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肤

主营介绍

  • 主营业务:

    高端连接器与互连一体化产品、微特电机与控制组件、继电器、光电器件等产品的研制和销售。

  • 产品类型:

    连接器、微特电机、继电器、光通信器件

  • 产品名称:

    连接器 、 微特电机 、 继电器 、 光通信器件

  • 经营范围:

    电器、电机、光电子产品、线缆组装件、电子控制组件、遥测遥控设备、伺服控制系统、电源、仪器仪表等的研制、生产和销售。经营本企业自产产品及技术的出口业务;经营本企业所需的原辅材料、仪器仪表、机械设备、零配件及技术的进口业务(国家限定公司经营和国家禁止进出口的商品及技术除外),本公司可以按国家规定,以各种贸易方式从事进出口业务;特种分离机构、惯性/敏感元件、抗辐照器件、专用密封件、网络变压器/滤波器、传感器、自动化设备的研究、生产和销售;智能制造系统集成方案设计及实施、软件开发及实施服务。

运营业务数据

最新公告日期:2024-03-30 
业务名称 2023-12-31 2022-12-31 2021-12-31 2020-12-31 2019-12-31
库存量:电子元器件制造业(光通信器件)(只) 10.36万 - - - -
库存量:电子元器件制造业(电机与控制组件)(台) 12.81万 - - - -
库存量:电子元器件制造业(继电器)(只) 22.50万 - - - -
库存量:电子元器件制造业(连接器及互连一体化产品)(只) 7560.83万 - - - -
电子元器件制造业(光通信器件)库存量(只) - 13.11万 14.00万 10.00万 11.08万
电子元器件制造业(电机)库存量(台) - 10.40万 1.02万 1.19万 1.04万
电子元器件制造业(继电器)库存量(只) - 27.57万 68.61万 73.46万 170.86万
电子元器件制造业(连接器)库存量(只) - 8896.03万 7661.95万 7471.03万 6226.78万

主营构成分析

报告期
报告期

加载中...

营业收入 X

单位(%) 单位(万元)
业务名称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成本(元) 成本比例 主营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加载中...
注:通常在中报、年报时披露 

主要客户及供应商

您对此栏目的评价: 有用 没用 提建议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41.20亿元,占营业收入的66.36%
  • 第一名
  • 第二名
  • 第三名
  • 第四名
  • 第五名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第一名
10.77亿 17.34%
第二名
10.47亿 16.86%
第三名
9.13亿 14.70%
第四名
6.83亿 11.00%
第五名
4.01亿 6.46%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3.71亿元,占总采购额的10.86%
  • 第一名
  • 第二名
  • 第三名
  • 第四名
  • 第五名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第一名
1.37亿 3.99%
第二名
9848.27万 2.88%
第三名
6386.94万 1.87%
第四名
4310.32万 1.26%
第五名
2938.17万 0.86%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41.71亿元,占营业收入的69.30%
  • 第一名
  • 第二名
  • 第三名
  • 第四名
  • 第五名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第一名
14.91亿 24.77%
第二名
8.45亿 14.04%
第三名
7.93亿 13.17%
第四名
6.73亿 11.18%
第五名
3.70亿 6.14%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4.15亿元,占总采购额的10.90%
  • 第一名
  • 第二名
  • 第三名
  • 第四名
  • 第五名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第一名
1.37亿 3.61%
第二名
1.08亿 2.85%
第三名
8470.14万 2.22%
第四名
5082.14万 1.33%
第五名
3394.29万 0.89%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34.26亿元,占营业收入的68.01%
  • 第一名
  • 第二名
  • 第三名
  • 第四名
  • 第五名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第一名
10.78亿 21.40%
第二名
7.27亿 14.42%
第三名
6.09亿 12.08%
第四名
5.80亿 11.52%
第五名
4.33亿 8.59%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7.31亿元,占总采购额的24.07%
  • 第一名
  • 第二名
  • 第三名
  • 第四名
  • 第五名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第一名
4.30亿 14.17%
第二名
1.02亿 3.35%
第三名
7444.07万 2.45%
第四名
6610.88万 2.18%
第五名
5850.61万 1.92%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26.29亿元,占营业收入的62.32%
  • 第一名
  • 第二名
  • 第三名
  • 第四名
  • 第五名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第一名
7.83亿 18.57%
第二名
7.15亿 16.96%
第三名
5.03亿 11.93%
第四名
3.29亿 7.79%
第五名
2.98亿 7.07%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6.35亿元,占总采购额的37.06%
  • 第一名
  • 第二名
  • 第三名
  • 第四名
  • 第五名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第一名
3.39亿 19.80%
第二名
1.50亿 8.77%
第三名
7636.34万 4.46%
第四名
3575.50万 2.09%
第五名
3333.22万 1.94%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6.10亿元,占营业收入的17.27%
  • 第一名
  • 第二名
  • 第三名
  • 第四名
  • 第五名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第一名
2.15亿 6.10%
第二名
1.17亿 3.31%
第三名
9580.85万 2.71%
第四名
9536.67万 2.70%
第五名
8665.30万 2.45%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2.47亿元,占总采购额的18.28%
  • 第一名
  • 第二名
  • 第三名
  • 第四名
  • 第五名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第一名
9178.08万 6.81%
第二名
5916.48万 4.39%
第三名
3483.91万 2.58%
第四名
3418.00万 2.53%
第五名
2657.98万 1.97%

