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的开采、洗选加工和销售以及电力的生产和销售。
煤炭、电力
精煤 、 焦煤 、 喷吹煤 、 混煤 、 电力 、 机械
(一)原煤开采、煤炭洗选加工、煤的特殊加工、煤炭及伴生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煤炭产品及焦炭的销售。(二)出口:本企业自产的煤炭产品、焦炭、煤的特殊加工产品等商品及其相关技术。(三)进口:煤炭产品,本企业生产、科研所需的原辅材料、机械设备、仪器仪表、零配件及其相关技术。(四)电力的生产与销售。(五)矿山机电设备制造、修理、租赁及生产服务;矿山机电设备及配件、材料销售。(六)化工产品销售(凭许可证经营)。(七)铁合金冶炼。(八)汽车运输(普通货物运输)及汽车零配件销售。(九)物业管理(凭许可证经营),单位后勤管理服务。(十)贸易及代理业务、仓储配送服务、代理记账、财务咨询、会计服务、税务代理。
业务名称 | 2024-09-30 | 2024-06-30 | 2023-12-31 | 2023-09-30 | 2023-06-30 |
---|---|---|---|---|---|
商品煤毛利同比增长率(%) | -50.57 | -48.81 | - | - | - |
商品煤销售成本(元) | 38.13亿 | 26.24亿 | - | - | - |
商品煤销售成本同比增长率(%) | -25.73 | -27.72 | - | - | - |
商品煤销售收入(元) | 49.09亿 | 34.03亿 | - | - | - |
商品煤销售收入同比增长率(%) | -33.22 | -33.95 | - | - | - |
商品煤销售毛利(元) | 10.96亿 | - | - | - | - |
上网电价(元/度) | 0.36 | - | - | - | - |
上网电量(度) | 36.73亿 | 14.08亿 | - | - | - |
产量:煤炭(吨) | 691.44万 | - | 1126.94万 | 922.79万 | - |
发电量(度) | 39.02亿 | 14.86亿 | - | - | - |
销量:煤炭(吨) | 592.13万 | - | 1153.36万 | 950.52万 | - |
商品煤毛利(元) | - | 7.79亿 | - | - | - |
商品煤营业收入(元) | - | 40.46亿 | - | - | - |
商品煤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 | - | 23.63 | - | - | - |
煤炭板块营业收入(元) | - | 34.03亿 | - | - | - |
电力板块营业收入(元) | - | 5.18亿 | - | - | - |
上网电价:平均上网电价(元/度) | - | 0.37 | - | - | - |
上网电量:新能源发电(度) | - | 4.72亿 | - | - | - |
产能(吨/年) | - | 2310.00万 | - | - | - |
产能:在建产能:矿井(吨/年) | - | 220.00万 | - | - | - |
产量:商品煤(吨) | - | 447.10万 | 1126.94万 | - | - |
并网容量:新能源发电项目(千瓦) | - | 122.00万 | - | - | - |
装机容量:在建、拟建:新能源发电(千瓦) | - | 235.00万 | - | - | - |
装机容量:在建、拟建:风电和光伏发电(千瓦) | - | 235.00万 | - | - | - |
装机量:新能源(千瓦) | - | 122.00万 | - | - | - |
装机量:燃煤(千瓦) | - | 132.00万 | - | - | - |
销量:商品煤(吨) | - | 407.36万 | 1153.36万 | - | 674.28万 |
销售收入:煤炭(元) | - | - | 90.21亿 | 73.52亿 | 51.53亿 |
销量:外购商品煤(吨) | - | - | 33.84万 | - | - |
产量:原煤:自产原煤(吨) | - | - | 1530.42万 | - | - |
产能:新增产能:煤炭(吨/年) | - | - | 210.00万 | - | - |
产量:原煤(吨) | - | - | 1530.42万 | - | 799.85万 |
销量:商品煤:自产商品煤(吨) | - | - | 1119.52万 | - | - |
销量:原煤(吨) | - | - | 100.89万 | - | - |
销量:原煤:自产原煤(吨) | - | - | 100.89万 | - | - |
产量:商品煤:自产商品煤(吨) | - | - | 1126.94万 | - | - |
销量:自产煤炭(吨) | - | - | - | 916.67万 | - |
产量:原煤直销(吨) | - | - | - | 71.15万 | - |
产量:原煤直销:自产(吨) | - | - | - | 71.15万 | - |
产量:混煤(吨) | - | - | - | 514.27万 | - |
产量:混煤:自产(吨) | - | - | - | 514.27万 | - |
产量:精煤(吨) | - | - | - | 337.37万 | - |
产量:精煤:自产(吨) | - | - | - | 337.37万 | - |
销量:原煤直销(吨) | - | - | - | 71.15万 | - |
