、冲压件、电子元器件、塑料件等。公司原材料采购主要为直接采购。公司在综合考虑订单情况、生产计划、安全库存的基础上制定采购计划。公司通常与合格供应商签订年度采购框架合同,以订单方式实施具体采购计划,保证公司生产顺利进行。公司制定了供应商管理的相关制度,建立健全了供应商管理制度和管理流程。
  2、生产模式
  公司主要按“以销定产”的方式根据客户订单制定生产计划,同时对通用件和标准件按最高、最低储备原则准备适量的库存。在产品的研发设计遵循通用化、标准化、模块化设计的原则,核心部件加工及装配、软件加载、总成装配、检测等关键工序上坚持自主制造,并优化提高生产系统的柔性,同时对基层零部件的生产通过定制化采购方式完成,公司具有深度合作的完善供应链,由于产品零部件通用程度较高,加工市场发达、替代性强,定制化零部件采购可以适应公司零部件品种多样、小批量多批次的特点,有效降低生产准备投入,提高生产加工灵活性和资产利用率,增加风险承受能力。通过上述模式,公司可以在保证公司产品竞争力的同时,最大程度提高公司的生产能力,以精益生产的原则来最大程度满足客户的产品多样性准时化需求。
  3、销售模式
  公司主要以直销方式向汽车整车及发动机/电机制造商进行销售。汽车整车及发动机/电机制造企业一般对零部件供应商实行合格供应商管理模式,意向供应商需要通过严格的研发、质量、供货能力等多方面评价、经多轮次考核后方能进入客户的合格供应商名单。
  报告期内,公司的主要经营模式未发生重大变化。
  同比变化30%以上的原因说明
  1、EGR部件中新能源混动产销量上升;
  2、新能源电机因订单增长,产销量同比增长;
  3、本期因天然气气价降低,市场需求增加,产销量增加;
  零部件销售模式
  
  三、核心竞争力分析
  公司需遵守《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3号——行业信息披露》中的“汽车制造相关业务”的披露要求1、多元化产品优势
  母公司一直深耕汽车发动机废气再循环(EGR)系统产品的研发、生产及销售。为了顺应行业的发展趋势,于2018年度收购了全资子公司微研精工。公司与微研精工分别为汽车产业的一级和二级供应商,为同一产业链的上下游。收购不但使得公司在传统汽车零部件产业链上得到纵向的延伸,而且在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产业链上获得横向的扩展。整合完成之后,微研精工依托于精密模具为基础,专注精密冲压和注塑产品的研发、生产及销售;而隆盛新能源则通过前期在母公司体内的成功孵化和培育,于2021年正式成立,专精于新能源驱动电机铁芯产品的生产制造。公司的产业格局从过去聚焦柴油商用车EGR业务,已发展成为发动机废气再循环(EGR)系统业务、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马达铁芯业务和汽车精密零部件业务三大业务板块全面发展,从仅应用于商用车领域,已发展成为全面赋能柴油商用车、乘用汽油车、乘用混合动力汽车、非道路工程机械、天然气商用车等下游汽车市场,同时聚力航空航天精密零部件业务,实现产品多元化布局。
  公司充分利用多元化产品优势,进行业务整合、销售渠道整合、资源和技术整合,降低运营成本,增强公司的持续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以实现上市公司股东的利益最大化。
  2、客户资源优势
  公司主要服务于汽车整车及发动机、电机制造行业的头部企业,客户对供应商的技术水平、质量、供应能力均有较高且严格的要求,供应商前期认证、导入时间较长,一旦导入后,不再会轻易更换供应商,因此我司与客户粘性较强,在客户产生新项目需求时,亦会优先考虑现有供应商。
  在废气再循环EGR业务板块,公司与主要头部客户均建立了深度合作关系。EGR系统产品商用车领域主要客户有康明斯、潍柴、江铃、五十铃、庆铃、全柴动力、昆明云内、东风商用、北汽福田、玉柴、一汽解放锡柴等;非道路领域的主要客户有一拖洛阳、新柴、康明斯、上柴、常发、常柴、玉柴等。乘用车混合动力领域,公司已成为比亚迪、吉利、奇瑞、广汽、上汽、东安动力、柳州赛克、智新科技、柳机等车企混合动力车型的EGR系统产品供应商,同一客户均获得多个定点项目,在新能源混合动力汽车的客户和产品开发方面再次实现了突破。
  新能源业务板块,公司坚持利用自身在汽车零部件行业多年积淀形成的品牌和技术优势,采取大客户的策略进入新能源汽车电机马达铁芯产品赛道,已形成某外资电动汽车及能源公司、联合汽车电子、其他直供客户三类客户为核心的优质客户群体。直供产品的客户主要有某外资电动汽车及能源公司、星驱动力、金康动力、弗迪动力、博世等;通过Tier1联合汽车电子间接供应蔚来汽车、上汽、奇瑞、理想、长城宝马、长安、小米、日系汽车品牌等。
