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肤

主营介绍

  • 主营业务:

    证券及期货经纪、证券投资咨询、证券交易、证券投资活动有关的财务顾问、证券承销与保荐、证券自营、为期货公司提供中间介绍业务、证券投资基金代销、融资融券业务、代销金融产品业务、股票期权做市业务、证券投资基金托管;投资管理、资产管理、股权投资、基金管理业务、融资租赁业务及监管机构批准的其他业务。

  • 产品类型:

    零售业务、融资融券业务、股票质押业务、期货经纪业务、海外财富管理及经纪业务

  • 产品名称:

    零售业务 、 融资融券业务 、 股票质押业务 、 期货经纪业务 、 海外财富管理及经纪业务

  • 经营范围:

    证券经纪;证券投资咨询;与证券交易、证券投资活动有关的财务顾问;证券承销与保荐;证券自营;为期货公司提供中间介绍业务;证券投资基金代销;融资融券业务;代销金融产品业务;股票期权做市业务;证券投资基金托管;中国证监会批准的其他业务。(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具体经营项目以相关部门批准文件或许可证件为准)

运营业务数据

最新公告日期:2024-08-30 
业务名称 2024-06-30 2023-12-31 2023-06-30 2022-12-31 2021-12-31
企业融资业务集群营业收入(元) 4.60亿 - - - -
投资交易业务集群营业收入(元) 4.30亿 - - - -
机构客户业务集群营业收入(元) 5.40亿 - - - -
股权投资业务集群营业收入(元) -5000.00万 - - - -
财富管理业务集群营业收入(元) 20.00亿 - - - -
资产管理业务集群营业收入(元) 5.10亿 - - - -
代销金融产品:代销金融产品销售额总计(元) 103.65亿 4508.57亿 2315.92亿 3801.39亿 3117.14亿
股权融资:合计:主承销家数(家) 2.00 - 6.00 - 23.00
股权融资:合计:主承销金额(元) 10.90亿 - 42.12亿 - -
股权融资:首次公开发行:主承销家数(家) 1.00 - 5.00 - -
股权融资:首次公开发行:主承销金额(元) 9.61亿 - 41.32亿 - -
股权融资:再融资发行:主承销家数(家) 1.00 - 1.00 - -
代销金融产品:代销其他金融产品产品销售额(元) - 3023.66亿 2232.81亿 3643.46亿 2906.98亿
代销金融产品:代销基金产品销售额(元) - 1484.91亿 83.11亿 157.93亿 210.17亿

主营构成分析

报告期
报告期

加载中...

营业收入 X

单位(%) 单位(万元)
业务名称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成本(元) 成本比例 主营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加载中...
注:通常在中报、年报时披露 

董事会经营评述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及主营业务情况说明  (一)报告期内市场及行业情况说明  2024年以来,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我国宏观政策效应持续释放,国民经济延续恢复态势。上半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61.7万亿元,同比增长5.0%,运行总体平稳;进出口总额达21.2万亿元,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8.7%,增速快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2.7个百分点,新质生产力加速发展。  监管继续加强制度建设,规范行业发展,全面推进资本市场改革,不断夯实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基础。一是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即新“国九条”),与配套制度规则共同形成“1+N”... 查看全部▼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及主营业务情况说明
  (一)报告期内市场及行业情况说明
  2024年以来,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我国宏观政策效应持续释放,国民经济延续恢复态势。上半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61.7万亿元,同比增长5.0%,运行总体平稳;进出口总额达21.2万亿元,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8.7%,增速快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2.7个百分点,新质生产力加速发展。
  监管继续加强制度建设,规范行业发展,全面推进资本市场改革,不断夯实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基础。一是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即新“国九条”),与配套制度规则共同形成“1+N”政策体系,证监会相继出台了近50项制度规则,为行业发展提供坚实的制度框架。二是强调“强本强基、严监严管”理念。不断压实券商“看门人”责任,上半年监管开具超300张罚单,涉及50家券商,其中投行业务、经纪业务为处罚高发领域,倒逼券商不断完善执业能力及内控合规体系建设。三是践行“投资者为本”理念。减费让利进程加速推进,公募基金行业费率改革落地,进一步降低投资者投资成本。
  (二)公司的主要业务及经营模式
  财富管理业务集群:向零售客户提供经纪和投资顾问服务赚取手续费及佣金,代客户持有现金赚取利息收入,及代销公司及其他金融机构开发的金融产品赚取手续费;从融资融券业务、股票质押式回购交易、约定购回式交易和上市公司股权激励行权融资业务赚取利息收入。
  企业融资业务集群:为企业客户、政府客户提供股权融资、债务融资、并购融资、新三板与结构融资、资产证券化、财务顾问等一站式直接融资服务赚取手续费及佣金,并从光大幸福租赁的融资租赁业务中赚取收入。
  机构客户业务集群:为各类机构客户提供投资研究、主经纪商和托管、定制化金融产品和一揽子解决方案、债券分销等综合化服务,赚取手续费及佣金。
  投资交易业务集群:在价值投资、稳健经营的前提下,从事股票、债券、衍生品等多品种投资和交易,赚取投资收入。
  资产管理业务集群:为机构和个人客户提供各类券商资产管理服务、基金资产管理服务,赚取管理及顾问费。
  股权投资业务集群:从私募股权投资融资和另类投资业务获得收入。

