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肤

主营介绍

  • 主营业务:

    集装箱、煤炭、粮食、钢材、商品汽车、金属矿石、油品等货物的装卸、仓储,并提供物流、贸易、拖轮、理货等综合性服务。

  • 产品类型:

    装卸及相关业务、物流及港口辅助业务、贸易业务

  • 产品名称:

    装卸及相关业务 、 物流及港口辅助业务 、 贸易业务

  • 经营范围:

    为船舶提供码头、过驳锚地、浮筒等设施;提供港口货物装卸(含过驳)、仓储、港内驳运、集装箱装卸、堆存、及装拆箱等简单加工处理服务;为船舶进出港、靠离码头、移泊提供顶推、拖带等服务;为旅客提供候船、上下船舶设施和服务;船舶补给供应服务;船舶污染物接收、围油栏供应服务;港口设施、设备和港口机械的租赁、维修服务;港口危险货物作业(仅限分支机构经营);成品油批发(仅限分支机构经营);道路货物运输;停车场经营;危险化学品运输(仅限分支机构经营);铁路货物运输(具体经营项目以交通部门审批文件或许可证为准)(仅限分支机构经营);企业管理服务(涉及许可经营项目的除外);港务船舶调度服务;船舶通信服务;企业自有资金投资;水上货物运输代理;道路货物运输代理;国际货运代理;货物检验代理服务;货物报关代理服务;联合运输代理服务;装卸搬运;其他仓储业(不含原油、成品油仓储、燃气仓储、危险品仓储);港口及航运设施工程建筑;水利和内河港口工程建筑;软件开发;计算机技术开发、技术服务;信息技术咨询服务;水运工程设计服务;铁路沿线维护管理服务;集装箱制造;集装箱租赁服务;运输设备清洗、消毒服务(汽车清洗除外);货物进出口(专营专控商品除外);技术进出口;商品批发贸易(许可审批类商品除外);房屋租赁;场地租赁(不含仓储);物业管理;物流代理服务;供应链管理;仓储代理服务;商品零售贸易(许可审批类商品除外);商品信息咨询服务;冷库租赁服务(仅限分支机构经营);市场经营管理、摊位出租(仅限分支机构经营);铁路运输通信服务(仅限分支机构经营);信息系统集成服务(仅限分支机构经营);无线通信网络系统性能检测服务(仅限分支机构经营);计算机及通讯设备租赁(仅限分支机构经营);电子、通信与自动控制技术研究、开发(仅限分支机构经营);信息电子技术服务(仅限分支机构经营);网络技术的研究、开发(仅限分支机构经营);计算机网络系统工程服务(仅限分支机构经营);数据处理和存储服务(仅限分支机构经营);软件测试服务(仅限分支机构经营);电子工程设计服务(仅限分支机构经营);通信工程设计服务(仅限分支机构经营);监控系统工程安装服务(仅限分支机构经营);电子自动化工程安装服务(仅限分支机构经营);电子设备工程安装服务(仅限分支机构经营);智能化安装工程服务(仅限分支机构经营);保安监控及防盗报警系统工程服务(仅限分支机构经营);智能卡系统工程服务(仅限分支机构经营);通信系统工程服务(仅限分支机构经营);通信设施安装工程服务(仅限分支机构经营);通信线路和设备的安装(仅限分支机构经营);受企业委托从事通信网络的维修、维护(不涉及线路管道铺设等工程施工)(仅限分支机构经营);楼宇设备自控系统工程服务(仅限分支机构经营);(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运营业务数据

最新公告日期:2024-05-01 
业务名称 2024-04-30 2024-03-31 2024-02-29 2024-01-31 2023-12-31
吞吐量:货物(吨) 4794.60万 4764.60万 3538.50万 4639.20万 4606.70万
吞吐量:集装箱(标准箱) 210.90万 212.30万 153.80万 212.10万 205.50万

主营构成分析

报告期
报告期

加载中...

