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肤

主营介绍

  • 主营业务:

    医药产品及保健品研发、生产及销售。

  • 产品类型:

    化学制剂、化学原料药及中间体、中药制剂、诊断试剂及设备、保健食品、生物制品

  • 产品名称:

    化学制剂 、 化学原料药及中间体 、 中药制剂 、 诊断试剂及设备 、 保健食品 、 生物制品

  • 经营范围:

    许可经营项目:中成药、化学原料药、化学药制剂、抗生素原料药、抗生素制剂的研发(不含国家保护资源的中药材、中成药秘方产品的研发)、批发、进出口及相关配套业务(不涉及国营贸易管理商品,涉及配额、许可证管理及其它专项规定管理的商品,按国家有关规定办理申请);食品、保健食品、化妆品的研发;预包装食品销售(不含冷藏冻食品)、特殊食品销售(保健食品销售、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销售)、第一类、第二类医疗器械的研发和销售。第一类医药器械生产;第二类医药器械生产;第三类医疗器械生产;第三类医疗器械经营。(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具体经营项目以相关部门批准文件或许可证件为准)。一般经营项目:药品委托生产;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

运营业务数据

最新公告日期:2024-10-25 
业务名称 2024-09-30 2024-06-30 2023-12-31 2022-12-31 2021-12-31
中药制剂(元) 10.84亿 - - - -
中药制剂同比增长率(%) -16.06 - - - -
促性激素产品(元) 23.08亿 - - - -
促性激素产品同比增长率(%) 5.46 - - - -
保健食品(元) 2.62亿 - - - -
保健食品同比增长率(%) 97.67 - - - -
化学制剂(元) 58.79亿 - - - -
化学制剂同比增长率(%) -10.55 - - - -
原料药及中间体(元) 38.57亿 - - - -
原料药及中间体同比增长率(%) -2.83 - - - -
呼吸制剂产品(元) 7.99亿 - - - -
呼吸制剂产品同比增长率(%) -28.18 - - - -
抗感染产品(元) 3.22亿 - - - -
抗感染产品同比增长率(%) -19.46 - - - -
消化道产品(元) 18.54亿 - - - -
消化道产品同比增长率(%) -18.66 - - - -
生物制品(元) 1.31亿 - - - -
生物制品同比增长率(%) 15.98 - - - -
精神产品(元) 4.43亿 - - - -
精神产品同比增长率(%) 3.11 - - - -
诊断试剂及设备(元) 5.66亿 - - - -
诊断试剂及设备同比增长率(%) 21.03 - - - -
保健食品及OTC板块营业收入(元) - 3.30亿 - - -
保健食品及OTC板块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 - 63.74 - - -
原料药及中间体板块销售收入(元) - 10.13亿 - - -
原料药及中间体板块销售收入同比增长率(%) - -4.44 - - -
处方药板块呼吸领域销售收入(元) - 6.02亿 - - -
处方药板块呼吸领域销售收入同比增长率(%) - -25.50 - - -
处方药板块抗感染领域销售收入(元) - 1.27亿 - - -
处方药板块抗感染领域销售收入同比增长率(%) - 24.54 - - -
处方药板块销售收入(元) - 7.43亿 - - -
处方药板块销售收入同比增长率(%) - -19.49 - - -
产量:7-ACA(含D-7ACA)(吨) - - 3011.97 - -
产量:参芪扶正注射液(瓶/袋) - - 1043.26万 - -
产量:注射用艾普拉唑钠(盒) - - 1983.56万 - -
产量:注射用醋酸亮丙瑞林微球(支) - - 186.34万 - -
产量:艾普拉唑肠溶片(盒) - - 1879.06万 - -
销量:7-ACA(含D-7ACA)(吨) - - 3108.39 - -
销量:参芪扶正注射液(瓶/袋) - - 1006.72万 - -
销量:注射用艾普拉唑钠(盒) - - 1969.44万 - -
销量:注射用醋酸亮丙瑞林微球(盒) - - 186.22万 - -
销量:艾普拉唑肠溶片(盒) - - 1820.53万 - -
销售收入:促性激素领域(元) - - 27.67亿 - -
销售收入:保健食品及OTC板块(元) - - 4.53亿 - -
销售收入:原料药及中间体板块(元) - - 20.79亿 - -
销售收入:呼吸领域(元) - - 17.41亿 - -
销售收入:处方药板块(元) - - 19.88亿 - -
销售收入:抗感染领域(元) - - 5.10亿 - -
销售收入:消化道领域(元) - - 29.03亿 - -
销售收入:精神领域(元) - - 6.02亿 - -
7-ACA(含D-7ACA)产量(吨) - - - 3065.58 2903.89
7-ACA(含D-7ACA)销量(吨) - - - 3018.95 2986.98
注射用美罗培南产量(支) - - - 1873.59万 1826.21万
注射用美罗培南销量(支) - - - 2011.01万 1977.24万
注射用艾普拉唑钠产量(盒) - - - 1866.33万 1436.29万
注射用艾普拉唑钠销量(盒) - - - 1956.16万 1245.05万
注射用醋酸亮丙瑞林微球产量(支) - - - 151.98万 155.70万
注射用醋酸亮丙瑞林微球销量(支) - - - 151.94万 137.53万
艾普拉唑肠溶片产量(盒) - - - 2502.09万 1950.88万
艾普拉唑肠溶片销量(盒) - - - 2257.23万 2055.40万

主营构成分析

报告期
报告期

加载中...

