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肤

主营介绍

  • 主营业务:

    底盘零部件业务、铝合金轻量化业务、空调压缩机业务。

  • 产品类型:

    底盘零部件业务、铝合金轻量化业务、空调压缩机业务

  • 产品名称:

    齿条 、 齿轮 、 扭力杆 、 蜗杆 、 输出轴 、 输入轴 、 IPA总成 、 活塞杆 、 CDC-evo控制阀壳体(外置) 、 CDC-ivo控制阀零部件(内置) 、 IPB 、 喷油器体 、 泵体 、 集成阀岛 、 电池包连接块 、 Yoke类件 、 控制臂 、 空气悬架-上气室端盖 、 传统燃油车压缩机 、 新能源电动压缩机(27/34/46/80CC等) 、 整车集成式热管理系统

  • 经营范围:

    金属制品的加工、制造,从事货物和技术的进出口业务,新材料领域内的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技术服务、企业管理、企业管理咨询、汽车空调和压缩机(除特种设备)、汽车空调系统及其配件、汽车零部件的研发和销售,以下限分支机构经营:汽车转向系统零部件、电机轴、输入轴、输出轴、高精度汽车转向器零部件的生产。【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运营业务数据

最新公告日期:2024-04-03 
业务名称 2023-12-31 2023-06-30 2022-12-31 2022-06-30 2021-12-31
产量:底盘转向减振零部件(件) 7337.00万 - - - -
产量:底盘高精密零部件(件) 1399.00万 - - - -
产量:空调压缩机业务(台) 114.00万 - - - -
产量:铝合金轻量化业务(件) 164.00万 - - - -
销量:底盘转向减振零部件(件) 7143.00万 - - - -
销量:底盘高精密零部件(件) 1410.00万 - - - -
销量:空调压缩机业务(台) 113.00万 - - - -
销量:铝合金轻量化业务(件) 170.00万 - - - -
产能利用率:底盘转向减振业务(%) 85.21 - - - -
产能利用率:底盘高精密业务(%) 93.64 - - - -
产能利用率:空调压缩机业务(%) 38.00 - - - -
产能利用率:铝合金轻量化业务(%) 79.23 - - - -
产能:实际产能:底盘转向减振业务(件) 7337.00万 - - - -
产能:实际产能:底盘高精密业务(件) 1399.00万 - - - -
产能:实际产能:空调压缩机业务(件) 114.00万 - - - -
产能:实际产能:铝合金轻量化业务(件) 164.00万 - - - -
产能:设计产能:底盘转向减振业务(件) 8610.00万 - - - -
产能:设计产能:底盘高精密业务(件) 1494.00万 - - - -
产能:设计产能:空调压缩机业务(件) 300.00万 - - - -
产能:设计产能:铝合金轻量化业务(件) 207.00万 - - - -
销量:减振器类零部件(件) 4448.00万 - - - -
销量:售后服务市场:底盘转向减振业务(件) 5.00万 - - - -
销量:售后服务市场:空调压缩机业务(件) 4.00万 - - - -
销量:整车配套市场:底盘转向减振业务(件) 7138.00万 - - - -
销量:整车配套市场:空调压缩机业务(件) 109.00万 - - - -
销量:空调压缩机业务:商用车(台) 90.00万 - - - -
销量:转向器类零部件(件) 2695.00万 - 2732.86万 - -
销量:汽车空调压缩机业务(台) - 59.53万 - - -
销量:减震零部件产品(件) - 1923.45万 - - -
销量:转向零部件产品(件) - 1210.92万 - - -
销量:汽车空调压缩机业务:应用于商用车(台) - 51.37万 - - -
底盘转向减震零部件产量(支) - - 6867.85万 - -
底盘转向减震零部件销量(支) - - 6947.99万 - -
底盘高精密零部件产量(件) - - 1200.38万 - -
底盘高精密零部件销量(件) - - 1097.25万 - -
空调压缩机业务产量(台) - - 103.69万 - 168.30万
空调压缩机业务销量(台) - - 104.91万 - 164.33万
铝合金轻量化业务产量(件) - - 72.84万 - -
铝合金轻量化业务销量(件) - - 69.55万 - -
销量:减震器类零部件(件) - - 4215.13万 - -
销量:空调压缩机业务:应用于商用车(台) - - 85.32万 - -
转向零部件产品销量(件) - - - 1393.20万 -
减震零部件产品销量(件) - - - 2059.52万 -
汽车空调压缩机业务销量(台) - - - 50.50万 -
底盘零部件业务产量(支) - - - - 7106.83万
底盘零部件业务销量(支) - - - - 6634.42万
精密加工零部件产量(件) - - - - 847.68万
精密加工零部件销量(件) - - - - 781.98万

主营构成分析

报告期
报告期

加载中...