营业收入 X

单位(%) 单位(万元)
业务名称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成本(元) 成本比例 主营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加载中...
注:通常在中报、年报时披露 

主要客户及供应商

您对此栏目的评价: 有用 没用 提建议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23.05亿元,占营业收入的29.80%
  • 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有限公司
  • 东凌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中煤能源集团有限公司
  • 广州粤和能源有限公司
  • 泉州安通物流有限公司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有限公司
8.11亿 10.48%
东凌集团有限公司
6.49亿 8.39%
中国中煤能源集团有限公司
3.54亿 4.57%
广州粤和能源有限公司
2.85亿 3.69%
泉州安通物流有限公司
2.06亿 2.66%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13.49亿元,占总采购额的27.01%
  •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
  • 福建省福能电力燃料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中煤能源集团有限公司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
5.41亿 10.83%
福建省福能电力燃料有限公司
3.53亿 7.06%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1.57亿 3.15%
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1.54亿 3.08%
中国中煤能源集团有限公司
1.44亿 2.88%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15.14亿元,占营业收入的22.99%
  • 中国海运(集团)总公司
  • 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公司
  • 广东海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广东中煤进出口有限公司
  • 中国外运股份有限公司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中国海运(集团)总公司
4.90亿 7.44%
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公司
3.04亿 4.62%
广东海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71亿 4.11%
广东中煤进出口有限公司
2.65亿 4.03%
中国外运股份有限公司
1.84亿 2.79%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14.22亿元,占总采购额的29.45%
  • 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 福建省福能电力燃料有限公司
  • 厦门建发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3.28亿 6.79%
福建省福能电力燃料有限公司
2.60亿 5.38%
厦门建发股份有限公司
2.43亿 5.02%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1.48亿 3.07%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1.39亿 2.87%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13.09亿元,占营业收入的21.77%
  • 中国海运(集团)总公司
  • 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公司
  • 中国外运股份有限公司
  • 广州粤和能源有限公司
  • 宝钢集团广东韶关钢铁有限公司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中国海运(集团)总公司
4.72亿 7.85%
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公司
3.01亿 5.01%
中国外运股份有限公司
2.21亿 3.68%
广州粤和能源有限公司
1.61亿 2.68%
宝钢集团广东韶关钢铁有限公司
1.53亿 2.55%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8.88亿元,占总采购额的23.05%
  • 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 中石化中海船舶燃料供应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广州工程总承包集团有限公司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94亿 7.63%
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2.19亿 5.68%
中石化中海船舶燃料供应有限公司
1.28亿 3.33%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1.24亿 3.22%
广州工程总承包集团有限公司
1.23亿 3.19%

董事会经营评述

  一、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加快公司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一年。公司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贯彻落实省委、市委具体部署和思路举措,聚焦高质量发展任务,奋发有为、攻坚克难,全面完成年度生产经营目标任务,国际航运枢纽能级加快提升,综合物流服务快速发展,智慧绿色港口建设成果丰硕,综合管理能力有效增强,党建质量全面提升,世界一流强港建设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全年共完成货物吞吐量5.52亿吨,集装箱吞吐量2392.1万标准箱,同比分别增长3.1%和3.8%;完成营业... 查看全部▼