董事会经营评述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为高端连接器与互连一体化产品、微特电机与控制组件、继电器、光电器件等产品的研制和销售,以及为客户提供系统集成互连一体化解决方案。公司主导产品用于航天、航空、电子、兵器、船舶、通信、商业航天、数据中心、新能源汽车、低空经济、能源装备、轨道交通等高技术领域配套。当前公司业务正在由单一元器件向互连一体化、驱动控制整体解决方案转型升级。  1、互连产业:连接器是系统或整机电路单元之间电气连接或信号传输必不可少的关键元件。公司研制生产的连接器主要品种为高速传输连接器、液冷连接器、毛钮扣连接器、高可靠圆形连接器、绞线式弹性毫微插针连接器、射频连接... 查看全部▼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为高端连接器与互连一体化产品、微特电机与控制组件、继电器、光电器件等产品的研制和销售,以及为客户提供系统集成互连一体化解决方案。公司主导产品用于航天、航空、电子、兵器、船舶、通信、商业航天、数据中心、新能源汽车、低空经济、能源装备、轨道交通等高技术领域配套。当前公司业务正在由单一元器件向互连一体化、驱动控制整体解决方案转型升级。
  1、互连产业:连接器是系统或整机电路单元之间电气连接或信号传输必不可少的关键元件。公司研制生产的连接器主要品种为高速传输连接器、液冷连接器、毛钮扣连接器、高可靠圆形连接器、绞线式弹性毫微插针连接器、射频连接器、密封连接器、光纤连接器、印制电路连接器等;
  2、电机产业:微特电机研制生产的主要品种为伺服电机、无刷直流电机、直流力矩电机、永磁直流系列电机、步进电机、中小型民用电机等;
  3、继电器及开关产业:继电器是在接受到规定的控制量(电压、电流、温度、流量等)后在系统或整机电路单元之间执行电路切换的一种自动开关。公司研制生产的继电器主要品种为密封电磁继电器、温度继电器、平衡力继电器、固态继电器、特种继电器、时间继电器等;
  4、光电产业:光通信器件(光有源器件)包括各种激光器、探测器、光收发一体化组件和模块等系列产品,被广泛应用于防务、光通信、数据中心、视频安防监控、智能电网、物联网、医疗传感等领域;
  目前公司已形成“三地一院十二部”的跨地域集团化产业发展格局,在上海、苏州、东莞、泰州、镇江、遵义、深圳等地设有10个子公司,在北京、深圳、西安、南京、成都和武汉等地设立了研究所,在国内主要城市设有技术市场服务中心。公司研制生产的连接器与线缆组件、微特电机与控制组件、继电器、光电器件,性能指标优良,部分产品属国内独家开发和生产,在行业内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由于高端电子元器件产品订单具有小批量、多品种的特点,公司产品生产采取“以销定产”模式、产品销售采取直销模式,产品主要销售给航天、航空、电子、舰船、兵器等领域的高端客户,军品基本覆盖全部防务装备领域,民品以通讯、石油、消费电子、新能源汽车、数据中心、轨道交通、电力、安防、智能装备配套为主。
  公司属于电子元器件制造行业,国家重点支持新型电子元器件的发展,行业发展空间大,近年来国内电子信息制造稳步增长,低成本、小型化、高端化、智能化、集成化需求为行业发展趋势。公司主要产品市场国防装备、通信、商业航天、石油装备、新能源汽车、消费电子、数据中心、轨道交通等行业需求总体稳定。2024年1-6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921,345,901.56元,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85,115,452.30元,上半年公司主要经营指标基本达到预期。经过多年的发展,公司已形成系统完整的科技创新、市场营销、供应链和产品质量管理体系,公司先后承担并圆满完成载人航天、探月、北斗、火星探测等国家重大工程和重大专项配套任务。航天电器凭借技术、品牌、产品、管理等竞争优势,已成为我国高端连接器与互连一体化产品、微特电机与控制组件、继电器和光电子行业的核心骨干企业。
  2021年公司在中国电子元器件百强企业排名第14名;品牌价值位居“2024年中国品牌价值榜机械设备制造类第25位”。