销量:原煤直销:自产(吨) | - | - | - | 71.15万 | - |
销量:混煤(吨) | - | - | - | 526.68万 | - |
销量:混煤:外购(吨) | - | - | - | 19.25万 | - |
销量:混煤:自产(吨) | - | - | - | 507.43万 | - |
销量:精煤(吨) | - | - | - | 352.69万 | - |
销量:精煤:外购(吨) | - | - | - | 14.59万 | - |
销量:精煤:自产(吨) | - | - | - | 338.09万 | - |
煤炭销量(吨) | - | - | - | - | 674.28万 |
煤炭产量(吨) | - | - | - | - | 639.96万 |
自产煤炭销量(吨) | - | - | - | - | 640.44万 |
销量:商品煤:外购商品煤(吨) | - | - | - | - | 33.84万 |
营业收入 X
业务名称 | 营业收入(元) | 收入比例 | 营业成本(元) | 成本比例 | 主营利润(元) | 利润比例 | 毛利率 | |
---|---|---|---|---|---|---|---|---|
加载中... |
客户名称 | 销售额(元) | 占比 |
---|---|---|
A |
30.77亿 | 32.72% |
B |
8.40亿 | 8.94% |
C |
7.31亿 | 7.77% |
D |
7.29亿 | 7.75% |
E |
5.93亿 | 6.31%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元) | 占比 |
---|---|---|
A |
23.38亿 | 20.19% |
B |
4.30亿 | 3.71% |
C |
3.90亿 | 3.37% |
D |
3.22亿 | 2.78% |
E |
2.60亿 | 2.25% |
客户名称 | 销售额(元) | 占比 |
---|---|---|
A |
40.93亿 | 34.56% |
B |
10.77亿 | 9.10% |
C |
7.99亿 | 6.75% |
D |
7.80亿 | 6.59% |
E |
6.63亿 | 5.60%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元) | 占比 |
---|---|---|
A |
11.22亿 | 16.93% |
B |
3.29亿 | 4.96% |
C |
3.03亿 | 4.57% |
D |
3.01亿 | 4.53% |
E |
1.52亿 | 2.29% |
客户名称 | 销售额(元) | 占比 |
---|---|---|
A |
34.87亿 | 35.86% |
B |
9.68亿 | 9.96% |
C |
8.90亿 | 9.15% |
D |
5.09亿 | 5.24% |
E |
4.02亿 | 4.13%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元) | 占比 |
---|---|---|
A |
7.82亿 | 16.97% |
B |
2.81亿 | 6.11% |
C |
1.85亿 | 4.02% |
D |
1.52亿 | 3.30% |
E |
1.22亿 | 2.65% |
客户名称 | 销售额(元) | 占比 |
---|---|---|
A |
12.66亿 | 19.54% |
B |
10.47亿 | 16.15% |
C |
9.98亿 | 15.39% |
D |
6.50亿 | 10.04% |
E |
5.01亿 | 7.73%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元) | 占比 |
---|---|---|
A |
3.65亿 | 9.32% |
B |
1.73亿 | 4.41% |
C |
1.23亿 | 3.14% |
D |
7822.98万 | 2.00% |
E |
7292.75万 | 1.86% |
客户名称 | 销售额(元) | 占比 |
---|---|---|
A |
16.85亿 | 26.10% |
B |
12.06亿 | 18.67% |
C |
8.22亿 | 12.73% |
D |
5.93亿 | 9.18% |
E |
2.80亿 | 4.33%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元) | 占比 |
---|---|---|
A |
6.34亿 | 19.16% |
B |
1.71亿 | 5.18% |
C |
1.23亿 | 3.72% |
D |
9344.33万 | 2.82% |
E |
7979.00万 | 2.41% |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及主营业务情况说明 (一)公司所处行业情况说明 公司主要涉及煤炭和电力两个行业。 1.煤炭行业: 2024年上半年,受安全形势趋严等因素影响,我国原煤产量下降,煤炭进口量创历史同期新高,全社会存煤维持高位,煤炭消费增长不及预期,煤炭价格波动下行。2024年上半年,我国规模以上工业原煤产量22.7亿吨,同比下降1.7%。进口煤炭2.5亿吨,同比增长12.5%。 2024年上半年,贵州省原煤产量6,742.8万吨,同比增长5.4%,主要以电煤保供为主。 2.电力行业: 2024年上半年,全国电力生产同比加快,清洁电力保持快速增长,电力供应安全稳定,电力消费... 查看全部▼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及主营业务情况说明