  一、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加快公司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一年。公司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贯彻落实省委、市委具体部署和思路举措,聚焦高质量发展任务,奋发有为、攻坚克难,全面完成年度生产经营目标任务,国际航运枢纽能级加快提升,综合物流服务快速发展,智慧绿色港口建设成果丰硕,综合管理能力有效增强,党建质量全面提升,世界一流强港建设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全年共完成货物吞吐量5.52亿吨,集装箱吞吐量2392.1万标准箱,同比分别增长3.1%和3.8%;完成营业总收入131.94亿元、利润总额17.01亿元,同比增长3.59%和3.67%。
  港口生产提质增量
  公司充分发挥新增能力优势,优化组织协同,强化目标激励,全力以赴拼市场、拓增量,强服务、保畅通,在航线优化布局、外贸攻坚突破、业务协同发展、口岸互联互通等方面取得积极成效,港口生产经营实现提质增量。外贸集装箱航线净增8条,总数达162条。外贸箱量突破1000万标箱,同比增长6.1%;外贸出口汽车同比增长64.2%;外贸煤炭、外贸粮食、矿石、砂石等大宗物资实现较好增长,铁矿石接卸量首次突破1000万吨,粮食接卸量稳居全国第一。新沙公司货物吞吐量突破7000万吨,粮通公司外贸进口粮食接卸量突破1000万吨,南沙四期投运首年完成集装箱量150万标箱,南沙一二期、新港公司、GCT等多次打破生产作业效率。2023年广州港远洋集装箱船舶平均在港和在泊停时均居全球前列。
  综合物流成绩突出
  公司积极实施广州港物流发展规划,按照“大港口、大物流”发展思路,开展综合物流提升行动,系统推动综合物流高质量发展。深化港铁合作,强化系统对接,推动海铁联运快速上量。全年完成海铁联运量43.6万标箱,同比增长96.4%,位居大湾区第一。加强海陆双向通道建设,新增南昌、岳阳内陆港,增开官窑—南沙、黄圃—南沙、南昌—南沙班列,试行荆门—南沙班列,以港口为枢纽拓展腹地纵深,带动外贸出口货源集聚南沙。加快完善江海联运网络,优化船舶运力组织,“两湾快航”稳定运营,全年“穿梭巴士”完成182.2万标箱,同比增长7%,外贸箱量增长15%。推广便利化通关模式,湾区一港通新增4个常态化作业码头,作业量同比增长28.3%,铁路一港通在贵阳、株洲、衡阳、郴州落地。
  加快提升南沙国际物流中心规模业务,推广多项增值服务,区域知名度稳步提升。获批进口冻肉资质,进口水果查验形成比较优势,南沙港区成为国内车厘子、榴莲进口第一大海运口岸;集拼中心不断引进优质客户,持续提高仓库使用率和经南沙港区进出口占比,助力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
  枢纽能力持续提升
  公司抢抓重点项目建设节点,抓进度、保质量、保安全,重点项目取得重大进展。南沙国际通用码头主体工程全面开工。南沙国际港航中心项目启动建设。南沙三期堆场三期工程投产达效、危险货物集装箱堆场工程交工验收。南粮筒仓三期工程加快推进,新沙二期工程投入运营。茂名广港二阶段及铁路专用线工程全面铺开。韶关白土码头一期工程主体结构提前完工。揭阳大南海通用码头、液体散货码头、LPG码头工程加快推进。花都智慧港能力提升工程前期工作启动。
  区域合作纵深推进
  公司积极服务和融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推动区域合作项目释放效应。佛山高荷码头、云浮国际物流港顺利投产,花都港巴江公司完成一体化运营,佛山南庄码头合资公司组建,茂名海港拖轮开业运营。枢纽港和支线港协同联动、优势互补,花都—南沙驳运业务量质显著提高,中山—南沙WGO精品航线稳定开行,佛山、云浮、茂名、潮州等区域码头与广州港联系更加紧密,助力广州强化中心城市门户枢纽功能、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引擎。
  绿色低碳成效明显
  公司统筹规划绿色港口建设,抓好建设项目环评和环保验收,开展环境修复工作。南沙一期获评“四星级绿色港口”,石油化工等绿色环保示范项目取得积极成效,南沙绿色智慧港区创建稳步推进。
  公司积极落实“双碳”战略目标,大力推广清洁能源应用,推动岸电建设和使用,对使用岸电船舶实行优先靠泊、优先通行,全年岸电使用量增长88.14%。创新推进拖轮和驳船电动化建造,实现国际航行船舶保税油、LNG、生物燃料加注,推动绿色航运发展。加强扬尘治理、污水收集、噪声检测,开展港容港貌优化提升。
  创新发展实现突破
  加大科技研发投入,投入同比增长72.4%,完成94项科技科研项目验收。全年新增专利申请受理113项,授权专利81项,专利申请数量再创新高。公司科技创新成果获中国港口协会科学技术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4项。召开科技创新大会,深化与区域高校、创新联盟间合作。多家创新工作室挂牌命名,市级以上创新工作室达12个。
  按照智慧港口大数据、大系统、大平台建设思路,提升智慧港口建设水平。南沙四期全自动化码头智能设备高效运转;粮通公司全过程自动化升级改造项目入选全国首批交通强国试点项目;自研GZTOS在云浮国际物流港、佛山高荷码头和“湘粤非”株洲等8个码头站场运行;数据公司荣获全国交通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一等奖。
  综合管理卓有成效
  公司持续开展对标世界一流行动和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治理机制加快完善,合资公司管理不断细化,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持续加强,强化成本管控,拓宽融资渠道,完成10亿元额度公司债的发行。完善上市公司治理机制,规范信息披露、“三会”运作及投资者关系管理,公司编写的社会责任报告入选“广州市国资国企优秀ESG报告案例”。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打造职业能力晋升平台,发挥薪酬激励作用,充分激发全体员工干事创业动能,劳动关系保持和谐稳定。探索风控、合规、内控、审计、法务五项职能创新融合,推动防控体系制度化、系统化和规范化。
  党建引领不断强化
  聚焦重难点工作,在41家直属党组织全覆盖开展“领航先锋”专项工程,推动186个重难点任务顺利完成。紧扣品牌赋能,打造“智汇港”“红高粮”等精品品牌,获得市国资委优秀党建品牌。扎实推进“支部组织力”提升专项工作,推动党员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全方位、深层次开展主题教育专题调研、专题学习,形成强港建设“1+N”课题矩阵,创建“海港宣讲团”,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主体教育宣讲活动。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完善纪检“云监督”系统。
  
