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肤

主营介绍

  • 主营业务:

    研发、生产和销售专用有机新材料。

  • 产品类型:

    显示材料、医药产品、电子化学品

  • 产品名称:

    显示材料 、 医药产品 、 电子化学品

  • 经营范围:

    液晶显示材料、有机电致发光显示材料、医药中间体(不含药品)、农药中间体以及其它精细化学品(不含危险、监控、易制毒化学品)的研制、开发、生产、销售;化学品加工(不含危险、监控、易制毒化学品);化工机械加工、设备安装;化学试剂及化学原材料(不含危险、监控、易制毒化学品)的销售;化工技术咨询,技术服务(以上不含易燃易爆危险品),光电原材料、电子元器件及机电产品的生产与销售。(以上经营范围除国家规定的专控及前置许可项目)(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运营业务数据

最新公告日期:2024-04-29 
业务名称 2023-12-31 2023-06-30 2022-12-31 2021-12-31 2020-12-31
专利数量:授权专利(个) 21.00 13.00 18.00 - -
专利数量:授权专利:发明专利(个) 19.00 13.00 16.00 - -
专利数量:申请专利(个) 16.00 - - - -
专利数量:申请专利:发明专利(个) 16.00 - - - -
产量:医药中间体(吨) 22.32 - - - -
产量:显示材料(吨) 194.73 - - - -
产量:电子化学品及其他(吨) 22.48 - - - -
销量:医药中间体(吨) 26.45 - - - -
销量:显示材料(吨) 204.32 - - - -
销量:电子化学品及其他(吨) 24.30 - - - -
产能利用率:渭南海泰(%) 66.71 - - - -
产能利用率:蒲城海泰(%) 72.20 - - - -
产能:在建产能:瑞联制药(.3) 65.40 - - - -
产能:在建产能:蒲城海泰(.60) 832.05 - - - -
产能:设计产能:渭南海泰(.99) 380.99 - - - -
产能:设计产能:瑞联制药(.3) 205.30 - - - -
产能:设计产能:蒲城海泰(.60) 1750.60 - - - -
医药中间体产量(吨) - - 35.72 72.96 39.90
医药中间体销量(吨) - - 36.91 64.60 45.14
显示材料产量(吨) - - 285.11 331.42 159.16
显示材料销量(吨) - - 255.76 276.83 176.54
电子化学品及其他产量(吨) - - 16.63 29.95 19.18
电子化学品及其他销量(吨) - - 17.91 24.60 23.37
专利数量:授权专利:实用新型专利(个) - - 2.00 - -

主营构成分析

报告期
报告期

加载中...

营业收入 X

单位(%) 单位(万元)
业务名称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成本(元) 成本比例 主营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加载中...
注:通常在中报、年报时披露 

主要客户及供应商

您对此栏目的评价: 有用 没用 提建议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6.16亿元,占营业收入的50.98%
  • 客户A
  • 客户B
  • 客户C
  • 客户D
  • 客户E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客户A
1.59亿 13.18%
客户B
1.44亿 11.94%
客户C
1.13亿 9.35%
客户D
1.02亿 8.42%
客户E
9774.17万 8.09%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1.38亿元,占总采购额的34.28%
  • 供应商甲
  • 供应商乙
  • 供应商丙
  • 供应商丁
  • 供应商戊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供应商甲
4105.02万 10.19%
供应商乙
2744.42万 6.81%
供应商丙
2642.78万 6.56%
供应商丁
2283.93万 5.67%
供应商戊
2035.46万 5.05%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8.27亿元,占营业收入的55.83%
  • 客户A
  • 客户B
  • 客户C
  • 客户D
  • 客户E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客户A
2.43亿 16.40%
客户B
1.96亿 13.22%
客户C
1.45亿 9.80%
客户D
1.42亿 9.62%
客户E
1.01亿 6.79%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2.85亿元,占总采购额的35.79%
  • 供应商甲
  • 供应商乙
  • 供应商丙
  • 供应商丁
  • 供应商戊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供应商甲
8038.97万 10.08%
供应商乙
6120.66万 7.68%
供应商丙
5190.21万 6.51%
供应商丁
4989.67万 6.26%
供应商戊
4194.45万 5.26%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7.79亿元,占营业收入的50.57%
  • 客户A
  • 客户B
  • 客户C
  • 客户D
  • 客户E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客户A
2.03亿 13.16%
客户B
2.02亿 13.10%
客户C
1.38亿 8.97%
客户D
1.27亿 8.24%
客户E
1.09亿 7.10%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3.69亿元,占总采购额的36.80%
  • 供应商甲
  • 供应商乙
  • 供应商丙
  • 供应商丁
  • 供应商戊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供应商甲
1.48亿 14.77%
供应商乙
5899.25万 5.89%
供应商丙
5716.09万 5.70%
供应商丁
5241.21万 5.23%
供应商戊
5224.34万 5.21%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5.48亿元,占营业收入的52.20%
  • 客户A
  • 客户B
  • 客户C
  • 客户D
  • 客户E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客户A
1.85亿 17.63%
客户B
1.29亿 12.29%
客户C
7978.52万 7.60%
客户D
7745.76万 7.38%
客户E
7667.18万 7.30%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1.54亿元,占总采购额的34.31%
  • 供应商A
  • 供应商B
  • 供应商C
  • 供应商D
  • 供应商E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供应商A
6600.85万 14.71%
供应商B
2898.53万 6.46%
供应商C
2010.93万 4.48%
供应商D
1981.34万 4.41%
供应商E
1905.36万 4.25%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7.21亿元,占营业收入的72.83%
  • Merck KGaA
  • 日本中村科学器械工业株式会社
  • Chugai Pharmaceutica
  • 江苏和成与江苏和成新材料有限公司与安庆飞
  • 北京八亿时空液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Merck KGaA
2.47亿 24.92%
日本中村科学器械工业株式会社
2.11亿 21.34%
Chugai Pharmaceutica
1.44亿 14.56%
江苏和成与江苏和成新材料有限公司与安庆飞
6580.88万 6.65%
北京八亿时空液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5296.67万 5.35%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2.04亿元,占总采购额的44.89%
  • 山东瑞辰新材料有限公司
  • 淄博凌润经贸有限公司
  • 四川新火炬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 淄博晶鼎化工新材料有限公司
  • 咸阳汇源化工有限公司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山东瑞辰新材料有限公司
8859.35万 19.51%
淄博凌润经贸有限公司
3446.76万 7.59%
四川新火炬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3244.91万 7.15%
淄博晶鼎化工新材料有限公司
2479.63万 5.46%
咸阳汇源化工有限公司
2357.68万 5.19%