(一)公司所处行业情况说明
公司主要涉及煤炭和电力两个行业。
1.煤炭行业:
2024年上半年,受安全形势趋严等因素影响,我国原煤产量下降,煤炭进口量创历史同期新高,全社会存煤维持高位,煤炭消费增长不及预期,煤炭价格波动下行。2024年上半年,我国规模以上工业原煤产量22.7亿吨,同比下降1.7%。进口煤炭2.5亿吨,同比增长12.5%。
2024年上半年,贵州省原煤产量6,742.8万吨,同比增长5.4%,主要以电煤保供为主。
2.电力行业:
2024年上半年,全国电力生产同比加快,清洁电力保持快速增长,电力供应安全稳定,电力消费平稳较快增长,全国所有省份用电量均为正增长,西部用电增速领先,电力供需总体平衡,电力绿色低碳转型持续推进。截至2024年6月底,全国全口径发电装机容量约30.7亿千瓦,同比增长14.1%。其中,煤电装机11.7亿千瓦,同比增长2.5%;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约7.1亿千瓦,同比增长51.6%;风电装机容量约4.7亿千瓦,同比增长19.9%;并网风电和太阳能发电合计装机达到11.8亿千瓦,同比增长37.2%,首次超过煤电装机规模。2024年上半年,我国来水恢复、水电大幅增长,太阳能发电量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发电量4.4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2%。其中,火电增长1.7%,水电、风电和太阳能发电分别增长21.4%、6.9%和27.1%。2024年上半年,全社会用电量累计4.66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1%,其中南方电网五省区(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海南用电量同比增长均超8%)全社会用电量7,88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1%。
2024年上半年,贵州省用电量同比增长8.4%,清洁能源生产较快增长,规模以上工业水力发电量同比增长84.6%,新能源发电量增长9.9%,水力、风力、太阳能发电量合计比重比上年同期提高10.1个百分点。(以上数据主要来源于:国家统计局、国家能源局、贵州统计局、Mysteel等。
(二)公司主营业务情况说明
公司主要从事煤炭的开采、洗选加工和销售以及电力的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为煤炭和电力。截至目前,公司共有生产矿井10对,公示核定产能2,310万吨/年(含托管松河公司240万吨/年),在建矿井产能220万吨/年,已建成燃煤发电装机132万千瓦,新能源并网发电装机约122万千瓦,在建燃煤发电装机132万千瓦,在建、拟建风电和光伏发电装机容量约235万千瓦。
煤炭产品经营模式:对开采出的原煤进行洗选加工,获得的煤炭产品主要为精煤和混煤。其中,精煤产品可分为主焦煤、1/3焦煤、喷吹煤等,主要供钢铁、化工行业使用;混煤又称为动力煤,是良好的燃料,主要供电力、建材等行业使用。
电力产品经营模式:一是运用先进燃煤发电技术投资建设燃煤电厂,促进煤电一体化协同发展。二是积极布局、投资建设光伏发电和风电等新能源发电项目,深入推进煤电新能源一体化发展,促进传统能源和新能源多能互补、深度融合。
二、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报告期内,公司生产商品煤447.10万吨,销售商品煤407.36万吨,发电量148,563.20万度,上网电量140,779.97万度(其中新能源发电上网电量47,230万度),平均上网电价0.3677元/度(不含税)。实现营业收入404,586.89万元,利润总额10,733.40万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3,727.48万元。
报告期内,由于安全压力大和煤矿安全生产投入增加等多重因素影响,导致公司商品煤产销量较上年同期大幅减少,商品煤吨煤生产成本较上年同期增加。2024年上半年,公司商品煤产量同比减少30.14%,商品煤销量同比减少39.59%,商品煤吨煤销售成本同比增加约20%,营业收入同比减少23.6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减少93.98%。
2024年下半年,公司将进一步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强生产组织、科学管控成本,奋力抢抓新发展机遇,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深入推进煤电新能源一体化发展,努力完成生产任务,尽量减少市场波动带来的不利影响。
三、风险因素
1.宏观经济风险。公司所处行业是国民经济重要的基础性行业,受电力、钢铁、建材等相关行业影响较大。当前我国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加大宏观调控力度,深化创新驱动发展,深入挖掘内需潜力,不断增强新动能新优势,增强经营主体活力,稳定市场预期,增强社会信心,增强经济持续回升向好态势。但世界经济增长动能不足,地缘冲突问题频发,外部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我国有效需求不足,经济运行出现分化,重点领域风险隐患仍然较多,新旧动能转换存在阵痛等,可能会对公司的经营业绩产生影响。
