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肤

主营介绍

  • 主营业务:

    复合调味料的研发、生产与销售。

  • 产品类型:

    酱汁类调味料、粉体类调味料、食品添加剂

  • 产品名称:

    腌制酱(液) 、 涂抹酱 、 拌面酱 、 炒制酱(液) 、 煮制液 、 凉菜汁 、 沙拉汁 、 风味汤 、 烤鱼料 、 火锅料(汤底 、 蘸料) 、 火锅调味料 、 中式小炒料 、 烤肉酱 、 拉面汤调料 、 小龙虾调料 、 鱼调料 、 轻食系列 、 裹粉裹浆 、 腌制类调味粉 、 复合汤粉 、 预拌粉 、 烧烤系列产品 、 香炸系列产品 、 浓汤系列

  • 经营范围:

    许可项目:食品生产;食品添加剂生产。(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具体经营项目以相关部门批准文件或许可证件为准)一般项目:食品销售;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食品添加剂销售;技术进出口;货物进出口。(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

运营业务数据

最新公告日期:2024-03-30 
业务名称 2023-12-31 2022-12-31 2021-12-31 2020-12-31 2019-12-31
库存量:粉体类调味料(KG) 14.45万 - - - -
库存量:酱汁类调味料(KG) 75.77万 - - - -
库存量:食品添加剂(吨) 12.15 - - - -
粉体类调味料库存量(KG) - 18.04万 26.26万 19.04万 12.33万
酱汁类调味料库存量(KG) - 80.16万 71.60万 42.09万 45.73万
食品添加剂库存量(KG) - 1.03万 9979.19 6054.39 6290.00
受托加工产品库存量(KG) - - - - 0.00

主营构成分析

报告期
报告期

加载中...

营业收入 X

单位(%) 单位(万元)
业务名称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成本(元) 成本比例 主营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加载中...
注:通常在中报、年报时披露 

主要客户及供应商

您对此栏目的评价: 有用 没用 提建议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1.14亿元,占营业收入的36.84%
  • 第一名
  • 第二名
  • 第三名
  • 第四名
  • 第五名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第一名
3178.06万 10.30%
第二名
3131.21万 10.15%
第三名
1954.73万 6.34%
第四名
1587.71万 5.15%
第五名
1511.58万 4.90%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2323.12万元,占总采购额的15.27%
  • 第一名
  • 第二名
  • 第三名
  • 第四名
  • 第五名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第一名
590.08万 3.88%
第二名
545.59万 3.59%
第三名
421.74万 2.77%
第四名
387.36万 2.55%
第五名
378.36万 2.49%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1.29亿元,占营业收入的48.96%
  • 第一名
  • 第二名
  • 第三名
  • 第四名
  • 第五名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第一名
3831.42万 14.55%
第二名
2868.72万 10.90%
第三名
2478.06万 9.41%
第四名
1944.67万 7.39%
第五名
1766.41万 6.71%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2396.52万元,占总采购额的14.99%
  • 第一名
  • 第二名
  • 第三名
  • 第四名
  • 第五名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第一名
605.04万 3.79%
第二名
496.90万 3.11%
第三名
472.37万 2.96%
第四名
441.59万 2.76%
第五名
380.62万 2.38%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1.07亿元,占营业收入的40.65%
  • 第一名
  • 第二名
  • 第三名
  • 第四名
  • 第五名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第一名
3098.28万 11.77%
第二名
2816.32万 10.70%
第三名
2032.87万 7.72%
第四名
1442.08万 5.48%
第五名
1312.29万 4.98%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1723.83万元,占总采购额的15.17%
  • 第一名
  • 第二名
  • 第三名
  • 第四名
  • 第五名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第一名
446.76万 3.93%
第二名
371.38万 3.27%
第三名
336.50万 2.96%
第四名
304.77万 2.68%
第五名
264.41万 2.33%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1.34亿元,占营业收入的46.90%
  • 第一名
  • 第二名
  • 第三名
  • 第四名
  • 第五名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第一名
3940.45万 13.79%
第二名
3533.92万 12.37%
第三名
3066.01万 10.73%
第四名
1499.94万 5.25%
第五名
1357.35万 4.75%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1956.69万元,占总采购额的15.70%
  • 第一名
  • 第二名
  • 第三名
  • 第四名
  • 第五名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第一名
524.96万 4.21%
第二名
392.69万 3.15%
第三名
357.95万 2.87%
第四名
343.03万 2.75%
第五名
338.06万 2.71%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5943.45万元,占营业收入的48.29%
  • 圣农食品
  • 味千中国
  • 同由呷哺呷哺餐饮管理(香港)控股有限公司
  • 诸城外贸
  • 正大集团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圣农食品
1694.50万 13.77%
味千中国
1455.28万 11.82%
同由呷哺呷哺餐饮管理(香港)控股有限公司
1298.83万 10.55%
诸城外贸
755.38万 6.14%
正大集团
739.46万 6.01%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1157.37万元,占总采购额的20.37%
  • 广西东门南华糖业有限责任公司
  • 山东菱花味精股份有限公司
  • 联合利华服务(合肥)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
  • 中粮集团
  • 天津鑫港粤商贸有限公司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广西东门南华糖业有限责任公司
308.14万 5.42%
山东菱花味精股份有限公司
233.91万 4.12%
联合利华服务(合肥)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
229.20万 4.03%
中粮集团
201.27万 3.54%
天津鑫港粤商贸有限公司
184.84万 3.25%