  精密零部件业务板块,在精密冲压、精密注塑、铁件包塑组件、光电子器件等产品拥有国际和国内的头部客户,核心产品已经形成国产化替代进口件。主要供给国内外Tier1的头部企业和国内头部的新能源企业,例如欧美及合资客户:博世、联合汽车电子、博泽、马勒、慕贝尔等;日系客户:东海理化、日立、塔尔基、理昌、阿尔卑斯等;国内客户:延锋恺博、均胜电子、蔚来、金康动力、图达通、中国中车等。其中公司产品还直接配套国内头部两家手机转型进入汽车板块的优质客户。
  航空航天精密制造板块,主要客户北京星通浩宇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机械制造工艺研究所、北京卫星制造厂有限公司、银河航天(北京)网络技术有限公司等。
  报告期内,公司荣获浙江新柴授予的战略合作伙伴称号、弗迪动力有限公司优秀供应商、福田康明斯最佳交付奖、一汽解放核心供应商、北京卫星制造授予的优秀供应商称号、银河航天授予的优秀供应商称号等。未来,公司及下属企业将继续坚持“高端定位、精品工程”的项目策略,发挥产业链及下游客户趋同优势,形成合力,进一步拓展产品范围及市场,将公司打造成具备高附加值的汽车零部件系统供应商。
  3、技术创新与研发优势
  公司及全资子公司微研精工、隆盛新能源均属于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同时,公司还是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微研精工则是江苏省专精特新企业。公司重视研发平台的建设,拥有“江苏省柴油发动机废气再循环(EGR)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研发平台。公司在加强自身建设的同时,坚持走产学研共建之路,与有实力的科研院所实现强强联合,优势互补。目前与江苏大学、江南大学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公司时刻关注下游市场需求,把握行业发展动态,聚焦于技术研发,积累了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并成功将科技成果产品化与产业化,通过为下游客户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实现了科技成果与产业进行深度融合。公司主导制定了多项行业标准,公司“‘LS’系列发动机废气再循环EGR系统”被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中国机械工程学会联合评定为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报告期末,公司及控股子公司新增46项授权专利技术,3项软件著作权产品。截止2023年末,公司及控股子公司授权状态为有效的专利数共353项、软件著作权11件。未来,公司将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和横向拓展产品种类。
  4、智能制造优势
  公司为了提升生产效率,推行智能化工厂建设,打造基于数字化制造和自动化设备的生产系统,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公司及控股子公司荣获“江苏省先进EGR系统产品智能制造车间”“江苏省新能源汽车电控系统精密冲压成型柔性智能制造车间”“江苏省新能源汽车高效驱动电机铁芯智能制造车间”等称号。在硬件方面,公司引入多条行业标杆的高精度自动化生产线及精密制造检测系统,整车试验台架、发动机试验台架、日本AIDA高速高精密冲床、激光焊接设备、瑞士夏米尔慢走丝设备、瑞士Hauser坐标磨、瑞士夏米尔精密电火花、瑞士夏米尔精密慢走丝、精密平面磨、四轴加工中心等;在软件方面,公司通过在车间内部署并逐步落地五大信息化系统MES系统、ERP系统、PLM系统、WMS系统、SRM系统。通过各系统间的深度集成和协同,五大信息化系统紧密结合自身实际需求,覆盖全车间的各类智能设备,实时掌控设备、生产、库存、能耗等信息,为车间生产带来决策效率、执行效率的巨大优势,完成提质增效。同时,公司通过多种数据接口集成的形式,将车间内使用的MES、WMS、SRM系统与车间外使用的PLM系统、ERP系统、OA系统进行深度集成,形成全量数据模型,最终实现了设计制造一体化、供应链协同、制造资源协同、全价值链集成优化的车间内外一体化联动协同效应。未来,公司智能制造将以数据和技术为驱动,为公司绿色、可持续性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5、协同效应优势
  公司处于汽车零部件行业,同时还涉及航空航天精密制造领域,产品从EGR系统产品到上游精密冲压零部件再到新能源驱动电机核心部件等方面,各业务坚持一业一企,打造出业务清晰、管理统一、运营一体的专业化发展模式,实现专业化基础上的规模化效益。公司的业务布局在品牌、细分市场、专业技术、研发人员、资金统筹等方面具备多种协同优势,主要业务之间的客户重叠度高,现有业务之间可以形成多种业务组合,产生新的销售策略和核心竞争优势。现形成精密冲压零部件业务为EGR系统产品提供支持,EGR系统总成部件业务发展带动精密冲压零部件、新能源零部件业务、航空航天精密业务共同发展的态势。
