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肤

主营介绍

  • 主营业务:

    汽车金属零部件的研发、生产、销售。

  • 产品类型:

    紧固件、冲焊件

  • 产品名称:

    紧固件 、 冲焊件

  • 经营范围:

    一般项目:控股公司服务;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汽车零配件批发;汽车零部件研发;模具制造;模具销售;绘图、计算及测量仪器制造;机床功能部件及附件制造;机械零件、零部件加工;机械零件、零部件销售;金属表面处理及热处理加工;电镀加工;淬火加工;电泳加工;有色金属铸造;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销售;新材料技术研发;技术进出口;货物进出口;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工程和技术研究和试验发展;企业总部管理;信息技术咨询服务;以自有资金从事投资活动;企业管理(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分支机构经营场所设在:浙江省慈溪市慈溪智能家电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政通北路588号)

运营业务数据

最新公告日期:2024-08-28 
业务名称 2024-06-30 2023-12-31 2022-12-31 2021-12-31 2020-12-31
新能源汽车零部件销售收入(元) 1.91亿 - - - -
新能源汽车零部件销售收入同比增长率(%) 110.91 - - - -
燃油汽车与新能源汽车共用产品销售收入(元) 2.96亿 - - - -
燃油汽车与新能源汽车共用产品销售收入同比增长率(%) 65.52 - - - -
产量:冲焊件(千件) - 10.12万 - - -
产量:紧固件(千件) - 211.80万 - - -
销量:冲焊件(千件) - 10.41万 - - -
销量:紧固件(千件) - 210.75万 - - -
冲焊件产量(千件) - - 10.78万 11.21万 11.29万
冲焊件销量(千件) - - 10.74万 11.05万 11.20万
紧固件产量(千件) - - 210.67万 219.71万 -
紧固件销量(千件) - - 216.76万 215.84万 -
紧固件产量(件) - - - - 23.09亿
紧固件销量(件) - - - - 22.07亿

主营构成分析

报告期
报告期

加载中...

营业收入 X

单位(%) 单位(万元)
业务名称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成本(元) 成本比例 主营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加载中...
注:通常在中报、年报时披露 

主要客户及供应商

您对此栏目的评价: 有用 没用 提建议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8.22亿元,占营业收入的54.95%
  • 东风本田汽车有限公司
  • 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
  • 广汽本田汽车有限公司
  • 上汽通用汽车有限公司
  • 重庆市永川区长城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东风本田汽车有限公司
4.23亿 28.28%
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
1.50亿 9.99%
广汽本田汽车有限公司
1.23亿 8.25%
上汽通用汽车有限公司
7528.19万 5.03%
重庆市永川区长城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5080.66万 3.40%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5.25亿元,占总采购额的70.09%
  • 武汉本田贸易有限公司
  •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东风本田汽车有限公司
  • 南京钢铁有限公司
  • 余姚市三川特种钢带有限公司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武汉本田贸易有限公司
2.18亿 29.11%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2.12亿 28.26%
东风本田汽车有限公司
3980.26万 5.32%
南京钢铁有限公司
3360.85万 4.49%
余姚市三川特种钢带有限公司
2176.01万 2.91%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8.32亿元,占营业收入的57.23%
  • 东风本田汽车有限公司
  • 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
  • 广汽本田汽车有限公司
  • 上汽通用汽车有限公司
  • 上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东风本田汽车有限公司
3.98亿 27.35%
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
1.94亿 13.36%
广汽本田汽车有限公司
9809.57万 6.75%
上汽通用汽车有限公司
8041.16万 5.53%
上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
6173.70万 4.25%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5.08亿元,占总采购额的71.30%
  • 武汉本田贸易有限公司
  •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余姚市三川特种钢带有限公司
  • 上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
  • 南京钢铁有限公司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武汉本田贸易有限公司
2.37亿 33.21%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1.96亿 27.54%
余姚市三川特种钢带有限公司
2872.36万 4.03%
上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
2581.83万 3.62%
南京钢铁有限公司
2063.95万 2.90%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8.85亿元,占营业收入的64.52%
  • 东风本田汽车有限公司
  • 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
  • 上汽通用汽车有限公司
  • 大众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 上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东风本田汽车有限公司
3.79亿 27.61%
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
1.95亿 14.22%
上汽通用汽车有限公司
1.52亿 11.05%
大众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9858.01万 7.18%
上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
6117.03万 4.46%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4.56亿元,占总采购额的68.53%
  • 武汉本田贸易有限公司
  •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上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
  • 福然德股份有限公司
  • 余姚市三川特种钢带有限公司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武汉本田贸易有限公司
1.98亿 29.79%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1.97亿 29.66%
上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
2362.99万 3.55%
福然德股份有限公司
1843.63万 2.77%
余姚市三川特种钢带有限公司
1834.66万 2.76%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9.07亿元,占营业收入的61.05%
  • 东风本田汽车有限公司
  • 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
  • 上汽通用汽车有限公司
  • 大众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 上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东风本田汽车有限公司
3.57亿 23.99%
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
2.23亿 15.03%
上汽通用汽车有限公司
1.82亿 12.27%
大众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8665.92万 5.83%
上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
5838.61万 3.93%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4.93亿元,占总采购额的70.87%
  •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武汉本田贸易有限公司
  • 余姚市三川特种钢带有限公司
  • 福然德股份有限公司
  • 上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2.53亿 36.44%
武汉本田贸易有限公司
1.72亿 24.66%
余姚市三川特种钢带有限公司
2324.04万 3.34%
福然德股份有限公司
2311.21万 3.32%
上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
2159.06万 3.10%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8.59亿元,占营业收入的58.14%
  • 东风本田汽车有限公司
  • 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
  • 上汽通用汽车有限公司
  • 大众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 上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东风本田汽车有限公司
3.07亿 20.78%
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
2.23亿 15.07%
上汽通用汽车有限公司
1.83亿 12.39%
大众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8422.33万 5.70%
上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
6201.14万 4.20%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5.01亿元,占总采购额的71.99%
  •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武汉本田贸易有限公司
  • 余姚市三川特种钢带有限公司
  • 上海弘容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 上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3.11亿 44.59%
武汉本田贸易有限公司
1.42亿 20.42%
余姚市三川特种钢带有限公司
2317.92万 3.33%
上海弘容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1607.33万 2.31%
上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
933.45万 1.34%