营业收入 X

单位(%) 单位(万元)
业务名称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成本(元) 成本比例 主营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加载中...
注:通常在中报、年报时披露 

董事会经营评述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及主营业务情况说明
  (一)本公司主要业务及产品
  本公司主要从事医药产品及保健品研发、生产及销售,公司业务范围涵盖化学制剂、生物制品、化学原料药及中间体、中药制剂、诊断试剂及设备、保健食品等多重领域。丰富的产品阵容及品类为公司获取了更多的市场机会及发展空间。公司主要代表产品如下:
  (二)本公司经营模式
  历经多年稳健经营和快速发展,公司现已成为一家以科研创新为驱动,集医药保健品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医药集团公司,具备完整的研发、采购、生产和销售等体系。公司的主要经营模式如下:
  1、研发模式
  公司采取以自主研发、外部引进及合作开发等多... 查看全部▼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及主营业务情况说明
  (一)本公司主要业务及产品
  本公司主要从事医药产品及保健品研发、生产及销售,公司业务范围涵盖化学制剂、生物制品、化学原料药及中间体、中药制剂、诊断试剂及设备、保健食品等多重领域。丰富的产品阵容及品类为公司获取了更多的市场机会及发展空间。公司主要代表产品如下:
  (二)本公司经营模式
  历经多年稳健经营和快速发展,公司现已成为一家以科研创新为驱动,集医药保健品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医药集团公司,具备完整的研发、采购、生产和销售等体系。公司的主要经营模式如下:
  1、研发模式
  公司采取以自主研发、外部引进及合作开发等多种方式相结合的研发模式,关注前沿科技及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聚焦创新药及高壁垒复杂制剂,建立了高效的研发创新管理模式。自主创新方面,公司拥有多元化、多层次的研发机构,在化学制剂、生物制品、中药制剂、原料药、诊断试剂及保健食品等方面均有成熟的研发团队,以技术平台化建设为基础,围绕呼吸、肿瘤免疫、精神等重点领域形成了较为清晰的产品研发管线。合作创新方面,公司通过委托开发或合作开发等方式积极开展与国内外科研机构的技术合作,并通过技术转让或技术许可等方式引进符合公司战略发展目标的新技术、新产品实施产业转化,巩固优化在优势领域及新兴领域的地位及布局。
  2、采购模式
  公司在采购方面严格注重采购效率、采购质量及采购成本,已与多个供应商建立了长期稳定合作关系。原料、辅料、包装材料由各生产企业根据生产进度进行采购备货。公司制定有严格的质量标准和采购管理制度,并严格要求下属各生产企业按GMP标准组织采购,同时与大宗物资供货商建立长期战略合作关系,并在严控质量标准的基础上,加强对供应质量以及成本控制的管理。公司内部建立有评价体系与价格档案,便于及时掌握市场信息,实行比质、比价采购。
  3、生产模式
  公司生产方面采取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组织生产的原则,具体方式为:由公司销售部门对市场需求情况进行调查并制订销售计划,综合考虑公司各产品库存数量和各产品生产线的产能情况等因素,决定公司当月各产品的生产数量和产品规格;同时,根据生产计划和原材料的库存量决定原材料的采购。最终生产计划经公司经营管理层审核后下达,并由公司生产技术部门具体负责组织实施。
  公司严格按照GMP的要求组织生产,公司和各下属企业均已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并实施质量受权人制度。在质量管控方面,公司已建立严密、完善的生产质量保证(QA)体系,在符合国家标准的基础上,与国际接轨并接受国际认证。公司每年进行GMP自检、ISO9001内审、外审,以及接受各种外部审计,公司积极推行国际先进的GMP管理,对供应商筛选、审计、进厂物料检验、生产过程控制、产品出厂放行、市场跟踪等全过程进行质量控制,体系运行良好。
  4、销售模式
  (1)制剂产品
  公司制剂产品(化学制剂、生物制品、中药制剂)的终端客户主要是医院、诊所及零售药店药房等,与医药行业惯例及大部分同行业公司销售模式相一致,公司主要通过药品流通企业进行制剂产品的销售。公司根据分销能力、市场熟悉度、财务实力、信用记录和营运规模等,对拥有资质(药品经营许可证、GSP管理规范认证等)的药品流通企业进行筛选并统一管理。一般销售流程为:终端客户向流通企业发出采购订单后,药品流通企业根据其自身库存情况、分销协议及条件向公司发出订单,集团向医药流通企业交付产品并实现收入。
  (2)原料药及中间体
  原料药产品主要销售对象为大型生产类企业,其销售价格主要是根据生产成本、库存、竞争对手状况、市场走势等因素来确定。具体定价方式为:每一到两周,市场销售部召开市场分析会,根据当前市场上的销售情况,分析价格走势,综合考虑市场趋势、生产成本、产品库存数量等因素,确定产品价格,由销售部门报经营管理层进行实施。
