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肤

主营介绍

  • 主营业务:

    新能源车用动力电池及整车电池系统、储能电池及系统、新兴业务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 产品类型:

    新能源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整车电池系统、储能系统

  • 产品名称:

    电池包 、 模组 、 电芯 、 储能电池系统

  • 经营范围:

    锂离子电池及模块系统、电池模块管理系统、充电系统等电动车储能及管理系统的研发、生产、销售;马达、驱动器、大功率POWERIC、电力电子元器件等驱动马达及控制模块的研发、生产、销售;电动车传动系统、电动空调系统、电动转向系统、电动刹车系统、发电系统、电力转换系统等电动车辅助系统的研发、生产、销售;及其他锂电池产品和相关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锂电池正负极材料、电解液、隔膜纸等的研发、生产、销售;废旧锂电池的回收和再利用的研发、生产、销售。(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运营业务数据

最新公告日期:2024-04-30 
业务名称 2023-12-31 2023-06-30 2022-12-31 2022-02-28 2019-12-31
专利数量:授权专利(个) 80.00 36.00 56.00 - -
专利数量:授权专利:发明专利(个) 35.00 20.00 12.00 - -
专利数量:授权专利:外观设计专利(个) 2.00 1.00 1.00 - -
专利数量:授权专利:实用新型专利(个) 43.00 15.00 43.00 - -
专利数量:申请专利(个) 155.00 - - - -
专利数量:申请专利:发明专利(个) 69.00 - - - -
专利数量:申请专利:外观设计专利(个) 4.00 - - - -
专利数量:申请专利:实用新型专利(个) 82.00 - - - -
汽车动力电池国内外出货量(Gwh) - - - 1.61 -
动力电池系统产品销量(MWh) - - - - 2268.99
动力电池系统产品产量(MWh) - - - - 2816.39

主营构成分析

报告期
报告期

加载中...

营业收入 X

单位(%) 单位(万元)
业务名称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成本(元) 成本比例 主营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加载中...
注:通常在中报、年报时披露 

主要客户及供应商

您对此栏目的评价: 有用 没用 提建议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140.07亿元,占营业收入的85.22%
  • 第一名
  • 第二名
  • 第三名
  • 第四名
  • 第五名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第一名
52.19亿 31.75%
第二名
24.91亿 15.16%
第三名
24.34亿 14.81%
第四名
21.88亿 13.31%
第五名
16.75亿 10.19%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58.45亿元,占总采购额的38.20%
  • 第一名
  • 第二名
  • 第三名
  • 第四名
  • 第五名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第一名
36.64亿 23.95%
第二名
9.29亿 6.07%
第三名
5.37亿 3.51%
第四名
3.97亿 2.59%
第五名
3.18亿 2.08%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92.46亿元,占营业收入的86.71%
  • 第一名
  • 第二名
  • 第三名
  • 第四名
  • 第五名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第一名
38.70亿 36.29%
第二名
22.65亿 21.24%
第三名
19.81亿 18.58%
第四名
6.72亿 6.30%
第五名
4.58亿 4.30%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77.50亿元,占总采购额的41.70%
  • 第一名
  • 第二名
  • 第三名
  • 第四名
  • 第五名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第一名
44.60亿 23.99%
第二名
12.86亿 6.92%
第三名
9.74亿 5.24%
第四名
5.31亿 2.86%
第五名
5.00亿 2.69%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16.47亿元,占营业收入的67.04%
  • 客户一
  • 客户二
  • 客户三
  • 客户四
  • 客户五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客户一
10.47亿 42.61%
客户二
1.77亿 7.21%
客户三
1.70亿 6.94%
客户四
1.44亿 5.86%
客户五
1.09亿 4.42%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19.99亿元,占总采购额的34.22%
  • 供应商一
  • 供应商二
  • 供应商三
  • 供应商四
  • 供应商五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供应商一
10.71亿 18.34%
供应商二
3.04亿 5.20%
供应商三
2.39亿 4.09%
供应商四
2.09亿 3.58%
供应商五
1.76亿 3.02%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8.17亿元,占营业收入的72.99%
  • 单位一
  • 单位二
  • 单位三
  • 单位四
  • 单位五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单位一
3.45亿 30.83%
单位二
1.78亿 15.86%
单位三
1.73亿 15.47%
单位四
8049.53万 7.19%
单位五
4078.06万 3.64%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15.95亿元,占总采购额的42.92%
  • 单位一
  • 单位二
  • 单位三
  • 单位四
  • 单位五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单位一
5.39亿 14.49%
单位二
5.23亿 14.06%
单位三
2.88亿 7.74%
单位四
1.41亿 3.79%
单位五
1.06亿 2.84%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22.19亿元,占营业收入的95.82%
  • 北汽集团
  • 长城集团
  • 上海锐镁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戴姆勒
  • 美国孚能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北汽集团
11.02亿 47.58%
长城集团
5.64亿 24.37%
上海锐镁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4.07亿 17.56%
戴姆勒
1.10亿 4.75%
美国孚能
3617.95万 1.56%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9.44亿元,占总采购额的37.75%
  • 浙江美都海创锂电科技有限公司
  • 贵州振华新材料有限公司
  • 格远电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东莞市超业精密设备有限公司
  • 深圳百嘉达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浙江美都海创锂电科技有限公司
4.51亿 18.05%
贵州振华新材料有限公司
1.85亿 7.38%
格远电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1.06亿 4.23%
东莞市超业精密设备有限公司
1.04亿 4.16%
深圳百嘉达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
9835.19万 3.93%