  二、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2024年上半年,公司在党委及董事会坚强有力的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保持战略定位,突出功能定位,深化业务转型,夯实发展基础。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1.84亿元,同比下降32.29%;实现归母净利润13.91亿元,同比下降41.87%。
  公司主要业务板块包括财富管理业务集群、企业融资业务集群、机构客户业务集群、投资交易业务集群、资产管理业务集群及股权投资业务集群。
  1、财富管理业务集群
  公司财富管理业务集群主要包括零售业务、融资融券业务、股票质押业务、期货经纪业务及海外财富管理及经纪业务。
  2024年上半年,该业务集群实现收入20亿元,占比48%。
  市场环境
  2024年上半年,沪深两市总成交金额100.9万亿元,同比下降10.20%。A股市场主要股指收跌,上证指数下跌0.25%,深证成指下跌7.10%,创业板指下跌10.99%。
  截至2024年6月末,全市场融资融券余额14,808.99亿元、较上年末下降10.30%。其中融资余额14,493.27亿元,较上年末下降8.23%;融券余额315.71亿元,较上年末下降55.90%。全市场股票质押业务规模持续下降。
  根据中国期货业协会公布数据,2024年1-6月全国期货市场累计成交量36.24亿手,累计成交额281.37万亿元,同比分别下降11.15%和增长7.64%。行业整体上半年累计营业收入179.75亿元,净利润38.51亿元,同比分别下降3.75%和22.73%。
  2024年上半年,香港恒生指数上涨3.94%;香港恒生科技指数下跌5.57%。市场活跃度方面,1-6月港股每日平均成交金额约1,104亿港元,同比下降4.50%。
  经营举措和业绩
  (1)零售业务
  2024年上半年,公司零售业务持续践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强化“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遵循“客户-资产-收入”的逻辑主线,坚持夯实基础,聚焦价值创造,推动多项体制机制改革,持续锻造专业队伍,提升客户服务能力,做大做优公司基础客群规模,不断推进财富管理转型走深走实。根据中国证券业协会最新数据,截至2024年一季度末,公司证券经纪业务净收入、代理买卖证券净收入排名较上年末保持稳定,市场份额实现环比增长。
  公司根植以客户为中心、服务为本、专业筑基的服务理念,推动代销业务向配置服务转型。建立并完善三大体系:多品类、多策略、多周期的产品体系;全市场、全维度、全跟踪的评价体系;标准化服务体系。全面推动证券投顾业务2.0建设,围绕主观类、资讯类、工具类产品体系建设,丰富产品分类,满足不同层级客户需求。持续扩大品牌影响力,公司荣获财联社“财富管理·华尊奖——2024最佳投顾团队奖”。
  截至2024年6月末,公司客户总数613万户,较上年末增长5%;客户总资产1.15万亿元,较上年末减少9%。上半年,公司代销金融产品总额为103.65亿元。
  (2)融资融券业务
  2024年上半年,公司融资融券业务紧紧围绕以客户服务为中心的经营理念,通过加强区域深耕、丰富展业工具以及推动金融科技转化,不断提升精细化服务水平,实现客户数量的持续增长。
  同时,做好逆周期调节,优化风险管控机制,坚持稳健合规经营。截至2024年6月末,公司融资融券余额315.05亿元,较上年末下降8.27%,整体维持担保比例为231.13%。
  (3)股票质押业务
  2024年上半年,公司股票质押业务加强业务准入和风险把控,资产质量持续优化。截至2024年6月末,公司股票质押余额27.54亿元,其中公司自有资金股票质押余额9.87亿元,较2023年末减少0.2亿元。公司股票质押自有资金出资待履约项目的加权平均履约保障比例为270.02%。
  (4)期货经纪业务
  公司主要通过全资子公司光大期货开展期货经纪业务。2024年上半年,光大期货坚守责任定位、重塑业务结构、严守合规底线,稳扎稳打迈出高质量发展步伐。光大期货2024年1月至6月日均保证金规模268.29亿元,交易额市场份额1.86%,在上期所、能源中心、大商所、郑商所、中金所、广期所的市场份额分别为1.75%、1.01%、2.17%、2.87%、1.52%、0.80%。上半年光大期货在上交所股票期权累计成交量份额1.87%,在32家开展股票期权业务的期货公司中,上半年累计成交量排名第6位。光大期货深耕产业客户,助力乡村振兴,服务实体经济,上半年落地“保险+期货”项目49个,保障农产品货值约5.3亿元。上半年,光大期货获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政府颁发的“2023年度浦东新区经济突出贡献奖”。
  (5)海外财富管理及经纪业务
  公司主要通过香港子公司开展海外财富管理及经纪业务。截至2024年6月末,香港子公司证券经纪业务客户总数14.1万户,托管客户资产规模544亿港元,财富管理产品数量突破3,400只。2024年上半年,香港子公司荣获《彭博商业周刊/中文版》“2024年度证券公司-卓越大奖”和“2024年财富管理平台--卓越大奖”、《亚洲金融》“2024年香港最佳券商”、《星岛日报》星钻“2024年证券投资服务”大奖。
