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熟料、商品混凝土和骨料的生产及销售。
特种水泥、混凝土、骨料
硅酸盐水泥 、 普通硅酸盐水泥 、 硫铝酸盐水泥 、 油井水泥 、 水工水泥 、 高温稠油水泥 、 抗硫酸盐硅酸盐水泥 、 超细硅酸盐水泥 、 道路硅酸盐水泥 、 核电工程用硅酸盐水泥 、 海工水泥 、 快凝快硬硫铝酸盐水泥 、 中 、 低热硅酸盐水泥 、 商品混凝土 、 高强度混凝土 、 特殊性能混凝土 、 0-5mm干湿法精品骨料 、 5-10mm干湿法精品骨料 、 10-20mm干湿法精品骨料 、 20-31.5mm干湿法精品骨料
水泥及相关产品的开发、生产、销售和技术服务;建材产品进出口业务;商品混凝土的生产、销售;石灰岩、砂岩的开采、加工及销售;房屋、设备租赁;财务咨询;技术咨询;货物运输代理;装卸、搬运服务;货运信息、商务信息咨询;钢材、橡塑制品、金属材料、金属制品、水性涂料、电线电缆、机械设备、机电设备、木材、石材、耐火材料、玻璃陶瓷制品、环保设备、五金交电、仪器仪表、电子产品、数码产品、电子元器件、通讯器材的销售;商品采购代理;石灰石、水泥、混凝土生产所用的工业废渣的销售;石膏的开采、加工与销售;水泥制品、水泥熟料、粉煤矿渣、混凝土骨料的生产与销售;水泥及商混设备制造、安装、维修;一般货物与技术的进出口经营。(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业务名称 | 2024-06-30 | 2024-03-31 | 2023-12-31 | 2023-09-30 | 2023-06-30 |
---|---|---|---|---|---|
销量:商混(方) | 3426.00万 | 1401.00万 | 7674.00万 | 5354.00万 | 3375.00万 |
销量:水泥(吨) | 9444.00万 | - | 2.36亿 | 1.72亿 | 1.07亿 |
销量:熟料(吨) | 1159.00万 | - | 2779.00万 | 2376.00万 | 1473.00万 |
销量:骨料(吨) | 5938.00万 | 2179.00万 | 1.42亿 | 1.03亿 | 6342.00万 |
产能:实际产能:商混(方) | 3.80亿 | - | 3.70亿 | - | 3.90亿 |
产能:实际产能:熟料(吨) | 3.20亿 | - | 3.20亿 | - | 3.20亿 |
产能:实际产能:骨料(吨) | 2.30亿 | - | 2.20亿 | - | 2.30亿 |
营业收入(元) | - | 163.51亿 | - | - | - |
销量:水泥熟料(吨) | - | 4455.00万 | - | - | - |
产量:商混(方) | - | - | 7674.00万 | - | - |
产量:水泥(吨) | - | - | 2.49亿 | - | - |
产量:熟料(吨) | - | - | 2.05亿 | - | - |
产量:骨料(吨) | - | - | 1.88亿 | - | - |
营业收入 X
业务名称 | 营业收入(元) | 收入比例 | 营业成本(元) | 成本比例 | 主营利润(元) | 利润比例 | 毛利率 | |
---|---|---|---|---|---|---|---|---|
加载中... |
客户名称 | 销售额(元) | 占比 |
---|---|---|
单位一 |
12.81亿 | 1.19% |
单位二 |
12.19亿 | 1.14% |
单位三 |
11.43亿 | 1.06% |
单位四 |
10.70亿 | 1.00% |
单位五 |
9.39亿 | 0.87%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元) | 占比 |
---|---|---|
单位一 |
250.63亿 | 24.52% |
单位二 |
60.61亿 | 5.93% |
单位三 |
13.10亿 | 1.28% |
单位四 |
9.58亿 | 0.94% |
单位五 |
9.13亿 | 0.89% |
客户名称 | 销售额(元) | 占比 |
---|---|---|
单位一 |
31.71亿 | 2.39% |
单位二 |
20.97亿 | 1.58% |
单位三 |
18.31亿 | 1.38% |
单位四 |
14.39亿 | 1.09% |
单位五 |
9.86亿 | 0.74%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元) | 占比 |