  二、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2023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顶住外部压力、克服内部困难,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加大宏观调控力度,经济持续回升向好、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货物贸易进出口好于预期、实现了促稳提质目标。据海关总署统计数据,去年我国进出口总值41.76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0.2%。其中,出口23.77万亿元,增长0.6%;进口17.99万亿元,下降0.3%。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3年,全国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170亿吨,比上年增长8.2%,其中外贸货物吞吐量50亿吨,增长9.5%;完成集装箱吞吐量3.10亿标准箱,增长4.9%。
  全国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全年走势与宏观经济一致,呈现出“先好、后高、趋稳”的特征,2023年一季度港口生产实现较好开局,吞吐量同比增长5.5%,二季度在2022年同期低基数的影响下,吞吐量增速回升至9.1%,月度增速逐步放缓,2月、3月、4月增速均达到两位数,7月放缓至5.3%。三、四季度随着一系列稳增长政策逐步落实,港口吞吐量增速总体保持较快增长,但随着基数因素影响逐步减弱,增速有所回落,分别同比增长7.6%和5.9%。
  
  三、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业务情况
  公司以码头运营为主,主营业务包括集装箱、煤炭、粮食、钢材、商品汽车、金属矿石、油品等货物的装卸、仓储,并提供物流、贸易、拖轮、理货等综合性服务。
  