营业收入 X

单位(%) 单位(万元)
业务名称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成本(元) 成本比例 主营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加载中...
注:通常在中报、年报时披露 

主要客户及供应商

您对此栏目的评价: 有用 没用 提建议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5.03亿元,占营业收入的26.76%
  • 深圳市比亚迪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
  • 豫北转向系统(新乡)股份有限公司
  • 万都(北京)汽车底盘系统有限公司
  •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时代领航卡车工厂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深圳市比亚迪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
1.81亿 9.65%
豫北转向系统(新乡)股份有限公司
9594.26万 5.10%
万都(北京)汽车底盘系统有限公司
9398.48万 5.00%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6862.75万 3.65%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时代领航卡车工厂
6325.75万 3.36%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3.87亿元,占营业收入的22.71%
  • 万都(北京)汽车部件研究开发中心有限公司
  • 深圳市比亚迪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
  •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博格华纳燃油系统(烟台)有限公司
  • 新乡艾迪威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万都(北京)汽车部件研究开发中心有限公司
9929.58万 5.82%
深圳市比亚迪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
9842.82万 5.77%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7185.72万 4.21%
博格华纳燃油系统(烟台)有限公司
6157.96万 3.61%
新乡艾迪威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5633.21万 3.30%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3.51亿元,占营业收入的20.22%
  • 万都(北京)汽车底盘系统有限公司
  • 安徽江淮松芝空调有限公司
  • 上海汇众萨克斯减振器有限公司
  • 新乡艾迪威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 上海健生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万都(北京)汽车底盘系统有限公司
9683.66万 5.57%
安徽江淮松芝空调有限公司
7559.01万 4.35%
上海汇众萨克斯减振器有限公司
6029.33万 3.47%
新乡艾迪威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5961.35万 3.43%
上海健生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5912.75万 3.40%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3.12亿元,占营业收入的58.76%
  • 一汽东机工减振器有限公司-一汽光洋转向装
  • 上海汇众萨克斯减振器有限公司
  • 万都(北京)汽车底盘系统有限公司-万都(
  • 荆州恒隆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
  • 豫北转向系统股份有限公司-合肥豫北汽车动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一汽东机工减振器有限公司-一汽光洋转向装
8914.09万 16.78%
上海汇众萨克斯减振器有限公司
7429.68万 13.99%
万都(北京)汽车底盘系统有限公司-万都(
6548.28万 12.33%
荆州恒隆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
4949.14万 9.32%
豫北转向系统股份有限公司-合肥豫北汽车动
3365.82万 6.34%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3.04亿元,占总采购额的85.87%
  • 江阴泰富兴澄特种材料有限公司
  • 上海宝钢浦东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 上海市电力公司嘉定分公司
  • 上海住友商事有限公司
  • 浙江物产金属集团有限公司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江阴泰富兴澄特种材料有限公司
2.38亿 67.13%
上海宝钢浦东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2158.56万 6.10%
上海市电力公司嘉定分公司
1860.40万 5.25%
上海住友商事有限公司
1851.18万 5.23%
浙江物产金属集团有限公司
760.03万 2.15%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2.57亿元,占营业收入的61.31%
  • 一汽东机工减振器有限公司-一汽光洋转向装
  • 上海汇众萨克斯减振器有限公司
  • 万都(北京)汽车底盘系统有限公司-万都(
  • 荆州恒隆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
  • 豫北转向系统股份有限公司-合肥豫北汽车动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一汽东机工减振器有限公司-一汽光洋转向装
8066.20万 19.24%
上海汇众萨克斯减振器有限公司
6340.84万 15.12%
万都(北京)汽车底盘系统有限公司-万都(
4431.36万 10.57%
荆州恒隆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
4126.14万 9.84%
豫北转向系统股份有限公司-合肥豫北汽车动
2745.82万 6.54%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2.40亿元,占总采购额的87.73%
  • 江阴泰富兴澄特种材料有限公司-江阴兴澄特
  • 上海宝钢浦东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 上海市电力公司嘉定分公司
  • 上海住友商事有限公司
  • 天津市昂达金属表面处理有限公司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江阴泰富兴澄特种材料有限公司-江阴兴澄特
1.85亿 67.62%
上海宝钢浦东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2559.65万 9.36%
上海市电力公司嘉定分公司
1666.45万 6.10%
上海住友商事有限公司
735.71万 2.69%
天津市昂达金属表面处理有限公司
537.02万 1.96%

董事会经营评述

  一、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2023年,中国汽车全年整体市场销量呈“低开高走,逐步向好”态势,最终超出预期,产销量均创历史新高。报告期内,公司管理层在董事会的领导下,团结一心、奋发向上,经全体员工共同努力,推进以下重点工作:  (一)市场与销售  1、底盘零部件业务,公司重视各主机厂可变单双齿转向机(VGR转向机)机会,推进荆州恒隆两款单齿VGR齿条逐步量产,新获耐世特、一汽光洋等客户的项目定点;持续开发主动式减振器类相关产品,包括CDC电磁减振器活塞杆、交叉孔及圆弧槽活塞杆等,获比亚迪、万都、马瑞利、保隆科技等客户项目定点并批产;推进和实现了博世(Bosch)线控刹车核心零部件IPB-Fa... 查看全部▼