  原料药产品具体销售方式包括:①国内市场:公司主要采取直接销售方式,即与大型生产企业直接签订产品销售合同,直接销售给客户。同时,兼以经销商销售方式。②国外市场:公司国外市场采取直接销售方式,对于风险因素较高地区则兼以经销商方式并行,目前公司产品主要出口亚洲、欧洲、北美、非洲等超60个国家和地区。
  (3)诊断试剂及设备
  公司销售的诊断试剂及设备包括自产和进口两类,其终端客户主要是医院、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卫生部门等,公司主要通过直接销售及通过药品流通企业销售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该类产品的销售。
  公司拥有经验丰富的销售团队负责诊断试剂及设备的销售,同时也为部分药品流通企业提供营销支持;公司根据分销能力、市场熟悉度、财务实力、信用记录和营运规模等,对拥有资质(药品经营许可证、GSP管理规范认证等)的药品流通企业进行筛选并统一管理。
  (4)保健食品
  保健食品的销售模式主要为经销商管理模式。通过经销商分销渠道以及终端覆盖的能力,对产品推广促销、价格管控、渠道梳理等进行管理与完善。目前,已经在全国设立了25个省级分部,与各区域覆盖能力较好的经销商保持着长期的合作关系,形成稳定的战略联盟,共同发展。在合作一级经销商合计约103家,其中药线商业达82家,食线商业商超合计约30家,其下属二级商业及所覆盖药线食线终端约达到40万余家。通过此阶梯式营销渠道对产品进行了很好的管理和推广。除了传统的经销管理模式外,公司还通过线上渠道协同发展,目前已经在天猫、京东、抖音、快手、拼多多等主流电商平台开设了官方旗舰店。
  (三)行业发展状况分析
  医药行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国家战略新兴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十四五”医药工业发展规划》,我国医药行业整体发展水平将跨上新台阶。2024年,“创新药”“生命科学”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被首次提及,并被纳入具有生产力跃迁意义的“新质生产力”范畴。2024年7月,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全链条支持创新药发展实施方案》,从药品研发,到审评审批、进医保、进医院,再到金融支持,全链条、全方位支持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这必将进一步推动医疗健康产业的创新突破,为整个行业的发展带来质的飞跃。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4年1-6月,医药制造业规模以上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2,352.7亿元,同比下降0.9%,营业成本7,148.2亿元,同比增加0.9%,实现利润总额1,805.9亿元,同比增长0.7%。
  (四)公司行业地位
  经过多年的发展,公司已经成为涵盖化学制剂、生物制品、化学原料药及中间体、中药制剂、诊断试剂及设备、保健食品等多重领域的综合性制药企业。化学制剂为公司第一大收入来源,其中消化道用药、促性激素用药等为公司传统优势品种,重点产品长期稳占全国药品制剂细分市场前列,呼吸系统用药及精神用药为公司近年重点布局品种,重点产品销售增长势头强劲。
  公司凭借扎实的研发生产实力和稳健的市场推广能力,成功入选2023年度中国化药企业TOP100排行榜前10名,2024中国药品研发综合实力50强。
  (五)报告期业绩驱动因素
  2024年上半年,外部国际环境复杂严峻,经济复苏乏力,地缘冲突不断,生物医药产业面临诸多变化和挑战。在此环境下,公司始终坚持“为健康为明天”的使命和“用心做好药新药”的愿景,专注医药主业的稳健经营和布局。报告期内,公司化学制剂板块促性激素、精神领域稳步增长,呼吸系统领域受集采影响,营收有所下降;原料药及中间体板块营收略有下滑,公司以智能制造技术赋能药品生产,毛利率逐步提升;保健食品板块通过持续升级线上线下互相渗透和协同发展的市场策略,搭建完成了以用户为核心驱动的数字营销体系,销售保持快速增长。与此同时,公司继续加大研发投入,在加强自主研发能力的同时,通过外部引进、合作开发等方式,引入多个创新药项目,不断夯实公司在呼吸系统、抗感染、精神等领域的优势地位,并逐步拓展在镇痛等领域的管线布局,为公司全面创新转型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1、报告期内主要经营情况
  报告期内,本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2.35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约5.56%;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76亿元,同比下降约4.78%;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7.62亿元,同比下降约2.54%。公司各板块业务发展情况具体如下:
  (1)丽珠集团(不含丽珠单抗)