  四、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1.良好的发展机遇
  国家陆续推出了“一带一路”倡议、交通强国、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实施《南沙方案》等国家战略,广东省颁布《广东省贯彻落实加快建设交通强国五年行动计划(2023—2027年)实施方案》,广州市深入推进《广州港口与航运“十四五”发展规划》和《建设广州国际航运枢纽三年行动计划》,为公司带来前所未有的政策利好和发展机遇,公司高质量发展步入快车道。2024年,广东省和广州市均制定5%以上的经济增长目标,广州市委、市政府锚定“排头兵、领头羊、火车头”标高追求,推动“二次创业”再出发,对提升城市能级、推动南沙开发开放、加快港口建设发展作出具体部署,为公司发展注入动能、提供机遇。
  2.优越的地理位置
  广州港位于中国的“南大门”、珠江入海口,港口自然条件优越、岸线资源丰富,地处我国外向型经济活跃的粤港澳大湾区,经济腹地广阔,涵盖广东、广西、湖南、湖北、江西、四川、云南、贵州、重庆等区域。向内,通过珠江水系内河网络和铁路、公路、航空等立体交通网络与经济腹地相通;向外,经伶仃洋出海航道与我国沿海及世界各大港口相联。其中,水路:珠三角河道纵横交错,航运资源条件优越,拥有“江海直达,连通港澳”的得天独厚航运条件。铁路:南沙港铁路于2021年12月31日正式开通运营后,南沙港区铁路发运量逐渐发力。公路:通过105、106、107等国道,广深、广佛、广东沿江高速、京珠等高速公路,华南快速干线、南沙港快速路等形成以广州为中心的放射状公路集疏运网络。
  3.强大的枢纽功能
  公司与全球前二十名班轮公司开展合作,全球三大集装箱联盟齐聚南沙港区,集装箱班轮航线覆盖国内及世界主要港口,海运通达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00多个港口。港区与全国铁路、公路、航空和内河等立体交通网络无缝联接,具有高效便捷低成本的多式联运优势。截至2023年12月底,公司共有集装箱航线207条,其中外贸航线162条,南沙港区外贸航线156条;运营“穿梭巴士”航线73条,形成以南沙港区为集散中心,向珠三角以及泛珠三角地区辐射的服务网络;开通海铁联运班列37条,连通湘、赣、鄂、云、贵、川等内陆腹地,通达欧洲、中亚等境外地区。目前,广州港已成为国家综合运输体系的重要枢纽和广东省能源物资和原材料的主要中转港,同时也是国际集装箱干线港、内贸集装箱第一大港、非洲航线核心枢纽港。
  4.领先的行业地位
  广州港是华南地区规模最大、功能最全的码头运营商,具备各类大型船舶的靠泊能力,拥有完备的综合货物处理体系及配套设施,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持续保持全球港口前列,集装箱作业效率居于全球港口领先地位。公司投资建设的南沙四期全自动化码头是全球首个江海铁多式联运全自动化码头,为智慧港口建设贡献了“广州方案”。公司积极向产业链上下游延伸,推动与船公司、货主、物流企业的战略合作,具备强大的航运要素集聚和辐射带动能力。根据2023年新华波罗的海国际航运中心发展指数报告,广州继续保持第13的位置,国际影响力排名靠前。
  5.高效的经营管理
  公司秉承“世界大港、服务世界”的企业理念,积极对标世界一流港口,致力于建设效率港口、智慧港口、绿色港口、平安港口,不断提升港口运营管理水平,提高公司发展质量和经营效益。公司先后获得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状、上市公司“金质量”公司治理奖、全国5A级综合服务型物流企业等荣誉称号。报告期内,公司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入选《中国港口高质量发展报告(2023)》,编写的社会责任报告入选“广州市国资国企优秀ESG报告案例”。
  