应对措施:公司将密切关注国内外经济走势,认真分析煤炭、电力等能源供需变化和价格走势,优化产品结构,提升管理水平,加强客户走访,加强下游产业调研,做到准确预判、精准施策,积极应对宏观经济风险给公司经营发展带来的影响。
2.安全生产风险。煤炭开采行业属于高风险行业,公司所属矿井又多属于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并且受水、火、顶板等多种自然灾害的影响,安全生产风险始终是煤炭开采中的最大风险。
应对措施:一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工作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精神,切实树牢“两个至上”安全发展理念,持续强化底线思维和红线意识,不断增强“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意识,认真抓好《关于防范遏制矿山领域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的硬措施》和《煤矿安全生产条例》的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切实将其转化为推动安全生产工作的思路和办法。二是以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为契机,以“双全日”工作为抓手,持续推动“1+N”全系统隐患排查治理和“3+3”全员安全管控工作,不断强化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建立全面的“网格化”责任管理体系,将主体责任落实到每一台设备、每一个人、每一环节、每一项制度,全面提升公司安全管理水平,确保公司安全健康发展。
3.环境保护风险。在煤炭的开采、洗选以及火力发电过程中,会伴随着矿井水、煤矸石、噪声、烟尘、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污染物,在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的政策背景下,国家将不断加大环境污染的治理力度,进一步提高环境保护的标准,加快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可能会给公司未来发展带来不确定性影响。
应对措施:一是全面贯彻绿色开发、综合利用、生态治理的发展理念,积极推进绿色环保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完善各种污染防治设施,不断加大矸石山综合治理力度,有序开展覆土复绿工作,大力发展煤矸石、煤泥低热值资源综合利用,不断提高瓦斯抽采利用率和矿井水复用率。二是积极按照环境保护新要求、环境监测新标准,认真落实环保主体责任,加大环保设施投入改造,加大矿区环境综合治理,加强环保责任追究考核力度,努力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
4.市场竞争风险。近年来,国内煤炭产能持续释放,北煤南运增加,进口煤炭增长,煤炭下游市场需求波动,煤炭市场竞争加剧,煤炭价格不确定性增加。同时,随着电力市场改革加速推进,新型能源体系、新型电力系统加快构建,光伏发电、风电等新能源发电快速增长,市场竞争格局正在加速演进,交易规模和价格存在不确定性。
应对措施:一是加强对煤炭市场运行形势的分析,研究科学的营销策略,积极开拓市场,优化客户结构,加强客户关系管理工作,巩固现有市场和客户,努力拓展新客户。二要按照诚信经营的理念,严格管理商品煤质量,及时调整产品结构,不断维护和开发“盘江煤”的品牌价值。三要努力开发电力市场,发挥传统能源与新能源多能互补优势,做好配售电工作,提高上网电量。
5.政策风险。公司发展煤炭、燃煤发电、新能源发电等业务,与国家产业政策、能源政策、金融政策、双碳目标政策、土地使用政策等多方面政策密切相关,尤其是随着“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国务院印发了《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指出要大力推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煤炭作为我国主体能源,要走转型升级、绿色低碳发展的道路,对公司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可能对公司的未来发展带来不确定性影响。
应对措施:公司将加强对国家有关方面政策的研究和学习,严格落实国家关于双碳目标、土地使用、节能降碳等方面的有关要求,认真研究“双碳”背景下的资源开发和环保工作,全面贯彻绿色开发、综合利用、生态治理的发展理念,立足以煤为主的基本国情,抓好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积极布局发展新能源,充分发挥好传统能源的兜底保障作用,促进传统能源和新能源多能互补、深度融合,提高公司抗风险能力。
四、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资源优势