董事会经营评述

  一、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和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同比均实现双位数增长。其中:营业收入35,946.66万元,同比增长16.4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643.06万元,同比增长10.5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5,244.20万元,同比增长22.99%。  报告期内,公司继续保持战略定力,精准施策、顺势而为,全面深化提质增效,储备后续增长动能,提升公司核心竞争优势,开展的主要工作如下:  (一)坚持市场需求导向,持续研发、丰富产品品类  报告期内,公司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持续加强产品研发力度,不断丰富产品品类。公... 查看全部▼

  一、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和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同比均实现双位数增长。其中:营业收入35,946.66万元,同比增长16.4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643.06万元,同比增长10.5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5,244.20万元,同比增长22.99%。
  报告期内,公司继续保持战略定力,精准施策、顺势而为,全面深化提质增效,储备后续增长动能,提升公司核心竞争优势,开展的主要工作如下:
  (一)坚持市场需求导向,持续研发、丰富产品品类
  报告期内,公司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持续加强产品研发力度,不断丰富产品品类。公司凭借强大的研发能力实现了以创新驱动的业绩成长,报告期共销售2,100多款产品,其中近三年开发的新品销售占比超过50%。报告期内,公司酱汁类复合调味品新增关东煮调味料、番茄浓汤、烤鸭酱等400多款产品;粉体类复合调味品新增翅根胸裹粉、辣孜孜烧烤风味腌料及拌料、葱香腌料等190多款产品;零售终端新增番茄沙司、荔枝肉菜用调味料、辣椒炒肉调料、胡椒猪肚鸡风味汤料等27款产品,并推出“味之物语复合调味品”伴手礼盒,内含零脂油醋汁、黑椒烧汁、中式小炒料等多款复合调味品,覆盖中式菜品、日式菜品、西式菜品,一汁成菜,让每一位“厨房小白”都可以秒变大厨。报告期内,公司有序推进预制菜和烘焙领域的产品研发储备、合作渠道搭建等工作;在预制菜领域,结合市场调研和现有数据分析,逐步建立适合餐饮端的预制菜产品库,为打造更具自身优势特色的预制菜品奠定基础;在烘焙预拌粉领域,公司已经开发了蛋糕预拌粉、煎饼粉、牛乳风味松饼粉、舒芙蕾预拌粉等产品。
  报告期内,公司荣获“第三届中国餐饮产业红牛奖”,被评为“2023年度餐饮定制复合调味料企业TOP10”;公司成功入选“2023年青岛市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公司推出的“味之物语复合调味品”伴手礼盒入选“青岛礼物”首批产品名录并荣获“2023年度山东特色优质食品目录产品名单”。公司凭借先进技术经验,主导了《黑椒牛排酱》《寿喜锅调味汁》2项调味品团体标准的制定。未来,公司将不断加强品牌差异化优势的积累和创新研发的投入,进一步提升企业的品牌影响力和研发创新核心竞争力,以更好地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需求,促进企业的高质量和可持续发展。
  (二)巩固原有市场份额,持续挖掘、开拓潜力客户
  报告期内,公司继续巩固在原有餐饮连锁渠道和食品加工渠道的市场份额,在此基础上积极开拓潜在渠道和客户,不断提升市场占有率和品牌美誉度。一方面,公司积极抢占下游市场,新客户不断涌现:与战略客户的合作更加紧密,与国内外知名连锁餐饮企业的合作逐步深入;在食品加工业务渠道首次拓展知名休闲零食类客户;凭借自身产品研发、生产、品控、渠道等优势,继续扩大品牌零售类企业的合作。另一方面,公司稳步推进自有品牌“味之物语”在线下商超等渠道的布局及抖音、京东、天猫、拼多多等线上平台的覆盖和推广,“味之物语”品牌知名度逐年提高。
  (三)增强数字化驱动力,持续推进、强化经营转型
  公司致力于成为一家数字化引领下的调味品行业领先企业,全面统筹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工作,推动公司数字化转型升级。报告期内,公司上线泛微协同融合平台项目,MES优化项目,并结合SAP系统,对生产及供应链各环节进行数字化管理,实现智能制造与信息化系统的有效结合,规范流程管理,提升协同效能,促进降本增效。公司通过不断升级改造数字化车间,从智慧管理到智慧生产,不断推进数字化转型升级,助力企业从“制造”升级为“智造”,实现业务高质量发展。报告期内,公司“数字化车间改造项目”入选青岛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发布的“2023年青岛市工业互联网示范认定项目名单”。
  (四)储备后续增长动能,科学设计、加快项目建设
  复合调味品行业市场空间大、发展速度快,公司现有产能利用率、产销量均处于较高水平,多品类供应能力存在一定局限,可预见的未来或将成为公司发展瓶颈。报告期内,公司围绕扩品类、拓渠道、提产能、重研发、强服务的经营主线,加快推进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募投项目(以下简称“首发募投项目”)和再融资募投项目建设,其中首发募投项目中的上海运营中心项目内部已基本完成装修,即将投入运营,未来将作为公司深耕长三角市场的销售管理及研发体验中心;嘉兴数字化制造中心建设项目作为首发募投项目中“年产15,000吨复合调味品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和“年产5,000吨汤类抽提生产线建设项目”及再融资募投项目的实施主体,土建工程已基本完成,目前处于车间内部装修及设备采购安装阶段,未来建成投产后将进一步提升公司的柔性制造及多品类供给能力;公司与呷哺呷哺合资的复合调味料及调理食品数字化制造中心建设项目也在顺利推进,项目建成投产后将进一步提升公司与呷哺呷哺合作的深度和广度。
  (五)强化人才队伍建设,重视培训、打造精兵强将
  人才是公司可持续发展、实现战略目标的关键所在。报告期内,公司聚焦人才兴企战略,一方面,加强人才梯队建设,通过校园招聘、社会招聘等多种方式招聘吸纳人才;开展管理精英培训项目,搭建知识和经验共享平台,打通业务链条;推进内部竞聘和轮岗交流制度化、常态化,培养更多适合公司未来发展的复合型年轻骨干;另一方面,精益管理和数字化转型,通过事前规划、分级授权、过程管控、绩效激励促进业务质量提升;施行联合办公制度,持续提升公司内部的组织活力;加强企业文化宣贯,提高员工幸福感与认同感,提升企业凝聚力及向心力。
  