  2024年下半年展望
  2024年下半年,公司零售业务将围绕“客户-资产-收入”核心逻辑,落实“以客户为中心”,围绕促进客户资产保值增值,稳总量、调结构,夯实零售基本盘,着力“增量增质”。坚持财富管理转型导向、服务实体经济导向和价值创造导向,鼓励和推动分支机构做大做强,激发人才队伍活力,不断提升专业服务能力,加大推动“以产品为中心”的单产品销售,向“以客户为中心”的配置服务转型,推动财富管理业务高质量发展。融资融券业务将进一步构建业务竞争力,加大客户服务力度与深度,不断提升客户满意度,夯实业务发展基础;持续优化风控体系和业务管理模式,为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股票质押业务将严格遵守监管要求,在严控风险的前提下,持续发挥综合服务价值,切实为实体经济服务。光大期货将践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聚焦权益、利润的增长,推进党建与业务双融双促,落实降本增效,谱写好金融工作“五篇大文章”。海外财富管理及经纪业务将不断提高财富管理产品丰富度,挖掘积累新增资产,推动财富管理转型,构建跨境财富管理业务优势。
  2、企业融资业务集群
  企业融资业务集群主要包括股权融资业务、债务融资业务、海外投资银行业务和融资租赁业务。
  2024年上半年,该业务集群实现收入4.6亿元,占比11%。
  市场环境
  2024年以来,A股股权融资市场发行节奏延续趋缓态势。截至2024年6月末,行业共计完成股权融资额1,360亿元,同比下降75.56%,其中IPO融资规模303亿元,同比下降86.17%。
  2024年上半年,券商承销债券规模下降,证券公司承销债券金额总计6.12万亿元,同比下降9.71%。
  2024年上半年,香港市场IPO新上市公司30家,同比上升3%;首发募资金额134亿港元,同比下降25%。
  经营举措和业绩
  (1)股权融资业务
  2024年上半年,公司股权融资业务紧密围绕国家战略产业,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支持力度,进一步增强服务现代产业的能力,全力推动项目高效执行,完成了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盛景微IPO以及南亚新材再融资。持续挖掘优质项目资源,严把项目质量关。持续加大协同展业力度,不断深化并强化项目储备,积极拓宽业务渠道,致力于更好地服务客户,助力实体经济企业实现融资需求。
  截至2024年6月末,公司完成股权主承销家数2家(不含可交债),股权承销规模10.9亿元,主承销家数排名第14名,主承销金额排名第16名。其中,公司完成IPO项目1家,承销规模9.61亿元,IPO家数排名第13名,IPO承销金额排名第11名。公司完成再融资项目1家,承销规模0.5亿元,再融资家数排名第15名。截至2024年6月末,公司股权类项目在会家数8家,过审待发行项目家数1家。
  (2)债务融资业务
  2024年上半年,公司债务融资业务深入贯彻国家战略部署,提升服务能力,加快储备项目落地速度,进一步巩固服务实体经济成果,推动产业债券落地,努力为服务“五篇大文章”做出积极贡献。上半年债务融资服务实体经济规模370亿元,同比增长40%,其中科技产业、绿色产业承销规模分别同比增长254%、36%。继续发挥业务创新优势,打造多个行业首单,其中,“24冀中能源MTN01”为全国能源企业首单数字人民币科创债券;“中核汇能项目”为中核集团-中国核电体系内首单新能源类REITs,同时也是上半年市场规模最大的企业资产证券化产品;“24北国资债”为北京证券交易所首单获批、首单发行的信用债券。公司深挖战略资源,打造了一批亮点项目,持续提升市场影响力。
  2024年上半年,公司债券承销项目数量611单,债券承销金额1,804.82亿元,市场份额2.95%,同比基本持平,行业排名第10位。其中资产证券化承销金额190.90亿元,市场份额3.29%,行业排名第9位。
  (3)海外投资银行业务
  公司主要通过香港子公司开展海外投资银行业务。2024年上半年,香港子公司完成股权类项目9个,债权类项目4个,其中包括8个境内企业海外融资项目,IPO承销项目数排名全市场第14位。服务实体经济方面,共完成5个项目,涉及战略性新兴产业、新兴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
  (4)融资租赁业务
  公司主要通过控股子公司光大幸福租赁开展融资租赁业务。2024年上半年,光大幸福租赁加强存量项目回收及资产清收,优化负债结构。
  2024年下半年展望
  2024年下半年,公司股权融资业务将加强资本市场“看门人”职责,把合规性放在首位,加强现有项目把控,抓好业务执行,提升综合服务能力,打造服务科技创新企业的投行服务体系,发挥“投行所能”服务“客户所需”,携手企业共同成长,在服务中实现价值创造。债务融资业务将坚持做好金融支持,以市场化手段引导鼓励资本投资国家重点战略领域,促进制造业产业升级,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募集资金聚焦服务“五篇大文章”;推动金融债券发行,进一步提升合规执业质量。海外投资银行业务将发挥境内外协同优势,进一步挖掘业务协同机会,不断拓宽市场,实现境内外投资银行协同业务良性发展。
  3、机构客户业务集群