---|---|---|
单位一 |
268.75亿 | 19.28% |
单位二 |
68.46亿 | 4.91% |
单位三 |
21.36亿 | 1.53% |
单位四 |
16.79亿 | 1.20% |
单位五 |
13.31亿 | 0.95% |
客户名称 | 销售额(元) | 占比 |
---|---|---|
单位一 |
221.58亿 | 13.04% |
单位二 |
24.93亿 | 1.47% |
单位三 |
18.28亿 | 1.08% |
单位四 |
13.89亿 | 0.82% |
单位五 |
8.35亿 | 0.49%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元) | 占比 |
---|---|---|
单位一 |
208.19亿 | 14.87% |
单位二 |
39.25亿 | 2.80% |
单位三 |
25.60亿 | 1.83% |
单位四 |
18.75亿 | 1.34% |
单位五 |
14.92亿 | 1.07% |
客户名称 | 销售额(元) | 占比 |
---|---|---|
单位1 |
6.99亿 | 8.05% |
单位2 |
3.90亿 | 4.48% |
单位3 |
2.29亿 | 2.63% |
单位4 |
2.20亿 | 2.53% |
单位5 |
2.19亿 | 2.52%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元) | 占比 |
---|---|---|
单位1 |
3.67亿 | 6.73% |
单位2 |
2.24亿 | 4.11% |
单位3 |
1.67亿 | 3.06% |
单位4 |
1.34亿 | 2.46% |
单位5 |
1.15亿 | 2.12% |
客户名称 | 销售额(元) | 占比 |
---|---|---|
单位1 |
7.52亿 | 7.76% |
单位2 |
4.80亿 | 4.95% |
单位3 |
2.95亿 | 3.04% |
单位4 |
1.72亿 | 1.78% |
单位5 |
1.43亿 | 1.47%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元) | 占比 |
---|---|---|
单位1 |
4.95亿 | 8.05% |
单位2 |
2.25亿 | 3.66% |
单位3 |
1.98亿 | 3.22% |
单位4 |
1.86亿 | 3.03% |
单位5 |
1.31亿 | 2.13% |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一)宏观环境 2024年上半年,我国国民经济延续回升向好态势,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生产稳定增长,新动能加快成长,高质量发展取得新进展。2024年上半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61.68万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0%。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24.54万亿元,同比增长3.90%,基础设施投资(不含电力)同比增长5.40%,房地产开发投资5.25万亿元,同比下降10.10%,房地产房屋施工面积同比下降12.00%,房地产新开工面积同比下降23.70%。 (二)行业环境 水泥行业: 水泥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原材料,目前行业产能过剩矛... 查看全部▼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一)宏观环境
2024年上半年,我国国民经济延续回升向好态势,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生产稳定增长,新动能加快成长,高质量发展取得新进展。2024年上半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61.68万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0%。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24.54万亿元,同比增长3.90%,基础设施投资(不含电力)同比增长5.40%,房地产开发投资5.25万亿元,同比下降10.10%,房地产房屋施工面积同比下降12.00%,房地产新开工面积同比下降23.70%。