董事会经营评述

  一、公司营业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一)总体经营情况阐述
  1、主营业务分析
  受益于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持续增长和公司产品出口的大幅增长,公司出货量增加,营业收入较上年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公司本年度营业收入164.36亿元,较去年增加48.48亿元,同比增长41.84%。
  收入虽有41.84%的增长,但主要由于以下原因导致公司亏损金额进一步扩大。
  第一,高价库存导致毛利下滑并计提资产减值损失。公司期初有高额库存而报告期内产品销售价格随原材料现货价格下调,本年度行业产能供大于求带来产品价格不断下探,车企竞争加剧压力传导至动力电池行业等多重因素挤压公司产品毛利。由于上述成本及售价... 查看全部▼

  一、公司营业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一)总体经营情况阐述
  1、主营业务分析
  受益于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持续增长和公司产品出口的大幅增长,公司出货量增加,营业收入较上年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公司本年度营业收入164.36亿元,较去年增加48.48亿元,同比增长41.84%。
  收入虽有41.84%的增长,但主要由于以下原因导致公司亏损金额进一步扩大。
  第一,高价库存导致毛利下滑并计提资产减值损失。公司期初有高额库存而报告期内产品销售价格随原材料现货价格下调,本年度行业产能供大于求带来产品价格不断下探,车企竞争加剧压力传导至动力电池行业等多重因素挤压公司产品毛利。由于上述成本及售价影响,2023年度公司按存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提了存货跌价准备6.06亿元。
  第二,加大研发投入。为保持公司产品技术处于领先地位,公司本年研发投入较上年增加约1.51亿元。其中,材料费用、检验费用、研发设备折旧费用、研发人员工资等费用均有不同程度增加。
  第三,承担投资损失。合资公司Siro由于当地供应链薄弱,导致原材料采购价格较高,并且产能爬坡阶段期间费用率较高,导致公司亏损2.70亿元。
  第四,公允价值变动损失。受股票二级市场波动影响,被投企业亿咖通科技(ECX.O)、振华新材分别导致公司公允价值变动损失1.12亿元和0.66亿元。京能基金净值下降带来公允价值变动亏损0.78亿元。以上合计减少稅前利润2.56亿元。
  第五,其他因素。为谨慎考虑,公司一直按较为严格的标准计提产品质量保证金,计入销售费用。公司本年度开展了融资租赁等业务带来利息和手续费的增加,因此导致了财务费用上升。
  因此,上述事项均使得公司亏损进一步扩大。
  由于公司提高经营效率,期间费用率在研发费用增加的情况下依旧降低;经营现金流净额由负转正,从上年净流出17.47亿元转为净流入6.64亿元。
  2、产品研发分析
  公司秉承“投产一代、储备一代、开发一代”的技术开发思路。在本报告期内,公司产品研发取得如下进步:
  (1)丰富了电化学材料体系,推出了SPS软包磷酸铁锂电池,改变了公司过往仅有三元电池
  的局面;
  (2)公司诸多产品完成了No TP开发,其中部分项目产品已开展并通过了100%SOC针刺测
  试,安全性能进一步得到优化;
  (3)公司eVTOL动力电池进入产业化阶段,与海外客户开展了飞行测试并取得成功;
  (4)公司钠离子电池已完成初代产品开发并量产装车。
  3、客户情况分析
  目前,奔驰、广汽集团、Siro构成公司三大核心客户,合计对公司营业收入贡献超过80%。
  在新兴市场,公司重点布局商用车、二轮车、换电及eVTOL领域,预计在2024年将成为公司新的业绩增长点。在商用车市场,公司已与一汽解放达成战略合作;在二轮车市场,公司量产了春风动力、虬龙的电摩项目,并获得雅迪定点;在换电市场,公司已和智租换电项目等公司形成合作,同时在积极争取东南亚的换电项目;在eVTOL市场,公司已与海外头部企业深入合作并交付了产品,在国内获得上海时的科技有限公司定点。
  4、产能建设分析
  在国内,公司基于SPS大软包叠片无模组技术的“赣州年产30GWh新能源电池项目(一期)”和广州“年产30GWh动力电池生产基地项目(一期15GWh)”项目建设稳步推进,其中“赣州年产30GWh新能源电池项目(一期)”部分产线已于2024年一季度试生产,广州“年产30GWh动力电池生产基地项目(期15GWh)”预计将在2024年底前试生产。
  5、海外业务分析