董事会经营评述

  一、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2023年外部环境复杂、全球经济复苏步伐迟滞,虽然2023年终端消费电子需求有一定程度的恢复,但缺乏真正向上的驱动力,特别是2023年上半年的市场表现仍较为惨淡,下游面板厂商依旧严控产线稼动率以维持供需平衡、降低面板价格的波动,按需生产、动态控产成为行业常态,传导至上游显示材料行业后,上游显示材料厂商面临着下游客户需求相对疲软、业绩承压的局面。虽然公司通过积极的市场策略开拓新销路、开发新产品、提高产品响应速度,以工艺优化、节约挖潜、加强成本管控等方式降低成本,但基于行业整体现状和消费低迷的影响,叠加医药市场表现疲软、行业竞争激烈等因素,公司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均有不同... 查看全部▼

  一、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2023年外部环境复杂、全球经济复苏步伐迟滞,虽然2023年终端消费电子需求有一定程度的恢复,但缺乏真正向上的驱动力,特别是2023年上半年的市场表现仍较为惨淡,下游面板厂商依旧严控产线稼动率以维持供需平衡、降低面板价格的波动,按需生产、动态控产成为行业常态,传导至上游显示材料行业后,上游显示材料厂商面临着下游客户需求相对疲软、业绩承压的局面。虽然公司通过积极的市场策略开拓新销路、开发新产品、提高产品响应速度,以工艺优化、节约挖潜、加强成本管控等方式降低成本,但基于行业整体现状和消费低迷的影响,叠加医药市场表现疲软、行业竞争激烈等因素,公司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均有不同程度下滑。
  (一)2023年整体经营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0,816万元,同比下降1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3,418万元,同比下降46%,扣非后净利润11,668万元,同比下滑48%,报告期内净利润、扣非净利润下降幅度高于营业收入主要是综合毛利率下降所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44,935万元,同比增长132%;截至报告期末,公司资产总额为33.24亿元,较期初下降0.5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29.41亿元,较期初下降0.50%。
  2023年公司综合毛利率为35.18%,较2022年减少3.54个百分点,毛利率下降的主要原因为营业收入下降,公司整体生产规模效应减弱,单位直接人工和单位制造费用上升,导致毛利率同比下降。随着募投项目建设逐步推进,部分项目在短时间内难以形成销售收入,折旧大幅上升,导致毛利率同比下降。
  (二)主要板块经营情况
  1、显示材料板块
  2023年,公司显示材料板块实现销售收入103,136万元,占公司营收总额的比重为85%,同比减少21,852万元,降幅为17%。2023年公司显示材料业务呈现出以下特点:
  (1)液晶业务下滑较为严重,OLED业务虽有轻微下滑,但整体呈现快速发展趋势,OLED产品“氘代化”的范围进一步扩大,公司OLED业务板块收入与液晶板块基本持平。
  (2)OLED板块500公斤以上的订单数量有所减少,50公斤以上的订单数量大幅增加,新品项目尤其是中试类新品项目进一步增加,一方面说明下游厂商在下单方面更加谨慎,另一方面说明公司潜在放量产品较多。
  2、医药CDMO板块
  2023年公司医药CDMO板块实现销售收入13,589万元,占公司营业收入的比重为11%,同比减少4,644万元,降幅为25%。公司医药板块业务收入下降主要是由于客户采购策略调整着力消化库存减少了对医药板块主力产品的采购,虽然同时加大了该主力产品的终端药配套医药中间体的采购,但涨幅无法覆盖主力产品下滑缺口,导致销售收入较去年同期大幅下滑。
  医药业务作为公司的长期重要战略发展方向,公司持续从人才引进、研发投入等方面优化该板块的资源配置,不断丰富产品种类和结构。在产品管线层面,截至2023年底,公司共有医药管线207个,相较于2022年底净增加67个,其中终端药物为创新药的项目124个,仿制药项目37个,未知46个。
  2、未知系指部分终端药物的商业化进度、名称、治疗领域等相关信息公司无法获悉。
  3、电子化学品及其他新材料板块
  2023年公司电子化学品及其他新材料板块实现销售收入4,091万元,占公司营业总额的比重为3%,同比减少726万元,同比下降15%。公司电子化学品及其他新材料板块业务收入下降一方面是由于2023年半导体行业处于下行周期,市场整体表现较差,导致公司相应光刻胶材料的需求下滑;另一方面,公司新产品的验证周期较长,放量时间延缓。公司自2015年开始研发以高端光刻胶材料为重点方向的半导体光刻胶单体和膜材料单体等材料,截至目前,公司在电子化学品板块的主要产品包括半导体光刻胶单体、膜材料单体、PI单体、TFT平坦层光刻胶等,部分量产的半导体光刻胶单体保持快速增长态势。虽然目前该板块整体收入占比相对较低,2023年出现短暂性下滑,但该板块的下游市场空间广阔,客户数量、新品数量等在逐年快速增加,随着产品的放量将有力支撑公司业绩增长。
  (三)坚持创新发展,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力度
  2023年公司坚持创新发展,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全年研发投入共计11,308万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9%,较去年增长8%。在持续吸引和培养高端科研人才、专注核心竞争力提升、推动研发成果转化、提升科研系统人工智能化等方面不断作出努力;研发投入优先考虑公司的核心技术和产品,聚焦新领域、新材料的预研和布局,从小分子化学合成延伸至中分子、大分子合成,开展多肽类、氨基酸类化合物及半导体光刻胶树脂产品研究,集中资源解决关键技术难题;建立从研发到产品化的快速转化机制,确保研发成果能迅速转化为市场竞争力;推动质检部门LIMS系统以及科研智能研发辅助系统的快速落地,积极跟踪、调研大数据、AI在实际工作场景中的应用。全年公司新品研发数量、中试上线数量及新品上线率、节约挖潜完成率均全面提高。
  (四)资本运作
  1、对外投资
  2023年,公司投资了西安思摩威新材料有限公司(简称“思摩威”)及西安天交新能源有限公司(简称“天交新能源”)。思摩威是一家从事柔性有机发光材料和封装材料产品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的高科技企业,其主营产品是显示面板OLED用封装材料和光刻胶,目前产品已在国内部分头部面板厂商实现供应;天交新能源致力于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组件的研发、生产及销售,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是利用钙钛矿型的有机金属卤化物半导体作为吸光材料的太阳能电池,其凭借高效率、低成本、低能耗、应用场景丰富等特点,在降低光伏成本革命中备受关注,属于第三代新型光伏电池,未来发展潜力巨大。近年来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组件产业化开发进程不断推进,若未来钙钛矿电池组件的稳定性和寿命问题得以解决,其将可能成为商业化光伏主流技术之一。
  基于对新材料行业中具有前瞻性、创新性技术的预判,公司与思摩威和天交新能源的合作有利于各方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在新技术合作开发、上下游产业链融合发展等领域开展深入合作,有助于进一步完善公司在新材料领域的布局,谋求建立长期战略合作机会,实现互利共赢,并为公司带来长期投资收益。
  2、再融资项目推进
  2024年2月,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审核委员会召开2024年第10次审议会议,对公司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的申请进行了审议。根据会议审议结果,公司本次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的申请符合发行条件、上市条件和信息披露要求。公司本次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事项尚需获得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作出同意注册的决定后方可实施,公司将按要求继续推进可转债项目的申报。
  (五)全面梳理流程,提升管理效能
  2023年公司全面开展定岗定编和流程优化工作,以满足客户需求为基本原则,梳理重点职能、明确权责界面、简化流程层级,聚焦降本增效,提升响应速度和工作效率。全年共梳理简化500余个流程环节,重点优化项目24项,不断完善内控机制,有效提高公司运营效率、管理效率,持续提升客户满意度。
  (六)重点产能建设
  报告期内,公司的产能建设以蒲城海泰和瑞联制药为主,资本性支出除用于原有项目的改扩建和零星修缮外,仍以募投项目的投资为核心。2023年,公司固定资产类资本性支出金额为26,803万元,其中募投项目支出金额为10,019万元。公司各募投项目逐步进行产能释放,其中OLED及其他功能材料生产项目已整体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科研检测中心大楼已有部分楼层投入使用,原料药项目一期已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正在办理首个原料药产品的上市许可申请,目前该产品的国内注册检验、药品注册现场核查和GMP符合性检查已完成,待取得化学原料药上市申请批准通知书后即可在国内销售。
  