(二)行业环境
水泥行业:
水泥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原材料,目前行业产能过剩矛盾未根本改变,需求整体趋弱运行。随着国家绿色发展及工业智能制造的不断深入,水泥行业的绿色化、智能化发展成为普遍共识,大力推进数字化和智能化转型渐成趋势,且随着国家加大对能耗、碳排放及环保的管控力度,绿色低碳转型发展是水泥业务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同时,加大以“商混、骨料”为代表的“水泥+”业务一体化发展已成为水泥行业的发展趋势和水泥企业新的利润增长点。
2024年上半年,水泥行业呈现“需求持续下降、价格低位波动、行业持续亏损”的运行特征。水泥市场需求继续深度下滑,产量为2011年以来同期最低水平,但二季度降幅较一季度有所收窄。房地产行业仍处于调整阶段,同时基础设施投资增速持续放缓,水泥市场整体需求持续偏弱。2024年1-6月,全国累计水泥产量8.5亿吨,同比下降10%(可比口径)。
商混行业:
2024年上半年,市场需求下行,商混行业严重承压,量价持续走低,行业营收和利润总额同比均有明显下滑。2024年1-6月,商品混凝土累计产量同比下降10.8%,规模以上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工业主营业务收入比上年同期降低16.5%,利润总额比上年同期下降43.67%。
骨料行业:
2024年上半年,砂石行业产量和价格持续下滑。2024年1-6月,全国砂石产量同比下降10.4%。
(三)公司主要业务及经营分析
1.主要业务及产能
公司主营业务为水泥、熟料、商品混凝土和骨料的生产及销售。截止本报告期末,公司拥有熟料产能3.2亿吨,商混产能3.8亿方,骨料产能2.3亿吨。
2.主要产品及用途
公司生产的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等六大系列以及硫铝酸盐水泥、油井水泥、水工水泥、高温稠油水泥、抗硫酸盐硅酸盐水泥、超细硅酸盐水泥、道路硅酸盐水泥、核电工程用硅酸盐水泥、海工水泥、快凝快硬硫铝酸盐水泥、中、低热硅酸盐水泥等品种的特种水泥,广泛用于工业、农业、水利、交通、民用和市政等各类建设工程,水泥制品以及各种预应力和自应力钢筋混凝土构件等。
公司生产的各标号常规商品混凝土和高强度混凝土可满足普通建筑、高层建筑、公路、隧道、高架桥、地铁和地下矿井等工程项目的需求。同时,还可根据客户需求生产各种不同类型的特殊性能混凝土,具体包括:引气混凝土、防辐射混凝土、透水混凝土、清水混凝土、轻骨混凝土、超高强高性能混凝土、低热混凝土、自密实混凝土、海工混凝土、彩色混凝土、水泥混凝土制品(预应力混凝土输水管)、干粉
砂浆、湿拌砂浆、镜面混凝土、水下不分散混凝土等,能够有效满足客户多样化、个性化的产品与服务需求。
公司生产的骨料主导产品为0-5mm、5-10mm、10-20mm、20-31.5mm等粒径的干湿法精品骨料,也可按用户需求生产其它规格的骨料,骨料岩性为石灰岩、花岗岩、凝灰岩等,适用于公路、桥梁、隧道、铁路、水利、码头、机场、高层建筑等各类建筑工程。
3.经营模式
公司秉承“材料创造美好世界”的企业使命,“善用资源、服务建设”的核心理念和“创新、绩效、和谐、责任”的核心价值观,聚焦主业、做强做优,全面深化三精管理,围绕“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三化升级,紧抓“水泥+、国际化、双碳”三大转型,以高品质的产品和高质量的服务回报社会。
管理模式:公司持续强化以“经营精益化、管理精细化、组织精健化”为内涵的三精管理,内外兼修提升公司运行水平。此外,公司大力推动数字化转型,用数智理念推动组织变革、流程变革、数据变革,加速标准化、流程化、数字化迭代升级,以信息技术手段助力精益生产、采购降本、财务降本和安全环保等工作;持续推进开展“对标世界一流”管理提升活动,构建经营效益、运营管控、ESG管理等多维对标体系,向建设产品卓越、品牌卓著、创新领先、治理现代的一流企业迈进。
组织模式:公司综合考虑市场布局、业务规模、管理幅度、行政区域、业务特性和综合竞争力等因素,经管理咨询、信息化升级、数字化转型规划,按照“战略匹配、协调发展、专业管理、精简精干、循序优化”原则,构建“上市公司——区域公司——成员企业”三级管理,设立15个区域公司,其中10个专业化水泥公司、4个商混骨料和特种水泥业务专业化运营区域公司,1个国际化业务平台。稳步推动以区域公司的管理口径实施内部业务和股权梳理整合,理顺区域公司的股权架构,使得管理权与股权的统一,注册资本与资产规模、产能规模、产值相匹配。