  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公司贯彻落实航天电器“把握三个新发展、坚持三个有利于”经营理念,积极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把科技创新作为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聚焦主业,强化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管理创新、骨干人才队伍建设,公司经营发展保持良好态势,2024年公司及下属四家子公司顺利通过高新技术企业再认定。子公司上海研究院获得国家级重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称号;5家子公司被评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公司注重科技创新,坚持面向科技前沿、国家重大需求,实施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取得突破掌握了无线传输、光电互连、毛纽扣及微波组件等产品核心关键技术,新产品获得市场和客户认可,为后续产业化发展打下良好基础;同时公司持续深化一流专业的打造,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形成新质生产力,开辟新赛道、打造新优势。
  公司坚持以国家和行业战略需求为出发点,聚焦解决行业产业发展中的“卡脖子”技术问题,开展技术攻关,经过多年的研究和积累,公司在连接器与互连一体化产品、微特电机与控制组件、继电器、光电器件等中高端机电组件领域掌握大量核心关键技术,如传输一体化互连、微波组件、射频连接器及组件、流体互连传输组件、金属及陶瓷封装件、继电控制与开关、光电子器件、高精度伺服电机、高功率密度电机、高速电机、智能制造装备及技术,有力支撑公司产业发展。当前公司业务正从单一元器件向为客户提供互连一体化、驱动控制整体解决方案转型升级。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累计获得专利授权2,423项(含国际发明专利)、发布4项IEC国际标准。