  二、报告期内公司所从事的主要业务、经营模式、行业情况及研发情况说明
  (一)主要业务、主要产品或服务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专注于研发、生产和销售专用有机新材料,业务内容涵盖显示材料、医药产品、电子化学品等新材料。其中显示材料产品根据终端产品显示特性的不同分为OLED材料、液晶材料;医药产品包括创新药中间体和原料药(销售许可办理中,尚未形成销售),电子化学品主要产品包括半导体光刻胶单体、TFT平坦层光刻胶、膜材料单体和聚酰亚胺单体等。
  (二)主要经营模式
  1.盈利模式
  公司的盈利模式主要为生产和销售专用有机新材料,公司从上游供应商处采购原材料,根据客户提供的各类材料结构式及技术指标要求,公司针对性研发合成路线及纯化工艺,定制生产以销售给下游客户获得收入和利润。
  2.采购模式
  公司生产使用的主要原材料包括基础化工原料和各类定制初级中间体。公司建立了以《原材料采购工作管理办法》《大宗物料采购管理办法》《供应商管理办法》《产供销存货管控办法》等多项采购管理制度为基础的采购体系,严格按照制度流程合规采购,对主要供应商采取合格供应商认证机制:采购部对潜在新供方进行前期调查,对其生产规模、信用情况及体系建设进行初步评价;初评通过后通知新供方送样进行小试样品评价,测试合格后,评价部门出具评价报告,采购部组织相关部门考察供应商、出具考察报告;公司根据报告确定合格供应商,后期按照《供应商管理办法》进行管理。公司采用“以产定购与合理备库”相结合的采购模式,根据订单需求、备货需求及原材料市场变动情况制定采购计划,采购计划经审批后,采购部根据公司质量标准的要求,结合供应商库存、产品品质等情况,在公司合格供应商名录中经过询价、比价、议价等流程,采购完成后执行检测、入库、报账、付款等工作。
  3.生产模式
  公司以客户订单及中长期预计需求量为导向,采用“以销定产”为主、“合理库存”为辅的生产模式,在确认客户订单后,由经营计划部编制生产任务书并根据产品生产工艺安排采购部进行原材料采购,与生产部门根据生产工艺和原材料到货时间共同制定生产计划,生产承接部门根据生产计划组织实施生产并在完成产品生产后向质检部门送样检测,送样质检合格后办理入库供营销部提货。在生产方面,公司以自产为主,辅以外协加工以缓解自有产能不足时的压力,保障产品的正常市场供应。
  4.销售模式
  公司产品主要为按照终端生产企业特定技术指标要求生产的定制产品,采取直销方式销售给下游客户。根据部分日韩地区终端生产企业的商业惯例,公司通过其指定的代理采购商进行销售。
  (三)所处行业情况
  1.行业的发展阶段、基本特点、主要技术门槛
  公司的主要产品根据其终端产品应用领域和业务类型,分别属于显示行业、医药CDMO行业和电子信息行业。
  (1)显示行业
  2022年下半年起,在经济下行、终端需求低迷、前期供给端新产能集中释放等多重因素下,显示产业链上下游遭受严重打击,面板行业供需失衡,面板价格大幅下跌。2023年终端消费电子需求虽有所恢复,但面板价格的博弈仍在持续,作为显示产业链中具有主导地位的面板厂商为保持面板价格稳定,一方面优先消化库存,另一方面仍严控稼动率,以销定产,产业链上游材料需求恢复不及预期。根据Omdia数据,2023年全球显示面板的出货面积为2.48亿平方米,同比下降1.0%,市场规模约为1,179亿美元,同比下降3.9%。
  虽然2022年开始显示面板整体的出货面积和市场规模逐年下滑,但作为目前市场上最为活跃、期待度最高的显示技术,OLED显示技术的终端应用领域不断拓展,在折叠屏手机、车载、AR/VR、平板电脑、游戏平台等高端、新兴市场领域的渗透率不断提升。根据Omdia数据,2023年,AMOLED面板的出货面积约1,308万平方米,占全球显示面板出货面积约为5.3%,市场规模约为423.50亿美元,占全球显示面板市场规模约为35.9%,预计到2024年,AMOLED面板的出货面积将增长至1,676万平方米,市场规模达到487.40亿美元。在大尺寸领域,OLED面板主要应用于中高端电视,虽然OLED电视的出货量近5年来整体增长显著,但由于价格较高,在消费低迷时期更易受到影响,洛图科技(RUNTO)数据显示2023年OLED电视出货量近5年来首次出现大幅下降,仅出货548万台,同比下降20.6%;在中型尺寸领域,OLED面板的渗透率也在不断提升,Omdia显示,2023年中尺寸面板(车载、桌面显示和移动PC端)的出货面积同比增长22.4%,预计2024年较2023年将进一步增长91.8%,一方面作为电子产品引领者的苹果在其iPad上采用OLED屏幕将带动其他电子厂商在平板电脑上对OLED面板的应用;另一方面,车载领域,OLED在新能源及高端品牌市场不断取得突破进展,根据群智咨询最新测算,预计2023年全球OLED车载显示面板出货量达到120万片,同比增长1.1倍。在小尺寸领域,OLED在中高端手机中占据绝对主导地位的同时向低端市场加速渗透,市场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市场AMOLED智能手机面板出货量约6.9亿片,同比增长16.1%,AMOLED在全球智能手机市场的渗透率首次超过50%。其中可折叠OLED面板贡献颇大,预计到2027年可折叠OLED面板将增至9,000万片,是2022年出货量1,900万片的五倍。
  面对多元应用领域渗透和消费电子厂商对高品质屏幕的需求,下游面板企业和上游材料企业共同努力以改善OLED存在的发光材料寿命和发光效率的短板,材料厂商竞相布局、迭代氘代材料并将氘代材料的使用从蓝光材料扩展到绿光和红光材料中,面板厂商则通过叠层技术增加材料用量;为提高切割效率、降低OLED面板的价格,京东方等国内面板厂商开始投资建设8.6代大尺寸AMOLED生产线加速OLED产业的国产化,这些技术升级和产业创新将逐步补上OLED“短板”,使得“长板”更加突出。
  在本次行业下行周期中,相较于OLED,液晶显示整体受影响更为严重,面板价格波动较大,终端消费领域在2023年二、三季度有所反弹,但电视、IT等核心应用领域的需求较2022年仍有所下降,面板厂商对生产持谨慎态度,严格控制产能利用率,向上缩减采购,向下缩减供给,将面板价格维持至获利水平。据Omdia数据,TFT-LCD面板的市场规模已经连续2年下降,2023年,TFT-LCD面板的出货面积约23,459万平方米,占全球显示面板出货面积约为94.5%,市场规模约为744亿美元,占全球显示面板市场规模约为63.1%,其中大尺寸液晶电视面板出货总量进一步下降至2.36亿片,同比降幅达10%;全球LTPS-LCD车载显示面板出货量增长至约5,870万片,同比增长66%。
  虽然OLED、micro-LED等新型显示技术相继出现并不断发展,但液晶显示作为技术最成熟、最核心、市场占有率最高的显示技术在短期内地位依然稳固,预计到2028年TFT-LCD面板占全球显示面板出货面积仍超过90%,市场规模占全球显示面板市场规模超过50%,成熟液晶市场的未来增长空间已相对有限,新技术和新产品较少,行业毛利率较为稳定,未来行业恢复和增长将主要依赖于大尺寸趋势的深化和液晶显示在车载等领域的应用。
  (2)医药CDMO行业
  CDMO企业主要是为医药生产企业的产品特别是创新产品提供工艺开发以及制备、工艺优化、注册和验证批生产以及商业化定制研发生产服务的机构。CDMO企业将自有工艺研发能力与规模生产能力深度结合,通过临床试生产、商业化生产的供应模式深度对接客户的研发、采购、生产等整个供应链体系,可以为客户提供药品生产所需要的工艺流程研发及优化、配方开发及试生产服务,并在上述研发等服务的基础上进一步提供从公斤级到吨级的生产服务。