  机构客户业务集群主要包括机构交易业务、主经纪商业务、资产托管及外包业务、投资研究业务、金融创新业务及海外机构交易业务。
  2024年上半年,该业务集群实现收入5.4亿元,占比13%。
  市场环境
  2024年上半年沪深两市总成交金额同比下降10.20%;银行理财产品存续规模达28.52万亿元,较年初增加6.43%;公募基金资产净值31.08万亿元,较2023年末上升13.97%。证监会发布《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证券交易费用管理规定》,促进券商着力于持续强化研究服务能力建设,进一步提升卖方投研服务质量,积极探索转型,卖方研究业务回归研究本源,致力锻造自身核心投研竞争力。2024年上半年私募监管环境日渐趋严,根据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统计数据,1-6月全市场私募证券投资基金新增备案只数同比下降68.46%、新增备案规模同比下降56.92%。
  经营举措和业绩
  (1)机构交易业务
  2024年上半年,公司持续深耕投研服务主营业务,通过优化客户分级、传统与定制化服务相结合、线上与线下服务互补等方式合理投入资源,稳固并推进公募基金、保险资管核心客户合作,扩大对银行理财、私募等客户的覆盖和服务,努力打造光大服务品牌。同时开展交易支持等机构客户综合服务业务,不断优化客户体验,提升增值服务水平。另外,持续深化内部协同,提升综合服务能力,拓宽收入来源,加强客户粘性。
  (2)主经纪商业务
  2024年上半年,面向商业银行及理财子公司、私募、信托等金融机构,公司提供以交易系统、投研、资金募集、资本中介、FOF/MOM投资为基础,其他服务为延展的一站式综合金融服务,打造主经纪商服务品牌。截至2024年6月末,公司累计引入PB产品6,939只,较2023年末增长7.03%;存续PB产品4,078只,较2023年末增长1.44%。
  (3)资产托管及外包业务
  2024年上半年,公司资产托管及外包业务坚守证券主业,规范有序发展,基于专业高效的运营服务能力,扩大客户覆盖、提升运营效能、强化风险管控。截至2024年6月末,公司资产托管及外包业务覆盖客户数量较年初增长6%,公募基金托管只数券商排名第10,私募证券投资基金托管只数券商排名第15。公募及私募基金托管规模548亿元,较年初下降18.33%;私募基金外包规模1,087亿元,较年初下降15.67%。
  (4)投资研究业务
  2024年上半年,公司投资研究业务聚焦经济形势与市场热点进行政策分析和经济研判,为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和稳健前行高频次传递光大声音。加快专业研究队伍建设,通过有特色、有深度的研究,更好地服务客户和市场。举办大型上市公司交流会2次,电话会议484场,发布研究报告2,901篇,开展路演、反路演14,830次,联合调研516场。截至2024年6月末,公司研究跟踪A股上市公司822家,海外上市公司177家,市场影响力不断提升。
  (5)金融创新业务
  2024年上半年,公司金融创新业务主动适应市场及监管环境变化,在合规运营的基础上稳步推进收益互换、场外期权、收益凭证业务发展。报告期内,公司积极推动做市业务发展,优化系统建设,较好完成了交易所做市商义务。公司获得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2023年度股指期权优秀做市商银奖,取得上海证券交易所2023年度股票期权主做市商年度综合A评价,获得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基金一般做市商年度综合A级评价及深圳证券交易所2023年度基金流动性服务A级评价。
  (6)海外机构交易业务
  公司主要通过香港子公司开展海外机构交易业务。2024年上半年,海外机构交易业务已与全球多家基金公司达成合作,为客户提供更加全面和专业的金融服务。
  2024年下半年展望
  2024下半年,机构交易业务将持续丰富投研产品及服务,充分发挥协同优势,加深公募基金、保险资管等机构客户合作基础,加大对银行理财、私募及同业机构的综合服务力度,加速机构客户新增合作拓展,丰富收入来源与结构。资产托管及外包业务将坚持资源整合和协同组合定位,依托公司整体资源形成合力,充分发挥为机构客户提供全生命周期基础设施服务的功能性,为机构客户提供优质的综合金融服务。投资研究业务将夯实研究基础,强化重点领域研究,加强研究资源共享,健全内外部协同机制,提升研究能力和市场影响力。金融创新业务将结合市场环境,紧跟监管动态,持续优化业务模式及产品结构,积极扩充做市业务标的,优化做市策略,持续提高交易及风险管理能力。
  4、投资交易业务集群
  投资交易业务集群包括权益自营投资业务和固定收益自营投资业务。
  2024年上半年,该业务集群实现收入4.3亿元,占比10%。
  市场环境
  2024年上半年,上证综指下跌0.25%,深证成指下跌7.10%,创业板指数下跌10.99%。在基本面弱修复、资金面持续宽松以及债券供给减少的背景下,债市整体走强。各品种收益率及利差均压降至历史低位水平,债市迎来全面低利率的新阶段。
  经营举措和业绩
  (1)权益自营投资业务
  2024年上半年,公司权益自营投资业务立足绝对收益导向,严守风险底线,积极应对市场变化,得益于对方向性敞口的有效控制及多资产、多策略布局,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下,整体资产组合实现正收益。