董事会经营评述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及主营业务情况说明  (一)公司所属行业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公司所属行业为“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分类代码为:C门类“制造业”之36大类“汽车制造业”之3670小类“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业”)。  (二)行业发展情况  公司所处的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业作为整车行业的上游行业,其周期性基本与汽车行业周期同步。  汽车产业是我国的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具有市场潜力大、关联度高、消费拉动大、规模效益明显、资金和技术密集的特点。汽车零部件行业是汽车产业发展的基础,是支撑汽车产业持续稳步发展的重要条件,是汽车产业链中的重要环... 查看全部▼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及主营业务情况说明
  (一)公司所属行业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公司所属行业为“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分类代码为:C门类“制造业”之36大类“汽车制造业”之3670小类“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业”)。
  (二)行业发展情况
  公司所处的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业作为整车行业的上游行业,其周期性基本与汽车行业周期同步。
  汽车产业是我国的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具有市场潜力大、关联度高、消费拉动大、规模效益明显、资金和技术密集的特点。汽车零部件行业是汽车产业发展的基础,是支撑汽车产业持续稳步发展的重要条件,是汽车产业链中的重要环节。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数据,2024年1-6月,汽车产销量分别完成1,389.1万辆和1,404.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9%和6.1%。乘用车产销量分别完成1,188.6万辆和1,197.9万辆,同比分别增长5.4%和6.3%;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完成492.9万辆和494.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0.1%和32%,市场占有率达到35.2%;汽车出口279.3万辆,同比增长30.5%。
  今年以来,汽车行业主要经济指标呈现增长态势,汽车出口保持快速增长,对拉动市场整体增长贡献显著,新能源汽车产销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市场占有率稳步提升。工信部表示,当前,我国正在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这为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创造了历史性新机遇。下一步,我国将积极扩大汽车消费,巩固产业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
  展望下半年,以旧换新、新能源汽车下乡等利好政策持续落地实施,车企新产品密集上市,将有助于进一步释放汽车市场消费潜力,为行业全年实现稳增长提供助力。不过也要看到,当前国内消费信心不足的问题依然突出,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形势更加严峻,行业竞争进一步加剧,企业经营压力持续加大,行业运行总体仍面临较大压力,消费信心和市场环境需要继续提振和改善,助力行业平稳运行。
  (三)主营业务及主要产品
  公司主要从事汽车金属零部件的研发、生产与销售,拥有独立的研发中心,实验室已通过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认可,具备原材料改制、模具设计制造、产品制造、产品试验性能评价等全工艺链内制化能力,专注于为客户提供高性价比的产品解决方案,目前已形成“紧固件+冲焊件+大型铝铸件”为一体的汽车零部件特有的产品结构优势。凭借丰富的金属结构件生产经验和技术积累,公司不断丰富产品矩阵,持续推进产品在其他领域的新应用,并取得了较好成效。