  CDMO行业赛道宽广,全球医药行业市场规模的增长和创新药企业研发投入促进CDMO行业持续扩容,且以化学药CDMO为主,市场集中度低、高度碎片化。根据EvauatePharma的预测,2023年全球医药行业市场规模约15,561亿美元,预计2030年达到21,059亿美元,全球医药研发支出约2,110亿美元,预计2026年将增长至2,325亿美元。同时,医药研发企业面临疾病日益复杂、政策监管持续升级,新药研发成本上升、研发成功率下降的局面,进一步促进了以平衡研发成本、研发效率和研发投入回报率为目的医药外包需求的提升,并逐渐从医药中间体的CDMO向API和制剂的CDMO发展,根据Frost&Suivan的相关数据,全球医药CDMO市场在2022年至2025年间将保持快速增长的势头,预计全球化学药CDMO市场规模在2025年将达到784亿美元。随着我国CDMO企业的综合技术水平和管理体系不断完善,全球医药外包产业链从欧美向中国转移,加之我国MAH制度确立了药品上市许可和生产许可分离,激发了国内科研机构和小型药企的创新活力,中国CDMO市场规模增速远高于全球平均水平,在全球CDMO行业的市占率逐年提升,中国医药研发服务公司提供的全球外包服务的市场(不包括大分子CDMO)规模将由2022年的1,312亿元增长到2026年的3,368亿元,年平均增幅约26.6%。
  (3)电子材料行业
  公司电子化学品板块的主要产品对应的终端应用行业即电子材料行业市场细分程度较高,技术发展和行业状况差异明显,核心产品的直接下游主要为半导体光刻胶领域和显示面板用光刻胶领域,行业情况如下:
  作为全球科技竞争和产业变革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人工智能、5G、工业电子等新兴市场的不断发展,全球半导体、半导体材料和半导体光刻胶的市场规模整体呈增长趋势,据SEMI数据显示,预计2023年全球半导体光刻胶市场规模达25.5亿美元,光刻胶作为半导体行业的关键材料之一,技术壁垒较高且对电子元器件、部件的功能和稳定性影响大,高分辨率的KrF光刻胶、ArF光刻胶和EUV光刻胶的核心技术基本被日本和美国企业所垄断,加之近年来美国对华半导体管制不断升级,全球主要国家和地区均积极支持本土半导体产业的发展,我国半导体光刻胶企业纷纷加大研发投入。
  互联网、物联网等技术的发展极大推动了终端消费电子市场的增长,全球进入屏时代,电子设备的平均尺寸和全球显示面板的出货面积不断提高,我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显示面板供应市场和消费市场,对面板用光刻胶等上游材料的需求也持续增长,但我国光刻胶的自主生产主要集中在PCB光刻胶、TN/STN-LCD光刻胶等领域,对TFT-LCD等面板用高端光刻胶产品仍以进口为主,面板用光刻胶市场空间广阔、国产化替代需求迫切。
  2.公司所处的行业地位分析及其变化情况
  (1)显示材料行业
  公司处于显示行业的上游,公司生产的OLED材料和液晶材料是OLED面板和液晶面板的上游关键组件,作为国内较早研发生产OLED材料和液晶材料的企业,公司的OLED升华前材料和单体液晶制备技术已达到全球先进水平。
  公司于2001年开始OLED材料的研发,生产的OLED材料以OLED升华前材料为主,客户群已基本实现对国际领先的OLED终端材料企业的全覆盖,公司生产的OLED升华前材料已实现对发光层材料、通用层材料等主要OLED终端材料的全覆盖。目前,OLED材料的“氘代化”是OLED当下的发展趋势,各大终端材料厂商加大对氘OLED材料的研究开发,公司与下游材料厂商深度合作,是国内最早开始规模化生产前端氘代发光材料的企业,已能够规模化量产红绿蓝全系列氘代发光材料。
  公司研发生产液晶材料已有20余年,生产的液晶材料以单体液晶为主,公司与全球知名企业多年的合作积累建立了一套完善的研发、中试、生产、质检体系,客户群从最早的单一客户JNC到如今与全球知名的混晶厂商均建立了正式稳定的合作关系,终端客户覆盖全球六大混晶厂商Merck、JNC、DIC、江苏和成、诚志永华和八亿时空。
  (2)医药CDMO行业
  公司凭借在显示材料领域积累的化学合成、纯化、痕量分析等技术经验,将技术应用延伸至医药领域,成功拓展了医药CDMO业务。公司医药CDMO业务包括创新药中间体CDMO和原料药CDMO,目前公司生产的医药中间体产品主要为小分子化学药中间体,且以创新药中间体为主。公司属于医药CDMO行业的后进者,相较于国内小分子CDMO的龙头企业,公司的医药中间体业务规模较小,医药研发水平和医药管线数量仍有较大差距,但是从具体医药产品来看,公司的医药产品对应的终端药物多为创新药,主力产品的客户系全球知名药企且对客户的供应处于独供或一供的地位,与客户合作紧密,黏度较高,公司医药业务未来发展潜力较大。为推进公司“中间体+原料药”一体化的CMO/CDMO战略,公司于2021年开始建设瑞联制药原料药项目,2022年下半年原料药项目一期车间交付,部分原料药产品随即开始进行中试及工艺验证。目前公司共有9个在研的原料药及药用辅料产品,其中一个原料药产品的上市许可申请正在进行中,目前该产品的国内注册检验、药品注册现场核查和GMP符合性检查已完成,待取得化学原料药上市申请批准通知书后即可在国内销售;其他原料药项目分别处于稳定性考察、工艺验证、中试放大等研发阶段,正按进度计划开展相应研究工作。
  (3)电子材料行业
  基于与全球顶尖客户长期合作积累的合成纯化经验、金属离子的分析检测和去除能力、中试量产优势以及在日本市场的良好口碑,公司从2015年开始研发半导体光刻胶单体和膜材料中间体等光刻胶材料,以高端光刻胶材料为重点方向,并以实现国产化替代为重要目标。虽然公司电子材料业务时间较短,但近年来储备产品数量、形成销售的产品数量和客户规模快速增长,产品类别涵盖半导体光刻胶单体及树脂、TFT平坦层光刻胶、封装胶材料、膜材料单体、聚酰亚胺单体、光敏剂等。公司虽已研发出多款光刻胶材料,但由于光刻胶市场进入壁垒较高,客户验证周期长,目前光刻胶产品的销售收入整体规模较小,但公司研发的光刻胶材料附加值高,下游行业市场前景广阔,随着未来公司相关产品测试通过及规模化量产,公司光刻胶等新材料业务将能够有显著提升并在特定产品领域占据一席之地。
  3.报告期内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情况和未来发展趋势
  (四)核心技术与研发进展
  1.核心技术及其先进性以及报告期内的变化情况
  公司自成立以来,始终专注于专用有机新材料的研发及生产,公司核心技术均来自于自主研发及生产过程中的不断优化,不存在依赖外部购买或合作开发的情形,公司拥有与生产经营相关的核心技术的完整所有权,公司通过申请专利与制定严格的保密程序相结合的方式对核心技术予以保护。公司的核心技术主要体现在化学合成、纯化、同位素分析、痕量分析及量产体系等方面,广泛应用于公司的各类产品,核心技术相关的产品实现的收入占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的100%。
  2.报告期内获得的研发成果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累计获得授权专利88项,其中发明专利76项,实用新型专利12项;本年新申请专利16项,累计已提交申请待审核授权的专利为46项。
  3.研发投入情况表
  4.在研项目情况
  5.研发人员情况
  6.其他说明
  