  6、人才优势
  公司以高技能人才素质开发为核心,着重培养技能型、知识研发型、复合型团队,夯实人才基础团队建设,支撑公司高效快速发展需求。公司内部在各板块均聚集了一大批专业技术人才,形成了较为成熟稳定的研发技术团队,借助公司多年积累的研发设计和产品工程化经验,有效缩短了新品开发周期和生产周期,能够及时满足客户的多元化产品需求,具有客户响应速度优势。同时,为了更有效的激发组织活力,激励和稳定人才,公司不断完善考核及激励机制、内部人才发展机制,提高员工的凝聚力和战斗力,顺利完成各业务板块工作安排,开创企业与员工的双赢局面,实现公司持续高质量发展。
  
  四、主营业务分析
  1、概述
  公司经过较长时间的战略布局,现主要聚焦在三大板块业务“汽车发动机废气再循环(EGR)系统、新能源板块、精密零部件板块”上发力,三大板块业务坚持一业一企,打造出业务清晰、管理统一、运营一体的专业化发展模式。2023年度,在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下,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182,702.46万元,同比增长59.1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4,682.47万元,同比增长94.28%,如期实现了公司第一期股权激励的目标,同时也标志着公司的经营发展又迈上了新的台阶。
  按主要业务板块分类,本公司2023年重点开展工作情况如下:
  1、汽车发动机废气再循环(EGR)系统业务板块
  母公司长期致力于发动机节能减排关键零部件领域,随着自身EGR产品品类的不断扩充以及国内新能源产业的蓬勃发展,除原先已经占据较高市场份额的轻型柴油车市场外,23年在非道路工程机械、乘用车混动市场以及天然气重卡领域也均实现了新业务的突破。
  具体来说,首先,公司在非道路市场成功开发了中国一拖、康明斯、云内动力、全柴动力、新柴股份、玉柴股份、常发、常柴等重点客户,与这些客户的主力机型都进行了相应的产品配套,随着2022年年末非道路工程机械T4阶段排放法规的正式实施,这部分业务在2023全年的营收快速增量,也为EGR板块的整体业绩提升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其次,随着汽车行业电气化的大结构性转型,国内混合动力车型在新能源汽车中的渗透率的不断提升,EGR系统产品在插混、增程等技术路线上的应用已基本成为业内共识和发展趋势。公司在混动EGR市场的客户已经覆盖比亚迪、吉利汽车、广汽、五菱赛克、奇瑞汽车、东安动力、上汽集团等国内主流头部客户,且随着比亚迪DM-i平台车型的热卖,公司与该平台配套的EGR模块产品在2023年销量增幅明显,其余客户的业务也陆续进入小批量产阶段。
  最后,在长期被国外品牌垄断的重卡EGR市场,公司在本年度也取得了较为积极的进展,完成了与一汽解放、潍柴动力等行业头部客户的产品路试验证工作,并在下半年,随着国内天然气重卡市场的火爆,公司配套天然气重卡的EGR也在下半年进入小批量产阶段,为未来在重卡EGR领域进一步提升渗透率提供了可能性。
  2、新能源业务板块
  公司自2021年设立全资子公司隆盛新能源来独立运行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铁芯相关业务以来,成果较为显著,尤其是在今年,在整体行业竞争格局日趋激烈的背景下,相较2022年业绩继续保持较大幅度的增长,这主要得益于公司一直以积极应对市场变化和响应客户需求为核心,研产销紧密协同,进一步强化大客户优势的经营思路,在客户的拓展方面,在确保原有某外资电动汽车及能源公司、联合汽车电子两大客户的业务稳中有升的前提下,在2023年度又成功开发了星驱动力、金康动力、弗迪动力、博世等一系列直供客户,并通过这些直供的Tier1客户间接向吉利、赛力斯、比亚迪、长安、理想、小米、蔚来、上汽、奇瑞、光束汽车等车企供货,覆盖市场众多畅销车型,Model3、Model Y,长安深蓝、阿维塔,吉利银河、帝豪,领克06、07、08,问界M7、M9,比亚迪方程豹,理想MEGA,蔚来ET5,小米SU7,上汽智己、荣威,奇瑞智界等。
  另外,公司针对商用车燃料替代而实施的重卡天然气喷射系统项目,于本年度4月开始进入持续爬坡上量阶段,全年来看,公司天然气喷射系统总成的出货量大约7万余套,占国内天然气重卡年度销量的50%左右,后续,随着天然气重卡在整体重卡市场的渗透率以及我司天然气喷射系统产品在天然气重卡市场渗透率的进一步提升,我们对该业务的未来期望持续积极看好!