  一、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2023年,中国汽车全年整体市场销量呈“低开高走,逐步向好”态势,最终超出预期,产销量均创历史新高。报告期内,公司管理层在董事会的领导下,团结一心、奋发向上,经全体员工共同努力,推进以下重点工作:
  (一)市场与销售
  1、底盘零部件业务,公司重视各主机厂可变单双齿转向机(VGR转向机)机会,推进荆州恒隆两款单齿VGR齿条逐步量产,新获耐世特、一汽光洋等客户的项目定点;持续开发主动式减振器类相关产品,包括CDC电磁减振器活塞杆、交叉孔及圆弧槽活塞杆等,获比亚迪、万都、马瑞利、保隆科技等客户项目定点并批产;推进和实现了博世(Bosch)线控刹车核心零部件IPB-Fang、采埃孚(ZF)CDC内置电磁阀中4个核心零部件批量生产和交付,新获博世(Bosch)线控刹车IPB-Piston项目、费尼亚(PHINIA)3个喷油器体项目、康明斯(Cummins)3个项目定点;积极拓展海外市场,现有海外订单逐渐量产释放,如已稳定向采埃孚(ZF)德国、塞尔维亚供应配套奔驰新能源EQ系列车型的差速器输出轴,出口采埃孚(ZF)德国、韩国的主动减振器内置电子阀核心零部件以及出口蒂森克虏伯(TKP)德国的齿轮、扭杆等装配件,新获耐世特波兰配套宝马系列车型的齿轮项目定点;另外,新开发了舍弗勒、伯科姆、多耐、中科大等客户。
  2、铝合金轻量化业务,公司持续加快新能源汽车市场布局,在现有比亚迪、采埃孚(ZF)、萨克斯等客户基础上,积极开拓更多新客户,并新获比亚迪更多车型的集成阀岛、控制臂等产品定点。
  3、空调压缩机业务,电动压缩机产品获北汽福田、上汽大通、北汽股份、北汽越野、江淮汽车等客户的项目定点;传统压缩机产品获北汽福田等客户的项目定点;集成式热管理系统,获福田戴姆勒、集瑞联合重工等客户项目定点。
  (二)研发与创新
  1、底盘零部件业务,公司紧抓新能源汽车发展机遇,积极推进研发双齿转向机(DP转向机)、丝杠转向机(REPS转向机)的相关零部件,如双齿(DP)成品齿条、主动和助力成品齿轮、可变速比(VGR)齿条等,以期实现产品在配套单车价值上的突破和整体产品结构的深化。
  2、铝合金轻量化业务,公司依托在铝合金轻量化业务的技术积累,继续开发适应更多客户与车型的产品,改善加工工艺,如推进控制臂总成球头标准化设计,以提升控制臂总成开发能力。
  3、空调压缩机业务,公司通过改善动静盘的机加工工艺,实现电动压缩机动静盘的精度提升、电动压缩机单体的噪音优化;公司高度重视对整车集成式热管理系统的开发工作,加强与北京理工大学、重庆邮电大学校企合作,依托前期对汽车热管理(含空调系统)的研究,开发出8-13KW的热管理系统,实现新能源电动重卡电池热管理和驾驶舱制冷需求的模块化方案。
  4、人形机器人业务,报告期末,公司迎来进军人形机器人产业链的机会,公司在战略上对此高度重视。公司根据客户需求,配合推进人形机器人用丝杠产品的样件研发工作,人形机器人用
  丝杠主要分两种,一是行星滚柱丝杠,具体包括螺母、行星滚柱、丝杆、齿圈等部件;二是梯形丝杠,具体包括螺母、丝杆等部件。公司开展人形机器人用丝杠产品研发,主要基于如下考虑:
  国家政策上,当前,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未来产业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工业和信息化部于2023年10月印发《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下称《指导意见》),指出,人形机器人集成人工智能、高端制造、新材料等先进技术,有望成为继计算机、智能手机、新能源汽车后的颠覆性产品,将深刻变革人类生产生活方式,重塑全球产业发展格局,已成为科技竞争的新高地、未来产业的新赛道、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发展潜力大、应用前景广。《指导意见》进一步提出,以大模型等人工智能技术突破为引领,在机器人已有成熟技术基础上,重点在人形机器人“大脑”和“小脑”、“肢体”关键技术、技术创新体系等领域取得突破,而丝杠产品即为人形机器人“肢体”中的关键部件。
  技术工艺上,公司具备相应能力。公司扎根汽车底盘零部件行业20多年,所积累的生产工艺与丝杠产品的生产工艺有较高的同源性,公司研发团队在相应的精密车加工、磨加工、原材料调质、表面热处理、探伤、校直等环节,形成了一套专业性高、体系性强的工艺流程和生产方案。
  综上,公司对人形机器人产业的未来发展,充满信心,但若要正式量产,仍需解决诸多问题,公司配合客户研发的上述部件也仅处于样件阶段,并未被客户正式定点,更未形成收入,在此提醒广大投资者注意防范投资风险。
  (三)产能与投资
  1、底盘零部件业务,公司重点投资的电子助力转向系统(EPS)成品齿条、成品齿轮扩能项目逐步释放产能并贡献相应业绩;为满足采埃孚(ZF)、博世(Bosch)、康明斯(Cummins)持续增长的订单需求,公司在无锡工厂逐步新增或扩大产能储备,包括多条配套线控悬架系统的CDC内外电磁阀壳体零部件产线、新增配套线控刹车系统的IPB-Fange和Piston产线、柴油高压共轨系统零部件产线等。
  2、铝合金轻量化业务,在江苏盐城生产基地,投资布局的产线正按计划有序建设中,其中,第一条产线已量产,第二条产线已安装完成,第三、四条产线正在采购建设中。
  3、空调压缩机业务,改造的集成式热管理系统产线已投产;新集成式热管理系统产线和电动压缩机自动装配线正按计划建设中;厂房改扩建一期工程已完成并投入使用,二期工程正按计划推进中。
  (四)降本与增效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推进开源节流及降本增效的工作,通过技术与工艺改善、推行标准化作业、生产管理优化、内部质量提升、供应链体系优化、节能降耗、刀辅料寿命提升、强化全员降成本意识等一系列行动方案,提高公司盈利水平。
  (五)团队与管理
  报告期内,公司不断完善人才引进机制,加深加厚人才储备,重点聚焦人才培养机制,不断整合内外部资源,精准有效地组织形式多样的培训活动,赋能组织成长,推动人才培养链和产业链深度融合,落实人才发展战略,稳步实现组织人才和公司的长期共赢发展。
  