  三、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核心竞争力分析
  1、完善高效的研发和技术体系
  公司形成了“OLED研究部、医药研发部、液晶研发部进行新产品研发,中试研究部开展中试产业化放大,项目发展部专注新业务领域拓展、质量检测部完成分析测试”的多维度研发技术体系,不断推进技术的精细化研究和升级,目前已建立了涵盖合成方案设计、化学合成工艺、纯化技术、痕量分析、同位素分析、量产体系六大方面的十五项专有技术体系,覆盖了从原料投入到产品出库全过程的工艺路线、生产步骤、操作要点、性能指标控制等各个方面,响应速度快,研发效率高。公司报告期新增授权专利21项,截至报告期末累计获得授权专利88项,累计已提交申请待审核授权的专利46项。
  2、优秀的质量检测和过程控制能力
  公司产品属于产业链中的关键环节,对终端产品的效果有重要影响。一直以来公司高度重视产品质量和客户要求,致力于通过先进多样的检测方法不断提高杂质检出的准确性和精密性,通过强大的杂质控制和质量精细化管理能力保证产品的纯度和稳定性,公司主要产品的技术指标水平远超国家标准,已达到全球先进水平。
  3、持续的研发投入和强大的科技创新能力
  科技创新始终位于公司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为企业竞争注入生命力,公司历年研发投入均保持在较高水平并稳步提升,2023年全年研发投入共计11,308万元,同比上年增加8%。公司着力于推动创新与人才的融合发展,通过引进高端人才、提供在职培训等多种方式打造人才梯队,增强企业对于科技人才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满足公司技术开发、产品优化、提升效率的需求。公司科研团队与国内外行业领先企业开展持续、稳定的技术交流,及时掌握行业相关最新发展动态与产品趋势,不断提升研发手段、更新研发设备、增强研发实力,同时深化产学研融合,始终保持公司研发能力走在领域前沿。
  4、强大的产业化能力
  能否实现中试放大且保证产品质量的稳定是实验室成果商业化的主要制约因素,公司以应用性的技术研发为主,研发技术产业化能力较强,可不断优化改进技术方案,提高产品量产的可行性和稳定性,在保证研发成果转化率的基础上降低产业化实施风险,速度快、成功率高。目前公司已拥有超过100人的经验丰富的中试团队,中试完结项目成功率长期保持在90%以上,为公司产品竞争力不断提高提供有力支撑。
  5、与同行业领先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无论是在液晶材料领域,还是在OLED材料领域,公司已与包括Merck、JNC、Dupont、DIC、Idemitsu、Doosan、SFC、LG化学、八亿时空、江苏和成、诚志永华在内的海内外客户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并成为这些客户的战略供应商或重要供应商,在其供应链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在医药CDMO业务中,公司已与全球知名药企Chugai、阿斯利康、日本的大冢制药、卫材制药、Kissei以及国内普洛药业、合全药业等建立了稳定而密切的合作关系,其中,公司目前核心客户Chugai系全球制药巨头罗氏之控股子公司,双方紧密合作已十余年。这种长期保持的客户合作关系具有较强的排他性和客户粘性,形成了较高的客户合作壁垒。
  6、卓越的工艺优化和成本管理能力
  公司依托于多年来在小分子化学合成领域积累的技术及生产经验,通过对工艺全流程的细致研究和不断优化,改进工艺方法、精细化工艺措施,以产量高、功耗低、持续降本增效为目标,挖掘各方潜能、打破生产瓶颈,同时利用能源管控、库存管理、供应链管理、原材料成本控制、合理资源配置、提高人工效率等方法,构建全面、科学、合理的成本管理体系,结合工厂自动化、智能化转型升级、规模效应优势,在保证产品高质量的前提下进一步降低成本,提高毛利率。
  (二)报告期内发生的导致公司核心竞争力受到严重影响的事件、影响分析及应对措施
  