  截至报告期末,本公司直接及间接持有丽珠集团(000513.SZ,01513.HK)45.22%股权。报告期内,丽珠集团(不含丽珠单抗)实现营业收入62.56亿元,同比下降约6.32%;为本公司贡献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5.79亿元。
  报告期内,丽珠集团制剂板块受医保降价、医药行业集中整治等多重因素影响,略有下滑,丽珠集团化学制剂重点领域产品销售情况如下:促性激素产品实现收入15.49亿元,同比增长12.51%;消化道产品实现收入13.01亿元,同比下降19.96%;精神产品实现收入2.97亿元,同比增长6.68%。
  (2)丽珠单抗
  截至报告期末,本公司持有丽珠单抗股权权益为54.08%,对本公司当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影响金额约为-1.15亿元。
  丽珠单抗坚持大分子生物创新药的自主研发以及授权引进兼顾并重,研发方向继续围绕自身免疫疾病、疫苗及辅助生殖等领域,重点在研项目进展如下:重组人促卵泡激素注射液已于2024年3月底完成Ⅲ期临床试验全部受试者入组,目前正在进行数据清理;重组抗人IL-17A/F人源化单克隆抗体注射液于2023年8月正式启动银屑病适应症Ⅲ期临床,为国内首个启动与司库奇尤头对头临床研究的IL-17药物,2024年4月底已完成全部受试者入组,强直性脊柱炎适应症(与北京鑫康合共同申报)也已于2024年7月初完成全部Ⅲ期临床受试者入组。
  此外,注射用重组人绒促性素作为国内首仿品种于2021年获批上市销售,并通过积极开展海外注册相关工作,已在塔吉克斯坦和印度尼西亚获批上市,其中印度尼西亚已首批发货,并在多个国家已递交上市申请。托珠单抗注射液于2023年初获批上市,正积极推进原液和制剂的海外合作及销售。继重组新型冠状病毒融合蛋白疫苗V-01获批紧急使用后,重组新型冠状病毒融合蛋白二价(原型株/Omicron XBB变异株)疫苗(CHO细胞)于2023年12月获批紧急使用,已完成多个省市疫苗发货及开展疫苗接种。并根据最新疫苗监管政策,积极调整及开展与二类疫苗相应的招标准入及市场推广工作。
  随着研发项目逐步进入报产及商业化阶段,丽珠单抗的质量体系提升及产品商业化进程也在持续加速,GMP体系以及产业化能力逐步提升。此外,优化丽珠单抗的组织架构,扁平化管理,进一步提升了管理效能和整体运营能力。
  (3)健康元(不含丽珠集团、丽珠单抗)
  报告期内,健康元(不含丽珠集团、丽珠单抗)实现营业收入21.16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约3.55%;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22亿元,同比下降约27.61%。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3.17亿元,同比下降约27.21%。主要领域及重点产品情况如下:
  ①处方药
  报告期内,处方药板块实现销售收入7.43亿元,同比下降约19.49%,其中重点领域的销售收入及同比变动情况,呼吸领域实现销售收入6.02亿元,同比下降约25.50%,抗感染领域实现销售收入1.27亿元,同比增长约24.54%。
  2024年上半年,健康元呼吸专线销售团队大力推进学术营销体系建设以及多渠道发展战略,全方位提升综合竞争力。公司贯彻落实“尊重人才、以人为本”的原则,通过整合内外部资源和人才,不断壮大全国呼吸专线销售团队规模,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激发团队活力;公司全面落实合规营销,优化迭代现有合规体系,不断强化员工教育,健全责任制度,制定多部门协同机制,将合规体系与营销业务紧密结合,支撑企业稳健经营;在市场准入方面,发挥妥布霉素吸入溶液纳入国家医保目录的优势,持续加强目标医院的开发,积极应对左沙集采价格下降带来的挑战;坚持以证据营销为核心,借助学术活动和上市后临床研究,为临床应用提供了坚实的学术支撑,上半年累计发表3篇医学论文,进一步巩固公司产品的学术地位和市场信任度;公司依托「呼吸专家说」平台建设,持续推进“数字化+品牌化”联合运营,与多个公益组织机构联合开展线上线下公益科普患教活动,提高全民对于呼吸系统疾病的关注与规范化管理。截至报告期末,「呼吸专家说」平台已开展超500场直播,累计3,000万+人次观看,全国联合参与医院超500家。
  报告期内,公司扎实推进“创新药+高壁垒复杂制剂”双轮驱动战略,研发项目取得阶段性进展:在创新药方面,抗流感新药TG-1000胶囊完成Ⅲ期临床试验,达到临床预设主要终点,已于2024年8月申报生产;镇痛新药FZ008-145是高选择性的Nav1.8抑制剂,已顺利开展Ⅰ期临床研究;治疗哮喘双靶点新药DBM-1152A、治疗哮喘口服新药N91115均已进入Ⅰ期临床研究。在高壁垒复杂制剂方面,沙美特罗替卡松吸入粉雾剂、丙酸氟替卡松雾化吸入用混悬液获得注册批件,均实现国内首仿。沙美特罗替卡松吸入粉雾剂成功获批上市,标志着公司的吸入给药技术平台已朝着全剂型覆盖的目标迈出了重要的一步。美洛昔康纳米晶注射液作为公司镇痛领域另一产品,正在开展Ⅲ期临床试验。另公司获得1个用于呼吸系统的3类医疗器械气管支架的生产批件。