  (2)固定收益自营投资业务
  2024年上半年,公司固定收益自营投资业务坚持绝对收益导向,不断夯实投研基础,完善投资框架,丰富投资策略,把握市场时机稳步增配优质债券,稳步扩大投资规模。进一步丰富投资品种,增加中性策略,对固定收益方向性投资形成补充,提升整体盈利能力。
  2024年下半年展望
  2024年下半年,权益自营投资业务将持续以绝对收益为目标,稳中求进,不断打磨和完善投资方法论,完善人才梯队建设,深入挖掘投资机会,推动多资产配置、多策略深化细化的业务布局。固定收益自营投资业务将以不断提升投研能力为基础,进一步加强市场研判,持续优化投资策略,稳妥拓宽投资品类,审慎稳健开展业务。不断提升服务国家战略和支持实体经济的能力,加大对绿色金融、科技金融等重点领域的支持力度。
  5、资产管理业务集群
  资产管理业务集群包括资产管理业务、基金管理业务和海外资产管理业务。
  2024年上半年,该业务集群实现收入5.1亿元,占比12%。
  市场环境
  根据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数据,截至2024年6月末,证券公司及其资管子公司私募资管业务规模5.8万亿元,较年初增长9%。截至2024年6月末,公募基金资产管理规模30.59万亿元(不含ETF联接基金且剔除FOF所持基金市值),较2023年末增长3.45万亿元,增幅12.7%。
  经营举措和业绩
  (1)资产管理业务
  公司主要通过全资子公司光证资管开展资产管理业务。2024年上半年,光证资管立足“社会财富管理者”的功能性定位,以提升投资者获得感为使命,重点加强合规文化建设,持续提高投研能力和客户服务水平;围绕“低波动产品线”建设,深耕核心代销渠道并进行多元化产品布局,覆盖纯债、固收+、主题权益、私募FOF等投资策略;持续推进公募牌照申请事宜,有序进行各项准备工作。
  截至2024年6月末,光证资管受托资产管理总规模3,680亿元,较年初增长22.54%。根据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统计,光证资管2024年二季度私募资产管理产品月均规模排名行业第5名。
  (2)基金管理业务
  公司主要通过控股子公司光大保德信开展基金管理业务。2024年上半年,光大保德信不断加强与各类代销渠道合作,发行成立了光大保德信鼎利90天滚动持有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募集规模近9亿元。持续推进投研体系建设,努力提升研究对投资支持的广度和深度,打造绩优产品。截至2024年6月末,光大保德信资产管理总规模915亿元,其中,公募资产管理规模716亿元,公募剔除货币理财规模551亿元。光大保德信管理公募基金70只、专户产品28只,旗下资管子公司产品24只。
  (3)海外资产管理业务
  公司主要通过香港子公司开展海外资产管理业务。2024年上半年,香港子公司资产管理规模13.95亿港元,旗下“光大焦点收益基金”继续获得晨星五年期最高评级。
  2024年下半年展望
  2024年下半年,光证资管将以服务实体经济和居民财富管理需求为目标,把握投资者需求和行业格局变化,重点打造绝对收益导向的“低波动产品线”;坚持把防控风险作为开展工作的重要前提,不断强化内控体系建设;加快投研人才培养和人才梯队建设,提高平台整体核心竞争力,进一步提升投资者获得感。光大保德信将继续以投研能力作为驱动业务的核心,深耕零售渠道并积极与机构客户开展合作,不断完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并加强金融科技投入,努力为投资者持续创造价值,推动高质量发展。海外资产管理对内加强自主投研能力,完善产品布局,提升产品投资业绩;对外继续深耕零售和机构销售渠道,优化企业品牌的市场影响力。
  6、股权投资业务集群
  股权投资业务集群包括私募基金投融资业务和另类投资业务。
  2024年上半年,该业务集群收入-0.5亿元。
  市场环境
  2024年上半年,中国股权投资市场整体节奏放缓,服务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作用更加明显,投资领域持续向战略性、政策导向性产业聚集。中国证券业协会修订发布《证券公司另类投资子公司管理规范》,证券公司另类投资业务正朝着进一步规范化、有序化的方向发展。
  经营举措和业绩
  (1)私募基金投融资业务
  公司主要通过全资子公司光大资本及光大发展开展私募基金投融资业务。2024年上半年,光大资本加强存量投资项目投后管理,稳妥推进风险处置化解。光大发展持续完善内部管理体系,保证存量产品平稳运行。
  (2)另类投资业务
  公司主要通过全资子公司光大富尊开展另类投资业务。光大富尊积极跟踪市场形势,有序推进科创板和创业板跟投、股权直投等业务,实现业务稳健发展。加强专业化投后管理团队的建设,做好现有项目的投后管理工作,保障项目安全有序退出,积极参与公司科创板战略配售。截至2024年6月末,累计完成股权投资项目14个,科创板跟投企业11家。
  2024年下半年展望
  2024年,光大资本将持续加强风控合规管理,坚持审慎稳健经营,加大存量直投和基金业务的投后管理工作。光大发展将持续推动业务模式转型,积极探索业务创新。光大富尊将持续服务实体经济和国家战略,稳妥推进科创板、创业板项目战略配售投资,并积极拓展股权投资等业务,聚焦“专精特新”,重点关注成长创新性企业,积极拓展新业务。