  公司主要客户包含全球知名整车及重要零部件供应商,与一汽大众、上汽大众、上汽通用、长安福特、东风本田、广汽本田、广汽丰田、一汽丰田、东风日产、长安马自达、东风神龙、吉利汽车、长城汽车、比亚迪、上汽集团、奇瑞汽车、江铃汽车及国内外主流纯新能源车企等(排名不分先后,部分厂家由于保密关系无法公布)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实现了业务的稳步发展。
  汽车专用高强度紧固件领域主要包括螺栓、螺母、异形件三大类,使用位置涵盖三电系统、发动机系统、悬挂系统、转向系统、变速箱系统、驱动系统、制动系统、燃油系统、安全系统、智能光伏控制器系统等。
  汽车冲焊集成件领域主要包括车身领域天窗加强板总成、仪表总成、行李箱隔板总成、后副车架加强件、车轮罩、地板中横梁、前副车架等。新能源车领域主要包括IPU固定支架、电动马达支架、VCU支架、电池快慢充插口支架、ECU支架、后副车架支撑件、电池防护支架等。
  在汽车轻量化领域,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占有率不断扩大,公司紧抓市场机遇,凭借早期对铝压铸行业的前瞻布局及对轻量化产品的持续研究,公司锚定高附加值、国产替代和模块化、集成化等重点方向,加大了对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领域的研发。公司铝压铸产品主要包括车身件及底盘件等。同时,公司依托研发中心为平台,布局了铸铝件及冲焊件柔性装配生产线,打造出铸铝冲焊集成件这一轻量化拳头产品,该产品能够满足客户轻量化及性价比兼具的需求,便于拆卸及维修,同时模块化产品供应能够缩减客户端装配工位,为客户实现降本增效,进一步凸显了公司差异化产品的竞争优势。
  在碳陶刹车系统领域,报告期内,相关项目已经进入小批量试作阶段,且针对售后改装市场也有10款零件正在开发。
  公司集团化产业链布局是国内少有的,含高强度紧固件、折弯件、螺母板、冲焊件、冲铝件、铸铝件、碳陶刹车系统零部件等金属部件相关多元化产品,同时具备原材料改制、热处理、表面处理、试验性能验证等全工序内制化能力,具备柔性模块化装配的设计与制造能力。在设计开发、装配技术验证、供应链风险管控、成本控制、模块化装配供应、客户快速响应等领域具备独特差异化优势。
  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未发生变化。
  (四)经营模式
  1、采购模式
  公司主要采购钢材(包含板材、线材和其他钢材)等生产所需的原材料。公司根据客户订单及整车厂装车计划制定生产计划,再根据生产计划和库存量制定采购计划,并结合原材料价格变动趋势进行采购调整。目前,钢铁生产企业销售多采取经销模式,公司主要向钢材生产企业控制的钢贸平台企业或者第三方钢贸平台企业购买,公司已与主要原材料供应商建立了长期稳定合作关系。
  2、生产模式
  公司采用以销定产和安全库存结合的生产模式,根据客户下达的采购订单和自身销售预测合理安排生产计划,在满足客户需求的基础之上,提高公司的产能利用率和生产效率。公司产品从生产计划下达到生产入库,主要通过PLM、SAP/S4HANA、MES、WMS、WCS、SCADA、SRM、OA、LIMS、调度中心和条码系统等信息化系统集成、数据互通、人机交互、柔性制造以及信息分析优化等手段,实现对多个数字化车间的统一管理与协调生产,由生产管理部门、制造部门、质量部门和各
  生产车间共同组织实施,公司生产流程图具体如下:
  公司销售流程包括客户开发阶段、新产品获取阶段、试制阶段、批量生产阶段等四个阶段。
  公司销售客户包括整车厂和零部件配套供应商,在以整车厂业务为主基础上,拓展核心二配客户。公司为主要整车厂客户提供的产品为定制产品,产品供应通常采用“一品一点”的配套模式,产品一般直接销售给整车厂,有时需要按照整车厂要求或市场需求向配套供应商供货,配套供应商采购公司产品后通过加工形成组合件再交付给整车厂。
  在客户开发阶段,整车厂会对供应商生产条件、质量控制、企业管理等方面进行认证考核,公司考核通过后才能成为整车厂的预选供应商,并与整车厂保持较为稳固的长期合作关系。
  新产品获取阶段,公司获取新产品订单主要包括整车厂新产品询价、公司投标报价、报价跟踪、中标获得新产品定点资格等四步。公司中标获得订单之后,与整车厂签订产品开发和供货协议,确定产品的具体技术参数和工艺、产品价格等。
  试制阶段,公司根据获取的客户产品具体技术参数和工艺要求试制,主要包括模具设计开发、样件生产并通过整车厂审核、预批量生产并通过客户审核、批量生产等步骤。
  公司达到批量生产条件后组织生产、实现销售,并落实相关售后服务。在批量生产过程中,产品的生产和供应将根据整车厂的生产和销售情况进行适当调整。
  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模式未发生变化。
  (五)公司所处的行业地位
  公司深耕汽车金属零部件领域三十余载,凭借特有的产品结构优势、过硬的研发能力、可靠的产品质量、快速的响应能力以及满足客户多层次需求的能力,公司产品及服务得到了客户的高度认可。公司合作客户包含欧系、美系、日系、自主品牌、新势力等,多年来,公司在汽车高强度紧固件、冲焊集成件领域沉淀了丰富的技术,同时,依托前瞻性战略部署,公司持续加大对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拓展与合作,积极加速轻量化、一体化铝铸件产品生产进程,进一步加强了整体竞争优势,在汽车行业内具有较高的知名度。