  3、精密零部件业务板块
  公司全资子公司微研精工负责精密零部件板块的运营工作,主要围绕汽车零部件精密冲压及注塑产品进行研发生产,产品品类较多,可满足客户一站式采购需求。近年来,微研精工将业务重心调整为中大型精密冲压、注塑产品,产品开发难度增大,但单个产品价值量明显提升,为公司经营业绩的进一步提升提供保证。2023年,在汽车被动安全系统、门锁系统和座椅系统等领域均获得了国内市场份额占据前三位客户的定点,进一步提升了市场份额,巩固了行业地位;前期布局的新能源汽车相关零部件也开始放量,通过获取Tier1的产品类型向国内新能源的头部车企推广,尤其是铜排类的业务(逆变器铜排、电机铜排、电池铜排)、控制器盖板业务、平衡盘业务增幅明显;在电驱动、电控系统方面,在稳定配套联合汽车电子的前提下,2023年度又开发了金康动力铜排项目,从而间接配套主流问界M7等车型。在被动安全系统,2023年又开发了均胜电子大量的冲压及注塑项目,该项目即将在2024年进入量产阶段。在马达助力电机领域,通过配套博泽前提下,2023年开发了国际巨头马勒电驱动项目,进一步为公司提供强劲的业绩增长点。此外微研精工同时进入东风智新科技、极氪汽车、华域三电供应商体系。未来将进一步提升了市场新业务,巩固了行业地位。
  
  五、公司未来发展的展望
  (一)公司发展战略
  汽车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实力、工业化水平和科技创新的标志之一。伴随着国家与地方政策的大力扶持、行业本身的巨大潜力、中国汽车消费市场的强劲动力,预期2024年,我国汽车行业有望继续实现稳健发展。
  而就隆盛科技自身而言,公司现有四大板块业务(EGR系统业务、新能源业务、精密零部件业务以及航天航天精密制造业务)已经形成了较为良好的产业布局,并配有优质的客户群体,坚实的供应链以及产能支撑,长期来看,具备保持较高速增长的潜力。
  就各业务板块而言,在EGR系统业务端,我们将继续深耕汽、柴油发动机EGR系统领域,持续巩固和引领中国EGR产业,扮演好排头兵的角色。面对愈发激烈的行业竞争格局,我们清醒的认识到,在持续夯实轻型商用车市场的基本盘基础上,从客户端我们需要向优质客户靠拢,产品端积极的向重卡领域进军。商用车市场是隆盛科技的传统优势市场,该市场的稳定和可持续对公司业务发展至关重要。EGR乘用车业务部分,传统整车企业转型增程和混动的技术趋势已经成型。综合考虑中国的电力结构、原油进口比例、基础设施建设、技术现状等因素,我们较为乐观的预期未来10年左右,混动和增程将得到快速发展,也必将成为新能源汽车的主流技术路线。我们将力争复制隆盛科技在商用车市场拓展的成功案例,在乘用车EGR领域力争扮演排头兵的角色。
  新能源业务板块,隆盛新能源目前除已经成为某外资电动汽车及能源公司以及独立驱动电机领域的头部企业联合汽车电子的核心主要供应商以外,在2023年又成功拓展了包括比亚迪、吉利、赛力斯等头部车企;相关客户的多款首发爆款车型几乎都有公司的产品进行配套;同时,在坚持高标准、高质量、低成本的产品竞争力基础上,公司将积极拓展客户范围,同时升级产品的配套深度,向驱动电机半总成领域进行投入和扩展,不断加强产品的技术赋能和附加值。2024年,随着隆盛新能源新增产能的释放,该部分业务仍将保持较高速的增长。
  精密零部件板块,微研精工作为公司精密零件的业务载体,天然具备较强的产品扩展和跨领域能力。在驱动电机部分、智能座舱、被动安全、通讯设备、动力电池等领域有充分的产品、技术积累以及优质的客户储备。依托强大的冲压模具技术和注塑模具技术,先进的制造工艺、精密的制造设备以及完善的过程管控,在保证公司现有业务的基础上,后续将加力发展与国内自主品牌车企的业务等。
  宇航业务板块,微研中佳是隆盛科技精心培育的具备较大潜力的业务板块,其主要从事宇航产品、精密模具、工装、自动化设备的设计加工和制造,为国内航天、卫星、空间站等业务提供产品服务。未来,该部分业务将围绕民品“精密模具及配件”,航天产品“超精密零件和总成件”相结合进行业务拓展。
  2024年,是隆盛科技实施股权激励目标的第二年,我们将以股权激励目标为指引,充分发挥各业务板块的核心竞争力并优化各板块之间的联动机制,助推企业产业升级发展。
  (二)可能面临的风险
  1、汽车产业政策变化的风险