  公司过半营收来自海外客户,已与奔驰、Siro、Mahindra Group等海外车企业形成合作,国际化程度位于行业前列。据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统计,公司2023年度动力电池出口销量位居全国第三。
  公司在土耳其的合资公司Siro,已于2023年3月在土耳其盖姆利克(Gemlik)建成投产6GWh模组和Pack产线,形成对欧洲、中东、非洲、南亚业务的支持和辐射能力。
  (二)公司存在的问题
  1、经营层管理能力亟需进一步提高
  公司上市后的首要任务是从技术研发型企业向制造经营型企业转变。在此过程中,公司管理能力的提升速度未能跟上公司业务增长的速度,内部条线未能打通形成合力,出现产供销脱节、海内外缺乏协同、市场研判分析失误、产研配合不力、供应链议价能力不足等重大管理问题,是造成公司连续亏损的根本原因。
  2、客户导向不足错失铁锂市场
  过去几年动力电池技术飞速进步,铁锂电池能量密度提高,能够满足新能源汽车500公里续航需求,大幅缩小与三元电池的差距,三元电池优势不再明显。随着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终止,整个产业链直面盈利压力,成本控制成为产业发展主线。由于公司客户导向不足,未能及时把握这一市场趋势并推出低成本铁锂产品,错失了国内铁锂路线崛起带来的机遇,导致近年来公司市场表现弱于同行。
  (三)针对性举措
  基于行业从技术引领转变为技术创新和运营管理并重的现实,为推进公司治理结构优化、管理水平改善、运营效率提升,公司在董事会的强力推进下,于2023年下半年对组织架构进行了全面优化调整,更换或新聘了总经理和营销、财务、研发、生产、海外负责人,同时制定了以降本增利为核心的一系列举措:
  1、SPS产品落地推动技术降本。公司采用新技术建成的SPS产能,实现了设备投资、人工、能耗、厂房面积等方面的大幅下降,通过大电芯设计实现电芯材料成本下降,基于CTP的去模组
  技术实现整包成本下降,系统性技术降本成效明显。SPS采用的大软包封装工艺能够灵活兼容不同尺寸的产品,可以满足客户平台化、多车型、多续航版本的通用化和低成本开发需求,海内外客户整体持欢迎开放态度。目前SPS铁锂电池已获得车企定点并导入量产,未来SPS铁锂和三元电池产品将给公司带来新的业绩增长动力。
  2、提升运营能力实现管理降本。截至报告期末,期初高成本库存产品基本销售完毕,期末存
  货数量大幅下降至合理水平,库存压力显著减轻。公司重新完成了原材料供应商谈判工作,战略绑定了供应渠道,确保了公司原材料、产成品库存数量及成本处于合理水平。公司在数字化系统上进行整合和优化,MES系统提升内部运营效率,在产供销衔接上有显著改善。
  3、加快打通国内外研发通道。公司具有中、美、德三个研发基地,在公司管理层改组后,明
  确研发工作既要专注前沿技术又要服务客户当下需求,为此公司进一步打通三地研发协同机制,短时间内开发完成符合客户需求的磷酸铁锂产品,并从技术层面保障了钠离子电池量产装车,对公司保持高质量发展起到基石作用。
  4、拓展海外和新兴业务市场。本年度公司动力电池海外营收贡献过半,出口产品毛利率优于
  国内市场。公司继续保持与奔驰的战略合作,并新增了海外重点客户Siro,获得了印度第二大汽车工业集团Mahindra Group的项目定点,与国际头部eVTOL制造商形成合作并已交付产品。
  二、报告期内公司所从事的主要业务、经营模式、行业情况及研发情况说明:
  (一)主要业务、主要产品或服务情况
  公司是综合能源解决方案供应商,主要从事动力电池及电池系统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为国内外交通网提供绿色动力,并积极研发储能技术。公司聚焦于先进大软包叠片电池的电芯、模组和电池包,已成为全球三元软包动力电池的领军企业之一。公司通过持续技术创新建成了通用度高、兼容性强的柔性制造平台,具备三元、铁锂、钠离子等多类型电池的交付能力,具有固态电池研发和半固态电池量产能力。公司已成功进入国内众多知名整车品牌的供应链,技术实力雄厚,未来发展前景广阔。
  (二)主要经营模式
  公司拥有独立的研发、采购、生产、销售体系,主要通过研发、生产和销售锂离子动力电池及电池系统实现销售收入。
  1、研发模式。公司秉持以技术创新为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坚定自主研发、中外
  结合,以公司中、美、德三地研发中心为创新主体,同时与全球科研院所、知名企业长期战略合作,保持技术持续领先。公司研发领域覆盖了电池基础理论研究、应用研究、前瞻性技术开发、产品技术开发、产品回收等动力电池全链条、全周期环节。产品开发战略上以面向未来的高能量、高倍率、高安全和低成本的固态电池为研发目标,适时将其中的阶段性研发成果予以转化,形成了三元、铁锂、钠离子等产品体系。公司不仅布局了多种电极新材料、多种电池新形态、不同领域的新产品,还将大数据、云计算、AI智能、模拟仿真等新技术应用到产品开发和安全性能提升上,切实通过技术创新来发展新质生产力。