  二、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公司属于汽车零部件行业,业务发展与汽车行业高度相关。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分析,该行业在报告期内的发展概况如下:
  1、2023年我国汽车产销量创历史新高,实现两位数较高增长
  我国汽车产销总量已经连续15年稳居全球第一,2023年,全年整体市场销量呈“低开高走,逐步向好”特点。年初,受传统燃油车购置税优惠和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退出、春节假期提前、部分消费提前透支等因素影响,汽车消费恢复相对滞后,前两个月累计产销较同期明显回落;3-4月,价格促销潮对终端市场产生波动,汽车消费处于缓慢恢复过程中,汽车行业经济运行总体面临较大压力;5-10月,在国家及地方政策推动下,加之地方购车促销活动等措施延续,市场需求逐步释放,“金九银十”效应重新显现;11月以来,市场延续良好发展态势,叠加年末车企冲量,汽车市场向好态势超出预期,产销量创历史新高,全年汽车产销量分别完成3,016.1万辆和3,009.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1.6%和12%,实现两位数的较高增长。
  2、乘用车产销创历史新高
  我国乘用车市场连续九年超过2,000万辆。在转型调整期过程中,自2020年以来,乘用车销量呈现稳步增长的态势。2023年,乘用车市场竞争加剧,同时伴随市场日趋回暖,购车需求进一步释放,我国乘用车市场形势逐渐好转,回归正常节奏,有效拉动了汽车增长,乘用车产销量分别完成2,612.4万辆和2,606.3万辆,同比分别增长9.6%和10.6%。
  3、商用车市场企稳回升
  近些年来,我国商用车市场销量跌荡起伏。2020年,受国Ⅲ产品淘汰、治超趋严以及基建投资等因素拉动,商用车市场大幅增长,产销达到峰值;随后2021年市场需求出现下降;2022年跌落谷底,为2009年以来的最低水平;2023年受宏观经济稳中向好、消费市场需求回暖因素影响,加之各项利好政策的拉动,商用车市场谷底回弹,实现恢复性增长,产销量分别完成403.7万辆和403.1万辆,同比分别增长26.8%和22.1%。
  4、新能源汽车保持产销两旺发展势头
  我国新能源汽车近两年来高速发展,连续9年位居全球第一。在政策和市场的双重作用下,2023年,新能源汽车持续快速增长,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958.7万辆和949.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5.8%和37.9%,市场占有率达到31.6%,高于上年同期5.9个百分点。其中,新能源商用车产销分别占商用车产销11.5%和11.1%;新能源乘用车产销分别占乘用车产销的34.9%和34.7%。
  5、汽车出口再上新台阶
  2023年,汽车出口再创新高,成为拉动汽车产销量增长的重要力量。汽车出口491万辆,同比增长57.9%,出口对汽车总销量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5.7%。
  