  公司始终坚持全工艺链自制的方针,在产品多元化及稳定性供应方面具有独特的产业链优势。公司拥有3家高新技术企业,实验室通过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认可,研发中心通过省级企业研究院和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认定。已获得国家级绿色低碳工厂、浙江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宁波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宁波市制造业单项冠军重点培育企业、宁波市制造业“大优强”培育企业、浙江省管理对标提升标杆企业和浙江省AAA级守合同重信用企业等荣誉称号。公司曾主导起草国家汽车专用高强度紧固件生产标准《小螺纹第2部分:公差和极限尺寸》、参与起草国家汽车专用高强度紧固件生产标准《普通螺纹公差》、参与起草中国金属学会团体标准《冷镦和冷挤压用钢》。公司拥有多项核心技术及专利,能够实现与整车厂早期的同步开发,是整厂车一级供应商。
  (六)主要的业绩驱动因素
  1、外部驱动因素
  2024年上半年,我国国民经济延续恢复向好态势,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GDP同比增长5.0%。报告期内,我国汽车产销量分别完成1,389.1万辆和1,404.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9%和6.1%。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1,188.6万辆和1,197.9万辆,同比分别增长5.4%和6.3%。新能源汽车产销量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市场占有率稳步提升。
  2024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关键之年,是深入实施“十四五”规划的攻坚之年。汽车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2024年3月开展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曾5次提到“汽车”,其中有4次提到“新能源汽车”,2次提到“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与往年相比,新能源汽车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出现的频率提高,这释放了强化政策支持、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信号。此外,2024年上半年汽车行业也受益于以旧换新补贴、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税收优惠等多项政策支持,相关政策的落地将有利于降低购车成本、提升消费者信心,进而刺激汽车销售增长,为整个产业链带来新发展机遇,共同促进了汽车市场的活跃和增长。
  2、内部驱动因素
  报告期内,公司加快技术研发进程,不断引进高素质人才,打造专业人才梯队,使公司在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等方面实现持续迭代和优化;公司立足主业,以市场为导向,在巩固原有业务的基础上,积极拓展新能源客户,挖掘客户潜在需求,持续扩大市场份额;不断探索产品新应用场景,拓展多元化使用渠道,打造业务第二增长曲线;持续强化内部管控,多措并举提升管理效益,重点加强自动化改善,全力推进信息化、智能化工厂建设,优化调整能源利用,实现降本增效。
  公司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优化产业布局,围绕长三角汽车产业集群、中部汽车产业集群、珠三角产业集群及东北汽车产业集群建立并扩大制造基地。报告期内,公司IPO募投项目“汽车冲焊件(武汉)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和非公开发行项目“汽车冲焊件(广清产业园)生产基地建设项(一期)”、“轻量化汽车铝部件智能化生产基地项目”、“年产20亿件汽车高强度紧固件生产线建设项目(一期)”已全部结项,其中“轻量化汽车铝部件智能化生产基地项目”在调整投资总额并结项后,剩余的募集资金已投入新项目“年产20亿件汽车高强度紧固件生产线建设项目(二期)”。上述募投项目的陆续投产,将进一步完善公司产能战略布局,大幅提高公司生产规模,提升对客户的综合配套服务能力。