贵州省煤炭资源丰富,有“江南煤海”之称,在全国仅次于晋、蒙、陕、疆,排列第五位。公司所在的盘江矿区已入选国家特殊和稀缺煤类矿区,是国家列为重点开发的矿区之一,矿区煤炭资源储量丰富、煤种齐全、煤质优,其中气煤、肥煤、焦煤、瘦煤等特殊稀缺煤种是优质炼焦用煤,矿区获得总资源量324.7亿吨,探明总资源量192.5亿吨,保有储量186.3亿吨,炼焦煤储量占贵州省炼焦煤总储量的47.97%。盘江矿区煤炭种类齐全,主要煤种有焦煤、1/3焦煤、肥煤、气煤、贫煤、瘦煤、无烟煤等,公司主要煤炭产品为炼焦煤和动力煤,具有低灰、低硫、微磷、发热量高、粘结性强的显著特点,是理想的冶金、化工和动力用煤,是中国南方地区重要的大型炼焦煤和动力煤生产基地,是西南地区最大的炼焦煤生产企业。
(二)区位优势
一是交通便利。贵州东靠湖南、南邻广西、西毗云南、北连四川和重庆,境内有沪昆铁路、株六铁路、川黔铁路、内昆铁路、黔桂铁路、南昆铁路等铁路线,是西南地区的交通枢纽,交通非常便利。二是区域市场优势突出。贵州省周边均为缺煤省份,西南仅贵州为煤炭净调出省,公司作为西南地区最大的煤炭生产企业,承担着西南地区煤炭供应任务。西南地区区域市场进入壁垒高,北方煤进入西南,需要远距离运输,物流成本高,补给西南省份的难度较大。公司煤炭产品和电力市场需求稳定,除了承担区域能源供应保障任务,还与周边的攀钢、柳钢、昆钢等钢铁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伙伴关系。
(三)生产技术管理优势
公司始终依靠科技进步、坚持创新驱动,围绕煤矿智能升级、安全高效、资源综合利用等关键问题,开展重大科技专项攻关,提升安全高效绿色智能发展水平。一是大力推广使用智能化综采综掘设备、单轨吊辅助运输机械化设备等先进适用装备,生产矿井辅助运输系统自动化升级改造全部完成。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已累计建成智能化综采工作面42个、智能化掘进工作面28个,矿井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水平不断提升,职工劳动强度得以减轻,劳动效率持续提高。二是持续深化技术创新和科技攻关,加大科技人才支撑和研发资金投入,国家重点项目“复杂地质条件煤矿辅助运输机器人”已通过验收,省重大专项“基于工业互联网的煤矿智能采掘技术”已通过中期验收。三是深入开展瓦斯治理、瓦斯抽采、内因火灾防治技术研究,形成了盘江特色的瓦斯治理技术和管理体系。四是煤炭洗选加工技术走在了行业前列,高效筛分、干法脱硫、智能矸选等先进技术广泛使用,尾煤压滤实现全覆盖,公司自主研发100%知识产权的尾矿煤泥深度分选技术已投入火铺矿选煤厂使用。五是具有复杂地质条件下的开采技术和实践经验,通过引进先进适用装备,实现了采煤工作面连续推进过断层,减少搬家倒面环节,不人为留设煤柱;以巷道支护变革为抓手,全面推行联合支护,延长了巷道的维修周期。
(四)煤电新能源一体化优势
根据公司发展战略,公司深入推进煤电新能源一体化发展,加快建设新型综合能源基地,促进传统能源和新能源多能互补、深度融合。截止目前,盘江新光2×66万千瓦燃煤发电项目已于今年上半年实现全部并网发电,公司新能源发电项目已实现并网容量约122万千瓦,在建、拟建新能源发电装机容量约235万千瓦,盘江普定2×66万千瓦燃煤发电项目力争今年底实现首台机组并网发电。同时,公司以盘江新光和盘江普定两个火电厂为中心,按照成熟一个推进一个的原则,稳步发展新能源发电项目,努力建成盘州和安顺两个多能互补新型综合能源基地,提高能源安全保障水平和清洁能源供应能力,进一步提高公司的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
(五)政策支持优势
2022年1月,国务院出台《关于支持贵州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的意见》(国发〔2022〕2号)文件,支持贵州布局大型煤炭储备基地,打造西南地区煤炭保供中心,加快现役煤电机组节能升级和灵活性改造,推动以多能互补方式建设清洁高效燃煤机组,加快实施大型风电、光伏、抽水蓄能项目。2022年12月,贵州省人民政府印发《贵州省推动煤炭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实施方案》,大力支持国有企业、大型企业加大煤炭资源开发力度。2023年11月,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建立煤电容量电价机制的通知》(发改价格〔2023〕1501号)文件,对煤电实行两部制电价政策,推动煤电转变经营发展模式,充分发挥煤电支撑调节作用。2023年,贵州省委、省政府从战略高度出发,组建“贵州能源集团有限公司”,打造千亿级全国清洁能源供应商和全国一流能源企业,作为全省能源战略重点实施主体、清洁能源开发主体、能源技术创新主体和国家重要能源基地建设主体,成为全省能源供应的压舱石、稳定器,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战略性基础性能源支撑。公司作为贵州能源集团旗下的核心上市企业,在资源、技术、人才等方面将得到大力支持,公司的政策优势将更加突出,公司正在抢抓这一历史机遇和“富矿精开”战略机遇,加快煤电新能源一体化发展,促进传统能源和新能源多能互补、深度融合,建设新型综合能源基地,提升能源安全保障能力。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