  三、公司面临的风险和应对措施
  1.宏观经济波动风险
  公司主导产品连接器、微特电机、继电器和光通信器件广泛应用于航天、航空、电子、船舶、通信等领域,上述行业是国家重点支持发展的高技术领域,目前上述行业对高端电子元器件需求稳定,公司主业发展环境未发生变化,但用户深入推进竞争性采购机制,同行企业竞争加剧。同时公司部分产品配套市场,如通讯、消费电子等行业,容易受宏观经济形势变化的影响,需求不均衡,从而可能影响公司相关项目经营收益。
  对策:深化落实航天电器“把握三个新发展”“坚持三个有利于”经营理念,围绕国家经济政策、产业政策,开展产业研究、行业研究,聚焦战略下一代通信技术、新能源、商业航天、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快速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优化公司调整产业发展机制,建立“中心管总、专业主建、领域主战”机制,由以产品为中心向以市场为中心转变,促进市场与产业协同发展;积极参与国家重大工程和重大专项,寻求产业发展增量,以打造上亿规模的产业和产品市场为目标,倾力培育潜在的新兴业务领域,重点拓展优势产品项目;依托“大营销、大平台、大用户”,常态化推进高层营销、领域营销,与客户开展战略合作,抢抓市场拓展新机遇,为公司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市场或业务经营风险
  目前,公司高端产品市场需求主要来源于航天、航空、电子、兵器、船舶、交通、通讯等高技术领域,由于客户订制下单和特殊个性化品质需求等原因,公司产品的附加值较高。但随着同行企业综合竞争力持续增强,公司主业市场竞争加剧,从而形成影响公司盈利水平的风险。
  对策:积极推进“科改示范行动”改革方案,持续优化公司经营管理体制机制、激励约束机制,激发创新活力,提高核心竞争力。以“市场优先强能力、科技创新增动力、科改行动激活力,产业协同聚合力”为着力点,大力推进商业航天、低空经济、新能源等战新产业布局,加快构建新质生产力;强化“以项引才、引才带项”,通过横向拓展新产业和纵向延长产业链,保持公司产业领先优势;持续推进精益管理、提质增效、集中采购等工作,进一步提升市场竞争力;加快推进2021年定向增发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实施,赋能促进产业发展;运用上市公司平台功能,按照“高科技、小规模、补短板、加长板、控风险”的原则,通过股权投资、项目合作等方式拓展新领域、新业务,助力公司产业可持续发展。
  3.管理风险
  随着集团化、跨地域发展战略的实施,公司先后在上海、苏州、泰州、东莞、深圳等地投资设立了子公司,开展新产业、新业务布局,优化供应链,控制产品成本,提升市场竞争力。但与此同时,随着公司经营规模的扩大,也使公司组织结构和管理体系趋于复杂,管理难度增大,能否及时根据公司经营规模的发展调整完善公司组织架构和管理机制直接关系公司的运营效率。因此公司面临集团化发展带来经营管理难度加大的风险。
  对策:集团化、专业化发展支撑公司快速发展,面对经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和困难,公司拟定如下应对措施:一是按照“管控+自主”“行政+市场”的集团化管理原则,对子公司战略规划、绩效目标、企业文化、关键资源(市场资源、人力资源、财务资源)和基础平台(信息化、供应链、共性技术)实施统一管控,强化业务协同,防范经营风险;二是建立“1+N”经营业绩考核评价体系,实施以产业或领域为主导的子公司管控模式,牵引子公司聚焦长远目标及主责主业发展;三是优化完善子公司治理机制,实施经理层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激发子公司高管团队、核心技术人员工作热情和创造潜能,推动子公司加快产业发展、提升市场竞争力;四是坚持“合规经营”理念,定期对子公司开展内部审计、合规管理体系有效性评价,有效防控经营风险。
  4.应收账款增加的风险
  随着销售规模的扩大,公司应收账款余额相应增加。从应收账款质量看,账龄1年以内的应收账款占应收账款总额的86%,总体保持稳定,同时公司按相关会计准则规定,对应收账款足额计提坏账准备,应收账款质量较高;从货款回收情况来看,公司货款回笼正常,符合历年经营规律,并且公司与客户保持长期业务合作关系,交易信用记录较好,公司应收账款产生呆坏账的机率较低。当前经济形势复杂,部分客户可能存在由于资金周转、经营暂时困难等原因拖欠公司的货款,由此增加公司产生呆坏账机率。
  对策:为有效规避风险,保障公司资产安全、最大限度减少呆坏账的发生,公司拟定以下应对措施:一是坚持与信用评级高、注重诚信的客户长期合作,持续提升产品及服务质量,不断提高客户满意度;二是制定2024年应收账款管控目标,细化管理措施,多维度强化应收账款管理;三是开展客户信用等级评估调整工作,严格按《客户分类及应收账款管理办法》发货;四是制定长账龄应收账款压降目标,明确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加快催收,同时积极通过法律、经济等方式清收超期货款,保障公司资产安全。