  三、风险因素
  1.风险管理概述
  公司推行稳健经营的风险管理文化,始终致力于构建与公司战略发展目标相适配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完善风险管理制度,建设风险管理信息系统,提高风险管理专业水平,有效管理公司经营过程面临的各类风险,促进公司各项业务健康持续发展。
  2.风险管理架构
  公司风险管理组织架构包括四个层级:董事会及其风险管理委员会、监事会;管理层及下属各专业委员会;各风险管理职能部门;各部门、分支机构及子公司。
  公司董事会承担全面风险管理的最终责任,负责推进风险文化建设;审议批准公司全面风险管理的基本制度;审议批准公司的风险偏好、风险容忍度以及重大风险限额;审议公司定期风险评估报告;建立与首席风险官的直接沟通机制等。董事会授权其下设的风险管理委员会履行其全面风险管理的部分职责。公司监事会承担全面风险管理的监督责任,负责监督检查董事会及经营管理层在风险管理方面的履职尽责情况并督促整改。
  公司管理层对全面风险管理承担主要责任,负责制定风险管理制度,并适时调整;建立健全全面风险管理的经营管理架构,明确全面风险管理职能部门、业务部门以及其他部门在风险管理中的职责分工,建立部门之间有效制衡、相互协调的运行机制;制定风险偏好、风险容忍度及重大风险限额等的具体执行方案,确保其有效落实,对其进行监督,及时分析原因,并根据董事会的授权进行处理;定期评估公司整体风险和各类重要风险管理状况,解决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向董事会报告;建立涵盖风险管理有效性的全员绩效考核体系;建立完备的信息技术系统和数据质量控制机制等。公司管理层下设若干专业委员会,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负责部分风险管理职能。
  公司具有风险管理职能的部门包括:风险管理与内控部、法律合规部、内部审计部、信息技术总部、金融科技开发部、财务管理部、资金管理部、运营管理总部、董事会办公室/监事会办公室、投资银行质量控制总部、投资银行内核办公室等。各职能部门按照公司授权对公司不同风险进行识别、监测、评估和报告,协助、指导和检查各部门、分支机构及子公司的对口风险管理工作。
  公司各业务部门、分支机构及子公司负责人承担各自业务领域风险管理的直接责任。公司各业务部门、分支机构及子公司负责严格按照公司授权管理体系在被授予的权限范围内开展业务,严禁越权从事经营活动,并通过制度、流程、系统等方式,进行有效管理和控制。
  3.各类风险的应对措施
  (1)市场风险
  公司面临的市场风险是指持有的金融工具由于市场价格变化或波动而使公司可能发生损失的风险,主要包括权益价格风险、利率风险、汇率风险、商品价格风险等。
  针对市场风险,公司遵循主动管理和量化导向的原则,根据公司风险偏好设定公司市场风险容忍度、业务风险限额等多层级的风险限额体系,在展业过程中通过组合投资、逐日盯市、对冲缓释等手段进行风险控制。公司股东大会确定自营业务年度规模;公司董事会确定市场风险损失容忍度;公司管理层及其下设委员会确定自营业务细分规模、市场风险容忍度及限额的管理机制,将市场风险损失容忍度进行分解,审批具体业务限额,并明确了各类指标的预警标准、超限标准及应对措施。其中,业务风险限额体系和各类风险指标包括风险价值(VaR)、净敞口、希腊字母、集中度、基点价值等。压力测试是公司市场风险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司建立健全了压力测试机制,及时根据业务发展情况和市场变化情况,对相应的投资组合定期或不定期进行测试,评估公司在压力情景下的可能损失,提出风险建议,为业务部门和管理层经营决策提供依据。对于场外衍生品业务,风险管理坚持以市场中性策略为核心,公司建立了准入标的池、保证金管理、交易对手事前准入、事中盯市及事后追保风险处置等风险管理措施,同时设置了希腊字母敞口、标的集中度、压力测试损失等风险限额来进行市场风险管理。同时,规范模型全流程管理机制,加强模型验证、回测和评估,不断提升风险计量的准度与精度。
  随着公司海外扩张及业务拓展,公司可能面临汇率波动风险。从资金来源和运用的角度,公司潜在的汇率风险主要体现在通过境内人民币融资投资到外币资产,以及外币融资投入人民币资产。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并未开展上述类型业务,所有境外子公司的外币融资均专项使用于当地市场投资,以实现汇率风险的天然对冲。未来,公司将视实际情况通过一系列措施对冲、缓释汇率风险,以支持公司境外业务的发展。
  (2)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是指因债务人或交易对手无法履约的风险,主要来源于代理客户买卖证券及期货交易、债券投资发行人或场外衍生品交易对手违约风险以及股票质押式回购交易、约定购回式证券交易、融资融券等融资类业务客户未按照协议约定足额偿还负债风险。
  针对代理客户买卖证券及期货业务,根据监管要求均以保证金结算方式进行,信用风险敞口较小;针对债券投资业务,公司通过建立授信、投资集中度限额、债项投资评级下限、密切跟踪债券发行人经营情况和资信水平等措施,控制信用风险敞口;针对融资类业务,公司通过对客户进行风险教育、征信、授信、逐日盯市、客户风险提示、强制平仓、司法追索,建立严格的担保物范围及折算率、保证金比例、履约担保比例的标准等多种手段,对其信用风险进行管理和控制;针对场外衍生品业务,公司对交易对手进行尽职调查、资信评级及规模控制,通过每日盯市、追保、处置担保品等手段来控制交易对手的信用风险敞口。
  (3)操作风险
  公司面临的操作风险是指由内部流程不完善、人员、信息技术系统及外部事件造成损失的风险。