  三、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业务情况
  (一)主要业务
  公司主要业务包括底盘零部件业务、铝合金轻量化业务、空调压缩机业务三大板块。公司底盘零部件业务在更为细分的转向器齿条、减振器活塞杆行业内,处于绝对领先的市场龙头地位;空调压缩机业务也在商用车同行业中保持领先地位。
  (二)主要产品
  说明:因底盘差速器类零部件的输出轴产品收入占比较小,其收入目前纳入转向器类零部件。
  (三)经营模式
  1、销售模式
  公司的产品全部采用直销的模式。公司的客户主要为汽车产业链上一级供应商或整车企业,底盘零部件业务产品几乎覆盖国内外知名汽车零部件供应商,铝合金轻量化业务及空调压缩机业务产品多为国内外知名汽车整车企业或一级供应商。客户对下游供应商通常实行合格供应商管理模式,公司需经过严苛的评审以进入客户的合格供应商体系。公司的产品均为非标准化产品,公司会根据客户的产品设计需求进行定制化的同步开发,在通过客户的定点并取得销售订单后,公司依据订单组织采购和生产,并完成产品的交付。
  2、采购模式
  公司采购的原材料主要包括钢材、铝材、壳体以及辅料等,公司设有采购部门,根据生产经营计划组织采购。采购部门根据供应商选择标准对供应商进行初步背景调查后筛选出符合汽车行业质量标准的供应商,组织研发、工艺、质量、财务等相关部门对供应商进行审核,通过审核后列入合格供应商,并负责收集分析原材料的市场价格,控制采购成本;同时对供应商进行日常管理、定期审核、业绩评估和监控,确保所采购的物资供货及时、质量合格、价格合理,满足生产交付和技术标准的需求。
  3、生产模式
  公司的生产模式是以客户的需求为导向,采用“以销定产”的生产模式:每年年底根据客户的下年度计划,制定公司的年度生产计划预案,每月根据客户订单,制定公司月度生产计划,组织生产。在生产计划的执行过程中,定期根据客户的需求进行调整,确定周计划和日计划。整个生产过程包括生产计划、车间制造、检验入库与产品交付。
  