  五、公司关于公司未来发展的讨论与分析
  (一)行业格局和趋势
  展望2024年,国际局势复杂多变,贸易摩擦、地缘政治、地区冲突对全球经济的影响仍将持续,我国外部环境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依然存在。全球经贸市场、国际航运市场仍处在调整期。内部促经济政策效应持续释放、体制机制改革等推动我国经济平稳运行的积极因素在增多。2024年是我国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一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在转方式、调结构、提质量、增效益上积极进取,不断巩固稳中向好的基础,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保持稳固。在各项稳经济、稳外贸政策“组合拳”支持下,2024年我国经济预期整体向好,交通运输经济运行预计保持平稳向好态势。全国港口货物吞吐量、集装箱量、海铁联运量、“散改集”运输量等指标预计保持稳步增长。
  在2023年高基数的影响下,港口吞吐量增速可能较2023年有所放缓,但港口行业将在谋划新时期行业改革和高质量发展上积极进取。港口建设投资仍将保持稳步增长态势。一流港口建设加快推进,绿色港口、智慧港口建设仍是港口转型发展的重要方面。港口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保障仍需加强,同时需要关注港口新兴货类及服务提升。此外,国内外重大行业法律法规修订都将对行业长远发展产生影响。
  (二)公司发展战略
  十四五期间,公司将实施“枢纽强化战略、物流提升战略、资源拓展战略”三大战略,推进“品质升级工程、数字转型工程、精益管理工程、绿色发展工程”四大工程,打造以港口码头和物流业务两项业务为核心,贸易金融、拖轮、设计建设、数据科技服务、理货等港口配套服务业务为支撑的“双核多支撑”港口产业体系。
  枢纽强化战略:强化广州港在区域综合运输体系和现代物流网络中的枢纽地位。通过深水专业码头的建设、现有码头能力提升及集约利用,整体提升港口设施服务能力;通过加强港口与陆海双向的通道航线衔接,完善海铁联运、江海联运体系;通过临港物流设施建设和内陆无水港布局,构建辐射后方纵深腹地的物流网络,实现枢纽海港地位的巩固提升。
  物流提升战略:提升港口物流服务供给,推进物流、仓储设施建设。通过丰富物流服务功能,发展全程物流及供应链金融等增值服务,实现港口与物流供应链的业务协同;通过吸引港口物流、航运服务要素集聚,实现从传统港口服务向港口物流综合服务的转变,打造港口物流生态圈。
  资源拓展战略:强化港口及相关资源的拓展及优化配置能力。通过对粤东粤西、西江北江港口以及区域相关资源开展合资合作,实现对港口物流核心业务资源的高度掌控;通过资本运作、外部合作,实现公司对港航优势资源的高效配置,推进各项业务范围从广州市域为主拓展至广东省及国内外具备条件的地区。
  公司将通过“342”战略体系,构建形成“一枢纽、两网络、三平台”的新发展格局,即形成面向华南地区畅通便捷、功能齐全、服务专业、经济高效的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构建面向陆海双向的港口集疏运设施网络和服务内外贸经济双循环的港口物流服务网络;打造广州港港口物流资源和航运要素集聚平台、广东省港口资源优化配置平台、广东省港产城协同发展平台。
  (三)经营计划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公司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国交通运输工作会议精神,按照省、市工作部署,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提升港口服务能级,完善综合物流体系,着力推进结构优化、提质增效,加快打造绿色智慧平安港口,夯实内部管理基础,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为高水平建设广州国际航运枢纽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为实现上述目标,公司将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锚定目标,推动港口主业稳健发展
  优化航线布局,加大培育集装箱业务增长点。集装箱业务发展以充分释放能力、扩大市场份额为出发点,坚持船货并举,根据南沙各公司优势和特点,动态优化集装箱航线布局,积极发挥广州港区域港口群核心引擎作用。深化各港区协同联动,加快实现量质同步提升,提升公司在区域市场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加强市场营销,继续扩展大宗散货“朋友圈”。结合船舶到港动态、客户疏港计划及码头接卸能力,保障重点货类、重点船舶接卸效率,确保各主要货类稳中有进。分级分类联系重点客户、重点业务,以成立专职工作组、专班等形式跟进重大业务项目,保证各专项工作高效完成。