  2、采购模式。公司采购部与研究院、质量部等组成供应商准入小组,经严格的调查、评估与
  考核后,供应商可以成为公司合格供应商。每年做年度过程审核、根据质量和交付目标进行考核并执行合格供应商清单维护。公司设有采购委员会针对大额采购事项进行讨论、分析及评估,做出合理的采购判断,并把控所有采购支出事项。采购部与合格供应商通过签订战略合作协议、预付款协议、联合技术开发协议等,达到公司材料和设备锁价、成本最优、保供和质量性能最佳的状态。
  3、生产模式。在2023年度公司对生产运营进行了整合,推进制造体系的标准化、可扩展化。
  采取以销定产的生产模式:由公司市场部门来联动各环节进行统筹,各生产基地根据年度生产经营计划、客户具体交付时间制定每月生产计划,物控部门根据月度计划采购相应原材料与辅助材料,生产部门根据日计划进行生产;在制造过程中,由制造技术部门提供技术支持和现场服务,质量管理部门对制造过程进行全程监督与检控。其中,奔驰驻厂团队与公司镇江基地各相关部门形成合力,加强生产计划、质量控制以及物流交付环节的管理工作。
  4、销售模式。2023年中,在公司管理层改组后,公司总经理成为公司业绩的第一责任人,亲
  自负责公司销售战略的制定和重要客户的拜访沟通工作。公司对客户的服务由销售、研发、生产三部门组成的交付小组构成,小组成员从客户意向接触阶段开始深度介入,充分获取客户的真实、准确、完整需求,确保客户的合理诉求能够得到快速响应,及时提供技术支持和方案设计。意向客户经过对公司走访、考察、测试、审核认证、商务谈判后,正式确定公司为其供应商,并通过具体项目(车型项目、新业务项目)技术要求,确定供货产品、型号、价格、质量等事项,签署框架协议、技术协议、价格协议、质量协议和保密协议等。公司与客户建立供应合作关系后,根据客户的订单需求及签署的具体销售合同,为国内外客户提供相应的产品及服务。
  (三)所处行业情况
  1.行业的发展阶段、基本特点、主要技术门槛
  (1)行业发展及特点
  动力电池行业继续高速增长。根据韩国调研机构SNE Research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电动汽车电池装车量达到705.5GWh,同比增长38.6%,其中中国装车量达386.1GWh,同比增长34.9%;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2023年我国新能源车销量为949.5万辆,同比增长37.9%,新能源车渗透率达到31.6%,同比提升5.9个百分点;根据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数据,2023年欧洲31国实现新能源乘用车注册量300.9万辆,同比增长16.2%,新能源车渗透率为23.4%,同比提升0.5个百分点。
  锂电池原材料价格大幅下降。2023年,受供给端新建产能释放和需求端电池厂商去库存的影响,锂电池上游原材料经历了从供应紧张到产能过剩的转变,正极材料、负极材料、电解液价格均出现下行,全年价格降幅明显,有效缓解了电池行业的成本压力。
  铁锂电池成为行业主流产品。根据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统计,2023年我国动力电池中三元电池累计装车量126.2GWh,占总装车量32.6%,累计同比增长14.3%;铁锂电池累计装车量261.0GWh,占总装车量67.3%,累计同比增长42.1%,进一步挤压三元电池市场。
  动力电池行业集中度持续提升。根据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统计,2023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共计52家动力电池企业实现装车配套,较去年同期减少5家。排名前3、前5、前10的动力电池企业动力电池装车量分别为305.5GWh、338.6GWh和375.3GWh,占总装车量比分别为78.8%、87.4%和96.8%,分别上涨了0.63个百分点、2.04个百分点、1.86个百分点。
  (2)主要技术门槛
  动力电池行业具有迭代快、发展快的特征,高能量密度、高安全性的固态电池和高倍率超充技术是当下技术发展方向,富锂锰基正极材料、高硅比例硅碳负极材料、复合集流体、LiSFI电解液和固态电解质是对应技术热点,构成本行业最主要的技术门槛。
  技术降本日益构成行业重要技术门槛,一是通过运用新工艺、新设计、新设备,实现劳动生产率的提升和单位成本的下降;二是运用AI、仿真模拟等技术辅助产品开发,加快进度减少成本;三是钠离子电池技术应用和锂电池回收技术不仅能实现技术降本,对于缓解国内锂资源缺乏局面也具有战略安全意义。
  2.公司所处的行业地位分析及其变化情况