采购模式:以品类管理为核心,整合需求与供应资源,根据资源分布特点结合规模集中采购优势,不断拓展新的优质资源采购渠道,大宗原燃材料采用集采和分采相结合的采购方式。
销售模式:根据产品的销售特点、销售对象、销售范围,线下销售分直销、经销模式,线上电商销售通过“聚材通”平台实施。
4.市场地位
公司是中国规模最大、产业链完整、全国性布局的水泥公司。公司位列中国水泥协会2024年5月发布的“中国水泥上市公司综合实力排名”第3位。
5.业绩驱动因素
公司业绩主要来源于水泥、商品混凝土及骨料的生产销售。报告期内,由于房地产投资持续下降和基建项目资金到位不足,水泥需求降幅显著扩大,尽管煤炭价格同比下降带动了成本的大幅降低,但由于价格持续低位运行,同比下降幅度大于成本下降幅度,毛利率同比下降,效益同比大幅下滑。
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情况与行业发展匹配。2024年1-6月,公司销售水泥9,444万吨,同比下降11.68%;销售熟料1,159万吨,同比下降21.30%;销售商混3,426万方,同比增长1.51%;销售骨料5,938万吨,同比下降6.38%。2024年1-6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97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25.7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4亿元。
坚持经营精益,涨价稳量保份额。坚决推进供给侧改革,始终践行“价本利”经营理念,推动行业生态建设。积极推动业务的“智改数转”,大数据建模技术试点应用于水泥采购、生产和销售,发布水泥智能工厂2.0标准。持续加强营销管控和策划,营销网络覆盖全市场范围,强化渠道维护,不断创新营销模式,推动“聚材通”电子商务平台覆盖率100%水泥子企业,高效服务客户。
坚持管理精细,降本控费练内功。重点做好原燃材料深度替代、窑系统优化及设备节能改造。持续推进采购精细化,重点推动集采、源头直采和线上平台采购。加快推进财务精细化,夯实财务基础管理,推动司库体系建设。安全环保管控有序,吨熟料颗粒物排放强度持续下降。
坚持组织精健,精简精干提效能。落实压减行动,建立任务跟踪与督办机制,存货和应收账款余额同比下降;持续优化组织机构,夯实水泥线上销售和主业科技创新组织基础;加强业务专业化管理,推动江
西区域商混企业管理整合;落实专业体系组织建设,改进组织架构管理职能,加强数字化管理、企业运营管理赋能。
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公司于1999年上市,已从区域性单一产业公司发展成为全国布局的企业集团,公司始终坚持践行战略整合、国企改革、区域合作、联动发展,筑牢压舱石业务。公司市场范围涵盖全国2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产业的区域化布局和产业链的一体化布局,一定程度上降低由于地区需求变化、竞争态势差异造成的波动。多年来,公司持续深入推进“价本利”经营理念和“三精管理”的管理模式,形成了规模和产业链优势、技术创新优势、集团资源协同优势、高端化低碳化发展优势、品牌服务优势、人才团队优势等综合竞争力。
三、公司面临的风险和应对措施
2024年下半年,外部环境依然复杂严峻,经营和发展仍面临诸多风险挑战。从行业看,下半年水泥需求边际改善,供给压缩持续加大,行业供需矛盾突出。从公司看,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因素增多,经营形势的复杂性和严峻性、肩负任务的繁重性和艰巨性持续加剧。
1.宏观经济放缓带来的需求波动的风险
公司主营水泥、熟料、商品混凝土、骨料的生产与销售,行业与宏观经济运行情况密切相关,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城市化进程、基础设施建设、房地产市场等因素对公司发展战略影响深远且重大,宏观经济政策变化及经济增长放缓,对公司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面临复杂严峻的国际形势,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经济增长速度放缓,加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下行以及房地产市场仍处于深度调整阶段,对水泥市场需求产生较大影响,供需平衡矛盾加剧,未来行业竞争形势仍然复杂,将对企业经营业绩产生影响。