  统筹优势资源,加快建设全程物流服务网。落实完善物流发展规划,助推公司由港口能力提升向发展能级提升全面跨越。加速构建以客户需求为出发点、枢纽港口为支撑点、多式联运为着力点的全程物流业务网络。全力以赴做好海铁联运上量工作,进一步提升“两湾快航”运作效率,不断提升散改集发运能力,拓展流通加工、配载配送、信息交互等增值服务功能,提升物流业务附加值。
  强化对外联络,共同打造国际一流“生态圈”。继续巩固发展好与政府部门、口岸单位的信息沟通和工作协调机制,重点推进口岸开放等工作。持续提升服务效率和质量,形成广州港的效率品牌和服务品牌,努力搭建与国际航运枢纽相匹配的营商环境,吸引更多航运高端要素集聚广州港。
  二、全力以赴,助推发展力量加速积蓄
  加快港口重点工程建设。公司将进一步压实责任,严控工程质量,抢抓建设进度,狠抓施工安全,高质高效打造港口品质工程。完成南沙四期、粮通公司扩建工程等项目的各专项验收及竣工验收工作,全面投产运行。全速推进南粮筒仓三期、南沙国际港航中心建设进度。国际通用码头全面开工建设,争取年底水工结构开工。加快揭阳大南海、茂名广港二期、韶关白土等项目的建设步伐,持续增强粤东西北辐射功能。
  带动区域港口协同发展。深化与周边区域的合资合作,加强与周边港口的联动,构建更加完善高效的综合港口服务网络,做强做优港口产业集群。加强合资合作项目管理,准确把握“稳中有进”工作总基调,稳步拓展投资布局向内陆腹地延伸,以资本为引领打造广州港国际陆海新通道。
  三、压实责任,实现平安绿色智慧发展
  压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健全全员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强化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力度,扎实开展全员安全生产教育培训。
  加快绿色低碳港口建设。加快完成南沙绿色智慧港区创建研究与实施,将项目成果延展至各个港区、各个单位。加快港作机械、船舶动力改造和电能替代,努力提升光伏发电设备覆盖。全力推动岸电设施建设和普及应用。持续提升防污治污能力。强化码头污水、船舶污染物接收处置能力。
  加速智慧港口转型升级。加快推进智慧港口重点信息化项目建设,持续优化GZTOS操作系统、加快完成云计算数据中心、智慧安环等系统,为公司大数据、大系统、大平台建设夯实基础。鼓励创新技术研发。发挥创新工作室带动作用,营造活跃科创环境,擦亮港口科创品牌。
  四、优化治理,对标一流企业管理效率
  一是紧跟监管趋势,从提升信息披露的质量、配合股东规范做好减持、积极开展分红、进行有效的市值管理等方面做好工作,履行上市公司责任,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二是牢固树立风险防范屏障,积极推进公司合规体系建设,持续提升风险防范能力,稳步推动公司内部改革调整。三是动态抓好财务管理质效,动态跟踪预算执行进度,持续优化财务指标考核方案,精打细算抓好成本管控,提升应收账款风险管控意识。四是持续强化人才梯队建设,畅通选人用人渠道,持续优化薪酬考核体系,持续推进劳务组织改革。
  (四)可能面对的风险
  1.宏观经济波动风险
  宏观经济发展现况及未来发展趋势对港口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港口行业受经济周期波动性影响较大,当经济处于扩张期时,运输需求增加,港口行业的业务量上升;当经济处于低潮期时,运输需求减少,港口行业的业务量降低。整体来看,国内外宏观经济发展环境复杂,有可能影响国际和国内经济及贸易情况,进而影响我国港口行业的经营状况并对公司的经营业绩产生影响。
  2.腹地经济波动风险
  腹地经济的增长速度、产业结构和贸易水平是影响港口货物吞吐量的重要因素。广州港位于珠江三角洲地区中心地带,若未来腹地范围经济发展产生波动,公司的经营业绩可能会受到一定影响。
  3.货源结构波动风险
  港口装卸量与货源市场的发展形势密切相关。随着世界经济局势的调整和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各货源市场的进出口需求波动性进一步增强,进而引起货源结构的调整;腹地客户物流路径的改变可能引起港口货源结构变化。未来货源结构的波动调整对于公司的经营收益可能会产生潜在的不利影响。
  4.周边港口市场竞争风险
  公司主要竞争对手为周边港口,随着运输结构调整持续推进、沿海港口资源整合的深化、区域港口的协同发展,腹地重合和服务同质化将进一步加剧周边港口对腹地货源的争夺。未来周边港口市场竞争可能对公司的经营状况带来不利影响。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