  2023年公司行业排名平稳,位于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第8名,国内动力电池装机量第9名,国内动力电池出口量第3名。公司已多年位居全球软包动力电池装机量前3名,并连续7年蝉联中国软包动力电池装机量第1名。公司在国内三元电池装车量中排名国内第4名,市占率4.71%,市占率同比上升0.19个百分点。
  3.报告期内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情况和未来发展趋势
  (1)行业产能过剩挤压毛利
  根据韩国调研机构SNE Research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电动汽车电池装车量达到705.5GWh。据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统计数据,2023年仅国内电池产能就已达1860GWh,行业产能过剩,电池企业有部分产线被闲置,进而导致利润被挤压。
  (2)下游客户需求倒逼极致成本
  目前,全球新能源汽车行业仅有特斯拉、比亚迪等企业实现了盈利,大部分新能源车企处于亏损状态。随着汽车行业价格战的深入,新能源车企成本压力向上游供应链进一步传导,倒逼动力电池企业通过加强管理、加快技术创新来实现极致降本。
  (3)自动驾驶技术有望推动行业再次变革
  随着报告期内AI技术的快速进步,国内多地已出台政策加速自动驾驶场景规模化发展,高级别自动驾驶有望加速实现,届时车辆行驶时间不再受驾驶员精力和体力的约束,超长续航具备实现可能和应用价值,催生更大电量电池需求。自动驾驶所需的各类传感、计算和数据传输设备,和车辆新增的移动办公、娱乐、生活、差旅等功能,同样需要更大电量电池支持。上述需求将推动电池行业再次变革。
  (4)新兴市场带来电池行业新增需求
  在报告期内,动力电池新兴市场增长迅猛:在商用重卡市场,动力电池渗透率已超过10%;在二轮车市场,由于铁锂电池和钠离子电池性能相对先进且对充电设施基础要求较低,将在国内、东南亚、拉丁美洲等地取代铅酸电池的应用;在低空经济市场,eVTOL和无人送货机备受关注。
  因此,以上新兴市场的发展对高性能、高安全性的动力电池的需求或将大幅上升。
  (四)核心技术与研发进展
  1.核心技术及其先进性以及报告期内的变化情况
  公司自成立以来,依托国际化的研发团队和全球化的研发机制、多项前沿科研项目的积累以及与动力电池国际知名机构的深度合作,掌握了从原材料、电芯、电池模组、电池管理系统、电池包系统、生产工艺及自动化生产设备的全产业链核心技术。
  在报告期内,核心技术“大软包动力电池解决方案”已进入产业化,配套产能加速落地中。
  钠离子动力电池产品已产业化并量产装车。BMS/EE系统已完成ISO26262功能安全ASILC产品的自主研发和认证,并承接了实际项目的开发,同时获得了若干国外OEM项目承接评估的资质。
  2.报告期内获得的研发成果
  报告期内,公司在高能量密度、超长寿命、高倍率快充能力、高安全性能、低成本、新材料体系等方向持续投入研究开发,重点产品已顺利进入产业化、量产阶段;在新型正极材料、新型负极材料、固态电解质等方面开展了广泛的研究及试验;SPS大软包动力电池系统已进入产业化阶段,关键技术参数(成组效率、体积比能量密度等)取得较大提升,成本显著降低,为公司产品保持技术领先提供强有力保障;电气及BMS/EE 2023年通过了DEKRA(德国)的ISO26262功能安全ASILC产品的研发和认证,为项目承接资质、落地应用、ASPICE认证等都打下了良好坚实的基础。报告期内重大研发阶段性成果情况说明如下:
  (1)大软包动力电池解决方案(SPS)
  大软包动力电池解决方案(SPS)已进入产业化,该技术具备高性能、低成本、高适配性、对材料体系高度兼容等优势,在续航里程、充电效率、降本增效、适配车型等方面可更好的适配客户需求。报告期内相关配套产能已经进入建设阶段。
  (2)钠离子技术
  第一代钠离子电池已量产装车,第二代钠离子电池正在开发,预计开发成熟并量产后,钠离子电池产品相比磷酸铁锂体系在成本上会有竞争优势。
  (3)储能及中、重型商用车辆锂离子电池产品开发
  公司自主创新研发的储能及中、重型商用车辆锂离子电池产品具备长循环寿命、高安全、低成本和装配维护便捷等优点,该产品目前已通过电力储能产品认证,具备销售资格。
  (4)长循环寿命动力电池开发
  长循环寿命动力电池开发已进入产业化状态,具有行业领先的循环寿命,现有量产产品在4,000次充放电循环后仍可保持80%以上的容量。
  (5)高性能LMFP电池开发
  高性能LMFP电池处于开发阶段,该产品对比LFP电池有能量密度和成本优势,掺混三元产品比纯三元产品有安全和成本优势。
  (6)ASILC认证
  2023年通过了DEKRA(德国)ISO26262功能安全ASILC产品的研发和认证的线上及现场审核,获得认证报告及证书,所有开发环节及产品研发均为自主完成,为项目承接资质、落地应用、ASPICE认证等都打下了良好坚实的基础。