  公司在新质生产力的推动下,将创新发展战略的实施作为公司发展的核心。通过与全球优质资源和前沿技术的对接,公司积极与国内外顶尖企业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引进高质量的创新药物,加速公司的创新转型。报告期内,公司继续夯实在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呼吸领域优势,成功引入三个呼吸创新药品种:从荃信生物引入TSLP靶点抗体药物QX008N注射剂,从博安生物引入IL-4Rα长效抗体药物BA2101注射剂以及从德国拜耳引入治疗COPD的口服小分子化学药,与拜耳的成功合作是健康元首次同全球领先的跨国药企在创新药领域的合作。健康元在呼吸领域创新产品已广泛覆盖吸入制剂、口服制剂、注射剂等多个剂型,囊括化学药品与生物药品,在呼吸领域研发管线及产品布局愈发趋于完整和全面。
  ②原料药及中间体
  报告期内,健康元(不含丽珠集团、丽珠单抗)原料药及中间体板块实现销售收入10.13亿元,同比下降约4.44%。
  报告期内,原料药板块秉承“绿色生产、降本增效”的管理理念,围绕生产设备改造升级、强化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加强安全环保管理建设等,保障公司重点产品的产量和收率稳步提升。
  营销方面,公司重点产品7-ACA价格保持稳定增长,公司通过加强战略客户深度合作,积极拓展国内外市场,确保市场占有率方面保持优势。另一重点产品美罗培南无菌粉,面对市场竞争加剧,国际市场价格低迷等多个因素,公司采取积极措施,保障原有市场份额,同时积极拓展海外业务,开展多项原料药及制剂注册申报工作,以期提升公司盈利能力。此外,公司发挥“原料药—制剂”一体化优势,积极开拓国内原料市场,现已与国内多个厂家达成合作,尽量降低制剂集采影响。
  除现有原料药产品外,公司积极落实新产品及新产能落地。焦作高端原料药生产基地项目未来将承接公司创新药原料药和高端原料药生产业务,已规划TG-1000、替加环素、吡美莫司、玛巴洛沙韦、甲酸阿格列汀和米哚妥林等多个产品,目前已完成环评审批。与风火轮生物合建的焦作健风已完成主体建筑施工,未来拟生产硫辛酸、烟酰胺核糖(NR)等多个保健食品原料药。
  原料药研发方面,公司继续深耕合成生物学领域,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在平台建设方面,公司持续推进高通量筛选平台的搭建工作,在多基因共编辑等方面取得进展,提升分子改造科研流程效率,构建关键分子生物学元件。在芳香族氨基酸生物合成方面,通过与德国汉堡工业大学合作,利用相关平台和技术筛选出高产大肠杆菌菌株;成功构建并优化微氧条件下高产L-苯丙氨酸的工程大肠杆菌菌株,弥补生长缺陷,降低耗氧需求,提升糖酸转化率,将开展发酵放大和生产性能研究;针对酪氨酸营养缺陷型菌株进行回复突变改造,获得一系列有潜力提升L-苯丙氨酸和糖酸转化率的新型菌株。在丝状真菌方面,完善平台建设,突破技术瓶颈,大幅压缩顶头孢霉等丝状真菌遗传改造实验研发周期;头孢菌素C(CPC)项目组完成新的基因表达指示标记系统和适用于CPC高产工业菌种的RNP技术开发,揭示高产机制,挖掘潜在蛋白。在人工智能方面,健康元生物医药研究院正在进一步完善内部自主可控的机器学习平台,通过合作研究开发适于蛋白质设计的机器学习平台。截至2024年上半年,健康元生物医药研究院累计共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7项(获授权发明专利5项),申请实用新型专利8项(授权实用新型专利4项),获得软件著作权1项,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3篇。
  ③保健食品及OTC
  报告期内,健康元(不含丽珠集团、丽珠单抗)保健食品及OTC板块实现营业收入3.30亿元,同比增长约63.74%。
  报告期内,公司保健食品及OTC板块销售业绩保持持续增长。公司围绕品牌搭建一套以用户运营为核心数据驱动的DTC品牌数字营销体系来驱动销售的增长。在内容营销方面,重点布局社交媒体驱动如抖音、小红书和微信,与多位专业KOL进行合作,通过图文、短视频和直播、自播等方式进行品牌和产品推广,例如鹰牌与gaga跨界联名,携手打造联名产品,意可贴开拓了抖音短剧营销模式,大大提升品牌曝光,同时输出保健科普知识,营销链路的优化升级AIPL流转效率大幅提升。在品牌营销方面,通过与权威媒体、行业专家进行科普教育,传递具有科学性的保健养生理念,依托「更年期专家说」平台,建立专业的品牌形象和口碑,因原品牌资产优秀,品牌焕新效率高于新品牌,焕新效率明显,品牌的目标人群渗透率在逐渐提高。在渠道销售方面,主要加强渠道转化,加强线上渠道承接,开通天猫、京东、抖音、小红书旗舰店,与线下50强连锁战略协议签订合作和执行,大力开拓线下食线渠道。保持原有的销售模式之外,重点布局了线上渠道天猫、京东、抖音和小红书来提升渠道的渗透率,进而提升品牌销售。在组织架构方面,持续优化和完善品牌、市场的职能,以品牌驱动生意的增长模式,加强品牌力的投入和建设。
  2、下半年经营计划
  2024年下半年公司各业务板块主要工作重点如下:
  (1)研发中心