  二、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2024年上半年,在世界经济复苏艰难,产业变革加速的背景下,我国汽车产业实现了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有效提升,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销量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市场占有率稳步提升。报告期内,公司董事会及管理层围绕公司发展战略和年度经营目标,坚定立足主业,紧抓市场机遇,深化新能源业务拓展,持续强化精益管理,公司业绩实现较好增长。2024年1-6月,实现营业收入115,494.42万元,同比增长21.67%;公司报告期内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193.58万元,同比增长158.02%。
  1、纵深强化市场开拓力度,新能源业务高增势能延续
  2024年上半年,我国汽车产业发展稳中有进,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销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市场占有率稳步提升。报告期内,公司新能源汽车零部件销售收入为1.91亿元,同比增长110.91%,燃油汽车与新能源汽车共用产品的销售收入约为2.96亿元,同比增长65.52%。
  公司持续优化市场结构,紧抓行业发展机遇,在巩固存量客户现有业务的基础上,重点加强新能源客户的开发与延伸,纵向深耕,横向拓展,并取得了较好成效。报告期内,公司在新能源汽车业务方面,已公告多个项目定点,正在拓宽现有客户面的基础上深入推动“紧固件+冲焊件+铝铸件”全面合作,新能源业务已成为公司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2、持续深化领域拓展,探索产品新应用场景
  公司始终坚持市场导向,积极把握市场机遇,以研发中心为支撑,充分发挥数十年来公司在金属结构件方面积累的丰富设计、制造经验和技术沉淀,持续完善产品矩阵,探索产品的新应用场景。报告期内,公司积极开展各类新领域业务,在碳陶刹车系统方面,项目已经进入小批量试作阶段,且针对售后改装市场也有10款零件正在开发;在光伏领域方面,控制模块等领域金属构成件已有8家客户批量交付,正在逐步放量;在储能及电池包领域,已经有30多款金属结构件进入量产状态;新产品、新应用的新业务场景持续拓展。
  同时,公司坚持“实业+投资”双轮驱动发展战略,在“立足主业,做强做大”的基础上,公司也将集中资源,积极寻求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增量市场、人形机器人等领域的投资并购机会,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追求投资收益,同时推动与投资并购标的战略合作,扩大公司金属结构件业务,拓展新机遇。
  3、稳步推进募投项目建设,产能布局进一步优化
  公司统筹推进募投项目建设,持续深化募投项目全面管理。报告期内,公司已按照相关规定及募投计划完成了对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投资项目“汽车冲焊件(武汉)生产基地建设项目”以及2022年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年产20亿件汽车高强度紧固件生产线建设项目(一期)”、“汽车冲焊件(广清产业园)生产基地建设项目(一期)”的募集资金投入,并予以结项。上述生产基地项目的陆续投产,将大幅提升公司生产制造能力,完善产能战略布局,进一步提高公司的集团协同能力、产品交付能力和市场竞争实力。
  报告期内,公司2022年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投资项目“轻量化汽车铝部件智能化生产基地项目”厂房建设和辅助工程已完工,投入的4000T压铸生产线已经调试完毕,样品顺利下线,产品合格率达到了95%以上,能够满足客户的要求。为提高募集资金的使用效率,优化资源配置,同时结合市场和订单情况,公司决定先期导入1条压铸生产线,待取得批量订单后,剩余3条压铸生产线通过自有资金分批导入。在履行相关审议程序后,公司对该项目予以结项,剩余募集资金全部投入新项目“年产20亿件汽车高强度紧固件生产线建设项目(二期)”,新项目的实施将进一步扩充公司高强度紧固件的生产能力。