  四、主营业务分析
  2024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形势、传统配套领域市场需求波动的影响。公司聚焦主责主业,坚持航天电器“把握三个新发展、坚持三个有利于”的经营理念,持续推进“1+5”发展战略,遵循“市场优先强能力、科技创新增动力、科改行动激活力、产业协同聚合力”的工作思路,以“市场开发、产品开发、供应链开发”为牵引,积极抢抓订单;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深度融合,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商业航天、低空经济、海洋深水、新能源等战略新兴产业布局,增强发展动能;深入开展提质增效,制定工艺降本、采购降本新举措,不断提升市场竞争力,上半年公司主要经营指标基本符合预期。
  2024年1-6月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
  2,921,345,901.56元,较上年同期下降
  19.31%;实现利润总额
  481,017,303.13元,较上年同期下降9.83%;实现净利润440,136,796.67元,较上年同期下降9.22%;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85,115,452.30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0.00%。
  1.贯彻落实国家重大战略,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
  2024年,公司积极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精神,加大对战略新兴产业资源倾斜,加大新一代信息技术、商业航天、船舶与海洋工程、低空经济、新能源等新产业布局和市场拓展,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持续推进重大产业化项目发展,精心打造上亿规模的产品和产业,遴选8个“揭榜挂帅”项目,立项40个重大产业化项目,不断拓展优势产品业务,为公司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
  2.坚持航天电器“把握三个新发展、坚持三个有利于”经营理念,助推高质量发展
  报告期,公司遵循“市场优先强能力、科技创新增动力、科改行动激活力、产业协同聚合力”的工作思路,以机制创新为抓手、以产业发展为主线,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积极推进“3+2+N”五大产业(优势产业连接器、继电器、电机,战略产业光电、智能制造等)做优做强,公司业务加速从单一元器件向互连一体化、驱动控制整体解决方案转型升级。上半年公司圆满完成“天舟七号”“神舟十八号”“嫦娥六号”等国家重大工程和重大专项配套任务,公司在科技创新、产业控制、安全支撑方面的作用进一步增强。
  3.持续强化“三个开发”,进一步提升市场竞争力
  报告期,公司持续加强“市场开发、产品开发、供应链开发”,建立“中心管总、专业主建、领域主战”机制,由以产品为中心向以市场为中心转变,重点产品市场份额稳步增长。供应链确立“产业发展、提质增效”定位,为公司增效负责,支撑公司持续高质量发展。
  4.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发展,增强发展动能
  报告期,公司通过机制创新推动产品技术创新,引领产业发展,持续推行“两个8%”(研发、技改投入分别占营业收入比例不低于8%)、项目两总制、项目跟投及揭榜挂帅、引才聚智(引进技术团队)等创新机制,成功孵化高速互连、无线传输、陶瓷互连等新产业,新产品订货保持增长,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助力公司新产业发展。
  5.深入推进低成本战略,持续提升市场竞争优势
  报告期,公司以提升“一利五率”为目标,深入开展低成本制造技术优化,推进精益管理、精益制造,同时制定《2024年降本增效实施方案》,明确降本目标、责任主体及相关举措,上半年公司提质增效专项工作有序推进,设计优化、工艺降本、采购降本等降本增效指标达成预期目标,进一步提升公司成本优势。
  6.持续加大能力保障建设、产业布局更优化
  报告期,公司启动华南产业基地建设,有序推进2021年定向增发募集资金项目建设、部分产线竣工投入使用,微特电机智能化生产厂房项目进入现场施工阶段,子公司泰州市航宇电器有限公司新厂区建设项目完成立项审批,公司基础设施建设扎实推进、产业布局更加优化,进一步增强航天电器市场保障能力。
  (1)营业收入:报告期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2,921,345,901.56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9.31%的主要原因:报告期公司持续深化集团化大营销、大平台、大客户管理,不断加大防务、通信、商业航天、船舶与海洋工程、低空经济、新能源等领域市场拓展力度,来自新市场、新领域和民用领域的产品订单保持增长,但受传统配套领域市场需求波动影响,报告期公司实现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有所下降。
  (2)营业成本:报告期公司“营业成本”为1,533,181,115.25元,较上年同期下降34.21%的主要原因:一是报告期公司以提升“一利五率”为目标,制定《2024年降本增效实施方案》,明确降本目标、奖惩措施,对产品全寿命周期、全过程、全流程开展成本管控、降本增效,报告期公司降本增效指标达成预期目标;二是报告期公司实现的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下降,对应的营业成本相应下降。
  (3)管理费用:报告期公司“管理费用”为327,964,367.53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4.60%的主要原因:报告期公司变动管理费用支出、股权激励费用摊销增加。
  (4)研发费用:报告期公司“研发费用”为370,057,356.66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8.59%的主要原因:报告期公司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未来产业,加大重点科研项目无线传输、毛纽扣连接器及组件、射频微波互连、高速数据传输互连、高可靠光电互连、液冷连接器、继电器与开关、宇航电机、高速电机、民用电机、新能源技术研究和产品开发投入,研发费用支出较上年同期增加。
  (5)报告期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78,262,137.33元,较上年同期下降314.78%的主要原因:报告期公司持续强化应收账款管理,但受传统配套市场需求波动影响,报告期公司货款回收低于上年同期。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