  三、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核心竞争力分析
  1、高度国际化
  公司起源于海外,成长壮大于国内,国际业务具有先发优势。创始团队于2002年创办公司前身美国孚能,2009年制造基地落地国内,2018年开启全球化征程,2019年欧洲子公司FEE正式运行,2023年中东生产基地投产并进军南亚、东南亚市场。公司经历了海内外多个行业周期并稳步壮大,拥有国际化和海外本土化人才团队。公司专注发展的软包路线是海外主流产品路线之一,海外客户认可度高于国内,有利于公司进一步拓展海外业务版图。目前,公司已跻身国内前三大动力电池出口企业。
  2、先进研发体系
  公司建立了以中国、美国、德国三地研发中心为主体的全球化研发网络,多年来始终专注于高能量密度的软包叠片电池的前沿技术研发工作。从开始研发固态电池至今,已陆续产出大批阶段性成果,包括2018年完成快充2.0产品研发、2020年完成硅碳负极验证和330wh/kg电芯的开发、2021年向国际头部车企量产供应能量密度领先的285wh/kg电芯、2022年向国内龙头车企量产供应第一代半固态电池、2023年公司钠电池产品装车和向eVTOL客户交付产品等标志性事件。
  3、柔性生产平台
  动力电池行业发展迅猛,不断的技术迭代容易导致重金投入的产能落后低效,因此公司此前对于大规模建设产能保持谨慎。2022年公司完成了全新架构的SPS电池系统基础研发,可兼容各种电芯材料和各类电池形态,具备低成本通用生产能力,可适应未来技术迭代。因此公司决定启动SPS产能建设,建成后将有效降低产品成本,支撑公司高质量发展。
  4、质量安全可靠
  公司始终把动力电池安全性放在首位。公司自主开发的BMS系统满足ISO 26262功能安全标准,已取得ASIL C功能安全产品认证。2023年度,公司新产品磷酸铁锂电池和钠离子电池和现有产品三元软包电池均实现了No TP。其中,部分项目产品已通过100%SOC针刺试验。同时,公司建设了动力电池大数据预警平台,能够为客户提供电池画像服务,为产品开发和智能化管理提供支撑,现已接入多个国内车企并为20万辆车提供电池内短、自放电、绝缘异常、容量异常、析锂等故障的实时识别。
  四、风险因素
  (一)业绩大幅下滑或亏损的风险
  当前行业产能过剩,价格竞争激烈,电池企业毛利润空间受到挤压。若车企价格战进一步加剧,公司不能与客户良好协商或成本压力不能及时向上游传导,将带来公司营收和利润下降的风险。
  当前原材料价格处于低位,公司产品售价与之联动,若公司不能扩大销量并同步压降单位制费,将带来公司营收和利润下降的风险。
  (二)核心竞争力风险
  1、新技术研发缓慢的风险
  全固态电池研发进度不及预期的风险。当前,动力电池企业均在加速发展固态电池产业化技术,虽然公司在该领域起步较早,也产生了一定的阶段性成果并投入量产交付给客户,但公司若不能领先完成低成本全固态电池的量产,则公司存在核心竞争力下降的风险。
  2、核心技术人员流失风险
  动力电池属于技术密集型行业,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于新技术、新产品的持续自主创新能力和生产工艺的先进性。核心技术人员对于动力电池企业保持自身的技术领先优势并进而提升自身的整体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公司虽有一批理论扎实、实践经验丰富的核心技术人员,但不排除核心技术人员流失的可能性。如果未来公司发生核心技术人员流失,且人才流失的空缺无法及时弥补,将会对公司的正常生产经营和研发带来不利影响。
  3、核心技术泄密风险
  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属于技术密集型行业,公司掌握了从原材料、电芯、电池模组、电池管理系统、电池包系统、生产工艺及自动化生产设备的全产业链核心技术。其中,电芯材料技术主要通过在原材料采购环节向供应商输出。公司已与相关供应商签署了保密协议,并通过与员工签署保密协议、原材料物料编码管理等方式,防止核心技术泄密。若供应商、公司员工等出现违约,或者公司核心技术保密方式失效,则公司将面临核心技术泄密风险。
  (三)经营风险
  1、管理降本不及预期的风险
  当前动力电池行业价格竞争激烈,要求公司具备精细管理和极致成本管控能力,公司在完成经营层改组之后,已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推动技术降本、采购降本、制费降本、费用降本,但若公司不能实现降本预期,则会对公司市场拓展和盈利能力产生不利影响。
  2、产能建设和爬坡不及预期的风险
  公司“赣州年产30GWh新能源电池项目(一期)”项目已于2024年一季度投料试生产,由于新基地采用了全新工艺和设备,在内部管理上需要在实践中摸索总结经验,存在产能爬坡不及预期的风险。广州“年产30GWh动力电池生产基地项目(一期)”存在建设延期的风险。若发生上述情况,将对公司先进SPS产能落地构成较大影响,不利于公司提升盈利水平。
  3、产供销拉通不及时的风险
  若公司不能及时拉通产供销协作,销售端信息未能及时反馈至制造端和采购端,将面临库存积压和周转率下降,降低公司资金灵活性的风险,重蹈2023年的覆辙。
  (四)财务风险
  公司外销收入过半,同时和海外客户以外币结算。如果人民币汇率发生波动较大,将对公司经营造成一定影响。
  (五)行业风险
  1、三元电池市场空间被进一步挤压
  在当前,具有低成本优势的磷酸铁锂电池已成为行业主流产品,三元电池市占率持续下滑,若未来该趋势加剧,则可能对公司营收和利润造成影响。
  2、海外燃油车品牌继续放缓全面电动化进程的风险
  基于海外充电基础设施不足和“电比油贵”的现实,欧洲众多国家和车企已经宣布放缓全面电动化的进程,恢复对燃油车的更新开发和销售。若未来欧美日韩进一步推迟全面电动化的时间,行业将面临海外市场增速放缓的风险。
  (六)宏观环境风险
  1、贸易政策壁垒带来的风险
  受地缘政治和贸易保护主义影响,未来不排除遭遇特定国家出口禁令或加征关税的可能性,如发生此类事件,将对公司业绩构成重大影响。
  2、境外地缘政治带来的不确定性影响
  公司在土耳其拥有合资制造实体,未来土耳其或欧元的汇率波动,将对公司投资收益等造成直接影响。红海封锁、中东战乱等事件可能导致公司仓储、货运、保险成本的上升,对公司整体盈利和交付能力构成风险。
  3、美元进一步加息的影响
  由于美国经济仍通胀高企,存在进一步加息的可能性。若发生此种情况,或将引发全球其他国家经济下行,从而导致客户需求不振等风险。
  五、报告期内主要经营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亏损扩大,资产、负债、利润均有不同程度下滑。公司期末资产总额3,014,467.92万元,较期初下滑6.17%,负债总额1,976,006.28万元,较期初下滑1.74%。
  本年度公司实现收入1,643,641.91万元,同比增加41.84%;亏损扩大至-186,774.73万元。
  