  研发创新是企业生命力的源泉,是推动公司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动力。2024年下半年,公司将坚定执行并深入实施“创新药+高壁垒复杂制剂”双轮驱动战略,深化创新药研发管线布局,夯实公司在呼吸领域、消化、辅助生殖、精神等核心领域优势,加速向创新型药企的转型。一是加快研发创新战略布局,优化公司研发管线。公司将深化临床价值高、市场空间大的创新药布局,在现有研发管线下,高效推进现有核心产品TG-1000胶囊、重组抗人IL-17A/F人源化单克隆抗体注射液等产品的研发及临床开发进度,搭建差异化的产品管线布局。二是推进创新研发的自研与BD双轨发展,通过合作开发及许可引进等多种方式强化创新药布局,重点关注市场潜力大、创新性强、专利保护期长的临床中后期项目,同时进一步推进药品海外注册申报及国际市场的开发。三是提升研发创新效率:通过研发管理效率、研发组织架构优化,保持研发组织效率提升,充分发掘利用AI、新软件等新工具,新手段,持续做好项目的计划管理、风险管理及预算等,优化研发管理中的软硬件条件,实现研发创新效率提升。
  (2)生产中心
  坚持向智能制造转型升级,运用数字化、信息化管理监控和追溯手段,采用精益生产、精益管理的思路去提升公司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从而全面提升产品竞争力;坚持安全生产,紧抓产品质量,持续建设质量管理体系,开展以产品质量为核心的风险控制,重点检查原辅材料、生产场所及生产过程,根据GMP六大检测系统排查安全生产风险,同时通过引入绿色合成工艺,采用合成生物学技术等持续优化产品生产全流程,并完善员工培训体系持续提升员工专业技能,确保产品质量均一稳定;坚持降本增效,通过引进先进技术及设备,优化生产、完善体系、精益管理,切实提高生产营运水平;坚持绿色发展,继续秉承及发扬绿色健康可持续发展生产理念,提升环保、质量标准及要求,设定环境目标,在生产营运中加强对耗能、污染物排放等各项环保信息的监测,将节能减排、绿色生产贯彻执行、落到实处。积极推动公司产品的国际化认证,借助国家成为PIC/S的正式申请者契机提前布局,按照国际标准完成GMP检查工作,促进公司生产和质量管理水平与国际接轨。
  (3)销售中心
  处方药营销方面重点工作部署如下:一是继续强化销售队伍建设,提升团队战斗力,持续关注人才优化,提升团队战斗力。借助信息化办公工具,优化内部协作和信息流通,提升管理效率。
  二是进一步健全协作机制,加强市场、医学、数字拓展、商务、招标等部门配合协同、支持销售职能,整合公司资源并确保资源精准、高效投入,集中力量做好重点产品在重点医院的准入工作,同时充分发挥妥布霉素吸入溶液等新增国家谈判药物身份,以及“双通道”等政策优势,打通谈判药品入院“最后一公里”,提升药品的可及性,确保药品供应。三是强化合规营销策略,进一步完善合规管理制度,通过定期开展销售合规培训和文化建设、升级风险预警与处置机制以及销售追责与评价机制,提升销售风险管理水平,为企业未来的稳健前行保价护航。四是通过多渠道营销推广途径,提升公众慢病管理意识。借助「呼吸专家说」「消化专家说」平台,线上积极开展患教活动,线下积极开展社区义诊等活动,通过线上线下双线联动医疗服务项目,提升患者对慢性系统疾病的管理水平和意识,助力健康中国2030。
  在原料药及中间体市场营销与推广方面,“国际+国内”两手抓。国际市场,持续加深与全球战略客户的合作,深耕细分市场,积极开发客户资源和维护合作伙伴关系,充分发挥公司品牌的优势,与战略合作伙伴建立长期、稳定、共赢的合作模式。并通过与国际一流的企业紧密合作,在全球市场树立良好的品牌口碑。同时密切关注汇率及市场行情变化,及时调整销售策略。国内市场密切关注行业发展态势,充分把握国家集采等市场机遇,积极寻找新的突破口,开发新客户和新市场,提高市场覆盖率,优化成本及产品质量,实现稳中求进。
  保健食品及OTC营销方面,公司将继续围绕品牌的提升和用户的提升为主要目的,搭建以品牌驱动的业务流、组织架构和人才体系,进一步落实数字营销体系,通过品牌来驱动可持续的生意增长,继续加强“线上+线下”协同联动来带动线下渠道的销售,线下渠道持续推进组织架构改革、渠道深度分销、重点连锁合作,通过市场资源落地线上渠道,继续推进数字营销体系,站外引流和站内联动,同时深度拥抱平台大促和节日营销,通过平台大促和节日礼盒,来带动线上渠道的销售。在内容营销方面,继续扩大KOL合作的数量,从垂类到非垂类KOL持续进行人群破圈,不断扩大品牌的曝光度。提升多渠道站内的闭环,引入自播、达播,提升内容营销效率。在品牌营销和建设方面,与线下渠道连锁深度合作,建立连锁-区域市场-用户三位一体的线下动销体系,利用品牌驱动线下动销,拉大行业背书,与官方媒体继续深化与行业协会、专业论坛的合作,加强品牌的专业度建设,同时在平台大促和节日营销进行相应的联名合作,来扩大品牌曝光,进而提升品牌销售。在用户运营方面,要提升用户的体验感,从只解决用户问题到以品牌的维度给用户提供专业度、温度兼备的服务转变的用户服务体系,注重用户体验。基于新增长模式下,会优化核心业务流,支持业务的组织调整,人才能力的提升。
  (4)职能与战略
  公司职能领域重点工作如下:一是进一步完善集团下属子公司的组织架构及机构设置,全面推进精益化管理,降本增效。二是继续加强人才及制度建设,落实OKR及KPI并行的目标管理体系,并实行季度滚动型动态跟踪及调整,各部门紧密配合、全力支持,为研发、生产、销售等提供强有力的服务和保障。三是继续推进企业文化建设,优化工作环境和生活设施,加强集团及子公司企业文化宣贯,提升企业凝聚力及向心力。四是积极发挥内、外部商业合作的资源优势,投资布局和引进创新产品及技术,提升公司战略布局。五是积极践行企业社会责任,努力提升公司治理水平,促进公司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三、风险因素
  1、政策风险