  二、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一)所属行业
  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公司所属行业为制造业(C),细分行业为食品制造业(C14)中的调味品、发酵制品制造行业(C146)。
  复合调味品是以基础调味品为原料,将各种基础调味品按照一定比例调配,经过进一步加工,成为具有特殊风味的调味品。我国饮食讲究酸、甜、苦、辣、咸“五味调和”,烹调以味道复杂为特征,正是调味品之间按照不同比例的复合与调剂才可达到美味的境界。由于烹饪技能为长期经验积累,烹饪中多种单一味调味品材料准备及操作繁琐,初学者存在调和的难度,而且难以保证稳定口感,因此,复合调味品应运而生。
  将复合调味品工业化生产,国外早于国内。20世纪60年代初,日本首先推出在味精中添加核苷酸制成复合调味品“超鲜味精”,使鲜味提高数倍,且很快普及到家庭和食品加工业,标志着现代化复合调味品工业化生产的开始。针对专用于中式菜肴的复合调味品的研发,日本也早于国内。1978年,日本味之素株式会社生产“麻婆豆腐调料”“青椒肉丝调料”“八宝菜调料”等,其商品总称为“中华调料”。日本作为东方国家,在调味品使用方面与中国类似。近年来,随着日本消费者认知的改变,调味品的专用性也不断提升,如日本烧肉用的酱汁逐步替代传统酱油,增长较快。从调味品的消费支出结构来看,日本酱油、食醋等消费金额占比较小,而各种复合调味品由于种类多、用量大、附加值高,消费占比在90%以上。
  我国实现复合调味品的工业化生产在上世纪70年代,传统的十三香、五香粉等复合香辛料,以及豆酱、蚕豆酱为原料配制的各种复合酱实现了工业化生产。2007年,我国颁布国家标准《调味品分类(GB/T20903—2007)》,将复合调味品定义为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调味品配制,经过特殊加工而成的调味料。目前,我国复合调味品行业仍处在前期快速成长期的初期阶段,市场渗透率正快速提升,是调味品行业中规模增速最快的细分赛道之一,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复合调味品的渗透率目前仍处于低位,预计未来市场空间广阔。
  (二)行业上下游情况
  在复合调味品领域,上游行业主要为养殖业、种植业、农产品加工业、食品及食品添加剂制造业。原材料的供应较为稳定、充足,不存在严重依赖于特定供应商的情况,生产所需的其他原辅材料亦可在国内外得到充足供应。
  下游行业主要为餐饮行业、家庭消费和食品加工业。对于餐饮企业而言,日常经营成本较高,复合调味品、预制菜的搭配组合使用能够实现菜品口味标准化并降低人工成本和厨房租金成本,提升门店经营质效。对于消费者而言,通过使用半成品预制食材,以及炒菜酱、拉面汤等复合调味品,不仅可以简化原本复杂的烹饪流程,还能够满足自身对于饮食美味、便捷、健康、乐趣的要求。对于食品加工企业而言,借助复合调味品企业在人才储备、技术研发、生产效率和成本管控等方面的专业优势,可提升其调理制品、预制菜品的口味,实现降本增效的经营效果,合理的产业链分工有助于食品加工企业聚焦主营业务、提升经营效率。复合调味品对下游消费者的生活方式和餐饮行业的经营方式有着较大的影响。同样,下游市场对复合调味品安全、美味、创新的要求也促使本行业需要根据消费者口味偏好研发新的复合调味品,不断提高创新能力、加强食品安全管理。预制菜在餐饮、食品加工和消费端的应用,推动调味品企业不断研发适合消费者喜好的预制菜,为下游客户提供菜品研究策划、成本控制、烹饪流程优化、品质控制等更加精细化服务,使得企业从调味产品的供应商变为调味品+预制菜的餐饮解决方案的提供者,增强下游客户的合作粘性。
  (三)公司所处行业地位
  公司是国内较早专业从事复合调味品研产销的企业之一,具备先发优势。公司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复合调味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早期主要客户为对日本出口型的鸡肉调理食品加工企业,为其提供酱汁、粉体等复合调味品及产品解决方案。2012年以来,公司较早地发掘和瞄准了国内餐饮业市场,为连锁餐饮企业提供复合调味品定制业务。
  公司目前主要面向连锁餐饮、食品加工及品牌零售等大中型企业客户提供个性化定制的味道解决方案,在定制研发、柔性制造、质量管理和快速响应等方面形成了核心竞争优势。目前已经拥有呷哺呷哺、味千拉面、鱼酷、永和大王等一大批国内优质连锁餐饮企业客户,长期以来一直是圣农集团、正大集团等知名食品加工企业的供应商。公司拥有“味之物语”自有品牌,逐渐加大在商超、电商等零售终端市场的布局,为消费者提供“安全、健康、美味、快捷”的饮食之选。新客户不断涌现、新渠道不断加强,公司的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不断提升。
  