  六、公司关于公司未来发展的讨论与分析
  (一)行业格局和趋势
  全球范围内能源及产业发展低碳化已经是大势所趋,动力(锂离子)电池行业在其中起到关键作用。未来行业格局和趋势除呈现“报告期内公司所从事的主要业务、经营模式、行业情况及研发情况说明”所述的发展格局和趋势外,还呈现了如下趋势:
  1、全球动力电池需求将持续快速增长
  从国内来看,国内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在2023年已超过30%,近期国务院发布的《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支持新能源汽车以旧换新,同时政府报告提出积极打造低空经济新增长引擎,双重政策叠加将推动行业继续高速增长。
  从欧洲市场来看,基于电价高昂、充电技术设施不足等因素制约,欧洲车企推迟了全面电动化的时间节点,但并未改变全面电动化的目标。近期部分欧洲车企拟通过引入中国技术或加大战略合作来提升其新能源车型竞争力,欧洲仍将是中国动力电池企业主要出海市场。
  从未来市场看,随着AI技术的快速进步,将推动新的产业革命。其中自动驾驶车辆将成为率先落地的场景,将带动动力电池行业持续高速发展,并不断拓宽动力电池的应用场景。
  2、全固态电池结构发展趋势
  现有车型搭载电量远远不能满足自动驾驶时代需求,搭载更大电量电池则对安全性提出了更严格要求,要从根本上提升电池安全性能,离不开发展全固态电池。
  当前固态电解质较为脆硬,硅碳负极中硅在充放电过程中的体积膨胀远大于石墨,以上两者均易在制造和使用过程中产生开裂和结构破坏,需要避免额外加工应力。叠片结构能够实现极片与电解质膜完全均匀接触,平行同步膨胀收缩,不施加额外加工应力,进而保持全固态电池良好界面性能和结构,提高电池可靠性和使用寿命。软包封装能够最大程度保留电芯结构完整性并降低封装应力,铝塑膜的高延展性能够良好匹配全固态电池充放电过程中的整体涨缩,同时可以兼容不同大小尺寸规格的产品。软包加叠片工艺是固态电池的理想结构,适合自动驾驶车辆、低空经济等各种高要求和高附加值应用场景。
  3、钠离子电池发展前景广阔
  钠离子电池是国家政策重点支持发展的新型电池技术之一,生产工艺和生产线基本类似锂离子电池,发展前景广阔。
  从性能看,对比锂电池,钠离子电池内阻高、短路时发热量小,不产生锂枝晶,具有更好的安全性,同时具备耐低温性能和耐过放电优势,未来将和锂电池形成不同需求场景的结构互补。对比铅酸电池,钠离子电池具有能量密度、工作电压、循环寿命、安全性和环境友好性的全方位优势,将首先逐步取代铅酸电池。
  从成本看,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前驱体碳酸钠价格低廉且稳定,集流体材料可选用成本更低的铝箔代替铜箔,达到同样导电效果所需成本是铜箔的二分之一,未来电池整体成本有望接近铅酸电池。
  从供应链安全角度看,钠资源丰富且易获取,无需使用钴、镍、铜等元素,产业链不依赖于海外资源,有利于国内企业规模化稳定生产。
  (二)公司发展战略
  公司坚持“提供绿色能源,构建智能世界”的发展使命,打造“创新、创业、协作、共赢”的企业精神,构建“成就客户、实现价值、回馈社会”的发展观,致力于成为全球动力电池技术发展的引领者。公司未来三年围绕“研、销、产、供”四大模块实施战略布局,力争实现公司的战略发展目标,四大模块的发展战略具体如下:
  1.产品和研发战略