  医药制造业受行业政策变化影响较大,随着医疗改革的持续深入以及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进,药品管理法修订、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加速、新版医保目录调整、带量采购扩围、医药行业集中整治等多项行业政策相继出台,对医药行业未来发展带了深远的影响。2023年11月,公司重点产品盐酸左沙丁胺醇中选了第九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本次集采已于2024年3月份落地,预计将对该品种销售价格及市场份额产生较大影响。
  应对措施:本公司将密切关注行业动态及改革,通过早布局、早转型、早合规来应对医药行业政策的重大变化,进一步建立健全合规经营体系与制度。同时,公司积极参与医保目录准入及谈判工作,持续加大医院覆盖及产品销量,实现“以价换量”,减少医保支付价格调整对公司业绩稳健增长带来的影响。此外,国家集采已趋于常态化。面对国家集采及可能造成的公司业绩影响,本公司将继续加大创新力度,不断创新研发临床急需的、具有一定高附加值的创新药及高壁垒复杂制剂,深入挖掘具有市场潜力和技术壁垒的在产品种,积极推进重点药品的上市后再评价、相关药品的一致性评价工作,不断优化产品结构,积极探索和拓展海外市场,持续提升核心竞争力,力促公司稳健经营。
  2、市场风险
  随着医药制造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及流通领域两票制的推进,医药市场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市场在逐步走向规范化和集中化的过程中,医药行业的竞争也日趋激烈。受产品监管趋严、药品政策性降价、招标压价、医保控费、带量采购等方面影响,药品中标价格将会进一步下调,行业内各企业竞争将更加激烈,价格战时有发生,使公司面临药品降价风险。
  应对措施:本公司将通过严谨合规经营,建立更加合理的市场化制度,以建立自身优势地位与核心竞争力,并通过加大营销力度,确保公司能够持续稳步发展,提升公司盈利能力。同时,本公司将通过以量补价等方式抵减产品价格下降的影响,并通过内部挖潜改造优化工艺流程降低生产成本。此外,公司将加大新产品研发及上市进程,扩大现有产品在各细分市场领域的同时分散公司的风险,未来将通过产品品种的增加来提高销售额及形成新的利润增长点。
  3、安全环保风险
  本公司系综合性的医药制造企业,生产过程中包含相关化学合成工序,大量酸碱等化学成分的使用,具有易燃、易爆、有毒及刺激性、腐蚀性的特点,存在失火、爆炸、中毒等安全性事故的隐患,给公司生产经营带来一定风险。近年来随着环保政策法规的不断出台,环保标准日益提高,国家对污染物等管控力度不断加大,本公司环保风险日益加大。
  应对措施:本公司始终倡导“以人为本”的安全工作理念,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通过开展定期安全、环境体系内部审核,员工安全教育及培训,加强安全生产基础建设等切实保障公司安全生产的稳定环境。本公司将严格按照环保规定进行处理后达标排放,积极接受各级环保部门的监督及检查,并且通过提高生产工艺、及时更新环保技术达到尽可能的减少排放,加大环保支出。
  4、原材料价格及供应风险
  随着物价的变化,本公司主要原材料特别是中药原材料的供应价格波动较大,从而会使公司生产成本波动较大或成本上升;同时公司原材料供应商涉及的数量及品类较多,原材料供应商的选择和原材料质量的保障及控制将直接影响到公司最终产品的质量。
  应对措施:本公司在供应商选择方面,在以选择有资质的供应商为原则的基础上进行公开招投标,长期加强对供应商的审计,杜绝不良供应商的掺杂使假;对关键原料的供应商将由公司质保部门协同供应部门直接对供应商提供的产品进行过程控制和最终产品质量检测控制。
  5、质量控制风险
  医药产品质量直接关乎人民生命健康,药品监管机构对生产质量的要求日趋严格,药品生产企业责任重大。基于药品生产涉及原材料供应、生产工艺、过程控制、设备情况、生产环境、运输条件、仓储条件、检验等环节众多,药品质量控制贯穿于产品的全生命周期。
  应对措施:公司严格把关产品质量,逐步完善和加强产品质量管理的长效机制和全面质量管理体系,基于此公司将做好研发部门、生产及质量管理部门等各相关部门的工作衔接,建立信息化系统,完善SOP全流程;通过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加强新产品工艺工程控制和风险管理,提升运营质量,充分保障药品质量;同时通过持续推进卓越绩效管理模式,引进国际先进理念和方法,加强质量管理工具的应用,持续推进、提升质量管理体系的国际化水平。
  6、研发风险
  新药研发存在高投入、高风险、周期长等特点,国家近年来频繁推出药品研发相关政策,对新药上市的审评工作要求进一步提高,为公司的新药研发带来一定风险。同时,药品上市后的推广也会受到国家法规、行业政策、市场环境及竞争强度等因素的影响,导致新药上市后收入不能达到预期,使公司面临产品研发风险。
  应对措施:本公司聚焦创新药及高壁垒复杂制剂,关注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将一如既往的投入创新研发。本公司将进一步健全研发创新体系,引入和发展高端人才,积极开展海外创新药的合作、引进工作,加强品种的市场调研及评估,加强研发立项的流程规范和风险防控,集中力量、重点突破核心品种的研发。同时充分利用本集团原料药优势,加强原料制剂一体化,以确保本公司长期可持续发展。