  四、风险因素
  (一)尚未盈利的风险
  (二)业绩大幅下滑或亏损的风险
  (三)核心竞争力风险
  1、显示技术升级切换风险
  在显示领域升级迭代的过程中,若公司产品技术研发创新跟不上市场对产品更新换代的需求或持续创新不足、无法跟进行业技术升级迭代,可能会受到有竞争力的替代技术和竞争产品的冲击,将导致公司的产品无法适应市场需求,从而使公司的经营业绩、盈利能力及市场地位面临下滑的风险。
  2、显示材料研发风险
  公司的显示材料生产模式主要为定制化研发生产,需要根据下游客户的特定技术要求,进行定向的合成技术工艺开发,实现经济规模化的生产方案设计。如果下游客户对产品技术指标进行调整,或者提出新产品开发相关的采购需求,公司也需随之快速反应,在最短时间内设计出相应的产品方案。公司的主要显示材料产品包括OLED材料和单体液晶,其中OLED材料作为新型显示材料,目前行业内终端材料制造商较多、技术方案更新快。在OLED终端材料快速升级迭代的情况下,如果公司的研发创新能力跟不上终端客户的技术需求,则存在因竞争力不足导致的客户合作不利风险。
  3、研发人员流失风险
  高端显示材料和医药行业属于人才密集型行业,对研发技术人员依赖较高,尤其是高端研发人员对公司研发实力与技术创新至关重要,是公司核心竞争力重要组成部分。公司在行业内人才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客观上存在研发团队人员流失的风险。如果发生研发人员大量流失的情况,将对公司的产品开发和技术升级带来不利影响。
  4、核心技术泄密风险
  有机新材料行业属于技术密集型产业,公司不能排除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相关技术、数据、保密信息泄露进而导致核心技术泄漏的可能。如果相关核心技术泄密并被竞争对手获知和模仿,将可能给公司市场竞争力带来不利影响。
  (四)经营风险
  1、客户相对集中风险
  公司客户集中度较高,与下游应用领域市场集中度较高的产业格局有关。未来如果前五大主要客户的经营状况发生重大变化,对公司产品的采购出现突然性的大幅下降,且对其他主要客户的销售增长无法弥补,则公司可能面临因客户集中度较高导致的业绩波动风险。
  2、医药中间体CMO/CDMO业务单一产品占比较高的风险
  公司医药中间体CMO/CDMO业务的收入主要来源于PA0045,医药中间体业务存在单一产品占比较高的风险。同时,目前公司PA0045的下游应用产品仅有艾乐替尼一款终端药品。未来,若客户不再从公司采购PA0045,或由于相关终端药品需求下降或终端药品退出医保目录等原因导致PA0045的采购量出现大幅下滑的情况,且公司未能及时开发其他的医药中间体产品,则公司将面临医药中间体CMO/CDMO业务下滑的风险。
  3、显示材料及医药中间体毛利率下滑风险
  未来若上游原材料价格上升、市场需求持续下滑致使销量降低从而导致规模效应进一步减弱、高毛利产品销售占比下滑,显示材料毛利率水平存在下降的风险。此外,未来若公司未能保持议价能力与成本管控能力,亦会对公司显示材料毛利率水平产生一定不利影响。在客户增加订单规模、医药中间体新品种采购进入稳定阶段、或调整工艺路线等情况下,客户可能协商对产品进行一定程度的降价,如生产成本不能相应降低,则医药中间体毛利率可能会随之降低。
  4、环境保护风险
  公司属于有机新材料行业,产品生产过程中存在“三废”排放和综合治理的合规性要求。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社会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增强,国家及地方政府可能在将来实施更为严格的环境保护标准。未来如果公司在日常经营中发生排污违规、污染物泄漏、污染环境等情况,将面临被政府有关监管部门处罚、责令整改的风险,从而会对公司的生产经营造成影响。
  5、安全生产风险
  公司属于有机新材料行业,产品生产过程中涉及易燃易爆物质及有毒原料的使用。未来如果设备老化毁损、人为操作不当或发生自然灾害,可能会导致火灾、人身伤害等安全生产事故,将可能影响公司正常的生产经营,给公司带来损失。
  (五)财务风险
  1、存货减值风险
  公司生产中会采取超额投料的方式以保证目标产量,由此可能导致一定数量的超额产出,存在因库存产品增加导致的减值风险。公司存货主要构成是库存商品,存货绝对金额较大、占总资产比例较高。公司所处的新材料领域具有产品技术更新较快的特点,在此行业背景下,未来可能面临因产品技术更新、市场需求环境变化、客户提货延迟甚至违约等情形,导致存货减值大幅增加的可能。
  2、新增固定资产折旧规模较大风险
  为了应对持续增长的市场需求,公司通过自筹资金及IPO募集资金对蒲城工厂进行了金额较大的固定资产投资建设。公司新增固定资产折旧规模较大,期末在建工程的逐步转固会进一步增加固定资产的折旧规模,且募投项目建成投产后的初期阶段,新增固定资产折旧将可能对公司的经营业绩产生较大的影响。如果公司未来市场及客户开发不利,不能获得与新增折旧规模相匹配的销售规模增长,则公司存在因新增固定资产折旧规模较大导致利润下滑的风险。
  3、税收优惠变化风险
  报告期内,公司及主要子公司被有权主管部门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或西部地区的鼓励类企业,企业所得税减按15%计征。如果国家有关高新技术企业和西部地区鼓励类企业的税收优惠法律法规发生重大调整,或者公司未来不能持续取得高新技术企业资格或西部地区的鼓励类企业资格,将对公司经营业绩造成不利影响。公司的产品以外销为主,享受出口产品“免、抵、退”政策。如果国家有关出口退税的法律法规发生重大调整,或者公司未来出口退税率发生变动,将对公司经营业绩造成不利影响。
  (六)行业风险
  1、产品降价风险
  公司主要生产和销售的产品为有机新材料,报告期内公司部分主要产品的价格略有下调。从新材料行业来看,“量升价跌”为行业内常见的销售情况,这既与行业整体的价格波动相关,也与规模化生产带来的成本优化,从而销售价格同步下调有关。显示面板的价格波动会向上游材料供应商传导,影响显示材料的销售价格。随着中国内地TFT-LCD面板企业高世代线产能扩张,占全球出货比例大幅提升,TFT-LCD面板呈现量升价跌趋势。若公司未能紧跟行业发展趋势,持续提升技术创新能力、优化产品结构,则公司可能面临产品降价导致的毛利率下降风险。
  2、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
  公司生产使用的主要原材料包括基础化工原料和各类定制初级中间体,原材料的价格变化直接影响公司的利润水平。近年来随着国内环保政策的趋严,公司采购的部分原材料有不同程度的价格上涨。如果未来原材料价格普遍性大幅度上涨,且公司主要产品销售价格不能同步上调,将会对公司的盈利能力产生不利影响。
  3、显示行业市场波动的风险
  公司显示材料产品的终端应用领域主要为显示面板,若下游终端市场需求大幅减少,将对产业链上游材料端的供应产生不利影响,若公司无法提高市场占有率,提升对客户的供应份额,公司将面临显示材料业务下滑的风险。
  (七)宏观环境风险
  1、贸易政策变动风险
  公司的境外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较高,境外客户主要集中在日本、欧洲和韩国等地区。未来,若上述国家和地区的政治经济局势、与中国的贸易政策发生不利变化,则可能会对公司产品的境外销售产生不利影响,进而影响公司的经营业绩。
  2、汇率波动风险
  公司的外销收入主要以美元结算,因外销收入占比较高,公司面临因人民币汇率波动导致的汇兑损失风险。
  (八)存托凭证相关风险
  (九)其他重大风险
  1、无实际控制人风险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股权结构分散,单个股东的持股比例均未超过公司总股本的30%,任何股东单独均无法实际支配公司股份表决权超过30%或通过可实际支配的公司表决权决定公司董事会半数以上成员选任以及其他重大事项,公司无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在无实际控制人的公司治理结构下,若主要股东未来发生经营理念分歧,则可能存在决策效率降低、治理成本增加等风险,可能会对公司业务开展和经营管理的稳定产生不利影响。同时,公司存在因股权分散而导致的控制权变化风险,可能会对公司业务开展和经营管理的稳定产生不利影响。
  