  四、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区域布局优势
  为压缩市场服务半径、提高客户响应能力,及时跟进生产需求并最大限度地降低运输成本,公司采取紧贴汽车产业集群战略,在上海、无锡、盐城、天津、长春、重庆等全国性汽车产业基地或主要客户所在地相继建立生产基地,直接配套长三角、京津冀、东北、中西部汽车产业群。
  上述布局使得公司贴近汽车产业链上一级供应商或整车厂生产,不仅有效降低物流成本,也能实现对客户的JIT(准时化)拉动及供货与质量问题的快速反馈。同时公司可及时掌握客户最新需求,提高客户响应能力及满意度,将客户的实时要求及时、准确地反馈至生产基地,做出迅速调整,实现与客户的协同发展。
  (二)行业地位优势
  公司深耕汽车底盘领域二十余载,在国内转向器齿条以及减振器活塞杆细分行业内绝对领先,连续多年保持细分市场主导地位,拥有较强的品牌影响力。报告期内,实现转向器类零部件销售2,695万件,减振器类零部件销售4,448万件。
  公司空调压缩机产品广泛应用于重型卡车、轻微型卡车、工程车、客车等商用车以及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的主机厂配套,近年来一直在商用车领域保持领先地位。报告期内,公司空调压缩机产品销售113万台,其中应用于商用车90万台。
  (三)客户资源优势
  汽车零部件行业的特点是行业壁垒较高,整车厂与零部件供应商关系稳固、粘性较强,且质量认证及工艺审核要求较高,整体竞争格局较为稳定。经过多年努力,公司已建立一套相对完备的客户体系且客户优质,多为全球汽车零部件50强企业、国内著名合资车企、国内知名自主品牌车企。
  底盘零部件业务,转向器类、减振器类产品客户体系已基本覆盖所有国内外知名转向系统、减振系统制造企业。转向器类产品主要客户包括豫北机械、耐世特(Nexteer)、博世华域、采埃孚(ZF)、蒂森克虏伯(TKP)、荆州恒隆、无锡威孚、蜂巢、一汽光洋、杭州世宝等;减振器类产品第一大客户为国内减振器总成龙头万都(MANDO),其余客户包括一汽东机工、比亚迪、天纳克、萨克斯、宁江山川、马瑞利、京西重工、日立安斯泰莫、凯迩必等;高精密类产品主要客户包括采埃孚(ZF)、博世(Bosch)、费尼亚(PHINIA)、钧风科技、隆盛科技等。
  铝合金轻量化业务,主要客户包括比亚迪、采埃孚(ZF)、萨克斯等国内外知名整车厂和汽车零部件一级供应商。
  空调压缩机业务,主要客户包括北汽福田、一汽奔腾、中国重汽、福田戴姆勒、长安汽车、上汽通用五菱、北汽越野、赛力斯等知名整车厂和江淮松芝、上海良澄、柳州松芝、江苏创导空调、江西新电、安徽全柴等知名汽车零部件企业。
  (四)产品结构优势
  公司主要产品覆盖底盘类的齿条、齿轮、扭力杆、蜗杆、输入轴、输出轴、IPA总成、减振器活塞杆、差速器输出轴、新能源高精密件CDC-evo外置控制阀壳体、CDC-ivo内置控制阀零部件、线控刹车IPB-Fange、IPB-Piston等;铝合金轻量化类的集成阀岛、电池包连接块、Yoke类件、控制臂、上气室端盖等;以及汽车空调系统关键零部件压缩机、整车集成式热管理系统等。产品的多样性使得公司各产品的客户资源可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共享,有效降低了市场开发及管理成本,又可以满足客户集中配套采购的需求,同时能够促进与客户产品开发技术的多层面、多维度相互交流,有利于提升产品及技术的研发能力。产品结构的不断丰富与升级,也能够有效地避免单一产品的市场风险。
  (五)技术研发优势
  公司底盘零部件业务,其中主要产品转向器齿条、齿轮、减振器活塞杆、线控刹车IPB-Fange为汽车核心安全零部件。材料研发方面,通过和钢厂的产学研合作,材料整合、开发和配置能力得到进一步加强,具备开发和替代进口高性能优质切削用金属棒材的能力,实现多款进口齿条、活塞杆材料的国产化,开发了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的多款材料;材料加工方面,公司具备高精度、高性能汽车和机械行业优质结构钢棒材和零件的生产、加工能力,各种材料加工工艺包括中频调质、拉拔、连拔及高速旋风车削均为自主研发,相关技术达到了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已为国内外中高端客户批量生产加工各类优质材料、以及应用于汽车发动机、电机轴等优质、高精度零部件;产品制造方面,公司掌握高频淬回火、中频调质、中频消应力等热处理核心工艺,以及多轴技术、电镀处理、磨齿、铣齿、滚齿、外圆磨削、超精车削及磨削等关键专机加工工艺,另外,通过自主研发工装自动化、检验测量工具等,结合引进德国、法国、美国、日本等国外先进高端精密设备的优势,为产品实现批量生产提供了有力、高效的过程和质量保障。据此,公司建立了材料研发、材料加工、产品制造的全流程优势地位,同时极大地缩短了产品研发和生产时间,从而保证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近年来,随着终端客户对汽车驾驶体验的需求升级,公司不断拓展新的业务,开发了双齿齿条、VGR齿条、电子刹车类齿轮轴、差速器输出轴、转向齿轮、转向扭杆、IPA总成、空心活塞杆、线控刹车及悬架系统主动减振阀类零部件等多品类产品,实现了多元化的技术积累,为抢占技术、品类和市场先机打下坚实的基础。
  报告期内,公司主导起草的《乘用车转向器齿条》汽车行业标准(QC/T1191-2023),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于2023年4月21日发布,并于2023年11月1日实施,标志着公司具备材料开发、产品加工和标准制定三位一体的能力。
  公司铝合金轻量化业务,其中核心铝锻造技术主要应用于新能源汽车轻量化方向,公司引入国外先进热模锻压力机、辊底式自动热处理等自动化生产线、100%荧光渗透探伤生产线及球头装配生产线及各种总成测试与检验设备,拥有自主的模具设计、模具CAE分析能力、控制臂总成开发能力,具备从原材料锯切、锻造、T6热处理、清洗、荧光渗透探伤、机械加工等铝合金产品全工序生产制造能力、机加工能力和完整的检测能力,并得到了客户的普遍认可。
  公司空调压缩机业务,为国内最大的商用车压缩机主机厂供应商,产品种类齐全,研发能力和试验验证能力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公司电动压缩机产品在行业内起步早、品种全,获得商用车和乘用车主机厂认可。电动涡旋压缩机在现有平台产品上,通过公司研发人员的不断探索和产学研团队的推动,并结合最新的技术方向,极大地提升了压缩机单体的NVH性能;GEV80系列压缩机的产品优化及批量生产,填补了大排量电动涡旋压缩机的市场空白,提升了新能源汽车整个空调系统的可靠性;新开发的第四代电动压缩机GEH27、GEH34、GEH46实现量产,并进一步改善了性能;目前正在开发的GEH60(800V)大排量高电压平台的压缩机,可以解决整车快速充电时电池冷却问题;二氧化碳电动压缩机已经完成功能样件试制,正在进行样机试验验证,二氧化碳压缩机的开发可以提升低温制热效果,优化低温环境下整车电池耗电过快的问题;GEH27A低温热泵产品已通过了样机试验测试,可实现在-30℃环境下的制热功能,效果良好。为了进一步提高对电动压缩机及热管理系统核心技术的掌控,公司组建电子电气团队,开展对控制器的研究与开发。公司高度重视商用车领域整车集成式热管理系统的开发,与北京理工大学、重庆邮电大学等校企合作,完成了对整车集成式热管理系统产品的联合开发,获得福田戴姆勒项目的定点并实现小批供货,其他热管理项目也在按计划稳步推进中。另外,上海光裕被评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上海市市级技术中心企业。
  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2023年研发投入9,399.30万元,截止报告期末,公司有效期内专利167项,其中发明专利9项。
  