应对措施:公司将牢牢把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型工业化、数智化转型、双碳政策等时代机遇,充分运用好规模优势、产业链优势、集团资源优势,努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全面推进高质量发展。公司将深入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企业和行业健康发展;坚持“价本利”的经营理念,努力推动产品价格修复,促进行业效益回归合理区间;通过集中营销、创新营销抓住市场机遇,优化客户结构,提升盈利能力;加强业务经营环境分析,创新经营发展模式,为公司各项业务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战略保障。通过管理创新推动企业内部资源整合;通过深化对标提升精细管理水平,通过技术创新和运营优化实现降本增效;通过持续迭代升级公司水泥电子商务平台“聚材通”,逐步将其打造成为具有较强影响力的建材电子商务平台;推动“水泥+”业务及发展特种水泥,寻求新的业务增长点;推进悬浮煅烧试点、水泥窑煅烧锂矿等产研项目,通过科技创新赋能,提升差异化竞争能力;积极稳妥布局国际化发展,拓展业务空间。
2.碳达峰、碳中和带来广泛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推动能耗双控逐步向碳排放双控转变,水泥行业加快纳入全国碳交易市场,对水泥行业绿色低碳发展提出更高要求,企业环境保护和应对气候变化刚性投入增加。
应对措施:公司推进实施低碳发展战略,树立全产业链、全生命周期减碳理念,培育全员减碳意识,为纳入全国碳市场做好各项准备工作,积极建立完善双碳规划体系、管理体系、制度体系、创新体系、交易体系、能力体系,做好双碳政策研究,摸清家底,压实数据质量、分解落实减碳目标,持续深入地推动原料替代、转换用能结构、加快技术创新、推进绿色制造和智能化引领,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
3.国际化经营风险
公司聚焦世界一流基础材料制造服务商的目标,稳步推进国际化发展,不同国家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环境复杂多样,行业发展法律环境存在较大差异,存在国际化专业人才、汇率波动、贸易摩擦、地区安全不稳定等多种不确定性因素,对国际化经营发展带来风险和挑战。
应对措施:公司将保持战略理性和经济理性相统一,建立起适应海外市场的发展战略和商业模式,积极稳妥开展国际化发展。以国际化发展平台中材水泥为主体,做好国际化发展的顶层设计和资源配置;加强复合型人才的培育和引进,为“走出去”提供有力保障;做实做细行业研究工作,做好国别风险的研究分析;重视风险识别和风险防控,加强内外协同、科学管控,合规经营应对相关风险。
4.原燃材料价格波动、单位固定成本增加,企业成本控制风险加大
国内受环保、安全等因素影响,煤炭价格高位波动,传递到电力系统,影响动力价格,煤炭价格的波动和电价的上涨预期使公司盈利水平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受能耗、安全、环保等要求不断提高及水泥需求下滑导致产能利用率下降,产量下降影响,单位折旧等制造费用会有一定的增加。
应对措施:公司通过资源整合实施集中采购、与行业头部企业战略合作、建立多元化的供应渠道,优化库存管理,实施信息共享,并建立应急响应机制。与主要煤炭生产商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以总部和区域直采为核心,辅以市场招标,实现煤炭供应渠道多元化,减少对单一供应商的依赖风险;建立健全大宗原材料供应链管理体系,确保原材料的稳定供应。与供应商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进行供应商评估与选择。同时,积极拓展原材料资源的多元化开发,降低对单一资源的依赖,增强供应链的抗风险能力,提高供应链的稳定性;通过“我找车”平台,建立高效的物流运输网络,优化物流运输路径和运输方式,提高物流运输的效率和准确性,降低物流成本。
收起▲