  五、报告期内主要经营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收入120,816.27万元,同比下降18.3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3,418.13万元,同比下降45.57%,扣非后净利润11,668.35万元,同比下降48.03%。
  
  六、公司关于公司未来发展的讨论与分析
  (一)行业格局和趋势
  1、显示材料行业
  公司主要生产的显示材料为OLED升华前材料、单体液晶,出售给下游的OLED终端材料制造商和混晶制造商,最终被用于OLED面板和TFT-LCD面板中。故此,显示技术的兴衰和产业链下游客户的市场格局与公司的发展战略、技术发展方向紧密相关。
  1.1OLED显示
  全球OLED显示面板主要由韩国的三星显示、LGDispay以及中国大陆的京东方、维信诺、和辉光电、深天马等供应,其中韩系面板厂商三星显示和LGDispay分别在全球小尺寸OLED面板和大尺寸OLED面板领域继续保持绝对优势地位,面对国内面板厂商在液晶面板领域的价格压力和毛利压力,三星显示和LGDispay等国外面板厂商开始逐步退出LCD市场,集中资金和优势加大对OLED及新一代显示技术的研发,尤其是在大尺寸、笔电等ITOLED面板和OLED材料领域的投入,以保持其在OLED领域的先发优势、高端面板的市场占有率和高毛利率。为打破国外技术封锁,保证业务运营的安全性,近年来各行业国产化浪潮涌起,加之国家战略层面对AMOLED显示产业的支持,京东方等国内面板厂商开始布局高世代线,在中大尺寸面板领域与国外面板厂商展开竞争,国内OLED面板的产能不断提升,TrendForce预计2023年中国OLED面板产能全球占比达到43.7%。
  随着国内下游面板厂商不断打破OLED面板技术的国外垄断,上游显示设备和材料市场的重心将随之转移,OLED材料的国产化进程也将加快,OLED材料的国产化速度将快于混晶材料的国产化速度。仅就发光材料来说,预计到2028年中国面板企业对国产发光材料的采购占比将达到44%。短期内,国内OLED材料厂商的技术仍无法与国外厂商相比,仍将以供应中低端OLED材料为主,全球OLED终端材料供应的核心技术仍掌握在国外制造商手中。
  1.2液晶显示
  虽然2023年液晶面板出货量逐步呈现恢复态势,但总体情况仍较为低迷,液晶面板厂商均在追求LCD产能的削减和OLED产能的扩张,并严格控制产线稼动率和出货量来应对困境,在此情形下,国内头部面板厂商的市占率进一步提升。此外,国内面板厂商开始调整经营策略,从规模竞争转为更加注重效率竞争和价值竞争,努力探索高价值应用领域。
  下游国内面板厂商全球市占率的提升促使上游混晶和单晶的国产化率不断提高,国外混晶厂商的市场份额不断被挤压,产品价格面临较大压力,国外混晶厂商开始寻求加大低附加值液晶产品的生产外放甚至退出液晶材料事业。但目前国外混晶厂商在全球液晶材料的供应体系中仍有较高的话语权,全球高性能混晶材料的核心技术和专利依然主要被Merck、JNC和DIC三家国外企业掌握。就国内混晶厂商的竞争格局而言,基于与下游面板厂商长期合作建立的信任关系、稳定的品质供应、认证周期长等原因,国内混晶供应虽然竞争激烈,但仍以江苏和成、诚志永华和八亿时空三家为主,并占据主要市场份额。
  2、医药CDMO行业
  虽然全球CDMO市场格局较为分散,但医药CDMO行业起源于欧美,技术、服务更成熟,全球研发投入和营收规模较大的制药公司主要集中于欧美和日本,因此在地域上,CDMO企业也主要集中于欧美和日本地区,欧美和日本CDMO行业占据全球CDMO市场份额的60%以上。近年来,基于完善的产业体系、人才和成本等竞争优势,在医药研发分工进一步精细化、国际大型药企的带动和中国鼓励新药研发的背景下,医药CDMO产业逐步从欧美成熟市场向中国和印度等新兴市场转移,以印度和中国头部厂商为主的CDMO企业位于全球第二梯队,市场数据预测,2025年我国CDMO市场规模将达到1,235亿元,2026年将占全球市场的16%左右。目前国内CDMO企业较为分散,未出现一家独大的局面。
  3、电子材料行业
  随着我国显示面板国产化率提升、半导体行业的蓬勃发展和政府系列政策的大力支持,国产光刻胶的产能不断增加,但是从光刻胶的种类来看,国产光刻胶在技术水平、市场份额方面落后于世界先进厂商,国产的光刻胶以PCB光刻胶和显示面板中的部分中低端光刻胶为主,半导体和显示面板中的高端光刻胶我国部分企业虽然有一定技术储备和产品验证,但是量产仍然受限,进口依赖度较高,且技术要求越高的光刻胶头部聚集效应越显著,EUV光刻胶、ArF和KrF光刻胶基本被陶氏、JSR、信越化学、TOK等美国和日本企业控制。在美国等西方国家对我国半导体、超级计算机等先进科技领域实施出口管制后,将加剧国内高端光刻胶的供需短缺,进一步激发国内企业加强自主创新、实现材料自主的信念,加速国产光刻胶材料导入供应链并实现替代的进程。
  (二)公司发展战略