  五、报告期内主要经营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2023年度实现营业收入18.81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加1.76亿元,增长10.3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实现5,086.86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0.72%。
  
  六、公司关于公司未来发展的讨论与分析
  (一)行业格局和趋势
  1、汽车市场发展趋势
  伴随我国经济继续保持平稳增长,居民消费水平提高及购买力的上升,我国潜在汽车消费需求仍然巨大,而从人均GDP和汽车保有的国际横向比较看,我国中长期汽车市场仍拥有较大的增长潜力。同时,以电动化和模块化、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为特征的技术革命与以平台化、共享化为特征的商业模式创新相结合,正在显著地改变汽车行业的格局,从而进一步引导我国汽车产业的创新和结构化升级。
  2、汽车零部件行业发展趋势
  汽车零部件作为汽车工业发展的基础,是国家长期重点支持发展的产业。我国政府已出台一系列鼓励汽车零部件发展的政策措施。《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指出,突破车用传感器、车载芯片等先进汽车电子以及轻量化新材料、高端制造装备等产业链短板,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零部件供应商,形成从零部件到整车的完整产业体系。随着产品结构的优化升级和开发能力的提高,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不断满足整车发展需要,并呈现以下趋势:
  (1)汽车零部件行业分工明确,呈现专业化、规模化特征
  汽车零部件行业具有多层级分工特点,汽车零部件供应链主要按照“零件、部件、系统总成”的金字塔式架构,具体划分为一、二、三级供应商。一级供应商具备参与整车厂联合研发的能力,具备较强的综合竞争力,二、三级供应商一般专注于材料、生产工艺和降低成本等方面,二、三级供应商竞争激烈,需要通过加大研发提升产品附加值、优化产品等方式摆脱同质化竞争。随着整车制造商角色从大而全的一体化生产、装配模式逐步转变为专注整车项目研发设计,汽车零部件厂商角色逐步从单纯制造商延伸至与整车厂商联合开发,根据整车厂的要求开发生产。在专业化分工背景下,逐步形成专业化、规模化的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
  (2)汽车零部件趋向于轻量化发展
  在国家节能减排政策、汽车电动化带来的延长续航里程需求的推动下,汽车轻量化逐渐成为汽车行业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轻量化是传统车节能及提高新能源汽车续航里程的重要途径之一,汽车的轻量化,就是在保证汽车强度和安全性能的前提下,尽可能地降低汽车的整备重量。未来汽车的轻量化实际上就是零部件的轻量化,轻量化零部件的应用趋势明显,铝制汽车零部件等轻量化产品具有较大的市场空间且市场发展态势良好,相关的行业将在汽车轻量化趋势中显著收益。
  (3)汽车零部件将向电子化发展
  随着零部件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汽车零部件电子化将成为未来新的发展方向。汽车自诞生即以机械技术应用为主,但目前仅依靠机械技术创造附加值的潜力已相对有限。电子和信息技术在汽车工业中的应用,为其创造高附加值拓展了新的空间。国外汽车工业发达,现已将汽车电子技术广泛应用于发动机、底盘、车身的控制和故障诊断以及音响、通讯、导航等方面,从而使整车的安全性能、排放性能、经济性能以及舒适性得到极大提高。可以预见,未来汽车零部件行业将结合更多新兴技术,电子化水平有望持续提升。
  (4)汽车零部件将向系统化研发、模块化制造、集成化供货发展
  在零部件轻量化、电子化的趋势下,行业将逐步实行产品升级,实现向集成化、模块化供货方向转变。汽车零部件的集成化、模块化是通过全新的设计和工艺,将以往由多个零部件分别实现的功能,集成在一个模块组件中,以实现由单个模块组件代替多个零部件的技术手段。汽车零部件系统集成化、模块化具有很多优势:首先,与单个零部件相比,集成化、模块化组件的重量更轻,有利于整机的轻量化,从而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其次,集成化、模块化组件所占的空间更小,能够优化整机的空间布局,从而改善整机性能;再次,与单个零部件相比,集成化、模块化组件减少了安装工序,提高了装配的效率。汽车零部件系统的集成化、模块化已成为汽车零部件行业,特别是乘用车汽车零部件行业一个重要的趋势,这将有助于零部件企业提升在全球汽车零部件产业的竞争地位并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形成长期持续的发展动力。
  (二)公司发展战略