  三、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业务情况
  (一)主营业务
  公司自成立以来始终致力于复合调味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主要面向食品加工企业和餐饮企业,为其提供个性化定制的复合调味品解决方案。公司主要产品包括酱汁类调味料、粉体类调味料以及少量食品添加剂三大类,千余个品种。同时,公司拥有“味之物语”品牌,逐渐加大在商超、电商等零售终端市场的布局,为消费者提供“安全、健康、美味、便捷”的饮食之选。
  (二)经营模式
  1、采购模式
  公司采取“以销定产、以产定购”的采购模式。公司原材料由SAP系统根据销售订单和库存情况确定生产计划,并自动生成请购单,采购部根据请购单实施采购;研发部及其他物料需求部门根据实际需要直接向采购部提出采购需求申请。采购部向合格供应商对比询价、下发采购订单,进行物资追踪。采购产品到货后,由采购部、品保部、仓储部对原材料进行验收入库。
  2、生产模式
  公司主要采取“以销定产”的生产模式,建立了柔性化生产管理体系,可以为客户提供个性化定制的复合调味品解决方案。公司销售部下达订单后,生产部根据订单交期要求及各生产线的产能安排生产计划,下发给各工厂,各工厂根据生产计划单组织生产。公司品保部对入库原料、生产过程及产成品进行全过程抽样检测,检验合格后成品入库。
  3、销售模式
  (1)直销模式
  公司主要采用直销模式进行销售,客户主要为食品加工和连锁餐饮企业,公司能为客户提供新品研发、生产销售和技术支持等整体解决方案。公司充分利用自身产品、研发、制造等供应链服务优势,为众多知名品牌企业提供ODM/OEM产品定制及服务。
  公司“味之物语”自有品牌产品有一部分通过商超及电商平台进行直接销售。公司在抖音、京东、天猫、拼多多等第三方线上平台设立自营店铺,通过自营店铺向消费者直接销售商品。
  (2)经销模式
  公司经销渠道主要面向商超及流通市场、小型餐饮企业客户等,借助经销商的辐射网络和影响力扩大市场覆盖范围,同时进一步提升公司产品的市场知名度和美誉度。公司向经销商的销售均为卖断式销售。
  (三)主营产品
  1、酱汁类调味料
  (1)面向食品加工企业、餐饮企业的定制化产品
  公司根据食品加工企业和餐饮企业客户的个性化需求,为其研发生产定制化酱汁类调味料,主要包括腌制酱(液)、涂抹酱、拌面酱、炒制酱(液)、煮制液、凉菜汁、沙拉汁、风味汤、烤鱼料、火锅料(汤底、蘸料)等产品,主要应用于食品加工企业和餐饮企业的腌制类、烧烤类、炒制类、凉拌类、蒸煮类产品等。为公司部分产品在下游应用端的效果展示:
  (2)面向家庭烹饪的标准化系列产品
  公司研发生产的面向家庭烹饪需求的标准化产品,目前主要有火锅调味料、中式小炒料、烤肉酱、拉面汤调料、小龙虾调料、鱼调料、轻食系列调料等多个系列产品。
  2、粉体类调味料
  (1)面向食品加工企业、餐饮企业的定制化产品
  公司根据食品加工企业和餐饮企业客户的个性化需求,为其研发生产定制化粉体类调味料,主要包括裹粉裹浆、腌制类调味粉、复合汤粉、预拌粉等,主要应用于食品加工企业和餐饮企业
  的油炸类、腌制类、烧烤类、煮制类和烘焙类产品等。为公司部分产品在下游应用端的效果展示:
  (2)面向餐饮企业和家庭烹饪的标准化系列产品
  公司研发生产的面向餐饮企业和家庭烹饪需求的标准化产品,主要包含烧烤系列产品、香炸系列产品、浓汤系列产品。其中烧烤系列产品有腌料、撒料、蘸料,腌料如黑胡椒腌料、奥尔良腌料、蒜味腌料、烟熏味腌料等;撒料如香辣撒料、孜然味撒料、芥末味撒料、番茄味撒料等;蘸料如孜然蘸料、香辣蘸料等。香炸系列产品有腌料、裹粉,腌料如香草腌料、柠檬腌料、孜然腌料等;裹粉如天妇罗粉、黄金炸粉、香酥炸粉、香炸虾饼粉等。浓汤系列产品有原汤粉、酸辣汤粉、三鲜汤粉、牛腩汤粉等。
  3、食品添加剂
  产品包括复配酸度调节剂、复配水分保持剂、焦糖色等,应用于各类加工食品添加。
  