  公司所处行业主要为汽车零部件行业,主营业务为发动机废气再循环(EGR)系统板块、新能源板块和精密零部件板块三大板块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在产业政策的大力支持下,国家有关政府部门相继出台一系列产业扶持政策来促进汽车零部件行业、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为汽车零部件行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若未来汽车零部件及新能源汽车行业所涉及的鼓励政策发生改变或政策执行力度不及预期,或者公司未能继续抓住产业政策执行的机遇进一步开拓市场,将会对公司整体的生产经营境况及业绩造成不利的影响。企业需要及时掌握政策动态,研究行业发展趋势,加强公司相关业务的流程控制,积极应对行业政策变化给行业发展带来的新变化、新机遇和新挑战。
  2、宏观经济周期波动和下游行业需求变化导致的风险
  汽车产业作为国家的主要支柱产业之一,宏观经济周期波动会对该行业下游行业需求产生较大的影响。而公司相关业务处于汽车行业的上游行业,因此,如果宏观经济环境发生重大不利变化、经济步入下行周期或影响下游汽车包括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市场需求因素发生显著变化,则可能造成公司整体经营业绩出现波动。公司将加强对宏观经济研判,密切关注宏观经济和上下游行业政策走势,顺应宏观调控政策导向,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及时调整经营方针和发展战略,实现公司高质量持续发展。
  3、技术风险
  产品研发是公司生存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公司保持在行业领先地位的基础要素。虽然,公司长期致力自身相关汽车零部件产品的研发和技术创新,且拥有在自身产品领域具备丰富研发经验和产业化经验的研发团队,可以为客户提供质量好、可靠性高、性能稳定的相关系统及零部件产品,但是,如果出现公司整体项目研发方向偏离行业发展方向,研发能力和技术水平不能持续突破、不能适应市场的需求,或者由于不正当竞争等因素导致公司核心技术泄密等情况,则公司的未来经营将会受到一定的影响。为切实提高研发技术能力,推动产业升级发展,公司将进一步完善研发工作体系,锚定核心关键技术加强投入,深化激励机制改革,推动公司产业技术变革和优化升级。
  4、原材料成本上升的风险
  公司的主要原材料为钢材、机加工件等组成,如果未来公司主要原材料价格发生大幅上涨,或者产品的技术革新导致新型原材料价格较现有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而公司未能继续采取有效措施予以应对,公司将面临原材料成本上升而导致毛利率下降的风险。公司在确保产品质量的前提下,加大研发投入和科技创新,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并密切关注主要原材料价格走势,积极与客户协商,根据市场波动进行产品价格调整。同时,积极拓宽采购渠道,增强议价能力,降低原材料采购成本。
  5、产品价格下降的风险
  在各大整车厂推动的价格“内卷”竞争的背景下,汽车零部件供应链竞争核心从技术、质量转变为成本、质量。如果未来产品价格持续下降且成本控制水平未能同步提高,公司业绩将受到产品价格下降的不利影响。针对上述风险,一方面,公司将继续加大研发投入,提高产品议价能力与竞争力;另一方面,公司将通过流程优化、效率提升、成本改善等措施持续不断的改进提升,从而降低由于产品降价而导致盈利能力下降的影响。
  6、商誉减值的风险
  公司于2018年9月完成对微研精工的收购,根据《企业会计准则》规定,本次收购属于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因此公司合并资产负债表形成了一定金额的商誉。报告期末,公司商誉的账面价值为1.59亿元。根据《企业会计准则》规定,需在每年年度终了进行减值测试。宏观经济形势变化、产业政策发生变化、客户及消费者需求改变等因素均会微研精工的生产经营造成影响。若未来微研精工生产经营状况恶化,则公司存在商誉减值的风险,从而对公司当期损益造成不利影响。公司将加强全资子公司管理,在业务方面整体筹划,和被收购企业协同发展,在技术、业务、市场等方面进行资源整合,提高被收购企业的盈利水平,保障其稳健发展。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