  公司产品规划针对绿色出行、智慧储能以及新兴业务三大业务条线,围绕SPS生产平台,采用高镍/硅碳、中镍高电压、磷酸铁锂和钠离子电池等技术路线来实现不同应用场景的适配。
  2.销售和市场战略
  根据应用场景和产品开发,公司将汽车市场、海外市场和新兴市场作为重点方向。秉持以存养增,存增互补为基本点来针对存增量客户提供相对应服务,大力推展SPS作为标杆驱动以点带面来触及客户并发挥产品优势抢占市场。把握三大原则,成本领先将是获取订单的关键点、产品管理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因地制宜服务全球各地客户。对目标市场采用差异化有针对性的优势产品提供服务,在竞争的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
  3.产能和制造战略
  以单建产、以销定产、不盲目扩产为原则,打造先进生产工艺,兼容多项技术路线柔性化生产,使各基地产能发挥最高效益、可长期使用。随着行业快速发展,产线及时迭代更新,时刻维持领先生产工艺技术。以SPS为未来产能规划目标打造产品标杆工厂,发挥SPS设计工艺上投入减少成本降低产出增加的优势,保持公司长期竞争力。
  4.供应链战略
  公司围绕原料资源锁定、核心材料商务合作以及动力电池基地共赢来打造供应链的闭环。绑定核心原材料供应,把握关键技术实现持续行业领先,参与回收产业使上下游延伸打造绿色循环生态圈,为公司产能提供保障供应以及成本优势。
  同时通过加快产能建设、各融资渠道融资、通过基地管理标准化、建立人才储备梯队等方式保障上述战略的成功实施。
  (三)经营计划
  1、吸取经验教训,改善组织架构,拉通供产销,责任落实到人。公司将深入总结分析过往成功和失败项目,充分反思管理不足,认真吸取经验教训,明确各层级职责权限,确保责权统一,合理分级授权,简化决策流程,提升管理效率和响应速度。同步实施精品战略,将项目管理资源和精力集中在核心项目上,确保项目质量和开发成功率。
  2、发挥SPS柔性产线和成本优势,抓好产品落地,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公司将以客户需求为导向,深度理解产品成本的构成逻辑与降本潜力,科学制定产品降本路线,制定更有效的成本管理策略,确立有市场竞争力的中长期产品战略。公司将抓好SPS柔性产线落地,配合公司订单策略,科学支持新基地产能爬坡与释放,充分发挥柔性产线的兼容性、灵活性和适应性优势,积极开展SPS标准化和平台化产品开发,提升产能利用率和良率,实现多电极体系、多电池形态、多车型需求、多尺寸电池包的通用化共线生产,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
  3、发挥SPS产品优势,积极开拓客户,同时发力新兴市场开辟第二增长曲线。依靠SPS成本和性能优势,加速开发新老客户产品定点,把握市场机遇提升公司市场份额。同时发力新兴市场,开辟第二增长曲线,发挥产品性能技术优势,进入PHEV产品市场和重卡市场,借助eVTOL电池先发优势,抓住“低空经济”发展机遇。
  4、整合海内外优势资源,把握全球市场优势机遇。明确海外布局打法,精简海外子公司组织结构、提升人效,优化Siro生产效率,建立全球化营销团队。整合海内外产研销资源,发挥海内外技术“势能差”,借助公司国内成熟经验携手合作伙伴共同完成渠道建设和市场开拓,扩大海外市场收入来源,改善公司客户结构,对冲单一市场需求波动风险。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