  四、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1、食品加工渠道优势明显,多渠道市场布局日益完善
  公司成立于2001年,是国内较早开始专业生产调理食品加工使用的复合调味品的企业,具有先发和品牌优势。多年来这种优势不断巩固和加强,公司在日本终端客户及国内客户中赢得了优良口碑,核心客户群几乎囊括了国内最主要的对日出口禽肉调理食品的食品企业,与国内外各大食品工业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市场美誉度和市场占有率不断提升。同时,公司敏锐地抓住了国内餐饮企业向连锁化、标准化转型的机遇,利用多年来服务日本市场所积累的产品质量优势和新产品研发优势,大力发展针对国内餐饮连锁企业的复合调味品定制化业务,目前已拥有了一批合作稳定的优质战略客户和良好的市场口碑,市场占有率不断提升。公司还创建自有品牌“味之物语”,主要面向零售终端消费者,线上线下相结合的销售网络布局日益完善,产品品类不断丰富,未来市场空间潜力很大。
  2、领先的产品研发能力,快速响应客户的需求
  公司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山东省企业技术中心,青岛市企业技术中心。公司建立了完善的研发体系,设有专门的研发部。公司一直非常重视研发和人才培养,建立了一支经验丰富、技术水平高、创新能力强的研发团队。研发团队有着敏锐的市场反应能力,能够对餐饮市场和终端消费者持续进行追踪和分析,根据市场和消费者偏好及时优化调味品的口味、生产工艺等,推出适合食品加工企业、餐饮企业或终端消费者的产品。同时,研发团队重视产品应用的开发,向客户提供产品工艺、设备条件设定等相关参数,解决客户与终端消费者的实际操作问题。经过多年的研发实践,公司形成了机动灵活的研发管理体制,产品研发贴近市场、决策高效,为快速响应客户需求提供技术支撑。
  3、严苛的安全品控管理,有效保障产品的质量
  公司始终秉承品质至上的核心价值观,始终不忘作为一家食品企业应该肩负的责任,努力为每一位消费者创造安心、放心的饮食体验。公司对食品安全高度重视,成立由公司管理层直接负责的食品安全小组,投入使用高规格的检验、检测设备,建立了覆盖全流程的质量控制系统,每一道程序都严格执行相关质量标准。源头管控、过程监控,出厂检测,售后追踪,公司建立“四环一链”的食品安全质量追溯体系,最大程度保障产品安全与质量。公司在行业内率先建立食品安全检测中心,实行严格的食品安全检测制度,全面通过ISO22000食品安全管理体系、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等权威认证,检测中心通过国家实验室CNAS认证,产品通过国际标准BRC认证,达到国际化安全和品质标准。稳定的产品品质和良好的口碑成为公司近年来开拓国内餐饮及终端消费市场的坚实基础。
  4、经验丰富的管理团队,服务于公司长远发展
  公司自成立以来非常重视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人才结构长期稳定,核心管理团队具有10年以上调味品行业经验,对行业拥有深刻的理解,并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管理实践经验。公司持续吸纳优秀人才,并成功建立了经验丰富的研发、生产、质量控制及营销团队。公司不断加强人才管理,通过建立长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将个人成长和企业发展相融合,促进公司稳定发展;
  持续开展管理精英项目培训,培养更多适合公司未来发展的年轻骨干,完善公司人才队伍体系。充实的人才储备为公司长远发展提供良好的保障。
  5、数据驱动的供应链管理能力,赋能公司高效运营
  公司始终致力于成为一家数字化引领下的调味品行业领先企业,全面统筹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工作,推动公司数字化转型。公司通过不断升级改造数字化车间,从智慧管理到智慧生产,以数据驱动作为重要的决策支撑,全面提升公司采购资源整合能力、柔性生产管理能力、标准质量控制能力以及精准化数字营销能力等综合化供应链管理能力,充分赋能企业生产经营,助力公司从“制造”升级为“智造”。公司通过嘉兴制造中心的建设,将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提高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的供应链管理能力,实现生产场所多点异地布局,保障公司可持续发展。
  