  4、校企合作深化产学研融合,聚势赋能促进高质量发展
  公司不断完善产学研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强同高校的技术交流与合作,公司与清华大学签订了《清华大学在校学生实习实践协议书》,清华大学作为国内顶尖高校,拥有强大的科研实力和人才储备,通过本次实习实践,学生们将有机会深入企业一线,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提升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公司也将通过尖端人才的智慧和创新能力以及借助高校的科研力量,持续推动技术升级和产品创新。
  为支持高校人才培养和建设发展,公司多年来向宁波大学机械工程与力学学院提供赞助,用于开展学生方程式竞赛及车辆相关专业人才培养工作。公司冠名的学院“长华车队”斩获了包括中国大学生电动方程式大赛全国二等奖等多项荣誉,并获得了多项实用新型专利证书。
  未来,公司也将继续深化推进产学研合作,搭建创新技术聚集桥梁,为公司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为培养汽车行业的技术人才贡献力量。
  5、推进信息化、智能化建设进程,夯实高质量发展根基
  公司信息化以“计划控制、精细管理、自动生产、批次追溯”为目标,即通过对各部门业务流程的梳理和优化,细化各项基础管理;加强各业务部门的协同,明确各部门的职责;以市场需求计划为导向,组织企业资源;实现对销售、研发、生产、售后的全程控制和跟踪,加强成本控制,提高企业整体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
  公司智能化以高档数控机床与工业机器人、智能传感与控制装备、智能检测、机器视觉、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数字化、智能化制造装备,并在原有信息化的基础上进行升级改造。通过信息化整合将设计、工艺、制造、仓储物流、运营、能源、环境等各环节,通过PLM、MES、SAP、WMS、OA、SRM、LIMS等关键信息化管理系统之间的信息互联互通与集成,实现自动化设备、智能制造单元、各车间和业务部门等层级互联的智能工厂,并建立企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有利于公司实时了解运营情况及生产状况,能够对现场设备状态、生产状态、在制物料、物流信息进行实时监控及远程调度、实现大数据分析与决策。
  报告期内,为了实现协同办公一体化,集团OA升级项目已正式启动,此次项目升级将建设公司整体流程管理平台,SAP、ATS、SRM、WMS、MES、短信系统集成平台,进一步提升高效协同能力,提升工作效率,为公司提供更为精准的数据分析和决策支持。同时,公司非公开募投项目智能物流二期项目也已接入一期主物料环线,实现工序级自动化物流。
  6、“分红+回购”双向发力,积极维护股东权益
  公司高度重视维护投资者权益,积极践行回报投资者理念,公司自2020年上市以来每年持续分红,累计派发现金红利超4亿元。报告期内,公司完成了2023年度利润分配工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元(含税),共计派发9,283.62万元。报告期内,为维护公司价值及股东权益,公司开展了2024年度股份回购工作,本次回购共计190.90万股,回购金额共计1,698.22万元。目前公司共开展了两轮回购,合计已回购股份728.96万股,金额总计7,897.50万元。
  公司积极推动投资者关系管理和价值传递工作,通过股东大会、上证E互动、投资者热线、投资者关系邮箱、业绩说明会、策略会等互动交流平台,积极主动与投资者进行有效沟通。通过邀请投资者、研究员、新闻媒体到公司座谈、调研和现场参观的方式,不断提升投资者关系服务水平,向广大投资者准确传递公司价值,提高公司市场认知度和影响力。