  2024年,我国经济内生动能将不断增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在转方式、调结构、提质量、增效益上积极进取,不断巩固稳中向好的基础。同时指出当前内外部环境依然复杂严峻,经济发展压力仍不小,国内有效需求不足、社会预期偏弱,经济循环有待进一步畅通。从公司所处行业看,公司主营业务所处的行业仍处于周期调整阶段,行业竞争激烈,公司经营面临诸多挑战,根据国家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要求,结合公司不同业务板块的行业发展现状及公司的长期战略目标,制定2024年发展战略:
  1、在大的经济周期和全球宏观市场背景下顺势而为,显示行业特别是OLED板块要保持已有业务优势地位,深耕增量领域和新市场拓展,紧抓国产替代的机遇;
  2、充分发挥日本医药公司优势,加强客户沟通,促进现有主力产品的销售增长,恢复医药业务的销售规模;
  3、聚集资源配置投入电子化学品及新材料领域,结合公司优势预研新发展方向、新领域、新材料。
  (三)经营计划
  2024年,显示行业市场回暖已成行业共识,面板企业盈利稳定性增加,但行业高度内卷,价格竞争愈演愈烈;公司医药业务之原料药业务预计将在今年正式运营但短期内收入贡献有限,中间体核心产品终端药品市场推广进度较慢;新材料业务经多年沉淀部分产品将放量供应,公司将围绕既定的战略目标,继续坚持“开放、融合、创新、发展”的经营方针,坚持目标导向,以“市场开拓、提效降本”为重点,努力实现2024年的经营目标。2024年主要经营计划如下:
  1、“因地制宜”,强化业务发展重点
  显示材料板块:
  OLED方面,持续技术迭代,特别深挖氘代技术的突破;进一步增加主要客户粘性,挖掘其他客户存量份额,确保升华前材料在行业的头部地位;紧跟国产化步伐,加大国内市场开拓力度;提高研发和量产推进速度,加快量产材料工艺优化的力度,确保利润率。
  液晶方面,维护已有客户并提供延伸服务,增强客户粘性,拓展新增长点;在保证产品品质稳定性的前提下持续开展工艺优化、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调整液晶板块人员结构,部分人员充分发挥技术优势转型开展新材料业务。
  医药板块:积极推进不同原料药项目生产资质的办理并做好后续量产导入的准备,同时开始非规范市场的销售;适当调整业务方向,关注仿制药中间体市场,促进重点产品的量产供应;集中资源做好重点客户新品的配套开发;加强特有技术能力的配置资源,加大氘代、氨基酸等产品推广,促进生物医药技术的跟进和布局。
  电子化学品及其他新材料板块:发挥单体合成、提纯的优势,总结和不断完善金属离子管控的经验和突破,加大市场开拓;集中资源,加强与国内外头部企业的深度合作;光刻胶产品逐步向树脂量产技术工艺延伸和开发,关注PI和PSPI的新品开拓。
  2、加强基础管理,提高生产效率
  严格生产“项目制”管理模式,强化过程SPC数据统计和分析,完善批次总结以及工艺及时更新的基础管理;针对多品种、小批量、多批次探究生产模式调整创新,提升设备的利用率;推动生产系统扁平化管理和“快进快出”的项目业务模式,推进生产效率的全面创新与改革。
  3、创新研发管理,提升研发质量
  不断创新研发管理模式,分层管理,将激发创造力与提高效率相结合,做到资源有效、合理利用。加强核心技术的基础研究以及知识产权的申报和布局;持续引入高端人才,聚焦新领域、新材料的预研和布局。增加解决各业务板块的共性技术难题和技术创新的考核机制。持续推动人工智能、AI的推广,包括在化学合成结构式设计、工艺路线设计、科研项目管理等领域的应用。
  4、严控存货规模,提升存货周转率
  2023年公司严控生产,着力消化库存,2023年中公司库存规模达到近年来最低水平。随着市场回暖和客户需求回升,库存规模将有所上升,公司将持续加强同客户的沟通并跟进客户需求,保证客户预期和订单的准确性,通过生产环节缩减备料放量比例,提高备料放量比例的审核级别,深入分析“风险库存”的形成原因,完善风险库存销售激励机制,提升存货周转率。
  5、强化员工意识,加强安全、质量和环境管理
  严抓源头基础管理,与科研、生产系统协同推进质量管理,从根源上改善基础管理,回归质朴经典的体系管理理念。提升闭环风险管控的能力,特别是质量事故刨析和整改措施有效落地的能力;利用内、外部资源不断学习三废治理新技术、新工艺,优化现有方案,实现三废运行成本的挖潜。
  6、提升管理效率、提高人效水平
  做好流程优化、定岗定编工作效果的跟踪、评估及反馈,以确保组织效率提升落实到位;加强公司战略布局新业务、新领域相关高端人才的引入和留用。人力资源与各业务部门积极联合,设计实施有效的培养手段及方法,通过薪酬体系改革、工作标准及任职资格建立、人员结构优化、提升考核有效性、奖罚并重、文化引领等多方面实施激励。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