  公司严格控制操作风险,制定了操作风险管理办法和三大工具实施细则,明确了操作风险治理结构,强化了操作风险管理各道防线的职责。公司持续推动操作风险管理体系健全完善,严格落实操作风险与控制自评估、加强操作风险指标监测与报告,收集分析操作风险内外部损失数据,进一步优化操作风险管理工具联动及应用;持续推进操作风险管理系统建设,加强操作风险管理系统支撑;将操作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相结合,强化内控检查、授权管理、新业务评估等配套机制,提升操作风险管理前瞻性和有效性;着力加强操作风险管理宣导培训,提升全员操作风险管理责任意识,确保公司总体操作风险可控、可承受。
  (4)流动性风险
  流动性风险,是指公司无法以合理成本及时获得充足资金,以偿付到期债务、履行其他支付义务和满足正常业务开展的资金需求的风险。
  公司授权资金管理部负责合并范围内的整体流动性风险管理工作,统筹公司融资管理,设立资金台集中管理短期交易类融资工具,协调安排公司各单位资金需求,进行日常流动性管理工作;公司风险管理与内控部负责监督公司整体流动性风险限额的执行情况。
  公司以谨慎防范流动性风险为目标,制定并发布了《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明确了流动性风险管理相关的目标、策略、治理结构、应对手段和报告体系,并积极开展流动性风险并表管理工作,确保合并范围内总体流动性风险可控。
  在资产负债管理和全面风险管理体系下,公司始终秉承稳健的风险管理理念,通过采用前瞻管理、动态调整的方式,根据总体风险管理政策制定了覆盖母、子公司的流动性风险容忍度和分配管理机制,并逐步完善对子公司的差异化流动性风险管理框架。此外,公司还根据不同业务的流动性特性,构建差异化的资金管理模式,并配套对应的流动性风险限额管理与监控预警体系。公司将短期交易类负债集中管理,严格防范日间流动性风险。公司持续合理计量流动性风险管理成本,并探索将流动性因素完善地纳入公司资金定价体系之中。
  风险应对方面,公司制定了流动性风险应急预案,对流动性风险的等级、触发标准、应对手段、报告路径等进行了明确,通过合理备付优质流动性资产和应急渠道、审慎动态管理资产负债期限结构等方式坚守不发生流动性风险的底线,并定期通过应急演练检验风险应对机制的有效性。此外公司还积极拓展融资渠道和融资方式,与外部合作机构维持良好的合作关系,储备充足的外部融资授信,保障公司资金来源持续稳健。
  (5)信息技术风险
  信息技术风险是指由于人为原因、软硬件缺陷或故障、自然灾害等对网络和信息系统或者数据造成影响,发生网络和信息系统服务能力异常或者数据损毁、泄露,从而造成损失的风险。
  随着新信息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广泛应用,科技创新使风险的隐蔽性、突发性、传导性也越来越强,信息技术风险愈发错综复杂。公司锚定“建设中国一流服务型投资银行”战略目标,聚焦数字化、平台化、智能化的科技战略愿景,持续深化信息技术改革,加强信息系统安全建设和质量管控,完善信息系统运行保障机制,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提升信息技术运维管理水平,不断优化和完善网络安全事件应急预案,通过定期的应急演练进一步提升信息技术风险监测和应急处置能力,以保证系统的安全、可靠和稳定运行,报告期内未发生重大信息技术风险事件。
  (6)声誉风险
  声誉风险,是指由公司经营、管理及其他行为或外部事件,以及工作人员违反廉洁规定、职业道德、业务规范、行规行约等相关行为,导致公司股东、员工、投资者、发行人、第三方合作机构、监管机构、自律组织、社会公众、媒体等对公司的公开负面评价,从而损害公司品牌价值,不利于公司正常经营,甚至影响到市场稳定和社会稳定的风险。
  为有效控制声誉风险,公司持续开展适当而有效的声誉风险管理,建立了规范的管理制度、科学的组织架构以及完善的管控体系,陆续制定并修订了《声誉风险和舆情工作管理办法》《声誉风险和舆情工作实施细则》《信息发布管理办法》《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等相关制度。
  公司设有声誉风险和舆情工作领导小组,在声誉风险管理中实现了公司与部门、子公司、分公司层面的协同统一,并通过制度宣导、培训、应急演练等,提高员工声誉风险意识和声誉风险管理能力。此外,公司设置了专职岗位负责舆情监测、应对以及媒体关系管理等工作,同时聘请了第三方咨询顾问公司和法律事务所,协助公司做好声誉风险管理。
  目前,公司已实现对子公司声誉风险防控体系全覆盖。
  (7)合规风险
  合规风险,是指因公司或其工作人员的经营管理或执业行为违反法律法规和准则而使公司被依法追究法律责任、采取监管措施、给予纪律处分、出现财产损失或商业信誉损失的风险。
  为有效控制合规风险,公司建立合规管理制度体系,通过制度明确合规管理各项要求。强化合规管理的全流程管控:在事前阶段,公司通过合规审查、合规咨询等措施,对公司的重要制度、重大业务、创新业务进行合规审查。在事中阶段,公司通过持续开展从业人员执业行为监测与核查,防范从业人员违规交易、泄露敏感信息、利益输送等行为。事后阶段,公司通过合规检查发现问题、识别风险,督导相关单位立整立改;持续健全完善问责机制,细化问责标准,推动精准问责,通过常态化警示宣导、以案示警,督促全员认清红线底线,为公司营造风清气正的发展环境。
  今年上半年,公司根据外部监管要求的变化,结合公司实际工作情况,新修订合规管理制度9项,从制度上进一步完善各项合规管理工作。此外,加强合规文化建设,主动将合规文化建设嵌入到公司企业文化建设中,彰显光证文化特色。总体而言,上半年以来公司合规管理情况整体平稳有序,未发生重大合规风险事件和重大监管处罚。