  三、风险因素
  1、行业景气度风险
  公司业务的发展与我国汽车行业的发展状况紧密相关。汽车行业与宏观经济关联度较高,国际及国内宏观经济的周期性波动都将对我国汽车生产和消费带来影响。当宏观经济处于上升阶段时,汽车行业发展迅速,汽车消费活跃;反之当宏观经济处于下降阶段时,汽车行业发展放缓,汽车消费萎缩,将对公司生产经营和盈利能力造成影响。
  应对措施:公司将紧跟汽车行业发展新趋势,把握行业变革方向,立足主业,夯实创新发展新动能,重点加强新能源业务的开拓,持续优化客户资源,深挖客户需求,稳中求进,提高综合竞争实力,推动公司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2、行业竞争加剧的风险
  当前我国汽车市场已经由增量时代进入存量时代,这也拉开了我国汽车消费升级的序幕。随着国内汽车行业的转型升级以及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快速崛起,必将吸引更多企业进入汽车零部件行业或促使现有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扩大产能,未来的市场竞争将愈加激烈。作为已进入整车供应体系的汽车零部件企业,公司虽然存在先发优势,但如果未来不能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及时提高产品竞争力、紧跟整车厂新车型开发速度,则将面临产品市场份额下降的风险,进而影响公司未来发展。
  应对措施:公司将充分利用集团协同优势,强化技术引领,构建创新驱动发展,集中资源做大主业,加速产品转型升级,稳增量、保存量,重点开拓新能源业务,深入推进精益生产,持续提质降本增效,强基础,练内功,全面提升综合实力。
  3、客户集中度较高的风险
  报告期内,前五名客户销售额占年度销售总额65.97%,客户集中度相对较高。若公司主要客户的经营情况出现重大不利变化或公司出现客户流失的情形,则公司将面临一定的因客户集中度较高而导致的经营风险。
  应对措施:公司将持续推动客户多元化战略,在巩固和维护好现有客户的基础上,积极开拓新的客户,丰富产品种类,不断提高市场占有率。
  4、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
  公司主要原材料为钢材(包括线材、板材等)。钢材作为大宗基础工业产品,具有价格波动相对较大的特点。如果未来钢材价格大幅上涨,公司未能有效地将原材料价格波动传导至销售给客户的产品价格中,未能有效抵消产品生产成本上升的影响,将对公司的毛利率和盈利能力产生不利影响。
  应对措施:公司将积极关注原材料价格波动变化,及时了解相关信息政策,做好市场趋势研究,与供应商签订长期供货合同,通过在低价时点灵活采购和集中采购的方式合理安排库存,降低原材料波动对公司的不利影响。
  5、投资项目风险
  非公开发行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实施后,将大幅度增加公司汽车零部件生产能力,有利于公司进一步提高市场占有率,提升公司品牌。同时,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建成投产后,公司每年将增加固定资产折旧费用,如果出现募集资金投资项目不能如期顺利达产、达产后相关产品市场环境发生重大不利变化、未来下游汽车行业出现重大不利变化等情形,公司将面临无法实现预期收益的风险。
  应对措施:公司将持续关注行业发展趋势,充分发挥集团协同效应,利用客户资源优势,加大市场开拓力度。同时,公司也将持续开展提质增效工作,通过技术赋能提高产品附加值,优化产品结构及工艺流程,节能降耗,增加收益。