  四、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1、中国领先的、持续创新发展的综合性药企
  公司主要从事医药产品及保健食品的研发、生产及销售,业务范围涵盖化学制剂、生物制品、化学原料药及中间体、中药制剂、诊断试剂及设备、保健食品等多项领域,并在呼吸、抗感染、辅助生殖、消化道、精神及肿瘤免疫等多个治疗领域方面形成强势竞争优势:1)以创新研发驱动增长:公司已研发并推出多款重磅的创新药及高壁垒复杂制剂产品,强力打造集团多元的产品矩阵及丰富的在研药物管线。2)公司具备一流的商业化能力,销售网络覆盖国内全部省份及全球超80个国家和地区。注重学术营销及证据营销,搭建专业化营销团队,形成精细化营销拓展体系,并通过数字化营销深耕市场教育及品牌建设,形成了多元的营销体系。公司凭借完善的销售渠道、广阔的终端覆盖、领先的数字营销及品牌知名度,能高效地实现产品获批后的规模化销售。3)跨领域、多专科创新研发及协同发展:一方面公司积极顺应医药市场变革,不断根据政策及临床需求调整产品战略和研发方向,实现了主力产品的持续迭代和升级;另一方面,公司充分利用外部科研和商业化资源,如与中国科学院、腾讯量子实验室等科研院所及创新公司开展战略合作,投资前沿生物科技公司,以扩充公司的产品矩阵和研发管线,实现公司的可持续发展。
  2、强大的研发能力、多元的产品矩阵及领先的商业化能力
  公司以创新药及高壁垒复杂制剂为核心,形成广泛多元的产品矩阵,凭借临床需求及产品质量在多个细分医药领域中建立了市场竞争优势。公司化学制剂覆盖消化系统疾病治疗、辅助生殖、感染性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精神及神经疾病以及肿瘤等多个疾病治疗领域,其中,公司在消化道PPI药物、促性激素药物、呼吸系统疾病吸入制剂药物领域具备领先优势。依托原料药基础,公司核心产品与化学原料药及中间体形成“原料药-制剂一体化”的稳固医药产业链。同时,公司积极开拓海外市场,产品畅销全球,与众多国际知名药企形成战略合作关系。此外,公司还拥有多项中药制剂、体外诊断试剂产品,并在保健食品方面亦拥有长年积累的渠道资源及广泛的品牌影响力。
  3、突破复杂制剂核心关键研发和产业化技术
  公司在创新药及高壁垒复杂制剂领域多年深耕形成的技术平台,让公司有能力解决相关药物研发及生产中的复杂工艺难题。公司以临床价值为导向,布局短期确定性高的研发项目及有长期成长潜力的前沿技术(如AI创新药物分子设计、蛋白水解靶向嵌合体(PROTAC)、合成生物学、基因编辑及细胞治疗等),总体而言,公司的研发体系涵盖药物开发及生产的整个周期。公司基于创新药及高壁垒复杂制剂的成熟的研发平台,围绕呼吸、消化道、辅助生殖、精神、肿瘤等具有显著临床需求的领域进行了丰富的管线布局。
  同时,近年来,公司不断提升及强化商业拓展,秉承“创新药+高壁垒复杂制剂”的双轮驱动战略,加强自主创新的同时,继续深化核心领域品种的合作开发及许可引进,对接全球优势资源和前沿技术,强化公司的商业化能力及整合能力,加速实现公司向创新型药企转型的节奏。
  4、富有专业远见、社会责任且稳定的高管及研发管理团队
  公司拥有稳定、富有远见和经验、以卓越成果为导向的管理团队与杰出的人才团队。卓越的领导人是公司高速发展的灵魂,公司创始人深耕医药行业30余年,拥有国际化视野与长远的战略眼光,凭借对行业的深刻理解,其布局的以高壁垒复杂制剂为核心的平台技术,奠定了本集团在大健康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及领先地位;公司的高管团队平均拥有20年以上行业经验,在公司平均任职超过10年,对市场需求、行业发展及增长机遇具有透彻的理解;公司各重点研发领域均以行业内领军的科学家带队并配以高效的研发管理团队。同时公司始终坚持以“以人为本、匠心品质、创新求是、合作共享”的核心价值观,注重人才梯队培养,持续建设多元化的人才储备,融合了全球视野、先进技术知识、强大执行力和主人翁意识。在追求卓越企业文化的推动下,人才梯队通过团队合作及协作,笃行务实、勤勉尽责、兢兢业业,共同助力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