  四、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坚持党建引领,提高站位赓续央企精神
  公司始终坚持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把党的领导贯穿于公司治理各方面、全过程,将中央精神切实转化成高质量发展的具体行动。公司控股股东光大集团由财政部和汇金公司发起设立,拥有金融全牌照和特色民生实业,具有综合金融、产融协同、跨境经营特色优势。作为集团唯一具有证券牌照的核心子公司,公司始终坚持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树立正确的经营观、业绩观和风险观,切实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
  (二)聚焦主责主业,服务实体经济水平有效提升
  公司把服务实体经济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全面统筹内外部业务资源,持续优化投行与分支机构项目渠道共建机制,不断扩大直接融资服务覆盖面。股权融资业务强化对国家重点战略领域的布局,报告期内服务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盛景微主板上市,培育新质生产力,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债券融资业务实力位居行业前列,持续创新提升市场影响力,报告期内服务冀中能源集团发行2024年度第十一期中期票据,系全国能源企业首单数字人民币科创债券,谱写“数字金融”大文章。
  (三)强化协同发展,发挥合力释放价值
  公司持续发挥光大集团机构客户服务工作委员会牵头职能,优化组合牌照,建设协同场景,挖掘协同资源,支持业务发展。报告期内,助力光大银行、光大金租发行金融债,服务光大环境发行中期票据,与光大银行协同服务北京首都创业集团发行科技创新公司债券,充分发挥协同特色,推动协同成果落地。持续围绕“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全力打造业务协同生态圈,为境内外客户提供一揽子标准化、差异化综合解决方案。特色鲜明的协同生态为公司深化客户引流、加强交叉销售、提供高增值服务等提供动能。
  (四)汇聚发展动能,企业文化凝心聚力
  公司坚持诚实守信、以义取利、稳健审慎、守正创新、依法合规,积极践行“合规、诚信、专业、稳健”的文化理念,提倡“做人要诚、做事要专、以上率下、关心基层”的工作作风,提升敬业度和公司荣誉感;弘扬专业精神,鼓励干部员工加强专业学习,培养专家型人才;发挥头雁效应,鼓励领导干部强化责任担当和斗争精神,做好表率示范;关心基层,帮助基层解决实际问题,关心员工所思所想,拓宽建言献策渠道,凝聚并肩作战的前进动力。
  (五)科技驱动创新,加快推动转型升级
  公司紧抓数字经济战略机遇,精准科技投入,提升技术运营能力,夯实IT基础设施建设,深入挖掘数据价值,以数据和科技驱动业务升级、运营集约、风控提质、管理提效,保障经营管理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公司各业务条线加速转型升级,产品创设与资产配置能力不断提升,致力于把兼具安全性、收益性、流动性的金融产品带给更多客户,以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金融需求。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