  四、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客户资源优势
  公司在汽车金属零部件领域已深耕30余载,产品已有效覆盖全球各系别乘用车,合作客户包含欧系、美系、日系、自主品牌及汽车新势力等,在业务稳定性、供应风险管控、行业地位方面存在明显的优势。主要客户包括一汽大众、上汽大众、上汽通用、长安福特、东风本田、广汽本田、广汽丰田、一汽丰田、东风日产、长安马自达、东风神龙、吉利汽车、长城汽车、比亚迪、上汽集团、奇瑞汽车、江铃汽车及国内外主流纯新能源车企等(排名不分先后,部分厂家由于保密关系无法公布)。
  公司始终重视客户利益与需求,致力于为客户提供高品质的技术、产品和服务解决方案,依托多年来积累的优质客户群体和长期为整车厂配套生产的丰富经验,公司与客户深度合作的粘度持续提升,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为公司的业绩保障和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二)管理体系优势
  “以顾客为关注焦点”是公司一贯秉承的经营理念。在公司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全员参与、持续改进的质量文化氛围,不断推进全过程质量控制,强化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坚持以更好的质量和服务满足客户期望及潜在需求。
  公司建立了IATF16949、ISO14001、ISO45001及GB/T23001等多维一体的管理体系,完成纲领性文件《管理手册》的编制,深度融合了各系别整车制造业的质量管理要求,建立了持续改进、缺陷预防、减少变差和浪费的综合管理制度,自主有效地形成PDCA良性循环。同时公司以程序文件为基础,编制了各业务过程的管理标准和记录性文件,明确了制度和流程,形成多层次的质量管理架构。在质量管理的实践中充分提高管理体系的充分性、适宜性、有效性、并获得满意的改进结果。
  公司持续强化信息化、智能化建设进程,引进并优化PLM、SAP、MES、LIMS、OA等数字化、智能化管理软件,逐步建立了从研发、制造、销售等全过程的辅助管理决策系统,实现自动化设备、智能制造单元、各车间和业务部门等层级互联的智能工厂,并建立企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有利于公司实时了解运营情况及生产状况,能够对现场设备状态、生产状态、在制物料、物流信息进行实时监控及远程调度、实现大数据分析与决策,为公司的高质量发展积极赋能。
  (三)产业线优势
  公司产业线覆盖广,在汽车金属零部件领域已经形成了紧固件(螺栓、螺母、异形件)、折弯件、螺母板、冲焊件、冲铝件、铸铝件、碳陶刹车系统结构件等各类多元化产品的产业布局。公司始终坚持全工艺链自制方针,在工艺多样化、产品内制化、供应风险可控、物流成本削减、客户响应速度、同步设计开发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产业链优势。
  在紧固件方面,公司拥有超6000平方米的模具研发加工中心,模具可自主设计与加工,已实现主模80%以上自制。工艺链方面,具备含原材料改制、成型、搓丝、机加工、热处理、表面处理、影像分选等全工序内制化能力;
  在冲焊件方面,800/500T自动卷材落料线,能够满足大部分板材剪切加工需求;3000/2500/1600T多工位冲压机群、200-800T级进模冲压机群,能够满足大部分车身件需求;全自动机器人焊接线能够在自动化、工艺稳定性、效率提升方面凸显规模制造优势;国际领先的副车架集成装配线能实现副车架关联零部件的自动上料、装配、在线测量、自动堆垛;大型全自动电泳表面处理线能满足大部分车身件涂装需求。冲焊件设备领域自动化程度国内领先。
  在轻量化方面,生产工艺采用级进模快速生产、3D视觉自动识别上料、全自动压铆及在线检测、机器人自动堆垛。报告期内,公司定点的十几个冲铝件项目都已进入量产,销售收入持续提升。
  (四)技术研发优势
  技术创新与产品研发是企业蓬勃发展的强大动力,多年来,公司始终高度重视技术研发工作,培育出了多支稳定、专业、高效、务实且经验丰富的研发团队。作为整车厂的一级供应商,公司能敏锐的适应市场变化,快速响应客户对技术和产品的需求。凭借丰富的配套经验,公司积极参与客户早期的同步开发工作,为客户提供最适化式样提案。
  公司拥有通过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认可的实验室和3家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中心已通过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和省级企业研究院认定。已获得浙江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宁波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宁波市制造业单项冠军重点培育企业、宁波市制造业“大优强”培育企业和浙江省管理对标提升标杆企业等荣誉称号。公司曾主导起草国家汽车专用高强度紧固件生产标准《小螺纹第2部分:公差和极限尺寸》、参与起草国家汽车专用高强度紧固件生产标准《普通螺纹公差》、参与起草中国金属学会团体标准《冷镦和冷挤压用钢》。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拥有240项专利,其中发明专利33项。2024年1-6月研发投入共计4,228.86万元,占公司营业收入的3.66%。
  (五)产品结构优势
  公司采用横向多元化产品战略,以现有金属制品及设计制造经验为中心,横向拓展产品的多领域发展,在原有市场、产品基础上进行变革,为更多客户提供多元化的产品需求。
  目前公司产品结构,包含螺母系列、螺栓系列、异形件系列、螺母板系列、冲焊件系列、折弯件系列、副车架系列、铝压铸系列、碳陶盘结构件系列等多元化产品,并具备自动化、模块化装配和柔性制造能力。
  公司顺应行业发展趋势,在节能减碳的大背景下,积极拓展能源相关的多元化行业领域,以汽车零部件为核心积累,实现了光伏、储能新领域突破,客户群体不断扩大,带来了全新增长点。
  (六)产业布局优势
  公司为国内近百家主机厂、数百家二配客户提供产品,为保证向客户提供优质高效的近地化配套服务,公司围绕国内主要汽车产业集群建立了多个生产基地,其中长华集团、宁波长盛和布施螺子覆盖长三角汽车产业集群;武汉长源覆盖中部汽车产业集群;吉林长庆覆盖东北汽车产业集群;广东长华覆盖珠三角汽车产业集群。
  公司秉承让客户满意的近地化配套服务为宗旨,以技术+商务交流为导向,已在广州、武汉、宁波三地分别成立了技术研发中心,通过与客户前期的技术交流,后期的技术改善等,让公司业务得以有效支撑并快速拓展。
  通过上述产业布局,在客户满意度、技术共同研发、业务保证、有效库存控制、近地化物流优势等方面,培育了新的发展动能。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