  五、报告期内主要经营情况
  2023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5,946.66万元,同比增长16.49%;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643.06万元,同比增长10.52%。
  
  六、公司关于公司未来发展的讨论与分析
  (一)行业格局和趋势
  1、行业格局
  受我国各地饮食口味和饮食习惯不同、复合调味品行业发展进程的影响,我国复合调味品行业目前仍处于“小而散”的竞争格局。尽管行业中已经涌现出一些优秀企业,但在产品类型、销售渠道、区域布局等方面仍是“差异化”的竞争状态。各区域地方品牌在购买者中形成的消费黏性增加了其他品牌的进入壁垒,导致了复合调味品行业集中度相对较低,真正意义上的全国性品牌并不多,市场集中度的提升还有很大空间。对于在产品研发、柔性生产、品控管理等方面能够精准把握并快速响应客户需求的企业,将更有竞争优势。
  从公司的目标市场来看,目前主要面向:①调理食品的出口和内销市场;②国内餐饮尤其是连锁餐饮市场;③国内零售终端消费市场;④国内预制菜、烘焙预拌粉市场。
  2、行业发展趋势
  (1)复合调味品下游市场需求不断升级、市场规模继续扩大
  调味品的消费市场主要有餐饮业、食品加工业和家庭消费三大场景。根据中国调味品协会的统计,餐饮业和食品加工业等B端场景消费的调味品占比约为70%,以家庭消费场景为主的C端消费场景的调味品占比约为30%。餐饮连锁化率的提升极大推动了复合调味品行业发展。美团数据显示,从2020年到2022年,中国餐饮市场连锁化率从15%提高到20.7%,两年增长了5个百分点。最新数据显示,美国和日本的餐饮连锁化率分别达54%和49%,中国餐饮市场较成熟市场仍有较大差距,连锁化是餐饮企业扩大经营规模、提高竞争壁垒的内在动力。随着我国餐饮连锁化率的持续提升,餐饮企业对口味标准化、新产品研发的需求更加迫切,“中央厨房+门店”模式的出现有助于加快餐饮企业连锁化进程,主要体现在有效控制成本、优化烹饪流程、保障产品和服务品质、提升运营周转效率、增强新品研发能力等方面。复合调味品企业具有口味研发的专业优势和工业化生产的成熟经验,在餐饮企业连锁化经营的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外卖消费和预制菜行业的蓬勃发展带动复合调味品需求提升。随着中国居民生活节奏加快和消费水平升级,家庭饮食在安全、健康的基础上更加追求美味和便捷,由此带动外卖行业和预制菜行业的蓬勃发展。一方面,新一代消费者对随时随地就餐的需求和对生活品质的追求,为餐饮外卖行业带来了更加细分化的需求,如营养餐、沙拉、健身餐等细分领域日渐兴盛;消费者对饮食的美味与独特性、送达的及时性等要求促使外卖商家不得不提高烹饪效率和口味稳定性,进而带动其对标准化复合调味品需求提升。另一方面,美味的居家自制饮食对烹饪经验有较高要求且食材、调料准备工作繁琐耗时,而预制菜可以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将厨师菜品的口味进行工业化生产、同时组合优质初加工食材,为消费者提供即食、即热、即烹、即配的便捷美味之选;口味的工业化转化和稳定性保持是预制菜行业发展的关键,进而带动复合调味品需求提升。
  根据艾媒咨询数据统计,复合调味品行业市场规模由2011年的432亿元增长至2021年的1,588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3.90%,预计2023年的市场规模为2,032亿元,未来仍将处于快速发展期。
  (2)冷链物流和商业零售的快速发展为复合调味品行业提供重要支撑
  复合调味品的口味稳定性要求高,需要运输存储环节的技术支撑。一方面,随着制冷技术的发展,我国冷链物流体系的建设日益完善,开始逐渐运用到食品运输和存储场景中,确保食品在贮藏、运输、销售、直到消费前等各个环节都处于适合的低温环境下,保障食品的口感和质量、降低食品腐损率。另一方面,随着城市社区化的发展,我国商品零售行业呈现出高速发展的态势,农贸市场、大型连锁超市、社区便利店和仓储会员店取得了长足发展;电子商务也为企业减少中间流通成本、增加直销业务收入提供了良好的机会。商业零售及网上销售渠道的迅速发展使得流通体系逐步完善,降低了产品的流通和运输成本,增强了产品终端消费的便利性,为复合调味品企业未来的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3)中国复合调味品行业集中度较低,未来有望进一步提升
  根据欧睿国际的数据,2021年中国调味品行业的CR5、CR10分别为18.8%、26.6%,而2019年美国调味品市场CR5、CR10分别为46.4%、61.6%;同期日本调味品市场CR5、CR10分别为26.1%、36.5%,我国调味品市场集中度相较美国、日本市场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我国复合调味品企业大多从传统调味品企业转型而来,目前行业内全国性品牌并不多,且在产品类型、区域布局、销售渠道等方面存在显著的差异化。随着餐饮行业加速连锁化,下游餐饮企业对调料的产品品质、供应稳定性、合作效率都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越来越多的餐饮品牌使用大厂调料及定制产品。未来,我国复合调味品行业的集中度将有望进一步提升,主要体现在:调味品行业标准的不断完善、准入门槛的不断提高;消费升级带来的品牌意识增强;龙头企业快速增长、大型企业转型进入、财务资本涌入等将加剧行业竞争,不规范的小作坊式企业将逐渐出清。