  总体发展上,公司坚持汽车零部件业务为基石,人形机器人业务为未来的双引擎战略。一方面,牢牢把握新能源发展大趋势,以汽车电动化、轻量化、智能化、集成化为方向,寻求在线控转向、制动、悬架,底盘悬挂、车身结构及动力总成轻量化,集成式热管理系统业务方面的新突破,为公司业绩提供新的增量,从而打造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另一方面,紧紧抓住人形机器人产业全球化浪潮的时代机遇,配合客户做好人形机器人用丝杠产品的研发、量产工作,并在技术工艺上实现自主可控,从而推动人形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
  (三)经营计划
  汽车零部件业务,(1)公司持续进行市场开拓和新项目开发,继续优化客户结构,进一步丰富客户集群,不断巩固现有产品市场地位,扩大新能源相关产品的市场份额,同时,紧抓汽车出口强劲发展机遇,进一步开拓海外市场,提升海外业务体量,争取全年销售额稳中有升;(2)伴随各业务板块产能的进一步释放,持续落实降本增效工作,不断通过加强生产管理和成本控制,改善工艺实现流程管控优化,精进生产管理系统,推动设备自动化应用水平,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损耗,以此增加公司应对内外部经营环境因素的抗风险能力,进而保证公司盈利能力持续提升;(3)公司将积极有序地推进落实若干重点项目,包括博世(Bosch)IPB智能集成刹车系统的核心零部件IPB-Piston量产、康明斯(Cummins)柴油高压共轨零部件量产、铝合金轻量化控制臂总成量产、新客户集成阀岛产品量产以及江苏盐城生产基地新增产线的建设;集成式热管理系统新产线和空调电动压缩机自动装配线的投产建设等。
  人形机器人业务,(1)根据客户需求,持续配合做好人形机器人用丝杠产品的样件研发工作,按时保质提交送样;(2)不断探索、深入研究人形机器人用丝杠产品实现量产工艺的优化方案;(3)大力推进人形机器人用丝杠产品规模化产线的建设工作,包括基础设施工程、产线设备采购、安装、调优等,以响应客户未来可能性的量产落地;(4)根据汽车Tier1客户需求,配合做好丝杠产品应用于汽车后轮转向系统(RWS)的研发工作。当然,再次重申,公司虽看好人形机器人产业的未来发展,但其技术方案、项目定点、正式量产等工作仍存在诸多不确定性,还请广大投资者注意防范投资风险。
  (四)可能面对的风险
  1、宏观环境波动的风险
  公司所处的汽车零部件行业与整车制造业存在着密切的联动关系,对经济景气周期敏感性较高,受国民经济周期性波动及下游整车行业的影响而具有一定的周期性。当宏观经济快速增长时,市场对汽车的需求量也会快速提升,从而带动汽车零部件行业迅速发展;反之,在终端需求增长动力减弱的背景下,汽车零部件行业增速也会随之放缓,甚至出现下滑的情况。2023年以来,我国经济工作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着力扩大内需,推动高质量发展,全力做好稳增长、稳就业、防风险工作,经济运行呈现持续恢复向好态势,但仍存在有效需求不足、投资意愿不强等诸多因素对经济发展带来的不确定性。
  2、整车竞争带来的降价压力及原材料上涨面对的双向压力
  汽车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整车价格战持续升级将进一步向零部件企业传递;虽然报告期内原材料价格有所下降,但未来不排除反弹波动,一旦上涨必定推升造车成本,零部件企业将面临配套价格下降、制造成本上升等多重压力。
  3、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国际地缘政治风险交织和贸易政策壁垒加剧,通过能源供给收缩、供应链效率下降、运输成本上升等,加大全球经济充满不确定性风险,势必影响到零部件企业。
  4、公司于2021年12月23日收到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上海监管局出具的《行政处罚决定书》(沪[2021]22号),后期公司或有可能面临投资者索赔的风险。
  5、公司于2022年7月14日收到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向公司送达的(2021)沪民终961号《民事裁定书》,裁定内容为“撤销上海金融法院(2020)沪74民初1698号民事判决,本案发回上海金融法院重审”。鉴于案件发回上海金融法院重审,该诉讼的解决方式、解决时间和最终的结果尚存在不确定性,其对公司本期利润及期后利润的影响存在不确定性,最终实际影响需以法院判决为准。
  6、公司商誉账面原值余额258,354,452.02元,报告期末,商誉的账面价值余额为86,285,155.51元。2018年度,为进一步提升公司在汽车零部件行业中的市场占有率和竞争力,公司完成了收购上海光裕,该交易为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合并成本超过取得的被购买方于购买日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部分确认为商誉。如果上海光裕未来的经营情况不及预期,则公司可能存在商誉减值进一步扩大的风险,将会直接影响公司的经营业绩,对公司的盈利水平产生不利影响。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