  (4)线上渠道的发展助推复合调味品行业渠道体系的更新迭代
  随着互联网经济的兴起和大消费时代的来临,复合调味品行业的销售渠道近年来发生了较大的改变,正在由传统的线下经销商渠道向着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新零售体系转变。一方面,调味品消费人群的迭代趋势已经形成,越来越多90、00后消费群体开始成为家庭调味品消费主流人群,而这部分群体也是线上渠道消费的主力军;另一方面,线上渠道虽然目前在销量层面的助力并不明显,也无法改变线下渠道依旧是主流的现状,但对于品牌曝光、消费趋势变化的洞察和消费沟通层面却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龙头调味品企业也逐步加速向线上渠道进行渗透,线上渠道份额持续提升。调味品新锐品牌更是把线上渠道作为促销、品牌推广的重要途径,一般选择先进行品牌线上推广,再去铺设线下渠道。
  (5)预制菜行业的蓬勃发展吸引众多竞争者,复合调味品企业切入该领域具备天然优势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居民的饮食消费结构向多样化升级发展,预制菜以其美味、绿色、健康、快捷的多样化的特征,更加符合居民饮食升级的需求。连锁餐饮和外卖市场的发展,加之冷链物流的不断完善,也为预制菜产业发展提供巨大的推动力。另外,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提升净菜、中央厨房等产业标准化和规范化水平,培育发展预制菜产业;多地将“预制菜”明确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并提出预制菜“3年计划”“5年计划”;政府不断出台预制菜领域的利好政策也促进了该行业的发展。根据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预制菜市场规模达5,165亿元,同比增长23.1%,预计到2026年预制菜市场规模将达到1.07万亿元。
  面对巨大的市场空间,众多预制菜生产商(包括速冻食品厂商)、餐饮企业、调味品企业、上游农业企业、零售型企业、生鲜电商等纷纷布局预制菜领域。预制菜产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客观存在多方面的难题,特别是口味复原程度、口味稳定性、产品多样化等方面。调味品作为预制菜加工制作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预制菜味道的灵魂,是中餐标准化的关键。复合调味品企业深谙下游消费者的口味需求,可以凭借原有的研发、生产、品控、渠道等优势,一方面大力开发适合预制菜使用的调味品,提高调味品的口感风味,以满足消费者不断提高的需求;另一方面积极布局预制菜领域,打造差异化的预制菜品,在预制菜行业发挥重要影响。
  (二)公司发展战略
  公司致力于成为数字化引领下的复合调味品行业领先企业。一是通过数字化战略提升公司的智能化、信息化水平,进一步降本增效、增强竞争力。二是抢抓行业快速发展的市场机遇,不断扩品类、强渠道,努力做大规模、提高市场份额;借助公司自身优势,延伸拓展预制菜及烘焙市场。三是继续重研发、严品控,提升客户满意度、强化品牌影响力。四是重视产业整合机会,在产品、渠道等方面形成优势互补,通过外延式扩张实现跨越式发展。五是持续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构建贯穿招引、培育、激励、使用全过程的人才管理体系。
  (三)经营计划
  为落实公司发展战略,公司将建立符合公司未来发展目标和产业要求的经营体系,进一步规范和完善组织机构,加大技术创新力度,提高管理效能,科学合理地开展资本运作和规模扩张,持续提升综合竞争力和创新水平。结合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公司2024年的发展规划如下:
  1、营销网络建设
  公司拟通过完善国内营销总部、区域营销中心、营销办事处网络布局,从而进一步巩固并加强公司的营销渠道,提升服务水平和质量,扩大销售规模和市场份额。同时,公司细化调整了销售部门的组织架构,在原有大客户事业部和零售终端事业部的基础上,新增预制菜及烘焙事业部。2024年,公司将重点加强上海运营中心的资源配置和效能发挥,同时加强华南、西南及西北区域营销力量。
  2、技术研发创新
  技术研发与产品创新一直以来都是带动公司业务增长的关键因素,2024年,公司将继续加大力度对复合调味品、预制菜、烘焙预拌粉的研发、检测和新工艺方面的研究,从而保证公司产品与服务的技术先进性,增强公司综合竞争力;公司将在现有研发和检测资源的基础上,通过投入研发设备、检测设备以及技术人才,建设高规格、专业的上海运营中心;公司将以现有的研发队伍为依托,加强与知名技术团队、科研院所的交流合作,增强公司技术创新、研发、攻关能力。
  3、管理体系优化
  公司属于食品行业,对产品的质量有极高的要求,体现在管理体系的各个层面。公司经营战略目标明确,业务体系和业务流程健全,各业务线和机构责权划分明确,具有完备的内控制度和科学有效的人力资源考核体系。公司将通过制度创新、管理创新进一步提升管理水平,完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形成体系健全的系统化决策机制、评价机制、监督机制、竞争机制、激励机制。
  4、数字化转型升级
  数字化程度的提高是调味品行业发展和产业升级的必然趋势。为了更好地把握数字经济的商业机会,在行业趋势及国家政策的支持下,公司已经上线了SAP云ERP项目、泛微协同融合平台项目。2024年,公司将继续推进企业数字化升级,规范流程管理,提升协同效能,建设数字化、智能化的现代化企业。
  5、项目建设推进
  公司将按照募投项目建设计划,有序推进募投项目建设工作。公司将加快首次公开发行募集资金投资项目施工进度,项目预计将于2024年底前竣工投产,投产后公司将进一步扩大复合调味品产能规模,优化产能布局。公司将持续推进再融资项目,公司已利用自有及自筹资金先行开展再融资募投项目建设;公司通过该项目的实施,可实现对复合调味品的升级迭代和品类拓宽,并向预制菜、烘焙预拌粉等领域拓展,优化公司的产品结构,增强公司的发展动能。
  (四)可能面对的风险
  1、原材料价格波动的风险
  公司产品生产涉及的原材料主要包括白砂糖、食盐、酱油、淀粉、食用油等多种基础调味料及食材。其中,淀粉、食用油、白砂糖等大宗商品原材料,价格受全球经济、政治环境及市场影响较大,价格波动较为频繁。尽管公司具备一定采购定价权,可以根据原材料价格变动适时调整产品价格及采购计划,但如果公司主要原材料价格出现异常波动,且公司产品价格不能及时做出调整,将对公司毛利率、销售净利率产生一定影响。
  经过多年发展,公司采购管理体系健全,与众多行业优秀供应商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报告期内公司原材料采购风险管控工作有效开展,保障了优质、稳定的原材料供给。
  2、食品质量安全风险
  食品安全风险贯穿在采购、生产、储存、运输、销售等经营全过程中,影响因素较多。一旦公司因质量控制出现疏漏或瑕疵而发生产品质量问题,不仅负有赔偿责任,还会严重影响公司的信誉和产品销售。
  公司对食品质量安全的控制风险还包括未能及时应对食品安全标准的变化。随着世界各国对食品安全监管等级的不断提高,有关产品市场准入、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食品添加剂标准、标识与标签标准等技术法规和标准也会随之更新。公司需要快速有效应对上述技术法规与标准的改变,及时开展相关认证,更改产品配方和食品标签,调整生产工艺流程,并对原辅料、半成品、产成品进行重新检测,确保所有产品均符合我国或对象国的食品安全相关规定。如果公司未能及时应对相关食品安全标准的变化,则将对生产经营产生不利影响。
  3、市场竞争风险
  公司主要面向食品加工企业和餐饮企业,为其提供个性化定制的复合调味品解决方案。伴随着国内餐饮行业的快速发展,中央厨房集中采购和配送模式的日益普遍,复合调味品行业将迎来快速成长期,巨大的市场空间吸引着包括多家行业龙头企业在内的其他调味料企业纷纷进入。受到我国消费者各地饮食口味和饮食习惯不同影响,复合调味品行业产品系列较多,产品更新迭代较快,目前我国复合调味品行业仍处于“小而散”的竞争格局。随着消费者对食品、调味品的口味、营养、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食品加工企业和餐饮连锁企业对供应商的要求也相应提高,公司未来将会面临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如不能及时有效地调整经营战略,在市场营销、新产品研发、成本控制等方面加大力度,将可能面临市场占有率降低,发展空间受到挤压的风险。
  4、配方改进和新产品开发风险
  公司致力于复合调味品的定制、研发、生产与销售,为客户提供复合调味品解决方案。公司成立由专业技术人员、厨师以及与国内高等院校专家顾问等组成的研发团队,用于新产品的开发和配方改进等,并根据不同客户的需求进行个性化产品开发,但消费者对食品、调味品的口味、营养、质量要求不断提高,公司开发的新产品也面临市场认可和营销推广等方面的挑战。
  5、商超、电商等渠道营销发展相对不足的风险
  为了进一步增强盈利能力,实现公司产品多样化和市场多元化发展战略,除食品加工企业类客户和餐饮企业类客户以外,公司近年来针对个人终端消费群体进行了布局,包括产品以直销或经销的方式进入商场超市销售,通过抖音、京东、天猫、拼多多等电商平台直接销售等。如果公司商超、电商等渠道营销发展长期得不到有效改善,无法将广大居民消费群体转化为直接客户群,无法形成在终端消费市场上的品牌影响力,将对公司经营战略的实施和企业竞争力产生不利影响。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